CT分级(精选7篇)
CT分级 篇1
CT灌注成像 (英简CTP)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对选定的层面实施连续多次扫描, 以便得到此层面中每个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 (英简TDC) , 再结合曲线通过不同的数字模型计算获得灌注参数[1], 从而对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进行评价。CTP能够体现生理功能的改变, 所以属于一种功能成像, 适合用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现阶段,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逐渐发展, CT与CTP技术相结合, 能确切的显示肝脏形态学变化, 在形态学、功能学角度对肝硬化进行准确评估。现针对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对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均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 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心脏病患者排除。其中, 男33例, 女20例。年龄23~74 (45.08±3.76) 岁。Child-Pugh分级:A级者23例, B级者16例, C级者14例。同时, 选择同期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 男31例, 女22例。年龄25~77 (44.79±4.08) 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飞利浦64排CT实施肝脏CT灌注扫描、增强扫描, 并且由AW 4.5工作站进行图像及数据后处理。检查前准备与常规CT增强扫描的准确相一致, 扫描前5min, 患者需饮用500 ml的清水, 以便充盈胃部、十二指肠。全部患者选择仰卧位, 检查前对患者实施呼吸方式的培训[2], 指导患者进行胸式平静呼吸, 降低因为患者呼吸运动对图像产生的伪影, 应用腹带加压, 对腹式呼吸进行抑制。然后, 实施肝脏平扫、灌注成像、增强扫描, 扫描的范围由膈顶逐渐至肝下缘。选择第一肝门邻近四层为靶层, 厚度为5.0 mm。在平扫检查的基础上, 选择肝脏最大面积层面、门静脉、腹主动脉进行灌注扫描, 选用碘普罗胺作为对比剂, 浓度为370mg I/ml, 通过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迅速注入, 速度为6.0 ml/s, 延迟时间为8.0 s, 先实施电影模式连续扫描50s, 获得200幅5.0 mm的图像。在灌注扫描完成5min后, 以4.0 ml/s的速度追加8.0 ml的对比剂, 再实施II期增强扫描。共扫描110 s, 获得280幅5.0 mm的图像, 然后重建140幅10 mm图像。把CT原始扫描数据传送至AW 4.5工作站实施数据处理。分别在脾脏、肝实质、门静脉以及肝动脉上选择感兴趣区 (英简ROI) , 通过肝肿瘤灌注模式, 门静脉、主动脉选择圆形感兴趣区[3], 以免容积效应, 应注意避开大血管的边缘。在靶层面的肝右叶、左外叶、左内叶选取三个ROI, 检测后取平均值。应用灌注软件能自动计算获得时密曲线 (英简TDC) 及各灌注参数值。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 应用 (±s) 表示, 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 则用百分比 (%) 表示, 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值<0.05时, 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肝脏
HAP灌注图、肝硬化肝脏HAP灌注图, 见图1、图2。
2.2 不同肝硬化程度的血流灌注参数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HAP、HPI明显高于对照组;PVP、THBF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且, 肝硬化不同分级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CT形态学分级与C-P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CT形态分级与Chid-Pugh分级呈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r=0.928, P<0.05。见表2。
3 讨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把组织的形态及功能进行结合, 体现器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其优势在于能够达到同时检测肝静脉、门静脉的血流灌注情况[4], 同时具有无创性, 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耐受性, 以利于临床评价肝脏病变的程度。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作用原理是输注对比剂后, 对选择的层面实施同层动态扫描, 结合对比剂在不同器官内的浓度改变, 计算获得血流灌注的情况, 具有直观性强、准确性好、清晰度高等特点[5]。本次试验中,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HAP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THBF、PVP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 不同分级患者中, A级肝硬化患者的THBF显著高于B级、C级。A级、B级、C级肝硬化患者的PVP逐级降低, 说明肝脏的血流灌注量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Child-Pugh分级与CT形态学改变的肝硬化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 CT形态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r=0.928, P<0.05) , 说明CT灌注的各项参数值既能够体现肝硬化的程度分级, 并且还可以有效评价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
总之,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有效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彩红, 苏丹柯, 刘剑仑, 等.多层螺旋CT灌注对肝癌病人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评价的研究[J].实用放射杂志, 2012, 24 (2) :197-198.
[2]栗凤霞, 王俊平.64层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4) :397-398.
[3]邹彪, 孟令平, 吴强, 等.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分级诊断的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6) :933-936.
[4]李贤华, 莫华梅, 郭培秀.肝脏CT灌注成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 8 (3) :203-205.
[5]杨琪.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病人肝硬化分级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8 (3) :78-79.
CT分级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9例, 女49例, 年龄21~74岁, 平均46.3岁。检查发现, 97例患者血液中白细胞有不同程度上升, 21例患者白细胞水平正常;113例患者血尿淀粉酶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 仅5例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正常。胆源性患者有87例, 其中胆囊结石28例, 胆管结石19例, 胆囊炎23例, 胆管炎17例;酒精性患者有25例;其余6例患者致病因素不清。临床分类轻型66例, 重1型33例, 重2型19例。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多排螺旋CT扫描仪, 部分患者进行一般CT扫描, 其他患者平扫后, 再进行CT增强扫描。选用100 ml碘普罗胺作为增强扫描对比剂, 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 控制流速, 使其保持在2.5~3.0 ml/s, 行3期增强扫描。从膈面至双肾下极, 层厚5 mm, 感兴趣区行冠位CT重建。
1.3 分级标准
Balthazar CT分级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五级[2]。A级:胰腺正常;B级:胰腺广泛或局部逐渐变大, 轮廓也呈现为不规则形态, 胰管逐渐扩张, 胰体增强非常不均匀, 胰周脂肪层不存在较为异常的变化, 但未出现胰周渗出的情况;C级:胰腺肿大非常明显, 炎症已对胰周造成了影响, 主要表现为胰周脂肪层也非常模糊, 并呈现为条索状水肿或网状或脂肪层逐渐消失;D级:不仅具有上述情况, 同时还出现蜂窝织炎或单个胰外液贮留;E级:出现了胰外或胰内气体, 或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胰外液贮留, 或形成脓肿。
急性胰腺炎轻型和重型的诊断标准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3]。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又分为重1型和重2型, 重1型无全身并发症;重2型有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肺感染或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由3位医师统一评价分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其临床严重程度关系
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B、C级, 患者例数分为20、35例, 重1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C、D、E级, 患者例数分别为4、21、7例, 重2型急性胰腺炎主要集中在E级, 患者例数为15例, 见表1。
2.2 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其预后治疗关系
A、B、C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被治愈, 无病情反复和死亡患者;D级患者有2例病情反复;E级患者治疗的质量最差, 有9例患者病情反复, 1例死亡, 见表2。
3 讨论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促进消化的代谢器官, 调节糖代谢,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表明,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大多数时候是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 例如酗酒等,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等, 大部分患者会忽略, 而我国胰腺发病率虽较国外发病率低, 但是其一旦病发所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重则可导致患者的死亡。胰腺组织形态较小, 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外分泌器官, 外分泌腺主要分泌各种消化酶和碳酸氢盐,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生理作用, 其作用和病理的变化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若该部位发生病患, 有可能会通过血管血液流通牵及大片组织部位, 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其致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胰腺酶激活后, 对自身组织产生非特异性反应, 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 从而产生炎症[5]。
例
对比多层螺旋CT与普通CT, 不难发现,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 扫描时间降低到普通CT的1/6或者1/8, 因此, 扫描时间的大大缩短, 患者所辐射的量可以降低至原来的60%~85%, 同时由于多排螺旋CT的空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多项参数扫描使采集的信息量很大, 图像也更加清晰, 这就更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诊断, 而且在扫描时造影剂量也较普通CT用量低, 这样可以降低由于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健康增加额外的风险。
多层螺旋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十分灵敏, 操作简便, 检测速度也很快, 节省诊断时间的同时又保证了检查的准确性, 由于以上诸多优点, 其成为急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和手段[6,7]。而且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 对患者的影响较小。通过CT平扫可以得到胰腺的多方位图像, 不受患者体型、呼吸以及不易受腹部气体等的干扰, 获得较准确的临床检测结果。通过CT增强扫描可以精确的发现患病部位, 直观的反映出病灶的形态和性质, 在检测胰外坏死组织、小坏死病灶以及胰腺内脓肿数量等方面, CT扫描更是有其他诊断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现在临床上,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 应用较多, 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治疗都有较好的相关性, 尤其是诊治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时, 其优势更加明显[8,9]。
从表1中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B、C级, 患者例数分为20、35例, 重1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C、D、E级, 患者例数分别为4、21、7例, 重2型急性胰腺炎主要集中在E级, 患者例数为15例。这样的数据说明了急性胰腺炎的CT分级与其临床严重程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CT分级很好的预测患者的严重程度, 这样的优势可以为后期的预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有利于诊治医师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对患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进一步提高了预后治疗的质量。而从表2的研究结果也看出, A、B、C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被治愈, 无病情反复和死亡患者;D级患者有2例病情反复;E级患者治疗的质量最差, 有9例患者病情反复, 1例死亡。A、B、C级患者治疗的质量最好, D级次之, E级最差, 这样的结果也可以说明CT分级准确预测了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 针对CT分级较高的患者医师就可以及早开展治疗, 积极向患者说明病情等详细信息, 加强患者的重视, 以便于以日后的康复。总之, 螺旋CT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反映患者的患病信息, 因此此项检查具有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较好的符合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分级, 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有效的帮助, 值得临床上积极应用。
总之, 随着医学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应用被不断的扩大, 为急诊患者病情的快速诊断做出较大贡献, 为急诊医生快速判断病情轻重程度提出科学性指导,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通过本科室的研究表明, 多层螺旋CT扫描的直观、准确、快速的特点, 可有效地、快速的确定急性胰腺炎, 应该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CT分级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CT扫描检查, 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病情严重程度结合研究, 探讨CT分级与临床分级的联系及其对患者预后治疗的作用。结果: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B、C级, 患者例数分为20、35例, 重1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集中在C、D、E级, 患者例数分别为4、21、7例, 重2型急性胰腺炎主要集中在E级, 患者例数为15例。A、B、C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被治愈, 无病情反复和死亡患者;D级患者有2例病情反复;E级患者治疗的质量最差, 有9例患者病情反复, 1例死亡。结论:螺旋CT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反映患者患病信息, 较好的符合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 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帮助, 值得临床上积极应用。
关键词:CT分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治疗
参考文献
[1]付伟, 陈士新, 刘晓晨, 等.CT引导下经皮腹腔多路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 (6) :937-939.
[2]Dore D D, Bloomgren G L, Wenten M, et al.A cohort study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relation to exenatide use[J].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1, 13 (6) :559-566.
[3]彭晓容.急性胰腺炎累及胃肠道的CT表现及解剖学基础[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 15 (1) :68-71.
[4]任兴备.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临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2) :71-72.
[5]朱利飞, 陈英, 雷涛, 等.急性胰腺炎CT与超声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 20 (3) :159-162.
[6]李则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 2013, 19 (25) :8-9.
[7]宁珠, 郑盛.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病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 :146-147.
[8]徐峰.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2) :96-97.
CT分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1-10~2013-05接受CT能谱成像检查的肾癌患者, 排除有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等低密度充盈缺损、有肾动脉或肾静脉钙化等狭窄及未实施手术患者, 最后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 其中男37例, 女3例;年龄26~79岁, 平均 (58.4±15.6) 岁;右肾17例, 左肾23例;39例单发, 1例检出2处病灶;2例局限于肾轮廓内, 38例突出肾轮廓外。临床表现:腰部钝痛或腰部不适15例, 无痛性肉眼血尿10例, 发现腹部包块3例, 无明显临床症状、常规体检发现或其他疾病时发现肾占位12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能谱GE Discovery CT750HD CT机, 使用宝石CT能谱成像 (GSI) 单能模式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参数:管电压140 k Vp和80 k Vp 0.5 ms瞬时切换, 自动管电流, 螺距1.375∶1, 球管旋转速度为55 mm/r, 旋转时间0.8 s, 范围从肝脏上缘至髂前上棘。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 (320 mg/ml) , 总剂量为60~80 ml, 注射速度为3.5 ml/s, 运用Bolus触发技术, 设定肾门水平腹主动脉为感兴趣区 (ROI) , 达到触发阈值120~140 HU后自动扫描。注药后30 s和75 s扫描获得动脉期及髓质期增强图像。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单光子图像 (monoergic, mono) , 层厚1.25 mm, 层间距1.25 mm。
1.3图像后处理
将重建薄层单能量图像导入AW 4.5工作站, 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观察和处理。在增强图像上寻找肿块实性部分, 选取3个不同层面相同大小的ROI, 尽量选在密度均匀区域, 避开坏死、钙化和血管影。ROI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尽可能在双期扫描的测定中保持一致。所需测量和计算的数据包括: (1) 病灶70 ke V单能量下CT值、碘 (水) 浓度、水 (碘) 浓度及同侧正常肾皮质的碘 (水) 浓度、水 (碘) 浓度 (尽量选择同层面) , 测量3次取平均值。 (2) 计算病灶与同侧正常肾皮质70 ke V CT值比值、碘浓度比值及水浓度比值。 (3) 得出ROI内组织在40~140 ke V能量范围内的衰减曲线, 因为随着单能量千电子伏值的逐渐升高, 对应的单能量CT值会非均匀性地降低, 千电子伏水平越低CT值下降的速度越快, 曲线的形状越陡, 对应的曲线斜率越大, 固在低能量水平组织的曲线形态变化比较大, 比较容易发现组织的差别, 故选取低能量40 ke V及90 ke V计算各组的平均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曲线衰减斜率= (HU40 ke V-HU90 ke V) /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 各级肾透明细胞癌的单能量70 ke V CT值、碘浓度、水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
4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分为I、II、III级, 分别有13例、15例、12例, 其术后病理结果见图1、2。
2.2 CT表现
CT扫描显示, 等密度2例;略高密度34例;稍低密度4例, 其中2例伴点状钙化;36例伴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2例强化不明显;38例皮髓期均明显强化, 密度接近或高于肾皮质, 髓质期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 呈相对低密度。
2.3 70 ke V单能量CT值和碘浓度结果
I、II、III级肾透明细胞癌动脉期及髓质期70 ke V单能量CT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3.697、30.975, P<0.05) ;动脉期及髓质期碘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932、28.673, P<0.05) ;动脉期及髓质期水浓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078、0.273, P>0.05) 。见表1及图1、2。
2.4 能谱衰减曲线分析结果
I、II、III级肾透明细胞癌动脉期及髓质期能谱曲线斜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3.392、24.272, P<0.05) , 见表1及图3。
3 讨论
CT能谱成像是近年新兴的双能量成像技术, GSI利用单源80 k Vp和140 k Vp两组电压在0.5 ms内瞬时切换, 获得两组含有原始能量信息 (40~140 ke V) 的原始数据, 且在原始数据层面进行能谱解析, 得到水/碘物质分离图像、40~140 ke V 101组单能量图像, 其优势在于不损失平均原始能量信息, 使得到的单能量图像更加真实, 且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微小病灶[6,7,8,9]。
WHO于2004年推出的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10]指明, 肾癌最常见的3种组织学类型分别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 其中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 约占70%[11,12]。肾透明细胞癌是富血供肿瘤, 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肿瘤内血管丰富。病灶多数较小, 呈实性密度, 较大肿瘤可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 伴有坏死、出血较其他肿瘤常见[13]。根据Fuhrman分级肾透明细胞癌分为I~IV级。核分级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分级程度越高, 预后越差[14]。
本研究比较病灶70 ke V的CT值、碘基值及水基值均为病灶ROI值/同侧正常肾皮质值, 且为了避免误差, 所选正常肾皮质均尽量选择与病灶同层面。马振申等[15]为了消除个体循环因素差异的影响, 计算动脉期与静脉期的碘浓度比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 :NIC=ROI的碘浓度/同期相腹主动脉的碘浓度。然而由于个体差异, 不同受试者单位时间肾动脉期摄碘量及髓质期肾排泄碘量不同;此外, 年龄因素对肾摄碘及排碘量 (肾功能) 也有重要影响, 由于老年人肾动静脉容易发生钙化斑块和软斑块等, 使肾动静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 影响肾单位时间血流量, 即单位时间肾灌注量不同, ROI的碘浓度/同期相腹主动脉的碘浓度并不能消除肾灌注造成的个体差异影响, 即注射速度、注射剂量及个体循环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碘浓度差异并不能完全消除, 本研究采用正常肾实质作为背景, 计算动脉期与髓质期病灶ROI的碘浓度/同期正常肾实质的碘浓度, 尝试排除肾灌注差异注造成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GSI的70 ke V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和水/碘物质分离图像鉴别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70 ke V单能量为中间单能量, 较接近40~140 ke V单能量的平均值, 且图像最为清晰, 噪声较低, 信噪比较高[16,17], 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 动脉期和髓质期肾透明细胞癌不同分级间70 ke V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碘含量可以客观地反映病灶的血供情况, 观察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髓质期肾透明细胞癌碘含量均为1级>2级>3级, 且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肾透明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越低, 血供越差, 可能是分化程度高的肿瘤供血动脉为相对成熟的血管, 血流速度较快, 血流量较多, 管壁通透性较大, 病灶肾组织支架相对较完整, 对比剂容易快速进入肿块, 故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碘含量相对较大;而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较快, 恶性程度较高, 肿瘤细胞浸润管壁容易造成血管腔狭窄, 管壁及管腔内肉芽结缔组织增生、内膜组织纤维化, 以及癌细胞堆积, 导致中、小动脉管腔不同程度地闭塞, 并伴有动静脉短路, 这些均削弱了肿瘤的通透性及其灌注速度, 对比剂容易较慢进入肿块。另外, 肿瘤血管高渗透性导致血液黏度增高和间质渗透压增高, 也使其血流速度和渗漏性降低[18]。另外, 相对于碘浓度而言, 肾透明细胞癌不同分级间的水浓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鉴于能谱技术物质分离原理[19], 测得的基物质浓度必须应用成对的基物质分离, 因此在研究碘随血供变化的同时, 还需考虑水的变化, 本研究发现水浓度在不同期相及不同分级间的变化并不明显, 即在水保持恒定的前提下, 研究碘的变化更有意义。
物质的能谱曲线是物质的CT值随X线能量变化的曲线, 反映了物质的能量衰减特性, 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化学分子结构不同, 而不同的化学分子又决定了物质的能谱曲线, 这就为应用能谱曲线来区分不同的物质奠定了基础, 应用能谱曲线原理来说明肿块病理组织学、化学性质或代谢产物的不同。肾透明细胞癌不同分级间的病变细胞组织具有不同的病理组织学、化学性质或代谢产物, 因此不同的能谱曲线代表不同的物质。能谱衰减曲线斜率随着单能千电子伏值升高, 病灶对应的CT值非均匀性递减, 且千电子伏值越高, CT值降低幅度 (即相邻2个千电子伏对应CT的差值) 越小, 曲线为下降型, 病灶强化程度越高, 对应的曲线斜率越大。本研究发现, 肾透明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的能谱衰减曲线特征表现为动脉期及髓质期肾透明细胞癌均为I级>II级>III级,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肾透明细胞癌分化程度越高, 强化程度越大, 与碘含量的能谱意义相符。
CT分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 男43例, 女25例;发病年龄18至59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38.6岁。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上腹剧烈疼痛49例, 有放射痛放射到腰背部27例,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36例, 伴有发热48例, 伴有皮肤巩膜黄染13例, 白细胞计数升高达2万以上者47例, 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升高者57例。胰腺炎的病因方面其中有胆石症病史者20例, 有大量饮酒史者27例, 暴饮暴食者17例, 无明显诱因者4例。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住院治疗, 仅进行保守对症治疗者35例, 手术治疗33例;治愈31例, 好转15例, 死亡22例。
1.2 检查方法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使用GE A 11双排螺旋CT扫描仪。行CT扫描前嘱患者禁食水12h。18例患者仅进行CT平扫, 其中包括6例有造影剂禁忌证者;50例患者行CT平扫加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均对患者行静脉碘过敏检查观察20 min, 若患者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则开始扫描。扫描自横隔扫至肾下极, 其中病情较为严重或怀疑有其他器官并发症者扩大扫描范围, 其中7例患者扫至胸部及盆腔。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全部采用碘海醇100mL行静脉团注。
1.3 CT诊断分级标准 (Balthazar分级标准)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Balthazar分级标准, A级为正常胰腺, B级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 轮廓可规则或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 胰管可见扩张, 胰体内可见小液性暗区, 胰腺周围组织无明显改变。C级CT表现为胰腺体内异常 (即B级胰腺表现) 同时伴有胰腺边缘毛糙, 胰腺周围结构模糊不清, 可出现条片状高密度为主的胰腺周围脂肪组织的炎性改变。D级CT表现为除了以上胰腺内部病变及胰腺周围组织病变表现外, 尚可见单一的边界不清的积液灶。E级CT表现为胰腺或者胰腺邻近区域有两处或者以上的边缘模糊不清的性暗区液或小气泡。
1.4 临床严重程度分型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两型, 轻型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表现, 无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局部并发症, 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重型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表现同时合并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 或者合并器官衰竭。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分级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 A级2例、B级6例、C级23例、D级24例以及E级13例。CT扫描显示阳性结果为66例, 阳性率为97.1%。其中A级CT无明显的阳性病变, B级中有3例表现为胰腺体部增大, 2例表现为胰腺尾部局限性增大, 1例表现为弥漫性增大以及胰管轻度扩张;C级23例均表现为胰腺的弥漫性增大, 其中12例伴有胰腺周围组织模糊不清, 8例伴有肾筋膜不同程度的增厚;D级24例患者均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和胰周渗出伴有大小不同的胰腺周围间隙积液;E级13例患者中6例患者伴有胰腺出血表现有局部高密度影, 7例患者表现有胰腺坏死, 所有患者都有3个以上的胰腺间隙积液暗区。
2.2 CT诊断分级及临床治疗与预后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B级病例行保守对症治疗后痊愈;C级病例中经保守对症治疗后, 10例病情出现好转与恶化反复, 其中1例因病情迅速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住院时间比A、B级略长, 但均痊愈;D级24例患者以及E级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D级10例死亡E级12例患者死亡, D级4例患者痊愈, 其余均迁延反复为慢性胰腺炎。病情迁延反复出现在CT分级为C、D、E级中;其中22例死亡病例出现在CT诊断分级D、E级中。A/B/C级的痊愈患者为21例, 痊愈率为67.7%;D/E级痊愈4例, 痊愈率为10.8%;A/B/C级的痊愈率与D/E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 D/E级的病死的患者为22例, 病死率为59.5%;A/B/C级死亡病例1例, 病死率为3.2%, 两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现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临床上以轻型急性胰腺炎为主, 呈自限性, 约为1/5的患者为重型胰腺炎, 病情危重, 病死率高。而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最重要的检查[2]。本文结果显示CT扫描显示阳性结果为66例, 阳性率为97.1%, 故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
CT诊断分级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临床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果显示A/B/C级的痊愈患者为21例, 痊愈率为67.7%;D/E级痊愈4例, 痊愈率为10.8%;A/B/C级的痊愈率与D/E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CT诊断分级越高, 患者的痊愈率越低, CT诊断分级越低, 采用保守支持对症治疗的效果就越明显, 患者禁食时间越短, 住院时间越短[3]。D/E级的病死率为59.5%;A/B/C级病死率为3.2%, 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5) 。故CT诊断分级达D/E级, 患者的病死率增高, CT显示胰腺坏死者指导临床可采取胰腺切除术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消除病灶;CT显示胰腺脓肿者可指导临床外科手术引流或者经皮穿刺引流;CT提示患者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者提示临床应尽快手术减压。
参考文献
[1]余志坚.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探讨[J].吉林医学, 2011, 32 (19) :3989-3990.
[2]王扬.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与临床相关性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 8 (6) :423-424.
CT分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且术前做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GIST 26例, 其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龄37~79岁。临床表现:8例患者因腹部包块就诊, 9例因便血或黑便就诊, 9例因腹胀或腹痛就诊。
1.2 方法
1.2.1 CT扫描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常规平扫后行双期增强扫描, 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注射液 (370 mg/L) , 注射总量60~80 m L (1.2~1.5 m L/kg) , 经肘前静脉团注, 注射流速2.5~3.0 m L/s, 使用团注跟踪触发扫描, 动脉期扫描时间为25~30 s, 门脉期扫描时间为50~55 s。扫描条件为120 k V, 400 m A, 矩阵512×512, 螺距1.375, 层厚与层间隔均为5 mm, 扫描旋转时间0.6 s/360°。
1.2.2 病理分级方法
病理危险度分级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署 (NIH) 于2008年组织专家讨论通过的GIST切除后的风险分级, 将其分为极低、低、中等及高等危险度4级[7]。见表1。
1.2.3 图像处理及分析方法
根据GIST的生长方式将其分为四型: (1) 腔内型:肿瘤位于黏膜下, 瘤体向腔内突出; (2) 壁内型:肿瘤局限于肌壁间生长; (3) 壁外型:肿瘤向浆膜面突出; (4) 跨壁型 (哑铃型) :肿瘤既向黏膜面生长, 又向浆膜面生长, 同时向腔内及浆膜面突出, 部分型似哑铃状[8]。另外, 发生在胃肠道外 (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 者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GIST) , 作为胃肠外型。
由2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采取盲法阅片, 并达成一致意见。分析原始轴位图像, 对于病变类型不能判定者进行图像薄层重建, 并进行MPR重建观察。对肿瘤生长类型、大小及邻近组织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将GIST的发生部位及生长类型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间对照分析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GIST的CT影像表现
(1) 腔内型:圆形或类圆形腔内肿块, 边缘较光滑,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部分病灶肿瘤表面可见强化包膜影 (图1A) ; (2) 壁内型:胃肠道壁局限性增厚, 其内见类圆形或梭形结节影, 体积多较小, 增强扫描成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可见到病灶表面强化的黏膜线影 (图1B) ; (3) 壁外型:胃肠道壁上突向浆膜面的不规则肿块影, 往往肿块体积较大, 可呈分叶状,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肿瘤内可坏死液化与胃腔相通, 胃黏膜完整或部分可见 (图1C) ; (4) 跨壁型:胃肠道壁上肿块, 向腔内外生长, 形成累及腔内外的肿块影, 往往呈分叶状, 体积多较大, 部分肿瘤坏死液化,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图1D) ; (5) 胃肠外型:发生于腹腔、盆腔内孤立或多发的肿块影, 多呈类圆形, 与胃肠道无明显关系,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 (图1E、1F) 。
注:A:腔内型GIST;B:壁内型GIST;C:壁外型GIST;D:跨壁型GIST;E:胃肠外型间质瘤;F:肠系膜间质瘤伴广泛腹膜转移
2.2 肿瘤生长部位、分型及病理危险度分级分析
发生于胃的GIST中度及高度危险者64% (9/14) , 发生于小肠及胃肠外的GIST中度及高度危险者均为100%。肿瘤发生部位与病理危险度分级间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 。
跨壁型及胃肠外型GIST中度及高度危险者占100%, 壁内型CIST极低及低度危险者占100%, 壁外型GIST中度及高度危险者占90% (9/10) , 腔内型GIST中度及高度危险者占80% (4/5) 。不同生长类型与病理危险度分级间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 。见表2。
2.3 术后随访
26例患者中, 7例进行了术后随访复查, 4例出现术后复发, 其中2例并发肝转移;术后复发的病例中, 3例为壁外型, 1例为跨壁型;2例胃肠外型间质瘤发生系膜、腹膜广泛转移。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仅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1%~3%, 但却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来源肿瘤。本组患者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龄37~79岁;发生于胃者14例 (54%) , 发生于小肠者7例 (27%) , 发生于胃肠外者5例 (19%) ,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7,9,10]。本研究中, 虽然发生于胃的GIST中高度危险者较发生于小肠及胃肠外者低, 但统计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与肿瘤危险度间未见明确相关性。
3.2 影像与病理
目前影像学检查是GIST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 在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结构形态等形态学方面有较高价值, 能够直观的反映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能够在术前评估肿瘤的危险度, 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组病例中, 腔内型共5例, 占19%, 其中低度危险性占20%, 中、高度危险性占80%, 低度及中度恶性肿瘤表面可见强化包膜影, 而高度恶性肿瘤体积明显增大, 表面没有包膜影。壁内型共3例, 占12%, 其中极低危险度及低危险度占100%, 肿瘤表面可见强化的黏膜线影。壁外型共10例, 占38%, 其中低度危险性仅占10%, 中高度危险性占90%, 此型病例所占比例最大, 且以中高度危险危险性为主, 肿瘤体积往往较大, 随着肿瘤体积增大, 其恶性程度也有所增加, 在随访复查的病例中, 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例也以壁外型居多。跨壁型共3例, 占12%, 中高危险性占100%, 跨壁型肿瘤因同时侵犯胃黏膜及胃浆膜层, 其恶性程度以中高度恶性居多。胃肠外型共5例, 占19%, 均为中高度危险性, 此型肿瘤在影像图像上需与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腹膜后纤维细胞瘤等鉴别[11]。可以看出, 壁外型肿块所占比例最大, 且其危险度以中高度危险为主。有学者认为, 生长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 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2,13]。本研究认为各生长类型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相关性 (P<0.05) , 因此, 不同生长类型GIST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其恶性程度, 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其预后,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尽管本研究中病例样本量不多, 术后随访病例较少, 没能完全反映不同类型GIST术后及预后的情况, 但通过本研究能够反映出肿瘤生长类型与病理分级间的相关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笔者将对不同生长类型的GIST在预后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进一步积累和完善。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生长类型胃肠道间质瘤 (GIST) 与病理危险度的关系, 评价CT对GIST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多排螺旋CT资料。结果:26例GIST中, 发生于胃14例, 小肠7例, 胃肠外5例;其中跨壁型3例, 壁内型3例, 壁外型10例, 腔内型5例, 胃肠外型5例;不同病理分级的GIST, 肿瘤生长类型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生长部位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不同生长类型GIST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其恶性程度。
CT分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CT检查室接诊的1 000例出现腰痛或腰痛联合下肢麻木疼痛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性456例, 女性544例, 年龄为24~80岁, 平均年龄54.1岁。患者纳入的具体标准:①存在慢性腰痛或腰痛伴下肢麻木性疼痛;②腰椎关节突关节存在固定性压痛;③通过影像学检查指导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出现了一定的变化;④以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为准, 排除患有腰椎肿瘤、骨质疏松、内分泌及先天异常等疾病的患者。
1.2 观察和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GE16排螺旋CT进行螺旋扫描, 然后进行图像重建, 设备设置条件为:120 k V、250 Ma、层厚3.75 mm, 节段是T12~S1。对窗位实行观察后获得骨窗轴位像。窗宽经过测量后为2056 HU, 窗位250 HU。实行1 000名患者CT资料3次随机编号1~1 000, 一共形成3份资料, 初、中、高级职称3名医师独立开展PACS系统阅片, 对全部患者L1/2~L5/S15阶段实行观察。10 d后, 进行分级系统训练, 讲述典型病例, 再次处理CT资料, 实行3次编号, 3名医师再一次实行各组阅片、分级。
1.3 分级标准
依据CT骨窗轴位关节间隙、骨赘情况和骨质变化的严重状况划分成4等级, 分别赋予0~3分的值。以三个征象的总分为依据对LFJOA实行四级划分:0级:0分;I级:1~3分;II级:4~6分;III级:7~9分。通过Kappa分析方法针对各个观察者和观察者不同时间段的分级情况进行一致评价。Kappa系数接收范围标准:①极差:<0;②微弱:0~0.20;③一致性弱:0.21~0.40;④中度:0.41~0.60;⑤高度:0.61~0.80;⑥强:0.81~1.00。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实现对患者的VAS评分、O-DI、年龄平均分级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同医师前后分级一致性Kappa值是0.773~0.833;不同级别医师分级一致性Kappa值是0.756~0.827, 存在高度一致性。
1 000名患者VAS评分为1.3~9.3分, 平均分是 (4.89±2.07) 分;ODI为15%~95%, 平均值为 (53.85±19.31) %;LFJOA平均分级为0.1~2.6级, 均值为 (1.28±0.61) 级。实现对VAS评分和平均LFJOA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后, 相关性系数为0.187, P=0.063, 相关性不显著。ODI和平均LFJOA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0.192, P=0.55, 相关性不显著。年龄以及平均LFJOA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0.557, P<0.05, 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 讨论
腰椎不稳定是由于多种腰椎疾病引发的, 同时还是腰椎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两边的关节突关节及相应的椎间盘对腰椎的稳定性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3]。
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CT影像诊断的1 000人进行研究, 观察CT影象反映的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状况和分级。VAS评分和平均LFJOA相关性不显著;ODI和平均LFJOA相关性不显著;年龄以及平均LFJOA分级存在显著相关性。
随着腰椎关节角矢状位置角度的增大, 腰椎的不对称程度也会增大, 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表现会更为严重。运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征象, 同时还能测量关节突关节的角度, 而关节角角度的增大是引起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柳万国, 唐成林, 孙莉, 等.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2) :981-986.
[2]朱永东, 许连光, 王清廉.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关节角关系的CT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263-264.
CT分级 篇7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MPR重建神经根受累分级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我们对178例MSCT扫描单一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进行回顾性研究, 病人年龄16-78岁, 平均38岁, 男96, 女82。在L3/4 14例, L4/5 96例, L5/S1 68例。结果 按照Pfirrmann的腰神经根受累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Pfirrmann 0级74例, Pfirrmann 1级32例, Pfirrmann 2级20例, Pfirrmann 3级5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MPR重建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累及神经根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冠状重建,多排计算机体层成像,椎间盘,神经根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75-880.
[2]Pfirrmann CW, Dora C, Schmid M, et al.Grading of lumbar nerve rootcompromise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reliability studywith surgical correlation[J].Radiology, 2004, 230:583-588.
[3]Stadnik TW, Lee RR, Coen HL, et al.Annular Tears andDiskHerniation:Prevalence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 onMR Imaging in the Absence of Low Back Pain or Sciatica[J].Radiology, 1998, 20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