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2024-09-27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共11篇)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1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上级要求,我参加学习了“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听取了袁贵仁、陈小娅、张力、孙霄兵、郭振有等诸多教育专家不同类型的精辟讲解,他们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管理经验,一堂堂精彩的报告,给了我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以至给予我很大的促进和提高。同时,又给予我更深层的思考:

一、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为一名校长,他是一个区域教育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引领者,应把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应明确我们的教育观,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从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角度方面,应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强化角色意识,进一步认清当前发展的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巩固好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教育事业科学稳步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把满足教师、学生现实的将来的需求作为前提,营造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依靠、共同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师生在自主自由精神的驱动下生活着、工作着、学习着、快乐着,最终达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如何做到这一步呢?

1、以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师对学校决策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只有让全体教师认可和理解学校决策和规章制度的内涵和意义,并内化为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可从实行民主管理做起,让教师共同参与一些学校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奖惩办法等问题的决策和管理,这样使得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以人文关怀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独特的人文关怀就是山之仙,就是水之龙。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一支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终身发展、甚至课程改革的成败等均不同程度地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关心爱护每一位同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此激发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坚持改革创新

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只有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使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为此,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快速适应和接纳新事物。

1、勇于创新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办学的思想之魂、方向之魂。校长应身先士卒,立足实际,积极发展学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思维,开发学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潜能。乐于实践,知难而进,拼搏奋斗,确立强烈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

2、善于创新

校长要思维灵活,具有前瞻性,注重教研教改,善于创新,在学校中制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利用教研教改兴校。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课题,集思广益,与全体师生集体创新,采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机制、新模式,寻找新的答案,追求新的成果,使学校在创新中发展。

3、精与创新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四、促进教育公平

温总理说过,教育公平是全民族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所以,义务教育就不能丧失灵魂,扭转教育不均是良心道德工程。那么,如何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抓住机会公平这个关键。古今中外,教育一直是人们改变自身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下,保障教育公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合理配置资源,重点照顾薄弱环节、困难学生、弱势学生等,使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分配分布,尽量使人人都有相似的教育机会、成长环境。

五、重视教育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质量效益的推进乃当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失为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有力“助推器”。那么,在教育质量效益推进活动中,作为新时期学校的引领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及时梳理自己的教育行为,敢于深度自我剖析,甄别是非对错,始终保证教育思维的正确性;

其次,向科研型校长发展,时时审视教育现状,身怀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掌握在科研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本领。认真开展好质量效益推进活动,做到追求有效,推进有力,提质有根;

第三,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做到为人师表,彰显人格魅力,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作出最大的努力。

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应该始终贯彻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是核心,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两大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两大根本保障” 的讲话精神,以科研为先导,立足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稳步发展!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2

基础性研究是对一个学科门类的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它是一个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在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教育心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强继续教育的基础性研究,是突出继续教育特色,使继续教育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纵观近几年继续教育研究的情况,虽然出版了不少有关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的专著,也有不少与继续教育有关的杂志、刊物,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万计,在这些文章中对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的特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办学模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在总体上,这些专著或文章多数是办学经验介绍、实践总结、心得体会等等,更多的是把普通教育的理论转化到继续教育上,真正涉及到继续教育的基础性问题的专著和文章不是太多,投入研究的力量太少。

继续教育尽管与普通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它的特殊性也日益突现。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教育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在学历教育如函授、夜大、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由于开展较早,而且和普通学历教育的要求大体相近,它们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等相对较为完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如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普通教育的教材,照搬普通教育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沿用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争指标、争生源,来学校学习就是要以发毕业证为目标等等,往往是继续教育就是学历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换汤不换药,没有突出继续教育的特点。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发展相对缓慢,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还是学历补偿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很多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甚至是教育目标都不健全,不明晰,继续教育和本职工作结合不紧,学非所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如目前在教育系统中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就明显存在着问题,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每个教师都参加了,但可以大胆的说,80%以上的教的不是自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要不是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定、考核等挂钩,有多少教师参加学习,值得怀疑。又如为什么现在国家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开展不起来,很值得我们深思,非学历继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特点不突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所以,虽然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地方领导都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上人们也认为参加继续教育是更新知识,提高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在于继续教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还没解决好。要使继续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基础性研究。

二、继续教育的定位是基础性研究的首要问题

继续教育基础性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定好了位,找到了支点,其它问题就好办了。继续教育的定位应该从它的性质、任务、形式、手段等方面来论证。对于继续教育的性质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它是

大家肯定的,那就是它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讲话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定位是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国家在普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比继续教育的投入要大得多,因为普通教育是国民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而继续教育的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普通教育的延伸,这说明有轻有重,这就是一个定位问题。现在我们正遇到一个尴尬,就是在继续教育的收费问题上,办学单位(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觉得收费偏低,教学成本高,但国家不补贴,物价部门又不准加收,继续教育发展遇到较大的困难,这就反映了继续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如果继续教育定位为国家投资的教育形式,那么国家财政就应加大投入,但这是不可能的,许多国家领导和教育部领导对这个问题已十分明确。如果定位为自谋发展的办学形式,把继续教育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那么国家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由办学单位根据市场情况、岗位需求、办学成本等因素来调节收费标准。因此,加强继续教育的定位研究,进一步明确它的性质、任务、形式、手段等,是继续教育基础性研究的前提。定好了位,才能办出特色,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是基础性研究的关键

加强继续教育课程及课程内容的研究,形成具有行业特点和学习者职业特点,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课程体系,这是实现培养目标及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水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所在,所以建设具有继续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是继续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在职成人,是针对成人各个时期需要的岗位教育及培训,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知识充电教育,这就要求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要体现成人特色、应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1、处理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的关系:普通教育培养的是学科理论型人才,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而继续教育培养的是实际应用型人才,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应当围绕这一个培养目标展开。但长期以来,继续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继续教育的人才规格要求。当然,具有宽厚坚实基础理论的人发展后劲大,蕴藏着创新的潜力,能较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作为继续教育来说,应当根据专业要求有所选择和侧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在职针对性,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因此,在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时,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的关系,是我们应当要处理好的问题,长期的专业建设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的、比较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对于专业的规范化是有利的,但容易走向僵化的极端,以致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滞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的技术成果在生产领域不断应用,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如果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教会学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迟早会为社会所淘汰。因此,应当大胆突破传统内容的局限,对一些明显过时的东西要坚决摒弃,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在现代技术的平台之上,这对于以应用为主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

2、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续教育学生多数经历过岗位训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对来说他们动手能力强,而基础理论相对较差,我们应当根据这一特点去进行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这里首先要防止一个片面的观点,即既然是成人学生实践能力强,那么就可以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而重在理论灌输。成人学生基础理论差,理论知识的量大,会影响到学生的消化、吸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用不到的理论知识要删除,汇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好能结合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归纳,升华,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是说,实践教学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要加大比重,要使学生有针对性获得较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最大限

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之通过在职提高,学用结合,在生产和工作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材是为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人才而选用的教育内容,它可以是学科的全部,也可以是一部分,不一定要有定式,作为继续教育来说,传统经典理论内容应占怎样的比重?传统理论与新科技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孰轻孰重?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要程度怎样?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是很难保证我们的课程体系能形成特色的关键。

四、加强继续教育基础性研究之我见

继续教育的基础性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除上述外还有很多基础性问题:如继续教育的经济学研究、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立法研究、继续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继续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等等,都是十分必要,但要加强继续教育的基础性研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而高素质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继续教育在招生对象、学籍管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和普通教育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国家和办学单位的投入较少,针对成人的教学和管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体系,各办学单位还主要是沿袭普通教育的方法,因而要继续教育健康稳步发展,除了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外,还必须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因此,熟悉继续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提高继续教育研究质量的前提。我们许多办学单位,特别是普通高校频繁地更换继续教育的教师和管理干部,当然这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是必要的,但对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另外,对继续教育的教师和管理干部也应从高素质来要求,随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心,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继续教育已逐步成为高中后教育、大学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技能和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正日益向科学的高度和深度发展,要对继续教育的基础性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必须具有深广的科学知识,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还必须有丰富的继续教育经验,因此继续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高素质,也是开展继续教育基础研究所必须的。

2、行业积极参与继续教育。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继续教育基础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业制订本行业的职业标准和相应的培训标准,作为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依据,由行业代表参与继续教育发展过程的重大问题研究,如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的要求规范,争取经费投入等作出宏观决策,并把制订办学规模、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能力标准和教学方法等纳入行业需求的轨道。学校鼓励企业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到校兼课,并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第一线进修,相互依存和支持,共同研讨,促进培养对象从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加以研究上升为理论,这是继续教育基础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3、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激励机制。基础性研究和一般性研究不同,基础性研究一般来说内容多、难度大,而且很难创造经济效益,“以研养研”根本不可能,例如大量資料的购买、社会调查的开展、相关设备的购置、教材的出版等等,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和充足的经费是很难完成的。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基础性研究只靠个人行为由于其局限性是很难进行的,要激发更多的人来参加继续教育的研究工作,使继续教育的研究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4、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基础研究是涉及面十分广泛、工作难度大、任务繁重的工作,研究者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辩证唯物论等方法来进行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的同志协同研究,分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基础性研究工作是很难开展钓。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继

续教育学院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稳步发展才有生存的出路和发展的潜力.要使企业稳步发展,构筑企业管理基础是关键.因此,要从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建立企业的管理机构,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构筑企业管理的基础.

作 者:李学斌 周敬俊  作者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河南,焦作,454159 刊 名: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年,卷(期):2002 17(2) 分类号:F270 关键词:企业   管理基础   发展目标   管理机构  

★ 优化企业结构的思考与实践

★ 优化馆藏结构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 浅谈做企业站优化的一点心得

★ 基于MSC.PATRAN/NASTRAN的结构优化程序系统

★ 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优化语文课堂结构

★ 飞机结构经济维修方案优化技术

★ 城市商业银行上市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分析

★ 试论权益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 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和战略重点的论文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4

—平罗县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县委党校组织调研组,深入部分乡村、部门,对“十一五”以来平罗县农村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情况进行调研。

平罗县总面积225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141个行政村,人口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18万人,耕地面积82.2万亩。近年来,平罗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推动、调整转型”发展理念,倾力打造西部特色产业活力县、宁夏经济转型示范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131元,增长12.9%。2009年,荣获全国唯一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创新范例,位列西部百强县第78位;2010年,位列西部百强县第70位。

一、“十一五”以来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表现近年来,平罗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目标,取得了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促农增收明显增强的显著成效。

1、产业定位科学,“一优五特”齐头并进

坚持 “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原 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清真羊肉、瓜菜、制种、枸杞、水产“一优五特”产业。围绕五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强势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一是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2010年,全县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饲草配送中心2个,规模化养殖园区169个,投放种公羊455只,初步形成以宝丰为核心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17.6万头和171.99万只,同比增长23.1%和20.6%;牛羊饲养量占全区总量的14.2%。二是发展瓜菜产业。加快推进以城关万亩设施农业园区为核心,109国道为主体的设施瓜菜产业,设施蔬菜面积达3.63万亩,产业规模占全区总规模的4.7%。三是发展制种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建设各类作物制种示范园区36个,示范面积达9377亩,带动全县落实制种面积11.6万亩。四是发展枸杞产业。加快实施枸杞南移北扩工程,新建连片在500亩以上的枸杞园区22个,新栽植枸杞3.1万亩,累计达到4.2万亩,五是发展生态水产业。充分发挥宜渔荒地资源优势,结合标准化堤防建设,新开挖水面1.52万亩,生态水产面积累计达8.2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1%。

2、发展思路科学,城镇化进程分步推进

把握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战略机遇,认真落实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8%,转移农民5 万人,建成1个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中心镇,4个人口规模达到1万人重点镇,规划建设若干个人口规模达到1000—3000人农村大社区,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

3、发展模式科学,龙头企业带头拉动。产业龙头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带动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培育县域发展新的战略性支撑,引进中粮、雨润、汇源、野娇娇、登海等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领跑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1600家。

4、技术推广科学,先进生产技术提高效益。一是积极开展牛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引进优质肉用种羊450只,完成肉羊改良6.15万只;加快饲草加工调制技术的推广,完成调制利用饲草43.2万吨,示范推广奶牛、肉牛全混合饲料喂养技术。二是加快种植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结合种植业示范园区建设,引进小麦、玉米、大豆、油葵等农作物新品种409个,引进各类设施瓜菜新品种25个,示范推广面积1500亩。三是积极推广水产品养殖新技术。完成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面积56200亩。完成水产良种应用面积7920亩,良种应用率达91%。推广以池塘为主的养殖技术10000亩,大水面养殖2万亩。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率达到了90.6%。四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开展了“温暖工程”、“阳光工程”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结合各类示范园区的建设,通过采取联合培训、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完成各类 科技培训8.9万人次,科技入户率和普及率均达到96%。五是逐步提高农机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全县机械化耕地面积80.5万亩,机械化播种面积68.5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48.7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1.4%,其中:小麦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8.5%,玉米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3.3%;马铃薯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29.2%;水稻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7.5%;优质牧草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7.5%。

5、创新机制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推进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土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县委、政府采取政策扶持,考核奖励的办法。对土地信用合作社工作实行政策和资金“双扶持”,乡(镇)和村成立一个土地信用合作社,县人民政府给予3—5万元启动资金扶持,工商、税务部门对土地信用合作社实行免税优惠政策。把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工作纳入到乡镇目标管理考核,设立单项奖,对运作规范、存贷土地规模大、发展高效农业成效明显的土地信用合作社,分别给予1万元—3万元的奖励。

全县已挂牌成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41个,其中乡镇级1个,村级40个。共存贷土地14.7万亩,其中存贷耕地5.65万亩,存贷集体荒地9.05万亩,实现存地收入1070.6万元,累计为村集体创收148.8万元。

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增效困难。尽管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较低,特色不明显,优势不强。规模效益低,经营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速度慢,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增收的拉动作用不强。

2、农产品龙头企业势力尚未凸显。我县是农业大县,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没有上规模、上档次、叫得响、势力较强的农产品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是无法实现的。而我县已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水平不高,生产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增殖空间较小,生产经营效益低,带动引导作用不强,不能和农民连接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不强。新建设的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尚未凸显。

3、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产业效益低。总体看,全县农牧业生产仍然存在着生产经营、生产基地、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联系不紧密,形不成合力等问题,农牧业生产的诸要素、各环节配套不到位,衔接不紧密,一体化服务水平低,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了农民增收。同时,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联系不紧密,大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不强,农产品的商品化低,产值低,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不强。大多农业生产仍 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

4、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低。一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增收能力较弱。据调查,全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生产的效益难以提高。二是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生产经营水平下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文化素质低,耕作水平下降,甚至一些需要强壮劳动力的产业无法进行,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增收渠道狭窄。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接受新事物慢,程度低,仍然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束缚,仍然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适应现代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不愿生产经营新特优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结构单一,方式粗放,生产经营水平低,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5、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县农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进行农业项目建设和投入相对点多线长面广,投入负担较重。就全县情况看,农田水利、生态林业、农村道路、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装备还比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抗御灾害的能力弱,机械化耕作水平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6、农业产业缺乏社会化分工,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他们既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又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由于社会化分工不细甚至是根本没有分工,造成的结果是样样都得干,样样都干不好。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

三、对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如 :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和清真羊肉、瓜菜、制种、枸杞、水产“一优五特”产业,以中粮、雨润、登海、汇源、野娇娇等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业化企业为龙头,推动农产品由简单生产向精深加工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效益。

2、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农村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农业项目和资金,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快农业节水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加快发展农机科技,优化农业装备结构,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机 械化,推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要切实把项目整合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统筹规划,集中力量,注重实效。

3、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土地流转经营制度,积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改造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控水平。

4、增加农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做强产业的积极性,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民收入从依靠传统种养方式增长向依靠特色优势产业多元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强化农民创业服务和指导,建设适合农民特点的创业基地,引导农民通过创业增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转移质量,促进劳务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分配收益。

5、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农业产业与市场对接,才能加速农业产业的升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要继续坚持县委、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 思路,科学规划,优化布局,通过采取项目资金扶持引导、专业合作社推进等有力措施,落实各项产业发展任务。要在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关于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 篇5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是也应看到,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激增,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更显重要。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员居住比较分散、学校规模较小、难以吸引优质人才等现状,需要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法规,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的投入,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别,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教育投资的比例。可建立专项基金和优先向薄弱学校拨款制度,将财政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3、提高师资水平。可探索建立在县域或乡域范围内教师轮岗制度。城区每年招聘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至少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两年,或者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具有两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才允许报考城市教师岗位,将此作为一种机制,充实和提高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6

【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替农村小学生和家长递上了一份特殊的建议——为农村小学生“加椅背”。

她说,国家近年来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上做了诸多努力,缩小了城乡间教育发展的差距。但她在河南、河北、甘肃、贵州、山西等地进行教师培训时,她和其他教师曾深入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学点,看到学生们整日都坐在没有靠背、“摇摇晃晃”的简易板凳上听课,倚在不稳定的课桌上写字。

“我看了非常揪心。”吴正宪说,“如果长时间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学习,学生容易产生近视以及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我希望当地能引起重视,为孩子们添张有靠背的椅子。”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农村教育各方面变化显著,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仍需持续加大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的教师,吴明兰代表怀揣着的是西部高海拔地区410万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她说,由于我国以秦岭为界集中供暖,西部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学校基本无取暖设备。许多学生被冻肿冻伤,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我希望国家能将高海拔、高湿寒地区纳入集中供暖工程范畴,拨付专项资金解决这些地区学校教室供暖工程问题,让孩子们读书不要受冰冻之苦。”

【教育部门】

2014年,中央共投入“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资金492.4亿元。其中,“薄改计划”310亿元,初中工程50亿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经费132.4亿元。

【家长、学生】

自从搬进了新学校,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潘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新慧写字再也不冻手了。

“现在的学校可漂亮了,教室是楼房,有暖气,比家里暖和,我们再也不用穿得像个大笨熊似的上课了,写字也不冻手了。餐厅的饭菜花样儿多,很好吃。有足球场、塑胶跑道、媒体教室……”

据德州新闻网报道,2014年秋季开学,潘店镇镇政府筹资2100万元,按照省级标准新建的潘店镇中心小学已投入使用,吸引了周边30多个村庄的孩子入学,目前已有近900名学生。学生家长满意,一位家长说:“学校的环境以及师资,比县城的学校不差,没想到,在家门口学生也能上这么好的学校。”

将农村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提高40元,提高农村教育保障水平

【代表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李东福说: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来源是生均公用费用,但当下,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的村小和教学点还在贫困地区广泛存在,对于这样的学校来说,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补助与倾斜政策,生存下去是十分困难的。从总体来看,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障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门】

2014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中西部地区小学年生均达到600元,初中达到800元。同时,从2014年起,在提高基准定额的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

一。农村小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而农村城镇化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而城镇化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进程,是一条符合广西实际的发展路子。

二、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县域有89个县(市、区),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1%,人口占全区的82.6%,在县域就业的人数占全区就业人数的80%以上。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下发了加快国有产权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使我区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民营经济主导力量加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有较大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2004年上半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82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大体与全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占全区生产总值60%。

12.县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面貌进一步改善。2004年以来,特别是县域经济会议以来,各地加强了包括水利、交通、供电、生态、良种、病疫防治、食品卫生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3.招商引资成效好,推进了一批县域重要加工项目的开工建设。2004年以来,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区各地加强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加紧协同有关方面,以更快的速度办好审批手续,协助业主做好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把工作的着眼点和中心放到加快推进重要项目开工建设上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嫁接等方式,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区内外的企业和商家来我区投资落户,加快县域优势和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

4.县域工业发展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区各县(市)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办法,大力推进县域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特色优势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几年,各县(市)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

6.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全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

7.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一些县(市)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增大,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新增长点。

8.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各县(市)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企业为主力军,以发展非农产业为主体,搞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和管理。一些县城日新月异,变化很大;小城镇规模逐年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吸纳产业聚集和劳动力转移能力增强,建制镇由2000年的733个增加到目前的748个,发挥了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自治区22个小康示范镇工作已经启动,227个自治区重点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鹿寨雒容镇、横县六景镇的接受城市辐射和工业牵引型,灵川大圩、钦南区犀牛脚镇的旅游带动型,宾阳黎塘镇、全州沙河镇的市场带动型,兴安融江镇、右江区头塘镇的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福绵区福绵镇的工业加工型,左州区新和镇的新兴小城镇。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开展了广西十佳县的评比工作,明确了中直、区直单位对口帮扶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市加大了县域经济工作的力度。全区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财政普遍困难,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障碍。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薄弱。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二是县域经济人均占有水平低。

2.县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突出,县(市、区)之间发展差距大。

3.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特色优势产业群体尚未形成。

4.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落后。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等深层次的原因。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和收入问题。现阶段广西城镇化的水平较低,提高广西城镇化水平是解决广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城镇化是加快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作为

欠发达地区,面对全省二、三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聚、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必然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作为欠发达地区,广西在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是以市场为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必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我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寻找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推进城镇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区下一步县域经济工作仍要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去开展,明确思路,做好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狠抓落实。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理清思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实现县域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达到

富民、强县的目的。

(一)大力推进工业化。一是科学确定产业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多上工业项目。三是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把“开放兴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手笔促大引进、大引进促大发展。

(三)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县域投资规模,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要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规划和修编,严格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树立产业兴镇、依市兴镇、以城促市的观念,积极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的条件。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市场化运作、用产业聚集带动。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主要在财政、投融资、用地以及科教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八)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县域创业环境。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8

马 俊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水平十分落后,要尽快改变这一落后的面貌,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才能逐步缩小教育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认识和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对于加强农村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蓝图。农村教育在这一历史阶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以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为基本责任和根本任务,与农村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动员与发动农民,创造财富,而且为农村开创社会之先进风气,建设与塑造新的农村精神,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就推进新农村建设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其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以及建设目标能否实现,而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可促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科普教育的同时,又能使农村科技信息的推广更便捷、更长久,推广力度更大。

1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教育信息化”的提法。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已从2003年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始,现已投入100多亿元,。这几年仅政府投入就达到500到600亿,如果将公司、企业赞助,学校提供场地,家长自购计算机、笔记本等情况统计在内,可能达到上千亿的投入。[2]硬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比较完备。但问题在于教育信息化如此大的投入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大产出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现至少有两个标志:一是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这一点无疑在绝大部分学校还是空中楼阁;二是教育信息化管理已经作为一种日常行为或工作方式深入到学校教育,这是绝大部分学校在信息化进程中最为薄弱的地方。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这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在经过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后,没有产生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教学与学习效率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3]

2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隐藏在教育信息化热潮表面下的众多误区与发展瓶颈,导致了实际操作中的失误,不仅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也导致教育信息化中的形式主义,从而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1教育观念落后 观念问题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领导、教师都需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一次革新。目前,部分领导对信息化教育“不了解、不重视”,只重视硬件环境的建设,而忽略信息化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源的应用和开发;缺乏正确的教育信息化的观念,认为信息技术是个花把戏,可有可无,作用不大,比传统教学方法“来得慢”;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懂信息技术,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西部教育曾一度追求升学率,出现了西部教育与西部经济建设脱节的现象。2.2师资力量薄弱

队伍问题、人才问题是严重影响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最大难题,也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最大难题。我国西部农村学校由于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因素,在引进人才方面受到制约, 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少。在对甘肃省临夏市折桥乡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城市附近和少数条件较好的镇中学有14个负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学的专业教师,大部分中小学校根本没有专业教师。除了数量上难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外,负责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的学历比较低(多为专科),由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极少;非专业教师经过信息技术的短期培训或在职函授后,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依然缺乏,且多是身兼数职,其它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更低,许多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教学,能够制作教学软件的教师更少,其专业水平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3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虽有部分财政投入,但是很难满足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在已有的资金投入中,又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忽视培训的现象。硬件环境上,绝大多数学校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性能低、兼容性差,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策略息化教育的需要。软件环境上,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少、形式单

一、缺乏创新。2.4教育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

基础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教育信息资源中,大部分是光盘、磁带等“静态”资源,而来自因特网的“动态”资源较少;满足较低层次学习的资源较多,而适应高层次学习的资源较少;大众化的资源较多,而地区特色的资源缺乏,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依靠教师个人力量的检索、设计和开发的资源,无疑于“杯水车薪”;而购买的资源库,则由于素材或软件适用性和质量问题又不能完全整合于信息化教学。另外,资源共享程度低,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

3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3.1树立教育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观念

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解决的首要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4]我们要对现行的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时代的人的基本素养、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的开发,全面改革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在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方面进行具体改革。3.2建立科学的师资培训机制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师资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首先,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及技能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对学生、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次,要设计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观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方法、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理、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再次,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第四,充分发挥省、县、校各级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在使用、交流、研讨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3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注重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协同发展

增加教育投入是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近几年,西部不少省份对农村信息化教育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存量太少,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投入、地方财政拨款、农民群众集资,单靠那哪一方面都解决不了问题。因此,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设法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多元的教育投资体制,鼓励企业、团体、私人等到西部投资兴校,已有的如李嘉诚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等,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3.4 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

教育部先后实施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等重大教育信息化项目。[5]这两个项目对于促进西部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示范学校可以实现进一步辐射,形成先进科学技术与知识的传播基地,它可使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够被西部和农村共享,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加大西部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 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6]这两个工程的启动,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要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并落实到各项工作和具体行动中去,使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真正受益。3.5将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

将农村信息化宣传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作为农村文化聚集地,选择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最高、科技意识相对最强的地方,即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农村科技信息化的前沿基地,解决了在最需要科技信息的欠发达西部地区进行农村科技信息推广的难题。

目前,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水平十分落后,要尽快改变这一落后的面貌,只有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才能逐步缩小教育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认识和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对于加强农村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国教育报[N],2003,(11).[2] 赵麟斌.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福州师专学报 , 2002,(03).[3] 柯汉阳.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营造数字化育人环境[J]湖北教育 , 2002,(12).[4] 李天顺.推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跨越式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 , 2003,(01).[5] 顾华详.西部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 2002,(04).[6] 陆凤红.关于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2004,(01).个人简介: 马俊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教师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xdmj@xbmu.edu.cn 详细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山林31号201室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9

近几年来,各学校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投入大量精力,那么这些措施对于学生而言有何影响?对于家长、教师们最关心的教学成绩会起什么作用?

我认为,文化建设对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化性的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1、导向作用。要积极营造“明德、乐学、善思、创新”的校风,在学生之间,建立互助、坦诚、友善的同学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人际关系,热爱校园生活。净化心灵,启迪睿智,引导全体师生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

2、规范作用。校园文化是很好的“德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悄然生成。

3、净化作用。一个学校文化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最终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

4、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如同一个无形模型,塑造着人的心灵,其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二、校园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够感染学生,使其产生自豪感,并且把这

种自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磐石一中建校于1930年,在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中,形成了深厚而悠长的文化底蕴,一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1)校风建设。“励志、修学、敦品、至善”——这是一中的校训,也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形式。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中的精神风貌。一中的校训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涵盖了“理想、学问、品德、人格”等方面,使每一位一中人的集体责任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具有对一中全体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也对一中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

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此外,一中统一定制了夏季和冬季校服,并收集并采纳了学生的建议,三个年级的学生站在一起既相互协调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高三年级是传统的中国红,热情、积极向上,高一年级是沉稳的黑色,深远、宁静,高二年级则刚好是红黑相间,快乐富有朝气。

(2)教风建设。“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发挥主导的作用。

每学年一中都组织多项行之有效的教师能力培养活动。如每年例行的青年教师和年长教师的“拜师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已经能够自主自愿地完成,既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又很好地稳定了人际关系;又如“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有奖有罚,有声有色,这些都仅仅是缩影,一中的教风建设已经具有扎实稳固的基础。

因为一中人早已意识到,只有在全校教师中树立起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3)学风建设。“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一中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学校制定了周密的“学风培养计划”,如每学年伊始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在考试中和班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讨论热门话题、责任、学习方法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是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一中广大师生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一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一中的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为一中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一中

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一中人的情操,也激发一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10

现阶段,我们国家对教育部门的投资力度加大,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农村幼儿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只有正视农村幼儿教育中的问题,才能有效推进农村教育的迅速发展。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幼儿园师资队伍不规范

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幼儿教师的工资不高,各项福利待遇也差,这使得教师队伍的专业度受到了限制,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制约了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差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民办幼儿园占据大多数,公办幼儿园的规模小,教师也少。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中,缺少幼儿教学常用的教具,失去了开展幼儿教育本身的意义。

3.农村幼儿教育的定位不准确

在很多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幼儿机构对幼儿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幼儿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幼儿园就是让孩子提前进入小学,这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要想使农村幼儿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改善目前的问题: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是尽量在师范学院幼教专业的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并提高工作待遇,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二是对现有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

2.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

一是国家应该尽快从政策层面推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明确规定财政支持、人力资源支持和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将政策落到实处;二是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建立公办幼儿园,配备专业教师和保育员,完善幼儿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保证幼儿园教学的正常开展。

3.加强家园共建,提高家长素质

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篇11

1、认真做好水文“生命工程”。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和汛期测报工作,将防汛责任制切实落到实处。重点保证中央报汛站、水情计算机广域网和水文自测报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做好水文测验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水文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新领域,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各行业对各类水文信息的需求。

2、高度重视水文规划计划工作。积极抓好规划计划工作,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强化项目管理和工程管理。高质量完成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按照“进一步加强水文站网建设,特别是要完善重要监测领域的站网布设和功能布局,夯实水文基础设施,提高水文水资源和防汛抗旱监测预警力”的基本要求,把民生水利、人与自然和谐、防洪保安、节水防污、水资源管理、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对水文工作的要求体现到规划中。

3、全力以赴做好引黄输水工作。继续开展“我为引黄献份力”活动,站在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引黄工作,保证输水任务圆满完成。

4、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文明单位创建为重点,不断改善硬件环境和提高软件环境,完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引导职工进一步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健康、讲文明的良好风尚和习惯,推动我局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继续加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基层测站申报县级文明单位,已是文明单位的保持其称号。

5、加强水文文化建设。要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工,大力弘扬“求实、团结、进取、奉献”的水文行业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水文光荣传统,加强对水文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水文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水文文化的导向作用。

6、加强水文宣传工作。在水文宣传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导权,充分认识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办好内刊内网,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宣传报道工作水平。扩大对外宣传,为强素质、树形象、促工作提供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上一篇: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下一篇:2022大学生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