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第三单元测试

2024-06-04

新二第三单元测试(精选5篇)

新二第三单元测试 篇1

视情外语培训中心 TEL:83750448 61667788 9/11/2014

Lesson 9复习要点

◆ 汉译英

1.冷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迎接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周三的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年的最后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大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十分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啊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嘲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他拒绝回答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填空

1.She is going to London _________ two days’ time.2.I intend to(打算)leave Paris ________ the evening _________ the first of May.3.The shop is open _________ 8a.m.___________8p.m..4.Workers are still working on the bridge.It won’t be finished __________ next year.◆用no改写以下句子

1.There aren’t any buses after midnigh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didn’t go anywhere yester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e doesn’t buy anyth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10复习要点

◆ 汉译英

1.它被存放在起居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属于我们家很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敲击琴键太重,其中的两根琴弦被损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被允许碰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正被我爸爸的一个朋友修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正确的介词(of、from、by、in)填空

1.The china is made _________ China.2.The sweater was made ___________ woolen.3.The paper is made __________ wood.4.The table was made __________ my grandfather.◆将下列句子改写为被动语态

1.Father gave me a toy at Christm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y have sent the boy to hospit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is keeping the pupils at 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以下双重所有格并改写斜体部分

1.He borrowed one of my recor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t was one of her ide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he showed me one of John’s pictur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情外语培训中心 TEL:83750448 66675178

必修二第三单元训练 篇2

1.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 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 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 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2. 下表是1843年广东海关进口商品税率资料,对其数字变化所反映出的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货物\&单位\&1843年前税率\&1843年税率\&降低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88\&5.56\&58.45\&头等白纱布\&匹\&29.93\&6.95\&76.78\&束色纱布\&匹\&20.74\&5.56\&73.19\&]

A. 1843年税率较之前大大下降

B. 中国拟以降低关税的方式大量引进外国商品

C. 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 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3.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得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

A. 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 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C. 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D. 提倡“实业救国”

A. 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 中国的进出口结构趋向合理

D. 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5. 有人说,中同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技术设备落后

B. 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C. 缺乏重工业基础

D. 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

6. “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表明( )

A. 山西近代工业起步

B. 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

C. 晋商进入强盛时期

D. 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

7.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8.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

A. 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 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 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 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二、非选择题

9.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申报月刊》在知识分子当中发起了一场“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这场争论,不但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府的政策选择,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斯密亚当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所以个人主义的方式,在我们的现代化之计划中,当然在屏弃之列,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现代化的方式之选择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即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达其目的也。……获利是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竞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日,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

——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

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

——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1954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唐两位学者主张的不同之处,并根据材料概括他们各自主张的理由。结合史实简析这场争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三,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的经济措施及其效果。

(3)综合上述材料,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角度,指出这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概括这场争论及其影响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新二第三单元测试 篇3

议论性散文

广州三中

王殿林

本单元五课六篇文章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而且都是名家名篇,其中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三篇(《窗》《渐》《鱼书》),当代作家散文两篇(《菱角的喜剧》《说不尽的狗》),外国作家散文一篇(《门》)。其特点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或以智性见长,或以幽默娱人,或以深刻示人------”,抒写的都是“个人的见解和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文体,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值得挖掘、值得研究、值得学习的地方都非常多:作者、背景、主题、结构、材料、语言、技巧、风格„„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无底洞。但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我们只能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大可不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知能意行集中起来“一网打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么,本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有那些呢?我觉得,老师们在教学时是否考虑如下内容:

一、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性散文,对文体的陌生必然会给阅读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什么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还是属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毋庸讳言,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 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让学生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同类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周国平的哲学随笔等),而且对于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写话题性作文。我们知道,很多话题作文其实就是议论性散文,有道理、有文采、写法灵活、表达自由,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结合话题的写作,其结果有可能是事半功倍。有兴趣的老师不妨尝试一下。

二、让学生把握并学习这组议论性散文的共性特征——平常之中见深意

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单元的散文也不例外。不过,这一组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稍微用心阅读就会发现,那就是“平常之中见深意”。这里所说的 “平常”,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凡常之事、之物,象课文中的“窗”、“门”、“菱角”、“书信”、“狗”等,“渐”不是事物,而是“时间”流动的状态,或者说就是“时间”,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陌生之感,可谓习以为常。这里所说的“见深意”就是指开掘出关于社会、人生、文化方面的思考,揭示出或深刻、或独特的意义。象《窗》中对“窗”的独特作用的认识,隐含的对“有限自由”的追求,《门》中人生命题诸如家庭生活、职业命运、社会众生、生活况味、人生终极的多方面思考,《菱角的喜剧》中“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认识事物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渐》中对“渐”的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们“珍惜时间,把握人生”的激励,《鱼书》中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和抱憾,《说不尽的狗》对东西方“狗”文化的多元思考和纵深剖析。教材的编者用心良苦,他们不仅精心挑选了这一组有共性的课文,而且还设计了一个题为《“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的表达交流活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个最基本的写作特点。

“平凡之中见新意”(最好应叫“平凡之中见深意”),对作者来说,既是个表达问题,更是个思维问题,它反映的是作家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既是个阅读过程中如何“发现”的问题,更是个表达交流过程中 “思考”“应用”的问题,对教者来说,既是个知识传授的问题,更是个指导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问题。如果从理解性阅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把握这个特点并不困难,意义也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好从创造性阅读和应用(表达交流)性学习的

角度去处理教材,设计教学。

三、让学生认识、把握并学习每一篇散文“最基本”的个性特征

共性的学习和把握应该是单元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偏离这一总的目标。但是,完成总目标决不是篇章教学的最终任务。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个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最基本”的个性特征——在构思、选材、组材、表达、结构、手法、技巧、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作为教学,考虑到课时因素的制约,指导学生应把握的文章的“个性”,一定是最“基本”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这样才能把一篇篇文章区别开来。具体到这六篇散文,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哪些个性是“最基本”的,我个人的看法是:

《窗》有两点:一是比较手法(求同和别异),即窗子和门的不同点,窗子和眼睛的相同点;二是奇趣横生、庄谐杂出的连珠妙语。《门》中的象征手法。

《菱角的喜剧》中深入浅出的写作特色。“深入”既散文阐发的哲理,“浅出”即散文使用生活材料,如菱角、蝴蝶等。《渐》中化抽象为形象的语言表达(如文章的前三段)。《鱼书》中古雅的文风(如四字短语)。

《说不尽的狗》中涉及到的多元文化问题(比较)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会分析,能说明,能举例,或者还能迁移应用,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四、让学生感受、体验散文的人文内蕴,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文化陶冶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对文章的文化内蕴的把握和学习,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散文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而不是回避文化,应该是本单元议论性散文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关于作家的知识,二是关于文章中的引文和典故,三是文中大量的熟语,四是文中蕴涵的社会学知识。

这些社会人文知识,有的要让学生记住,有的是一般了解,没有必要展开讲解,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

应该承认,本单元的六篇散文虽都是名家名篇,但由于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有的文章难免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现代白话的语言隔膜和时代的现实感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文章,和文本对话,和大师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消解时代和语言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是教学目的之一。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开展多向度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编者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教师的对话。本单元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最好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寻找教材中的“空白”和“关纽”,刺激、诱发

学生的兴奋点,产生并实现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对话”。

我认为,实现有效“对话”的条件有二:一是学生认真的读书,对文章有充分的感知;二是寻找并设计出一些有价值的,易产生思想碰撞和交锋的话题。教学建议:

1、本单元课文内容较多,也较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点带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原则,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到两篇文章,其他的文章略讲。《散文两篇》中的《窗》和丰子恺的《渐》可以作为重点,《门》和《菱角的喜剧》可以略讲。如果平均使用力量,每篇都一节课,下毛毛雨,撒胡椒面儿,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

2、让学生多读课文,充分地感知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好课文的前提。无论是详讲还是论讲的课文,都必须要求学生熟读,反复读,读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分析,它的价值是潜在的。

3、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虑,讲读课文不一定都必须要“讲”——讲解、分析、提问、讨论,有的可以指导朗读,以读带讲;有的可以设计一些题目——主观或客观,就像高考题一样——让学生去作(《窗》就可以这样处理),既能避免分析讨论的浮泛,又能训练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设计教学时应适当考虑语言训练的内容,譬如扩展、增补、压缩、变换句式、仿写等。以课文作为语言训练的素材,有现成的语料,明确的语境,只要选点恰当,效果应该是好的。如:《渐》的地第三段,写“渐”的神秘时,就用文学语言,从“季节的更替”、“昼夜的推移”、“孩子的成长”、“花儿的开放”四方面来写,形象生动,让人们一下自就明白什么是“渐”了。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接着在写下去,也用文学语言,写两个或三个自然现象,既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又训练语言能力,多好。

新二第三单元测试 篇4

Teaching goals:

1.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computers and robots in English and express or support an opinion with suitable expressions 3.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progress of computers

4.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computers and robots in English Teaching aids: Computer, recorder and projector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Lead-in

(Word puzzle)

T: The technology develops so quickly that many new things appear in human being’s life.Let’s guess what they are:(show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and get Ss to say out the answers, learn the new words at the same time)

An old calculating machine used in China until now.(An abacus)It is built to solve some mathematical problems.But it is too big.(A huge computer)It is a new calculating machine which can solve a large number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A calculator)It is a personal computer which can solve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is used widely now.(A PC / personal computer)T: If I am a math teacher, which can help me most?(Ask students to give their opinions, remind them of using the expressions of giving opinions)Ask students to discuss what the items just shown have in common, and then rank them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heir appearance.Ask some of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know about computers.Ask students to discuss “How have computers changed our life?”, and then have some of them give their answers, using the expressions of giving opinions.Step 2 Pre-reading

T: Have the computer and Internet become part of your life? How have computer changed our lives?(What can you use them to do?)Ss: I use the computer or Internet to: type my homework /draw pictures/ play games communicate with my friends./ ga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for my lesson s/ buy the things I like, / listen to music / watch movies…

T: What else do you think the computer and Internet will help you to do ?

Deal with Ex 3 of Pre-reading on Page 17

Step 3 Skimming

Give students only 1 minute, then ask them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is is a short _____ of the _______ of computers.Who am I ?(A computer)(shown on the screen)Step 4 Scanning

Give students 2 minutes, and ask them to scan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Before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tell them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hints of the time.)(Questions are shown on the screen)Question(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Students are asked to find out three sentences to support who the speaker is in the story.1)Then in 1822 I was built ….(Itself was the first design of a computer)2)My real father was Alan Turing.(He designed the first real computer.)3)However, people thought I was simple-minded until….,(It h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estion(2)What happened to computers in 1642? Question(3)What happened to computers in 1936? Question(4)What happened to computers in 1970s?

Step 5 Detail Reading

I Give students 5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uestion(1)Who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describe how the computer was made to work? Question(2)What did he make and what did it do? Question(3)Who was the next important person to design computers?

II True or False 1.In 1642 I began as a calculating machine and could solve any mathematical problem.F 2.My real father was Charles Babbage, who wrote a book and build me in 1936.F 3.After I got my new transistors in the 1960s, I became smaller but cleverer and quicker.T 4.I was brought into people’s homes in the 1970s.T 5.Since my birth I have been built to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race.F

III

Comprehending

Ask students:” 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If the students can not answer the question, draw their attention to the appearance of different years.)Fill the table

A chain of events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 Changes of the machine

Timeline 16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Made

by Charles Babbage.19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the first family of computers wa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197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plain how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chart.Then give a brief oral presen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with the help of the chart.Step 6 Summing-up and enjoying

I.Ask students to finish the form shown on the careen(the same as on p.19)while playing the voice of the text II.Ask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ir own answers in groups, and then raise questions if they have any.III.Sum up: 1)Chronological writing

新二第三单元测试 篇5

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单元目标

1.识记积累本单元实词、虚词。

2.掌握本单元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译。

3.掌握单元课文中常见名句的填空。重点难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文言实词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

1逼

①qī

(1)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魏禧《大铁椎传》)约会,约定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预定的时间,期限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期望,要求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及,到

②jī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周(年、月)

2.致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达到,送达

(2)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史记刺客列传》)传达,表达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引,招致

(4)家贫,无以致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取得,得到

(5)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尽,极

(6)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意态,情趣

3.道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道路

(2)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途径,方法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主张,学说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正义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经过

(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讲

4.方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方形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四周,周围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方向,方位

(4)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将要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在……(时候)

5.识

①shí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知道,认识

(2)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辨别,识别

(3)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世说新语方正》)知识,见识

②zhì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通“志”,记住

(5)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崔铣《王忠肃公翱事》)标记,记号

6.察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仔细看,观察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考察

(3)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召公谏厉王弭谤》)监察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经考察后推荐

7.传

①chuán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传送,传递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传授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流传

②zhuàn

(4)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驿舍,客舍

(5)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李贺小传》等。传记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8.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名字,名称

(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命名,取名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评说,说出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闻名,出名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司马光《赤壁之战》)名义,名分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名声,名誉

9.相

①xiàng

(1)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王充《订鬼》)仔细看,审视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帮助,辅助

(3)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相貌,模样

(4)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辅助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丞相、相国

②xiāng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互相

10.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高,长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修饰,整饰

(3)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骚》)修理,维修

(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修建,修造

(5)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召公谏厉王弭谤》)整治,治理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善,美好

11.过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走过,经过

(2)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李贺小传》)过去,过了

(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超出,超过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过分,过于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错误,过失

12.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得到,获得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收获,心得

(3)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能够,可以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必须,应当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表示完成

13.去

(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 阳城。(《琵琶行》)过去的

(2)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除去,去掉

(3)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距,距离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其三)》)前往,到……去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示动作的趋向

14.少

①shǎo

(1)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李贺小传》)数量小,与“多”相对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赤壁赋》)时间短,不久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稍微,略微

(4)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轻视,贬低

②shào

(5)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苏武传》)年幼,年青,与“老”相对

(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年青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币以为流觞曲水引导

将军夜引弓拉

2蓖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3毕路狡淦凭V荩下江陵攻占

近腊月下时间在后,末

4狈狡淦凭V莸

足下方温经正在

5弊葑菀晃之所如任

白日放歌须纵酒纵情

6币懈瓒和之循、依

倚权仗势倚仗

7闭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危言耸听吓人

8扁不敢相烦偏指动作一方,你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9惫噬绞饪晒很

虽趣舍万殊不同

10惫湃酥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看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景象、景致

二、文言虚词

将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填写到横线上

1庇冖俚逼湫烙谒遇对、对于(介词)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下在(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以相之到(介词)

2逼洧俣榔湮文犹可识它、它的(代词)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代词)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那些(代词)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

⑤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

3币寓僖云淠嘶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可以无悔矣凭(介词)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连词,表修饰)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连词,表并列)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来(连词)

4彼洧偎湮匏恐窆芟抑盛虽然(连词)

②虽一毫而莫取即使(连词)

5币并倩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也(语气词,判断句标志)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也(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三、文言翻译

1惫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笨鑫嵊胱佑骈杂诮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贝怂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素材集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人生、生命

精彩运用:人生无常,年高之叹,时不我待,常见文人笔端,在感慨流金岁月时,我们更应把握今天。青春的日子,流失的时光是一片片凋零而凄美的枯叶和花瓣,渐去渐远的是原本属于我们的纯情与浪漫,谁还会记得昨日急风骤雨,谁还会想起昨日荣辱伤悲?惟有走过累过的沧桑爬上时间的脸。当我们拥着梦枕着追求与时间同行,尽管“人生如梦”“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是我们可以执著地傲视时间的风霜,因为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已形成一道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精彩运用: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 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 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

精彩运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由、个性

精彩运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适用话题:自然、永恒、变与不变

精彩运用:流水像这样流去而没有流失,时圆时缺的月亮,尽管圆缺不定,但没有发生增减。从认识事物变化的角度,天地 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天地呢?

这启示我们从多角度看问题而非把问题绝对化,即便我们身处逆境中也应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我们要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和克服它们。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适用话题:尽吾志,永无悔

精彩运用: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解读】

本考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所谓“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要考查的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这体现了“浅易”的特点;大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是考查的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也就是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而不是一般的意义。

三是考查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有很多替代功能,这就要求结合语境看虚词的作用。

【考题例析】

(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释: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小善                略:简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 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 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8.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 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 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定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B.列坐其次次:旁边

C.悟言一室之内悟言:对面谈话

D.信可乐也信:诚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4)不能喻之于怀。()

(5)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弼裔孙。祖节,明法令,贞观中,为尚书右丞,谨干自将。融明融明辩,长于吏治。开元初,调富平主簿。时天下户版刓隐①,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融由监察御史陈便宜,请校天下籍,收匿户羡田佐用度。玄宗以融为覆田劝农使,钩检帐符,得伪勋亡丁甚众。擢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乃奏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徠户口而分业之。岁终,羡钱数百万缗。帝悦,引拜御史中丞。融乃自请驰传②行天下,事无巨细,先上劝农使,而后上台省,台省须其意,乃行下。

中书中书令张说素恶融,融每建白③,说辄引大体廷争。融揣说不善,欲先事中伤之。张九龄谓说曰:“融新用事,辩给多诈,公不可以忽。”说曰:“狗鼠何能为!”融奏选事,说屡却之,融怒,乃与御史大夫崔隐甫等廷劾说引术士解祷及受赇,说由是罢宰相。融畏说且复用,訾诋不已。帝疾其党,诏说致仕,放隐甫于家,出融为魏州刺史。

方河北大水,即诏领宣抚使,俄兼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又建请垦九河故地为稻田。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明年,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融曰:“使吾执政得数月久,天下定矣。”乃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当时长其知人。既居位,日引宾客故人与酣饮。然而神用警敏,应对如响,虽天子不能屈。信安王祎节度朔方,融畏其权,讽侍御史李宙劾奏之。祎密知,因玉真公主、高力士自归。翌日,宙通奏,帝怒,罢融为汝州刺史。居宰相凡百日去,而钱谷亦自此不治。帝思之,让宰相曰:“公等暴融恶,朕既罪之矣,国用不足,将奈何?”裴光庭等不能对,即使有司劾融交不逞,作威福,其息受赃馈狼藉,乃贬融平乐尉。岁余,司农发融在汴州绐隐官息钱巨万,给事中冯绍烈深文推证,诏流于严州。道广州。迁延不行,为都督耿仁忠所让,惶恐上道,卒。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九》)

【注】①刓(wán)隐:磨损不清。②传(zhuàn):驿站。③建白:建,建议、献策;白,陈述意见。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并:兼并

B.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按:安排

C.放隐甫于家,出融为魏州刺史出:京官外调

D.帝思之,让宰相曰让:责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去:离开

B.融由监察御史陈便宜陈:陈述、提出

C.帝疾其党,诏说致仕疾:生病

D.日引宾客故人与酣饮故人:老朋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收匿户羡田佐用度

B.欲先事中伤之

C.明年,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D.其息受赃馈狼藉

第三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三、文言翻译

(1)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2)况且我和您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

(3)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

【考题例析】

6【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略:是“简要”的意思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将选项答案带入到语境中加以分析。

7.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转折,却/顺承,就,B 介词,给,替/动词,做;D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的活用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8.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然”应为改为“却”,表示转折关系。

【备考提示】勾连前后句,可以确定。

9.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在曹子得到印证错

附:全文逐句翻译

1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

2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 交朋友。君子更不愿 意以他为臣子了。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

3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 下属,不 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

【定点训练】

一、1盌信:实在2保ǎ保┤;全,都(2)幽深内藏的感情(3)趋向,取向(4)明白(5)思想情趣

二、3.B(按,巡查)4.C(疾,痛恨)5.C(A项“用度”古今义都为“费用”;B项“中伤”古今义都为“采用污蔑的手段伤害别人”;C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D项“狼藉”古今义都为“名声很坏”。)

二、参考译文:

宇文融,是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宇文弼的后代。祖父宇文节,通晓法令,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洁身自 好。宇文融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进奏对策,请求查实天下户籍,没收隐户和没有申报的土地以增加财用,玄宗任命他为覆田劝农使,检查户簿虚实。升任兵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宇文融于是奏请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以御史的名义,分别查验州县,检查订正田亩,招募流亡的人口而分给他们去耕种。年底增收的钱达到数百万贯。皇帝很高兴,召见他拜授御史中丞。宇文融于是请求亲自从驿路巡行天下,事不分大小,先上报台省,台省官吏等待他的旨意,然后下达执行。

中书令张说一向厌恶宇文融,每当宇文融有所建议,张说就引用大道理在朝廷上与他争辩。宇文融猜想张说对自己没有好感。打算率先找事中伤他。张九龄对张说说:“宇文融最近很得势,能言善辩诡计多端,公不可忽视。”张说回答说:“狗鼠之辈能有什么作为!”宇文融向朝廷奏考选之事时,张说多次驳斥他,宇文融恼怒,就与御史大夫崔隐甫等人在朝廷上弹劾张说招引术士 驱邪及受贿事,张说因此而被罢免了宰相之职。宇文融担心张说将来再被任用,仍对他诋毁不以。皇帝恨他们结党,下诏令命张说退休,放崔隐甫回家,令宇文融出任魏州刺史。

时逢河北发大水,皇帝下诏命宇文融为宣抚使,不久后兼任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宇文融有建议请求开垦九河旧地为稻田。昭入朝廷升任鸿胪卿,兼户部侍郎。第二年,升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宇文融说:“假使我执政能有数月之久,天下就可以安定了。”于是引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当时的人都称赞他知人善任。任宰相后,每天接待宾客旧友一起畅饮。但思维机警敏捷,随口应答,即使是皇帝也无法使他理屈。信安王李祎任朔方节度使,宇文融畏惧他的权势,指使御史李宙上奏弹劾他,李祎暗中得知,通过玉真公主、高力士自行回朝。第二天,李宙奏明情形,皇帝很生气,罢免了宇文融的宰相叫他出任汝州刺史。宇文融任宰相共百天而罢职,但钱粮之事也从此得不到治理。皇帝思念他,责备宰相说:“公等暴露宇文融的罪过,朕已经把他治罪,然而国家财用不足,该怎么办呢?”裴光庭等人不能作答,就指使有关官员弹劾宇文融交接不法之徒,作威作福,其子接受赃物贿赂名声恶劣,于是将宇文融贬为融平乐尉。一年后,司农卿揭发宇文融在汴州时欺骗隐藏官息钱达数万,给事中冯绍烈援引法律条文深加追责,皇帝下诏将宇文融流放到严州。途径广州。拖延不肯前往,被都督耿仁忠斥责,宇文融惶恐不安地上了路,死去。

封志莉

上一篇:我是劳动小能手下一篇:禁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