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茶道的区别(共12篇)
茶文化和茶道的区别 篇1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对比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
3、在参与茶事的活动、品尝茶的馨香以及由苦而甜的滋味,体会茶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同时,对茶的艺术化的追求,将美化、深化对日常生活万事万物体验。这在中国、日本的茶道中又是一个共同点。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文化表象的差异
1、茶文化流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
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比如薮内俭仲创始的善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的薮内流派。其他如大口派、织部流、萱野流、古石州流、小堀流、坍流等。
2、烹茶的程序不同。
中国的茶的烹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日本茶道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十分钟、三分钟、四小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等。
3、茶具不尽相同。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
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
用的茶罐)、仕覆、茶杓、乐茶碗、茶筅等。
4、茶文化的参与者不同。
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馆、茶亭、茶室。这种场合中,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少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盛行。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日本人崇尚茶道,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
5、茶的作用及其演变不同。
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
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人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人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二)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同。
中国茶文化由于根植于华夏大地,和中国其他文化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一是和文学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杜育的《藓赋》、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的60首咏茶诗、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北宋苏轼的《汲江煎茶》、柳宗元的《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刘禹锡的《代武中丞谢新茶表》、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等等,茶为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文学也为茶文化的光大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二是和书画文化紧密结合。如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季常帖》《新岁展庆帖》、宋米芾《笤溪帖》、元赵元《陆羽品茶图》、元赵盂颊《斗茶图》、元倪云林《龙门茶屋图》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和其他文化的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戏曲文化中描述茶文化或者和茶文化相关的剧目就有500多个,又如和酒文化结合下人们经常说“以茶代酒”、“有酒比有茶”等等。
日本的茶道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虽然经过其本土化,但是茶道文化却相对独立,和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多。即便是有也是仅仅处于皮毛的程度。
(三)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不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日本茶道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当然也融进了日本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 “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文化强调自然美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形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这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统。相反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感受到畅快自然的。
(四)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民族特性不同。
中国茶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特性主要有四:
一是重视现实人生。中国国民不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而是在现实世界中保持和追求幸福快乐。中国茶文化是由重视现实人生的中国国民所创造,因而,也必然反映中国国民重视现实人生的特性。众多的中国茶诗和茶著作中所记述的品茶体验,特别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积极进取以茶怡情、修性,失意时以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追求人格完善。中国的茶学祖师陆羽把品茶定格为人格修炼的手段,“精行俭德”是他对茶人的要求。自唐至近现代,品茶在中国国民心中,一直是高洁人格的修炼媒介,如苏轼认为茶是“佳人”。
三是讲求和谐。茶是一种平和之物,不像酒那样会使人热血沸腾,而是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营造和谐气氛,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性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四是以庄、禅的境界为审美境界。庄、禅的境界就是不计是非、不计功过,忘乎物我、人己,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中国众多的茶诗、茶著作记述的大量的品茶体验,其中表述的就是这么一种审美境界。
日本茶道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的特性也主要有四:
一是重规范。古代和近代的日本都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民族,由于要严格遵守等级制度,从而又使日本民族特别重视规范和习惯于规范,这种民族特性反映在日本茶道中则是严密而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动作规定。日本人也追求精神放松,追求“无我”境界,但他们对场地却有着严密的规定,甚至对房屋结构也有严格的规定,以至于程式和动作,更是一招一式,都很规范乃至于刻板。
二是重礼义。日本民族由于要遵守和习惯等级制度,从而形成并习惯于各种详细而具体的规范,表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规范就是重礼义。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敬”就充分体现出日本民族的重礼义:端起茶碗还得形式上和礼节上说些尊敬的话。
三是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意志训练。日本人要严守各种规范和秩序,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这种特性反映在茶道中则是他们的程序和境界。他们的境界是所谓的“无我”,就是要通过修炼达到“我像已死者一样生活”,即“我”能放下一切思虑,精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实现自我的目的。日本茶道的繁琐程序实际上是修炼进入“无我”境界的手段,规范而花样较多的动作过程之后,进入精力和意志力高度集中的境界。
四是独特的悲剧审美美感。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寂”,实际上是欲在寂静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中去达到悲剧的美感。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引人深思。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的联系,要结合各自的历史及茶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李苗苗浅谈日本茶道和中国的茶文化的差异
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王玲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蓝晓萍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
李朝千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茶文化和茶道的区别 篇2
提起日本茶道, 就不能不提到千利休此人, 千利休以空寂作为茶道基本精神把日本茶道的精髓发展到了极致。在千利休之前, 日本茶道一向是贵族书院式茶道, 以中国式茶席作为模式, 从客厅设备、装饰、摆设到茶具无不讲究豪华的排场, 摆放中国宋、元时期的水墨画和工艺品, 一边品茶, 一边欣赏名画、名工艺品。千利休则一反这种贵族书院式茶道, 明确将“空寂”作为茶道的审美理念。千利休强调“贫困”, “贫困”是“空寂”的本质构成。这里所说的“贫困”,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粹贫困, 而与世俗 (诸如财富、权利、名誉等) 相对, 试图从“贫困”中感受一种超现实的最有价值的存在。因而, 他将“空寂”定义为对“贫困性”的审美情趣。千利休改革书院式茶道, 提倡草庵式的“空寂茶”, 主要以“贫困”作为举行茶道或茶会用的特殊建筑———茶室, 将其素化, 即将茶室改革为草庵式的木结构建筑, 且茶室面积从四铺半席缩小至二铺席乃至一铺半席大小, 这样茶室内就自然充满热气, 茶人容易达到纯一无杂的心的交流。茶室墙抹土, 再抹上一条四五寸宽的稻草和泥土混合的涂料, 多是灰土、茶褐色、暗褐色等中间色。整个茶室建筑结构简素、色彩沉静。茶室中配以同样简素、沉静的茶叶罐、茶壶和形状不匀整的粗茶碗, 在茶室壁龛里挂上一轴水墨画或简洁的字幅, 摆上一个花瓶, 插上一朵小花或花蕾, 在小花或花蕾上点一滴水珠子, 这滴水珠子乍看是假的, 细看确是真的, 晶莹欲滴, 安然地缀在上面。在茶室微暗的光线下, 从这种简素、不匀整的中和、沉静的色的背后, 可以想象出无限纷繁的形和无限多彩的色;从一朵花或花蕾的内面, 可以想象出一朵花比百朵花更纯洁、更生辉。茶道议式开始, 一切按照严格的规范动作, 且带有音乐节奏感。在室内, 进退跪坐双手着地移行, 否则就会给人一种暴力感。主人献茶, 缓慢地端起茶碗, 按规范动作将茶碗正面转向客人, 放在客人面前, 客人端起茶碗也按同样的规范动作将茶碗正面转向主人, 然后开始静静地品尝。沉浸在静寂低回的氛围中, 茶人就会在情绪上进入枯淡之境, 引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 并且不断升华, 产生一种悠悠的余韵, 不时勾起一缕心荡神驰的美感, 同时在观念上生发出一种美的意义上的余情。这种草庵式的“空寂茶”与能艺、水墨画一样, 带有“无”的性格, 实际上是企图从“无”的境界中追求一种精神美。这种美就是以茶道的“空寂”为中心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 千利休贯彻于茶道中的“空寂”, 是强调从“无”的境界中发现完全的、纯粹的精神, 就是说物质生活纵然贫困, 精神生活也是丰富充实的。千利休并没有把“空寂”看作一种消极的情绪, 他从中发现了其积极的内核, 努力在草庵式的“空寂茶”中重点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以中国茶席作为模式的贵族书院式的茶道的一种自己民族的新形式的茶道, 以“贫困中的富有”充实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美学的角度言之, 千利休的草庵式茶道, 以“简素”、“狭小”和“贫困”完成了茶道这一特殊艺术以“空寂”为中心的审美。
二、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比日本茶道早很多。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 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 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 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805、806年, 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 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日本茶道继承并发扬了中国茶道, 形成了别具风味的茶道文化。中国茶道主要分为三种: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
1.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 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力和金钱求其极致, 极尽豪华之能事, 装金饰银, 脱尽了质朴, 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 夸示皇家气派。贵族们不仅讲究茶的品质, 而且讲究水的品质。为求“真水”不惜奔波数里, 不知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但一要贵, 有地位;二要富, 有万贯家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 无不求其“高品位”, 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悖理的地方, 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 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 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 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2. 雅士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 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 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 或官或吏, 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 那些笃实好学但囊空如洗的寒士不在此之列。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 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凤, 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因为只有先得温饱, 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
中国文人嗜茶由来已久, 尤其是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 不仅品饮, 而且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 还有李白、杜甫, 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轼、陆游, 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雅士茶道讲究文雅, 雅致的环境、精致的茶品、名贵的字画, 从客厅设备、装饰、摆设到茶具无不讲究豪华的排场, 摆放中国宋、元时期的水墨画和工艺品, 一边品茶, 一边欣赏名画, 主要意图不再是止渴、消食、提神, 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 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 在乎风月之间, 在乎诗文之间, 在乎名利之间, 希望有所发现, 有所寄托, 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 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 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士”创造了中国茶道, 原因就在此。
3.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 因茶利于丛林修持, 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 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 源于中国, 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 “煮茗”居第二, 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 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 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 禅宗和尚、居士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 要求静坐、敛心, 达到身心“轻安”, 观照“明净”。饮茶能让人清心寡欲, 正符合了佛教的教义。所以, 在禅宗茶道中, 不讲究茶室的豪华和气派, 而是讲究“静寂”的氛围, 这与日本茶道到有一些相同之处, 但却没有达到日本茶道“空寂”的境界。
三、结语
中国茶道不论是贵族茶道还是雅士茶道, 无不讲究豪华的环境、精致的茶具、雅致的气氛, 这与日本茶道的草庵式茶道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讲究的是华美, 而日本茶道却讲究空寂, 尽管我们的禅宗茶道有日本茶道的影子, 但却没有把这种空寂发挥到极致。所以, 可以说这就是中日茶道的本质区别———华美与空寂。
摘要: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相邻国家, 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点, 但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茶道, 中日两国却又着很多不同之处, 本文从茶道的历史、表现形式、基本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对比, 从而得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本质区别——空寂与华美。
关键词:中国茶道,日本茶道,区别,空寂与华美
参考文献
[1]纪朝钦.简明日本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8.
[2]陈红.浅谈日本人的审美趋向.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9.
[3]黄健.中国美学“自省”审美意识的文化阐释.思想战线, 2003.2.
[4]杨玉春.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之比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5.
[5]周建萍.物哀与幽玄之美.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4.6.
[6]茂吕美耶.物语日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之区别 篇3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眾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茶道与茶文化 篇4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身边一点点的消逝,这些从老祖宗那里积淀下来的东西在慢慢的被我们遗忘。如果这些东西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中断了,那么我们能留给未来什么呢?是无数的高楼,是机器的轰鸣,是网络文化,是······
我想这些都不是,留下的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从前。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应当得到传承。而不是一味的推崇西方的咖啡、可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文化之茶的历史。
茶的起源,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
茶的发展,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饮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慢慢发展。
饮茶风尚兴起,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饮茶风俗在中唐慢慢形成,但是饮茶此时还是只是一种贵族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未走入寻常百信家。茶的普及,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饮茶从宋代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信家里,饮茶也变的大众化、普及化。
茶文化之茶与宗教。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与道教,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之一。
茶与佛教,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茶文化之茶与文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历史上记载的茶书失散较多,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剩《茶经》,《茶经》也成为茶文化的一部圣经。下面介绍基本与茶有关的专著:《茶经》-唐、陆羽撰,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内容分3卷10节。《煎茶水记》-唐、张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问世,1卷。《采茶录》-唐、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十六汤品》-唐、苏 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原文佚,引自《清异录》第四卷茗 部。《茶录》-宋、蔡襄著。蔡襄自序:因陆羽《茶经》没有记载福建建安之茶,丁谓《茶图》独采制之事。《东溪试茶录》-宋、宋子撰。如今,茶已经深入到了大多寻常百姓的家中,其中沉淀的文化也在慢慢的走入寻常百信的家中。而这中间大多数为“饮茶”的文化,并不是“茶”文化的全部。
一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光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我们来传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这个责任去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深入的看到茶文化的博大。
一张躺椅,一壶三花,冲泡出几千年的茶文化与中国文化。
茶道文化 篇5
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以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术、辞曲歌赋等。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涉及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曲、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文化领域。
“茶文化是一种交际文化,是构建和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千玄室《茶之心》)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
茶道发源于中国,并在邻国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今天,茶道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也不仅仅局限于东方。茶道是世界的,没有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愿意修习茶道,茶道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心里。
中国古代圣贤老子曾经说:“道是可以修习的,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道。”(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又说:“大道就仿佛流水一样,四处流淌。”(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可见“道”并不神秘,道是无处不在的。中国儒家著名经典《中庸》里也讲:“我们生来就具备的,称作自性。我们依照自性去行事,就叫做道。” 可见“道”就是我们的自性。(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
中国禅宗重要典籍《景德传灯录》则说:“平常心是道。”(马祖道一语)这里所谓的“平常心”,也就是我们的自性、自心。
茶道由茶礼、茶规、茶法、茶技、茶艺、茶心这六事构成,称作茶道六事。
茶道修习就是通过茶道六事来证悟茶道精神。
茶道修习的重点不是技,而是心。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篇6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
作 者:吴立民 作者单位:北京刊 名:农业考古 PKU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ARCHAEOLOGY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茶文化和茶道的区别 篇7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源头,各有千秋,一共构成了恢弘的中华文明。这里源起得道就从道家思想入手,为大家阐述一下道家思想和中国茶道文化的关系。
中国道家思想主要有五点核心的内容,分别是尊人、贵生、坐忘、无己、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每一种
思想都与茶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逐一而论。
1、尊人
顾名思义,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这是道家思想。这种思想在茶道中的表现之一便是茶具“三才杯
”。三才杯有杯托、杯子、盖子组成的,这三种分别代表了天、地、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大,一
套茶杯,天地人合一,正好吻合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三才合一”,“天人合一”,天地相参,天
道和人力才能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美满结局。所以端起“三才杯”,天人合一生。
2、贵生
道家品茶是不讲究太多的规矩的,他们只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通过茶来助长功行和内力。贵生
思想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力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比较注重茶的功效了,尤其是
养生的功效以及养性怡情的功能。道家饮茶,就是为了追求一种超脱俗事、逍遥自在的感觉。
3、坐忘
“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上达到“致虚极,守静笃”而提出的
致静法门。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
门,称之为“坐忘”。简单的说就是忘掉自己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
物我之间 的境界,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得道茶叶http://
信阳毛尖http://
“坐忘”大致相当于“心无旁骛”;“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人的精神,有自己的家舍。人守不住自己的精神,经常让它在外面浪游,不知归家,这样的人生,就是
“坐驰”。
《世说新语》里讲管宁和华歆是同学。两个人在园子里锄草,同时看到一块金子,管挥锄无异,华却停
下来,捡起金子,掷去之;又一次,两人一起读书,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大约是个高官的车马,管照旧读书,华却抛开书,出门观望。管宁把自己与华歆同坐的席子割开,从此与华歆绝交。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管宁是“坐忘”,华歆是“坐驰”,无疑。管有定力,华太浮躁。
4、无己
道家思想中的“无己”就是茶道中的无我。庄子《大宗师》里说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什么是真正的高人呢?拜托肉体对自己的束缚的人就是高人。道家思想是顺应规律的思想,纯任自然,豁达逍遥。这种淡然的处事态度深深的影响到了中国茶道。“无我”就是中国茶道的一种至高心境,就是从精神层面上消除一切物与我的对立,达到与自然万物和,心纳万物的境界。
5、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中国茶道追求道法自然,这里面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就是是茶,茶乃南方之嘉木,又有珍木灵芽 之称,乃天地之精华,自然之杰作,是大自然的产物,当然顺应了自然规律。在行为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茶艺讲究的就是美,自然美,朴实美。任由心性,绝不造作。精神层面,旨在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通过饮茶,使得自己的心性完全释放出来,得到“清净”、“恬淡”、“寂寞”、“无为”,使得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彷佛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
尊人,贵生,坐忘,无己,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五点道家思想完全融入到了茶道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茶道吸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
文化基因与大脑的区别作文 篇8
人类的大脑为脑的最大部分,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控制运动、感觉及高级脑功能。大脑主要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
虽然左右脑形状相似,但功能却存在不对称性。如果将左右脑割裂开来看,左脑主要负责语言、数字、时间、理解、记忆、判断、排列、分类、概念、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语言脑”“理性脑”“学术脑”。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和直觉性,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图像脑”“感性脑”“艺术脑”。在正常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个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
有人说,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东西方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存在功能差异。西方地理环境对左脑刺激较强,因此西方人左脑功能发达,擅长抽象逻辑思维;东方地理环境对右脑刺激较强,所以东方人右脑功能发达,擅长形象思维。这种脑功能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最终原因。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东西方文化。广义的文化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观念3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在价值观方面,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关注焦点在个体,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体与他人和群体的不同;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关注群体和社会,强调和睦相处、个体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个体在群体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处于这两种文化的个体在自我概念、行为目标、思维方式等方面自然会有很大差异。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通常会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他们更乐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思维也更具批判性和怀疑性;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往往形成相互依赖的自我概念,由于批评和怀疑他人的观点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所以思维通常缺乏批判性。在文学艺术方面,西方人擅长逻辑分析和抽象推理,强调概念的准确性;东方人则擅长形象思维,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表达抽象的内容。西方音乐较抽象,强调音乐的概括性和理解能力;东方音乐则重在表达某种情景和思绪,强调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西方绘画强调细节,要求真实再现事物;东方绘画则强调整体,注重意境。
的确,东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大脑,还是大脑本身不同导致了文化差异?
谈到经验,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我们所处的文化。语言、价值观、习俗、信念、艺术等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塑造着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神经活动和神经机制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基础,因此,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很可能是由于人的神经活动及其机制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神经科学,致力于研究语言、文化价值、习俗、信念等文化特质是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和塑造脑功能的。该学科的研究者提出:神经结构是有可塑性的,并且视所处的文化而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尽管其大脑并未显现极大的结构差异,但某些神经通路确实变得更牢固了,这些脑功能的差异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态度。塔夫斯大学心理系教授詹姆谢德?巴鲁查说:“若你一辈子都浸淫在一种文化中,你的大脑就会进行重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发生变化,随后,大脑逐步形成文化视镜,而你会透过这种文化视镜来感知世界。”
文化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语言对大脑有着不同的塑造作用。美国儿童随着受教育年龄的增加,各个年级在识别字词能力上都表现出大脑左半球的优势。中国儿童的汉字识别则表现出两半球均势,是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而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文字,因此也会激活右脑的活动。对双语者的研究显示,双语者在行为抑制、行为监控和注意力转换等认知活动中都存在明显的优势。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发现,双语者在进行非语言任务时前额叶会有更多激活,说明双语学习使大脑发生了功能性改变。更有趣的是,和单语者相比,双语者能够更迅速地推论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双语者更擅长“读心”!
前额叶皮层的一个区域代表自我,美国人在做测试考虑自身认同和特点时,该区域会被激活。中国人被测试时不仅在思考自我时会激活该区域,当他们考虑用某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母亲时该区域也会被激活。这说明两类文化中独立或依赖的自我概念使大脑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模式。两类文化强调的不同价值观也对大脑活动有影响。给测试者呈现两类人体剪影, 即支配型和顺从型。西方人会被支配型剪影激活大脑中的奖赏回路,东方人则会被顺从型剪影激活奖赏回路。宗教信仰在调节社会认知的神经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左侧楔前叶、左颞顶连接区、左额中回在内的心理理论区的激活与个人的宗教性程度有关。宗教信仰也会影响自我的神经表征。无神论者在自我评价时一般涉及腹内侧前额叶,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则在后内侧前额叶有更大的反应。 这些研究都表明,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大脑,使得大脑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模式。但也有神经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基因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基因对人类生物机制的每一个水平都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包括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除调节脑机能和行为外,基因也与文化选择相互影响。文化特质,如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具有适应功能。如果某种文化特质在所处的环境中具有适应性,负责存储和传递文化能力的认知和神经结构在遗传选择的作用下将得到细化提炼。因此,文化和遗传选择的`进化过程就可能导致了心理和神经过程的文化差异。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称,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东方文化中的服从主义虽然看上去是文化传统的差异,但可能从根本上要归因于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异。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与亚洲国家的高度集体主义和忠于家族的精神是某些基因不同造成的。5-羟色胺是大脑内主导情绪和情感的一种化学物质,控制这一物质水平的基因的一种形式在西方人中十分常见,与个人主义和自由思考行为相关;而另外一种形式则多见于亚洲人群,与集体主义和更多地服从共同利益的精神相关。
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疑问,目前的研究更支持“文化塑造大脑,而非相反”的观点。有专家做了一项跨文化研究,选用欧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和本土日本人3种人群作为被试者,且这些人携带了同样的5-羟色胺S等位基因。在被试者完成情绪和认知抑制任务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与日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相比,本土日本人表现出更强的杏仁核反应,而日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杏仁核反应差异不明显。这说明了文化差异对大脑情绪反应神经机制的影响。
文化塑造了大脑,而非大脑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那么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又到底从何而来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毋庸置疑,文化的差异来自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状态,而这种社会状态的差异根源之一则在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西方古文明多处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航海业、工商业发达,以平等的贸易活动为主。因此,人们有着平等、民主、独立的思维观念,注重研究自然客体。同时,由于海洋动荡不安的险恶环境,也造就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富于冒险、勇于竞争的个性。西方文化的形成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带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强调人的独特性。东方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中典型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生活一辈子。因此人们的观念趋向于求同求稳,思想较保守,空间意识较弱。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较少思变,更重视整体性。
寓言和成语的区别 篇9
什么是寓言?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农夫和蛇、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东施效颦、被同伴驱逐的蝙蝠、疑病乱投医。
什么是成语?成语的来源?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成语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来源:
①历史故事。如,草船借箭,程门立雪,滥竽充数、百闻不如一见、不为五斗米折腰等。
②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买椟还珠。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如开天辟地、点石成金、南柯一梦、海市蜃楼、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叶公好龙、井底之蛙、天衣无缝、涸辙之鱼、女娲补天等
④古典文学作品。如,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分享
什么是寓言?
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什么是成语?成语的特点和来源?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
特点区别: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 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之处.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我班已建立班级博客圈,欢迎来访^_^0 推荐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自考和成教的区别 篇10
答:自考和成教的区别:
1、办学主体不同:
自考和成教都有相应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所以成教的办学主体一般为国家,但目前也有一些成教是社会力量办学的。自考的办学主体一般为各大高校。
2、文凭不同:
成教的文凭是各大学的成教学院发的,学生考上了哪个大学的成教,毕业时就会盖有哪个大学的盖章;自考的文凭上盖有两个章,一个是主考院校的章,另一个是当地自学考试委员会的盖章。
3、考试方式、难度不同:
成教入学一般是严进宽出,学生只有通过国家统一的十月份成人高考考试,才能入学就读。就像高考一样,也要填志愿。但只要你考上了,一般来说毕业都不会太困难(这与统招很相似);相对的,自考和学历文凭考试入学就是宽进严出了,学员入学时不需要通过考试,报名即可入学,参加的是每年国家统一安排的1.4.7.10月份的自学考试,必须通过所有科目才可以申请本校的自考本科学历。
4、学习方式不同:
成考的学习方式最多:有脱产全日制学习的,有夜大学,有函授,甚至早期的电大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种方式。这对学员来说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果你有充足的精力与财力,你可以选择脱产学习,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如果你一边在工作一边还想给自己充电,可以选择夜大学;如果你想上外地的著名大学,也可以足不出户的学习—函授。自考主要是两种学历方式:一种是在当地的教育局自考办报名,教育局负责你的本科科目的考场安排,那么学习完全是你自己来承担的,难度较大;另一种是在学校的自考办报名,一般的高校都是自考办学,那么报名之后,上课和考试都是有学校来安排,有学校的引导,难度自然会小很多。
5、含金量不同:
自考和成教的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但是按社会承认度来看,自考的学历是仅次于统招的,成教的社会承认度一般。
二、怎样才能拿到自考学位证呢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篇11
任何聚集在一起的群体,都可以称为团体,旅游团、观看球赛的人群、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一群人,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学员,在同一个医院上班的医疗人员,但是要成为“团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标
2.和谐、相互依赖的关系
3.具有共同的规范与方法
同样的旅游团,干练的导游可以建立成为团队,无能的导游可能导致大家愤愤不平。例如到某个景点,有些人想多照相,多看看,有些人觉得无聊,想快点走,这是愿望与目标不同,上车时间已到,某些人还姗姗来迟,引起其他人不满,导游不及时处理,便会破坏和谐的关系,至于上车以后的位置安排,没有合理的轮换,以至于有些人老是坐较差的位置,到最后,干脆谁先上车,便占好位置,前个人又抱怨,这是他的位置,这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规范与方法导致的矛盾现象。所以团队建设的功夫,不仅用于正式的工作场所,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善用这项功夫,也能解决问题与纷争,促进合作与关系,增进效率与达成共同的目标。
团队建设的基本步骤是:
1.评估团队现况
2.采取对策
3.观察结果
4.采取进一步对策
首先团队的现况如何?这称为“团队成熟度”,根据不同的成熟度,要运用不同的对策,成熟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以下说明每个阶段的特征、管理重点以及该阶段的目标与对策。
1.形成期∶从混乱中理顺头绪的阶段
特征
团队成员由不同动机、需求与特性的人组成,此阶段缺乏共同的目标,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尚未建立起来,人与人的了解与信赖不足,尚在磨合之中,整个团队还没建立规范,或者对于规矩尚未形成共同看法,这时矛盾很多,内耗很多,一致性很少,花很多力气,产生不了效果。
目标
立即掌握团队,快速让成员进入状况,降低不稳定的风险,确保事情的进行。此阶段的领导风格要采取控制型,不能放任,目标由领导者设立(但要合理),清晰直接的告知想法与目的,不能让成员自己想像或猜测,否则容易走样。关系方面要强调互相支持,互相帮忙,此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尚未稳定,因此不能太
过坦诚,(例如刚到公司的小伙子,领导问他,你有何意见没有?他最好回答,我还需要多多学习,请领导多指点,如果他果真认真地指出缺点与问题,即使很实际,也许会得不到肯定与认同),此时期也要快速建立必要的规范,不需要完美,但需要能尽快让团队进入轨道,这时规定不能太多太繁琐,否则不易理解,又会导致绊手绊脚。
2.凝聚期∶开始产生共识与积极参与的阶段
特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团队成员逐渐了解领导者的想法与组织的目标,互相之间也经由熟悉而产生默契,对于组织的规矩也渐渐了解,违规的事项逐渐减少。这时日常事务都能正常运作,领导者不必特别费心,也能维持一定的生产力。但是组织对领导者的依赖很重,主要的决策与问题,需要领导者的指示才能进行,领导者一般非常辛苦,如果其他事务繁忙,极有可能耽误决策的进度。目标
挑选核心成员,培养核心成员的能力,建立更广泛的授权与更清晰的权责划分。方法
此时期的领导重点是在可掌握的情况下,对于较为短期的目标与日常事务,能授权部属直接进行,只要定期检查,与维持必要的监督。在成员能接受的范围内,提出善意的建议,如果有新进人员进入,必须尽快使其融入团队之中,部分规范成员可以参与决策。但在逐渐授权的过程,要同时维持控制,不能一下子放太多,否则回收权力时会导致士气受挫,配合培训是此时期很重要的事情。
3.激化期∶团队成员可以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的阶段
特征
藉由领导者的努力,建立开放的氛围,允许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与看法,甚至鼓励建设性的冲突,目标由领导者制定转变为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团队关系从保持距离,客客气气变成互相信赖,坦诚相见,规范由外在限制,变成内在承诺,此时期团队成员成为一体,愿意为团队奉献,智慧与创意源源不断。目标
建立愿景,形成自主化团队,调和差异,运用创造力。
方法
这时领导者必须创造参与的环境,并以身作则,容许差异与不同的声音,初期会有一阵子的混乱,许多领导者害怕混乱,又重新加以控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可以借助第五项修炼中的建立共同愿景与团队学习的功夫,可以有效的渡过难关,此时期是否转型成功,是组织长远发展的重要关键。
4.收割期∶品尝甜美果实的阶段
特征
藉由过去的努力,组织形成强而有力的团队,所有人都有强烈的一体感,组织爆发前所未有的潜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并且能以合理的成本,高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标
保持成长的动力,避免老化。
方法
规划和计划的区别 篇12
语言本来就容易流于虚假(余秋雨语),而词汇也容易流于模糊。您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细到深处,受限于自然语言,思维已然进行不下去了。要描述得精准,则要借助于数学语言,但显得不太现实,必要性也不大。区别一,规划时间较长,计划侧重短期。
在《辞海》(全新版)上对“计划”和“规划”是这样定义的:
计划:⑴基本义: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⑵(动)做计划。并列式。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宾语)先计划一下再动手。(做谓语)(同义)筹划计划。
规划:⑴基本义:(名)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⑵(动)做规划:积极规划基本建设。(做宾语)并列式:规+划。
从基本义看:“规划”也是“计划”,是比“计划”更为长远的“计划”,就是说:从时间尺度来考量,“规划”侧重于长期,“计划”侧重于短期。
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用词习惯。对于长远蓝图,按照中国文字习惯,往往用“规划”比较合适;而对于短期蓝图,则用“计划”比较合适。
第二个区别,“规划”是战略性的,“计划”是战术性的。
规划是实现战略目标和策略手段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活动。“计划”是“规划”的子集,“规划”可以包含着一个或若干个“计划”。实现 “规划”需要一个个小的“计划”来实现。这大概就是“规划”和“计划”的有机关系。
大概还有一个区别:“计划”偏重于主观,“规划”更多带有客观意味。“规划”是在特定时期段内,为完成特定目标体系而对展开的经营活动所处综合环境、企业内外影响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历史性对比等项因素的归纳总
结和科学分析。“计划”是依据“归纳总结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以及执行原则和标准。
【茶文化和茶道的区别】推荐阅读:
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12-03
中国茶文化茶道精神09-19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08-12
日本茶道文化内涵研究05-25
中国茶道文化兴于唐盛于宋06-20
茶道思想和道家思想的5点相通之处12-03
怎么学习茶道,感受茶道精髓05-08
茶道语录12-01
茶道礼仪小知识11-16
茶道品茗会主持词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