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性个人简历(精选13篇)
文字性个人简历 篇1
yjbys
男 26岁 广东人
学历: 中专/技校
工作年限: 3-5年
期望薪资: 3000-5000元
工作地点: 广州 - 不限
求职意向:消防中控员 | 安全消防 | 物业招商/租赁/租售
沟通能力强 责任心强
工作经验(工作了4年2个月,做了2份工作)
莱尔斯丹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11月 至 月[2年11个月]
职位名称:副店长
工作内容:让帮助每一位顾客挑选合适的产品,令客人愉快满地享受购物过程。
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消防救援部
工作时间:月 至今[1年3个月]
职位名称:战斗员
工作内容:1.负责割区重点单位以及水源道路
2.负责消防车以及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3.日常业务以及体能训练
教育经历
9月毕业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机电与汽车维修
项目/培训经验
年12月-11月广东省公安消防武警
项目/培训内容:负责日常出警,抢险救援
证书奖项
证书名称:C1驾照颁发时间:年5月
证书名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颁发时间:9月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文字性个人简历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3月-7月2所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24人, 共1854个班次。男5人, 女19人。年龄20-53岁。护士16人, 工人8人。高级职称4人, 中级职称16人, 初级职称4人。
1.2 方法
由2名供应室工作人员, 在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 进行现场观察, 记录调查对象在调查过程中的个人防护执行情况并询问不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的原因。
1.3 数据处理
对所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调查数据进行百分百统计, 个人基本情况与依从性的关联性进行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个人防护依从性, 共调查工作人员1854个班次, 个人防护依从性为55%, 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工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本调查共发现819人次个人防护依从性低的主观原因导致有613人, 个人防护依从性主观归因率75%, 主观原因包括:个人防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淡漠。个人防护依从性低的客观原因导致有206人次, 客观归因率为25%。客观原因为个人防护设施不完备, 不方便所致, 包括未配备方便可及的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用品未放在固定位置。
3. 讨论
3.1 个人防护依从性低的原因
本次调查发现, 有20%左右的护士70%左右的工人认为操作规程中, 不戴帽子、口罩、眼罩等防护物, 对身体的危害不大;接触经过初步消毒处理后的医疗器材不会传染疾病。针对认识误区, 要加以强调、纠正错误观念, 使供应室人员对其职业危险因素要用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解。
3.2 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多
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除了不断接触被污染或被感染的器械, 还接触许多化学物品, 如多酶清洗液、除锈剂、润滑剂、消毒剂等。它们对身体都有潜在的危险, 如使用和处理不当, 都会造成自身伤害。调查发现工作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淡漠, 如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减少职业危害, 应引起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4. 对策
4.1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公认为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应定期组织资深工作人员进行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讲授有关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如理论专题讲座、强化培训、张贴温馨提示等方法, 创造重视个人防护的氛围。理论专题讲座, 应用PPT进行知识培训, 讲解时深入浅出, 语言通俗易懂, 配合互动教学方式, 利于工作人员深刻理解防护重要性和形成良好的依从氛围。
4.2 完善个人防护设施
及时提供帽子、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护用品, 放于固定位置, 便于取用。快用完时, 及时补充。每个工作人员发现物品快用完时, 及时告知管理者备好。防护服、防水鞋、护目镜等物品用后及时消毒处理, 晾干备用。避免出现无物可用的现象。提供充足、质优的防护用品, 达到有效防护目的。
4.3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相关制度、标准操作流程、考核标准, 并纳入科室的质量考核中, 与个人奖金挂钩。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护士长、感染监控护士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定期进行考核, 发现问题及时讨论, 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
摘要:目的 了解供应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现况, 探讨提高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在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 进行现场观察, 记录个人防护依从性。结果 总体个人防护依从性为55%, 护士为67%, 高于工人的32%。结论 供应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较低, 主观原因为主要原因, 应采取以强化培训为主的综合措施, 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
鉴赏性文字写作初探 篇3
一、鉴赏性文字与读后感的区别
读后感侧重于“感”,即侧重于发表作者的主观感受;鉴赏性文字侧重于对作品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赏析《春江花月夜》,如果作者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丽景色想到家乡的山水田园,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慨叹想到逝去的前辈、老去的年华,由“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哀怨想到人在天涯的身世之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就是读后感。
同样的诗句,如果作者在落笔时着眼于海上生明月的阔大场面,强调“生”字带给明月与潮水的鲜活生命、江海天地的宇宙图式;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分析,强调观照宇宙人生,突出个体得失的超越,生命的留恋,青春的珍惜,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对“白云”句的理解,着眼于上下文的衔接,说明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的感叹会引发人们对现世美丽情感的珍惜,进而阐释思妇游子与明月人生的关系,这就是鉴赏性的文字了。
鉴赏性文字更强调理性分析,考验作者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洞察力,较之读后感的主观感受,其对文章的解读更有深度、广度和逻辑力量。
二、把握鉴赏性文字的结构
通常来说鉴赏性文字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根据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接受心理,作者又不能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需要遵从一些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一般表现为:
1.要明确鉴赏的对象。《春江花月夜》的鉴赏对象是这首诗,一切的行文都要围绕这首诗来进行,切忌跑题。隋炀帝、陈后主也都以“春江花月夜”为题写过诗,作者在写鉴赏文章时可以把他们的诗拿出来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进行对比,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转而品评其他诗作。
2.确定鉴赏主题。任何一个鉴赏对象都可以提炼出不同的鉴赏主题,得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结论。只要鉴赏文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也都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但是,写鉴赏文字不能“东一笆子西一扫帚”,或者平均分配、面面俱到,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论述,这样才能论点清晰、论据扎实、论证有力。鉴赏《春江花月夜》,可以以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作为主题,也可以以这首诗透露出来的时代气息作为主题,还可以以其形式的平仄音韵变换作为主题,等等,最好择其一而赏之。当然这不是泾渭分明、绝对划分的,因为一首诗也好,一篇文章也罢,作为鉴赏对象它始终是一个整体,不同的角度之间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所要做的是有主有次,才能主题鲜明,富有个性。
3.要进行内容分析
首先要对鉴赏对象进行总体概括,分清段落层次,理顺逻辑关系。《春江花月夜》整体上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春江花月夜的景色描写,第二层是观照宇宙人生,对宇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思索,第三层是思妇怀人,第四层是游子思归。因为美丽的景色而生发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进而领悟到虽然个体生命有限,但是人类的整体生命却生生不息,可以与明月永恒相伴;接下来自然而然地提出当下个体生命该如何安置的问题,答案是珍惜美丽的青春和美好的感情,于是也就有了思妇与游子的缠绵情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天人一体同仁是核心观念,这也正好对应了诗中的主要意象,从而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味无限。
其次要深入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寻找与鉴赏主题联系密切的段落或者具体字句进行细致分析。《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意象,月光是整首诗的神魂,那么在第一层中就要强调分析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月光,突出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是月光笼罩之下的美丽景色。第二层要强调分析作为宇宙代言人的明月是永恒的,与之相对应的人生是短暂的,面对“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追问,诗人给出人类的生生不息得以与明月永相伴的哲学解答。第三层着重分析“可怜楼上月徘徊”、“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徘徊”、“卷”和“拂”,体味诗人赋予月光的生命力以及天人合一、万物同呼吸的哲学思想。第四层重点分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由游子自身思归联想到所有异乡之人此时明月千里寄相思的心境,指出这种博大的同情之心,以及由此而被升华了的个体爱情。
第三要分析隐藏于鉴赏对象深处的审美元素。许多文学作品不仅有外在的审美特质,还有一种内在的、潜藏于形式与内容之中的美,这需要写鉴赏文字的作者生有一双慧眼,能够深入发掘、感受、领悟这种美。《春江花月夜》的主旨是诗人的宇宙人生思索,那么从诗的外在形式来看,第一层写月耀江水,是从空间上落笔,是“宇”的意味;第二层写观照宇宙人生,是从时间上落笔,是“宙”的意味;第三层写思妇怀人,是从空间上落笔,是“宇”;第四层写游子思归,是从时间上落笔,是“宙”。因此,这首诗无论是内在意蕴还是外在形式都包含了深刻的宇宙人生意识。发掘鉴赏对象藏于文字深处的美,需要作者深刻领会鉴赏对象的内涵,仔细玩味其内在美与形式美,再结合自身的思维与感悟,得出独具特色的鉴赏观点。
4.得出总结性的结论。上述分析完成之后,还需要用简练的文字对具体分析的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得出与鉴赏主题一致的结论。如果作者把《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主题定位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与解答,那么得出的总结性结论就应该是:珍视人间的美好,成全宇宙的大美,礼赞生命,礼赞自然,人心与自然同一美好、同一无限、同一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而这正是唐诗中跃动的人文精神。
三、多角度鉴赏
一方面作者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鉴赏对象的特征,使文章多层次、立体化,更有厚度。对《春江花月夜》的鉴赏,可以结合六朝宫体诗的萎靡不振,说明本诗所体现出的初唐气象;可以结合《诗经·曹风·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等关于人生苦短的表现,来说明《春江花月夜》超越以往的博大境界;还可以结合一些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提升鉴赏文字的说服力,比如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剖析、李泽厚对《春江花月夜》的美学解释等。
另一方面要注意鉴赏对象语言、修辞、心理描写、景物描写、选材、细节描写、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春江花月夜》中水墨长轴般清丽、空明、澄澈的语言特色,柔情似水、淡愁如烟的诗意氛围,月光笼罩下的诗情、画意、哲理,具有浓郁民歌情调的顶针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四句一换韵、一诗九韵、平仄交替的灵动节奏等等,都是全诗整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鉴赏性文字,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一般从修辞手法、表现方法、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互文、通感、借代、转类等等,其使用目的是为了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情态;表现方法一般包括映衬、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等,其目的是为了使形象更鲜明、表达更充分、主旨更突出;表达方法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求与鉴赏主题紧密相联,为主题服务。
纯文字个人简历 篇4
女,27岁
学历:大专
期望工资:3001-5000元
工作年限:1-3年
工作区域:上海
工作经历:
/10-/10 网店/淘宝客服|电商部
上海先进帽业有限公司 [1年]
互联网/电子商务|500-1000人|民营公司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客户的接待。售前售后的处理,并且还做一些美工的工作如作图会一些简单的PS等。
/7-2015/9 护士/护理人员|护理部
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 [2年2个月]
医疗/护理/卫生|500-1000人|事业单位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给老年人配置药品并发放到每个患者手中,测量生命体征。给患者发药对于重患者随时观察,并配合医生尽早的治疗好患者。给患者做一些一般的.护理操作,如静脉注射。吸氧等。
/3-2013/6 护士/护理人员|住院部
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1年3个月]
医疗/护理/卫生|500-1000人|合资
工作描述: 负责给病房病人的静脉注射、吸氧、吸痰、洗胃、换药、量血压、帮助病人肢体活动等等。
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
/9-/7 枣庄医学院
大专|护理学
专业描述: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性格内外兼备的人,对工作任劳任怨,有责任心,有上进心,喜欢乐于助人,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情。
文字式简历6 篇5
—————————————————————————————————————————— 个人概况
姓名: 林海洋
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88年9月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籍贯: 福建漳浦
联系方式: ***E—maill:573078419@qq.com
邮寄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大学新校区学生公寓3号楼214室邮编: 350108
—————————————————————————————————————————— 求职意向
——————————————————————————————————————————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福州大学(2007.09~2011.07)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学历: 本科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社会实践
2010.08.01~2010.09.04,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实习
熟悉水龙头的生产流程,从熔炼,铸造,机加工,抛光电镀,组装等各个工序
英语水平: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算机水平: 熟练
—————————————————————————————————————————— 所学主干课程
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世纪商务英语(阅读、写作、翻译)、外贸函电、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及所获奖励
社会实践:
在淮安同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习两星期
所获奖励:
获综合测评二等奖学
获“三好学生”一次
四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
—————————————————————————————————————————— 个人特长(PersonalSpecialty)
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 个人评价(PersonalValuation)
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正直,乐于助人,沟通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处
简历信息建议和文字要求 篇6
2、所有信息都是有组织的,都有通俗易懂的标题,便于阅读和发现事实。简历必须能够将您的技能和能力与未来雇主的需要相配合。
3、只包含有用的信息,除非你认为写上有好处,一般没有身高、体重、婚姻状况,更没有家庭情况。要着重突出成就、资信和资质,售卖特色和利益。您拥有什么技能,它们能为组织的目标做出什么贡献?
4、要有个性,而不是跟其它人的一样,抄书、模仿、编造没有用。
5、读起来有热情有力度,朗朗上口,而不是枯燥乏味。简历创作要力求避免结构松散内容空洞。含混不清和泛泛而谈只会产生一份无用的简历。
6、简历应当是正面性的材料。它应当告诉人们真相,但没有必要告诉全部真相。您不能说谎,但您不需要全部都说出来。负面的内容要远离简历。
1、没有长的段落,而是分成几个小的段落。
2、只有1页和2页,没有半页和1页半,否则会给人”想到哪写到哪“的感觉,没有计划性。3、3页以上是垃圾,草稿可以是3页,但正式的简历应根据招聘要求,裁剪成1页或2页;短的用来日常发送,长的用于特殊要求。
4、用词谨慎,严肃认真。
5、干净整洁,没有错字、白字,留边充足,不要出现任何拼写、语法、标点或者打印错误。
6、用词简明,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而是采用鲜明的、动感的词组;数字尽量用阿拉伯数字,除非数字很大,才用万/百万/亿计数;最好不要用缩略语。
7、以第三人称写简历,避免使用代我”。
8、简历的表达方式必须职业化,并且与您谋求进入的行业协调一致。
9、小心地选择您的用语,这会带来天壤之别。文字要求:
1、没有长的段落,而是分成几个小的段落。
2、只有1页和2页,没有半页和1页半,否则会给人“想到哪写到哪”的感觉,没有计划性。3、3页以上是垃圾,草稿可以是3页,但正式的简历应根据招聘要求,裁剪成1页或2页;短的用来日常发送,长的用于特殊要求。
4、用词谨慎,严肃认真。
5、干净整洁,没有错字、白字,留边充足,不要出现任何拼写、语法、标点或者打印错误。
6、用词简明,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而是采用鲜明的、动感的词组;数字尽量用阿拉伯数字,除非数字很大,才用万/百万/亿计数;最好不要用缩略语。
7、以第三人称写简历,避免使用人称代词“我”。
8、简历的表达方式必须职业化,并且与您谋求进入的行业协调一致。
文字性个人简历 篇7
从20世纪以来, 我国的语言学界一直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视为指导语言学研究的经典, 并把其中的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理论奉为金科玉律。其实,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就根据拉丁语与拼音文字的关系在其著作《范畴篇·解释篇》中指出:“言语 (口语) 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 而文字则是言语 (口语) 的符号。”①他的这种语言文字观就成了以后欧洲语言中心主义的鼻祖。到了19世纪,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才秉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进一步提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并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后者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语言既然是音响形象的堆栈, 文字就是这些形象的可以捉摸的形式。”②总之, 他认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是:文字只是表现语言和记录语言的工具, 是语言的照片, 是语言的附庸。
而中国的语言学界也多附奉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 而不顾汉语汉字的特点, 也大讲文字 (包括汉字) 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是语言的书写工具等。
徐德江先生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结合汉语汉字的特点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敢于向中外语言学权威们挑战, 勇于坚持真理, 不畏任何压力和阻力, 经过多年的探究, 终于创立了关于语言文字学的新理论。首先提出口语与文字并生论, 语言与文字的两个王国论以及从语言的细胞——“语基”和文字的细胞——“文基”来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析, 从而彻底摆脱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长期误导, 打破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的错误“公理”, 使语言文字研究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关于语言与文字的研究, 张朋朋的《文字论》和申小龙的有关论著也功不可没。他们的这种新探索、新理论, 不仅为当今语言文字学研究开拓了一条新路, 同时对汉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因为长期以来, 外国学子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学生被“汉语汉字难学”所困惑。其实, 只要把语言与汉字的关系搞清楚, 并相应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编写出以汉字为本位、按汉字字形系统为纲的实用教材, 所谓“汉语汉字难学”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在这方面, 北京语言大学的张朋朋教授已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和总结。
中西语言的文字具有不同的功能。这种不同的功能是由西方拼音文字和以形表义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所致。
西方的拼音文字是西方语言 (口语) 的书写工具。由于西方的印欧语系是一种形态丰富的曲折型语言, 其语音形态提供了该语言的词法、语法、语义各方面较完整的信息, 因之, 西方语言必然要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所以“拼音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的说法是天经地义的, 语言与文字的这种必然关系也是无可厚非的。
汉语汉字则不同于西方语言的拼音文字。
汉语是孤立型的语言, 是以意统形、轻形重意的语言。而汉字又是以形表意的文字, 是记录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但不是记录汉语语音的符号或工具。汉字的信息不是靠语音来传达, 而是以形表意来传达。汉字以意象结构直接体现汉民族文化精神的全部蕴涵, 它不仅作为“第二语言” (即书面语言) 而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 而且由于汉字以独特的方块字形来储存信息认知信息, 这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阐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汉字的表意功能, 早在中国汉代学者扬雄曾在《法言》中就明确指出:“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这里的“言”, 即指人们口说的语言, “书”, 则指书写的文字;“心声”与“心画”均指代表思想感情的“意”。连西方的索绪尔对汉字的表意功能也不否认, 他曾说:“对汉人来说, 表意字和口说词都是表意的符号。”③汉字是汉语书面语言的基本单位, 是文章的“细胞”。正如东汉王充在《论衡·正说》中说:“文字有意以立句, 句有数以连章, 章有体以成篇。”六朝时代的文论学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也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成章, 积章而成篇。……句之清音,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矣。”说明汉字与句子的语音、语法、语义的关系非常密切, 其中的“本”和“一”均指“字”是起点。总之, 在中国古代书面语言中, 汉字是根基。
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总是以汉字的研究为中心。正如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所说:“西方的语言学和文字学可以截然分开, 中国古代语言学离开了文字学就好像无所附丽。”深谙英语和汉语的许国璋先生也说:“从语言的书写形式 (汉字) 出发, 去研究语言, 这是汉语语言一开始就有的特点。”“汉语的文字学即是研究古代汉语演变的历史语言学。”④
在中国语言学中, 作为研究核心的汉字, 其表意功能特点决定了汉语所独有的特点, 即强调主观意念, 以意统形, 重视语义分析, 并顾及言外之意, 重视“言”与“意”的统一, 注重语言的韵律、韵味的表达。这些皆为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的最明显的特点。
关于中西语言不同的特点, 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言理论》一书中说过:“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所谓“法治”是指西方语言有严格的形态变化之“语法”, 而汉语则是没有语法而有“人治”, 即重人的主观意念而忽视形式。关于古代汉语不研究语法是有其原因的。陆俭明先生曾在1986年8月21日给全国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研讨会的信中也提出中国语言学为什么不研究语法的问题, 他在信中说:“我国研究汉语的历史相当悠久, 只是过去不叫语言学, 而叫‘小学’。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里, 只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部分, 唯独没有语法 (也谈到一点语法, 但大都包括在训诂之中) , 这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先辈不重视汉语语法的研究?这跟汉语的特点是否有关?”
其实, 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的语法界曾经探讨过“中国为什么没有文法学?”他们的答案是:第一, 中国的文法本来很容易, 很简单, 因为中国语言里没有那么繁复的“表意方法” (指类似于西方语言的形态变化) , 所以即使拙笨的人, 也只消“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指通过多次阅读由表意的汉字连成篇章) 。第二, 表意的方块汉字隐没了口语中的语法现象, 因为每个汉字就是一个词, 古人习惯于重意轻形, 往往把语句结构上的问题当成单词 (即汉字) 本身的表意来说明。“训诂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总之, 在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小学”中, 文字学以《说文解字》之学始终是处于“小学”的主导地位, 音韵、训诂也是围绕着文字学来进行的。注重对文字的义理分析, 同时也重视对文字的音韵和释义的研究。因此, 在传统的中国语言学中只有“小学”而独没有语法学的观念, 也就没有语法学的兴起。
中国古代主张“文以载道”, 因此, 对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通经致用”。正如清末学者张之洞在《说文解字证序》中所说:“治经贵通大义。然求通义理必自音训始;欲通音训, 必自《说文》始。”这种“识字通经”的指导思想贯穿将近两千年的汉语研究。
总之, 中西方语言文字关系的不同, 其实质则是中西两种民族文化的差异。西方语言先有形态框架而后有拼音的字、词、句;而汉语则是先有表意的汉字后有由字连成的词、句、章、篇体。可以说西方语言是语言决字文字, 而汉语则是汉字决定书面语言。
中西方语言中的文字具有共同的功能, 文字是创造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美国的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 (1818—1881) 在他的名著《古代社会》一书中说:“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用象形文字写文章。”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他的这种观点加以赞同。⑤
同样, 汉字的最大功绩是记载并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不论经、史、子、集无不以汉字载之, 中国历代文体诸如诗、辞、歌、赋、词、曲、小说、杂记、记传、骈体文以至书信、日记等文献经典, 无不由汉字为载体, 因此可以断言: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可谓功大莫焉。有人提出废除汉字, 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 岂不是数典忘祖!
汉字自甲骨文至今历三千年而不衰, 是有其顽强生命力的, 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需要, 是中国每一历史时代的需要。正如著名文字学家唐兰曾说:“中国文字有五六千年的有历史, 而且现在还活着, 还在使用着。这是文字史没有的。是什么力量能使它有这么长的寿命呢?如果它不能适应中国语言的特点, 不能适应当每一个时代的需要, 它能活到现在吗?”⑥
一些外国的学者和汉学家也对汉字的功能和对文化的作用也都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如以编著《中国科技史》而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汉字有很多同音词, 用拼音拼出来的英文字母根本无法表达其意思, 而从汉字一看便知。”“迄今为止,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成功地用汉语拼音写成。”⑦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表示了相同的意见, 他说:“中国不废除自己的特殊文字而采用我们的拼音文字, 并非出于任何愚蠢的或顽固的保守性。……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 就是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基础之时。”⑧
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书面语言, 和以拼音文字为载体西方语言相比, 汉语则言简意赅, 纯拼音文字的阅读速度有方块汉字的三倍, 电脑打字汉字比拼音文字快三倍。在联合国的六种文字文本中, 属汉字本最薄, 这些都是当今公认的事实。汉字的这些优越性其核心在于汉字的信息储存量大大超过一切拼音文字。
从此我深深感到汉字的优越和伟大, 有人提议汉字为我国第五大发明, 我双手赞成。
参考文献
徐德江《普通语言文字学简论》, 同心出版社, 2009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0
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张朋朋《文字论》, 华语教育出版社, 2007
毕可生《让文字回归伟大与光明》, 见张朋朋《文字论·代序》,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 商务印书馆, 1959
刘勰《文心雕龙》, 中华书局, 1987
王充《论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王力《中国语言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89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5
爱一个人伤感的文字句子 篇8
一、如果我们可以一起变老,然后一起死掉,那该有多好。
二、我将把你紧紧地搂在怀中,吻你亿万次,像在赤道上面那样炽烈的吻。
三、如果一个人对你很重要,那距离对你就不再重要了。
四、你给我的伤就是伤,最终就会结成一个疤,终身不消。
五、渐渐的我们都老了。
六、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七、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内心依旧不悔,只想此生为你而隐,为你而静,为你而抒;只想有你时刻陪伴,时刻想念,时刻不忘;只想缠绵你的怜惜,你的疼爱,你的懂得。我一心只想靠近你,超越世俗,超越灵魂,静静的依偎在你的身旁,与暧昧无关,情如静兰,聆听你的所有,把我最美的`好,留给最懂的你。
八、我现在想她了,很想!
九、如果一个人对你很重要,那距离对你就不再重要了。
十、男人不愿说的秘密,女人再问也没用。要想获取男人内心的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欲擒故纵,不战而屈人之兵。
十一、我梦想开一个小店,然后开始一边贩卖幸福,一边等你。
十二、夜深人静,对影难眠,远方的你,是否知道我在想你?窗外,明月如霜,洒满西楼,淡淡思念淡淡愁。我不知道,我怎会如此的想你,怎会如此地在意你,明知道没有结果,明知道是一种错,却还是放纵自己,一错再错。
十三、我悄悄的把你当成了我的命。
十四、看着微笑的你,突然发现,我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十五、你会不会突然想到某个人,某件事,然后就傻傻的笑了。
十六、如果我早点对你说我爱你,是不是结果就不是形同陌路了。
十七、不管你有多开心,总有一个人的名字会让你马上失去笑容。
十八、你不在的时候,我感觉我快死了。
十九、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二十、到最后,心这样空了,美好的都叫做了曾经。
二十一、也许某天在喧闹的城市中,你我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望着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二十二、你无法理解我的无理取闹,就像我不懂你一直对我视而不见。爱一个人的说说。
二十三、我爱你,已经爱的失去自由,爱的没有保留,爱的心里着了火。
二十四、爱情不是等你有空的时候,再去珍惜的。
二十五、我们永远在一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拉着手,不能放开,我爱你。
二十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
二十七、如果下辈子我先遇见你,那么你必定要与我一辈子在一起。
二十八、因为爱你,就算你放荡不羁说话又可薄,可我就是爱你。
二十九、想着,某天与你在细雨中静静地散步。让雨点敲打着心扉,在这轻灵的世界里感受彼此那份真实的回音。
三十、没有谁能把你抢离我身旁,你是我的专属天使,唯我能独占,没有谁能取代你在我心上。
三十一、有时候说不喜欢,是为了让自己说喜欢的时候会显得非常珍贵。
三十二、今生今世永远爱你。
简历表格两侧任意绕排文字 篇9
其具体操作如下:
(1)在插入表格时为表格多添加两列。
(2)分别选中表格的第一列与最后一列,选择[表格]4[合并单元格]菜单命令分别将其合并为大单元格。
(3)调整这两列表格的宽度至所需位置,并在其中输入所需的内容。
(4)选中表格的第一列单元格,然后选择[格式]4[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5)在设置栏中选择自定义样式,在应用范围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单元格选项,然后在预览栏中单击相应的按钮取消该列单元格的左边框、上边框与下边框。
(6)单击确定按钮。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取消最后一列单元格的右边框、上边框与下边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隐藏部分单元格边框后,在页面视图中这些边框仍以灰色显示,但不会被打印出来。当切换到打印预览视图中时,便可看到表格一侧多排,一侧少排文字的效果。
1.如何在简历的表格两侧任意绕排文字
2.小升初简历表格
3.会计简历表格
4.护士简历表格
5.医学简历表格
6.简历空白表格下载
7.工作简历表格
8.简历表格word
9.行政行业表格式简历
文字性个人简历 篇10
一、再思文字定义
(一) “文字”一词的比较
汉语“文字”一词, 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约相当于象形和指事这两种六书字体, 是指“形成符号的动机性表达手段” (孟华, 2004:89) 。在英文中, 没有与“文字”直接对应的单词, 常用的是“writing”, 原意为“书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汉字符号和西方字母符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于形和意的结合, 后者则较为单纯地关注于形。在西方语言学界, writing与“言语” (speech, 也有将其译为“口语”) 为同一级概念。David Crystal在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语言”的两种不同但是平级的表现方法和渠道, 由这两种方法和渠道得到的结果就是“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Crystal, 2002:179-181) ;Coulmas则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平级的“交流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 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作是语言的两种形式。这些术语经常被混乱使用, 导致了文字研究话语圈内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些情况下, 文字被定义为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与“工具论”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延续了西方关于语言、文字思想的传统, 是典型的索绪尔式等级制文字定义。
(二) 语言中心主义下的文字定义
自索绪尔以来, 在现代语言学的领域, 文字被作为语言的附属品、记录工具对待, 其地位之低与作用功能之高, 形成了极为强烈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这种观点被德里达斥为语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或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其历史久远, 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在《费德若篇》 (Phaedrus) 中就提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引用古埃及国王Thamus和文字的创造神Theuth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Theuth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展示给Thamus国王看, 言称这项发明将能帮助埃及人提升智慧和改善记忆, 但是国王持怀疑立场, 斥之为辅助记忆的工具, 人们一旦采用了这种工具, 就会依赖外在性的资源而不会靠精神上的内省获得知识, 其所获得的并不是真知, 而是伪知识 (Postman1992:74)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中也有“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的论说。语言 (口语, 或有声语) 的重要性远在文字之上, 这跟汉语文化的情况截然相反。索绪尔在特殊的语言学转型背景之下, 作出“文字表现语言”的论断, 将注意力从语文学 (philology) 吸引到语言本体研究上来, 而之后的语言学界却一直遵循着这个说法, 并以之为教条, 一致将文字定义为记录或表现语言的工具, 没有综合考虑世界范围内其他的重要文字系统如汉字的实际情况。类似的还有前苏联语言学家伊斯特林的定义:“文字是有声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是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 长久保持, 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B.A.伊斯特林, 1987:10)
(三) 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定义
我国国内语言学界关于文字的定义起初跟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一脉相承, 统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工具。然而,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稳步的发展, 国内也开始积极反思传统的语言文字观, 尤其是在立足于汉语汉字的实际,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多年文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教训, 重新审视将西方逻各斯主义和语言学思想用于汉语汉字研究所造成的弊端和不足。汉字, 作为人类现存使用年限最悠久、单语使用人数最多的独特非字母文字, 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跳出语言作为文字定义标准的圈子, 从符号的角度尝试分析文字, 如孟华、黄亚平、陈宗明等, 就汉字符号学写出两本专著,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批判西方关于文字定义的同时, 国内也有人提出重新考量汉代著名文人扬雄的文字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将此视为更适合汉字的文字定义, “把文字看成直接表达心灵经验 (思想、意义) 的, 比口语更形象化的视觉符号” (曹念明, 2006:28) , 强调文字相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文字是“人们使用由线条 (笔画) 组成的字符集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情绪的视觉符号系统” (ibid:35-36) 。较之于以语言为准绳的文字定义方法, 这个定义实际上将文字的范围扩大到了包含所有书写的表音、表意符号在内, 也不否认文字有记录语言的功能。然而, 该定义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字符集”本身可以指称“文字符号的集合”, 而且与后面的“视觉符号”有重复累赘之嫌;另外, 符号过程 (semiosis) 的完成, 必须有符号释解双方的共同理解作为基础, 所以, 约定俗成 (conventional) 是文字的一个必要前提因素。为了精确起见, 我们可以在原定义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将文字定义为:人类用线条 (笔画) 组成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和情绪的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再思言文关系
对文字的研究, 出发点有很多, 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考古学、传媒学等, 总结起来, 都有两个共同的参照系, 那就是人类思维和语言 (文章中“语言”指口语, 或有声语) 。其中, 语言是一个分界点: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这个问题决定了文字研究的走向。
表中“等级”指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 “记录情况”指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或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记录的“对象”。
现代语言学家已明确地将文字与语言区别开来, “文字并非语言”, 这一点已经在Bloomfield、Crystal、Coulmas、Dinneen等众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得以阐明 (Bloomfield, 2002:298;Crystal, 2002:179;Coulmas, 1989:273;Dinneen 1995:2) 。由此可以得出, 文字不隶属于语言, 语言也不隶属于文字, 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地位应该也必须是相对独立的。根据上表显示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 文字和语言不平级
将文字看成具有他律性 (heteronomous, heteronomy) , 从属于语言, 居于次位 (secondary) (N觟th 1990:261) ;语言为一级符号, 记录、反映思维, 文字为二级符号, 记录、反映语言 (陈宗明, 2001:8) ;语言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高名凯、石安石, 1987:186)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工具;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叶蜚声、徐通锵, 1991:173) ;甚至有人说文字隶属于语言, 等等。这类观点最早应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spoken words (ta en to phone)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pathemata tes psyches)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Derrida, 1997 (1967) :98) 就是说:“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多年来, 这种观点在中西方学界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导致文字的研究从属于语言学, 甚至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的使命, 看起来它们各自和相互的价值不用冒被埋没的风险,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索绪尔, 1980:46-48) 。
(二) 文字和语言平级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记录、反映思维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互为符号, 这也就是文字有时“遮蔽”和“投射改变”语言的原因所在 (孟华, 2004:33) ;文字, 是平行于听觉符号的视觉符号, 记录思想情感 (Jean, 2001:12;曹念明, 2006:35-36) , 等等。这类观点, 是近些年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语言文字观。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经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发现并批判了这种思想下语言文字观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文字理论:文字“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的复制品, 不再表示能指的能指, 文字概念开始超出语言的范围” (德里达, 1999:8) 。他以“分延”的文字观代替了索绪尔式的“等级”观, 文字在呈现语言的同时, 也否定了语言, 因为文字的在场, 必然是语言的不在场;同时, 文字呈现自身, 是以语言的形式, 模拟采用语言的结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记录语言”, 事实上, 文字以语言的结构或方式呈现自己, 所得到的只是语言的摹本, 而并非原型, 这个原型是不在场的 (孟华, 2004:28-29) 。德里达的理论之提出, 处在特殊的反逻各斯主义背景之下, 所以, 可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文字虽然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总的来说, 它终究不能完全代替语言;而且对不少语种来说, 字母文字描写、记录语言的功能仍然是既成的事实, 德里达的理论改变了一叶蔽目的“文字仅仅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这样的论断, 但没有改变字母文字的这种表音事实。
三、结语
文字的定义并不一定能够用语言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 已经相对独立于语言的听觉符号系统之外, 但是又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 呈一种双螺旋式平行关系。此在彼缺失或不在场的情况下, 行使意指作用, 表现思维, 传递情感。在使用文字的文化中, 两种符号系统之间应是一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或者真的就如索绪尔所说,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 (索绪尔1980:46-48) 。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 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 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
个人简历里使用修饰性词语 篇11
在个人简历里使用修饰性词语是很多大学生求职者会出现的现象,所谓修饰性词语就是:非常、很、经常、特别等等,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词语修饰某个东西?自然是希望利用这些修饰词说明个人在某个方面具有的水准是很高的,作为一名招聘人员会依据一个修饰词所描述的程度而认为你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吗?很明显他们是不会按照求职者提供的`指示去思考,他们看的是具体提供的技能、奖励、经验等等。
意思是说求职者如果在个人简历里说英语写作水平相当出色,此时招聘者只会认为求职者在英语写作方面有一定水平但是不会认为求职者擅长。又如求职者说自己在电脑图片制作方面的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招聘者知道求职者懂得电脑图片制作技术,而不会认为求职者真的有炉火纯青般的水平。注意炉火纯青这类词语也属于修饰词范畴,意思是说凡是对某个方面做程度性描述的词语都可以列入修饰词的范畴。
重点突出性的个人求职简历 篇12
重点突出性的个人求职简历要怎样写好求职简历的技巧,毕业生写简历时应该注意那些细节问题,在写简历前大家可先阅读如何制作一份好的求职简历作为参考,简历是每位求职者必要文件,但是简历能不能帮你找到工作就要看你简历写得怎么样,以下本网提供一份更专业性的标准性的个人求职简历阅读。
1、文字:简练并突出重点
章琦总监表示,文字简练,重点突出,是一份简历最基本的要求,而含糊、冗长、花哨则是简历的大忌。简单来说,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获奖成果等,是一份求职简历的基本构成要素。
此外,中英文简历齐全也是目前求职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国企、外企或者政府部门,外语都已成为必需工具。中英文简历显然要比一般的简历更具竞争优势。”
2、意向:做到开门见山
简历首先要给人事部门传达明确的求职意向,如要应聘的具体部门和岗位。比如在求职信的开头就表明想应聘与所学专业吻合的财务助理岗位,希望得到面试机会,这样人力资源部门就会一目了然。倪铮经理分析道,“有的学生会想,你们要我就可以了,我不会怎么挑选的。但我们的很多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知识,你不说清楚,人事部门一不会帮你挑合适的位置,二会认为你在职业追求上没有作很好的考虑”。
3、用语:慎用“负责”两字
恰当的用语也是一份合格简历所必需的。比如慎用“负责”二字,倪铮举例说,有的学生在描述实习经历时常常用到“负责公司某某项目”一类的语句。而人事部门都清楚,一个实习生是不太可能独立承担公司的项目的.,这里用“参与”一类的词语更合适。
关于形式
1、页数:一两页即可
章琦介绍,人事部门更喜欢简练的“onepage简历”(一页纸简历),有的学生的简历有五六页,甚至做成写真集,人事部门花大量的时间才能找到需要信息,效果反而不好。一般而言,一张内容简练适当的个人履历(有时还要一份英文版),一封求职目标意向明确的求职信是比较基本的配置。
2、版式:要有美学意识
就像照片的构图一样,简历也有信息太满、框线顶天立地或参差不齐等方面的忌讳。刘大卫告诉学生,“一般而言,人事部门在一份简历上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30秒,好的版式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不过版式无需刻意。”
3、个性:要有定位
意识个性在简历上如何运用也有讲究。有份简历的封面精美,内页个人照片为浅底色,栏目名称是“关于我”、“我上过的学”、“我学过的课”等别出心裁的用语。刘大卫表示,虽然这份简历很别致,但简历的个性首先要与求职者的个性、求职的工作风格相吻合。“他学的是思想政治专业,应聘的岗位是辅导员,而他的简历却体现出他更适合应聘平面设计类岗位”。还有份简历用了大幅个人照片,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的,毕竟大家不是都来应聘设计师的。
★ 简历中以突出自己的优势
★ 简历的重点要突出
★ 个人简历突出自身的求职优势
★ 怎样突出句子中的重点?
★ 网上简历写好这几部分内容有助于突出自身优势
★ 如何在简历中突出个人亮点
★ 简历个人优势
★ 简历:突出辅修专业
★ 让孩子的作文重点突出
文字性个人简历 篇13
●教一个系统——语言系统 (音义系统)
●教一种单位——语言单位 (“词本位”)
●教一种能力——语言能力 (听说读写)
这种教学理念是:
●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但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
认为文章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或写的语言, 白话文是现代汉语,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
●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但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单位
认为语言是“词本位”, 所以用文字写的文章也是“词本位”, 认为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单位是不同的, 白话文以多音节词为主,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
●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但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读写能力
认为听、说、读、写都是语言能力, 认为读写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能力, 读写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能力。
根据这种“语文不分”的教学理念, 采用的是“语文一体”“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
“语文一体”“语文并进”汉语 (汉文) 教学
多年来, 我们用“文字表语说”培养了很多教师, 按照“语文不分”的教学理念和“语文一体”、“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编写和设计了大量的教材和教法。结果, “语”和“文”相互阻碍, 出现了“汉语难学”的瓶颈, 而且学生也只能获得读写白话文的能力, 也就是部分的或者说低水平的汉文读写能力, 不可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 问题出在教学中, 但根子在理论上。因为从西方引进的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是错误的, 文字并不是表现语言的, 而是表示意义的。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学理念所依据的语言文字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这才是造成“汉语难学”的根本原因。
一、“文字表义说”
(一)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而是表示意义的
为什么说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而是表示意义的?
汉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中国汉族的语言文字现象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汉族讲多种地方语言 (方言) , 如果文字表现语言, 汉族应该有多种文字, 但汉族使用一种文字——汉字, 是书同文。二是如果文字表现语言, 那人们应该言、文一致, 也就是说, 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一致, 但是中国汉族有言、文不一致的现象, 人们说白话, 但通过学习可以读写古文和文言文。
索绪尔承认汉字是表意文字, 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研究将只限于表音体系”①, 也就是说, 索绪尔只认为表音体系的文字表现语言, 也就是说, 文字的字形表现语音, 通过语音来表示意义,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如下图:
“表音体系”的文字表现语言吗?或者说, 字形表现语音吗?
我认为“表音体系”的文字也不表现语言, 也是表示意义的。
因为所谓的表音体系的文字就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 而拉丁字母A、B、C、D等也是有形的, 也是人创造的图形视觉符号, 但是字母不是音素, 音素是人通过分析自然的语音得到的, 音素是听觉的, 是看不见的, 是无形的, 而有形的字母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音素的, 字母和音素不是表现关系, 而是建立了联系, 而且是一种不固定的联系。通过学习, 看到字母可以读出与之相联系的音素, 音素和音素相拼是拼音, 但字母和字母相拼, 就不是拼音, 而是拼形了。如英文“book”一词, 从读音来说, 音素和音素相拼是拼音, 但从字形来说, 字母和字母相拼就不是拼音, 而是拼形了, 因此, 用字母拼写出的字形也不表现用音素拼读出的语音。
为什么索绪尔认为用字母拼出的字形表现语音呢?因为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在地就在我们脑子里。”“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image acoustique) 。”“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的声音模写出来”, “语言既然是音响形象的堆栈, 文字就是这些形象的可以捉摸的形式。”②可见, 索绪尔认为语音是有形象的。而实际上, 语音没有形象, 文字才有形象。通过学习, 语音和字形是在大脑中建立联系, 一个学过文字的人听到语音后在大脑中会出现文字形象。文盲的大脑中是不能出现字形的, 只能出现音响所指称的事物的形象。认为大脑中出现音响形象是一种错觉, 其实那不是音响形象, 而是文字形象。一个人写出字形并不是把语音模写出来, 而是把和音素相联系的字母写出来。由于索绪尔把字形误认为是音响 (语音) 形象, 所以才认为字形表现语音, 这样, 字形就成了语音形象, 于是西方有人认为文字是“可视的语言” (visible speech) 也就不奇怪了。
接受“文字表语说”的人认为“代表语言, 也就是能读出来, 这是文字的本质”③, 还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④。也就是说, 字形不能直接表义。
汉字的字形是直接表义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阅读中文时语义的激活主要是由字形而非语音决定的”, 而且“语音在语义的通达中不是必需的”, “语音转录不是一个必经的阶段”⑤, 可见, 汉字是用“形”直接表“义”的, 不是非要通过“音”才能表“义”。
用字母拼写出的字形是不是直接表义呢?实际上也是直接表义的, 因为人要看懂任何文字仅仅靠读出字音是不行的, 重要的是要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索绪尔没有说字形是直接表义的, 但他发现“我们阅读的方法有两种:新的或不认识的词要一个一个字母拼出来, 但对常用的和熟念的词却只一眼溜过, 不管是由什么字母组成的, 这类词的形象对我们来说就获得了表意的价值”⑥。可见, 索绪尔观察到字母文字的字形可以直接表义的现象。其实, 西方人不读出字音 (默读) 或者不能读出字音 (聋哑人) , 只要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也就是说, 用字母拼写的字形也是直接表义的。因为人脑都有接收、存储和处理视觉信息的机制, 一切文字都是视觉符号, 都是看懂的, 都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综上所述, 一切文字的字形都是表示意义的, 文字的字形和语音都不是表现关系, 而是建立了联系,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如下图:
语言都是听觉符号, 文字都是视觉符号。语言的共性是“以音表义”, 文字的共性是“以形表义”, 语言都是拼音的, 文字都是拼形的, 也就是说, 字形都是由字母拼合的, 文字的个性是不同的文字在创造字母的方式以及字母和字母的拼合方式上是不同的。与西方和世界上其他文字相比,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拼形表义”文字。
西方文字的字母是在分析语音音素的基础上创造出与音素相联系的图形符号, 根据音素和音素相拼就用与音素相联系的字母拼写出了大量的文字表义单位。字母和字母从左到右横向排列, 结构是单一的, 字形是线性的, 字形是和多音节的发音建立联系。
汉字也有“字母”。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文”, “字”是指会意字和形声字, 大量的“字”是由少量的“文”孳乳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本介绍汉字之母的书, 所以后人郑樵在《通典·六书略》中就指出“许氏作《说文》, 定五百四十部为字之母”。
也就是说, 字母的概念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
汉字的字母是中国人先根据一些音节的意义所指称的事物的形状创造图形符号, 这就是所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等少量的独体字, 如“人”“木”“日”“月”“口”“田”“力”等, 然后再根据大量音节的音和意义, 用已创造的字母的拼合创造新的文字单位, 这就是所谓的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大量的合体字。会意字是用两个字母的意义的意合拼造一个新字形, 如“明”“男”“好”“尖”等。形声字是用一个和意义相关的字母与一个具有相同读音的汉字拼造一个新字形, 如“妈”“河”“喝”“晴”等。字母拼合有左右、上下、内外等多种方式, 结构不是单一的, 字形是方形的, 字形是和单音节的发音建立联系。
独特的汉字造字法使所创造的字形可以不受语言的影响, 具有稳定性, 所以中国才出现了“多语一文”和“言、文不一致”的语言文字现象。
因为汉字字形不受语言的影响, 所以讲不同方言或不同语言的人 (韩国、越南和日本) 都可以使用同一种文字——汉字, 出现了“书同文”的现象。
因为汉字字形不受语言的影响, 所以讲不同时期语言的人 (讲古代汉语的人和讲现代汉语的人) 可以使用同一种文字, 因此, 中国后人通过学习能阅读古人写的文章, 从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代代相传, 没有中断。另外, 古文的表达方式不仅能被后人继承下来, 出现了“言、文不一致”的现象, 而且后人随着时代的变化还用汉字创造了大量的表示新概念和新事物的词汇, 如现代白话文中的很多双字词和多字词就是用古文中的汉字创造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文和现代白话文不能截然分开的原因。
(二) 文字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书写文章的视觉表义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根据“文字表语说”给文字下的定义, 这个文字定义也是错误的。
一是错在“记录语言”上。
因为语言是声音的, 只有录音机能把声音记录下来, 如果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就把用文字写的文章等同于录音机了, 而写在纸上的文章或者装订成册的书籍不是录音机。因为写在纸上的不是语音, 而是字形, 是由字形组成的文章。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就把文章等同语言了, 古文就成了古代汉语, 学古文就成了学古人说话。其实不然, 字形和字音是建立联系, 而且是一种不固定的联系。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同一个汉字, 先秦有先秦的读音, 唐宋有唐宋的读音, 今天有今天的读音, 不同时期的人是用不同的读音来朗读古文, 实际上, 今天的汉人是用现代汉语的语音来朗读古文的, 如: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论语》)
也就是说, 文章不是语言, 古文不是古代汉语, 见下图:
古文不是古代汉语, 学古文不是学古人说话。因为我们听不到古人怎么说话。古代汉语已经演变了, 语言是现时的, 我们只能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而文字和语言不同, 语言一时传, 文章千古在, 文字是超时的, 用文字写的文章可以千古流传, 因为汉字的字形可以和不同时期的语音建立联系, 而人读写文章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所以今天的人只要通过学习都是可以读写古文或文言文的。
文章不是语言, 古文不是古代语言, 白话文也不是现代语言, 文章都会成为古文的, 文字是超时的, 不能把文章和语言混为一谈。
西方的古文也不是古代语言, 古代的希腊文和拉丁文也不是古代的希腊语和拉丁语, 古代希腊语和拉丁语也没人说了, 但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没有死, 记载着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著作也一直被西方人学习和传承。
用字母文字写的文章也不是语言, 英文不是英语, 法文也不是法语, 英国学前儿童和文盲也都不会读写英文, 但会听说英语, 聋哑人不能说英语, 但通过学习也都会读写英文, 我们国家外语教学中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哑巴英语呢?就是因为教师没区分语言和文字, 是只教了英文, 没教英语的结果。
因此, 文字应定义为“书写文章”的, 而不是“记录语言”的。
二是错在“书写符号”上。
把文字定义为“书写符号”, 这是根据符号的发出方式来定义符号的, 我认为这样定义符号是不科学的。因为人是通过不同的感官 (听觉、视觉、触觉等) 来感知符号传递的信息的, 是感官感知符号存在的状态, 所以给符号分类和定义, 应该根据人的感官感知符号的方式, 而不能根据发出符号的方式。
语言、音乐等是无形的, 是通过听觉器官来感知的, 应该定义为“听觉符号”。语言是听说的, 但“听”决定“说”, 人学说话是从“听”开始的, 没有听觉, 一定是哑巴。
文字、手语、旗语、信号弹、图画等是有形的, 是通过视觉器官感知的, 应定义为“视觉符号”。文字是识写的, 但“识”决定“写”, 没有视觉, 不可能会“写”字。
因此, 文字应定义为“视觉符号”, 而不是“书写符号”。
因为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而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文字的定义应该由“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修改为“书写文章的视觉表义符号”。
(三) 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从属于语言, 语言和文字是相对独立的, 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文字表语说”认为语言和文字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所以语言决定文字, 文字从属于语言, 语言是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表语说”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于是就把语言称为“口说语言”或“说的语言”, 把书写的文章称为“书面语言”或“写的语言”, 这样文字也成了语言, 语言的概念包括了文字, 文字被纳入了语言之中, 语言和文字混为一体, 从而取消了语言和文字的界限。
“文字表义说”认为语言是听觉符号, “以音表义”, 文字是视觉符号, “以形表义”,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符号系统, 文字不表现语言, 语言不包括文字, 语言和文字不是一体的, 而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但文字和语言是有联系的, 字形和语音建立了联系, 所以语言和文字不是隔绝的, 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尤其要强调的是文字产生以后, 文字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巨大作用, 人类用文字书写了大量的文献, 这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另外, 文献是超时的, 人类对书面历史文献的学习和诵读会对当下的语言产生作用, 会转化成语言, 会极大地丰富口头语言的表现力。这也是为什么文盲和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在语言的听说能力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四) 语言学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文字学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
“文字表语说”主张只建立语言学, 不建立文字学, 认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⑦
“文字表义说”主张建立语言学和文字学两门学科, 认为文字材料不是语言材料, 语言是自然的听觉符号, 是当下现时的, 文字是人造的视觉符号, 是超时的, 是从古至今的。因此, 语言学研究现时的听说的语言, 文字学研究超时的读写的文字, 语言学要研究人是如何听说语言的, 文字学要研究人是如何读写文章的。研究语言和研究文字都应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语言学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是如何听说现时的自然语言的以及人是如何自然获得语言的听说能力的。文字学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是如何读写历代人用文字所写的文章的以及人是如何通过学习获得文字的读写能力的。
语言学和文字学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语言学和文字学还要共同研究现时的语言和超时的文字以及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文字表义说”区分母语和母文, 认为母语是自然获得的, 是不需要教的, 认知语言学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指导第二语言教学。而母文不是自然获得的,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认知文字学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既要指导母文教学, 又要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以上是“文字表义说”对什么是语言, 什么是文字, 语言和文字是什么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所持的观点。
二、“文字表义说”的教学理念
(一) 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
我们是教中国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汉族“书同文”, 而不说同语, 是讲多种方言, “普通话”不是汉族的共同语, 而是通用语。我们教“语言”是教外国人听说“普通话”。
教“汉字”是教外国人读写用汉字写的文章。用汉字写的文章的总称是汉文, 白话文和文言文都是用汉字写的文章, 不能截然分开。教汉字就是教外国人读写“汉文”。
也就是说, 我们不是教“汉语”, 而是教“普通话”和“汉文”。
为什么过去一直是说教“汉语”呢?因为自引进西方语言学后, 接受“文字表语说”的语言学家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时认为“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⑧因为这些语言学家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是不正常的, 就用“文字表语说”来改造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首先是废止使用文言文, 然后是改革文字, 要把汉字改为拉丁字母文字, 因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 不表现语言, 不符合“文字表语说”的理论。可是由于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设计的, 所以为了使用拉丁字母文字就必须统一语言, 让人们嘴里不说方言, 于是就推广普通话, 想把通用语改成共同语, 这就是把普通话叫做汉语的原因。其实, 中国人说方言是正常的, 读写文言文也是正常的, 汉字具有沟通古今的功能。因为应用了错误的理论, 文字改革没有成功, 我们至今还在使用汉字, 还在教汉字和汉文, 可学术界并没有放弃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的理论, 还在用从西方引进的不区分语言和文字的错误理论来指导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教学, 这也就是我们在对本国人和外国人的语言和文字教学中都长期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 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不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单位
语言是自然的听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人造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单位不表现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人造的字母拼写的视觉符号, 汉文是“汉字”, 英文是“word”。汉文和英文都是“字本位”。从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 人阅读文章也是从识别和认知文字单位来读懂文章的。因此, 文章的基本单位是“字”。
白话文和文言文都是用汉字写的文章, 都是“字本位”, 是属于同一个文字系统, 白话文和文言文是有联系的, 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文字是书写文章的视觉符号, 中国先人用所创造的汉字书写了文章, 这就是古文。中国先人在创造了汉字和古文后, 又用汉字不断创造新的文字表义形式, 白话文中的很多双字词和多字词就是用古文中的汉字造出来的, 如“老师”“矛盾”“推敲”“革命”, 因此, 汉字和古文是“汉文”的基础。
“字本位”的概念认为字形是字母和字母的拼合系统, 文章也是字和字的组合系统, 因此, “字本位”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如何“用字母拼写汉字”, 还要教“以字造词”, 这其实是文字教学的普遍规律。
语言的单位是什么?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所以他是从概念和语音的结合上去确定语言单位。但是索绪尔发现说话时音素和音素, 音节和音节是连在一起的, 所以从听到的一串表达意义的音响中划分出表示概念的音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认为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 (word) 当成了语言单位。索绪尔认为西文是“字本位”没错, 他的错误是把文字单位当作语言单位了。而文字不表现语言, 因此, 文字单位不是语言单位。
语言是自然的听觉符号系统, 是人具有的听说交际能力, 因此, 研究语言应该用听觉认知的方法来确定语言听说交际的基本单位。
人在听说交际中听到和说出的最小的单位是“句子”, 而不是“词”, “词”在听说交际中不独立存在, 如果存在, 也是独词句。“句子”是人听到的一段语流, 音素和音素、音节和音节、词和词是连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是没有间隔的, 也就是说, 构成句子的音素、音节和词汇并不是人听到的最小单位, 而是人对所听到的句子 (语流) 进行分析得出的单位。
儿童是生活在一个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是先听懂句子, 后模仿句子的, 而不是在理解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听懂和说出句子的。儿童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出大量句子。仿造句子的现象说明, 儿童听到大量句子后才认知了句子的结构和构成句子的单位, 也就是说, 儿童不听“句子”是不可能认知句子的结构和构成句子的单位的, 不听“句子”是不可能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的, 因此,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句子”。⑨
“句本位”的教学理念是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听说句子的练习来使学习者认知语言, 认知句子的结构和构成句子的单位, 从而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而不是从教“词”入手, 通过讲解所谓的词汇语法规则来教语言的听说能力, 其实, 西文的grammar 不是语法, 而是文法, 是西方人通过分析西方字母文字的字形得出的规则, 因为西方文字观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就把“文法”当作“语法”了。学习文字的读写能力, 是需要教“文法”的, 但“文法”不是“语法”, 用教文字读写能力的方法是教不出语言听说能力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词汇语法翻译法教出的学生成了哑巴英语的原因。
西方也有不少学者是主张语言是“句本位”的。
德国心理语言学创始人之一的冯特 (Wundt) 认为句子, 而不是词, 是语言的核心。他指出:
当我说出一个句子时, 进入我的意识系统并使我发声说话的并不是一些孤立的概念。句子并不是出现意识中的与前后词音毫无联系、精确无误的单个词与音。恰恰相反, 句子在被人说出时是一个认识层次的整体。 (引自《语言获得理论研究》8页)
德国现代逻辑学之父弗雷格认为在以往的语言理论中, 人们习惯把词当作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 而实际上, 词的意义离不开它们在句子中的功能。脱离了词在句子中前后关系, 就不可能把握词的意义。因此, 他主张:
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不是词, 而是句子。 (引自《二十世纪英美哲学》37页)
著名英国当代哲学家罗素也认为:
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原子句子。 (引自《二十世纪英美哲学》71页)
罗素认为在考虑什么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的问题的时候, 必须考虑什么成分是能够确定其意义是最基本单位。在罗素看来, 单独的词难以确定其意义, 因为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句子是能够确定其意义, 是因为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意义的前提是它是否可能确定其真假。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 英国英语教学专家亚历山大也认为:
语言单位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词”, 而是“句子”。 (引自《新概念英语》前言)
不论是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 还是著名的哲学家, 特别是实际从事语言教学的专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语言的“句本位”问题,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 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不区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读写能力
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是相对独立的。语言能力是听说能力, 文字能力是读写能力⑩, 有人有语言能力, 没有文字能力, 如文盲和盲人;有人有文字能力, 没有语言能力, 如哑巴和哑巴英语、哑巴汉语。所以我们应该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我们是教听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读写“汉文”的能力。
获得语言能力和获得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语言能力是自然获得的, 文字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目的是要用不同的教法教两种不同的能力。
母语不用教, 是自然获得的, 但第二语言要教, 怎么教?我认为人工培养是需要遵循自然长成的规律, 所以第二语言教学要遵循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
第二文字怎么教?怎么教读写“汉文”的能力?
“文字表义说”区分母语和母文, 母语不用教, 但母文需要教, 因此, 教第二文字应该借鉴母文教学的成功经验, 中国有三千多年“汉文”教学的历史, 所以我认为教外国学生“汉文”的读写能力要继承中国教育家在三千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读写汉文的能力是读写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能力, 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法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用时少, 但效率高, 学生能获得全面的汉文读写能力。而我们目前的教法是不成功的, 不仅用时长, 而且效率还低, 学生只获得了读写白话文的能力, 是半文盲。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多年的实践中早已找到了教汉文的规律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这就是:只教古文, 不教白话文, 一举两得。
为什么白话文不用教呢?
因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不认为古文是古代汉语, 他们知道汉字和古文是汉文的基础。白话文也是用汉字写的, 人是自然会说话的, 会说话的人学了汉字和古文, 自然就能读写白话文, 白话文可以无师自通, 所以不用教。
综上所述, “文字表义说”的教学理念是:
● 教两个系统——语言的音义系统和文字的形义系统
● 教两种单位——语言“句本位”和文章的“字本位”
● 教两种能力——语言的听说能力和文章的读写能力
三、“文字表义说”的教学模式
根据“文字表义说”的教学理念, 应采用“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
“语文分开”是把“普通话”和“汉文”分开来教, 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教材和教法来教两种不同的能力, 一个是教听说语言的能力, 先听后说, 一个是教读写文章的能力, 先读后写。这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活动。
“语文分进”不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而是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分开进行, 不是“言、文一致”, 而是“言、文不一致”, 不是“文从语”, 不是“我笔写我口”, 而是文字教学不服从语言教学, 是为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分别进行的教学活动。
结束语
我认为出现“汉语难学”的瓶颈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国家在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研究上存在重大问题, 是我们在语言观和文字观上出了问题, 是我们在“教什么”的教学理念上犯了错误。“教什么”决定“怎么教”, 而“教什么”的教学理念是由基础理论决定的, 如果不解决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问题就解决不了教学理念的问题, 教学理念的问题不解决, 就是培养再多的教师, 编写再多的教材也只能是浪费国家更多的资财, 是不可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的。因为“文字表语说”是废除汉字和汉文的一种学说, 从中是不可能找到怎么教汉字和汉文的理论和方法的, 也就是说, 造成“汉语难学”的瓶颈的根源不是“教师”“教材”“教法”问题, 三“教”问题是表面现象, 根源是基础理论问题。因此, 我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应是先解决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问题, 先否定从西方引进的错误的“文字表语说”, 用能解释世界上一切语言文字现象的“文字表义说”取而代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目前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希望搞好教学工作的广大干部和教师, 也不是主管文化教育的官员, 而是来自学术界, 尤其是语言学界那些西方错误理论的中国代言人, 那些少数顽固坚持“文字表语说”的权威们。
我预言:只要不推翻“文字表语说”, 不否定这些所谓的权威, 不在语言文字基础理论上创新, 不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文字观, 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 不论对内对外, 不论是教中国孩子, 还是教外国人, 都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
注释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51页, 商务印书馆, 1982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37页、101页, 商务印书馆, 1982
3吕叔湘《谈语言和文字》, 1964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5彭聃龄主编《汉语认知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62页, 商务印书馆, 1981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7页, 商务印书馆, 1981
8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 语文出版社, 1992
9张朋朋《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句子”》, 见《文字论》32页,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