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2024-09-30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精选9篇)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1

关于青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文明城市创建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10月13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明办、城管局、广播电视台、黄骅报社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赴青县就文明城市创建进行了学习、采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关于青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学习采访的基本情况

采访期间,学习采访小组与文明办、城管局、广播电视台等有关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青县“三城同创”活动的介绍;对青县城市建设、市容市貌、文明小区、临街商户、青县电视台等进行了实地察看;就《德化人生》栏目、“一制三网”工作、“城市日”活动、“青县好人月月评”活动、“感动青县”评选等个例进行了详细咨询;并在街头对市民群众进行了随机采访。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学习,深入了解了青县文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民道德建设等各方面经验和做法,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二、青县创建文明城市的突出特点

1、“三城同创”。青县是沧州市第一个省级园林城,荣获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进步县。在此基础上,青县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省级“文明城”创建工作,“三城同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计划三年内实现“三城”创建目标。

(一)争创“国家级园林城”。突出“水”、“绿”两大特色,启动实施西湖公园、东海公园、南海公园扩建、运河景观带等10余个广场公园建设和多项绿化工程,进一步巩固发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内涵。

(二)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大力实施环卫设施“1730工程”,完善城市卫生管理体制,推进精细化、网络化管理,加快实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治等八大卫生工程,力争到2013年由省级卫生城晋升为国家级卫生城。

(三)争创“省级文明城”。重新制定《市民道德行为规范》和《十不准公约》,深入开展“城市日”、“小手拉大手”、“志愿者在行动”等11项道德实践活动,打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名片”,力争在两三年内成功争创省级文明城。青县明确了“标准由群众检验、过程请群众参与、成果让群众共享”的原则,将“三城同创”测评体系细化为200余项,逐一分解到30多个责任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2、“四城五清(青)”。为圆满实现“三城同创”目标,青县将城市管理工作作为牵动全局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打造“四城五清(青)”县城(四城:卫生城、园林城、精品城、文明城;五清:卫生清洁、水面清澈、满目青翠、空气清新、居住清静)和一流环京津“卫星城”,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大力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3、打造公民道德建设特色品牌,调查报告《关于青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考察报告》。2001年,青县电视台在全国较早推出以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该栏目开办10年来,共播出“青县人自己的道德故事”500多期,宣传孝敬友善、见义勇为、帮危济困等先进典型数百个。2010年,该栏目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开创了河北省电视栏目品牌商标注册的先河。同时,以《德化人生》栏目为平台,青县先后推出评选“青县好人”、“孝敬模范”、“孝子模范”、“十大诚信企业”、“文明之家”、“文明市民”等道德实践活动,浓厚了道德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青县创建文明城市的启示

当前,我市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实施“三大任务”、建设“五个黄骅”和“五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必须适应黄骅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今后我们要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念,真抓实干,扎实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先进,借力发展。通过学习、采访,感到在文明创建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1、科学规划是基础。结合本地实际,青县在全市率先编制了《青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实施方案》,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划了6大部分,33项具体任务,并制定了《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分解表》,将创建任务分解到40多个成员单位,保证月月有分工、有落实、有督导。

2、良好机制是保障。青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有章法、有秩序、有效果,得力于良好的领导体制和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创建过程中,做到“全县一盘棋”,既做到统一规划、分头落实,又强化了协调联动、互帮互助。

3、持之以恒是动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十年磨一剑”,青县在十年前提出“孝敬、友善、诚实、勤俭”道德建设八字方针,开办道德建设专栏《德化人生》,十年的坚持不断浓厚着社会的道德氛围。

4、注重细节是关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不容忽视。青县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层层分解、层层细化,责任明确,不留漏洞;从城市的细微之处入手,实行精细化管理,路灯、草坪、垃圾箱、停车器、宣传牌……处处透着文明气息。

5、道德建设是核心。一个城市的文明,首先是人的文明;只有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青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将公民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开展“铺天盖地”、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使文明深入人心。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建章立制,形成合力。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建立起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成立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统一领导,提高各创建单位的认识,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并形成强大合力。其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下发《黄骅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方案》,并以《创建方案》为总纲领,逐一制定和完善创建任务细则、督导、考核等细化方案,确保做到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实效。

二是加大宣传,浓厚氛围。研讨制定《黄骅市城市建设管理宣传方案》,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两台一报”发挥好舆论引导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办专题专栏、制作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结合黄骅新城和城中村改造工程,以城建项目为载体,切实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同时,住建局、城管局等职能部门,通过制作灯箱广告、牌匾广告、标语等形式,浓厚社会创建氛围,切实提高全社会配合、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育全市干部群众“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向上的现代化滨海中心城市建管舆论氛围。

三是搞好活动,抓好落实。把搞好各种专项活动作为做好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效载体,组织专门力量,各部门协调联动,逐一抓好落实。特别是组织开展好“周末大扫除”、“道德模范进校园”、“志愿者在行动”、“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关注生命、文明出行”、“文明出租车司机评选”等专项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筑牢“以人为本、打牢基础、全民创建、共建共享”的创建理念,大力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促进市民道德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努力打造文明城市的形象。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2

一、城市转型的概念和内涵

(一) 城市经济转型

早期的学者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的经济转型, 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也是从经济转型的角度进行的, 主题分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城市发展问题。这个阶段的城市转型问题, 实际上是对经济体制转型的研究, 将城市发展的机制变化放在重要位置。

(二) 城市危机转型

有的学者认为, 城市转型是就资源性城市的转型, 这种观念本质上是将城市转型问题定义为了危机转型。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上, 国内外都将解决资源型城市遇到的问题作为主要目标, 但是, 我国与其他国家研究的侧重点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国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城市转型政策、社会互动、社区归属感、城市发展周期、人口结构等方面, 而我国的研究视角比较宏观, 主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方向、形成机理和空间优化等方面。

(三) 生产方式的转变

有的学者认为, 城市转型实际上就是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 认为城市转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仅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变, 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有的学者城市转型看做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包括由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以及有低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高层次发展模式的转变。

(四) 综合转型

近几年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资源和环境面临着较大压力, 新一轮的城市转型开始展开, 城市转型也有了新的含义, 学者认为城市转型是多方面、多领域和多层次的转型, 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一定的发展时期之后, 城市发展将会由产业结构的转型逐步发展成为社会、文化、经济、城市建设等多方面转型的需要。

二、影响城市转型的因素

影响城市转型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城市创新与城市转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无论是城市功能的完善, 还是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都要通过创新来实现。政治因素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转型带有鲜明的政治特性, 政治领导和改革观念对城市转型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政治要发挥好宏观管理职责,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城市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导产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发展脚步也逐步加快, 但是随着主导产业的衰退, 城市的发展停滞不前, 因此, 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城市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城市转型分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两个方面, 要建立和完善中产阶级崛起、产业转型和制度创新体系, 为城市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 实现城市的顺利转型。

影响城市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模式的转变;第二, 弹性积累机制和专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第三, 资本在全球扩张速度的加快;第四,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化力量、市场取向的制度转型和城乡迁移是城市转型的主要动力。

三、城市转型的模式

相关学者对城市转型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认为城市转型模式主要包括危机转型、政府转型和整合转型三种类型。其中, 危机转型指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经济衰退型城市的转型;政府转型指的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城市转型, 在这种转型模式下, 政府要从制度、观念和实际行动出发, 使政府的决断力、适应力和执行力得到提升。整合转型指的是将城市整合融入全球区域分工, 能够有效防止城市边缘化现象的产生。

从经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说, 城市转型模式可以分为增长转型、制度转型和发展转型。增长转型指的是由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式增长模式的转变。制度转型指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发展转型主要包括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

从转型侧重点的差异来说, 城市转型可以分为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生态壮行三种模式, 其中, 社会转型包括文化、人口、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的转型。经济转型是促进城市产业进化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

根据城市转型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制度转型、发展转型和空间转型三种模式, 城市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转型是城市发展转型的前提和条件, 城市发展转型则是本质和核心, 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四、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

近几年来, 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了整体转型的阶段, 然而, 各个城市的转型模式、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因此, 城市转型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单一城市外向化的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方向进行研究后发现, 目前我国的城市转型方向是从内向型城市向外向型城市、再向国际型城市转变的过程。国际型城市主要指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较强的调控和服务能力、在国际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国家地位较高的城市。国际型城市的形成是在外向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是外向型城市发展的产物。对于我国来说, 外向型城市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 也是城市发展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外向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不可逾越的城市发展阶段。

从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的方向进行研究可以看出, 有些城市需要从制造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 有些城市需要从资源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 而有些城市需要向文化创意型转变。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 对城市转型方向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 城市转型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包括由人才竞争形式向模式竞争形式的转变, 从市场竞争形式向战略竞争城市的转变, 从权力竞争模式向规制竞争模式的转变, 从资源竞争模式向知识竞争模式的转变, 从对抗式竞争模式向合作性竞争模式的转变。

还有的学者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对城市的转型方向进行了分析, 认为城市转型的方向主要是从过物质化到减物质化、从传统要素到自然要素的变化、从关注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到关注自然生产率的变化。

对城市转型的最终目标进行研究时, 往往将城市转型集中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方面, 因此, 城市转型目标就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世界银行发布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文件, 将转型的目标确定为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市场经济, 并且指出市场转型是对指导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机制的转型, 是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结合。

跨越式发展才是城市转型的主要目标, 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是城市转型的来源, 因此, 让城市摆脱发展困境才是城市转型的主要目标, 要通过城市转型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培养新型主导产业,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使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 新技术和能源的应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我国开始进入城市转型的新时期。如何认清城市转型方向, 实现城市的顺利转型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 我国要对城市转型的概念和内涵有充分的了解, 明确推动城市转型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并且掌握城市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市转型目标的实现,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翠花, 刘鹏飞, 杨琨.基于城市更新的城市转型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 2011 (32)

[2]韩科峰.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03)

[3]李彦军, 叶裕民.城市发展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 2012 (05)

[4]徐振强, 张帆, 姜雨晨.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名城, 2014 (04)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地相继出现建设浪潮,与此相对应的,旧城区特别是老旧街区却浮现出诸多问题。本文从剖析城市老旧街区现存问题入手,借助生态都市主义理念,探讨城市老旧街区环境更新指导思路,力求对设计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前言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妥善面对城市老旧街区环境的更新营造,并积极将其融入到城市总体发展建设过程系统中去,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城市老旧街区问题凸显

城市老旧街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主要表现为建国前后建设的居住社区,集中了大量的老旧小区、老式公寓等。由于时代与其他因素限制,这类街区多为供政企职工居住,且位置分布在工作单位周边,造成居住区、工作区互相临近、相互咬合的格局,所以当下的老旧街区实际上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囊括老旧街道、建筑物、工业生产场所、公共绿地、活动区域等多种空间类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些区域日益涌现出一些问题。功能上表现为滞后陈旧,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环境与结构上则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

2.生态都市主义理念源起

一直以来,城市建设规模与理论都由建筑与建筑学主导,景观成为建筑的附属空间,造成人类与自然、建筑与空间之间纠纷矛盾不断。为了扭转趋势,美国建筑师瓦尔德海姆提出以景观主导城市为核心的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但是由于其缺乏生态学基础、狭隘地关注设计原则等因素,慢慢变得为人们所诟病。

2009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维首次提出了生态都市主义理论,其一方面吸收景观都市主义中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的思想,强调景观是所有自然、人文、历史过程的载体,另一方面正视全球化、城市化的浪潮,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考虑城市的出路。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思路转变,着重思考如何用更少的资源建设城市。

3.城市老旧街区环境更新与提升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是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相契合,同时,借鉴生态都市主义思想,在绿色、节能、可持续方面做一定探讨。面对城市老旧街区环境更新需要时,我们不禁思考,要经过怎样的整合才能使老旧街区与城市达到舒适的搭配,好向世人呈现这片旧貌新颜的好风光呢?

(1)传承城市记忆与文化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老旧街区环境更新正是借助这种差异性构建出环境特色,那么城市文脉载体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特色建筑物,建筑作为集实用与精神于一体的创造,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同时作为城市组成要素,在岁月的洗礼下,城市文化早已侵蚀其中,作家张佳佳写到:“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这里引用也很恰当。第二是鲜明的空间环境,与小体量的建筑相比,宽广的空间环境所凝聚的精神文化特质就多的多了,例如“人在画中游”的皖南地区,不仅倚重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地域符号,更依靠建筑与地形、地貌、山水的巧妙结合来传达特色与文化。

(2)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从微观角度看,人是城市能动的基本组成单位,需保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从宏观角度看,每个城市的居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从其中延伸出的生活习惯,比如纵横交错的上海弄堂与其和睦的邻里关系、福建的土楼与其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等。在为这些地方营造环境的时候,不但要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惯,还要考虑居民与环境长时间共处所凝结的平衡关系。

(3)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在城市老旧街区环境基础上,充分掌握城市基底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生态学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景观节点规划,做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系统统筹。例如其中滨水区域,在充分了解水文特征的基础上,考虑水体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滨水区域设计,景观节点和滨水植设计要符合当地生态特点,同时注重人的参与性,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和其细微观感,形成水系生态循环系统,构建绿色、开放、可持续的城市水系区域。

结语

可以预见,城市老旧街区环境作为城市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会愈加受到人们重视。未来街区环境营造发展应当遵循系统、人性、可持续的原则,将文化、人居、生态理念融入其更新过程,特别是生态都市主义理论,对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林崇华,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王健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4

普法履职情况报告

自“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实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普法措施,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活动。现将我局“七五”普法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实普法推进

(一)健全组织架构。

为保障普法工作顺利推进,我局专门成立XX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工作组,组长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局及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局及中心各科(部)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局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力推动普法教育工作。

(二)做好普法谋划。

按照《XX新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专门制定《XX新区土地整备中心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把普法任务作为常态化工作纳入每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严格遵守“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落实,年终有总结。

二、加强普法力度,提高普法成效

(一)灵活整合互联网、报刊等媒体资源。

依托门户网站,专门设立“政策法规”专题栏目,积极主动宣传涉土地整备、房屋征收和城市更新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已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20则。借力《宝安日报》《南方都市报》《XX商报》等报刊媒介,主动公开土地整备项目开展情况和政策法规依据情况,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学法用法和监督依法行政渠道。

(二)积极通过讲座、现场答疑、派发册子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2016年至今,按照普法教育活动工作要求,我局积极主动谋划,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期,把握行业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了培训、讲座等活动近10场次,涵盖了宪法、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政策法规及权属核查、协议规范等业务知识,普及受众包含了群众、街道一线人员及本单位工作人员,既提高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和业务水平,又促进了群众学法、懂法及依法维权意识。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治水平

(一)引入专业力量。

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思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推动普法工作有序进行,我局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每年聘请引进专业律师团队作为本单位法律顾问,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综合法律服务,保障日常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疑难问题。同时,我局牵头制定《XX新区土地整备法律服务团队选聘工作方案》,积极鼓励和统筹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引进专业法律顾问,建立起“区、街”两级专业法律顾问服务模式,打造高素质普法队伍,依托法律专业力量,全方位宣传土地整备、房屋征收和城市更新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法律咨询、领导决策、风险防范提供保障。

(二)抓好学法考法。

按照每年普法要求,我局及时传达学考要求,督促学员积极参与,确保全员圆满取得优秀成绩。主动采购便携本民法典,发至每位工作人员,动员鼓励全体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另外,计划下半年组织多场《宪法》、《民法典》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并组织开展工作一线普法宣传活动,向群众派发和宣传宣讲《民法典》,营造浓厚学法氛围,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学习。

四、加强法律研究,增强用法能力

以工作实际出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我局坚持加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政策法规研究,及时制定相关指导文件,力求增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人员用法能力,确保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依法依规实施。2016年9月组织编印了《土地整备补偿与安置政策要点》(第一版),指导一线人员实操工作;12月组织编印了《社区稳定和发展土地整备政策宣传手册》,并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2017年6月修编印发《土地整备补偿与安置政策要点》(第二版);10月制定并印发了《XX新区土地整备项目权属核查工作指引》,规范XX新区土地整备(含房屋征收)项目权属核查工作。2018年牵头制定《XX市XX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规范我区城市更新工作;11月在《土地整备补偿与安置政策要点》基础上,丰富完善法律法规,编印《房屋征收及土地整备法规文件选编》。2019年制定印发《XX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操作规程》和《XX区土地整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及审批指引》,指导街道办事处依法依规依政策开展土地整备和利益统筹工作。

总的来说,“七五”普法期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认真履职尽责,通过开展现场讲解、派发材料、集中培训、网站宣传、报刊媒体宣传等方式做实普法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更加法治化、规范化,提高了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带动了群众参与学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形成崇尚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有力保障了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高效推进。

深圳城市更新流程 篇5

1.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且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同意→

2.业主签署改造意愿书及委托书→

3.受托单位申报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

4.批准纳入城市更新计划 →

5.土地及房屋确权登记 →

6.开发商与业主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

7.申报改造主体 →

8.核发改造实施主体(批准文件)→

9.存入与政府银行共管的风险押金 →

10.编制更新单元规划草案 →

11.核发更新单元规划批复 →

12.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完成旧建筑物拆除 →

13.注销房地产证 →

14.建设用地报批(备案)→

15.申请建设用地方案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16.制作宗地图 →

17.缴纳地价 →签订土地使用合同 →

18.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19.核发施工许可证 →

20.开工建设 →

21.核发竣工验收证明 →

22.回迁户入伙 →

城市更新项目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篇6

风险提示:本文仅从城市更新改造实施主体的角度,对城市更新项目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予以梳理,并不涉及城市更新尽职调查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更未涉及城市更新尽职调查所涉事项的法律解决方案及其风险控制方案。

一、对城市更新项目合作方的尽职调查

1、对项目合作方包括城市更新范围所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后设立单位、项目融资合作方等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主体资格及其资信状况、公司治理结构、重大合同、税务、企业经营业务及所涉及的政府审批或许可、重大诉讼或仲裁等。

2、也可对项目合作方进行单项的尽职调查,调查并核实项目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等与项目有关的重大事项。

二、对城市更新项目土地相关情况的尽职调查

1.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土地基本情况。若项目范围内土地为国有用地,则应调查、核实《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文件,并将其分类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租赁或者临时用地等类别,并重点核实是否存在抵押、使用权年限是否到期等事宜;若项目为集体用地,则应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后设立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等了解、调查、核实集体用地的权属基本情况,并需调查明确该集体土地的用途及分类,是否属于宅基地、非农建设用地、农用地、统征返还用地、未利用地等。

2.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土地是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土地管理办法》等文件之规定,应重点了解、核实并调查项目所涉土地在深圳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即更新范围所涉土地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或其后设立组织、其他村民或法人组织之间是否存在土地性质及土地权属争议或未解决事项。

3.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土地是否已存在合作事宜。应向村集体、项目范围内所涉土地的使用权人、被拆迁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人了解、核实是否与其他个人、公司进行任何城市更新项目的合作或签署类似法律文件。

三、对城市更新项目被拆迁房屋及其物权人的尽职调查

1.全面调查、核实城市更新项目范围所被拆迁房屋包括永久性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情况,并核实其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等情况,并拟定详细清单。

2.重点调查、核实非住宅房屋情况并拟定清单。

3.了解并查证被拆迁房屋的装修状况,必要时进行证据保全。

4.向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核实项目范围内涉及违法、违章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情况并拟定相关清单。

5.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小产权房情况并拟定清单。

6.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合作建房情况并拟定清单。

7.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被拆迁房屋的出租情况并拟定清单,并以复印、影印、摄像等方式收集项目范围内的被拆迁房屋租赁合同及其相关文件。

8.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被拆迁房屋已设定抵押或存在被司法机构查封、冻结状况,并拟定相关清单。

9.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所有权或使用权有争议的被拆迁房屋情况并拟定清单。

四、对城市更新项目与拆迁补偿有关的其他事项的尽职调查

1.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华侨房屋情况并拟定清单。

2.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在建工程情况并拟定清单。

3.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擅自改变法定用途的房屋情况并拟定清单。

4.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公益事业用房清单。

5.调查、核实项目范围内军事设施、教堂、宗祠、寺庙、文物古迹情况并拟定清单。

6.调查、核实内户口所属项目范围内的生活特殊困难人员清单)。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研究 篇7

一、本土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的不利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就像一个贮存与浓缩历史的特殊容器,城市的平面、区域、肌理、纪念物等记录下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使参与城市文化循环的历史要素以物化的形式凝固与沉淀下来,作为后来文化循环的参照内容。循环的城市文化应该是值得认同的“城市记忆”。正如罗斯金(John Ruskin)所指出:“我们可以没有她(建筑)而生活,我们也可以没有她而祈祷,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她而回忆。”在现实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记忆”物化为现存的城市景观,成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这些“城市记忆”以“城市文化符号”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构建循环城市空间形态的本土性及规范城市空间形态的后续循环发展的历程中。因此,在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能够清晰地阅读城市历史、了解城市性格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以保证历史要素的循环延续。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当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形态却丧失殆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与居住空间文化的历史断裂

城市建筑是历史在城市中的积淀,城市形态的循环发展包容了其间遗留的建筑实物。我国很多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旧区在发展与保护循环方面的矛盾尤其突出。

中国城市传统居住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图1,图2)、徽派风格建筑、江南水乡和许多具有历史风味的小街。正是这些历史与文化的遗存,包含了我们所追求的生动生活所应当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今天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源泉和养分。然而它们却被当前的高楼大厦和大体量、没有人情味的广场所取代。这不仅使居住空间异化形成断裂,也造成了本土性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应更关注文物建筑之外的历史建筑的循环利用,保持其完整的建筑结构,通过功能的置换继续使用,而不应该大面积地清除。

2. 传统街区空间功能与文化的破坏

传统建筑讲求建筑之间的邻里关系,建筑与环境呈现为图底拓扑变幻的有机图景,街道空间连续且尺度宜人,其符号传达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感知。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城市生活要素,将其融入新的城市文化体系中。而当前的城市更新却没能落实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最终导致传统街道空间的解体。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充满韵味的街区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随处可见,原本蕴含文化特征和独特城市景观的街道空间变得凌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循环。

传统街区在循环过程中,城市生活与传统文化易受强势文化的侵扰和损害,为避免大量异质文化侵袭而导致本地文化削弱,应充分利用异质文化渗入的活跃作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是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介质,应在街区的更新循环中尊重原来的建筑材料、细部尺度、建筑形式,使循环利用的建筑能够传达真实的信息。

3. 城市空间形态与场域记忆的丧失

“记忆是由事件、时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交互作用。记忆受到操纵,然后符合我们的生活历史、我们看待自身的观点。”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场所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参照。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空间结构与要素组合方式集中反映了城市社会活动中的集体意识、价值观等。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就是要保持这种“场”的延续。当代中国城市记忆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与物化文化符号的丧失,如城市传统文化活动和经营空间的消失,这种丧失是整体性的。地域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被全球化语境淡化,在场性的缺失以及空间的大量复制剥离了聚居形态及文化与地域生态环境的联系,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趋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二、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优化循环策略

本土文化在空间层面上的循环更新,是传统优质空间文化要素与现代优质空间文化要素的整合,是历史文化要素与现实文化要素的共生。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历史形态,并把历史要素融入新的城市空间文化形态中去。只有时间的积淀才能给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带来厚度与层次、个性与特色。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是对历史要素的彰显和利用,让它们有机地融入动态发展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这就意味着在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新旧要素之间不应是缺乏联系的简单并置,而应该是具有互动的和谐共生。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文化本土化循环,“是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创意,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面对未来”,其结果是在新的空间形态上呈现清晰的主题表达,在新的类型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新旧要素的共生有多种诠释和多样表达的可能。

1. 重视“背景”衬托,体现秩序循环

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循环需要体现一定的秩序,各要素的主次关系就是秩序性的重要方面。当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为突出历史文化主题时,需要将历史要素在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环境中新加入的现代元素应该起到陪衬的作用,完成整体的循环。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主角与背景是构成形态循环的完整结构。为此,要特别注意空间背景的从属性和匀质性。从属性反映了对背景地位的认同态度,匀质性则要求构成背景的空间要素应尽量减少自身的变化与反差,包括造型、色彩、尺度、节奏等许多方面,从而弱化其在城市空间形态循环中所占的比重。

2. 强化“线索”延续,保持逻辑循环

城市空间的循环表现出外在和潜在的逻辑性,体现了城市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发展脉络,这也是本土文化循环更新需予以保护和维持的财富。这些线索本身虽然并不外显为城市空间循环的构成要素,但却为历史要素和现代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明确的结构规则。保护和延续线索,不仅可以将新旧要素统一在具有历史意味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线索的强调和完善,来形成城市的鲜明特色。

第一,强调城市空间序列的轴线。如巴黎对城市轴线的经营(图3):从卢浮宫开始、以凯旋门为节点的轴线大道,是巴黎老城的空间“主轴”,而德方斯区对于城市来说则是新的形态,轴线的延续保持和发展了源自老城的城市空间结构。依靠强烈的线索性,新旧要素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并有继续循环扩展的可能。同时,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线索中的新要素以“门”为形象,对于凯旋门的“类型”进行了现代诠释,界定了空间循环的类型,提示并彰显了城市意象。

第二,拼贴城市空间平面脉络。如北京以四合院为细胞形成的历史街区,体现出强烈的空间肌理。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理念要求老城区的更新以“拼贴”为手段,将新的替代元素按照原有肌理编织到城市空间中去,从而对其场所感进行保护。“拼贴”就是顺应历史线索而进行的新旧整合,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可作为这方面的范例(图4,图5)。

3. 提倡“人性化”尺度,促进人文循环

人性化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尺度,是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如吴良镛指出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安全、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的城市。人们在这里理应得到一种人文关怀。”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体现在城市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街心花园、步行街、社区绿化的设置等。循环的城市是“人性化城市”,其目标是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本土化的城市空间提倡符合人的行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以步行尺度为前提来构建循环的城市文化形态,提倡创造具有归宿感的空间形态。

4. 注重“原型”抽取,诠释历史循环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类似性城市”的概念,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再重新组合,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图6)。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历史建筑传统进行不同的诠释,促进历史文化的循环。

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可以从罗西的类似性城市中得到一些启示:原型的本质是生活和形式的精确结合,是对现实形态的提炼、提纯和提高,是创造循环秩序的丰富形式。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就像是物种遗传的密码,既是一种稳定的延续,也可以随着不同的条件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其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将历史形态的信息包容于现实形态之中;二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来新要素,因其是对“基本秩序”的反映,是对“遗传密码”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城市空间中,更易与历史要素形成对话,并与之整合为内涵一致的城市场所。

5. 搭建新旧“中介”,强调场所循环

无论是具有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空间,还是具体的建筑实体,在城市空间循环中作为中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其一,在新旧要素结合循环发展之间作为划分和连接的“界面”、“标志”或“桥梁”而存在,强调历史要素的边界和形态特征,通过新旧对比达到突出空间主题的目的;其二,作为新旧要素间的“过渡”而存在,模糊两者的对立倾向,实现由此及彼的自然转换和要素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循环的具体要求,中介要素可以对新旧要素的对话关系起到“强化”或“弱化”、“硬化”或“软化”的调节作用,创造和完善具有历史场所感的循环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设计美学》)

三、结语

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提倡城市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与向上的城市精神氛围,赋予人平等的起点和多元的选择。这就要求城市文化在循环中采取整合的机制,将多元文明与本土文化扬弃、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在地域传统的鼓舞下,创造一个“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循环环境,使城市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场所感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本土文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入手,提出解决本土文化形态在城市空间层面的优化循环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循环更新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张京详.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规划师,2009(5)

[2]John Ruskin.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89

[3]James V.Wertsch.Voic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8

现阶段对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建筑和空间属性上,对城市更新中遇到的问题从城市整体尺度和各个要素的有机联系研究较少,对城市更新中的整体保护和动态发展模式概念思考不多。城市历史景观(HUL,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是一种整体保护方法论,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思路。

一、城市历史景观是城市更新中的可持续方法

(一)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

2011年11月10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一致通过并采纳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年来第一次颁布关于历史环境的法律”。城市历史景观关注全球范围内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诸如环境质量恶化、社区活力丧失和城市宜居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历史景观认为城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在历史上的层积(Historic Layering)。任何具有该城市特征和质量的地区都应该进行保护,而非局限于原有的“历史中心区”和“建筑群”的范畴。这种保护不是单一的保护,是在整体保护框架下的发展式保护,兼具保护和发展。

(二)城市历史景观在城市更新中的可持续体现

1.整体保护

传统的城市更新思路对老城区的保护也倾注了心血,但关注点常集中在已经贴上“权威标签”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上。建筑组群、历史街区或旧城往往被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点联系被切断,城市肌理破碎化。城市历史景观非常强调更新前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针对那些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要素,而且任何能代表城市持续性发展的景观要素均被纳入被保护的范畴,强调点、线、面的联系,完整性成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整体保护模式强化了传统社区的有机联系,为城市更新尤其是老城区更新后的高效空间和强大城市活力奠定了基础,是高质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战略。

2.多元素协调共生

城市历史景观认为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只强调建筑等物质要素是不足以进行生态协调发展的。对于保护的要素既包括传统关注的建筑实体,也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地形地貌、水文植物等自然环境;既包括土地使用、空间肌理和建筑形制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建构,也包括生活习俗、历史传统、文化氛围等无形的文化礼制和区域价值概括。这些已经存在的要素和即将新建的要素建立生态协调关系,共同存在于更新后的城市系统中,共同向着顺应系统动态的方向发展,共同维系着城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3.动态发展

城市历史景观把自然生态系统、非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整体纳入城市发展,谋求城市发展中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城市历史景观立足于发展,追寻的是保护和发展共存的模式,城市的整体保护和多元素的协调发展是为了给更新后的城市带来更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更新方法是一种非常智慧型的城市更新模式。

二、基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发展策略

本文重点研究较有城市代表性的区域,包括历史核心区、自然生态区、工业用地区和其他区域,保护和发展并重是城市历史景观概念提供的有效思路。

(一)历史核心区

该区域集中在老城区,是城市经济繁荣、衰落及创新的生动记录,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历史街道、典型城市肌理、地域特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等,具有无可估量的可持续价值。我国多施行的方法是将原有居民迁出被保护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处于孤立的“博物馆”状态,或处于破败状态,或完全被拆除,或采用了复古建设,既增加了拆迁安置的难度又毁坏了地区特色。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角度出发,该区域更新具体策略如下:

1.保护方式

对待“文物级”的历史遗产,可采用重点保护,形成历史景点,并和其他历史景点建立有效的联系通道,形成片区;对于历史街区,可鼓励原有居民继续生活在其中,对保持传统手工艺和商业活动的居民点进行鼓励和特色化经营引导,增加延续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绿色场地,重新恢复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重塑地区吸引力。

2.旅游与居住的平衡

随着全球文化旅游的盛行,城市的历史地区已成为人们体验地域特色生活和文化的目的地,旅游成为城市更新的新目标。但是若将旅游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更新目标,需要大量旅游维护资金,在旅游淡季时该地区会失去活力;重点应该放在对该地区居住和商业的文化恢复上,以此带动旅游产业,做到旅游和居住的平衡,是维系该地区活力的最佳方式。

(二)自然生态区

这里的自然生态区指的是包含水体、河岸、植被和地形地貌等在内的区域,包括自然存在或者人工营造的环境。如在我国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保存完好的护城河及贯穿多个城市的京杭大运河等人工资源;自然资源如南京的紫金山、杭州的西湖等;还有一些逐渐演变成为富含多种生物群落的宗地;此外,城市中拥有较长生长年龄的单株植物也应予以重点保护。具体策略如下:

1.资源的保护模式

城市中的自然资源非常罕见,一旦毁坏即很难恢复。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生态资源仍未普遍重视,仍大范围存在诸如填河建房、砍伐大树或河岸带硬质化等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现象。对待这些资源应该首先进行整体保护,即不仅保护其自然要素本身,对要素所在的关联环境也要进行保护,形成生态要求下的能进行自然进程的生态区域。

2.人工控制下的动态进程

代表场地特征的自然要素要进行完全保护;附属或者处于损坏中的要素要加以修葺;对于自然生态区发生的事件、空间要加以保留和改造,使之融合在整个场地中,彰显场地特质。人工控制是为了场地向着目标方向发展,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成功建设可为范例。

(三)旧工业和旧基础设施区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厂、上海滨江创意园和上海老码头广场改造等。城市历史景观角度下的更新策略如下:

1.元素的保护

工业厂房、管道、烟囱、铁轨、船只、码头等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和设施是旧工业区和旧基础设施区的代表符号,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繁华。保护具有地标意义的重要元素是进行该区域更新的首要考虑要素。工业建筑的结构、材料和布局方式较为灵活,可选择性地保留一些重要建筑的外在和主要结构,重新置换其内部使用功能,如北京798、上海滨江创意园、南京红山创意产业园中被完全或者部分保留下来加以改造利用的的工业建筑,充满了工业艺术气息;对于旧基础设施用地内诸如码头、铁轨等要素,也要进行多角度保护,使其成为场地内的文化设施,在此基础上完成新功能的更新,如广州中山岐江公园里被保留下来的铁轨和机械设施。

2.产业的引入

产业引入是完成功能置换的有效方式。对旧工业用地内功能置换,包括引入创意文化产业和举办大型文化项目。创意文化产业包括绘画、礼品、手工制作、餐饮等,以此为依托,融合休闲、办公和文化展览等,在激活经济的同时丰富了城市文化氛围,如北京798被改作展览空间和办公空间,上海滨江创意园被用作标志和入口空间,南京红山创意产业园现为艺术创作空间。营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旧基础设施用地实现功能置换的有效方式,城市公园、亲水环境、慢行系统等都是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可持续性模式,如广州中山歧江公园中保留下来的设施作为城市公园的标志性元素,趣味性十足。相对于千篇一律的城市空间,这些具有场所文脉的空间更具有归属感和活力,既服务了城市居民,同时又能极大地吸引各地游客。

(四)区域间的融合

从城市整体尺度考虑,历史核心区、自然生态区、旧工业和旧基础设施用地区常有交叉,对于该综合区域的更新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找到文化、居住、产业、生态的结合点,提倡土地混合使用,实现地区的最优化更新。对于没有交叉的区域,在实现了各个特色区域的可持续更新后,建立区域联系通道,如在历史核心区和自然生态区建立历史自然通道,在旧工业、基础设施用地区和自然生态区建立工业历史连廊等,实现区域间的联系,充分激活整个老城区的活力,并形成能辐射新城区的能量。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在详尽的调查基础上明确现有城市景观的“层积”价值,确定必须保留的城市景观,然后制定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方法,将被保护的区域整体纳入城市的动态发展方向,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更新途径。国家政策和规范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政策结合专业知识将会是非常强大的力量。此外,在城市更新中还应该发挥公众的力量,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这将极大提高城市更新进程和更新后的居住活力。尽管现状潜藏着危机,但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思考与改进,更新后的中国城市将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2012(05):21.

[2]韩峰.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中国园林,2012,28(05):6.

[3]UNESCO.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ttp://whc.unesco.org/en/activities/638/,2011.11.

[4]郑颖、杨昌鸣.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从“历史城区保护”到“城市发展框架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华中建筑,2012,12(8):41.

[5]张松、镇雪锋.历史性城市景观——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2011,22(3):32.

[6]罗·范·奥尔斯、韩锋、王溪.《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中国园林,2012(05):17.

青县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篇9

作者:罗铭

伴随城市化率逐步提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生活品质下降等“城市病”开始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研究领域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更新”概念,其重点在于通过对城市资源的调整、整合和更新,提供创新制度并引入金融支持,使城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实现城市的永续利用。

城市更新,是城市的新陈代谢。它让一座城市始终拥有可以聆听的故事,可以感知的温度,可以安放的生活。

没有割断与当前和未来的联系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美国人似乎从来不属于城市;而尽管从文化和环境的角度抨击城市,却从未能阻挡美国人离开乡村和小城镇,融入大都市的脚步。因为城市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心和发动机。因为城市始终是创新中心和决策中心,并激发人类的想象力,是当代这个愈发全球化的社会里体现国家意志之所在。

自1961年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以来,随着该书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世界也越来越关注美国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新近出版的《美国城市史百科全书》,为这种关注提供了新的研读文本。

这本书的词条,既包括美国的大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建设者;既包括争夺城市空间、形象认同和生存空间的不同群体,也包括城市建筑、开放空间和文化活动所展示出的不同意象。

从纵向看,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主要涵盖了过去150年的美国城市史。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段,是因为这一时期集中反映了美国城市的发展变化——正是在这一个半世纪中,美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并进而向后工业时代过渡,美国城市也因之不断调整。

焦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因为在这个时期,美国发生了最剧烈的变化,从更多的农村转移到主要的城市定居。这对当下正在经历快速转型的中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许多曾经出现在美国的问题,如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缺口的弥补、城市环境的恶化等,也成为当代中国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本书对美国城市史的介绍和研究,无疑为我国走向城市国家、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从横向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涉及许多方面,跨越多个学科。300多名撰稿人来自美国各地的大学,以及公司和政府机构,跨越包括建筑、规划、社会学、环境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兴趣出发,对城市的某个侧面展开研究。尽管研究领域各异,但撰稿人都将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入城市进程中,在城市为何增长和城市如何增长的大框架下开展探索。

尽管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百科全书,但同时也没有割断与当前和未来的联系。它在整合既有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词条既包括传统的学术课题,也包括新兴的研究热点。城市间竞争、公共服务的起源以及城市内部的社会流动这些曾经的热点话题均在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新兴课题同样如此。对于城市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对于当今世界的理解,因此女性城市经验、城市中与性别相关的制度和规则等话题,以及垃圾处理、疾病防治等城市环境问题,也出现在书中。

尽管有其他作品与这本书内容相似,但通过对城市历史学科的总结,这部百科全书似乎找到了一个独特的领域。

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更新后的伦敦仍是伦敦

在一个充满梦想的大时代,城市无疑是诞生奇迹之所。而散布于城市中的城中村,在看似黯淡的表象之下,也蕴藏着城市的活力,只是需要智慧的治理和合适的更新。好的城市更新项目就像一朵朵从城市中开出的希望之花,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更新的参与者,不论是政府监管机构、投资商,还是经营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城市也可以通过有序的更新和改造提高自身的活力。

秦虹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迄今,一直从事住房与房地产理论和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百余项国家部委及地方科研课题。他与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苏鑫合著的《城市更新》,从规律、经验和制度三个维度,回溯了城市更新的历史,考察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其独特之处在于有机结合了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商业模式的探索。

书写的起源是2017年9月,两位作者作为城市更新课题组成员,赴英国伦敦考察调研,看到了一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伦敦在城市更新下正焕发着新的活力。伦敦市在18世纪初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1939年的伦敦市人口达到了800万,之后的30年间下降到了660万。但过去的10年,是伦敦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2015年伦敦市人口再次超越800万,达到了860万,创历史最高纪录。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移民的增加。伦敦市长预计,到2050年,伦敦市人口将达到1100万。古老如伦敦,如何消化巨量的人口,而依然保持迷人魅力?这是值得人们探究的。

当然,课题研究始于伦敦,但不止于伦敦,其他研究对象还有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城市,中国台湾也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样本。

这本书记录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成果之一:文脉不断,伦敦才依然是伦敦。

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化过程的开始时间、发展速度和已达到的水平存在着悬殊差距,但世界城镇化过程并非没有一般规律可循。从发展阶段看,城镇化大体经历了“城市化—大城市郊区化—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但这三个阶段之间并非存在完全清晰的划分界线,城市化、郊区化、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的某一时段可能同时进行。从发达国家的

发展历程看,城市更新呈现如下规律:由拆除重建式的更新到综合改造更新,再到小规模、分阶段的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由政府主导到市场导向,再到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由物质环境更新到注重社会效益的更新,再到多目标导向的城市更新。

再以伦敦为例。泰晤士河北岸是伦敦发展充分成熟的地区,25个左右的塔吊,基本都是区域的更新项目建设。比如在一个酿酒厂原址上改造成的建筑事务所,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新设计公司。千年城市要焕发活力,唯有持续不断地更新,但变化可以是翻天覆地的,城市的文脉却不能变,这是更新之后的伦敦仍是伦敦的关键所在。

成果之二:成功的更新总是特别注重城市遗产的价值。

在英国人的价值观里,建筑、音乐和文学是同等重要的艺术载体。英国的古典建筑往往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城堡到教堂,从酒店到住房,从办公楼到公共建筑,英国建筑因为其风格独特、保存完好而成为人们生活和记忆中美好的一部分。而在这些传统建筑之间,混杂着许多新式建筑,或独立成楼,或混成一体,新旧建筑之间,古老的美与现代的美相映成趣,绝大多数是协调完美的,虽然少数也不尽然。这种新旧结合的表现形式实际是城市更新要彰显城市遗产价值理念的表达。旧有建筑是城市的基因,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充分“尊重”它们,才有成功的“更新”。

成果之三:城市更新要平衡政府、投资人、民众三者的需求。

政府是城市更新的规划决定者,投资人是主要实施者,民众是最重要的受益者,成功的城市更新要形成三者共同参与的机制。如政府要制定因时制宜的法律法规,实施灵活的弹性规划管理,利用财政资金提供多元支持,构建多主体合作的体制机制,执行多种政策优惠的新区制度,采用独特的城市更新管理框架等。除此之外,伦敦的管理理念还有其特别之处。例如,用视角走廊管理建筑高度,而不是遵循僵硬的建筑规范;用少建停车场和收取拥堵费的办法解决市中心的交通拥堵,而不是拆房拓宽马路、破坏城市原貌;采取灵活积极的政策支持城市更新,充分发挥社会捐助、公益基金的作用,而不是政府包办;决策采取政府、社区、投资者相互协调平衡的办法,而不是由一方的利益决定,虽然损失了效率,但可以获得共识和共赢。

成果之四:城市更新彰显设计的力量。

城市更新一定会对城市的原貌有所改变,这些改变涉及形状、颜色、功能等,这些改变是否成功,要看设计的功力,通过设计来表达城市更新投资者的理念和愿景,再用新的材料和方式予以实现。所以成功的城市更新无处不显示艺术、创新、创意的贡献。在伦敦,处处可以看到城市更新中体现创意的设计。如河边的座椅一改单调款式,而被设计成彩色波浪形的、扬帆的帆船形的、弯曲手臂形的,与河的流动和游人的向往相互映衬;住宅被设计成全玻璃透明的,在现代建筑材料的装饰下增加了街道的美感;废弃的塑

料瓶做成艺术品对外展示,处处提醒人们节能环保的理念;公共建筑的屋顶都是设计成可以观光的,体现城市是属于每一个居民的价值观;路口的建筑多是流线形状的,广告设计几乎是与建筑融为一体而难以分开的,绿色景观如同是自然天成的。在伦敦,专门设有创意产业局,创意产业为伦敦提供了50万个工作岗位,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金融服务行业。没有创新、创意,不会有成功的城市更新。

中国的城市更新也已进入有机更新的新阶段。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拆旧建新式的城市更新,发展到承载新内容、重视新传承、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方式的反映新时代要求的城市有机更新。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城镇化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变到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这本《城市更新》是有价值的。“美丽东京”的含义在于每一处的“规整”

那么,城市究竟更新成什么样子才是好的?在很多人心目中,东京是理想城市的模样。三岛由纪夫钟爱的东京艺术酒吧,白洲正子刮目相看的古董店,令谷川俊太郎流连忘返的美术馆,仿佛从明治时代穿越过来的匠人店„„东京每块细小的方寸中都蕴藏着美感,却不过分强调。

不同于其他旅行指南,《d设计之旅:东京》以“旅行”为切入点,深入采访当地的匠人、音乐家、摄影师、艺术家、独立店主、资深生活家,捕捉当地人文、建筑、美食、民艺等易被忽视的设计细节,展现日本47地独特的美好生活方式。书中所选的每一处,无论是咖啡馆、町宿、料理店,都是当地人花了很长时间去创造出来、蕴含独特个性和风格的东西,也是会一直存在流传下去的东西。

作者长冈贤明,是“长效设计”(Long-lifedesign)的提倡者,倡导从“旧物”里提炼出“新美感”,他认为长时间可以保存的物件,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东西,而不是带有时代肤浅烙印的一瞬间。

但东京是一座“美丽城市”的含义,还不仅仅在于设计出来的魅力与历史的遗迹,还有东京每一处“规整”所叠加累积出来的整体印象。比如,车行道与人行道的分界线高低有别,马路上的白线画得平直整齐,这些都是放眼望去对这个城市的直观感受。电动扶梯的台阶缝隙里没有垃圾、干干净净,扶手上也毫无污迹、一尘不染,这些都是游人在亲身接触时能够体会到的细节。就连东京的玻璃建筑的表墙所映出的景色,都不会因为不平整而出现歪斜。东京站、丸之内一带的规整程度,恐怕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找不出能与之匹敌的地方了。

东京没有美到可以做成明信片的风景,但东京的美好似光洁水润的肌肤,来自于对“细胞”的保养。日本人使用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对建造与维护城市的精度追求,与精密机械技术中对精度的追求如出一辙。打磨好每一个细节,再经年累月地保持整洁和细心呵护,无数这样的心血凝聚在一起,就成了东京这座城市。

上一篇:2018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转变作风从“心”开始(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