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直稳定物价工作几点建议

2024-06-0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州直稳定物价工作几点建议(共1篇)

州直稳定物价工作几点建议 篇1

州直稳定物价工作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

自去年7月以来,全国、全区包括州直各县市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体水平逐日攀升,增加了居民生活支出,加大了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对此,州党委、政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发改委、经贸委、工商、质检、农业、建设等部门连动出击,形成合力,确保了物价相对稳定和市场供应充足。但是,今年以来,州直居民消费价格高开高走,上半年分月看,各月分别累计上涨6.0%、5.1%、5.3%、5.6%、5.7%、5.9%。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5.9%,略高于全国水平。八大类商品价格除交通通讯外普涨。食品、居住、医疗保健、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娱乐教育类价格分别上涨11.9%、1.4%、3.0%、1.9%、9.5%、1.7%、2.4%。特别是随着猪肉价格的迅速走高,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给州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主要原因

我认为本轮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冬今春以来,伊犁及周边地区遭遇了雪灾、倒春寒、开春持续低温及大风袭击等,导致地产鲜菜减产且上季时间晚、牛羊肉存栏量减少,季节性因素影响导致供应偏紧,使蔬菜、肉类等食品类价格上涨。二是农资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及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大幅上涨增加了农牧民生产和维护成本,并由此推动了产品价格的上涨。三是伊犁具备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出口外销优势,农产品源源不断“西出”国门,销售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伊犁逐渐成为中亚国家蔬菜的重要供应地。随着水果、蔬菜、蛋禽等食品出口和外调量增加,使本地市场供应量相应减少,影响到供求关系导致整体价格上涨。四是各县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民生工程大量开工,以水泥、钢材为主的建筑原材料供应不足且价格持续走高,致使建筑成本增加。五是居民消费心理预期脆弱,生活幸福感降低。随着2007年以来,伊犁房价开始走高,到现在物价持续居高,广大老百姓对物价居高不下已经见怪不怪,甚至不涨价反而感觉不正常。致使部分商品敢涨价,老百姓也敢消费。今年3月份日本发生海啸,导致州直食盐脱销,500克一袋的食盐居然卖到了10块钱,而且还买不到。老百姓心理产生恐慌,一

哄而上抢购,到现在,有的居民家里的食盐10年都吃不完。

三、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要提高市场供给能力。提高市场供给能力是稳定市场物价的基础。“价格上涨有一个链条,是一种连锁反应,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半成品价格的上涨,最终必然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提升。”要抓好粮食和蔬菜等供应基地保障产业链的控制权,才能抓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定价权,唯有如此,政府的价格调控措施才具有威慑力。由此,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把粮油菜等农产品生产作为保供给、稳物价的基础性工作,落实“米袋子”、“菜篮子”主要领导负责制。特别要把蔬菜生产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措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供给总量,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同时,要大力促进规模化、标准化肉牛、生猪养殖及奶、蛋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农牧、供销等部门要全力保障化肥、种籽、饲料等农资商品的生产和供应,稳定零售价格。当下,广大群众即将开始进行冬季储煤,煤炭部门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协调指导力度,保障冬季用煤正常供应和价格稳定,优先保证群众用煤需求。电力公司要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和企业生产的电力供应,经贸部门要加强对成品油市场供应的动态监

管。

二要加强生活必需品调运储备。加强对面粉、食用油、肉禽蛋、蔬菜等货源组织、调运和储备,是保障供给、稳定物价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州还没有真正的肉食品储备基地。各县市,发改、经贸、农业、畜牧、粮食等部门要积极争取,加快农副产品、肉食品储藏保鲜库建设,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健全完善储备制度,扩大新产品储备量,确保市场粮、油、肉、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有效抑制粮油及菜价过快上涨。特别是诸如巴口香等国家长期扶持的龙头企业,更要引导其担负起社会责任,为稳定市场物价作出贡献。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在主要公路都要设立醒目标识,认真执行“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确保市场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快捷、高效运输。

三要强化市场价格监督管理。加强市场价格监督监管是遏制市场价格过快增长的有效手段。前一段时间,发改委、建设等部门在稳定建材价格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做法要继续发扬,并形成长效机制。我建议由发改委牵头,经贸、工商、质检、粮食、农业、畜牧、税务、卫生等部门抽组人员,组成市场价格联合检查组,对城乡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超市等为重点的城乡供给市场和粮、油、肉、蛋、蔬菜、药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广大经营者要采取提醒、告诫等措施,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规范经营行为。要重点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相互串联、操纵市场价格;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恶意囤积;炒作农产品,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变相涨价等行为。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同时,要加强对价格变化情况的分析预测,及时掌握主要生活必需品生产、销售、调入、调出、库存等情况,密切关注价格动态,科学进行价格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市场波动异常、价格上涨较快的,采取调价备案制、临时限价、差率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要确定专人值守“12358”价格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对价格、收费问题的投诉举报,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畅通群众价格权益诉求渠道,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切实做好节日市场供应。从现在到肉孜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是稳市场、保供给、保民生的关键时期。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抓好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

各项工作,及早制定方案,加强货源组织和供应,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加强对州直批发、零售企业和各类市场的调度管理,确保节日期间商品供应丰富充足。建议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和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收费标准一律从低执行,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确保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五要强化舆论引导。宣传、文体、广电、电子政务等部门要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宣传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及时报道州直稳定物价工作开展情况。在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发改、价监部门要适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引导社会各方面客观看待价格波动影响,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合理引导广大群众消费预期,防止因市场心理恐慌引发抢购、断供的现象。

保障供应、加强监管、稳定物价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州直稳定发展大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抓共管,扎实做好稳定物价的各项工作,为推动州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老百姓安居乐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工业锅炉简介下一篇:印刷工艺学教学实践改革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