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稳定性

2024-09-30

工作稳定性(共12篇)

工作稳定性 篇1

我们时常可以听到“中国同比增长率”、“中国的人均GDP世界第几”等关键词,又或者是在城市之间比较的钢铁产值、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度和新发明的化学药品等生产率的比值的新闻,而将数据统计的量值传递到生产、贸易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桥梁就是是计量标准。量值是用一个数和计量单位表示的量。例如一美元。这里的“一”是数,“美元”是货币的单位。换算成人民币,则是6.47元。其中最关键的参考数据是计量标准。全国量值达到统一,计量标准功不可没。计量标准有着其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物体的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能力。对于计量标准来说,就是指其恒定不变化的能力。

1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工作的基本概况

1.1 稳定性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考核工作时稳定性核查标准的选择不恰当。核查工具以及被核查对象分为实物量具和非实物量具。实物量具的不稳定因素对核查结果带来的影响较小,为了让核查工作简单化,即不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核查工具通常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实物量具为核查工作的标准。而对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方案。例如被核查的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这时一般根据往年检定并记录的计量标准或校准证书上给出的量值来精准画出核查工具的稳定性变化曲线图作为稳定性考核工作的记录。这样一来,许多计量机构都对这两种核查方法不甚了解甚至混淆,从而导致稳定性考核工作的错误记录。另一个问题就是计量标准核查的方法错误。国家发布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规定,对已经建立的计量标准,要求每年都对被核查对象进行一定多次数的测量,也就是进行以组为单位的重复性测量,每年的测量结果都以数据的平均数为准,每相隔两年的平均数作差比较,得到的差值作为这个时间段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记录。然而许多计量机构都没有遵守规范中的规定方法,而是特立独行,这样便影响了全国量值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这个对于已建的计量标准的核查方法明显对于新的未建立的计量标准是不适用的,则不能使用统一的方法记录其稳定性。

1.2 稳定性考核的重要性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计量标准考核工作的关键。每个计量机构都要撰写该机构关于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并上报上级领导层。因此《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都是上级领导关注的焦点。可以发现,大部分《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核心内容都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工作以及其结果报告。由此可以看出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其建立计量标准的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为了得到成本低、速率高、专业性强以及准确无误的计量结果分析,毕竟准确的计量手段是对企业下一步工作部署的最直接反映数据和决策的领导方向,从而保障了企业的正确运行以及步步紧凑的工作部署。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保证计量标准准确性的基础,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间接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计量监督的第一步,也是最综合的核查对比参考值。

2 稳定性考核工作的未来展望

2.1 如何解决目前的问题

无论被核查对象是否非实物量具,都要对核查工具,即实物量具,进行稳定性考核,而不是根据其新旧程度以及其鉴定证书简单地记录其稳定性。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核查器具的不稳定因素而导致被核查的对象稳定性记录有很大的出入,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国家数据局的统计。因此,计量机构必须从第一个步骤就严格把关,从核查器具的检查到其计量标准的测定,都要按照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进行,不可疏漏。对于未建立的新的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用合适的计量标准对被核查的实物量具进行测量,同样每次记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组为单位重复测量。不同于已建计量标准,新的计量标准不能以年为时间段记录,因为新的计量标准还未被考核通过,要保证其最新的稳定性,一但发现有问题还可以立刻改善,而不是等到一年后才发现。

2.2 对未来稳定性考核的工作建议

国家方面,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外国友邦进行经验交流,寻求最直接和方便的工作鉴定方法,结合中国本身计量标准考核工作的不足,经过研究人员的讨论,询问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法规草稿,经过严谨的修改,及时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并下达下面的机构,规范国内计量标准的考核方法,保证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工作不偏离时代的轨迹。政府则要及时传递最新的信息,力求每个计量机构都能掌握最新的动态,能够用最快时间调整考核策略,不耽误计量标准的考核工作以及每年的数据统计。同时政府应下派人员到计量机构去视察工作,监督计量机构及时改正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计量机构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事,一丝不苟,学习前沿的经验,并能灵活应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融合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计量标准考核方法。

结束语

计量标准的考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数字计算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强大技术支撑的项目。从国家法律的规范,到政府机构的监督,再到计量机构的工作,一步步紧扣,缺一不可。所以在这项工作中要注意这三方的交流,保证信息的灵通性和准确性,命令下达的过程中需要认真严谨地检查与核实。以计量工作为建设中心,严格根据《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执行,避免低级错误,正确分析计量标准考核的结果,认真编写报告材料,不断改善存在的问题,不断进步,向时代的前沿靠拢,为企业的运营负责,为国家的统计工作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摘要:历史上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真正掌权后便对国家制度进行改造。其中包括计量标准。一开始所谓的计量标准是指计数单位,如米、升、尺等。随着时代的演变,计量标准也由一开始单纯的单位面积,变成如今按照适用范围、工作性质和原理划分的各种计量标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测定经济的增长率,最重要的参考值就是计量标准。故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对于计量机构而言,稳定性的考核记录是一个必要的存在。考核程序中,检查是否有稳定性考核记录是第一步。因此做好计量工作的稳定性考核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工作

参考文献

[1]马艳,阚红秀.浅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J].2013年力学计量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专集,2013(33):171-172.

[2]李晓燕.浅淡计量标准考核中常见的几个问题[J].应用技术,2015(5):45-47.

[3]李秀杰,吴大伟,刘宏宁.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及稳定性考核工作中常见问题辨析[J].吉林电力,2015(12):49-53.

工作稳定性 篇2

一、招聘把关

招聘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招聘员工不能单方面从数量上去满足车间的需求量,还要考虑员工的素质和质量。每一个公司的各方面情况并不会一致,一个员工可能在原先单位工作情况比较好,但到我们公司并不一定适合,这就需要综合考察员工以前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否同我们公司相一致,如不一致,他是否能够接受我们公司目前的管理及生产时间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其它方面年龄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相比较来说结婚的要比没有结婚的稳定性要强一些,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冬季马上来临,各建设工地和在外作业工程逐渐就要停工,这也是一些结婚员工考虑的方面,招聘把关严一些,从众多的应聘者当中找到基本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这也是当前员工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员工的自我认识

由于冬季的马上来临,各方面工作逐渐不太好找,永阳钢铁公司的停产,以及周围几家公司的不正常生产,这也是当前我公司拥有众多的应聘者和一些年龄适中的员工稳定性增强的一个方面。

三、公司在生产方面采取的激励措施

十月份是我公司的大生产月,公司为此为焊管车间员工增加了工资,并制定了详细的激励措施,这也是当前员工努力工作,稳定性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员工的思想意识比较直观,他们目标非常明显,就是要拿到高工资。

但是暂时稳定的同时,也蕴藏着不稳定因素,主要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作时间的修改

最近车间修改了上下班时间,又提前了上夜班人员的打卡考勤和工作时间,而天气逐渐变冷,上夜班员工由于天气冷,时间长,白天休息有时休息不好,会感到很疲劳,以致会增强不稳定因素,个人离职动向会慢慢出现。

二、十月份产量万一完不成,员工希望破灭,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没有信心

这个月公司下了很大的激励措施,员工对这个月的产量指标抱有很大希望的,因为他们都想拿高工资,现在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同以前大不一样,在门外扎堆说话的少了,设备发生

问题后,也积极地参与抢修,工作积极性比以前大有高涨,但是当前的形式不太明朗,具体能否完成目标车间员工心里都没有底。如果万一玩不成目标,员工会觉得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产量也上不去,会把责任全推到设备身上,以致产生消极因素,甚至离职。

工作稳定性 篇3

【关键词】地质条件;构造;煤层顶板稳定性

在煤层未采动前,岩体内应力处于平衡状态。采动后岩体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造成了围岩变形,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下沉和垮落、支架变形和破坏等,给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如何管理好回采工作面的顶板,那么必须从地质条件对煤层顶板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掌握其规律。

1.煤层顶板岩性

岩性是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重要的因素。煤层顶板岩性几乎都是沉积岩层,岩性的不同,其抗压强度也不同。

同一岩性,抗压强度变化的范围很大,同是砂岩,但矿物成分的比例、胶结成分、胶结类型不同,它们的抗压强度显然也不同。岩性在直接顶板分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泥岩、页岩和砂质页岩之类多为中等稳定顶板,而砂岩则几乎都为稳定顶板。

造成顶板不稳定的岩性往往是薄层的泥质岩。如龙湖矿一采区的36号煤层顶板,为不稳定或为中等稳定顶板。直接顶板岩层的组合形式对稳定程度有很大影响,它是反映顶板整体性的最重要因素,这种组合形式即“复合顶板”。复合顶板一般由下软上硬的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由于上、下软硬层的下沉不同步,软层快而硬层慢,从而导致软硬岩层“离层”,有的顶板中间夹有一层煤线或软弱岩层。

有些顶板岩层组合中夹有砂岩透镜体,在这种情况下,透镜体很容易剥离而发生冒落,尤其是透镜体的边缘部位。值得重视的是,许多直接顶板中的薄层的冒落,砂岩的冒落比起泥岩来说都要厉害,往往呈大块岩体下落。

2.煤层顶板厚度

直接顶板的厚度一般为2m左右,但是影响岩体强度的是分层厚度。

层理面其实也是一种弱面,当顶板悬空时,沿层理面易出现离层而发生顶板冒落。层理越发育,其顶板的整体性越差,因而易发生冒落。如页岩的整体性比起厚层状的泥岩就要差得多,前者易破碎,而后者就明显要好些。层面光滑的水平层理比层面粗糙不平的斜层理或波状层理易产生离层,岩性变化形成的层理比由结核等顺层分布所形成的层理更易产生离层。

3.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影响煤层顶板稳定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小型构造,它的出现可以使顶板岩层的整体性、坚固性遭到完全破坏,其强度大大减弱。需要强调的是,这时岩石越硬,厚度偏大的岩层,其破坏性反而更大。煤矿回采工作面的冒顶事故,有很多都是由于构造,尤其是小断层造成的。

(1)小断层。小断层在顶板中,尤其是脆性岩层的顶板中常常出现。这种落差小于煤厚的小断层,虽然对工作面布置关系不大,但对顶板的稳定性却影响很大。

工作面中出现小断层时,不论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在断层下盘靠近断层面附近最易冒顶。这时断层面为薄弱面,工作面推进时,使下盘岩层与上盘岩层“离层”而发生冒落。

小断层走向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也有很大关系。当小断层与工作面斜交时,由于顶板被断层面分割为上、下盘两大块,这两块之间都失去了连接力,也就不存在抗弯、抗剪和抗拉的能力。因此,两盘岩体会向煤层倾斜方向或老塘方向滑移,使支架失去稳定,而产生冒落。当断层与工作面平行时,冒顶范围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面控顶区,尤其是断层面倾向煤壁时的情况更为严重。因为控顶区顶板正是断层面在内的“复合顶板”,断层面是一弱面,它可以导致上、下盘岩体离层,下盘岩体易冒落。当断层与工作面近似垂直时,其上、下盘的局部范围内都存在冒顶区域。断层下盘冒顶原因,主要是断层面为一弱面引起的。尤其当回柱放顶位置距断层很近(一般在5—8m)时;顶板整体性更差了,冒落块体更加活动了,就更易发生下滑而冒落。

当工作面内出现两条以上的断层时,不管情况如何,冒顶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特别是当两条相邻断层的倾向相反组成地垒形式时,如龙湖矿一采区28右三回采工作面,在两断层面之间,冒顶可能性就更大,是可想而知的了。

(2)裂隙。顶板中出现裂隙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顶板整体性和坚固性。在直接顶板分类中,把它作为计算强度指数的系数之一。裂隙越发育,密度越大,即它们的间距越小,顶板的稳定性就越差,冒落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实上,好多局部冒顶事故都与裂隙息息相关。

(3)褶曲。小褶曲对顶板的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小褶曲的轴部裂隙发育,易于造成局部冒顶。当回采工作面过向斜轴时,由于顶板岩层下沉极易离层,或下沉产生张裂隙,从而导致顶板冒落。工作面推过褶曲时忽而采上坡,忽而采下坡,造成顶板管理非常困难。采下坡时,采空区垮落岩石可能冲向工作面,撞倒支架,引起冒顶。当回采工作面位于向斜轴部时,由于上拱作用,顶板不冒落,情况明显不同。

放水塔工作桥支撑系统稳定性计算 篇4

关键词:放水塔,工作桥,支撑系统

1 工程概况

渭南市涧峪水库输水洞放水塔工作桥,设计长度为三跨45 m,每跨长度为15 m,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经设计变更为三跨41.7 m,其中第一跨、第二跨长度均为15 m,第三跨长度为11.7 m。桥排架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号排架高26 m,2号排架高14 m。梁为钢筋混凝土T形梁结构,梁高为1.2 m,宽为0.3 m,翼缘板宽度1.8 m,板厚0.2 m,每跨布设两片梁,桥面总宽度3.6 m,梁下最大的净空高度45 m。

2 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T形梁预制无法实施吊装,所以只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T形梁方案。根据工程实践和实际地形条件,现浇T形梁的支撑系统采用(ϕ48×3.0 mm)钢管搭设满堂支撑架,钢管之间用扣件连接。具体方案为支撑系统水平投影轮廓尺寸41.7 m×5 m,其中竖向钢管沿桥纵向间距为75 cm,沿桥横向间距为60 cm,水平钢管沿桥纵向和横向每1.2 m高布置一层,在每跨梁中沿桥横向铅垂面由下而上布置三道剪刀撑,在桥排架处,用钢管将满堂架与已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排架连接,以保证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1]。考虑到整个支撑系统既高又窄,可能会受到风荷载的影响,分别在支撑系统的中腰和顶部两侧设置防风晃绳,防风晃绳采用ϕ12钢丝绳与山体锚筋连接。

3 支撑系统的稳定计算

3.1 稳定计算的原理

支撑系统是由竖向钢管和水平钢管通过扣件连接而成,其中竖向钢管为主要受力杆件,受轴向压力,水平钢管为约束杆件,克服竖向钢管的受压变形。因此认为支撑系统的稳定可简化为竖向受压杆件的稳定,取水平连接钢管之间的某一节竖向钢管作为研究对象[2]。

依据支撑系统设计方案知,取L=1.2 m钢管进行压杆稳定计算,该节钢管上下两端通过扣件被水平钢管约束,其约束形式可视为两端铰接,由压杆在微弯状态下平衡推导压杆临界荷载(即欧拉公式Ρcr=π2EΙ(μl)2)的过程可知,压杆两端铰接的约束形式,其长度系数μ=1。

3.2 材料参数

Q235(或A3钢)钢管(ϕ48×3.0 mm):截面积A=4.24 cm2,惯性矩I=10.78 cm4,惯性半径i=ΙA=1.59cm,弹性模量E=206 GPa,屈服极限σs=235 MPa,强度极限σb=375 MPa,比例极限σp=200 MPa,容许应力[σ]=160 MPa。

3.3 稳定性计算

1)压杆柔度(长细比)λ的计算。

由欧拉公式推导,临界柔度见图1。

λp=π2Eσp=3.1422×206×109200×106=100.8

λ=μli=1×1201.59=75

λ<λp,所以欧拉公式不再适用。

2)临界荷载Pcr的计算。

由材料力学知,A3钢压杆λ=60~100,属于中长压杆范围,可应用经验公式计算其临界应力σcr,经验公式为σcr=a-<σs,其中,a=310 MPa,b=1.14 MPa,λ=75,得:σcr=310-1.14×75=224.5 MPa<σs=235 MPa。所以:

Pcr=σcr×A=2 245×106×4.24×10-4=95 188 N≈95 kN。

3)压杆的工作荷载P的计算。

压杆所受的最大荷载为如图2所示的阴影部分,采用组合荷载分析法计算。

a.固定荷载包括:

混凝土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 kN/m3):

g1=(0.6×0.2+0.3×1)×0.75×25=7.9 kN。

模板自重(组合钢模38.2×10=382 N/m2):

g2=(0.6+1×2)×0.75×382=745 N=0.75 kN。

b.临时荷载包括:

人重(按2人计算,每个人重75 kg):

g3=2×75×10=1 500 N=1.5 kN。

c.其他荷载估计为临时荷载的2倍:

g4=2×1 500=3 000 N=3 kN。

压杆所承受的工作荷载:

P=g1+g2+g3+g4=7.9+0.75+1.5+3=13.15 kN。

4)压杆的稳定校核。

对于工程实际中的压杆,要使其不丧失稳定,就必须使其所承受的轴向压力P小于压杆的临界荷载Pcr,为了保证安全,还要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Kc,使压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所以压杆的稳定条件为,一般钢制压杆[Kc]=1.8~3.0,将已计算出的Pcr,P代入公式得:

所以得出结论,该压杆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是稳定的,那么工作桥的支撑系统在工作荷载作用下也是稳定的,说明工作桥支撑系统施工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用于施工[3]。

4结语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压杆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是稳定的,那么工作桥的支撑系统在工作荷载作用下也是稳定的,说明工作桥支撑系统施工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用于施工。

参考文献

[1]张民仙.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引水洞放水塔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价[J].陕西水利水电技术,2004(5):1.

[2]邓莹莹.淤泥库放水塔水力特性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3.

安全稳定工作要点 篇5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建立健全学院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和各项安全稳定制度,加强安全稳定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学院平安。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红线意识,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稳定责任 1.督促学院各系(部)、处(室)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学院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切实将学院安全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

2.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使学院的每一个部门、每一名教职工都自觉承担起安全管理、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的职责,构建安全工作全方位保障机制,并分别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处、综治办牵头,各系部配合。

(二)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3.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针对不同时期开展师生安全知识培训,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单位:学工部、教务处牵头,各系(部)、处(室)配合。

4.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把“去极端化”融入到学院教育全过程,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对持有宗教极端思想、拒不悔改的,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处、思政部、学工部牵头,各系部配合。

5.认真组织开展“三非”整治活动,按照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要求,积极履行和完成相关职责任务。

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人事处牵头,各系(部)、处(室)配合。

6.充分利用班队(团会)、讲座、知识竞赛、板报宣传、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震减灾日”、“119消防日”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的专题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牵头,各系(部)、处(室)配合。

7.加大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提高影响力,结合各种新颖快捷的方式,使宣传活动更加贴近师生、贴近生活。

责任单位:总务处牵头,系(部)处(室)配合。8.进一步加大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积极协调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学校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等培训班,争取做到持证上岗。

责任单位:总务处、保卫科。

(三)强化隐患排查,进一步深化隐患源头治理

9.结合校园社情形势、在校生、地理位置、防范措施以及督导检查中出现的隐患漏洞等要素,全面掌握学校的安全底数和基本情况,重点进行风险评估。

责任单位:综治办(稳定办)

10.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自检安全隐患能力,重点就学校油气管网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校园安全防范、应急管理、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并进行整改、跟踪督办,切实落实学校排查安全隐患的主体责任。

责任单位:综治办牵头,总务处、保卫科配合。

(四)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11.建立综治、教育、保卫、后勤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科学评估校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分析评估。

12.加强校园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指导工作,认真履行预

防青少年犯罪、实有人口、媒体管理、特殊人群、宗教事务等工作职责。

责任单位:宣传部牵头,学工部、综治办配合。

13.重点加强对学校所属的家属院和出租门面房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出租(出售)、各类商铺和服务设施以及流动人口的管控。

责任单位:总务处牵头,资产办、保卫科配合。

14.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定期协调公安部门组织人员对校园网络和师生手机、电脑等存储介质进行清查,及时清除有害信息,不断净化育人环境。

责任单位:纪检监察室牵头,各系(部)、处(室)配合。

(五)强化安全基础,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保障能力 15.完善学院校园门禁管理,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加强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隔离工作,减少各功能区之间的通道。

责任单位:总务处、保卫科牵头,各系部配合。

16.规范校园保安聘用、培训和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备保安人员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在重点部位建视频监控点,将监视范围覆盖整个校园及周边防范核心区和控制疏导区,不留死角盲区,确保24小时监控室有人值班。

责任单位:保卫科

(六)强化措施落实,进一步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坚持宗教与教育分离原则,坚持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的法律规定,坚持抓好《关于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教育系统教职工遵守政治纪律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关于构建高等学校抵御宗教渗透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学院要成立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责任单位:组织人事处、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处(室)配合。

18.学校要在每年下发的大中专学生录取通知书上都用民汉两种语言写明“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容,人学时要与师生签订不信教、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承诺书,教育引导师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责任单位:招就办、学工部。.加大对学校课堂教学、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宣传媒体和出版物的管理力度,所有涉外活动必须提前报告、审核、批准,召开的涉外学术交流会议、接受境外资助捐赠、境外组织或个人设立奖学金及其它有关活动,严格审查其背景,有境外非政府组织背景的各类组织安排的活动,一概不许进入学校,同时,组织各级督导组,推门听课,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监督检查。

责任单位:党政办牵头,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配合 20.以严密防范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为重点,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建立完善巡查处置、管理控制、舆情引导于一体,以队伍建设、手段建设、基础建设、机制建设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综合防控体系。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

(七)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督促各项安全稳定措施落实到位

21.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对各系(部)、处(室)安全稳定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一是以创建自治区级“平安校园”为抓手,扶持在安全稳定工作方面做的好的单位,树立榜样;二是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维稳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跟踪督促整改。

工作稳定性 篇6

【关键词】沿空掘巷;保护煤柱;监测方式;效果分析

1.工程地质概况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庄煤矿7353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放机械化开采,7353工作面材料道全长940m,埋深约650m,平均煤层厚度4.5m,煤层倾角25°~28°,顶板存在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的多种岩性,结构较松软。巷道位于煤层中掘进,斜梯形断面,净宽4.2m,净高2.8m。采用锚网(索)支护,主要用于工作面通风、运料和行人。为提高资源回收率,7353工作面材料道和7351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留设宽度为5~5.5m的小煤柱。在7351工作面回采結束约70天后开始施工,预计工期为4个月。

2.掘巷时间确定

沿空侧最佳送巷时间应在侧向顶板运动结束或者基本结束,老顶触矸稳定后进行。根据7351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的实测研究分析可知,侧向压力稳定时间大约在工作面后方约55m之后,时间大约为70天之后。

3.现场观测分析的目的

小煤柱掘巷的技术关键是通过现场实测确定支承压力分布情况,从而验证小煤柱留设尺寸的合理性。巷道布置及支护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巷道施工人员的安全。由于锚杆支护巷道顶板与围岩活动状况的隐蔽性,巷道的冒顶和片帮预兆不易被人觉察,甚至当冒顶事故发生时无机会躲避。因此,为保证小煤柱巷道锚杆支护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进行现场监测。现场监测的目的包括 :

(1) 随时观察小煤柱锚杆支护巷道顶板与围岩的活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采取避险和补强措施;

(2)利用观测所得的监测数据,可分析验证小煤柱留设尺寸的合理与否,为评估支护效果提供数据,并为今后小煤柱巷道锚杆支护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4.监测内容和方法

4.1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顶板离层监测;

b.顶板变形量、变形范围情况;

c.两帮变形量、变形范围情况。

4.2 顶板离层监测

巷道中布置顶板离层监测仪,顶板离层仪采用2点式(深部和浅部),仪器安设在巷道的中部。离层仪浅部测点与顶锚杆上端处于同一高度(2.0米处),深部测点布置在上方稳定岩层中(6.0米处)。区队工程技术负责人每天观测距掘进工作面50m以内的顶板离层仪,每周对所有离层仪进行测读和记录,并对当天的数据汇总、分析,将异常现象以及原因向矿生产技术科以及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由分管副总工程师主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措施并组织落实。如果顶板离层量超过临界值,可采取的措施有:

(1) 锚杆长度范围以内离层:首先采取加大锚杆直径或提高锚杆杆体强度的措施,其次可减小锚杆间排距,提高支护密度。

(2) 锚杆长度范围以外离层:加大锚杆长度,采用锚索补强加固与棚式支架联合支护。

4.3 巷道围岩收敛变形监测

巷道围岩收敛变形观测采用 “十 ”字形观测法 ,观测巷道开挖后顶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发展情况。两帮相对位移基点选用帮部从上往下第二根锚杆,顶板基点采用顶部中间锚杆,底板设置固定基点。进行观测并记录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量和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4.4监测结果分析

在掘进过程中对7353材料道进行了日常监测:迎头60m内安设顶板离层仪,巷道内仪器安装间距小于40m。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特殊地段均安设顶板离层仪。

掘进期间,7353工作面材料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数据见表I,变化曲线如图I、图II所示。

图I 7353材料道顶底板移近量变化曲线

图II 7353材料道两帮移近量变化曲线

表I 7353材料道顶底板平均移近量和两帮平均移近量

由图表中数据可知,施工过程中巷道顶底移近量基本平稳增加,最大移近量为72mm,平均为33.8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5mm,平均移近量为37mm。在掘进期(下转第346页)(上接第320页)间,巷道变形量较小,很好得满足了使用要求。从而证明巷道位置和支护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

5.结论

5.1 7353材料道小煤柱留设尺寸定为5m左右是合理的,巷道采用锚杆(索)支护是可靠的。

5.2留设 5m左右小煤柱掘巷后,巷道处于稳定的内应力场低应力环境中,消除了高应力现象,对预防冲击地压有显著作用,在巷道掘进中没有产生冲击地压,保证了安全生产。目前7353工作面东段回采已结束,巷道支护稳定性较好,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小煤柱沿空掘巷奠定了实践基础。2011年11月将回采西段工作面。

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稳定性的思考 篇7

一、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发展、建设中的意义

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有独特优势,社区志愿者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较快融入社区居民中,及时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为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提供服务。

(一)有利于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社区作为我国城市最基本的生活共同体,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便利和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然而由于社区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有限性,很多社区并不能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因此,社区志愿者作为社区引进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相关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管理机构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志愿者的组成是多样性的,它的成员包括大学生(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公司职员、教师、个体户等,社区志愿者整体素质较高,每一位志愿者都具有自身特长和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或资源优势为社区提供帮助和服务,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帮助,有助于社区服务能力提升。

(二)社区志愿者是增进基层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感情的中介和桥梁,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问题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呈多样化。针对社区居民存在的不同需求和问题,社区管理机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社区志愿者直接面对社区居民,通过对居民问题的帮助和解决可以和居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社区居委会,同时可以将国家和党的有关政策传达给群众,可以有效地减少社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阻力。这样,志愿者充当基层社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群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及时化解矛盾,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社区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通过社区服务有利于提升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社区志愿者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种活动,这对志愿者的各种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要面对不同的帮助对象,面对不同的对象首先要取得帮助对象的信任,要了解其基本情况和具体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会得到提升,在帮助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尤其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可以将所学如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使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再如社区举行各种活动过程中,社区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总之,社区服务、社区活动是社区志愿者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有利于高校拓展实习基地,为社区提供更为专业的人才。

社区志愿者的工作要求对志愿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志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还要求志愿者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社区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对地方高校和社区是“双赢”局面。一方面,对地方高校而言,和社区建立实习基地,不仅拓展了实习基地,而且有利于在学生实习期间更好地管理学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对社区而言,通过和高校建立实习基地,不仅充实了志愿者队伍,而且提升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整体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二、影响社区志愿者稳定性的因素

上文分析了社区志愿者服务不管对于社区还是志愿者本身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志愿者服务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如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通常是他们的毕业实习作为志愿者角色参与社区服务,等实习期满,就不再继续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再如很多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并不能严格按照时间来社区服务,有的志愿者刚和社区帮扶对象建立关系,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中断了服务,还有的志愿者刚开始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但后来对志愿者工作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凭兴趣参与社区活动。因此,社区志愿者的稳定性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影响社区志愿者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时间的随意性。

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志愿者的工作基本是无偿的,不以报酬为目的。因此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和正规的工作制度相比,弹性很强,通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社区进行服务,由于工作时间没有强制要求,因此,周末工作单位加班、有亲戚朋友串门等因素都可以让志愿者的社区服务中断,如果周末上午没时间,那么下午也可以;另外,就是社区和地方高校进行合作,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通常限于毕业实习期,一旦实习结束,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将会中断。所以工作时间较为随意成为影响志愿者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社区服务意愿的积极性不能持久化。

不可否认,很多社区志愿者刚开始从事社区志愿工作是投入了很大热情和精力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的来参加社区志愿者的初衷并不是十分明确,后来发现自己对社区志愿服务和预想的有一定差距,再加之在服务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甚至被人误解,所以打起了退堂鼓;还有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加之志愿者工作性质又是无报酬的,没有任何激励措施,还要花费自己大量时间、精力,所以服务意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退。

(三)社区志愿者专业技能不足。

一名合格的社区志愿者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奉献精神,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公共事务甚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但是在实际社区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大多数志愿者从事的是一些常见的、经常性的服务,如帮助社区打扫卫生、陪同社区老人聊天、协助社区委员会进行一些入户调查、基本的文字工作等,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技能和要求较高的工作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老人突发疾病、遇到具体的家庭问题如何运用较为专业的技能进行调节和解决、处理纠纷矛盾等,因此社区志愿专业技能不足是影响其服务长久、持续、稳定的原因之一。

三、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稳定性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我国东部志愿者服务发展早、速度快,志愿者管理机构、管理体制都较为健全。但在西南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方城市,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缺乏规范的社区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等程序,更多的是依赖于民间自愿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因此,要想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稳定性,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是必须做的首要工作。

(二)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是提升志愿者工作意愿、效率、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志愿者的培训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培训增强志愿者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认同感;二是使志愿者熟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专业技能提升。要想增强对志愿者服务的认同,可以通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实质相结合进行讲授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者从内心认可志愿者工作;对于志愿者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培训,如可邀请医务人员对志愿者进行较为基础的医务护理知识和急救常识的传授;还可邀请资深的社区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社会工作专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虽然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工作主要是无偿性质,但不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绝对无偿性,因此,为了增加社区志愿者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如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进行志愿服务时,社区基层管理机构应该提供相应经费支持;尊重志愿者的工作、人格,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在志愿者遇到困难时给予积极帮助;认可志愿者的工作,可根据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进行适当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加强社会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认可。

(四)社区应为志愿者的工作尽可能提供便利。

社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通常是在社区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从社区层面而言,应加强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志愿者的工作尽可能提供便利。如社区居委会应根据社区志愿者具体的情况和能力安排工作,而不能强迫志愿者从事不愿意或能力有所不及的事情;再如社区应建立一个志愿者办公室或休息交流室,让志愿者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可休息的地方,社区居委会还可以定期举行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会,及时了解社区志愿者的情况变化,帮助志愿者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感情留人。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将逐渐多样化和具体化,社区志愿者作为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社区工作和社会和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要为不断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政府相关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社区基层应以人为本,为社区志愿者工作尽可能提供帮助;社会应尊重、理解、认可社区志愿者工作。这样才能使社区志愿者工作持续化和稳定化。

参考文献

[1]谢文静.建立上海市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8).

[2]黎付林,覃青作.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工作稳定性 篇8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以下从复杂地质特性、综采液压支架工作要点、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特点等方面出发, 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进行概述。

1.1 复杂地质特性

通常来说, 复杂的地质特性主要是针对煤层的地质情况, 我国在对煤矿的煤层进行分类时, 通常会按照倾角将其分为8°~25°的缓斜、25°~45°的倾斜和大于45°的急倾斜煤层。在这一前提下, 当煤层处于大倾角和长壁工作面时, 复杂的地质特性往往会导致直接顶破断后的垮矸沿倾斜下滑,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采空区下部填满, 但上部悬空的地质特征。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许多的综采液压支架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时, 往往会采用常规防滑措施来提升其稳定性, 但这一措施在倾角超过25°后就显得难以再使用。此时, 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难度就显得很高了。

1.2 综采液压支架工作要点

众所周知, 液压支架是在摩擦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作面机械化支护设备。这一设备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 并且是我国从外国引入的先进技术。通常来说, 综采液压支架机器与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等设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煤炭开采的采、支、运等主要工序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 综采液压支架工作还能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进行机械化移动, 并能不断地将采煤机和输送机推向煤壁, 从而更好地满足煤炭开采工作的面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另外, 由于液压支架的整体重量和工程投资费用往往会占工作面整套综采设备的55%~75%, 因此, 液压支架成了现代采煤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

1.3 综采液压支架工作设备

通常来说, 液压支架往往是综合机械化工作面最为重要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可靠、有效地支撑并控制工作面顶板;很好地隔离采空区, 并保持安全的作业空间;保证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完整性及其相关设备的机械化推移;与采煤机、可弯曲输送机和顺槽转载机进行更加高效的配合, 从而构成了回采工作面综合机械化设备的一体性, 为煤矿地下开采的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 综采液压支架支护工作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革新, 也是我国煤矿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 包括单个支架稳定性的提升、阻力的合理增加、采高的严格控制等。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2.1 单个支架稳定性的提升

单个支架稳定性的提升是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安全、稳定性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保证顶板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减轻支架的重量。除此之外, 在提升单个支架稳定性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还应当按照工作面倾斜方向来提升单个支架的稳定性, 并确保其受重力、分力的影响较小。由于在该工作中, 支架的重量往往与其自身稳定性成反比关系, 因此, 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支护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根据地质构造、煤层特点尽可能地减轻支架重量, 并合理选型, 从而提高工作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阻力的合理增加

阻力的合理增加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该项工作中, 工作人员应当适当增加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对底板的比压。除此之外, 在合理增加阻力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还应当从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出发, 在支架支设时合理加大初撑力, 以充分利用工作阻力, 确保移架时保持一定的阻力, 从而能够在充分利用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整个工作面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采高的严格控制

严格控制采高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 并适当地加快推进速度。众所周知, 控制采高也就是控制支架高度。超高开采不仅降低了支架的横向稳定性, 同时也造成移架和推溜困难。因此, 应在不降低工作面回采率的前提下, 严格控制采高, 提高支架稳定性, 防止架间出现挤、咬现象。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可减轻直接顶断块对支架的作用, 提高支架的横向稳定性。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越来越重要。因此, 我国煤炭开采企业应当对这一技术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来促进我国煤炭产量和煤炭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本胜, 王志鹏, 马建宏, 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03 (15) :23-25.

[2]朱涛.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0.

工作稳定性 篇9

医用回旋加速器作为一种大型医用设备近几年来在临床科研实践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它主要用来生产不同类型的正电子核素,如18F、15O、13N、11C等。加速器正常工作状态时离子源气体电离为等离子体,经振荡射频提取加速粒子并进入加速轨道,在加速D电极及外加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加速后在适当的位置安置碳萃取膜将加速粒子引出加速轨道,进而轰击靶体实现相关核反应[1,2]。当前,回旋加速器的临床应用为医院核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利用其生产的正电子核素可以合成多种类型的正电子显像药物以适应临床检查及科研的需要,从而使得分子核医学的研究变得更为方便。在日常工作中要实现以上目的必须保证加速器运行的稳定性,其中最直接的指标便是其工作状态下加速束流的稳定性。束流加速时加速环境的真空度要求较高,一般不得低于10-5mbar数量级;束流的提供系统,即离子源必须气流稳定,离子源气体必须电离充分,以满足足够的加速离子供给;加速离子的引出端准直器电流越小,表明离子束越窄,系统的离子聚焦效果越好,且准直器电流的变化情况可反映加速离子束的稳定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加速器离子源引出的单、双束流进行检测,实现对其在工作状态下束流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

1 实验设备及方法

1.1 实验设备

医用回旋加速器PETtrace(GE Medical System),测试用Dummy靶。

1.2 方法

1.2.1 实验参数设置

单束流轰靶条件下设定引出束流为75μA,双束流轰靶时两靶的引出束流均为35μA;单束流轰靶测试时间为4.0h,双束流轰靶测试时间为2.0h;偏转磁场电流均设定为435.1A,束流加速电极电压37.0k V,两加速电极压差为1.5k V;射频腔射频发射功率13.3k W,反馈功率0.2k W;离子源气体选择高纯氢气(气体纯度大于99.999%),供气流量设定为5.0m L/min。

1.2.2实验方法

高纯氢气自离子源处电离,使其处于等离子态,利用射频系统的高频振荡电压将H+自离子源提取并加速,在加速末端通过碳膜将H+萃取[3]。分别检测单双束流引出轰靶的实时参数,两种情况下选择不同时刻检测并记录离子源电流强度、引出点上下准直器的电流强度及真空腔真空度;单束流轰靶每间隔10~20min记录1次各实验参数;双束流轰靶每间隔5~10min记录1次各实验参数。

2 结果

2.1 单束流轰靶条件下诸参数的变化特征(见表1)

2.2 双束流轰靶条件下诸参数的变化特征(见表2)

两种测试条件下诸参数随实验时间的增加,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较测试的前120min,单束流测试条件下加速离子加速环境的真空度变化较小(13.0-14.4)×10-6mbar,双束流条件下真空度变化略大(13.0-17.0)×10-6mbar。两测试条件下离子源电流值都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两者的变化幅度相当,双束流情况下变化相对略大;随测试时间的递增,两种情况下上下准直器电流值都呈缓慢递减的趋势,且测试1h后上下准直器电流之和趋向稳定,但双束流条件下,束流在两测试准直器的电流分配差异较大。

3 讨论

医用回旋加速器属于医院大型设备,在目前的医院运行设备中它的购置成本及运行投入都是首屈一指的。该设备系统组成复杂,工作条件苛刻,其任何子系统稍有故障便会影响整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日常工作中密切监测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并及时调整,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故障率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加速器运行参数的监测最直观的指标是加速束流的动态特征,同时加速器的束流稳定性关系着加速器的所有子系统[4,5],因此对其稳定性的监测也可间接反映加速器的整体稳定性,这是本实验的意义所在。

束流在加速过程中要确保整个过程中加速粒子不发散,即加速粒子相对于平衡轨道作自由振荡。这就要求在磁场的中心平面上,加速粒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FL=Ze VB与其受到的离心力FC=mv2/r相等,从而保证粒子的加速过程处于平衡轨道。加速粒子处于平衡轨道的前提是保证加速粒子在轨道径向(中心平面上粒子加速轨道的半径方向)与轴向(与中心平面的垂直方向)的稳定性[6,7,8]。本实验依据前苏联加速器专家阿·伯·格林别格所研究的加速束流的电磁聚焦理论成果[9],即加速D形电极内的粒子所能达到的那部分空间的形状从侧面表现为“不对称的扁梭形”(作者注),通过检测加速粒子引出时准值器电流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加速粒子在最外围加速轨道的空间形状,从而实现衡量束流稳定性的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PETtrace在加速束流特性上表现出较佳的稳定性,离子源电流的增加反映离子源气体电离为等离子态的能力,预示加速粒子密度的增加,从而保证充足的加速粒子自离子源的提取。准直器上电流的逐渐减小,反映了加速束流在加速过程中的良好聚焦,没有出现较大程度的发散,这对于提高加速器靶区的核反应效率是极其有益的;对于双束流轰靶时真空腔真空度的稍大变化,我们认为是由于双束流比单束流引出粒子的数量上变化较大,从而引起加速粒子注入加速轨道的粒子密度出现相对大的波动造成的,但这种轻微的真空度变化不会对加速束流造成明显的影响。

总之,加速器束流稳定性反映了加速器所有子系统的协调性及加速器的整体性能,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加速束流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干预,并尽量采用单束流模式运行,这也是节约生产耗材的需要。尤其要重视加速器束流提取系统的准直器电流的检测,避免出现大的波动以及上下准直器差异较大的现象,从而尽可能减少加速器故障率,使其更好地为临床及科研服务。

摘要:目的 分析医用回旋加速器两种工作状态下加速束流的基本特征;监测加速器在较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束流稳定性。方法 利用高纯氢气作为离子源气体,分别自加速末端提取单、双束流,测试两种条件下离子源电流、引出束流及加速环境的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真空腔的真空度、离子源电流及准直器电流在双束流测试时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两种测试条件下,真空度及离子源呈缓慢递增趋势,准直器电流呈缓慢递减趋势,60min后趋于稳定。结论 正常工作状态下,单束流比双束流轰靶的束流稳定性强,且两种条件下束流最终处于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应优先选择单束流工作模式。

关键词:医用回旋加速器,准直器,束流,稳定性,测试用Dummy靶

参考文献

[1]杨福家,王炎森,陆福全.原子核物理[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56-257.

[2]赵玉清.电子束离子束技术[M].第1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30-35.

[3]陈佳洱.加速器物理基础[M].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3:53-55.

[4]潘中允.PET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35.

[5]范西江,金榕兵,张荷,等.回旋加速器工作参数的选择[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4):46-47.

[6]黄振琳.基于磁场谐波计算回旋加速器平衡轨道[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9,12(4):284-288.

[7]王海兵,陈英茂,尹吉林.回旋加速器技术探析及展望[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9,29(6):432-433.

[8]王颖,唐文伟,徐绪党,等.医用回旋加速器束流引出位置对液体靶工作效率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7-9.

工作稳定性 篇10

由工程实践得知, 倾斜煤层工作面开采时, 工作面液压支架会发生下滑, 严重时甚至会倾倒, 影响安全生产[1]。当工作面倾角为15°~20°时, 生产中常利用调伪斜措施控制支架下滑, 以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2,3]。但当工作面倾角达到35°以上或急倾斜煤层开采时, 由于工作面沿面长方向顶板倾斜分力的作用, 移架会对相邻支架造成很大的挤压, 侧向力集中在下方, 使排头支架挤死, 引发整个工作面支护系统失效, 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推进[4,5,6]。因此, 对急倾斜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特点及其防倒、防滑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特点和技术要求

(1) 急倾斜煤层液压支架一般在煤层倾角为45°以上的情况下使用, 工作环境恶劣, 其与普通支架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所处工作环境恶劣。在急倾斜环境下工作时, 顶板冒落碎石或片帮煤块具有沿工作面向下很大的冲量, 严重威胁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 自身自由状态失稳。支架在急倾斜工作面时, 在非支撑状态或自由状态时, 由于支架自身无法稳定, 需要安装防倒、防滑装置。 (3) 受力状态复杂。在急倾斜煤层中, 支架所受合力的作用点大多位于底座之外, 支架的掩护梁因此受到很大的侧向压力, 这对支架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 与普通液压支架相比,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有以下要求: (1) 在采机道与人行道之间应安装隔离装置以确保行人安全; (2) 在支架人行道应配备可靠的扶手和梯子; (3) 液压系统应采用邻架控制, 防止顶板冒落矸石; (4) 在移架机构处于收回状态时, 推移机构与底座前端单边侧向应保持30 mm以上的距离; (5) 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初撑力, 且应配备初撑力保持阀; (6) 严格控制四连杆机构销轴与销孔间隙; (7) 支架工作时, 应确保侧护板伸缩时支架的最大、最小宽度处于工作面最大伪斜角对支架宽度的要求之内; (8) 在工作面的下端布置具有防倒、防滑结构的排头支架。 (9) 在支架的纵向应设置用于安装防护板的吊钩; (10) 支架应安装有双侧活动的侧护板。

2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防护装置

以ZY3600/12/2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为例, 根据支架在急倾斜工作面的稳定性要求, 配置了以下防护装置。

(1) 调架梁。ZY3600/12/28型液压支架在底座上安装了调架梁, 为防滑装置, 当支架在急倾斜工作面工作时, 调架梁可以起到预防支架沿着工作面方向下滑的作用, 并可使下滑支架回归到正常位置。调架梁还可以被用作架间距调节设备。在实际生产中, 每个支架都应配备调架梁, 以便随时进行调架。调架梁结构和位置如图1所示。

(2) 活动侧护板。活动侧护板具有以下作用: (1) 防倒、调架。通过活动侧护板, 可以调节支架倾角, 保持支架稳定; (2) 导向。在移架时, 侧护板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3) 防止矸石伤人。在弹簧套筒作用下, 侧护板与邻架紧密接触, 在降架过程中, 起到挡矸密封的作用。

ZY3600/12/28型液压支架的掩护梁和顶梁均配备侧护板, 通过侧护千斤顶的伸缩调整支架, 以适应工作面倾角的变化。侧护板采用弹簧套筒和侧推千斤顶控制。侧护板活动侧应向上, 以使支架在移动过程中相邻架的侧板与上一支架紧密接触。活动侧护板结构如图2所示。

(3) 排头支架的防倒、防滑装置。在工作面两端安装由3个支架组成的排头支架组, 排头支架是工作面支架的基础, 它最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的作用。排头支架同样使用调架梁防滑, 排头支架组的防倒装置为平拉式, 用防倒千斤顶将相邻支架相连, 用防倒千斤的推拉作用实现防倒和调架。平拉式防倒装置如图3所示。

(4) 防倒千斤顶。ZY3600/12/28型液压支架在底座上安装了斜拉式防倒装置, 能防止支架歪倒, 同时可以将已歪倒的支架回归正常位置。斜拉式防倒装置由防倒千斤顶、圆环链构成, 对支架有很好的防倒和扶正作用。该装置如图4所示。

3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防滑技术措施

在急倾斜综采工作面, 防倒防滑设备和正确的技术措施相配合, 可以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通常所采取的措施有: (1) 在支架移动之前, 通过圆环链配合防倒千斤顶将本架顶梁与相邻架底座连接, 防止支架在移动过程发生倒滑现象。 (2) 将综采工作面下端头3个端头支架连成一体, 并保持合适的支架位态, 升架完成后保持足够的工作阻力, 确保端头支架的稳定。 (3) 每隔10架, 通过防倒和调架设备将相邻2架连成一体, 以此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和调架的灵活性。 (4) 因为下端头3个支架连为一体, 移端头支架时应严格按照二、一、三的顺序移动, 在移1号架的过程中, 要及时进行调架。

参考文献

[1]章之燕.大倾角综放液压支架稳定性动态分析和防倒防滑措施[J].煤炭学报, 2007, 32 (7) :705-709.

[2]伍永平, 员东风, 张淼丰.大倾角煤层综采基本问题研究[J].煤炭学报, 2000, 25 (5) :465-468.

[3]林忠明, 陈忠辉, 谢俊文, 等.大倾角综放开采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措施[J].煤炭学报, 2004, 29 (3) :264-268.

[4]曹树刚, 徐建, 雷才国, 等.复杂条件下急倾斜煤层综采支架稳定性分析[J].煤炭学报, 2010, 35 (10) :1599-1603.

[5]郑应彬, 王丽, 王代明, 等.急倾斜液压支架的研制[J].煤矿机械, 2010, 31 (9) :125-127.

如何抓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 篇11

一、必须认清抓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1、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国上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当然这个和谐也包括企业员工的和谐发展。企业和谐发展离不开员工这一主体,只有员工队伍稳定了,企业才能实现和谐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支撑,因此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它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天然要求。企业发展,人是关键。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要件很多,笔者认为,员工队伍稳定是天然的决定因素。只有员工队伍稳定了,企业才能向着良性轨道发展,员工稳定企业才有发展后劲。

3、它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要求。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做好员工队伍的稳定工作,稳定是企业搞好生产的前提要件,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从稳定二字入手,搞好稳定就等于抓好了员工队伍核心工作,因此员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是对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

二、影响员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企业文化因素。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鼓舞队伍士气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鼓舞员工奋发上进,能够让员工为企业拼搏奉献;而缺乏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就会导致员工队伍思想涣散,缺乏凝聚力,从而影响到员工队伍稳定。

2、薪酬分配因素。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分配法则。好的薪酬分配能够留住人,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但是落后的、不科学的薪酬分配标准也会导致员工跳槽,留不住人,从而导致员工队伍不稳定。

3、企业主体服务能力因素。每个员工的心理诉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谓众口难调,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员工群体的心理诉求也会导致员工队伍的不稳定性。例如一些员工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没有业余文化生活地聚集地等等。

4、员工培训教育因素。员工教育培训是影响企业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开展系统性、经常性的员工培训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工作主动意识,同时还能够统一员工思想,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反之如果员工思想统一不到一起,那就会影响队伍的稳定。

5、工作环境因素。从目前形势看,越来越多的员工关注自己所选择的工作环境,而且在择业、择岗时把这一因素看的很关键。忽视这个因素将对员工队伍稳定造成极大地威胁。

三、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的对策

1、开展企业文化理念训导工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员工队伍稳定与否与企业文化的熏陶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员的价值观、工作作风等管理“软件”的运用,即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稳定工作者要定期开展企业文化理念训导,通过较强的凝聚功能,将企业精神在员工中入脑入心,从而影响员工的价值导向,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心,让他们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达到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服务企业、奉献企业一致,从而提升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尊重员工,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如何能留住员工,留住心,提高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笔者认为要从最根本入手,那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分配机制。我的单位在做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方面做法就很好,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对全体员工实施劳动强度核定机制,实行定岗、定编、定责、定薪,对每一名员工按技校及劳动强度进行绩效考核,多劳多得,解决员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实现业绩越高越光荣,越受尊重的良好工作局面,从而实现企业稳定。

3、加强基层员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大家都知晓的道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基层员工的基本实际需求,一般,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我单位一线员工工作特别辛苦,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为了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领导逢节假日都与在岗工作员工在一起,同时从解决员工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为员工新建图书室、培训室、休息室、活动室,还为思想压力过大员工建立心情驿站,定期进行心理干预,进一步化解问题,提升员工队伍的凝聚力。

4、为员工搭建平台,提供培训教育机会。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我单位以夯实三基工作为切入点,在培养上不断摸索,在基层员工中选拔生产、安全、设备、服务等标兵,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员工整体素质提升。通过再练兵、选拔评选出优秀内训师并在基层一线各岗位进行师带徒的传帮带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全员的职业素养,同时促进员工成长、成才,进一步提升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工作稳定性 篇12

图1为见于一般教材的阻容耦合射极输出器的典型电路,其直流通路如图2 所示。

观察图2所示的直流通路可看出,基极电阻Rb、发射极电阻Re构成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依KVL及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写出基极直流电位UBQ,发射极静态电流 IEQ的表达式为:

UBQ=VCC-ΙBQRb=VCC-VCC-UBEQRb+(1+β)ReRb(1)ΙEQ=VCC-UBEQRb1+β+Re(2)

由图2及式(1)、式(2),可得出射极输出器偏置电路的构成特点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情况:

(1) 晶体管的基极只接有一个基极电阻Rb,没有采用基极电位稳定的二个电阻分压式偏置形式,基极直流电位UBQ与电流放大系数β、发射结直流电压UBEQ等晶体管的参数有关,随晶体管的参数变化而变化不是稳定的。

(2) 晶体管发射极所接的发射极电阻Re引入了直流负反馈,但因基极直流电位UBQ不稳定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与电流放大系数β、发射结直流电压UBEQ等晶体管的参数有关,静态工作点随晶体管的参数变化而变化。

几乎所有电子技术类的教材[1,2,3,4,5,6,7,8,9,10],在介绍射极输出器时,所给出的电路均为图1所示的形式,但都不说明为什么采用基极电位不稳定、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简单构成形式的偏置电路,都不强调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稳定问题,都没有分析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影响的问题。这给射极输出器的教学带来几个疑点问题:射极输出器不需要稳定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有什么影响?

1 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和静态工作点的关系分析

射极输出器和其他放大电路一样,用电压放大倍数A˙u反映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用输入电阻Ri反映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用输出电阻Ro反映带负载的能力。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法[1,2,3,4,5,6,7,8,9,10],求得图1所示的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及输出电阻Ro三大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电压放大倍数:

A˙u=(1+β)RL´rbe+(1+β)RL´(3)

输入电阻:

Ri=Rb//[rbe+(1+β)RL´](4)

输出电阻:

Ro=Re//Rs´+rbe1+β(5)

其中:

RL´=Re//RL(6)Rs´=Rs//Rb(7)rbe=rbb´+(1+β)26(mV)ΙEQ(mA)(8)

式(8)中含有静态工作点的电量IEQ,使得含有晶体管输入电阻 rbe的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与IEQ有关,但都可以近似忽略,分析如下: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1,电路一般满足(1+β)R′L≫rbe的关系,因而式(3)、式(4)可近似简化为:

A˙u=(1+β)RL´rbe+(1+β)RL´_Δ(1+β)RL´(1+β)RL´=1(9)Ri=Rb//[rbe+(1+β)RL´]_ΔRb//βRL´(10)

式(9),式(10)表明,电压放大倍数A˙u与静态工作点的直流电量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近似无关;输入电阻Ri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有关,与静态工作点的直流电量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近似无关。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端为负载RL其提供信号电压,可将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端用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其内阻为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Ro,如图3所示。

由图3可写出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uo=RLRo+RLuo´(11)

由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1,使式(5)所表示的输出电阻Ro很小,电路一般满足Ro≪RL的关系,则式(11)可近似简化为:

uo=RLRo+RLuo´_Δuo´(12)

式(5)、式(12)表明,虽然输出电阻Ro与静态工作点的电量有关,但由于输出电阻Ro很小,射极输出器的带负载能力受静态工作点变化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负载RL两端的电压基本稳定不变。

2 结 语

以上分析表明,射极输出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电路动态性能影响很小,可近似忽略。

放大电路直流偏置电路的构成形式,要根据动态性能受到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和制约情况等因素而确定。

因此,为简化电路,射极输出器一般采用简单的偏置电路形式,即:

晶体管的基极只用一个电阻Rb—— 用于引入晶体管发射结的正偏压,简化了电路但基极直流电位不恒定;

晶体管的发射极接有电阻Re—— 因发射极交流电流ie 需经电阻转换成交流电压从发射极输出,发射极必须接有电阻Re,Re又对直流有负反馈作用,有一定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

(1) 为满足β≫1,(1+β)R′L≫rbe及Ro≪RL的条件,忽略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的影响,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应尽可能大些。

(2) 射极输出器的静态工作点仍要设置合适,否则可能产生非线性失真,影响动态输出范围。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温希东.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胡晏如.模拟电子技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佩珠.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付植桐.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杨素行.模拟电子电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9]陈知令.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高危因素下一篇:家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