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分析

2024-07-23

生产要素分析(精选9篇)

生产要素分析 篇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的重大任务之一,完成这一任务的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用经济学思想理解,就是调整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优状态的学科。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三农”问题。

农民收入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前者受生产函数中诸要素影响,后者还受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对于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民来说,农民的实物收入是货币收入的基础,只有农民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农民货币收入才有可能增加,当然,货币收入还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供求关系、国家农业和农村政策有关。我市大部分农民还是以农作物种植作为农业生产主要项目,因此,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种植业农民增产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仅对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的量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生产要素投入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

一、农户生产的经济模型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户家庭作为在市场经济中能作出生产决策、并为获利而从事生产的单个经济单位,我们把它作为厂商进行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被称为厂商)。研究农民增收,也就是研究农户在一定生产要素限制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认为,农业生产是厂商(农户)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生产出)产品(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经济过程。这些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农产品产量与以上四要素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存在一种物质数量关系,即生产函数,一般记为:

Q=f(L,K,N,E)

Q表示把四项要素投入量组合在一起并在给定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出的产品的最大产量,L表示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N表示土地投入量,E为企业家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劳动是指生产中劳动者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资本是指劳动中使用的劳动工具、种子、化肥等等生产资料;土地是指生产中使用的资源,包括耕地、水资源等;企业家才能是指选择生产项目、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二、生产要素对农户生产影响分析

在一定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特定的某种产品,四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存在一个最佳比例。在农户投入成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四种要素满足此比例时,农户得到最大产出效益,达到最优化生产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各生产要素按此比例协同增加,每种要素都会充分发挥作用,一定的投入能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农户就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如果单独增加其中某一生产要素,虽然在一定增量范围内仍能使产出增加,但此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在减小,倘若超过了某程度,会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农户此要素的投入会得不偿失。生产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这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在我市大部分从事种植业的农户中,普遍存在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衡的问题,即劳动投入量较多,资金投入量和土地投入量,企业家才能相对不足。

㈠ 劳动投入量相对较多。由于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由于城镇化发展占用逐渐减少,人均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再加上现代耕作技术运用,种植工艺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单位劳动投入可耕种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村富余人员。这些富余人员的边际收益几乎为零,因而成为隐蔽性失业人员。大量的农村富余人员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价格低廉,农民生活困难。目前,我市耕地所需要劳动者远远小于乡村劳动力,2001年,全市耕地238.6万亩,乡村劳动力157.3万人据测算,这些耕地最多需要74.87万人,实际富余82.43万人。

㈡ 资本的相对缺乏。通观我市农业生产,农户对农业机械、生产工具、种子、化肥等资本投入不足。一方面,农业生产以户为基本的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收入中用于积累的资本有限,影响了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费改税”前,农民负担较重,除了“税收”、“三提五统”外,有些地方的基层政府还存在乱收费问题。经资料计算:2001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3元,除去生活费支出后仅剩521.1元,如按一户3人计算,一年内可供资本投入的仅为1563.3元。两方面原因,造成农民仅有较少资金用于的资本投入,严重制约了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限制了生产的扩大,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㈢ 土地要素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可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全球温室效应导致自然环境恶劣,土地的效能在逐渐下降,土地要素明显不足。耕地有其特殊性,对整个农业生产而言,供给呈刚性,面积不可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成为生产的瓶颈,影响着其它生产要素投入,制约着生产的扩大。

㈣ 企业家才能的不足。我市以前经济落后,教育发展滞后,现阶段农民在当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文化知识缺乏;地形多山,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再加上农民深受封建小农思想、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农民多缺乏市场经济理念,农业科技知识,对农业生产无法进行管理。企业家才能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行。

三、从生产要素角度看农民增收途径

㈠ 针对农业劳动投入量相对较多,其它三类要素投入较难的现状,分流出部分农民到城镇,部分劳动要素到二、三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具体来看,应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⒈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把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首先是可以大规模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其次是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住户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和培育农村市场;第三是可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⒉发展个体私营和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富余人员到二、三产业当中去。在城镇建立以劳动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这样可以增加基层政府收入,有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再发展;还安置富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劳动要素的作用,提高农民收入。

㈡ 减少农民负担,拓宽农民筹资渠道,解决农户农业生产中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⒈实施农村“费改税”,从法律高度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清理基层政府对农民的“白条”、“四乱”,该发放的一定要发,不该收的一定不能收,这一切措施应建立在政务公开之上,让农民来进行监督,保证政策实施,不让基层政府随意将负担转移给农民。积极探讨农民税赋问题,废除农民所承担的不合理税赋,解决越穷负担越重的不合理问题。

⒉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作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发展生产。鼓励农户之间合股合作,积小钱办大事,完成单户所不能完成的生产项目。

㈢ 土地的供给呈刚性,耕地总面积几乎得不到增加,甚至有减少的趋势。对于整个农业来说,唯有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减少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或者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我们积极推广良种,推行科学种田,发展高产农业,就是在改变生产函数中要素比例,减少土地要素对刚性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对于单个农户来说,通过租借土地或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土地供应。目前,修改后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自由转让土地使用权,这就为农户增加土地扩大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㈣ 要提高农民企业家才能,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⒈继续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适时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将来农村拥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打基础。据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可以增加3.5%-5.5%。

⒉大力发展农业劳动力职业教育和科普教育,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化的职业学校,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培养中青年农民,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素质。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组织科技下乡,让农民获得低成本知识,缓解学科技与无智力资本投入的困境。

⒊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交通建设,向农户提供免费或低廉的农业生产信息和农产品信息。让农民能较容易与外界、与市场沟通,得到农业生产所需信息及技术,把握住市场,调整生产与市场同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产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一环是增加农产品产量,而农产品增产依赖于农户及政府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必须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的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农村经济增长,使农民增收,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保障。

生产要素分析 篇2

全要素生产率 (TFP) 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反映该地区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 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 表现为不能由要素投入增长来解释的产出增长部分。1987年, 罗伯特·索洛 (Robert·Solow) 因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三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和广义的技术进步 (即索洛意义上的技术进步) 。索洛将人均产出增长扣除资本集约增长后的未被解释部分归为技术进步的结果, 成为技术进步率, 即“索洛余值”, 后来称之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因其简单易操作性而得到国外以及国内的广泛应用。本文即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来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 (K, L;A) , 且总量生产函数满足“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此函数反映的是劳动和资本投入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其公式形式为:Y (t) =A (t) Kα (t) Lβ (t) 。

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 得到进行经济增长率计量核算的基础形式:

上式中Y表示产出量, K表示资本投入量, L表示劳动投入量, A表示技术水平, α和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因为前面关于中性技术进步的要求, α+β必须等于1, 但在现实经济中技术进步是广泛存在的, 因此若α+β不等于1, 则应对α和β进行正规化处理, 即令:

显然, 此时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之和为1, 将其带入索洛剩余的计算式中就可以求出TFP的增长率:

上式中, GY为总产出的平均增长率, GK和GL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年平均增长率, GA为科技进步的增长率。式 (2) 表明了经济增长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科技进步共同决定的。

设EK、EL、EA分别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有:

2 数据的选择和说明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0年-2004年, 基年为1990年。在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 必须对投入和产出指标做出统一规定, 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 保证统计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2.1 总产出量指标Y

一般而言, 衡量一国产出的指标主要有GDP和GNP, 虽然这两项指标都可以从有关的统计资料中获取, 但是考虑到实际使用的惯例,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总产出量。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直接查得按各年度当年价统计的GDP, 再运用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查得) 对当年价的GDP数据进行处理, 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不变价的指标数据。

2.2 劳动投入量指标L

劳动力投入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定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 不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 还与要素的利用效率以及要素的质量有关, 单纯考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会导致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真实情况偏小。因此不仅要考虑劳动人数还应考虑到劳动时间、劳动质量。由于数据的缺乏, 因此本文只能采用历年的劳动人数作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

2.3 资本投入量指标K

理论上资本投入量是指每年的资本使用流量, 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每年资本存量代表资本的投入。本文采用戈登斯密 (goldsmith) 在1951年提出的永续盘存法对实际投入的存量进行修正, 即:Kt=It+ (1-δ) Kt-1。

其中Kt是第t期的期末资本存量, It是t期发生的实际投资量, 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可直接查得按各年度当年价统计的固定投资额, 运用各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 (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查得) 对当年价的投资数据进行处理, 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不变价的指标数据。δ是折旧率, 每年固定资本的折旧额是很难确定的, 因此本文中假设各年折旧率相同, 每年为10%。

3 估计过程及计算结果

根据上文中所说的数据对方程 (1) 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生产函数的估计式为:

从以上回归的结果看是非常理想的, 我国在1990-2004年间的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α=0.777, 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β=0.177, α+β≠1, 对其正规化处理后, αK=0.814, αL=0.186。

以此对我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我国实际GDP、资本和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2%、11.07%、1.11%, 然后根据式 (3) 用求出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计算出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9%、2.29%、-2.19%。

4 结论与建议

(1) 从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 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 其次是劳动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小。

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9%, 说明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投入性要素特别是资本增长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引起的经济增长为非常小。因此, 可以认为, 我国经济增长是属于资本推动型的。在这一点上, 我国经济发展与克鲁格曼的预测相一致, 我国经济并未完成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但是索洛余值法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该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假设即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基础上, 而这些约束条件很难满足, 数据结果会有些偏差, 但全要素增长率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低, 这说明了全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2) 劳动就业人数增长速度较慢, 劳动的贡献率仅为2.29%。

劳动力投入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定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 不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 还与要素的利用效率和要素的质量有关, 单纯考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会忽略质量方面的变化。从这个角度分析, 体现在劳动力中的质量和技术进步因素蕴涵在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因此, 我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贡献较低也不难理解了。近十几年来, 我国从业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的状况, 增长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必然会影响到没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要提高劳动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参与者的素质与技能, 二要想方设法不断开拓新的劳动就业岗位, 努力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就业增长率。

(3) 不能把全要素生产率理解为狭义的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导致的经济增长是指不能由要素投入增长来解释的产出增长部分, 这个部分应该包括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政策法律等的综合效应。自改革开放后, 中国体制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所带来的附带效应远远超过了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近年来我国投资结构在向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 投资结构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另一方面, 所有制结构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分配比例影响着所有制结构, 同时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前导性条件。近年来, 民间主导、市场导向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4) 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1990—2004年,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从19783.6亿元增加到95584.3亿元, 年均增长11.07%, 资本存量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9.9%, 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如果把蕴涵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投资效率的提高考虑进来, 则资本存量增长的贡献率将更高。因此可以说,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还处于资本拉动阶段。可以通过继续加大资本存量的增加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根本途径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 更在于新技术的创造,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经济系统中导致技术进步的源泉是知识的创造和利用, 当前需要转变技术进步的关注点:由关注技术的采用 (生产领域) 转向关注技术进步的源泉 (知识的创造领域) 。因此, 需要进一步加大R&D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过去对于技术的投资多限于物质资本, 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投资, 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为改变人力资本存量与物质资本存量比例失调, 需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和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高凌云, 程敏.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 (1978—2007) [J].统计与决策, 2009, (5) .

[2]陈娟.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 (2) .

[3]张蒙, 焦一宁.浅谈中国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09, (1) .

中印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分析 篇3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印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科技资源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中印两国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基于中印两国资源禀赋差异性的存在,中印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经济互补性,这种经济互补性成为中印双边区域分工协作和合作共赢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印 互补性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资本资源 科技资源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源。那么基于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或资源禀赋差异性的存在必然导致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经济互补性的存在。因此,通过对中印两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科技资源等生产要素或资源禀赋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便能充分揭示中印两国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经济互补性。

一、自然资源的互补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

中国与印度都是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1种,矿产地2万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154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7种。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据初步评估,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三位,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

印度的矿产资源中已开采的矿产有84种。其中燃料矿4种、金属矿11种、非金属矿49种、其他小量矿藏20种。可采煤藏量为2087.5189亿吨,其中已探明藏量为791.0619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铁矿可采藏量为224亿吨,占世界第四位。此外,印度的畜牧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印度的牲畜存栏数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牲畜总头数的1/6,其中牛占了近1/5,山羊和绵羊都超过1/5。

中国和印度虽然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是所拥有优势自然资源种类也各有差异。如,中国有20多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分别为:稀土、钨、锡、锑等。不仅储量可观,而且质量较好。但是有些资源虽然储量巨大但质量却较差。如铁矿,中国铁矿储量居于世界第三位,但是含铁50%以上的富矿较少,而且比较分散、开发困难。而属中国紧缺的矿产,部分在印度却属优势矿产,如富铁矿、铝土矿等。对于印度也是同样,印度煤炭藏量居世界第三,但是质量较差。相反中国煤矿储量排世界第二而且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在量上质上都超过印度。此外,中国还拥有多种印度缺乏的农产资源。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生物资源等其他种类的自然资源领域中,由此,中印自然资源的互补性就显而易见了。

二、人力资源的互补性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一)从数量上来看,中国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印度年轻人口所占比例更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为13.1亿,印度为10.95亿。以20-64岁为劳动人口的话,那么中国2005年有劳动年龄人口8.06亿(其中男性4.0亿,女性4.06亿),印度只有5.81亿(其中男性2.98亿,女性2.82亿),中国劳动力是印度的1.39倍。由于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占男性的86%,而印度只占50%(大量的孩子需要妇女养),因此实际上中国劳动力是印度的1.70倍。

但印度在人口数量上也不是毫无优势,在印度现有人口中,30岁以下的占总人口的40%以上。据估计,到2050年,印度60岁以上的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20%左右,而中国对应的这个比值将超过33%。年轻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偏高,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二)从质量上来看,中国人力资源整体好于印度,但印度在高等教育、英语普及等方面胜过中国

人文发展指数是人类发展的一项综合指标,它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三个方面指标的平均成就:寿命、知识以及收入。这一指标包括了人民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劳动参与率等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联合国2000年人力发展报告指出,1998年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在174个国家中占第128位,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居99位。这个指数除了包括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之外还包括其他诸如寿命等与人力资源质量关系不直接的因素。1998年中国成人、青年识字率分别为82.8%、97.2%,印度相应为55.7%、70.9%。2000年中印两国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分别为90.92%、61.01%。

但是印度人力资源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由于印度曾经为英国殖民地,独立后英语仍然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在印度,有87%的印度学校用英语授课,高等教育则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印度人的英语已经转化为经济动力,为印度企业国际化以及印度形象的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的高等教育也是被人称道的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优于印度,似乎两国人力资源不存在互补性。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初等、中等教育以及教育普及方面要做得更好一些,而印度在高等教育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却更有优势。因此,中国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批数量可观的熟练劳动力、中端人才,印度则有着比中国更多更具竞争力的技术高端人才和大批高技能知识密集型劳动力。因而,由于两国人力资源各自存在绝对或相对比较优势必然导致两国人力资源的经济互补性的发生。

三、资本资源的互补性

资本资源,广义来说,是在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中,个人或企业拥有的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资源,并凭借这些资源占据相互关系中的支配或主导地位,而获得更多的价值。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都普遍缺乏资金。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两国国内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批资金雄厚和财力阔绰的大企业集团和财团,已具备了对外投资的条件和能力,并开始对外投资、并购,实现了本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截至2002年底,印度在华投资项目71个,合同额1.88亿美元。印度公司的投资涉及从钢铁生产到丝织品、化学产品、汽车部件等领域。印度软件、化工、咨询等行业也积极投资中国。印度软件业巨头TCS Infosys、Satyam等已抢滩中国,在我国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在江苏太仓投资黏合剂制造厂,投资额约140万美元。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开放,中国加快在海外的投资。目前,中国众多领域的很多企业都已进入印度投资。国有企业中钢集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了印度市场,2005年7月又正式注册成立了中钢集团印度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在印度的第一家中资全资子公司。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在2005年11月份表示将对印度进行投资,宝钢在印度的办事处已经挂牌成立,并于2007年与印度威泽集团合资设立了宝威有限公司。一大批IT硬件制造企业如中兴、华为等相继在印度投资,开拓印度市场。除钢铁、IT领域外,其他领域的投资也是不缺乏,如“攀枝花光华房地产有限公司在2005年签订协议,将在印度投资建设‘中国商品城’,开展中国商品展示、场地外包等业务。”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印双方互有投资,且绝对金额不小,但对对方的投资额在本国全部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大,而且都不是对方的重点投资场所。因此,从相互投资这个层面来看,就目前来说两国在资本资源上的互补性不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经济正呈快速发展态势且有着巨大潜力市场的两国来说,目前中印相互投资额和其市场规模是不成比例的,相互投资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也是今后中印经济合作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科技资源的互补性

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本节中主要是探讨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科学技术资源在促进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中是否存在互补性,强调的是两国科学技术资源在经济领域的贡献。

随着对科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中国和印度都重视发展科技,大力增加对科技的投人。在高技术层次上,中国组织实施的“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关注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个层次上,中国在继续保持一些传统领域的优势外,还不断加大对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推行一种异于寻常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走上通过利用高新技术作为主要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软件技术、生物技术发展尤为突出,为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印度目前的科学技术体系不如中国完备,印度在软件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方面优于中国;“在空间、核能和遥感等领域集中了国家资源的投入,发展强劲。”

由此可见,中国与印度在科学技术资源领域是存在互补性且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例如,印度煤炭开采技术较低,而中国在煤炭的开采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的轻工业、加工技术、农业技术、食品加工等是印度目前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而对于中国,印度在IT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金融技术等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中印两国完全可以在这些领域实现科技资源的互补,互利合作以达到双赢之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印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科技资源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中印两国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基于中印两国资源禀赋差异性的存在,中印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经济互补性,这种经济互补性成为中印双边区域分工协作和合作共赢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培均.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5:9.

[2]人力资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74501.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国际统计年鉴.

[4]The Economic Times.June 30,2000.

[5]李昌龙.中印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华管理论坛:http://www.vcmc.net/forum/read.php?id=6824.

[6]丁卫杰.浅析印度对华投资的特点、原因及其前景.南亚研究季刊.2006(1).

[7]刘琳.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思考.资本市场.2006(1/2).

生产管理主要要素 篇4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管理人员注意的,就是人、机、物、法、环五要素。

一、人:

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拉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三、物:

就是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

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五、环:

指环境。对于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ISO9001:2000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音响的调试时,周围环境要求应当很静。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现在对工业制造企业也有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引进。5S运动也是企业对环境提高要求的具体表现。

生产要素分析 篇5

一、价值生产主要投入以下五种要素

1、资本

2、土地

3、劳动

4、技术

5、信息

其中土地经常被资本化,如股东经常将土地折合成资本投资到企业中,同理其它形式的资产如房子也常常被资本化,因此资本、土地等要素统称为生产资料。

其中劳动、技术、信息提供者涵盖了除资本提供者以外的所有价值生产者,因此劳动、技术、信息等要素统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劳动、技术、信息)对生产资料(资本、土地)的占用和支配关系统称为生产关系。

二、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层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

1、资本创造价值阶层(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主要负责提供生产资料

资本家、老板、投资人、投行、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GP)、房东、拥有土地的部门或私人等

2、管理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一)――――――主要负责组织、管理生产行为 高管(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信息官CIO)、普通合伙人(GP)、生产部门主管、销售部门主管、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

3、生产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二)――――――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商品及对外提供服务

生产主管、工人、项目经理、工程师、技师、科研人员等

4、营销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三)――――――主要负责商品销售、品牌建设 销售主管、销售人员、客户经理、营销支持人员、广告策划人员、产品推广人员等

5、运营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四)――――――主要负责企业内部运营、为其他阶层提供支持(即对内提供服务)

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人力资源师、会计师、培训师、安保人员等

五类层阶的人员经常存在交叉(交集),如生产主管可能既组织协调生产活动又参与到具体的核心生产过程当中。甚至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同时又是生产力的提供者,始普通合伙人既提供资本又参与公司管理。

三、微笑曲线与人力资本

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指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比生产环节的利润更丰厚,从业人员的薪资也相对更高。微笑曲线其实是人力资本做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价值体现。人力资本是指对资本投入到劳动力本身所形成的新的价值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比如对人员的培训、教育等。人力资本可简单理解为劳动力不同质或劳动力质量的提升。

生产力三要素是什么谁提出的 篇6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此外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 知行合一作文

★ 知行合一的高中范文

★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体会精选

★ 我是谁 作文

★ 我是谁诗歌

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 篇7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与测算方法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

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简称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一个余值,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提出的,所以又叫索洛余值。

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要素投入的增加和提高生产率。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由劳动力、资本及广义技术进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反映该地区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表现为不能由要素投入增长来解释的产出增长部分。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C—D生产函数在农业经济中基本形式表示为: Y=AKαLβMmNnμ (1)

式中:Y表示农业总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M表示耕地面积,N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α、β、m和n分别代表资本、劳动、耕地面积的产出弹性系数,A为效率系数,是广义科技进步水平的反映,μ为随机误差,代表了估计的误差水平。

将(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lnY=lnA+αlnK+βlnL+mlnM+NlnN+μ (2)

对(2) 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α、β、m和n的估计值,然后用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计算TFP。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公式:ΤFΡ=ΔAA=ΔYY-α×ΔΚΚ-β×ΔLL-m×ΔΜΜ-n×ΔΝΝ(3)

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率:ΤFΡy×100%,y=ΔYY (4)

二、各要素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56—2008年,各项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各年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为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阶段性变动的规律,把研究时间大致分为1956—1970年、1971—1990年、1991—2000年及2001—2008年四个时期。

(二)相关数据的处理

1.产出值(Y)的确定。

本文测算的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产出值(Y)选用的是农业总产出(万元)。

2.劳动投入量(L)。

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要素总量,可以用劳动者收入和劳动力人数两种方式来衡量。但在目前条件下,用收入来衡量劳动投入显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数据真实性较差,而用人数来衡量,数据较完整、规范,不存在价格的调整。因此,选择农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万人)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3.资本投入量(K)。

应该由农业投入生产的固定资产存量+流动资产来表示,但由于我国的统计年鉴中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存量和流动资产的统计数据,因此有些学者和统计工作者就用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资本投入量,这是不合理的,不能完全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量。因此,我们用固定资产存量来代替资本投入量,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兵团从1956—2008年以来的固定资本存量(万元)的数值,来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其计算公式为:Kt=(1-δ)Kt-1+It,其中Kt和It分别为t期的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δ是几何折旧率。在使用永续盘存法时,几何折旧率和基年资本存量的估计和选用尤为重要。根据我国的情况,一般采用综合折旧率δ=5%,基期年的资本存量按照以下国际常用方法计算:K0=I0/(g+δ),其中g是样本期真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K0是基期年资本存量。

4.耕地规模(M)。

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有效种植面积。考虑到兵团属于干旱区,耕地的质量每年变化较大,因此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作为衡量指标。

5.农业机械投入量(N)。

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之和。本文采用兵团农业生产每年投入的机械总动力(万千万时)作为衡量指标。

三、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生产函数中参数的确定

通过对上述指标数据的分析整理,用最小二乘法可得(3)式的回归结果:

lnY=5.5017+0.1689lnK+0.0901lnL+0.5141lnM+0.2073lnN+0.0195t+0.7519AR(-1) (5)

(9.86)***(7.42)***(2.87)***(2.89)***(2.41)**(8.08)***(7.37)***

注:“***”表示1%的显著水平;“**”表示5%的显著水平;“*”表示10%的显著水平。

(二)统计结果的检验

1.R检验。

因为R=0.9915,接近1,通过检验,同时表明回归方程(5)式的拟合优度较好。

2.F检验。

因F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表明回归方程(5)式显著成立,说明可以通过线性方程来描述变量t、LnK、LnL、LnM、LnN与LnY之间的数量关系。

3.t检验。

通过相关参数的T检验值,可见,基本所有参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显著的,因此回归方程(5)也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其他检验。

因DW=2.008,很接近2,所以回归方程(5)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另外,通过怀特检验发现回归方程(5)也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因此,回归方程(5)通过了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方程成立。

(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

由式(5)得兵团农业生产函数模型为:Y=245.1K0.1689L0.0901M0.5141N0.2073e0.0195t (6)

1.根据各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时期各生产要素的增长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56—2008年兵团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的增长,其中1956—1970年年均增长率为1.41%,2001—2008年年均增长率达到5.76%,增长了4倍。在此期间内,产出、劳动、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资本的增长率在1956—2000年间增长较大,但200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2.根据各要素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时期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见表2。

整体来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资本、劳动、耕地、农业机械以及TFP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1.兵团农业TFP贡献率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1956—1970年兵团农业TFP年均贡献率为10.49%,1971—1990年上升到32.49%,1991—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41.33%,到了2001—2008年已达到56.71%。整体上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TFP贡献率为35.02%。

2.兵团农业资本贡献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56—1970年兵团农业资本年均贡献率仅有8.02%,1971—1990年资本年均贡献率上升到15.84%,1991—2000年资本年均贡献率进一步上升到41.88%。进入“十五” 时期以后,资本贡献率表现出下降趋势,2001—2008年资本年均贡献率下降到17.07%,达到56.71%。整体上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科技进步年均贡献率为35.02%。

3.兵团农业劳动贡献率一直偏低,且在1991—2000年间出现劳动年均贡献率为负的现象。如1956—1970年是农业劳动年均贡献率最高的时期,为8.91%,1971—1990年劳动贡献率下降到0.15%,1991—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2.45%。进入“十五” 时期以后,劳动贡献率有所回升,2001—2008年劳动年均贡献率为1.03%。整体上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劳动年均贡献率仅有3.26%。

4.兵团农业耕地贡献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1956—1970年兵团农业耕地年均贡献率高达48.19%,1971—1990年下降为26.89%,1991—2000年耕地年均贡献率进一步下降到9.49%。进入“十五” 时期以后,耕地贡献率有所回升,2001—2008年资本年均贡献率上升到10.21%。整体上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耕地年均贡献率为23.89%。

5.兵团农业机械动力贡献率基本也呈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如1956—1970年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贡献率为24.39%,1971—1990年农业机械动力年均贡献率为24.63%,基本没发生变化;1991—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贡献率下降到9.75%。进入“十五” 时期以后,有所回升,2001—2008年上升到14.98%。整体上看,1956—2008年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贡献率为20.38%。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述5个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趋势来看,1956—1970年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靠耕地面积的扩大来拉动,农业机械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1971—1990年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靠耕地面积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全要素三股力量共同拉动,其中全要素的拉动力最大;1991—2000年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资和全要素两股力量共同拉动,其中资本投资的拉动力略强一些;2001—2008年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一半以上是全要素带来的。

由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兵团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全要素的增长带来的。全要素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如果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兵团经济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来进一步促进兵团农业的发展。

1.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技术进步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更在于新技术的创造。新增长理论揭示了导致技术进步的源泉是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因此兵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同时提高兵团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机器设备等大量闲置的现象发生。

生产要素的货币化扩展 篇8

路径二对于我们来说是轻车熟路了,已经被列为政府常规武器库的最常用武器,所以从其路径扩展角度来说,相当之困难。相比之下,路径一却有更多纵深,但难度上看,难上加难。分开说吧。

路径二的难度在于路径依赖,一旦党用熟了一杆枪,再换另一杆一定很纠结。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军队装备大换装都与大裁军相契合,那可是换血的痛楚。并且这个武器绝非中国专用,它更是美国目前的唯一有效性武器,没有更换的理由。况且,对于党来说,除非这杆枪闯了大祸,否则绝无放弃可能,这也是个历史逻辑。这就意味着利用货币数量与价格的紧缩与宽松调控经济,长期来看依然是主流。这方面的拓展空间和可能相当之小。对投资者来说,按原有逻辑来考量应该更稳妥些。

路径一确实有更多纵深。过去三十年,我们只是把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进行了货币化,国有资产进行了部分货币化,就取得了黄金三十年的瞩目成就。那么如果继续扩展的话,依然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生产函数中的经典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技术、企业家精神等。

一、劳动力

劳动力要素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得到了充分释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这种针对农业的制度性劳动力货币化,已经不适用于城市化过程的新格局,劳动力在由农村货币化体系向城市货币化体系转型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制度性阻碍因素。如工资、户籍、子女教育、保险、人格尊重等等,都是低端劳动力生产函数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中,似乎也只有工资实现了相对充分的货币化,而其他要素的货币化壁垒,几乎没有打开。所以,所谓的农民工返乡、民工荒,或者鼎鼎大名的刘易斯拐点等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制度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劳动力的货币化才能继续扩展,才有可能继续扩大劳动力对生产函数的贡献。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教育也是个问题,创新精神被极度压抑,对于低端领域问题不大,但高端而言希望渺茫。

二、资本

资本要素方面,我们过去三十年主要做的就是利用股市及财政支持,实现了大量国有资产的货币化,解决了银行坏账和国企改制的问题,是指制度性历史负债一次性释放,而后轻装上阵,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把坏事搞掉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这要感谢朱镕基总理)。在国有资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我们发现对于民营经济的货币化才开始进行,比如企业债、公司债、中小板、创业板等,但步伐缓慢而又艰难。况且现在又有了社保的亏空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资源向民营经济的倾斜幅度依然不会很大,虽然出台了类似“民营三十六条”之类,但雷声大雨点小。

除了民营经济的货币化外,更重要的是民众资产的货币化。代表广大人民的国有资产货币化后,理应就是民众资产的货币化,但问题在于,民众资产往往没有应有的法律权利,因此丧失货币化的资格。如土地,这是最重要的资产,包括有农地、住房用地等。农民只拥有农地的使用权,而非产权,因此不可流转,一是阻碍劳动力流动,进而阻碍劳动力货币化,二是使农地丧失资产变现能力,保值增值是空想。三是不利于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升级,比如机械化,多数人产权的机械化效率必然低于少数人产权的机械化,这是交易成本决定的(这要感谢科斯)。住房用地最重要的是没有产权,不可货币化,不可流转,用高价购买到的只是住房产权与土地使用权,而且分别都有期限,使理性人群丧失对此类资产的持续性投入,致使此类资本流动性消失。而不可流动的资本,就丧失了资本的基本属性,对生产力的贡献能力丧失,当然就不利于生产函数的扩展。

三、技术

这方面我没有信心,一是对目前中国的技术货币化能力没有信心,有能力货币化的技术无法或没有途径被货币化,没有能力货币化的最后也不能被货币化,这也是个制度性问题。二是技术周期属于长周期,目前依然属于互联网时期,相信不会很快出现新的革命性技术。

四、企业家精神

在过去三十年,企业家精神的货币化已经比较充分了,这期间企业家地位攀升榜首,财富成为成就的主要衡量基准,各种财富排行大行其道,全民财富意识觉醒,这是我所乐观的。中国从来就有商业的基因,在任何制度下都有成功的商人或流派,比如秦朝的吕不韦,近现代的胡雪岩、盛宣怀,现在的王石、马云等等。但我所担心的是,新时期必然是波动的时期、转折的时期,在变革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家精神是否能够迅速适应,这是个问题,但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其实说到最后,大家会发现,所有问题,最终都是制度问题,是会不会再有某个领域的制度性红利的问题。而制度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党的问题,因为只有党才能指挥枪。一旦成为党的问题,那么结果的可讨论性、可预测性、可实现性等等,就已经大大超出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的范畴了。毕竟对于我个人来说,我长期最多看一年,短期看5分钟,却一定不会用三十年的时间(从建国后的经验看,三十年往往是一个制度性周期)的眼光去判断和等待,即使这对长期的资产配置,对超越M2起根本性作用。

生产要素分析 篇9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 赵学军

摘要:人、物、环境的不安全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三个主要诱因,从这三大因素入手,查漏堵缺,严防死守,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行业、单位、岗位是安全生产的三个责任主体,强化三者的安全生产监管,对实现生产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前、生产中、停产后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三个环节的监管,生产安全就有了可靠保障。本文对如何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全要素 全方位 全过程 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维持家庭完整美满、幸福快乐,推动企事业单位创富增效、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安全生产监管是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也是企事业单位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管,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是摆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找准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全要素(人、物、环境)、全方位(行业、企业、岗位)、全过程(生产前、生产中、停产后)的预测监控和动态管理,做到每一个岗位都不发生事故,每一个环节都确保安全,每一位员工都不受伤害。

二、全要素监管

人、物、环境是影响生产安全的三大因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取得实效,就应该把“引导人的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化解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对人、物和环境的监管,坚决整改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㈠人的监管

人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据国际权威机构的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安全了,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全员参与,安全监管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1.从业管理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屏障。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特质、工作能力、从业资格、职业操守、知识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状况来确定其是否适合从事某个岗位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和安全素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对企事业单位从业管理的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和动态监控,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

2.班组管理

班组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来具体落实,安全生产更是如此。要通过安全月、遵章守规、争先创优等活动和精细化管理促进班组人员的安全行为,通过总结交流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班组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出黑板报安全专版及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来构建班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打造本质安全型班组。

3.行为管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企事业单位应让员工了解13类不安全行为,认识安全事故对人身、财产、家庭、单位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自觉防范和杜绝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也应把行为管理纳入监管范畴。

4.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对企事业单位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度、行业和职业准入制度、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查处督办制度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合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思想管理

文化决定意识,思想决定行为。建设并普及安全文化,是培养和增强安全意识、倡导和促进安全行为的重要举措。企事业单位要在员工中树立“生命在于安全”、“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生产无小事”、“行为决定安全”、“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知道加上做到”等观念,还要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预案演练,使员工做到“两细三严”(检查细致、注重细节、严于要求、严肃纪律、严格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6.应急管理 在出现安全危机、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否迅速消除危害、控制伤亡、减少损失是检验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应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对其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反应速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企事业单位的应急体系真正做到“有急能应”且“应对有效”。

㈡物的管理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第二大诱因。企事业单位应改善物的管理,预防、发现并及时消除物的各种不安全状态。

1.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变的系统,是物质、能量、人员、信息多向流动交汇的场所,这种流动交汇往往潜伏着危机,稍不注意就会酿成灾祸。生产现场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如生产设备分布合理,人员通道畅通安全,采光通风良好,安全防护设施、测控报警装置齐全有效,有害因素得到隔离防治,安全警示标志布设准确、清晰醒目等等,对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应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2.硬件管理

生产设备、配套设施、仪器工具是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除应进行安全设计、提高安全防护标准外,在设备设施的购置、安装、使用及工程建设方面,首先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从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设备、工程投入生产运行;努力使各类设备、设施和基础建设做到本质安全,保证物处于安全状态和安全环境、人处在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场所;还应加强对设备的完好状况和工作状态的动态监控,消除一切使设备设施遭受损坏、人身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避免事故发生。3.危化物品管理

对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易燃易爆、有害剧毒、腐蚀辐射等危化品的单位和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4.应急储备

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否齐全、适用,管理是否到位、规范,直接影响到发生危机或事故时应急反应和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应加强对安全生产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㈢环境管理 1.作业环境

确保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无毒无害是防止职业病害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督促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监控、隐患排除、风险预测和险情处置,对布置不合理、物流规划不科学、照明通风欠佳、安全距离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安全标识不符要求、卫生条件不良的,要坚决整顿清理,;对存在粉尘、有毒或刺激性气体、挥发性溶剂、细菌或病毒、会引起接触中毒的金属或类金属毒物、强腐蚀性或辐射性物质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监控,要求企事业单位采取优化生产条件、改善技术装备、改进生产工艺、改变操作方法、机械或材料替代、隔离或密闭、个体防护等措施,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实现安全生产。

2.灾害预防

在一些生产经营场所,温度、湿度、风力的变化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一些生产经营场所容易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的危害,一些重要的生产企业若遭受地震、台风等的袭击后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报、预警、预防,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全方位监管

由于我国国情和体制的特殊性,开展行业、单位、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十分必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和实效性,便于统一行业内安全生产行为、标准,找出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更好地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企事业单位是自身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对搞好自身的安全生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岗位员工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必须强化对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㈠行业监管

行业管理是我国的一大特色。通过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行业的安全生产规划、指导、管理、监督作用,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规范统一、信息灵便等独特优势。要发挥电力、煤矿、机械、建筑、冶金、消防、交通运输、石油化工、民爆物品、非煤矿山等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使各个行业都能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㈡单位监管

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对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要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全面推行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单位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事业单位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员工必须全部经过专业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㈢岗位监管

安全生产是每一岗位、每位员工都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要实施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位员工都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要推行安全标准化岗位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应知应会。要求员工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二是行为安全。要严格按安全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进行作业,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测,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三是安全防护。根据生产工艺、作业流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品。四是作业现场安全。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有害因素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五是规范岗位管理。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强化岗位专业和安全培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事故风险,落实防范措施。

四、全过程监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在班组。要强化全过程安全监管,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安全生产推进机制,把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追究有机衔接起来。从生产经营项目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到生产运行、检修等各阶段、各环节都进行安全生产评估、监督管理,要求整个过程对人身安全、消防、防爆、防暑降温、防腐蚀、工业卫生等都有完善的措施,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把好安全生产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㈠生产前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开始,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召开班前会。班长或值班长应做到“五知道”、“五交待”,即知道前一班生产工作进程和安全状况并作交待;知道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和要求并作交待;知道前一班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处理情况并作交待;知道当班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并作交待;知道发生安全危机或事故时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并作交待。二是对当天可能发生的安全危机或事故进行预测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三是进行设备工况和人员身体状况的检查,先排查并消除隐患,后进行生产。四是对一些新员工或转岗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安全生产教育、提醒。

㈡生产中

生产过程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求每一个岗位作业都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标准进行作业,要突出对操作流程、生产工艺、设备状况、防护装置、危害因素和员工遵章守规情况的动态检查和监督管理。对工作岗位较多、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连续运行、存在危害因素的还应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岗位、环节对安全的重要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监控标准和尺度:对直接影响安全的重要设备和关键岗位,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的监管,对其余设备和岗位则应视其影响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相应尺度的监管。

㈢停产后

一个班次或生产周期结束后,应视情况对生产设备设施、仪器工具、防护和测控报警装置进行维修保养,对存在的缺陷或隐患进行整治改进,为下一班次或周期的生产做好准备并提供安全保障。在有必要时,下班后班组应召开班后会,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违规、违纪现象和其它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员工学习补充生产所需的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出要求。

五、结论

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安定和谐、文明进步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够大大改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理各种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动企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九五”期间 安全生产规划的建议》的通知。1996。

2.甘心孟,林宏源.安全文化导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毛海峰等.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4.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5.崔政斌,徐德蜀,邱成。安全生产基础新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一堂有用的课中英译文下一篇:销售现场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