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用的课中英译文

2024-07-23

一堂有用的课中英译文(共10篇)

一堂有用的课中英译文 篇1

一堂特殊的课800字作文-一堂特殊的课初中作文

妈妈,是我一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她,帮我打好了人生的基础;她,把引领我的指南针调好了方向,她,用特殊的课,让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那是我差不多6岁的时候,一堂课令我记忆犹新。那是“天才老师――妈妈”上的课。早上,妈妈很忙,累得满头大汗,歇也没歇过一次。但不管多忙,妈妈还是把我叫起来以后,说:“魏正恩,我们一起下去散步吧。”我用极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后,跟着妈妈活蹦乱跳地跑下了楼。小学生作文 wwW.

一下去,因为是春天,所以各种小花儿裂开了嘴,各种小草儿破土而出,美丽极了!看到这一番景象,我真想触景生情,写首诗啊!不一会,看着看着又没劲了,我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妈妈说:“正恩,你看,那儿有群小蚂蚁!”哦!一团黑黑的东西把我的注意力吸了过去。小时候,我可是个“残酷的人”,喜欢踩蚂蚁,我磨磨掌,蠢蠢欲动。妈妈一把子拉住了我。让我仔细观看。

我首先发现了一只小蚂蚁,他自己一个,在地上挑了一个较小的米,用它的脚和手把它搬起来,真辛苦!妈妈说:“你看,一个小小的蚂蚁,能背比它重不知道几倍的东西,你怎么会不行呢。做功课时,只要有毅力,马上就会又快又好的完成。”我默默思考了一下,是啊,我肯定也能行!因为地上有缝,所以那只小蚂蚁不小心掉了进去,不过另外一只小蚂蚁赶忙跑过来,它们俩互相碰了碰触角,好像在说:“我来帮你吧!”碰完后,它把小蚂蚁从缝里用力地拉了出来,然后它们再一起把米拉了出来,又齐心协力的一起搬向它们的巢穴。妈妈又说:“你看,人也是要这样,在别的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的帮助他,你说对吗?”我在心里默默的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有六只小蚂蚁一起在搬了,看着它们的样子,我在心里不禁赞叹道:“蚂蚁虽小,可是比我们人类还要团结啊!我应该也想妈妈说的那样,像蚂蚁们学习!”作文

直到今天,我在慢慢地思考了一下,妈妈为什么要我去观察小蚂蚁呢?现在我终于知道了,那,就是因为“爱”呀!妈妈要让我懂得更多的道理,但不让我天天都学书上的内容,所以上了一堂创新的课,那也是因为“爱”呀!妈妈为什么要在观察小蚂蚁的时候告诉我这么多道理呢?那也是因为“爱”呀!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充满了妈妈对我的爱;一堂特殊的课,让妈妈的爱,流到了我的心里。

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这是我们无法回报的。妈妈的辛苦,妈妈的训斥,妈妈的称赞……从生下我们开始,就成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谁知道妈妈在我们的背后流了多少次汗,咳了多少次嗽呢?明天,是3月8日,是妇女节。虽然我不能回报所有,但是这点心意,我一定要献上。不管是一个小礼物,一句悄悄话,一幅肖像……作文

最后,我一定要对妈妈说一句话:“妈妈,您很爱我,当然,我也爱您!”…。.

祝妈妈三八妇女节快乐!

一堂很“新”的课 篇2

——小议徐励敏老师的《一人看世界》

华东模范中学 谷可玲

昨天聆听了七一中学徐励敏老师的一堂高三作文指导课《一人看世界》,整体感觉这是一堂很“新”的课。

首先该课“新”在材料。在这堂课上,徐老师选取了最新鲜的材料,莫言获奖是最近最新的文化热点事件,围绕这一热点事件几乎每天报纸上都会有一些相关新闻报道(如就在笔者写此文时搜狐就有一篇“莫言拒绝春晚:作家最重要不是开会和接受采访”的新闻,说明“莫言热”还在持续中),如李强老师所言,对此材料的选取反映了老师对热点材料的作文教学的时效性的关。

其次,该课“新”在手段。通过让学生命题的方法来深入解读高考考点的做法也许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实践过,但是让学生拟作文题我觉得是个大胆的尝试,毕竟作为教师自己来拟题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徐老师敢于在作文领域尝试这一“新”手段,客观上也起到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课堂的作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最后,该课“新”在语言。徐老师的教学语言中有许多时尚的元素,比如还在热映的电影《少年派》,又比如一些流行语如“奇葩”,“二”(当然,此词用于学生不妥)等,不难让人看到徐老师应该是一个很善于学习、使用新事物、新语言的人,这是当今信息社会为师者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因为这可以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时尚感,从而使得学生缩短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当然,在此有一点值得商榷,是不是“新”的、流行的词语就一定好,就一定适用于课堂教学,这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做好甄别和筛选,否则可能使课堂显得随意。

总之,徐老师的这堂课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借鉴。

一堂有意思的课

育才 方丽

徐励敏老师的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目——“一人看一世界”,颇有以小见大之深意。就像她的人,看似小巧,颇具能量。

作为一堂作文思维训练课,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意思。先从去年区模拟卷的热点人物“乔布斯”说起,通过对虹口、徐汇、静安三区三个同人异构的作文材料进行解读和辨析,来探讨交流写作的角度和思路;再用今年的热点人物“莫言”为主题材料,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进行模仿命题。由两个年度人物,从“引”到“用”,构建起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双重联系,思路相当明晰。

“人如其名”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在徐老师身上也得到了印证。她在与学生互动时的确反应很快,语言机敏。比如:对徐汇区“乔布斯”题的理解,有学生提出了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徐老师马上以陶渊明和辛弃疾为例做了一番阐述:陶渊明选择采菊东篱、归隐田园„„那是他的选择;辛弃疾选择金戈铁马、报效祖国„„那是他的选择。并请同学判断:这样的文章好吗?从而提醒学生注意作文材料的倾向性。再如:对静安区“乔布斯”题的理解,徐老师在提醒学生注意比尔·盖茨因“对疟疾疫苗的投资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入选福布斯2011权力人物榜第五位”时,就化用“蜘蛛侠”的名言“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以“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来启发学生思考。由此,也可以看出徐老师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力。

作文思维训练,最终训练的还是学生的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节课也很有意思。无论是2011年的乔布斯还是2012年的莫言,徐老师作文素材的选取都非常出彩,切合社会热点,有很强的时效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关注生活。无论是解读“乔布斯”的财富还是选择“莫言”的故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学生自己选题、探讨、交流、命题„„,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思考、学习,老师则主要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机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来看,课堂都是有实效的。

思维本身也是很有美感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往往难以尽兴,尤其是徐老师的课堂设计兼及解读和命题两大环节,内容丰富,如果是在两节课上一一展开,想必更有徐徐之美。

好花尚需用心栽

——听徐励敏老师《作文课——一人看一世界》随感

育才中学 姜曙华

作文是学生最头痛的,也是语文教师最无能为力的。“好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想法,在很多老师这里得到了共鸣。但是,高考作文占150分中的70分,这“半壁江山”如果直接拱手让人的话,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自然不会漂亮到哪里去。因此,对于作文教学,即便其实效性再差,也必须动足脑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作文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也许,在作文教学上确实存在“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但是,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必须还是要坚信,成片的好花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栽种的。

今天听了徐励敏老师的课,可以看出七一中学在作文教学上的用心之处,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学习: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这堂课徐老师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即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作文教学的难点。今天的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徐老师的匠心所在。徐老师切准了审题中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即审题的侧面和角度问题。看似雷同的材料,常常有完全不同的角度和立意。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审题中则往往望文生义,粗疏简单地解读材料,从而导致审题出现重要偏差。徐老师选择的三则材料,是去年各区摸底考的试题,既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审题的角度问题。

二、强化学生的教学参与。今天的课堂上,徐老师将很大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出作文题。这样的尝试是非常大胆的,但又是值得推广的。为了出题,学生首先得占有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作文的素材,而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审题角度,则恰好是作文创作中事例分析的侧面。这个环节,可谓一箭双雕。

三、贯通作文和古文教学。徐老师最后布置的作业,也是比较特别的,那就是课外阅读《伯夷颂》,虽然不知道这篇作文徐老师会怎样去用,但是,将作文教学与文言文相勾连的做法,则又能引起我的深思。事实上,古典的经典作文流传于世,常常不仅仅在于其文辞优美,其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思维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价值。徐老师运用文言文来训练学生的作文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感觉几个教学环节显得匆忙了一点,如果是家常课的话,教学实效应该会更好。

听徐励敏老师《一人看一世界》随感

世界》作文指导课,很有感触。

徐老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同一人物材料的解读,强化学生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上课伊始,我以为徐老师整堂课会就上海2011年底高三年级三个区(虹口区、徐汇区、静安区)统考的作文题不约而同着眼于同一人物——乔布斯的材料作文,让学生研读,展开讨论,看同是乔布斯的材料,但是审题立意各自可从哪些角度切入,审题立意上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因为这三个区的三则材料,难易程度不同,触点很多,要让学生思考、讨论,最终思路清晰,落实下来,的确需要一节课。

但是,徐老师的教学实际是以这三则材料为“引爆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进入教学的第二步——审视今年社会上热议莫言的现象,让学生根据所发的有关莫言的12页材料,设计一道材料作文题,并阐明命题意图。

这种关注作文材料的时效性以及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命作文题的新思路和大胆的魄力,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确实给我很多教学上的启示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学习课堂上有热烈的讨论声,也有默默沉思或飞速动笔的同学,最后学生所命作文题的展示,角度也丰富多样,有从获奖人的心态出发谈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主题的;有从社会跟风、附庸风雅的角度谈社会心理的主题的等等,我也惊叹于徐老师所教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遗憾的是由于开公开课时间限制,未能充分地展开,若是平常的课堂,我坚信徐老师会对两个人物的材料进行更加充分而立体地剖析。

应该说,这堂课的容量很大,我作为一个听课老师,都感到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不留神,就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我在想,作为高三年级的思维提升的综合训练,的确需要讲求效率,但是有时也需要给学生一些舒缓的时刻吧,仅

民立中学

张丽

12月20日下午,我聆听了基地学员徐励敏老师在高三年级开的《一人看一仅是建议而已。

“小组讨论”之我见

姜美

徐励敏老师在评课中说:“育才朱静老师上课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很值得学习”,其实,何止朱静老师的小组讨论方式值得学习!在观摩了育才以及其他学校的很多课之后,我发现“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虽然不算“新式武器”,但在今天依然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上次天津之行有幸感受到杜郎口中学史金凤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风采,本周的杜郎口之行我再次领略到史金凤老师以及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让给学生的先进理念与“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深深震撼于他们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广度与深度!其实,无论是从人性内在需要出发还是从众多成功的范例中获得启示出发,把课堂让位给学生是必须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上海由于地域、经济等关系,可能很难复制杜郎口模式,但根据上海学生特点与教学情况,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还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素养的。

问题是,课堂上并非用了小组讨论方式就能起到高效作用的。教师作为小组讨论教学方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在组织小组讨论时至少得注意如下几点:小组讨论的主题必须适切、明确;小组讨论时各成员的分工、职责任务要清晰;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并对讨论情况有适时的指引与监控;小组讨论后往往有交流与反馈,此时,教师更要注意多元评价与适切引导„„

遗憾的是,徐老师今天这节课虽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但并没有像育才一些老师采用小组讨论形式那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学生的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结合我自己教学时使用小组讨论的情况,我估计这和徐老师一直在高三教学采用此教学方式不多也有很大关系。但是,不管怎样,绝大多时候,课堂是要让位给学生的,唯有让学生眼、手、脑、耳等充分动起来,学生吸收进去的与主动生成的才会多,课堂才会高效。

观摩徐励敏老师作文教学的思考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张丽姗

高三作文教学是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其深度、难度和综合程度都远大于其他阶段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了高三作文教学的一个美好愿望和终极目标。徐励敏老师采用材料作文对学生进行作文思维能力序列训练,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示:

小徐老师对学生训练的作文材料精选,时效性很强。课上使用的三则材料都是去年上海各区县一模考所用的材料,而她选中的又是徐汇、虹口及静安三区交集的乔布斯的有关材料。材料作文较之普通的命题作文,其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多。因此,一个材料常常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把握,这就会牵涉到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三则材料既有相同,又各有不同,这些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调动推理、联想等思维方法,采用顺势类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联系实际,可从多个角度立意,可谓一举数得,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对比,类比的作文思维品质。此外,让学生自行选择材料,进行作文命题设计。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而这时更难能可贵的!

拓展课堂容量,深化思维训练

上海市第一中学 刘俊江

听了徐励敏老师《一人看一世界》的课之后,很有收获与启示,现就感受到的略谈一二。

课堂容量大,层次丰富。整节课从材料的文字上说相当于一篇颇有些篇幅的现代文;从内容上看,三则有关乔布斯的材料的选择有层次有梯度,视角从窄到宽,主题观点指向既有集中亦有发散;从拓展上来讲,莫言的材料可供选择的话题余地较大,提供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整个课堂教学在紧张却清晰的节奏与脉络中,以大运动量的方式,在跌宕起伏中,紧紧扣住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看”,讲究看的方法、角度、立场、眼光,从而实现思维的训练与深化。思维训练针对性强。教学以命题材料作文的方式切入,在命题的过程中势必要思考:命题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选取什么材料?如何选取材料?选取的材料怎么表述?对于所选取的材料有怎样的设想?所延伸出的设想怎么评判?„„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逐步得到加强走向深入,思维也越来越清晰与明朗,教学设计的目标也得以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彰显,语文综合(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得到发展,尤其是审题立意能力的逐渐提升。

团队合作的形式适合于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采取分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互相启发与激励,在思想的交流与观点的碰撞争论中更加清楚地完成思维从发散到集中、由浅入深的过程。

我想,教师是否也可以作为第四方,参与到学生小组的活动之中,或者给一个范例,或者提供一个需要修改的有问题的反例,或者就学生的观点和话题提出异议,或者对学生的命题给出评判和修改建议„„也许更具有指向性,但也仅仅是也许,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呵呵。

一人一世界

----------一节作文指导课的一点思考

逸夫职校 郑薇

徐励敏老师站在讲台上,就是一个璀璨的发光点,一个年轻老师如此老练自信,让我这个所谓的“老”老师自愧不如。用热点作文材料对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这本身是一个好的着手点,而徐老师这节作文课又另辟蹊径,让学生就热议莫言的相关材料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道材料作文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只是没有扎扎实实地落实。人无完人,完美中有遗憾的课才有让我们思考进步的空间。

本节课徐老师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多角度解读材料,在课上就学生出的有关莫言的几个材料各自阐明自己的立意和观点,也请学生中的出题者谈自己出题的意图,一节课说的很多、容量很大,却觉得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还没落实到位,有一种热闹之后的冷寂。

在作文的思维教学上我觉得不要“授之于鱼”,而是要“授之于渔”。行课形式可以借用思维导图,给大脑安上“搜索引擎”,由一点生发开去。不如就莫言讲的八个泥水匠的故事讲深讲透,这一则材料完全可以包涵了“人性”“人的心态”“社会心理”这些立意的角度,以这几个中心词为树干,再层层生发出不同侧面的立意,就像树干上逸出的根根枝条,这是做加法,老师先不加任何自己的评判,让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没有高压强势下学生思路的压抑,有的是活泼游艺中怒放的思维之花。在这个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做减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论点,构筑自己的世界。一节课,一个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在于追求它的博大,而应是发掘它的精深。

关于作文训练的选材

市西中学 李斌

听了徐丽敏老师的作文辅导课,对于同处高三的我而言,深有感触。作文占据了考试的半壁江山,谁也不敢忽视,可是如何提高是个十分头疼的问题。看徐老师的处理,显然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而且看得出准备的辛苦。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翻遍去年的十几套一模卷,准备一份练习卷的辛苦。

由此,我想,如何让我们教师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者是尽量回报高些。这恐怕就是李强老师所指出的给学生“减负”的要求,最重要的部分吧。事实上,我们挑选出来的学习资料,往往是一节40-50分钟的课堂教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学生减负的一个途径就是给课堂减负,进而实现减负担,增实效的期待结果。对于我们老师而言,以效果为目的,尤其到高考备考阶段,恐怕并不为过。

一堂有趣的课 篇3

今天下午我们从全班同学中挑了32个同学一起来上录像课。当时我想,这节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过了一会,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到综合楼一楼,没想到,朱老师早已在那里等着了。我们静悄悄的来到了教室,哇!真好啊!干净的教桌,整齐的桌子,好用的设备,这里已经出乎了我的想象。

要上课了,老师给我们发了实验器材,有滴管、大小A字夹、水槽、烧杯、蜡烛、凸透镜……就好像是新的。

上课了,我们开始一起探究凸透镜的秘密。第一个实验,是让我们知道凸透镜有放大、聚焦的作用。我们是通过用水槽和烧杯来做的,首先把这两样东西倒上水,之后把两个一样的东西放到里面,一看,水槽里东西的样子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烧杯里的东西变大了。

之后我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是把蜡烛点上火,又把放大镜放到毛玻璃和蜡烛的中间,之后在毛玻璃上应该能看到火光的样子。经过我们小组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第三个实验是让我们自己做一个放大镜,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我终于将一块冰做成了放大镜。

一堂有趣的课 篇4

我们开始画的时候,不时地看着对方,越看越有趣,都不好意思地偷偷笑了出来。有些人还把头贴在桌面哈哈笑哩!在真动笔时,我看看别人的表情,可有意思了。有人是皱着眉头画着;有人毫不留情地把别人的缺点画了出来;更有人手一边哆嗦,一边下笔。

我正要画的时候,已经有一半的人交卷了。我赶紧拿起彩色笔乱涂一番,把那张“詹雅婷的画像”交上去,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这时竟还有好多人在着急地到处借彩色笔哩!

全班同学都交上画后,老师把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我们一看,有的人把对方画得少了一颗牙,有的人把对方画得像巫婆,还有的人把对方画成了大鼻子……真有趣!

一堂有趣的课 篇5

这节科学课是观察水生植物金鱼藻,朱老师拿出几个装着金鱼藻和冰水的透明盒子,分发给我们八个小组。大家一看,都非常兴奋,一个个大呼小叫起来:“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观察的水生植物吗?”朱老师回答说:“是的,这种水生植物就叫金鱼藻。”

我们按照朱老师以前教给我们的方法开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首先,我决定观察金鱼藻的长度,我把金鱼藻从水里拿出来,用长尺开始测量,不多不少刚好20厘米。我又仔细看了它的叶子,是软软的绿色针型叶。金鱼藻的茎是弯弯曲曲的,没有枝条,叶子是直接从茎上长出来的。金鱼藻喜欢在冷水这种环境中生长。我最后发现它的特别之处,那就是可以无根生存。

一堂有“争议”的课 篇6

一堂有“争议”的课

[片断一]:  师:小稻秧病倒了,杂草们得意忘形。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谁来了?  生:辛勤的农民伯伯……  生未说完,师示意生停下来。  师:谁读出来了?  生:喷雾气大夫赶来了。  师:很好,你的发现真及时,这下小稻秧有救了。   两位教师争议的焦点是课堂教学“实”与“活”和“课堂效益”问题。所谓“实”就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要尊重语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语文不能以“浮躁”的形式来代替语言的训练。所谓“活”就是放飞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的空间,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判断、思辩所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活”还指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精神建构。   其实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为谁而教”。是为教师的功利而教,还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从功利上来说,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为我而用”。从发展上说,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面向的是学生的生活与未来。那么学生的“生活与未来”是教师已经设计的吗?生命在别人的关爱下,最终要靠自己来主宰。生命的自我意识应该得到尊重。  从课程的意识来讲,教师、文本、学生、环境都是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那么教师要做的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课程意识,让他们通过自我的感知、理解、体验来建构学习过程。这样来说,教师不能也不应该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学应该允许学生出错或有不正确的观点,当学生把问题呈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思辩,这就达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课堂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学生生命的自我检验。教师的意识行为不能强加于学生,当然也不是“姑息”学生,问题要在对话中,通过思维的“碰撞”,自我化解心中的疑惑。  关于课堂效率,主要要看关注的是什么?你是关注教师的教,还是关注学生的学。你关注的是知识,还是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一堂教学,虽然学生没有完全学会规定的生字,但是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这不是更可贵吗?――为的是终身学习打基础   [片断二]: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师:小稻秧为什么很高兴呢?  生:我知道,毛毛雨(喷雾气大夫)做了一件好事。  师:(认真)我是说他为什么高兴?  生:(高高举手)小稻秧被杂草害得脸上腊黄,心里很难过。  师:(耐心)我是问,小稻秧为什么很高兴呢?  生:因为杂草们被喷雾气大夫治死了。    这是出现了所问非所答的问题。无论这么说,学生的发言应当鼓励,虽然学生发言与问题不着边际,但这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表现。我感到学生没有注意倾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从学生反映的问题,引起的反思是:课堂教学应注意谁的问题?学生为什么要说自己的`问题?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喜欢老师的问题,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那么教师为什么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呢?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更好吗?我们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主张自我提问、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提炼,这样才能真正的改变教师的角色。这不是说教师的主导削弱了,而是把学生推倒主体地位,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来尝试学习,在学生出现困惑的时候,教师启发、点拨、引导。概括说“以学论教”。     [片断三]  师:学完了课文,大家伙说说谁最让我们敬佩?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我最敬佩喷雾器大夫,他挽救了小稻秧的生命。  生:我最敬佩杂草……  生未说完,其余学生开始小声议论。  生:杂草是坏东西。  生:他也是有生命的。  生:杂草会破坏庄稼。  生:他只不过生长的位置选错了。  师示意静下来,继续听这位学生说。  生:他们“一拥而上”、“拼命”,这些是说他们有团队精神。  师:很好,你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我最敬佩化学除草剂,因为他才是除去杂草的功臣。没有他,再多的喷雾器也没用。  师:(点头)还有要说的吗?  生:我最敬佩小稻秧,他能给人们带来丰收,带来欢乐。  师微笑着点了点头。  ……  这是一个“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个性理解”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前一段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与关注。我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的教学,同时我们也关注学生健康的发展,注重完美的人格教育。在现实的教学中确实存在“文本价值”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我觉得在处理上应该“就事论事”。既不能“形而上学”,也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的个性理解应该是遵循“自圆其说”,有一个“发散到认同”的过程。  学生对杂草的理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的,体现了个性化的解读。对学生的观点应该支持与鼓励,“真善美”与“假恶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与对比,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的――因为人的思想意识是受社会、法律、民俗、道德等条件的制约。   杂草对庄稼有害,但杂草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不能“拿来”呢?不是教育学生用这种精神去做有害的事,而是要做有益的事。   伊拉克战争说明,美国军人面对伊拉克的军人是“敌人”,而伊拉克的军人面对美国军人也是“敌人”,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如果抛弃对人类的贡献问题,杂草与庄稼是谁的自尊问题。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小学教学也应渗透哲学的观点。

周记一堂有趣的课 篇7

“丁零零”上课了,老师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跨上了讲台说:“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那就是抢椅子大赛‘耶!’”同学们欢呼起来,老师把规则详细地说了一遍。

第一轮游戏开始了,老师拿来三把椅子,叫了四位同学,其中三男一女,我们旁边的人当观众说“转转转”,他们就围着椅子转了起来;我们说停,他们就坐了下来。一位男生被张真给撞出去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下子,搞得我们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笑得直擦眼泪呢!有的同学笑痛了肚皮,还有的同学露出了大牙,那个男同学在我们的笑声中愁眉苦脸地下了场。现在只有两把椅子,三个人了,我们又说转转转,他们又转了起来,我们说停他们就坐了下来,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时坐了下来,可惜那位女同学慢了一点点,就是那一点点,她垂头丧气的被赶下了场。最后只有一把椅子,两位同学了,那是最紧张的时候了,我们睁大眼睛继续说转转转,他们也继续转了起来,他们紧张的连汗水都流了出来,因为不知道,他们两个同学谁是之王,这时我们说停,他们就坐了下来,一位同学没坐到椅子,一位男同学坐到了椅子,坐到椅子的那位男同学胜利了,没有坐到的那位男同学被打下了场,嘴里还不停的嘀咕着:“哎呀,真倒霉!”

“丁零零”下课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欢声笑语中,第二轮游戏又开始了。我觉得今天的这堂课真有趣!

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篇8

今天,我们在班上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园地四里面的口语交际,上来展示绝招的同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的招术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陈炯杰同学的魔术了,只见他把水杯里的水小心翼翼地倒进了一个小杯子,然后再用一张卡纸把杯口塞住。他再把水杯倒过去,原本不听话的卡纸突然牢牢地吸在了杯口上,任凭他把杯子怎样倾斜水也不会倒出来,就像被关进笼子似的。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爆发出了一阵雷鸣一般的掌声,快把我们的耳朵逼得无奈“退休”了。

该轮到我们来转竹子笔了。“要得第一”一直在我的心中“打转”。只听到一声“开始!我才慌张的丢掉了我的臆想。

只见我用右手食指扣住竹子笔,再把手指一摆。竹子笔像一个漩涡一样转起来。胡诗谕不知怎么了,今天状态一点都不好。很快,她就败下阵来。

接下来,徐伟涛把竹子笔用了一转,本来想让竹子笔转得更快,可惜事与愿违。由于用力过猛,笔一下子“飞”了出去,完美地在空中飞了几个滚儿,就掉了下来。

这下,就剩下我和王智显,陈炯杰这三员“大将”了。我的心里正得意呢!,也许是我放松了警惕,竹子笔“轻飘飘”地,就快要被我甩出去了,我把竹子笔转的更快了,想让它到指尖上去。可惜了!大势已经不能挽回了。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 篇9

我盼呀盼呀,学舞蹈的时间终于到了。那天上午,我一到舞蹈教室就看到许多大姐姐已经把腿搭到把杆上了,动作很优美。在老师的示意下,我也不甘示弱,憋红了脸,也把腿搭了上去――总算成功了。

该练劈叉了。我怎么努力,腿也打不开,劈不直。再转身看看大姐姐们,她们就像一只只美丽高雅的天鹅,身体挺拔,往地上一坐,双腿自然打开,劈得笔直。我都看呆了,非常羡慕。轮到我了,老师用脚使劲压我的腿,逼我打开。我感到大腿和腿腕一阵又一阵酸痛,我几乎不能忍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但我咬了牙坚持着――我的腿渐渐打开了。“十、九、……三、二、一”,我终于学会了劈叉,还坚持了十秒钟呢!大姐姐们向我投来赞赏的眼光,让我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时间,我很快就学会了错步、腾空一跃等动作。等到下课的时候,老师特别表扬了我,尽管腿还有些酸痛,但我心里美滋滋的。

一堂特殊的课作文 篇10

老师说:“今天我请几个同学来给自己画一张像!”接着老师让我们三个人上去,拿着美术纸蒙在脸上,让我们画自己的脸,老师先叫他们画一张脸,再画一对眼睛和一对眉毛,接着画鼻子和嘴巴,再画耳朵,最后画上了三根头发。有一个同学才画到一半就中途就下去了。

你看,他们画的脸多有趣啊!瞧,小强的头像土豆,奇丑无比,脸皮都陷进去了,眼珠像个数字 “8”形,脸还歪歪扭扭,嘴巴像受了惊吓一样张得如此之大,还把鼻子吃了,眉毛又细又长,头发浮在空中,飘来飘去的耳朵像字母“C”一样;再瞧,小丹画得脸就更好笑了,耳朵竟长在脸上,鼻子特大像一只大鞋子又像茄子,嘴巴都小得看不见,简直就没有似的;再来看看小章画的脸,眼睛都长在脸外面了,眼珠都没有了,真是有眼无珠,连头皮都没合在一起,一大一小的眼睛,极不相称。三个人画的脸真是有趣极了,同学们全都笑了,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四肢无力,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了,差点摔了下去,有的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连眼泪笑出来了。他们自己看了也笑得抬不起头来了。

上一篇:家庭旅馆宣传标语下一篇:生产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