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性

2024-09-27

必然性(精选8篇)

必然性 篇1

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家都听过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金秋璀璨的十月,一个青年人坐在一个小树下小憩,突然一个苹果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突然灵感出现,是什么拉住它下落,经过沉思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可能在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听过。

我们同样听过这样一个:一天阳光明媚,一个人站在一个倾斜的楼上,让俩个大小一样的但重量不同的球同时落地,然后同时落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完美,如此的巧妙。多么吸引人!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些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但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学习者虚无的“历史”,一下子都接受不了这种说法,这很正常。也正如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为什么不是重的东西先落地。

这样的故事是经过改编的,是具有浪漫气息的。虽然编出这样的故事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事件会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认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

即使他们这些事是真的,你也可能认为这些人太幸运了,被他们发现了,如果是我,我也可以。是的,这些东西的确很简单,是个中学生都能明白的东西。只要做个试验就知道了。

或者有人也会说这很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都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那么这是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这种思维暂时是正确的。

或者你认为他们都是天才,这种是大家普遍的思维,是的,他们是天才。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说的,所以,大家只记住了这一句话。然而紧接着一句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难得。还有一句话:科学只垂青于追逐它的人。这一点是清晰的,但是还有一句:这种人是有这种准备头脑的人。这些断章取义的情况是很多的。

或者说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天才才有的,或者会说那灵感我也会有,苹果落地也能触发我的灵感。但是为什么是牛顿发现了?为什么是伽利略发现了?为什么是爱迪生发明的?

说天才的是唯心的,说爱迪生是天才,这天才从哪儿来?是基因吗?不是,爱迪生的父母都是下层所谓无产阶级的儿子,基因都是来自于他们,比那些教授们的基因,好像是比不了的。法拉第,是鞋匠的儿子,基本上没有一点文化知识。那么是环境吗?不是,爱迪生多次被老师们贬得一无是处,被撵回家。法拉第好像等于也没上过学,牛顿好像在中小学被老师说成是反应迟钝,体弱多病。没什么出息。爱因斯坦被中学老师斥为低能儿。只能移居到别国。这好像跟环境无关的,如果说是家庭教育?也没什么关系。法拉第的父亲只让他当学徒没让他看书啊!如果说法拉第在当学徒的时候没有打开大英百科全书的话,没有吸引他的那些东西,就不会有他那一系列贡献了。那么这么说来,那么科学发现就具有偶然性了。这样说就不对了,如果当时他打开的是其他的科学书籍,那么他也会达到这样对科学的热情。科学家们这只不过是把人类探索的本能发挥出来罢了。他了解的越多,就会对自然越热情,是一个人主动了解的。你如果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很难达到他们的贡献。因为你缺少的不只是他们灵感,不是他们的知识。不是他们的性格,不是他们的汗水。而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本身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他们自身的经历【所见到的,所认识到的东西】的一种感悟,进而对这种感情的一种升化。

注重科学偶然性的人,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必然性和极端艰苦性。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如果不是对这门科学有强烈的热情,极强的情感,都会半途而废......答案已经是很显著了。

科学发现与创造,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必然性 篇2

关键词:纳兰词,必然性,偶然性

首先,让我们说说成就纳兰词的必然性。纳兰容若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一定与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宋代,词从艳科小道一跃而为主宰一个时代的文体,自然成就了词史上的第一个巅峰,产生了无数熠熠生辉的词坛大家。经过元明两代的沉寂,词在明清之际摆脱柔靡,出现了中兴的气象。当时的朱彝尊说 :“词虽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犹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有清一代,词人云集,高才辈出,仅顺、康两朝就逾两千家,词作五万余首, 吴兆骞、顾贞观、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等大家, 绽放色彩各异的奇葩。正是清词振兴的时代风气中,成就了纳兰容若这颗词坛上耀眼的明珠,同时也成就了纳兰词不可撼动的词之精粹的地位。

纳兰容若生于康熙朝的铁腕权相明珠府上,作为当朝宰相的长子,容若较之常人有着明显的优势。父亲的影响力使他的家常常门庭若市,在这些来访的人中,当然也包括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鸿儒、泰斗,而容若与这些人的切磋、交流, 自然从中受益匪浅。例如,在康熙十一年八月,容若参加顺天乡试时结识的作为乡试主考官之一的大学者徐乾学,以后容若正式拜师徐乾学,而正是在老师徐乾学的鼓励支持下, 容若主持编撰了《通志堂经解》,他在传统知识界的声誉并不是靠诗词奠定的,而正是靠这部丛书。

“诗穷而后工”,优秀的作家经历应该分为两种 :一种是历经人世沧桑,洞察人生百态之后抒怀表意于诗文,另一种就应该是容若这样的,出身富贵,自幼饱读诗书,受书香门第熏染,又个性敏感,多体悟生活,善交好友。容若作为相府长子,锦衣玉食的生活是自然的,这样的生活对容若文学创作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不必像那些寒门子弟一样汲汲于功名,读的尽是死书,虽然对于酷爱汉家儒文化的他这些自然也不在话下。他更多地将时间放在感悟生活与文学创作素材的收集上。青梅竹马时与表妹懵懂的爱情以及以后长久的思念 ;遭遇良师后的喜悦兴奋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与蓝颜知己未见面而惺惺相惜地分享他的感伤,这些都可以被他撰如诗中,缔结成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相府公子的身份为他成就自己的诗才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空间。

其次,作为一名贵族公子能在文坛成就如此盛名,自然与容若本人禀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明珠是康熙朝的铁腕权相,他拥有精明的头脑、干练的作风和沉稳的性格,他的夫人或许在铁腕上稍逊乃夫,但远远多了强悍与乖戾,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两结合的后代——容若,却生性敏感、多情。容若虽生于富贵人家,但他却似乎永远眼中噙着泪看世界,永远能在世间百态中捕捉到伤感,他俨然一个落魄潦倒郁郁不得志的才子,可他明明应有尽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时而翻江倒海,时而如一江春水温柔缱绻的心才能成就一个出色的文人,容若大抵如此吧!

作为相府长子,父亲明珠努力培养容若,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在权力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令他失望的是,儿子根本不是这样的“可造之材”。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善权术的容若却也有着异于其他贵族子弟的性格。他虽生于豪门,却没有官宦子弟的专横跋扈、不学无术,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而是洁身自好。他用情专一, 妻子卢氏因难产去世,容若伤心至极,一首悼念亡妻的《浣溪沙》颇有当年大文豪苏子的风韵。由当年与妻子幸福甜蜜的“被酒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到而今的孤独吟唱“谁念西风独自凉”,悲怆之情溢于言表。他仰慕才士,善于体察人间的辛酸冷暖,珍视人与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顾贞观与容若本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顾贞观的好友吴兆骞受顺治年间“丁酉科场案”的牵连,父母兄弟妻子一同流放东北宁古塔。而对吴兆骞有所许诺的顾贞观二十年间奔走联络, 只为早日兑现自己的诺言,让友人早日离开那蛮荒之地。“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二十年倏忽而至,但恐怕倘若他没有遇见容若,即使再有二十年,他也难实现自己的诺言。正因为容若对朋友的一颗赤子之心,阔别京城廿十载的吴兆骞才得以在有生之年重回京师。容若虽为康熙年间进士,但求此功名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汉学功底不逊于他人罢了。官场的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根本就是他所鄙视的。“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扈从生活早已使他厌倦。他只想生活在自己畅达天地穹宇的词的海洋里。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啊!当时还没觉得什么,几百年过去了,时间越久就越觉得纳兰词的真挚美好,那么纯净, 纯净到纤尘不染。也许“清初第一词人”的美誉有些功利, 也许如果公子在世并不会接受这样的称号,不过他当之无愧,因为正是由于他的独特、与众不同、出淤泥而不染才成就了千古传唱的纳兰词。

参考文献

[1]姜俊彦.简析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偶然”与“必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2]钱燕茹.偶然性的分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悲剧的必然性 篇3

关键词:二元对立 人性煎熬 解构与颠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兰克·奥康纳是20世纪爱尔兰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一生著作颇丰,《异乡客》堪称是其经典之作。故事以发生在1922年至1923年间爱尔兰与英国之间的民族之战为背景,将英国战俘和爱尔兰士兵置身于一个朋友与敌人、职责与友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喜剧与悲剧等诸多二元对立统一体中,每对矛盾体相互作用,成为深刻影响和制约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无形力量,使他们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人性煎熬境地,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选择权受到羁绊并最终导致悲剧性的结局。

一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二元对立的颠覆

从19世纪20年代起,现实主义在欧洲文学中取代了浪漫主义而占据主导地位,进入鼎盛时期。现实主义强调生活细节的描写,并对具有本质特征的生活现象加以典型化,从而真实再现社会生活。作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奥康纳在小说中不惜重墨描绘了爱尔兰士兵与英俘之间的生活细节及处决英俘的过程,以突显人物的矛盾心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将英俘与爱尔兰士兵置于零距离的接触中,使“敌”“我”双方之间不可能也不应该的友谊不可思议地诞生了:波那帕和诺伯尔几乎学会了两个英俘所有的古怪字眼;霍金斯学会了爱尔兰民间舞蹈;贝切则与村舍女房东结成了至交。波那帕甚至认为英俘根本没有逃跑的念头,他们像本地的野草一样舒适地扎根在爱尔兰的土地上,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礼遇。“敌”“我”双方生活在一个无需戒备、没有杀戮的理想世界里。然而,温馨的生活却被处决英俘的命令搅乱了。当两名爱尔兰士兵得知为报复英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随时要被枪决的事实后,心事重重、惴惴不安,觉得没脸见贝切和霍金斯。一方面他们怀揣幻想,揣摩着上级应该不会枪毙这两个善良的朋友,因而不忍将真相告知对方。波那帕甚至盼望着英俘逃跑;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当波那帕清楚意识到命令真的要执行时,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处决了两名英俘后,诺伯尔和波那帕回到了曾经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农舍,但此时,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忏悔和极度的空虚。显现在他们眼前的除了埋着两个英国人僵硬尸体的那一小块沼泽地,整个世界什么都不存在了。

二 人物个性二元对立的颠覆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认为整个传统的西方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习惯于用无处不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来看待世界、表达观点、规范社会。德里达认为语言中存在无数个二元对立,如:开始/结束,男性/女性,不朽/死亡,善良/邪恶等等。然而,这种二元对立统一体并非绝对平等并置、均衡对称的,而是有主客次序之别、优劣等级之分。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占据着主体、本质、中心、本源的统领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后者则地位低下,被置于客体、非本质、边缘的从属地位,属派生物。当某一术语支配另一术语时,支配者便占首要地位。在特定的时刻,解构这种对立就是颠覆等级秩序。

1 冷酷与善良二元对立的颠覆

二元对立现象彰显于小说《异乡客》的每个情节,奥康纳将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二元对立体中,让其倍受煎熬,最终走向虚无。军官多诺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的人格中同时存在着两个自我:一个是纯朴的爱尔兰农民,一个是冷酷的军官。他一身典型的农民打扮,拘谨、害羞,两只手老是塞在裤袋里,一说话就脸红,眼睛老盯着自己那两只乡下人的大脚。他说话乡音很重,常被诺伯尔和波那帕取笑。在牌局旁观战时,他也会表现出激动的情绪,将两名英俘视为“自己人”,并时而指责他们的牌技。在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心地善良的士兵。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职责”与“友谊”这对二元对立,明显倾向于后者。然而,在另一方面,多诺万作为一名小军官,他时刻铭记住自己的职责与立场。小说一开始,作者把多诺万描写成一个头脑冷静、安分守己的家伙。他心事重重,既想融入与英俘们和手下士兵和谐相处的生活,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起初多诺万性格中的二元对立还是比较隐藏的,但当接到处决两名英俘的命令后,对“友情”与“职责”的利弊权衡把多诺万置身于深深的人性煎熬之中。在波那帕与多诺凡争论枪杀战俘的意义时,多诺凡显得异常的冷酷和无情。在他看来,英国人枪毙了爱尔兰俘虏,爱尔兰人就得理所当然地枪毙他们的人,这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到了在沼泽地处决两名英俘这一幕,多诺凡又表现出惊人的细致入微。在处决前,他帮贝切蒙上眼睛,问他有什么话要留下。他最后对贝切说的话“希望你能理解,我们只是为了执行公务”,更能让读者体味其身处“友谊”与“职责”的煎熬抉择。对多诺凡而言,在以军人职责为代表的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和反抗殖民统治过程中,强烈民族复仇意识驱使下的个人的道德准则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归于虚无。

2 睿智与迷茫二元对立的颠覆

小说中另一个典型人物是英军俘虏贝切。他寡言少语,安静沉闷。似乎从一开始,他就清楚地意识到他难逃死的厄运。他整天闭口不语,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进进出出。小说多次提及贝切把腿伸进炭火或火中取暖的习惯,为展现其无牵挂、但求一死的宿命观做了铺垫。而他高超的牌技则显示出他那超人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两次提及贝切建议打牌时说的一句话——“伙计们,开始干吗?”贝切言下之意是在试探爱尔兰军的行动计划及他和霍金斯的命运。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坐着,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冥冥中似乎早预料到会有什么事发生。到了要处决前那一刻,贝切表现出异常冷静。与霍金斯相比,他更加了解语言的无效性和现实荒谬而不可改变的本质。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和消极地忍受,宛如一个无欲无求、没有灵魂的幽灵。在看着霍金斯被处决后,贝切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手帕,开始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他不愿看到自己被“朋友”枪杀。面对死神的到来,他很坦然,但一改以前沉默寡言的性格,变得异常健谈。他告诉爱尔兰士兵霍金斯与他的母亲感情深厚,并再三要求他们一定要通知她霍金斯的死讯;他谈到了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痛经历。奥康纳认为爱尔兰人最主要的特征是对家和母亲的渴望。作为个体的贝切,他睿智、善良、软弱,渴望有个温暖的家,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跟农舍老妇人结成忘年交,且殷勤地帮助她做家务的原因。对贝切而言,在爱尔兰他可以跟“朋友”一道打牌、闲聊,可以帮农妇做家务。这是多么温馨的家的感覺。但他没有坚定的信仰,明确的观念,缺乏对命运的抗争。以致于直到临死前那一刻,他还是不明白作为个体所应负的职责到底应该是什么。贝切的不幸在于他在找到家的地方永远失去了家,永远失去了朋友,更可悲的是他至死也不明白什么是义务。

3 信赖与背叛二元对立的颠覆

霍金斯是小说中的另一名英俘,他与贝切的性格截然不同。霍金斯矮小、健谈、易情绪化。他积极思考,善于争辩,坚信没有来世,认为所谓的来世是资本家用钱收买传教士们用来蛊惑人心的骗局,认为战争的根源不过是资本家们为了利益竞争而发起并利用的工具罢了。在奥康纳笔下,霍金斯是脱离实际的超现实主义者的代表。一方面他亟盼着一套能使整个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的完整合理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面对现实,他又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奋斗才能生存得有意义、有价值。

在霍金斯看来,朋友和家人是最值得珍惜和信赖的。他视生命、人类间的亲密关系高于自身的信仰及国家利益。他和他母亲感情很好,衣袋里总是随身带着他母亲的来信。对他来说,任何出卖和杀害朋友的事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他被执行枪决前与偌伯尔争论时,他仍然坚信作为朋友的偌伯尔和波那帕是不会枪杀他的,他们不是资本家的工具,并反复强调他也绝不会把枪口对准朋友的,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哪怕自己被枪毙一百回他也不干。为了朋友,为了生命,他可以抛弃自身旧有的理念,愿意随行偌伯尔左右,出生入死,哪怕是最后一个面包也要一同分享。他不认为这是一种背叛,对他来说,爱国也罢,宗教也罢,与友情、亲情和生命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苍白无力。事实上,在多诺万、贝切和霍金斯身上承载着作者对最原始、最本真、最自然、最纯粹人性复活的期盼,寄托着作者返璞归真的理想。

三 喜剧与悲剧二元对立的颠覆

纵观小说《异乡客》的布局,读者不难发现作者的巧妙构思。为增强故事的张力,形成强力的反差效果,小说全篇交织着喜剧性与悲剧性这一二元对立统一体。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奥康纳重点描绘了愉悦的场景及和谐的人物关系。点亮的油灯、温馨的农舍、爱尔兰舞蹈、扑克等意象无不给读者带来其乐融融的家的感觉。英俘与爱尔兰士兵毫无戒心地打牌取乐、贝切与农舍老妇人结成忘年交、善于雄辩的霍金斯斗不过乡村农妇、有神论者的偌伯尔与无神论者的霍金斯之间的彻夜争辩等情节所呈现的是一幅祥和风趣的生活图景。喜剧一直是这些场景的主色调。但是这些喜剧场景表现的是平民生活,题材过于生活化的活泼而非民族大业式的严肃,因此,无论喜剧是何等地能够引人深思,它注定与崇高无缘,这就是喜剧的悲剧性。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谈及喜剧美学时也认为,“我们可以从喜剧中体会悲剧性的东西,感受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刻,看到万丈深渊,悲剧性的东西就是从喜剧中产生出来的”。随着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读者的心越揪越紧。刹那间,悲剧的阴影便开始弥漫开来,逐渐吞噬了喜剧氛围。故事场景也从温馨舒适的村舍逐渐向潮湿阴暗的沼泽地推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意象也无不与死亡有关,如:蜡烛、坑、黑夜、风灯等。作者把处决地点选择在沼泽地更增添了悲剧性的必然性。正如戴维斯·麦克罗伊(1988:8)所说:“在肉体、智识、道德和心灵方面,人永远站在一块颤动的沼泽地里,只要迈出沉重的一步,他便会立刻被绝望的污泥吞没。”至于处决英俘过程中,多诺万等爱尔兰士兵的痛苦抉择及履行职责后所感到的忏悔更使偌伯尔与波那帕陷入绝望的泥潭。贝切临死前的笑更是一种对死亡的蔑视和痛苦的解脱,是一种“悲剧式的喜剧”。此时,小说中这对“喜剧”与“悲剧”的二元对立彻底消解了。正如伊格尔顿所说的,当文明夹在命运与自由之间时,悲剧也就发生了。

注: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0CGWW18YBX)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戴维斯·麦克罗伊,沈华进译:《存在主义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 弗兰克·奥康纳,虞建华译:《异乡客》,《上海小说》,1994年第3期。

[3] 李珍:《友好的“敌人”——略论短篇小说〈异乡客〉中的“敌人”形象》,《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 唐岫敏:《悲剧与现代社会——读伊格尔顿新著〈甜蜜的暴力〉》,《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5] 徐彬:《浅析〈国家的客人〉所展示的存在主义两难境地》,《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 闫建华、贾爱兵:《无家可归的人——试析〈异乡客〉的“失乐园”主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7] 朱静怡:《荒诞世界里的人性煎熬——〈异乡客〉中的二元对立及其消解》,《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 http://courses.nus.edu.sg/course/elljwp/deconstruction.htm.

作者簡介:

沈梅英,女,1963—,浙江安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 篇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4)吴菲菲20101613310107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巨任,在当时,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这三种政治力量,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的建国方案,通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策略才是适合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经过理论学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毛泽东思想,并且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人民大众赶走了侵略者,推到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上,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国家经济建设中,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在政治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将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到中央。虽然在建设路上走过弯路,但是通过党内的自我认识和改正,我们一直走在正确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上,并且在建设道路上总结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速度加快了,在短短的30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中,人民也愈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已经摆脱了过去贫穷落后的状态,光荣地自立于世界之林,并且正在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来美好。

只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就如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强调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篇5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B?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C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D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E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 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F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G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篇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非偶然,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两大革命任务,这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帝国主义未能完全吞并中国,但中国人民却始终未能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历史呼唤新的领导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①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

②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④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上4点须详细解释)

(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国民党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在大革命失败后,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壮大了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积极倡导、组织、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国民党破坏和平,挑起内战时,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完成,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必然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法律模糊概念存在的必然性 篇7

一、模糊概念的含义

顾名思义, 模糊概念就是表示概念的词语其涵义具有模糊性。从逻辑学角度讲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不确定性, 从而造成人们无法准确理解把握对象之确切含义。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性和本质的思维形式, 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就是概念的内涵。例如, 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 它与其它责任相比, 其特点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依照刑法典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触犯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这些特性反映到人们的思维中, 就构成了“刑事责任”概念的内涵。

内涵表明概念的质, 外延则表明概念的量。所谓外延就是指具体概念内涵所反映特性或本质的一个个、一类类思维对象, 也就是指概念所适用的一切对象。“法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那么它的外延就是诸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古今中外一起法律法规, 因为它们都具有“法律”这一概念内涵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特性和本质。概念的内涵回答“什么是”的问题, 外延则回答“哪些是”, 或者说“有哪些”的问题。

我国立法工作者对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做到明确清晰, 但事实上, 各种法律法规中的概念都并不都是明确清晰的, 在有些情况下也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一要求, 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引入模糊概念。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不确定性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法规中模糊概念的存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内涵明确, 外延不甚明确。如概念“情节严重”“犯罪”“显失公平”“正当防卫”等。这类概念有明确的内涵, 但其外延的边界是模糊的。以概念“犯罪”为例, 对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 我国《刑法》有明确的界定, 其特征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但同时又指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犯罪。”但具体到某一行为, 究竟是否属于“情节显著轻微”, 这就很难判断准确。遇到此类概念, 在使用法律过程中就会产生争议, 就需要对某一行为的情节做仔细的分析、辨别。

二是外延清晰但内涵不明确。如概念“近亲属”“兄弟姐妹”“刑罚”等。这些概念有关法律条文只给出了它们所指的对象, 如我国《继承法》规定,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而并未给出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这类概念尽管内涵不明确, 但是其外延很清楚, 因而在理解和适用这样的法律概念时不会有多少困难。

二、模糊概念存在的原因

从我国现行各项法律来看, 法律中存在模糊概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讲究科学性、规范性的法律也因此无法排除模糊概念的使用,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 任何法律, 即便是最完备的法律, 它总是有一定的篇幅限制的, 而法律所要适用的社会现实, 却是纷繁复杂而又没有限制的。因此为了减少法律与法律适用上的这种反差, 法律中的规定只能采用抽象、概括乃至笼统的表述, 以让法律的有限篇幅囊括尽可能多的社会现实情况。这样, 模糊就在所难免。例如, 我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其他法律的母法, 所以其中的许多规定都是原则性的, 其表述不得不高度抽象和概括, 这样也就难免模糊概念的介入。诸如“情节轻微”“近亲属”“数额巨大”“正常状况”等等即是。再如,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 是有关“犯罪”的规定。这一规定在列举一系列犯罪行为后, 用“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一笼统的提法结尾, 其用意无非是以此概括前面未列举到的其他犯罪行为, 而这一笼统提法中的“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个模糊概念。

其次, 我们应该看到, 有不少法律事物本身边缘模糊, 界限不明, 它在人们的主观认识中自然也是模糊不清的, 这样一旦反映到人的大脑中, 就会形成相应的模糊概念。例如, “胎儿”和“人”两个概念就没有明确的分界点。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 生命开始于受孕后第14天, 之后就是一个发展的连续的过程, 没有明显的分界, 也不允许给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出精确的划分, 因而“胎儿”这个概念也相应地成为没有明确含义边界的模糊概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否认胎儿是人, 因为根据《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出生是胎儿成为人的标志, 因此判别是“胎儿”还是“人”, 取决于胎儿是否构成“出生”, 要在成为“人”之后, 才享有宪法和法律保护的权利。在我国法律中, 类似这样的含义边界不明的概念还有很多。例如“绑架”和“非法拘禁”、“抢劫”和“抢夺”、“犯罪中止”和“犯罪终止”、“损坏”和“破坏”等等。这些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涵义边界的不明晰, 也正反映了它们所反映的法律事物之间边界线的模糊。

再次, 模糊概念具有精确概念无法替代的作用, 可用来实现特殊的表达目的, 取得特殊的认识效果, 完成特殊的实践任务。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一样, 任何一项具体的法律活动, 都是为了现实一定的目的, 完成特定的任务的。为了实现其目的, 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对于表述的的精确性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 在审判活动中涉及到个人隐私或者国家机密等内容时, 显然不宜使用精确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 模糊概念就可以避免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的外泄, 从而有利于个人或国家利益的保护。

当然, 导致法律概念存在模糊的原因还有很多, 但以上三点却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中, 第一个原因出自法律自身的特点和需要, 所以可以说是主观原因;后面两个原因出自法律事物的模糊性, 而这些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可说是客观原因。在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 模糊概念在法律中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法律模糊概念的作用

既然模糊概念在法律中有很多的积极功能, 那么模糊概念在法律中到底有那些方面的作用呢?经粗略归纳, 模糊概念在法律中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用于列举法律事物。当法律要列举的事物很多, 而又无法一一列举, 或者无须一一列举时, 常用“其他……”或“以及其他……”等模糊概念来表示。例如《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用于表示犯罪情节和后果的轻重程度。由于犯罪情节和后果的轻重程度是无法量化的, 所以法律中常用“后果严重”“后果特别严重”“情节轻微”“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重大损失”“重大伤亡”“严重危害”等模糊概念来表述。

(3) 用于表示法律事物的数量或数额。法律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 因此必须具有适用性, 也就是对人的法律行为应有一个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法律中有相当一部分数量或数额不必也不能采用具体数字予以明确, 所以往往要用“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大量”、“大批”、“少数”、“多数”等模糊概念来表述。

(4) 用于表示对案件的处分、制裁的程度。由于处分、制裁的对象千差万别, 因而到底作何种程度的处分和制裁不能量化, 也难以确切刻画, 所以法律常用“酌情处理”、“从重处罚”、“减轻处罚”、“严厉处罚”等模糊概念来表示。例如《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 又犯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 从重处罚。”

(5) 用于表示法律事实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之特点, 它不可能预先完全确定其后所规制的法律事实的情境, 因而法律所提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大多是不确定的, 所以常用“部分地区”“特定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必要时”“在相当长时期内”等模糊概念来表示。

(6) 用于表示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由于犯罪的动机和目的作一种主观心理现象, 它不仅有个体差异, 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 也有不同, 难以准确刻画, 所以法律常用“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以牟利为目的”、“以营利为目的”等概念来表示。如在《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或者违反国家规定,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归个人所有的, 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模糊概念在法律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 但上述六个方面应该说是其最主要的几种表现形式, 有些表现形式很常见, 所以没有一一举例累述。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模糊概念是法律条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已经渗透到各项法律之中, 发挥着精确概念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法律具有明确性和严谨性, 一方面要求法律概念尽可能的做到准确与严密, 不能模棱两可, 让人无所适从;但另一方面为了使法律条文适合更多案件的审判与囊括尽可能多的社会现实情况, 又不可避免的引入了法律模糊概念。

关键词:法律,模糊概念,明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3]王向清, 杜雄柏.逻辑学教程[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黄文艾.刑事疑难案例与法理评析[M].法律出版社, 2009

[5]唐晓红.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根源初探[J].理论导刊, 2011 (3)

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篇8

一、中国道路的特色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说是中国特色,是因为它是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政府把两者相结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的发展在尤其是现代伦理道德方面有利,所以去中国传统文化既不现实又损害国家利益。中国特色,就是异于别的国家的特点。西方的现代化是对于规则的一种研究,在规则的不断完善中,人性也在规则中不断消逝,从而使人被规则所奴役。有规则是一件好事,因为规则可以使人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当规则多到让人失去选择的机会的时候,那么这种规则就会使人陷入困境,它本来是为人服务的,最后却使人受困。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研究着人性,研究着道德,因为中国是重情的社会,道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如果不通晓这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要被道德,被情所困。情是一种隐形的东西,不能量化,所以对于情这个尺度的把握就很重要。西方的规则和中国的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就是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一起为大众服务。规则在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法,法治社会与人治社会,这两者如何发展,如何结合,是现阶段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法,是社会所必须的;情,是人类所必须的,如果只有其中一者,那么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有缺陷的社会。(虽然中国人的情也是一种规则,但这是一种异于法的规则,所以在这里我把中国人的“情”与规则分开考虑,这篇文章里的规则主要是指类似于法的规则)

西方社会初期对规则是一种疯狂的执着,企图通过规则来解决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但是事实上规则过多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由起初的解放人类变成了束缚人类。西方社会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西方社会发展的侧重点已经从对规则的完善转向对人性的尊重,一方面继续完善规则,另一方面给人在规则中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权利。“人文精神、人文传统、人文关怀、人文主义及人道主义等都是近十年来海内外学术界、知识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1但中国社会不是完全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因为中国社会的伦理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对于孝、仁、义、礼,中国社会都有一系列的教科书,所以中国人对于情的理解是要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中国人的情对于人类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社会来说则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情是不确定的,因此在中国就有灰色收入这么一说,就有拉关系这种行为,行贿受贿成风。没有规则,仅仅靠人情来维系社会关系,会使人与人的关系不确定,这种人与人的不确定关系就会使社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中国社会需要确定的东西来规定,因为情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深蒂固,已经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陷入困境,需要用规则,用法来中和中国社会的情。中国道路发展的特色,是特色在把法理与人情结合起来一起发展,而不是专注于某一方面。中国社会最终会通过对社会和人的双重发展达到现代化,达到共产主义。

二、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现代化社会不只是经济、法律上的现代化,人性关怀的现代化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却不断的失去人的一些特征,其中就包括人的情感。虽然规则、法制对社会是一剂良药,但是这剂药不应该把人给毒死。现代化的标准中更多的是涉及经济与制度,情虽然说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概念,但是也应该是标准之一。当一个社会只重经济与制度建构的话,那么这最终会导致人性的消亡。“如果没有终极价值和神圣世界对现代化起着平衡的张力,现代化本身将演变为对人类的一次大浩劫,这已经为愈来愈多的思想家们所证实。”2西方社会在反思自己的现代化,从中发现了以前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人的情感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的思想,其中包含很多类似于法的规则,具有确定性,因此用它来作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可以平衡“情”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重情重法,让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健康的状态——法治人治两方面都取得平衡。

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状态。我们要引用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也要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中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和体制的矛盾,人文精神就是次要矛盾之一,我们不能因为这是次要矛盾就忽视它,因为这种次要矛盾会因为激化而成为社会发展某些阶段的主要矛盾。“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就是要求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中国的问题要具体对待,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因为两者的国情完全不同,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国情。现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兼顾了两方面的利益,以“和谐”思想为指导来发展社会伦理道德的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因素,这可以用几组矛盾来说明,中国人对于规则的矛盾,中国人对于权威的矛盾,中国人对于自由的理解,中国人对于义利的矛盾,中国人对于男女地位的矛盾,中国人对于外来物的矛盾,中国人对于性的矛盾,中国人对于迷信的矛盾,中国人对于爱情的矛盾,中国人生活态度的矛盾,中国人对于发展的矛盾。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让我们在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的同时,能关注人性,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它。“如是中国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是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的精神戕伐了。”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必要条件。

注释:

[1][美]杜维明著,彭国翔编译.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2]许记霖.寻求意义[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8页

[3]肖前,黄楠森,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上一篇:撩妹套路下一篇:插入图片与艺术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