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选择

2024-08-29

必然的选择(精选12篇)

必然的选择 篇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 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 那对他来说, 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伴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效教学已成为数学课堂的必然选择。

一、民主理念———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也就是说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 要视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者应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 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而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鼓励大胆质疑

民主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课堂。例如, 一位老师教学“多边形内角之和”一节内容时, 一位学生突发奇想提出:可以不从顶点出发, 而是从任意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 分成各个三角形。对于学生的创意想法, 教者没有制止, 而积极鼓励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按此种方法分成 (n-1) 个三角形后, n边形的内角和多了180度, 那么要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 就应去除多余的180度, 最后实际结果就还是 (n-2) ·180度。在该位老师民主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中, 学生的个性观点得到了充分尊重, 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此举使其他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得到了极大激发。

(二) 平等面对全体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数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为例, 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诸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习题, 教者具体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对其优等生, 教者还可再增加一些更为灵活、难度更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而对于后进生, 在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 情感上要给予多激励, 切不可有嘲笑、鄙视的思想。如此平等面对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个性特长。

二、优化路径———展现数学课堂精彩

(一) 重视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前, 将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调到大脑的最前沿, 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本课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储备。它可以用问题呈现给学生, 也可以用简单的操作 (剪纸、拼图、画图等) 呈现给学生, 还可以是学习的建议等。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使它们产生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为课中探索做准备。

例如, 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 学生已深入学习了函数的概念、画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因此, 我们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有何性质?是如何研究得到的?

(2) 什么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什么?

(3) 与一次函数相比, 研究二次函数一般从哪里入手?

(4)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列表、描点, 画出y=x2的图象。

(5) 观察函数y=x2的图象, 说说你的发现。

完成这一环节, 学生必须要读懂教材, 同时能类比研究一次函数的方法, 探究如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它的性质。

(二) 引入媒体辅助

多媒体以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内容的丰富性,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解决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

例如, 教学“二次函数”一节内容时, 为激发学生对这一抽象内容的兴趣, 教者

首先播放一段美军炮击伊拉克阵地的视频, 然后运用Flash动画模拟演示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 在引导学生观察炮弹运行轨迹和炮弹飞行最高点的过程中, 揭示“抛物线”、“顶点”的定义, 并激发起学生尝试计算发射点到落地点距离的想法。

三、融入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反思, 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一) 学会自主反思

实践表明:通过反思能使学生的知识、思想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提炼学习方法, 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 我做了哪些事?”“在与老师、同伴的合作交流中, 我取得了怎样的收获?”“在平时的预习中, 我们应该提前完成哪些任务?”如果将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 是否会得到更有益的普遍性结论等。

(二) 开展实践活动

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 就应走出课堂, 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 教学完“统计”一节内容后, 教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一:让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 制成统计表, 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 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活动二: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 假如我是校长助理, 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 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活动三:激励学生自由组合, 制订小组实践计划, 假如我们是××, 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 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

必然的选择 篇2

规模优化: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及“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今天,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投入及其规模效益进行优化分析,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投入机制和评估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 者:洪林 Hong Lin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3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投入 规模效益 边际关系

课改:职教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3

江苏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在规模快速扩张的高位运行多年,现正进入一个关键转型期,事业发展已由外延向内涵延伸,质量提高方式也开始从粗放向精细转变。这一态势,决定江苏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升发展质态的关键决策,而学习、领会《意见》应成为细化这一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意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着力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同时,从加强德育工作、推进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基础能力等方面着重提出要求。学习、领会其精神要义,必须对《意见》作整体把握,并按照实际状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务实性的思考。

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顺应新的要求,教育就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但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是一个必须缜密思考、认真研究的课题。

职业教育自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以来,历经恢复、发展,直至近年来的快速扩张,已具相当规模。其间,课程改革也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前行。毋庸讳言,迄今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框架及经实践验证的课程结构,尚未提升成型;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经验,还属罕见——我们还在探求的途中。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还未真正将课程改革视为一个系统而精致的工程,还未把一些关键因素整合成有利结构,并按照酝酿、实施、制度化的过程作整体预设。例如,在课程改革的酝酿阶段,改革的取向及改革理念应以什么为原点确定,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再如,在实施阶段,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怎样才能直达教学实践层面,为教师理解、接受并实施,使学生得益,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因此,某些研究的课程理论架构是正确的,其成果也具突破性,但难以在教学层面推行。其症结在于“系统”尚未构成整体,其中,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估量不足,是症结的集中表现。

《意见》第二部分,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为标题,并在其下的第3条、第4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人才观、质量观,以及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若干关系等方面,对如何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是根据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特点,对课程改革的宗旨先进行界定,再抓住了“思想和观念”这一关键,指出了解决课程实施层面问题的方法与路径,极具针对性与指导性。

如果教师仅从宏观上了解“人才观”“质量观”等概念,但其“认知结构”还囿于传统课程的旧框框之中,是难以接受课程改革理念和研究成果,也不可能实施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课程改革的系统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其中包括通过各种路径和方法提升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素养。

先哲说,“世异则事异”,又说,“事异则备变”。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应因事更新。

《意见》将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要求增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明确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

很多年前,笔者曾听一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德育课最好教,但也最难教。确实,如果将德育课视为一般的知识性课程,让学生识记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即可;如果将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德育工作知、信、行相统一,以及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不异是一个挑战。

笔者坚信,中职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仍需坚持系统论,对德育工作按照体系进行整体设计。

这一体系应以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为前提、以鲜明的德育目标为核心、以正确的德育内容为主体、以科学的德育方法和路径为重点、以可行的德育评价指标为保障,进行整体构建。

现阶段尤为需要的是案例,是体现学校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信、行统一的案例。

只有从整体构建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又有丰富多彩、富于实效的实例作诠释与说明,“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目标就明晰具体,不再是一个口号了。

《意见》第四、第六部分都触及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第四部分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第六部分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系办学制度的创新;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的概念,是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包括工学交替,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也可视为一种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涉及多个领域,关系众多层面,是中等职业教育回归本质的推动器,它有赖更高层面的机制与制度创新。

《意见》第六部分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就课程理念而言,历来有两个基本对立的观点:一个是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课程,另一个是杜威倡导的经验课程。前者强调基础,后者强调生活能力;前者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后者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前者强调教学的结构,后者强调教学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知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生产知识,基础知识解决人的认知问题,应用知识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生产知识则可用来创造财富。将两种课程观及亚里士多德的论述综合,或可得出如下结论:学科中心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使之具有一定的基础学力,但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舍弃,因为它背离了职业学校教育的性质内涵;经验课程会使学生的基础学力达不到一定高度,不能适应职业变化,职业生涯难以发展。“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中间”,现阶段,努力寻求两种课程观的最佳结合点,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意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思路,如:第二部分第4条中关于正确处理两对关系的要求,第六部分中关于基础课程功能定位的表述。

人本管理——企业制胜的必然选择 篇4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特点

占据我国传统文化主导思想的儒家理论, 蕴涵着深厚的人本思想,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管理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实践了人本管理的思想, 具有一定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

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依靠职工办企业”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主导思想, 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企业的人本思想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基础之上, 依靠工人阶级服务于工人阶级的管理思想, 倡导职工做企业的主人, 由职工当家作主, 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我国人本管理的一大特色就是树立先进的榜样、模范, 在职工中起到示范作用, 通过各种方式选树先进典型、模范, 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和荣誉, 成为企业一个群体的代表。这种榜样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 强化了模范职工的引导性和辐射性, 对企业的价值取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我国人本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情感管理。我国企业的领导者致力于把企业营造成职工“大家庭”, 努力在职工中倡导“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思想, 并通过集体或各种群团组织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使职工对企业“大家庭”产生依靠、信赖、关心、爱戴等情感, 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职工思想, 理顺职工情绪, 解决职工难题, 使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团结协作, 从而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客观上说, 我国的人本管理实践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和世界先进企业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原有的人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由于受多种因素 (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工作因素等) 的影响, 职工正常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和僵化, 只是靠晋级、提高奖金以及模范与典型的示范和教育, 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 而大多数职工和干部不可能使自身的利益需求得到有效的激励。此外,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 职工缺乏主动性, 责任心不强, 参与管理的效能低下, 职工不能把企业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组织松散, 企业目标难以实现的局面。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薄弱。当前, 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在起步阶段, 企业职工的素质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是:企业职工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下, 教育培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终身培训、终身教育的机制没有形成, 造成创新能力薄弱, 新技术、新知识难以推广应用, 产品开发更新速度迟缓, 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 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缺乏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管理效率低下, 工作水平不高。

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先进管理方法, 相当数量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 或者只是初步开展, 而有成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仍属少数。特别是一些企业领导者, 只注重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 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培育, 忽视了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每一名职工, 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缺乏凝聚职工力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的融入人本管理之中, 职工缺乏活力和动力。

加强企业人本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全面关注职工的需求

人的能力和人的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企业,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职工为本, 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 就要大力实施爱抚管理, 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关心职工, 培育企业的亲和力, 努力营造企业发展、职工进步、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关注职工思想。要使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处理好个人与企业、贡献与报酬的关系, 采用多种途径激励职工勇于创造, 乐于奉献, 与企业同舟共济, 共求发展的积极性。消除部分职工存在的各种厌倦情绪, 减轻工作压力, 调整精神状态, 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振奋精神、调动积极性。

关怀职工成长。重视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专长的培养, 使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 变一次性教育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保证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通过外委培训、岗位练兵、举办技术大赛和实践锻炼等形式,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奖励职工自学成才, 学有所长, 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 让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有所作为。

关爱职工健康。在职工中大力传播安全健康理念, 实行好职工健康疗养和体检, 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 引导职工学会健康生活、安全工作。通过加大基层环境建设力度, 改善管理处、班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积极为职工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工作环境, 努力维护职工身心健康, 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关心职工生活。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 加大特困职工帮扶力度, 改善职工通勤、就餐条件,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组织的行为, 实质上是企业中人的行为, 只有人的行为合理, 企业的行为才能合理。所以用激励的方法规范企业职工行为, 鼓舞职工士气, 战胜困难, 完成组织目标, 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使用激励手段,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认清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经历、能力、环境、需求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 有效发挥激励作用必须找准不同点, 用不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要, 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人的能力大小不同, 不同的岗位对人的能力的需求也不同, 只有根据能力量才而用, 正确地设定目标值, 使职工充满自信, 才能保证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要注重对核心人才的长期激励, 建立一批核心人才队伍, 赋予与其业绩相适应的高薪、高职位, 使核心人才的工作绩效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为核心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才能保证队伍的稳定, 推动企业的发展。

重视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同等重要。经许多心理学家对钱作为刺激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钱能使生产率提高30%, 高出了任何一种激励因素, 因此, 金钱的奖励作用不能忽视, 必须和精神奖励紧密地结合起来, 奖励与绩效挂钩, 做到奖罚分明, 相互促进, 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 使职工与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激励机制, 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设计、规划目标要恰当合理, 职工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 拥有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激励职工持续再创造;二是把个人目标、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统一起来, 把企业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统一起来, 既充分体现国家、整体和个人的利益, 又反映职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三是在目标设定时, 要引导职工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要依照由高到低、不断升华的规律, 在满足现实物质利益需要的同时, 又考虑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要。

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人是企业的主体, 企业内部职工能否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和能否营造健康的企业氛围是衡量一个企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 奋发向上的团队氛围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

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职工, 形成坚强的团队, 以激励职工团结奋进。因此, 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 把经营目标、战略方向、经营观念, 融入每个职工头脑中, 成为职工的共识。同时要对目标进行分解, 明确每一个职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 人人都把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享成果, 共担风险, 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干把全体职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成为强有力的团队组织中的核心, 创造并维护团队组织形象。这样, 领导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使职工素质不断提高, 直接带动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 实现个人的利益, 达到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 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做到尊重人、信任人、体谅人, 和职工之间做到意见多沟通, 多交流, 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减少内耗, 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达到维护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最大限度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引导全体职工参与管理。通过全员管理, 吸引每一个职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 使全体职工不仅贡献劳动, 而且还贡献智慧, 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 在全员管理过程中, 上级部门的意图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 群众的意见可以很快反映上来, 及时调整和沟通, 这样, 可以减少和克服职工由于对决策不理解引起的不满情绪, 消极情绪, 从参与感——满意感——责任感, 这个过程本身将直接改善人际关系, 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以团队精神推动企业发展。

大力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管理的精神支柱。从本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企业重组改革等概念的提出, 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就是文化管理阶段。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 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 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主题, 企业文化必须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 以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职工。人本管理要从人、团队、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优化的角度, 努力营造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目标的价值观体系,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使其充分发挥内化、整合、感召、凝聚、规范、激励等作用, 将社会价值观和企业预期的价值观根植到企业职工的头脑之中, 渗透到企业职工的行为方式中, 并具体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篇5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

(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

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

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

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

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

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

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

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

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

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

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五四精神

时代在变,五四精神没有变。五四精神说到底就是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经受住这场金融危机考验,就必须弘扬五四精神,在战胜金融危机中,不屈不挠,顽强进取,杀出一条成功之路来。战胜金融危机,在危机中求得生机,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摆脱浮躁,耐得寂寞,绝不好高骛远。战胜金融危机,还要勇于创业,善于创业。金融危机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只要我们不为危机所吓倒,能够看到危机中所孕育的机遇和希望,就一定能够在挑战中寻得自我发展的良机。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然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是五四精神的灵魂所在,就必须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其实,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青年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不断提高青年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体系,把我国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五四”精神对塑造育人观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而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就连我们现在所用的白话文,都是从「五四」开始倡导的。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那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人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人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人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人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人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人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实际上这些说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五四精神”的方方面面。爱国主义是其精神泉源,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五四运动的精神可以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字来概括。

2、弘扬“五四”精神对塑造教育者育人观的作用

“五四”精神同育人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五四”精神是教育者育人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五四”精神是育人观的精神支柱,是教育者育人观的灵魂,也是教师师德的重要保证。所以,应认识到弘扬“五四”精神必须与育人观的塑造结合起来。

“五四”精神是教育者育人观的蓝本,“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是育人观的最好体现。试想,没有爱国精神的育人观能培养出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吗?没有进步、民主和科学的育人观,国家能培养出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奋斗终身的人吗?全民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复兴难道不需要“五四”精神吗?因此教育者对育人观的塑造必须体现在“五四”精神的内涵,并在继承“五四”精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传递好“五四”神圣的火炬,把“五四”精神一代代继承下去。

教育要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并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1、了解五四运动内涵,学习“五四”精神,继承中华传统文明的优秀成果,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五四运动,学习“五四”精神的精髓,先贤们所追求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说到底就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我们本身必须先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其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诸子百家,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五四运动砸烂了代表封建思想的“孔家店”,但是与先驱们的期望不相吻合的是在打破封建桎梏的同时,中华文化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在我们对美国、日本、欧洲,外面形形色色的其他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在经过十年浩劫之后,知识青年鲜见能够无障阅读先秦诸子文章。今天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人们在科技与经济的疾速变换面前迷失了自我;在西方道德相对主义对我们也造成的某种程度的混乱,人们也存在过度物质追求的趋向,而面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四处寻求能够统一人们思想、能够统一自我的观念、信念,西方也掀起了一阵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的研究热潮;在方法论方面,西方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更为有效地在日益错综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运用,中国与东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中国人,更有必要回顾民族灿烂的文化、从中汲取养分,从而认识人存在的意义、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续写民族伟大的历史。总之,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

2、要善于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自身作为人的素质,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好的进步。

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哲学思想,正确而深刻地认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了解,作为教师必须涉猎类别宽泛的学科知识,以期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本身、了解学生、了解我们的世界。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知识。为此,哲学的修养必不可少。只有健全我们头脑中的科学理性、不断充实科学知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合乎于理性,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真实有效。

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本质;它为我们的头脑松开理性的约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的感性直接触摸活生生的世界,让我们直接领悟到存在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与创造直接相连。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使我们更深刻认识自己,它为人类生命力的勃发引导方向;文学曾经是我们了解人类的重要素材,现在人们更多依赖那些大众心理学、人际交往的学科知识;但是文学对人类的内心与本质的反映比起诸如大众心理学等学科更为深刻。只要人文艺术修养与科学修养并举的人才是一个平衡的健全的人。

3、树立崇高的师德。

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是为适应新时期条件下的培育现代新人这个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务必树立崇高的师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既是良好的师德的体现,又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正气。人才的培育呼唤着崇高的师德。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也呼唤着师德。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教师职业道德八条规定,弘扬人民教师的浩然正气。弘扬师德和弘扬正气,对教师来说,就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的崇高使命和中心任务,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要发扬光大师德精神,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4、崇尚民主、科学,培养民主、科学的育人观

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思想,使传统文化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观念。这种观念对人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肃清,不少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教师缺乏民主、科学意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科学精神的学生。而“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陶行知),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将传到他们手上,如果他们从小缺乏民主、科学精神的培养,试问他们怎么能担当起“把我国最终建成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呢?没有民主、科学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是否崇尚民主、科学绝不是一件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民主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权利。我们应大力学习和宣传民主精神,使每个人牢固地树立民主精神。作为科学,则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不管对于什么事情,都应该主观符合客观,理论符合实际,从客观事实出发,反对从迷信和主观想象出发。如果离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就成为一种纯粹的技艺。所以为了育人,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才能培养民主、科学的育人观。

画传,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 篇6

阅读是从图画开始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丰子恺画的《阿Q正传》,程十发画的《孔乙己》连环画,张乐平的《小咪画传》等。连环画的出现为以后人物的画传铺垫了基础。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在版权编目中心的CIP数据库“画传”词条检索显示,最早的画传可以上溯到199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芥子园画传》,但此画传是一本美术作品,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画传含义相去甚远。而21世纪中国的人物画传可以追溯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弘一法师画传》、华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孔子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开国元勋画传》、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鲁迅画传》等,这些可以说是21世纪初较早出版的画传。到了2003年底画传出版突然升温,它的火爆可以说是从师永刚编撰、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华人画传丛书”开始。这部丛书的第一本《宋美龄画传》,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连续印制了20版,并且有美国版、日本版、台湾版、香港版、韩国版等数个版本。接着,作者又编撰了第二本《邓丽君画传》,在2004年2月份推出,它依然走红,并创造了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发行的盛况,现在已经连续印了18版,发行近20万套。为此师永刚也被认为是中国画传体例的创始人。这套丛书在中国引爆了画传潮,一时间,各种画传书籍层出不穷,风潮愈演愈烈且至今不衰。据初步统计,2004和2005年则处于持续的出版热中,共出版178本画传,其中有132本是在2004年以后出现的,今年以来出版的有71本。据一家媒体做的统计,先后有48家出版社涉足其中,师永刚的所有画传加起来的总码洋估计在1亿元左右。

画传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读物,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根据师永刚的观点,时下的画传分为两类:一种是较严肃的历史传记人物,这些人物画传大都具有授权,独家图片,有精美设计。第二种就是跟风的一些历史人物传记与时尚明星等。我们还可以根据传主把它分为以下三类:

(一)社会政治人物画传,主要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宋美龄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李达画传》;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画传》等。

(二)文化名人画传,主要有《吴晗画传》、《梅兰芳画传》、《张爱玲画传》、《鲁迅画传》、《茅盾画传》、《上海现代文化名人传》,其中包括《追望大道—陈望道画传》、《史海丹心—周谷城画传》、《卿云鲑缦—苏步青画传》、《敬业乐群—谢希德画传》等。

(三)明星画传,主要包括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主要有上面提到的《邓丽君画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张曼玉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王菲画传》、2005年出版的《林青霞画传》等。

这些画传中的传主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健在的明星,又有已故的社会文化名人;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它们适应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偏好的读者需要。

为什么画传能够这样快速地吸引各家出版社的视线并让它们乐此不疲呢?为什么它能够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被很多人所追捧呢?透视其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寻其缘由:

画传是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图象的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流。视觉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影响着文明的进程。”现代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社会,包裹着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同呼吸,这也是大众时代的泛审美化趋向。视觉形象的传播让大众省时、省力、省心。人们在各类屏幕中能见到各类名人的活动录像或者照片,而承载了此类内容的光盘也随处可见,电脑网络又使这类图片影像资源的传递扩展化。电视、网络屏幕上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积极的思想行动、动感的画面场景、磁性的文字表述,给人以形象感、立体感、直观感,让人感到熟悉、亲切,故而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画传的出现,恰如从屏幕上走出来的一幅幅吸引人眼球的人生场景图,它简洁地传达着名人的故事、鲜活地呈现着历史、含蓄地显示着精神、动态地张扬着思想、委婉地抒发着情感。办公室里、旅游途中、休闲场所、回家路上,手执一画传,随意翻一翻,快速地浏览,聚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画传那强势的视觉形象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和闲暇的生活进程中感受名人生命中散发出来的光辉,领略高端人物的思想风范,欣赏名家的艺术追求。这是传统的出版媒体在图象时代适应时代变化而进行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它改变了过去阅读的人物传记,以文字记述为主,以几幅照片作为附录而存在的历史。使图片与文字产生逆转,图片从附属的地位跃上盟主的地位,好似传记文学已经天翻地覆。

画传是名人效应的集中体现

名人永远是社会上独特而充满诱惑力的名片,吸引着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关注的目光。众多的“追星族”就是明证。“追星族”在当今是很有市场的。因为名人的知名度高,大众对他们有亲近感、认同感。“爱屋及乌”,大众不仅对他们的公开言行很关注、很崇尚,即使对他们的个人爱好、生活志趣、婚姻家庭等私人行为也兴趣盎然、津津乐道。名人的私人活动,往往有助于公众观察、认识这些人物的品格。此外,名人的社会活动和言行往往比一般人更具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力、说服力、感染力。所以,人们在心理上更多地把关注的视野投向生活中这些名人的历史踪迹、名人的历史贡献、名人的言谈举止、名人的爱情生活等。而画传一改往日以文字为主比较沉闷的传记现状,以大量翔实、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展现传主多彩、丰富的人生生活与历史轨迹,使人们对名人更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它满足了人们在紧张生活中心灵上的阅读欲,也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同时人们看惯了传统传记作者带着很强的个人见解的文字描述,更渴望用一种更加客观、真实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传主的生活与经历,画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潜在的诉求。所以,大众对以画为血肉,以传为骨架的“画传”更加入迷。

画传有利于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品味“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样的意境。而图文结合的优秀画传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装帧的艺术与考究,图片的逼真与细腻,往往能够把人带到名人的过去,去想象名人的踪迹、感受名人的情怀,体验名人成长的快乐与艰辛。画传中那精心润色的言词、传情达意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动容动怀,从而使读者的精神得到一次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提升。

同时不少画传中的文字包含着学术意识、创新意识,显示了作者的思想观点、理论水平与哲学素养。这些简短精炼的文字,富有弹性与张力,读者读后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与哲学品位。如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王小波画传》,里边收录了王小波不少的精辟言论,如“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加重要。”“与说话相比,思想更加辽阔饱满。”此外,还收录了中国社科院李慎之、许纪霖、王蒙、李银河以及王小波的亲属们的评论,其文字既充满荡气回肠的感情,又蕴含深厚饱满的哲理。

这些评论文字,既是对传主的肯定,也是对社会上一些思想精英缺少知识的讽刺,同时,也从侧面提醒读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这样的文字包含着丰富的见解、多元的看法,能够提高读者的文化水平和哲学思考。由此,充满活泼、质感,富有创造力的画传正逐渐走向成熟。

画传的火爆反映了图书市场的活跃与繁荣,策划者、撰稿者、出版者、发行者、接受者等各个层次的人对它的青睐。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画传热”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审视与反思画传存在的不足。现在,社会上对画传质疑的声音频频见诸于报端,画传存在诸如“东施效颦”、“闭门造车”、“剪刀加浆糊”等不良倾向,以及图片简单拼揍、文化内涵缺失、侵权现象突出等问题。只有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有可能认清当今画传发展的真正走向,促进画传出版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中国的必然选择 篇7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英国, 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按目前的消费模式, 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 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 更是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重视并采取措施使低碳经济的共识纳入到决策之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 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 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新的龙头产业, 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 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总之, 低碳经济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 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 影响更为深远。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四次报告得出了接近确定的结论:在过去50年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温度的变化有90%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表明, 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 全球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 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2、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正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近百年来 (1908年-2007年) 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 而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 未来50-80年中国平均温度可能升高2-3℃ (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 。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这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资料表明, 1986年以来, 中国已经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损失巨大, 海平面持续上升, 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 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 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持续较快增长。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3、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众多数字表明, 中国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耗”状态, 加上中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 其中煤炭占68%, 电力生产中的78%依赖燃煤发电, 而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 就使得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全国总能耗从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提高到2009年的26亿吨标准煤, 这足以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在未来的30年, 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 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的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能源资源快速增长的时期。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况, 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 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这种严峻的挑战, 使得我们必须将推行低碳经济模式, 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认真思考。

4、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博弈的必然结果

低碳经济所代表的未来方向, 集政治、经济力量于一身的特点, 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博弈的焦点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从中国回去不久写下《碳帝国:不能再沿袭当前的发展轨迹》中认为, 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 那么, 可能会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事实上, 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 正在试图提高在此领域的领导力, 并以对某些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威胁, 也许如克鲁格曼所说, “整个博弈局势将会发生迅速的转变。”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毫无疑问, 中国必须在碳减排上有所作为, 才能及早地适应未来低碳经济的环境。

摘要:低碳经济代表了的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 本文集中解释了低碳经济以及中国选择低碳经济之路的必然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5)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R], 2009

消弭落差, 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篇8

一、组建知识版块, 在知识联系中消弭落差

教与学之间落差的形成源于学生运用能力的缺失。而运用能力的缺失要么是由于学生知识的遗忘, 要么是由于知识过于复杂, 学生缺乏运用能力。笔者结合“组块”教学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 减小学生的记忆压力。生命个体对于知识内容的识记容量是有限的, 所能保持的时间也并非永久的, 而且内容条目的繁多也会在彼此交叉中干扰学生的记忆效果。但教学需要识记的对象却是无限的, 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借助条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统一的主题版块中降低记忆的强度。

例如, 在教学“多位数的读写”时, 学生要识记的内容非常复杂, 数位、顺序、读写的方法, 短时间的机械记忆肯定不行, 但在教学中, 教师将这些内容统一地进行整合, 通过计数器数珠的变化, 引导学生在感性直观中进行内容的识记和记忆, 有效地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演变为完整的体验项目,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益。

其次, 建构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组块教学思想可以将彼此存在逻辑联系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和整合, 为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供感性的材料, 引发学生以旧知感知悦纳新知的心智活动, 加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例如, “整数的四则运算”一般来讲要经历多层次的认知体验, 以加减法为例, 教材分别以20、100以内、三四位数三个阶梯进行呈现。而在教学中, 教师则引导学生在前一层次中加强对数位意识的建立, 引领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与前一内容进行对比探析, 深化学生的纵向联系, 从而形成新的体验, 积累新的方法, 并为今后小数、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置实践活动, 在体验感知中消弭落差

(一) 延缓节奏, 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花费最少的精力快速地达成教学目标, 就会在学生感触概念意义的过程中“偷工减料”, 学生尚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 就急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此时, 学生对于概念的把握还在表面游离, 在教师快速教学法中, 他们也只能被动迎合教师的旨意, 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

鉴于此, 教师教学不仅需要放慢教学的节奏, 更要在缓一拍的过程中给学生留足自主思考的空间, 从而夯实学生对概念要义的掌握, 积极有效地消弭教学的落差。

(二) 自主创编, 给予学生真实的生活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 而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从现实生活提炼数学知识的能力。当下数学教材也将数学与生活的链接作为基本的编著原则, 很多例题也都呈现出鲜明的生活化元素。但是, 由于受到各种限制, 尤其对地域的限制, 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无法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简单地使用教材, 就可能会加重的学生认知负担。因此, 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已经成为数学教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教材中“亿以内的数”窥见一斑。教材中主要以粮食产量以及地域范围面积为例, 显然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 也无法提起真正的感知兴趣。此时, 教师就需要对教材进行自主性的创编, 使其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医学中血小板以及天文学中的距离位置作为感受大数的主要依托。这些内容学生平常就非常关注, 表现出浓烈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加有助于教学, 消弭教与学之间的落差。

三、践行言语交际, 在思想交锋中消弭落差

学生在数学化的综合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感知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 但由于受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 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还只停留在表层, 有的甚至还不完整清晰, 此时就需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借助于言语的表达, 通过互动弥补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总是惧怕学生的言语表达不够流畅或者表达不够深入而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节奏, 常常将原本应该生机盎然的数学实践活动演变为一场“无声”的实践, 学生之间没有相互的交流与合作, 其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 学生的言语交际不仅仅是生命个体的表达能力的锻炼, 更是借助这一平台让学生尽情表达自我认知, 便于师生对其目标的认知水平进行评判, 从而发现问题,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从而有效地消弭教学落差。

例如, 在教学“认识圆柱的特征”时, 教师出示圆柱体实物,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言语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说圆柱由两个圆形和一个侧面组成, 有的还说圆柱上下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有的说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在动手操作制作圆柱体时, 不少学生对中间的弯曲面无从下手, 通过自主摸索, 有的学生发现这个弯曲面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 一条边的长度正是上面圆形的周长。如此一来, 学生的制作就水到渠成了。

同学们在操作中的言语交流, 让学生感知了圆柱体表面积的相关知识, 教师没有过多地指导与告知, 学生的相互交流补充形成了有效的认知体验,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低碳经济:生态时代的必然选择 篇9

1 透视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以低碳无碳化能源体系为基础,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化、无碳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模式,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友好、人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的发展能力。

1.1 低碳经济的兴起

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的重视是催生低碳经济理念兴起的直接动因。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以控制温室气体、防止气候系统受到人为为目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是“防止气候变化方面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世界上以法律约束力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是引发低碳经济理念形成的触点,这一协议被称为人类“为防止全球变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文件[1]。

低碳经济作为经济政策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为英国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计划到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2]。2006年10月,英国政府发布了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这份名为《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的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图景: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在2050年以前,要使大气汇总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以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今后10~20年中达到峰值,然后以每年1%~3%的速率下降;到2050年,全球排放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低约25%。即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绝对排放量减少60%~80%,发展中国家在2050的排放与1990年相比增长幅度不应超过25%[3]。2008年4月,斯特恩在2006年报告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气候变化全球协定的关键要素》,除了继续坚持全球温升上限控制在2度之外,提出大气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的长期目标是450~500ppm,到2050年实现全球人均排放2吨的趋同水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水平),要求发展中国家2020年就承诺具有约束力的排放目标[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以当前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和相关可持续发展实践,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将来几十年将继续增长。到2030年,由于能源利用产生的CO2排放将增长45%~110%,其中增量的2/3~3/4将源自发展中国家。IPCC报告认为,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45~490ppm水平目标的CO2排放高峰年在2015年之前,稳定在490~535ppm水平目标的CO2排放高峰年在2020年之前,稳定在535~590ppm水平目标的CO2排放高峰年在2030年之前[5]。

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后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在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6]。2009年7月,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达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的目标。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

1.2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英国虽然率先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是作为一个学术术语,低碳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7]。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1999年《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一书中指出,创建可持续发展经济“首要工作乃是能源经济的变革”,并提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尽快从化石燃料(石油、煤炭)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能、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8]。2001年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他又明确提出把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以防地球气温加快上升,既要提高利用能源效率又要向可再生能源转变[9]。这些真知灼见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低碳经济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10]。

尽管我国学者目前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界定还不尽一致,但基本代表了两种观点,(1)从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界定,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11]。(2)从经济发展的变革来界定,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12]。

可见,尽管角度不同,但中外学者们都比较一致地认为,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低碳经济的内涵应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低碳经济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2)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通过能源替代、促进经济增长与由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逐渐“脱钩”。(3)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13]。

因此,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是生态时代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两型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是我国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两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为基础,通过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的消费模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提高人类的社会福利和幸福程度。因此,“两型社会”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开始迈向生态时代,而低碳经济是人类进入生态时代的理性选择。

2.1 低碳经济是人类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但是,只有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才迅速蔓及全球,并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并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工业文明是如何导致现代环境资源危机的呢?从根本上说,是工业文明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性。

生态系统虽然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果干扰过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发展的高速度为途径,以生活的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一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滚雪球式的指数增长方式。这一流程简单说来就是,以批量化生产使产品廉价,以廉价产品占领市场,以市场刺激消费,以消费刺激生产。在利润刺激和市场竞争压力地推动下,工业文明的生产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业文明带来的巨量人口和巨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生产力,使人类地位发生质变:它不仅使人类成为地球上数千万物种中占主宰和统治地位的物种,而且具有引起全球变化的力量,成为主导地球进化的新的动力,从而开启了一个地球新的动力时代。这种“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的决定性的和突然的变化”(罗马俱乐部语)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传统工业文明达到其最高峰的年代[14]。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与生态系统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超循环系统。它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循环过程。在质上,把生态型的循环过程变成了非生态的线性过程;在量上,改变了自然界合理的循环速度,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与稳定,从而导致环境资源危机的产生。

正是当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第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决议中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15]。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问题远比这更深刻。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14]。也有学者主张把环境代价、社会代价等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作为必须付出的代价[16]。

可见,正是工业革命的勃兴,使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状态异化为对抗自然、征服自然的力量,亦从人口的基本需求,转变为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类不仅为已有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还将威胁人类未来的发展。人类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后认为,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业经济系统的非循环性。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环境危机,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经济系统进行实践创新。低碳经济的提出正是代表了这种创新的方向。

2.2 低碳经济是人类对“制度失灵”进行矫正的结果

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主要来自“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二者共同构成“制度失灵”。无效的制度安排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及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效果十分有限,甚至会导致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有效的制度安排则使资源环境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即使遭到破坏,也可较快得到修复。

2.2.1 资源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在这一领域无能为力的表现,其主要原因有[17]:(1)资源环境的公共产品性质。环境由于其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在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也属于公共产权,对于这部分资源,市场本身是无法实现最优配置的。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搭便车”和“公共地的悲剧”两个问题。(2)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行为,表现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保护资源环境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产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消费。因此,存在正外部效应的环境产品的生产往往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资源配置同样也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3)资源环境领域交易的高成本。环境产品由于其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且产权不明确、不安全,在交易时往往需要很高的“风险”成本,往往超过交易收益预期而使市场无法形成。同时,该领域“市场失灵”还在于产权执行成本过高。环境交易成本的“公共性”和昂贵性使该市场几乎无法依靠私有产权为基础来运行。(4)资源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一方面,自然界生态系统像一只“黑箱”,人类对其知之甚少。与交易者对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信息的公共性及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极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例如受污染者拥有的信息总是较少,若想讨回公道必须付出更大的信息成本,由此也导致大部分人在遭受污染时选择沉默。

2.2.2 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

在资源环境问题上“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有[18]:(1)政府的资源环境规制被“俘虏”。政府的资源环境规制被“俘虏”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往往容忍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②虽然政府的决策参与者只是极少数人,无论决策者如何产生,他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自己所代表的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偏好,而置多数人的利益于不顾。③寻租行为。利益集团可通过为特定政治团体的政治竞争提供经费支持,来换取有利于自己的资源环境政策。④在创租和卖租行为。在监管体系不健全时,规制者为了小集团和个人利益会利用自由裁量权创租和卖租,从而导致“政府失灵”。(2)政策制定及实施的时滞性。政策制定及实施的时滞性主要体现在:①认识时滞,是指从资源环境问题产生到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的时间间隔;②决策时滞,是指从政府认识到某一资源环境问题到最后得出解决方案的时间间隔;③执行与生效时滞,是指从政府公布某项决策到付诸实施乃至引起资源环境市场反应的时间间隔。时滞问题在宏观决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3)政府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是指政府的决策由于规制偏好、路径依赖、信息不足、知识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政策与现实的较大差距,使政府干预失效。(4)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既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失灵”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作为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常常处于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中。政府有关部门往往难以获得被规制者如财务等详细数据资料,使被规制者通过隐瞒真实信息而获益。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市场在生态环境的阀值内配置资源,既要防止“市场失灵”,又要防止“政府失灵”,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设定的资源限量与生态环境阀值的限制,而市场的力量在于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对“制度失灵”进行矫正的过程中产生的。

2.3 低碳经济是人类与自然重复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

博弈论研究的是存在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决策选择问题。现实中,由于博弈是有限次的和一次性的,博弈双方基于经济理性的决策选择结果经常是非合作的结局。博弈理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就代表了现实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如果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具有经济理性的双方都清楚的知道,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因此,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双方理性选择的结果完全可能产生合作均衡。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只要竞争的时期足够长,竞争双方都预期在未来还要进行很多次对局,竞争的格局就可能近似于无限次重复博弈,双方就会理性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并导致相互合作的结局。博弈论理论对我们从深层次上研究低碳经济产生的缘由提供了理论依据。

2.3.1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人类与自然合作博弈

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产生以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源于现实世界业已显现的“不可持续”的迹象和事实,无论产生这些“不可持续”迹象或事实的原因是什么,结果都表现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由此警示人类:目前人类社会尤其是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与其他所有生物一样,追求种群的延续和繁荣,这是生物共有的特征,是生命最原始意义上的需求。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约束也来自自然界。因此,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可以归结为人类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在人与自然的博弈中能否达成一种合作均衡的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合作与不合作。所谓合作的态度,是指人类保护性地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使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能够长期地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但在短期内人类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甚至牺牲一些局部或当前的利益;不合作的态度就是掠夺性地使用资源和环境,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获得大量的收益,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持续提供资源的能力。对于自然界而言,虽然不能主动采取任何行动,但自然规律决定了大自然对人类不同的态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反应,或者说是人类的态度决定了自然的态度。如果人类采取合作的态度,珍惜自然、保护自然,自然也会以合作的态度作为回应,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慷慨地奉献资源,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荣;相反,如果人类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掠夺性地使用资源、肆意倾倒垃圾和废物,自然也将采取相应的报复行动: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

那么在人与自然博弈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达成合作均衡呢?

如果我们把每一代人利用自然的过程看作是人与自然的一次博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会只关注当代人的利益,不考虑博弈结果对后代人的影响,并且仅仅看重经济效益,这时,尽管人类知道不合作的态度会破坏自然的持续供给能力,影响后代人生存与发展,但只要后代人的福利没纳入当代人的效用函数,选择不合作态度就可以实现当前收益的最大化,博弈双方基于经济理性的选择结果往往是不合作的。

如果我们把世世代代的人类看作是一个整体,把人类从诞生到无限遥远的未来看作是一段漫长的人生,把人利用自然的过程看作是人与自然的无限次博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将有所不同。人类知道如果今天与自然对抗,明天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而如果今天采取与自然合作的态度,明天自然也会善待自己,为自己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源与环境,这时追求生命永恒的人类的理性选择是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在有生之年遭到自然的报复,并且从自然界相应的合作态度中得到长久的益处。

可持续发展追求世世代代的人类子孙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要求我们把所有世代的人类看作是一个整体,地球资源需要在代际之间实现有效的配置,人类从使用自然资源中获得的收益不仅体现在当代人的效用函数之中,而且体现在所有世代人的效用函数中,如果当代人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掠夺性地使用自然资源,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当代人的收益水平,但随之而来的大自然的报复将抵消人类短期的收益并造成长久的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只要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自然保持合作的态度,这就是人与自然的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合作均衡。

2.3.2 低碳经济是人与自然合作博弈的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物种,首先得要求生存,然后再谋求发展,人与自然合作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为了保持人类生存环境不恶化,保持生存资源包括能源的稳定供给,从而保证人类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进一步谋求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人与自然合作博弈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之所以称之为人与自然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低碳经济的本质来看。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融为一体的情况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尽可能的与自然规律相吻合、相适应,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从低碳经济的3项原则来看。减量化原则是低碳经济的第1个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设备、管理方法的改进,尽可能的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也称为减物质化。减物质化的原则体现在经济活动的输入端,它隐含的假设前提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在生产源头就要充分考虑节约资源、提高单位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和减少废物产生。遵循减量化原则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相适应,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再利用原则是在减量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在生产和消费中多次重复利用材料和产品,防止输入经济系统的物质过早的成为垃圾;低碳经济的第3个原则是资源化原则,它的宗旨是将生产和消费末端输出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改造后,重新转化为(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垃圾产生。低碳经济3原则在生产实践中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维持自然资源存量稳定,保证环境质量适合人类生存。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与自然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从深层意义上来说,人类选择低碳经济的理由基于这样的逻辑:人类的理性决定了人类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由于人类与自然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所以,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可以实现合作均衡,而人类与自然实现合作均衡的方式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选择低碳经济模式。

摘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低碳制度创新的结合,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共赢。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其出现不是某一种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矫正“制度失灵”和与自然合作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

战略管理:当今高校的必然选择 篇10

一、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 (Strategy) 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 意指对战争全局的统筹和指导。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志认为,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西方军事史上, 人们把战略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无论在中西方, “战略”都具有“在敌对状态下指挥军队克敌制胜的艺术和方法”之意。20世纪30年代“战略”被引入工商管理领域, 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研究途径或新学科分支。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I·Barnard) 首次把战略这一概念引入企业管理和经济领域。著名学者查菲 (Chaffee) 认为战略是“向资金持有人提出一些比喻或参照系, 使他们借以了解组织及其环境, 相信某些方法会对组织产生有益结果, 并决定依此行事”。这种模式的假设是, 现实是按社会性构建的;组织是由有自由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组织及其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韦伯斯特大辞典》对战略的定义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来说, 首要的、普遍性的、持久重要的计划或行动方向。我们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就是计划, 是某一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为了实现其预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准备采取的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谋划。

20世纪70年代, 战略管理 (StrategicManagement) 逐渐被西方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如大学医院基金会科研组织等引入。1983年美国学者乔治·凯勒 (GeorgeKeller) 出版了《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 于是很快掀起了一场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视界对“战略管理”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管理学家巴可夫和纳特将战略管理界定为一种计划模式;伊萨克·亨利认为战略管理是: (1) 将对组织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活动; (2) 将整体组织与对其发生冲击的议题进行分析的活动; (3) 关注组织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 (4) 促进战略的有效执行。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R·大卫在《战略管理思想》中把战略管理界定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为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学者张福成认为, 可以把战略管理定义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 发展能力解释环境, 以集中组织的努力, 达到目标的行为”。我们认为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它把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控制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 以提高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高校战略管理是围绕高等学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 其实质是保证高等学校战略顺利执行的过程和采取的行动。

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 大学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的二元权力结构

近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彼消此长的发展过程。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 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和学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其存在是基于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相对于学术权力, 大学的行政权力是学校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依据一定权限和职能职责、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在大学的管理实践中, 尽管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行政事务的管理有其不同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目标, 但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行政事务的管理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只能笼统地说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管理内容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纯粹的学术事务或纯粹的行政事务在大学管理的实际过程中是很难区别的, 它们的边界也常常是模糊的。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在我国大学的整体概念和形象中, 大学在许多场合被视为事业单位, 就其组织结构而言, 是国家行政系统在高等学校的延伸, 其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主导模式, 从而导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层化、行政化非常严重, 职能部门的权力过大, 造成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干涉过多, 进而削弱了学术权力, 使行政权力成为学校运作规则和制度建设的制订者。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 表现为高等学校权力配置“官本位”、“行政化”, 学术权力被淡化与弱化, “教授治校”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并没有落实在实质性的学校管理中。

(二) 定位是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核心

“定位” (Locatio) 一词最先出现于“定位之父”的杰克·特劳特 (JackTrout) 的《定位:同质化市场突围之道》。高等学校的定位是办学者想把这所大学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表述, 它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为基础,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办学类型、办学层次, 以及服务面向等作出的战略选择和科学设计, 它是对这所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 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如果一所大学不能恰当地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那么这所学校办学就会走向盲目, 学校也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整个系统网络上的一个个网格,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任何事情, 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 即定位, 是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定位意识逐渐增强, 特别是高校扩招后, 高校定位已成为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校定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贪大与求全。很多高校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状况, 盲目追求扩大办学规模, 无论是学生数量规模还是校园占地规模都呈现出一种直线上升式扩大趋势。 (2) 攀高与趋同。在办学类型上, 普通高校都想要办成综合性多科型学术性的大学在办学层次上, 专科学校想办成本科学校, 而本科学校又想申办硕士点、博士点, 甚而国 (省) 内一流、世界 (中国) 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高校之间几乎很难找出差异, “千校一面”的趋势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定位失当的现象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把高校定位问题作为高等学校近几年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之一, 由此足见其严重的程度。

(三) 高等学校是高度趋同化的组织

现代社会科学一般把组织定义为: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 按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整体。组织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不仅具有上述一般的含义, 还有其他各种释义。概而言之, 组织是一种管理主体, 是专门进行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组织是管理的客体或管理的对象, 即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一种活动、工作、行为, 或者说是一种管理职能。一般而言,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是一种矩阵式组织形式:纵向设有指挥———职能领导关系;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 各职能部门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

组织学家保罗·迪玛奇奥 (PaulDimaggio) 认为, 模仿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性, 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模仿的趋同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竞争性的模仿, 另一种是制度性模仿。所谓竞争性的模仿, 是指一个领域中的组织模仿自己的竞争对手, 是在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的模仿;制度性模仿是模仿那些已经成功的合法化的机制与做法。由于大学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规避威胁的过程, 所以, 它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大学制定发展战略时, 如何既模仿成功者已有的经验和做法, 又提出自己的特色战略, 这是战略管理的一个核心命题。

三、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实施

高等学校系统和学校内部组织的变化导致该系统的多元化以及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致使战略管理成为应然之诉求。高等学校战略管理作为高校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它是围绕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

(一)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寇普在《机遇来自实力:战略规划案例研究》中认为, 战略规划是一所高校或企业在动荡不定、充满危机的环境中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 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战略规划的合理程度直接导致战略管理的成败。制订战略战略规划是在把握学校的宏观背景分析学校自身优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和战略阶段。战略阶段是指在一定的战略时期内, 由于条件和任务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 高校领导的任务是要根据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的客观趋势, 将整个战略时期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 并相应的规定每个阶段所应实现的具体目标, 实行分阶段指导。

在制订战略规划中,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 UB) 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校自1846年建校时起, 就明确其定位———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并被UB社区公认为领先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校拥有遍布全美各州和全球122个国家的186 424名校友, 这些杰出的校友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医学研究的宇航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周济) 、米拉麦克斯 (Miramax Films) 创始人、华盛顿邮报卡通编辑、普利策奖获得者等。UB从建立的时候起就为自己确立了非常明确的定位, 并在大学愿景中舍弃了很多自己比较优势不明显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但是在舍弃的同时敢于坚持优势, 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二) 战略实施

高等学校战略实施是把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再好的战略规划如果不付诸实施而束之高阁也将是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 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中, 校长要具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勇气, 既要视野开阔、审时度势, 又从细微处入手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首当其冲的是分解战略目标, 明确各自的职责;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战略重点项目的资源供给。第三是完善各项制度、机制, 为战略目标的推进提供制度援助与保障。

斯坦福大学是一个成功运用战略管理的典范。美国教育管理学家乔治·克尔在《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中指出:“近20年来, 美国最有成效的两所大学是斯坦福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从数量众多的美国高校中脱颖而出, 后来居上, 关键就是把战略管理运用到学校的发展中。创建于1885年的斯坦福大学在1920年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 到了1960年它便名列前茅, 到1985年则声名鹊起, 成为美国的顶尖级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的巨变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特曼密不可分, 1944年, 在特曼的建议下, 斯坦福大学于制定了20年发展规划, 以便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升格为全国著名学府。其战略规划的特点是:确定了基础研究在大学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制定了学术与科研的长期规划;实施学术顶尖战略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中心。

(三) 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 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战略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 做出决定战略变革、战略改进和制定新战略的依据。战略评估既是对战略实施进行评价、纠偏的过程, 也是战略管理信念传递与反馈的过程。高等学校战略评估是以战略实施的进程、阶段性成果为审核对象, 借此判断战略的可行性以及战略能否达到预期既设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通常包括检查战略基础、衡量战略绩效、修正和调整战略等。

战略管理十分重视战略执行与评估的问题, 这为评估组织的绩效、实施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通病之一就是事前审慎评估计划, 事后草草了结,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常常使战略执行的绩效大大降低。由于高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往往会发生快速而剧烈的变化, 所以, 战略评估的后果可以作为调整、修正甚至终止战略的合理依据。战略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检查战略基础, 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等是否发生变化, 发生了何种变化, 因何发生变化。 (2) 衡量战略绩效。衡量战略绩效即用战略绩效评估战略。绩效评估是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衡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控制手段, 即通过战略实施成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偏差, 并及时采取纠正补救措施。 (3) 战略的修正与调整。战略具有外向性, “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战略评估就是要根据变化的外界形势, 在战略检查与绩效衡量的基础上, 做出是否持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挑战, 高校管理者需要战略思维, 这正是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兴起的现实原因。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有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手笔, 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 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力地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全面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摘要:高校战略管理是围绕高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高校管理者要有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手笔, 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 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力地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全面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黄浩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

[2]万秀兰.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及借鉴[J].上海高教研究, 1998, (5) :60.

服务转型 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篇11

君不见,蓝色巨人IBM竟然把自己的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的联想集团,波音、空客这些航空巨无霸的发动机竟然是租来的;宝钢、三一重工的成长神话竟然得益于服务文化;联想早在2001年就提出“服务的联想”概念,开始向服务要利润;较早开始跨国经营的海尔物流、研发、库存等成为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最近又作出了退出制造业(外包)专做服务业的决策。这些“令人捉摸不透的反常之举”,使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走进了服务转型、服务变革、服务革命、服务文化决胜未来的新时代。

按照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是服务经济,最高发展阶段是体验经济。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服务经济,我们国家严格说是准服务经济,或者是向服务经济过渡,但服务经济的时代特征正在大量涌现。服务经济层面呈五大特征:GDP服务化;就业人口服务化;制造服务化;服务工业化;制造服务融合化。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值和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值,在过去至少是40%,现在是50%。世界已经平均接近60%,美国、英国是80%,我们中国虽然GDP的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服务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41%(发展极不平衡,是“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京沪深已达60~70%)。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提三平二降一”,就是“大力发展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的服务业”。

服务经济也叫顾客经济,从文化和社会层面看有五大特征:“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人,处处均显文化味儿。”很多企业家对此感触颇深,认为五句话就是五本书五堂课,改变了他的后半生,使他的经营理念,包括它的内部管理心智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中外服务差距30年,根本原因在于先进服务文化的缺失、服务观念理念的严重滞后。中国正在经历产业价值中枢由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历史性过程,我们国家要由粗放型的经济大国转型成为含金量高的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传统企业转型为现代企业,必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服务,必须实施服务转型,必须向文化自觉观念突围,创建文化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企业。

服务转型势不可挡,成为当今的热点焦点亮点,成为所有行业不容回避的新课题新机遇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中心。制造业的纵深发展对服务必然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制造型企业的服务含量越来越高,或者说,制造业中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二是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越来越高,并将超过制造业。中国正在经历产业价值中枢由制造向服务转型的这一历史性过程,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服务经济时代迈进。这一过程正在给各类企业带来新问题和新机遇,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都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做好服务转型的准备。

国际著名企业如IBM、惠普、通用电气等已经积累了服务转型的成功经验,服务已经成为这些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国内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想、华为等也开始了服务转型的艰辛探索。大量中小企业也在努力通过服务转型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在服务转型过程中,服务的概念和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前单纯的“服务”让位给了“体验”:理发店早已不再只提供单纯的理发服务,而是转向了美发、美容综合服务;咖啡店不再只提供饮品,而是变成“第二客厅”“第三空间”和“移动办公室”;书店不再只是卖书,而是变成了集休闲与阅读为一体的生活空间;电信营业厅设置了大量的上网设备和新业务体验设备,成为一个网吧和未来3G业务展示的综合性营业厅……

在服务转型过程中,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翻新。服务不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整体关注的对象;服务部门不再是传统的成本中心,而是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源泉;服务不再局限于售后环节,而是渗透到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的高管们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纷纷成为“领导就是服务”的体验者;精明的销售人员不再只是千方百计把产品卖出去,而是想顾客所想,为顾客提供贴身服务;制造企业努力把产品和服务一起打包出售,服务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含量;企业在高喊“顾客就是上帝”的同时,悄悄地抛弃了不需要的顾客,聚焦于高价值顾客;顾客在享受着更好服务的同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

在服务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业务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超市、连锁便利店的兴起,让传统百货店措手不及,更让大量杂货店无以为继;快递的兴起让传统邮递业务节节败退,而电子邮件的兴起又让快递业务自惭形秽;手机的普及不仅使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而且使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成为传媒界的大亨。

服务转型的实质是提升服务的地位和效益,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后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服务转型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在产业层次,服务转型是指产业的价值中枢由制造向服务转移;在企业层次,服务转型是指服务含量由少到多、服务价值由低到高、服务地位由边缘到核心的转变过程。

实施服务转型,必须观念突围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积极探寻服务和服务转型创新的科学含义和自然规律。

服务转型是大势所趋,是各个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和必然选择。

服务转型是制造服务业乃至政府事业单位的共同任务。推进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异常复杂,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破解这个困局,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许多中外经典案例都说明,“制造服务业”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一环。

在当今跨国企业的价值链条中,服务业已经占据了主导位置,譬如通用汽车下属的金融服务公司,其利润已经占到了80%以上,而整个通用的利润链中,服务业也已占到了六成以上。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已经是无生产车间的公司,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品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部外包。全球知名的汽车工程服务咨询提供商里卡多公司,在汽车、物流、能源等领域为全球提供产品创新、工程解决方案、战略咨询等服务,而里卡多公司本身很少参与制造加工,仅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国内企业,比较典型的,比如海尔,其品牌价值、产品研发价值、客户管理价值等等,也已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现代制造业来说,不在于制造产品,而在于制造价值,这个价值就来自服务。一个强大的制造企业,必须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服务链条——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由“制造”到“服务”,从产品制造商到品牌商、供应商,应该是现代制造企業发展壮大的必由路径。

服务转型是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容和保证。服务转型既不是赶时髦,也不是短时间的突击或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任务,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经常性的变革。

制造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5%左右,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5%以上,其制造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发展速度非常引人注目。在发达国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的制造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所创造的价值。国家外经贸部2002年的课题研究就已表明: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5%不到,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以上。加快发展制造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与第二产业关联度大的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费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增长源。

1.在制造业价值链曲线上,制造加工环节始终是处于低端,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差异化,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2.制造服务业能够充分地满足顾客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物品本身,需要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物品-服务包,符合了顾客的期望,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的关注点从分销商向最终使用者延伸。3.制造服务业能够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制造企业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提供物中,将促进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而且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 4.制造服务业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改变了服务产品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善服务不是意味着成本增加,而是意味着效益增加。

IBM的研究报告表明,服务可以为企业带来两大诱人的商机:一是可以创造新的收入;二是在保持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服务运营成本。

建设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许多企业改善服务的必经之路,但是,呼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不少费用。据测算,如果建立100坐席的呼叫中心,每个坐席的成本大约是1万元。如果坐席为30个,那么平均每个坐席的成本就达到1.2万~1.5万元,每个月的维护及运营费用在5万元左右。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过程中,充分挖掘呼叫中心的潜在价值,通过开展外呼业务、提高呼出接受率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中国移动某省级公司的内部数据表明,呼叫中心进行服务转型后,各类市场调研呼出接受率平均提高了12%~24%,营销套餐续签的呼出接受率达到82.5%,比之前提高9.7个百分点;成功签约率达到53.2%,比之前提高25.9个百分点。在转型实施后的8个月,多发展了60 770户50协议套餐客户,仅这一项就增创效益3 646万元。

服务转型是为了解决顾客难题、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增强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存在发展的理由来自相对赢得顾客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程度,一些企业经营艰难就在于这个基本的角色定位发生偏离。因此,转型的目的和初衷就在于,增强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及时把握和满足水涨船高的多元化的顾客需求。因此,只有把握顾客的难题就是服务转型创新的课题,才能为顾客提供完美的系列方案,提升服务效能,做到差异制胜。深圳金蝶提出了:引领管理模式进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帮助顾客成功,做中国智库企管专家的新定位。实施了由搬运工向服务商、由单纯的卖软件转向为顾客提供培训咨询、改造管理、实施系列服务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建行为了破解顾客排长队这个老大难,率先实行网点转型,由坐等变为主动营销服务型,设置大堂经理、叫号机、高低柜分离等措施,率先解决排长队难题,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打造银行的服务——服务的银行。

服务不再是客户服务部职责,而成为企业整体性活动。

在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设计中,服务是客户服务部的职责,是企业价值链中的售后工作环节。服务转型要求把服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把服务融入每一个价值链环节,渗透到所有的部门。这意味着在设计、制造、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都要以服务为中心来开展活动。

“消费—服务—生产”(即先消费、再服务、后生产,如DELL开展的电脑直销业务)这一结构已成为当今世界先进经营模式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服务不再是某部门的职责,服务的地位由边缘向中心转移,服务的领域由局部向整体渗透。

服务不再只是营销手段,而是成为企业的战略重点。

很多企业把服务作为营销手段,甚至把服务当成了口号,特别是在售前阶段,把售后服务说得完美无缺,一旦顾客把产品买回家,企业立马就变成了形同陌路的另一套说法。有些企业服务做得比较好,但也只是为了向顾客推销更多的产品或价格更高的产品,许多人在美容美发店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遭遇。

服务转型要求企业把改善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戰略重点,提供优质服务不再只是把手头的产品卖出去,更不是为了随后推销更贵的产品,而是通过服务打造整体的竞争力,从服务优势的长远价值中获利。

服务转型是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内容标志动力和保证。

和谐社会不是等来靠来的,是服务创造出来的,是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建设出来的。人人愿服务履职责、个个争贡献善创新、环环协调合作互补、处处公平方便顺畅,相互尊重包容感恩,大家都为社会争做发光体,才会有生活的宁静和美好,才会有真正的和谐。

必然的选择 篇12

一、内部持续审计的含义

1999年, 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 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2100———工作性质》规定:内部审计活动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并致力于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改进。2004年10月, 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到,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查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以及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分散战略提供建议为组织增值。内部审计采用独立、客观的技术方法, 通过对企业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活动的确认, 为企业活动提供质量保证, 并且, 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导致的内部流程的改善也会对供应商和顾客产生正面影响, 从而促进外部各方价值增加。

持续审计也称连续审计, 目前理论界尚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1999年, AICPA和CICAI的研究报告《持续审计》中对持续审计的定义是:“在相关被审事项发生的同时或者发生不久, 由独立审计人员提供系列即时的审计报告, 对被审事项进行书面确认的一种方法。”IIA (2005) 在全球技术审计指南中, 将持续审计定义为:一种利用技术自动执行控制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是审计策略从传统的交易样本的周期性复核向对所有交易进行持续测试的转变。这种方法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实时环境中, 通过实时或接近实时的执行控制和风险评估来分析数据、检测关键的交易系统以发现例外、控制缺陷以及那些凸显风险的数据指标, 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和维护到专门审计的执行和追踪都可以利用持续审计的分析结果。

笔者认为, 内部审计中的持续审计是独立的审计人员运用自动化审计程序, 通过高度集成的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或接近实时的评价, 以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及交易符合性的过程。持续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系统实时的监控和测试不但可以直接发现异常, 还具有威慑作用,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错误、舞弊等机会主义行为, 提供及时、可靠的鉴证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交易费用。与传统期间审计相比, 内部持续审计具有信息时效性强、审计过程自动化水平高的特点, 不但可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还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二、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的动因

(一) 内部审计主体、监管机构等行为主体追求潜在利润。

潜在利润就是外部利润, 是一种主体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无法获取的利润。潜在利润主要源于外部性、规模经济、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和交易费用。首先, 证券市场不断出现的舞弊行为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而且减少了社会整体的收益。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市场行为主体的监督, 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减少舞弊特别是管理层舞弊行为的发生, 以增加社会整体收益。其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国际化, 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使得经营活动的风险增加,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成为管理层最迫切的需求。内部审计在为企业提供确认服务的基础上, 通过提供建议进一步解决确认服务中发现的问题, 不但能满足管理者的需求, 而且有助于企业从战略制定到具体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有助于企业获取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提高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价值目标。咨询服务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内部审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业务范围从管理层延伸至决策层, 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经营自动化系统高度集成的审计软件, 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交易100%的测试, 不但降低了审计风险, 而且提高了审计效率与质量。

(二) 审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加, 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对市场主体的决策至关重要, 在经济运行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已经成为继人力资源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要素和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 价值不断上升。审计信息作为企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决策的效果。及时、可靠的审计信息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价值和价格不断上升, 内部审计主体为了生产更及时、有效的审计信息, 需要缩短审计的间隔期间, 增加审计的频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系统实时的监控和测试, 发布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审计报告的持续审计刚好满足内部审计的需求。

(三) 法律法规导致管理层偏好的变化。

审计的发展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的需求也源于相关的法律制度环境的变化。宪法和法律法规能否为行为主体的合理预期提供有力的保障, 是影响持续审计实施的预期成本的重要因素。安然、世通财务丑闻之后, 美国为了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 颁布实施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强化了财务披露义务, 公众公司应进行实时信息披露, 要求及时披露导致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信息。在强化披露义务的同时, 萨班斯法案加大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 要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审计师对管理层就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进行测试和评价, 出具评价报告。同时, 法案对管理层的惩罚更加严厉。法案的出台, 对公司进行实时信息披露做出了明确要求, 实时的信息披露也给审计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审计制度需要进行配套的更新。除了信息的实时披露之外,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责任的增加和惩罚力度的加重, 也使管理层的行为偏好发生了改变。管理层迫于法案的要求和威慑作用, 不得不将相关责任层层分解,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进行评估, 内部审计对企业及管理层具有比以往更大的价值。管理层对降低交易费用和降低风险的偏好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内部持续审计的需求。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需要。法律制度对实时信息披露的要求和管理层偏好的变化, 为内部审计发展成为持续审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 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社会科学的进步能改进人的有限理性, 不仅能提高个人管理现行制度的能力, 还能提高人领会和创造新的制度的能力, 从而降低制度设计和实施的成本。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的知识进步时, 持续审计实施的预期成本也会随之下降。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 (COSO) 于1992年和2004年颁布了《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 推动了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进步。1999年, AICPA和CICAI在研究报告《持续审计》中, 明确了审计人员执行持续审计的重要意义, 并从性质、目的、范围和条件等方面描述了持续审计框架, 首次对持续审计进行了较权威的定义。2005年,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研究基金会 (IIARF) 发布了《持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的一种运作模式》和《持续审计:保证、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含义》两份文件, 介绍了持续审计的概念、模型、技术和方法、应用领域及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持续审计:保证、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含义》成为全球技术性审计指南 (GTAG) , 为持续审计新加入者提供了可接受的审计指导。内部控制及持续审计等相关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开展和相关知识的进步, 提高了内部审计主体领会和实施持续审计的能力, 降低了持续审计实施的成本。

在技术方面, 企业电子商务环境的形成, 企业经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XBRL语言的推广, 一方面导致企业交易过程数据信息的无纸化, 改变了传统审计线索的存在形式, 提高了企业对内部控制和系统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审计人员获取信息的速度, 降低了自动化审计软件设计和实施的成本, 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持续审计的实施成为可能。

三、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的优势

(一) 安全性优势, 企业更容易接受。

持续审计实施的前提是审计软件植入被审计单位自动化管理系统, 以随时获取交易数据和资料。网络的安全性是企业对持续审计采取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企业内部价值链, 主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外部人员和机构窃取企业重要信息的可能性较小, 更符合管理者对系统信息安全性的需求。

(二) 组织协调优势, 能够降低实施成本。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一部分, 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运行过程、组织机构和经营环境, 更容易从组织系统中取得数据信息及其他环节的配合, 实施成本相对较低。

(三) 增加企业价值, 容易获得管理层的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国际化, 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使得经营活动的风险增加,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内部审计运用持续审计技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信息, 有利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价值的增加, 能够满足管理层降低经营成本、规避风险的需求。

(四) 竞争的压力, 内部审计迫切

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 以提高服务质量。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审计模式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为风险导向审计和持续审计, 审计技术不断出新。作为企业组织管理中的监督环节和价值链管理的内容, 国际上内部审计经历了内置、外包、内置的循环发展过程。为了避免外包的命运,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比, 对新的持续审计技术具有更强烈的需求。

综上所述,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直接导致了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 社会期望的不断提高。由于潜在利润的存在、信息相对价格的提高、管理层偏好的变化及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内部审计对持续审计的需求增加。同时, 在运用持续审计方面, 内部审计也具有其他审计主体所不具备的安全优势和成本优势, 容易获得管理层的支持。持续审计应当是未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广告中的秘密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