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4-06-30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精选9篇)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1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诚信取信于纳税人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品行、一种责任、一种资源、一种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融合、文明的碰撞与交辉。加强文化建设,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需要,能为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地税文化建设作为地税工作的崭新理念,是个新事物、新课题,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提炼过程中。地税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我局在市、县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经济建设和地税事业发展这个中心,以提升地税干部的内在素养和部门形象为目标。建局以来,进行全面规划,始终将地税文化建设作为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全局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和谐局面,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得益于我局中心目标的确立,得益于地税管理方式的人性化,得益于和谐氛围的营造。但如何发挥其最大效能,还需进一步拓展和不断创新。“为基层减负,为纳税人减负”是地税部门深入开展为人民服务活动的一项体现,诚信服务于纳税人是一项必然要求。如何切入实际的开展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通过提高个人素质、廉洁从税、改进作风、提高技能等,讲廉洁、讲奉献,比技能、比贡献,牢固树立在奉献于税收,贡献于社会的成就中,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在地税文化建设中,引入实干精神,培养地税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实践中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多为纳税人着想,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纳税人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努力实现税收征管严要求,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程序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以切实提高税收服务质量。

2.把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涵盖在集体荣誉观之中,增强集体荣誉观,以珍惜个人荣誉促进维护地税集体形象。始终坚持敬业,乐业,爱业的工作理念通过着力树立和培养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和宣扬乐于奉献的先进事迹,并以先进表彰、事迹报告、人物介绍等文艺形式充分展示先进典型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乐于奉献、廉洁奉公的模范形象,为广大地税干部职工树起学习的榜样、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旗帜。追求健康向上生活习惯,切实把精气神凝聚到建设人民满意地税的实践中去。

3.要通过地税文化活动的各项载体,融洽关系,大事论原则,小事讲风格,既能善意批评,又有温良谦让;既能相互体谅,又有相互仁爱,形成“爱地税如爱我家,爱同志如爱亲人”的和谐氛围。尊重个性、尊重人格,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搭建创业兴税的工作平台,构筑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增强地税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地税事业建设中去。

4.要诚信服务于纳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在处理税收征纳关系中,应把诚信作为首要之标准。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地税文化始终。在工作中始终以纳税人为关注点,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基本点,规范服务标准,诚心诚意为纳税人服务,树立地税诚信行业形象。在倡导诚信文化的同时,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寓诚信文化于制度中,借助制度的刚性作用潜移默化干部职工观念,让干部职工深刻领悟“诚信”二字的深刻含义,将诚信立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座右铭,做到真切、友善、诚恳,以诚信取信于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不断提高征纳双方的满意度、信任度、构建和谐融洽的征纳关系,为地税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必然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1. 企业文化是一种习惯

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 佛祖论功行赏, 孙悟空对于授予他什么佛不感兴趣, 他只要求佛祖给他取掉头上的金箍。佛祖说, 你摸一摸你的头, 你的金箍已经不在了;孙悟空一摸, 确实不在了, 说明一路经过菩萨、师傅的点拨、教化,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磨炼后, 习惯成自然, 孙悟空的野性已经没有了, 考虑问题已经比较理性了, 不需要师傅念紧箍咒了。

一只笼子里面关着5只猴子, 上面挂着一串香蕉, 每当猴子去吃香蕉的时候, 就有人用高压水枪朝猴子冲水, 过两天用一只新猴子去替代一只老猴子, 每当新猴子去吃香蕉时就会受到几只老猴子的拳打脚踢, 这样当所有老猴子被新猴子替代以后, 尽管已没有高压水枪去冲它们,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它们仍不敢去吃香蕉。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习惯成为自然。其实, 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企业文化是无形的, 它经过企业长期的培训、倡导、弘扬, 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员工的行为, 成为习惯。当意识、文化和责任都融入员工的行为习惯时, 这个企业就会不可战胜。

2. 企业文化是一种认同

一个老大爷生了3个儿子, 老大支农, 老二考上大学, 老三出国留学, 他们兄弟3人没有觉得老爸偏心, 因为他们认为是时代的原因。

美国的CEO薪水高得让我们无法相信, 但其员工认为是应该的, 因为他们认同这个分配差距。恰恰相反, 英国相同企业规模的CEO们年薪要低得多, 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异议, 因为他们也认同这种分配方式。

企业也是如此, 企业的管理方式、用人机制、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等一定要被广大员工所认同, 否则, 企业文化就形同虚设, 很难发挥作用。

3.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 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因为它得到了公众的信任。比如,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讲了20年, 大家认为海尔的冰箱都是好的, 因为不好的冰箱都被砸掉了。所以研究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不讲海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发展需要有两种纽带:一种是产权、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种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企业如果只有前一种纽带, 而没有后一种纽带, 企业是不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

4.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花了20多年时间, 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 最后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所拥有的企业文化, 有以下3个特点:

第一,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第二, 集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共同的协作高于独立单干, 团队高于个人。

第三, 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所以,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方式的最高境界, 是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能“外树形象, 内聚人心”。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熟, 再由成熟走向成功的标志。

5.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企业家有意识地引导、培养的结果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自发地形成一种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大师沙因说过:“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企业家唯一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去创造和管理企业文化”。

那么, 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吗?既对又错。为什么说不对呢?因为一个真正有水平的老板, 会根据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的位置, 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先决条件, 来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从而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这是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老板文化不是企业文化。但是为什么一般又说“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呢?这是因为“老板文化”对企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完整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 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 它总是引导企业去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 企业文化对整个企业和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导向作用。

(2) 激励作用。搞好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精神动力和奋发进取的激情,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观念和宗旨, 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

(3) 约束作用。文化约束是一种软约束, 企业文化主要是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4)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也被称为“黏合剂”, 它能够把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能量集聚在一起, 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具体表现为同化、规范和融合。

(5) 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一般具有对外代表企业形象的功能, 成为外界识别不同组织所依据的特征。同时, 企业文化又凝聚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精神, 代表了企业与员工的形象, 并向社会进行辐射,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打造企业形象, 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三、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袖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先进的企业文化一开始总是由少数人首先觉悟, 提出并反映客观需求, 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担当起传播先进企业文化先驱者的重任。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全面的知识结构、新型的人才观念、高品位的文化教育素养、终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经久不衰的人格魅力在企业中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讲, 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袖人物。

2. 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源泉

企业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家的个性与作风, 企业家的信念体系与行为方式都会决定企业文化的水平和企业文化的风格, 决定企业员工的文化习惯, 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企业家的精神、思想、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 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家人格的特征。

3. 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 而且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如果企业家努力去塑造某种特定的企业文化, 他就必须下功夫去把这种特定的思想、行为和方式等形成文字、图片、培训教材等媒介, 然后通过沟通、培训、引导等方式把它们传播到所有的员工中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阻力和挑战,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的胜利实施与传承。

4. 企业家率先垂范与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我们说思路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企业文化应该是管人的思想与观念, 最终是让人自己去控制自己, 企业文化要有效地被员工所接受成为企业员工的自学意识和行为,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家本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是搞好企业文化的关键, 因为上行下效, 领导不做的事员工怎么会愿意、怎么会真心去做呢?

5. 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制度结合起来, 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产生效果。

(1) 企业文化解决人的无形的道德问题, 而企业制度解决人的有形的规范问题。

(2) 企业文化解决人的自律问题, 企业制度解决人的他律问题。

(3) 企业文化倡导人善的一面, 企业制度抑制人恶的一面。

四、搞好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以企业精神为核心, 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精神来自过去创业实践中的积累凝练, 逐步成为广大员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核心理念。企业精神是企业多年来发展的真实写照, 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智慧结晶, 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的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所以, 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2. 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 打造企业竞争力

经研究, 凡是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的企业, 大多数都是围绕生产经营, 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因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并能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 它强调成员的学习力, 让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 并通过学习能够创造自我, 扩展创造未来的能力。

在当今时代, 企业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学习力的竞争, 所以, 创建学习型组织, 提高全体员工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 以文化融合为手段, 构筑企业扩张力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 文化融合就是有效整合内部资源, 进行合理配置。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 并使企业价值理念、个人崇高理想追求在企业中得到确立、认同和实现。员工在努力实现自我的过程中, 企业也得到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员工也得到自我提升。当然, 在企业内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陶冶员工的思想情操也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4. 以人本管理为宗旨, 激发企业创造力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强调企业里的一切活动, 应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 把人作为企业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首先, 要弄清楚, 企业是什么。企业即人, 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要办好企业就必须研究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马斯洛理论, 人有5类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何去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合理需求, 并把不同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就是人本管理的宗旨, 也是企业获得创造力的根本。

5. 以品牌建设为载体, 提升企业形象力

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牢记诚心是企业的根本, 牢记客户是企业的“上帝”,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的难题就是企业要解决的课题, 将满足顾客、员工、社会、股东和公众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通过我们的产品、通过我们的员工、通过我们的客户、通过我们的股东、通过我们所在的社区, 来展示企业的品牌形象, 达到企业文化建设“外树形象, 内聚人心”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经验表明, 优秀的企业大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与企业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层次提高, 企业家的经营方略也在发生变化, 在不断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 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资源是会枯竭的, 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3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着力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小,知识产权就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年4月初,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时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哪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占据有利地位。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掌握核心知识产权,更加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的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产业为支撑,实现了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创新的有机结合。研发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知识产权的成果,比如说联想汉卡、高压变频技术等等。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产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对产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规范知识开发和利用的制度,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健全知识产权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拓展知识产权公共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完善了园区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完整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为知识产权的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企业抗危机能力的法宝。去年下半年以来,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目前整体经济形势呈现企稳向好的趋势,但是在危机中也暴露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北京的出口制造型企业和服务研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程度是不相同的,普遍存在着产值、增速大幅度下降,甚至负增长的情况,然而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却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危机背景下逆势上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化为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公司的技术含量。由此可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创造和应用知识产权是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现实选择。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去年6月5日,国家颁布了《知识产权规划纲要》,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今年国家层面统筹规划,部门层面全力配合,战略实施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国家层面,去年10月9号,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户籍联席制度。目前,联席会议已经建立了由各个联系人、连络人组成的工作网络、战略工作简报和动态、信息沟通平台,为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知识产权任务的分工,根据任务分工,联合制订了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了今年的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重点,提出了部门责任明确的240项具体工作。其中多项政策措施专门针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部门层面,28家联席会议制度的成员单位在各自的领域开展工作,有利推动了战略的实施。农业部、工信部、司法部、总装部、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多个部门成立了贯彻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专门领导机构,11个部门出台了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分工方案。截止到今年8月,在2009年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推动中,各部门已经开展和完成的任务有212项,制订、修订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规章29项,出台主要政策、措施46项,开展执法行动15项,建立公共服务平台19个。在地方层面,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了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5个省市颁布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实施意见。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十个省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意见。重庆市出台了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市的意见。河北、云南、青海等出台了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一些起步较早、工作比较深入的地区,如上海、贵州等地还开展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估工作,陕西、河南、湖南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计划。同时,长三角、振兴东北等一系列区域的知识产权规划也在实施中。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创造、有效利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

依法保护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家知识产权纲要中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定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政策制订机制,按照履行承诺、适应国情的方针,合理确定法律、制度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坚定不移的保护好知识产权。我国这些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正在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体系,《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已经完成,并且在今年的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规定,卫生专利管理办法等相关的办法和法规也在积极的修订和制订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针对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存在的侵权现象,展开了多项执法行动。高法院通过制订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加大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高检院加大了打击力度。公安部按例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格处理相关行为人。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现阶段经济科学发展水平还不高的中国,更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一起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和长期的不懈努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国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创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4

一、摒弃农村城市化观念

并不必然追求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化率要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具体地讲,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涵盖。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很快,城乡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就是应该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城乡发展的互相促进,怎样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则需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内在的发展潜力,辅之较大力度的城市资源对农村的注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做法,其目标是共同的,就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标准。但所有这些,并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城市化战略主要追求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并不涉及对变不成市民的农民怎么办。城市化虽然也是在包括城乡在内的所有地区内考虑问题,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道路。

城市化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战略的一个着眼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乡二元结构只能逐步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并不必然追求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必然追求城乡一样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过程中加以建设,不是说只有等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建成。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依靠的一种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获得,离不开城市化。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而不是像过去的发展模式那样,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衰落或停滞为代价。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

城市化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强调要把城市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城市化战略执行中的一些偏差提醒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和谐互促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

改镇”等方式实现“行政建制的城市化”,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2倍多,建制镇增加8倍多,但城镇人口同期仅从17.9%上升到40.1%,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在城镇建设中,过分强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在总体的资源需求中,城市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加剧了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小城镇的发展质量不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少数甚至以占用耕地侵占农民利益为代价。这提醒我们,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农村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必须科学执行城市化战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

二、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从长远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项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反哺、支持农业、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二是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自愿的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把政府或个别领导的意志强加到农民头上,更不能以此加重农民负担,变相增加收费。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明进步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育和造就新时代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应从改变农村脏、乱、差入手,扫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十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作队和基层党员的作用,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应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心镇、专业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应把建设新农村与对口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企一村”活动,即动员和倡导一家企业、公司自愿与一个村建立“一帮一”式的支持扶持,使之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平台。

三、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根本的方向没有错,但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积30多年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鉴于全国立法时间长、难协调的状况,建议我省首先出台《新农村建设促进条例》,至少也要从明年起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省人大议案,建设期为10年,从制度上保证建设资金。

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居,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一些改厕、改灶、改居的个人工程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当前,我省农村农民积贫积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近年,我省财政对农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省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44.05亿元,与更新改造投资共计51.3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与韩国的10%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农民,但投入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我省应学习韩国的做法,向农民免费提供水泥、钢筋,以释放过剩的水泥、钢铁潜能,启动内需。

二要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我省学习借鉴。我省农村发展很不平稳,山区农村和珠三角农村差别很大,建议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市负责,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由省筹集,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征求群众意见,把全省近2万个村划分为先动村、迟动村、不动村,对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

三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民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万工程”下农村驻点的力量,整合目前各部门开展的“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小康示范村”活动,统一定为“新农村”活动,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良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并把明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年”。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10年,形成全民支

四要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二是为农村提供相对充足的公共品;三是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的福利。

五要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威胁着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一旦农村不稳,中国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就会小很多。

当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即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关系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础。具体地说,在取消农业税以前,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从农民那里提取资源,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县乡财政主要来自向农民收取的税费。在财政支出压力和政绩考评体制下,几乎所有农业型地区,上级都将下一级能否完成税费任务作为第一考评依据,市县如此要求乡镇,乡镇如此要求村级组织。分田到户以后,乡村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缺少向农民征收税费的手段,乡镇离开村干部,就更加无法完成收取税费的任务。因此,在税费任务的压力下,乡村之间乃至县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后,县市、乡镇不再要求村干部协助收取税费,从而使乡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理由被打破,在乡镇政府的正面激励下,村民自治有了发育的空间,乡村良性互动,并因此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六要探索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减少农民的支出。取消农业税后,相当部分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利、道路、环境等更成为严重问题,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用国家投资来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尤其是通过水、电、路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方便农民生活。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应该向农村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及目标是什么。如果国家投资的目标是拉动内需,掏空农民的钱袋子,则这样的投资可能引起恶性循环,这是混淆了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不可能快速增长的国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情的差异。

国家向农村投资公共设施及公共品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解决起来不经济或个人无力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有效使用,其灌溉成本大大低于农民一家一户打井灌溉的成本。国家支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公共支出,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公共品供给。

一句话,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目标,应是减少农民因为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所造成的高昂支出,而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目标不同,投资公共品的方向及办法就大不相同。

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福利,建设和谐村庄。在农民很难快速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好处,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仅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着手,应该扩大思路,从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化,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都将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要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前提下,以国家转移支付作为基础,通过提高农民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村庄归属感等等,从而使农民相对满意,使农村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固基础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5

面对“四个多样化”和社会阶层结构出现的新变化,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

众的联系,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 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 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 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同时,民营科技 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 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 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 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一个根本的因素就 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做好两个方 面的工作:一是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筑 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际经验看,最稳定的社会应该 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的社会。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 型社会结构,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我国家庭财产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呈加速成长态势。1999 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望达到40%。二 是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公民社会是指各种非国家 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公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 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2万多 家(含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万 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 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团 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 问题。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 务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

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 党的共同理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 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6

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搞活,社会也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新时期的党政工作也要跟随经济发展的大潮与时俱进,改变思路,改变方法,尤其是对于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因为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党思想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的详细表述,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并从我国现阶段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的有效方法。从而证明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和谐社会的概述

1.1和谐的定义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的深层含义,是人类基本价值的追求,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目标。

1.2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一次深层次的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价值观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第二章、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2.1对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流于形式

作为一个老年群体,老在离退休人员中,很多老年人生理健康状态已经逐渐下滑,而且在集体活动方面,由于住处比较分散,难以保证按时参加退休老人的集体活动。另外,在一些退休老人的思想观念落伍,组织观念不强,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有的过多看重私人利益,总喜欢提要求,而且经常针对退休人员的政策提要求,更有甚者总是不断向

组织上访,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日常工作秩序,此离退休人员中也有一些老干部,但这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淡薄,但我们很多基层组织“睁只眼闭只眼”,有的甚至直接装“睁眼瞎”,能不管尽量不管,能管的也尽量推脱着不管,根本把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完全浮于表面,只表现在纸上,没表现在行动上。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严重不到位,而且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如果不解决,连退休人员群体内部的和谐都实现不了,再谈构建和谐社会岂不是一句空话?

2.2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

2.2.1离退休人员作为现代渐趋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举足轻重群体,其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上的特点都要求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一切针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围绕其身心行为的具体特点,开展细致入微、服务到家创新服务理念,在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促进管理上大做文章。但事实上,现阶段的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管理者普遍年轻化,在年龄上形成很大代沟,而且相互不熟悉,没有任何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出现只注重待遇,而对于离退休人员基本服务工作都重不到位,哪里还能谈创新服务意识?

2.2.2退休人员作为一个高龄和高发病率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难以自理的老人会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被关爱心理需求越来越高,对组织管理者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单位组织在离退休人员的服务方法上,必须要针对离退休人员的个性和共性特点去创新,再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大对他们的关爱。但在实际得状态却是,在集体活动中年龄较高的退休人员,由于自身的体质原因无法参与,而年纪较轻的退休人员却完全没有尽兴,结果好好的一个集体活动不仅没有增加凝聚力反而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指责埋怨。

2.2.3从事离退休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在思想政治觉悟上,在文化和素质上参差不齐,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存在根本无法适应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具体任务。

第三章、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建议

而政治经济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意识,只有群策群力,找对服务方法,从思想上充分认可“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工作效率一定有目共睹,针对上述情况,这里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3.1坚定基层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管理者自身的政治立场

很多离退休人员处于没有组织,没有管理的状态,更不用说得到服务,这与组织内工作人员的思想懈怠无所谓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首先我们必须从组织入手,先从组织的管理者的政治思想抓牢,让他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话。

3.2强化基层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创建和谐氛围

作为人民的公仆,尤其是作为退休人员这类特殊人民群体的公仆,服务意识更要加强,因为离退休人员的生理健康逐渐衰退,心理落差逐渐增加,行为特征逐渐趋向于固执,所以他们思想上的依赖性更强,心理上的关爱述求更高,有时他们偶尔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其实不是真的想得到什么实惠,其实就是希望得到组织的关注和关心。他们就像一群小孩,只要我们工作人员有耐心,细心的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他们都会乖乖的了。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管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从细节入手,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统计管理,做到每周有学习,每旬有问候,每月有拜访,每季有活动,把组织变成退休人员的第二个家,这样自然就能创造出和谐的氛围了。

3.3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注重管理工作的全局观念

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们也同样需要进一步地参加学习和教育,需要不断开阔眼界,需要了解国家政策,政治形势,需要了解组织的发展变化,所以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中,我们必须规定正常的学习时间,及时将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发展路线传达给离退休人员,坚持定期通报内部工作情况,此外,针对离退休人员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服务工作,对老干部关心的住房、养老及医疗等问题积极解决,认真落实。

同时在学习中注重服务管理工作的全局观念,这不仅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要以服务组织为根本出发点,用全局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4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方式方法

因为离退休人员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差异也很明显,老得管理服务模式根本不可能满足需求各不相同的退休人员,所以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创新,必须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果。

比如,学习上,有的老人居住分散或者身体不好,我们必须有专人通知或者专人送学送资料上门,保证退休人员养成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比如,沟通上,改变以往逢大节日逐个拜访的习惯,换成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拜访,如知道某个退休人员出了什么状况,及时拜访沟通,把关爱送到最需要的时候,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比如,组织活动上,改变以往想一出是一出,只为年底有总结,不管活动效果的方法,我们必须充分的了解退休人员各自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再进行针对性的组织活动,这样一是参与率高,而是效果更好,同时也能促进离退休老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

第四章、总结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7

一、节俭意识的时代内涵

1. 节俭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 节俭往往是和进取、积极、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的。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 常常是与颓废、消沉等不良心绪分不开的。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起到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 形成凝聚人心, 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人生旅途中, 逆境催人警醒, 激人奋进, 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往往消磨人的意志, 使人耽于安乐。奢侈享乐往往是胸无大志的表现, 也是腐败现象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一个奢靡盛行的社会, 必然是腐化堕落、不思进取的社会;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 必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节俭, 是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 是对劳动和创造的结果的珍惜和爱护。只有形成尊重创造、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的社会风尚, 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2. 节俭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追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节俭不仅可以节约钱财, 节省资源积累财富,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 提升人的品行, 培育一种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就容易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甚至骄奢淫逸、贪图享受。以炫耀财富为自我满足的心态, 反映了思想的浅薄、愚昧和精神的缺失。崇尚节俭的人, 必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节俭, 有“节”才能俭, 守住做人的“贞节”, 守住为官的“气节”, 这是做人的本分, 为官的本分。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许多领导干部蜕化变质, 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 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 都是从价值观上开始变质的。俭以励志, 俭以养德, 所谓“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节俭是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

国家的财政收入源于人民的辛勤劳动, 是真正把钱财当成劳动人民的血汗, 用好、管好,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还是大肆挥霍浪费, 这已成为衡量我们党的干部的一个“试金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国家财力不断增强,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财权、物权比以前大得多了, 但是应当清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 就要珍惜民财, 把钱用在发展经济、解决民生、促进和谐上, 以公共财政解决公共问题, 使老百姓更富足, 使社会更发展。一个时期以来, 随着我国财政形势趋好, 国家财力的增强, 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过紧日子的观念逐步淡化, 甚至认为勤俭节约是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物质的丰裕, 生活的改善本来是人们的正当追求, 但物质条件的改善, 既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也可能为一些人的骄奢淫逸提供便利条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理应避免后一种可能。

二、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形势的要求

1.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源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物质财富增长了, 各方面条件改善了, 日子确实要比过去好过得多。但应当清醒的看到,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新阶段, 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多, 底子薄, 人均资源少, 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 还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财富, 任何一项辉煌的数字, 只要涉及“人均”, 在世界上就仍然排名后列。许多长期积累的矛盾不可回避, 一系列发展的问题还将制约和困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民主法治还不够健全, 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等等。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我们没有任何大手大脚、奢华糜费的资本和权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 更没有任何理由让各种骄奢淫逸行为滋生。

2.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 面临很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 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 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消耗快、利用率低、再生率不高,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加重,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 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 城市化步伐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节约能源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

3.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 是衡量我们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也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得到改进, 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理想信念动摇, 革命意志衰退, 经不住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 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淡薄了, 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和行为有所滋长, 甚至因奢入腐、损公肥私、蜕化变质,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 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它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 损害了干群关系, 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 加强作风建设,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

三、领导干部要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表率

1.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这是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的内在动力。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 反映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要求,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是“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检验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 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 又要看社会进步成果;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 又要看资源消耗的程度;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 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 又要看发展的持续性和是否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领导干部要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 用在切切实实改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 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

2. 要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

这是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的外部条件, 是制约奢侈浪费行为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加强节约教育, 筑牢“不想奢”的防线。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引导, 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二是健全制度, 扎紧“不能奢”的篱笆。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要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 减少奢侈浪费行为发生的机会。要抓好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和法规。三是强化监督, 高悬“不敢奢”的利剑。强化节俭意识, 必须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建立健全科学、严格而有效的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置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规监督、制度监督、纪律监督之下。要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保证权力正确、高效的行使。教育、制度、监督是治奢防贪体系的关键环节, 其中教育是基础, 制度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 要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

领导干部的节约意识必然要体现在节约型政府的建设中, 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又必须通过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实现。要让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适当的地方, 多为公众办实事、办好事, 其根本要求是建设一个规范、清廉、高效、公正的政府。要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的管理职能真正转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制定政府部门的节约规章, 加大对政府官员的监管力度, 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绩效评估机制, 发展电子政务, 降低行政成本, 减少行政支出, 提高行政效能。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节俭理念, 强化节俭意识, 成为厉行节约的模范。

特色办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8

特色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色办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这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不是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发展了学生什么”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特色办学的主旨是文化育人,核心是特色理念。一所学校要想成为特色学校,首先,校长必须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和清晰的办学定位。校长作为“领头羊”,应该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善于把现代教育理论与本校、本地和当下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明确学校的定位。对于这一点,上海市七宝中学的特色办学历程给了我们一个较好的参照。该校原来的办学理念是“努力和谐发展,力求人人成才”,因为该理念只具有办学理念的共性而没有属于本校的个性特征,所以多年来一直都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教育家仇忠海担任该校校长之后,针对当今社会人文失衡、道德滑坡等现象,提出了“全面发展,文化见长”的办学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最终使七宝中学在十几年后跃升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学校之一。由此可见,校长具备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和清晰的办学定位往往能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前途。其次,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这也是特色办学的关键。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各地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应当通过举办特色办学讲座和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骨干教师乃至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校的特色发展具备坚实的师资力量。再次,要开发出与特色办学理念相适应的校本课程,这关系到特色办学能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所处环境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发,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确保校本课程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推进特色办学向前发展,柳州市柳北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和做法。柳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特色学校是独特的,但不是唯一的,它们具有多样性。该区秉持“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提升项目:请专家对实验项目学校的校长进行培训,让校长明晰办学思路,落实特色办学方向;每年组织一批教师到其他省市特色学校参观学习,或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讲座等,加强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导和支持各项目实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区域内特色办学提升项目。如今,柳北区的学校特色发展提升项目已经在城区的所有学校全面铺开,特色办学成果喜人。

地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9

丁薛祥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论断,揭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所有这些,都同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力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来回答。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适应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这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确保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机构建设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需要,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抓住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个关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立足当前,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保障,而且要求放眼未来,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党的十九大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及其对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力与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有待完善,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亟待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体制和机构进行调整完善,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正是基于对形势任务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统筹设置党政机构,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认真贯彻《决定》提出的改革思路,才能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目标,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与这一要求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未完全消除,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有些该管的事没有管好或管到位,有些该放的权没有下放或放到位,对微观经济事务干预过多过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有的出现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抑制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容易产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损害党群关系,损害政府威信。这就要求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统筹使用编制、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决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同时,《决定》还在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等7个方面指出了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向。这些要求和部署,应当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全面落实。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党的

十九届一中全会

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同时,《决定》还在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等6个方面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要求和部署,党和国家机构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将得到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将得到优化和强化,面向基层、服务民生的力量和资源将得到加强,从而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的一切现代化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政治力量领导下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不仅不能动摇党的领导,而且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各方面各环节,从制度上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党的领导与推进“四个伟大”总体上是协调的,坚持党的领导、支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捍卫党的领导,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各方面体制机制也总体上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要看到,由

于一个时期片面理解和执行党政分开,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健全有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解决这些问题,靠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靠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靠同形形色色的否定、削弱、淡化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也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决定》还强调:“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同时,《决定》从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对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作出具体部署。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要求和部署,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上一篇:白沙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原来一直都是一个人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