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的选择

2024-07-17

约翰的选择(精选7篇)

约翰的选择 篇1

约翰迪尔6488型玉米果穗联合收获机是约翰迪尔公司在吸收国内外玉米果穗联合收获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自主研发的玉米收获机械。该机设计新颖, 在剥皮、茎秆粉碎处理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适合我国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该产品通过黑龙江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的检测, 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其综合技术指标居国内同类机型领先水平。

约翰迪尔6488型玉米果穗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次完成玉米作物的摘穗、输送、剥皮、装箱和秸秆粉碎还田的全过程作业。专用于收获玉米果穗, 满足国内玉米收获水分过高, 不易直接脱粒的特点。具有机构紧凑、性能完善、作业效率高和作业质量好等优点。该机与国内其他玉米收获机械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小倾角割台, 板式摘穗机构, 具有籽粒损失小、摘穗效果好、动力匹配合理和机动灵活等优点, 适应性和可靠性优越。采取拨禾链强制拨禾喂入和扶禾器辅助分禾配合, 提高了行距的适应性, 同时对下垂果穗可以瞬间扶正, 从而降低了下垂果穗的破损率。割台与过桥可实现快速简单的挂接。

(2) 输送装置采用二级输送, 即采用过桥和第二级升运器进行运输, 既提高了地隙, 又确保了通过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割台升降运动的灵活性。二级升运器物料运输能力强, 通过性好, 与剥皮机构连接顺畅。同时增加了二次拉茎装置以及大功率风扇, 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果穗的清洁率。

(3) 剥皮机构具有剥皮效果好、剥净率高、处理量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剥皮机下方增加了往复振动筛和大体积的籽粒回收箱, 对剥皮机构造成的少量籽粒损失进行清选回收;大体积的籽粒回收箱可有效减少籽粒回收的次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剥皮机构与粮箱连接处增加栅格结构件防止掉穗, 同时在粮箱内增加导板, 使果穗能最大限度地在粮箱内均布。容积达4.3 m3的粮箱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卸粮动作, 也可配合一般卸粮车进行卸粮。

(4) 采用1000系列基本型前桥, 技术先进, 能适应行距要求, 采用无级变速, 承载强, 可靠性高。灵活可靠的无级变速装置可最大程度上满足行走速度和拉茎辊转速的配合, 以适应不同结穗高度的玉米。1000系列前桥, 可以实现单边制动, 具有适应性强、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维修方便和坚固可靠等优点, 是同类机型无法比拟的。

(5) 采用甩刀式全幅秸秆粉碎装置, 粉碎效果好, 不会出现落行;超越离合器的配备可使秸秆粉碎装置的传动部件得到保护, 也使得该装置更具使用安全性。秸秆粉碎装置采用双作用油缸控制升降, 操作方便、灵活可靠。

(6) 发动机可选配无锡发动机厂生产的107 k W和117 k W发动机。发动机水箱采用高密小孔防护罩, 开启方便, 且防止杂物进入, 同时清理特别方便;发动机在安全防护罩之内得到很好的保护, 同时防护板的独特设计可有效进行导风, 对发动机表面进行清理。较高的进气装置可保证发动机获得较为清洁的空气, 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也保证了发动机不受损害。

(7) 车体结构采用梁式框架结构, 耐冲击可靠性高。采用约翰迪尔专有的圆弧型驾驶室, 视野宽敞, 操纵杆分布在座椅的两侧, 操作方便, 方向盘角度可调, 座椅的高度和前后位置可调, 使操作者更加舒适, 减小操作者的驾驶疲劳程度。驾驶室内同时增加了监视器以便观察剥皮机构和粮箱的工作情况。配置了可旋转的登车梯子, 机身二级升运器和剥皮机构处增加了宽敞的平台和护栏可使操作者安全地在平台上对机器进行调节和维护。简洁大方的护罩将机器的传动部件完全进行防护, 既安全又美观大方。●

约翰的选择 篇2

1.参与方式

投稿:请于2013年7月22日—8月30日之间, 将您推荐的故事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chinamarketingcommunications@johndeere.com。也可邮寄到以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22层约翰迪尔市场传播部 (100027) 。在来信中请注明您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以便与您取得联系。

投票:请于2013年9月5日至9月25日之间, 登录约翰迪尔中国官方网站www.johndeere.com.cn, 进入活动页面进行投票。更多惊喜大奖等你拿!

获奖名单公布:2013年11月25日

2.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邀请获奖者本人和家人 (限4人以内) 参加2014约翰迪尔新产品发布会并获得价值20 000元的约翰迪尔产品代金券一张。

二等奖:3名。获得价值10 000元的约翰迪尔产品代金券。

入围奖:16名。获得价值3 000元的约翰迪尔产品代金券。

参与奖:凡参与投稿活动即可获得约翰迪尔精美礼品一份。凡参与投票即有机会赢取约翰迪尔精美车模、书包、T恤等礼品。

3.评选规则

约翰的选择 篇3

推出多个新产品,不代表约翰迪尔摒弃了稳健的策略,这主要是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卢克说,约翰迪尔中国的研发团队是约翰迪尔全球研发团队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正是集结了全球的研发力量,将全球的科技创新水平运用于其中。如最新推出的R40型全喂入履带收割机,其研发团队就集合了中国本土、美国和欧洲的工程师,是团队合作的结晶。“研发这个产品的过程非常值得骄傲,因为在研发过程中,公司将许多用在大型收割机的技术移到了小型产品上,让该产品适合本地的作业需求。用户会发现产品的价格是他们可以支付的,同时还可以为其创造最大的价值。”

2010年,6488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成为了市场上最火暴的机型,一度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卢克看来,6488的成功存在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公司在研发该产品之初就非常认真地聆听了客户的心声,理解了客户真正的需求。另一个因素是通过全球的研发资源设计了这一款产品,使它有着更高的产品质量,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另外就是保证客户支持要到位,保证经销商与公司是齐心协力的,在6488的成功案例中,公司和经销商保持了高度一致,经销商才能够加大力度进行产品推广,并完善地做好售后服务。他希望在把R40推向市场之后,其能复制6488的成功。

此外,约翰迪尔在寻找一个合适的生产地点,在中国生产精量播种机,这是2011年的计划。毫无疑问的是,产品线不断延伸的约翰迪尔,已经有了将其全程机械化的产品引入到中国的计划。这对于忠实的迪尔用户及经销商来说,绝对是一个令人值得兴奋的消息。

管窥迪尔文化

“诚实、优质、守信、创新”是迪尔品牌的内涵,170多年的历史,想要详细了解它非只言片语可以做到,但是,从卢克口中说出的一些实例,足以让记者管窥一二。

首先是体现在对宁波奔野拖拉机厂的收购上。在有意收购之初,约翰迪尔就对其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们关注到奔野有非常好的产品和人才,也发现了奔野工厂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收购之后,约翰迪尔能够迅速地融入到奔野企业之中,他们维持了奔野原有的优势,并将约翰迪尔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工厂。一是使宁波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二是引进了优化的质量流程体系,使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三是新的科技引入,如在产品中加入了很多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的性能。3年时间,约翰迪尔对宁波工厂做了诸多的改进工作,终于使原奔野的产品得到提升,使奔野品牌成功过渡到了迪尔品牌。

其次是表现在约翰迪尔员工较高的忠诚度上。这对于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并不常见。约翰迪尔全球有5万多名员工,无论是工人,还是高层,对公司的忠诚度都很高,这是因为公司对待员工一直秉持“诚实”这个价值观。公司尊重员工,并且友善地对待他们。在中国取得成功,同样是因为约翰迪尔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并不断平衡核心价值观和本土文化,令其能很好地结合。这是许多国外企业在中国难以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中国人才供给非常充足,很多在约翰迪尔工作的员工也能拿到到别的公司工作的机会。令人骄傲的是,公司人才流动率是非常低的,如果有员工真的离开了约翰迪尔,也会遗憾做出这种选择,会感激公司对待他们的方式。

“回顾约翰迪尔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约翰迪尔的社会责任。”卢克说道。这也是记者要提到的第三点——社会责任。他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一是10多年前,当时佳木斯发生了一场大水灾,一位在佳木斯工厂工作的美国人自告奋勇地去参与了救援行动,后来被佳木斯市长赋予了荣誉称号。另一个是6个月之前,约翰迪尔的佳木斯工厂获得了黑龙江政府颁发的环保奖。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员工本身有着社会公民的意识,一个是企业本身有着社会责任的意识,对约翰迪尔的文化恰到好处地做了诠释。

现在与未来

谈到中国农机市场的形势,卢克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中国农机市场的潜力已经被全球所认可,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投资建厂,销售产品。但他认为,竞争对手可以从彼此那里学到东西。对于迪尔而言,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是件好事,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变得更好更强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这将促进迪尔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更加聪明地对市场做出反应。而对整个行业而言,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帮助全行业提升,促进企业间彼此的共同进步。

说到未来发展,卢克并没有具体说明,他只是说,未来10~15年,中国的人口将不断增加,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将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在提高,但中国没有更多的可耕地,要在现有的可耕地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所以,只有将更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投入到市场,才能满足中国宏观背景下的发展目标。约翰迪尔有着很好的技术储备,其产品也是本着让土地获得更高产出,并持续保持肥力而设计的,所以,约翰迪尔中国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篇4

纳什在欧洲目睹的种种疯狂世景让我好奇:一个刚出精神病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去面对一个比精神病院更加疯狂的的宏观世界,尤其是这个宏观世界言之凿凿地标榜自己是“正常”的、“理性”的。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措手不及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究竟让人类变得更理性冷酷还是更激烈狂热?现代人究竟还有没有资格将一部分同类隔离起来,宣判道:“你疯了,你不要靠近我们”,即使疯与不疯的界限已经成为了强权的体现。约翰·纳什的一生或许能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必须写写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可我难以下笔。一个开头就是一个定义、一个基调,而约翰·纳什恰恰是难以定义的。在普林斯顿的四年我有多次机缘认识他,“认识”,却不“了解”,每一次认识总是推翻前次刚形成的定见。事到如今,这些复杂的事实和感触,层层重叠在一起,我只能指着他叹息:“看啊,这人……”所有的赞美、怜悯、嘲讽,看啊。

那就看吧,看看这人。不过他老了,我入学那年他已经八十岁了,不常在校园里走动了。我是在大一的尾声才第一次见到了约翰·纳什,在那之前倒是经常见到他的儿子。

大一时我在工科图书馆找了个闲职,清晨和半夜在图书馆里坐上两三小时,扫扫借书者的条形码。这种时段的图书馆总是很冷清,倒是几个住在附近的疯子和傻子,雷打不动,图书馆一开门就来,捣鼓些疯疯癫癫的事情,直到半夜你在他耳边三请五请才走。

这些图书馆疯子中有一个,四五十岁了,头发胡子又长又脏,坑坑洼洼。他总是穿一件普林斯顿的套头衫,两腿大开地躺倒在椅子上,手里一本厚厚的书,经常是不打开的,就放在手上,醒着的时候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睡着的时候就仰着头像死去了一样。

其他的疯子我还常常看见他们清醒时正常的表情,只有这个疯子,他虽然很安静,但总是陷在极端迷茫烦扰的状态。他经常呆若木鸡地坐上好久,然后蓦然剧烈地摆动脖子和臂膀,眉毛鼻子紧紧拧在一起,嘴里大口大口喘气,像是正在经历极大的苦痛。某一天,他正如此发作着,学长指着他说,“喏,这是约翰·纳什的儿子。”“什么!”我大吃一惊,“他儿子不是哈佛毕业生么?”“那是《美丽心灵》编出来的。精神病是遗传病。”学长冷笑着说。

那次残酷的邂逅是我第一次得以把《美丽心灵》与真实的约翰·纳什区分开。

得知他儿子真实情况不久,我终于见到了约翰·纳什本人。

大一末的某天偶尔在路上走,迎面走过来两个老人,男的高大而干枯,女的矮胖而臃肿,他们穿着正装,大约要参加什么仪式。我认出了男人是纳什,很兴奋地推推边上同行的朋友。他说,“早看到啦。”我又问边上的女人是谁,“还有谁?当然是他老婆。”我心里又吃了一惊,这形象与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美丽妻子实在相差太大。

朋友看我怔怔的,便半是劝慰半是嘲讽,“年轻的时候大约挺漂亮的,现在老了嘛。说起来,《美丽心灵》里讲得他们如何神仙眷侣,其实他疯了不久后她就要要求离婚,这么多年他们住在一幢房子里,只是同住人的关系,直到2001年拍了电影,他们才又复婚。”

两位老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步履蹒跚,一声不吭,他们间是那么疏离,既像是陌生人的疏离,又像是熟视无睹太多年的疏离。《美丽心灵》在我心中营造的那个关于爱的奇迹的泡沫就这么被戳破了,我只看到一个寻常老人的卑琐晚境。

所幸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被电影的泡沫鼓舞着,一提起纳什总想到《美丽心灵》;就像许多学者被博弈论的泡沫鼓舞着,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研究里加点博弈论赶时髦。这些年博弈论在各类学科前沿炙手可热,我在普林斯顿的许多课堂上听到纳什的名字。

在那些讲座里,纳什的名字总是和“纳什均衡”等同起来。只有一次,我在截然不同的语境中听教授说起纳什。那是一节异常心理学讲座,“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个有趣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病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纳什教授。”心理学教授搬出一座庞大的老式录像带播放器,在投影仪上给我们放了一段访谈,我还清楚地记得访谈中旁白的第一句话:“约翰·纳什曾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全靠意志力治愈的。”他痛恨精神病院、痛恨药物,至今说起他妻子将他强行送入精神病院的情形,他都一脸心悸。

他共有两次入院经历,第一次入院在专治上层阶级的麦克林医院,那里的医生把精神分裂症当作心理疾病,成天做心理咨询,询问童年经历。他的同事唐纳德·纽曼去看他,纳什说:“唐纳德,如果我不变得正常,他们是不会让我出去的。可是,我从来没有正常过啊……”

第二次入院在特伦顿精神病院。访谈人和他故地重访,纳什站在草坪上,凝视着巍巍耸立的暗淡的建筑,拒绝再靠近半步。“他们给你打针,让你变得像动物一样,好让他们像动物一样待你。”在这里,他被迫接受了如今已被西方医学界停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让精神病人陷入昏迷状态。而病人清醒时,也状如行尸走肉。他开始只吃素食,以此抗议医院的治疗,当然没人把这当回事情。在长时间胰岛素昏迷治疗后,他终于“变正常”了,他生平从没有如此谦逊有礼。同事妻子回忆说:“他看起来乖得就像刚被人打了一顿。”

半年后,谦逊有礼的约翰·纳什终于从特伦敦精神病院出院。他换下肮脏的病患服,交出自己的号码(半年来他没有名字,只有这个数字标识),他踉跄地走出医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童年好友,“和我讲讲我们一起玩的事情吧。那个治疗把我的童年记忆给抹掉了。”

如果回归理性仅意味着对社会标准的驯服、意味着丧失记忆,治愈还有多少价值?尤其是对于纳什这样一个把数学视作“唯一重要的事情”的天才。纳什教授心中最纯粹的数学不是理智,而是灵感。理智不过是沟通这种灵感的手段,而若重获理智也意味着灵感丧失,他情愿放弃理智。一个朋友在他住院时去看望他:“你发疯的时候声称外星人和你说话。可是你这样一个理性的数学家,怎么可能相信外星人这种无稽之谈?”纳什回答说,“数学的创见同外星人一样进到我的脑子里,我相信外星人存在,就像我相信数学。”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从特伦敦精神病院出院不久,纳什拒绝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因为治疗让他感觉迟钝,不能想数学。他过去的同事在普林斯顿大学给他安排了一个研究员的闲职。

而在七八十年代,他周围的亲友开始注意到,纳什渐渐不疯了。他的眼神变清澈了,他的行为有了逻辑。“那么,不靠治疗,你是如何康复的呢?”访谈人问他。“只要我想。有一天,我开始想变得理性起来。”从那天起,他和他幻听到的声音开始辩论,驳倒那些声音,“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识分辨错觉。”

“只要我想。”在纳什这个个案里,疯狂与理智似乎变成了一个自由意志的选择。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从七八十年代的某一天起,他有意识地选择将一部分的疯狂运用在数学的灵感上,而将剩余的疯狂用理性囚禁起来。

访谈的录像带放完了,异常心理学的教授说:“纳什不借助药物治疗而康复的案例引起了许多精神病学家的兴趣。他们研究他的生活起居和周边环境,希望他的病例有推广价值。不过在我看来,真正治好纳什的也许不是他过人的智力和意志力,而是荣誉。七八十年代,博弈论在经济学上飞速发展,纳什声名渐隆。1994年他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一夜间开朗了许多,简直变了一个人。领奖后他在街上散步,常常有陌生人向他致敬,‘纳什教授,祝贺你。’”

心理学教授的这番评论并非无稽之谈。纳什发疯之时,自恃甚高的他正苦苦追求数学界最高的菲尔兹奖而不得。倘若他能及时得到菲尔兹奖,也许就不会在失落和压力下发狂了。更进一步讲:荣誉降低了社会标准的尺度,在荣誉的光环下什么都变美了、变正义了。狂乱的行为在正常人身上被贬斥为“发疯”,在诺贝尔奖得主身上便被赞美成“特立独行”。那么,有没有可能纳什教授的疯癫并没有被治愈,倒是普罗大众治愈了他们审定疯癫的标准呢?

那就讲讲我所经历的一则纳什和普罗大众间的故事,讲讲学术声誉在这座慢条斯理的大学城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大二春天我阴差阳错地当选了普林斯顿数学俱乐部的主席,从此和一帮超级古怪的数学天才成了朋友。

我新官上任没几天,就要搞正式聚餐。聚餐那天是5月的第二个周末,我们包下了数学楼最高层的大厅,放上十几个圆桌。赴宴的学生还一个未到,我们正在摆放器皿和食物,就看到电梯门一开,出来三个人,正是约翰·纳什还有他的妻儿。

我慌慌张张地去迎接他,“纳什教授,你来大家会很高兴的,聚餐还没正式开始,你不如先坐这桌。”

“你是发邮件的沈小姐?”他这么问道。

“是,是我发的邮件,我叫Lily。”我这么答道。

“沈小姐,你好。”他仿佛没听见我的答话,“约翰·康威会来吗?我听说他会来。”

“康威教授的确回复说会来,他还说他要为聚餐致辞呢。”

聚餐不久就开始了,康威教授没有到,我打电话去他家,他妻子说,“太不好意思了,他彻底把这事忘了。”于是康威教授不会来了,更别指望他致辞。那些回复说一定会来的教授,也有一大半没有出席。

“沈小姐,约翰·康威会来吗?聚餐已经开始半小时了。”纳什教授又问我。我说,不会了,他忘记了这事。“是吗。”纳什有些失落,于是我也有些失落,不过同学们倒都不怎么在乎,个个欢欣万分,“不是有纳什在嘛!”

大家的眼睛都向着纳什坐的那桌张望,有不少人在去拿吃食时故意走远路,从纳什身边经过,腼腆地打个招呼:“纳什教授好。”

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在纳什一家坐的一桌坐下来。

相比之下,其他教授身边围着学生和同事,大家言笑晏晏。

我动员我认识的朋友,“你们情愿这么多人挤在这桌,去纳什那桌不是更好么?想想看,以后可以跟人吹,我和纳什吃过饭……”朋友们有些跃跃欲试,却都开玩笑似地互相抬杠,你推我我推你,谁都没有换位子。

这么拖拉了几次,聚餐快结束了,纳什那桌仍然只坐着他和他的家人,剩下七个位子孤零零地空着。他的儿子趴在桌子上,机械地捶着自己的脑袋,他的妻子一言不发地板着脸,叉着手端坐在那里,而纳什默默地极缓慢的吃着一片肉。我看着这番孤独凄凉的景象,自责却无计可施。

正在这时候,一个大一的女孩子走到纳什面前,结结巴巴地说:“纳什教授,我能和你合影吗?我真的——我觉得——你真伟大!”

纳什愣了愣,点点头。她站在约翰·纳什身后,甜甜地合了影,然后拿着相机,奔向自己的朋友,又是笑呀又是嚷呀,像是刚做了件顶了不起的事情。

大家受了感召,纷纷站起来,走向约翰·纳什,自觉排起了队,有的手里拿着相机,“教授,能和您合影吗?”有的手上什么都没有,那是真正对数学有激情的孩子,想听纳什讲讲博弈论和纳什嵌入定理。

突然,和我同桌的大四数学系毕业生也站了起来,他平日里总一副愤世嫉俗、倨傲不羁的姿态,这时他手里竟然也有个照相机,他自嘲似地为自己辩解,“我在数学系混了四年,天天被恶心证明题虐,到头来连张纳什合影都没有,说出去不要笑死人了?”

《美丽心灵》里那让人动容的授笔仪式完全是导演的杜撰,可是,那个傍晚,在数学楼顶层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教授合影或谈话的年轻人们,他们的结结巴巴、推三搡四,难道不比那个子虚乌有的授笔仪式更让人感慨?

纳什教授已经从疯癫康复了,或者说,自诺贝尔奖和《美丽心灵》后,不再有人觉得他的不正常是件非纠正不可的事情。而他还是孤独的,学生们不敢和他讲话,更别提和他一桌吃饭。但是,那个晚春时节为纳什排起的长长队伍,还有诸多类似于这样的温暖的 轶事,大概就足够支撑着他保持淡泊平和,度过自己的晚年。

向约翰·纳什教授致敬。

约翰·科特:领导者的思想大师 篇5

“领导大师第一人”

约翰·科特1947年出生于美国圣地亚哥,早年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1972年开始执教于哈佛商学院。1980年,年仅33岁的科特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终身教授,他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历史上此项殊荣最年轻的得主。

约翰·科特的写作生涯始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作有《变革之心》《领导者应该做什么》《松下领导学》《领导变革》《新规则》《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及《变革的力量》等等。行销全球的《领导变革》勾勒出成功变革的八个步骤,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世界经理人的变革指南。科特的新书《冰山在融化》告诉我们,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当生活空间日益逼仄,市场空间日渐萎缩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在于摒弃旧观念,寻找新视角,以不懈的变革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约翰·科特还是蜚声全球的演讲家,他曾经为数十家企业提供过演讲和咨询服务,其中包括花旗集团、百事可乐、通用电气等世界顶级公司。进入新世纪,科特也将他广受欢迎的讲座带到了中国。他的演讲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目标是激发听众的积极性,所以在个人演讲之外鼓励以互动的方式参与讨论、录像、幻灯片、案例研究,当然还有幽默和戏剧化的效果组成了科特式演讲的成功因素。

教学、写作和演讲是科特事业上的“三驾马车”,它们不仅奠定了他在领导和变革方面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带给了他无上的荣誉。他曾经因为改革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获得“埃克森奖”,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获“JSK奖”,因撰写最佳《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两次获“麦肯锡奖”,因著作《松下领导学》获《财经时代》的“全球商务书籍奖”……《商业周刊》在2001年将科特评选为“领导大师第一人”。他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领导者应该做什么》一文,2004年被评选为“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

研究领域独到而精深

约翰·科特事业生涯的起点是研究管理者的行为,在转向对领导艺术的研究之前,他写了大量有关综合管理学的文章。他认为,管理者能否进行有效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

之后,科特致力于领导与管理的界定,他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是:“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过来。”这句话道出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领导和管理是两个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的行为体系;在日趋复杂和变幻无常的商业社会中,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科特通过一一列举领导和管理的不同职能,得出了精辟的结论:领导未必优于管理,也未必可以取代管理;要获得成功,真正的挑战在于将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结合起来,并使两者相互制衡。科特的观点对我们是一种启发,在中国,由于混淆了“领导”和“管理”这两个概念及其目的,导致了对高层领导的过分倚重以及管理上的偏差。

约翰·科特概括的领导与管理的四大不同点非常著名:第一,管理者在特定时间框架内做计划和预算 (相当于行动纲领) ,领导者则孕育未来的远景和实现该愿景的战略。第二,管理者关心组织和人员配备 (发展人际网络) ,领导者通过传达远景使大家协调一致。第三,管理者监测结果和解决问题,领导者激励大家,使大家充满激情和斗志。第四,管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和秩序,领导则产生变革。即管理者更倾向于是一个守业者,需要为组织创造一个稳定的秩序;而领导者更类似于创业者,需要在一个看似混沌无序的状态中激发所有人的活力来创造业绩和变革。

在当今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变革变得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经常带领企业进行变革。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文化的国家,拥有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往往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起了决定性作用,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布林之于GOOGLE。根据科特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他理出了一个创造重大变革的流程,他认为企业应该按此八个阶段往前推进,则企业变革成功的机会会有所增加,这八个阶段是:创造危机意识、组织坚强的变革团队、构建愿景、广泛沟通愿景、授权员工为愿景而努力、创造近期战果,奖励有关人员、巩固战果并再接再厉、将新行为模式深植于企业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末,约翰·科特开始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并和哈佛商学院的另一位教授詹姆斯·赫斯克特合作了长达五年的时间,《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就是他们合作的结晶。他认为,企业文化(包括内在的共享价值观及外显的行为规范)对长期经营绩效有巨大的相关性,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好坏与企业文化的强弱无关,而与企业文化是否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关。自然发展的企业文化容易导致不健康的文化,而提升绩效的文化需要管理层长期的努力。

约翰·科特在1982年出版的《总经理》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对总经理这个职位作了全面的概述,其中对总经理应当具有的条件作了如下论述:通常说来,总经理任职者均拥有极大的权势,个人成就辉煌,抱负远大,情绪稳定,思想乐观,知识丰富,分析能力卓越,有良好的认知观,豁达的人生观等基本特征,还具有经营管理人才应有的、广泛的各种其他能力……同时对负责企业十分熟悉,具备做出有效决策的最基本条件。

在《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领导者的品质: (1) 能力与技能。领导者的思维敏捷,表现为相当强的分析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以及从战略上、全局上考虑问题的能力。领导者还有较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能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感情投入、有说服力及注重对人和人性的了解; (2) 个人价值观。领导者十分正直,能公平地评价所有的人和组织; (3) 进取精神。领导者要有充沛的精力,源于他们建立在信心基础上的对权力和成就的追求。

约翰·科特的管理思想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组织管理,特别是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传播科特的管理思想的时候,中国学者认为仅仅用管理方法是不够的,成功的变革需要用领导方法。变革的理论众多,进行变革实践的企业成功的例子却极少。许多变革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仅仅使用规章、制度等这些管理方法,成功的变革应更多地使用领导的方法。管理方法更多使用单向沟通“自上而下”,而领导的方法则更多使用双向沟通“上下结合”。国内企业大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高层提出愿景,然后向下灌输,在科特看来这是不行的。接受的过程必须是双向沟通,要鼓励员工挑战传统的做法,鼓励员工对公司未来愿景提出质疑。企业的愿景和文化理念只有被大家真正接受,才会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即上下同欲者胜。

约翰迪尔拖拉机的使用优势 篇6

1 约翰迪尔拖拉机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稳步提高, 迪尔公司是第一家走向中国市场的外国农机制造商, 在20世纪70年代就向中国介绍当代美国现代化农机的特性, 并向中国出口2000台拖拉机[1]。20世纪80年代约翰迪尔公司向天津、沈阳和长春3个拖拉机厂转让了先进的拖拉机生产技术。2000年在天津成立了约翰·迪尔天津拖拉机有限公司, 实施ERP系统管理工程项目, 让约翰迪尔进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与国际接轨。

2 约翰迪尔拖拉机的使用优势

2.1 搭载约翰迪尔进口发动机

约翰迪尔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 可快速适应负荷变化, 性能十分优越。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控制单元为电子控制, 更为准确地控制燃油切断, 节省了仪表板上的燃油关断杆, 通过钥匙就可以控制发动机, 操作简单方便, 而且燃油的效率高;采用高压共轨技术, 降低油耗, 经济实惠;配备双温冷却系统, 冷却效率高, 减少了拖拉机温度异常现象的发生频率;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大, 扭矩储备高, 在比阻大的土壤环境中依旧能够轻松完成预期任务;进气预热器使发动机不畏严寒, 仍能正常工作;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内置干式空气滤清器, 不需要机油, 不仅保养便捷、成本低, 而且提高了气流量和过滤效率, 使发动机寿命变长, 对环保十分有利。

2.2 换挡变速箱

约翰迪尔拖拉机采用啮合套换挡变速箱, 随着不断地改革创新, 主副变速区在2011年已经由12个前进挡和4个倒挡变为18个前进挡和6个倒挡, 由此约翰迪尔拖拉机拥有各种农田作业所需的理想工作速度。农机手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配带农机具的不同、车速的变化、地面的坡度、作业土壤的比阻、牵引机具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挡位, 满足不同农艺的需求[2]。由于啮合套换挡变速箱具有双作用离合器, 所以不需要踩离合器踏板, 不需要停车, 就能完成区段内换挡并实现动力换向, 不仅作业效率高, 而且缓解农机手疲劳, 还可以带来更高的操作体验。双速的动力输出轴安全防护罩, 保证操作使用安全。约翰迪尔拖拉机采用独创的离合器, 使用寿命与拖拉机相同。

2.3 液压系统

约翰迪尔拖拉机采用闭心式压力与流量补偿液压系统, 独特的液压系统不仅让约翰迪尔拖拉机的控制精准度更高, 响应速度加快, 而且还降低了油耗, 减小了噪音, 带来更大的提升力和更准确的农具调节。不仅如此, 还标配了2组液压输出阀, 这两组输出阀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选装静液压助力转向和制动, 从而使整个约翰迪尔拖拉机的操控更加轻便, 制动效果更好。由于液压油滤清器的存在, 它的高效的过滤能力可以保持液压系统清洁, 提高约翰迪尔拖拉机工作效率, 减少拖拉机维护成本。拖拉机的油尺位置合理, 便于农机手观察油位的变化, 避免了工作时缺油而降低工作效率。

2.4 安全、适用的驾驶环境

约翰迪尔拖拉机的外观高端大气, 驾驶室密封性好、噪音少、农机手视野开阔,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控制系统直观易懂、便于操作, 为农机手提供了更舒适的驾驶环境。驾驶室的骨架采用高强度、耐低温钢材制造, 并且已经通过国家和OECD安全标准的认证[3]。为了进一步保证农机手的安全, 约翰迪尔拖拉机还设置了防翻架和安全带。拖拉机的前后轮采用大尺寸挡泥板, 可以防止在作业时泥土飞溅到拖拉机机身, 保证机身的清洁, 同时, 保持驾驶室操作环境整洁。拖拉机拥有透明挡板, 使驾驶员清楚地看清地面的状态。采用整体上翻式的发动机罩, 便于接触零件, 维修和保养简捷快速。拖拉机上安装金属材质的工具箱, 耐腐蚀可以长时间使用, 金属箱里面放置维护和保养的常用工具, 便于拖拉机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一般采取可调座椅, 农机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座椅位置, 缓解疲劳。拖拉机的组合式仪表盘一目了然, 农机手可以根据拖拉机仪表来观察车辆实时状态, 及时处理车辆的报警信息。还具备安全启动开关, 只有驾驶员将主变速箱杆放在空挡位置上, 才能启动发动机, 大大降低了未摘挡启动拖拉机所引起的机器和人身事故, 可确保车辆安全启动。主副变速杆布局合理, 挡位清楚明了, 易于操作。拖拉机采用静液压刹车系统, 制动效果好。配备了空调和暖风设备, 保证了长时间驾驶的操作舒适性。约翰迪尔拖拉机的保养维修也十分的简单, 驾驶室、防护罩壳都可以打开, 可以近距离接触各零部件, 方便检测和维修, 保养时间间隔长, 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2.5 可靠的服务保证

迪尔公司自建成之日起, 诚实、优质、守信、创新就是迪尔公司核心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念永久不变。本着对客户诚实负责的态度, 约翰迪尔在中国的工厂均不使用危害健康的石棉制零部件, 一旦发现部件存在或有潜在的质量问题, 迪尔公司会第一时间为用户解决问题[4]。例如, 安全启动开关的设计, 只有将主变速箱杆放在空挡位置上才能启动发动机, 大大降低了未摘挡启动拖拉机所引起的机器和人身事故, 可确保车辆安全启动。

约翰迪尔产品的优异性能之所以被用户所认可, 是因为约翰迪尔始终将优质贯穿于拖拉机所有的生产过程中, 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设备能够给用户带来高回报。现阶段约翰迪尔质量生产体系已经处于行业领先阶段, 例如, 约翰迪尔拖拉机所用的钢均为优质钢, 没有裂纹瑕疵, 从而保证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约翰迪尔拖拉机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 注重了公司对客户、员工和社区不变的承诺, 例如, 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一直是约翰迪尔对用户的承诺。经常举办高级培训班, 支持了一系列拖拉机投放市场后的现场服务工作;对售后骨干全程跟踪, 及时对用户进行培训, 帮助用户实现最佳的使用效率[5]。

如今, 在农机领域中约翰迪尔仍然是产品和流程的革新者, 约翰迪尔是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的纠偏卫星网络的农业公司, 可以达到精确播种和施药, 最大程度地降低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约翰迪尔一直不断寻求满足用户需要的创新产品, 用于研发的资金占据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 所以约翰迪尔拖拉机一直处于竞争优势的地位。

3 结束语

诚实、优质、守信、创新作为迪尔公司核心价值观, 一直将约翰迪尔拖拉机处于竞争优势的地位, 已经被全国人民所认可。约翰迪尔拖拉机一直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和研发产品, 所生产的拖拉机质量好、安全性高、操作灵活、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速度分布合理、驾驶环境舒适, 并且具备良好的售后保证,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机的发展, 使我国迈向农业机械化更近一步。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拖拉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并且它的应用越来越受大家欢迎, 并且发展态势呈现不断增长。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 直接导致高品质拖拉机的需求量每年递增;约翰迪尔拖拉机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具有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换挡的变速箱、功能强大的液压系统、安全适用的驾驶环境以及可靠的服务保证等优势, 逐渐在拖拉机领域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约翰迪尔拖拉机,使用优势,服务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新发.约翰迪尔在中国的发展[J].农机推广安全, 2006 (1) :30-31.

[2]刘佳妮.灵动驾驭-迸发无限能量[J].农机市场, 2013 (2) :57-57.

[3]韩刚, 武空.全新的现代化拖拉机[J].农机导购, 2010 (5) :32-32.

[4]牟玉梅.约翰迪尔持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观[J].农机导购, 2009 (2) :53-54.

约翰的选择 篇7

偶然音乐是指“作曲家一定程度地故意对作品的创作或演出不加控制的音乐(aleatory music)”1,也被称为“机遇音乐”或“不确定性音乐”。“不加控制”手法主要包括:乐器的即兴演奏、华彩乐段,作曲家为演奏者提供多种乐谱或记谱法并要求其按照个人意愿随机选择,随意休止,随兴演奏等。凯奇在他的作品中标注“any number of players, any means”(演奏人数不限,演奏方式不限)、“1 or more vv”(一个或多个人声)、“any ens from 86 insts”(任何由86件乐器构成的乐团)等,这些都使他的音乐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即偶然性。

由此可见,偶然音乐的开放性与传统音乐的规则性已经迥然相异。这种做法并不是凯奇偶然习得的,而是有着深层的社会影响和文化积淀。

一、早期文化的积淀

早年的凯奇曾涉足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最后他选择音乐作为他为之献身的事业。但他对那些全具相似性的音阶并无兴趣,而是醉心于以与众不同的方法作曲,追求音乐活动的多样性。他不是一个“标准”的作曲家,却是一个擅于推新的的作曲家。这与他的生活和经历密切相关。

(一)家庭因素

约翰·凯奇是个音乐上的发明家,首先得益于他的家庭。凯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发明家,在打字机触键、潜水艇行进技术等多方面都有发明创造。这种遗传的发明天分在他以后的偶然音乐的创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总是将一些在别人看来很严重的问题当作是最完美的因素,即创造的因素。在音乐的世界里,他将这种发明天分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作曲经历

凯奇曾师从亨利·考埃尔、阿道夫·威斯和勋伯格等人作曲。但他的思想促使他对西方传统的作曲技法掌握的并不好,作曲思路和作曲方式也与传统格格不入。如,勋伯格坚持结构的重要性,将和声和调性作为音乐的结构手段。而凯奇对和声却缺乏敏感性。凯奇曾说“因为我没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在我将音乐写成音符之前, 音乐从不曾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并且永远不会”。但游离于音乐感性样式之外的凯奇对音乐却有着更为理性和客观的认识:“与视唱练耳、音乐记忆以及所谓的音乐联觉相关的一切能力我都缺乏。我无法胜任这类事情。我擅长的是我称之为比这类事情更为理性的另一类事情。”2这里凯奇所说的“更为理性的另一类事情”就是他对音乐要素的理性运用。例如,对音色和结构的改造——预置钢琴。在钢琴的琴弦中间加入钉子、螺丝等异物,得到接近于打击乐的音色。建立在时间长度上而不以单音和频率为基准的组织结构形式。自此,凯奇走上了一条适于自身思维模式的作曲道路。

(三)个人因素

凯奇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高中时期曾学习过希腊文、几何、文学、植物学,参加过演讲比赛,主持过广播。另外,他还是个狂热的霉菌学家和蘑菇收集者。这种全力以赴的热情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令他开阔了思路。

二、多元文化的充实

20世纪40年代末,凯奇转向学习东方哲学,并师从日本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学习佛学。这使他对音乐世界有了更为不同的感悟。这时,他的音乐似乎更像一种哲学,用音乐的形态诠释哲学道理。例如,凯奇最著名的4分33秒,将音乐等同于生活,只比生活多了一个音乐的概念。

(一)佛教禅学

禅宗追求的境界是一种自然,平常。反映在音乐上,也就不能用那些所谓的音乐结构加以束缚——消解结构,重塑概念,似乎变得尤为重要。对待事物要持平常心,这种理念反映在凯奇的作曲中,就是偶然音乐的随机选择。

凯奇最早的偶然音乐作品是《Imaginary Landscape no.4》(《想象的风景第4号)和《Music of Changes》(《变化中的音乐》)。前者用了12台收音机来代替传统的乐器,尽管这些收音机是按照既定的“乐谱”来不断改变电台的,但由于信号接收的不确定性,音量也不断变化,这首作品就出现了一定的随机性,每一次演出也是不可预测的,从而得到先前无从所知的音响。后者的偶然性更为明确,这首钢琴曲的乐谱的音高和时值是按照中国的《易经》,运用投币占卦的方式来决定的,完全是随机性的选择。具体方法下文会详细介绍。

凯奇的一些偶然作品主要是对演奏人员,演奏乐器,演奏方式等选择上的随机性。这种偶然因素的运用直到《4分33秒》达到了临界点,对作品没有了任何要求,只剩下生活音响。另外,在凯奇的一些混合媒体作品中也可窥测出偶然的因素。如果说之前的音乐作品还只限于听觉上的偶然,那么混合媒体则又加入了视觉的因素。在《水的音乐》中,钢琴家可以在台上做出任意的行为,行动自由随意,音乐也潜藏在这些日常行为所制造出的声响中。

(二)中国《易经》

凯奇从佛学禅宗里领会到自然的理念,音乐要走出结构的束缚,走向解构,而《易经》则为他开辟了一条走向自然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凯奇开始学习中国《易经》,并很快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随即一系列的偶然作品诞生。《易经》究竟带给凯奇哪些启示?那就要先从凯奇所运用的易经的原理说起了。

凯奇主要运用了《易经》中的金钱卦占卜原理。但他的音乐作品只是很浅显的运用了此原理。现行的金钱卦占卜大都是将三枚铜币放入类似竹筒之类的容器中,铜币正面代表阳,反面代表阴,然后摇动容器,并默念所求之卦。所出之卦无非只有四种情况:三阳,三阴,一阳两阴,一阴两阳。如此六次,并得出六爻3,根据每次的卦数和排列组合得出具体挂名,对照相应的卜辞、卦辞,占出所求之卦的运势及其发展形态。

显然,凯奇只运用了《易经》中的排列组合方式,他规定音乐可以任意选择片段来演奏,并随意安排演奏次序,具体到乐谱中的音符可以演奏一个和弦中的任何一个音等等。

结语

凯奇偶然音乐风格的形成缘于他善于发明的性格、对禅宗理念的领悟和对《易经》占卜方式的运用。他为传统的固定结构的音乐提供了一个开放而多元的形态。无论是在音乐材料的选择上,还是音乐结构的组织方式上,都进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探索。音乐的随机性、偶然性让固定结构的乐谱也更加流于多变。总之,在偶然音乐领域,凯奇引起我们对音乐存在方式更多的思考。

摘要:现代主义音乐从20世纪中叶起渐渐从理性走向非理性, 有序的音乐结构被消解, 艺术走向它的反面——反艺术, 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偶然音乐的发展。偶然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常规模式, 采用随机方式演唱或演奏作品。约翰·凯奇作为偶然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对此进行了许多新奇而特别的探索和发明。本文以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创作思想为切入点, 以他的作品及其创作历程为依托, 对其偶然音乐风格的形成做出探讨。

关键词: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禅学,易经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7月第3版

[2]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黄军.《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影响》.2009年

[4]约翰·凯奇著.毕明辉译.《约翰·凯奇谈乐录》.音乐艺术.2007年第2期.

[5]蒋婉求.《从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看老庄哲学音乐观的时空穿透》.《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6]姚梅.《<4分33秒>的禅意———析约翰·凯奇的行为艺术》.科教文汇.2006.1

上一篇:模糊灰色预测下一篇:教务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