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大学

2024-09-27

圣约翰大学(精选8篇)

圣约翰大学 篇1

圣约翰大学与班尼迪克大学哪个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具体请咨询留学360专业顾问团队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简称圣约翰、约大,诞生于1879年,初名圣约翰书院。1881年学校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是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905年升格为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1913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49年,学校占地300余亩,设有文、理、医、工、神5个学院和附属中学。

圣约翰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的校友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的无数领域历史。

73年的办学历程中,圣约翰大学享有“东方的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现代中国绅士的摇篮”等盛名,更是培育出了颜惠庆、顾维钧、宋子文、陶行知、林语堂、贝聿铭、邹韬奋、荣毅仁、周有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校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1952年院系调整,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按照并入院系数量排序,依次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其校址为华东政法大学所用。

2015年10月17日上午,上海圣约翰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联谊会在沪召开。中国经济革研体制改究会原会长、圣约翰校友联谊会主席高尚全致辞,正式宣布圣约翰大学北京校友会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他还阐释了其中的原因:圣约翰大学与华东师大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圣约翰大学的很多人、物等教学资源都由华东师大继承;华东师大正在筹建申江书院(St.John’s College),这是对圣约翰大学最好的传承和纪念。

班尼迪克大学

班尼迪克大学(Benedictine University)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887年,位于距芝加哥以西25英里的莱尔市。该校学科涵盖文科、教育、心理、企业管理、经济贸易、传媒、组织发展及大众健康科学等,是全美大学学科建设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该校目前有42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点及2个博士学位点,排名位列全美中西部大学第30名。作为班尼迪克大学分校的春野学院位于伊利诺斯州的州府所在地春野市,学院始建于1929年,是春野市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可授予多学科的学士及硕士学位。班尼迪克大学商学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专业、2个博士专业,实力雄厚,专业特色鲜明,尤以组织发展专业闻名于全美。

该校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其学科涵盖文法、教育、心理、企业管理、经济贸易、信息技术、组织发展和大众健康科学等多个学科,是全美大学学科建设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是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著名高等学府。

圣约翰大学 篇2

一、圣约翰大学体育发展情形历史考察

圣约翰大学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佼佼者, 除了其首屈一指的英语教育出类拔萃外, 在大学体育发展方面, 借助其西方大学办学模式, 积极引进母国体育教育的发展理念、模式、项目, 极大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在各方面的进展, 促使学校的体育事业走在了整个近代上海和华东地区, 乃至全国的前列, 也促进了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具体情形和原因如下。

1.圣约翰大学体育发展的具体情形。圣约翰大学建立之初就形成了重视体育发展、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优良传统。在它存在发展的七十多年历史长河中, 为近代中国大学体育和国家体育事业作出很好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1) 在体育发展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圣约翰大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发展的运动场馆和器材。纵观其体育设施设备发展,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从其建立到1919年学校四十周年校庆前为圣约翰大学体育设施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了包括体育场地场馆的修建和各种体育器材购置在内的建设任务, 这些体育设施从简单到逐步改善, 使得圣约翰大学现有体育设施能够基本满足当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运行。1919年11月学校庆祝四十周年校庆时期是圣约翰大学体育设施进一步发展的第二阶段, 校友们和家长们出于对学校的厚爱和对体育事业的支持, 筹款捐资建设了两大重要的近代化体育设施——健身房和室内游泳室。其中, 健身房中设施堪称近代中国体育设施一流的水平, 同时设施比较齐全, 具体分为上层面、地层两层, 上层面的设施主要有体育办公室、篮球场地、站立式的看台、从美国进口回来的移动式体育器材等;地层面的设施主要有游泳室、更衣室、淋浴室、池水过滤室、储存室、烤火炉间等, 这些均展现了圣约翰大学体育设施建设的远见性和先进性。1921年到1929年五十周年校庆时期为圣约翰大学体育设施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体育设施设备进一步大为改善, 增加了更多体育设施, 如1921年在上海苏州河段建立了篮球场和网球场地;由校友们捐资建设的友谊大楼, 拥有规范化篮球场地、会客厅、学生会议室、换衣室、乒乓球室等设施, 1929年12月校庆五十周年之际开始投入使用, 正式对外开放使用和营运, 更是促使其体育设施更上一个新台阶。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 圣约翰大学的体育设施已经较为完备, 能够满足校内各种体育活动需求,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待外来的体育大会。

(2) 在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项目拓展引进上, 圣约翰大学积极学习母国学校体育运行模式和理念, 大力引进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式体育项目活动, 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在其存在的历史长河中, 圣约翰大学一共拓展和引进了10多项西式体育运动项目, 比如1890年学校运动会开始就有了田径项目;1896年开始了足球项目, 上海最早的国人足球队就是圣约翰大学的学校足球队;1898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的网球单打比赛, 网球项目正式开始启动;1905年开始了第一场棒球比赛;篮球、排球、羽毛球、橄榄球、游泳等运动项目也均开展非常早;其余项目如兵喷子球、赛船、小足球、越野跑、板网球、拳击、赛马、垒球、击剑等也先后开展起来。这些体育项目都是采用当时美国大学体育发展模式, 在当时的上海和中国体育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先导作用。

(3) 在学校竞技体育和对外交流上, 圣约翰大学组建校体育队伍,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赛事, 成绩斐然。如参加1914年华东大学第一届田径赛, 获得冠军;从1902年到1924年间, 圣约翰大学与南洋大学足球比赛中, 均占有明显优势;1911年的中华民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 校网球队获得网球单打的好成绩, 在中华民国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 为华东队夺得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1918年, 校篮球队参加华东大学篮球比赛获得冠军, 1923年成为中华体育队的主力队员, 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并获得篮球锦标赛亚军的好成绩;1948年, 校排球队参加全国排球赛, 获得第一名;1936年该校华侨学生组队参加上海的羽毛球联赛, 获得分组冠军等。这些好成绩的取得均彰显了圣约翰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

(4) 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理念和精神对外传播上, 圣约翰大学校友们功不可没, 成为近代体育项目的传播者, 把该校先进的体育理念和模式传播到全国其他地方。圣约翰大学虽然没有成立专门的体育系院, 但是学校一直鼓励和提倡课外体育活动, 培育了很多知名的体育校友,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 投身体育事业, 对近代上海和当时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杰出的校友沈嗣良在该校毕业后担任体育部主任, 后来当上校长, 积极参与筹建中国体育协进会, 组织开展多项体育活动和比赛;马约翰, 该校出色的体育健将, 1914年到清华大学服务, 担任体育部主任, 毕生从事于清华大学的体育事业发展;余衡之, 是多项体育项目的组成队员, 毕业后, 担任东华队足球队的教练, 积极为足球事业发展作贡献等。这些杰出的体育校友毕业后, 在各自岗位上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奉献了巨大的力量。

2. 圣约翰大学体育发展突出的原因考析。以上体育各方面发展的历史情形均展现了圣约翰大学体育事业的亮丽风采, 也表明其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 主要是因为圣约翰大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圣约翰大学是由来自西方传教士牵头成立发展的, 受中国传统影响小, 能够放开手脚积极引进母国的各种体育资源和发展模式, 按照西方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发展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二是圣约翰大学从开始建立起, 历届学校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把它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平台, 形成了一种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优良风气和好传统;三是圣约翰大学在发展学校体育事业上眼光开阔, 注意体育发展的内外交流, 有力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圣约翰大学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由于种种原因, 圣约翰大学在体育设施设备的发展完善、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项目引进、竞技体育和对外交流以及校友们对近代体育发展的贡献等方面取得诸多可喜成绩, 其经验和做法对当今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有诸多启发和现实借鉴价值。

1. 圣约翰大学在教育制度和学籍政策层面上积极支持和保障学校体育发展的做法, 启示我们当今高校要发展学校体育事业, 首先要给予其制度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撑。

2. 圣约翰大学在体育硬件发展中积极争取各种外援、不断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的做法, 启示当今高校要发展体育事业, 务必要积极争取包括校友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 广开筹集资金的门路和渠道, 促使体育设施设备一年一个台阶, 确保体育硬件设施满足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基本需要。

3. 圣约翰大学积极引进近代西方先进的体育发展理念、模式、项目, 启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不能闭门造车, 务必要紧跟时代发展, 积极与国际接轨, 主动参与国际体育竞争, 在竞争和交流中谋求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 (1843—1949) [D].上海体育学院, 2011.

[2]武权.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上海印记:圣约翰大学 篇3

1886年,24岁的卜舫济来到圣约翰书院教授英文,从此结下了同这所名校的终身之缘。他当时刚从纽约总神学院毕业。两年后,卜舫济以出众的才干出任院长。1906年书院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卜任校长。圣约翰大学有73年的历史,而卜舫济掌握大权达52年之久。筹资扩建,全面治校,培养人才,他为圣约翰倾注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但他终究是为教会和美国服务的,如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他竟阻止和破坏学生的爱国行动,尤其是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禁止学生罢课,公然拉下中国国旗,引起师生公愤,大部分退出圣约翰,在教育家张寿镛的资助下,另办光华大学。虽然在政治上十分保守,但他的确为中西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而且成了中国通与上海通,写了《中国史纲》《上海简史》《上海方言教程》等著作。1941年,他退下校长宝座,任名誉校长,并回到美国。抗战胜利后,他怀着对中国、对圣约翰的眷恋之情,于1946年以82岁高龄,再来上海,1947年3月7日病逝,葬于静安公墓。

圣约翰大学因在美国华盛顿注册,故兼有美国国内大学的地位,其毕业生可直接升入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院。该校学风严谨,尤以英文教学著名,其历届毕业生中人才之多,远非其他教会大学所能及。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名人如外交家颜惠庆、施肇基、顾维钧、王正廷,名医颜福庆、牛惠霖、牛惠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刘鸿生,作家林语堂,建筑师贝聿铭,会计师潘序伦,出版家邹韬奋,宋氏家族的宋子文、宋子良等,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

上海的现代体育运动,也始于圣约翰大学。1890年,上海最早的运动会在学校礼拜堂前的广场上举行,并规定每年举行两次。从中也培养了不少体育人才,如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华田径队得36分,而其中26分便为圣约翰的4个学生所得。

卜舫济对圣约翰的校舍建设,着实费了一番心血。1892年,他到美国四处奔走,为学校募款,还绘制了建筑图样寄回来,并告诉有关人员:“务将中国之特质保存”。到抗战前夕的1936年,学校已扩充至300亩,先后建造了13座教学楼,32座宿舍和教员住宅,还有实验室、图书馆等。主要建筑都是飞檐、歇山顶,有四合院式,而内部和下层则为西式。

于1894年1月奠基、同年9月竣工的怀施堂(为纪念创办人施约瑟而命名)为两层砖木结构,部分三层,歇山顶,分东西两部,中间有重檐翘角的钟楼,屋面歇山顶,铺中国式的蝴蝶瓦,门为券式。楼上南面有长廊,铁栏杆。因著名出版家、政论家邹韬奋是圣约翰文学院学士,解放后,此楼易名为韬奋楼。

老科学馆,砖木结构,1899年建,底层外有长廊,各室均为落地长窗,屋面亦飞檐翘角。三层,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博物院及神学、医学教室,三楼是学生宿舍。

思颜堂,1904年建,凹字形,砖木结构。二层,部分三层、西面四间为二层,上面为平台,设栏杆。三层屋面为飞檐。二、三层有外廊栏杆。此堂为纪念颜永京而命名,颜为牧师,是我国现代外交家颜惠庆的父亲,为学校出力很多,同时对社会公益,也做了不少的事情。

思孟堂,1909年建,平面长方形,砖木结构,大屋顶,三层,屋面歇山式,亦铺蝴蝶瓦。中间凸出,有钟楼,钻尖顶。此堂为纪念1907年在牯岭因抢救落水者而为瀑布冲走殉身的孟嘉德牧师而命名。

类似的建筑,还有1916年建的罗氏图书馆,罗氏兄弟曾分别担任纽约市长和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向圣约翰捐款甚多。1933年,因宋子文的帮助,圣约翰大学获赠盛宣怀所藏中文书籍66007册,校友们纷纷捐助,建造了新的图书馆。此外,还有1923年造的新科学馆,歇山顶,三层。而1918年建的体育馆,也是西式建筑加大屋顶。

圣约翰大学在解放后的院系调整中,按其学科,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则与震旦医学院等合并,建立第二医学院(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址归华东政法学院使用,那些有特色的楼房,多保存至今。

圣约翰大学 篇4

路易克拉克大学,是四年制大学。学校的学科覆盖文理和职前教育领域。学校距离波特兰市区约 6 英里,由最初的私人土地成长为现在占地 115 英亩的规模。该校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协会所认证,在文学,社会科学和基础科学上都有杰出的学术研究表现,在2013年USnews美国文理学院排名第71位。

路易斯克拉克学院是一所着名的四年制私立学院。在这里,汇集了全美50个州和世界多个国家的3500多名学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学校现在设有三个学院:文理学院,法学院和教育与咨询研究生学院。其中文理学院提供了28个主修专业,25个辅修专业和一些其他的教育项目,法学院提供了7个专业,教育和咨询研究生院提供20个专业。课程层次包括职业认证,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等。学院的师生比例小,例如文理学院为12:1,法学院为10.2:1,这样小的比例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足够的指导。学校秉承着其人文科学的传统,即在不断地探索中检验人文科学的边界,并向下一代传递这种探索所需的工具和发现。路易斯克拉克学院的学习生活设施相当完善。有两个图书馆,并有院校史与特殊收藏和视觉资源收藏。还有获得过奖项的绿色建筑,一流的体育设施。学校还提供给了便利的通讯和学习支持技术,包括24小时的计算机实验室,宿舍内的高速网络和广阔的无线网络等。该校还设有丰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简称圣约翰、约大,诞生于1879年,初名圣约翰书院。1881年学校开始完全用英语教学,是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905年升格为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1913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49年,学校占地300余亩,设有文、理、医、工、神5个学院和附属中学。

圣约翰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的校友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无数领域的历史。73年的办学历程中,圣约翰大学享有“东方的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现代中国绅士的摇篮”等盛名,更是培育出了颜惠庆、顾维钧、宋子文、林语堂、邹韬奋、刘鸿生、荣毅仁、经叔平、贝聿铭、史久镛、周有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校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停办,院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其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学院。

圣约翰大学 篇5

學年度第1 學期第5 次行政會議修訂通過

一、為規範本校網路資源之使用、管理及安全維護,特訂定聖約翰科技大學校園網路使用

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之網路資源,係指本校網路連線、網路接點、中介設備-(集線器(HUB)、路由器(Router)、交換器(Switch)等)及其他可經由網路連結之電腦相關設備、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位址及其衍生之各項網路服務(E-Mail、WWW、BBS等)。

三、本要點所稱之管理單位,技術方面屬全校性者,為電算中心;業務方面屬教學事務者,為教務處、進修推廣部及各系所中心;屬學生事務者,為學務處;屬行政事務者,為各一級單位。

四、各管理單位應就下列事項定期檢討、協調改進之:

(一)維護網路資源之使用品質與安全。

(二)宣導正確使用資訊、尊重資訊倫理、重視網路禮節。

(三)辦理網路資源諮詢服務並協調網路資源使用爭議。

(四)防止利用網路資源從事侵害團體或個人合法權益之行為。

(五)其他依網路資源使用發展之必要性管理措施。

五、本校校園網路使用者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使用本校網路資源,作為傳送或發表具有威脅性、猥褻性、攻擊性之資料,並應尊重他人權益及隱私。

(二)禁止以本校網路資源作為商業用途。

(三)具有智慧財產權之資訊或軟體,非經合法授權供使用者使用,不得存置於本校校園網路上。

(四)禁止使用本校網路資源,作為不當干擾或破壞網路上其他使用者或節點之軟硬體系統,如散佈電腦病毒或嘗試侵入未經授權之電腦系統等類似之情形者。

(五)校園網路上各項活動,皆應遵守本規範及教育部訂定之「校園網路使用規範」。

六、校園網路帳號服務系統所提供之帳號,係供教學與個人存取本校網路資源為目的;自

身帳號不得供他人使用,亦不得盜用他人帳號。網路帳號之申請與管理由電算中心另訂「網路服務申請作業程序」規範之。

七、為防治網路違規及犯罪,各相關單位於依請求對個人資料、檔案提供答覆、查詢或提

供閱覽、複製本時,應於法令職掌之範圍內,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校外單位有偵查犯罪之必要者,應先知會秘書室。各單位於接獲秘書室通知後,應依「台灣學術網路連線單位配合防治網路犯罪處理要點」、「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等規定,配合提供相關資料。

(二)校內單位請求時,應由其所屬一級單位協同電算中心辦理。

八、校園網路使用者若違反本規範或涉嫌侵害他人權益時,除送校方相關單位議處外,並

自負刑事與民事責任。

九、校園網路管理者應尊重網路隱私權,不得任意窺視其他網路使用者之個人資料,亦不

得有侵犯他人隱私權之行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為維護或檢查系統安全者。

(二)依據合理之懷疑,認為有違反校規之情事發生而調查不當行為取得證據者。

(三)為配合司法機關之調查者。

(四)其他依法令執行之相關網路管理行為。

十、電算中心對網路侵權、網路入侵或異常流量之電腦,得以暫時封鎖其對外網路之連線,待問題處裡完畢,再恢復其對外網路之連線。

十一、如因辦理活動或場地出租,需提供校外人士臨時使用本校有線或無線網路服務,由

承辦單位於活動前三個工作天向電子計算機中心提出申請,填寫「聖約翰科大-網路臨時帳號申請表」,並確實登記「臨時帳號使用者登錄表」,以為資安審核之憑據。

圣约翰大学 篇6

美国留学生活:留学生眼中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车。没来之前,对巴尔的摩只有两个概念:第一,这里有世界顶尖的医学院――约翰斯o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第二,这个城市的治安那是相当的差。

来到这里几个月,基本上还是这两个印象……巴尔的摩没有高楼 大厦,只有破烂的马路,马路上没有人来人往,只有三三两两的黑人大叔在马路边盯着你看。巴尔的摩的黑人比例达到了 60%,而且大部分都住在市中心,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让这座城市一直有着很不好的名声。当然,这座城市并非哪里都是危险区,但不幸的是,这所著名的医学院(由最初的约翰斯 o霍普金斯医院发展而来)就建在了治安很差的区域里。记得刚开学时,就不断有人跟我交代学校的安全界限都是哪条马路,晚上一个人在界限外面走很是危险。尤其冬天天黑得早,每次出楼保安大叔看我一个女生总是要跟我说句: “be safe!”.所以医学院的学生们都不会住在学校附近,但是又怎么能步行穿越治安这么差的区域上下学呢,于是,我要隆重“推出”霍普金斯的校车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网上有人称霍普金斯的校车是“生命线”,虽然稍有夸张,但不得不说,这大大解决了医学院学生的安全问题。往返于医学院和主校区( Homewood)的校车途经几个治安较差的区域,而很多学生都住在治安相对好的主校区附近,读医学院的学生哪个不是起早贪黑做实验搞研究,若是自己没车又没有校车“护送”,恐怕就要上好几次当地新闻了。

校车从早6点20一直开到半夜12点,上下班高峰, 5到10分钟一趟,随到随走,就算不是高峰时段,也能每二三十分钟有一趟,尤其到了周五和周六晚上这种美国人喜欢 Party的时间,校车更是贴心地一直开到半夜两点,非常方便。坐在车身上写着大大的“ JOHNS HOPKINS”的校车里,心里真是充满十足的安全感。这里的学生不能想象若是一天没有校车了,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

霍普金斯的校车不光能够解决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也很受巴尔的摩市民的欢迎――乘坐校车不需要出示任何霍普金斯大学学生及员工的证件,也就是说,校车是免费开放的.,所有市民都可以乘坐。而校车途经几个重要地点,如火车站、Peabody(走两步就可以到巴尔的摩最有名的观光区)以及霍普金斯医院,每天都有

市民乘坐霍普金斯的校车去火车站赶火车,或者去霍普

金斯医院看病。周末, Peabody就成了上下车人最多的一站。并且,校车沿途还经过几所巴尔的摩当地的其他学校,也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很大方便。

圣约翰大学 篇7

一、CTY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它是如何建立的?

CTY创始于1979年, 是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朱利安·斯坦利历时10年的研究项目发展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讲, 斯坦利教授不像是一位可能创办类似CTY这样机构的人, 因为尽管他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测试专家, 但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关注并不多。然而有一天, 有位同事告诉他, 一位名叫乔·贝茨的12岁天才儿童已经完全不满足于巴尔的摩公立学校里的高等数学课程。在与乔·贝茨及其父母会面后, 斯坦利理解了这名儿童的困境, 开始思考“乔·贝茨有多聪明?”这个问题。突发奇想之下, 他让乔参加了通常适合17、18岁学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 (SAT) 的数学测验。乔获得的成绩好到他可以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或类似的大学。此时此刻, 斯坦利博士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及挑战那些像乔·贝茨一样的其他学生。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 斯坦利的研究成果表明:排名前3%的12-14岁年龄段的中学生, 在SAT的数学及语文部分能够获得高于大学录取新生的平均分。斯坦利得出结论, 像乔·贝茨那样的学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挑战, 即便是那些学校内开展的天才项目对其的挑战也不够。这些学生时常感到很无聊, 有些人被认为有行为问题, 其他人干脆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以便于能与同龄人为伍。斯坦利博士的应对之策是, 创建一个补充性的暑期教育中心——天才教育中心 (CTY) 。从1980年项目初始的250名学生, 现已增长至2011年暑期大约9000名的参与者。他们参加为期3周的暑期课程, 这些课程开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内, 以及东至普林斯顿大学、西至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的24个大学校园内。该中心还为能力超群的学生增设了网络及周末项目, 为学生及父母提供一些服务项目。例如, 该中心的评测和咨询中心即提供心理测试及职业咨询服务。基于教师提名和高于年级水平的测验, CTY在全美国范围内招收天才学生, 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涉及6万到7万名学生。

CTY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下设的一个非盈利机构。其天才培养计划已被美国中部大中学校联合会认证。CTY总部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内, 同时, 其美国西海岸的办公室设在加州洛杉矶。

二、CTY如何发现天才学生?

下面, 我将补充一些上面提及的天才学生录取工作的细节。斯坦利博士对天才教育领域的贡献之一, 就是天才学生搜寻模式, 即CTY的“纳才入口”。下面是它的运作方式:

1.美国境内学校的教师、校长以及学生顾问给CTY天才搜寻机构提名他们最好的学生——那些在年级考试分数排名前5%的学生, 以及那些达到本州及国家测试水准的学生。

2.学生父母访问CTY天才搜寻网, 为学生报名参加选拔考试, 支付很少的管理及测试费。测试日期会寄给学生家长。

3.选拔测试用来判断学生能否进入CTY计划。所有测试均超出学生的年级知识水平。测试不检测学生知道什么, 而侧重他们的认知能力, 特别是基于数学及语言的推理能力。最初, SAT考试被选作唯一适合录取学生的测试, 因为SAT考试不是基于考察学生的知识内容, 而更多的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但在过去的数年里, SAT考试已增加了测试内容, CTY已开始寻找其它替代测试以检测学生原始的认知能力。目前CTY已开发出自己的中学和大学能力测验 (SCAT) 作为备选。SCAT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 学生可选择参加适合自己年龄段的考试。考生可在世界各地的Prometric (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化教育和考试认证服务公司名, 总部设在美国马里兰州) 考试中心参加考试, 目前有英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试卷。阿拉伯语版本的试卷正在制作中。CTY也接受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美国大学招生的另一种考试) 以及其他某些考试的成绩, 来作为学生认知能力的证明。最后, 学生也可能要参加STB测试来取得入读资格。STB测试全称为Spatial Test Battery, 由CTY自行研发, 用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感知、空间推理、空间记忆的能力和天赋。

通常天才搜寻会收到由学校推荐的那些中小学生的提名, 这些学生均名列所在班级的前5%。天才搜寻会将数额压缩至它能接受的3%, 依据是通过查看这些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选拔测试的得分情况。

4.成绩公布后, CTY会向合格的学生寄发录取通知, 告诉他们可以参加CTY的哪些项目。未获录取的学生也不会被遗忘。他们会被祝贺参与天才搜寻活动, 并向他们提供一些选择, 包括学生本人和一名家长可以参加的一些周末课程。被录取的高分学生将在美国的许多大学校园内举办的“颁奖仪式”上获得表彰。

三、CTY如何培养天才?

CTY的教育计划旨在对常规的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CTY也和学校一起合作。我要阐述的是, 天才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我首先将重点介绍CTY的暑期项目, 然后是在线项目和校内项目。

CTY的天才培养模式包括七个部分:

1.不同年龄段的天才学生聚集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为期三周的全寄宿培训 (年龄较小的学生在中学校园参加走读培训) 。在此期间, 每个学生学习一门精读课程。每个培训地点有200-500名学生, 一般提供15-30门课程。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 没有谁会跟不上课程进度。

2.提供速成课程。在这些课程中, 学生攻读高等级的高中课题, 例如, “速成高中物理课程”或者“个性化数学序列课程”。

3.提供超前课程。这些课程是大学水平的课程, 通常不是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课程包括认知心理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4.寻找、培训、选派老师, 这些老师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 并能运用适合这些天才学生最好的教学方法。这通常是指那些基于短小讲座、讨论、学生陈述、实地考察和大量辩论等形式的开放式教学。寻找到合适的老师是CTY天才培养计划最关键的部分。例如, 我们的老师要能够接受学生在某些学科的某些方面比老师知道的更多, 而且必须知道如何利用那些最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智力和好奇心, 来帮助自己完成教学 (我自己担任大学教师多年, 我可以保证最后这一点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不太容易接受, 包括我本人) 。

5.鼓励学生问“为什么”, 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 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这些答案可能是学科前沿知识。基本上, CTY的课程旨在鼓励聪明的学生跨越课堂或学科的限制去思考更多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 他们会善于运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6.创建一个同类学生社区。在这个社区里, 聪明才智得到认可和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 并无所畏惧地表达出来。

我可以举例说明一下CTY老师在一个开放的、好奇心驱动的课堂上会有何不同。我去年曾与一位来自阿拉伯的同事展开一次讨论, 他观摩了CTY的课, 我问他有什么看法。他告诉我所学的内容并不出乎意外, 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却让人十分惊喜。他解释说, 一两代人以前, 他所在国家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是这样的:学习阿拉伯语只为读《古兰经》;熟记大部分《古兰经》内容;背诵记住的内容给老师。背诵的范围和准确度越高, 学生就越成功。

他认为, 一些老师坚持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学生是学了很多, 但是在自己思考方面很弱。他赞赏CTY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做法。

7.CTY快速发展的在线课程将CTY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带入网络世界。CTY为全球天才学生创建虚拟社区, 借助学生熟识的工具, CTY指导老师与这些生于21世纪的“数字化学生”进行互动。在CTY在线, 从学前儿童到12年级的学生可以全年注册学习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化学、物理、外语、写作以及其他众多课程, 从而增强并丰富他们的学校课程。在线课程很好地利用了科技和人际互动。课件可以提供讲座和评估, 老师则可以扮演不同的、更有价值的角色:指导、培养、鼓励学生, 并对每个学生提供非常个性化的反馈和即时的知识传授。学生们说他们从这些课程中得到的关注比在普通面对面的课堂中更多, 而老师们高度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能帮助他们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天分。CTY在线也与学校合作, 为需要更多挑战的学生引入更高级的课程, 为学校课程拓展选修科目。例如, 对本年级科学课感觉无聊并出现行为问题的有天赋的学生, 他们有机会选择更高级的CTY在线课程作为替代。他们去图书馆或计算机室, 学习与自己能力相匹配、高于年级水平的课程, 与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专家级指导老师进行互动。CTY在线的指导老师与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合作, 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制定下一步计划。CTY在线也提供一个非常有用的名为Cogito.org的网站和在线社区, 向全球对科学和数学充满热情的顶尖学生开放。该网站以天才学生的创新项目为特色, 促进天才学生和科学家互相联系, 共同进行他们感兴趣的尖端研究。

四、CTY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CTY取得成功的一些特点:以补充性的暑期课堂的形式, 把美国最具天赋的学生集中到一起, 训练有素的教师们鼓励他们开发智力才能、思考技巧、进行创新思考, 而教师们也喜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乐于全体学生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

还有一个原因促成了CTY近年来在美国及境外取得显著发展。对于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的研究处于上升趋势, 许多经济学家、教育研究人员和商业作家对此进行了描述。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约翰·考博士, 2007年约翰·考博士的《创新型国家》一书在美国及海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2009年3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刊出的“叩击世界热点”一文中, 约翰·考博士制作了他的全球创新地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瑞, 以及先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去了多伦多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指出了在知识经济中创新所起的关键作用。最近,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莱瑞萨·莎卫尼娜教授接过了旗帜, 2009年在她编辑的两卷本《天赋研究国际手册》一书中, 莎卫尼娜加入题为“天才、社会和经济”的一个章节, 用很大篇幅收录了大量有关天才教育与全球经济、针对天才青年的创新教育以及企业家天赋的文章。2010年12月, 莎卫尼娜在CTY组织的员工研讨会上展示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

CTY引起国际关注的另外三个原因是:谢尔盖·布林 (谷歌创始人) 、马克·扎克伯格 (脸谱网创始人) 和特里·陶 (菲尔茨奖获得者) , 他们都曾是CTY的学生, 都是著名的创新者。CTY的很多学员已经成为罗氏奖学金获奖者、发明家、创造者和学者。

作为总结, 我想列举两个作家, 他们的作品跨越了美国250多年的历史, 而他们的观点紧扣CTY的宗旨。第一位是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第三任总统, 也是独立宣言的主要作者。我要引用的是当时比较激进的观点, 是他在评论弗吉尼亚州公立学校时说的话:“我们希望通过……在穷人阶层 (选拔) 天才青年, 让他们像富人一样公平地依靠自身的天赋来改善生活境况。而如果不去搜寻和培养, 这些孩子的天赋就会被浪费掉。”正如您所注意到的, 搜寻和培养高智商天才正是CTY的宗旨。我们也同样致力于让每个高智商的天才学生, 即便他的家庭无法支付CTY的学费, 都有机会接受CTY的教育。

约翰与汤姆 篇8

这幢设计寿命为60年的主体建筑,是设计师约翰先生的精心之作。海天一体的环境景观,匠心独运的三棱型主楼,还有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力学设计,使这幢大厦足以抵挡百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因为这毕竟是座海滨城市。

汤姆是位在校的中学生,从小养成的独立思考的习惯,磨练出一副不肯轻信的独特眼光。一天,他来到约翰设计的大楼下,脸上露出了惊叹,也对主楼轻薄的构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环境而设置吗?他记下了这一观感。

汤姆一回家就从电脑里调出了该楼的资料,在惊叹之余,他突然发现,这幢大楼的迎风面,正好落在三角形的棱边上,但强风碰上棱边,势必会改变方向而产生旋转,这时单薄的墙体,正好是受力最大的区域。他把自己的发现写了封信,寄给了约翰先生。

约翰微笑着拆开了汤姆的信,看着看着,突然脸色大变。尽管问题明确无误,约翰还是用电脑进行了风动的模拟测试,结果汤姆的推测完全正确。

约翰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立刻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并在不惊动楼内人员的情况下,对该楼的指定层面进行了加固处理。当然这仅仅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一般性处理,离百年大计还有很大的差距。

约翰不愧为一流的设计师,在短期内,他居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当一块重达数十吨的预制构件吊上顶楼时,约翰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地了。他独到的方法,不仅一举解决了大楼的安危,还翻开了建筑史上防风抗风划时代的一页。那块巨石就像风动石一样屹立在楼顶,不同的是它会随风飘移,以便使大楼迎风面的抗力增至最大。

上一篇:反腐倡廉演讲稿啊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分享节日的快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