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024-10-17

文明风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精选6篇)

文明风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是我的左右铭。它时刻提醒着我;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其实,我真正理解这句话时,是在那一次。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也是我的同桌,她的名字叫刘加芯。

有一次,在上数学课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目,非常难,我们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我也在想。时间到了,现在数学老师教我们怎么做,老师教到了一个加法问题,就是6+7,突然间,传来一阵刘加芯的名字(外号)6+7的声音。 哦!我反应过来,小声的喊道;“刘加芯=6+7,还是笔芯……”当时刘加芯气得不可开交,谁都不理,差点哭起来,直到老师骂我们,才停下来。

现在,五年级了。渐渐地,6+7这个外号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我了,每次一见到我就说一些类似“大白菜、空心菜、娃娃菜、菜鸟……等多种菜。我一听到这些就非常的生气,每次大家说我的外号时,我都会想;那么我以前对刘加芯那样叫各种各样的外号,她也很愤怒,可是,现在我也被大家叫了外号,我很生气,我终于理解刘加芯的心情了。

尽管以前这样,刘加芯现在还是和我做朋友,我不应该这么做。从此,我获得了一个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让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文明风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篇2

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本义

在《论语》中, 孔子两次提到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第一次是孔子给仲弓答疑的时候:“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篇》) 。但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八个字并非是孔子创立, 因为早在《左传》中有记载, 晋臼季曰:“臣闻之, 出门如宾, 承事如祭, 仁之则也”。这说明这句话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孔子只是做了引用和传播扩大罢了。

在《论语·卫灵公》中, 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 有没有一句能够让人终身受益的金玉良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回答道:就是忠恕之道了,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能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表面上看是由个人本位出发“不欲”的情感体验, 到不向外所“施”的道德规范, 是孔子对人和人的关系较为浅显理解, 实则是对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的论证, 最终为表达“仁爱”作为理论基石。

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误区

1、自我中心的错误偏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除了上述分析意思, 还隐含着一层意思, 那就是“己所欲, 施于人”。就是, 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而自己想得到的, 可以让别人也得到。看似体现了对别人的好意, 却隐含了很典型的自我中心, 思维的出发点是自己, 是有自我来判断是否该“欲”与“不欲”, 即我不给对方的, 是我认为不应该给予;我给对方的, 那是我认为对方需要的。我国学者赵汀阳也认为这种主体观点是以“我”为中心, 作为“眼睛”, 作为决定者, 试图以我为准, 按照我的知识、话语、规则把“与我异者”理解、归化为“与我同者”。可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错误偏向。这也与我们现代礼仪, 以对方为尊, 予对方所需, 是背道而驰的。

2、动机效果上的不可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只是强调了不要把自己的“不欲”强加给他人, 认为强加是不合理的。但是这句话却没有包含具体的内在内容。也就是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出发点可能是善良的, 也可能是恶的, 即若行为主体秉持吃亏是福的心理, 那么他会认为行为客体需要吃亏。由此, 导致他人可能有益或受损两种后果。从动机效果论来看, 那么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模式:一是道德动机是善的, 道德效果是恶的;二是道德动机是善的, 道德效果是善的;三是道德动机是恶的, 道德效果是善的;四是道德动机是恶的, 道德效果是恶的。正是由于动机效果的差异, 所以可以发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

3、是否具备普世价值

是否有价值观念具有普世价值, 在伦理学界还存在着分歧, 多数学者持保留态度, 此处笔者不作探讨, 仅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否具备普遍价值取向为探讨, 以中西方差异为探讨方向。随着对外交往程度的加深, 有人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与西方格言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 为英汉互译。这两句格言是否能对应?其差异刚好能反映中西方存在的不一致。在98 年有一则新闻:一辆面的和一辆拉蜂窝煤的三轮板车相撞, 煤撒了一地, 两位司机争吵不休, 互不相让, 围观者众多却无一人上前帮忙, 倒是刚巧路过的几位美国人帮助拾起了煤, 解决了纠纷。其中的美国人就由此感悟, 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与英语的“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作为比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让中国人冷漠, 因为仅仅是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而美国人信奉“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 就是要乐于助人。这位美国人有这样的感悟, 一是对“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理解不够到位, 二是中西方还是有一些观念的差异。所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仅仅能在一些领域中作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使用, 不能粗暴的作为普世价值观。

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教育层面的伦理启示

1、尊重学生的平等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其中有两个不同的个体, 一个是自己, 一个是他人, 在自己和他人不管是在“欲”和“不欲”, 上都是同进同出的, 孔子这句话, 就体现出来了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 讲求了一个人格平等。这对我们开展教育活动有着尊重学生, 注重师生平等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为了达到一定情感、知识的目标效果的过程, 在这个交互过程中, 师生双方是都具备人格平等的个体。正如教育的主体是人,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 而非领导者, 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教学策略启示

根据“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内涵, 可以提炼出结合自律、结合移情的教学策略, 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效果。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中, 可以感悟到什么是自身的需要, 以及是不是利他, 体现出了一种自律精神, 从而让学生自己判断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含有的由己推人的思想, 在师生交互活动中, 可以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移情作为便于师生沟通的策略, 增强一种为他人着想, 体贴理解对方的心态。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的教学原则启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可以是一种教学原则。这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教什么, 不教什么;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什么。此原则, 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还没领悟透彻的知识、技能向学生传授。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树立正确的态度, 把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 不能生硬的强加给对方。

摘要: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不仅对国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还在国际上受到推崇。但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句经典语录, 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 反思误区, 能够更好的理解经典以及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关键词:孔子,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百度贴吧.《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要义——1997年世界宗教会议发表[EB/OL].[2011-03-21].[2012-08-20].http://tieba.baidu.com/f?kz=1030.

[2]赵汀阳.现代性与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365.

[3]毕继万.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J].语文建设, 2000 (6)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篇3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分20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 篇4

我做了一件错事。前天上英语课的时候,我把纸屑放进了同学的水壶里。我一直都没跟妈妈说这件事。直到星期五的早晨,杨老师找我谈话了,指出这样做很不对,还在我的记分册上写了这件事,给我的行为扣了两分。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发火了,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是别人叫我做的。妈妈说:“难道别人叫你做你就做吗?你自己不想一想应不应该做。如果别的同学做你也叫他不要这样做。星期一跟那个同学道歉。”我告诉妈妈,星期五已经向他道歉了。妈妈跟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幼儿园时同样的事在你的身上也发生过,只是角色调换了,难道你忘了当时你多生气。”她还说,这是一个恶作剧,是一个关于人品的行为。同一个错误,我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 篇5

东晋大臣庾亮,有一匹很凶的马,有人让他卖掉,他却说:“我卖掉了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自我不安全就要嫁祸他人吗?”庾亮的所言就体现了这种高尚的品格。他没有因为自我会受到伤害就将这种伤害转移给别人,而是将危险留给自我,他的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就应让我们感到敬佩。

与他不一样的是庄子笔下的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某海鸟停落在鲁国城郊外,鲁侯以为它是只神鸟,令人捉住他,以十分丰盛的宴会来欢迎它,对它比对神还好,但是他的热情却让这只鸟惶恐不安,不吃不喝三天,最后死去了。鲁侯对待这只鸟就没有想到这只鸟真的需要什么,他并没有想到这是只普通的海鸟,它所需要的只是能够让它填饱肚子的食物和自由飞翔的地方。鲁侯用他自我认为好的方式最终害了这只普通的海鸟。从鲁侯的这个故事我们就该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别人是否也是这样,不弄清别人需要什么而将自我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就应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禹同样拥有着这个高尚的品格,他因为自我的亲人,朋友和乡亲着想,怕因为洪水而失去生命,离开自我刚结婚的妻子,率27万人治水,夜以继日进行疏水工作。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经奋战终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业,他都江堰宏伟的业绩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世世代代的成都人都受到了他功业的庇佑。

当战国的白圭与孟子谈论起治水的时候,白圭说:“让我来吧,我必须比禹做得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水流到别国不就完啦,省事多了。”然而他只看到了对自我的益处而忽视了对别人的不利。他没有想到当洪水流到别国时别国人民的苦难,他没有像大禹那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自私他完全没有思考到别人。他没有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 篇6

儒家思想是传承中华礼貌,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它不论在知识,道德领域,还在待人处世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亘古不变的,洋溢着仁爱的人性之美,是带人接物的原则。

古代人则一真以为自我这样,也要想别人也要这样,自我不想这样,也要想到别人也不要这样;自我不愿被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别人,有人说:“慈悲不是出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我们要用一颗爱人大的心去包容别人,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的爱。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欢乐利己者,会将自我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索取它不择手段;利人者的欢乐是付出,把奉献爱作为自我的欢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在此刻的当今社会却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像我自我也是这样的,比如:

“在我因为某一件事不开心大时候,我会把所有的错都怪在别人身上,从来都没有想过自我有没有一点的过错,也都从来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想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要是不是她的错的时候,被冤枉了时会是什么心境,我们在任何的情景下都应当去想一想别人的心境是怎样的,在此刻大社会上,我们是能够在做任何事的情景下争取一下别人的意见或者是别人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也能够像以前那样强加给别人,在你想要的情景下,别人也可要也不要,我们没有必要强加给别人,在你想要的情景下,别人也可要可不要,我们没必要去强加给人,我们不能把自我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要试着去了解别人。

在此刻的世界上,宽恕是美德的种子,它能够让灵魂喘息,让期望栖息,让我们用宽宏的肚量去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应当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愿人与社会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今社会,我们提倡和谐,广播仁爱,让这个社会,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都和谐相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周围洋溢着和谐的蓬勃气息,人人都能感受到宽恕。仁爱的恩泽与温暖,有如画家梵高所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会欣欣向荣。“

如果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人人都能以诚相待,发生分歧时能及时替别人研究,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一下,不为小利小益的得失斤斤计较,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将会更加和谐,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步并不是件坏事和一件羞耻的事,反而会显出你沧海般浩大的胸襟,只要能维持宽恕的原则,以和为贵,正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那么,和平就会永存人间,仁爱的阳光就会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上一篇: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作文500字下一篇:付庄小学校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