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2024-09-25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精选12篇)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1

首先祝贺各位考生能够顺利地通过笔试,进入到面试环节,其次是很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跟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先后参加过04年和07年两年的公务员面试考试,每次都很幸运地得到了较高的分数,总结经验我认为,面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面试成功必需的三个方面:实力+发挥+运气。实力,就是需要通过日常点滴的积累和练习使自身综合能力得到的提升,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练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使自身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自己尽可能多的涉猎于面试的重点领域,还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强化,起到临阵磨枪的效果;发挥,就是能否使掌握的知识在考场上正常的发挥或者超常发挥。知识积累的多少,存贮的是否扎实,就要通过临场的发挥来检验,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运气,这一点可遇不可求,但却必不可少,这也就是我开头所说的,我得到面试的高分就存在着运气的因素。

2、如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因为现在已经临近考试,再去让大家去大量地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时间有些不足了,但是我觉得大家既然能够通过笔试,那么对知识的存贮量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觉得临场的发挥就最为重要了。

发挥首先要讲心态要,心态一定要平和、淡定。但是说一点都不紧张那不太可能,面对决定命运的考场谁都得紧张,但在进入考场后一定要让自己在答题之前放松下来。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放松心态的方法,我每次参加面试之前都是经常在心里想面试的场景,想当时的紧张气氛,开始的几次还非常紧张,但总想总想就没那么紧张了。

态度方面,能做到既认真对待又不过于执着,对自身要求要高,但更得正确对待考试,不要给心理上造成太大压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发挥;

至于状态方面,就是要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面试,把最好的状态留在考场上,留给考官。考生接到面试通知后,一定是拼命地复习模拟考试,这样就让自己处于疲惫状态,我建议大家在考前不要加大复习力度,在考前一两天应该注意休息,力度可以降低一些,但是每天各种题型都要练习一下,一是不要让自己太累,二是避免看得越多越对自身实力产生怀疑,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身心负担,影响了发挥,那就得不偿失了。

3、精神面貌。据我的经验,面试考官过一小时之后思想就开始开小差,在加上第个考生都穿的差不多,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这时候你要是能够与众不同,给考官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对你的得分就相当重要了。我在参加过的几次面试考试工作后,给我的感觉也是,考生答题的语调和精神状态都差不多,几个考生过后,考官们都不太能分辨谁比谁更好一点了,突然进来一位声音响亮,很有精气神的考生,考官心里也马上就亮堂了,这样考官对你就有了跟别人不一样的印象,会更认真地听你答题,分数自然就低不了。

另外,答题过程中,要与考官有眼神的交流,既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又显示你的自信,但不要盯着一个人看。另外要给考官和适度的微笑,我在考试过程中,有位考官一直盯着我看,然后我就“很自信

地”冲着他微笑答题,后来工作后我们有机会与这位考官认识,那位考官问我说当时看你还面有笑容,就觉得你的心里状态非常好,印象就很深。(其实心里吓得要死)。

4、简单说一下公务员面试依然是结构化面试,讲白了就是:综合分析类、组织协调类、人际沟通类三大基本题型。

关于考试题型和答题方法,在以后这几天的学习中将会做专项的培训并有资深实力考官来跟大家重点讲解,今天我不说太多了。以上算是我跟大家一起学习面试吧,说的不好,请大家多见谅,最后,祝所有参加面试的朋友稳定发挥并顺利通过!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2

【解析】

这个问题主要是考查面试者人际交往的倾向和人际交往的情况。面试者应该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好或者比较好、一般。如果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问题, 那么主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能指责同学和老师。如果指责同学和老师, 就会给考官留下不良的印象, 同时从客观上也说明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行。人际交往关系不行也恰好说明了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参考答案】

我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都不错, 大家相处得十分和谐。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我的。去年, 我因感冒发烧住进了医院, 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到医院看我, 同时也有几个任课老师到医院看我, 使我深受感动, 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尤其是出院后, 老师和同学主动帮助我补课, 我在住院期间耽误的课程很快就补上了, 我再次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我的关怀。我深刻地体会到, 在一个集体里, 人与人的互相关心照顾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2. 你希望与怎样的领导一块共事?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面试者怎样处理与领导的人际关系。与怎样的领导一块工作, 任何人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与怎样的领导一块工作,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 面试者可以从交际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参考答案】

说实话, 我喜欢与知识和思想水平高、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强的领导共事, 这是因为领导的水平高、能力强, 我可以不断地从领导身上汲取知识营养, 学习领导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同时, 领导的责任感强, 第一, 这种强烈的事业心能够给我们鼓舞和力量, 不断推动我们的上进心;第二, 与责任感强的领导一块共事, 作为下属来说, 有一种安全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所以我喜欢与知识和思想水平高、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强的领导一块共事。

3. 如果你的上级是一个平庸无能者, 你怎么与他相处?如果你的上级是一个强横霸道者, 你怎么与他相处?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面试者怎样与不同的领导相处, 即与领导的交际能力。回答这个问题, 面试者应针对两种不同的领导, 提出较为具体的交际方法, 从而显示自己同领导的交际能力。

【参考答案】

即使是平庸的领导, 也有他的优点, 所以我首先要学习他的优点, 因为学习他的优点, 不但能够克服自己的不足, 增长自己的知识, 同时也会在他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为和谐相处奠定基础。另外要克服看不起他的心理情绪, 因为如果有这种情绪, 在行动上就会抵触, 就会发生矛盾, 相处不和谐。如果相处不和谐, 那么就会影响工作, 同时也会妨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其次, 在必要又适当的情况下, 积极帮助他出谋划策;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帮助他出主意, 积极协助他做好工作, 使他真正感受到我是一个能干而又真诚的下属。我想, 只要我坚持这样做, 我们就一定能够相处得很好。

公务员竞争上岗面试对策探讨 篇3

一、树立正确的公务员竞争上岗面试理念

(一)面试程序重点关注制度(刚)性、公平性和标准性理念

制度的程序性是指从面试程序的环节方面展开顶层制度设计、节点制度设计和底层制度设计。顶层制度设计要求将面试纳入到整个竞争上岗的竞争选拔过程当中来,节点制度设计是指应关注的关键点,底层制度设计是规则的细节设计。公务员竞争上岗面试程序性安排应重点关注制度性、公平性和标准性理念。

1.制度(刚)性包括制度的形式刚性和执行刚性。面试制度节点设计和底层设计中要突出制度刚性,避免制度化不足造成人治化;对容易出现自由裁量权或无法量化的环节进行相关性量化设计,以提高执行刚性。

2.公平性理念包括面试节点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构公平。在面试过程中,产生不公平感的环节主要表现在面试顺序、面试官的态度和行为、面试过程长短等方面。

3.标准性理念包括面试环节模块化、面试标准明确化。标准性理念强调面试细节的严格性,克服随意性。面试环节模块化即对面试程序进行时间、流程、结果、记录的设计,对每一步要做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这样有助于增强面试的公平感和节奏感;面试标准明确化要通过细化步骤来对面试对象进行重点考察,通过设置问题或提问方式考察面试对象的部分能力,从而判定所考察的能力得分。

(二)面试结构重点关注权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理念 面试结构性设计指从面试环节的具体细节方面进行制度节点设计和底层制度设计。在结构性安排中,重点关注权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理念。

1.增强面试权威性。权威性理念是指面试过程、面试内容、面试标准和面试官的合法性。合法性和公信力会增强权威性,因而可以通过面试信息公开和正面宣传扩大公众监督的范围和深度,为面试的权威性确立良好的基础。

2.提高面试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面试过程设计、内容设计、结果评价的合理性,主要针对面试过程中为保证灵活性而出现的面试碎片化问题。

3.强化面试有效性。有效性是指面试内容与工作职责、面试分数与工作绩效、个人特质与工作绩效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二、探索科学的公务员竞争上岗面试技术

(一)面试技术理性层面的程序性

技术的程序性是指通过确定面试环节的流程设计和手段设计为制度层面的理念提供技术支持,面试环节流程设计和手段没计应同样遵循制度理性层面的理念。重点关注的是面试次序、面试时间、面试地点、面试自由裁量权。

1.注意面试次序与时间的相关性。在面试开始时,面试官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而到了最后,会出现松懈心理和精神疲劳,因而需要对面试人数和面试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合理限制面试人数和时间。

2.选择安静舒适的场所。在选择面试场所时应考虑声音、光线、空间大小、面试官和面试对象的座次安排等问题。候考室可以摆放各种有关职位、面试程序、面试环节等有助于面试对象全面了解信息的期刊等。

3.提高面试官自由裁量权的科学性。面试官在答案评判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需要自由裁量的环节包括面试对象回答问题的内容评分、面试对象的行为举止评分和面试结果的评分等三个环节。为提高自由裁量权的科学性,需要通过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取舍,比如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

4.采用同类职位合并录用分配的方法校正评分高低和单位需求之间的偏差。在面试结果的协商与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职位所得评分很高却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情况。这种偏差的校正可以采用同类职位合并录用分配的方法,减少需求偏差。

(二)面试技术理性层面的结构性

技术的结构性是指面试环节具体细节的设计,重点关注的是面试测评的要素、测评标准和面试比例的确定。

1.注意面试测评的要素模糊性。测评要素包括面试者的能力、素质和个人特质等。需要强化面试标准的模块化设计,并能结合运用现代测评工具,比如胜任力测评模型、领导力测评量表、大五人格测评、心理测评等方式。同时,面试还要结合考场外的调查,采取访谈与面试对象相关人、了解面试对象的工作经验和绩效记录等多种方式。

2.注意面试测评标准的相关性替代现象。虽然面试标准具体而明确,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灵活性而导致无法有效运用而出现标准的相关性替代或折中,因而需要通过协商沟通的讨论进行确定。

3.面试比例的合理确定要符合报考职位的人数。针对某些职位报考人数过少或者过多的情况,为保证面试比例的合理确定,增强选择的有效性,采取对职位进行合并,在整合职位的基础上,根据得分进行排名的方式,进行大范围配置。

三、采用合理的公务员竞争上岗面试方法

(一)面试操作理性层面的程序性

操作的程序性安排是指在面试流程中选择标准化工具和方法,重点关注的是面试分类化和专业化设计、引入外部观察员加强监督和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和考察内容特点确定面试权重。

1.面试测量工具的分类化设计与专业化设计。针对在面试过程中量化表格固化同一的问题,要对面试进行分类化设计,对专业性职位和竞争性职位进行区分,对工作岗位分析时重点界定岗位的胜任力特征,以实现面试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

2.引入外部观察员加强监督。应运用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沟通,确立引入外部观察员的方式,通过公证或列席的方式加强外部监督。

3.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和考察内容特点确定面试权重。可以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和所考察的内容特点确定面试在整个竞争上岗流程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比例额度的具体划分应有明确的标准作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其所占权重具有合理性。

(二)面试操作理性层面的结构性

操作的结构性是指在面试过程中对面试细节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主要包括面试官人才库、面试测评方法和面试试题库的设计。

1.构建面试官人才库。在面试官人才库的构建方面,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面试官并合理确定面试组人员比例。其次要形成面试官培训制度。

2.增强面试测评方法的标准性。目前面试测评方法包括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无领导小组等方式,要注意方法选择的统一性、标准性,尤其是基于能力素质的考察设计来使用各种面试方法。

3.提高面试试题库设计的标准化、时效性及分类化。面试题库的标准化设计在于为面试官提供各种题型对面试对象进行测试,并标注答案要点和考察能力的标准,方便专家的对比或衡量。面试试题的时效性设计是指需要每年对试题进行更新、与时俱进。面试题库的分类化设计是试题内容应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的适合度。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4

2014济宁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最新的山东公务员面试招考信息及丰富的备考资料。公务员面试礼仪: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公认的名言。在公务员面试时尤其要注重眼睛的特种功能,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眼神向人表述自信,另一方面察颜观色,以化解面试中的尴尬。

眉目传神热情自信

一般说来,眼睛表现出自卑、自信、诚实和伪装。在你进门之后,面试者会叫你的名字,与你打招呼;在问的过程中,他会用眼睛注视你。如果你的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他的注视,这既表现你还比较拘谨,也表示你对于他的问题有一种自卑心理。如果你与对方打招呼或提问时都能热情地注视对方,则显示你既有坚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一个女人诚实与否,可以从她的眼睛里反映出来。如果她的内心为某种事实担心,而又无法坦白地说出时,眼睛是忽东忽西的。有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姿态转移别人的眼神。而诚实的眼睛哪怕是避开别人,也会显得是在认真地思考,而不是在打其它主意。

认真识别考官情绪

你必须识别面试主考官的身体语言变化,从中获得他内心深处的真正情绪。当面试者厌烦时:表现为坐立不安,眼看桌面的小东西,手指头轻敲着桌面。这时候你可以试着改变话题或主动提问题,让面谈者重新回到面谈中来。当面谈者分神时:表现为眼睛在你身上到处游移,或眼睛看着桌上的东西,这时,你说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当面谈者不太愉快时:通常表现为双手在胸前交叉,身体向后靠,明显地改变坐姿等。当面谈者听了你的话感到有兴趣时:表现为坐姿向前倾,接近你,眼睛注视着你,但偶尔也会发生恰巧这位面谈者也精通身体语言而不表现出来。

察颜观色巧妙应付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一种面试者:他的脸上似乎洋溢着笑容,但眼睛中却无一丝笑意。这笑意就是一种眼神中的光亮。如果始终不能改变他那双变化的眼睛,就说明你还未能使他满意。有人把这种面试者的脸叫做扑克脸,说他们毫无真实的表情,笑容仿佛是印在头面上。但是,你要紧盯对方眼神动态的话,仍能测出其内心的变化。如果对方眼光黯淡,一双眼睛仿佛收缩到眼眶中去了,说明他对你产生了不信任。特别是还会有其它举动显示他的这种心理,如他开始向下看手中的东西,表情严峻起来。如果对方对你的回答产生了厌烦,会有什么表现呢?他会把视线抛到老远的地方去,例如抬头望天花板,侧身注视窗外。不论你在说什么,他都不会留心,他也许会嗯一两声,内心却已在盘算另外的事了。这时,你应立即意识到自己说走了题或说得过于冗长,应设法赶快结束。有时对对方的提问不当或理解不了你的话也会使你产生防御、抗拒的心理,但作为应试者,决不可也来这么一番表情。交谈的其

它方面还包括你的声音,要听起来流畅、轻松、友好、自信,不要动用感叹语气,或强求幽默,一切要自然。

公务员面试冲刺黄金经验 篇5

一、坚持“内容为王”

面试考场中,很多考生把重点都放在衣着打扮和形象礼仪上,认为答题内容是次要的,没有加以重视,甚至忽视。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面试中,考官测查的是考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指标。形象礼仪固然重要,但是在面试考场中,最能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依然是考生的答题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试考场中,只有始终坚持着“内容为王”的原则,方能在面试考场上击败对手,成功晋级。

二、如何落实“内容为王”

那么如何落实“内容为王”的答题原则呢?核心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面试考场中依然十分适用。以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为例,大部分考生思考时会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这道题应该答出多少内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几个、解决办法有几个,如果仅仅想到两个原因和两个解决办法,那么考生往往就会觉得太少,认为内容一定会不充实,继续埋头苦想,甚至为了扩充内容,而不惜说一些与题目无关的内容,仅仅为了说得多一些。事实上,社会现象类题目考官重点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而分析能力体现在考生是否能够分析全面、分析深入上。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不能仅仅关注分析的角度多少,而忽略每个角度的深入分析论证。大部分考生都会针对某一社会现象,尽可能的多找几个角度去分析,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角度很多,但是每个角度仅仅说一句话或者一个名词短语,分析不够深入。从考官的角度出发,很大程度会认为这个考生的角度仅仅是生搬硬套,因为没有足够充分、深入的论证让考官相信这个结论就是通过考生自己的分析得出的,严重的还会让考官认为这个考生答题套路化,直接扣上被刻板的帽子。

三、把细节考虑到位

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总体的观点,之后要把分析的内容依次陈述给考官。此时不必追求角度多,只要选取二到三个角度即可,在阐述时候切忌短语、词汇罗列,应该详细、深入地进行分析。例如,不能简单地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监管不到位,而应该具体阐述出监管的主体是哪个部门,监管的对象是哪些人、企业、部门,监管的客体是什么现象、行为,在什么方面监管不到位,是处罚力度不足还是管理疏忽„„这些细节往往成为考生忽视的内容,但是这些细节却恰恰是能够体现考生分析有深度的最佳证据。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6

今天公考终于告一段落了,我完成了自己设计的阶段性小目标,面试成绩87.71,当天的第一名,这是我第一次公考面试。在这里略写一点自己备考中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对还没考试的考友能有帮助,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简单的回顾、阶段总结吧。

既然通过了笔试,在进入面试复习前,就要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和合理评估了。要达到定位的客观,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估计。所以,对于没接触过公考面试的人,可以去论坛上看一些考过人的经历,也不是所有的的面经都要看,你要选择那些跟你的情况差不多的,觉得他的复习方法或者思路你能接受的,去批判的继承,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这样,你就可以对公考面试有个初浅的了解了。可以了解面试的程序,题型设置。

有了以上的准备,就进入备考吧。我的思路是先储备再根据情况摸索出自己的复习思路。因为,在面试中,个性化的答案才会吸引考官,当然,这个个性也是在一定得规矩之内的,绝不是天马行空的一派胡言,有的放矢的点题,破题,直中考官下怀。

先谈谈储备。其实你完全可以借鉴一些备考申论时的经典表述。你也许会说,申论中的某些语言显得过于官僚,有些生硬,那就把它用你的语言加工吧,要让人听起来自然而又中庸,严谨又不失亲和,朴实又很庄重。这段时间,可以看看人民日报,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只看人民时评和社论。觉得哪篇文章好,先看一遍,一定要很认真的看,觉得哪段文字好,反复读。然后,凭记忆复述一遍,这个复述的过程,不可能跟那些御用文人的高度一样的,是完全融入了你自己的加工过程,也就是说,你把官样文章口语化了,人性化了,也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如果对自己的复述比较满意,就及时记录下来。作为一个储备。还有一个储备途径就是看马斌读报,对于这个我做的比较差,就看了很少的几次,因为我早上起得比较晚,等我起床后,都演完了!(嘿嘿,懒人的弊端)。接下来进入对于考题的储备这个易精不易多。我个人觉得准备100道左右的题目就可以了,包括组织计划类(含应对突发事件类)、人际协调类、综合分析类(含社会现象类、名言警句)。个人觉得名言警句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因为不会出现很难理解的生涩的语句。演讲类和串词类只要稍加留意就好。(演讲类,可以分五段来进行架构,开头点明主题,简洁切入正题。中间三个段落的开头运用排比,中间充实进去具体内容,你可以举例子,也可以用你丰实的语言让它骨肉丰满。最后一段稍微扬一下,也就是我们东北常说的,起高调。但决不能脱离主题,生硬的套用国家的大政方针,掌握好度。)串词类练几个就可以,如果你的故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应该会吸引考官,比如舍己救人啦,奉献精神啦,奋斗向上之类的主题都可以。

你可以搜集一些真题,因为只有真题才是规范的,只有真题才会让你尽快熟悉考试情境。切不可在网上盲目的百度出很多面试题就在家里昏天暗地的背答案,那样你的脑筋会被僵化,思维会被套牢的。真题的答案也未必标准,针对一个题目,多搜索几个答案,把他们的精华,拼接到一块,形成一个你的答案。相信备考了申论,大家应该能分清良莠的。对于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一类真题,都这么储备,不用多,每类有个四五道即可。如果对他们不满意,你大可以大胆的自己做答案,毕竟真正面试时,还不是你去给考题做答案吗,没有参考答案的。只要不差大格,不反党反社会主义,我们的答案也差不到哪去的,呵呵。

有了一定的储备对各类题型有个比较深入的划分并有自己的一个思路后,可以去歪歪里和大家实战练习了,多听听各位考友的点评,多听听哈密帮主、老师的讲座,会让你思路更加开阔,并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一个答题思路。这让我意识到了干脆简练,直中要害的答题,才会受到考官青睐。

如果说素材的储备和答题思路的总结是硬件的话,那么心态的整理,也是不可或缺的软件。公考很熬人,笔试之后,面试之前更是煎熬,在这期间,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有人说,重过程轻结果,我觉得说这样话的人一定不是在说自己,不负责任,谁不想要个结果,过程的苦苦煎熬不就是为了有结果的回报?所以,为了结果的美好,必须全力以赴的努力!我们不是来享受过程的,是在过程中学会提升,达到飞跃,促成结果。要有紧迫感,但不能绷得太紧,否则,没上战场,已经败下阵来。你会发现,你全力备考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建立自信,除了自谦之外,那些说自己不行的人,就是准备不到位。如果你觉得你很努力,你没理由不自信的。所以,大胆的自信吧,从现在起就藐视对手,你自信,他紧张,你在心态上就已经小胜了,再加上面试当天你行云流水的完美演出,英雄舍你其谁?呵呵!我可不是忽悠,给大家信心呢!

如果,考前因为某种原因复习确实不充分,那你也没必要紧张,因为你工作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得社会经验,答题的时候也可以用得上的,这些东西,要比那些书面东西更直观立体,也会引起考官的共鸣的。在考场上,就跟着感觉走吧,没错的!

也有些确实是太紧张了,复习了还紧张,可能就是天生严谨的人吧,不到最后绝不笑,呵呵,那你就通过给自己正向心理暗示的方式鼓励自己,必须想象一下面试后和家人庆祝的场面,想象一下,考完后你要是写个面经你会写点什么呢?对了,给你的面经打腹稿的过程也是一个梳理各种题型思路的过程,自信也会不知不觉建立起来。千万别想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这个还不着急想,等你一旦失利后再想也不迟,是不是?

希望各位考友能信心百倍的上考场,用你们精彩的表现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我可以的!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篇7

【解题】

考生审题时,必须养成抓住题目中的(敏感)关键词的好习惯,该题的敏感关键词是“贫困”“立碑”。通过对这两个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定性为否定观点题型,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成绩优秀的学生立碑这种行为不妥;二是该校本来就贫困,不应该把钱花在为学生立碑上。

【参考答案】

贫困学校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出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将其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是通过立碑的方式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段落分析:本段为引出重点答案前的铺垫,内容为对该事件进行简要定性,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应简明扼要,否则会与后面的答案重复。

首先,让我们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一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贫困学校学生受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影响,难以考出好成绩,学校便抓住全市第一名这一时机造势宣传,以鼓励更多的学生考出好成绩;二是学校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单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优劣;三是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通过立碑这样的形式,可以引发社会关注,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认可,提高学校的教育政绩;四是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为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给予支持和鼓励,甚至奖励,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可以联想到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观、教育主管部门等,再由此展开论述,便可得到3~4个小要点。

其次,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一是唯成绩论会使得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是作为贫困学校不仅没有将钱用来完善教学设施,反而浪费人力物力修建铜碑,本末倒置,且立碑搞个人崇拜违反了教育的初衷,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三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如不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公平现象还可能造成家长对政府的不满。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分析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再次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联想到学生综合素质、贫困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等。

因此,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政府教育部门要大力发展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师资力量的扶持;二是学校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宣扬个人崇拜,重点抓好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社会、媒体也要加强正面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作为总结来完成答题。同样还可以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联想到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比较抽象的措施,如“政府教育部门要大力发展教育”、“学校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另一部分为较为具体的措施,如“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扶持”等。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答案,也可以得到考官的赞赏。

【知识提升】

MBA面试的经验和技巧 篇8

①面试前的准备,如果你对这家公司了解不多,最好多做些功课,防止被问到常识性问题卡壳。我在Dow Chemical面试就被问到,Dow在中国那些地方有工厂,我在准备时看到过,虽然说不完整,但提了两个地方也算蒙混过关了。

②面试穿正装,不迟到这些已经被强调很多次了。我加两个细节,一是进公司之前先去洗手间一次,正衣冠,清内存。同时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出这个公司或这个大楼的整体管理水平。二是面试结束时,注意把自己的矿泉水瓶,或水杯带出,丢入垃圾箱,显示面试者的良好素质。以前曾看到,有公司故意扔个扫把或纸团在地上考验面试者,现在估计不大碰到了。

③面试过程中切忌答非所问,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不要急于发言,听清问题。如果面试官喜欢,让他多讲好了,自己言多难免有所疏忽,倾听永远是个好习惯。

④准备好相关的问题,几乎每个面试结束时,都要被问到有无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好,会大大加分,提问不要太宏观和敏感,最好是和前面的面试过程和应聘的职位紧密相关的。实在想不出,就准备两个保险的。比如:这个职位的KPI考评指标有哪些?这个职位在公司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⑤面试结束必须在当天发封感谢的E-mail,我在面试之前都会主动交换名片,这样就有了面试者的邮箱和联系方式。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9

1、看面试真题。

书还是比较全面的,从国考到省考到村官、选调生考试真题收录有几百题,而且把题型做了比较细致的分类。我主要针对性的看了自我认知类、综合分析类、社会事件看法类、活动组织类这几个大题型,基本也与后来的面试题型一样,只不过多了一道没复习过的演讲串词类。看面试书首先是了解一个基本的答题思路,要首先不怯题,拿到题有话可说。

2、做真题。

这个做真题的意思是拿到真题自己模拟回答,像在考场上一样先思考,可以适当打草稿,然后结合草稿进行回答。回答之后可以再对照书上的参考答案对自己的思路进行补充完善。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逻辑思维,全面、正确的分析、回答问题。

3、模拟面试。

如果有条件可以找几个同学来进行模拟,不过我当时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条件,甚至更后知后觉,在面试的前两天才注册了YY,上去模拟面试了大半天。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在那么多Y友面前能够勇敢的开口也是一个提升自己胆量让自己勇敢起来的一个过程。

关于面试

面试之前头天晚上在宾馆房间自己对着镜子模拟了四五道题,用手机录音录下来,然后再反复的听,看语音语调包括气势有没有提高的空间,还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面试时间和答题语速。第二天还要面试,我还是很早睡了,早晨起来赶到面试考场,也就是跟大家面试的程序差不多,面试题目也不多叙述了。主要想提到的就是几点:

准备面试时不要太紧张,可以跟同考场的考友们交流一下,大家年轻差不多,很容易聊开的;面试时最好还是保持一个比较相对紧张的状态,太过松弛也很难发挥出平时准备的水平;答题的时候可以把报考单位的工作性质穿插结合进去,这点刚好在我面试第二题中遇到了,题目是说个税起征点提高征求了民意,你如何看待。常规分析之后我落脚到结合我报考职位的工作性质进行了阐述,觉得当时效果还是不错的;面试声音要大,抓住所有考官的注意,也把他们从比较疲劳的状态中唤醒。

面试过程中出乎意料的跟考官有了一些互动,考官在答完第一题之后坐起身来赞许的说好这道题回答的很不错,下面考生听第二题。其实当时压力很大,一方面得到考官的赞许是好事,但是是否主考官这样说会引起其他考官的反感?

来不及想多,总之越往后越紧张,和我以前面试完全两个状态啊。

答题完毕后隔位听分,进考场时候主考官很和蔼的冲我笑,还说了句小姑娘不错。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只顾得紧张的听分数。最高90最低78,分差很大,不过综合还是有85+。考完之后成绩公布出来居然是当时考场第一名,高出报考职位笔试第一名8分多,综合第一翻盘成功。

面试过去这么久,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收获很大,一次面试也是一次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至少从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就开始在一点点提高。虽然在党群部门上班,但是每天从事业务工作,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也缺乏关注,通过面试准备,至少知识储备又增加了。年轻人考试机会还是很多的,在以后的考试面试时这样的经验也会给人正面的加分,更能够从容面对。

心态很重要,这话谁都会说,但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真的不容易。

建设部公务员面试经验谈 篇10

1 首先请自我介绍,你对应聘的这个职位有哪些认识,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特点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2 (1)假设你已经被录用,司里要召开一个专家研讨会,由你和处长负责,处长主要负责文字工作,你则负责会务,会议要开一天半,准备时间两天,你将如何组织?

(2)假设会议准备到第二天早晨,处长有重要事要处理,文字工作必须由你来完成,你将如何安排?

(3)假设会议准备到第二天中午,部里要召开党员大会,而你是党员,你将如何安排?

3 (1)研讨会期间,要进行分组讨论,你和处长组织其中一组,可是处长临时有事,由你来主持,而你刚参加工作不久,与专家们不熟,你将如何主持?

(2)讨论期间,有一位专家不停地接手机打手机,你将怎么办?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11

一、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的制度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公务员公开遴选的界定

公开遴选是指上级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职位出现空缺时,从下级机关公务员中择优选调。当市(地)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职位出现空缺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能绩本位原则,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心理测验等一系列科学选拔方式,并通过组织审核等严格规范的组织流程,由用人部门根据需要从下级机关中择优选拔能力突出的公务员直接到上级机关工作的一种方法和制度。这种工作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首先,指导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及能绩本位;其次选拔对象是下级机关相应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再次,选拔途径是自下而上通过竞争考试实现;最后,遴选的组织流程明确规范,包括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考察、决定与任职等关键环节。

由于公开遴选只涉及公务员工作机关层级的变化,职务、职级不受影响,因此《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规定“公开遴选是公务员转任方式之一”。

(二)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背景与缘起

1.公务员队伍特别是领导机关队伍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把考试录用制度作为公务员的主要“进口”方式规定了下来。经过20年的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方式选拔了一大批素质高、能力优的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改善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优化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但是,由于公务员考录的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三门”干部,缺少基层锻炼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公务员整体上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政府开展工作的效力与水平。虽然近些年来,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逐步提升,2012年中央机关除特殊职位外,全部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一些地方也在探索直接从优秀农民工、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人才,但总体而言对公务员群体整体结构状况仍有待改善。如何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培养选拔链,成为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公开遴选成为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干部培养选拔链的方式创新

针对我国党政领导机关干部队伍来源比较单一、经历比较简单、素质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中组发〔2009〕2号)指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地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为了优化领导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建立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机制,部分地方的组织部门在调训工作基础上开展了遴选干部的探索,遴选干部工作于2007年开始。行政机关的公开遴选工作在各地机关的试点始于2009年,并于2010年后逐步走向规范化。随着中央机关和各地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广泛展开,国家公务员局于2013年5月3日出台了《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公开遴选逐渐成为一种创新且行之有效的选拔方式。

(三)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重大意义

公务员公开遴选是对“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要求的有效回应,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

1.推行公开遴选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创新

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创造公平、自由、民主、竞争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建立一民主、法制、高效的公务员制度。我国公务员培养选拔中,无论是体制,还是途径、方式以及观念等,长期以来主要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拔任用公务员的要求和做法进行的,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开放、透明、竞争等基本价值相悖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表现出的不适应也越来越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选拔任用必须扩大民主,强化竞争,多形式地选拔培养治国理政人才,公开遴选制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的方式创新。

2.推行公开遴选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战略部署

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培养选拔制度,造就一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关键问题。重视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来自一线,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领导工作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依然如此。因此,“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地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既是党的成功实践,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不但需要继承,更需要发扬。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是加强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从干部结构上保证和增强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部署。

3.推行公开遴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对各级政府提出了非常高的能力要求,迫切要求有效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要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充分、有效发挥,了解和把握新的管理领域和服务对象,准确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则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培养选拔制度,打破“藩篱”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一个制度创新尝试,公开遴选制度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的需要,打破系统、部门、地区甚至编制壁垒,探索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机制,力求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是提高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效能的有效措施。

nlc202309031700

二、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总体成效

(一)总体评价:公开遴选实现政治价值向管理价值的转换

中央立足当前干部队伍实际情况要求开展公开遴选工作,目的是从干部结构上保证和增强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战略部署,体现的是公开遴选在增强干部队伍代表性与政治回应性方面的作用。实际运行过程中,上级机关从下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虑的不仅是政治价值,更注重从机关自身出发的管理价值,即选人用人的效益与效率成为公开遴选的重要价值。

1.中央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以政治导向为主,兼具管理导向

中央机关自2010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两年的公务员公开遴选试点工作,并从2012年进入正式实施,至今已经进行4次共451个职位面向省级及以下机关遴选,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基层经历”为导向设置资格条件。中央机关公开遴选主要面向省、市、县、乡机关和中央机关设在地方的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强调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人员必须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注重向基层倾斜,任职满3年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可以报考副处长,任职满3年的副科级公务员可以报考主任科员,为优秀基层公务员提供到领导机关工作和职务晋升的双重机会。

二是以“分层分类”为原则笔试面试。公开遴选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二次择优”,关键在于人岗相适。根据副处长和主任科员的职位需求,分别命制笔试试卷,注重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测查,力求使干得好的考得好。在面试阶段,根据职位性质和特点,由各遴选部门自主命题,或采取“2+X”方式命题。

三是以“工作实绩”为标准考察考核。坚持注重实绩、不唯分数,按照2∶1的比例实行差额考察。各遴选部门非常重视考察对象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等情况。有的遴选机关对考察对象对近几年年度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估;有的综合考虑获表彰奖励、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情况;有的对考察人选进行家访,了解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表现。

四是以“公开机制”为基础保障公平。坚持全程公开透明。遴选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面试名单、遴选结果等都通过一定方式及时公开或公示。坚持全程监督检查。在笔试和面试中派出巡视组,推行面试外聘考官制度,并设立专门的举报和咨询电话,保证公平公正。

2.地方公务员公开遴选注重实践创新,管理导向突出

地方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平稳推进,亮点与特色凸显,体现在: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强化了遴选政策规制,遴选工作流程获得了分解与细化,创新具体选拔手段、丰富任用程序以增强制度实效。

一是以政策规制保障遴选工作规范实施。地方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由部门试点到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从宏观指导到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遴选工作不断规范。从考试规则上看,各地公开遴选工作在试点阶段,考试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一般都由遴选机关自行安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后,公开遴选工作按照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范展开,评价方式、考察、体检、公示等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体现了省级管理部门对遴选工作的有效规制。

二是创新考试测评方法。一方面增加评价环节,突出遴选考试的目的性。在传统笔试、面试基础上增加“业绩评价”或“综合评价”,实现了笔试、面试—笔试、面试、业绩评价—笔试、面试、综合评价(岗位匹配度分析+业绩评价)的丰富与发展,另一方面丰富面试形式和手段,增强选拔的针对性。各地遴选的面试环节注重对应考人员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职位适应程度等方面的考察了解,或者在面试中根据需要增加业务适应能力测试,不断增强选拔的信度和效度。

三是优化遴选程序与环节。部分地方通过考察期、试用期等环节设计增加了公开遴选的出口功能,优化了公开遴选的程序。部分地方在遴选实践中增加了这一环节,试用期的人事、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保留,期满合格办理转任。部分地方用“岗位考察期”实现试用功能,参加公开遴选的公务员在公开遴选机关考察期内,原单位不得解除其工作关系和调整其职级。考察期满合格办理调动和任职手续;考察期不合格的,取消公开遴选资格,回原单位工作。一些地方通过“借调使用期”发挥试用功能,延长了选拔流程。试用或考察期环节,实际上是对遴选公务员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考核的深化,赋予了公开遴选制度更大的活力,可以有效保证遴选效果的实现。

四是发展双向循环交流机制。部分地方开展公开遴选工作的同时启动了“双向交流”机制,既从下级机关选拔优秀公务员改善上级机关来源结构,也将上级机关的公务员选派到下级机关锻炼,建立了人力资源的循环流动机制,如天津市全面启动公开遴选和基层锻炼工作。

(二)具体成效:下级机关公务员“上得来、选得准、用得好、成长快”的机制基本形成

1.遴选制度建立基层上行通道,改善队伍来源结构

遴选工作获得基层机关和公务员的响应。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公务员普遍认公开遴选为在基层踏实工作的优秀公务员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省级及以下机关公务员认为公开遴选对畅通基层公务员“上行”通道、树立重视基层用人导向效果明显。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公开遴选中考选比也较为稳定,遴选工作基础良好。遴选职位具有对下级机关公务员具有吸引力。根据调研结果,绝大部分遴选公务员认为目前工作岗位比较有吸引力。在访谈中,各遴选部门都认为,遴选公务员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有助于解决中央机关公务员队伍来源、经历结构单一问题。

2.遴选公务员适用性较好,推动队伍素质优化

调研发现,一方面,遴选机关认为遴选公务员能力素质与工作岗位匹配性较高;另一方面,遴选机关对遴选公务员的胜任力较为肯定。遴选机关认为遴选公务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文字表达、设定工作计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表现较为突出,遴选公务员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执行能力较好;遴选公务员普遍具有全局观念、服务意识和政治鉴别能力等方面的品质特征,职业道德表现与价值观表现令人满意。遴选机关认为遴选公务员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良好,具有较高的工作绩效,对遴选公务员的工作表现整体较为满意。

nlc202309031700

3.遴选工作功能性较强,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首先,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不仅改善了上级机关公务员队伍来源和经历结构,更为遴选机关带来生机和活力。中央和地方开展的遴选,基本能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工作。调研和问卷结果显示,遴选的公务员大都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可以产生“鲶鱼效应”,激发上级机关更多的年轻公务员加强学习调研和基层锻炼,有效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其次,遴选公务员对遴选机关政策制定“接地气”起到有效促进作用,遴选公务员普遍认为过去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上级机关工作帮助显著。

4.公开遴选与选拔交流方式互动,培养选拔链初步建立

一是清晰的演进路径增强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央机关自2010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两年的公务员公开遴选试点工作,并从2012年进入正式实施。地方行政机关的公开遴选工作在各地机关的试点始于2009年,并于2010年后逐步走向规范化。从发展历程看,公开遴选工作在明确的制度定位下,经历了问题与矛盾推动、试点工作开展、政策功能和运行机制获得认可、正式规范出台这一清晰的发展路径,制度的稳定性体现较为明显,规范性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有利于公开遴选实现制度效果。

二是政策互动推动了优秀公务员成长与队伍优化。公开遴选与考试录用、竞争上岗等既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公开、竞争、择优),又具有政策互补性。一些地方和部门能够根据机关需要和空缺职位特点,灵活运用这几种选拔方式有效地选拔机关所需的人才。大多数遴选公务员认为自身能力能在新单位得到成长和提升。公开遴选为基层公务员搭建一条“上行”通道,有效解决了基层机关公务员交流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中央机关和地方公开遴选公务员打破了制度瓶颈,打通各层级机关公务员之间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形成包括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的五级机关培养选拔链。

三、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基本经验

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形成了管理权力相对统一、总体规范与机关自主相结合的基本经验,具体体现在:

1.中央和省级机关立足需求、规范有序,增强了实际效果与制度功能的匹配

公开遴选在不同层级机关的效益和影响存在差异,根据调研和访谈发现,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工作的效果较好。公开遴选扩大了这两级机关作为政策制定机关选人用人的视野,进人渠道比较规范,基本符合公开遴选培养选拔的主要目的与功能。

表1 公开遴选工作在不同层级机关的效益和影响对比表

2.总体规范与机关自主性相结合,增强了公开遴选的适用性

公开遴选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后,《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出台,公开遴选工作的规范性得到明显提升。在地方层面,省一级的公开遴选办法出台,可以更加有效的规范各单位、各机关的遴选工作,确保遴选工作的公平性,规制遴选机关的“自利性行为”。遴选工作统筹实施的地方,遴选取得较好效果。

对遴选工作总体上进行规范结合遴选机关自主性,是有效的现实选择。大部分地方的公开遴选考试都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有的地方规定“经公务员主管部门授权,面试可以由公开遴选机关组织实施。公开遴选机关制定面试工作方案,并报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对面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实际上是在遴选工作中下放一定的权力给遴选机关,增强了遴选机关的自主性。有地方明确规定“考试工作应当邀请纪检监察机关派员进行监督。”进一步通过外部监督增强规制约束力。

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下,在公务员管理中实行了广泛的分权(devolution),以提高效率,增强灵活性。但是从目前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任务和实际需要看,应当以管理权力集中统一、规制力度增加为基本点,由中央、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开展公开遴选工作,有利于确保遴选的公平性,提高遴选工作的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

公务员面试经验交流 篇12

1. 住房补贴制度

(1) 住房补贴的类型。根据发放方式的不同, 公务员的住房补贴可以分为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 与军人住房补贴类似。其中, 一次性补贴是针对政策颁布前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制定的。

(2) 住房补贴的标准。住房基准补贴额是以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平均价格为准, 2004年之后,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住房基准补贴额改为以北京市商品房的平均价格为准。参考标准的改变也使基准补贴额从1300元/平方米提升到1865/平方米。根据住房面积标准和基准补贴额计算出年度住房补贴系数, 然后再乘以当月标准工资, 得出月住房补贴数额。

2. 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低利息存款低利息贷款”的模式, 利用金融手段来帮助公务员解决其住房购置、住房大修,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补贴什么关系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没有明确说明, 理论界也一直在探讨, 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 同样作为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重要形式, 住房补贴发放到公务员工资当中, 而住房公积金则存入专门账户, 并不随工资一起发放。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公务员共同缴存, 所有权归公务员个人所有。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予以简要说明:

(1) 缴存比例。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不得低于月平均工资的5%, 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

(2) 缴存基数。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这一点与军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不同, 后者的缴存基数为本月工资。

(3) 缴存方式。按月缴存。

(4) 经费来源。与军人不缴纳住房公积金不同, 由公务员和单位共同缴纳, 单位部分由国家财政统一安排。

(5) 信贷功能。这是公务员公积金制度的核心功能所在, 也是公务员住房公积金与军人住房公积金的最大不同。公务员住房公积金的贷款范围比较广泛, 包括购买商品住房、限价商品房、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定向销售经济适用房和私有房。

二、我国公务员住房分配货币化的经验借鉴

(1) 政策要衔接。首先要做好军地的“纵向衔接”。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关于军人的一切福利待遇问题都要放在国家和全局的角度上思考和设计。客观的说, 目前地方公务员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比较彻底, 走在了军队的前面,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加上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军人进入到公务员行列, 因此, 在军人住分配货币化的具体政策制定和实施上, 必须充分考虑与地方政策法规的协调、配套, 使得军地政策能够有效而顺畅地衔接起来。

(2) 标准要提高。以军人住房补贴为例, 现行标准是根据1999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济适用房而制定的,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10多年, 与现实情况早已不符。反观地方公务员的住房补贴标准, 同时期随着国内房价的提升相应地进行了提升, 不仅如此, 2005年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北京公务员率先按普通商品房平均售价计发住房补贴, 而军人住房补贴仍然以经济适用房为基准进行计发。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使得军人享受的标准滞后, 这不利于维护军人的利益, 是下一步军人住房货币化分配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3) 资金要到位。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好, 货币化分配便无从谈起。从地方公务员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发展经验来看, 经济发达、财政资金充裕的省市货币化分配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是也有三分之一的欠发达、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省市由于缺少有效的经费支撑, 货币化分配还面临瓶颈。这就启示我们军队要在住房领取进行比较彻底的货币化改革, 首先要在科学预测、全面统筹的前提下, 积极解决资金这个首要问题。

摘要:由于地方公务员工薪体系的很多内容在省域内统筹, 加之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公务员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标准不尽相同。鉴于军人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预算支出都由中央财政收入统一安排, 本文的分析借鉴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为主, 以各地区公务员为辅。

上一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所在学校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下一篇:我的网上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