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2024-07-11

民诉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精选6篇)

民诉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篇1

1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诉讼代理人,是指以被代理人的一方当事人的名义,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代为实施和接受诉讼行为的人。

一有诉讼行为能力。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且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进行诉讼活动。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四诉讼代理的法律后果有被代理人承担。五同一诉讼代理人在同一案件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

2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法定诉讼代理人,是指 根据法律规定取得代理权,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

一代理权的来源法定,以民事实体法规定的亲权和监护权为基础。二代理对象法定。三代理人的身份法定。

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或者法定诉讼代理人的委托并以他们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诉讼活动的人。特征;代理权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诉讼代理事项和权限,除法律规定以外,一般由委托人自己决定;代理人和委托人均有诉讼行为能力。

4证据的属性

一个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本身是客观存,真实的,而非人为形象,臆造或者是捏造的,这是证据的自然属性,也是能够成为证据的前提要求。

二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镇南关局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三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提出,之一和认定,应当有法定的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法定的证据形式进行。

5证明能力及其规则

证明能力,亦称证据资格,证明能力或者证据的适格性,它是指证据资料可以被采用为证据的资格。

规则一证人资格。二进制一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三调解或者和解中的让步不具有证据能力。四证据或者证人证言须接受询问,质证。

6本证和反证

所谓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依据。所谓反证,则是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依据。

7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这见证据是孩子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8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如合同原件,购物发票等,它是第一手的 证据材料;传来证据也称派生证据,是指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9证据的法定种类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记载的内容或标的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分为公文书与私文书,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普通文书与特别文书,原本,缮本,正本,副本与节本。

物证,是以其形状,质量,规格,受损坏的程度等自然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所谓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授到法庭作证的人。

证人的条件一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二诉讼代理人在同一案件中不得作为证人。三办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检察人员,不能同时是本案的证人。证人证言的特点,较强的主观性,易变性,证人证言的查证。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做出的结论。

勘验笔录,是指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进行查验,测量,拍照后制作的笔录,是通过勘查,检验等方法形成的证据。

10证明对象

证明对象,又称要证事实,待证事实或者证明客体,与正面主体相对应,他是指有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有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并最终由裁判者加以确认的案件事实。

特征:一证明对象是以诉讼主体的事实主张为基础的,二证明对象是与证明责任密切相关的 三证明对象是必须由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四证明对象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

民事诉讼的对象包括当事人主张的民事实体权益所根据的事实。二当事人主张的具有程序性质的法律事实。三证据事实。四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习惯。

11证据责任及意义

证据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本案证据人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意义,首先,为法院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作出裁判提供了证据。其次,有效督促了当事人积极提供证据。

12证明责任的特殊规则

一是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制产品与自己的专利产品相同和自己申请该项专利后生产了该产品。被告证明自己的制作方法并非改专利方法,或证明依法不应视为侵权行为。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加害人能证明是由受害人自己故意造成的,可免责。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被告对自己主张的免责事由负有证明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13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免除

一当事人的自认。二众所周知的事实。三自然规律及定理。四预决的事实。五经公证证明的事实,六推定的事实。

14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也称证明任务,证明目的,证明要求,证明结果,是指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意义,证明标准是当事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指南,而证明标准是法官作出公正判决的基础。三证明标准是认识诉讼制度的钥匙。

15证明过程

举证,一证据的收集和保全。二证据的提交。三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

质证,是指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的主持下面对所提供的证据进行宣读,展示,辨认,说明,辩驳的活动。

认证,是指法庭对巾帼质证的各种证据材料作出判断和认定,确认其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的过程。

16诉讼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调解,在我国又被习惯的称之为法院调解,即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又由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进行协商。打成协议,由此解决纠纷,终结诉讼的一项法律制度,特点;一诉讼调解在人们法院的主持下进行和达成。而诉讼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三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一种运作方式,而且是一种主要的运作方式。

17诉讼和解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主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以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

特点;一诉讼和解的主体是当事人自己。而诉讼和解没有严格,专门的和解程序,只是法院审判活动和当事人其他诉讼活动的副产品。三诉讼和解和解终结案件的方式通常是撤诉或者制作调解书。

18诉讼和解和诉讼调解的意义

一纠纷解决的彻底性,二程序的简便和高效性。三民事流转的稳定性和合作的从长久性。19诉讼调解的原则

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诉讼调解活动的进行以及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都必须有当事人共同,真实的意思表示。

二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诉讼调解活动的进行以及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法律规定为限,不得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三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原则。

20调解书与判决书的不同

一依据不同调解书的依据是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判决的依据则是动人听或者合议庭关于案件的评议笔录。二,二者的处理对象不完全相同。三,二者的说理方式不同。四,二者的生效方式和时间不同。

21期间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2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利益。3有利于维护诉讼活动的严肃性和法律的权威性。

22送达的特点

一送达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二送达的对象只能是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三送达的内容是所有需要交给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文书。四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23送达的意义

一送达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行为相互联系的纽带,直接影响着民事诉讼能否正常,按时进行。二依法送达有助于维护法院裁判的正当性。三送达作为法院的一项诉讼行为本身包含了一定的法律后果。

24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

25财产保全的条件

一确有实施财产保全的客观需要。二原则上要有人申请实施财产保全。三实施财产保全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保全范围的规定。

26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的关系

相同之处;二者均系财产保全法律制度,二者的目的,动因,措施乃至程序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一财产保全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财产保全提起的时间有别。第三法律对提供担保的要求不同。四法律作出财产保全的时限不同。

27先于执行的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所争之诉须是给付之诉。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三不先于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四被申请人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28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意义

一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二保障人民法院顺利完成审判和执行任务。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和法院的权威。

29普通程序的特征

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最完整的程序。二是审判程序中实用最广泛的程序。三审理期限较长,且可延长。

30起诉的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手里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31 起诉和受理

两个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诉讼行为,两个又必须结合在一起才会引起诉讼程序的发生。32审理前准备的内容

一在法定期间内送达诉讼文书。二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已经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三确定举证时限。四审查诉讼材料,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五调查手机应当有人民法院收集的证据六追加,更换当事人,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七实施调解,促成当事人和解。33开庭审理的基础程序

一开庭准备二法庭调查三法庭辩论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五法庭笔录

34可以缺席判决的一被告反诉,原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二非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三

五、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又不委托诉讼代理人。四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五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35可以延期审理的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36诉讼中止和延期审理的不同

一发生的阶段不同的。延期审理只适用于开庭审理阶段二诉讼中止是活动的暂时中止,二延期审理只是推迟审理的时间。三中止诉讼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37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的不同

一处理的问题不同,二适用的阶段不同三表现形式不同四上诉的期间不同。

38简易程序的特点

一受诉方式简便。二受理案件的程序简便。三传唤当事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方式简便。四实行担任审判。五开庭审理的程序简便。六裁判文书的制作及送达方式简化。七某些案件设置了条件的前置程序。八审结案件的期限较短

39第二审的特点和意义

一是上诉审程序二是续审程序三是终审程序

意义一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二有利是适用法律解释和执法统一三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监督和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40上诉的条件

一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具备上诉资格。二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和裁定。但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四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

41再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不同

一程序的性质不同。二审理对象不同。三提起的主体不同。四提起的理由不同。五提起的理由不同。六提起的期限不同

民诉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篇2

关键词:基本概念,解题技巧,培优补差,因材施教

期末复习能够系统回顾本学期学过的知识, 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也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十分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期末复习要做好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做题过程中加强基本概念的识记

小学数学中基本概念较多, 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故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有些概念变化后出现在数学题目中, 学生不能准确的解答。如:三年级数学题目:判断三 (一) 班平均捐款5元, 就是说每位都捐了5元。做这道题时, 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做错了。这道题目看似简单, 就是对“平均”的理解。其实不然, 这是一道关于平均的逆向思维的题目, 若是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往往会出错。因此, 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做一些练习题, 加强理解记忆。

二、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提高解题技巧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应用题、图形题、单位换算等都渗透着计算。因此,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数学复习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多练习。有些人认为学生计算题做错了, 就是粗心的原因。其实不然, 学生计算题出错是计算熟练度不高的原因, 教师在复习期间可以让学生每天做几道计算题, 但不能过多,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计算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 可以增加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练习题。如:计算25×36时, 可以先分解36, 得到算式25×4×9, 然后先计算25×4, 再算100×9。通过这样题目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三、抓好典型题目的讲解, 解决全班的共性问题

在数学期末复习中, 部分题目不会做, 是全班共同存在的问题,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讲解, 并加强类似题目的练习。例如:三年级应用题, 在一个周长为32米的正方形菜地种上小白菜, 每平方米种小白菜12棵, 这块菜地可以种小白菜多少棵?教师可以用倒推法来分析:要想知道这块菜地种多少棵小白菜, 就必须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要想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 就必须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边长;虽然正方形菜地的面积不知道, 但是给出里正方形菜地的周长, 通过周长就可以算出正方形菜地的边长。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豁然开朗, 再出类似的题目, 学生能够很快准确解答。

四、注重培优补差, 兼顾中等生

在数学复习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作业进行梯度设计, 对不同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例如, 三年级题目:一个数除以4之后比原来的数少147, 另一个数乘以8比原来的数多168, 问原来这两个数相差多少?像这样的题目可以让优等生多思考, 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讲解, 对于后进生就不多太多要求。而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让优等生吃透, 让中等生弄懂, 让后进生会做。

期末复习要点回顾 篇3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知识链接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

2.象限:如图1,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4个部分,即4个象限.(注:坐标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3.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如图2所示,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4.由坐标变化导致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一个正数b,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中考导航

例1 (2009年乌鲁木齐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x-1,2-x)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点A(x-1,2-x)在第四象限可知,x-1>0,2-x<0,解不等式组得x>2.所以答案为x>2.

点拨:要掌握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例2 (2008年贵阳考题)对任意实数x,点P(x,x2-2x)一定不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对任意实数x,当x=0时,点P不属于任何象限,故x=0不合题意.因此对实数x可作如下分类.

由x2-2x=x(x-2) 可知,当x<0时,一定有x(x-2)>0,点P在第二象限;当02时,x(x-2)>0,点P在第一象限.综合上述,对任意实数x,点P(x,x2-2x)一定不在第三象限.故选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特征.通过对x进行分类讨论,判断出点P可能所在的象限,体现分类思想在坐标中的应用.

例3(2009年梧州考题)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a,b),则ab=.

解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平移特征可知,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3,再将其下平移2个单位,其坐标为(3,-5),即a=3,b=-5,所以ab=-15.

点评:(1)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a,y);将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a,y);

(2)将点(x,y)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y+b);将点(x,y)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y-b).

点评:对某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对应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对应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相同。

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知识链接

1.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多邊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5. 多边形的外角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中考导航

例4 (2009年广西考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7B.9C.12D.9或12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腰长和底边的长.当腰长为2时,2+2<5,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腰长为5时,即三角形的三边为5,5,2时,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选C.

点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5 (2009年铁岭考题)如图3,已知直线AB∥CD,∠C=125,∠A=45,则∠E的度数为().

A.70B.80 C.90D.100

解析:∵AB∥CD,∴∠BFE=∠C=125,

又∵∠BFE=∠A+∠E,

∴∠E=125-45=80.

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例6 (2009年济宁考题)如图4,在△ABC中,∠A=70 ,∠B=6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则∠ACD等于().

A.100B.120 C.130D.150

解析:由三角形的外角特点知,

∠ACD=∠A+∠B=70+60=130.

故选C.

点波: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知识链接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等号两边的代数式是整式;含有两个未知数;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在组成方程组的各个方程中,相同的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量.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消元法.

中考导航

例7 (2009年青海考题)已知代数式-3xm-1y3与xnym+n是同类项,那么m、n的值分别是().

A.m=2,n=-1 B.m=-2,n=-1 C.m=2,n=1 D. m=-2,n=1

解析:由题意可知,代数式-3xm-1y3与xnym+n是同类项,则m-1=n,m+n=3.解方程组得m=2,n=1.故选C.

点拨:利用同类项的概念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解决问题,这类题是中考的一个重点题型.

例8 (2009年茂名考题)解方程组:

x+2y=4,① x+y=1. ②

解析:由①-②得y=3,

把y=3代人②得,x=-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2,y=3.

点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消元的方法有两种,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在解题时要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解法.

例9 (2009年广州考题)为了拉动内需,广东启动“家电下乡”活动.某家电公司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在活动启动前一个月共售出960台,活动启动后的第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和Ⅱ型冰箱的销量分别比活动启动前一个月增长30%、25%,这两种型号的冰箱共售出1 228台.

(1)在启动活动前的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分别为多少台?

(2)若Ⅰ型冰箱每台价格是2 298元,Ⅱ型冰箱每台价格是1 999元,根据“家电下乡”的有关政策,政府按每台冰箱价格的13%给购买冰箱的农户补贴.问:活动启动后的第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1 228台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政府共补贴了多少元(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解析:(1)设在活动启动前的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分别为x、y台,则

x+y=960,(1+30%)x+(1+25%)y=1 228.

解得x=560,y=400.

经检验,符合題意.

所以在活动启动前的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分别为560台、400台.

(2)Ⅰ型冰箱政府补贴的金额为:2 298×560×(1+30%)×13%=217 482.72元,Ⅱ型冰箱政府补贴的金额为:1 999×400×(1+25%)×13%=129 935元.

所以活动启动后第一个月,政府一共补贴给农民的金额为:217 482.72+129 935=347 417.72≈3.5×105元.

点拨:本题取材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农”问题,时代气息浓郁,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知识链接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

注意:解不等式时,上面的5个步骤不一定都能用到,并且不一定按照顺序解,要根据不等式的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求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般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中考导航

例10 (2008年永州考题)如图5,a、b、c分别表示苹果、梨、桃子的质量.同类水果质量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图5

A.a>c>bB.b>a>c

C.a>b>cD.c>a>b

解析:根据题意得2c=b,3b<2a,所以a>b>c.故选C.

点拨: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例11(2009年荆门考题)若不等式组

x+a≥0,1-2x>x-2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B.a≥-1

C.a≤1 D.a<1.

解析:解不等式组x+a≥0,1-2x>x-2得x<1,x≥-a,所以a>-1.

点拨:本题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分类讨论,从而确定a的取值.

例12 (2009年淄博考题)解不等式:5x-12≤

2(4x-3).

解:5x-12≤8x-6,

-3x≤6,

x≥-2.

点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可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5个步骤,注意当两边同除以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例13(2009年株洲考题)初中毕业了,孔明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卖报纸赚取140~200元钱,买一份礼物送给父母.已知:在暑假期间,如果卖出的报纸不超过1 000份,则每卖出一份报纸可得0.1元;如果卖出的报纸超过1 000份,则超过部分每份可得0.2元.

(1)请说明:孔明同学要达到目的,卖出报纸的份数必须超过1 000份.

(2)孔明同学要通过卖报纸赚取140~200元,请计算他卖出报纸的份数在哪个范围内.

解析:(1)如果孔明同学卖出1 000份报纸,则可获得1 000×0.1=100元,没有超过140元,从而不能达到目的.(其他说理正确、合理即可.)

(2)设孔明同学暑假期间卖出报纸x份,由(1)可知,x>1 000,依题意得,

1 000×0.1+0.2(x-1 000)≥140,1 000×0.1+0.2(x-1 000)≤200,

解得1 200≤x≤1 500 .

所以孔明同学暑假期间卖出报纸的份数在1 200至1 500份之间.

民诉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篇4

2013级《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情况,期末考试内容为现行教材的第八章到第十一章。范围包括教材上出现的内容、教材每一章后面的学习小结、学习评价(作业题),期中考试试卷,不考设计类的题目。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作图与应用题,综合题。

重点内容

一、理解数字电路中1、0的含义;

二、二-十进制表示方法及数制转换,8421BCD编码;

三、基本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真值表、电路符号;

四、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五、逻辑函数的表达方法。

六、数码管的类型、所加电平和正确显示;

七、会分析简单逻辑电路图写函数表达式;

八、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常识;

九、了解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十、基本R S触发器的功能;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民诉 篇5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作为民事程序法中的重要内容,都具有知识体系性强、条理清晰的特点,因此,考生掌握其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尤其是整个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是融会贯通、理解并掌握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   1、民事诉讼法的学科知识体系及其理论基础。第一,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体现当事人的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当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提起诉讼,由当事人处分。如果决定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必然涉及到民事诉讼的主管与管辖中的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制度、当事人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的权限问题;当然,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对起诉予以审查就必然涉及到特殊情形的处理以及不予受理的适用。第二,诉讼请求的确定与审理体现当事人的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为充分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原告除了有权在诉讼的开始阶段决定如何提出诉讼请求以外,在诉讼的进行过程中,原告还有权决定是否变更与放弃诉讼请求;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决定是否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参加本诉,而被告则有权决定是否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是否提出反诉。同样,法院对当事人针对诉讼请求所为的诉讼行为也应当予以审查。在这一过程中,就必然涉及到反诉以及法院对反诉和第三人参加之诉的处理问题,如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具体适用。第三,一审的结案方式体现当事人的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在一审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涉及到调解与判决两种不同的结案方式,当事人有权申请法院进行调解,在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的基础上以调解方式结案。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未达成协议,则法院应及时裁判。调解,则必然涉及到调解所遵循的自愿、合法原则以及调解书或者调解协议的生效时间及其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如果裁判,则必然涉及审理前准备阶段的交换证据、合议庭的评议以及撤诉、缺席判决、延期审理、诉讼中止、诉讼终结等特殊情形的适用。当然,如果需要适用简易程序,则必然涉及到简易程序适用的案件、法院以及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定情形。第四,对于允许上诉的裁判,二审程序的进行也体现了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经过一审作出裁判后,对于允许上诉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提起上诉由当事人决定。当然该上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需经人民法院审查。在二审程序进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也是由上诉人在上诉状中决定的,当然遇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审改规定》)第35条中的法定特殊情况除外。此外,在二审程序中,还涉及到审理方式(尤其是“迳行裁判”方式)、对上诉案件的调解以及裁判等重要内容。第五,对于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申请再审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经过审理作出生效法律文书后,对于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和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调解书,是否申请再审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依法提出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对其再审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应当进行审查,以便决定是否再审。此时,必然涉及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间、法定管辖、法定情形以及申请再审的案件范围等重要内容。此外,还有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以及检察院抗诉引起的再审,当然,考生还需要掌握民事诉讼法对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的规定。第六,申请执行已生效法律文书也体现了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结合。法律文书生效后,也只是意味着在当事人之间确认了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当义务人不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是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权利人决定。当权利人提出执行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的执行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予以审查。此时,必然涉及到申请执行的主体、法定期间、法定管辖等问题。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有权决定是否申请执行担保,同时双方当事人也有权决定是否执行和解。当然,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能执行和解,则涉及到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强制措施的问题。此外,执行程序中还包括执行异议、执行承担、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等特殊情形的适用。   综上所述,考生可以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相结合这一基础理论,将民事诉讼法的主干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在这一知识体系中,还包括一些对上述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予以保障的程序制度,如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合议制度、财产保全制度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审判程序,如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篇6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各位政治经济学课程组老师:

您好!本学期期末考试仍然实行全校统考,分值占60%;平时成绩占40%,由各位任课教师把握。

本次期末考试题包括:简答题4个共40分,案例分析题(阅读案例和相关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回答3个问题)30分,论述题2个共30分,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属于教学安排中的共同讲授部分。

按照本学期初大家讨论的意见,本次考试题不再提前发给各位老师,我们拟定了一个《期末复习要点》,涵盖了期末试题的内容,发给大家供您复习参考。考试结束后我把参考答案发给大家。

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

陈志舟

导论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

第一章

复习要点1

政治经济学2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第二章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工资的本质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资本周转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第六章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复习要点2

政治经济学3 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虚拟资本、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作用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第七章

垄断的产生,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第八章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十章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产权界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

第十一章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复习要点3

政治经济学4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

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乳燕衔春泥作文450字下一篇:没完没了地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