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2024-08-16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共11篇)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篇1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a)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泼。(a)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b)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a)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a)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abc)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abc)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2、自然整枝:生长在树冠下部和内部的枝、叶,因受光量不足,同化能力弱,当树叶生产的有机物资量低于消费量时,叶便会枯黄脱落,枝条逐渐自然枯死。即出现所谓的“自然整枝”现象

3、花相:观赏树木植株上去不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

4、优势种:占据群落最大面积的植物种类即为优势种

5、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6、花镜: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7、地被植物:一般指低矮的植物群落,能覆盖地面,包括草本、蕨类、小灌木和藤本

8、疏林草地:郁闭度在0.4-0.6之间的疏林地为疏林草地

9、行道树:主要指栽植在道路系统,如公路、街道、园路、铁路等两侧,整齐排列,以遮荫,美化为目的的乔木树种。

10、季相:植物外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五、简答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行道树种选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树冠整齐,冠幅较大;(2)抗逆性强;耐修剪;(3)根系发达;(4)生长迅速,寿命长,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花,果实便污染街道环境;(5)大苗、大树移栽容易(6)树干下部不萌生新枝

2、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有何意义?

(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3)古树名木是历代陵园、名胜古迹的佳景之一;(4)古树是研究古自然的重要资料;(5)古树对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的意义;(6)古树对于树种的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简述园林树木栽种的基本程序?

1)放线定点、根据图纸的种植设计,确定各树木的种类和种植点。(2)挖穴(刨坑)根据树种根系情况(土球大小),土壤情况决定挖坑的规格。(3)栽植修剪,(4)种植(5)栽后的管理

4、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树种要基本切合自然植被规律(2)以乡土树种为主(3)常绿落叶树种配合(4)速生也长寿树种接合5、园林树木配置的艺术手法包括哪些?

(1)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形态的对比与调和。(2)平衡与动势(3)节奏与韵律(4)主调、基调、配调及转调

六、应用题(共25分,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

1、试论述树冠为尖塔型的园林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

(1)树冠结构特征:顶端优势明显,主枝以中央主干为纵轴,以近水平斜生在主干上,树冠剖面基本以树干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个形体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在顶部形成尖头状,整体树形呈金字塔型。如雪松,水杉等冲天树、连香树等。

(2)观赏特点:树冠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为主,具有由静趋于动的意想,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轮廓分明,形象生动,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

(3)应用:在草坪、广场或其它园林构图中心孤植做主景;丛植做主景或背景;列植,包括对植做配景;与其它植物或园林要素配合成景。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篇2

1.1 创造不同的景观

植物造景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混合式三种。自然式配置, 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 具有宁静、深邃的气氛和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 多以某一轴线为对称或成行成排种植, 如对植、行列植等, 它给人强烈、雄伟、肃穆的气氛, 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观, 模拟自然界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田园风光, 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 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 从宏观的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等细致的欣赏。

1.2 创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

植物运用它本身的外形与色彩进行造景和美化环境的功能之外, 还具有防护功能, 这也是绿色植物独有的。植物能维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能降低温度, 增加湿度, 防风固沙, 防止水土流失, 吸收有毒气体, 阻滞烟尘、杀菌净化空气、防火、防震等。

1.3 为商业开发, 提高优厚的回报

在改善提高环境质量方面, 植物也能有助于提高房屋、建筑及地皮的不动产价值。一个设计完美的住所, 加上周围配植优美的植物花草, 其房地产价值会提高30%。因此, 如果植物能被充分利用, 它们会是一项一本万利的投资, 而决非毫无利润的一次性消费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业性需要, 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耐荫的观叶植物、无土栽培技术大为发展, 有无漂亮的室内外植物景观已成为一些宾馆级别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

2 植物造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首先, 植物是活的有机体, 具有生命力, 给人以活力, 极易与人类融为一体;

其次, 植物所占据的空间是变化着的, 不同种类其外形不同, 有圆球形、圆锥形、尖塔形、垂枝形、钟形、拱枝形、匍匐形等。此外,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外形亦有变化, 如松、柏的幼龄树呈圆锥形, 成龄树呈卵圆形, 老龄树则呈伞形, 这就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园林植物空间;

再则, 植物在色彩上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植物叶色有不同, 绿色叶中有深、浅之分, 如常绿树多为深绿色, 落叶树多为浅绿色。

3 中国植物造景现状

3.1 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 而轻视植

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 尤其是私人宅园中各园林因素比例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私人宅园的面积较小, 园主人往往是一家一户的大家庭, 需要大量居室、客厅、书房等, 因此常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 建筑比例当然很大。

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 不求实际比例, 着力画意, 常以一亭一木、一石一草构图, 一方叠石代巍峨高山, 一泓池水示江河湖泊, 室内案头置以盆景玩赏, 再现咫尺山林。植物景观的欣赏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 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等。这固然满足了一家一户的需要, 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而今人口密度、经济建设、环境条件、甚至人们的爱好与古代相比已相去甚远。故而, 我们在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 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

3.2 另一种观点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 是具有生命的画面, 而且投资少。自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 很多人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 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 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 回归田园式的室外生活。先前的假山热、喷泉热、雕塑热随之被活生生的园林植物所代替, 现代都市的人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草一花一木的诗意般的园林空间, 更多的是需要大面积的绿地, 大色块的构图, 功能齐全的园林空间以及由绿地带来的清新、自然和无污染的空气。由此, 在绿地中如何将园林植物进行配植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和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何平, 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篇3

关键词: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人们提高优美、舒适、协调的良性生态成为了园林设计的最主要目标。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至关重要,也成为园林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价值。植物造景就是指合理配置园林设计中的各种植物,充分发挥它们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总的来说,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其实是统一的,它们就是指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1.2植物景观有建造、环境和观赏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2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

2.1植物选择原则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选择对于园林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乡土性和多样性的结合。首先是乡土性原则,选择植物品种要选择乡土植物,因为乡土植物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乡土树种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拓宽植物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植物品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2.2植物配置原则

为了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首先是科学性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而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在合适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因为不同的植物其生物特性是不一样的,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更美的环境,但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就可能“相生相克”,产生景观设计的败笔。

其次是艺术性的原则,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突出艺术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物种造成多层次多色彩,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第二是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延长观赏期,同时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合理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第三是把对比色调与色度的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各种色度的对比。

3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2根据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的园林景观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只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应该与周围的建造和各类景观相匹配,达到相互衬托,相互辉映的效果。

3.3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营造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的对比与协调,以及轮廓线、天际线、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植物造景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各类植物的外形、生长特性,从总体上来考虑和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为了增加绿色效果,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多采用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树木群体,以充分显示植物群体的效果。

3.4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构成元素,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植物特有的动感和意境也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与意境相结合,烘托出周围的景致,从而达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程度。

4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另一个方面是植物造景单独强调观赏性,而忽视景观的其他功能。

首先是缺乏科学性,许多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引进的树种仅仅考虑其形状、色泽等因素,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对于当地的适应性,使得很多植物景观存活率很低。还有很多园林设计者缺乏和谐共生的思想,缺乏对城市植物群落客观观察和理解,认为种类越多群落越稳定,最后是外来树种应用过多,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将会造成外种入侵。另一方面是乡土树种的应用滞后,缺乏地方特色。许多园林设计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实现树种配置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中也开始应用许多新的树种,其中就包括乡土树种。但是由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在园林设计中要求的树木品种、规格、数量在实际施工时往往又达不到大宗采购的的数量,最终导致更改设计方案。

其次是单方面的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中,许多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时候只是注重形体、色彩、图案等的精美,以求创造出具有比较高美学价值的植物造景,这样在植物选择上就忽视了对于生态价值的追求,产生了非常高昂的养护费用。

4.2解决措施

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设计者要有一个全局的思维方法,在园林设计之前就应该对各个类型的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特别是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不能仅仅苛求植物景观的观赏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植物造景策略,加强对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的树种、当地的植物。

5结束语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离不开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要创造出完美的景观,就一定要处理好建筑、环境、功能等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介绍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和原则,期望我国园林设计者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能够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动态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田哗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1.

[3]欧阳加兴.绿地植物配置探索[J].中国园林,1998.

[4]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杜,2000.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篇4

1.1植物选择

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2主要形式

2.1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在不同品种的植物搭配中,保证与周边环境整体状态相适应。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文性。

2.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2.3创意性

园林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统一的工作,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使其在特定的生长区域形成一种景观状态。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园林设计风格,人们在不同的园林休息区均能发现其设计特点。在整体结构安排中,可以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形成一种主次感,运用植物象征、隐喻和模仿等特征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另外,在花草点缀中进行整体形态设计,例如,利用花类植物点缀园林环境,将其拼成一定的图案或文字,可以是“自然”、“生态”、“和谐”等字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案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是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活泼感以及植物造景的设计感,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要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地操作中既要综合了解植物生长属性,又要在色彩、形态搭配中营造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6)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篇5

[摘要]:文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配置原则,品种选择及具体配置方式等内容。以便为保护或修复苏式古典园林和营建仿古园林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孤植;点种;丛植;群植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9019-02

一、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二三十种,多的有六七十种。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传统的观赏种类,一则可提高其成活率,二则体现地方特色。

按观赏植物学特性分类如下:

1.观花类,花是植物中变化最多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色艳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常绿和半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杜鹃、栀子、金丝桃、六月雪、瓶兰、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芍药、月季、白玉兰、紫玉兰、梅、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蜡梅、紫荆、绣球、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等。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是园中花台上主要品种;海棠、紫薇姿态花色都美,山上、水滨、庭院都可种植;山茶和桂花常绿且耐荫,茶花色艳花期长,桂花芬芳,种植也多;蜡梅、梅花傲雪开放,是冬季观赏的主要品种。另外,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迎合着“玉兰春富贵”之吉祥意义,更被广泛应用。

2.观果类,这类植物主要作为夏秋观赏用,或作为冬季点缀。常绿的有枇杷、桔子、南天竹、构骨、火棘;落叶的有石榴、花红、柿、无花果、构杞、枣等,其中枇杷、桔子果实金黄,味美,园中常作为专类园布置;南天竹、构骨、火棘红果经冬不衰,是冬季的重要观赏树种。3.观叶类,主要分为秋色叶类、彩色叶类和特色叶类树种。观秋色叶的有枫香、乌桕、银杏、槭等,观彩色叶的有红叶李、山麻杆、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红枫等,观特色叶的有八角金盘、棕榈、丝兰、瓜子黄杨等。其中槭树种类很多,叶色姿态均不尽相同,独植或群植都很适宜。

4.林木、荫木类,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树种,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朴、榉、槐、枫杨、楝、臭椿、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其中枫杨生长较快、冠大荫浓,园中应用很多。

5.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习性攀缘,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常用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铺地柏、紫藤、凌霄、葡萄等,其中紫藤还可修剪成各种形态,木香花清香秀丽,园中较多运用。

6.竹类,四季常绿、姿态挺秀、不择阴阳,池畔宅旁皆可种植,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与松、梅同喻为“岁寒三友”,在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紫竹、方竹、斑竹、罗汉竹、金镶碧玉竹、箬竹等。其中象竹大且直,多成片种植,紫竹、方竹竿叶纤细,多植于墙角,箬竹低矮成丛,多植于山上、石间,增添山林野趣。

7.草本及水生植物,草本常用的有芭蕉、芍药、菊花、萱草、书带草、诸葛菜、鸢尾、玉簪、紫萼、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虎耳草等,常植于花台;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莲、芦苇等。

三、配植方式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师法自然,讲究入画,主要配置方式有孤植、点种、丛植或群植等。

孤植,此种配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色香姿特点,所选植物一般为姿态优美或有独特个性的植株,常用于桥头、路口、水池转折处,尤其适合小空间的近距离观赏,常作为庭院植物的主题,如拙政园玉兰堂前的玉兰与桂花,网师园射鸭廊前的红叶李,小山丛桂轩侧的槭树等。孤植作为树群的点缀也很多,主要作用是打破同一树种单调,丰富观赏内容,如留园东北部象竹林前的广玉兰,西部枫林前的银杏。

对于稍大的庭院空间,孤植的树难以庇荫整个空间,为此还须以点种的方法在院内点种几株乔木,才能与环境协调。厅堂前的庭院若植树两株,宜一大一小,忌完全对称,如拙政园玉兰堂庭院,共有乔木两株,一大一小,大者为玉兰,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小者为桂花,起烘托陪衬作用。点种宜疏密有间并保持均衡,忌排成一直线或呈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此外,还须配置灌木花草,作为点种树的陪衬。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仅点缀数株乔木依然不能使浓荫匝地,这时就须点种与从植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才能形成枝繁叶茂的气氛。点种与丛植本身就包含有疏与密的对比,而乔木与灌木也自然有主从差异,因而只要配置适宜,便可自成天然之趣。

群植适用于面积大的空间,如山林等,大面积的群植,可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只是布置方式也不宜整齐划一,形体重复,而应做到大小、前后、左右相互呼应,错落有致。如怡园的梅林等,就是效果较好的实例。

四、具体植物配植详解

与建筑配合成景:建筑周边的绿化多起陪衬作用,选择树种应配合建筑的风格、形式,使其立面效果丰富,构图美观。建筑前面布置花木,宜选色香姿兼备者,并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通风与采光;临水的房屋,临池一面多不植灌木丛,大树也以不遮挡视线为宜,以方便欣赏水景;向外眺望的窗前多栽植枝叶扶疏的花木;走廊、过厅或花厅等处的空窗或漏窗是为了沟通内外,扩大空间,窗外花木限于小枝横斜,一叶芭蕉或几竿修竹,若隐若现,富于画意。

与山石配合成景:对于土多石少的假山,多半以较高的落叶树和较矮的常绿树错综配植,其下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花。整个山林从远处看去,莽莽苍苍、青翠欲滴,山林内枝叶相接,浓荫蔽日。对于以石为主的假山,主要针对于湖石假山,为了显示山石峭拔,一般树下少植灌木丛,树木数量和层次亦少,一般选择姿态古朴的个体。与石峰石笋的配植力求自然、入画,以南天竹、迎春、芭蕉、竹子、红枫为多。

与水体配合成景:水池旁的植物配植,对丰富水面构图起着重要作用。池两岸配置的植物,形体、色调往往互相变换,产生有节奏的对比。池岸路边的花木配植以稀疏为宜,常间植几株乔木或少许灌木,丰富景面的同时又不遮挡视线。水面倒影也是园内的一个重要景观,荷花睡莲栽植都应控制其过度扩展,山下、桥下与临水亭榭附近,一般不宜栽植荷花。

五、结束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在植物造景上也是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些对今日园林设计与民族特色园林创作仍然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篇6

从全国范围来看,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和方法,

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当然,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1、我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着力画意;另一方面,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短时间内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亭、台、楼、阁则能一蹴而就,有的将不同材质的石料堆砌在一起,不伦不类;有的在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公园内大兴土木,筑台建亭;有的乱择地点,在原来景观较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2、在园林建设中,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大力弘扬自然园林。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染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植物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总的来看,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有如下特点:

1、师法自然,回归自然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有幼壮苍老之体态差异,而且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它们在自己的空间内,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群落。

自然群落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栽培群落人为栽培的植物群落。它是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的,如最常见的果园、苗圃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始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

2、与“风水”密切相关

风水在我国被认为是迷信,是封建思想的瘤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有时也还讲究“风水”,

风水说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人对周围环境的重视远重于房子本身,林语堂曾对此作过论述“因为人人知道择居之道,要点不在所见的内部什么样子,而在从这所屋子望出去的外景是什么样子……”。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

风水说认为树木种植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而且树种选择也有讲究,如认为不可在大门前种大树,因为大树不但阻挡门前阳光,阻挠阳气生机入内,同时也不易驱出屋内的阴气;又认为“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槐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以及“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等。

这些看似无稽之谈,其实是先人对生物链的环环相扣的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会发觉其中奥妙无穷。

二、国外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及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

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篇7

1 需要遵循的艺术原则

1.1 学习自然的原则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设计要以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为前提, 在开展植物造景工作前, 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和分析不同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遵循学习自然的设计原则, 让植物景观更好地回归自然, 减少不必要的人为装饰, 从而更好地实现“崇尚自然”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1.2 因景制宜的原则

一般来说, 植物的种植应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喜好忌讳和造景目的。如对于松柏等植物, 经常把它们种植在烈士墓园等较为严肃的地方。此外, 植物造景无论是对于孤植、群植, 还是对植、行植和篱植等, 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景观主题来选择不同的造景方法。

1.3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的植物造景设计需要把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以设计出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来。这就要求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合理地引进无害、适生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以实现植物造景的审美性和多样性。

1.4 色彩搭配相宜的原则

植物造景的良好设计需要遵循色彩搭配相适宜的原则, 确保所种树木和花卉的颜色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场景气氛、生态环境等的协调性, 并能根据植物的形状和色彩等来突出主题, 衬托气氛, 以达到色彩搭配的协调相宜, 从而使人在观赏中感到放松和舒适, 增强他们对植物美的体验。同时,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还要考虑植物的不同色彩给人们带去的各种感受。如常见的乔木有银杏、紫薇、樱花、红叶羽毛枫、榔榆等, 灌木有紫玉兰、南天竹和月季等, 而常见的草花则主要有风信子、秋百合、麝香兰、蔷薇以及长萼水仙等, 这些常见的不同类型的植物都可以使周围的环境色彩更为丰富, 并在观赏的过程中能给人们带去舒适感和美的享受。

2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与其它景观搭配的艺术性

2.1 植物与周围建筑的结合造景

园林植物与周围建筑的良好配置能够形成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是园林绿化设计中进行植物造景的一种重要形式。植物丰富的色彩和优美的风韵与姿态能够为周围的建筑增添更多的美感, 并使其产生出一种动态的感染力, 从而使得建筑与环境之间更具有和谐美。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只有进行良好的搭配, 才能形成更具有美感的园林景观。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将建筑与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以产生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良好效果, 从而增强园林景观的欣赏美感。

2.2 植物与园林水体的结合造景

园林中的植物与水体的协调配合能够使人产生明净与开怀、近人的感觉。水体作为园林的“灵魂”和“血液”, 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园林植物多样化的色彩与姿态在水中产生的倒影能够增加水体自身的美感。但在植物与园林水体进行结合造景时, 要注意选择适合在水边生长的植物, 如鸾尾、垂柳和水杉等。同时, 植物与园林水体的良好造景还要考虑到不同水体的形状以及其产生的整体效果, 不能因植物的栽植过密而阻挡水体本身的美感。为了把植物更好地嵌入水体还要注意进行局部的造景, 以促使整体美感的形成。如在水中栽植荷花、岸边栽植黄馨等, 可以起到良好的局部造景效果, 并且能够增强水体整体上的美感。

2.3 植物与道路的结合造景

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其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植物与城市道路的科学配置能够使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各种人文景观进行“软”连接, 从而使城市道路向着人文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在进行植物与城市道路的配置时要注意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 既要注重植物自身的个体美, 又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和道路之间的协调美, 从而提升道路绿化的整体美感。

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置不仅能够增强园林绿化景观的美感, 还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造景设计时, 要遵循相应的造景原则, 加强其与园林建筑、水体和城市道路的协调配置, 从而真正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文玲.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5)

[2] 梅其元.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J].湖南林业科技, 2010 (8)

[3] 李翠萍.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原则及基本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篇8

一、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

二、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孤植树,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广西阳朔的“榕荫古渡”风景点,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亩余的大榕树而得名,这株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舒展、冠如华盖、浓荫匝地,使人产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2.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我市体育公园的植物配置,较好地采用了这一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

3.花坛,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如我市砂子岭;广场中心的圆形花坛,以几种有色植物组成几何图案,大块的色彩对比鲜明,形式活泼,使人赏心悦目。

三、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材料的组合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还是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及雕塑、喷泉等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

1.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

(1)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的景观有着明显的衬托作用。首先是色彩的衬托,用植物的绿色中性色调衬托以红、白、黄为主的建筑色调,可突出建筑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衬托用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建筑形体。另外由于建筑的光影反差比绿色植物的光影反差强烈所以在明暗对比中还有以暗衬明的作用。

(2)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着自然的。隐露作用,“露则浅,隐则深”,园林建筑在园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可以形成“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问路鸟先知”的绿色景深和层次,使人产生“览而愈新”欲观全貌而后快的心理追求。同时从建筑内向外观景时,窗前檐下的树干、树叶又可以成为“前景”和“添景”。

2.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虽然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在园林中,为求登高之乐或得自然之趣而篑土叠石成山,唐代画家王维说“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植物材料对假山石的重要性,同作画一样,不能忽视。裸露的假山石既无生气,而且四季毫无变化,如点缀一些文苔小草、紫竹伏松,立刻感到添上了生机,如同画家绘石点绿,顿增美感。园林水体也只有与园林植物组合才会有生气。园林植物不但可以净化水体,还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是水体和陆地的融合媒介。

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還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正如郑板桥的七绝“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根原在破岩中。千磨百击还坚韧,任凭东南西北风”数千年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等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样,以竹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偃而犹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种种寄情于植物之例不胜枚举。同时,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会使人触景而生情,产生意境的联想。因此,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测试题一 篇9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_________。而且还能___________

3.无病毒植物的鉴定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4.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5.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6.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7.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8.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_。

9.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10.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1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12.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13.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培养基的PH值范围是_______。

14.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培养室里的度一般保持在_________

A 30~40%;B 50~60%;C 70~80%;D 80~90% 2.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A Kt;B IAA;C NAA;D IBA 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_。

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 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__。

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

5.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_________。

A 成熟的老细胞;B 幼嫩的组织细胞;C 愈伤组织细胞D 番茄的受精合子 6.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A IAA;B GA;C NAA;D Zt 7.脱落酸(ABA)需要用_________法灭菌。

A 灼烧灭菌;B 干热灭菌;C 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

8.同一植株下列________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

9.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培养基丧失大量水分,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棉塞长霉,A 叶片细胞;B 茎尖生长点细胞;C 茎节细胞;D 根尖生长点细胞 9.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 GA;B IAA;C NAA;D Zt

10.下列不属于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作用的是_________。A吸附有毒物质;

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11.植物组培时,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

A 23~27℃B 25+2℃C <30℃D >15℃ 1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pH一般为_________ A 低于5.0B 5.6~6.5C 6.0~7.0D 7.0以上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若要表现其全能性,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

2.一般的说,PH值高于6.5时,培养基全变硬;低于5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3.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的粗壮。4.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越好。5.由性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胚状体,而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合子胚。6.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容易。

7.未成熟胚较小、较嫩、颜色浅,易培养;成熟胚较大、较硬、颜色较深,不易培养。

8.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

造成污染。

10.杀死、消除或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发生作用称为消毒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植物组织培养 2.脱分化 3.接种 4.外植体

五、简答题(共14分)

1.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4分)

2.培养基的组成是什么(3分);为什么要在配制培养基前配制母液?(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是什么?(3分)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探析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现代园林设计;要求;形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16-03

植物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环境条件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创造出与环境周围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的活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深入了解植物造景,可以更好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使植物造景与现代园林景观完美结合。

1 植物造景对植物的要求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与气候,以及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其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用于植物造景的植物应满足以下条件:1) 要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如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容易成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为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等问题。2) 要因地制宜。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必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所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得到统一;同时也要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或者通过引种驯化和改变立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3) 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去一部分植物。另外,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2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表现形式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其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式。

1) 孤植。是指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孤植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广西阳朔的“榕荫古渡”风景点,就是因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亩余的大榕树而得名,这株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舒展、冠如华盖、浓荫匝地,使人产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2) 对植。是指两棵或两丛树相对各植。对植可用在建筑门前、路的两侧、桥的两端等处,起到烘托主景的作用,或形成配景、夹景,以增强透视的纵深感。左右两棵或两丛树的重心应该与对称点一致,以形成均衡而又相互呼应的风格,显得生活泼。

3) 丛植。是指将三五株至八九株乃至一二十株同种或异种树木以不等距离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成为一个整体轮廓线的种植方式。丛植有较强的整体感,少量株树的丛植亦有孤赏树的艺术效果。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对环境也有较强的抗逆性。

4) 群植。是指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群植可采用纯林,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

5) 花坛。是指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花坛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为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如沈阳市砂子岭广场中心的圆形花坛,以几种有色植物组成几何图案,大块的色彩对比鲜明、形式活泼,使人赏心悦目。

6) 花境。是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在设计形式上是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是竖向和水平的综合景观。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的块状混植,立面上看高低错落有致。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般同种花卉要集中栽植。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作为补充,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花境表现的主题是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3 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绿化中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造景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的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也有着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现代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观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园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植物造景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nlc202309030600

1)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在重要或显著位置栽植市树或市花,利用其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造景,蕴涵浓郁的文化气息,可以对少年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也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们不仅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其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降低噪声,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造景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现代城市植物造景常常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

2) 植物自身的文化气息。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精品,有着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值得借鉴,特别是古人利用植物营造意境的文化成就。由于植物具有丰富的寓意和立体观赏特征,使得文人居住的园林、庭院充满了诗情画意,声色俱佳。古典园林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赋予其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其为当今的现代园林所利用,在全新的场所中诠释植物的意境,体现的是城市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因而植物文化最终呈现的形态是历史的、高雅的、传统的、城市的。

如果植物仅有境而没有情,那么只能算是花草树木的排列组合,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只有在利用植物造景的同时,进行意境的设计,使风景具有一种活泼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的统一,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作品。

3) 乡土植物的运用。由于环境恶化,人类愈来愈渴望回归大自然。园林绿化的主要宗旨是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园林。因此植物造景强调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较稳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绿地的生物量,又可以利用乡土植物造景,反映地方季相变化,更重要的是易于管理,可降低管理费用,节约绿化资金。

园林是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虽然生态学思想在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中被应用,但是往往只停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造景的生态理念就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造景。植物是一种具有生命发展空间的群体,是可以容纳众多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只有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理念运用在植物造景中,设计才更具有可持续性。

4 结语

园林植物造景是一门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一方面,它创造现实生活的环境;另一方面,它又反映意识形态,表达强烈的情感,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

1植物造景的作用

1.1 突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园林植物的色彩, 能够突出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性质, 在设计中将其它色彩与植物本身的绿色巧妙结合, 有利于提高风景园林的色彩和谐性和观赏性。植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将植物造景合理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 有效地削弱园林建筑物的人造感, 使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另外植物在风景园林中造成光影反差, 形成独具特色的观赏性。

1.2 衬托风景园林的组景效果

风景园林中的人造建筑物在植物造景的遮掩下具有神秘感, 植物的层次感对建筑物起隐露的作用;植物造景有利于调节日照辐射, 净化周边空气, 提高环境质量;植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等土壤问题;植物造景与风景园林中的山石、道路小径等相结合, 给生硬的山石带来生机, 形成独特的组景效果。

2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的配置不合理

植物配置是影响植物造景和风景园林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植物配置不合理, 就会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和谐性和观赏性。植物配置不合理首先体现在植物种类的单一, 影响整体设计规划;其次就是过分追求创新, 乱用树种, 将多种植物种类进行拼凑使用, 忽略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最后就是忽略植物造景与建筑物的协调性, 忽略植物造景的针对性、特色性以及季节性。

2.2 忽略生态保护原则

当下许多植物造景忽略生态保护原则, 注重设计的创新, 盲目追求国外的设计风格, 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稀有植物品种, 实现设计的初衷与植物造景的观赏性, 但失去植物造景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稀有树种的盲目栽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也不利于树种的成活率,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影响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与效果。

2.3 缺乏文化品位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要符合本地区的文化特色, 具有针对性、特色性, 表现出本土的文化品位与文化特征。当下多数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过于简单, 忽略景观的丰富文化内涵;也有部分景观设计偏离城市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过于追求创新而忽略风景园林的整体和谐性与规划性, 造成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城市文化不相符。

3植物造景的方法与注意问题

3.1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植物造景要服从风景园林的性质、功能、整体布局,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实现风景园林的性质和功能是植物造景的关键。首先植物的选择要遵循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 综合考虑建筑物、山石、水系、道路铺设等组景的效果, 选择适合的植物。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 要考虑时空的变化与植物生长规律, 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充分体现美感的植物;要考虑空间布局, 对具体园林进行合理布局, 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植物造景, 采用植物借景等方法表现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3.2 合理设计独立和群体景观

独立植物的造景设置在空间宽阔地带和焦点处, 形成风景园林的主要景观, 既能达到观赏性, 又具有遮荫的作用。在群体景观的植物造景上, 强调植物造景的均衡、配合作用, 利用植物造景衬托假山、建筑物、石路等景观, 形成独特的组景效果。群体植物景观中要以一种植物为主、多种植物为辅的方法, 在搭配的过程中注重植物颜色、种类的和谐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可以通过几何错觉、透视变形等形式增强风景园林的视觉感和层次感。

3.3 水体植物造景

水生植物占水面的比例要适当, 水体种植布局设计总的要求是要留出一定面积的活泼水面, 并且植物布置有疏有密、有断有续, 富于变化, 使水面景色更为生动。选择植物种类设计时要根据水体环境条件和特点, 因“水”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设计。种植设计时, 一定要在水体下设计限定植物生长范围的容器或植床设施, 以控制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生长范围。在园林水体岸边, 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 如柳树、木芙蓉等进行种植设计, 美化河岸、池畔环境, 丰富水体空间景观。

4结语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植物造景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丰富完善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还有利于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提高空气和环境质量。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要服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 并与其总体艺术布局相协调, 综合考虑植物造景在形、色、味、韵上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永箐.有关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 2012 (22)

上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处理办法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