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泥走进心灵作文800字

2024-11-30

花与泥走进心灵作文800字(通用3篇)

花与泥走进心灵作文800字 篇1

慢慢的,当阳光被乌云遮住,像是被投下了一道灰色的屏障,我看到窗外毫无生机的阳光,又想起了自己最近的坏运气,心情糟透了。

我周围的其他人好像一直有好运气在身,那些成绩好、礼物多的人,常常围绕在我的身边。而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没有好运气的、自怨自艾的小人物罢了。

我走出小区,忽然嗅到一丝花香,我像是被香味牵引着走去,原来是一池塘的荷花都开了。

一朵朵荷花像一个个舞者,姿势优美地舞动着,有的带着水珠绽开着花朵,有的含苞吐蕾,还有的像个少女似的,似开未开。阳光重又突破了乌云的重围,整片荷塘闪烁着金光。昨日荷花还未曾如此绚烂,今日的荷塘在自然的映衬下,既有曼妙身姿,又有着一种生命的英豪之气。

我沐浴在这阳光之下,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荷花一般如此绚烂?

突然,我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中,水中泛起了奇异的颜色。

那是浑厚的黑色,未沾一丝光芒,它静静地沉在池塘中,不知它积了多厚,更不知它已积存了多久岁月,能看见的,只是它扎扎实实地沉积着,像一名名忠诚的士兵,又像一位位朴素的园丁。

我仿佛看到它在荷塘池塘开挖时积蓄着,在别人往池里注水时积蓄着,在大风大雨中积蓄着。

它,是花下的泥土。

我从未这样观察过一株荷花,人们常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好像把淤泥当成一个不要好的朋友,有拒之门外的意思。但在我看来,一株完整的荷花恰恰需要泥土这样的生死朋友。

从前,我只看那娇艳欲滴的花朵,想象自己傲然挺胸的样子。而今天,我好像才明白,要想长成那样美艳的收获之花,更重要的,是扎实的沃土。那片沃土,需要坚韧,需要忍耐,需要日复一日的辛劳,这样,才得来那阳光下最闪耀的一朵。

无淤泥焉得荷花?

我曾经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够好,别人总是能强过我,也许我没有低下头来看看,别人脚下的土地有多扎实,而我正经历着泥泞爬不出来呢。

也许这一次次的失败,正在为我积淀好成长的沃土,若我整天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又如何成长为荷花呢?

阳光正好,那花与泥,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间,让它们走进我的心灵,共同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慢慢的,就算乌云遮住阳光,我依旧知道,我应当脚踏实地地努力。

有关走进心灵作文800字 篇2

说读书,我从小便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牙牙学语之时,就老爱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到处乱读。那时我已会用拼音识字,就自己看着书上的注音一字一顿地读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说勉勉强强能背出个一两句,却无法理解诗的意境,只知道说写得真好。若要让我说好在哪儿,我也就只能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

等我再长大点儿,能完全独自看书了,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一个诗人的情感,慢慢懂得了游子那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愁;感叹于诗人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的无奈,惋惜一代才子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怀才不遇,更感动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份忠诚。

我爱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渐渐走入我的心灵。我迷上了一些世界名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经典之作一一《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并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仁爱。就像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提倡的“仁者爱人”那样,每一个真正的君子,每一个真正的仁爱之人,都首先要具备一颗博爱之心,先爱别人,再爱自己,我为人人,人人才会为我。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有一句台词说的好:浓缩的都是精华。这本书虽然不厚,但里面蕴涵着的爱却无比厚重,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如果没有了爱,太阳都将变得黯淡天光。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人类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嗜书如命的女才,它的功劳更是不言而喻。3年级时,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语文成绩也因此提高。这使我更加喜爱读书了。每个单元的作文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名言典故信手拈来,好词佳句如潮如涌。不到一节课工夫,我就把作文写完了,得到老师的好评每次都有。

花与泥走进心灵作文800字 篇3

家门前有一口塘。鸟儿着陆的塘。

平静、宽广的水面上时常漂浮着一两根稻草。塘边总有几个人在漂洗衣物或戏水聊天。小时候的我,则经常玩打水漂。在路边随意找块石头,用力仍进水里,却总是不能看见它又跳出水面。希望,一次次随石块沉入塘底。

这口塘年岁已大,伴随了这村子里几代人的成长。下水抓鱼,冲凉;用水浇灌。经历了许多的事,经过了太多的年,可是它依旧那么清澈,依旧没有干涸。小时候总不明白,靠岸的地方一次次被污物弄脏,但过一会儿又干净了,洗衣粉的泡沫,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见了。这时,塘变成了神秘的事物,仿佛能吞噬许多生命。于是,开始害怕和水有关的东西。长大后,才终于了解,湖面的尘埃总会沉入湖底,在一个永不见天日的地方堆积,湖,因此而永远澄净,永远拥有着生机。

或许是因为人就是水做的,所以,水像极了人。当源头枯竭,再悦耳的水声都会消失。那一谭清泉,总有一天会成为死水。塘边,有一条臭水沟。浑浊的液体一天天流过,却一天天更加脏乱。没有源头的事物,总会消亡。那无心的人呢?

过去总以为只有孩子才能被称为清澈。到了现在才慢慢了解,清澈,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从未被污染的清澈,婴儿般的纯真;一种是沉淀后的清澈,就像那口塘的深沉。

没有人不会经历成长,没有人不需经历社会。总有一天,那个可爱的孩子会度过艰难,走过辛酸,就像一块有棱角的石头被迫磨圆。有一天,他会长大,他会懂得处世,学会圆滑,会急功近利,心生浮躁。生命的池塘中,漂浮着泡沫,多少真,多少假;心灵的池塘中,燃烧着大火,多少烟,多少惑。

当心的塘被污染,被停滞,人,又是否是死水一潭,朽木一只。

世间总有不洁的存在,没有人能够逃避,为什么不学着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宽广,让心中的水不停流动,沉淀塘面的污浊。那些灰尘,会慢慢成为我们的养料。生命,因此更加深厚。

上一篇:集体生日活动主持人串词下一篇:实习护理个人简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