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2024-09-05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共14篇)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1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我们将打造一所学生从喜欢到依赖的网络学校

我们将打造一所家长从期待到信赖的网络学校

(以下称协会)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网络互动教学的有关构想:

关于合作

合作双方本着协作共赢,共同成长的理念打造网络课堂,其中协会负责技术类相关工作,网校负责该项目的整体运营,双方诚信合作,共同发展!

关于技术

技术类所有相关工作由协会尽快建设调试试运行。关于运营(前期)

构想及我们所需要的支持

身份类:协会相关人员及身份的确定,确保市场运营的规范性以

及诚信度,我们还构想成立“青海省家庭教育及学习方法指导中心”组织,以期更好的进校活动,扩大社会知名度,成为成功运营的基本保障。该协会的负责人由网校方承担。

硬件类:成立专门的网上课堂团队,命名,制作整套课程CI,创办具备特色的学习网站,落实相关的资源及课程。

师资类:网校负责培训一批优秀的学习方法指导老师。关于市场运营:另有专案说明

市场的构想:名师课堂的打造,社会形象的建设

公开课的构想:我们将联合中小学校进行学校家长学校的建设,把进校宣传做到位。

招生的构想:以成熟地区为模式,标准复制。

关于发展:

自主的招生成为利润点

网站的建设最终成为盈利的指标

覆盖青海省内各区县,标准复制,收取信息费成为盈利指标 精选优秀教师成立工作室,收取信息费成为盈利指标 合作各大培训机构,打造更多的远程成人教育类课程盈利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2

一、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高等财经类院校《审计学》教学过程中, 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法, 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有利于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审计学》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案例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 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是以案例为线索, 以理论分析为前提,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开设《审计学》课程的各高校必须积极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 以深化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理论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互动, 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 而是单纯地接收、理解和记忆的弊端。从分析具体的案例出发,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思考, 掌握蕴含在案例中的理论原理与知识, 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为满足《审计学》案例教学的需要, 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要增强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 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而且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补充教案;不仅要深入审计实践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的真实案例, 并对不同案例进行分析、筛选、改编和包装, 使之系统化和典型化, 同时要在课堂上恰当运用, 在案例讨论、分析和评价中当好指挥。这样, 最终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设想

(一) 关于教师的配备

配备合格的教师, 是顺利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1. 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敬业、博学和创新。

(1) 敬业。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要实现真正的敬业, 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有忠心。要热爱党, 热爱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忠心耿耿,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乐于奉献。二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合格的任课教师, 要用优良的品德陶冶学生, 用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 用高尚的人格激励学生, 用慈母般的胸怀关爱学生。三要有恒心。任课教师要具备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 从投身于教育事业的那天起, 就把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无怨无悔、无所保留地奉献给学生, 奉献给教育。

(2) 博学。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 必须认真读书, 加强学习, 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 努力做到多思慎思, 潜心钻研, 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在博学过程中, 切忌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肤皮潦草, 不求甚解式的“滥学”;切忌心中无数, 目中无人, 骄傲自满。一定要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要养成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 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真正为人师表。

(3) 创新。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 在教学领域的创新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育思想的创新。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深入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二是教学内容的创新。任课教师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学研究, 注意反映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新成果和前沿学科动态;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任课教师要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座谈式、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等方法, 利用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感性认识, 使抽象的理论丰富和鲜活起来, 达到既使学生获得知识, 又开启其心扉的双重目的。

2. 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和教学能力较强。

(1) 专业知识扎实。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 应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和丰厚的相关学科知识, 要熟悉审计、会计、财务管理、财政、金融、税收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前沿动态, 尤其是对审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认识、新观点和新方法要摸清吃透, 对本学科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要进行归纳、汇总和提炼, 以便随时运用到课堂案例教学之中。

(2) 实践经验丰富。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 要随时掌握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和审计工作经验, 要经常深入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 以便广泛地收集资料, 补充、修订和完善审计案例, 提高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能力较强。

开设《审计学》案例教学课的教师, 要具有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组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每次授课前要做到:心有灵犀, 腹有良谋, 胸有成竹, 厚积薄发。授课中要做到:引经据典, 洋洋洒洒, 有的放矢, 一语中的。说理:立论精辟, 见解独到, 观点新颖, 论证有力;分析:条理清晰, 逻辑缜密, 结构严谨, 分析得当;举例:信手拈来, 资料翔实, 恰如其分, 言简意赅;结论: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 结论可靠, 令人折服。授课后要做到:解惑答疑, 热心辅导, 诲人不倦, 共同提高。

(二) 关于案例的设置

设置恰当的案例, 是保证《审计学》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选择、编写审计案例时, 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内容, 应以审计业务活动为主体,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 将从国内外广泛收集到的审计案例进行精心整理, 认真分析,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最终选编出全面系统、科学和实用性较强的审计案例, 以便达到学以致用、指导审计实际工作的目的。

2. 典型性原则。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错综复杂, 被审企业的作弊手段花样翻新, 决定了审计案例千变万化。因此, 教师应从众多的审计案例中分门别类地选择整理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 以构成《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基本内容。选择的每个典型案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能充分运用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进行较深入的解剖、分析和评价。惟如此, 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3. 系统性原则。

《审计学》案例的设置, 在整体框架上应遵循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规律, 按课程内容及授课顺序选编系统性的审计案例。案例的内容除典型、真实、适用外, 还要理论联系实际,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既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又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 以便激发学生在掌握运用已知的同时, 积极思考, 探索未知。

4. 真实性原则。

教师收集、编写的审计案例必须真实, 这是审计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真实, 是指案例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忌胡编乱造, 无中生有;切忌捕风捉影, 随意夸大或缩小;切忌张冠李戴, 信口开河进行演义。通过对真实可信的审计案例进行层层解剖, 认真分析,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借鉴性原则。

《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内容应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的方针。国外审计案例教学中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和案例, 但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审计管理体制有所不同, 实施的财务会计制度也有差异。因此, 选编的审计案例应以我为主, 尽量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 体现我国审计实务的特点。

(三) 关于案例的实施

案例的圆满实施, 是《审计学》案例教学的核心。实施案例教学时可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 课前——布置案例, 精心备课。

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 上课前必须认真研究审计教材, 广泛搜集准确详实的参考资料, 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以便对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摸清吃透, 对本学科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和提炼,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编写好讲义。具体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布置课前案例。课前案例是引导案例,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先熟悉本案例, 再阅读教材或相关文献资料, 以利于对案例的理解。二是提出要求。这里的要求可以是理论分析, 也可以是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但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三是个人分析。学生根据初步掌握的理论或技能对个案进行独立的分析, 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中——组织讨论, 用心讲评。

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用心讲解。这是《审计学》案例教学的第二步, 具体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 可按问题或兴趣等做适当的分组, 给予适当的时间, 让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是课堂发言。由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教师和其他小组可以质疑或表述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教师讲评。在学生对审计案例进行讨论, 作出分析和评价后, 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 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 阐明案例分析的重点、难点, 指出学生分析的优缺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评价是否正确, 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3. 课后——提交报告, 热心辅导。

学生提交学习报告, 教师进行热心辅导。这是《审计学》案例教学的继续, 具体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布置课后案例。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 对所学知识、方法起到检查、考核和巩固的作用。二是提交报告。根据布置的课后案例, 若为理论案例需提交专题论文, 若为实践案例可以提交审计报告。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也是期末本门课程考核的依据之一。三是教师课后要认真进行辅导答疑。争取使每个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都能够全面把握, 尽量不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留有疑问, 且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 实施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1. 正确处理培养目标定位与课堂教学理念的关系。

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教学理念则决定着用什么方法来培养, 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正确解决这一问题, 充分认识到《审计学》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理解审计理论, 掌握审计技能, 提高综合能力的价值, 才便于《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推广。

2.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是明显的,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其弊端在于对知识的掌握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反过来讲, 传统的理论讲授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教师能充分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传授知识的连贯性和高效性特点。因此, 在实际运用时, 应取长补短, 结合使用, 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教学计划的关系。

案例教学的实施必然涉及到教学计划的改进。因此,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科学把握教学进度, 精心实施案例教学, 是达到案例教学目的的关键。否则, 完不成教学任务, 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讲授时, 要浓缩审计理论, 将一部分理论融入案例之中, 提高课堂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4.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审计实践, 应始终贯穿审计理论的讲授。理论教学也并不是纯讲理论, 可以穿插讲解审计案例。对案例的选择和准备要高质量。除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外, 还要注意案例本身既不能过于复杂, 又不能过于简单, 要将审计理论融于审计案例当中, 要以教学目的的充分实现为选择的主要依据, 同时兼顾学生的特点, 照顾大多数人;教师要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有价值的引导性问题。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是《审计学》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5. 正确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在案例教学中, 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要克服以自己为核心的心态, 转变学生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心态, 营造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潜心准备, 灵活引导, 广泛收集, 精心编写和选择审计教学案例。使审计案例典型、综合、曲折、有难度, 与审计理论相关, 同时应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案例。而学生则要积极配合,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 案例教学法才能在高校审计课堂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3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措施

分层教学是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差生。

1、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有的是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懒于开口,怕吃苦,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然后再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但是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动机,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突飞猛进。

2、教学目标分层。

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因此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引起冲动,激发热情,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长此以往,两级分化现象愈加严重。只有进行目标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事实上,新教材无论在教学大纲上还是在教材内容上也作了明显的层次划分。

3、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教材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用小黑板或导学单出示各层学生的目标及任务。

4、作业分层。

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一样,单纯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和一些操练,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悦。那么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如何利用作业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扩大知识面呢?对此,在分层教学中,除了上述内容分层外,课后作业也进行了分层,但是课后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教师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4

他接着问,那你算是我现在什么人呢。

奥,你啊,你是我心里的未亡人。

曾经以为时间真的是万能的,让滚烫的热水变凉,会磨灭发生的痕迹,改变来去的轨道。可惜好像我错了几步,或者是时间它不及眉眼长,我需要它一点一点长大。跟你说分开的第一天,我觉得好像脱去了一切束缚,我跟同学去校旁边喝柠檬茶。她正经地跟我说,夏天不要多喝柠檬之类的东西,柠檬是感光水果,会让人更容易晒黑。我无所谓地用吸管搅了搅手里的水杯,说,诶呦。姐姐我什么时候怕黑了。话还没说一半,突然想起你跟我说让我负责白,你负责晒黑。这样多搭调。心绪停了停,我放下手上的柠檬茶,喝起了白开水,同学说我什么时候这样乖巧听话。我没说话,也许只有我知道,最后时间流入大海,无声无息,然后才明了,一切的发觉或是光阴里的故事总是从告别开端。

我是什么人呢。我宁愿把自己伪装的让别人觉得我是整天就会哈哈哈哈,笑点低,很无脑的人。我也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难过,烦闷和压抑,尽量做到不抱怨,因为我知道根本就没人喜欢听抱怨。所以让我至今遗憾的事情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你大概又是一笑而过,你不需要这样的形式主义。那让我说给你听一些话吧。

你跟我说你的近况,我说恩。心里说着一句。你就这样一直往前走吧,路上你爱过的人我都在为你细数着。

你跟我说你可不可以唱支歌啊,我说恩有点儿扰民,不行。心里说着一句。我怕我唱歌走调你不欢喜。

你跟我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啊,我说恩还好。心里说着一句。其实今天我好像又犯二了,被谁捉弄了。

你跟我说你可不可以每天不要这么冷漠啊,我说恩还好。心里说着一句。什么时候走的累了停下来,那么我会快步跟上给你一个拥抱

你跟我说你可不可以也喜欢我一下啊,你看我给你写过那么多情书。我说恩这个不好。心里说着一句。我不善于表达怎么办。

整个城市的路都记不清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得家旁边标志性建筑就行;

通讯录里绝大多数人的电话都背不出也没有关系,只要手机丢了能有个放心打的号码就行;

生活中有太多理不清头绪的事也没有关系,只要能把最重要的东西守住就行

但是真抱歉,我丢下你三次。回头了三次。

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回忆,回忆是一场梦,带你回到心底最初的源头。源头会告诉你未来的去向。

分开第三天,我跟朋友说起你。他真的生气了。他为了你和我生气。他开始毫不保留地骂我。

说我总是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从来没尝过没有人陪伴的感觉,从来不缺人关心和保护。永远也不知道人心的可贵。

我打下这些字的时候,他问我疯了么。把这些东西放到这里和你啰嗦。

我只是突然觉得,总有人写下文章被很多人鼓励青睐,不过是因为在那段感情中我们处于弱势,被动的那个。如果像是我,曾经我们之间的主导者,什么都顺着我来。他们最多说我一句忘恩负义,对感情很烂。

我抹了抹眼泪,笑着对生气的朋友说,今天天真热,眼睛都出汗了呢。说完就跑开了。

一段过期的感情教会彼此很多,这就够了吧。你不再思及于我。我想起你时但愿也不会有什么莫名地停滞。

我开始慢慢改掉我的破毛病,心口不一,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拒人千里。

说到你,我是真的想忘了你啊,可是连输入法都认得你了。这有点儿糟。

一想到多年以后你回头看,你可能会发现你并没那么喜欢我,要自己把那些呕心沥血默默付出重新来一次,显然做不到。

然后你明白,当时只是狂热地喜欢那个全心付出的自己。我好像有点儿难受,心里坠着疼。

但是这又怎样呢。回不去了。不能改变的便享受吧。

多感谢你说过那么多让我动心的话,那么多做过美丽的.梦。我也要开始想着下一个在人潮中走过的,哪一个是我的主角。

也许我还会等着一个人带我回家,开心和悲伤都替他分享。

等着一个人带我回家,在我的眼里只有一个人的想象。

你看,你让这么不安分的我开始遗憾自己过去的岁月,你很厉害的。

你的未来会比我更好。尽管这其中不再有我。

说到这歌。我怎么会不祝你幸福呢。

你离开我这么个祸害,活的要更明媚招展。

你也是改了网名,原谅我过往的荒唐。有朋友和你说,可是你终究也忘不了。

你说。可以的。我已经忘了。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5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应该是根据《苹果里的星星》这个故事改写的,原文记叙的是一个美国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改编了后故事出现了很大的不协调——文中的小男孩称“我”为“大哥哥”,合理地推算,作者应该是十五六,最多十七八,但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的议论冷静而深刻,远超一个孩子的阅历。对于教参所说的“充满童真童趣”我是不能苟同的。

这篇课文5个自然段,叙事+议论,这样的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也是值得让孩子初步感受的。把前面4个自然段说成一句话,是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的要点仍然是抓主要人物,抓人物的主要行为。

如果这篇文章刊载在报纸杂志上,最大的目的应该是消遣式(鸡汤式)的,让普通读者在瞬间领悟到创造力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而已。但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领悟到这层意思,就不能是主要阅读目的了,只能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附加值。那么,怎么用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呢?抓两个词的理解,一个是“循规蹈矩”,一个是“魅力”。

循规蹈矩:循,依照。规,圆规。蹈,踩。矩,曲尺。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规则,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规则,不敢稍作变动。准确理解了这个成语后,追问:在这篇课文中循规蹈矩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看到人们都是怎么切苹果的?讨论: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引导学生思考:看见别人这样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缺乏了主动思考,这就是盲从。从而深刻理解到“循规蹈矩”这个词中所包含的拘泥于规则的守旧。因为已经习惯了,总沿着一条路走,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魅力”怎样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这个图案为什么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鲜为人知”,因为拦腰切苹果的太少了,而能发现“五角星”的人更少,这是许多人都没能发现的,所以有“魅力”;因为这样的切法与众不同,所以有“魅力”。这样的“魅力”直接体现在“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一句中的三个“传”字。回到前面的故事来看,小男孩是非常积极地主动“传”给我的,这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人们天生对它充满了渴望。

“循规蹈矩”的时候太多了,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小对生活和世界保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就是拥有了“魅力”。在对“循规蹈矩”和“魅力”这两个词的追问中,希望学生能领悟到这一层。

作者:田小秋

公众号: 时间的流里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篇6

一、课题界定:

1、“网络环境”指学校计算机教室网、校园网、因特网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库。

2、本课题以学校为单位,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如何教和如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并建好锡山教育资源中心等问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优秀教学案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范例。

二、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背景:社会发展呼唤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表现在:

(1)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而学校教育的趋势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转变成为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方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

(2)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地区背景:我区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并具有研究该课题的条件。表现在:教师培训工作已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许多老师家里已购买了电脑。全区基础硬件设施与环境已基本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与学模式;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研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的学习模式,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2、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信息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习整合研究。具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技术支持。发掘、总结并评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帮助教师在理解、迁移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发掘、总结并评介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

2、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教师培训研究。根据我区的区情和需要,具体包括研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标准;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开展面向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

3、信息技术装备和利用研究。总结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设备配备、使用管理及其他组织实施方面的有效措施和经验;研究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帮助学校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学校管理及组织保障和必备的技术支持。

五、研究价值: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使教师的作用、学生的能力要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为: 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仅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学习网络的促进者为了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计划、组织和协调,教师必须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对学生的价值: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善于实践的人才。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何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创新知识。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

六、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搜集国内外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七、操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1、2011.4-2011.6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2、2011.6-2011.8完成信息中心设备安装工作,建好网络平台,安装有关软件,整合首批资源;完成软、硬件应用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3、2011.9-2014.9选择优秀教学案例,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展示现场会。全

面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同时积累材料。4、2014.10-12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论证。

八、预期成果及体现形式:

本课题总的预期成果除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和案例外,其它成果体现形式为:

1、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利用网络实施各种管理和服务,师生的信息素质明显提高,学会运用Internet上网查找、筛选信息,中青年教师会使用创作工具,开发网络资源;人人会运用网络技术,教育信息观念普遍形成。

2、学生能养成一种全新的、基于Web形式的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模式。开设网上学习课程,开展基本网络的协同式学习活动。

3、学校网上资源(软件、课件)数量有较明显的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4、规章制度更加具体和完善。校园网良性运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形成完善的运作体系。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应用于教学, 其优势不断涌现, 网络交互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中医疮疡病》的教学特点符合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 将教学内容涉及的有关图片、动画、录像等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融入到网络课程中,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

目前, 我国国内中医疮疡网络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也初具规模, 如湖南中医药大学自主开发了中医外科数据库;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了《中医疮疡病》网络版;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医疮疡病资源信息港等。这些数据库中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放置在国际互联网上, 提供全球范围的数据检索服务, 为中医外科的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也因此成为中医疮疡病研究中的热点。

1 构建内容

(1) 将校园内的硬件资源进行整合, 提高校园内的有限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一个“中医疮疡病”数据库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这一局域网, 构建校园智能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平台参与学生的现场讨论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进行个别指导等, 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样, 大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此信息数据库, 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在校全日制学生根据教学安排, 可以在中医疮疡病互动信息平台实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通过网络实时解答或直接面对面解答。每学习一定的病种后, 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病例分析, 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 把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不必再反复解释课程中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 而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临床能力上来, 使学习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能体现个性的自主学习方式。

(3) 运用中国所具有的中医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 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网络科学技术等方法, 对中医疮疡病网络交互式教学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丰富和发展中医疮疡病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 指导中医疮疡病的临床教学, 探索建立中医疮疡病网络交互式教学新模式。

(4) 网络远程教育中, 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按一定进度学完大纲要求的内容, 及时完成自测练习;老师及时在中医疮疡病互动信息平台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每学完一节, 老师便在中医疮疡病智能互动平台中进行1至2次实时病例讨论, 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

(5) 可以参考医师职称考试的计算机模拟技能考试, 将临床资料 (疾病图谱、必要的文字解说、必要的辅助检查等) 进行组合, 建立《中医疮疡病》数据库———试题库。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中医疮疡病各章节的自我练习, 这是在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没能很好地提供临床见习的情况下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最好方法。

2 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一是在丰富和发展中医疮疡病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 争取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网络技术诠释中医理论, 并指导中医疮疡病的临床教学;探索建立中医疮疡病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

二是构建中医疮疡病信息资源数据库, 为学生提供强大的检索引擎, 方便信息的获取,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分析问题, 选取恰当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存储或是做出相应的变换, 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达到资源互动的目的。

三是搭建“中医疮疡病”智能互动平台, 可提供交互性学习情景, 使得沟通更加方便。

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由于互联网拓扑结构复杂, 局域网数以万计, 客户终端相关信息的输入和保存要求数据统一性及内容一致性比较困难, 在系统建设当中, 应当重点解决客户端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的不安全性和一致性。

4 信息交互平台开发工具的选用

ASP.NET是微软公司的一项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它指Active Server Pages (动态服务器页面) 运行于IIS之中的程序, 可以使 (嵌入网页中的) 脚本由Internet服务器执行, 是一种用来生成动态交互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应用执行开发环境, 即Windows Server+IIS+SQL SERVER+ASP组合。

ASP.NET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1) ASP.NET拥有更好的语言支持, 一整套新的控件, 基于XML的组件, 以及更好的用户身份验证。 (2) ASP.NET通过允许编译的代码, 提供了更强的性能。 (3) ASP.NET几乎全是基于组件和模块化, 每一个页、对象和HTML元素都是一个运行的组件对象。在开发语言上, ASP.NET抛弃了VBSCRIPT和JSCRIPT, 而使用.NET Framework所支持的VB.NET、C#.NET等语言作为其开发语言, 这些语言生成的网页在后台被转换成了类并编译成了一个DLL。由于ASP.NET是编译执行的, 所以它比ASP拥有更高的效率。 (4) 用户身份验证带有帐号和角色。 (5) 具有更高的可伸缩性, 更强的性能—编译代码, 更容易配置和开发。 (6) 世界级工具的支持, 基于XML的组件。 (7) 威力和灵活性。 (8) 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 其实现完全依赖于虚拟机, 所以它拥有跨平台性, ASP.NET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几乎全部的平台上。

鉴于ASP.Net技术的诸多优点, 因此在开发网络教学信息交互平台时, 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

5 网络数据库选用

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 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产生于60年代末, 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本信息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 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数据库, 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 在功能管理上也比Access强得多。如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 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等方面。因为现在数据库都使用标准的SQL语言进行管理, 所以如果是标准SQL语言, 两者基本上都可以通用。SQL Server还有更多的扩展, 可以用存储过程, 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

6 特色及创新点

6.1 特色

运用中国所具有的中医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 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网络科学技术等方法, 对中医疮疡病网络交互式教学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丰富和发展中医疮疡病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 指导中医疮疡病的临床教学, 探索建立中医疮疡病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

6.2 创新点

构建中医疮疡病信息资源库, 为学生提供强大的检索引擎, 方便信息的获取。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分析问题、选取恰当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存储或是做出相应的变换, 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达到资源互动的目的;搭建中医疮疡病交互式平台, 提供交互性学习情景, 使得沟通无障碍。

7 对促进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 依托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为中医疮疡病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 使得学生和教师能更充分应用校园内的硬件、软件以及网络资源。

(2) 传统的中医疮疡病教学模式是以黑板、教材、挂图、粉笔等为媒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将网络交互式应用于教学,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及教学质量。

(3) 通过网络交互式教学改革试验, 培养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疮疡病》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而提高《中医疮疡病》课程教学效果。

(4) 创造有利的网络信息技术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中医疮疡病科研工作, 通过科研提高学术水平,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大千.关于运用网络交互平台开展教学指导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1, (22) :IO230.

[2]胡琴, 吴俊.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科技广场, 2008, (11) :65-66.

浅谈网络教学模式的实施 篇8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问题;对策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巨大变革。

一、网络教学的实施

1.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建立网络教室,保证每一台学生机可以上网。各办公室和教室也都连入校园网,保证教师可以上网。同时,积极动员家长配合,实现学校、家庭远程互动。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由专门技术人员编制网络教学环境系统。

2.建立组织体系

学校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电教骨干教师成立电教领导小组,制订计划,组织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成立以计算机教师、电教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的信息综合教研组,具体负责网络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确立师资力量雄厚、计算机水平高的教研组进行网络教学的实验推广,并定期开展各学科组网络教学公开课。

3.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使教师明确网络教学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这一全新的教学形式带来的深刻影响。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技能操作,掌握网络技术以及网络教学技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这样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既学到了网络技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4.开展网络教学的环节

(1)精选内容,制订计划。学期初,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出各学科本学期网络教学详细的单元实施计划表和具体的单元计划实施时间表。之后在教研组中针对这一计划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对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加以讨论论证。这样充分保证网络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2)内容监控,加强管理。网络世界信息纷呈,良莠并存,一些学生偷偷地去一些不良网站,一些学生把互联网当成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的工具。这些现象如果蔓延开来,将严重影响网络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加强内容监控,加强管理。

(3)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课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在一个明确的单元计划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借助于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少数学生学有困难,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适当个别指导。对于有天赋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4)网络教学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成果之前及时制定出评价量规。有了具体的评价量规,就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一个客观有效的量化评价。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多。要进行畅通的网络教学,学校、家庭、教师所具备的硬件条件都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而且还存在资金投入周期短、更新快的特点。同时,进行网络教学,对人员的培训和软件方面的要求也将付出大量的劳动和资金,而西部广大学校教育资金还很短缺。

(2)内容难控制。中学生由于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且自制力差,容易被网络上许多新鲜事物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网络教学的实施。监控学生学习的内容难度还很大。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上网关注网络教学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3)教学组织管理有待改进。还存在个别教师对网络教学重视不够,无法转变教学观念,因此对网络教学投入的热诚不够。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

2.解决措施

(1)积极呼吁、争取国家及地方对学校网络教学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西北偏僻、边远学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部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之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同时,学校也要高度重视网络教学,并作为学校未来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2)加强上网的有效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做好引导,加强课前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和个体道德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是网络教育的关键。利用学校各种宣传方式,让学校、家庭两方面加以监督。在此基础上才放手让学生主动进行网络学习,从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联网入口”。

(3)积极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网络教学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多搞一些网络教学公开课、观摩示范课,让教师充分感受网络教学潜藏的巨大優势。同时,把网络教学充分纳入学校及各教研组、各学科教学计划中,加大对校本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

总之,网络教育正促使教育教学发生着巨大变革,以适应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面临着一场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历史使命感来从事这项神圣的事业,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感受法律的尊严》教学设想 篇9

本课由“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

“我们身边的规则” 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生活离不开法律”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谁都不能违法”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并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认清犯罪危害”告诉我们犯罪的危害。通过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不仅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灾难,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设想 篇1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是: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如下:

1、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在这些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室”变成了“学室”,是同学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是学生施展聪明才智的场所,是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时间由学生自己主宰,课堂的空间由学生主宰,课堂的学习活动由学生主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发动者、参与者。

2、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谓“新学法”,是与“新教法”相辅相成的,有了“新教法”,就自然有了“新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3、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一是指导课堂结构、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所呈现的特色。从这个方面说,只有形成新特色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新课堂”。二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新风格。从这个方面来说,只有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新课堂”。

4、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教师在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运用新的教法和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最高、最新的教学境界。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多媒体网络环境      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明确知识结构,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课堂教学,采用灵活的语言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便利

多媒体的出现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适用于多种教学情况。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展现丰富的语言教材时,如果教材的内容量比较大且文章比较复杂,教师选用简单的语句进行解释是很难达到最初的教学要求,这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轻松地解决语言教材量大给教师所带来的困扰,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一)建设网络语言环境平台

听、说、读、写是贯穿英语语言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点,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针对这四个基本点的训练是很少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加强学生这些专业技能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良好的网络环境为英语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了网络,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聊天时使用英语。因为根据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当面使用英语和同学进行对话,会导致心情紧张,从而不能正常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英语聊天,就不会产生紧张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英语知识,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利用网络环境搭建英语对话环境

在英语教学中,会话练习是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模块。教师在进行英语会话练习时,可以通过网络和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为对话练习搭建良好的英语对话环境,这样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会话练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对话短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会话内容继续进行对话,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三)利用网络环境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英语阅读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阅读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英语文章用声音、图像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出来,冲击学生的视觉,这样教师再进行阅读文章讲解时,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

(四)通过网络搜索语言材料

知识语言的利用是多方面的,课程和教材中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了网络,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来拓展知识范围。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一些习俗,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力。高中英语教学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以及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等。总之,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燕.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196.

[2]李秀梅.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168.

[3]王亮亮.高中英语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08):23.

[4]陈小平.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4(07):131-132.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12

一、绿色互联网构建设想

(1) 全民意识的构建设想。对于网络中存有诸多的负面因素, 不仅互联网管理机构存有诸多不足之处, 而且民众对绿色互联网建立的意识也不强。对于很多人而言, 网络就是一个发泄、娱乐的平台, 人们在网络中的言行概不需要付思想道德的责任, 因此也就造成网络文明环境的恶劣。如果所有的民众在这个虚拟社会中能够持有跟现实社会中一样的道德水准, 那么其不仅是全民意识的提高, 也是绿色互联网建立的有效实现。 (2) 加强人为管理的设想。要实现绿色互联网的构建, 那么互联网安全管理这一块至关重要, 如果安全管理在我国有严格、有效的执行, 那么运用系统漏洞散播非法信息人员也会大幅度减少。在安全管理这一块, 目前我国比较注重安全防范体系和等级保护上的管理。在本文的设想中, 不仅要加强防范体系和等级保护技术上的管理, 同时也应有效发挥人为管理的职能, 作为人员而言, 其才是发挥主动防御、保证网络安全的关键, 从本质上讲, 再全面、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 其也是由人制造, 只要是人为制造, 那必有对技术漏洞了解的人员存在, 一旦漏洞泄漏则会造成对互联网不同程度的破坏, 那么加强人为管理才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也是实现绿色互联网构建的基础保证。

二、绿色互联网建立的实施方案

(1) 成立专有机构。作为互联网的主管机构, 电信部门对互联网的管理还存有不足之处, 而作为司法部门, 主要负责对破坏互联网的人员的抓捕和证据取证, 并不是一线管理的职能部门。因此成立专有机构对破坏网络文明的人员进行监控是必要的措施, 对于触犯法律的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追踪地址, 并且及时反应给司法部门, 保证互联网的绿色构建。这样的机构可以由警方人员组成, 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这个机构授权, 对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煽动和诱导犯罪、损毁他人名誉、欺诈侵权、黑客攻击、传播色情信息等非法信息可以实现一线追踪管理, 并且迅速组织抓捕行动, 防止时效性造成违法人员的逃逸, 从而为绿色护理网的建立做保证。 (2) 提高民众的互联网道德教育。提高民众的互联网道德教育, 是实现绿色互联网构建的一种重要措施。但是, 如果只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教育宣传措施、网络平台上不痛不痒的教育宣传等, 其是无法有效提高全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因此, 建议教育部门加大义务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把互联网道德教育有效囊括到义务教学之中, 让下一代受到更多的道德教育, 从根本上逐渐改变网络环境的面貌。 (3) 深入研究网络实名制, 为制度切实落实做铺垫。由于互联网虚拟身份存在, 导致人民在网络中的言行概不需要付思想道德的责任, 而且虚拟身份管理和认定较为困难, 所以导致很多网络违法行为出现。针对于此, 网络实名制管理被受到了诸多扼制, 对于服务器日志留存制度的落实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作为网络实名制的管理者, 应该加强对管理对象的管理力度, 要强化网络在人民心中的合法性地位, 其次, 要提升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素质。要切实落实实名制, 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方面的知识, 而且对信息技术知识要有熟练掌握, 同时对法律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从管理者本身素质加强来提高网络实名制的落实程度。此外, 要借助人本主义和新公共政策的理念支持, 只有实名制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头上, 才能让网络道德素质在民众中提高, 有效实现绿色互联网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士爽.绿色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节能方案[J].电信技术, 2012, (3) :61-63.D

[2]李潇, 张彬.建立内容自我审查机制营造绿色互联网空间[J].通信世界A, 2010, (24) :23-24.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篇13

众所周知,体育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要求。因此,在进行体育课党教学改革时,只有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传授向知识的运用和发现过渡。下面我就体育课堂教学的 特殊性,来谈—谈本人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一、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学、教”

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中已经形式—种思维定势,即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决定作用,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教”而去“学“。殊不知,这种观念恰恰颠倒了教与学双方的矛盾关系,其结果便是使我们强调、研究的重心偏移到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上,而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教师之所以进入教学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师的“教”,走向独立地、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自由王国。

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的动机、方法和效果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践告诉我们,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正如履薄冰。实践又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教学中的任何活动、教师所作的任何努力,根本

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教”一一教会学生学习,“学”一一学会如何学习;教学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努力使学生获得摄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教”与“学”二者之间应该以“学”为主,用“教”相辅。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而不是“教”。换言之,即“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学教”,当然这种提法,并不是贬低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促使教师的职能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其作用仅是在力量上的减弱,但在质量上要求却更高了。

二、教学面前不能“人人平等”

随着今日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扣个性品质方面的丰富发展和千差万别,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进入课堂。“层次化”、“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显得重要。众所周知,学校有重点学校、特色学校和普通学校之分。同一学校的班级又有快班、慢班、平衡班和特色班之分。殊不知,这些分类方式的依据正是“层次化”、“个别化”和“个性化”。实践中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同一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便能掌握,而有的学生学起来就相当费劲。掌握了学生多练习时就会有枯燥感。而掌握不了的学生,多练习时会力不从心。天长日久,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学会的学生没

有东西可学,而学不会的学生却学不了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要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在“集体化”的授课形式中有机结合“层次化”、“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且忌“人人平等”的划

一、呆板和僵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从而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三、激发兴趣,至关重要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篇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而在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可见,低年级的识字量已占总识字量的53%—60%。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应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于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巧用不同形式,倡导趣味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 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1)、做游戏

例如教学《操场上》一课时,可组织学生玩“快乐游戏。上课前,老师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六组词分别写在纸条上,游戏时,一个人看了纸条后,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让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对了得分,猜错了则要扣分。试想一下,为什么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都是提手旁,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都是足字旁,还用得着老

师再去费力的强调吗?

(2)、看动画

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的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既形象又生动又加深了对字的理解。(3)、编顺口溜/猜谜语识字。根据学生富有想像的年龄特征和字形特点,在教学中师生合作编一些字谜或顺口溜帮助识记,让学生既学得轻松有趣,又能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教学“坐”字,学生就编出“两人坐在土堆上。”相机出示同音字“座”让学生编字谜,学生又编出“两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编顺口溜”也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雷”:雨点洒在水田上。另外还有、读儿歌识字、做加减法识字、讲故事识字等等。

二、让生活成为识字的舞台。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生活中孩子们随处随时可以识字,因为生活中的认字资源是与他们常常见面的。大多数孩子都认识“肯德基”、“麦当劳”、“好利来”,也能在超市购物时叫出喜欢食品的名称。这说明

生活中不断再现的字形可以形成长时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所住的村街的名字;在和父母外出时认认汽车站牌、饭店招牌;在旅游途中认识各处名胜古迹,石碑上的字等。这样做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现机率,从而巩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经意间扩大了孩子的识字量。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即达到了学以致用,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三、在课外阅读中培养识字能力。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周—7周左右,便基本上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能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如能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能激发学生阅 读的兴趣,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字的意义。在课外阅读中识字。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他们记下阅读时间、书名、作者、好词语。(二年级时还写下主要内容)并给文章配一幅插图。也就是制作一张“读书卡”。它不但可以增加识字量,帮助学生积累优美词语,了解词句的意思,还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并在绘画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读书使孩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课外知识丰富了。

四、积极鼓励创新 倡导自主识字

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新教材则处处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时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的良方,我们都不能否定,都应该鼓励。平时经常这样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用的什么好办法?请你

来教教大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飘”字,学生就有很多自己的办法:有的说:我是这样记的:飘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票,右边一个风;有的说:我把飘和漂来比,漂亮的漂去掉三点水换上风字旁就是飘;还有的说: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右边风吹左边票,车票随风飘呀飘。

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初级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拉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答题正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对于答题错误的同学,教师也应给予“阳光微笑”,发现答题中合理的成分,指出如何改进的方法,肯定学生爱提问题、主动答题的态度,为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巧妙运用否定性评价,使暂差生不畏惧答题,进而喜欢答题,喜欢与人交流。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上一篇:国际贸易实务答案下一篇:二年级作文小花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