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2025-01-09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共12篇)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1

卢阳镇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切实实现危房改造解决困难住有所居的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镇党委政府本着从根本上逐步消除困难群众住房破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决心,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努力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成聚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民心工程。安排对全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情况进行了认真排查、摸底,有重点地列入改造计划,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村两委亲自抓的工作方法,主动协调,解决难题,督查进度,确保了农村困难群众危土房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

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45户,修缮27户,发放改造资金共58.5万元;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97户,修缮21户,发放改造资金共118万元;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60户,修缮65户,发放改造资金共92.5万元;卢阳镇危房改造中重建281户,修缮139户,发放改造资金共336万元。自年实施危房改造以来,我镇累积实施危房改造756户,其中重建483户,修缮273户,累积发放改造资金605万元。

二、具体工作举措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危房改造既是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状况的一项安居工程,也是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关爱弱势群体的民心工程,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为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卢阳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袁辉茂同志任组长,镇工会主席曹海波同志任副组长,民政办人员和各驻村干部以及村主干为成员,共同做好危房改造工作。镇里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村主干会、镇干部职工会议,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卢阳镇20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危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一是核实到位。按照调查摸底情况,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将危房改造工程任务进行细化,确定人员后,会同县民政局、危房改造办同志逐户走访,最后敲定危房改造对象。并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在全镇各村进行公示,由于工作过细,公示结果均无异议。二是责任到位。危房改造对象确定之后,我们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建房户包落实。由镇政府与村签定责任状,明确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专门各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危房改造户签定《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明确改造、重建的标准,并要求按照标准建设。三是督促到位。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周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向主要领导汇报,并督促各村抓紧抓落实。四是资金到位。为确保危改工作顺利进行,镇危改领导小组及时提供各建房户粮补存折将上级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补偿到位。

3.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推进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卢阳镇危土房改造总体规划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一是组织调查摸底。认真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状况调查摸底基础上,以户为单位,建立危房档案资料,家庭成员、居住情况、收入情况、贫困原因等情况做到清清楚楚。二是制定改造计划。危房改造工作与我镇五保集中供养、地质灾害、新农村建设、水库移民搬迁、火灾户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行分批改造。三是坚持求实效。根据村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旅游大镇计划及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镇村干部积极主动,帮忙联系工程队、建筑材料、搞工程预算等。同时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动亲戚朋友出钱出力,亲帮亲、邻帮邻,共同帮扶,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通过镇村的共同努力,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户、无房户、特困户解决了住房困难,群众满意率达100%,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与拥护。

4.严明制度,规范操作。农村危房改造是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操作实施必须合乎民意、取信于民,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为此,我们重点在改造对象上规范程序,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对象确定上,由村上报调查核实的情况,由镇下达改造计划,然后分村进行公示,公示7天后,群众无异议的,镇危改办在镇政务公开栏上再公示7天未收到任何反映后上报审批,确保了危房改造的对象真正落实到需要改造的群众身上。以政府补助为辅,农户自筹为主的方针,深入到各村,掌握实际,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改造工程任务。加强施工监督,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方签订协议,明确责任,按照工期要求,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确保改造工程按质按期完成。

在改造工作中,改造对象分布在34个村(居)社区,截止11月15日,今年所分配的420户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预计春节前可全部搬入新居,其中加固完工的有139户(入住139户),重建完成主体的281户(入住200户),下一步镇危房改造办将按照实施方案严格审核。截止目前统建户一卡通已将收集完毕,一户一档全部建立,现正在检查和完善中。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危改对象部分是低保、贫困、残疾户,经济实力薄弱,自筹资金困难很大,无能力建房。而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上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2.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虽然得到了改造或新建,但集中建房危改点的水、电、路、广播电视、农村消防、群众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因投入不足而跟不上发展需要;

3.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在城区23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居民不得建房,旧房拆除后不得重建。我镇合并后大多数村都在规划区内,在这些村里还有不少的群众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中,存在安全隐患;

4.由于我镇是由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合并,因此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较多,镇级财政配套压力大;

四、建议和意见

根据近几年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结合我镇具体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下年度下达指标时下达危房改造资金总数额,不下达户数;

2.建议上级部门多分配资金,让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户、无房户、特困户和残疾人等无能力建房的农户能够修建新房;

3.建议整合部门资金支持危房改造。凡涉及农村危房或其它危房改造的各类部门补助资金应进行捆绑使用,切实提高各相关部门补助资金的效益。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发行、信用等金融部门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帮助经济基层差,筹资能力弱的农户修建新房,推进危改速度。

4.建议把农村危房改造纳入村容村貌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做好规划设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和村容村貌环境改造的协调发展。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坚持实行集约建设和规模发展,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5.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鼓励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积极向农村危房改造捐款、捐物,切实解决农村特困危房改造户因建房而返贫的不正常现象。加大农村危改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对危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断激发农民参与危改的主体作用,从而加快危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2

一、未改造就领取危改资金

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2009年至2011年每户平均6, 000元, 2012年每户平均为7, 700元, 2013年、2014年每户平均7, 500元。由于每户补助的资金量不多, 只靠此项资金农户建不起房或不能按期改建。多数乡级政府直接将危改资金按照申报材料分发给了农户, 农户拿到钱后用于生活上的开支, 致使危改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危改资金滞留乡级政府

乡级政府利用虚报的危房改造工程完工材料将危改资金领回, 因农户不改造或长期不建房, 不敢将危改资金下发给农户, 致使资金长期滞留在乡镇专户上。

三、将危改资金挪作他用

部分乡、村两级将危改资金挪用建设养老院、乡村文化广场等, 甚至有些乡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贪污受贿。比如, 有一村干部在将危改资金挪用建设五保大院的工程中, 以少报多, 侵吞资金8, 000多元。

四、村干部将危改资金截留

许多农村随着空闲的减少, 宅基地下划收入也在锐减, 再加上现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使得村级分成的社会扶养费越来越少。这样导致村级经费紧张, 上交乡级政府的收费任务完不成。有部分村干部就集体研究克扣危改资金来解燃眉之急, 致使该项资金被截留挪用。

五、私分危改资金

有些村干部私心太重, 擅自将不符合条件的本家、亲戚、关系户列入补助对象, 从而为其个人和亲朋好友谋福利。个别村干部利用危房改造的政策东风, 收受甚至主动索要农户财物, 更严重的是有些村干部直接私分危改资金或个人侵吞。比如, 有一个村支书利用职务便利就贪污了危改资金5.4万元。

针对上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多管齐下, 强化对危改资金的审计。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 加强危改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其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 健全内控制度, 执行规定标准, 直接将资金补助到危房改造户, 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具体强化审计措施如下:

1、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把危改资金查深查透。

在全面审计、查真查实乡村两级危改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 要注重审计深度与广度、突出重点, 对于农户提供的经济线索力求查深查透, 不仅善于从危改资金账面发现问题, 更要走访调查群众, 以从保护农户利益的角度出发, 多方倾听, 看补助对象是否是经济上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农户, 进而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2、会同财政、纪检等部门做好事前、事中审计工作, 强化审计效果。

实践证明, 在事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危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 因各种客观原因却难以整改。对此, 要创新审计方法:一是对危改资金实行全程动态跟踪审计, 以事前警示, 事中监督, 防微杜渐, 事后审计, 督促整改的方式全程跟踪, 将审计由以事后发现问题为主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及时纠正问题、事后完善管理上来。二是审查乡村两级申报程序是否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上级备案”程序来确定补助对象。对于在危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财政、纪检等部门通报, 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乡村两级迅速整改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促进乡村两级规范和加强危改资金的使用管理。

3、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对危改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 要区分不同情况, 做到宽严适度。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和挪用危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 要依法严肃处理, 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对屡查屡犯、不执行审计决定乡村两级部门要采取通报和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等手段, 促进审计决定的执行和落实。

总之, 通过上述审计强化措施加上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危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做到不让不符合条件的农户搞危房改造, 不让有关系的农户钻政策空子, 不让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

摘要:农村危房改造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居住难问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 从而导致真正的困难危房户没有得到改造或到农户手中的资金大打折扣, 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因此, 应强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审计工作, 确保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这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审计

参考文献

[1]马晓强.涉农资金审计方法浅探[J].湖北:审计月刊, 2006.

[2]杨艳.浅析关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探讨[J].吉林农业, 2010.

怎样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篇3

一、 危房等级划分

农村房屋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级为无危险点,B等级为有危险点,C等级为局部危险,D等级为整体危险,其中C、D两级属于危房。补助标准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根据危改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不同的危改户和不同等级的危房有不同的标准。很多地方将危房分为三个等级。

二、申请危房改造的条件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一般都是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但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二是在农村危房摸底调查时统计在册及录入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的危房户;三是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三、申请危房改造的流程

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村民委员会上报——镇扶贫办审核——县扶贫局、县相关部门确认,之后具体名单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个人向国土部门申请房屋报建相关手续。

四、补贴资金

以黑龙江省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例:

1.目标与任务

2015年,国家下达黑龙江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10000户(含节能示范户54000户)。其中,贫困地区危房改造40000户,其他地区危房改造70000户(含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5600户)。

2.范围和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是全省所有县(市、区),对象是居住在被确定为整栋危房(D级)和局部危房(C级)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优先安排五保户和低保户等特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确定补助对象。

3.补助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500元补助。

(黑龙江 姚丽丽)

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4

一、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基本现状

20xx年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500户,其中:五保户一级危房12户,低保户共900户(一级100户、二级420户、三级380户),困难户共3,564户(一级400户、二级796户、三级2,368户),一般户24户。

由于黄平历史、地理等原因致使黄平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较多,且位置较为分散,危改对象经济实力薄弱,危房改造工作开展难度大。

二、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成效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善了农村人居条件。农村危旧房数量逐步消减,困难群体人居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农村面貌有所改善。危旧房实施拆旧建新,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三是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让农村困难群体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农村困难群体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危旧房改造是一项动态工程,通过长期的持续努力,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已初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与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危房改造资金支出进度不按危房改造工程完成进度发放(兑现),存在资金缺口。中央及州级财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尚欠到位资金共计106.9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应为1,145.96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84.09万元,尚欠61.87万元(未兑现给危改户);州级补助资金应为45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4.96万元,尚欠45.04万元。

2.县财政困难没有及时配套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截止20xx年12月31日,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改造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全县11个乡镇仅发放(兑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11.52万元,截止3月25日发放(兑现)3,266.80万元, 为拨给全县11个乡镇危改资金3,334.09万元的97.98%。

3.操作程序有待规范。操作层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危房鉴定难以实施,危房鉴定由专业部门承担,鉴定费用较高,困难群众无力承担;二是危房改造名额多由各村根据本村实际上报,一些地方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一些村干部工作程序不到位,公开性、民主性体现不够充分,甚至造成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三是农村危房统计普查过程中,深入程度不够,存在误报、漏报的情况,缺乏动态信息采集机制,使建设部门掌握的数据实际数有偏差。

4.技术服务严重缺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尚未建立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管机制,仍处于群众自发和无序管理状态。一是改造户多为自主聘请社会工匠实施改造,改造过程中存在人工、建材等浪费现象,给困难群体造成损失。二是在危旧房改造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中缺乏技术指导,一些完成改造的新房存在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三是缺乏政策引导,群众对农村危房改造这项惠民政策知晓度不高,理解存在偏差。

5.存在建房就补盲目攀比现象。在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对自家住宅大肆扩建、增建,意借危房改造的机会为自身谋利益,群众盲目攀比,建筑面积和总造价超出标准,易出现因建返贫的现象。如:重安镇有2户农户自身经济条件较好,而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分别按困难户一级、困难户二级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但其危房改建新房的造价分别为40.00万元、60.00万元。

三、关于对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政策调整、政策引导。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投入力度,减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县财政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及时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建议改变资金管理模式,明确责任,根据经济实力情况确定分担比例,拨付模式由分类分次拨付变更为验收合格后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拨付救助对象。

2.强化服务、分类指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及验收办法,按照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建房责任制、验收责任制及验房备案制度;推行全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选址、施工等关键环节质量关。在旧危房改造过程中,应建立组织,落实专人,对所在的危旧房改造工作进行全程的巡查监督。规划建设部门应落实好项目实施监督、验收等工作,同时要强化对社会工匠使用技术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国土部门应做好土地巡查,督促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民政部门要做好对困难家庭、低保家庭的资格核查工作等。村两委干部要强化政策引导、宣传,帮助解决农民建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建立起政府、企业、银行、社会多渠道融资的有效平台,为危房改造项目的启动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3.加强宣传、规范操作。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向群众讲政策、讲规划、算造价,做到政策规定、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三公开,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基本政策,消除依赖心理。务求评审制度公开透明,采取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上级备案的程序,合理确定改造对象,保证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杜绝优亲厚友现象,使危改工作得到群众公认。对危改资金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宽严适度。对于在危改资金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财政、纪检等部门通报,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乡村两级迅速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和挪用危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5

依据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农村危房改造职能部门提报的2016年资金绩效评价报告,现将2016年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绩效汇总报告如下:

一、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资金基本情况

为加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促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关于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青政发„2012‟42号)执行。

绩效目标:2016年完成6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二)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根据市办实事工作计划,2016年危房改造户数为6000户,青岛市补助资金4800万元。

总目标:通过政府补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特困户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2016,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投入金额4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800万元,到位率为100%。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际到位、支出情况与计划要求完全符合,做到了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无截留、卡扣、占用和挪用等情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1.各项目预算安排数、预算执行数、资金使用结构 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000户,青岛财政补助资金4800万元,平均每户补助8000元。

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及项目得分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该项目建设已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立项切合实际、申报合规,项目按期开工,按期完工,资金使用合规。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及早部署,狠抓落实。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综合考虑各镇(街道)的实际需求、建设与管理能力、地方财力、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基础上,我市认真组织编制了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发给各区市,明确本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措施、任务分配、资金安排和监管要求,对于贫困村在任务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各区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细化落实措施,将任务及时分解到户。

二是进一步提高改造质量。加强对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的监管,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确保改造农房质量满足抗震、安全等设计要求。三是从严执行改造程序。我市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及监督考核,从严执行各项改造程序,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等不公正、不廉洁现象的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尚待完善的地方:一是资金投入还需加大。我市部分群众经济条件较差,危房改造户均为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体,农户自筹资金难度较大,财政性资金补助力度还需加大;二是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程序、强化督导,加大抽查和现场查看力度,督促各区市农村危房改造责任部门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程序及对象确定标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时限并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抓紧推进。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农村危房改造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青岛市危房改造标准,控制好工程用料,不人为降低建设标准。对危房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马上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并严格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6

验收的报告西林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

西平乡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工作在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时、按质、按量地圆满完成了县级下达给我乡100户的指标任务。根据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现特向县提出申请,对我乡1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行整体验收。

西平乡人民政府2010年12月15日咪哩乡2009年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元江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咪哩乡2009年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工作在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时、按质、按量地圆满完成了县级下达给我乡的拆除重建45户、乡领导小组于2010加固改造15户的指标任务。年1月5日至10日对工程进行了初验,一致认为危房该走工程项目质量基本达到抗震要求。现将我乡2009年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我乡2009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指标为:拆除重建45户,加固改造15户。

1、拆除重建:拆除重建选址要符合规划,必须是正房,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且投资不低于1万元。

2、加固改造:安排施工队按照县上统一标准进行施工。加固改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日开工,截止12月20日全部完工。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7

当前,我国农村危房改造很少有成功经验和模式借鉴,改造模式是在实践中构建和完善的,在改造过程中有许多影响最终实施效果的因素。如何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已经成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的现状

2015年,江苏省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高达100%,竣工率也在50%以上。自2012年被纳入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区域以来,江苏省先后共支持10万多户住房危险、经济困难的农户实现了住有所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目前,江苏省确定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分为两类六档,包括翻建新建补助、维修加固补助两类,没类下分三档,分别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而在农房抗震改造方面,江苏省在既定标准基础上增加了1 500元,是中央标准的近3倍。

不难发现,江苏省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有效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而且激发了农村建筑业的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效非常显著。

2 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包括资金使用、补助对象、组织管理和施工监管,具体如下:

资金使用:资金使用因素是四大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资金使用问题是农村危房改造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改造危房的外在形态要求过高造成额外浪费、资金使用方面存在虚报冒领的问题,补助资金原本用于改善住房质量,但最终却违背初衷,大部分用来外观美化。

补助对象: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我国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必须要达到两个标准,一个是经济最困难的,一个是住房最危险的。但就现状来讲,补助对象的确定已经成为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的一大难题,不仅存在将补助指标送人情的问题,而且存在一房多户,摸底困难的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因素就是组织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复杂的惠民工程,政府无疑是主导者。但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效果。

施工监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因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监管力度不强,严重影响了其实施效果。目前,现场抽查依然是江苏农村危房改造最常见的监管手段,但上级检查人员往往是“一人一片”的负责,但因被改造住房位置分散,为施工监管带来了诸多不便。交通、地理、人员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危房改造监管无法面面俱到,最终无法保证改造效果,很容易带来寻租问题。

3 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的改进对策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惠民工程,涉及面非常宽广,牵涉的利益主体也比较多,包括政府部门、农户、施工单位等,因此必须要全面考虑组织结构、经济水平、技术架构、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高效性,以充分发挥农村危房改造的实际作用,真正做到惠民利民。笔者结合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现状,针对上述的影响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效果的四大因素,提出了以下改进对策:

首先,针对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江苏省政府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其使用方向科学性,以及使用性质合理性,具体策略如下:

(1)构建申报、公示、使用、验收等为一体的立体化资金管理体系,避免数据虚报、立项作假、冒领顶替、挪用公款等问题的发生。

(2)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危房改造资金不得变相用于其他方面。例如,江苏省政府应强调符合补助标准的农户利用所得资金新建面积适当的住宅,确保住房安全性,要避免贫困户过度负债而陷入恶性循环,或间接加入新农村风貌改造建设中。

(3)拓展资金融入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介入度。客观来讲,村民是最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服务的特殊人群,这就造成大多数村民选择向亲友借钱修房的现象,农村信用合作社并没有在住房改造方面发挥其应有效用。因此,江苏省政府应积极拓展资金融入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介入度,最好是指定某一金融机构为补助对象提供不同档次的启动资金,然后由政府贴息来解决后续拨付问题,以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其次,针对补助对象确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江苏省政府采取民主评选方式进行,以确保其公开公正。先通过相关渠道展开项目宣传,让村民明确补助标准、评选流程、申请事项等,以充分调动村民作为理性经纪人的积极性,并提高农村危房改造的透明度。所有符合标准的农户都必须经过村民会议选举后公示,然后进行复议,最后由乡镇民政部门、县级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备案,最终确定补助对象。

再次,针对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江苏省政府要加强各级组织机构的优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所在,提高农村危房改造的规范性。住建部、各级建委部门以及村镇科要采取检查指导责任制,提高各级的信息透明度,并成立专门的危改办,配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以确保该机构能形成较强的制约力。

最后,针对施工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江苏省政府采取以下两大措施:一是各级主管部门要明确危房改造监管的目的,并将监管重心放在危房质量安全上,要失地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不要完全依据照片、资料等进行最终判定。二是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管效用。一方面,要允许地方媒体的介入,发挥媒体的社会监管职能,加强对江苏农村危房改造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具体实施效果的报道,同时接受审计、财政、社会组织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尊重村民的主体性,构建基层监督体系,以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的科学化、制度化。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客观来讲,危房改造在具体操作层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涉及资金、施工、贡献值等多领域。对此,本文结合江苏农村危房改造现状,结合具体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及主体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江苏,农村危房改造,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曹小琳,向小玉.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高宜程.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3(1).

[3]郑婷兰,范恩海.农村住房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基于山西省城乡住房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2016(4).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林甸县;危房改造;建议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林甸县下辖5镇3乡2个牧苇场,有83个行政村、550个自然屯,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万人,全县农房总数5.5万户。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农村泥草危房17546户,其中,2015年完成改造任务1973户(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613户、省级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360户),发放泥草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61.05万元。农民人居条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个加强”,保持强劲态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挂帅,主管副县长具体负责,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加强规划引导。聘请大庆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庆市高新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善了《林甸县村镇体系规划》、《林甸县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各乡镇场建设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小城镇建设统筹考虑,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增强了改造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三是加强机制督导。将改造工作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纳入绩效评估内容,奖勤罚懒,实行一票否决。派驻专业人员对建设质量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损失。在资金监管上,坚持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实行层级审批制度,审计部门跟踪问效,有力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发挥作用。

(二)坚持“四个一点”,落实资金保障。一是政府主导补一点。县政府在财政紧张情况下,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各拿出10%,用于支持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二是出台政策免一点。住建、税务、土地等相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金融支持贷一点。积极协调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开通贷款绿色通道,给予改造农户每平方米500元的专项贷款,年限为5年,有效解决60%—70%的建设资金。四是协调服务省一点。采取乡村两级协调,住建部门把关,广泛开展建材竞价招标工作,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模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三)坚持实效为本,拓宽改造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改造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将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工作重心向中心村倾斜,非中心村不审批建房,基础设施集中向中心村配套,对撤并出的自然村屯进行土地复垦,实现“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目标。

(四)坚持统筹推进,加快改造进程。坚持试点改造,典型引导,大力加强对泥草危房改造试点整村推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将省级泥草危房改造试点整村推进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2015年在东兴乡福兴村七屯试点改造泥草危房26户,完成投资260万元。同时,在县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措并举,筹集资金,2015年完成投资140万元,在东兴乡丰产村利用旧校舍改造幸福大院1处、在创业村建设了幸福大院1处,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解决了40户孤寡老人、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的居住问题。

(五)坚持节能环保,推进节能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建设节能住房,大力推广草砖、草板、太阳能、复合墙体、空心砖、苯板、塑钢门窗、吊炕等农村住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根据设计,采取红砖加苯板形式房屋,可节约红砖1/3左右;采取草砖形式房屋,可节约红砖2/3左右;采取草板、轻质墙板或砌块形式的房屋,可完全不使用红砖。全县通过推广建设节能房有效解决红砖缺口50%以上,节约了燃煤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节能目标。

(六)坚持宣传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泥草房危房改造中主体作用,借助宣传舆论导向平台,以示范村建设为样板,采取入户宣讲、媒体宣传、会议动员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向农户介绍泥草房危房改造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补贴标准和申办程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针对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是自己的事,使农户的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提高了农户建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改造进程。

三、下步措施

虽然我县在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资金短缺、建房成本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及部分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县农村泥草危房改造进程,下一步,将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

(一)积极引导,增强泥草危房改造信心。加强宣传上级改造泥草房的优惠政策,以宣传单的形式把上级和乡村出台的优惠政策印发给群众,采取乡村干部与农户对接的方式,深入群众做动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泥草房改造的认识。

(二)政策拉动,保障泥草房改造实施。通过采取调整政策、放开补助范围、提供便捷条件、分类推进实施等方式,加快我县泥草(危)房改造进程。

(三)强化服务,加快泥草房改造步伐。在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本着指导不主导,帮办不包办的原则,强化组织,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通过继续完善规划布局、开展帮扶活动、强化节能环保、拓宽投入渠道等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责任编辑:洪峰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 篇9

雪浦乡人民政府:

申请人:蔡明煌,男 54岁, 汉族,住雪浦乡博上村豹子田组

农村危房改造申报流程 篇10

(一)个人申请

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与现居住地一致的户籍(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收入证明(五保户、低保户须提供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原件和复印件,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其他贫困户,由村民委员会提供家庭收入的证明;住房危险程度(提供整栋照片和危险局部照片。照片要有固定参照物,并有户主在危房前的正面照);改造资金筹集情况和改造意愿的说明,并须有户主签字。

符合条件的农村危房户自己申请确有困难的,村委会应协助申请。

(二)村评议

村委会收到农户危房改造申请后,应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不少于5天)。对符合改造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农户建(修)房申请表》,属于新建房屋的,还要同时签订建新折旧协议,一并上报乡(镇)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存在异议、经复核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不予上报,并及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三)乡(镇)审核 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上报的申报材料,要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及时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政府审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材料,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要在乡(镇)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明显遗漏农村贫困危房户的,责成村委会重新申报。

(四)县级批准

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实地复核。对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予以批准,并根据专业人员对住房危险程度做出的鉴定意见,核定改造资助方式及标准,核定结果向社会公开。对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要在村委会和村小组进行张榜公布。

(五)市级备案

将确定的危房改造户名单等信息报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组织实施

根据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危房改造户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开工建设: 1.需要占用耕地的,由主管部门依照国家规定批准用地;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庄空闲地的,由乡镇政府批准建设; 2.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含简易图)或已选定参考样图; 3.已选定施工队伍或建筑工匠; 4.已筹集足够的建设资金。

施工队伍或建筑工匠要按照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不得偷工减料,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七)竣工验收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11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唐河县自2010年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财政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但随着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危房改造领域的职务犯罪也逐渐增多,损害了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

2015年12月开始,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关开展了以“预防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职务犯罪”为主题的专项预防调查。预防部门检察干警先后走访了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3个村委500户农户,召开座谈会30多场次,通过座谈、查账、实地调查等形式,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了全面直观的了解,并对调查中发现的容易诱发职务犯罪、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撰写了调查报告,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书。

调查报告引起了唐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唐河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工作的若干规定》,从危房改造补贴款的申报、审核、工程验收、审批、发放等环节做出了严格具体的规定。

同时,检察建议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回应,并根据检察建议采取了积极的整改措施。县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门针对检察建议中指出的问题,实行危房改造项目“双公示”制度,即在村委和村民小组公示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信息和三级危改办举报电话,严把项目验收关,如实填写《农村危房改造户房屋验收表》,并组织人员进行抽查验收。在此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365户农民办理了危房改造补助金。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危房改造,“三最”政策,节能示范,管理制度

一、引言

自中央2008年第四季度启动贵州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09年至2012年组织实施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5年间, 中央投入逐年快速增长, 累计安排731.72亿元, 上千万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已覆盖全国各省份, 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由2008年户均5000元, 提高到2012年户均7500元。并在此基础上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既解决了贫困农户的安全住房, 又推动了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既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既加强了农村规划建设管理, 又推动了农村基本安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此阶段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绩, 与危房改造工作的制度设计和采取的主要做法密不可分。

二、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基本政策

(一) 严格限定补助对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过实地调研、专家研讨、部门论证, 确保实现工作目标、任务、具体部署与国家财力、物力的衔接和协调, 研究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的在于解决居住在危险房屋中, 通过自身能力无法改善住房条件的农村最贫困的农户。

(二) 实行分类补助标准

考虑到居住在危房中农村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和农村危房改造具体工作操作上的可能性, 2008~2009年, 确定中央补助标准为平均每户5000元, 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补助资金。随着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 2010年, 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平均6000元。2012年, 提高到户均7500元。

(三) 严格控制建筑面积标准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 确定按照最基本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标准, 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内。通过政府补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 先建一个小的、安全的框架结构农房, 今后经济条件允许可在上面加盖一层, 或将农房两侧接出去。避免面积偏大或者建设标准要求太高, 造成农民借高利贷盖房子, 使贫困农民进一步陷入贫困的漩涡。

(四) 逐步扩大试点地区范围

试点范围从2008年到2010年, 有计划、有步骤地由贵州一省扩大到了覆盖西部地区全部县 (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 、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陆地边境县、享受比照西部地区政策县和东部地区陆地边境县, 覆盖范围超过1500个县级行政区, 涉及23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1年, 扩大到中西部所有县市, 2012年, 实现了全国全覆盖。

三、主要做法

(一)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协调推进

中央将农村危房改造确定为重大民生工程,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进一步扩大内需、保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省区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成立以省长或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督促各试点县成立农村危房改造领导机构, 将农村危房改造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

一是部委联合, 建立协调协作机制。2009年,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建立起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牵头, 民政、民族事务、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扶贫、残联、国土资源、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二是各地成立领导机构, 落实责任制度。各省成立省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 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和统一管理。各市、县也相应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 各职能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 密切配合。三是地方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任务。中央明确地方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地方责任和部门协作。

(二) 多方筹措危房改造资金

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力度。2008年,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之初, 中央拿出2亿元在贵州开展试点, 之后逐年增加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分别从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资金拨付。2009年追加到40亿元,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又安排中央补助75亿元、166亿元和445.72亿元, 资金规模稳步扩大。地方省级、市县级财政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计划, 调整支出结构, 进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配套, 增加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所需资金。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是农村贫困农户,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也以农民自筹为主, 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帮扶为辅。建设方式上以农户自建为主。各地引导贫困农户充分利用自筹资金, 就地取建材, 以亲友帮建等方式, 降低建设成本, 建设最基本的安全住房。

(三) 规范补助对象审核审批程序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程序上, 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各级各部门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内容进行公开, 接受上级部门、监察部门、社会监督。在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申请上, 采取公平的原则, 村集体所有农户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请, 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 优先解决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 亟需改造住房的农户。严格执行公示制度,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确定以后, 在村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接受公众监督, 确保补助对象选择公正。

(四) 创新改造建设模式

各地积极按照整合资源, 规划先行, 突出重点, 厉行节约, 加强相关惠农支农政策衔接的基本原则, 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稳步推进改造的同时, 积极研究政策, 创新改造模式, 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房屋置换模式、公有产权模式、与移民搬迁相结合模式、与村庄整治相结合模式。通过这些方式, 节约危房改造成本, 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同步推动移民搬迁、村庄整治等工作, 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五) 严格组织实施建筑节能示范

2009年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多次组织技术力量, 研究农村住房建筑节能技术与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作的政策措施, 先后出台了《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建筑节能示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要求和政策文件。组织专家技术力量深入各地实地调研, 研究适应各地实际需求的本土化抗震节能技术与做法, 如农房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农房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房屋的朝向、间距、遮阳措施、墙面绿化、增强自然通风、平面布局等节能要求;适合南方地区采用的墙体内保温做法;草泥座瓦保温屋面、坡屋面吊顶内保温和钢筋混凝土平屋面保温做法, 节能门窗选用等。

(六)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下发“关于做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明确规定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的要求, 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质量, 地震设防地区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与要求。为加强危房改造的规范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地要做好农户档案与产权登记、存档、录入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上报等工作。农村危房改造试行一户一档, 规范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工作, 包括纸质档案和信息系统建设。2011年, 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提出了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分配使用要遵循科学合理, 公正客观;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绩效评价, 规范管理等原则。建立农村危房改造逐级上报的信息报告制度。各试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 并逐级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组织进行抽查。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落实“旬报”制度, 及时汇总工程进展情况并向上级发展改革部门汇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通过各种形式, 着力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建立起中央抽查、省区互查、地方检查、自查的三级实地监督检查管理方式, 不定期实地检查、核查;二是中央和省、市、县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利用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三是要求各级各部门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社会监督。

(七) 加大工作宣传力度

基层组织积极动员。切实发挥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取自建、援建、帮建和投工投劳等方式, 深入开展社会互助。加大宣传力度, 及时总结和推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政策。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进行专题报道、拍摄公益宣传片, 结合“电影下乡”放映、网站宣传等多种形式, 深入宣传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重大意义、基本政策、工作程序、农房安全、建房技术、建筑节能、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等相关内容, 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 营造积极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宣传报道工作中, 主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把握正面引导宣传;二是围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三最”标准重点开展宣传;三是着力宣传推广建筑节能等技术;四是宣传农村危房改造好的做法、经验。各省区、市、县及时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 以简报、专报等形式发表, 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文字, 把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农户, 消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发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危房改造。

多种形式宣传建房技术知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多次在新疆、青海、广西等地举办农村危房改造技术培训班。对全国各地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参与危房改造试点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背景、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主要政策、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要求、工作中容易遇到的突出问题, 以及试点工作进展等。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建筑工匠培训教材, 并下发到各省区, 要求各地对农村地区农村危房改造进行技术普及, 并多次举办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各地也多次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等, 加强对当地农村建筑工匠农房建筑技术、抗震节能等方面技术的培训。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副部长在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会上的讲话.

[2]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

[3]关于做好2010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4]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5]关于做好2012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6]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建筑节能示范的实施意见.

[7]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

[8]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上一篇: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下一篇:庆祝国庆节主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