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共12篇)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1
第一堂习作课教学反思
伍洁
进入三年级,最令语文老师头痛的莫过于习作教学及作文批改反馈了,本学期我进行了第一次习作教学,题目为《我的课余生活》。
进行本次习作教学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制作一张表格,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活动,在正式教学时,我先让生自己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告诉生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课余生活,如:课间活动、放学后的时间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周末寒暑假等自己学会的技能(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其次,告诉生基本的写作结构,先简单的介绍下自己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再挑其中最喜欢的一二件来写,注意要写事例、写具体,最后再总结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发现、收获或感受等。此外,我特意选取了两篇范文给学生做参考,最后便是由孩子们自己下笔写了。二节作文课的时间,只有小部分小朋友按时写完了,且写作的结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
1、老师讲解有点多,患得患失;由于是第一次教孩子们习作,生怕自己讲解不到位,因此,讲解太过详细,导致讲的时间太多;2.学生对习作要求不够清楚,教师放低了要求,三年级作文明确要求300字,但是,由于考虑到生第一次习作,因此,在字数上我没作太多的要求,认为只要小朋友把基本的结构掌握了,字词正确了,语句通顺了就行,导致大部分小朋友作文字数不达标,3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太少,作文时的用词、语言等太过直白,没有文采。当然,做为第一次习作,也有很多小朋友表现的很棒,比如田文涛、吴芷妍等,特别是田文涛的作文基本上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用修改,有些小朋友也能把自己平时学习积累的好词好句用到作文当中去,在作文的讲评当中,我会一一点出加以表扬,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2
●创设情境,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事实证明, 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课始我创设小朋友野餐时分食品这一生活情境, 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 数学上称——平均分”, 简单的一句话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 突出了平均分这一关键知识点, 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接着通过“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多少”为学生创设悬念,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生活语言得出“一半”。“这一半怎么表示呢?”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 建立新的认识平衡, 适时强调“1/2是一个分数”, 并出示课题, 突出了1/2作为数的含义引入课题。从整数到分数的知识飞跃,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也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数。课尾, 我播放一段“多美滋3+1”的广告, 让学生从看到的几个画面中说说能想到几分之一, 并在对“第9个小朋友吃到的大约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的讨论中, 深刻感悟并认识了“几分之一”的本质属性, 也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在整个过程中,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不断进行着, 从具体的实物抽象成整数与分数, 变换着不同的认识场景, 学生凭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通过不断思索、合理推理, 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
●辅助学习,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必须借助于个体的亲历性, 即让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 也就是说, 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分“自学课文、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广告中的数学”这5个版块, 鼓励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操作。自学课文“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时, 学生点击网络, 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展示, 使学生的自学方便、快捷, 利于个性思考, 有效地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片形象, 分解了学习难点。在学生进入“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这三个相关栏目后, 网络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了一个“在线测试”的环境, 此时, 学生可以利用键盘上的功能键输入自己的答案, 并在点击“交卷”之后, 网络会通过教师设置的参考答案进行阅卷评分, 把学生的答案和评分结果显示给他们。当然,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还可以点击“重测”,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此过程中, 我还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的多种方法的参考,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 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 都可以用1/2表示?”进而引导学生抓住本质, 进行适度抽象概括, “不管是一个蛋糕, 还是一个图形, 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使学生深刻理解1/2的意义,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人机交互,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强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人机交互可以快速反馈学生学习成果, 有效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这三个版块中, 学生自主测试后, 我运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 及时地利用网络反馈哪个学生答错了, 错了哪一题, 错在什么地方;统计全班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每题正确率, 并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在线测试”这一网络环境将个体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及时进行了反馈, 通过师生、生生的合理互动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学生在交流、评价、矫正过程中, 不仅知识意义得到了有效的建构, 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此, 人机交互, 能快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便于教师有效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 及时地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3
一、激趣,开启学生乐写的心智
1.猜谜语,调动愉快的情绪
猜谜,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又不失趣味的游戏。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猜了两个谜语:“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劳累不怕脏。”这是橡皮。“上学背肩上,上课放一旁,整天不吭声,学问满肚装。”这是书包。你看,这两则谜语多有趣,从语感上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从内容上来看,特征明显,易懂易猜。课始,就激活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2.推介会,创设乐写的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程序,应该是我认识的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叶老这是在告诉我们:心中有情,方能言之有物。老师和学生共同创设了一个文具推介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活泼的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多种情感:对文具的喜爱之情、急于推销的迫切之情,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就促使学生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文具介绍好,这样就有了倾吐的欲望。起步作文阶段,强调“我手写我口”,有话可说了,当然也就有话可写。特别是对于书面语言并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习作前的口头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腾出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并按一定的顺序口述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给师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说出情趣,说出新意。
二、导法,磨砺学生会写的“利器”
1.观察方法的引导,轻描淡写,无痕渗透
写文具,属于状物类文章,写这样的文章,尤其需要学生细致地观察。老师在课上,可以通过一些过渡的语言、评价的语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渗透观察的方法。如教师出示了铅笔刨刀图片,跟学生聊:“你喜欢它吗?觉得它怎么样?”简单的话,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让学生说说刨刀像什么?从哪里发现它的漂亮?由哪几部分构成?就是在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有序地观察,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细致地观察。观察有了顺序,写作也就有了顺序,这不仅仅是观察方法的指导,更是观察习惯的培养,观察能力的提升,还是写作顺序的引领。
2.写清特点的引导,浓墨重彩,方法多样
(1)猜谜法。课始的猜谜,并不是简单的导入,也不是仅仅为了激发兴趣。在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说因为谜语里说“有圆有方、帮你改错字”,实际上就是告诉学生:谜语里写清了这个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如果学生应用得灵活的话,还能将这些谜语或者自己编一则谜语作为文章的开头,使文章更有情趣。
(2)演示法。为了让学生写清铅笔刨刀的用法,老师演示了铅笔刨刀卷笔的方法,演示的时候,老师将动作做得很夸张:将铅笔插进孔中,用力地顶,费力地卷,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写用法,是要将这些动作写具体的。学生在介绍自己文具的时候,就像老师一样,比较夸张地向同学演示了这种文具的用法,做清楚了每一个动作,介绍的时候也就自然用上了比较丰富的动作词。
(3)赏析法。习作怎么写,教师不能简单地讲授技法,尤其是起步阶段,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才是最有效的途径。精彩的例文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典范,但是如果让学生就一篇例文去模仿,学生很容易依葫芦画瓢。真正的模仿应当是一个感悟、创造的过程,举三而反一,从众多的例文中悟得习作的规律。老师很巧妙地、有创意地用好了例文。
三、评改,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
1.创新评价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对第二学段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文具推介会上,采用了星级评价的方式,老师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对于全班交流的同学,请学生给予星级评价;对于没有交流的同学,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评价标准自己给自己进行星级评价。同学有的评定自己是三星,有的是四星,有的是五星。老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在这里,学生评定的等级是否符合标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得了星,让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很自信地给自己的习作作出了评价。
2.修改注重实效,关注每个学生的提升
《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而修改的策略是评议。老师要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评议中自我提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交流的同学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也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互改等,进一步强化本次习作的要求,为学生课后的自改提供方向。
习作教学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只要有勇气去推开它,迎接你的便是阳光和鲜花,带给孩子的便是自信和快乐。■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内容是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课前准备:
提前了几天布置学生选择好物品,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大家听我来介绍
根据学生所选物品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如介绍蔬菜的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介绍电器的为一组。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明确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学生比较容易知道了,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三、对说明方法进行了恰当的指导。结合学过的课文《鲸》《松鼠》两篇文章以及师提供的片段,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一些学过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四、学写开头
五、范文共赏
六、将习作方法改变成顺口溜
七、开始习作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 一是巧用例文,为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铺路搭桥。例文的运用应当要慎重,运用不好,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但这里主要是学习写作方法,如表达顺序、说明方法等。
二、是自我改评有实效。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我修改和评价,练习在原文上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并针对我给出的评价方法写眉批和尾批。眉批主要这样写:“先画记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再在旁边写上:用的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尾批这样写:“本文从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本文语言____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能够巩固写说明文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但问题还很多:一是资料的运用出现了偏差。我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看使用说明书等,结果有的学生就大量照搬了这些资料中的文字材料。可以这样改进:建议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物品,最好不需要查资料;要查资料也可以,但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习作时最好不要看资料。二是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写具体。
三、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还不到位。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5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3、写字板若干。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
(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共同点:
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⑴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⑵ 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己──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
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⑴ 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⑵ 评一评:
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
(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教学这首诗,我主要通过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领会诗的意境和蕴涵其中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流畅紧凑,在重难点突破上、结合当时的背景、给予必要的讲解、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对照注释,交流汇报,达到了本科教学目的。我班有许多学生家乡并不在此,祖辈都在家乡,祖孙之间一年才有可能见上一面,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最想念疼爱他们的爷爷奶奶,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思念的,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来感受诗人的情怀,孩子们对诗的意境就有了独特的感受,我觉得调动学生的切身感受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个好方法。
在<<夜书所见>>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7
师:吴老师第一次来成都, 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介绍成都吗?
生:我们成都有武侯祠, 历史悠久!
师:你在说服吴老师今天上完课不要走, 当一回游客!
生:我们这里有杜甫草堂, 诗圣杜甫的很多诗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师:你在说服吴老师在成都定居下来, 也来过过“诗圣”的生活!
生:我们的棠湖小学风景优美, 设施先进。
师:你在说服我留在咱棠湖小学当老师吗?
生:我们这里有很多小吃, 譬如“龙抄手”“火锅”“麻辣烫”……
师:哎呀, 吴老师是个天生的“吃货”, 你在说服我在成都当一个“美食家”!
一、漫画激趣, 引入说服
师:今天有一个小女孩也跟我到了成都, 到了咱们课堂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她在干什么?
生:一个小女孩好像在讨要什么东西?
师:你看到一副怎样的表情? (板书:表情)
生:满脸堆笑, 像在讨好别人。
师: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表情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很疑惑, 很惊讶!
师:看来讨好的表情并没有说服对方! (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这又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生:很委屈!
生:很悲伤!
师:这样“萌”的表情会不会打动对方呢? (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大家看出了什么?
生:喜笑颜开, 一定是说服了对方!
(师板书:说服)
师:从这变化的表情中, 你猜猜, 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生:想看某一本书, 家长不肯, 经过反复请求, 家长终于同意了, 所以喜笑颜开!
师:有道理!
生:自己写了一篇好的习作, 请朋友指点, 可是朋友以各种借口拒绝她, 她很委屈, 很烦恼。后来经过不断恳求, 朋友同意帮她修改了, 她非常高兴。
师 : 她的说服 终于成功了!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是网上最新流行的漫画《跟老爸要 零花钱的 四个步骤》。 (学生恍然大悟, 忍俊不禁。)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星期天, 同学和我约好去参加他的生日party, 但爸爸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我先满脸微笑地讨好他, 可是他就是不答应, 接着我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不停地摇着他的手, 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最后他终于答应了。
师:我听出来了, 在说服过程中, 你不仅使用了丰富的表情, 还伴随着一些动作 (板书:动作) , 这也是你获得成功的法宝之一。
生:同桌带了一本《哈里·波特4》, 我满脸微笑地帮他擦桌子, 并提出了借书的要求, 可他却说自己还没有看过。我一听, 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趴在桌上不理他。他见我这副模样, 主动把书送到我手中。
师:看来女生的眼泪很能打动人!大家说服的经验都很丰富, 在这个经历中, 表情、动作很重要, 但是还有一样更重要, 那是什么?
生: (异口同声) 语言!
(师板书:语言)
师:说怎样的话, 该怎么说话, 这才是“说服”过程中最重要的!
二、运用广告, 渗透技巧
师:知道吗?在生活中, 有一种说服人的方式最有力量, 最见效果, 猜猜是什么?
生:广告。
师:下面我们就来瞧瞧, 广告是怎样来说服我们的?
1.出示广告语。
师:知道吗, 因为这个广告, 蓝天六必治牙膏创造了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 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买一盒牙膏, 可以带来一连串的好处:牙好了, 胃口就好;胃口好了, 身体就更加结实了;身体结实了, 吃什么都很香。
生:买一盒牙膏, 可以带来一个好胃口, 更重要的是带来一个好身体!
师:我们把这种说服人的方式称为“良性循环法”。 (板书:良性循环法)
2.播放广告视频。
师:看了这个广告, 你最想推荐给谁?为什么?
生:我想推荐给爸爸, 他很辛苦, 每次出差要走很远的路, 脚气特别严重。只要他使用达克宁喷雾剂, 他走路一定会轻松的!
师:真是个孝顺的女儿!
生:我想推荐给妈妈, 她的脚一到晚上就会很痒, 有时痒得连觉都睡不着。只要她试一试达克宁喷雾剂, 一定能杀菌止痒, 一觉睡到天亮!
师:原来儿子也非常疼妈妈!让效果立马看得见, 这就是———
生:立竿见影法。
(师板书:立竿见影法)
3.现场情境模拟。
师:咱们班现在正流行着一本什么课外书?
生:曹文轩的《草房子》。
师:哪些同学已经读过?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生:这本书中有很多可爱的人物, 比如桑桑、秃鹤、纸月等, 每个人物后面都有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
师:有可爱的人物, 有动人的故事, 读起来一定很过瘾!哪些同学正在读这本书?
生:小说描写了一个个少年的“苦难”生活, 尽管他们日子过得很苦, 但他们很坚强, 从来没有向苦难的生活低头。
生 : 这本书文 字特别优美, 有多处景色描写让我身临其境, 真想回到小说描写的那个年代, 和那群孩子做朋友!
师:读《草房子》一定让你手不释卷!有哪些人没有读过? (一生举手) 听了他们的介绍, 你现在想读这本书吗?
生:我已经心动了, 也想走进这座神奇的《草房子》。
师:看来你已经被“众口一词法”说服了! (板书:众口一词法)
4.联系生活归纳。
师:其实在广告中, 还有很多种说服别人的方法, 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老师坚信:高手在民间, 大家身边一定藏着不少说服别人的“独门绝技”, 下面就来切磋一下吧。
生:我让妈妈买一个芭比娃娃, 只有一百块钱, 她却说没有钱。于是我就说:“你上次给爸爸买了一套西服, 花了两千多元, 你怎么有钱了?你这个星期买了一套美容产品, 将近一千元, 那你怎么有钱了?说明你们对自己有钱, 对女儿没有钱, 你们只爱自己, 不爱女儿!”结果妈妈立刻同意了!
师:这就是说服的力量!你知道你运用了什么说服办法?
生:我还没有想出来。
师:谁帮她总结一下?抓住对方的弱 点反击对 方 , 这叫———
生:自相矛盾法!
(师板书:自相矛盾法)
师 : 太棒了 ! 精彩继续———
生:我想买一台PSP, 爸爸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我就说, 其实PSP不光孩子 可以玩 , 大人也可以玩。下班了打打PSP, 可以消除 疲劳 , 有益身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反应 能力, 以及大脑与手 指之间的 协同能力 , 对预防中风、老年痴呆有着极好的作用。特别是我 们一家出去旅游, 在火车上一呆就是 十几个小 时 , 这时PSP就会帮我们消磨时间, 让旅途不再漫长, 充满精彩……
师: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这是———
生:旁敲侧击法!
师:不是很恰当。
生:可以称之为“设身处地法”。
(师板书:设身处地法)
……
师:真是“不说不知道, 一说吓一跳”, 原来大家都是说服高手!高手们, 不如我们现场PK一下, 比一比, 看看谁是高手中的高手!
三、了解意愿, 言语交往
1.交流意愿。
师:现在你最想从父母或者老师手上得到一样什么东西?
生:我想要一台智能手机。
师:与同学、老师沟通更方便了。
生:我想要一辆变速自行车。
师:骑在路上, 一定很潇洒。
生:我想让妈妈为我生个小妹妹! (众生笑)
师:这好像有点难度, 不过看你怎么说服她!
生:我想去北京旅游。
师:北京名胜很多, 值得一去!
……
2.表达意愿。
师:想让自己的愿望实现吗?
生:想———
师:请大家现场将自己的意愿写成一段说服语。请看“友情提示”, 谁来读一读?
生:“选一选, 用一个你最擅长的说服方法进行说服。”
师:选择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来写作。
生:“写一写, 把你的说服语用一段话写下来, 为了让说服更成功, 可以在说服中加入一些动作、表情来辅助。”
师:在这段说服语中, 要恰当地加入表情、动作。
生:“比一次, 谁最能以理服人, 谁最能以情动人, 谁就是我们班的说服高手!”
师:不能死缠烂打, 要以理服人, 以言胜人, 以情动人。
(生现场写作)
3.现场说服。
师:你打算说服谁?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我打算说服妈妈, 用的是设身处地法。
师:下面都是你的妈妈, (生笑) 开始吧———
生:妈妈刚回来, 我就打开电视, 调到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 给她又是倒水, 又是捶背, 然后笑眯眯地说:“妈妈, 买跳舞毯我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你不是一直为你的肥胖担心吗?有了跳舞毯, 你就不必天天晚上出去跑步了, 即使刮风下雨, 也可以保证你的体重不会增加一丝一毫。特别是放长假的时候, 你不用无聊地看电视剧了, 不用劳累地逛街了, 可以利用跳舞毯, 跟着音乐载歌载舞, 既丰富了生活, 娱乐了精神, 又锻炼了身体。你知道吗?何德荣家自从买了跳舞毯, 全家一年都没有一个人生病, 她的妈妈现在已经拥有了‘小蛮腰’!这样的‘减肥利器’‘娱乐法宝’, 赶紧买吧, 还等什么?”
师: (对一生) 这位妈妈, 你打算满足你女儿的意愿吗?
生:一张跳舞毯, 一举多得, 我满足她!
师: (对另一生) 你会满足你女儿的愿望吗?
生:买这张跳舞毯, 不仅女儿会很开心, 对我也有很大的好处, 我何乐而不为?
师;你的说服非常成功, 已经打动了“妈妈”的心。今晚回家一定要试一试!
生 :我用的是“ 鲜明对比法”。 (读) 我满脸堆笑地对妈妈说:“我就是要点压岁钱嘛, 妈妈, 您不用担心我会随意花掉它,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 老师已经教我们如果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了, 也教会我们将不用的钱存进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您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大人才会管钱, 我们小孩一样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压岁钱。我们班的朱明瑞从三年级开始, 他的妈妈就将压岁钱教给他自己管理了, 买文具、买课外书、为地震灾区捐款, 每一笔钱都花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她的妈妈还在家长会上做过这方面的经验介绍呢, 您不是也参加了吗?怎么没有受到一点启发?唉, 我怎么没有生活在朱明瑞的家庭里?我怎么没有 一个开明 的好妈妈?”
师: (走到台下, 对一位听课教师) 如果你是她妈妈, 你会同意你儿子的想法吗?
师1:我会同意儿子的要求, 因为他说得有道理!
师:这位妈妈通情达理!
师2:我可能不同意。因为管理压岁钱, 有的孩子有这个能力, 有的孩子没有这个能力!
师:看来你的对比还不够强烈, 你应该再列举几个你妈妈熟悉的同学, 说说他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的!
生:我知道了, 人多力量大!
(众笑)
师:发现说服的漏洞, 赶紧改一改!下面谁来说?
生:我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 鼓着腮帮子, 一个劲儿地诉苦:“妈妈, 我这辆自行车已经骑了五年了, 颜色掉了, 轮胎补了, 铃铛也不响了。即使这样也没有什么 , 更重要的是, 它一不能变速, 一放学, 同学们脚一蹬车, 就把我甩得远远的;二不能折叠, 外出郊游时不能放进汽车的后备厢里, 一到景区, 只能步行, 非常累;三不能急刹, 一遇到紧急情况, 我的车总是刹不住, 非常危险。您看, 爸爸的手机都换新的了, 您的手机也换新的了, 为什么不能给我换一辆新自行车呢?再说, 我骑着这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出去, 人家知道我是您的女儿, 不是给您丢脸吗?”
师:你使用的是———
生:缺点罗列法!
师:是呀, 你列举的缺点越多就越有说服力!妈妈们, 你们会满足她的意愿吗?
生:我会同意, 因为安全第一!
生:我不会同意, 因为自行车坏了, 可以修一修, 干吗要买新的, 这不是浪费嘛!
师:真像妈妈的口气!
四、规划全篇, 总结技巧
师:妈妈不同意, 很正常。因为现实生活中, 我们说服不是一次就能见效的, 这就需要———
生:软磨硬泡!
师:对, 一计不成, 再生一计!今天请大家将自己说服别人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至少要使用两种说服别人的方法。题目就是——— (板书:我要……) 这堂课就要结束了, 你从这堂习作课中学到了什么?老师总结了一下 (出示课件, 如图) , 请读———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篇8
一、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作文这个“陌生”的“客人”产生好感与兴趣,才能把他们自己心中“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从此,他们才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良朋挚友。这样也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写作、害怕写作与写作时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兴趣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小心呵护。
1.“说”身边熟悉的事情,是学生“会”写的前提。“会写”是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学生连口头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如何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习作?为此,要在学生“写”之前对他们做专门的“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说得“滔滔不绝”,在写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就成了他们“想说”和“会说”的前提。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不仅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更培养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他们“会”写的前提。
2.“写”身边熟悉的素材,是学生“乐”写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带有插图的儿童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此入手,让他们随意地写这些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完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当然,老师更要给他们创建展示“习作”的平台,如“把我的习作读出来”活动。再进一步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作举办班级作文展览。另外,利用学生每天必看的“动画片”,在看完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是作文生动的重点。“观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想象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不仅仅有简单的枝干,还有鲜嫩的绿叶。例如:在指导《我的老师》这一习作的时候,在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老师的外貌形象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平时面部表情或衣着的变化来想象老师的心理活动。
还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教学中我们只是要培养他们简单地“察”和简单地“想”的意识,并在习作中能够初步体现出来就行了,而不应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察”后的“想”这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思想的渗透,而不必在观察细节后精确地阐述。
二、通过课文教学促进习作练笔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例如《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西湖》《拉萨的天空》《小露珠》等等,这些纪实、想象与优美的课文是初学作文者的“范文”。所以,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依托课本当中这些典型的“范文”,让他们在学习这些“范文”的同时去熟读、去精选、去感受、去模仿。
1.仿写课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的作文教学除了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还要从“范文”中“仿”出写作的形式、结构与基本技巧,课本中优秀的“范文”,就是学生仿写的最佳素材。例如:教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学生仿写的“让我们荡起秋千”“让我们踏上火车”……在写出学生自己心里话的基础上,更是有了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韵味”。
2.续写课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好多在最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完《哪吒闹海》一文后,老师说:“东海龙王父子被制服了,但是几十年后龙王的孙子——这个“官三代”又开始欺压当地的渔民了,哪吒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时的学生都觉得有很多话要写,课文中经典的词句与精彩的打斗场面都会出现在他们续写的“文章”中,而学生平时在其他动画片当中看到的或由此想到的种种“精彩镜头”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文章增添更多鲜活的画面。
3.改写课文。改写课文就是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在改写课文过程中,通过学生简单的“剧本创作”,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与写作的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的《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作了改写,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排练的剧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是一种全新的练笔与写作的模式。
4.写读书笔记。课文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本中的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对这些课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情感教育,而交流学习心得或写读后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诸多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读后的写”中得到新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通过批改点评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不叫“作文”,因为学生们写得缺乏逻辑,语病也很多。所以老师在批改与点评时不能把这些“刚刚发芽的种子一棒子打死”。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我认为对于刚学写作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的批改与点评首先应该去寻找并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鼓励,其次才是适当地修改习作中的语病和错字等,让学生对作文充满自信。
(司利亚,沭阳县广州路实验小学,223600)
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9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中提出的“场面描写”,尤其是学生很难写好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这两句诗,我经常在思索: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到底在哪里?花了心思和精力去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批改,作文指导,为什么有的学生写一篇作文咬上几个小时的笔头,挖空了自己的脑袋,点着字数,却还是那么几行字。经过分析,我归结出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场面缺乏仔细的观察,或是这个场面已经过去很久,学生存于大脑中的已是过去时的材料,不能清晰的“摄取”,所以写出的场面就无法“精彩”。那么对于场面描写的作文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学会方法,乐于写作文呢?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先“演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场景”吸引学生激情参与,诱导他们观察“场景”的细节,并用简略的文字加以“摄取”,然后再请学生记叙成文,那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平时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做游戏,所以我就选择了游戏这一场面,尝试设计了本节参与式的作文课《参与其中快乐作文》,对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作文指导。以下是我教学完本节课的几点感悟和反思: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10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托文本,不断交往的过程。文本,作为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交往的载体,对课堂交往能否很好地进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从文本中找到很好的交往切入点,便成了不得不研究的问题。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涵在空白之中。
对于空白美,明代哲学家王船山曾言:“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
因为是空白,便有多种填充的可能,不同的生活经验便会填充出不同的世界;因为是空白,面对空
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因为是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呈现、发展的空间和领地。
因为是空白,课堂教学便极易流动不居,不会一潭死水,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空白蕴涵于文本之中,空白的呈现,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老师的适
时引导。“空白”,为文本、学生、教师提供了融会贯通的平台。语文课堂的交往活动,在某种程度
上,便是师生依托文本,结合自身体验,不断寻求空白、填充空白、创造空白,并为学生留下空白。
抓住了空白,也就找到了促进课堂交往持续进行的交往点,就看怎样去发掘。每篇课文,都有着很
多的空白点,下面以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风筝》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课堂交往
活动中空白点的发掘。
一、于看似矛盾处发掘空白点
《风筝》一课,最明显的看似矛盾之处,就是课文第二段写做风筝时,将风筝称作“幸福鸟”。
为什么要将风筝称作“幸福鸟”?不解决这个问题,全文的理解感悟就不可能深刻。一词之别,却
给了我们很多的拓展空间。在教学该段时,便围绕风筝与“幸福鸟”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先让学生
默读该段,初步感受做风筝的情景,并谈谈读后想到了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抓住幸福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谈如果是你,你把风筝叫作幸福鸟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学生,原因肯定
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拓展了幸福鸟的丰富内涵,一个人的憧憬、幸福变成了所有人的憧憬、幸福;然后配乐朗读,让学生再次感受为什么把风筝叫“幸福鸟”。
这样,就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氛围。看似矛盾之处有着空白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于情境凸现中发掘空白点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放风筝的就是自己?最简单的办
法,就是凸现情境,把某个情节作适度的夸张,从而让学生的感受更强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一个“放”字,虽然不起眼,如果细心体会一下,却能让放风筝的人
激动万分。此时正是将放未放之时,心情应该是很特别的,既有点担心、紧张,怕放不下去,又充满希望,希望一次就能放飞成功,更希望风筝能越飞越高。怎样读“放”才能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很多学生都放过风筝,都知道该怎么放,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种心情。一个“放”字,不仅让学生想起了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更体会到放时的激动紧张、充满希望的心情。通过学生的朗读,尤其时是全体快速而又响亮地朗读“放”的时候。将“放”的情境进行放大处理,情境就一下子凸现在学生们的心中,此刻,放风筝的就是我。不仅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切入点,更在读中留下空白去回味。
三、于言有未尽间发掘空白点
课文第三段写放风筝,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初读这句,觉得没有什么,再多读读,觉得这句话只说了一半。村里人这么夸奖,放风筝的我们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作者没有说出来的,便是很好的空白。听着这样的赞扬,放风筝的小伙伴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教学时便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你就是放风筝的小伙伴,你听到这样的赞扬,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激动、有的兴奋、有的自豪、有点觉得幸福„„,这样一来,放风筝的快活不言而喻。
四、于无中生有里发掘空白点
风筝飞上了天,会遇见谁呢?课文虽然没有交代,我们自己根据课文可以设想。它会遇见飞鸟,它会遇见云彩。天空中多了这样一个新朋友,云彩会高兴地说什么呢?飞鸟会怎样跟它打招呼?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它们会把最美好的祝福、赞扬送给幸福鸟。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并进行情景创设,得到的便是学生情感、思维与个性的创造性发挥。
五、于意味深长处发掘空白点
《风筝》一文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尤其结尾的“„„”,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幸福鸟究竟找到没有?小伙伴们还会伤心吗?他们还会充满希望吗?找到了小伙伴们会怎样?找不到又会怎样?他们仅仅是在寻找一只风筝吗„„,一个省略号,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在学生不同感悟的交流碰撞中,我们会得到更多。
一节习作评改课的备课三得 篇11
一得,初读习作惊
每次学生习作之后,笔者最想做的就是“拜读大作”。因为每个孩子的笔下都是心灵的声音,每篇看似不完美的文字都是学生辛苦劳动的“力作”。阅读这些文字你仿佛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它会让你感受着真诚与纯真的力量。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让文字通畅,需要的是让结构清晰化,需要的是让所有孩子们发出最纯真的声音。一句话,让每个阅读这些“大作”的人能够像教师一样去欣赏、呵护这些心灵絮语。
北京课改教材第9册第7单元有这样的三篇课文:《井》《白杨》《天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由物赞人”,笔者用三节课讲完了三篇课文,第四课时上了单元读写迁移课,接着上了一节单元拓展阅读课,课上带领孩子们阅读了9篇文章,分别是:《白杨礼赞》《山谷中的谜底》《黄河的主人》《桂花雨》《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井》《古井》《宿甘露寺僧舍》。之后并没有进行习作指导课,即让学生习作。习作要求与提示为,选择一种植物或事物,赞美你想赞美的人。通过描写事物外形、生活事件或展开想象、联想等方法表达喜欢、赞美的情感。40分钟后,带着学生体温,和着纸笔馨香的作品呈现在笔者的面前,笔者迫不及待地浏览学生习作的题目,笔者惊讶了:一节拓展阅读课的效能如此强大,因为这节课前后学生选择的“物”差别竟如此之大。
二得,回望对比喜
在单元读写迁移课时进行了写事物外形的片段,在指导时期望达到目标是:由物赞人的文章在写事物外形时不仅要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要思考由“此物”要赞美什么人具有什么精神,从而选择什么样的特点去写,写外形时要自然渗透或直接点明抒发的情感。从学生的片段看基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是不如人意之处就是学生选择的事物单一而范围狭窄,特点趋同且不突出。(见图一)
分析之后,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小树,与现场授课时选择的小组范例为“小树”关系密切;另外与进行课堂设计时想到的“物”不够开阔丰富有关;还有就是与小组学习前教师的导向性语言有关。
为避免习作时会出现模式化、共性化的倾向,笔者把拓展阅读课提前到学生习作前,期待会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全班34名学生,有2名学生没有通过写物来赞人,其余32名学生的统计数据见图二。
其实拓展阅读课上得极为简单,当堂给每位学生发放了9篇由物赞人或感悟哲理的文章,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和词句积累,尤其关注了由物赞人的内容的梳理。首先回顾本单元内容和学到的借物赞人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文章,思考:《白杨礼赞》《古井》《黄河的主人》《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分别借( )赞扬了( )人的( )精神。之后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再读9篇文章,思考:1.阅读了这些文章后,如果你来写借物赞人的文章,会不会有新的想法?2.找出这些文章中描写“物”的外形的段落,做批注。整节课学生们都在静心读书,品味文字。
三得,设计课堂悦
教学环节1 进行评改课教学设计时笔者反复读学生作品,确定训练重点,思考教法学法选择。读到这个片段时突然来了灵感:
一天要给牵牛花浇水三次。大风吹来的时候要帮牵牛花把风挡住,大雨下来的时候要把牵牛花搬到房里来。冬天,北风呼呼地吹过,这时,必须把牵牛花搬到房子里来,因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冬天大风的时候都会冻得颤起来,牵牛花也一样,这样的话,我和妈妈辛辛苦苦种的花就没有了。结尾:我爱我家的牵牛花,它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甜美。
这篇习作多么像老舍先生的《养花》,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都极为相似。在赏评时何不拿出这篇文章的片段让学生既看到自己能和大作家心有灵犀,又看到自己在表达和思想上的差异,同时引发学生继续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那不就是在一直苦苦探寻“写后促读”教学主张的一次重大突破吗?
教学时先读学生的习作片段,再出现大作家写的这个片段: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1)讨论:种牵牛花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呢?
(2)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对于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
(3)你觉得老舍先生的这个段落写得怎样?你想找来全文读一读吗?
教学环节2 另外,还有一位学生的片段也与上个学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设计:读一读这段话,作者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修改能使特点更加突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我就想到只有冬天才开的梅花。梅花虽说在寒冷的冬天开的,但是寒冷的冬天的寒气并没有吓倒梅花。你瞧,那粉嫩的花瓣的颜色各式各样的: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美丽极了。
(1)读了这段话,写出梅花凌寒怒放的特点,引用的诗句极为恰当;寒冷的天气可以衬托出梅花的坚强不屈。
(2)画线句子重复了,可以把寒冷和花怒放融合在一起写。怎么写,说一说。
(3)出示这段话,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寒风中的梅花的。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这段话选自《梅花魂》,作者陈慧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这两个环节的区别在于分别突破两个教学难点,运用《养花》学习借物表达情感的方法;运用《梅花魂》学习写状物类散文,写出“物”的外形特点是基本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立足整篇文章赞美的品格或精神来确定写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这个特点。
总之,阅读,从教学角度来说,不仅是一个发现、吸纳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探本求源的思维过程,探寻文章的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说理抒情,从中体悟情感,达到言意兼得的过程。其次语文课过程中的写,不是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写的重要方法是依据读,读写一体,犹如鸟儿飞上蓝天的一双翅膀,互相做功,缺一不可。所以语文课堂要读中学写,写后促读,循环往复,读写共生。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在真实习作中培养小学生读者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BB13069)研究成果。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12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对于起步作文, 兴趣比方法重要。如果能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诀窍, 就能让学生在起步阶段爱上习作, 轻松习作, 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此习作设计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出发, 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填词、写句、组句的过程中习得“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扎扎实实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有话会说”, 解决学生习作中无内容、无兴趣、无方法的“三无”困难和问题, 并在互评与交流中分享习作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赏花引入, 激发兴趣
1. 同学们, 今天咱们上什么课?
(作文课) 你们怕作文吗? (怕) 咱们今天先不写作文, 大家一起来聊聊花园里的花。
2. 回顾课文《花钟》, 说一说课文中的花。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习作起步时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开课不说写作文, 而是从聊花开始, 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 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二、填写词语, 降低难度
1. 补充词语, 扩充句子。
(1) (出示《花钟》中的牵牛花) 这是什么花? (牵牛花) (1) 课文中怎样写牵牛花?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 (出示各色牵牛花的图) 这是咱们花园里的牵牛花, 说一说, () 的牵牛花。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词, 分别从花的颜色、形状去说) (3) 能不能说一个句子? () 的牵牛花 () 。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运用比喻、拟人或者想象的方式把句子说具体)
(2) (出示《花钟》中的蔷薇花) 这是什么花? (蔷薇花) (1) 课文中怎样写蔷薇花? (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 (2) 补充词语, 扩充句子方法同上。
(3) (出示《花钟》中的万寿菊) 这是什么花? (万寿菊) (1) 课文中怎样写万寿菊? (万寿菊欣然怒放) (2) 补充词语, 扩充句子方法同上。
2. (把所有的花聚集在一张幻灯片上) 看到花园里这么多的花, 你想说什么? (板书:花园里的花真漂亮啊!花园里的花真美啊!)
设计意图: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是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训练的内容, 教师从课文中的句子来引出补充的词组和句子, 让学生触手可及, 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来构建新知识,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发现方法, 练习说话
1. 引导学生发现写一段话的方法。
(1) 出示:花园里的花真漂亮。瞧, () 的牵牛花 () 。 () 的蔷薇花 () 。 () 的万寿菊 () 。
(2) 你能把这一段话全部补充完整吗?
(3) 根据学生的发言, 出示:花园里的花真漂亮。瞧, (粉红色) 的牵牛花 (放开嗓门, 吹起了小喇叭) 。 (艳丽) 的蔷薇花 (绽开了笑脸) 。 (黄色) 的万寿菊 (欣然怒放, 开成了一个个大圆球) 。
(4) 指名读,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运用想象或者比喻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把句子围绕一个意思连起来就是一段话)
(5) 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 (花园里的花真漂亮!)
2. 归纳写法。
是啊, 其实写一段话很简单, 就是把平时咱们说的话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写一篇习作也很简单, 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段一段的话连起来。
3. 把“真漂亮”换成《花钟》中的一个词, 同样能概括下面三句话的意思, 换成哪一个呢?
(争奇斗艳) 换成另外的词也可以, 请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1) 出示: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瞧, 粉红色的牵牛花放开嗓门, 吹起了小喇叭。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黄色的万寿菊欣然怒放, 开成了一个个大圆球。
(2) 学生读, 感受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4. 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写秋天果园中的水果。
(1) 出示各种水果图片。
(2) 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 的______ (水果名称) ()
(3) 围绕“果园里的水果真丰富”或者“果园里的水果真好吃”写一段话。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想法来写。
(4) 提示:写水果“丰富”时不得少于三种水果。
(1) 果园里的水果真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果园里的水果真好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当学生掌握了习作的方法之后, 便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进而激起了更大的学习欲望, 后面的练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习修改, 同桌互评, 感受习作之乐
1. 自己修改习作。
2. 同桌互相评价。要求:一看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二看句子是否通顺;三看哪里写得特别好, 值得我学习;四要提出一点小建议。
3. 在值得自己学习的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 在后面写上一点小建议。
4. 全班交流互评, 教师对写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主要是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一方面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五、总结写法, 树立信心, 扬起习作之帆
1.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有很多种写法, 我们学习的是“围绕一个中心词, 扩展句子”的写法和写段的方法, 把段连成篇就是一篇习作。我们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就写成一篇习作了。
3. 今天同学们都写得很好, 只要大家认真观察, 善于积累, 勤于练笔, 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三年级习作教学08-19
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07-30
三年级习作教学谈08-05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10-17
三年级绘本习作教学08-14
三年级《介绍我自己》习作教学设计06-05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反思0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教学设计07-0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一教学设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