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2024-09-28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精选11篇)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1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基础会计学》是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较。学习《基础会计学》的要求是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考试题目也是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近几期《基础会计学》考试情况看,考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现结合1998年(下)《基础会计学》试卷谈几点认识,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考生答题中几个有普遍性的问题近几期《基础会计学》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和帐务处理题六大类,每一类题目都围绕着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面考核考生对基础会计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单项选择题数量较多,共20题,涉及的考核点较多,但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较容易回答;多项选择题旨在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与单项选择题相比,答题难度要大一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是考核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题目,名词解释要求回答准确,简答题则要求全面、完整;计算题和帐务处理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失分较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备选答案较多,回答难度较大,因此失分较多。

2、简答题。简答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会计一些基本理论的掌握。由于基础会计学每章都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布面广,考生不易把握。

3、帐务处理题。帐务处理以企业最基本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为内容,考核学生对企业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由于这一题分值较大(占40分),且业务处理有连续性如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以及收入费用的结转等,有一处出现错误,往往会引起其它题做错,另外,产品成本的计算,利润分配的处理属于基础会计学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考生失分也较多。

4、计算题。基础会计学中计算性题是以数字计算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从近几期考试的题目来看,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算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下计算企业收入、费用这两类题目失分较多,其它内容的计算题失分相对较少。

二、失分原因及表现上述失分较多的题目在考试中带有普遍性,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失分的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导致答题错误。这种错误最明显的表现在简答题上,如1998(下)基础会计学试题有一题简答题:在会计核算中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不少考生回答的是登记帐簿的意义或作用,答非所问。这种错误表面上看是审题不准,答跑题了,深层的原因是对这一问题的不理解。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与设置和登记了帐簿有什么作用或有什么意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种题目考核的目的是使学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登记帐簿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呢?因为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填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可以反映经济业务,但是会计凭证数量多,又很分散,每一张会计凭证只能反映一个业务,不能集中反映某一时期经济活动的全貌,不能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引起的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就

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这是会计凭证反映经济业务的不足之处,是设置和登记帐簿的原因,这就要求会计核算要通过设置并登记帐簿,把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登记到帐簿中去,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和综合的会计核算资料,以加强经济管理。因为登记了帐簿才使它发挥一系列的作用,这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望各位考生在学习中给以注意。

2、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对一些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是考试失分的原因之一。从多次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上可以看出这个原因。

例如,多项选择题:

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获得的财务信息是()A、资产的结构B、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结构C、资产的流动性D、偿债的能力E、获利能力在这五个备选答案中,A、B、C三个答案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上可以直接看出来,D(偿债能力)虽然要把资产项目中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联系起来才能看出来,但这四个答案即ABCD都是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的信息。而E(获利能力)则不是资产负债表所能提供的信息,虽然资产负债表中有“未分配利润”项目,但未分配利润是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和本年度实现利润(或亏损)的合计数,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现在的获利能力。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和每一个项目的含义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对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不全面和不准确还表现在名词解释上。名词解释主要是解释会计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大多数的概念都是经过了反复的理论探讨而形成的,回答时力求准确,不能望文生义和似是而非。例如名词:“预提费用”,有的考生回答为“尚未发生预先提取出来,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分期摊销的费用。”这样解释“预提费用”有两个错误:

一是“尚未发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内容,既然“尚未发生”也就不需要核算,除了一些特殊事项如坏帐损失在没有实际发生时可以预计外,对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不能核算的。

二是混淆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概念。待摊费用是在一次发生支付款项后,按其受益期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摊销,而预提费用则是已经发生了耗费而尚未支付款项,因此不存在对这笔支出的分期摊销问题。预提费用的真实含义是本期已经发生了耗费,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的预用。

在名词解释中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望文生义,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例如名词“会计工作组织”,有的考生回答为“把会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且对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正确组织会计工作就应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设计出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专门机构并配会计人员,从各方面做好组织工作,仅仅把会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工作并不是会计工作组织,充其量只是会计工作组织中的一个部分。因此,把“会计工作组织”解释为“把会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会议工作是不正确的,应该全面理解,不能望文生义。

3、对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帐务处理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会计处理方法如编制会计分录的掌握情况。要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就必须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理论如帐户的结构和会计科目的含义等,否则,编制会计分录就会出现错误。由于对编制会计分录涉及的理论理解不透彻,对会计分录编制方法掌握不牢,导致帐务处理题错误较多,失分也较多。

帐务处理题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划分不准。制造费用通常是指企业生产部门(车间、制造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两者发生的地点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基础会计学》考试题中都以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最基本的区分标准,有较明确的提示,但仍有不少考生做错。由于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处理错误,又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以及本年利润的确定等题目出现连带的错误,失分较多。

(2)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准确。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基本公式是: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其中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是已知的,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要通过题目中相应的内容计算归集,由于制造费用计算的错误,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也就出错了。

(3)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内容是基础会计学的一个较难的问题,尤其是利润分配要按分配内容设置明细帐,详细反映利润分配的具体内容。

4、答题不规范。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主要反映在分录题中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累计折旧”写成“资产折旧”、“应收票据”写成“应收汇票”。现行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是统一规定的,科目名称和科目内容都由会计制度规定,每个单位都应按制度规定的名称和内容使用会计科目,不得随意改变科目名称和科目反映的内容。基于这一要求,会计学考试都要求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不规范使用会计科目视为错误。

三、学习基础会计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的基本课程,涉及了会计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定义较多,而且有些概念与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有较大差异,因此学好基础会计学有些难度,在学习中应给以重视。但是基础会计学重在介绍会计的基本知识,所介绍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基本方法,尤其是考试时主要以编制分录为主,而会计分录的编制都有固定的格式,所涉及的业务也不是很复杂,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学好基础会计学也不算很难。要辩证地看问题,既不畏难也不轻视。

在学习《基础会计学》时,可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平时的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基础会计学》虽然有不少的概念问题需要记忆,但也有很多内容是靠平时学习中通过反复地练习和理解才能掌握,如借贷记帐法的应用、编制会计分录等,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了,不论题目怎样变化,都可以做出来。相反,如果仅靠临时突击而没有理解,当题目稍有变化时就感到不好处理了。

第二,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解基本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是学好基础会计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并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会计分录的编制,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理解了帐户的结构以及每一项经济业务引起哪些资产、权益项目的变化,才能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如果不理解帐户的结构,不理解一项经济业务引起哪些项目发生变化,那就不能正确地编制分录。计算题也是以一些基本理论或概念为基础的,如果不理解这些基本理论或概念,就不知从何处入手,如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算,只要理解了帐户名称及其核算内容与资产负债项目名称及其反映的内容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就很容易计算,如果不理解两者的异同就会感到这种题目比较难。多项选择题也是理解了某个概念或理论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如果不理解,要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也是比较困难,这在前文中已举过例子。即使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只要理解了某一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给以

叙述也是可以的,不必按教材的原话一字不漏地回答。因此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三,抓住每一章节的基本问题。基础会计学的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些基本问题,抓住这些基本问题理解并掌握它,也就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突出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例如第一章总论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应重点掌握的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会计核算的原则等问题,第三章至

第六章是利用借贷记帐法的原理去处理企业的基本业务,学习的重点是如何根据这些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何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何计算确定本期的财务成果等。抓住了这些主要问题,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通过各种方法如做练习等以求理解并掌握。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2

1 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 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 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 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 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 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 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 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 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 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1.2 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 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 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 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 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 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 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 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 使其不易掌握, 可操作性差。

1.3 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 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 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 普及率低, 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 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 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 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 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20世纪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 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 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 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 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 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 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 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 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 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 管理会计未来发展对策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 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 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2.1 清理思想, 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 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

笔者从来不想否认在企业中, 加强企业的内部核算和成本控制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重工业加工业中, 非常需要强化“成本管理”这一环节。实践也证明, 凡是坚持强化“管理”理念的企业, 凡是把“管理”提高到非常重要地位的企业, 无论市场有多少困难, 也无论企业面临多糟糕的环境, 企业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强化“管理”这一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强调要加强“成本管理”, 例如像邯钢所推出的“市场模拟, 成本否决”所贯穿的基本理念就是强化成本的全员“管理”和全面“管理”, 可见“管理”二字非常重要。

结合我国冶金行业成本管理的实践, 我们不难看出, 在成本管理的各种方法中, 内核就是“计划”方法。包括标准 (目标) 成本的预测、制订以及控制, 实际就是对成本计划的安排、执行和监督。像邯钢的成本管理方法就是把成本用计划指标方式分解到每个责任人头上。所以说在成本管理理念下, 就是要用计划的方法组织企业活动, 包括成本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在企业中要强化“管理”理念, 也要重视“计划”方法, 这样做肯定是一种正确抉择, 要比空谈“管理会计”是现代两大会计领域之一要有效果的多, 肯定要比空谈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口号而缺少落实措施要有明显的效果。这也就是说要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

2.2 端正名分, 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

现有的管理会计之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 主要在于它的名不正, 言不顺, 理不足。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 对其内容体系彻底改造, 使它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 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 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 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 在学科上使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 在实践上解决管理会计有职能无机构、有任务无人员的虚置状态。

因此让成本会计去汲收成本管理相关内容, 定名为“成本管理会计”或“成本会计与管理”, 其研究对象就是“成本”, 其研究内容就是成本核算、成本规划、成本控制, 也就是在原有成本会计的基础上, 汲收管理会计中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内容, 如成本习性、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控制。调整后的成本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规划这样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

对管理会计的态度, 不应坚持“全部拿来”, 要坚持“中学为本, 西学为用”的价值取向。包括管理会计发详地美国著名的会计学教授约翰逊和卡普兰也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改变旧有的观念, 这里存在着“理论唯上”还是“实践第一”的哲学观问题, 不同的哲学认识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结论, 本文的结论是:管理会计的出路在于变革, 彻底的变革。

责任编辑:杨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WTO, 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 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 必须以竞争力为导向, 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 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 在分析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对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3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管理

1 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依法建账执行不到位。从近几年的会计法执法检查来看,一些单位未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置明细账、日记账,致使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

(2)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一些单位内制制度不严,为了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对凭证审核不严,原始资料失真或无原始单据或单据不全,造成凭证不合规,会计数据不准确。

(3)会计凭证不规范。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项目不齐全、编制不规范,摘要表述不准确,编号前后颠倒,相关人员的签章不全。

(4)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一些单位未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正确使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账簿登记不规范。

(6)资产管理不严格。从会计执法检查和清产核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不少单位长期不进行财产清查,账实不符现象严重。

(7)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8)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或者管钱又管印鉴,岗位职责也不明确。

(9)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财务审核和审批制度流于形式,加上内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难落实,导致会计监督力度不强。

(10)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2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根据现象究其本质,本人认为,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会计业务知识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了解不多,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从而对会计基础工作无所适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3)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当前社会中“诚信”的缺失,助长了经济生活中造假、舞弊等现象的增加。为了达到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以借机“混水摸鱼”,这首先就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下滑。

(4)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

(5)激励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相匹配。

(6)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措施和力度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没有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及处罚规定。

(7)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不规范。

3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本人认为剖析原因对症下药十分必要,采取措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的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宣传力度,让单位领导和广大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规定,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从源头上改善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从会计人员的自律抓起,对会计人员先进事例进行表扬和宣传,对会计领域的反面案例进行披露和抨击,增強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3)严把会计从业的“入口”关。《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是严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关,从源头上加以控制,确保准入人员素质。二是单位要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会计工作当作一个严肃的事情来抓,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要严,对会计人员的聘用、任用要慎重。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一是要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促进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利益和责任挂钩,做到“责、权、利”相匹配,从而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增强其责任。

(5)加大会计监管力度,优化会计环境。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发挥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的作用。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4

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就是说,在订立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二者可以自由协商劳动合同的内容。但在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将合同的主要内容制定成格式化、定型化的条款,而作为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修改权。劳动者往往只有缔约或不缔约的选择自由,而不像缔结一般经济合同那样,双方当事人均可以作出要约、承诺,即仅可以对劳动合同表示不接受,而不能提出反要约。这种局面实际上是与“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法律精神不相符的。那么,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归纳为:(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地位不平等。 特别是在“三资”企业中,企业具有劳动者无法抵抗的优势地位。对于劳动者来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者一旦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而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也只能求全屈就了。所以,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就处在了附属的位置,无从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2)企业为了减少订约成本和增进效率,而简化缔约程序。企业经过与大量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现这种订约,不断重复的“交易频率”较高,已成为日常工作中例行的工作事项,因此企业希望选择一种既简单省事儿,又能给自己一方较大控制权的订约形式,以节约交易费用。

由于上述原因,致使现在的用人单位把劳动合同定型化、格式化的趋势越演越烈。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劳动者,失去了与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平等协商的权利。

开发区党建工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篇5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的发展新阶段,开发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存在党组织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现象。

一、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意识

开发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有新发展、新跨越、新突破以及新创新,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作风问题、责任意识问题,否则所有的工作都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形不成部署、形不成实效,就谈不上抓落实出实效。

一些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重行政业务,轻党建工作的现象,主观上有重视的意愿,但实际抓起来又很难落实。甚至出现“研究工作考虑不上,布臵工作排不上,检查工作摆不上”的尴尬局面;党建工作没有纳入议事日程,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的求利性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冲击了部分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意识,弱化党组织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致使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实、认识不到位。

二、党组织和党员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作用不明显

从整体上看,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素质还不够高,先进性还不能发挥和体现,存在一些教条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组织在党建方面的工作;还有少数党员只顾自己个人的得失,对党建工作失去信心,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宗旨,荣誉感不强,先锋作用不明显,不注意维护形象,思想不坚定,组织观念淡薄,不相信党组织的权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思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不及时反映和采取措施,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影响了整个党建工作的进程;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党员意识不强,和基层联系不多,工作作风比较懒散,心态浮躁,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三、部分党组织工作方式不创新,组织涣散

一是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党务工作地位不高、威信不足;以党组织缺乏人员编制、交通工具和办公经费等为借口,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由于对党建工作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导致部分工作业务不熟悉,对全局工作缺乏了解,找不准贴近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党建工作体制传统、落后,工作方式老套、单一,缺乏应有的创新,致使很多工作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习惯用老经验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致使工作局面被动,工作开展缺乏朝气和活力。部分党组织按照传统的方式工作,工作程序封闭,纵向不联络,横向不沟通,工作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近年来,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开发区基层党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但是从整体上创新工作亮点少,党建创新意识不够强,成效也不明显,部分工作也是被动应付。

四、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建设较薄弱

由于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社会上形成一股不正之风,普遍认为党建工作无足轻重,做多做少、抓与不抓都不会影响大局,认为现在的党员是只能奉献,不求索取,只有交党费,而没有党组织的温暖,只有带头而没有盼头,不愿意继续当党员了,党组织的概念在社会工作中已经模糊淡化了;加之党务工作地位不高、威信不足,党组织缺乏人员编制、交通工具和办公经费等保障条件;做党组织工作在干部队伍中没有归属感,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也就在所难免。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那些问题” 篇6

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之间,但在营销上却未必如此,因为营销竞争到一定层面后,比拼内容会发生变化,尤其网络时代,竞争核心力往往在 “精”不在“多”、在“深”不在“广”。道理很简单,如果水在10米深处,你打十口八口之九米之深的井均无济于事,不如将一口井一口气打到10米管用。因此,在企业讲营销策划,邵珠富经常讲到战略确定后,战术执行需要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勇气和信心,事实上好多时候,有好多思路和创意一开始是对的,但恰恰由于没坚持,导致最终徒留遗憾。

在一些企业,经常遇到一些“老总”抱怨:活动搞了那么多,咋就不见效果呢?我的答案是,原因就在于活动“多”了,贪大求全而不注意精耕细作,“坑”挖了不少但每个都不够深,怎么会有“水”呢?。其实,营销成功与否有时不在你搞了多少活动,而在活动的含金量和坚持程度,像雪花啤酒之“勇闯天涯”、脑白金前两年之“有金砖”等活动,成功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坚持,

一位好友在圈子里说,单位80%的人认为和他能力互补,他很感孤独。我告诉他,没必要妄自菲薄,80%的人拥有的能力你没有,你拥有的能力也是80%的人没有的,这更珍贵。乔布斯先生是创意大师,在创意这点上,“苹果”无人能及,有乔布斯和没乔布斯的苹果完全不是一回事,乔布斯创意对企业的贡献无与伦比,是因为他拥有80%甚至更多人没有的能力。“万金油”式的人才好找,而真正有深度的人才却是奇缺,这是企业普遍走不高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三国中要讲人才储备,曹魏肯定比蜀刘强,但在核心人才上,不论文臣“诸葛亮”还是“五虎上将”,却一点也不差。所以,蜀刘仍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看见人家搞活动,他们搞活动;看见人家搞促销,他们搞促销,结果天天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失去了本我,这种现象同样普遍存在。前天和同事熙喜去常生源,马总也很想和众多同行一样打打价格战,但苦于不得法。邵珠富得知其产品在银座有售,品质肯定没问题,倘若打上“苛刻的银座都在卖”我的海参这样的理念,再打价格战,由于有“在银座销售”这一招牌,再加上价格同样平价,效果肯定会更好。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7

摘 要: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生产环境具有高危险性,一旦化工生产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引起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化工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1-2

0 引言

由于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化学特性,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复杂的生产工艺程序,有着极高的安全标准。但目前化工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逐步暴露出了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 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1 生产特点

一是生产工艺程序复杂,生产条件严格。化工生产从原料加工到形成最终的产品,需要经过多次化学反应和分离程序,在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工艺参数随时会发生变化,一个细小的偏差都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威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二是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工业技术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危险源也逐渐增多,潜在的安全危险隐患也就越来越多,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三是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逐步渗透到化工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连续化的生产以及复杂的工艺及参数都需要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但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日常的维护和检查,若疏于管理,则会降低其使用性能,为化工生产买下安全隐患。

1.2 重要意义

化工生产由于原料的特殊性以及生产工艺程序的复杂性,比其他行业的危险性都高,而且发生安全事故的影响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必须重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第一,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的比例逐步增加,可以说现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化学产品。因此,加强化工安全生产,保障产品的性能,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化工生产物质具有特殊性,生产环境也较为恶劣,充斥着有毒、强腐蚀的化学气体,一般都是高温高压制作工艺,极易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威胁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也会污染周围环境、破坏生态等。

2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缺乏安全意识

化工生产人员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主体,其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化工生产的安全与否。在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据较高的比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时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加上无法准确掌握复杂的化工生产工艺程序,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违规操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生产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企业带来损失。

2.2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安全生产,化工企业内部都会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范,以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但就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虽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规定了各项生产操作流程以及人员操作行为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规定有的被忽略,有的只是执行了一部分,加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甚至可以说形同虚设。不规范的生产流程及操作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 违章操作问题严重

由于化工生产工艺程序复杂,其生产装置的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生产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生产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正确操作生产装置,加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经常出现违规、失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并威胁员工的安全。

2.4 生产设备选用不合理

化工生产通常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有的生产原料具有强腐蚀性,或者经过反映后具有强腐蚀性,这就要求设备设备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但部分化工企业选用的生产设备不合理,造成化工原料泄漏,或者不能够承受化学反应所带来变化,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的有效策略分析

3.1 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着化工安全生产,化工企业必须重视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工作,切实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将“安全第一”观念深入每位员工脑中,使员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指导员工开展安全生产行为。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活动,利用现代化的媒介,例如网络平台等,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手段,可以以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将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直观形象化,进而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还有加强员工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进行生产操作。此外,在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要领、进行正确的操作步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2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生产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将责任具体到个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操作行为都是带有责任性,时刻谨记安全生产这一要点,进行正确的操作,保障化工的安全生产,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3.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要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成效,以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开展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跟踪现场生产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上报上级部门,并当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并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和教育,保障生产现场的良好秩序。另外,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将各种信息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共同处理安全事故,执行互相监督,保障生产任务的安全完成。

3.4 做好定时检查工作

化工企业要全面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状态、生产环境、生产人员等,使这些因素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筹划本地区危化品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确定监控覆盖范围,减少监管盲点,增强监控能力;建立危化品生产流通领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包括检查项目、时间、内容等,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节约资源。

3.5 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

各级政府及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危险化工产品排查隐患治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要让企业从根本上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另外,加大可行有效的资金投入,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要普查重大危险源,并分级监控和管理各级危险源。政府部门还要严格安全转入,加强新建企业和新建项目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新建、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制度和试生产备案制度,切实做好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详细掌握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深刻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后,化工企业应深入分析化工安全生产存在安全意识缺失、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违章操作问题严重、生产设备选用不合理等问题,并采取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定时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措施完善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辉.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石化技术,2015(12):267-268.

[2] 杨永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39.

[3] 霍杰.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9):168.

[4] 张运申.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5(02):211-212.

[5] 张荣斌.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5(11):251.

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篇8

(1)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

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2)自信心受损或严重不足。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尚未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使不少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教师应当是教会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并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同样地使他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地树立信心,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4)情感的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呈现出五彩斑阑的新特点。这其中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有着“蔚然成风”的倾向,应当引起密切关注。如:自私、懒惰;固执、任性;虚荣、好强;敌视、怀疑;放纵不羁;意志薄弱、不敢正视困难、面对挫折等。这些情感缺陷会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并危害到他们今后的生活。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德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有人说:七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是让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学会挑战?学会竞争?学会调节?学会共处?......不管需要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不能支援的,那就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因此,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其意义是十分现实和长远的。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9

摘要:文章就电力企业目前运行情况,对预算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机构完善、氛围增强、市场风向标引导三方面就预算管理改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预算;管理;改善

企业预算管理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差异,在具体企业的应用也不尽相同,我国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实施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也在方方面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全面预算管理思想起步较晚,照比西方国家已经日渐完善的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

1企业预算管理

1.1企业预算管理含义

预算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上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公司,并迅速被大型企业接受和认可,通用电气和杜邦公司等知名公司都推行预算管理思想。初期的预算思想只起到计划生产和协调生产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后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化,在企业的经营中担任控制协调和激励评价的角色。

以企业的整体作为出发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向后情况的发生做出预测,并具体量化为数字形式或者货币形式来说明企业在预定期间内的经营结果及财务盈利亏损状况,并具体提出实现的方式方法,能够对企业内的部门经营运行实现控制和协调,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工具称之为企业预算管理。企业预算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统筹管理,好比大脑对身体发出指令,身体在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完成指令的过程,预算管理不单单指财务意义上的经济数字,企业预算制度的健全与否是企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管理能力的反映,行之有效并且运行通畅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在责任明确化、制度合理化、产权明确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基础之上。

1.2企业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发展不平衡,通过预算管理的协调正是解决资源有限的方法,在资源固定前提下发挥资源最大作用。

企业预算管理是建立在公司战略方向前提下的,从公司战略中提取出战略目

标,具体为行动计划,再经过预算过程形成和实施,企业领导者要能够保证两者的一致性,目标和宗旨明确化。

2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市场经济快速的改变我国企业运行模式,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刺激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迈出了变革的步伐,一部分大中型企业改变了原来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开始探索新的道路,就预算管理思想而言,在资金分配、成本优化方面小有成效,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在国有企业中遗留的诟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彻底改变的,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解决现有情况下的问题。

2.1预算管理基准不明确

预算管理涵盖于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时时刻刻也离不开这项实施公司战略的工具。目前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并不完善,管理基准不明确,没有量化的可参照执行对比模板,多数管理审核人员在预算草案可行与否的判断上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依据,领导满意度就是预算草案的成绩,预算的弹性空间过强,往往在讨价还价后已经与最初的预算方案大相径庭,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成为空置的摆设,无法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做出最合理最具有战略意义的预测和管理。

2.2预算管理系统性不协调

预算管理是以一个固定的期间作为界限来对此期间发生的方方面面统筹规划的,由于目前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并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导致在短期内制定的预算管理与长期预算管理发展方向不一致,相互之间存在着偏差。很多企业战略眼光差,只注重短期内的效果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生存发展要经由的道路,企业目标和预算概念被混淆,对预算管理的意义不明确,不能为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当年的经营情况直接决定下一年的预算目标,今年运行得好必然伴随着明年目标的提升,预算缺乏预测性,更像简单的目标,缺乏对未来经营的研究和分析,目标不是头脑冲动突然跳出来的数字,也不是凭空对未来的设想,科学的根据才是预算管理的生命。

2.3考评措施不足

考核预算管理的可行性与监督预算管理方案的执行是保证企业预算方案顺

利执行的关键,然而这些必要的考评在我国企业是相当不完善的。

考评绝对不只停留在预算指标值是否能达成的层面。预算的执行结果会与计划产生一定的偏差,事前预测、事中调整、事后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大部分企业考核时间在月底,这就形成了月初发生问题无人问津,月底有人问起却时间间隔过久,无从查起,即便找到了原因也已经为时过晚,预算管理不能在时间上分阶段进行管理,而是应该随时发生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的积累和拖后给目前预算管理向前发展进步造成很大制约。此外,考评不严格,情感影响过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家意识过于强烈,事情发生在无关人员身上严格执行考评标准,然而一旦发生在自己的亲戚朋友身上又是另外一个结果,消除这种情感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考评措施。

3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改善措施

2002年我国组建了厂网和主辅分离的中央级别电力企业,并在2003年成立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至今10年的时间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一直不断的向好的反向发展,但依旧存在一些旧的国家计划管理模式,就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方向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3.1组织结构完善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直属电力企业最高领导层管辖,建立起目标确立、政策制定、方案审批、预算管理执行、预算修改调整一体化的流程体系,机构对预算管理全权负责,领导层不可单独执行否决权,避免由于偏置意见等个人因素对预算管理的干预,在领导层整体讨论通过方案后,由预算管理机构对方案及领导层负责,并完成后期的实施工作。

3.2氛围增强

电力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离不开各级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要想预算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在氛围上先让员工接受这样一种先进的工作方式。首先,领导层的支持力度要加强,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相关知识多掌握,多学习,配合关联工作的开展;其次,在企业相关培训上为员工传授预算管理知识,阐明预算管理必要性及需要员工如何做;最后,预算管理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定期向内部员工通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及不足,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支持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3.3市场风向标引导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的环境,电力企业是否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售电量说了算,增强市场导向的干预,减少计划控制的干扰,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对企业负责。市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像计划经济那样按照预定设想中规中矩的走,所以按照市场的境况给预算管理留有弹性可调空间,降低市场冲击波对电力企业的震荡,增强抵御金融袭击的能力。

结束语

预算管理思想运用在电力企业是科学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艰巨挑战,发动全员保持企业战略高度统一,目标一致,不断通过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累积和制度、技术的完善来确保电力企业中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定会使电力企业的明天越走越辉煌。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10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 问题 措施 办法

1 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简要分析

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使得办公室工作往往步履蹒跚、困难重重,不能及时给领导和职能科室提供较好的服务,给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职责不明确

办公室及其成员职责不明确,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办公室及其成员的岗位职责,虽然不少项目岗位职责均已上墙,但实际上大家都是相互照抄,交给广告公司制作安装,对岗位职责上规定的义务并没有认真去研究,心里其实根本不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办公室该做那些工作,自己应该去做哪些工作。这就形成了工作目标和职责不清,相互间推诿,工作较为盲目,日常工作被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如办公用品领用,车辆使用安排以及相关费用卡控等,都存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等职责不清、部分工作处于相对真空状态。

1.2 标准不明确

对系统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做到什么程度算完成了任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形不成工作的闭合,往往是有头没尾或虎头蛇尾,不进行反馈和效果验证。问起来这个工作已经做了,但结果怎样,达到了什么效果却模棱两可,致使一些工作始终处于正在进行时,甚至延误了下一工作环节的正常运转。反映出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性,在检查监督和验证结果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公文处理方面未能及时的给班子成员审阅、个别班子成员未审阅问题;领导签发后相关部门执行结果问题;重要事项督办结果反馈滞后问题;办公用品按计划采购发放问题等,均存在执行没有标准,有头没尾现象。

1.3 方法不得当

一些同志在工作中方法欠缺或不当,没有对手头工作进行冷静认真的梳理,对大事、小事、急事、琐事、突发事等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应该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往往是所有的事一起做,一会这个、一会那个,结果是弄的焦头烂额,每件事都在做,没有一件事能够做好。使得一天到晚工务缠身,心情郁闷,工作压力很大,于是动不动火冒三丈,怨天尤人。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进行流程化梳理造成的。比如在台式电脑购置中,首先我们应该看看在上年度末我们上报的下年度《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购置计划中是否列有该项,如有该项,我们再根据公司不定期公布的购置单价标准向上级提报申请,经分公司和公司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购置。假如我们不查看购置计划或不参考单价标准,随意填写申请,那么会处处碰壁,既耽误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又显得自己工作稀里糊涂、心中无数,工作始终较为被动。

1.4 执行力不强

执行力是我们工作效率和个人能力的基本体现,直接反映着我们对办法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对工作的责任与激情。在日常工作中,执行力较差往往表现为工作拖拉,不按时完成份内工作;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炮制不想干或不愿干工作的借口;掩耳盗铃,将一些份内工作视而不见;稀里糊涂,对份内工作敷衍了事等情况,这些现象主要是责任心不强、主观能动性差的个人和单位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等原因造成的。一些漠视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工作中不善于思维、工作不分主次,虽忙忙碌碌但执行效果甚微,缺乏监督检查等现象,也是造成执行力差的主要因素。

1.5 业务素质低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某项工作无从下手;某些问题会违反原则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某件事解决后但又引起其他新的问题;某种费用卡控了半天到最后仍然超出了原计划;对一线员工提出的问题难以清楚解答;某个报表虽然拌拌磕磕的上报了,但对报表的数据来源却一知半解……凡此种种力不从心的问题暴露出我们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为现场服务的需要,我们对业务知识和文件办法的学习没有跟上,我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学习力还有待于认真与耐心的提高。

2 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今年来,由于受到国铁投资放缓,公路及其它建筑施工领域竞争激烈带来的影响,公司占领市场及经营运转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就对办公室工作同样提出了挑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克服上述这些普遍性问题和困难,使我们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提高服务质量,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办法。

2.1 要明确职责要求

办公室要根据上级岗位职责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梳理、逐项划分,切实的制定出本部门和其成员的岗位职责,使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人头,人人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工作属于办公室范围,哪些工作属于自己应该去做的,任务明确,遇事不推诿扯皮。同时,要求我们办公室人员要全面熟悉和了解本单位的情况,对本单位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责、人员构成及分工等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处事不慌。还要说明的是其它职能科室岗位职责中没有明确的事,都属于办公室该积极承办的工作,绝对不能使这部分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状态。

2.2 要建立工作标准

企业有企业的标准,办公室也不例外,应积极推进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既要把办公室的工作梳理出来,如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政务信息、档案整理、后勤管理、车辆管理等,对每项工作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建立起标准,如:规定完成的时间、质量、费用标准等要求,使办公室每个人都清楚每项工作的最终标准。当然,每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及时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改进和规范工作标准,推进本部门标准化建设工作上新水平。

2.3 要方法措施得当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的去工作。一定要对主要事项确定工作流程,坚持按流程办事。牢固树立起“小事不轻为、杂事不乱为、急事不盲为、难事不怕为”的工作理念。对重要事项要抓住时机推进落实;对突发事项快速反馈,及时处理;对专题事项跟踪了解,督查促办;对具体事项落实到位,注重实效。凡是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单位领导班子的意图和决策来思考、筹划、安排和处理问题,做到为领导服务到位而不越位;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做到帮助不添乱,补台不拆台,为部门服务携手而不插手;要积极发挥监督、指导、服务的作用,为基层服务主动而不被动。

2.4 要加大执行力度

要提高办公室服务工作的有效性,不仅要有目标、有职责、有制

度、有方法,还要通过加大执行力度。要使办公室运行协调、有序、高

效,就必须建立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坚决表扬、奖励优秀、成绩突出

的同志;严肃批评、处罚工作质量、执行规章制度差的同志。绝对不能

好坏不分,是非不明。对干的、不干的、捣乱的要绝对区别对待,按章办事、加大奖罚力度。要想尽办法整治杜绝“有令不行、行而无效”的现象。

2.5 要提高业务素质

办公室的同志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还要认真研究公司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改进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要强化服务理念。摆正位置,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第三是强化团队意识。办公室人员虽然各有分工,但对外是一个整体,一定要加强协作,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互相帮助,齐心合力,用心努力地提高办公室的“办文、办会、办事”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

以上是我对办公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当然,办公室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改进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摆正位置、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总结,不断改进,办公室的工作始终会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提高态势。

基础会计学考试中存在普遍性问题 篇11

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心理断奶意味着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资料表明:1989年,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参加抽样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为31.13%,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高达33.47%。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存在问题

近期,笔者对300名年级不同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问题、情绪起伏问题、学业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对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调查中,36%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7%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群体性的这种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

3.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学时的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进大学后,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多有一种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学一些社会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而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认为船已靠近码头,因而即使感受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学习的劲头。

2010-5-4 12:37 回复

孤独de高手 2楼

4.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问题非常令人担忧,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罪错受处分者占20%,性心理障碍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性恐惧4.8%、性压抑9.8%、性放纵4.1%、自慰焦虑4.8%、同性恋5.1%、窥阴癖4.3%。还有的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惘、消沉,不能自拔,甚至出现轻生的压力。大学生自杀仅次于事故而成为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其中为情所困而轻生的比例竟高达53.2%。

此外,因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也很多,有些是因一些突发性的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长期困扰造成的,有些是单一因素的影响的结果,有些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解决措施

面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们应加以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动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及时预防和排解,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这项工作扎实地开展下去。

1.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

首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主观认识自己,又客观认识他人。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学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交际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教育工作者可进行团体咨询,通过建立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班等形式,使这部分同学从中得到训练,最终走出自我,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

2.采取各种途径,磨练大学生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在改革开放、人才竞争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稍遇挫折就出现心理紧张,产生心理障碍、情绪消沉、精神不振,这样的人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磨练意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学习和生活上的不愉快当然时有发生,但应自觉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能够正视现实并与其保持正常的接触;对周围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地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他们将获得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他们自我教育能力也将随之而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精神障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学习、读书向来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本人把学习视为一种提高自己实力、改变现状、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与其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印象紧密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业的关注是与对自我关注紧密联系的。因此,高校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根据客观现实条件来调整个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

2010-5-4 12:37 回复

孤独de高手 3楼

4.重视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和科学的性观念。

首先,应开展对大学生的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这其实是补上高中的青春期教育的一课),使他们对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性发育的自然规律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其次,加强性道德教育,要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恋爱、友谊的关系,教育学生反对禁欲,更要反对纵欲,批判性解放、性自由等错误观念,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5.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满怀激情,富于理想,勇于追求美好事物,迫切想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找到解决的答案,也想了解人生的意义及应当怎样度过人生,因此,常常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但是因为他们的激情尚不稳定,感情强烈而脆弱,知识经验积累不足,在认识上常常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肤浅性,往往求得在想像中的心理满足或者错误和片面的选择来对待理想和现实。高校工作者要因势利导,促使大学生在关注自我和关注社会发展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而不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责任,单纯地沉溺于对自己的未来的自我设计之中。同时,要注意缓解由于不满现实引起的过度的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反应,以及因此产生的不良行为,避免他们对社会产生敌意,甚至厌世等不良的态度和行为。

6.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及时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某校曾针对寻求帮助对象、模式在大学生中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咨询却成为他们首选的帮助模式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两方面,其一是现存的专业咨询机构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二是现有咨询机构中的咨询人认同或采用的咨询方式可能并非是学生们可接受或理想中的咨询方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高校咨询机构应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而不能等待问题的出现;应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向学生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咨询的便利性。

上一篇:记小时候的一件事优秀作文下一篇:13秋家长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