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诵读方案

2024-10-05

六年级诵读方案(共11篇)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1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三、诵读内容

从现在开始,计划用一个学年的时间,以《疯狂背古诗》为突破口,从而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诵读规模。然后背诵中华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安排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2、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让学生跟着录音模仿吟诵。配合诵读表演。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诵读力求做到: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学生可以在课前3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五、六年级级背古诗设计

1、学生自由背诵,可以自己背、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背;

2、全班学生集体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背,可以按小组轮背,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背,一首一首的轮背;

3、小组展示,配以手操、韵律操进行表演;

4、个人展示。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现将我班“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班级品位和班级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早读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学期结束,评选诵读小明星。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月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

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我班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

(1)在班内举行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同学们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2)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

(1)学校通过师生比武这个平台选拔优秀师生,通过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举行全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中选拔书法苗子,展示学校写字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每月上报给学校,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写手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5、举办了“经典阅读活动”,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让家长更满意。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经典的选萃等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2)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背诵。

(3)回家后,再背给由家长听。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工作,六年级一定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2

1.教师朗读古文佳话, 揭题导入。 (人生苦短, 知音难求;云烟万里, 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 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2.学生读题《伯牙绝弦》, 指名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重点说说“绝”字)

二、初读诗文, 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教师指名朗读, 并给予指导。

2.学生再读课文, 根据自己对古文意思的理解, 尝试读准节奏。

3.指名读, 教师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4.老师标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

5.教师范读诗文, 学生感受老师朗读 (节奏、情感等) 。

三、再读诗文, 理解内容

1.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师梳理并确定重点内容, 相机导学。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师教给学生理解诗文的方法。 (联系课文注释、联系背景资料、联系生活体验、借助课文插图)

3.个人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文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教师给予引导、点拨, 并整合出诗文的意思。

5.学生对照译文, 说出诗的原文内容, 看着原文内容说出诗文意思。 (直译)

四、精读诗文, 感悟知音 (

一) 相遇相知。

1.根据学生读懂的内容, 导学两知音相遇相知。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重点研读: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伯牙可能想到很多事物, 都可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志在清风, 志在春雨, 也志在明月。假如你是钟子期, 你会怎么表达呢? (参考词语: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春雨绵绵、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流水淙淙……)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清风,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春雨,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明月,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____,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____,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4.这才是真正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5.此时此刻, 伯牙心里会怎么想呢?

(二) 知音之死。

过渡:无奈世事难料, 子期不幸染病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生不复鼓。”学生读文。

1.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伯牙当时的心情怎样?

2.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 请再读这句话。

(三) 回悟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里, 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 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 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 教师配乐朗读)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3

1.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在我国,农村相较城市而言,其交通不便捷,经济情况落后,对信息的传遍也不及城市快速实时。如今城市早就配备了多媒体教育,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再是“填鸭式”教育,更具层次性、针对性,能够实时了解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上的公式定理。而农村教学却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因此数学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

2.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许多农村的家庭认为就算学习了知识很多时候也不实用,只把读书当成生活成长所需的必要流程,因而在对知识的摄取上得不到重视。大家都知道农村人普遍知识水平都不高,在家长眼中孩子学习知识,就是为了防止今后做睁眼瞎,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度。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懒散厌学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影响数学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不佳

由于农村的局限性,其师资力量远不如城市,许多教师可能穷极一生都出不了校门去学习新的知识;或教师的学历低、专业不搭边,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有的教师可能会集体育、美术等学科同时教学。另外,农村的教师普遍综合素质较低,知识获知不完善,没有更好的教育创新能力,达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解决对策

1.完善基础教学设施

由于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局限性,在根本上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的生动趣味性,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命脉所在。

2.提高重视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学习问题上的重视度不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就这一问题,积极地帮助学生及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学习观,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营造有助于学习的外部环境,促使数学教学顺利地开展。

3.完善师资力量

不要因为是农村教师,就忽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一问题,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实施,教师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方法才是解决数学教学不达标的根本。同时,减少教师兼任其他课程也是当务之急,毕竟数学教师在其专业上更具硬性知识,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原本的专业教学中才是上策。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总结深化,还是为初中数学教学做准备,所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王凡兵.对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3(01):22.

六年级经典诵读总结 篇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午饭后集中20分钟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篇儿歌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根据开学我们所制定的读书计划,我们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能熟练背诵出《示儿》《敕勒歌》《冬夜读书示子聿》《风》《观书有感》《登鹳雀楼》《墨梅》《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梦令》《马诗》《咏华山》等古诗。另外,每天的早读课我们也抽出部分时间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古典、现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寄小读者》等。每周,我们利用班会课为学生讲一则名人读书小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能通过学习讲给父母、同学听。让学生通过名人读书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总之,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中华经典,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机场小学开出花、结出果。

三(3)班中华经典诵读学期工作总结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诵读古诗词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诗词。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校一直就非常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悠久灿烂文化。本学期,我校对六年级学生的积累背诵情况进行了综合素质竞赛,本次竞赛学校要求我们六年级采取全员参与、活动展示的方法,这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校本老师有几点感受:

1、从积累的数量上就要求我们校本老师需要抓在平时,练在日常,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中华古诗词经典》等重要著作。在每个年段分别体现出来,可想而知,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我想学生的收获将是极大的。小学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孩子们能将经典诗文烂记于心,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践行,定会终生受用的。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试着作诗和改诗呢!班中有一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我喜欢中华经典诵读,它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的确,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3、在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古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诵读大量可以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师生情感诵读,字字句句,抑扬顿挫,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

4、古诗文的诵读要常抓不懈。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我班利用晨读、课前三分钟说话、语文大课活动等多种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向家庭延伸,唤起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并使这种热情经久不衰。

5、我个人觉得古诗文诵读要和读书结合起来,班级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有班级的特色。

6、古诗文背诵要求四、五、六年级在背的基础上要落实到笔上,要求会背的古诗要会默写,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归归类,从季节、花草树木、带有数字的、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描写友情送别的、珍惜时间的古诗等积累背诵。这一点上,因为正逢毕业,学生相对掌握的较好。

中华经典诵读,好似一根无形的教鞭,鞭策着我们教师在工作之余,勿忘“充电”.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至今萦绕于耳,通过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不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使学生在此活动中,提高了诵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地开展这项活动,让“古诗文”这一华夏精髓真正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3)班西方经典诵读年度工作总结

诵读西方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开展西方经典诵读影响深远。我校一直积极响应区教育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经典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几年来,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诵读活动已成为我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班保证周三——周五晨读课间和周二下午第二节课为诵读时间。并基本保证每天不少于10-20分钟的诵读时间。

2、为了使学生收获颇丰,我们利用板报、专栏,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西方经典文学、了解西方经典文学,为诵读西方经典创设了氛围。

3、诵读活动的开展,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4、对每一篇必背西方经典诗歌的通过,我们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5、我们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模式,使我班西方经典诵读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6、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小品、演唱、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

如今,我班的西方经典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三(3)班西方经典诵读学期工作总结

书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本学期里,我们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在班级里继续开展了“中西经典诵读”的读书活动。

开学初,我就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西方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还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图书,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学期刚开始我们三年级组全体老师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适合三年级孩子的读书计划,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在开学初布置教室这一工作中,学校为我们每班设计了一块“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捐出自己的一本书组成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角,利用每周的中午时间或自习课时间,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这样达到资源共享,即节省了学生买书的钱,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利用这一时间进行共同阅读,使班级充满浓浓的读书氛围,使不爱读书的学生逐步变得爱读书,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更加感受到读好书的重要性。每周,我们利用班会课为学生讲一则名人读书小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能通过学习讲给父母、同学听。让学生通过名人读书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二.中西结合,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

为了让孩子读好书,我们积极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的书,家长也积极为孩子们购买。如:《鲁宾逊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伊索寓言》《简爱》等。同时,新华书店送书到校时,学生也积极购买。有了书就得读,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质量不高,我们还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三.开展活动,提高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班级还开展了一些有关读书的活动,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比如:“童话故事大比拼”比比谁会讲的童话故事多,谁记住的作者多。“西方名家故事会”把你所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的读书活动只是学生读书征程的一个开端,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通过读书活动,让学生明白到爱读书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从而真正喜欢上读书

三(3)班中华经典诵读年度工作总结

汉庄明德中心小学

2012年7月

六年级一班经典诵读总结

乌云中心校李俊英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午饭后集中20分钟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篇儿歌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 篇5

1.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繁星·一》 2.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二》

3.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繁星·一四》

4.小孩子!

你可以进我的园

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繁星·一五》

5.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亿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繁星·一六》

6.幸福的花枝

在命运的神的手里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繁星·二十》

7.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我的心呵!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

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繁星·二一》

8.生离——

是朦胧的月日

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繁星·二二》

9.言论的花儿

开的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

——《繁星·四五》

10.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五五》

1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春水·三三》

12.老年人的“过去” 青年人的“将来”” 在沉思里 都是一样的呵!

——《春水·三六》

13.寂寞增加郁闷,忙碌铲除烦恼—— 我的朋友!

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春水·七六》

14.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界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 进行在黑暗里。

——《春水·九零》

15.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春水·一二五》

16.先驱者!前途认定了 切莫回头!一回头——

灵魂里潜藏的怯弱,要你停留。

——《春水·一五八》

17.青年人!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春水·八七》

18.浪花愈大 凝立的盘石 在沉默的持守里 快乐也愈大了

——《春水·一一二》19.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春水·一七四》20. 战场上的小花呵!赞美你最深的爱!冒险的开在枪林弹雨中 慰藉了新骨

诵读经典,让我成长六年级作文 篇6

每天清晨,当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学校广播里便传来“弟子规,圣人训”的朗读声。这个声音从去年上半年学校开展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开始,每天一遍,已经播放一年多了。

当《弟子规》那本小册子发到我手上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它是什么。老师要求我们耙桓鋈硕家认真地朗读、背诵,于是我们便反复地诵读起来,直到把它背得滚瓜烂熟。在读的过程中,我慢慢的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原来这是一本关于古代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书。这种规范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是有用的,只有按这种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完美的人。难怪老师们这样重视呢!

后来我就知道了,《弟子规》是古代小孩子必读的一本书。除此之外,古代小孩上学时还必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一些读物。

《三字经》这本书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读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虽然当时我并不懂得太多的意思,但却让我记住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许多有意义的故事,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说到《百家姓》,你也许认为它里面只有一百个姓,那就大错特错了。它一共收录了五百多个姓氏,包含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姓氏,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百家姓》虽然不像《弟子规》、《三字经》那样教人如何做人,但学习它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增进我们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千字文》是由一千个字组成的一篇文章,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前后贯通,句句押韵,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说到《千字文》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南朝梁武帝让人从大书法家王x之写的字中找出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让子孙学习认识,但这些字杂乱难记,梁武帝便想:如果把这一千个字编成文章那该多好!于是他找来一个叫周兴嗣的官员,让他完成这个任务。周兴嗣回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终于将这一千个字连成了一篇内容极为丰富的`四言韵文,这便是《千字文》。诵读《千字文》,在让我学到许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万分地赞叹作者的才华。能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串连起来倒也不难,但句句押韵,而且还能形成内容丰富的文章,那可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7

一、创设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克服厌倦情绪的有效手段。实验初期, 低年级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不是很感兴趣。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我们充分利用橱窗、专栏和黑板报办起了经典诵读墙报专刊。无论在校园还是进入教室, 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儒学氛围, 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一张张诗词小报、一幅幅诗配画手工作品, 展示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点滴收获。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感染和熏陶。

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我们通过讲故事引路, 帮助学生对古诗文有较为浅显的了解。如诵读《三字经》前, 我先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 将“孟母三迁”“窦父教子”“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运用图片及多媒体等故事讲给学生听。在诵读唐诗宋词时, 我将作者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及诗中所描绘的内容提炼成简单易懂的故事先向学生介绍。另外, 我还向学生宣传介绍了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刻苦勤学的感人故事, 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为他们树立榜样, 培养他们发奋读书的意志和毅力。

成就感可以提高其兴趣。阅读课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各自的诵读成果, 如介绍所读经典篇目、展示摘抄的优美词句、背诵精彩片断, 交流读后感等。这样的活动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学生, 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潜在意识和能力。

二、科学引导

三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的儿童, 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阶段, 也是培养文化素养和高尚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指导学生诵读经典, 既顺应了儿童求知的天性, 也将为其一生的快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诵读经典, 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来背诵, 让学生在玩中学。这就要求我们会挤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每天早晨又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晨读进行“经典诵读”。虽然每天只有短暂的一、二十分钟时间, 但长此以往, 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

除晨读外, 我们还利用课前读、课后读、假期读等方式加强经典诵读复习。如让学生在晚上或周末, 在完成作业之余, 和家长一起诵读国学经典。这样做既能培养了亲子关系, 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和好处与家人分享 , 使家长在监督孩子的同时, 也受到了经典的熏陶, 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这样, 以一个学生带动了一个家庭, 让经典走进了家庭, 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使得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而且, 语文学习不可能立竿见影, 只有日积月累, 才会厚积薄发。

三、建立制度

评价激励机制应立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激发其道德意识, 将人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转化为评价为人的成长服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 我们注重建立“星级”评价机制 , 坚持进行多元化非正式评价、广泛进行展示性评价。

我们建立了经典诗文诵读三个“一”制度。即有一个诵读合作伙伴, 互助互学, 相互监督、相互进步。有一个导读的机会, 即建立学生轮流导读的制度, 每天引读十到二十分钟。学生既可以引读课本内知识, 也可将一些外知识与同学分享, 并由读到讲, 以此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有一个坚持记录经典诗文诵读的习惯。于是, 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由组长记录诵读情况, 每周总结反馈, 激励促使每个学生进步。除此以外, 我们还应建立学校、家庭、班级相结合的配合协同管理制度 , 建立监督员巡视制度, 建立经典诗文诵读记录卡制度, 以保证经典诵读制度化、经常化。

四、指导方法

我们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时应始终贯彻“只求熟读, 不求理解”“只奖励, 不苛求”“只表扬, 不批评”的态度, 创建一种良好的诵读氛围, 使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诵读的环境之中, 通过变换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 如轮读、小组读、拍手读、降音读、唱读等, 让学生喜欢上经典, 爱上诵读, 激发他们诵读的兴趣, 培养他们诵读的语感。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就把内容背诵下来了, 从而摆脱了教师那种强制性、命令式, 将诵读作为一门功课来进行的枯燥单调方式。另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循环联系, 反复诵读, 尽量消除学生那种“三分钟热度”的诵读现象。

书一旦吸引了孩子, 你会发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所难以达到的。如六一儿童节时, 学生在学校操场上现场表演了编排的《满江红》《三字经》等经典诵读篇目。很多学生说, 自从学习一些经典诗词, 懂得了很多道理, 爸爸妈妈、老师邻居们都说我长大了。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以来, 我校80%以上的学生均能做到对要求诵读的内容熟练背诵。这一活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以及家长广大好评。经典诵读实施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有了提升, 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 自身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 同时培养了开朗、自信、乐观的性情品德。而且, 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 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 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五、以身作则, 润物无声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和学生一起谈古论今, 激扬文字, 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万万不行的。苏静老师凭着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带领她的一群“弟子”走进了古典诗词的王国, 引导学生与诗词亲密接触。我们也应该从基础做起, 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并抒写读书心得, 读书笔记。鼓励教师多读书, 可把读书作为对教师的一种奖励。其中, 《人一生要读的100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等经典书本已成为教师的案头常客。而且, 好书要共享。在课余之时, 我们不少教师经常在一起讨论最近所读的经典篇目, 并通过校园网和大家一起共享。这样, 我们就把读书当成休闲, 当成享受。而且, 师长和学生共读古文经典, 利在百代, 功在千秋。

以前许多家长苦于与孩子沟通的困难 , 孰料每天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 便可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低年级诵读识字教学体会 篇8

关键词:识字能力;诵读识字;主动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字。”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是重要期、关键期。一进入一年级,大量的抽象的汉字,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怎样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我不断探索的问题。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愿与同仁共勉。

一、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

1.注音识字法。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在所学文字中找到当天要学的生字,圈画出来,并课后在生字上注音。这一圈一画,把生字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竞赛,在竞赛中互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共同进步。

2.随文识字。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方法之一,即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自主地、自然地完成识字任务。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直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植”。先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木字旁”加“直线的直”,相机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记忆生字:“植”的木字旁,表示和植物有关,“直”表示读音。列举学过的类似生字“松”“柏”“枫”,巩固形声字记忆的方法。

3.集中识字法。如果单元学习或某课出现同类偏旁的生字较多时,我会抽出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集中识字。如,学习《夏夜多美》时,文中出现许多“虫”字旁的字,“”蜻蜓“蚂蚁”“萤火虫”。我先让孩子们画出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名称,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都有“虫”字旁;随后相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形声字的方法,学会本课“虫”字旁的字,并回顾以前学过的生字,学生发现只要有“虫”字旁的字,就是和动物有关的字;接着引导学生查字典,找到自己认识的“虫”字旁的字,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些生字说话、边编儿歌,如:“小虾米,水里住,蚯蚓和蛇洞里藏,蚂蚁大军很勤劳,从早到晚运粮忙,萤火虫夜里来照路,很快装满一粮仓。”

这种方法,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了生字识记方法,还使学生在用中体会到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除了课堂上我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会学汉字、用汉字,体会识字快乐外,我还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拓展巩固识字。

二、课外海量阅读,巩固识记生字,拓展生字识记量

由于小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记字难、遗忘快、不会写字”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完课文能背诵,却念不出来。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记忆抽象的汉字符号是很困难的,学生记忆儿歌(语言)的能力远大于记忆单个的汉字符号。针对学生这种“读望天书”的情况,我采用引导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來巩固所学生字,拓宽识字量。

1.每日一则小故事。由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每天轮流诵读一则故事。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促使学生自主识字。学生在读故事中,得到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快乐。

2.每天一首儿歌。儿歌内容根据当天学过的课文内容和生字选择,出示在小黑板或语文园地中,让学生早读或午练时间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语感。

3.每学期都制订相应的诵读经典的内容。一年级背诵《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千字文》《百家姓》等国学经典,并结合同步阅读资料《平行阅读》《小学语文读本》,既达到巩固识字、拓展识字的目的,又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学礼仪,明是非,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宽孩子的识字量。“寓识字于阅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识字方式。让孩子在阅读中识字,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增大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有益于学生智力能力发展。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9

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诵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日有所诵》的篇目。这是陆游的一篇托物言志的佳作。词中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受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教学时,应注重通过品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教学目标:

1、打破传统的串讲词句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词中赋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产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理念: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诵读品味等方式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作品、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引诗文

1揭示课题《卜算子·咏梅》。明确诗词描写的事物是梅花。

2介绍“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

师:提到梅花,不禁想到了“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两个词(课件出示),知道这“三友”和“四君子”都是谁吗?(松竹梅、梅兰竹菊)

从这两个称号中,你发现了这几种事物有什么特点吗?(不畏严寒,品格高尚)

自古以来,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都是画家描摹,文人引用的对象,它们出现在名画中、扇面上,甚至瓷器、木雕中。(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3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更是屡屡出现在诗中——

梅花风姿清雅飘逸,北宋诗人林逋这样描绘过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性格隐逸淡泊,明代诗人高启这样吟咏过它——寒依疏影萧萧竹,春燕残香漠漠台。

梅花品格坚贞,洁身自好,南宋诗人卢梅坡这样赞美过它——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课件出示以上诗句,请学生吟诵品味,初步感受文化中的梅花形象。)

设计意图: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丰富而厚重,从相关文化内容引入,使学生对梅花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对梅花产生亲近感,帮助他们接下来更好的体会词的涵义。

二、初读知大意

1师:这一株株梅花,携着幽幽暗香,或伴着诗人的吟颂,或载着诗人的情怀,或擎着诗人的志向,跨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侃侃而来。而陆游这首《卜算子》中的梅花,带来的是什么呢?认真听,用心体会——

教师配乐范读,请学生说说听出了什么?(压抑、伤感、凄凉„„)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充满感情的朗诵快速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准确定位本词的情感基调。

2师:这到底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呀!竟引得我们都惆怅起来,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这首词,试着走近它,理解它,然后把你看到的梅花与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交流体会。

3指名试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并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品读悟诗情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同学生对梅花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梅花?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边读边品悟梅花的寂寞、凄凉、苦闷与悲惨形象,以及在饱受摧残中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格,感受作者借梅花自喻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1寂寞的梅花:废弃的驿站让人平添寂寞,残破的断桥使这寂寞更深了三分,试着读出这份寂寞。

2寂寞黄昏以令人深感凄凉,再加上风雨的欺凌,这凄凉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请学生带着这份感受诵读诗词。

3孑然一身时受欺凌,群芳争春时遭嫉妒,怎能不苦闷?试着替梅花抒发内心的苦闷。指名诵读

4“零落成泥碾作尘”短短七个字,字字血泪,让我们看到了梅花悲惨的结局,此时,你对梅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你此时的感情融入词中,试着读出来。

5在我们惋惜的同时,世人心中也对梅花充满了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他的命运,这份无奈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只能缓缓地吟诵着——驿外断桥边(学生齐诵)

四、扩读升情感

1师:听着你们的吟诵,我不禁想到了陆游的一生,与这株梅花是何其的相似,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国诗人——陆游

课件出示陆游的相关资料: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9岁参加科举考试名列第一,却被奸臣秦桧除名。秦桧死后,宋孝宗赏识陆游的才华,但并没有重用陆游,只任命他当了一些地方小官。

期间,由于陆游在没有征得政府同意之前,向灾民发放粮食赈灾,被罢免了官职。

陆游六十一岁再次被委以官职,但不久又被罢职还乡。

六十三岁时,陆游再次被任命,但不久又被罢官。

此后二十年间,陆游一直蛰居农村。直到去世,他也没有盼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天。

指名读一读

问:了解了陆游这些经历,你觉得陆游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坎坷、悲惨„„)

2师:看着这些经历,不禁又令人想到了陆游那些千古流传的名句——(课件出示)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请学生诵读这些诗句,边读边体会,从中能读出怎样的陆游?

师:这一首首诗词,既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陆游,更是一株株品格高洁的傲雪寒梅。

设计意图:陆游一生创作颇丰,创作题材广泛,这里独选了这几首格调低沉的词句,目的是与本课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首咏梅词的意境,以及作者此时的无奈心境。

3著名诗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梅花在经历坎坷的陆游笔下,是这样凄凉愁苦的形象,而在另一位诗人的笔下,却截然不同——(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先请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朗读。

请学生根据初步感受说说,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师:在这里,陆游笔下梅花的愁云一扫而光,这株梅花顶风冒雪也展露着笑颜。同样是凌寒傲放,二者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伟人毛泽东,去探寻梅花背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

二年级亲子诵读比赛方案 篇10

一、活动主题:亲子共诵古诗词,书香墨韵沁心扉

二、活动对象:二年级学生和家长

三、活动时间:2018年4月

四、活动目的:

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读书文化,营造快乐、浓郁的读书氛围;为了让家长能和学生一同阅读,一同朗诵,一同成长,创设良好亲子阅读、互动氛围;也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现代家庭的文化品味。

五、活动内容和要求:

1、各班开展亲子诵读比赛,评选出3个家庭参加年级亲子诵读比赛,每个家庭至少一位学生和一位家长参加。

2、所选作品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有优秀民族文化底蕴。

3、以表现语言艺术为主,可配乐、舞蹈、琴艺、书法等辅助才艺,表现手段多样、效果好。

4、要求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感情投入,感染力强。时间不超过8分钟。

六、奖项设置:

六年级诵读方案 篇11

【关键词】五年级 国学诵读 调查研究

我们课题组是2013年10月承担的此项课题研究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并随之进行了和道德建设、少先队活动、新课程改革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全校师生在活动实践中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认识不断深化,活动的效果也逐渐显现,我们本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精神,对福泉市教场中心小学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行一次调研,旨在对当前“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一般状况,研究它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培德、启智的作用,从而正确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完成了中期部分研究任务,也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现将中期的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学校五年级同学进行了“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情况问卷调查”。此次共发三个班150张问卷,收上来148张。同学们做得很认真,都能实事求是答题,部分题目有些同学进行了多项选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经典诵读兴趣比较浓厚。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45.9%的同学只是比较喜欢,能够接受这种活动;只有25%的同学对经典诵读有浓厚的兴趣。27.1%的同学表示一般,无所谓。但是没有同学表示不喜欢经典诵读活动。大部分同学只能诵读20—30首古诗词,或是低20首古诗。没有同学达到50首以上。55.5%的同学能够主动进行经典诵读,而其余38.5%的同学都是在老师或家长或同学的要求或督促下诵读,处于被动的位置。值得欣慰的是69.1%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都愿意通过诵读这一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学生课外诵读精力投入较少。

现在学生的课外诵读时间精力投入太少,而且大部分的同学诵读时间不固定,没有计划性。还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精力投入偏少,都很愿意老师安排课外的诵读时间,为完成诵读任务提供保障。

3、学生比较喜欢活泼富有变化的诵读方式方法。

48.2%的同学喜欢个人独立诵读,也有35.5%的同学喜欢小组合作进行,15.6%的同学喜欢全班统一诵读。73.5%的同学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将诵读与写、画等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还有12.7%的同学是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0.5%的同学表示不喜欢这种形式,这也许和在这之前,并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活动有关,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形式的益处。

4、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同学希望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效益性。

80%的同学都希望由自己或小组或全班同学一起商讨定下诵读内容,没有同学希望由教师来确定诵读内容。对于内容的选择,57.3%的同学希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来选择内容,这样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考试时有些内容也可以轻松应对。近91%的同学对国学和近现代优秀诗歌、散文表示欢迎,愿意诵读。

二、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所学学科较多,作业较多,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时间过少。

2、各个班级都重于看分数、要质量、排名次,而中华文化经典方面,每张试卷中涉及的分数不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多数班主任根本不重视这项活动。

3、教师队伍、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方面所得到的指导良莠不一,因此学生们的诵读效果也好坏不一。

三、课题组的几点结论和建议。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调研,我们课题组有如下结论。

(1)、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课题实施伊始,我们就着力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我们最大限度地让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跟学生对话,使静态的校园处处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育人佳境,如我们在学校走廊绘制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内容,学校教室走廊张贴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楼梯处绘制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小故事,此外我们还要求各班教室根据班级特点制作文化墙,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抬眼望人文,举目品经典。另外校园广播每天播放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打造,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开展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为激发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为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读书明理,成就人生”黑板报专刊展评、“童年不同样”校园故事创作大赛、“徜徉书海,”手抄报展评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

(3)、亲子诵读,分享诵读快乐

在经典诵读中,不仅有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还真诚地邀请家长加入诵读行列,与孩子们一起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共同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我们提出“亲子诵读,美丽休闲”,使家长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所在、达成目标,鼓励家长带孩子逛书店、送书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诵读,用“童真、童心”营造家庭诵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调研,我们课题组的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门,结合各年级学生所拥有的阅读能力和他们健康成长、精编中华经典小册子,供中小学各年级学生课上、课下诵读。

(2)、倡导教师少留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腾出充分的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提高读写能力。

(3)、学校经常组织朗诵大赛,为学生搭建巩固平时诵读成果的平台,展示才华,促进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既要坚持着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他们一生健康成长奠基,不要急功近利,也要适当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当前特别需要的诸如感恩、孝敬、友爱等道德教育,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服务。

上一篇:web前端工程师简历下一篇:审计条例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