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2024-07-21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精选8篇)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篇1

我国有机茶发展概况

时间:2002-6-1 作者:点击:1285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1990年6月,荷兰颁证组织到临安东坑、裴后茶园进行了有机茶考察颁证,由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有机茶这一事物从国外引进我国,并实现生产和出口,完全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标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由于是企业的自发行为,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推动,有机茶在最初几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顿。直到1997年,我国茶叶出口形势严峻,而被国际市场看好的有机茶才逐渐引起茶叶界及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在我国茶叶主产区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先后有50多个县开展了有机茶开发,建立了有机茶基地20000多亩,有30多个茶叶生产或贸易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还有一大批茶叶基地正在实施有机转换,申请有机茶颁证。1998年我国有机茶生产量和出口量达500余吨,1999年1000余吨,预计2000年可达2000吨,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

目前,我国有机茶开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即“私营企业/茶叶专业户+出口公司型”、“公司+基础型”、“政府推动型”和“盲目跟风型”。

浙江省是有机茶发展最快的省份,开发早,企业和茶农热情高,出口公司开发国际市场积极,政府引导及时有力,为浙江省的有机茶和整个茶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1997年有机茶产销量仅有8吨,1998年50吨,1999年300吨,预计2000年可达1000吨,呈几何增长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有机茶的发展,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供销社在20个重点产茶市县实施“有机茶工程”,计划到2005年全省有机茶园(含有机转换期茶园)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超过10万亩和5000吨;同时建立起科、工、贸、农一体化的有机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系,形成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检测、论证、管理等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体系,稳固占领国内外茶叶市场,创造有机茶知名品牌。5年内,预计拉动全省茶叶产值提高10%左右,茶农增收2亿元。

江西省是我国另一个有机茶开发较快的省份,有一定的有机茶产销基础。为加快形成标准化规模生产有机茶的能力,江西省农业厅也在组织实施有机茶工程,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建设一批有机茶生产基地,3年后全省有机茶产量达到4000-5000吨,5年后达到6000-8000吨,产值达2亿元。

安徽省也非常重视有机茶开发,特别是在屯绿主产区黄山市休宁县,选择位于新安江源头的流口山区,进行有机茶开发试点,在有机茶开发组织模式、形成从茶农到加工企业到贸易商的有机茶开发产业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福建省也十分重视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福建省部分企业正在将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开发结合起来。此外,湖南、湖北、云南等省也在积极开展有机茶开发。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篇2

国外青贮饲料收获机研究现状

1. 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具有生产效率高、机动性能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合大型奶牛场及大面积种植青贮作物的农牧场使用。其中美国及西欧的产品技术处于高端地位, 目前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是德国克拉斯公司, 其830-900系列自走式青饲机销量占世界总销量的50%以上, 代表产品如图1所示。克拉斯公司自1973年开始研制自走式JAGUAR系列青贮饲料收获机械, 动力为235.9~444.7 k W (321~605 hp) , 具有设计独特、质量好、油耗低、收获效率高、驾驶环境舒适和视野开阔等特点, 是世界同类产品的佼佼者。克拉斯公司可提供多种割台, 以满足不同作业需要。无行距割台 (收获青贮玉米) , 以满足各种不同行距的收获, 直切割台 (用于药品、薄荷等收获) , 拾禾器 (青贮苜蓿收获) 及有行距青贮玉米割台;喂入系统采用4个滚筒, 其中配有最高级别的金属检测装置, 一旦金属进入此区域, 喂入系统及切割系统将于0.05 s内自动停止转动, 以防止金属破坏高速旋转的刀片或金属进入物料中造成牲畜死亡。同时金属检测装置与动刀之间的距离为420 mm, 更安全可靠;采用奔驰电喷发动机, 耗油率低, 寿命长。

与德国克拉斯公司青贮饲料收获机有竞争的是纽荷兰公司的FR系列青贮饲料收获机 (图2) , 型号有FR9040、FR9050、FR9060、FR9080和FR9090型5种, 动力输出轴转速分别为424、500、576、685和824 r/min, 割台刀片数量16~24个, 割台自主研发, 喂入辊宽度为850 mm。另外,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7000i系列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图3) , 割台使用的是具有自动转向功能的Kemper 460型冠军玉米割台, 6 m宽, 收获行数为8行。

国外许多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均采用德国KEMPER公司生产的割台。主要有300系列:工作幅宽3~7.5 m, 有330型 (3 m) 、345型 (4.5 m) 、360型 (6 m) 和375型 (7.5 m) 4种型号;400系列:工作幅宽4.5~7.5 m, 主要有445型 (4.5 m) 、460型 (6 m) 和475型 (7.5 m) 3种型号, 可满足不同地区作业农艺要求。此类设备一般都配有中央润滑、自动磨刀、金属探测和自动对行等功能, 但由于价格昂贵, 目前国内用量很小。

另一个层次的产品为俄罗斯、东欧和西欧国家的产品, 如俄罗斯KCK-100A型青贮饲料收获机、原东德E-280型青贮饲料收获机、挪威 (西欧) 格兰MH9QS型单/双行青贮玉米收获机等, 这类产品一般技术水平比较低, 配套动力小, 割台收获损失大, 刀片易损坏, 工作不够可靠, 但价格相对较低。目前在国内的一些老的国营农场及对收获水平要求不高的大面积种植农户有为数不多的用量。

2.悬挂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悬挂式青贮收获机械作业灵活、性能价格比较适合中国目前的收获要求。如德国KEMPER公司生产的悬挂式青贮饲料收获机主要有冠军C1200、C2200和C3000型, 工作宽度依次为1.25, 2.25和3.0 m, 割幅1~3 m。图4为KEMPER公司生产的C2200和C3000型青贮饲料收获机。该系列机具配套拖拉机的功率一般为50~100 k W, 主机可配带对行及不对行割台 (较适合国内的种植特点) , 生产效率一般为15~30 t/h。可以在拖拉机的前方、后方和侧面悬挂作业, 对于小地块, 有自走式青贮机及单行青贮机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 国内销量较大的还有意大利奥特玛公司生产的OTMA1100型及2100型, 波迪尼公司生产的1000型及2000型, 葡萄牙生产的AMG-300LD型青贮机, 巴西诺格拉生产的PECUS II9004系列单双行青贮机, 这几种设备主要在价格及售后能力上还有不足。

国内青贮饲料收获机研究现状

1.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21世纪初, 在青贮饲料发展初期, 中国农机院引进了意大利FH1100型单行青饲收获机和FH2100型两行牵引式青饲收获机, 工作幅宽分别为1.1和2.1 m, 由于作业效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逐步退出市场。

目前, 国内使用的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具有代表性的机型主要有现代农装北方 (北京) 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9265型和9265A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图5) , 可一次完成收割、切碎并将切碎饲料抛入挂车等作业, 属于精密切碎型青贮饲料收割机。主要由割台、喂入装置、切碎装置、抛送装置、发动机、底盘、驾驶室、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割台位于机器正前方, 用于切割和输送作物。9265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可以根据需要配有两种割台:矮秆满幅割台 (牧草割台) 和不分行高秆作物割台。牧草割台可收获大麦、燕麦及禾本科、豆科牧草等矮秆青贮作物, 不分行高秆作物割台可收获青饲玉米、高粱等高秆青贮作物。9265A型可选配小圆盘割台, 适合收获青贮玉米及其他类型的高秆作物。收获不同作物时, 可更换相应割台, 主机部分通用。

新疆机械研究院设计的牧神9QSZ-3000型自走式青 (黄) 贮饲料收获机 (图6) 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机主要用于青贮玉米、棉秆、高粱、甘蔗和燕麦等秆状类饲料作物秸秆的不对行收获, 可一次性连续完成收割、切碎、揉搓和抛送装车等多项作业。主要由动力部分、地形适配装置、圆筒指状喂入装置、锯齿、切断装置、强制顺序喂入装置、物料切碎装置和可调抛送装车装置等组成。主要特点包括不对行收获、圆盘立式割台和锯片式切割。该研究院还有9QSD-2200型、9QSD-1800型和9QSD-1200型青贮收获机等多种机型, 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悬挂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在悬挂式青饲机的研究方面, 代表产品主要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的4QX系列玉米青贮收获机。该机属于不分行高秆作物青贮饲料收获机, 适用于青贮玉米、高粱和苏丹草等高秆作物的青贮收获, 有4QX-10型和4QX-12型两种型号, 采用3点悬挂方式与拖拉机连接, 动力输出轴转速均为540 r/min, 割台幅宽分别为0.8和1.2 m, 生产率分别为30和40 t/h, 该机可一次完成两行青贮玉米的割倒、喂入、切碎、抛送和装车等多项作业。现代农装北方 (北京) 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9080型悬挂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燕北畜牧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9QS-1300型青饲切碎机, 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生产的MB220型青饲料收获机等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青贮饲料收获机械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国外的青贮饲料收获机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国内也有许多青贮饲料收获机械, 但从总体情况看, 目前青贮饲料收获机械化仍存在3大问题。一是机具问题, 主要表现在适应性普遍较差和损失率过大;二是农艺与农机结合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农机要为农业服务, 要为农业的增产、增收、优质、低耗和安全服务, 但目前农艺与农机结合性较差;三是使用问题, 主要体现在由于机手操作不当, 造成作业效果差, 使用效率低。

今后, 畜牧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 对青贮饲料机械的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贮饲料收获机械也必将沿着这一需求发展。从国内外机具的类型及使用情况看, 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 一次性可完成切割、粉碎、抛送和装车作业的自走式高效率多功能青贮饲料收获机依然是主要发展方向。

(2) 多功能是青贮饲料收获机的另一发展趋势, 不仅要适于青贮玉米, 也应适于收获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秸秆, 同时也能收获各类牧草。

(3) 生产企业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应当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走式青饲玉米收获机, 提高机具作业性能和作业效率, 尤其在割台方面, 更要进行自主研发。

(4) 设计逐步向人性化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在驾驶室座椅更舒适, 各类手柄操控更方便, 作业效果实现可视化等方面。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概况研究 篇3

【关键词】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政策;维护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进程日益深入,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大量入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我国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巨大,根据预估可以达到7.5亿kW,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探讨海上风电的发展概况与市场分布,对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1.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并将风能作为重点开发的新能源。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因其风速大、风力稳定、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领域的新宠。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大力提升我国新能源发展水平,打造完整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

在巨大的政策优惠和政府帮扶力度下,近年来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迅速,2010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竣工并成功并网发电,随之我国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正式启动,海上风电事业取得了实质进展。

但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发展还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与现实困难,海上风电运行环境复杂,对海上风电机组质量、输变电配套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海事管理等方面都要求较高,因此设备制造难度大,且运维成本约为陆上风电的2倍。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并网电价尚不高,在这些因素制约下,海上风电的发展规模并未达到国家预期。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在建和投产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76.3万千瓦,这无疑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十三五”的开局,海上风电必须破解面临的发展困局,才能真正突破瓶颈进入高速发展期。

2.现有市场分布、政策现状

(1)海上风电现有市场分布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海上风电都表现了高度的积极性。综合分析,我国现已经建成的海上风电场集中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上海和江苏两地是海上风电的先行者,目前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海上风电工程规划,并完成了相应的技术审查。随着海山风电的发展,包括河北、浙江、广东、大连、福建等在内的沿海省十个地区也已经开展了海上风电规划编制,并有多个项目列入《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

(2)海上风电政策现状

为了支撑海上风电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多项举措和配套的法律法规。2010年,我国印发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从发展规划编制、项目授权、审批、环境保护、项目核准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海上风电开发与建设等相关细节。同年,我国又颁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并启动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与海上风电有关的政策法律正在逐步完善。

但与此同时,由于海上风电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空白区域缺乏规定,审批手续相对繁杂、项目审批时间长,同时,我国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海上风电联网机制,对海上风电的过网费和财政补贴未能设定合理分担标准,亟待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海上风电的开发与建设。

三、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规划与建设

1.海上风电项目整体向好

如下表为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上公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根据上表1可见,国家能源局已批复的海上风电项目涉及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广东等6个省(市),总规模达到5200万千瓦,整体项目建设态势良好。

2.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有效的认证和监测手段,在基础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海上风电运行环境特殊,机组运行时与土地基础之间存在巨大的相互作用,这对海上风电的基础建设、塔身等质量有较高要求,而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设备制造、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经验尚不足,对设备的认证、风电设备监测、基础变形、塔身应力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升。其次,整体运行水平有待提升。由于缺乏海上风电机组的长期运行经验,同时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不高,220kV海底电缆和海上升压站的核心技术需从外国引进,因此在长期的潮湿、盐雾、台风等恶劣条件下,风电机组设备故障率较高。加之目前海上风电建设中施工设备的专业性不强,缺乏有效的经验积累,风电设备的配套设备体系尚不健全,同时,在海上风能的资源评价、水文测量、地质勘测等方面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三、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调整海上风电开发思路,暂停备受瞩目的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未来海上风电开发模式可能由特许权招标转变为常规项目审批模式,这反映了国家降低海上风电的开发成本、推动海上风电良性发展的决心。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将涉及整机、叶片、材料、施工、防腐、认证、输配电、投融资等众多领域,故而有必要统筹协调、优势互补、打造系统而完整的产业服务链。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必须做好海上风电相关的设备开发、配套建设、政策完善,以促进海上风电行业良性发展,推动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黃维平,刘建军,赵战华.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海洋工程,2011,27(2):130-134.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概况 篇4

1.概预算制度的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的产生,应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

当时,在外国资本侵入的一些口岸和沿海城市,工程投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出现了招投标承

包方式,建筑市场开始形成。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国外工程造价方法和经验逐步传入。但

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工程造价及招投标只能在狭小的地区和少量的工程建设中被采用。

2.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用好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引进了前苏联的一套概预

3.概预算制度的消弱时期

1958—1966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只算政治账,不讲经济账,4.概预算制度的破坏时期

1967—1976年,建工部直属

企业实行经常费制度。位。这一制度实行了6年,于1973年1月1预算结算制度。

5.概预算制度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1977—19921977年,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

理机构。1978作的几项规定》,强调了加强“三算”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983年,国家计委、《关于改进工程建设概预算工作的若干规定》。此外,《中华人民

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也就是恢复了设计单位编

制施工图预算。

198820

世纪

1993—1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广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概预

算定额管理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改革又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

蹴而就,只能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7.与国际惯例接轨

2001年,我国顺利加入WTO。今后一段时期内,工程造价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与国际惯

我国糖料和食糖业的发展概况 篇5

2008-04-02 13:43

我国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我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统计,我国食糖产量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以前,我国食糖产量在600~800万吨之间,消费量基本维持在800万吨左右,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多数年份依靠食糖进口来弥补。2003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消费量均超过1000万吨,产销基本平衡.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制糖是采用“原糖——精糖”二步法的制糖生产方法,即“田间糖厂(产出半成品的原糖)+精炼糖厂(产出精制糖)”生产方式,先是生产原糖,然后再回溶生产精炼糖的方法。大部分糖厂生产原糖,然后供给精炼糖厂进行精炼生产并作为饮食用糖供应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也是以原糖为主。我国糖厂几乎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即糖厂通过甘蔗榨汁、沸腾浓缩、中心分离、提炼等工艺一次性直接生产出日常消费的白糖,所以我国食糖市场流通和消费的基本都是白糖。与二步法相比,我国一步法生产的一级白砂糖只相当国际耕地白糖的标准,质量相对较差,基本没有出口市场。

(一)生产概况

1、我国糖料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农业部发布的有关文件,我国糖料种植的发展规划包括:一是以发展甘蔗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因地制宜地推广甘蔗机械化播种、收割技术,加快国有糖厂技术改造步伐,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二是建设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三是到2007年,3个“双高”甘蔗优势区平均亩产由目前的4吨提高到5吨;含糖率由13.3%提高到14.5%,达到甘蔗生产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我国糖料生产的区域分布

我国甘蔗糖的主产区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逐渐向西转移,区域布局得到优化。按照气候条件适宜、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制糖产业布局合理等原则,我国选择桂中南、滇西南和粤西为全国甘蔗优势区,包括48个县(市)。目前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种植面积已在1000万亩以上,占全国总面积的45%以上。

3、我国食糖的产量及分布

产量处于上升趋势中,有周期性波动。我国18个省区产糖,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80%以上,近三年达到90%以上,2003/04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1002万吨,甘蔗糖产量944万吨,占94.1%,甜菜糖产量59万吨,占5.9%;2004/05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917.4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857.10万吨,占93.4%,甜菜糖产量60.3万吨,占6.6%;2005/06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881.5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800.8万吨,占90%,甜菜糖产量80.7万吨,占10%,比例有所增加。从长期趋势看,我国食糖产量呈现周期性的波动,06/07榨季刚好处于上升周期,且上升趋势会延生到07/08榨季甚至08/09榨季,其中甘蔗糖所占比重也处于上升趋势中,而甜菜糖所占比重处于下降趋势中。06/07榨季,食糖产量为1199.4万吨,预计07/08榨季,产量将达到1389.5万吨。

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占广西耕地面积的1/3。2004/05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1026万亩,平均亩产4.45吨,全区34家制糖企业共95家糖厂开榨,共生产白糖532万吨;2005/06榨季,食糖产量达到537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1%,比上榨季提高了3个百分点,表明广西糖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广西制糖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突出,生产成本比广东、云南低近200元/吨,比北方甜菜低近350元/吨。广西15家大型制糖企业集团拥有糖厂67家,其生产能力和产糖量分别占全区的87.8%和88.91%,是广西和全国糖业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云南全省有11个地、州、市产糖。年产糖10万吨以上的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南、滇南的临沧、德宏、保山、思茅、版纳、红河、玉溪等7个地、州、市。这7个地、州、市的食糖产量占全省产糖总量的96%以上。

广东省的糖料及食糖生产集中于湛江地区,湛江地区的食糖总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

珠江三角洲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炼糖基地,拥有东莞糖厂、顺德糖厂、江门甘化(广东甘化)等著名炼糖企业,制糖技术和产品质量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食糖加工能力超过80万吨,年加工原糖60万吨左右。近10多年来通过进口、进料和来料加工开展炼糖业务,参与国际食糖贸易。

(二)消费概况

1、我国食糖总体消费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过去我国食糖年消费约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食糖消费量的6.2%。2003年和2004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1030万吨和1140万吨,人均年消费食糖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约8.4公斤,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3.65公斤的水平,为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三分之一,也低于同期台湾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食糖35~40公斤,高的达到50~70公斤。这主要是由我国的饮食习惯决定的,食糖在我国仅仅是调味品,而不是能量补充品,因此很难达到西方国家食糖消费的水平。

2、我国食糖消费特点

季节性。食糖的消费旺季,如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节以及夏季冷饮的消费旺季等,淡季如每年的5、6月份。食糖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居民的饮食习惯关系更加密切,例如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是我国食糖消费的主销区。

工业消费占主要部分。2005年我国食糖工业消费所占的比例为79%,民用消费的比例为21%。

受替代品的影响较大。如淀粉糖和糖精的生产和销售量会直接影响食糖的消费量及其发展空间。

消费具有刚性。食糖消费的价格弹性很小。

欧美国家,食糖、淀粉、脂肪构成居民热量的三大来源,人均消费量大,可替代产品多,而我国则将食糖作为健康甜味剂应用,人均消费量较少。

3、我国食糖消费构成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04/05年工业消费占79%,民用消费占21%。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工业、饮料、制药等,食糖是其重要的原料。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饮食业等用糖行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食糖消费的稳步上升。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用糖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在17%左右,其中主要是饮料和糖果、罐头、糕点等行业用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全国与食糖消费有关的主要食品和饮料产量连续5年呈现增长趋势。自从国家加强对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监督管理以及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以来,食糖销售已有较大幅度增长。

4、我国食糖消费的前景

2001年1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了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为保障合理的食糖摄入量,到2010年达到城乡居民每年消费食糖10公斤、农村居民每年消费食糖8公斤的目标,即人均每年食糖摄入量为9公斤,按14.3亿人口计算,2007年食糖需求量为1210万吨(不包括糖精),2010年我国的食糖年消费量可望达到1400万吨以上,但近两年,我国食糖消费增长迅速,2006/07,消费量既已达到1300万吨。此外,我国食糖消费水平低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据统计,我国糖精每年销量达到1万吨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400—500万吨食糖,因此,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食糖价格的下降和玉米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食糖消费,甘蔗糖对淀粉糖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进一步扩大了食糖的消费空间,2005年,我国淀粉糖产量有430万吨。

(三)进口情况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对粮、油、糖、毛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1999年发放160万吨进口食糖关税配额,5年内配额数量每年增加5%,到2006年,进口食糖关税配额增长到194.5万吨。在该项配额内,进口关税15%,配额外进口关税为50%。为稳定供应,我国与古巴签订有长期进口原糖协议,每年从古巴进口原糖40万吨,进口原糖大都直接转入国家储备。

过去我国食糖一直靠进口来弥补缺口,因而成为世界食糖进口大国。1994年进口食糖155万吨,1995年达到290.5万吨,1996年之后,随着我国食糖产量逐渐提高,食糖供应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1999年底,南方主要产糖区受灾,糖产量有所下降,2000年主要用国储糖出库来补足供需缺口,净进口22.59万吨,2001年因自然灾害因素影响产量导致全年食糖缺口152.4万吨(占需求量的19.1%),净进口100.31万吨。2003年,我国食糖生产量和消费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食糖生产1064万吨,消费1000万吨,净进口67.19万吨。2004年产量到1002万吨,消费1140万吨,缺口140万吨,全年进口93.9万吨,净进口89.69万吨;2005年我国食糖进口89.42万吨,出口15.8万吨,净进口73.62万吨;2006年,我国食糖进口136.50万吨,出口15.4万吨,净进口121.09万吨。

2007年我国食糖进口量额均下降,进口额降幅远大于进口量降幅。2007年我国进口食糖119.3万吨,同比下降12.6%,出口11.05万吨,净进口108.3万吨,同比下降10.6%;2007年我国食糖进口额3.80亿美元,同比下降30.8%,净进口额3.31亿美元,同比下降32.1%;12月当月食糖进口量4.45万吨,同比下降72.9%,进口额0.16亿美元,同比下降72.4%。

进口量在关税配额之内,且占比下降。2007年食糖进口配额仍为194.5万吨,年进口食糖占进口关税配额的61.3%,同比减少8.9个百分点,从古巴进口的食糖最多,占全国进口量的31.8%。

国际、国内食糖价格和供求形势分析

受印度、中国大幅减产的影响,2005年国际糖价大幅上涨,2006年食糖产量恢复,糖价开始大幅回落,2007年产量继续增长,糖价在低位震荡,国际糖价参考美国NYBOT白糖期货,从年初265美元/吨,到年末的290美元/吨,进入08年,原糖期货价格有所上升,2月初稳定在320美元/吨左右;国内糖价同样经历了2005年的大幅上涨,2006年糖价回落,2007年以震荡为主,08年初回升,参考郑州白糖期货,从07年初3650元/吨,最高时突破4200元/吨,年末回落到3800元/吨左右,07年以震荡为主,08年2月,回升到4000元/吨。

影响后期国际糖价的主要因素是巴西和印度。巴西是传统第一大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第二大酒精生产国和第一大酒精出口国,对全球食糖和酒精市场影响巨大。国际原油的上涨,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会进一步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另外,巴西主要是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油价的上涨和食糖生产成本的提高,巴西生产重心转移到了乙醇上,食糖库存趋于下降,长期来看对国际糖价是一个利好因素.近几年,印度食糖产量持续大幅增长,美国农业部预计07/08榨季印度产量可能首次超过巴西,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生产国,印度的大幅增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际糖价的走软,印度也将加大乙醇的生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报道,由于06年国际糖价偏低,在此背景下,印度农民疏于田间管理、减少生产投入,进而导致甘蔗单产下降,加上因甘蔗收购价偏低和拖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糖厂推迟开榨等原因,本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可能达不到先前预期的3178万吨,而且还有可能从06/07制糖年的3064万吨降至2600万吨的水平,但国内过剩量依然很大,出口部分有望继续增长。自07年10月份开榨以来,07/08榨季印度食糖出口已经超过160万吨,预计到9月份榨季结束之前还能出口140万吨,达到300万吨,比06/07榨季的180万吨大幅上升。国际糖价每次上涨都将是为印度创造一次扩大出口食糖的有利机会,目前印度产糖的出口价比巴西和泰国更具竞争力,但近期印度国内糖价上涨,糖厂倾向于内销,同时印度政府对食糖出口提供运费补贴受到WTO调查等因素有可能对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印度国内粮食供应短缺,政府把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从850卢比/100公斤调高至1,000卢比/100公斤,不少蔗农因此放弃种植甘蔗,转种粮食作物,基于此,不少国际组织认为08/09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还有可能再下降20~25%,降到2200~2300万吨的水平。

甘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原料,原糖与乙醇形成了替代关系。在2006/07,巴西甘蔗用于生产食糖和乙醇的比例大约为50:50。近几年,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乙醇的比例逐渐增加。市场方面已把食糖价格的走势与石油价格的走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石油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全球经济状况,影响国际运费,还会影响酒精产量,进而影响全球食糖的价格和产量。

总体来看,07/08世界食糖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一时难以突破,将主要呈现震荡调整局势,甚至还有下调的可能性,但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比价效益和消费的增加将对国际糖价构成一定支撑。预计糖价也将在08年后走向供需关系趋近的状态,届时,糖价将出现回升,并可能维持走高,因此糖的远期价格相对看多,有上涨的诱因。

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分析:近几年,我国白糖产量一直在持续增加,根据数据,2006/2007,白糖产量为1286万吨,增长36.09%,预计2007/2008,产量为1385万吨,增长7.74%,进口方面,我国食糖进口实现配额管理,08年将维持194.5万吨,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50%的进口关税,对国内供求的影响不大。近几年,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甘蔗糖形成了对玉米淀粉糖很强的替代作用,国内甘蔗糖的消费增长较快,加上国内的收储政策、产区天气等因素对国内糖价构成了支撑,不可能出现象2006~2007年国际糖价的大幅回落情形,市场将以震荡调整为主,如果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也有可能会出现回升。

决定我国食糖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糖料收购价格、糖加工成本、各种费用(如财务费用、仓储费、销售费用等)、各种税(增值税、环保税等)。2006/07榨季广西甘蔗维持在260元/吨左右,广东甘蔗在300元/吨左右,按照8吨甘蔗生产1吨白糖测算,2006/07榨季大集团白糖生产成本维持在3300元/吨左右,小企业在3400元/吨左右。

2007/08榨季甘蔗收购价在260元/吨附近,白糖生产成本依然会维持在3300元/吨以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糖价波动的底部支撑,因为当糖价低于生产成本时,不光会引起糖厂亏损,更会波及众多的蔗农,糖厂会联合起来暂停销售或引发国家起动收储机制,从而保护整个食糖产业。

根据最新的中国糖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1月末,我国2007/08榨季已累计产糖684.49万吨,与上一榨季同期相比增产14%,上一榨季产糖量为600.85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达579.9万吨,上榨季同期产量为489.75万吨;甜菜糖产量达104.59万吨,上榨季同期产量为111.1万吨。而截至2008年1月末,本榨季全国累计销售食糖336.33万吨,累计销糖率为49.14%,这一数字远低于上榨季同期的63.63%。其中,销售甘蔗糖288.54万吨,销糖率为49.76%,低于上榨季同期的63.49%;销售甜菜糖47.79万吨,销糖率45.69%,低于上榨季同期的64.26%。以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白糖市场并不乐观,依然供大于求,短期糖价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07/08榨季,广西甘蔗生长受天气影响很大。2007年广西遭遇了1951年以来的第四大旱,昼夜温差很小,导致甘蔗株矮节短茎细,剖开有空心,糖分含量降低。同时,遭遇了从1999年至今6年未遇的大面积严重霜冻,有些地方7月就已有霜冻,甘蔗生长点很多坏死,而且7月又是甘蔗生长最快的月份,使得广西产蔗损失较大。从08年1月下旬开始,广西主要蔗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冰冻灾害,使得部分蔗区的甘蔗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叶面结冰、蔗茎倒伏的现象,给甘蔗的生长和榨季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长时间低温冰冻天气造成了原料蔗运输困难,甘蔗入厂进度缓慢;农民砍收的劳动强度增加,甘蔗生产成本提高;同时还使得甘蔗的糖份损失,并影响新春植蔗的种植,受灾的新植甘蔗萌芽慢,生长停滞;冰冻天气还易造成宿根甘蔗蔗头和新植蔗种感染病菌,造成蔗蔸烂种,一些已经砍收后的甘蔗因管理不及时,有些蔗蔸已经变黑,生长点坏死。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08年1月,广西十大产糖地市甘蔗受灾面积为283.26万亩,初步预计影响蔗糖产量10万吨左右,最新的更具体的减产数据尚难以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白糖价格形成利好,特别是在人心思涨情形之下,利好总能发挥最大的效应,但从最新的现货产销形势看,库容压力并未真正解决,不排除一波强势上拉之后的价格回落,因此需要保持谨慎心理。

春节过后,白糖期货和现货市场出现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其中远期合约涨幅较大。甘蔗的生长周期大多是三年,近两年,我国甘蔗产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源于2005/06榨季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因此,根据甘蔗生长的周期性,我国甘蔗产量的增长会持续到2008/09榨季,而这一榨季的结束也是新的甘蔗生长周期的开始,种植面积的变化将成为决定未来糖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在目前国内糖价比较疲软,而国内粮食作物如大豆、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玉米、水稻价格也有明显上涨的情况下,农民将根据种植效益,增加播种收益高的,减少收益低的,若预计09年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国内食糖的供求形势发生改变,那么08/09榨季之后的国内远期糖价能够相对看多,有上涨的诱因。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篇6

近十年来粉末冶金零件的成形新技术:

一、温压技术 温压技术是粉末冶金领域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生产出高密度、高强度,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所谓温压技术就是采用特 制的粉末加温、粉末输送和模具加热系统,将加有特殊润滑剂的预合金粉末和模具等加热至130~150℃,并将温度波动控制在±2.5℃以内,然后和传统粉末冶金工艺一样进行压制、烧结而制得粉末冶金零件的技术。其技术关键:一是温压粉末制备,二是温压系统。与传统工艺相比,温压成形的压坯密度约有0.15~0.30g/cm3的增幅,其密度可达7.45g/cm3。在相同的压制压力下,温压材料的屈服强度比传统工艺平均高11%,极限拉伸强度平均高13.5%,冲击韧性可提高33%。另外,温压零件的生坯强度高,可达2O~30MPa,比传统方法提高50—100%,不仅降低生坯搬运过程中的破损率而且能对生坯进行机加工,表面光洁度好。此外,温压工艺的压制压力低和脱模力小,同时零件性能均一,产品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温压工艺还有一个特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研究表明,假如一次压制、烧结的普通粉末冶金工艺的成本为1.0,则粉末锻造的相对成本为2.0,复压复烧的相对成本为1.5,渗铜的相对成本为1.4,而温压技术的相对成本为1.25。目前,采用温压技术生产的粉末冶金零件已达200多种,零件重量在5—1200g。例如,德国SinterstahlGmbH公司用温压技术生产复杂的摩擦传动用同步齿环,在美国新奥尔兰举行的PM2TEC2001国际会议上获奖。该零件的齿部密度超过7.3g/cm,环体密度超过7.1g/cm,生坯强度达到28MPa。采用了扩散合金化的烧结硬压粉末,最低抗拉强度为850MPa。由于使用了温压技术和采用粉末冶金零件,使得综合成本降低了38%。

二、流动温压技术

流动温压粉末冶金技术(Warm Flow Compaction,简称WFC)是在粉末压制、温压成形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艺的优点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粉末冶金零部件近净成形技术。其关键技术是提高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它通过提高了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填充能力和成形性,从而可以在8O~130~C温度下,在传统压机上精密成形具有复杂几何外形的零件,如带有与压制方向垂直的凹槽、孔和螺纹孔等零件,而不需要其后的二次机加工。WFC技术既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在成形复杂几何形状方面的不足,又避免了金属注射成形技术的高成本,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WFC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粉末冶金零部件近净成形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1)可成形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2)压坯密度高、密度均匀;(3)对材料的适应性较好;(4)工艺简单,成本低。目前,WFC技术在国外还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其关键制造技术及其致密化机理研究尚未见报道。传统粉末零件成形时,为了减少粉末颗粒之问和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在粉末混合料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润滑剂,但混进的润滑剂因密度低不利于获得高密度的粉末冶金零件;而且润滑剂的烧结会染环境,甚至会降低烧结炉的寿命和产品的性能。模壁润滑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采用模壁润滑取代粉末润滑技术已成为粉末成形研究和开发的又一热点。目前,实现模壁润滑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利用下模冲复位时与阴模及芯杆之间的配合间隙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液相润滑剂带到阴模及芯杆表面。二是用喷枪将带有静电的固态润滑剂粉末喷射到压模的型腔表面上,即在装粉靴的前部装一个附加的润滑剂靴装置。成形开始时,润滑剂靴推开压坯,压缩空气将带有静电的润滑剂从靴内喷射到模腔内,因为润滑剂粉末所带的极性与阴模相反,粉末在电场牵引下撞击并粘附在模壁上,然后装靴粉装粉,进行常规压制成形。采用模壁润滑技术明显提高粉末材料的生坯密度,密度可达到7.4g/cm3,且模壁润滑与粉间润滑相比,铁粉的生坯强度可分别提高128—217%。日本丰田汽车中心研究人员利用温压、模壁润滑与高压制压力使铁基粉末压坯几乎达到全致密。

四、高速压制技术

高速压制技术(Hjgh Velocity Compaction,简称HVC)是瑞典的Hoaganas公司在2001年6月推介的一种新技术。高速压制生产零件的过程和传统的压制过程工序相同。混合粉末加进送料斗中,粉末通过送粉靴自动填充模腔压制成形,之后零件被顶出并转入烧结工序。所不同的是高速压制的压制速度比传统压制高500—1000倍,压机锤头速度高达2—30m/s,液压驱动的锤头重达5—1200Kg,粉末在0.02s之内通过高能量冲击进行压制,压制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通过附加间隔0.3s的多重冲击能达到更高的密度。HVC技术具有高密度、高性能、低成本、高生产率和可成形大零件的特点。

该技术适用于制备阀门、简单齿轮、气门导筒、主轴承盖、轮毂、齿轮、法兰、轴套宇轴承套圈和凸轮凸角机构等产品。目前正在继续研究生产更复杂的多级部件。

五、动磁压制技术

动力磁性压制技术(dynamic magnetic cornpaction,简称DMC)是1995年美国开始研究的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粉末最终成形压制技术。DMC是采用脉冲调制电磁场施加的压力来固结粉末。与传统的粉末冶金压制工艺一样,动力磁性压制也是两维压制工艺,但却是径向压制而不是轴向压制。当粉末装入~个导电的容器(护套)内,置于高场强的中心腔中,线圈通入高电流脉冲,线圈中形成磁场,护套内因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施加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由外向内压缩护套的磁力,使粉末得到压制,整个压制过程时间不足1ms。DMC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不使用模具,因而可达到更高的压制力,维修与生产成本更低;(2)在任何温度与气氛中均可施加压力,且适合所有材料,工作条件更灵活;(3)不使用润滑剂与粘结剂,有利于环境保护。目前,许多动磁压制的应用已接近工业化阶段。DMC适于制造柱形对称的终形件,薄壁管,高纵横比部件和内部形状复杂的部件。现可以生产直径×长度:12.7mm×76.2mm到127.0mm×25.4mm的部件。第一台工业型SPS装置,该技术才真正引起世人的关注。该技术集粉末成形和烧结于一体,不需要预先成形,也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主要是利用外加脉冲强电流形成的电场清除粉末颗粒表面氧化物和吸附的气体,净化材料,活化粉末表面,提高粉末表面的扩散能力,再在较低机械压力下利用强电流短时加热粉体进行烧结致密。_有关研究表明,该技术由于场活化等作用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粉体的烧结温度,缩短了烧结时间,并充分利用了粉末自身发热的作用,热效率极高,加热均匀,可通过一次成形获得高精度、均质、致密、含氧量低和 晶粒组织细小的零件。

目前,SPS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陶瓷、金属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以及功能材料等。在制备和成形非晶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金刚石等材料方面也作了不少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七、爆炸压制技术参考文献: 爆炸压制(Explosive Compaction)又称冲击波压制,是利用化学能的一种高能成形方法。它通常将金属粉末材料置于具有一定结构的模具中施加爆炸压力,爆炸物质的化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周围介质中的高压冲击波,并以脉冲波的形式作用粉末,使其获得高密度。作用时间仅为1O一100us,粉末成形为1ms左右。爆炸压制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加工方法,可使松散材料达到理论密度。能将不适合传统压力加工的材料制造成零件,可使传统的不可压缩的金属陶瓷材料、低延性金属等压制成复合材料,典型的应用是将高温合金粉末用于成形飞机发动机的耐高温零件。结束语

我国林业管理概况及发展探讨 篇7

1 我国林业管理的概况

1.1 林业管理的初期阶段

建国之初, 我国整体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都比较落后。在林业管理方面, 主要是从事木材生产。由于建国之初帝国主义的封锁, 我国木材生产均来源于国内林业资源的采伐。为了改善我国的经济条件, 国内大生产, 生产项目大量增多。而工业领域需要的木材资源也逐渐增多。当时国民的思想认识也不够, 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这些因素致使原始林业资源遭受过度采伐。

1.2 林业管理的恢复阶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 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 开始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管理方面, 强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林业扶持政策, 林业管理不仅仅是保护原有森林, 更是开展了人工造林。尽管如此, 林业资源的增长速度依旧较为缓慢。

1.3 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新时期, 世界各国开始提倡环境保护。我国林业管理也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即可持续发展阶段。国家给予林业项目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有效实施退耕还林。并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和管护, 加大采伐区的监督管理, 实行社区共管森林经营制度。林业管理从原本的单一型事业, 渐渐转变成生态建设主体。造林方式也从人工造林转变成为经营化造林。

2 我国林业管理的发展

我国林业管理,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开发多功能型的林业, 将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综合化的进行发展。除此之外, 科学合理的对森林的结构、形态进行建设。

2.1 综合开发林区

开发和利用林区, 不单单是采伐木材。可将林区发展成为森林旅游, 运用花卉、园艺等手段提高林区的美感。对森林进行美感的规划, 是人类的意识所趋。只要推行一些维护自然生态稳定和平衡的措施, 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规划造林景观、抚育幼林景观、更新森林景观等。该开发模式能够发挥出森林的培育潜在功能和人们的游赏功能。比如建造花木园区, 供游客赏看。除此之外, 还可在林区内种植绿色产品, 比如茶叶、果树等。通过一体化的产、供、销, 综合开发林区, 协调发展林业的内部产业。

2.2 采伐与育林相结合

我国森林面积处于世界前列, 但是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贮蓄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建国之初我国大面积森林毁坏,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及时造林可以增加森林资源量, 确保可持续的利用森林资源。普及林业保护的知识、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 只是林业管理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关于林业管理物质利益, 在林业管理发展的过程中, 会逐渐衍生为以经营单位和林农开展造林活动。经营单位与林农不可能无偿的开展植树造林, 其积极性的调动, 必然是要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 这就要求改革现有的林业税收。一些林业税收是多余的、不合理的, 要及时取消。严格控制好林业管理的经费, 规范使用用途。除此之外, 营造林要因地制宜, 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合理规划造林工程, 确定树种的类别, 这些都对林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2.3 提升林业的科技水平

我国林业生态资源脆弱的致命因素便是科技水平低。我国运用科学手段开发和利用林业的时间较短, 林业管理方面很少应用到科学技术。在林业管理的发展中, 必然会重视科技水平的力量。科技水平主要在营造林、林产工业和宣传林业信息方面发挥作用。在营造林方面, 生物技术能够培养出高存活率的树种, 该树种抗虫害、雨蚀的能力强。而栽培技术和树种遗传基因技术, 能够改善木材的品质和品种。可使得管理人员收集信息更为方便, 信息来源也更为广泛。以科学技术向林农宣传林业知识, 林农遇到林业生产的难题, 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到需要的信息。

2.4 采伐区有了更全面的监督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林业资源。林业发展受到滥砍滥伐行为的制约, 若要实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严控该现象的发生。因此, 在林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 将严管林业采伐区, 明确主体间的责任, 林业管理人员需有一定的责任意识。采伐区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好责任制度, 将伐区内的管理责任归纳入考核范围内, 认真负责林业资源的监管。不会出现无证运输和采伐的现象。同时, 关于过度采伐的问题, 要重点处罚, 避免出现有碍于林业持续发展的现象。

2.5 林业管理经营近自然化

我国林业管理发展趋势将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向自然化发展。近自然经营管理先观察自然生态林的能量流动、地理地质、气候水源和物质循环信息。根据森林资源的特征和状况, 采取相应的人工设施和技术, 完善自然生态林的原有生态。本着依靠自然原有的力量来经营森林, 构建一个近似于自然生态的模式, 最大化的提高森林生态内的生产力和自然循环力, 近自然经营管理能够更完美的保护林业资源。

3 结语

我国林业资源较为稀缺, 如果林业资源可持续的发展, 则不能用扩大农业经营的方式实现。目前, 我国林业占用问题较为严重。我国需构建一个新型的林业科技制度, 遵循市场导向机制, 运用科学技术, 和谐的进行林业管理。林业资源的采伐和保护, 要遵循适应性、可持续发展、预防性的原则。我国林业管理, 需改革林业体制、因地制宜, 向生态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 张莹.浅谈我国的林业管理概况与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 2012 (18) .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篇8

摘要:对去除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介绍了各类方法的技术内容、去毒机理、去毒效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饲料;去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S816.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5.008

Study on Removal Method of Aflatoxin in the Animal Feeds

LI Shu-hua1, DU Ye-liang2,ZHANG Feng3,NIU Zhi-he3, LI Ying-mei2, XIAO Yong-xia2

(1.Institute of Veterinary Drug Contro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Shandong 250022, China; 2.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Qingdao Agriculture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 China; 3.Corporation of Kang Dien of Qingdao, Qingdao,Shandong 266000, China; 4.Central St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Shandong 250022, China)

Abstract:The removal method of the contaminant of aflatoxin include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 and biometric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ontent of methods, elimination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aflatoxin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 aflatoxin; feed; removal method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1]。黄曲霉毒素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结构极其相似的化合物,分别为B1, B2,G1,G2、M1, M2等。凡是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 毒性最强,M1、G1 次之,B2、G2 较弱[2]。黄曲霉毒素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只需要有一点碳与氮就能生长、繁殖、产毒[3]。在 6~47 ℃的环境中,都能生长,极易在玉米、花生、棉子及其饼粕等动物性饲料中生长。因AFT毒性极强、不易破坏,并且对畜禽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4],使疫苗接种失败等原因,所以去除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有的去除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物理方法

1.1吸附

许多吸附剂能够结合黄曲霉毒素进而将其去除。主要有活性炭、硅铝酸盐类和葡甘聚糖等,以硅铝酸盐类吸附剂应用最为广泛。由美国FDA批准的最强霉菌毒素吸附剂脱霉素就是一种硅酸盐矿物衍生物,它的表面积是酵母细胞壁提取的甘露寡糖的42倍,与霉菌毒素一旦结合后,在动物体内不易分离。坡缕石是一种硅铝酸盐类吸附剂,夏枚生等使用提纯的酸改性坡缕石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进行的体外去毒试验[5],当AFB1浓度≥3 mg/L时,酸改性坡缕石对AFB1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显著优于坡缕石,这主要是由于酸化后造成坡缕石微空隙增多、表面积增大,导致吸附性能增强。葡甘聚糖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试验也表明,其对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好的脱毒作用,但由葡甘聚糖和铝硅酸类矿物混合而成的复合脱毒剂,较单独使用葡甘聚糖的脱毒效果更好[6]。蒙脱石也是一种铝硅酸盐类霉菌毒素粘合剂,有研究通过对蒙脱石进行复合改性,构建新型纳米吸附材料AAN,对黄曲霉毒素进行体外吸附试验,表明其具有吸附作用强、吸附速度快、解吸率低等优点[2]。因此,可以考虑将新型纳米吸附剂作为非营养性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防止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危害。

1.2辐射法

紫外线或γ-射线可有效地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对霉菌和霉菌毒素都有较大的杀伤力。紫外线照射不但可以杀死霉菌的菌体,还可以破坏黄曲霉毒素。AFB1在362 nm处为最大特征吸收峰,可产生12种以上的光降解产物。AFB1、AFG1在365 nm紫外光下照射1 h会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变化。将黄曲霉污染上的饲料铺成薄层,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照射,去毒率可达97%~99%[7]。但这种方法常占用较大的面积,难于大批量实行,同时也会对营养成分有部分破坏。

此外还有烘烤法、挑除法、暴晒法水洗法、液体抽提法等,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量太大,难以规模化进行,无法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2化学方法

2.1碱处理

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碱性物质处理污染的饲料,黄曲霉毒素结构中的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被打破而形成香豆素钠盐,从而破坏毒素,达到去除的目的。氨处理消除黄曲霉毒素是实践中最常用、较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欧美最常用的去谷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将霉变饲料密封在熏蒸罐或塑料薄膜袋中,使其含水量超过18 %,氨气熏蒸10 h,能够使霉变饲料中AFB1的含量减少90%~95%[8];对于0.2 mg/kg以下含毒量的饲料采用0.2%~0.4%的氨剂量,对于0.2~0.5 mg/kg含毒量的饲料采用0.5%~0.7%氨剂量,对于0.6 mg/kg以上高含毒量的饲料常用0.7%~1.0%的氨剂量,如果密闭时间延长,剂量可相应降低[9]。NaOH也有去除黄曲霉毒素的作用,1%NaOH水溶液处理含有AFT的花生饼1 d,也可使毒素由84.9 μg/kg降至27.6 μg/kg[10];尽管NaOH可以有效地降低花生饼中的黄曲霉毒素水平,但也有研究认为,如果遇到酸化作用将可能使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重新出现,而酸化作用在消化道中是存在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动物体内的验证。

2.2氧化剂法

氧化剂是有效的黄曲霉毒素钝化剂。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还原性,可以迅速降解饲料中的AFB1,并可杀灭许多微生物,同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还原成氧气,对环境几乎不造成危害。罗建伟等通过试验证实,用浓度为20×10-6~50 ×10-6的臭氧连续或间断处理低水分(15%以下)粮食9 h,粮食中污染的AFB1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不同的粮食去毒效果有差异,对稻谷效果最好,其次是小麦和玉米[11]。臭氧熏蒸处理法操作简单易行,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实践,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去除饲料中AFB1的有效方法。

次氯酸钠也是一种强氧化剂,脱毒机理可能是次氯酸钠中氧原子的诱导作用。研究表明,次氯酸钠不仅能有效地使花生饼中毒素总量降低,而且对AFB1的消除效果最佳[12]。但次氯酸钠处理使花生饼变成黑褐色,出现结块现象,处理时又会产生大量的热,会影响饲料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和赖氨酸的利用效率。

3生物法

3.1微生物菌体制剂

有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都能去除或降解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13]。微生物吸附黄曲霉毒素是通过非共价方式形成菌体-黄曲霉毒素复合体,当微生物形成复合体后,自身的吸附能力下降,较易与黄曲霉毒素一起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毒素的危害[14],而且无论是活菌体还是死菌体都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其中,枯草杆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具有较强的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李志刚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结合AFB1的强度在4%~55%之间,其中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CGMCC1.539吸附AFB1能力最强[15]。通过液体培养60 h后的枯草杆菌、乳酸菌和醋酸菌也能降解掉89%、88%和81% AFB1[16],枯草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也是其降解AFB1的最适温度和pH,同时添加钙或镁离子可以促进枯草杆菌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作用。张建梅等在肉鸡饲料中添加AFB1,使用以活性嗜酸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及水合铝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脱霉剂进行脱毒,认为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的生物脱霉剂,AFB1随粪便的排出率为50.44%,添加0.2%的生物脱霉剂,AFB1的排出率为72.30 %[17]。

另外,甾体羟化真菌对黄曲霉素有明显的脱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酵母细胞能结合90%的黄曲霉毒素,向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中添加啤酒酵母培养物可明显提高肉鸡体重。经筛选认为,除酵母菌外,用无根根霉、米根霉、橙色黄杆菌等进行发酵处理,对去除粮食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均可收到较好效果。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来去除霉菌毒素,这种生物转化过程往往存在缓慢及不完全的缺点,所以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完全用于饲料脱毒的实践中。

3.2酶制剂

酶制剂是自然界中微生物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某些酶可以分解毒素分子的功能性基团,把霉菌毒素转化为无毒化合物。酶法解毒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解毒方法,对产品无污染,有高度的选择性,不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法优化黏细菌产解毒酶活力的条件,可使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达到78.2%[18]。吴肖等利用一种酶将花生粕深度水解后,使微溶于水的黄曲霉毒素从结合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上充分游离,然后采用过滤法,截留住大部分黄曲霉毒素,从而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下降[19]。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酶不耐热,在饲料的制作过程,尤其在颗粒饲料压制的高温过程中易于失活,限制了酶的作用发挥。Liu等研究分离出一种胞内酶,命名为AFT脱毒酶,通过该酶的处理AFB1的毒性大大降低。真菌酶-2的提取液可使AFB1转化或使其发光基因发生改变,而降低毒性[20]。

4结语

虽然现在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很多,且报道的效果很好,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很多的方法是在理想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目前还无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其次,有的方法容易使营养成分氧化、分解而失去其营养价值等,造成畜禽的适口性差等缺点。还有的方法成本太高,无法投入商品化的生产。

对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消除,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筛选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提高消除率。可以考虑将这几种吸附毒素效果较好的吸附物质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几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运用等。同时,也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储存和加工措施,加强对饲料的检测等,从而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Kurtzman C P, Horn B W, Hesseltine C W. Aspergillus nomius, a new aflatoxin producing species related to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spergillus tamari[J].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987, 53: 147- 158.

[2] 史莹华,许梓荣,冯建蕾,等.新型吸附剂 AAN 对黄曲霉毒素B1, B2, G1,G2的体外吸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1 069-1 072.

[3] 孟颖.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预防对策[J].河北化工,2009, 32(4):72-73.

[4] Denis M.Food-borne disease: Aflatoxin B1 can suppress the immune system[J].Drugweek,2003(8):152.

[5] 夏枚生,许梓荣,胡彩虹,等.改性坡缕石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的去毒作用及机理[J].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21-27.

[6] 张妮娅,姜梦付,齐德生.葡甘聚糖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J].养殖与饲料,2007(4):56-59.

[7] 王建华.霉变饲料的霉菌毒素与防霉去毒技术[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995,12(1):5-7.

[8] 闫超.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害及解毒措施[J].饲料研究,2005(7):31-32.

[9] 张国辉,何瑞国,齐德生.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4(16):36-38,40.

[10] 杨丰利,汤蕾妍,何宝祥.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西畜牧兽医,2006,22(5):233-235.

[11] 罗建伟,李荣涛,陈兰,等.臭氧去除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研究[J].粮食储藏,2003,32(4):29-33.

[12] 冯定远.花生饼中黄曲霉毒素化学脱毒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7,12(2):21-25.

[13] Hao Y, Bracke1t R E.Removal of aflatoxin B1 from peanut milk inoculated with Flavobacterium aurantiacum[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8, 53: 1384-1386.

[14] Lee Y K,EI-Nezami H, Hanskard C A, et al. Kinetics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flatoxin B1 by viable and nonviable bacteria[J].J Food Prot,2003,66(3):426-430.

[15] 李志刚,杨宝兰,姚景会,等.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作用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3):212-215.

[16] 朱新贵,林捷.几种食品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10):65-68.

[17] 张建梅,李国军,谷巍.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 B1 的作用研究[J].中国饲料,2009,(5):21-23.

[18] 王宁,马秋刚,计成,等.黏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产酶条件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2):27-31.

[19] 吴肖,刘通讯,等.花生粕酶水解液中黄曲霉毒素脱毒定性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3,11(1):32-33.

上一篇:一种交通工具作文下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