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饲料

2024-08-12

营养饲料(共12篇)

营养饲料 篇1

西藏獒犬, 古时有“哮天犬”之美誉, 又称藏獒、蕃獒、松藩狗、苍猊犬,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国宝级大型猛犬, 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带, 其特征是“体大如驴, 奔驰如虎, 吼声如狮, 仪表堂堂”, 历史上有“九犬成一獒”的说法。目前, 全世界藏獒数量约30万头, 但纯种藏獒非常罕见。

藏獒处于半野生状态时, 有足够的机会捕食野物, 获取充足、全面的营养。近年, 饲养藏獒热逐渐升温, 藏獒的生存条件发生本质性的转变, 由半野生转变为圈养, 其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源于饲料。因此, 饲料质量直接影响藏獒的健康状况及饲养场的经济效益。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藏獒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被用于维持新陈代谢, 细胞和组织更新, 增强抵抗力、繁殖力。藏獒长期缺乏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 会造成严重营养不良, 组织和器官功能失调, 生长发育受阻、迟缓, 体重减轻, 免疫力降低。公犬出现性欲减退, 精液数量少、品质差, 畸形精子增多且活力低;母犬则营养不良, 被毛粗乱, 发情异常, 不育、流产、死胎、繁殖能力降低。

圈养藏獒一般难于提供丰富的牛羊肉骨, 大多数情况是有啥喂啥, 或提供品质较差的植物蛋白, 或提供藏獒所厌恶的水生动物产品, 严重影响藏獒食欲和蛋白质营养平衡。哺乳期、断奶期、配种期和生长期, 蛋白质水平必须达到40%,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应超过饲料总蛋白质量的1/3。成年藏獒每天需要可消化蛋白质5克/公斤体重以上,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不低于1.6克/公斤体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育成藏獒, 每天需要可消化蛋白质9.6克/公斤体重。对2~8月龄的育成藏獒, 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 能有效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藏獒母乳所含蛋白质水平很高, 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都能满足幼犬生长发育。

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藏獒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成分, 供应不足会出现消瘦、乏弱、生长迟缓、发育停滞, 成年藏獒的繁殖力严重下降, 母犬停止发情或不育、流产、死胎, 公犬睾丸萎缩, 精液品质差, 无性欲等。反之, 饲料中糖类物质或能量供给过多, 藏獒很快就会发胖, 过度肥胖同样不利于健康和繁殖。

可选用玉米面、小麦面、大米等作为藏獒的碳水化合物饲料。这些原料富含淀粉, 易消化, 可大量使用。但藏獒难以消化生淀粉, 应熟制后投喂。成年藏獒的饲料中, 一般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占15%较合适。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40%~50%尚可忍受, 但高碳水化合物性食物无法维持犬的体型和毛色。

3. 脂肪

藏獒对食物中的脂肪有特殊偏好, 尤其是牛、羊脂肪, 或草原上啮齿类动物的脂肪, 一旦嗅闻到, 急不可待, 狼吞虎咽, 强烈地刺激藏獒的食欲和消化能力。摄入动物脂肪是藏獒获得能量、抵抗严寒、保持体温和体能的最有效的形式。藏獒有暴食性, 得到的食物拼命吃净。在找不到食物时, 1周不进食也安然无恙。体脂肪是藏獒贮备能量的主要形式, 为体重的11.3%~12.7%, 每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后, 可产生39.33千焦热量。

脂肪中的脑磷脂、类固醇是构成藏獒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油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酸, 在幼犬生长和成年犬正常代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饲料中若脂肪不足, 会导致严重消化障碍, 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公犬出现倦怠无力、被毛粗乱、性欲降低, 精液品质不良;母犬繁殖力降低、发情异常、流产、死胎率升高等。圈养条件下, 如果藏獒从饲料中摄入过多脂肪, 过于肥胖, 也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特别是繁殖力。母犬过肥, 卵巢被脂肪覆盖, 影响卵泡发育, 母犬不能正常发情、配种, 或空怀母犬增多, 产仔数降低。日粮中脂肪摄入量过高, 还会引起食物摄入量减少, 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 从而影响营养平衡。幼犬脂肪的需要量为每日1.3克/公斤体重, 成年犬1.2克/公斤体重, 以饲料干物质计算, 达到8%~10%为宜。

4. 矿物质

矿物质不足会使藏獒发育不良并引发多种疾病, 如食欲不振、骨质疏松、佝偻病、神经过敏、肌肉无力、贫血、腹泻和异食癖, 幼犬生长发育受阻和母犬繁殖力下降等。

藏獒所需矿物质元素有14种, 包括钙、磷、钠、镁、钾、氯、硫等, 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碘、硒、钴、钼等, 总量占体重的3%~5%。各种矿物质元素与藏獒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 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基本物质, 是许多酶、激素和维生素发挥作用所必需的辅助成分。

以干物质为基础计算日粮中食盐的比例, 成年藏獒应达1.5%。为保证生长发育, 防止母犬产后瘫痪, 保证公犬旺盛的性欲和精力, 日粮中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磷, 两者比例为 (1.5~2) ∶1。我国西北地区, 普遍缺硒, 容易造成母犬发情异常或屡配不孕。缺乏铁、铜、钴时, 常发生贫血。

5. 维生素

维生素缺乏, 初期并无临床症状, 也难诊断。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时, 幼藏獒生长停滞, 抗病力弱;成年藏獒体质衰弱、适应性降低和繁殖力下降。藏獒在缺乏维生素A时, 幼犬发育受阻, 成年犬出现干眼病、繁殖障碍、被毛粗乱、骨质疏松等。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幼犬发生佝偻病, 成年犬出现软骨病。缺乏维生素E, 母犬受胎率下降, 不育、弱胎、死胎、流产等。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缺乏时, 会影响某些酶的合成, 明显降低藏獒的抗病力和适应性, 严重时代谢衰竭或紊乱。

补充维生素以食补为主, 如胡萝卜素可补充维生素A, 鲜肉可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 新鲜蔬菜中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特殊生理时期, 必须投喂维生素丸剂或片剂等, 如母犬发情前, 对母犬和公犬每天定量添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复各维生素B等。藏獒对主人十分温顺, 可由犬主将药物直接投喂到藏獒口中。断奶后的藏獒幼犬和老龄犬也应注意补充上述种类维生素。

6. 水

成年藏獒体内含水量60%以上, 幼年犬更高。当藏獒体内水分损失达8%时, 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渴感觉, 丧失食欲, 消化作用减缓, 并因黏膜干燥而降低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水分减少达10%时, 会造成循环障碍并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失水达20%以上, 会引起死亡。藏獒喜凉爽而害怕高热, 高温季节的缺水后果要比低温时更为严重。无论冬夏, 藏獒如果长期缺水, 血液会变得浓稠, 降低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能力, 造成藏獒体能和体质的迅速衰退。成年藏獒每公斤体重每天需水100~200毫升以上, 幼年犬100~180毫升, 高温季节、配种期或饲以较干的食料时, 必须增加饮水量。

营养饲料 篇2

*课程题目: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学对象:初二(1)班

*教学课型:农业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教具:白板、PPT、实物。

*教学内容:

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

哪些农产品可以加工制作动物饲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动物饲料

懂得饲料的营养成分

知道饲料的制作原材料

2.技能目标:

听:能听懂老师上课时讲的动名词

说:可以简单说出饲料及其作用,制作原材料等

读:可以顺畅读出生词,短语,句子

写:会写简单词汇:饲料,营养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饲料的知识,懂得饲料的营养成分,知道饲料的制作原材料,对饲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解农业生产的科学性。

*教学重点:

饲料是什么

常用的营养素名称

饲料的制作原材料

*教学难点:

1.饲料品类繁多,记忆较难

2.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语言障碍,很难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

3.营养素名字较专业,而且种类很多,较难记忆

4.饲料制作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

5.营养素对应的生长作用较复杂

*教学方法:

1.对比法

2.直观法

3.举例说明法

4.讲解释义法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候。

2.教师播放PPT,讲解“饲料”的意思。强调是给动物食用的。

3.教师配合PPT,讲解碳水化合物,列举哪些农产品中富含碳水化合物:

玉米,高粱,红薯。并强调这些原材料均可制作动物饲料。

4.教师播放PPT,在饲料制作过程中添加“鸡蛋”——目的是添加“蛋白质”

引出“蛋白质”的概念。

5.教师继而引出油脂,维生素,矿物质的概念,讲解释义。并列举几个常见微量元素的名词。

6.教师演示PPT,展示米粉,木薯粉,鱼粉,大豆粉等常见饲料。并讲解其制作原材料。

7.教师简单介绍微量元素对食物身体的某些特定作用,如“钙”对于“骨骼、牙齿”的影响,“铁”对于“血液”的影响。

8.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每个组找出一些常见饲料,并说出其制造的原材料是什么。说的越多的组,得分最高。

9.复习回顾。

10.布置作业:熟记常用的营养元素名称。

樱桃谷肉鸭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篇3

1.1 能量需要 鸭是为能而食的家禽,因此能量是肉鸭维持及生长所需量最大的营养物质。肉鸭能根据日粮能量水平而自动调节采食量。肉鸭饲料成分中,主要有以下3种能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多糖类淀粉是最大的可消化能源;双糖类、单糖类也都极易消化,而纤维素和木质素中所含的能量却不能被鸭所利用。因为鸭本身不能合成纤维素酶,不能裂解葡萄糖之间的化学键。营养上唯一必需的脂肪酸为亚油酸,其它所有脂类的重要性主要是作为能量来源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脂肪的能值很高,是淀粉的2.25倍。在代谢能和蛋白质维持在相等水平的条件下,饲料利用率随日粮中添加脂肪水平的增加而直线提高。对鸭来说,日粮能量水平是决定其采食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配制肉鸭日粮和确定其养分需要量时,应注意随日粮能量浓度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各养分的需要量。

1.2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肉鸭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需要,也就是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由于肉鸭品种、饲养方式、环境条件不同,加之肉鸭又具有较强的生长补偿能力,因此,配方师在设计肉鸭饲粮中蛋白质水平时必须根据不同品种肉鸭特点及饲粮中的能量水平,设计合理的蛋白质水平。

肉鸭所需要的蛋白质主要用于维持和体蛋白的沉积,蛋白质的需要主要取决于肉鸭的生长速度及其对蛋白质的沉积能力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另外,肉鸭的羽毛生长也是影响其蛋白质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若日粮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肉鸭生长所需要的模式相吻合,则肉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粮中的蛋白质,从而可适当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浓度。因此,为了获得最大增重和最佳饲料报酬,推荐1~2周龄肉仔鸭的粗蛋白需要量为17%~21%。2~7周龄肉鸭的粗蛋白需要量为13%~18%。

1.3 矿物质需要 鸭对矿物质的需要主要包括钙、磷、钠、氯、镁、锰、锌和硒等,这些矿物元素在实际日粮中比较容易缺乏。肉鸭对某一无机元素的需要量取决于它的维持需要量、该元素在生长期内的沉积量和该元素在体内的利用率。饲料中的钙、磷常常不能满足鸭体的需要,特别是育肥鸭,因此在饲料中补充钙源、磷源之间的比例影响肉鸭对其的吸收利用,1~2周龄小鸭配合饲料中钙磷比例1.5:1为宜;而3~7周龄以1.5~2:1为宜。钠和氯是保持渗透压及鸭体内运输水分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于软组织中,生产中常用食盐来补充,一般占日粮的0.25%~0.4%,不宜过多。有关肉鸭对镁、锰、锌和硒等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报道比较少,但这些微量元素在营养上对鸭体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发现微量元素缺乏症时,要及时补充。

1.4 维生素需要 肉要对维生素的需要,包括维生素D、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和维生素B12、硫胺酸、维生素A以及尼克酸、维生素K、胆碱等,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一定比例的鸭专用维生素预混料一般可以满足肉鸭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肉鸭对烟酸的需要量较大,缺乏容易发生腿病。

2 饲料配制技术

肉鸭料的配方是根据肉鸭的营养需要、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原料质量现状、生产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各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为了获得肉鸭最大的生长性能,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结合实际,合理地设计肉鸭料配方。

2.1 鸭饲料配制的基本要求 配制的日粮要与饲养标准接近,以免引起营养缺乏或过多,造成某些营养缺乏症的发生或经济损失。鸭是“依能而食”的家禽,当饲料的能量水平高时,采食量减少;当饲料的能量水平低时,采食量增加。所以,鸭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要平衡,否则会使饲料消耗增加。配制肉鸭日粮宜选用多种饲料原料,以便在营养上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2.2 非常规原料的应用 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呈现高价位状态,给设计肉鸭料配方带来了难题,这就要求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饲料配方配制模式,转变传统饲料配方设计思路,利用新型饲料原料代替常规饲料原料,在安全许可、不影响或少影响饲料品质的情况下,用一些原来未用或少用的新原料来部分替代常规原料。可通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饲养试验,摸索相对易寻、相对低价的原料的最大用量,提高这些原料的利用价值。

2.3 酶制剂的应用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添加在肉鸭饲料中,能有效地促进肉鸭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酶制剂能有效地降解肉鸭难消化的物质,有助于提高一些低质价廉的非常规原料在日粮中的配比,使各种饲料原料得到充分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 肉鸭饲料制作需遵循的一些重要原则

3.1 必须根据饲料的标准定位(即料比水平)制定配方 综合国内各地鸭料营养水平,不同地区肉鸭料的料比水平从2.0~2.8不等,以山东、河南等地区定位最高,料比在2.0~2.1之间,安徽、湖北等地区定位居中,在2.3左右,广东和广西地区定位最低,普遍在2.4以上。料比不同,饲料营养水平则完全不同,因此制定配方前必须调查清楚当地的资料,准确定位。然后根据定位确定饲料的营养水平(最基本的是确定饲料的能量水平,再按照设定的蛋白质氨基酸能量比例确定各种营养素的饲料含量,在决定饲料的料比水平时,能量因素的贡献率占90%以上。)

3.2 根据肉鸭饲养阶段划分合理设计配方 肉鸭生长发育快速且生长各期营养需要差异极大,国内现所用肉鸭饲养阶段划分及营养需要尚无统一标准,有两阶段饲养管理和三阶段饲养管理。各地区划分的饲养阶段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差异极大。且目前哪种饲养阶段的划分能最科学、最能有效地利用饲料原料资源,尚无准确定论(因肉鸭存在补偿生长效应,肉鸭补偿生长性能极强,前期增重和后期增重哪种更有优势可能与体重沉积内容、沉积效率、能量原料和蛋白质原料比价等因素有关。)因此,设计配方前必须精确了解所在地区的饲养阶段划分,以根据阶段划分合理设计饲料的营养水平。

4 关于肉鸭后期限制饲喂及专用料问题

各地都有消费长毛鸭的习惯,即肉鸭养到50天左右,鸭毛完全长齐后才上市。但从营养需要和实际沉积内容角度考虑,肉鸭在45天以后体重增加很少,此阶段主要是羽毛生长和完善。实际生产中可考虑针对以上特点专门设计针对45天上市肉鸭料,满足羽毛生长所需各种营养素且对肉鸭进行限制饲喂,能量仅满足维持及羽毛生长需要,去掉常规养殖过程中脂肪沉积能量的需要。

肉用仔鸡饲料营养特点 篇4

肉用仔鸡增重速度快, 必须供给高能蛋白饲粮, 方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产肉性能。为此, 肉用仔鸡的饲粮组成中, 高能谷物饲料如玉米等应占较高比例, 必要时可附加油脂以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而低能饲料如糠麸等所占饲粮的比例要相应降低。其次, 饲粮组成中蛋白质饲料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应占较高比例, 必要时要添加合成氨基酸 (蛋氨酸、赖氨酸等) 。

2谷实类饲料

谷实类是提供家禽能量的最主要饲料, 常用的原材料有玉米、大麦、高粱、燕麦、小麦、黑麦、稻谷等。谷实类饲料的干物质消化率高, 为70%~90%;无氮浸出物含量高, 为70%~80%;纤维素含量低, 为3%~8%;粗脂肪2%~5%;粗灰分1.5%~4%。谷实类中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较差, 粗蛋白含量一般为8%~14%, 赖氨酸, 蛋氨酸和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少。钙含量低于0.1%。通常这类饲料缺乏VA和VD, 但富含B族维生素和VE。

1) 玉米。玉米是养鸡业中最主要饲料之一。在鸡日粮中玉米占50%~70%。由于玉米缺乏赖氨酸、色氨酸及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所以当玉米用量过大时, 应适当补充必需氨需酸, 玉米应整粒储存, 且水分控制在14%以下, 粉碎的玉米易吸水结块, 发热和被霉菌污染, 要现配现用。

2) 高粱。去皮高粱的营养价值和成分均与玉米相似。蛋白质含量因高粱品种不同差别很大, 低的为8%, 高的为16%, 平均为10%;精氨酸、蛋氨酸的含量略低于玉米, 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略高于玉米。高粱中钙多, 磷多。B族维生素与玉米相似, 烟酸含量较多但利用率低。高粱中不含有叶酸, 胡萝卜素也少, 要定期补充VA。

3) 小麦、大麦、燕麦。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谷实类, 氨基酸比例也比其他完善。小麦的粗纤维含量较高, 而粗脂肪含量较低, 小麦的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 不含胡萝卜素。大麦纤维含量高, 粗蛋白含量高, 脂肪量不及玉米的一半, 维生素也较少, 有难以消化的戊聚糖, 因而喂养效果较差, 喂量过多易引起肠道疾病。燕麦和大麦相似, 镁丰富, 缺乏烟酸, 喂鸡可防止肛门周围羽毛粘结现象。

4) 稻谷和糙大米。稻谷去壳后为糙大米, 其营养价值与玉米相似, 在日粮中完全可以替代玉米, 但其价格较高, 一般用的较少。

3糠麸类饲料

1) 小麦麸。小麦磨面加工制成后的副产品。由小麦籽实的种皮, 糊粉层和少量的胚, 胚乳混合而成。粗纤维含量较高, 粗蛋白含量为12%~19%, 并且质量高于麦粒, 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 但蛋氨酸较缺乏。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口感好, 易吸水, 大量使用会便秘。

2) 米糠。米糠是糙米精加工时分离出的种皮、糊粉层和胚3种物质的混合物。粗蛋白的含量较高, 13%左右, 高于大米、玉米、小麦。粗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易氧化, 不易储存。

4植物性蛋白类饲料

1) 豆科籽实。豆科籽实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较谷实类高, 还含有大量豆油, 所以能量远远超过谷实类最高的玉米。蛋白质品质优良, 尤其赖氨酸含量较高, 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类相似。

2) 棉籽饼。蛋白质含量一般, 仅次于豆饼。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但有效能源值较低。

3) 菜籽饼。粗蛋白含量在33%~39%, 低于豆饼, 且蛋白质的消化率也低;粗纤维含量高, 12%左右;无氮浸出物含量为30%, 有机物消化率约70%。钙磷含量适宜, 所含B族维生素除泛酸外, 其他均高于豆饼。

5动物性蛋白类饲料

1) 鱼粉。最佳蛋白质饲料, 其蛋白质含量与必需氨基酸较全面, 比例平衡。鱼粉中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及部分脂溶性维生素, 钙磷不但富足, 磷还是有效磷。还含有促进生长的未知因子。

2) 肉骨粉。一般粗蛋白含量45%~60%, 水分含量5%~10%, 粗脂肪3%~10%等。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高, 缺乏蛋氨酸和色氨酸。

3) 血粉、羽毛粉、蚕蛹粉。其含量相似, 蛋白含量均较高, 可在日常饲粮中搭配使用。

饲料的配制与供给有重要作用, 在养殖中考虑不同时期的生理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 尽可能给生产带来效益。

摘要:饲料是发展养鸡生产的物质基础, 肉用仔鸡生长迅速, 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较多, 要求每千克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用较少的饲料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 往往需要应用油脂、鱼粉等能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了解和掌握各种饲料的性质、营养价值, 不同饲料配方的对比, 其组成中所含营养物质是否适用肉用仔鸡, 再配合肉用仔鸡日粮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以便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营养保健饲料成市场新宠 篇5

营养保健饲料成市场新宠

时下,生产安全可靠“绿色畜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河南省郑州沸思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提出“动物营养保健新理念”,并研制出营养保健浓缩饲料和营养保健核心料,对饲料营养单一和抗生素滥用造成的畜禽疫病高发和食物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作 者:周泓  作者单位: 刊 名: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KNOWLEDG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营养饲料 篇6

艾,又名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传统常用中草药。它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普遍有野生,山地、荒坡、路旁、房前屋后均有生长。每年5~6月的艾茎叶鲜嫩,营养丰富,正是采摘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间很早就盛行在每年“端午节”采摘艾叶的习俗。

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安胎、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艾叶中所含的苦艾素、苦艾醇,有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的作用,可以增强抗病力。因此,艾叶是一种良好的饲料添加剂。据分析,艾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畜禽必需的氨基酸及叶绿素。将艾叶晒干、粉碎喂畜禽,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生长繁殖,改进肉的品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保健功能。经试验,在猪饲料中添加2%的艾叶粉,每头日增重706克,比对照组提高6%左右,且每增重1000克,饲料消耗降低350克。在肉鸡的日粮中添加2.5%的艾叶粉,每增重1000克,比对照组降低饲料消耗800克。

艾叶粉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量占精饲料总量的比例为:成年马、牛占1%~2%,仔猪、中雏鸡占1.5%,育成猪、大雏鸡占1.5%~2%,育肥猪、成鸡、种鸡占2%~2.5%,种猪占3%~4%。(江苏省盐都县郭猛供销社庄稼医院 吴士平 邮编:224014)

快速扩繁良种奶牛新方法

自然状态下奶牛一生只能产3~4头母犊,而如何充分发挥和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让优质高产奶牛多产母犊,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我基地在实施荷斯坦奶牛规模化饲养过程中,采用生殖免疫技术,研制了牛用多产疫苗进行良种奶牛双胎生育快速扩繁后代试验,取得理想效果。

1.利用多产疫苗主动免疫母牛并控制其使用量,可使母牛一胎产2~4头犊牛,且性别是统一的,从而有效避免母牛异性双胎、母犊95%左右无生育能力的弊端。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母牛发情适配期肌肉注射多产疫苗30~40微克,然后进行人工输精,其生产2~4胎犊牛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

2.在人工授精的同时配合使用性控冻精(或性别控制液),则可实现犊牛性别完全由人工控制和快速提高优质高产奶牛繁殖率,其繁殖后代的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4~8倍。

青饲料的营养特性 篇7

青绿饲料种类很多, 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天然草地或人工栽培的牧草, 如黑麦草、紫云英、苜蓿、鸭茅等;第二类是叶菜类和藤蔓类, 其中不少属于农副产品, 如甘薯藤、甜菜叶、白菜帮、萝卜缨、南瓜藤等;第三类是水生饲料, 如绿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第四类是野生饲料, 如各类野生藤蔓、树叶、野草等。不同种类的青绿饲料其营养特性差别很大, 同一类青绿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 其营养价值也有很大不同。

含水量高, 适口性好的鲜嫩青饲料水分含量一般比较高, 陆生植物牧草的水分含量约为75%~90%。而水生植物约为95%。水分含量高, 使其他的营养素含量偏低, 比如陆生饲料鲜重的消化能在每千克1254兆卡~2508兆卡。所以, 以青草为主的野生动物必须不停地采食, 才能满足其需要。在以青饲料为主的养猪业中, 猪必须采食大量青饲料以弥补饲料营养含量低的不足。因此, 这些猪的胃经常特别大, 若以每千克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其消化能含量为2.40兆卡~2.87兆卡, 接近麦麸所含能量。以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优质青饲料干物质的能量营养价值仍可与某些能量饲料如燕麦子实和麦麸相媲美。

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青饲料是家畜维生素营养的主要来源。青饲料中维生素种类和含量的丰富是大家共知的。1千克青饲料中, 胡萝卜素的含量可高达50毫克~80毫克。家畜在正常采食青饲料的情况下, 所能获得的胡萝卜素的量超过其需要量的100倍。另外, 青饲料也是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比如1千克青苜蓿中含核黄素4.6毫克, 比玉米子实高3倍;硫胺素1.5毫克, 烟酸18毫克, 均高于玉米子实。不过青饲料在维生素方面最大的缺点是不含维生素D, 维生素B6 (吡哆醇) 很少。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禾本科牧草和蔬菜类饲料的粗蛋白质量一般可达到1.5%~3%, 豆科青饲料略高, 为3.2%~4.4%。按干样计算前者粗蛋白质含量达13%~15%, 后者可高达18%~24%, 动物采食的是鲜样, 而动物消化道的结构决定了其采食量是有限的。不过后者可满足家畜在任何生理状态下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 特别是豆科饲料的氨基酸组成也优于谷实类饲料。赖氨酸含量较高, 可补充谷物饲料中赖氨酸的不足。青饲料中非蛋白氮 (游离氨基酸、硝酸盐等) 占总氮的30%~60%, 其中游离氨基酸占60%~70%。生长旺盛期植物的非蛋白氮含量较高, 随着植物成熟, 纤维素增加而粗蛋白含量逐渐减少。

粗纤维含量较低青饲料含粗纤维较少, 木质素低, 无氮浸出物较高。青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不超过30%, 叶菜类不超过15%, 无氮浸出物在40%~50%之间。粗纤维和木质素的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 即植物在开花或抽穗之前, 粗纤维含量较低。木质素增加后, 饲料消化率明显降低。据报道, 每增加1%的木质素, 有机物质消化率下降4.7%。猪对未木质化的纤维素消化率可达78%~90%;对已木质化纤维素消化率仅有11%~23%;绵羊则可达32%~58%。因此, 掌握好收获期十分重要。

谷实类饲料营养特点 篇8

谷实类饲料属能量饲料。所谓能量饲料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 粗蛋白含量低于20%或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消化能在10.46兆焦耳以上的饲料。主要包括禾谷类籽实 (如小麦、大麦、玉米、稻谷等) 及其加工付产品 (如麸皮、米糠) 和淀粉质多的块根块茎饲料 (如甘薯、马铃薯) 等。

1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点

(1) 无氮浸出物很高 (70~80%) , 其中大部分是淀粉, 所含消化能值高, 在10.46~14.4MJ/㎏之间。粗纤维含量少, 易消化, 是各种畜禽良好的补充热能的主要来源。

(2) 含粗蛋白质较少, 约在6.8~13.8%之间, 且蛋白质品质不高, 大部分是醇溶蛋白, 所含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量低。

(3) 含粗脂肪在1.0~6.9%间, 大部分存在于胚中, 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易氧化酸败, 用量过多易引起软脂。

(4) 含磷约在0.11~0.42%之间, 含钙在0.02~0.14%之间。

(5) 维生素以B1和E较丰富, 但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6) 糠麸类是谷物加工的副产品, 含能量是原粮的60%左右, 除无氮浸出物外, 其它成分一般较原粮多.;含磷多, 钙少;维生素以B1、尼克酸含量多;质地疏松, 有的有轻泻性, 能通便。有的有吸水性, 易发霉变质, 尤以大米糠含脂肪多, 更易酸败, 难以贮存。

2谷实类饲料避短扬长措施

(1) 合理加工

谷实类饲料经过焙炒后, 不但增加了香味, 而且具有止泻作用, 适用于子猪早期补料, 幼龄家畜消化不良时也可使用。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等谷实类饲料, 都有一层硬种皮或兼有粗硬的颖壳, 喂猪前粉碎或压片, 可减少咀嚼消耗的能量, 也有利于消化, 但若粉碎过细, 会对猪的食道和胃黏膜造成损害, 容易导致胃溃疡, 颗粒直径一般以1.2~1.8㎜为宜。用大麦、小麦喂肉猪时, 用压片机压成片状比粉碎效果好。谷实类饲料的维生素B族大都存在于糊粉层与胚质中, 为防止维生素B族流失, 最好不要将谷实类饲料进行精细加工。谷实类饲料最好生喂, 因为煮熟后会破坏维生素, 并降低氨基酸的利用率。

(2) 巧妙搭配

使用任何谷实类饲料, 都必须注重搭配钙质, 可根据畜禽特点, 使用含钙丰富的骨粉、石粉、石膏粉、蛋壳粉、贝壳粉等。玉米含蛋白质只有8.6%, 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含量均较低, 用来饲喂生长猪、生长鸡和产蛋鸡时, 应配合鱼粉、豆饼 (粕) 加以弥补。高粱中含单宁较多, 不但有苦涩味, 适口性差, 还可影响能量、蛋白质及一些矿物质的利用, 但若将日粮蛋白质水平提高到16%, 甲硫氨酸水平提高到0.13%, 就可减小单宁的影响。黄色玉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能增加皮肤的黄色度, 对肉鸡适当增加喂量, 可使其皮肤着色良好, 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3) 控制用量

大麦和带壳的稻谷含粗纤维较多, 对于家禽来说, 主要用在育成期, 在蛋鸡日粮中不能超过10%。单宁主要存在于高粱种皮内, 颜色越深的高粱子粒, 单宁含量越高, 平均含量为0.29%, 有的甚至高于1%。家禽日粮中单宁的含量一般不能超过15%, 在猪日粮中不能超过20%, 所以, 使用高粱饲喂猪和家禽时, 应尽量脱皮后使用, 并且要根据单宁含量, 控制高粱的使用量, 不要使用黑红色的高粱饲喂肉鸡。小麦黏度大, 商品肉鸡用量过多, 会影响皮肤颜色, 饲喂用量一般不要超过日粮的30%。白猪不能饲喂带壳的荞麦子粒, 否则, 易发生荞麦疹, 严重的形成水疱性皮炎, 甚至痉挛死亡。

(4) 发芽饲喂

常用谷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 篇9

稻谷中含粗蛋白质7%左右, 赖氨酸含量较低, 必须与饼粕类及动物性饲料搭配使用。

玉米是1种低纤维、高淀粉、适口性很好的饲料, 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低, 品质差, 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很少。玉米含脂肪较多, 其中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玉米粉容易酸败变质, 不宜久存。

高粱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能量仅次于玉米, 且价格便宜, 但含有鞣酸, 味苦涩,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可以搭配使用。

粮麸类是谷实类粮食加工的副产品, 营养成分并不比原粮差, 但由于纤维素较多, 水化率低于原粮。

小麦麸粗纤维含量较高, 因而能量价值较低, 但小麦麸蛋白质含量较高, 并含有较多的赖氨酸, B族维生素含量也较高。缺点是钙的含量太少, 钙磷极不平衡, 用作饲料时要特别注意补充钙。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篇10

1 消除方法

1.1 物理方法

⑴加热法

加热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包括烘烤、微波辐射、红外辐射等;湿热法包括蒸煮、热压、挤压等。加热法效率高,简单易行,无残留问题,成本也较低,但其仅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对热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皂角苷、氰类化合物、低聚糖类等效果不佳。在加热过程中,加热不足则不能完全消除抗营养因子,而加热过度则会破坏其中的精氨酸、赖氨酸和某些含硫氨基酸,在生产中不可取。

⑵水浸泡法

某些抗营养因子易溶于水,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将其除去。如用水浸泡,可除去可溶性NSP。但水浸泡后必须烘干,且成本比较高,生产中不方便。

⑶机械加工方法

包括粉碎、去皮等。大多数抗营养因子集中在植物的某一特定位置,通过机械加工可消除,减轻其抗营养作用。例如,高粱、蚕豆,除去外皮即可除去籽实中的大部分单宁。

1.2 化学方法

包括酸碱处理法、氨处理法以及添加特殊物质的处理方法等。这些方法可去除饲料中部分的抗营养因子。

用2%石灰水或1%烧碱水溶液浸泡棉籽24小时,再用清水洗脱,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研究表明,用5%尿素和20%水共同处理大豆粕30天的效果较好,脲酶活性降低90%。在生豆粕中加入10mol/L维生素C和0.5mol/L硫酸铜(CuS04),在27℃下处理1小时,可使40%以上的KTI失活,在65℃下处理1小时,可使90%以上的KTI和BBI失活。用化学方法处理虽然能节省设备与能源,但缺点是化学物质的残留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并污染环境。

1.3 生物学方法

⑴酶制剂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饲料生产,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一方面可以使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失活,另一方面在酶的作用下,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酶制剂是植酸酶。研究指出,植酸酶酶解菜籽饼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pH4.7,反应时间90分钟,酶浓度2.4%,在上述条件下,植酸酶解率可达60%。此外,酶还能降低食糜的黏稠度,有利于鸡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吸收。

⑵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法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达到去毒的效果;能对多种抗营养因子产生解毒作用;可以大量的集中加工和处理,要求的工艺设备条件很简单。

由此可见,微生物发酵法是降低蛋白酶抑制因子最可行的方法,并且,微生物发酵同样可以破坏棉籽饼粕中的棉酚。

2 结束语

营养饲料 篇11

关键词:动物营养饲料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随之带来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相应的饲料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全国相继出现了大量的养殖场与饲料生产企业,因此需要大量的饲料生产、质检与销售的相关专业人员。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短缺,弥补不了社会需求的不足,迫切需要农类中职学校培养更多从事饲料生产、质检与销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在农类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课程中,动物营养与饲料是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的支持下,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的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与提升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一、 课程简介与课程特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向专业实践知识转换的桥梁与纽带。此学科一方面学习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的相关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学习与动物相关的营养与饲料等科学与技能。其包含“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两部分知识,任务是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与相关饲料的生产、配比与质量检测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简单的实践技能。因为该学科涉及的知识较为繁杂,既需要学习无机化学与动物解剖等相关的知识技能,又需要学习动物的遗传与各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等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会影响到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工作中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传统教学是从古代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系统的讲解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形式相对单一,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只有拼命听课的份儿。故此,传统教学方法又叫做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相当于起到了陪衬的作用,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长远来看,在这种方法下,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限,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对于动物营养与饲料这种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践技能的课程来说,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就成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当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逐渐进入了课堂之中,丰富了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的投入,避免了书写板书与自画图片的过程,省去了不少时间与经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入自制的课件、声音、影像等资料,通过现场教学组织学习的手段,使课堂内容大幅增加,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由于图片、音像等资料的加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声情并茂,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活跃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勇敢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例如,在讲到动物缺乏营养时,可以插入相应的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配合播放视频,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饲料的配比讲解时,可以通过播放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在多媒体设备的配合下,學生还可以自制课件,进行讲课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

2.开放式教学,拓展课堂内容

开放式教学是在美国教育家科恩的“课堂讨论模型”与美国人斯佩罗的“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其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辅助作用。要求教师不应只教授课本所学知识,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心态的变化。开放式教学,把教学当作大课堂的学习,不仅是学在课堂,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生活与网络进行知识的更新。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教材更新的较慢,但相应的知识却更新很快,所以学生除了学习课堂内容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期刊或网络,补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个性化处理的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灵活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中,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动物营养缺乏症知识点的讲解前,老师可以提出某一动物某营养缺乏症的症状与解决办法,让同学们展开谈论,然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在开放式教学中从师生关系来说,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教师从学生身上学到的知识。总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⒊ 网络平台教学,拓宽教学空间

传统的教学受制了课堂与图书馆的限制,学生获得信息与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尤其像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的技术方面的知识,是需要及时进行更新与补充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正在逐渐普遍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学校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相关课程的深入学习。在中职学校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电子课件、相关影像资料、实践指导资料、关联网站等内容放入平台,拓宽学生学习时空,支持学生对该课程的完整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四、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思想引入到了教学体系之中,但是只有教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

⒈ 互动教学

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下,课堂上避免了板书等形式的时间浪费,教师与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交流与学习。互动式教学就是一种丰富课堂内容的教学办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讨论式与问答式。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互相提出自己的疑问,并相互解答;还可以就专业课程中的观点或时下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进行总结等。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改进饲料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办法,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并互相交流意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各种互动形式,可以加深师生间的交流与联系,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老师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⒉ 理论实践教学

作为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在单纯的理论教学下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必须时刻进行实践来印证理论学习的成果。虽然中职学校也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与实验器材,但实验室的操作试验与实际的应用上还是会有一定差别的,不可能完全替代未来的工作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相应的网络技术与实验进行教学辅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这也只是简单的实践过程。教师还应该根据课程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养殖场进行教学与实际的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青贮饲料配比生产过程,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饲料配比的实际生产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不止仅限于上述两种,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课程安排进行創新,提高教学质量,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总之,在经济与技术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教学设备不断更新与完善,伴随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不断深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瑞玲.《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构想与初步实践[J].畜牧兽医杂志,2011,30(06):70-75.

[2]周贞兵,戴腾飞,梁珠民.浅谈CAI课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2009,12(04):48-49.

[3]梁秀丽,宋玉伟.《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08):29-31.

保育猪的饲料及营养 篇12

正确的日粮组成、日粮形式和饲喂方式能帮助断奶仔猪提早进食而不发生肠道疾病。因此, 制定良好的保育猪营养和饲喂程序, 以减轻仔猪在断奶后由母奶向固体日粮转换时的经济损失。断奶猪的日龄越小, 对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营养物质的消化主要依靠机体内复杂的消化酶系统。脂肪酶、乳糖酶和简单的蛋白酶在仔猪出生时就有了, 并且在出生后数量迅速增加, 这就保证了新生仔猪能充分消化母乳。但消化固体饲料所需要的一系列消化酶比消化母乳的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些消化酶分泌的主要因素是断奶日龄和断奶前的接触饲料 (母猪料和诱食料) 。通过在断奶前固体饲料的诱食, 它们将熟识饲料的芳香和口味, 同时剌激消化系统产生必需的消化酶。消化复杂的营养物质所需的胰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只有在接触碳水化合物后才开始产生。所以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营养应尽量与母乳接近。

1 饲料原料

为达到较高的采食量和较好的利用率而不导致下痢, 早期断奶猪料需要有较高的消化性和适口性, 以期达到促进尽快的采食、促进尽快的消化吸收而增重、最大限度降低消化道的不适、经济可行的目的。

1.1 能量饲料

主要包括油脂、糖和淀粉。在乳猪饲料中使用最多的是乳糖和葡萄糖。高水平的乳糖有利于剌激采食和加快增重速度。但要注意, 高水平的乳糖 (或其他乳制品) 的饲料制粒比较困难。

在大多数猪饲料中, 淀粉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但仔猪饲喂以淀粉为主要能量的日粮, 其生长速度低于饲喂以乳糖、葡萄糖为主要能量的日粮。这种生长的迟缓归结于胰腺的淀粉酶和肠内的双糖酶不足。因此在早期断奶猪料中, 用较多的乳糖、葡萄糖、植物油和脂肪来提供能量, 同时对谷物进行热处理以裂解淀粉, 主要有热制粒和膨化, 增加酶的水解。

1.2 蛋白饲料

主要有动物蛋白鱼粉、奶制品、血浆蛋白、喷雾干燥血粉和豆粕等。

奶制品和动物血浆应在早期断奶猪日粮中有较高的比例, 以帮助从母奶向固体饲料的顺利转化。特别对断奶体重低于5.5千克的仔猪, 效果更加明显。血浆蛋白既能剌激采食量, 而且消化率很高;同时它又能促进小肠绒毛的增长, 从而改善小肠的健康和吸收能力。

喷雾干燥血粉也是一个很好的氨基酸来源, 但由于效果不一, 制粒困难, 所以不宜在早期断奶猪料中使用。

鱼粉的应用也较普遍, 但质量差异较大, 要选择质量好的。

出于生物安全的考虑, 这些原料都需进行调查, 确保无污染方可使用。考虑到仔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 早期断奶猪料中的豆粕含量较少。仔猪饲喂超过其消化能力的高豆粕水平的日粮, 会出现大量的下痢和生长不良。这种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于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1.3 氨基酸

保育猪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在营养学上相当经济有效。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在保育猪日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它们帮助提供氨基酸平衡, 以降低植物蛋白用量和粗蛋白水平。因为较高的、不平衡的蛋白水平会降低采食量。

1.4 非营养性添加剂

保育猪饲料有时也用些非营养性添加剂。如香味剂、酸化剂、抗生素和治疗用的微量元素。

风味剂、香料和甜味剂经常添加于饲料中用以改善饲料的气味, 但会增加饲料的成本, 并且效果不太理想。

1.5 酸化剂

在哺乳期,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和胃壁分泌的盐酸使胃维持在较低的PH值, 因此降低了有害细菌在胃和小肠中的增殖。当断奶时, 乳酸菌数量大幅度下降, 而盐酸分泌量的增加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断奶仔猪很难维持胃内的较低PH值。因此在断奶后7~14天的日粮中添加有机酸特别有效。

1.6 抗生素

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它们是预防、治疗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的健康控制工具。这种效果的差异也很大。小猪比大猪明显;环境差比环境好明显;健康状况差比健康状况好的明显。抗菌的效果因抗生素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1.7 治疗性的微量元素

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铜 (200~235毫克/千克的铜如硫酸铜或氯化铜) 已经表明能促进生长, 特别是在断奶后和早期生长阶段 (23.0千克前) 。高水平的铜能剌激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性, 从而改善脂肪的消化。

在早期断奶仔猪料中短时期加入1500~2600毫克/千克的锌能减少下痢和增加生长速度。

2 营养的摄入

营养的摄入与日粮的营养浓度和每天的采食量有关。刚断奶仔猪每天饲料的摄入量较少, 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对要求较高。为满足营养需要, 设法提高采食量。采用“少量多餐”饲喂方式, 减少营养性腹泻;采用弹性饲喂法的策略, 将日龄、断奶体重和断奶后的成绩全面考虑进去;采用干饲料和湿饲料 (湿料可提高其采食量、日增重、饲料效率, 降低死亡率) ;最初使用浓度较高的日粮, 随着采食量的增加, 逐步降低营养浓度。10.0千克以下的仔猪没有能力通过调整采食量来获取足够的能量, 最初日粮的能量浓度不能低于14.57兆焦/千克。随着仔猪体重的增加, 能量浓度下调建议不要低于13.61兆焦/千克。

动物生长早期蛋白沉积的潜力相当高, 包括新断奶的仔猪。在保育猪早期阶段的正确饲喂和管理, 会加快仔猪的生长速度, 以发挥肌肉生长的最大遗传潜力。能缩短出栏体重的日龄, 降低饲料消耗。并且早期生长速度越快, 商品猪的瘦肉率就越高。

3 饲喂方式

保育猪习惯于群体采食,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使新断奶仔猪顺利的从母乳向固体日粮过渡。在断奶后, 当仔猪尝试采食日粮时, 应当有足够的采食位。断奶后24小时内, 可以一天3次在木板上采食。仔猪越小, 这种方法的效果越好。应保证每日几次的喂料不限制采食量。料槽内的饲料不能断。限制饲料或饮水会增加猪只的争斗和不正常行为 (吸吮肚脐、咬耳和咬腰) 。只要饲料能适合猪的消化能力, 就没必要限食。

4 饲料形状

仔猪对日粮的形状会影响采食量和生长。颗粒料的直径为2.4毫米在采食量和生长效率方面优于大颗粒或破碎料。早期仔猪不易采食大颗粒饲料。断奶日龄越小, 这点越重要。

上一篇:教务档案下一篇: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