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2025-01-14

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共8篇)

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1

浅谈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 浅谈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发课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体现。高效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使学生和教师都得以解放。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今天我主要向各位老师交流自己和别人在小组的组建、组长的选择、小组文化的建设和小组的评价等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面的做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作好记录,最后各小组在课堂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以达到每个同学都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为:(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原则二: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6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小组角色应互相转换,增进生生互动。原则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同学的搭配、学生的性格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组长的选择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副组长、记分员等小组机构。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小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展示。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选好组长,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管理班级和实施高效课堂的好帮手!。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

四、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所谓显性文化是指小组组建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个人、小组、班级)。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

五、小组的评价 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小组评价是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

首先是节节有反馈:每节课的反馈由课代表负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依据评价细则给予量化。并在下课前宣布最佳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

其次日日有评价:即一天每节课的数据汇总到值日班长处,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整理数据后于次日上午课前10分钟总结点评;周周有总结:值日班长将每天数据汇总到值周班委处,值周班委整理数据后在下周班会上总结点评。这样一个月下来,四周的数据汇总后,对每个小组排名进行奖罚。

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竟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学中可经常性评比最佳小组或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小组成员承担责任,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互助、互动、互勉、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

六、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等。

七、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是:

其步骤一般是:教师情境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即: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将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各小组将各人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二是教师在活动中真正当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对合作学习加以监控,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提高合作的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八、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冷场”的尴尬局面;2.、虚热”的混乱局面;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

4、小组合作学习话题难度不当;

5、小组合作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九、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考虑任务的目标、内容和活动形式等因素,而且在课堂中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应该是小组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还是任务活动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信息。

十、注重平时合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品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成,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要让学生会听、听懂别人发言的重点和问题,并重视采纳别人的意见,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2.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全体同学特别是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差、思维慢、不善言谈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达到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3.培养学生乐于赞赏的习惯

在合作交流中往往是各抒已见,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要乐于赞赏、欣赏他人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4.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形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的情感,每个成员都要以小组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协作的氛围。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独立思考。相反,合作学习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小组内部,一般应按独立思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使每个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落实任务与责任,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合作之前,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如:先自己思考,再交流。经过思考后,每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在交流时都会迸射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否则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小组里当“东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现象,影响合作学习效果。6.注重人际交往的训练

小组里的人际交往包括请求发言、倾听发言、评价别人的发言、互相检查等。教师在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对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大胆对人的发言做出评价,指出别人错误的地方,对别人的想法有意见可以等别人说完后再礼貌地提出;对别人比自已说得好的地方给予赞扬。别人对你提意见时认真倾听,通过比较找到自已的不足之处,并虚心接受并改正等。7.注重学困生的参与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意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亦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一些优生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只有旁听的份。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事实。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的评价不仅面向个体,更注重对小组集体成就的肯定,让小组成员在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增强集体荣誉感。其次,小组“发言人”要轮换。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常由成绩好的学生担任),作为本组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获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做得好些。然而对于小组内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呢?他们也有一种获得尊重、获得表现的需要。因此小组“发言人”不应固定,要进行角色轮换,尤其要关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有些自卑感的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合理,更富实效。

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评价,奖励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 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本人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下面从高效课堂班级管理学习、纪律、卫生的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这一年来的实践活动。成效有许多, 愿与诸位同仁共同学习, 有不足的方面, 希望各位能够指出, 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加以改进。

本班实行6人小组制, 按照教研处文件精神, 实行“2好2中2学困”原则, 组内设1名小组长, 负责组内大小事务, 组长由本组6名同学投票选出, 选出组长后定出组名, 并详细商讨组内分工和每天组内相关事宜。

(1) 班级内设班长1名, 负责班级内学习事宜, 记录每天各科老师表扬的小组加分, 每组每周初始分0分, 每节课每位带课教师课程结束后作出点评, 对本节课表现最为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 并交由班长加1分, 学习加分设上限为10分, 班长每天负责处理好此项加分。

(2) 班级设纪检副班长1名, 负责班级内纪律事宜, 记录每天中午和下午的自习、课外活动、第三节晚自习的班级纪律, 对违反班级各项纪律的学生一次扣除组内1分, 可以累积, 纪律初始分10分, 扣完为止。对于扣分超过3分的, 每周班主任谈话处理, 超过5分的联系家长共同配合处理。

(3) 班级设卫生副班长1名, 负责班级内卫生事宜, 记录每天早中晚教室内所有的卫生情况, 对不打扫卫生或未能打扫干净的, 予以通报, 扣除值日生所在小组1分, 并责令处理干净。同时, 负责督查每小组桌下四块方砖内卫生, 有垃圾扣除该小组1分, 卫生初始分10分, 扣完为止。

(4) 每周一总评, 三项相加, 总分最高的两组设为名组, 评定后6人照相并将照片贴于评定栏里的名组墙, 待期末总结后取下照片奖励给所在小组。名组每周班费奖励10元交由组长, 视组内加减分和组内贡献予以分配。总分三至五名设为优胜组, 优胜组每周班费奖励6元, 交由组长视组内加减分和组内贡献予以分配。总分最后两组设为提高组, 组内罚款6元, 并将有扣分的小组组员每人扣1分罚款1元, 交由班长记录并收缴。每周最低分小组, 责令组内反省交出总结材料。三项相加高于10分, 每高于1分, 组内在班级智慧树上填上一片叶子, 十片树叶结出一枚“智慧果”, 全组由班长负责给每人奖赏一个红苹果, 价格不高, 但是是对小组活动的最高评价。

(5) 每周一班会课前20分钟交由组内开会, 开展自我批评和批评, 对上周内各个方面轮流作出点评, 尤其是扣分的小组内对扣分组员开展组内小组批评。若组员一再犯错, 小组可展开小组投票会, 对小组内一再犯错仍不改拖累小组的组员予以“警告”出组, 本小组定为5人制, 警告出组的组员接受班主任谈话, 联系家长予以处理, 视情况给予班级警告处分, 并在班级后门单独设反省组, 视表现后再定。但前任小组将永不接纳, 永不接纳对组员是一个重度刺激, 促使他警戒自己, 少犯错误。

(6) 月考、期末考试设特别加减分项。月考、期末与上次考试相比, 进步一人加1分, 退步一人减1分, 全进可累计加10分, 全退可累计扣8分, 加减分由总分内计算。

(7) 期末总结, 所有周次考试项目累计总分前两名的小组给予奖励, 奖金由每周罚款予以支出。

强化小组建设,给力高效课堂 篇3

近两年来,围绕南漳县提出的“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着力强化了学习小组建设,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成了他们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了他们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学生失去了开始时的好奇,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疲沓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做引导。只有在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和正确的集体舆论,当问题出现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才有不竭的进取动力,反之,如果小组内没有积极的文化,即使本来努力的学生,也会慢慢地失去进取心。因此,我们在使用“小组”这一课堂的基本教学单位时,要下力气抓好小组的内部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凝心聚力”。

1.切实建立学习小组。我们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每个组都要有好、中、差各个档次的学生,这样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而“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均衡,为各小组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纪律表现,把全班学生按6人一组进行分组,把整个班分为八个小组左右,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既能保证公平竞争,又便于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利于优势互补。

小组建设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这就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进行适当的分工,我们将小组内学生分成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评价员、纪律督查员、卫生督查员各1名。每个学习小组内的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具体职责是:小组长负责进行学习分工,检查督促小组学习,组织讨论、交流,收发作业及其他组内活动;发言记录员负责将本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以便于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员负责将本组合作学习情况归纳总结后进行交流;小组评价员负责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纪律情况,并做好各项数据统计;纪律督查员负责维持小组纪律,时时提醒小组成员遵守学习纪律和组规组纪;卫生督查员主要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卫生工作。这样划分既减轻了组长和课代表的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其他同学的能力,凸显团队力量,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对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评价员、纪律督查员、卫生督查员的认定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制。编组既要相对固定,又不能一成不变,要定期重新编组,使学生有与更多同学交流的机会。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2.科学取名建文化。组名要响亮,要能代表小组成员的意志、志向。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确立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在班主任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校各学习小组成员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和集思广益,尝试着建设他们各自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组规、组训、口号和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等。这样,像坚持小组、奋进小组、雏鹰小组、永不言败组、超越自我组、梦想小组、奇思妙想组、希望腾飞组、勇于争先组、远航小组、晨曦小组等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组名诞生了。学生选的口号也很多,像“永不言弃;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才有收获;携手共进;坚持到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理想而努力;相信自我,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定能行;不畏风雨,勇敢前进,去迎接雨后的彩虹;插上希望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等。

3.统一制作小组组牌。小组组牌内容包括:组名、组规、组训、口号、小组成员签名等,这些内容不能由班主任包办代替,而要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要求图文并茂。内容确定以后,学校专门购置了一批水晶三角牌,发放至各小组,将各自设计的内容嵌入。组牌每天都要放在小组桌中间,不得由教师或学校收藏,起到随时检阅小组成员,随时鼓舞小组成员的作用。

二、明确自主学习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独学”,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会使用“双色笔”和“三题本”。通过自学环节,掌握20%的新知识。

1.双色笔。必须学会使用“双色笔”(红色和蓝色)。指不会的问题、拓展的疑问批注用红笔勾画出来,重点语句、符号、学习体会笔记、其他批注用蓝(黑)色笔勾画。

2.三题本。学生手头要有固定的“问题、难题、错题本”(简称“三题本”),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阶段,把本课不懂的问题写在一起便于研讨;把自己认为困难的问题记在一处,便于后期整理归类;把自己做错的题或易错的题集中,便于后期再次学习不再出错。三题本在各学科各个时段都可以用。

三、抓好学习小组培训

1.培训小组长。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一是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同时听取他们的汇报,洞悉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关怀的温暖;三是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让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以便别的组长学习借鉴。

2.培训小组成员。一是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把知识让学困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理解、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反而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二是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三是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即实行“加减分制度”,个人的成绩不再凸显,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就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四是开展课堂常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展示等方面的培训。

四、贯穿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新的知识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堂观,学生要实现五大转变,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要学”为“我能学,我会学”、变“我积累”为“我创新”、变“我介入”为“我投入”、变“我相同”为“我不同”,其顺序是先学后教,其核心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选择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对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个体不能独立解决而又有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问题,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时,每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然后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中间不能打断别人,并准备补充或质疑。最后再自由发言,小组长总结归纳,发言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五、规范小组交流展示

1.组员要以小组名义积极展示;展示时要尽量脱稿,能凸显关键词、关键点;能分点书面展示,能用双色笔或彩色粉笔写出关键词关键点,书写规范、清楚。

2.展示要有规范的起始性语句,并能分条分点阐述,如,“我代表‘XX’小组展示,我们XX小组的意见是……”当展示完成时要有规范性的结束语,再如,“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请大家质疑!你们认为我们小组的意见正确吗?”当有人质疑,辩论结束后,展示人要说声“谢谢”以示礼貌。规范性的起始语和结束语,有利于学生组织展示交流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积极倾听。倾听是一种习惯和能力,要让学生在倾听中注意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方式的特点。

4.教师要随机对展示组和非展示组存在的问题给予点拨、指导、矫正。

5.展示结束时都要有掌声鼓励。

六、完善小组评价体系

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还包括指导评价对象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组的持久合作与发展服务。因此,评价要有鼓励性、计划性,要让评价贯穿课堂始终、贯穿每堂课、贯穿每周、贯穿每个月和每个学期,作为评定优秀的主要依据。

对小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我们采用了“小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以及日评、周评、月评、期评相结合的方法,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如,在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纪律遵守情况时就可以采用。“组内自评”可以明确每人的责任,“组与组互评”可以互相竞争、互相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将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对组员的参与情况及某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其实小组合作真正的价值就在于这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根据小组成员平时的表现情况,小组长负责把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每日评价表上。

1.每天一小结:每天拿出约五分钟的时间,根据组长的记录对当天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发现不良情况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扣分。

2.每周一总结:小组长利用周末把小组内的总分算出来,记录到月总记录表上,在班里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评比。

3.每月一评比:根据每周的小组得分情况,把每月四周的总得分算出来,每月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进步之星”“合作之星”“活跃之星”“勤奋之星”“守纪之星”,并且发“喜报”进行奖励。

4.每学期一表彰:学期结束时,根据每月的得分情况以及评比栏上的奖励情况,颁发奖状或一些物品进行奖励,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小组内出现“你帮我,我帮你”,全班内出现“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评比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热情,大大地促进了他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的积极性。

强化小组建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与神的建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建设和内涵建设,是深入推进课改的重要举措。只有建设好了一个个高效的学习小组,高效课堂建设才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和深入推进。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4

大家好,本学期学校开始在高一年级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开学之初我向六班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高效课堂的相关情况,并着手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根据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原则和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小组。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扬帆六班在小组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1、学习小组的概念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目的是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小组划分原则及依据

①明确小组划分原则:我是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的。“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结对”体现了分层学习。“异质帮扶”是说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梯度推进中进行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②考虑小组划分依据:我在对所有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能力、男女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59名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为了促进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同时每个小组就好像是全班的一个缩影,成为一个有自己风格的小集体。

3、小组划分具体实施办法:

第一步:根据ABC层次将全班学生划分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6—7名成员,分别是AABBCC或AABBBCC方式。并在A或B层学生中选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行政组长,可由班干部兼任。同时补充一点,最好能够将班级的主要班团干部能够分布在9个小组中。

第二步:明确小组内部各自分工。行政组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小组的纪律、卫生、生活等常规管理工作。组员根据学科成绩和个人兴趣要分别担任本组九个学科的学科组长,负责组内各科导学案的收发和课堂的组织讨论,还要协助行政组长管理本学科的课堂和自习纪律。

第三步:组内成员座位编排。座位编排原则上遵循“AB做两边,C层坐中间”即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对学和结对帮扶。但班主任和行政组长可以根据组员情况随时进行微调,只要是出于促进小组的发展、组员的进步和班级的稳定就可以。

第四步:小组文化基本建设。由行政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桌签),激励每一个组员。在制定组名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办学特色以及班级文化主题和班级特色,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名字,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例如我班学习小组的名字有“玖零后·奋斗” “To be number one”“给力雄鹰”“勃·搏·博”等。组训有“注重积累 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 必有所成”“团结 友爱 奔腾 奋进”等。口号有“圣火奔腾 所向披靡 火焰最亮 八组最强”“团结互助 共同进步 七色梦想 永远给力”等。

第五步:各种培训工作及时有效。小组建立之初,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行政班长、行政组长、学习班长、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劳动委员、文体委员、班级团支书及组织委员等主要班团干部的培训工作。要使他们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明确自身的职责,要让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心。鼓励他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共同推动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个时期班主任会感觉到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定不能因此而忽视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六步:完成学习小组初建的相关工作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肯定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刚开始一段时间班主任要及时全面的了解班级的情况。必要时班主任要对小组组员作适当微调,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等。还可以根据各自小组的实际情况,如组员间的关系,组长与组员的关系,组长的管理能力等,进行组长与组长之间的调整和互换。

第七步:班级内的各项活动最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主任也可以和行政组长共同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歌唱比赛、背诵比赛、游戏、班会与心安课策划评比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策略 篇5

姓名:李莲莲

单位:高新区天王镇伐鱼小学

一、小组建设原则

1、公平原则,小组之间通过竞争和比赛来激励每个小组及组员的成长,所以分配小组时要选择公平的原则,其一是学困生(后9名)分散,其二优生(前9名)分散到各组,中间的成员的层次分的不要太细致;其二,学习习惯搭配的比较合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要考虑到分组因素之中,活跃的和被动的不能过于集中。

2、相对稳定原则,要在一段时间内,组员没有变动,不宜频繁换组。因为涉及到窜座的问题、身高的问题,可考虑横排的全组窜动结合组内的座位轮换。就近原则,小组成员一定要坐在一起,不宜分散,人数6人左右为佳。

3、组内要有互学对子,互学对子的2名成员最好是成绩接近,做题速度接近。组内可设组长和副组长。

4、要给每个小组起个名字,教师可以提字数、格式、中英文等方面的限制,然后组内可以自己起名。

二、小组长的职责和培训

1、增强组长的荣誉感,当组长是一项能让自己找到自信,实现自身价值,锻炼综合能力,更多的接近教师的最佳途径。并明确的指出不但不会影响成绩,还会提高其学习成绩,这一点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要相信。比如说我们班主任要比科任承担更多的工作,年级主任和校长比班主任承担更多工作,他们的教学成绩会下降吗?能力强的人可以承受更多的工作并在工作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那么也就会更快的成长。这是我们在给小组长培训的时候必须明确的,推高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更高!

2、要给多的关注组长,要更多的和组长沟通,让组长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明显多于一般同学,教师的意图通过组长的配合来实现。具体说,周考的时候试卷批改完课先找组长,解决他们的错题,这样在指导解题的过程还要给一些思考方式的指导,情感上的激励,这样不但保证优生质量,还能心中非常落底的同学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组长解决。还有作业、练习册、学案等需要检查的内容,可以采取批改组长、抽查组员、并让组长检查剩余组员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组长的学习内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也让组长直接受益。

3、要给组长树立威信,让组长成为一个小组的核心,这样的培养是有目的的,要通过组长的有效展示、学习成绩、回答问题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高组长的威信,让组长的话成为组内的权威。

4、要给组长明确职责,提出要求。一定要制定严密又简明的职责,要形成书面稿,要正式的场合在班级学习,让所有学生明确组长的职责。这样其他同学可以配合组长,并监督组长执行的是否及时。完成的是否到位。

组长职责的明确有两条线索供参考:①按照时间顺序,比如早自习负责学生交作业,准备用品、安静自习。上课的过程中提示及时准备用品,听课的时候专心不溜号,对学的时候组织进入讨论-群学的时候组织同学质疑-讲解-纠错,展示的时候推选展示者并组织在组内展示,下课及时上报分数;②按照内容的不同明确职责,自习的时候维持纪律——课堂上组织有效学习——管理上记录上报分数,检查督促作业。

组长的职责要明确、要具体、要简明。

5、要给组长减轻工作负担,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记录上报分数很容易完成,检查作业可以分工(只有4人需要检查),两个组长要分工合作。不要占学生太多的时间,这就需要评价上下功夫,让评价简单、可以操作、激励效果明显。

6、要重视刚成立小组时候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互学和群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巡查,然后根据各组学习状态给予适当分值,并和学生说清楚,那个组的满分因为做到了那些内容,没得到满分是老师巡查的时候谁没参与合作学习,谁的学案上有错误,那个小组的核心不明确,那个小组在做没有价值的讨论。

三、运用评价机制让小组学习高效

以前我们是在约束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纠正错误。我们现在要改变思路,就是要树立榜样,明确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至关重要。没有这个观点就不会像出好的评价办法。

评价离不开数字,最基本的评价就是加分,学习上是加分,纪律上是减分,在细致一点就是回答问题如何加分,展示问题如何加分?有效质疑如何加分?

周考成绩在总分的权重多大,月考、期中考试分数权重有多大?作业质量如何加分?特殊贡献怎么加分?各科在课堂的分数如何在班级管理上去平衡?

在进一步我们要思考加了分到底有什么用?只要把分数公布就有用,因为更多的孩子在乎的不一定是物质,是别人的看法?包括我们成年人,很多时候是在为自己的自尊在工作。不过要是能够采用积分进级制度就会让评价变得更有效。

授予称号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比如:200分—5000分—1000分—2000分—5000分。

授予初级学者—侍读学士—翰林学仕—五经博士—国子助教—礼部尚书。

分数只能增加级别不断升高,每到一定级别发荣誉勋章,特殊奖励一套试卷,一本练习题,或者其他……

结合具体活动或者学习情况,做不同的活动,比如本周数学周,完成的试题多少,格外奖励分数……

有了评价机制,所有的都像你想要的培养方向去发展。如果某班级化学成绩不好,那个组能出有效的试题,批改,答疑可以奖励等。一切都在我们的调动和引导。成年人都在被政策引导做政府期望的事,这些孩子也会一样的被你引导。

评价注意事项:

教师要杜绝课堂分数满天飞,简单问题组内解决,教师巡查解决的是否达到要求加分,简单问题不需要提问加分,有质量的问题和回答问题给加分,控制加分节奏,展示的加分要保证公平,让一段时间内各组展示机会是均等的,加分存在比赛,孩子会看的很重,一定把握公平原则。

抓好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篇6

小组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北川中学在上学期学习实践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总结讨论、实践改进等环节,成功探索出了一套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较为切合学校实际的课改机制,逐步将学校课改推向了深入,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建立小组积分制

开学初,郭校长亲自深入各个教研组,就学校学习实践杜郎口模式取得的已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扎实认真的调查研究后,决定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在七、八年级尝试建立小组积分制。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校在小组建设上已初步构建了自己的模式,小组建设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优势日益彰显。其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

1、均衡分组:将各班学生按成绩、性格、优弱学科、性别等均衡分配到八个小组之中。

2、组内分工:选拔小组长(学习组长、监督组长、计分组长等),给组员编号(1、2„„后进生号靠后),组内建立帮扶对子。

3、建立规则:由学科教师、班主任自行在一定范围内(每一项分值在1——5分之内,如某一组内有一名学生一次作业未交,给本人及其所在小组分别扣1分)制定该学科或班级的积分规则,将组员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考核评价挂钩,建立连带机制。

4、展示积分:在各组黑板的醒目位置画出积分表,各组组长及时(每节课后、每天放学前)统计个人积分和小组积分,并将本组积分变化情况分学科在黑板积分表上展示出来。

5、评价奖惩:每天各班每个小组的成绩要及时统计,要求各班对8各小组做到每周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奖惩措施多样:流动红旗、献花、打扫卫生、获奖感言、整组加奖励分等);每月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学校对各班每月表现最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各班对进步最大的小组进行奖励)。

6、改进完善:根据小组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改进完善。

二、跟进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之一:开展听评课活动

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是学校教研的常规工作之一,为了保证听评课的实效,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在排课时,给每个学科组留出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在反复研究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并试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严格按课堂评价标准评价课堂教学。三是抽调专人全程参与各个学科组的教研活动,适时引导教师通过听评课提高自我。四是在听评好常态教研课(教研组教师参加听评)的基础上,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安排对杜郎口模式运用得心应手的教师上示范课(全体教师自愿参加听评),学校对每节示范课进行全程录像,并及时上传至网校,供更多的教师学习借鉴。截止5月20日,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听评课100 余节,安排23位教师进行了校级示范课教学,教师人均听评课12节以上,达到了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配套措施之二:落实好每周一议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教研室以每周一议的形式就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展开讨论,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讨论结果经整理后直接反馈给教师。每周一议的议题来源于课改实际中遇到的共性的、典型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议题经过教师的讨论完善之后,又及时地作用于实际。这种做法,既增强了问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又缩短了研究推广和实践的周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许多教师通过教研活动的讨论,直接将先进经验借鉴到了自己的教学实际之中,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总有预想不到的收获,从教研活动上学来的东西,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目前,学校已完成了对以下11个议题的探讨,及时化解了课改过程中的难题,保证了课改的顺利推进。

(1)本学期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更有效?课桌凳如何摆放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听评课活动如何开展?(第二周)

(2)现行导学案设计方式存在那些不足?如何改进?(第三周)(3)小组建设如何抓,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第四周)

(4)导学案如何设计才科学有效?(第五周)

3(5)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自己在小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综合分析。(第六周)

(6)你在小组建设方面制订了哪些规则,执行效果如何?(第七周)

(7)小组建立后,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你采取了哪些措施?(第八周)

(8)为了将小组建设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你做了哪些努力?(第九周)

(9)你在导学案设计上取得了哪些突破,还需做哪些改进?(第十周)

(10)在小组建设中,你“培优补差”的措施有哪些?还存在哪些困惑?(第十一周)

(11)你在小组长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第十二周)

配套措施之三:建立研究推广机制

为了全面推进课改,从整体上加快课改步伐,学校教研室专门负责研究改进和推广工作。一是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调查、跟踪、随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整体解决。先后完成了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导学案形式的确定与改进、班级小组积分制的建立、小组积分规则的制定、小组记录和积分评比的统一等工作。二是及时发现课改典型,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研讨、教师例会组织学习等形式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促成了百 家争鸣的课改局面,逐步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三是小组积分制运行后,教研室经过反复研究与思考,创造性地将班级纪律、卫生、路队、养成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小组建设之中,制定班级管理积分规则和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科小组建设的成果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促进了良好教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正如班主任老师所说的那样:小组建设一张表,效果却不同一般,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尽在其中。

配套措施之四: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应是小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首席执行官,任何学科、任何小组成员的积分,都应通过班主任的统计,最终整合成小组的积分。换句话说,正是班主任,才让每个学科的每1分在小组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此,学校一改往日由班主任在每天20分钟的班务活动时间处理班级事务的做法,每周给七、八年级各班安排两节班会课,其中一节专门用于小组建设,由班主任组织统计各小组积分、兑现奖惩、召开小组建设主题班会等,各班小组建设的成效直接与班主任考核挂钩。

配套措施之五:培养好小组长

一是选拔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组织管理能力强,自我要求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二是在班内设立纪律班长、卫生班长、监督班长,对各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督察和评价。三是权力下放,树立组长的威信。如组长可以针对问题难易选派组员展示学习成果、有权根据组员的表现决定组员的去留等。同时,组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表率,组长犯错,扣分加倍。四是加强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从思想认识、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组长分析组员的特点,鼓励组长有针对性地对组员进行管理。如展示(基础性题目)尽量让内向的学生、后进的学生进行,尽量想法激发组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组内的团结等。通过培养,一个个小组长脱颖而出,成为老师最得力的帮手,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配套措施之六:抓好导学案建设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之一,为了加强导学案建设,学校在开学初对上学期试行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然后借鉴各地导学案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初步制定了北川中学导学案设计初稿并试行。试行两周后,学校根据师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括北川中学导学案实施方案、导学案样式、导学案规格、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清单、导学案检查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将导学案真正纳入了课改实践之中。本学期以来,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已超过300份,而且质量较高。导学案的良好运行,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全体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的热情倍增。

配套措施之七: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一是充分利网校资源,鼓励教师进入网校学习。在校园网上,许多教师把自己在课改方面存在的困惑以问题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寻求网校教师(全国116万名,平均在线1万名左右)的帮助,取得了良 好效果。有些教师把自己在课改方面取得的成绩或经验(小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导学案、课件、论文等)通过网校及时发布,让其他教师及时分享借鉴。有些教师还通过网校直接与课改专家对话交流,提高了自己成长的速度,拓展了有效教研的时空。学校对教师进入网校学习交流的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考核,对优秀教师予以奖励。经过半学期的运行,学校网校排名已进入全国300强,居陇南市网校排名之首。进入网校学习交流,已成为全体教师生活工作的常态。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白板和校园广播系统的作用,及时将先进的课改元素(导学案、课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课改典型报道)传递给全体师生,简洁高效。

配套措施之八:召开专题研讨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同时发现课改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安排全体师生围绕“杜郎口模式改变了我”和“小组建设改变了我(或班级)”两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并精选优秀稿件作为师生国旗下演讲的材料,校园广播站还专设了“课改在线”栏目,及时报道学校的课改情况。

三、小组建设成效

成效之一: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变化深刻

一是小组积分制的运行,直接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小组积分,经过实践,教师明显感受到了课改的实际效益,对课改的盲动感逐渐消除、认同感逐渐增强。二是小组内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日益明显,促使教师不断审视自己原来 的教学,自我学习改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三是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让教师尝到了课改的甜头,参与课改的热情不断高涨,许多教师把教研活动当成了学习交流、借鉴提高的有效载体。特别是一些教龄较短的教师,在谈及课改时信心十足,成就感溢于言表。四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许多教师想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奖惩措施,甚至自己掏腰包买奖品奖励学生小组。

案例点击:七年级英语教师白燕,上学期由于请假,对杜郎口模式的理解、运用都很不到位。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她在认真学习学校出台的各期“学习杜郎口专辑”的同时,积极参加每次教研活动,努力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课堂教学效益大幅提升,在本学期进行的两次月考中,她的成绩始终处于同组前列。当谈及小组建设时,她总是充满着自信,在网校上,她总是将自己对课改的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发布出来。

成效之二:课堂教学变化巨大

1、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小组建设实施以来,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承担七、八年级22个班级教学任务的65位教师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懒”到上课几乎不给学生讲解任何知识,所有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学生讲解、板演、展示、评价,而教师只做好了一件事:适时引导调度,及时组织学生给小组评价打分。

案例点击:七3班一堂历史课上,教师从未讲一句与知识有关的话,整节课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到5分钟,全部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检测效果良好。本节内容为《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师活动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安排学生自学、给各组私下布置展示任务(6个小组分别从衣、食、住、行、娱乐、节日方面展示,另两组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布置检测练习。学生活动有:明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内容、完成小组展示、相互评价打分、完成当堂检测、相互批改纠错、小结本节内容。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小组积分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但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和小组的积分,积极思考探究、积极展示交流、积极合作互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案例点击:八10班语文课上,一名女同学多次举手未被叫到,她变得很生气,硬抢着纠错却把别人对的答案改成错的。但她没有退缩,通过组内交流之后,她又代表小组积极展示,最终答对了一个较难的问题,为组内赢得了1分,当老师宣布给她所在的小组加分时,她兴高采烈,满脸自豪。

3、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的明显提高。小组建设的实施,课堂组织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小组比拼代替了原有课堂的死水一潭。小组内帮扶对子的连带机制和后进生代表小组展示的奖励机制等,在促进后进生转化和优等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通过对月考成绩分析发现:小组建设开展以来,学科整体成绩和教师个体的成绩提高幅度巨大,后进生成绩进步明显。成效之三:班集体建设有条不紊

1、学生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小组内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的积分相关,为了不因自己的不良表现而影响小组积分,为了提高自己的积分和组内排名,学生在课堂上、在班级事务中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尽力表现自我,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案例点击:八8班教室门口,一名后进生偷偷地抹眼泪,调查得知:她所在的小组在4月份积分最低(只有10分,第一名的组积分334分),而她的负积分最大,组长和组员都埋怨她,不愿意要她了,但别的组又不接纳自己(与自己同号的另一组组员不愿和自己交流、另一组组长不愿接纳,怕影响自己组的积分)。经过班主任的协调,她又回到了本组,但表现异常积极,本组近两周积分已位于全班中间。

2、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小组建设中,小组既是一个学习单位、又是一个管理单位,评价、奖惩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即“对组不对人”。但小组内个人的表现却与小组的积分息息相关,小组得到奖励或惩罚,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组员身上。这种机制,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集体意识明显增强。特别在小组内刚刚结成帮扶对子时,许多优生起初不愿意给后进生讲题、帮扶,一味地个人表现,但在小组考评中却落后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小组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案例点击:八2班一名优秀生(经常是全级第一名)从不愿给别的同学讲题,更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积分规则中明确规定:优生回答一个基础性问题给小组和个人都不加分,但组内后进生回答却能得1分,同时给优生加1分,小组积分可以增加2分。为了小组积分,该同学不但积极给组内后进生讲题,而且还给全班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班主任给她另加2分)。

案例点击:4月19日下午,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集会,举办“北川中学首届英语情景剧表演大赛”。比赛进行不久,天气突变,狂风四起,尘土夹杂着纸屑等四处飞扬。七8班一个小组的同学出现在了全体师生的视野之中,由他们组成的志愿者团体,四处捡拾被狂风吹跑的垃圾,脸上充满了自豪。当问及他们为何会这样做时,他们都说:“为了给小组加分、为了给班级加分。”

3、育人氛围十分浓厚

小组奖惩过程中,许多班主任将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纳入了奖惩范围(如:每周最后一名小组内的所有成员承担第一名小组内对应成员的值日任务,排名最后两名小组给班级献花、排名中间靠后两组承担养护花木的任务,进步最大的组给小组另加奖励分等),营造了浓厚的竞争氛围,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各班教室内鲜花众多,香气馥郁,营造出了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环境。各班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之中,教室内吵闹的现象消除了、卫生保持清洁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已经形成。

四、小组建设再认识

1、小组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小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机会,消除了学生的自闭、自卑心理,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事实表明:小组建设能真正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抓住了小组建设,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核心,也就能促成由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转变。

2、小组建设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途径

小组建设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途径。

3、小组建设是大班额班级管理的有力抓手

在大班额情况下,班主任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建设将众多的学生看做8个人,8个人之外的管理则完全由学生通过小组自治完成,效果良好。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又有利于提高班集体建设的水平,更有利于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4、小组建设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有效举措

“竞争出效益,协作促进步。”学校的管理效益、素质教育的全方位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体现出来。小组建设真正激发了学生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热情,实现了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对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意义重大。

五、改进完善的方向

1、继续完善小组建设和导学案建设,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强化小组建设,给力高效课堂 篇7

近两年来,围绕南漳县提出的“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着力强化了学习小组建设,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成了他们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了他们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学生失去了开始时的好奇,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疲沓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做引导。只有在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和正确的集体舆论,当问题出现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才有不竭的进取动力,反之,如果小组内没有积极的文化,即使本来努力的学生,也会慢慢地失去进取心。因此,我们在使用“小组”这一课堂的基本教学单位时,要下力气抓好小组的内部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凝心聚力”。

1.切实建立学习小组。我们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每个组都要有好、中、差各个档次的学生,这样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而“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均衡,为各小组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纪律表现,把全班学生按6人一组进行分组,把整个班分为八个小组左右,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既能保证公平竞争,又便于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利于优势互补。

小组建设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这就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进行适当的分工,我们将小组内学生分成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评价员、纪律督查员、卫生督查员各1名。每个学习小组内的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具体职责是:小组长负责进行学习分工,检查督促小组学习,组织讨论、交流,收发作业及其他组内活动;发言记录员负责将本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以便于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员负责将本组合作学习情况归纳总结后进行交流;小组评价员负责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纪律情况,并做好各项数据统计;纪律督查员负责维持小组纪律,时时提醒小组成员遵守学习纪律和组规组纪;卫生督查员主要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卫生工作。这样划分既减轻了组长和课代表的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其他同学的能力,凸显团队力量,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对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评价员、纪律督查员、卫生督查员的认定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制。编组既要相对固定,又不能一成不变,要定期重新编组,使学生有与更多同学交流的机会。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2.科学取名建文化。组名要响亮,要能代表小组成员的意志、志向。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确立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在班主任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校各学习小组成员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和集思广益,尝试着建设他们各自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组规、组训、口号和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等。这样,像坚持小组、奋进小组、雏鹰小组、永不言败组、超越自我组、梦想小组、奇思妙想组、希望腾飞组、勇于争先组、远航小组、晨曦小组等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组名诞生了。学生选的口号也很多,像“永不言弃;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才有收获;携手共进;坚持到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理想而努力;相信自我,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定能行;不畏风雨,勇敢前进,去迎接雨后的彩虹;插上希望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等。

3.统一制作小组组牌。小组组牌内容包括:组名、组规、组训、口号、小组成员签名等,这些内容不能由班主任包办代替,而要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要求图文并茂。内容确定以后,学校专门购置了一批水晶三角牌,发放至各小组,将各自设计的内容嵌入。组牌每天都要放在小组桌中间,不得由教师或学校收藏,起到随时检阅小组成员,随时鼓舞小组成员的作用。

二、明确自主学习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独学”,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会使用“双色笔”和“三题本”。通过自学环节,掌握20%的新知识。

1.双色笔。必须学会使用“双色笔”(红色和蓝色)。指不会的问题、拓展的疑问批注用红笔勾画出来,重点语句、符号、学习体会笔记、其他批注用蓝(黑)色笔勾画。

2.三题本。学生手头要有固定的“问题、难题、错题本”(简称“三题本”),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阶段,把本课不懂的问题写在一起便于研讨;把自己认为困难的问题记在一处,便于后期整理归类;把自己做错的题或易错的题集中,便于后期再次学习不再出错。三题本在各学科各个时段都可以用。

三、抓好学习小组培训

1.培训小组长。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一是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同时听取他们的汇报,洞悉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关怀的温暖;三是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让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以便别的组长学习借鉴。

2.培训小组成员。一是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把知识让学困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理解、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反而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二是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三是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即实行“加减分制度”,个人的成绩不再凸显,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就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四是开展课堂常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展示等方面的培训。

四、贯穿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新的知识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堂观,学生要实现五大转变,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要学”为“我能学,我会学”、变“我积累”为“我创新”、变“我介入”为“我投入”、变“我相同”为“我不同”,其顺序是先学后教,其核心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选择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对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个体不能独立解决而又有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问题,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时,每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然后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中间不能打断别人,并准备补充或质疑。最后再自由发言,小组长总结归纳,发言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五、规范小组交流展示

1.组员要以小组名义积极展示;展示时要尽量脱稿,能凸显关键词、关键点;能分点书面展示,能用双色笔或彩色粉笔写出关键词关键点,书写规范、清楚。

2.展示要有规范的起始性语句,并能分条分点阐述,如,“我代表‘XX’小组展示,我们XX小组的意见是……”当展示完成时要有规范性的结束语,再如,“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请大家质疑!你们认为我们小组的意见正确吗?”当有人质疑,辩论结束后,展示人要说声“谢谢”以示礼貌。规范性的起始语和结束语,有利于学生组织展示交流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积极倾听。倾听是一种习惯和能力,要让学生在倾听中注意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方式的特点。

4.教师要随机对展示组和非展示组存在的问题给予点拨、指导、矫正。

5.展示结束时都要有掌声鼓励。

六、完善小组评价体系

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还包括指导评价对象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组的持久合作与发展服务。因此,评价要有鼓励性、计划性,要让评价贯穿课堂始终、贯穿每堂课、贯穿每周、贯穿每个月和每个学期,作为评定优秀的主要依据。

对小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我们采用了“小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以及日评、周评、月评、期评相结合的方法,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如,在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纪律遵守情况时就可以采用。“组内自评”可以明确每人的责任,“组与组互评”可以互相竞争、互相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将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对组员的参与情况及某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其实小组合作真正的价值就在于这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根据小组成员平时的表现情况,小组长负责把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每日评价表上。

1.每天一小结:每天拿出约五分钟的时间,根据组长的记录对当天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发现不良情况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扣分。

2.每周一总结:小组长利用周末把小组内的总分算出来,记录到月总记录表上,在班里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评比。

3.每月一评比:根据每周的小组得分情况,把每月四周的总得分算出来,每月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进步之星”“合作之星”“活跃之星”“勤奋之星”“守纪之星”,并且发“喜报”进行奖励。

4.每学期一表彰:学期结束时,根据每月的得分情况以及评比栏上的奖励情况,颁发奖状或一些物品进行奖励,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小组内出现“你帮我,我帮你”,全班内出现“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评比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热情,大大地促进了他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的积极性。

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8

一、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划分

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发挥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所以创建适当的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我们学校各班一般以6人或8人一组来进行分组。拿二年(1)班为例,共有72名学生,分11组,有6人一组,也有8人一组。分组时考虑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活跃程度等因素,让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合到一组,尽量让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组间平行微调。尽量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的一个缩影,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教学效果。

二、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首先,在班级精选两个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常务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常务班长主要任务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督促值周班长做好全面管理工作。其次,建立班委会,由班委会成员担任值周班长,主要任务管理班级的全面工作。第三,每个大组有值日组长,由各小组组长轮流担任,主要负责管理本组的20余名学生的课间纪律、卫生、两操情况;每小组还有值日小组长,主要管理本组的6~8名学生,每小组的工作任务是全班的重点,作业、导学案的完成,知识的掌握、攻固、吸收,课堂讨论是否热烈,板书是否工整,展示时声音是否洪亮、思路是否清晰,质疑是否准确恰当,有深度和广度,是否具有代表性等。因此挑选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组长、值日小组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全面考察挑选成绩优秀、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

三、班级内的小组文化建设

为了使班级内各小组内的同学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所以每个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要求每小组自己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工作目标。这些都是每个小组自己研讨独立完成的,班级的布置、标语的张贴、警示语的选取,班风班训的制定都是学生合作完成的,没有老师的参与,每个小组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事实证明,学生的能力都很强,大部分工作完全可以做得很好。

四、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标准

评价机制的确立直接影响各个小组的竞争意识,所以良好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小组竞争的关键。特制定如下评价标准:

(一)学习方面

1. 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以个人完成、集体完成为评价标准,小组内每1人未完成扣1分,累计计分。小组成员全部完成,该小组加2分。

2. 小组课堂中的表现:以组内每个成员的个人表现和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助行为为标准,每个小组要做到共同进步不能让任何一名成员掉队,要全面彰显本组的合作意识。课堂讨论热烈、团结、活泼、和谐、互帮互助,展示清晰、讲解细致、语言流畅、板书工整,能提出较高水平的质疑问题或对伙伴的观点加以补充。按其程度分别加1分或2分。

3. 关注平时的考试:根据平时的周考、月考、全市组织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小组的平均分、及格率及优秀率,评比出班级的前三名分别加6分、4分、2分。进步较大的同学可按层次依次加3分、2分、1分,学习成绩退步的同学按层次扣3分、2分、1分。

(二)班级秩序

以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大型活动、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积极为同学提供方便为评价标准。以学校的扣分和班级值日班长的扣分为依据,计入小组考核成绩,本班在本月学校同年组评比中获前三名,为本月在班级评比中第一名小组加1分;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好,得到家长和社会表扬的,给被表扬人所在小组加1分。

(三)积极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出色的完成,给该小组加上5分作为奖励。要做到每周评一次,每月汇总一次,每学期总评一次。每周有优秀小组,每月有优胜小组,每学期有明星小组。

五、奖励标志

班级设立优秀小组、优胜小组、明星小组,评选以上述条例的实得分的名次为评价依据,分别获红旗、奖杯和加盖学校公章的笔记本,并且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后,在班级隆重颁奖。

上一篇:抓螃蟹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下一篇:2018省考面试热点:乡村振兴,厕所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