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

2024-09-24

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精选11篇)

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 篇1

新课改的实施, 一方面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添加了活力, 另一方面也给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每一个英语教师思考的焦点。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树立学生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信心则是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英语这门课程都会产生一种兴趣, 但是很少有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充满信心, 能够在英语课堂上非常自信地开口说英语, 用英语进行表达。这些都表明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

学生缺乏信心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 学生不愿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表现自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笔者认为要建设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树立起学生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我的勇气和信心。要增强学生的信心, 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如Friends这篇课文的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心听录音, 以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诵。在完成了这两步工作后, 教师可以这样说:“刚才大家通过听录音和跟着老师一起朗诵, 相信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下面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自己独立地对课文进行朗诵。因为刚才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诵, 发现很多同学对课文的把握、字词的发音等都很不错。下面希望看到大家独立的精彩表现。谁先来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 首先带着学生进入到课文的语境之中, 然后用语言来鼓励和引导学生, 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信心、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目标。

二、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

英语的学习需要充分地调动眼、耳、口、脑等诸多器官。所以, 教师如何在教学之中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 以激发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热情,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融入教学之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辅助教学顺利开展, 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器官, 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的热情。

借助多媒体设备, 不仅可以播放一些英语视频和音频文件, 还可以利用教学课件, 让学生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教学内容。例如School Life这篇课文的教学,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这样进行。

教师:同学们, 说起学校, 你们会想到什么英语词汇?

学生1:Teacher, student, class.

学生2:Classroom, washroom.

学生3:Tree, road, building.

...

学生回答结束后, 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将与学校有关的词汇展示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谈起school life, 大家又会想到什么英语词汇呢?

学生4:Happy, sad.

学生5:Homework, study, hall, dinner.

学生6:Team, bus, grade, primary.

...

教师:很好, 下面我们循着刚才的思路一起开始我们今天有关school life的学习。

然后教师就将课件展示在屏幕上,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和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三、开展Daily Report活动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衡量整个教学活动成效好坏的关键。所以, 要想建设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 就一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需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借助Daily Report活动的开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构建高效的课堂。

所谓Daily Report活动,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准备好1到2两分钟的发言, 这个发言需要围绕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 也可以是自己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开展Daily Report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开口说英语, 希望学生在课前就充分参与到教学之中, 并且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 进行Friends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 学生在Daily Report中可能会这样说:I have a good friend.His name is Jack.Jack is a boy.He is kind...学生在刚开始进行Daily Report的时候会倾向于运用很多短句和陈述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在词汇运用、口语表达、句式选择等方面均会获得提高。

高效课堂的建设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大课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归纳总结, 才能够与时俱进, 发现更好的方法, 获得更好的提升。

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 篇2

第一步:小组长的选任与培训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重中之重要先选任出合适、尽职的小组长。

虽然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了如指掌,但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影响力、凝聚力的把握还是不够全面的。我一向认为最了解学生的还是班级里的同学!所以,我先提出,班里75个人要分成12个小组,需要选出12名小组长来组织小组工作。然后,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商议,再汇总个人意见,拟定出小组长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积极向上,处处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学习态度端正、勤奋,成绩稳定,居班级中上等。

3、有奉献精神:愿意为小组成员排忧解难;甘心为辅导其他同学牺牲课余时间。4、有协调、组织能力。能够协调好小组成员间的关系;能组织小组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

(在刚开始选任小组长的时候,不要提出太多、太过于苛刻的要求,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吓倒一部分胆小的学生。)

随后,在班里开始推荐、自荐符合条件、愿意担任小组长的同学。然后,要学生为自己心目中的组长投票,每人只能有12票。这时,他们都会把票投给自己所支持的人——因为他所选的人可能担任起组长这一职务,那他自己到时候就一定会配合、支持组长的工作,并一定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最后,按选票的多少从高到低选出12名小组长。

首次这样选出来的组长,比较民主,但也可能有偏差:例如,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有能力的同学却不想担任;有些能力偏低却有好人缘„„但经过小组合作的实践之后,这些缺点慢慢都将暴露出来,一开始不愿意担任的同学会被老师和同学“感召”要一试身手,能力低的会自动退位„„学生的选举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因为只有经过实践,他们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小组长”、“怎样的组长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在上个学期,我们每月一次选任活动,进行了4次民主选举,很频繁——因为刚开始实施,不稳定因素太多,自己还摸不到门道。但经过这四次选任,我们班有3名组长自始至终连任4次!甚至有1名组长连任时,她的组员谁都不愿意离开她!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做得真好!这不是老师的评价,不带有任何个人倾向,而是他们的工作扎扎实实,他们的表现博取了同学们的高度信任和支持!

组长有了,就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谁也不会是天生的组长,谁也不知道怎样当好这个组长。老师就要一一告诉这些组长,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事情组长必须亲自做,什么事情可以放手让组员来做„„这些“行为”都是根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需要进行培养的。我们班每周一次小组长培养例会,进行小组长经验交流、评选等活动,让这些组长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怎样做才会成为“优秀”或“合格”,别人怎么做的,我需要怎样改进等等。他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交流。优秀组长的好方法从不保守,百分百坦诚相告,使得别的小组长进步也特别快。

第二步:小组的组建和分工

根据城区督导室沈涵老师提供的资料显示:小组的成员以6—8人为宜,并且要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配原则,基本上每组要有两名A生,两名B生,两名C生(A、B、C生的分类当然是按照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班里75人按照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24人为A生,26人为B生,25人为C生。组长也在这样的分类里。

然后,提出分组要求:

1、每组要有两名A生,两名B生,两名C生。

2、每组一般要3名男生,3名女生。我班实际情况是男生比女生多9人,无法平均分配。

3、兼顾各科、各特长。4、自愿选择,能够兼容并蓄。

最后,组长和组员就开始互相选择了。

这样最先选择出来的小组比较民主化,但不一定科学合理,我也尝试着和任课老师一起进行微调,发现被调过的学生会极不愿意,甚至个别同学还会专门做一些有损小组声誉的事情来“捣乱”。于是,我采取绝对不过问原则,由着他们去,哪怕有些不合适,在小组的运行过程中,最难受的还是他们自己,于是,他们会想办法解决,最终也会在下一次挑选组长和组员的时候进行调整。在不断地磨合和调整中,他们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小组成员。然后,在小组内按照综合成绩的高低排出1到6号同学。

刚开始我就有一定的担心:有的学生在一起玩得好,分到一个小组后,上课坐得近,可以凑机会互相说话了,是不是会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呢?如果单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可一旦组里有了自己的规定,他们有话也不敢乱说了。于是,我在小组组建之后,组名、组规组训、小组职务、任务的分配等工作马上到位。对小组长进行了简短地培训之后,他们马上到各自的小组召开会议,起组名,做组牌,画组徽,命组训,然后从纪律到卫生到作业等凡是组里需要做的工作分配任务,要求: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样,基本上每个小组都有了专职人员对各项工作进行承包,以后每有工作时只需要找各组相关人员即可。例如,要大扫除了,班主任就找12名小组负责卫生的同学来,一分配任务,他们就下去把任务分配到各组员,十分快捷;检查时,12个负责人各司其职,怎能不快?又怎能不好?我们年级组织学生到锦屏松林坡春游的时候,我就尝到了12个小助手的甜头:一开始各小组长就负责给各组员分配任务:有负责春游安全的,有负责强调纪律的,有拟定春游计划的,每组有专人负责回收春游野餐后产生的垃圾。所到之处,每一次分散活动,由小组长带领,活动非常有序。集合时更显迅速,我只需点组长的名,由他们各自负责组员的清点,所以总是很快的集合完毕。

组规的制订有难度,很多时候都是边执行边制定,感觉像我们的国法一样——开始不可能完善,当遇到不同的事情后就讨论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各个小组的组规是不一样的,我同样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不加干涉,当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小组长会提出请求。例如,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便于老师上课提问,记住谁是哪类学生,我把各小组内的座位按照由1到6的顺序排列出来。只要是这个位置,就知道是几号学生。问题不久就出现了:C类的5号、6号学生本身学习就不积极,这又坐到了一起,更容易互相说话了。还没有等我这个班主任想出办法来,组长就建议说:“老师,我们组谁谁和谁谁坐在一起管不住自己好说话,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我能不能给他们调一下座位?”“好啊!”一得到我的赞许,组长马上行动起来,他们一定会选择出最佳座位方式使自己的组员能够说不上话,并且还有助于互相督促与辅导——因为纪律和学习是他们小组制胜的关键,谁能不听呢?

小组内还应该有帮扶对子,我们班里有个别需要帮助的男生,贪玩又调皮,一般组长帮一两次就不再愿意帮,该怎样帮扶呢?下个学期我还需要继续尝试,力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第三步:小组的评价与奖惩

对于小组的评价是促进小组成长的关键:小组长需要通过评价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向和方法;小组成员需要通过评价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小组的影响;老师需要通过评价向小组和学生要自己所需要的纪律、成绩等。

刚开始的时候,我分好组后,按照小组的分配情况对班里每一名学生都进行考评。每个星期把各小组所有成员的分数总出来之后,公布每个小组的得分,并依据得分的高低评选出“明星小团队”。

这个方法运用了两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学生的缺点依然如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因犯错误而扣分的学生转眼就忘记了,各小组长也毕竟还是孩子,对组员的提醒也总不能时时挂在嘴上,就连老师也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做到这一点,那该怎么办呢?并且每天这么详细地考核,让做班主任的我特别累,这又该怎么解决呢?

于是,我专门在教室正黑板的右上角设置了一个小组考评栏:按位置的顺序用简单的1—12个数字来表示小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小组位置每周都要轮换),各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按小组的具体表现随时可以给予加分或减分,由小组长负责用上述表格详细登记各组员的表现,作为小组内部考评的依据。

然后对各项考评的分数进行了统一规定,例如,要求的预习,每位同学都认真完成了加6分,而有一位没有完成则小组不但不加分,还要扣1分,这样,为了不使小组丢分,谁也不敢不完成预习作业了。在“展示”环节,按小组所有发言的号码加分,也就是4号同学展示就加4分,6号同学展示加6分,以鼓励弱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每节课最后的总分就是这个小组的最后得分,然后加入小组整体的分数中去。

这样,每节课之后,各个小组的组长和成员都会很清楚自己所缺失的点在哪里,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补足。是预习没有做好,就抓预习;是课堂倾听不认真,就抓倾听;是展示时没有抓住机会,就着重培养小组成员的展示能力

然后要求小组长会利用下课的一两分钟做个小总结,鼓励大家下节课怎么做,提醒大家不能怎么做。这样,每天下午放学前都可以在小组内大总结一次。就是由于时间紧,来不及总结的话,学生一眼看到黑板上明朗的分数就可以大致回想出自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确下一步的目标。这个分数每节课都可能有所变化,每天的变化也很大,更不要说一周了——分数的变化说明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力争上游的积极性。

这样,每周五下午班会课时,按一周的总分评选出“优胜小组”、“进步小组”和“反思小组”。每月还会评选出的“明星小团队”、“班级小明星”。这样的考评和奖惩方法经过一年的实施与运作,效果很好,使学生渐渐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少,认真学习的学生多了——他们要提高成绩;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活动的同学多了——他们要争取荣誉„„一股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形成了,还有什么做不了的呢?随之而来的是团体的成绩不断攀升,班级的管理反而

。“把时间还于学生,把课堂还于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作为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教学策略,改变着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它将学生推向前台,更加有效、主动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过程。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是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来完成的。所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的建设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尤为重要。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记录员: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

作业检查员 :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预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纪律监督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监督组员的纪律和组内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行为。

管理:首先对组员进行分工,每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担任一定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作业检查、纪律监督员、并由小组长统筹,定期轮换角色。课堂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时,由组长把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每位同学都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慎重编号,合理分工

分完组以后,接下来就要编号了。在编号时,最初是最好的编1号,中等的编2、3号,最差的编4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差生对于自己是4号有点抵触情绪,觉得自己最差编号就在最后。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及时进行调整,最好的还是编1号,最差的编2号,并且是同桌,中等的编3、4号,是同桌,这种编号的方法用到现在还没发现问题。我们认为编号不能一直不变,应该是一个学期一换,到下学期时再进行对调,这样学生不但有新鲜感,还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编完号后,还要对小组内的各位成员做出具体合理的分工,让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有事做,强化了组员的责任意识,大家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努力。一个小组内通常有以下分工:

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记录员: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

作业检查员 :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预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纪律监督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监督组员的纪律和组内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行为。

管理:首先对组员进行分工,每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担任一定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作业检查、纪律监督员、并由小组长统筹,定期轮换角色。课堂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时,由组长把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每位同学都体验不同的角色,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其次组长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倘若三个组员同时排队等待组长的讲解,既是不可能的,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很好地体现“高质高效”的原则;即便在课下,对三个组员知识学习的检测和常规的考核,也不可能由组长一个人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尽量减轻组长的负担,同时也要努力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与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对此,在小组内部推行“一帮一”的政策。一般来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组长负责能力较弱的2号同学,3号负责4号,手拉手,齐头并进。这样不仅大大解放了组长,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使小组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迅速培养起了一大批3号学生,作为组长的后备力量,为小组的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精选组长,用心培养

小组长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一职务的选择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选好小组长1号,小组长必须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能带头、有威信、有组织能力。对小组长要明确职责及相关要求。同时要给小组长以充分的信任与支持,允许小组长自己召开小组会议,可以在课间点名批评表现不好的同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要及时提醒,小组长的任务最重,不但要协调组内事务,还要帮助好组内最差的2号组员,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给组长权利,在班级内树立好组长的威信,告诉学生,组长就是老师,组员一定要听从组长的安排。

组长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小组的进退,有一个好的组长,是小组顺利实施合作学习的必备条件。①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为防止小组的辅导处于应付状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把个人评价转变为小组捆绑式评价,由小组评议和全班学生评议两部分组成,也就是围绕小组的辅导学习情况,先由各小组长投票打分,再由全班学生统一投票打分,这两部分各占50%,然后张榜公布各小组的名次排列情况,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小组长之间、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小组长,使他们明确,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不小收获。②定期召开组长会。一周召开两次组长会,开会的内容主要是发现课堂存在问题,了解他们组内的情况,对出现问题大家共同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应同学限期整改。更重要的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其他小组一些好的做法,自己小组赶快借鉴,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召开小组长会议的时间可以是课间、早上课前、中午课前、放学后等,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抽空进行,不要太长,一般3-5分钟左右。③大胆放心地把管理权交给小组长。平时评选优秀组员活动由各小组长独立完成,每个小组长手中有一张评价表格,并坚持每周评价一次,表现好的上光荣榜,差的在组内进行整改,效果十分明显。④指导小组长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学习。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目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4、制定组规,培养组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组规和良好的组风是小组规范建设最为有力的保障。所以,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严格的小组组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

(1)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等别人说完之后再补充;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2)小组交流规范: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把解题思路说出来。

(3)一帮一落实制:每四人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照学习目标实现互相帮助。

通过以上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5、制定目标

要让小组内的每一位组员都好好表现,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以及共同的奋斗目标,让组长及组员有法可依,依法行事。为此,我们利用班会时间讨论并制定了班级共同的目标:下面是我校一个班制定的目标:

(一)班级目标 :比学赶帮,共同进步!

(二)小组目标 :争创班级最佳优胜小组!让每个组员都得到发展!

(三)个人目标:争创最佳优秀小组长

争创最佳优秀组员

争创进步小明星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使用

1、保证小组合作有序进行

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向“一帮一”结对子的同学求助,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就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最后请教其他小组或者老师。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①、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各不相让;②、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③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④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针对这种现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我们要求学生严格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每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因为平时发言往往出现好孩子发言的机会多,稍微薄弱点的孩子机会很少。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改变了策略,就是如果哪个小组让本组内最差的2号发言,就给本小组加4分,4号发言加3分,3号副组长发言加2分,1号正组长发言加1分。这样就大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只要本组内最差的学生敢于发言,那么其他同学就更没有问题了。

第二步: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中间不能打断别人,并准备补充或质疑。对于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全班内解决。

第三步:自由发言,小组长总结归纳。这是最后要达到的理想效果,这个必须是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做好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不用小组长去管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就争先恐后的进行自由发言。

在这个环节,小组讨论的效果怎样?主要的调控权在小组长手里,对于那些不积极参与、跑题的组员,小组长要及时提醒,不听劝告的同学课后告诉老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

2、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

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始终把握整个班级学风、班风的整体导向,防止出现意外、混乱、困难的局面。同时对于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要及时反馈评价,这样有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找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 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 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 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方式 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小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组内自评”可以明确每人的责任,“组与组互评”可以互相竞争、互相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对组员的参与情况、及某单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其实小组合作真正的效率就在于这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根据小组成员平时的表现情况,小组长负责把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每日评价表上。

(三)评价的内容

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每天由课代表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2、作业情况评价:针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等。每天由组长负责评价小组各成员的自学情况,课代表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3、检测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检测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成绩、反馈矫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奖励。

(四)评价的做法

1、每天一小结,拿出约5分钟的时间,根据组长的记录对当天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发现不良情况及时进行教育批评并扣分。

2、每周一总结,小组长利用周末把小组内的总分算出来,记录到月总记录表上,我们在班里利用周一班会时间,进行评比。根据每周的小组得分情况,获得第一名的小组得到三面红旗,第二名的得到两面红旗,第三名的得到一面红旗,以此类推。学生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小组获得的红旗,高兴极了,认为自己了不起,很有成就感。这样既保证了小组整体的发展,又保证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3、每月一评比,根据每周的小组得分情况,把每月4个周的总得分算出来,每月评选出:“优秀小组”、“ 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 进步之星”“合作之星”并且发“喜报”进行奖励。

4、每学期一表彰,学期结束时,根据每月的得分情况以及评比栏上的奖励情况,学期末发奖状或一些物品进行奖励,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小组内出现“你帮我,我帮你”,全班内出现“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评比的实施,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热情,大大的促进他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四、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课堂评价,建设高效英语课堂 篇3

关键词:现状 实施过程 问题 意义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从加强课堂评价开始。

一、 课堂评价的现状

1. 课堂评价方法单调。很多英语教师课堂上就是用“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等来评价学生,这使许多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2. 课堂评价标准不能因人而异,采用一刀切,这致使部分优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差生却找不到自信,长期如此,课堂评价便失去了意义。

3. 课堂评价指标单一。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不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特殊性,不能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展开评价。

4. 课堂评价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很多教师只注重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互评与自评。这致使学生不能进行自我反思,不能主动地进行查缺补漏,更不会养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心态。

5. 课堂评价不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很多教师的课堂评价只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结果,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课堂评价与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和课后活动参与评价脱节,不能把三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致使学生养不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 课堂评价的实施

1. 课堂评价实施的前提准备

将学生按照英语学习综合水平的高低均衡地分组,大约每4-6人为一学习小组,并确定好英语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应推选学习主动性高,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担任,每位组员可按学习能力的高低依次编为A-D/F号。这样,每学习小组的同号同学便是学习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无形之中,便为学生创设了同组帮助,同号竞争的氛围。这样,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主要关注同号学生的不同表现。这样做会让学生感觉评价更公平,更愿意参与教学活动。

2. 优化课堂评价策略,以“评”促“学”

巧用“课堂表现三表”,营造温暖评价氛围,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需求。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参与、乐于交流、善于合作,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成长和发展,我们利用“三表”(见附表)即“课堂表现评价表——自评表,互评表和小组综合评价表”,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词汇积累,话题展示,对话交流,活动参与,课文朗诵,阅读积累等。词汇积累主要对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书写的美观与否与正确率;话题积累主要对每单元的话题项目的谈论进行评价,当然也可以是教师指定的话题。主要评价学生口頭表达的流畅性与语言组织的正确性;对话交流主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同桌对话或小组对话进行评价,重点看学生能否用所学语言进行话题交流;活动参与要考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率,活动效果,与活动过程中对任务型语言的应用程度;课文朗诵主要评价学生对课文的朗诵技巧,以便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阅读积累重点督促学生养成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报刊杂志的习惯,以便拓展知识面与语言运用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评价表中的项目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涉及,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进行筛选。这些评价能让学生更好地肯定自我,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

3. 把握课堂评价反馈,以“评”促“思”

通过评价反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而且还有可能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反思中变“结果”为新起点,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1) 记录评价项目测评结果表格,促使自我反思,引领发展

阶段性检测的目的是诊断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评价项目测评结果表格”(见表四)的定期观察不仅能给学生展示明了的学习进程,还能使学生的自我反思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发展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关注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保持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

(2) 评优展示活动,促使自我激励,引领发展

每学期我们一般开展评优展示活动2-4次,即将学生在课堂中推出的好话题,好对话,好活动等进行集中展现。评选展示形式有:英语书法大赛,英语脱口秀,英语优秀作文展评等。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铸就学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在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

三、 课堂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 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评价

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学会,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的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学—学会—会学”的过程。在检查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这样,学生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状态更能使他们发挥出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课堂评价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

合理的评价标准是进行课堂评价的依据。因此,在学期初教师就应与学生共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对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对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等综合能力进行中肯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3.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对优秀的学生提高标准评价,对差生要降低标准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让优生变得更好,差生慢慢变好。

4. 在自评和小组评价中,一些学生应付、不够认真,学生还没能完全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在实施评价中,要对参与评价的学生尤其是评价小组组长进行指导和规范要求。

5.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即时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要避免无目的的和脱离教学内容的评价。

四、 开展课堂评价的意义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的记录和反思,它反映学生的进步情况,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继续努力的动力;学生参与评价可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适当监控和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能力;对兴趣、态度、情感、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的评价能为学生的性格成长提供帮助和指导。所有这些在提高当前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积蓄起后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密切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无论是在评价策略的选择上,还是在评价信息的反馈中,教师要用真诚和理解为学生营造温暖的评价氛围,尊重和信任为学生驾起通往自尊和自信的桥梁。

[附表]

表一 英语课堂表现互评表

以一组4人为例,1为组别,A-D为学生编号,记录人员可由学习组长担任,也可由指定人员担任,每周将合计得分汇总一次,并按合计得分算出各种积分。如共八个组,合计得分最高的组得8分,而最低的得1分,并将该积分填入英语课堂表现小组总评表(即表三)。

此表由学生自己完成,结合表一,填入评价结果。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建设研究 篇4

一、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误区

1. 教师缺乏课堂调控能力

高效英语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课堂调控能力,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他们有效参与课堂。例如, 英语课堂不是越安静越好,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英语学习任务转, 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拥有的调控能力。虽然目前很多英语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但是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将教学过程中的词汇运用、兴趣激发、学生情况反馈等情况整合起来, 建立起更为理想的课堂模式, 获得更为理想的课堂效果还是一个工作难点。

2. 课堂教学形式仍旧单一

目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形式仍然单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偏向于低层次的思维诱导, 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比较贫乏, 对英语的生活化运用和英语知识的自主化复习更是较少触及。因此, 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根基是不扎实的, 脱离生活实际, 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 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基于现代化教学理论的思考,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要创设更多的教学形式, 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发挥, 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思想的完美结合。

3. 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内容

一线英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很难做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不管教材内容编写是否合理, 不管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情况, 就是照搬教材内容而已。这样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得师生双边活动呆板、机械, 教师觉得教学任务重, 学生觉得学着兴致索然,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的教师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就片面地开发课本之外的资源, 导致课堂上只见“资源”不见“文本”。

二、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措施

1. 合理调控课堂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要合理调控课堂, 不但要活跃课堂, 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参与面, 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益。例如,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为了更好地调整教学步骤, 激发学生参与交流活动、训练口才能力和掌握语法知识的能力, 教师必须针对教材内容做出更为完善的调控措施。例如, 针对“Tina’s bad morning”这个故事设计如下教学任务: (1) 把连环画中的故事用英语流利地讲给学生听。 (2) 把你过去发生的某件事用英语讲给大家听。 (3) 让学生阅读这一部分, 然后自己进行总结。在这三个主要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步骤和难易程度的调控, 如果学生感觉用英语进行直接讲述有些困难, 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进行辅助。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英语教师的课堂调控作用能够把每课中的知识点梳理归纳成句型, 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枯燥, 同时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2. 教学形式改革

教学形式的改革要重视多元化内容的渗入, 例如, 提问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参与思考、提出学习的要求并提供师生互动练习的机会。教师可根据时间、对象、类型等进行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例如,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就可以以兴趣引导、学生表演的模式完成。Task 1:让学生去回忆并尽可能多地说出地点名词。Step 1 Talk about the answers in groups (观察学生完成情况) Step 2Answer questions in groups, and tell class their words.Task 2:Lead to the new lesson.以三组学生表演小品的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及探究的能力。而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第三单元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教学lb, 2a, 2b每一个听力练习之前, 颁布阅读指令,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问题。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Step3 Conslidation and Extension利用词组进行free talk复习Crammar Focus Blackboard Design。这样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得学生面对更多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避免产生学习倦怠。

3. 能动驾驭教材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能动地驾驭教材,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仔细研读教材的功夫上, 英语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生设计出学生能自主高效学习的有效教学活动, 让学生既能够进行长时间充分的学习, 又能够积累大量的知识。例如, 新目标九年级Unit 1Reading部分设置了4项任务: (1) 通过对话进行自我介绍。 (2) 通过朗读和听力了解文章内容。 (3) 进行文章分析。 (4) 开展知识学习活动, 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 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 基本组合情况如下:Period 1 New function presenting;Period 2 Practice;Period 3 Integrative skills;Period 4Reading。重组之后, 学生就可以更为生活化地感受学习知识, 对文章的重点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教师能力的发挥, 英语教师必须学会合理调控课堂, 能动化地驾驭现有教材, 大胆地进行教学形式改革, 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教师能力的发挥, 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合理调控课堂, 能动化地驾驭现有教材, 大胆地进行教学形式改革, 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建设的误区, 提出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措施, 为初中英语课堂的优化提出了宝贵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误区,措施

参考文献

[1]明金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打造[J].青年文学家, 2011 (16) .

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 篇5

关键词:准备;实施;检测;奖励;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87

高效课堂之所以高效,关键取决于班级小组的建设。所以,根据合作学习原理、教学组织策略和合作学习方法,结合我校的英语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小组合作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小组组建和导学案编写)、实施阶段(课堂展示和小组活动)、检验与奖励阶段(包括检测、补救和小组奖励)。

一、准备阶段

1. 组建小组

笔者将本班学生按平时的学习成绩高低及男女生搭配的原则,将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和两名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安排在一起,组成5人学习小组。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在组内承担一个角色,其中一个人是组长(group leader):负责掌握全局的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小组学习时间;有一个同学是记录员(secretary):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有一个同学是报告员(reporter):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还有一个是检查员(inspector):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一名组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2. 导学案的编写

在展示新课之前,我们英语小组的教师也要集体合作,采用集智备课,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教材,精心编写每一课时的导学案。统一制定好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间所需获取的能力及其层次关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形式、媒体、小组活动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

二、实施阶段

1. 展示新课

笔者的课堂全部放手给学生,由英语班长负责各小组长抽签选择各自的任务。比如笔者要上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1a-2d) 1a是展示新单词,1c是根据1b的听力两人一组表演对话,2c是根据2b和2c的听力进行问答练习,2d是一个崭新的对话,里面有新单词,还有一些新的语法句型。还有一个评价组和质疑组。因此,六个小组有各自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并会给各小组打分。适当的时候笔者要对一些重难点进行点评。

2. 小组活动

(1)角色扮演。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如在介绍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围绕以下课文重点句型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操练: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train.

I take the subway.

I take the bus.

I walk.

I ride a bike.

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分别创设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真实的场景,自编自演,笔者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援,让他们在展示中更精彩。通过在自研课课上大家的认真准备,更加强化了同学们对交通工具的掌握。

(2)小组集体学习

在课堂上只是根据各小组的展示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充,或者对于学生有疑惑的地方进行解答。至于领读课文,教单词等这些全部放手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巨大的,他们往往会给笔者很多意外的惊喜。尤其是C级的学生进步特别快,让人很感动。这也是小组集体学习的结晶。

(3)小组讨论

各小组根据教师发的导学案,对课文的话题,问题或者重点难点组织小组讨论,每个组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例如:学习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围绕课文“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让各小组就以下问题讨论:

How do the students in th village go to school?/Why do they go to school like this?/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Why?/What is the villagers’dream?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Why or why not?

(4)在教授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writing部分时,根据不同的话题及课本上提供的词汇、短语,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一篇小短文,并可配上图片或插图。笔者将交上来的所有作文贴在墙报上展出,学生在课间时观摩,交流学习,并评出他们认为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5)布置作业。除了我们年级组统一印发的节节清,各小组之间要合作完成外。根据各小组的实际情况,笔者为各小组设计合作性,自主性,能动性较强的课后作业。如教学中,笔者一般每月都为各小组设计一个主题,如英语书法大赛、阅读大赛等。每月还举行一次小组间的超级英语课本剧比赛,允许学生在课文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更改情节,自编剧本,凡有创意的改动都可以在比赛中加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起到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奖励阶段

1. 检测

检测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更新与运用技能的情况,决不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学中笔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测形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口头检测、书面作业、手工制作、成果展示等。这样,学生在积极活动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教师也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2. 补救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学习效果有优有劣,教师应当要着重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激励话语鼓励;课后耐心辅导;建立三级帮扶小组;制定学习计划等。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各小组的课堂活动情况,为他们制定了课后的活动任务。这样,课堂教学一直延续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3. 小组奖励

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小组教学活动。笔者一般采用口头及运用板报表扬,并在“合作学习小组打分表”的“小组奖励”一栏贴小红旗,同时将其作为每一学期的平时成绩。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检测成绩,笔者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且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对小组共同学习的结果,如一次对话,一组问题的解答,一次练习,一份作业的完成,一次表演等,小组成员接受同样的分数;对于检测成绩,笔者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对于平均成绩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使学生在小组中不仅个人积极上进,而且乐于帮助他人。每周的周周测,每月的月考笔者会张榜公布结果,以便学生随时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其实,露珠虽小,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也可以透过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学习小组的变化,看出高效课堂已经踏上了全新而又有效的课堂改革道路。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建设之探索 篇6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说明要创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必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塑造情感的课堂,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塑造互动的课堂。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固有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学会学习。以下就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提几点方案。

1 充分的课前预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定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理念和“先学后教, 精讲精练”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 同时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的任务, 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一种预备工作, 其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让教师能够更顺利的教学, 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兴趣能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 能够对学习起到推动作用。高效课堂的前提是科学的预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布置好预习的任务。首先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 分出哪些是能够看懂的, 哪些是自己能够理解的;其次是找出预习中看不懂的内容, 并作出记号;最后是对于预习的内容, 把自己的想法, 在课本上记下来。这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都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课堂上, 学生会的就让学生自己讲, 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堂教学重点就放在存疑、学生不理解地方, 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课堂的高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预习问题要有针对性,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做到难易适中, 教师要精心准备、反复斟酌, 才能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 学生不但扫除了课堂学习的障碍;还对知识有了学习兴趣;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各方面就会调整到最佳状态, 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 课前预习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地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优化课堂的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教师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化教学, “以活动促进语言的发展”、“以活动为中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是新课标一直追求的目标。小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 教师一味的认为只有通过游戏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低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设计课堂的时候, 整堂课都是一个游戏接一个游戏, 可以看出教师的苦心, 但是课后却发现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尽人意, 与老师设计游戏的初衷大相径庭, 整堂课的气氛虽然活跃了, 但是教学目的却达不到, 这就使得英语教学仅仅停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初始阶段, 没有落实好双基, 没有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 要把握好一个度。首先要做到适时、适度。英语课堂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游戏来辅助教学的, 在设计课堂环节的时候要把握好, 不能盲从, 并且时间要恰当, 如果过早的出示教具, 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 对教具的使用也要适度, 不能一闪而过, 如果一味的追求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效果, 把课堂演变成展览馆, 必然会舍本求末, 最终影响教学的效果。再次要保持活动的新颖。新颖的游戏和教具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如果在教学的时候经常拿着一个小盒子, 问学生What’s in the box?让学生做猜谜游戏, 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很好奇, 但是教师如果一味的重复, 特别是学生每次都会看到相同的盒子, 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由此可见, 英语课堂不能浮于表面的热闹, 要深入学生的心灵, 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 英语的高效课堂才能建立。

3 建立自主合作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课堂改革的基本形式, 因此小组英语教学中小组建设就显的非常重要。小组内成员之间要坚持尊重、促进、合作、发展的原则, 共同建立小组成员的精神家园。小组的建设要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这样有利于各个小组间公平的竞争。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要独立完成好基础知识的整合和挖掘, 站在学科的高度来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想课本要知识, 善于向课本要能力.善于向课本要思想, 培养学生解题的决心和信心, 稳定学生课堂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在课堂上, 让每个学生充满激情、积极地展示自己,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同学, 提高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充分体现探究性、合作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结语

总之,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长时期的实践、探索, 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及时总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生命的个体, 实现并完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建设英语的高效课堂 篇7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教育政策等内容。教学资源是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主动地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善高效的学习环境。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教学案一体化资料既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学案一体化资料不仅能沟通教与学,还要承担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即引导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和使用,可以正确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案一体化资料建设与使用的优势

1.落实了集体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减轻了教师负担

原来每位教师都要单独备写教案,自己操作,孤军奋战。实施“教学案一体化”后,备课组内的每位教师轮流执笔,共同讨论定稿,以“一人主备,人人参与”的模式构建教学案,是一个集体智慧释放的过程。上完课后,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以便下节课改进。这样既落实了集体备课,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教学案”替代了备课本,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案的使用能使学生的自学或课前预习有章可循,促使学生去读书,了解本课要学的内容,完成有关的练习,真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和听讲,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学得容易,教师讲得得心应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搭建了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以往的教学都要求学生准备作业本、练习册或其他的课外复习资料,而这些复习资料往往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实际,而教学案将上述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可谓“精”而“少”,既省时又高效,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教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激活了枯燥、沉闷的课堂,师生之间和睦共处、教学相长。

三、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原则

在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资料的编写坚持从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出发,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1)从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出发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各省制订的教学要求是英语教学的准绳,离开这三点,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方向。围绕这个原则,教学案编写时强调几个“不要”: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不作要求的不要,繁难偏怪的不要,高考题中基本不出现的不要。这几个“不要”确保了教学案的难度适中,针对性强。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资料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适当的地方留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学习。

(2)从教材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离开了这个载体,教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细心研究,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材无论从词汇、话题、语篇、语法讲解、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独具匠心,用好用足手中的教材是每个教师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因此,在教学案的编写中强调回归教材,紧扣教材,强调对教材中词块句块的积累,强调例句的选用尽量来源于教材,强调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和经典句型在巩固性练习中的变式训练。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案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到课后的巩固反馈都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这一点在一些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教学上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讲解名词性从句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名词、从句了解的基本情况,然后借助例句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储备进行串联,从而由简单到复杂,举一反三,并在语境中触类旁通,最终理解掌握名词性从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用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体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其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料编写上要体现层次性,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于学习并且学有所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案的设计编写上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给学生留有自我反思、提高的空间。

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序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的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学生发展的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得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教学案编写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系统性。从大的方面看,要把三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小的方面看,要把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编写计划。二是内容上的系统性。要以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提升并重。以高一英语为例,教学案的编写内容包括:基本词汇和知识点讲解、语法讲解和训练系列、阅读训练系列、书面表达训练系列、美文欣赏系列、滚动纠错系列、词块句块的积累系列等。基本词汇和知识点学习的内容贯穿授课的始终,阅读训练系列、书面表达训练系列、美文欣赏系列每周一次,滚动纠错系列和词块句块的积累系列每两周一次,语法讲解和训练系列随教材内容的安排进行。因此,只有保证资料编写的系统性,才能提高资料编写和使用的质量。

3. 反馈性原则

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控制论用于教学,把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从而提出反馈教学原则及其一系列教学方法。反馈教学法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及时调控教与学,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馈性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学案的编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精心设计配套的反馈性练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授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把新的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紧密地融为一体,并储存下来,使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充分和完善,并进一步检验学习的效果。反馈性原则的第二个方面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教学案的编写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有教师曾经上过一节完形填空的示范课,该节课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该教师在每篇完形填空题的下面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摘录文中重点的短语和句型,并写下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反馈,如果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也能借鉴采用,并坚持积累下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性原则的第三个方面是指注重收集学生对教学案使用情况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从而及时改进和补充,不断完善编写的内容和形式。

四、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优化与实施

1.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高质量的教学案编写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各校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都非常重视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强调“四定”“五备”和“六统一”。“四定”指的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预先写好发言稿,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要充分讨论研究和补充。“五备”指的是备教学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六统一”指的是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检测反馈。

2. 规范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过程

(1) 教师大量占有资料, 广泛做题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做支撑,教师的前瞻性做引导,也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一名研究者,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试卷,这样,教师在编写时才能具有较强的敏锐性,才能保证编写内容的针对性。教师首先要大量占有资料,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了解高考的命题方向,这样才能在备课和资料的编写过程中做到心中有谱,有的放矢,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精选典型题例,写出初稿

每一份教学案编写之前,首先确定两名主备人(按照传统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老搭一新),由两名主备人在集体备课之前拿出初稿。初稿既要有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有相应的变式训练,还要有典型高考题的分析;既要注意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学重难点,同时还要体现备课人对所涉及词汇和语言点的理解,留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空间。

(3)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后定出二稿

主备人形成初稿后,在集体备课时交由全组教师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采纳集体修改意见后定出二稿。

3.注重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个性化使用

情感——高效英语课堂的纽带 篇8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情感教育铺设温床

对待学生, 教师要以诚相待, 把学生们当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当学生们信任你时, 他们就会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悲伤。遇到事情时, 也就会征求你的意见, 耐心地听从你的建议。在对待学生时, 无论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还是相对困难的学生, 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

同时, 在学生们取得进步时, 教师不要吝啬表扬, 要大张旗鼓地赞扬、鼓励他们, 这样他们会更有信心。一次的成功会推动第二次的成功, 在这样的反复中, 他们在不断地体验中获得乐趣, 从而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逐渐形成。当然, 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们沟通的方式, 表扬会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是, 当他们犯错时, 我们也要及时地指出他们的错误, 如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批评, 他们会有逆反心理, 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对立的情绪。因此, 我们需要适当地给予暗示提醒, 或者与他们进行个别交谈,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自觉自愿地去改正。

二、良好的教师素养让情感课堂拨云见日

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我们需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只有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 才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更有趣的英语知识, 从而为英语课堂情感的有效传递拨去迷雾。为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满怀激情的演绎, 通过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用亲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们的回答, 以专业的眼光去点拨和启迪学生, 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感染下, 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三、创新的教学方法让情感教育生根发芽

1.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给学生们创设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 如:购物、问路、看病, 等等, 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英语、感受英语, 情感被激发了,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高涨, 而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生动、形象。

2. 课文内容, 传递情感

牛津英语教材中, 有许多都是传递正能量的、感性的材料,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及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8A Unit 1中, 单元话题是“最好的朋友”, 在学习时, 学生们慢慢知道了该如何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欣赏别人, 当他们学会这课英文知识以后, 他们的情感也受到了洗礼, 对于他们优良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情感教育, 对于学生们来说, 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挑起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3. 日常交际, 感受语言美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简单的英语口语与学生交流, 这些即兴的英语表达, 可以吸引学生们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 对于创设英语交际氛围, 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它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 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特点, 向学生们呈现语言美, 让他们在学习语言时, 去享受语言美。

四、坚定的学习信心是情感生成的内在保证

英语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们记忆, 还要他们掌握各种语法知识, 可以说英语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 需要学生们有耐心, 有恒心。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他们开始的好奇心已经不能再次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 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 及时地给予心理上的疏导, 帮助他们慢慢地克服困难, 让他们逐步形成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 增强学习的信心, 从而产生积极持久的内在情感。

创设高效英语课堂的策略 篇9

一、教师策略

1. 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 它既是一种观念, 也是一种行动。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语言学习规律,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2. 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

教师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自己的定位, 教师要有一个先期的考虑。

3. 教师要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对高效课堂是必要的。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可以使教师成长得更快, 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高效。

二、学生策略

1. 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设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有一个先期的预设, 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 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和为什么学, 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了解, 就无法确定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2. 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只有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 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 尊重他们的的思想, 才能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面对一个个不同的个体, 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接纳他们, 以积极的态度引领他们。

三、教材策略

1. 站在系统的高度整合教材

系统的高度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始终把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 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事件、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从而研究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以达到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效果。

2. 对于课堂教学要呈现材料的掌握应该

很熟练, 达到脱稿的水准, 这样在巡视、指导, 精讲时才会干净利落, 不出现拖泥带低效

打造简洁高效的英语课堂 篇10

热爱学生,打造情感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伯恩根据实验指出: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中有55%来自面部表情。因此,无论你是喜是忧,都要给学生一副好脸色,使学生的情绪得以正向迁移。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A上课好动,不安静,不主动发言,不主动完成课堂作业。当他有坐立不安倾向时,笔者就弯下腰握握他的手,暗示他坐姿要端正,不失时机地让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及时鼓励并适度表扬,单独辅导他完成课堂作业,力争每堂课都扶助他前进一小步。到三年级下学期,每当笔者课前走进教室,他都会微笑着向笔者问候,渐渐地,他爱上了英语。可见,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无处不在。对工作付诸情感,对学生付诸情感,精彩终将不期而至,收获水到渠成的喜悦。

对学生不要轻易表态,一旦做出决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对坏习惯不能让步,但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注重灵活性和伸缩性,做不露而威之师。多看多听多吸纳,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特长,给每一个学生都搭一座桥,做智慧的魅力之师,为学生留下鲜活的语言、至诚的情感、鲜明的形象、至真的感悟、纯熟的技能和管用的方法。

转变观念,打造互动课堂

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途径,开展体验式、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教师应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在需求。根据学生和教学需要,将学习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以常规活动激发兴趣,以主题活动引领认知,以特色活动拓展深化,学与用相结合,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互动的状态中习得英语。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激发导入,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深入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申探究。根据不同的教育因素和教学因素,点拨结构和难点,点拨学法和课堂学习航向,动态地采用真实的方法,针对学生的真实困难激活已有的知识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简洁高效,打造快乐课堂

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整体把握教材 通读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整套教材,至少通读本年级上下册教材;理解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一条龙体系;确定本学期重难点的内在联系与衔接;合理分配课时;确定检测方式。要根据知识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整合,打破顺序,打破学时的固定框架,引导学生把知识的点、线、面连接起来,使所学知识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

设计求实求新 在编制导学案前,首先要进行教学背景分析,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问题预设等。分析教学内容中的核心语言(知识技能)、话题与功能以及教学内容在本册本课时的位置。分析学生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态度、多数学生的需要和学生建构上的困难。其次,精心设计导学案。这要从教学内容、形式、层次和广度上下功夫,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内在的衔接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specific(具体的)、observable(可观察的)、measurable(可检测的)、achievable(可达成的)。分析教学关键语句,也就是除去background language,剩下的key sentences。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重难点,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和质疑点展开教学,精讲多练。再次,建构新知识应注意:要有启发性;要尽可能地创设English only environment;要注意语言知识和能力运用的真实语境、真实的语用功能和真实的语义表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尽可能多的机会交给尽可能多的学生,使学生实现从enjoyable到motivated的转变;静动结合,实现兴趣与动机并存,事半功倍。最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在字母和语音教学中,可运用Mime、Body writing、Blending、Pronunciation journey等活动;在词汇教学中,可运用Hot seat、Bingo、Running dictation、Chant等活动;在对话和语篇教学中,可运用Jigsaw reading、Story telling、Memory snowball、Discussing等活动。当然,活动必须实用、启迪、便捷。

体验学习快乐 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情感资源,运用激励和竞争机制,多向评价,多层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并把小学英语课堂打造成学生张扬个性、释放活力的舞台。

结束语

教育应该是温暖的,促进的,互动的,目标长远的。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教育中感受温暖,在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体验快乐,在灵活开放的学习竞争中收获自信,在及时有效地激励评价中感受成功,在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全面发展,学生说着、唱着、表演着学,在游戏中学,形成互动、促进、自主地学习,并在自主学习中消化整理,吸收内化,从而实现教师简简单单教英语,学生轻轻松松学英语,共同形成简洁高效的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实施策略 篇11

一.对学生的认同与放心

正如上文提到, 学生到高中为止, 已经学习英语六年左右的时间, 其在自我人格形成上已颇为稳定。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已有知识基础,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认为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性学习, 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其培养兴趣、快乐学习。下面是我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构思。

1.重视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指导

学习和教学需要一定的方法, 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发现。在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通过循序渐进地指导, 让学生自己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学生的角度上讲, 学生需要更新学习观念, 尤其要对自己的学习价值观正确认识。

2.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

一直以来, 为应对考学压力, 教师一般会忽略学生自己究竟想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怎样的知识以及具备何种能力, 往往只会苦读教材教纲, 一切以应对高考为目的而组织教学。但这往往事与愿违, 学生缺乏兴趣, 对课堂没有积极性, 成绩并不理想。我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采取对比教学法, 一个班以学生为本, 要求大家放假回家看一到两部英文电影, 在课上和大家交流电影中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 大家相互讨论, 在讲解相关考试所需内容;另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按照考试大纲讲解。结果虽然前一个班因为一些课上讨论而消耗许多时间, 但在考试中前一个班的成绩却远远超出了第二个班。

二.高中高效课堂教学两大方法

1.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是一方面,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正如近年来一些学霸, 虽然兴趣爱好颇为广泛, 但其各科成绩却依然为人所称道, 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重要体现。我通过优化学习四大流程的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预习阶段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 包括:词汇、对话、课文内容测试题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使其对教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让其在教师讲解中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学习效率。

(2) 设问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深入钻研、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 通过预习和自查环节发现问题, 并提出重点问题, 并结合课文的提示问题和课后练习中的相关问题, 形成课文新内容的理解主线。再通过设问的形式, 对教材深刻挖掘, 这个阶段更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浓厚兴趣。

(3) 解答阶段

在解答阶段,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来对问题进行谈论研究, 交换问题以及对答案进行评判和纠正, 对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进行交换讨论、研究, 教师在这个阶段充当的是一个指导点拨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获取成功的快乐。

2.实施小组学习法

(1)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配任务。

合理分组方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围绕课堂教学任务中具体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 按照兴趣和自然单位组合。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 兴趣一致, 有利于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分配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教师事先准备好设计的任务, 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要求, 先分解任务, 制定出完成任务的程序, 督促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 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调整策略,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这些小任务相继完成时, 教师设计的总任务也迎刃而解。在任务分配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通过小组的合作, 从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目标的最终达成, 需要建立起能够激发小组每一个成员最大的潜力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通过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使得每个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完成目标并更好地督促学习, 通过自身的目标的实现完成集体的目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当好督促作用的角色。

三.总结

上一篇:雾霾防治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