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菊与刀》有感

2024-07-28

读《菊与刀》有感(精选6篇)

读《菊与刀》有感 篇1

读书笔记

——读《菊与刀》有感

一、作者简介

《菊与刀》这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期间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在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任教。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拜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为师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从1936年起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的民族性研究,从而写出了成就最大的著作——《菊与刀》。此外,她还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心理学派。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她得著作除了《菊与刀》外,还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等。

二、全书概述

本书总共分为十三章,作者从任务——研究日本、战争中的日本、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明治维新、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报恩于万

一、情意最难接受、洗刷污名、人情的世界、道德的困境、自我修养、儿童学习以及投降后的日本这十三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模式以及这些运动、意志背后的制约力展开了阐述。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日本人非常重要的思想、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因素,并深切的体会到了日本文化的差异性和其独特性。我历来就相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尽相同的,也正因为它们各有其特色,才能在世界这个文化博物馆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与我们国家隔海相望的日本民族,它的制度和文化居然会与我们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我想我们应该无法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习惯来解释这个民族的文化吧。

在这本中,作者大多通过描写日本人民的日常风俗习惯来展现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但就是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让我更加深刻明了的感受到那种文化差异的震撼力。当然,其中也不乏让我迷惑不解,甚至难以置信的地方。但我明白,从文化人类学或者说民族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同等的去看待每个民族的文化,并且要将自己置于那个文化情境中,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它之所以形成的背景。就像我们中国人对待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时,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相同的现象在外国人眼中,就是十分匪夷所思了。因此,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我尽量努力的避免用自己业已形成的本民族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们的文化内涵,希望这能够让我更形象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心理思维模式。

三、具体观点分析

由于是第一次对日本文化有如此具体的了解,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让我感觉十分的有趣,所以恐怕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因此,就只挑取一些比较重要或者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些现象较之我们的文化都有比较大的差异,通过相互的比较,应该会有更好的收获。

(一)强调精神修炼

日本人都对这样一个观念深信不疑:特殊的修炼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达到最高境界。作者在这里举出了一个例子。二战期间,当老百姓在防空洞中冷得瑟瑟发抖时,大日本体育会就通过广播指挥大家做御寒操,并宣称这一体操不仅可以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而且还可以替代当时极其匮乏的粮食。当然,如果使我们中国的国民,肯定不会相信这个方法的神奇性。但奇怪的是,日本人却极其相信精神修炼的作用。他们认为,食物越是匮乏,越是要采取其他方法来增强体力。他们不会通过昨天的睡眠时间、饮食正常与否以及其他物质因素来判断今天的体力消耗程度。他们认为这是物质主义,根本不关心体力贮存的问题。这似乎与很多民族的文化都不相同。就如我们民族吧,我们常常在看到一个人精神不佳的时候,都会条件反射性的问一句:“是不是昨天没睡好啊?”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通常是根据前一天的睡眠质量来衡量今天的基本精神状况的,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认为这是物质主义。

(二)对天皇的效忠

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是无条件的。二战中的战俘认为天皇和日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天皇的日本就不能称其为日本。天皇是民众宗教生活的中心,是日本民族超宗教的信仰对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不是起实际作用的国家元首,而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因此,对天皇的忠诚必须是一种虔诚的仰慕。在二战期间,日本人都表现出了一种不顾一切只为战争胜利的状态,但当天皇发出停战的诏书时,他们立马就顺从了,而且接受一切的投降后果。这我感到十分的惊讶。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善变”的民族,他们如此的相信天皇,效忠天皇。在我看来,天皇已经超出了一个人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对神的信仰,精神上的寄托。不管是天皇让他们战争,还是让他们投降,日本国民都会无条件的实现他的愿望。这对于我们这些国家来说,真的是难以实现的。

(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因此,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在日本,等级制度被他们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也严格遵循它。在德川时代,维持封建社会安定的两个阶层是武士和农民。农、工、商是庶民,而武士却不是。武士的佩刀不仅是一种装饰,而且还是一种特权阶级的代表,他们有权对庶民使用佩刀。当然,这在很多国家包括我们,都存在过等级制度的时代。但是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在日本,等级制度并不是规定只是同一等级内部才可以通婚,它允许阶级的流动性存在。比如说,富人和武士之间是可以结成婚姻的,富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地位,而武士可以获得财富的支持。因此,日本的贵族和市民几乎不存在任何阶级斗争的痕迹。这相对于我们国家或者欧洲国家是不大相同的。

此外,日本是一个强调礼仪的国家。他们在行使礼仪礼仪时,不仅要考虑等级差别,还要考虑性别、年龄、家庭关系以及过去的交情等等。甚至在在日本家庭中也保有十分繁琐的礼仪,例如妻子要向丈夫鞠躬,走路时要跟在丈夫背后,因为妇女的社会地位比丈夫低;孩子要向父亲鞠躬;弟弟要向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大小都得想哥哥弟弟鞠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妇女的地位也是比较低的。

(四)报恩与情义

在整本书中,最让我搞不清楚的就是有关于报恩和情义这两部分了。作者认为,“恩”是永久长存的债户,“报恩”则是紧张如显得偿还。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却是善行。而情义分为对社会的情义(即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和对名誉的情义(即维护名誉使其不受玷污的责是否任),前者类似契约性的关系,后者则是履行与生俱来的亲属责任。情义与义务有一定的差别,情义包括对姻亲家属所承担的一切义务,而义务则只包括对直接家属负担的义务。关于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也是日本人比较有重要的思维观念之一。作者把报恩的义务分为义务和义理,前者是难以全部报答的恩惠,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义务;后者是只要相等的报答了就可以了,而且有时间限制。义务包括忠、孝以及任务,后者包括对君主的义务、对远亲的义务等。

可能是由于没有亲自去体验国日本的文化,也没怎么接触到关于这个民族的知识,所以这部分让我很难理解。我很难具体的将报恩与情义以及情义两部分区别开来,总觉得这些观念很混乱。就如作者既然认为情义分为对社会的情义和对名誉的情义两部分,为什么在谈到报恩的表中,又将这两部分包含在其中呢?可能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结果,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过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单从书本上的了解,不太能够直观清楚的理解和把握。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作者还谈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行为习惯,像人情的世界、洗刷污名、道德修养以及儿童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日本人比较重要且能够从中体现其思考行为模式的地方,在这里就不细细分析了。

四、结语

总之,日本是一个很特别的民族,不管作者研究它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还是为了学术的目的,都为以后的人类学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者身为一个外国学者,能够如此深刻的抓住日本国民行为和思考方式的模式,实在是很令人钦佩。他在整本书中,列举了很多细小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日本民族的文化,并且还时而将其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使书中的观点较易理解,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读者的负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试着将这些文化与我们的联系起来,以帮助自己去理解它,同时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我开始觉得了解一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且为它们产生的背景和形成因素感到不可思议,因而也更加体会到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 有其历史基础和民族习惯的,我们更应该用平等宽容的眼光去接受它们、研究他们。

读《菊与刀》的思悟 篇2

《菊与刀》是至今为止介绍日本文化的“第一书”。全书通过大量的分析、例证,阐述了日本民族“以刀为图腾的残忍、以菊花为图腾的柔和”这样一种极端美学,在深感惊叹和震撼之余,静下来思考,胜人需要理性,制人需要学习,我们这样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这代从小就喊着“日本鬼子”,骨子里流淌着敌视、仇恨日本的80、90后,我们这支以敢打敢拼闻名于世的革命军队,我们这辈从来没有经历战争洗礼的军人,更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感悟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日本民族“难以报恩于万一”的忠诚思想深入骨髓,感悟日本,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

在日本的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扭曲的报恩思想占据核心主导地位,造就了日本民族绝对的忠诚理念。日本人的忠有4个层次,一是忠皇,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天皇给予的,必须报答给予之恩;二是忠亲,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兄长养育的,必须报答养育之恩;三是忠主,他们认为一切都是领主和上级培养的,必须报答培养之恩;四是忠师,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老师教诲的,必须报答教诲之恩。为了报恩,必须忠诚,他们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在日本,为了忠诚而牺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这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理论原点和精神支柱。这种忠诚思想虽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对于强调忠诚度的人民军队来说,有着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反观有的人在对党忠诚这个问题上嘴上无杂音,心中有问号,乱传乱议小道消息、消极言论;有的理论武装不自觉,对马列主义、创新理论知之不多;有的不信组织信个人,对组织讲官话,对领导讲套话,对老乡讲真话,这些都与革命军人的身份格格不入,也是需要检讨反思的。战胜首先要心胜,只有坚定“三个自信”,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从根本上胜敌一筹、高人一等,保持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二、日本民族“眼中只有强中强”的穷武观念注入血液,感悟日本,就是要聚焦能战胜战

尊重强者、学习强者、想方设法超越强者、敢于向一切强大对手挑战,是日本刀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日本民族的性格基因。这种文化特性让日本人一直处在强烈的危机中,只有变强才能成为主宰他人命运的“刀俎”,才不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崇尚强者、学习强者成了日本民族的生存本能和赢得尊严的基本方式。历史上,日本两次掀起仿效强者的高潮:第一个学习效仿的是中国,隋末唐初开始,日本开始定期派遣天皇的代表出使中国,开始全面学习效仿,因为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二个是欧美列强,19世纪,当日本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再度掀起了学习强者的狂潮,而且他们的学习是彻底的、决绝的,除了天皇的地位不变之外,日本为了变强什么都可以丢掉。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两位“老师”都成了开战的对象,日本民族的尚强哲学由此可见一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日本的民族性格就决定了中日之间不可能“友好地玩耍”,只能是强劲的对手。作为党和人民的钢铁长城,面对习主席“三个高度警惕”的谆谆教导,面对中日之间岛屿纷争的复杂严峻形势,必须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练强肌肉,练精本事,才能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成为日本人所尊崇的强者。

三、日本民族“精神超脱于肉体”的自我牺牲融入文化,感悟日本,就是要培育血性虎气

日本的神教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日本人能够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具有冒险精神,甚至毫不犹豫赌上国家命运,冒险成功则偷天换日,民族主义犹如打了鸡血,使全民陷入疯狂。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問题:一次空战后,日军一名飞行中队长成功驾机返航,并将战果向指挥官作了报告,随即扑倒在地死亡。当在场的日本军人检查尸体时,发现已经冰凉僵硬。从科学的角度看,刚刚死亡的人不可能身体冰冷,纯属无稽之谈。但日本人深信无疑这是“奇迹般的事实”,因为他们相信灵魂是能够被训练出来的。这就不难解释日本军人如果战败,就会毫不犹豫剖腹谢罪,因为他们相信精神超于一切。我们在摒弃这种极端愚昧行为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少数官兵对我军“钢少气多”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不够,训练怕苦、工作怕累,有当和平兵、和平官的“积习”,如果这样下去,真有一天和日本短兵相接,是很难续写先辈先烈辉煌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持在训练中锤炼,在实践中锻造,在养成中砥砺革命军人应有的精气神,培养“两不怕”“硬骨头”和“三个绝对”的军人血性,自觉做到平时“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战时“只要一口气,就会敢冲锋”。

《菊与刀》读书感受 篇3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日本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菊与刀》读书笔记 篇4

我对日本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想起来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我不禁想起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日本人的恨之切应该是深入骨髓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即使是日本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初中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日本人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正是他们这种善于学习的态度才得以让他们发达到今天这等程度。她也曾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读了《菊与刀》这本书之后我全面地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

小小岛国,资源匮乏,却能掀起两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却能迅速崛起,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必有过人之处。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要点有三:

一、崇强精神

"崇强"的意思就是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学习能力强 是一个非常崇拜强者的民族。

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应该是地球人民共同的心理习惯。但真正将这种心态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且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应该是日本人。

日本人对强者的`膜拜已经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地步,甚至不论对方是否自己的敌对一方。

李氏唐朝强盛,日本人学习,美国大兵强悍,日本人学习……

日本人对来自中国的孙中山,李小龙也持有很强烈的崇强心理。丝毫不理会李小龙在全球银幕上将日本人揍得死去活来,李小龙的大徒弟就是一个日本人木村武之。

日本人的这种崇强精神完全抛开彼此立场,只要对方是强者,就表示尊重和学习。

某种程度看来,在日本人的心里,没有真正的对错成败,只有强弱之分!只要是强者,都崇拜,尊重,并且学习!

在这种强大的崇强精神感召之下,日本人会不断向强者看齐,学习,使得自身不断进步。崇强心理的背后,还带有很明显的要么不学,要学,就向最强者看齐的潜在意识。 日本人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崇强精神驱动之下,不断的学习领先知识和技能,使得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屹立世界强国之林的。

二、团队精神

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竞争,从长远角度而言,都是团队的竞争。

最坚固的城堡,最高明的攻击是从内部开始的。 群体竞争的道理亦是如此。

一个组织,无论强弱,如果内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会使得个体力量处于高度集结的局面,从而爆发出最强的竞争力量。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是颇为突出的。

一句比较知名而颇具戏弄色彩的话语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三条虫。我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但国人喜好窝里斗的习性,却是甚为显著的。

就我所见,很多中国企业在内耗方面消耗不少竞争潜能,颇为可惜。

如果一个组织团队,能真正做到团队一致,朝着目标,劲往一处使,爆发出来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但是实践中,往往并非如此,值得我们深思,学习,进取,引以为鉴。

三、专业精神

日本人的专业精神非常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著名的住友财团,即使对于招聘一名普通的电工人员,要求也非常专业。首先需要具备三年电工的从业资质,然后经筛选,进入住友,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电工知识学习,经考试及格之后,方才正式上岗,担任电工工作。 在住友,即使对于拧保险丝这样细致的工作也有非常专业的规定。保险丝的长度必须为八厘米,中间对接光源,先向左边拧三次,然后向右边拧三次。如此,八厘米长的保险丝刚好拧完,不多不少。这,就是专业。

反思我们日常管理和接触的中国企业,与这种专业精神相差极大。

当我们对事物的专业型高强度强调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对事物本身的细节会进行深入的把握和研究,从而使得事物更加专业,更加优秀。

专业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强大的钻研精神,用心态度。

强悍的钻研精神和用心态度,则是成就伟大事业,将事物推高到淋漓尽致的唯一态度。

按此,不难解析,为何日本的工业科技如此发达和领先。 我们应该相信专业。

写下上面的文字,并非强调所有的日本企业都是绝对优秀的。树大有枯枝,日本一定也有非常糟糕的企业,但他们绝对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

菊与刀读书报告 篇5

——极端的矛盾统一体 班级:行政管理三班姓名:张耀学号:20134843

一、摘要: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本书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它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虽然很多日本学者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但在1951年此书已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在上世纪60年代已重印近40次。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与对日本的态度,首先需要对其民族性格与文化模式有深入的研究,《菊与刀》在提供参考上,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二、关键词:菊刀忠情义 耻感文化等级制度日本人性

三、正文:

(一)引言

《菊与刀》是一本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特性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日本人、社会、乃至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对以前许多对日本人许多行为的不理解转化为了理解,书中对日本人的描述,生性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让我感觉确实如此,很多时候日本人对一些事件的处理方式就完全体现出他们这样的性格,例如在清朝时中国皇帝无法接受来自西方的新事物,导致闭关锁国,落后于其他国家;日本却可以在保留原有精神文明的情况下,坚持明治维新,学习新的技术与文明,让其他国家警惕。这就是他们区别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矛盾性格和双重性文化。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我觉得如果想要了解日本文化,这本书绝对是首选。

(二)内容综述

1、作者简介

本尼迪克特,美国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现代人类的开创者之

一、美国人类学之父法兰兹的影响,和爱德华共同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与关注。

2、本书结构

第一章 研究课题----日本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第九章 人情的领域

第三章 各守本位 第十章 德行的困境

第四章 明治维新第十一章 修养

第五章 历史和世界的负债者.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六章 万分之一的偿还第十三章 降服后的日本人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偿报

3、写作背景

二战后,美国为制定对日政策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女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写出《菊与刀》一书。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日本及日本人后所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还参考了大量的书刊以及日本文学和电影,得出了日本政府会投降并且要保留天皇、利用日本原有的行政机构统治日本的结论。

4、书中观点摘要

(1)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就不会结束,日本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斗。万国均应在国际等级结构中确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统一世界。日本对等级制绝对信任和依赖,同时认为精神必将

战胜物质。

(2)日本人对天皇无条件的忠诚,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刻刻记念着天皇所赐的恩惠,他就不能为国家、生命、身边的大小事件而感到欣慰。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一个人的最大债主,就是他的最高上司。在不同的时代,这种人曾是地方主君、封建领主、将军;今天则是天皇。

(3)日本的性格,大概来自人类最深重的一种自卑感。不论表现为武士的强毅、冷静、自制,或表现为军事侵略的凶残顽恶,或表现为经济掠夺的嚣张跋扈,皆为其深重的自卑感之表现。在这一点上,一个国家与一个人是一样的。一个人的自卑感来自肉体上的或心理上的残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卑感,则是来自地理上的或历史上的诸多因素。

总之,日本人对等级制、忠、孝、情义等遵守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四、我的认识:

日本人重视精神信念,因此产生了武士道精神,对待战争,也相信精神会带来胜利,一旦被俘,要么剖腹自杀,要么变成完全倒戈的叛徒;日本的等级制度森严,但没有人会去打破它;对他们来说,依据等级制度做的行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日本人生活的等级制度就像表现在家庭之中一样彻底。在日本封建社会具有复杂的层化组织,各人的地位都是依世袭而决定。而像中国一样存在的暴动与起义,日本却有着不同的作法。因为他们接受这种等级制度,所以他们的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而是为了其它如尽忠、为了让日本更强大等原因。本等级制度的另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日本人民对天皇的态度。日本人眼中的“情义”,不同于任何国家,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日本人厌恶竞争却又争强好斗,服从强者。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许多都是别人深入理解的,例如耻感文化,耻感文化的罪恶感来自于恶行彰显于天下之后的极度羞耻,它只关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恶行,如果没有人知道,那么人们并不会因为自身的恶行而感到困扰。

日本人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历史的负恩者,日本人对天皇绝对的忠诚;他们把对天皇的恩泛化到整个社会结构中,将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理解成受恩和报恩的关系。这种对天皇的信仰,不仅是长期的等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也使等级制度更为明确化。这样,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角色,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恩情,使得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毫无怨言,实际上也就从社会心理层面阐释了等级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日本式的报恩,要像“义务”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忠”,给父母报恩 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中,情义和忠诚往往是协调统一的,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忠诚的。但是在日本,“情义”和“忠诚”准则是互相独立的,这两者并没有成功整合融为一体,而始终各行其是。这主要是与日本人对情义的理解的独特性,日本人所理解的情义是指自己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有一种为名誉而生的情怀在里面。日本人的“忠诚”既对上级组织和长辈及有恩者的一种坚贞不渝的道德取向。这种强烈的忠诚意识,使得他们认为在忠诚面前,甚至于正义与非正义都不重要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觉得忠诚更能维护他们的荣誉,他们也会做出违反情义的事。从情义和忠诚这个角度,日本文化中的矛盾性就可见一斑了。

耻感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日本人的耻辱都是来自他人的评判,只要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或者让他受辱,日本人就会杀人或者自杀。日本人认为不遵守明确规定的各种善行标志,不能平衡各种义务或者不能预见到偶然性的失误,都是耻辱。这就是本尼迪克特所说的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这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是不同的。“耻感文化”还带给日本人一项性格特征,即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更甚于自我评价。这种特征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人为了名誉的行为经常“不想为而不得不为”,这也形成了这个民族自重,认真,严谨的特点。

五、结语:

正是日本人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下形成了矛盾的性格表现,从而造就了他们看似矛盾的种种行为,亦即这种矛盾的性格组成了大和民族这一个统一体在世界的一角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因此,当你读过此书你就会明白这个不同寻常的民族的种种行为中所隐藏着的深层缘由。

非常感谢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给了我阅读此书的机会,这本书也的确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使我对日本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对以前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有了相对的理解。作为一名中国人,有必要对自己的劲敌多些了解,从而加强防范意识。

鸣谢侯飞老师的贵荐!

从《菊与刀》看日本耻感文化 篇6

摘要:从文化与语言活动的角度出发,结合《菊与刀》一书,探讨日本的耻文化。

关键词:文化“间”耻感文化

1文化和语言活动

1.1“文化”这个词包含着不同的意思和使用方法。很多人认为“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与音乐、绘画、文学等人类的艺术活动相关联的。此外,也有不少人从“文化国家”、“文化人”、“文化式生活”等词语出发,把“文化”一词定义为具有某种高雅意义的词语。今天,“文化”一词已经成为汜滥的流行语,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以及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文化”,是指在某个人类群体中特有的,传承万代的活动行为及思维模式。将文化这样进行理解如今在语言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已经是一种常识。比如说,日本人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代表“自己”的意思:与此相反,很多的欧美人会用大拇指对着自己的胸脯来代指“自己”。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明了文化的差异。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一种概念,它具体指的是排除了支配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中的各种本能的、天生的东西而得到的传承性很强的社会社的强制习惯部分。

人类的语言行为的大部分都符合此“文化”的定义,人类出生时只会哭泣,随着人的成长,逐渐会说话了。而且具体说哪种语言,采用怎样的语言模式,又取存于他周边的人群。因此,语言是一种文化,此外,如何认清作为文化的语言与除去语言之外的文化的关系非常必要。

1.2经常会听到把日本文化叫作耻文化,对于日语水平一般的我来说感到一种异样。在阅读金田一春彦的这篇文章之时,脑子里想得是如果能对此进行探究一番,会是一次不错的学习。因此,在此想从现今正在学习的文化与语言活动的角度出发,尝试展开这一话题。如果能够在结束与之相关的分析时,结出一些有意义的发现那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2从日语中所见的日本人的“间”意识

2.1日语中“间”一词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不能测量,难于把握的概念。但是又能感受到一种日本人式的感觉。舞伎里,在台词与台词的空隙当中无言的时间也许会使我们觉得太长了。会有不安的感觉。但是,那无疑是日本传统艺术的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只有在日本人的思想深处,“间”这一意识得以不断成长发育,日本文学中的和歌和俳谐等、日本艺术的能和茶道等才能形成。原本日语中所包含的“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间”存在于日本人的生活与艺术中,形成了日本人的精神构造。

2.2对日本人来说,“不要造成耻辱”是约束每天的行动的基本精神。反映这一精神的和耻辱感相关的词语很多。比如说,某个日本人在百货商店见到了一个关系一般的熟人,会进行例排的日式寒暄,问问最近怎样,家人最近都好吧之类的。并会客套地邀请什么时候有空来家里坐坐。如此寒喧一番,就道别了。然后在乘电梯上去上一层去买东西时,又见到了刚刚道别的熟人。那时,就不会再进行象刚才那样的寒暄了。如果再在之后,在地下的特卖场买东西,进入洗手间等地方时,再见到同一个人的话,双方就好像不认识的人一样了。金田一春彦还在教科书上列举了另一个例子,他指出如果是美国人的话,那样的场合的表现应该会和日本人截然不同。美国人人基本没有“间”的意识。对于日本人的“间”意识几乎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这种语言活动,也就很难理解了。

3耻感文化

3.1从日本人思想深层去捕捉耻文化的是《菊与刀》的作者露丝·贝聂迪库多,她在1774年6月被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要写本以美国打败日本进行占颔统治为目的的纪实著作.在此期间的数十年,一直有误解日本耻文化的论说。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日本文化是耻的文化,耻的文化也就是日本文化。换言之,就是并不能理解把日本文化当作完全不同的耻文化存在。贝聂迪库多把全世界的多数文化分为两种:一种为耻文化:另一种为罪文化。有些错误的论说甚至会把耻文化解释成为由耻而生的文化;或者是被耻所支配的文化,更甚者为对耻很敏感的文化。这些全都是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菊与刀》这本书而产生的误解,这也是因为没能充分把握《菊与刀》的内涵,而简单地用“耻文化”这一词,并自认十分理解而造成的后果。贝聂迪库多是进行文化的研究,而不是进行耻的研究。在她所说的“耻文化”当中,“耻”与“罪”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附带于各种文化的一种符号而己。在对耻文化的误解中,大部分是建立在把只不过是一种符合的耻当成于超越文化存在的本质的错误理解上。虽然贝聂迪库多所说的耻文化与耻存在着无可争议的关系。但是不能混淆的是,并不是首先有耻的产生再由此产生耻文化。耻文化的出发点,别有所在,在其发展之时,由此产生“罪”,而且容易产生“耻”。

3.2在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当中,常常认为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相反,如果无视他人的判断,以自己为中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有悖常理的。比如说,在不能判断是否在下雨的时间,对于打不打伞犹豫不决之时,突然看见身旁有打着伞的人走过,那时,即使不打伞也好,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更不会被别人的行为所操控。即使如此,很多日本人还是认为采取和别人同样的行为比较合适,不会做出和旁人不一致的行动来。这样一来,所谓的耻文化,应该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常信赖耻的文化。

4耻感文化与个体文化的过渡

4.1在电车中,席地而坐的年轻人:拼命争抢座位的中年妇女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讲手机的中老年男人。把文化理解成一种个人的羞辱,很有日本特点。但是战后的日本人,逐渐远离甚至想去除这种过时的东西。这可以说是一种国际化的、进步的做法,想着法治国家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的想法也非常危险。因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以前的一些“道德”、“伦理”、“体贴”、“善良”等这些行为准则也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普遍会认为最成熟,最简单,最优秀的是日本传统中的耻文化。

4.2在西欧文化当中,近代建筑起了神、真实、对绝对物品的“罪与罚”,市民社会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世界。日本是通过相对的,相互监视的“耻”一词来表达的。耻文化是一个相对性的文化,因为它也是一种只有对手存在,与人与人的关系存在才会有存在意义的文化,所以是一种没有自己与对手,与周围人的交流的话就无法成立的文化。自我主义并不是舍弃了耻的东西,必须考虑到耻文化与个体文化的过渡性作用,不要忘记这一耻文化。

参考文献:

[1]露丝·贝聂迪库多《菊与刀》

[2降]木孝夫.《词语和文化》

上一篇:进出口代理公司简介下一篇:2018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