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信息平台(共8篇)
司法信息平台 篇1
关于统一使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 报送人民调解工作和司法所工作统计报表的通知
各县司法局,海螺沟管理局: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行政信息统计报送工作,促进信息统计报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及时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情况,省司法厅印发了《关于启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平台的通知》(川司法办发
[2010]257号),决定于今年年底正式启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网上管理平台,开展基层工作统计年报网上填报工作。现将相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基层司法行政信息统计平台使用说明
该平台依托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网站建立,利用互联网运行,各级司法行政机可以通过宽带、电话线、无线拨号等方式接入因特网,输入平台网址:(也可以直接输入网址http://tongji.rmtj.org.cn/)即可登录。打开平台后,会出现两个连接,分别指向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网页和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网页。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网页主要包括涉及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司法部关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部署、决策、会议,各地开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信息统计报送系统等。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网页主要包括协会简介、章程、内设机构、理事会名单,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法规库,调解典型案例,调解方法技巧,各地调解经验,调解模范人物介绍,调解立法情况,国外调解工作介绍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进入平台后,可以根据需要了解查询相关信息,咨询政策,交流工作。
该统计系统由6张统计报表组成,其中人民调解工作2张表,司法所工作2张表,社区矫正工作2张表,人民调解案件情况统计表、社区矫正表位月表,其余为季报表。对于州局要求报送的各类报表,仍按照要求及时报送。
二、基层信息统计报表的使用说明
1、用户权限。该信息系统分为乡、县、市、省、中央五级,每级用户可以登录本级管理系统并查看本辖区内全部下级管理系统。
2、今年,全省已实行社区矫正统计报表网上报送,各县都已使用该平台报送社区矫正工作报表,请各县继续使用原用户设置,报送人民调解工作和司法所工作表。
三、基层信息统计报送系统的使用要求
1、各县司法局要明确专人负责网上管理平台使用工作。
2、请各县级用户在11月30日前使用信息统计报送系统。没有设置乡镇级用户的,在该系统的下级“用户管理”栏目中为辖区内乡镇级用户设置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并通知乡镇级用户在12月底前启用该平台。
3、11月至12月为平台试运行阶段,请各县级用户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组织辖区内乡镇司法所进行网上信息报送。如下一级用户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可暂时向上一级用户报送纸质报表,由上一级用户代为实现网上填报。
4、人民调解统计报表是根据《人民调解法》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请指导各乡镇按照新的统计项目认真填报。
5、有关信息统计报送系统使用方法可参见“系统帮助”栏目。
平台试用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可与北京中和志远公司联系,联系人:高江;联系电话:(010)82865246-8005。
平台使用过程中有关意见建议请与州局基层科联系。联系人:张旭电话:2812148
甘孜州司法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送:省司法厅基层处
发:各县司法局海管局
司法信息平台 篇2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平台搭建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新型信息化校园的建设,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实现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对于部分司法职业院校来说,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加大发展的力度。
1.1先进教学与学习理论指导的缺乏。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需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够实现, 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下功夫。在现实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呈现学习资源上依旧以教的理念为主, 只是将教案、课件移动到了教学平台上, 没有体现教学资源的优势。杨桂林在《教育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中认为应用问题的产生结果主要归因于教师自身教学观念陈旧与应用教学资源备课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
1.2职业院校特色教学资源的缺少。当前司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 主要以案例教学资源为主, 像操作技能练习、动手实验实训资源相对较少。如现有的慕课资源、万方数据资源、部分精品课程资源等, 主要也是以呈现文本、视频、课件、素材等传统的资源为主, 因此教学资源缺少服务于操作技能练习、动手实验实训的实践操作资源, 而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实操演示的资源几乎没有开发。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司法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现在许多司法职业院校都在尝试利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更多的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 因为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使用上更具有便捷性[1,2]。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效益, 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开发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司法职业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势在必行。
2.2有利于推进司法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随着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将会更新现代化教学理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开发具有司法院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当然要发挥这些教学资源的作用, 还需要做好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技术的支撑, 从而推进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3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加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认知, 学校需要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平台[3]。资源平台可以提供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的丰富、优质教学资源, 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等。教师结合平台开展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 让学生利用资源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内容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是以媒体素材、试题、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等六大类资源作为建设的主要内容。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就体现在资源库的建设[4]。在这里我们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情况, 探索符合司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规律的高效教育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教学试题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库、专业建设资源库、虚拟实验实训系统、专题教育学习网站、数字图书教育资源等 (如图1) 。
3.1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其中多媒体素材库是为了方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制作而建立的。常见的媒体素材主要包含文本类、图形 (图像) 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等五类素材。当然除了按照这五类来分别存储外, 还要发挥强大的检索功能, 设计多个查询的方式, 按照学科素材、课程素材等进行有效查询, 便于使用。多媒体课件库主要是用于存放课件模板、精美多媒体课件以及系统化多媒体课件。定期收集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形成系统化的多媒体课件资源。
3.2教学试题资源库。学校在教务部门的大力倡导下, 正在不断实现教学考试的教考分离制度。已经让专业科教师出了大量的试题资源, 这些试题资源将形成教学试题资源库, 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内容检查和期中、期末考试。教学试题资源库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可以进行合理的分类, 也便于使用时候的方便。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教学试题资源网络化, 一是方便学生的随时随地的学习使用, 二是对于试题出卷也可以随机产生, 真正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
3.3优质课程资源库。目前学校各个专业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特色优质课程, 优质课程包含了课程的大纲、教学内容、教案设计、网络课件、案例资料、微课资料等[5,6]。这些优质课程在各个专业建设的基础上, 通过资源库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专业课程系列教学资源库, 将进一步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3.4专业建设资源库。汲取高职示范类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 职业院校要构建优质、规范、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 结合专业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 设置专业培养的目标与计划、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资源、评价考核方法等, 形成以模块化方式建设教学资源, 这既满足院校专业建设的要求, 也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应该包含专业建设的许多内容, 要规范专业教学要求, 形成流程化的建设体系, 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有利于专业建设的发展。
3.5虚拟实验实训资源。虚拟实验实训资源是根据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物实验的原理, 利用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上构建虚拟的实验环境, 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 通过逼真的画面实现人机交互完成虚拟实验。虚拟实验资源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应的实验系统, 成为高职网络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电工电子虚拟实验系统、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等。司法职业院校数字化的特色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模拟或仿真实训室以及各种教学软件来实现。
3.6专题教育学习资源。专题教育学习资源是指在网络学习平台下, 结合专业或者行业发展的前沿问题, 形成一个专业学习活动。该学习资源可以建成融合到校园网, 结合学校开展的“桃李提优计划”, 作为每个指导教师其实都可以制作一个专题学习站点, 把要学习的内容、课件、视频等资源放在网络上, 同时网络上可以定期布置相关的作业, 并进行一定的讨论和交流。
3.7数字图书学习资源。数字图书学习资源涉及电子图书、电子杂志及其他电子类文献和资料等。院校可以建立手机APP, 让学习者在手机上就能进行对学习资料的查阅和检索, 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和电子阅览等多种途径向在校师生提供电子图书资源信息服务, 如学校订阅的万方数据库资源等。
四、教学资源的平台开发
在各种资源库建设完成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教学资源, 就需要我们搭建教学资源 (库) 的应用平台, 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网络化教育教学平台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网络学习氛围, 所以在平台的开发上要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分解, 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实施项目化教学, 基于项目的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而设计不同的形式, 我们提出了一种结构清晰的项目化学习模块 (如图2) 。
4.1教师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网络学习课程的管理, 主要功能有:
4.1.1项目课程设置: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项目化的学习任务, 并对项目学习任务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有效管理。可以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库中的内容, 建立各个学习项目内容的子内容, 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分解, 以便学生选择。
4.1.2教学资源管理:教师把学习资源按照教学资源库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及管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需要的案例、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4.1.3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及时查阅学生所提交作业的情况, 并对作业进行批改, 把批改意见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及时修正。同时教师对课程成绩进行最终评定, 实行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作业的综合。
4.2学生学习模块。该模块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项目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功能有:
4.2.1项目内容选择: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 根据教师事先设置的项目学习内容、资源进行选择, 领取学习任务, 同时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加入学习小组。
4.2.2项目资源获取:学生结合学习要求, 下载项目课程的课件、电子教案、视频资料等各种项目教学资源, 用于项目课程的学习。
4.2.3项目作业提交: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 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 按照作业提交的时间等规定在网络上进行作业提交。对于提交后教师批改的作业及时进行修正, 保证整个作业的顺利完成。
4.3师生交互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论坛、在线答疑等网络交流方式, 让师生之间及时进行沟通, 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4.3.1交流学习论坛:师生对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讨论, 对于项目学习中的困难、收获进行交流探讨, 可以结合QQ群等其他交流平台来实现。
4.3.2在线答疑平台:在作业提交区结合作业的反馈情况, 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在线答疑, 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4.3.3在线调查平台:教师根据项目课程学习的具体情况, 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对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指导进行客观评价, 以促使师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五、总结
《司法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司法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建设, 如期完成全国职业教育刑事执行专业、法律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 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到2020年实现骨干专业和核心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可见重视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当前司法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教学资源建设的不断深入, 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逐步成熟, 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就需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资源网络化、集成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江忠宏, 王清.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学理论, 2013 (2) .
[2]於文刚, 于春玲.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4 (2) .
[3]吴桂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 (11) .
[4]熊百姝.网络环境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构建与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
[5]王凤基.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3) .
司法信息平台 篇3
关键词:P2P 网络借贷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这个三方构造中,一个“P”代表出借人(投资人),“2”就是互联网的平台方,另一个“P”代表借款人(用资人),借款人通过平台提交借款需求,平台进行审核后发布借款标,出借人再进行投标。在原初的模式中,平台只是担任纯中介角色,并不参与到借贷的资金交易中,对于借款人逾期造成贷款人的损失,平台也不给予垫付。
自2005年以来,以Zopa、Lending Club、Prosper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欧美兴起,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2007年8月,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并正式运营,随后P2P网贷平台在国内快速兴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截止2015年11月底,全国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769家,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4005.43亿元。然而,一方面是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却是杂草丛生,据网贷之家统计,截止2015年11月底,全国P2P问题平台已达到1175家,占全部平台数量的31.18%,这些问题平台的表征为提现困难、跑路、涉嫌非法集资等。尤其是2015年12月初,某著名网贷平台因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公安机关调查,引起了行业巨震。吕某及其“发展创投”平台也仅是上述问题平台的一个缩影而已。因此,P2P网贷平台是否需要纳入到刑事规制范畴,如何有效打击异化的P2P以保障正常的P2P的有序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P2P网贷平台最易触发的刑事风险
P2P网贷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关政策的不明确、法律的空白、监管的缺失都使得这个新兴行业风险日益累积。美国学者Weiss就指出,在网络借贷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业务的规范程度却未有明显提高,并陆续暴露出许多风险和问题,如何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网贷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P2P网络借贷这种微型金融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1]在国内,学界对于P2P网贷行业存在的风险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有学者认为,P2P网络借贷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资金安全缺乏保障;二是资金的真实意图无法验证;三是个人信息可能泄露;四是缺乏对P2P借贷平台的有效监管。[2]还有学者认为,P2P网贷平台中由于对借款人款项用途的不限制,贷款人存款意图的不确定等易导致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借款人违法、贷款人违约等可能性,因此,借款人、贷款人和担保方都存在风险。[3]在众多风险中,应当特别注重P2P网贷的刑事风险。实践中表现为:擅自开展“自融”业务,假借P2P名义骗取资金后“跑路”、故意泄露用户信息、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或者挪用客户资金、为违法犯罪提供洗钱服务等。在这些刑事风险中,最易触发的便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该罪也是集资诈骗罪等犯罪的基础罪名,因此判断P2P网贷的刑事风险应当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谈起。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存在的正当性根据
《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随着近年来民间融资行为的活跃,对于该条规定存在的正当性依据有人提出质疑,一种典型的观点就是认为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具有合法性,可由民商法调整,无需刑法介入。[4]本文认为,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从域外的立法例来看,对于未经批准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也是有禁止性规定的。比如日本《关于取缔接受出资、存款及利息等的法律》(以下简称《出资法》)第1条规定:“任何人不得以向不特定且多数人明示或暗示日后会全额或高于全额退还出资的方式收取出资金。”第2条规定:“除其他法律特别规定的能够从事吸收存款业务者外,任何人均不得从事吸收存款的业务。本条中的存款是指从不特定且多数人处收受金钱,收受定期或不定期的存款。”[5]可见,存款业务具有专属性,未经批准从事该业务的具有非法性。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保护的法益是什么?一种时髦的观点认为,设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就是为了保护现有银行的垄断利益,这种观点在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中颇有市场。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刑法规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是为了维护稳定、有序的金融秩序,更深层次的考虑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三方面。一是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联动性与自我传播性,个别和部分机构的微观的金融风险可能会在某一区域凸显并逐渐累积、传播和扩散,进而形成区域性风险。一旦区域性风险突破可控边界进行跨区域传播时,就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的风险,进而衍变成金融危机。单就非法集资活动的个案来说,很难与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相连,但是大量非法集资活动频发所引发的累积风险以及引起的次生危害(如群体性事件等)的确不能排除有导致区域性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技术—经济发展的风险后果的扩张,使得它们在政治上中性化的构想崩溃了,而带有法律的、伦理的和民主的评价,政府的监控机构和媒体等公共领域开始介入企业管理的‘神秘区域’。”[6]正是如此,中央多次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刑法来规制民间融资领域,正是体现了对于这种不被容许的风险的管控。二是大规模融资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设置严格的金融中介市场准入制度,配套以严格的监管制度,并不仅仅为了控制市场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信用风险。以设立“资金池”或者“自融”的方式吸收存款的P2P网贷企业,业已成为了实际上的商业银行。在其缺乏商业银行那样丰富的盈利业务及完善的风控措施的情况下,仅靠吸收存款来维持对投资人的还本付息,当资金流动性异常并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时,必然会爆发大规模的信用风险,最终损害的还是投资人的利益。三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7]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选择,故常常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具体到P2P网贷行业,一些平台以欺诈宣传和承诺高额回报的方式吸收资金,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导致投资人人云亦云地选择标有高利率但实际上却是高风险甚至是违规的平台,相反合规、稳步发展的平台却遭到了排挤。道德风险(moral risk)是指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他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一些P2P网贷平台吸收资金后的使用完全不受监管,有可能被隐匿转移甚至被肆意挥霍。综上,当不受管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累积的风险达到值得刑罚处罚时,就必须将此类行为犯罪化,为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法益。
三、P2P网贷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定性选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理非法集资案件的解释》)第1条第1款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予以了明确:“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理论界一般将上述四个要件概括为“四性”,即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也需要从这四个特性上判断。
本案中,吕某以互联网平台的方式进行宣传,显然符合“公开性”特征;其承诺对投资人以月息3%-4%的高息回报,并以关联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造成本金利息有保障的假象,显然符合“利诱性”特征;其针对的对象并非特定的合格投资者,而是面向不特定的公众,显然符合“社会性”特征。本案关键在于考察其行为是否具有“非法性”。本文认为,对于“非法性”要件,应当从重视形式要件即是否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转变为重视实质要件即是否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目前,P2P网贷企业采取的是登记注册制而非核准制,相关企业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无需通过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批准,因此其运营的合规性与否要看是否违反了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这里的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金融管理法律规定不是单指某一个具体的法律,而是一个法律体系;二是非法集资违反的是融资管理法律规定,而不能是其他法律规定;三是只有融资管理法律规定明确禁止的吸收资金行为才有非法性。[8]根据《商业银行法》第81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1年修订的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4条规定:“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此外,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有四条红线不能逾越: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9]从上述规定来看,吕某为吸收公众资金而设立某投资公司,且公司成立后一直通过“发展创投”的平台吸收公众资金,其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别无二致,业已脱离了平台的中介性质,属于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的行为,具备了“非法性”的特征。综合上述分析,吕某已经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且系个人犯罪。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在吕某通过P2P网贷平台吸收公众资金时,多次采用了虚假的手段和诈骗的方法,且吸收来的人民币9000万元未用于宣传的项目而是投资到某地产公司,其行为在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础上,是否还涉及构成集资诈骗罪呢?
《审理非法集资案件的解释》第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注: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可见,成立集资诈骗罪的两个必要要件为:使用诈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司法实践中,违规的P2P网贷企业常常采用以下诈骗的方法吸收资金。一是营造公司具有实力的假象。有的网贷企业虚报注册资本、不惜重金通过媒体广告大肆宣传使投资人觉得企业实力雄厚;有的网贷企业与大型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关系密切,使投资人产生“家业这么大,反正跑不掉”的错觉。二是高息利诱。本案中,吕某以3%-4%的月息高额回报诱使投资人投资即属于此类。且不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经济坚守5%左右的年利率已属不易,何谈回报给投资人至少36%-48%的年利率,单说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上,这样的利息约定条款也是无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显然吕某宣传的利息已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从法理上来说,投资人取得上述利息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三是使用虚假的担保。为骗取借款人的信任,P2P网贷平台一般会引进第三方担保机构,但不少平台选择的担保公司不是子虚乌有的公司就是该平台的关联企业。本案中,为“发展创投”网贷平台担保的某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吕某,由这样的“一家人”的企业进行担保,这样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谓是毫无用处,一旦网贷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时,担保公司也根本无法承担担保责任,受损失的必定还是投资人。四是编造虚假借款标。一些P2P网贷平台为了冲高成交规模或者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不惜捏造各种借款理由,设立虚假投资标,以重复抵押甚至虚假的抵押物获得投资人信任。本案中,吕某在半年中陆续虚构了34个借款人,并利用上述身份大量发布假标,资金流向“发展创投”平台操控者本身,形成“资金池”后将资金用作房产投资,这也是吕某“拆东墙补西墙”的“救赎”手段。综上,吕某的上述行为完全符合“使用诈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要件。下一个问题是,吕某是否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件。
与典型的吸钱跑路的“庞氏骗局”不同,一些P2P网贷平台吸收资金后未将资金款项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用于其他项目的经营、个人消费、还债等,在经济形势较好时期尚能正常还本付息,但当经济形势严峻时就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最终无法还本付息的情形。本案中吕某将平台吸收的人民币9000万元的资金均投资到某地产公司,显然与宣传的借款事项是不符的,那么能否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呢?有观点认为,只要是平台未按照合同约定将资金投入到事先宣传的项目上,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一种诈骗行为,就应当构成集资诈骗罪。本文不赞成这一观点。一是上述观点过于简单,且未区分生活意义上的“诈骗”和对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的“诈骗”的区别。二是要防止客观归罪。对于集资款未投入宣传时的经营项目而是投入其他实业项目经营最终造成亏损的,要充分考虑实际投入的实业项目的真实性和造成亏损的原因,并允许行为人提出反证,而不能以亏损的结果简单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三是要考察行为人投资其他项目与自我挥霍的比例。对于向对投资人还本付息的资金,显然不能认定系行为人“非法占有”,刨除该部分资金后的剩余资金,要充分地考虑用于“自用”和“他用”的比例。本文初步认为,对于行为人将一半及以上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挥霍或还债而将少量资金用于投资或生产经营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结合本案而言,吕某将9000万元均用于投资,显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便其使用了诈骗的方法集资,也仅仅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四、余思
2015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研究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重申了网贷信息中介机构作为金融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了十二项负面清单,坚持底线监管的思维等,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认为,《办法》突破了网贷行业长期野蛮生长却无人监管的窘境,对于重新规范互联网金融、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向意义。P2P网贷企业不能老是拿着“创新发展”的“尚方宝剑”而对规则置若罔闻,不能仅仅要求法律尤其是刑法的适用应当谦抑,其自身也必须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在业务发展上也应当秉持“谦抑性”,剔除不属于“信息中介”所应当做的业务,避免成为准银行机构,唯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注释:
[1]Weiss G N,Pelger K,Horsch A. Mitigating adverse selection in P2P lend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rosper. 2010.
[2]参见钮明:《“草根”金融P2P信贷模式探究》,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第2期。
[3]参见王欢、郭文:《P2P的风险与监管》,载《中国金融》2014年第8期。
[4]参见刘新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去罪论——兼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1条)》,载《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5]参见贺卫、王鲁峰:《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众”的界定标准》,载《法学》2013年第11期。
[6]庄友刚:《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7]Susan Johnson. Online or Offline--the Rise of“Peer-to-Peer”Lending in Microfinance.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i n Organizations.2010,8.
[8]参见刘为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载《人民司法》2011年第5期。
司法信息平台 篇4
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决策部署,根据《00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00司发„2014‟29号)、《00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00司发„2014‟32号)、00市司法局《关于加强全市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司发„2014‟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决策部署,按照司法行政工作便民利民以及一体化集成发展的要求,以整合系统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打造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基层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司法行政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14年,所有乡镇(街道)建立司法行政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达到50%;2015年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规范 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要按照2014年50%、2015年70%的已建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达到规范化标准,加快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力度;2016年所有的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设施规范化
1、统一名称和标识。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可依托司法所或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或人民调解中心建立;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可依托村(社区)委员会或村(社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建立。
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名称统一为“××县(区)××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司法行政工作室名称统一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以窗口方式设立的,名称可以简化为“司法行政服务站”、“司法行政工作室”。相关标识标牌由县司法局统一式样,统一内容。
2、明确办公设施标准。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应配备必要的办公和便民服务设施,并在醒目位置将工作人员信息、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承诺及监督方式等统一公示,方便群众查询,接收群众监督。有条件的服务中心、服务站应设立服务大厅,采取柜台式服务,设置等候、接待等区域。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应落实“六有”,即有 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标牌、有制度、有工作台账,其中主要服务项目、工作人员照片、联系方式等上墙公示。
(二)职责规范化
1、司法行政服务站是司法行政机关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管理、有偿法律服务指引等综合服务平台。
2、司法行政工作室是乡镇(街道)司法所设在村(社区)开展司法行政业务的便民服务点。
(三)运行规范化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各级司法行政服务平台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责任、工作流程、情况报告、资料台账等工作制度,实现服务平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管理、公证律师、司法鉴定以及与业务开展相配套的登记、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
2、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各级司法行政服务平台要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履行职责,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努力扩大和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
3、强化工作人员配备。各级司法行政服务平台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量的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工 作人员可以由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担任,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等途径招录人员担任。鼓励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担任司法协理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选聘。
4、强化工作经费保障。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多渠道工作经费保障模式,通过人员补助、个案补贴等形式,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服务规范化
以司法行政服务站、司法行政工作室为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系统内资源集聚效应,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强化信息化应用,依托全县司法行政网上社会服务平台,创新基层司法行政网上服务新模式。
四、明确职能
(一)司法行政服务站主要承担的服务职能
1、接待、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当事人依法表达合理诉求;
2、接待、解答人民调解业务及相关咨询,依托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妥善调处矛盾纠纷;
3、接待、解答法律援助相关咨询,受理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申请;
4、接待、解答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业务及相关咨询,导引相关法律服务;
5、接待、解答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相关咨询,协调落实相关帮扶政策措施;
6、受理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相关的建议、投诉,按规定程序给予答复;
7、完成司法行政机关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司法行政工作室主要承担的服务职能
1、协助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配合村(社区)做好民主管理相关事务;
2、按照村(社区)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协助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参与调处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的一般矛盾纠纷,做好重大矛盾纠纷前期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4、负责解答群众简单法律咨询,告知群众依法解决涉法问题的途径并提供帮助,帮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事宜;
5、协助司法所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
6、接受村(社区)、司法所的指派,协助做好与维护稳定相关的其他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争取重视,加强领导。为确保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县司法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各司法所要及时向辖区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促进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问题的落实。
(二)加强培训,规范运作。选配综合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司法行政服务站和工作室工作人员,抓好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建立日常培训档案,加强业务检查、指导,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履行职责的技能。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县司法局作为业务指导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做好督促检查,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司法行政服务平台建设任务。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服务成效,提高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基层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金山司法信息 篇5
2018年第18期(总202期)
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办公室编 2018年6月19日
【重点工作】
金山区举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金山实践”
新闻媒体宣传活动
6月12日下午,金山区举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金山实践”新闻媒体宣传活动。新华社、法制日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东方城乡报、上海法治报、民主与法治杂志、东方网、上海法治天地频道、上海政法综治网和区新闻传媒中心等多家媒体出席活动,并对金山依法治区工作进行了深度采访。
在区依法治区办主任、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才华,区司法局副局长夏雷的陪同下,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张堰镇建农村和山阳镇实地考察。
在张堰镇建农村实地查看了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墙门里”法治公园和“法立方”周家埭公共法律服务点,向公共法律服务室工作人员、律师询问了公共法律服务和律师、调解员工作开展情况。张堰镇党委副书记沈益权、建农村党总支书记张国萍陪同采访。
在山阳镇,媒体记者一行实地考察了山阳镇“490地块”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红旗公园和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山阳镇党委副书记吴池亮介绍了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运作情况、律师法律服务及访调对接工作开展情况。山阳镇副镇长范锡峨介绍了以法治方式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举措和成效。
随后,在区会议中心5105会议室,召开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金山实践”新闻媒体通气会,集中向新闻媒体介绍金山区依法治区工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外宣办主任宝福民主持会议。区依法治区办主任、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才华从党委重视、以上率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实践和党建引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四治一体”基层治理实践等两个方面,对金山依法治区情况作整体介绍。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维稳办主任平安兴,山阳镇党委书记孙引良,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振凤,区司法局副局长夏雷,枫泾镇新义村党总支书记尤利明等分别就金山区依法治区的顶层设计、法治山阳建设开展情况及成效、市场监管执法中的依法行政、“村村有顾问 事事依法行”工作、律师六参与模式和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村规民约修订等基层治理话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亭林镇金门村、漕泾镇护塘村、山阳镇华新村、山阳镇金豪居民区、金山工业区恒信居民区负责人,村居法律顾问代表参加新闻媒体通气会。
(法宣科)
区司法局联合区国资委召开 公共法律服务对接国资企业座谈会
6月11日下午,区司法局会同区国资委,组织召开公共法律服务对接国资企业座谈会,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杰国,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才华出席会议。会议由区司法局副局长裴雄卿主持。
座谈会上,国资委法律顾问、新金山投控集团法律顾问结合法律顾问实践,作交流发言;区司法局公律科围绕公共法律服务的概念、内涵及可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作详细介绍;部分区属企业分管负责人就法律服务需求,提出意见建议。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玮、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陆卫建对区属企业提出的建议进行回应,并分别结合分管领域谈了工作设想。
在听取法律顾问和区属企业分管领导发言后,陆才华局长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到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打造国资国企需要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是上级部门提出“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的关键举措;二要精准对接,围绕服务国企品牌战略与管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企业结构布局调整、区属企业整合重组、国有(集体)企业市场化、证券化等,推出精品优质法律服务,助推国资国企提质增效;三要趁热打铁,尽快形成合作项目清单,建立例行合作机制,推动司法局和国资委合作意向落实落地,实现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和国资国企发展“双赢”。
黄杰国主任最后发言。他指出,区属企业必须树立风险管控意识,一要进一步更新企业管理观念,进一步拓展工作范围和工作内涵;二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法治建设,着力加强法治基础建设,强化领导人的风险防范和市场规则意识;三要注重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风险管控;四要加强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切实发挥律师在程序管理、合同管理、授权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防控作用。在谈到律师如何更好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时,他强调,律师要更加注重工作前瞻性,切实帮助企业在前端预防风险;要保持独立性,切实发挥律师作为第三方的优势;要更加务实,更多从服务企业决策落地和风险管控方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指出,通过国资国企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对接,可以实现法律服务供需有效对接。他建议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从整体宏观层面,搭建国资国企系统与区司法行政系统合作平台,并以平台为牵引,落实系列合作活动,推动合作不断深入。
(办公室)
司法局向上海市青少年实践活动金山基地
赠送法治书籍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6月14日下午,区司法局副局长夏雷带领局法宣科、廊下司法所相关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市青少年实践活动金山基地赠送法治书籍。
此次赠送的书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东方法治百宝箱》《检察官以案说法读本》《金山区2017年普法案例集(食品安全)》等共计1800余份(册),内容涵盖法律、人民调解、食品安全等知识,包含了群众身边的各种典型案例,语言生动活泼,内容通俗易懂。基地负责人对区司法局表示感谢,法治书籍不仅充实丰富了学员的图书架,更推动了基地的法治宣传教育建设。
(法宣科)
夯实矫治基础 强化解矫质效
——金山区司法局开展“三个一”解矫仪式
把好社区矫正最后一环
为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解矫工作。近期,区司法局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临近解矫期容易松懈、容易出现角色转变不适应等特点,开展“三个一”解矫仪式,即:“一次专项教育、一次现身说法、一次解矫宣誓”,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回归社会。
开展一次专项教育,深化社区矫正实效性。区司法局进一步拓展授课范围,丰富解矫教育内容,邀请检察官对临解矫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开展一次现身说法,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性。安排六名临解矫社区服刑人员代表结合自身情况,对社区矫正以来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个人现状以及今后打算等方面等进行总结,向在场人员袒露心声,督促和提醒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要做一名守法公民,不再重新违法犯罪。开展一次解矫宣誓,树立刑罚执行严肃性。安排每名临解矫社区服刑人员做表态性的宣誓,保证以后不再重新违法犯罪,努力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公民。
区社区矫正解矫仪式将于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常态化举行。通过解矫仪式教育,使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能够“常存法制观念,常守道德底线”,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的重新违法犯罪。
(矫正科)
【党的建设】
区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6月11日上午,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召开“学习贯彻落实李强书记调研讲话精神,推进金山‘两区一堡’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
会上,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李强同志来金调研指导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和金山区“努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发展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党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就运用李强书记讲话精神指导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交流讨论。
(区法律援助中心)
【基层动态】
基层村埭做“道场”
法律服务巧“变身” ——“俞大姐调解故事汇”公共法律服务点巡讲 为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张堰镇司法所按照“1+13+N”的整体布局,“3+2”的人员架设(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通过设立“法立方”公共法律服务点,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方式,丰富法律服务内涵,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完善覆盖村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以需求为导向,法律服务大“变身”
在“大调研”工作中收到诸多群众意见,希望法律服务下乡能更“接地气”。根据群众需求,张堰司法所实现传统法律服务的大“变身”,将真实调解案例改编成调解故事,用金山方言讲述的形式输送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点。“俞大姐”调解故事汇就这样应运而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渗透式普法,潜润村民法治素养提升。6月5日下午,“俞大姐调解故事汇”首场巡讲在张堰镇秦阳村俞家埭开讲,村民普遍反响良好。
二、以服务为核心,基层村埭做“道场”
一个埭上不过数十户,却是公共法律服务的基层“单元”,如何让公共法律服务通过表层,渗入“细胞”,公共法律服务点的建设与激活尤为关键。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菜单式法律服务模式,由村居按需“点单”,司法所协调“配送”,让村民在优质服务中“品菜”,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张堰已为各村埭拟制了一份涵盖埭规民约规范指导、调解故事巡讲、埭头便民法律服务、“金喇叭”法治广播等内容的全媒体、立体化、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菜单,通过传统通讯和新媒体相结合,为埭头乡民提供远程、即时免费的法律服务,在村埭一级全面铺开公共法律公益服务。
三、以解纷为要务,睦邻友好保“平安”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在纠纷防治体系中,预防远比化解更重要。张堰充分挖掘民间资源,通过“埭长”,即点上的法律明白人为“眼”,掌握邻里矛盾风向,抓早抓小,致力把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埭,大事不出村”。如建农村墙门埭上的埭长老沈,就以邻里情谊巧妙化解了一起自留地纠纷,让剑拔弩张的两兄弟事了人和。公共法律服务点上的一位位“老沈”们,犹如先锋“哨岗”,将埭头的细小纠纷截留消化,通过村居自治,法治助力有力推动了平安张堰的整体建设。
(张堰司法所)
石化司法所配合街道开展楼道堆物联合整治行动
6月13日上午,石化司法所与街道平安办、信访办、管委办、城管中队、象州路派出所、十村居委会等部门人员共同对十村一楼道堆物现场开展联合整治。此次联合整治行动共清理楼道杂物4车次,重现楼道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
(石化司法所)
山阳、张堰司法所组织辖内社区服刑人员
开展禁毒专题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拒毒防毒意识,在6月5日和6月11日,张堰、山阳司法所分别组织辖内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禁毒专题集中教育。以毒品危害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讲解,让社区服刑人员了解吸食毒品的重大危害。社区服刑人员表示,在此次教育活动中更直观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今后一定切实远离毒品及涉毒违法犯罪,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山阳、张堰司法所)
亭林司法所召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动态研判会
6月6日上午,亭林司法所召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动态研判会,区矫正中心、亭林派出所、松隐派出所民警参加此次会议。会上,就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的工作进行通报,就重点重要对象管控和困难对象帮扶做具体分析研究。会议明确要加强对“两类人员”的排摸、评估,全面掌握“两类人员”动态行踪,确保不发生脱、漏管,加强与派出所协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亭林司法所)
张堰司法所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亲友开放日活动
为发挥亲友帮教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6月5日下午,张堰司法所在社区服刑人员禁毒教育时组织开展亲友开放日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与亲友们一起参加了禁毒专题教育,并参观了集中教育劳动基地,观摩了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公益劳动。通过亲友开放日活动,让亲友零距离体验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情况,进一步促进亲友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张堰司法所)
【简讯】
近日,区法律援助中心上报的一起关于陈某某夫妇赡养纠纷案例被司法部录用,刊登在中国法律服务网。
6月12日下午,廊下司法所一行前往山塘村就山塘村法治建设和村规民约开展调研。
6月14日上午,张堰镇留溪居民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开展“反家暴 巾帼律师在行动”为主题的法治知识讲座。
6月14日下午,区安帮办组织部分街镇司法所专职干部、社工和社会帮教志愿者赴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金山籍服刑人员开展狱内帮教活动。
报送:区领导:卫星、卫国、治中、美新、程鹏、金龙、建英、美龙、益洋、云辉。
分发: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法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司法局政府信息汇报 篇6
本年报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编制的20*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支出和收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网站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办公室,Email:,联系电话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能力、追求卓越为目标,以全力打造透明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为宗旨,及时规范开展区司法行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工作实现了全面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20*年我局加大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为此,专门配备了1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置了分别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60号的金山区档案馆、位于金山区石化卫二路428号金山区司法局本部两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并开辟了网络电子阅览室、公共查阅点等。
(一)领导重视。区司法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金山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区局工会主席及7个职能科室组成,切实保证了政务公开领导力量。局党政领导班子一如既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张希泽局长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民有所求我有所应”要求,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等工作塑造司法行政阳光形象,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亲自审定每一个对外公布信息。由于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司法局20*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继续有力推进,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大幅度增长,20*年主动公布政务信息48条,比20*年增加了70%,比2005年增加了167%;此外还结合重点工作公布了调整金山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等5条服务类信息。
(二)机制健全。切实执行《金山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进一步加强区司法行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做到:
1、不断提高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得全系统同志认识到金山区司法行政系统是一支多兵种、多层次、多职能、工作幅度宽、战线比较长的综合职能队伍,在金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区司法行政系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
2、不断加强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并明确区分公文类政府信息和非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布的领导、审核工作,区司法局采用规范发文稿,每个政务信息产生时就由局主要领导审批时明确该信息为“主动公开”、“部分公开”还是“免于公开”,对免于公开的必须说明具体理由。
3、不断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限,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发生变化或失效时,必须及时更新。
4、不断规范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使得区局各业务科室、各综合科室、各镇、街道、金山工业区司法所、区法律援助中心、各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规范有序。
5、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务公开评议、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监督、考核、奖惩。
(三)兢兢业业,切实做好相关工作.1.做好查问点工作,区司法局本部及所属7家律师事务所、2家公证处、1家法律援助中心及11个镇、街道、金山工业区司法所都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查问点,方便市民查问。
2.做好目录编制及资料移交。区司法局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在网站及时公布并予以纸质保存,并按照规定及时有关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规范移交区档案局。
3.做好受理场所建设。区司法局按照规定,有2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理场所,其一在朱泾镇区档案局本部,其二是区司法局办公室,区司法局领导还拨出专款对档案阅览室这一重要场所进行装修,不断改善受理场所的环境。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和咨询服务类信息情况
(一)概况:我局截止20*年12月,几年来共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7条,提供咨询服务类信息33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其中20*我局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48条,比20*年增加了70%,比2005年增加了167%;;新增的咨询服务类信息5条。
(二)分类:
1.主动公开信息分类:(1)机构职能类信息1条,为《金山区司法局关于局领导班子行政工作分工的通知》;(2)政策法规类信息3条,其中业务类1条,为《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山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规划计划类信息2条,为《金山区司法局20*年工作思路》等;(3)本部门业务类信息30条,根据区级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业务类信息分为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基层工作、法律服务3大块,为《金山区司法局关于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其他类信息14条,根据区级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重要信息有:局领导有关重要讲话、有关人事任免、有关表彰决定以及各类非常设机构领导小组成立和调整等。
(三)重大事项
20*年是金山区司法局队伍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快速发展、全面提高的一年,取得了法宣工作全市第一等诸多好成绩,在政务信息中的体现就是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司法行政重大事项比较多。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20条,主要有:(1)结合金山区“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与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公布1条重要政务信息。即《金山区司法局关于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金司[20*]48号)。(2)结合法制宣传教育这一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金山司法行政工作重大事项,公布相关6条重要政务信息。即《关于贯彻落实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吴尧鑫对加强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批示的实施意见》(金法宣办[20*]4号),《20*年金山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金法宣办[20*]2号),《关于组织开展金山区20*年法制摄影作品和农民画法制作品创作征集大赛的通知》(金法宣办[20*]6号),《关于在本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民小区)”创建活动的通知》(金法宣办[20*]7号),《关于印发金山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金法宣办[20*]9号),《关于继续在本区来沪人员中开展“建设平安金山、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集中性、阶段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金法宣办[20*]16号)等。(3)结合20*年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年检的重大事项,公布与公众密切相关的20*通过年检法律服务机构暨注册执业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的4条重要政务信息。即《金山区20*年通过年检律师事务所暨注册执业律师》,《金山区20*年通过年检公证处暨注册执业公证员》,《金山区20*年通过年检基层法律服务所暨注册执业基层法律工作者》,《金山区20*年注册公职律师》,方便市民在依法维权和办理各项法律事务时,在本区经过年检的法律服务机构聘请到合格的专业法律人士。(4)结合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重大事项,公布与公众密切相关的5条重要政务信息。即《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山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金司[20*]61号),《关于表彰20*金山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金司[20*]9号),《关于印发20*年金山区社区矫正达标街镇(工业区)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金司[20*]26号),《关于加强我区基层司法所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见》(金档[20*]8号),《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关于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金司[20*]49号)。(5)结合区司法局领导班子发生变动的重大事项,公布与公众密切相关的1条重要政务信息。即《金山区司法局关于局领导班子行政工作分工的通知》(金司[20*]39号),总计1条信息,根据区委区政府的任命,20*年6月金山区司法局调整党政领导班子,信息明确告知了局领导的具体业务分工。(6)结合区司法局其他大事项,公布与公众密切相关的3条重要政务信息。如《关于印发张希泽局长李秀芳副局长在金山区法律服务行业行风建设推进会上讲话的通知》(金司 [20*]30号),《金山区司法局关于落实20*年金山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分解任务的实施方案》(金司 [20*]33号),《金山区司法局关于印发20*年“三个一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金司 [20*]12号)等。(7)同时,我局根据司法行政业务的迅猛发展,及时对“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历任主要领导人任免情况”等6条政府信息及时更新。
(四)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无。
(五)便民工作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在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继续做好5方面工作:及时在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网站公布政府信息;在金山网景、金山区政府网站与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网站作了专门链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公共媒体,积极宣传政务信息;在金山区档案馆、金山区司法局本部设立2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和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开辟政府信息公告栏等。
在便民服务上,我局进一步做好10项工作:设置“最新公开信息”专栏,方便市民查阅最新信息;公布《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全文;发布《上海市金山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开辟“问题解答”专栏,对市民关注的政府信息公开18个问题进行解答;开辟“咨询服务类”信息专栏,对不属于我局发布职责但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3条信息以“咨询服务类”信息公布;开设“信息检索”专栏,方便市民网上检索政府信息;开设“网上申请”专栏,方便市民网上下载政府信息申请表格或者直接网上申请;增加网上申请“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说明,方便对网络较为陌生的市民正确进行网上申请使用电子邮件;开设“报告”专栏,方便市民对我局每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有效监督;设置“友情链接”专栏,方便市民登陆金山区政府网站、上海市司法行政网站等相关网站了解相关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20*受理信息公开申请无。
四、咨询情况
我局20*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6990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业务类、其他类和咨询服务类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局20*没有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
六、政府支出与收费
(1)工作人员情况:兼职工作人员1名。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无。
(3)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无。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无。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局20*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而言,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以及答复的实践数量偏少。
司法信息平台 篇7
关键词:刑事司法文书,学情,信息化,教学
刑事司法文书是指在刑事司法活动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刑事司法文书特性, 试讨论在在高职院校中利用信息化对于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的发展。
一、学情分析
H院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 是一所全日制警察体制的职业院校, 学生基础不一, 既包括少量的五年制中职学生也有三年制高职学生, 在三年制高职学生中, 既有参加提前考试进入本校学习的学生, 也有从二本线退档进入的, 同一个班级, 仅在高考分数上便能体现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层级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一特点。
警察体制的学校学生除正常理论课程上课外, 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 在高强度的警体培训后, 枯燥的传统式教学不能在课堂上留住学生, 必须引入大量的素材, 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实训工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刑事司法文书课程特点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首先是一门写作课程, 他在要求有正常的文字书写能力之外, 强调逻辑综合能力的发展。刑事司法文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修饰, 用最直白的语言体现最真实的案情。此外, 刑事司法文书对逻辑综合能力要求高, 在错中复杂的案情中, 在千丝万缕的犯罪信息中, 要准确体现出犯罪嫌疑人的动机、目的, 梳理犯罪过程, 描述犯罪结果, 在此基础上, 所有在刑事司法文书中表述的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甚至法律条文都必须能让案情得到最真实的记录并还原。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其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 刑事司法文书写作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写作技能, 还包括各项刑事侦查, 起诉, 审判, 执行过程的所有法学知识, 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写作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 在实践过程中, 刑事司法文书的课程教学要注意实践性与应用性结合, 在传达理论知识的同时,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2]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 最终要用到司法工作实际中去, 在课程教学中, 要实现与行业的紧密对接, 在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的基础上, 强调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 保证学生知行合一, 立足行业, 融入行业, 服务行业, 提升行业。
三、信息化教学的特性
信息化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属性, 信息的多样性, 渗透性, 综合性决定了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上具有的优势地位,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 不仅要体现信息化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体现教育教学的功能, 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基础上, 完成教育改革。打破传统教学封闭化、个人化的壁垒, 信息化教学更应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共享性、互享性和协作性的特点。
四、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发展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发展便利,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传统讲述式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则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 二则丰富课堂内容, 刑侦专业学生对于刑事案件侦查具有天然的亲密属性, 传统课堂仅凭教师口述, 不能完整重现案件发生真实现场, 在细节处理和案情描述上无法满足刑事案件教学尤其是刑事案件侦查文书教学的需要, 因此, 充分利用信息化特点,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综合性和渗透性, 引入大量的实践案例, 结合图片、表格、视屏和数据, 完善课堂内容, 辅助教学。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过程中, 充分发掘资源, 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互联和协作。传统教学以教师各自为政, 兼组教师互动交流小组, 小组交流模式单一, 内容固定, 形式简单, 范围封闭。实现信息化教学, 可以加强教师交流内容, 开阔交流范围, 变更传统交流模式, 让内容更丰富, 更具体, 形式更多样。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在学生考核中结合信息化特点, 改变传统纸质媒体闭卷考试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目的是使其更贴近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如:学生在制作讯问笔录过程中, 可以改变传统手写模式, 利用多媒体和专业系统工具, 完成初审、续审、终审笔录制作工作, 一则满足学生兴趣, 二则可以更贴近工作实际。
五、不足
遗憾的是, 由于刑事案件自身特性, 注定了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过程中具有不应对外公开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信息化不能解决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但是, 传统教学模式不应该意味着简单的口述和呆板的板书教学, 教师依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更生动更形象的展示案例, 丰富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红.实践教学模式在司法文书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9 (1) .
司法信息平台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审判管理;科层制;司法规范化
一、信息化与审判管理
在信息化问题上,我国司法在当下的重要切入口在于审判管理方面而非审判本身,这或许既是因为管理工作及管理者更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因为司法(审判)方式有保守性,较难因现代技术而迅速改变。当然,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开始发现,通过信息化可以引发管理革命,产生管理方面的全新机制与效果。
(一)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机制面临淘汰,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我国法院审判管理系中国式的科层制。这种科层式管理在社会转型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具有有限性。由于案多人少的现实情况,人数较少的管理者往往只能对某些案件的若干方面如法律适用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并且传统科层式管理具有事后性。即传统的管理经常是在案件处理的后期方才展开,例如在案件审理完结阶段进行审批。此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时常带有某种主观性。如何创新管理,改造传统审判管理机制,便成为最高司法机关与地方各级司法机关自觉自为之事,而审判管理信息化正成为改造传统审判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也为司法规范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法院管理信息化在改造传统审判管理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上成为有力的助推器。
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以信息化为载体,开展司法管理成为浙江省各级人民法院探索、改革的重要之举。象山县人民法院在这场信息化改革浪潮中,以科技化管理、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价管理、层级管理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审判管理体系。
1.司法活动基础设施科技化
司法活动基础设施科技化是法院通过增设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系统,以此强化法院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审判管理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它是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物质基础,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庭的电子化建设。法院审判实践与管理的重要场所-法庭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于电子化技术的引用,从庭审过程的录音录像到文件档案的存储归档过程都已开始逐步实现。目前,象山县人民法院共建成22个科技法庭,为进一步拓展远程审判与监控提供了条件,建成了统一的闭路电视安保监控系统,实现了安保的信息化。二是法院的网络化建设。法院投入大量经费来配置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购买软件系统,以此推进法院的信息化建设。
2.案件流程管理智能化
案件流程管理是人民法院提高审判效率,针对不同案件设置不同的办理程序的一种客观性管理机制。该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办案流程由电脑通过节点加以控制。通过这种控制程序,缩短了法律上规定的办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践中,象山县人民法院在里案与审判管理阶段,采用了最新案件审判管理系统--《通达海审判业务管理系统软件(v9.0)》,将案件审判管理分为9个大的流程管理阶段,100多个工作节点,10多个监控节点;在案件执行阶段,统一采用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管理系统》,同时配套了《执行联动系统》,实现了执行案件信息广范围搜集,执行查控得到严格监控的局面。
3.通过信息化展开的层级管理机制
层级管理是法院内部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与人员在审判管理中行使权力与承担责任的重要方式。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背景下,象山县人民法院对传统的层级管理进行革新,依托信息化减少不必要的传统式层级呈递,大大加快处理信息的速度,改变审判管理的方式。这便使得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合议庭、承办法官各个层级的权限与关系得以明确和改善,尤其使得领导人员可以着重关注重点案件。
二、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在司法规范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功能,可以促进审判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基于法院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审判管理的全方面渗透,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一是提升法官工作的效率。二是提高审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案件流程节点管理。三是增强领导监管的直观性。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的各项司法统计数据、审判指标数据、法官业绩考评一目了然,方便领导管理,促进了司法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二)信息化系统的便民功能,可以促进审判公开透明。
信息化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数据传输的高效。法院通过建设自己的互联网网站和电话语音个案查询系统等媒介对外发布个案信息、司法文件、案件公告、裁判文书等案件信息,进一步扩大公开透明效应。在法院内部还可以通过在立案大厅、法庭等处设立的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对外发布立案受理程序、诉讼风险告知、诉讼常识、法庭纪律、收费标准等信息,宣传法律,指导诉讼当事人参加诉讼,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 信息化系统的监督功能,可以促进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利用信息化系统的公开、透明等特点,将信息化系统作为监督的手段应用于法院办案的各个环节,促进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是规范法官行为上的作用。通过加强保安监控系统和科技审判法庭的建设,发挥考评、监督作用,对法官庭审活动起到了无形的监督作用,也促进法官庭审活动更加规范。二是规范司法辅助行为上的作用,最大限度杜绝人工干预和暗箱操作,增强司法行为的公信力。三是树立法院形象上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系统,促进了法院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而且搭起了一座与人民群众联系互动的纽带,树立了法院"尚法若水,守正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法院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改进
作为新生事物,法院管理信息化在提高司法效率和透明度与促进司法规范化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是如何在发挥管理者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参与积极性。对一线办案法官而言,一方面多了些监督与制约,"权力之眼"似乎无所不在。
二是如何做到信息化管理的人性化与实效化。笔者作为一线办案人员深刻感受到案件信息的全面、客观、同步录入的工作量何其重,何其复杂和困难,这需要系统研发与改进时更多要考虑一线办案人员的工作量,使操作系统更加人性化和符合司法规律。否则,审执管理信息化将得到的更多是一线办案人员的抵触和排斥。
三是如何科学、全面确定与贯彻案件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我们发现审判治理评估的指标内容存在交叉,权重比例分配不均衡,有些指标操作性不够,据此生成的数据评价科学性、全面性就会打折扣。
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法治发达国家审判管理普遍不同于行政科层制管理,我国也不应全同于行政科层制,未来也不宜过多采用于行政科层制,所以,管理要适当,不宜过度与全面强化,尤其内容与方式不宜过于机械化。 其次,应不断反思和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对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澄清与界定概念;二是发展测量指标。
四、结语
实践表明,传统的司法科层制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较好采用,其有限性得到了很大改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效果增强,全面管理、深度管理、高效管理的格局开始型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无疑有助于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促进司法规范化管理。
【司法信息平台】推荐阅读:
司法信息09-25
常州司法信息08-10
司法拍卖流程最全信息08-09
哈图布呼司法所第八期信息09-23
信息功能平台05-09
职教信息平台05-22
信息分析平台06-19
信息平台开发06-24
内部信息平台08-13
信息汇聚平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