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信息

2024-09-25

司法信息(精选12篇)

司法信息 篇1

摘要:司法机关中档案信息的严肃性、权威性、证据性等特性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 使之为公正执法服务, 已成为司法机关档案工作者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司法机关档案信息开发注意保密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司法机关,档案,保密

档案利用, 是档案价值最直接的体现。而档案信息作为现代社会最真实、最直接、最主要的信息是档案利用的核心部分, 其开发程度对档案的价值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在司法机关中档案信息的严肃性、权威性、证据性等特性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 使之为公正执法服务, 已成为司法机关档案工作者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 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司法机关档案信息开发的重点

司法机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 其档案信息的开发除了有一般档案开发所具备要素外, 还必须符合其特点。

1、法律法规信息

司法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 它是法律的忠实执行者和维护者。法律的些许改变都影响到执法的具体层面, 而这些变化有很多就隐藏于大量的综合性文件以及本系统内部文件中。因此, 对档案资料中文件及法律法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提炼, 就会形成事关司法工作发展全局的信息资源, 从而对整个执法活动起到引领作用。

2、证据信息

司法机关通过办理大量案件开展执法活动, 而这些形成卷宗的档案信息, 不仅仅是某个时期、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 更是起到不可或缺的证据作用, 对于发现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提供了依据。在司法活动中, 这类信息往往散见于各册卷宗内, 必须加强整理开发,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能。因此, 我们将编研工作作为对档案证据信息进行系统开发的手段, 每年结合工作特点编写业务基础数字汇编、典型案例汇编, 使司法活动一目了然, 在案件调查、复查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专题工作信息

司法活动既有广泛的社会性, 又有较强的专业性, 在司法机关内部又细化成各种具体的专门工作 (如检察业务就划为职务犯罪侦查、刑事案件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等各项职能) 。对一些专业性强而又有保存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档案资料, 就要根据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如前两年镇江市京口区委、人大对京口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进行检查时, 我们根据现有的文书卷宗和工作材料进行再收集整理, 形成工作台帐, 从法律法规, 侦查、审判监督, 检务公开, 办案质量, 队伍建设, 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制度规范等各方面汇编成专题档案, 在迎检时受到当时区委副书记的好评, 并被其他单位所借鉴。

二、司法机关档案信息开发的实现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司法工作逐步规范, 档案信息开发的途径也逐步多样化。

1、内部刊物

内刊既具有保密性, 又具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内部刊物作为档案的信息开发的主渠道, 对一些疑难案件通过《检察工作通报》进行院内探讨, 对一些法律法规的变化通过《检察业务动态》进行传输, 对一些最新的司法解释或文件精神及时通过检察内网供全院干警学习, 从而使得这些纳入档案范围的文件资料, 在立卷前其信息资源就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多媒体系统

目前, 多媒体系统已广泛运用于执法办案中, 其具有图文资料的合成功能, 对档案信息开发而言无疑又多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因此, 我们合理地将多媒体系统运用到档案开发中。如几年前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到我院检查“青少年维权”工作并作了指导, 我们及时将本院工作汇报、赵勇来院所作指示、市、区领导讲话以及相关台帐汇编成册, 刻录成光盘, 形成文字、图像、语言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档案, 为我院成功争创“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发挥了重要作用。

3、局域网建设

当前社会正兴起电子政务的热潮, 借助网域快速、高效、互动的特点, 推行电子档案也大有可为。在完善电子阅档的基础上推出档案站点, 对于提升档案工作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1999年进行省一级档案室达标过程中, 就把电子技术运用于档案的检索, 设立了电子阅档室。如今又将档案的查阅、利用纳入到局域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 (下转第33页) (上接第97页) 使得通过网络加快、加深档案信息开发成为可能。

三、司法机关档案信息开发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保密性

执法活动有一定的隐蔽性, 其大量的档案信息均有密级规定, 因此, 保密对档案信息开发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对人而言, 其档案开发利用的对象只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 如内部人员以及经许可的人员。对档案而言其信息开发的程度必须坚持密级要求, 对其管理、使用要设置一定的屏障和“防火墙”。

2、要注意时效性

司法界有一名句——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对司法机关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及时有效的原则, 迟到的信息只会造成执法上的混乱和偏差, 所以档案的开发利用要有前置意识, 不能等到档案资料立卷成册后再利用, 而应该及时发掘, 及时开发。

3、要注意完整性

司法档案特别是有关诉讼的卷宗, 其要求必须是完整的。因为只要有一部分, 哪怕是一份资料的缺失都会使得案卷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变得面目全非。因此, 对司法机关档案开发也要求做到全面、客观、慎之又慎, 不能因为繁琐而放弃对其完整性的标准, 只取一点不及其余。只有这样, 才能使档案开发工作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司法活动的真实状况, 为司法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司法信息 篇2

第27期

司法局办公室2011年11月14日

阎良区建立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基地”

11月14日,区司法局、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阎良区看守所举行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区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王君、公安阎良分局政委张小齐及区委政法委、公、检、法、司等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以及社区矫正人员共计8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区人民检察院、公安阎良分局、区司法局分管领导代表共建单位签订了区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区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王君和公安阎良分局政委张小齐为“警示教育基地”揭牌;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社区矫正人员参加警示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揭牌仪式结束后,区司法局、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参加揭牌仪式的40名社区矫正人员实地参观了看守所服刑人员的生活和劳动场所。矫正人员通过身临其境的教育,体会高墙外与高墙内的反差,不断强化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在刑意识,促使矫正人员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机会,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管理的各项规定。警示教育结束后,矫正人员均表 1

示,今后一定要更好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教育矫正,争取早日解除矫正回归社会。

为了更好的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延伸、创新和发展,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区司法局、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建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摸底近期将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培训基地”、在7个镇街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在企业建立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过渡安置基地”,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学习教育和劳动就业的场所,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的重新犯罪。

以信息化助推司法办案规范化 篇3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立足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运用“信息化+”理念解决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发了同录管理系统,建成了全市检察机关同录中心,实行两级院一体运行、集中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同录模式

针对检察实践中暴露出的人员不足、音像质量不高、干警认识上存有偏差、司法行为缺乏有效监督等“顽疾”,东营市人民检察院潜心研究、积极探索,按照两级院统一规划、一体运行、实施扁平化管理的思路,进行了大胆创新,依托检察专线网络,对全市同录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和改造,建设全市检察机关同录中心,实现同录工作的统一录制;同时,开发同录管理系统,实现对同录数据的综合性应用和管理,增加第三只“眼睛”对司法过程进行监督和制约。同录中心统一对全市办案工作区和看守所专用提审室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并对每个办案点的录制情况进行巡检和视频的实时监控,确保了录制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操作流程

坚持立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市院统一购置前端采集设备、审讯主机、服务器、传输存储等设备,对县区院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或改造,做到两级院同步建设、实时上传、两级存储。把软件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实用、好用、管用的原则,针对实际需求,把软件设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同录建设规范标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规程、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无缝对接,研制开发了“东营市检察机关同录管理系统”。该系统采取B/S两级架构,基本涵盖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的全过程,主要有远程录制、集中管理、在线应用和司法监督功能,实现了同录工作的网络化应用。其中,远程录制模块,实现了市院同录中心直接对全市所有办案点的讯(询)问活动进行同步录音录像;集中管理模块,实现了市县两级院同录数据的远程传输、集中存储和归档管理;在线应用模块,实现了对同录资料网上审查、点播和数据流转,改变了传统同录资料的审查模式;司法监督模块,实现了视频监控、司法监督、日志查询,实时监督和事后监督。

自侦部门如有同录需求,可通过统一业务系统提交通知单,由同录中心进行远程手动录制。高清设备具有“一键式推门录”功能,办案人员只要进入讯问室,同录功能自动启动,无需技术人员到场。录制中,数据自动上传同录中心,实现两级存储;录制结束后,在办案点刻录光盘,系统自动校验数据,确保刻录无误,并由办案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签字封盘。在异地办案时,使用移动便携设备录制,光盘数据及时导入同录系统,确保了同录数据的完整性。同录中心值班人员负责对每个办案点的录制情况进行巡检和视频的实时监控,发现办案干警着装、讯问过程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截图和录屏的方式进行保存,通知办案人员迅速整改,确保录制质量和效果。纪检、监察部门和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对同录资料进行事后审查,发现问题填写整改通知书,按流程发起督导。

三、建章立制,拓展功效

司法信息 篇4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计算机

1 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现状

电子档案信息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也是数字化在工作领域的具体应用。由于国家对这一新兴技术还缺乏具体的管理细则,多数企业单位电子档案建立还只靠学习摸索和经验总结,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上千篇一律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司法机关等单位的电子档案建立工作开展的也较为缓慢。总的来说,传统档案数字信息化的过程在为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还有诸多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

1.1 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

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是一项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来实现的信息记录和整理工作。简单来说,档案信息化的过程正是操作人员将纸质信息转为电脑数据的过程。然而,由于相关技术开展较晚,部分单位还缺乏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的技术型人才,这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收录信息的速度,也使得他们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档案搜集整理工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从而导致工作进程被拖慢,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进展。另外,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档案信息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清晰,操作流程掌握的不够牢固,所以比较容易出现数据信息排列不当、相关软件应用不合理的情况,这使得电子档案无法发挥其预期的功效,进而产生电子信息管理不低人工管理的奇怪现象。

1.2 存放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信息档案存放于专用电脑的数据硬盘之中,而计算机自身的精密性则决定了其存放环境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此确保数据存放的物理安全。事实上,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对存储环境的要求已经有了一定下降,这使得工作人员不用再为环境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纸质发霉破损而担心,然而,计算机数据的特殊性与易携带性则要求技术人员在管理数据时需要更加仔细认真。司法部门内部的电子档案除人员的个人信息外,另可能存放相关案件信息的电子记录,此类信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较高的保密性。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或场地经费条件等的限制,不少单位的档案室并没有设立严格的进出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进出工作室时也不会被检查和监督,而这一点其恰为信息的泄露提供了可能,进而形成了存放环境上的安全隐患。此外,电子信息档案室多为原有办公室改建而成,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电磁干扰和人为破坏的能力,这使得内部存储信息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给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1.3 软件安全存在隐患

计算机技术是伴随着网络黑客、电脑病毒等一系列名词兴起的,这也意味着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进而导致数据泄露、资料破坏、篡改等问题的发生。电子档案的特殊性与保密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数据的等级、整理和修改工作,以此避免程序运行中有异常情况发生。当下,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制定相关安全条例的工作上还存在诸多不足,非法用户通过破解防火墙登录内网,拷贝修改相关数据的情况偶有发生。信息安全工程负责人员数量缺失,导致软件运行安全无法被即时监督监管,给电子档案的保管工作带来了隐患。

此外,由于电子档案的数量庞大,数据信息繁杂,负责记录管理相关内容的工作人员较少,所以部分单位出于节约人力物力的考虑忽视了对档案信息的备份工作。这使得相关数据一旦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和修改,几乎就无法复原,进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此外,也存在着对备份数据管理不当,将原件与复印件存放在一处,或缺乏对软硬件环境同时开展备份的意识,导致原始数据被破坏时,备份数据也会出现无法读取的现象,进而导致档案备份无用化。

2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

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细致而繁复,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数据收录工作,以此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化与保密性。

开展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首先要遵循系统化原则。档案资料的积累性和庞杂性使其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模式下,这要求记录人员必须对有关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和修改,以满足被记录人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保证体系,司法机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对已经收录的信息进行妥善的保护和存储,从而确保资料处于整齐有序的状态。安全管理系统的存在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更富条理性,使工作人员有理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将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使工作运行逐步走上正轨。该体系通过涵盖信息管理、硬件软件监管、技术监督等环节来加强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可能。

其次,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必须遵循适度保护原则,即通过具体保护手段减少档案信息丢失、泄露的风险。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纸质材料依然是电子信息档案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以必须对相关纸质材料进行为期三年左右的保留,避免计算机数据异常时无法查询原始数据。其次,档案信息在进行修改和转移整理工作执勤,必须提前进行复制备份工作,从而保证相关信息失效前始终得到严密保护。通过研究相关安全软件或建立新型防火墙,技术人员可以确保数据信息不会被非法用户所窃取,同时也能保证用户在日常登录使用时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确保使用安全。

第三,电子档案信息管理还必须遵循简单可行的原则。该工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耐心程度都提出了较高标准,这也从侧面要求相关操作技术必须简单可行,以此降低技术难度,保证用户的使用顺畅。当然,简单可行的操作必须建立在系统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为使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查阅和修改途径,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使操作者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进而促进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3 维护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相关管理手段

3.1 建立信息安全评价体系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体系包括物理安全评价、软件安全评鉴与数据人员安全评价三个大方面。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便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也弥补了安全技术人才短缺造成的信息档案管理困难。由专业的安全工程师对档案管理的外部环境,如气候、自然、辐射等参数进行参考,分析其是否对档案管理造成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办公场所。随后深入考察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软件和数据安全,帮助相关单位开发制定安全防护体系,并指导工作人员正确进行档案信息的登记录入工作,从而将管理风险降至最低。

3.2 提高管理人员从业素质

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是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强化相关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档案管理部门能加快实现原有档案的数字信息化进程,并避免了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数据遗失、泄露等情况。另外,人员水平的提高也代表着内部安全水平的提高。通过传授他们一些基本技能,可以使他们及时解决软件的相关故障,从而确保档案登记管理工作的及时可靠。同时,也能使工作人员能更为敏锐的发现现行管理方法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而提出相关管理意见,减少非法用户、黑客破坏或篡改数据的可能。

3.3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

2010司法信息1 篇5

二0一0年三月十七日

★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伟强来德清调研

★市司法局局长汪少华来德清调研

★县司法局召开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会议

★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签订目标责任书

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伟强来德清调研

3月4日,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伟强一行2人来德清,就县法律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便民服务开展等情况进行调研。市司法局副局长李伟和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殷惠文陪同调研。

在认真听取县司法局有关法律援助工作的汇报后,陈伟强主任高度肯定了德清的法律援助工作,认为德清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全省各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中已经处于第一梯队。就下一步工作,陈伟强主任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法律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使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更好、影响更大、品牌更响。

(局办公室)

市司法局局长汪少华来德清调研

3月9日,市司法局局长汪少华来德清调研律师工作,并分别走访了清溪律师事务所和莫干山律师事务所。在调研中,汪少华局长充分肯定了德清县各律师事务所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力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律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同时,汪少华局长要求各律师事务所积极配合市律协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局法管科)

县司法局召开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会议

3月12日,县司法局召开由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会议。会议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沈小林主持。

会上,局纪检组组长金建平传达了县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县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并就今年的纪检监察和党建工作进行了布置;局政治处主任屈联国传达了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

神,并对做好今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局长、党组书记章仁就做好今年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规范管理,树立形象;二是要加强学习,自觉执行;三是要强化督查,提高效能。

会议还专门学习了《德清县司法局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和《德清县司法局机关工作制度》。(局办公室)

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签订目标责任书

3月5日,县司法局召开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会议,全面落实2010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各乡镇(开发区)司法所、各法律服务单位负责人和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沈小林主持。

会上,局长、党组书记章仁分别与公证处、12家司法所和6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就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信心上要再提升;二是目标上要再细化;三是措施上要再落实;四是素质上要再提高。

在签订目标责任书前,局宣教科、基层科、援助中心、归正科、矫正科和法管科的负责人分别就今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

(局办公室)

报: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委政法委,陈发瑶常务副县长

发:各乡镇(开发区)司法所、局机关各科室

从粗糙司法走向精密司法 篇6

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9年后,赵志红落网并坚称自己才是当年那起强奸杀人案的真凶。如此戏剧化的桥段令舆论哗然。随后,呼格吉勒图案陷入了长达9年的复查。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就在呼格吉勒图终于等到平冤纠错的这一天,河北“聂树斌案”的代理律师正赶赴山东高院阅卷。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称,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

聂树斌案甚至比呼格吉勒图案历史更为久远。但“一案两凶”如出一辙。1995年,聂树斌案从案发到执行死刑,公检法的流水作业只用了七个多月。而从疑似真凶王书金主动交代到最高法院指令山东高院异地复查,已近十年。比较两案的判死与纠错,前者如风驰电掣,后者却山高水长。在司法的常态里,这两个对比强烈的时间表,理应颠倒。

美国的死刑裁判,从初审法院算起,到联邦最高法院为止,光上诉阶段,审理及复查核准需要的时间通常为6至16年,加州甚至长达20到25年。如果不那么急着结案,呼格吉勒图和聂树斌都有机会活到昭雪的这一天。

1979年以来的十余宗重大冤假错案中,湖北佘祥林故意杀人案,云南杜培武故意杀人案,云南陈金昌等抢劫案,辽宁李化伟故意杀人案,广西覃俊虎等抢劫、故意杀人案,河北李久明故意杀人案,海南黄亚全等抢劫案,均為一审法院迫于各方压力,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处死刑,二审法院认为疑点太多,发回重审,或留有余地而判处死缓。推动这些案件平冤纠错的,要么是被害人“死而复生”(其实是被害人都认错了),要么是真凶落网。而这些案件从案发到依法纠正,都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

时间的长与短只是外部表征。个案公正与否,关键要看事实是否已经查清,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对刑事案件而言,还要加上一条,是否已经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有报道曾披露,关乎聂树斌生死的一、二审判决书分别只有1300余字和1200余字。其中的“法院经审理查明”,只有极为简单的寥寥数语。如此粗糙司法,如何能保证司法公正?!

在呼格吉勒图的再审判决书中,再现了18年前种种枉法现象:一是呼格吉勒图供述的犯罪手段与尸体检验报告不符。二是血型鉴定结论不具有排他性(注意不是DNA鉴定而是血型鉴定!)。三是呼格吉勒图的有罪供述不稳定,且与其他证据存在诸多不吻合之处。换言之,在呼格吉勒图翻供后,本案根本没有象样的证据材料,更遑论“证据确实充分”。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任何外部理由都无法解释的。刑事诉讼法已经有了1996年和2012年两次大修,疑罪从无、控辩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等理念在现行法中均有细致的体现。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没有对过往“有法不依”的反思,不管新法理念如何进步,也恐怕难以杜绝冤案的再次发生。

司法信息 篇7

关键词:刑事司法文书,学情,信息化,教学

刑事司法文书是指在刑事司法活动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刑事司法文书特性, 试讨论在在高职院校中利用信息化对于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的发展。

一、学情分析

H院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 是一所全日制警察体制的职业院校, 学生基础不一, 既包括少量的五年制中职学生也有三年制高职学生, 在三年制高职学生中, 既有参加提前考试进入本校学习的学生, 也有从二本线退档进入的, 同一个班级, 仅在高考分数上便能体现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层级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一特点。

警察体制的学校学生除正常理论课程上课外, 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 在高强度的警体培训后, 枯燥的传统式教学不能在课堂上留住学生, 必须引入大量的素材, 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实训工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刑事司法文书课程特点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首先是一门写作课程, 他在要求有正常的文字书写能力之外, 强调逻辑综合能力的发展。刑事司法文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修饰, 用最直白的语言体现最真实的案情。此外, 刑事司法文书对逻辑综合能力要求高, 在错中复杂的案情中, 在千丝万缕的犯罪信息中, 要准确体现出犯罪嫌疑人的动机、目的, 梳理犯罪过程, 描述犯罪结果, 在此基础上, 所有在刑事司法文书中表述的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甚至法律条文都必须能让案情得到最真实的记录并还原。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其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 刑事司法文书写作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写作技能, 还包括各项刑事侦查, 起诉, 审判, 执行过程的所有法学知识, 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写作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 在实践过程中, 刑事司法文书的课程教学要注意实践性与应用性结合, 在传达理论知识的同时,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2]

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 最终要用到司法工作实际中去, 在课程教学中, 要实现与行业的紧密对接, 在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的基础上, 强调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 保证学生知行合一, 立足行业, 融入行业, 服务行业, 提升行业。

三、信息化教学的特性

信息化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属性, 信息的多样性, 渗透性, 综合性决定了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上具有的优势地位,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 不仅要体现信息化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体现教育教学的功能, 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基础上, 完成教育改革。打破传统教学封闭化、个人化的壁垒, 信息化教学更应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共享性、互享性和协作性的特点。

四、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发展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发展便利,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传统讲述式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则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 二则丰富课堂内容, 刑侦专业学生对于刑事案件侦查具有天然的亲密属性, 传统课堂仅凭教师口述, 不能完整重现案件发生真实现场, 在细节处理和案情描述上无法满足刑事案件教学尤其是刑事案件侦查文书教学的需要, 因此, 充分利用信息化特点,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综合性和渗透性, 引入大量的实践案例, 结合图片、表格、视屏和数据, 完善课堂内容, 辅助教学。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过程中, 充分发掘资源, 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互联和协作。传统教学以教师各自为政, 兼组教师互动交流小组, 小组交流模式单一, 内容固定, 形式简单, 范围封闭。实现信息化教学, 可以加强教师交流内容, 开阔交流范围, 变更传统交流模式, 让内容更丰富, 更具体, 形式更多样。

信息化推动刑事司法文书课程教学, 要求在学生考核中结合信息化特点, 改变传统纸质媒体闭卷考试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目的是使其更贴近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如:学生在制作讯问笔录过程中, 可以改变传统手写模式, 利用多媒体和专业系统工具, 完成初审、续审、终审笔录制作工作, 一则满足学生兴趣, 二则可以更贴近工作实际。

五、不足

遗憾的是, 由于刑事案件自身特性, 注定了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过程中具有不应对外公开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信息化不能解决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但是, 传统教学模式不应该意味着简单的口述和呆板的板书教学, 教师依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更生动更形象的展示案例, 丰富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红.实践教学模式在司法文书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9 (1) .

司法信息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条法治道路, 这条道路既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法制”, 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为: (1) 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社会属性, 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政治保障,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功绩所决定的; (3) 这条法治道路是将“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的一条法治道路,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而法律在我国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意志的, 这条法治道路统一于人民民主, 旨在充分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的权利; (4) 这条法治道路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扬弃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法治文明成果而形成的一条法治道路, 因此我们的法治道路既有重视“情理法统一”的色彩, 也有注重“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的趋势。在司法领域, 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并重等。

二、司法改革与司法规律的内在关系

司法改革与司法规律关系密切, 司法改革是司法规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体现, 当司法实践的发展需要变革一些司法制度时, 司法规律就在无形之中支配着司法改革。而司法规律对司法改革有着方向标的意义, 司法改革必须遵循司法规律, 违背司法规律的司法改革难以取得良好成效, 尊重司法规律是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 司法改革是司法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

司法改革的发生是伴随着司法体系内部矛盾和司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司法规律要求司法活动必须符合时代之发展要求, 当司法活动不能实现司法公正之目标时, 就需要改革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的制度设计。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司法改革是司法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

(二) 司法规律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依据。

司法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司法改革要尊重实践, 要参照司法规律, 绝对不能纯粹“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在司法改革过程中, 司法规律是一个重要依据。

(三) 司法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遵循司法规律。

中国司法改革的不竭动力不是理论探讨, 只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需求才是司法改革、政策变迁与法治建构的核心变量与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司法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司法改革是否尊重了中国国情下的司法基本规律, 是否尊重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现实。

(四) 司法规律是司法改革的方向标。

司法改革不是茫然的改革, 而是朝着回归司法本位的方向, 司法规律就是司法改革的方向标。司法规律支配下的司法权属于国家, 是中央事权, 是按照司法自身的属性在运行, 不会出现“地方化”“行政化”等情形, 司法改革就是要朝着遵守司法规律的方向改革。

三、司法规律视域下司法改革的现状与完善

(一) 司法规律检视下的司法改革现状

1.“司法行政化”与司法规律

司法规律要求的是司法发挥司法而非行政应有的价值, “让司法的回归司法, 行政的归行政。”不可否认, 从我国法院设置、法官级别设置到法院权力之运行无不带有行政化色彩。本轮司法改革最突出特色是”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这被认为是剑指“司法行政化”和“司法地方化”。司法行政化色彩浓重带来的不仅仅是司法的错位, 更严重的是产生的冤假错案及其带来的群体性价值迷失。

2.“司法地方化”与司法规律

司法权的地方化使得审判权行使过程中容易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的不当影响、干预甚至操控, 作为审判组织的合议庭或独任法官有时需要请示上级法院或层层报批来抵御这种压力。本轮司法改革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的统管, 这项举措在理论上的初衷在于去地方化, 但是再在实践中或许会加剧地方化的隐忧。

3. 司法公开与司法规律

司法公开是确保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关于司法公开的范围尚且有限, 对于司法公正所需要的公开化远远不够。司法公开是为了确保公众更好的监督, 监督的缺失必然导致公正的折扣。王晨光教授认为“司法权的专属性、定纷止争的功能和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司法活动必然要遵循司法公开的原则;其内在规律也揭示了司法公开的必然性。”

4. 司法职权配置科学化与司法规律

“司法既无强制, 又无意志, 只有判断, 且为实施其判断需要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司法权的配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司法权的运行及其结果。目前司法实践中中国尚未真正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现代司法体制, 公检法三机关之间是“流水作业”, 未真正实现“司法最终裁决原则”“权力制衡原则”“避免利益冲突原则”。审判管理和司法行政管理中对司法规律的把握和遵循还不够。

5. 司法职业化、民主化与司法规律

近年来的两种司法改革路径中“侧重解决问题的”主张司法应该民主化, 以“马锡武审判方式”为历史蓝本, 以法庭下乡为现实样本;侧重“按司法规律办事的”则主张司法应该职业化。司法改革的现状中关于司法队伍职业化进程也是在不断推进的, 此前退伍军人转业进法院的现象已经得到纠偏。对于司法民主化是否有违司法规律, 笔者以为应该辩证看待, 司法民主化不等于司法的政治化和去专业化, 更不等于一味的迎合民众司法情绪而丧失司法应有的理性, 从这个层面讲, 司法民主并不违背司法规律。

6. 司法能动与司法规律

在和谐司法的呼声中, 在问题导向大和解的背景下, 中国司法改革中曾一度出现了“能动司法”的动态。能动司法观是改革者为了解决转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司法资源匮乏的张力而提出的, 初衷在于司法机关积极主动甚至提前介入矛盾纠纷以更好的化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殊不知中国的能动司法在实践中被变异为“司法盲动”“司法乱动”“司法权的滥用”等现象。显然这是有违司法被动性的。也正是因为有违司法规律, 司法能动在中国司法改革的阵地中仅仅是昙花一现。

(二) 辩证对待司法改革与行政改革的关系

司法规律对司法改革的要求还体现在:辩证对待司法与行政、司法改革与行政改革的关系, 不能本末倒置。司法规律要求实现的是司法与行政各归其位, 各司其职。司法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桥头堡, 重大行政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司法改革的目标在一国往往与该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司法改革目标的行政化, 比如司法改革是否应该以“服务大局”为首要目标,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否意味着司法就应该作出“司法大和解”的现实回应, 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在司法改革与行政改革的关系中, 我们应该看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势必会影响到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改革的深化也会带来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司法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体现。一切行政改革应该法治化, 一切司法改革的推进则不应该行政化, 行政化的司法改革本身就难以祛除司法行政化的诟病, 权威与公正更是无从确保。

(三) 司法规律前提下的司法体制改革建议

司法规律对于司法改革成败得失意义重大, 基于中国当前司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今后应该遵循司法规律深化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笔者以为, 司法规律前提下的司法体制改革应该从以下着手:

1. 司法规律与中国特色相统一

司法规律具有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区别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 司法规律不仅仅适合西方国家, 它也应该适用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司法规律在中国的不适用或变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更好的保障司法人权价值目标的实现。中国传统的行政权大于司法权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应该得到改革, 行政权高于或大于司法权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司法的特色, 遵循司法规律, 今后应该处理好的中国特色是: (1) 积极改变党对司法的领导方式, 破除“党大与法大”的理论陷阱; (2) 做强做大做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祛除人大的个案监督; (3) 破解“维权”与“维稳”的对立, 促进权利保障前提下的社会稳定; (4) 努力确保司法公正与权威, 减少“信访不信法”的怪象。

2. 司法体制与行政体制相一致

我国单一制的国体决定了不可能存在西方三权分立与制约平衡,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自然不会存在西方的那种绝对的司法独立。遵循司法规律下的司法体制改革不是违背本国国体与政体的改革, 而是在尊重现行国体与政体的前提下, 逐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也不是“头痛医头, 脚疼医脚”, 而是在科学理性的顶层设计之下, 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不适应人民之需、不符合司法价值与属性的具体制度。

3. 司法模式与司法规律相统一

司法模式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是不同的, 中国的司法模式更类似大陆法系, 带有较强的职权主义色彩,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线条流畅、诉讼效率高。这样一种诉讼模式并不意味着与司法规律相冲突, 司法在实践中应该追求效率与公正, 以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为例,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应当是一种具有较高诉讼效率的诉讼架构, 只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普通程序能够得到切实遵守, 完全可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高效率, 根本没必要搞普通程序简易审这种不伦不类的改革。”因此, 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应该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更应给本国司法模式以关怀, 将本国司法模式与司法规律有机统一起来。

4. 把握并遵循法治规律

司法是法治的关键环节, 司法的改革必须遵循国家治理与法治发展和运行规律。具体而言,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的规律: (1) 要遵循国家治理规律, 理性把握法治的作用和功能, 将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 要遵循法治发展规律, 做到政府推进与社会演进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相结合。 (3) 要遵循法治的运行规律, 合理配置法治主体的结构, 努力提高法治结构的功能, 积极推进法治功能的强化和转化。

四、结语

中国的法治现代化不是中国封建法制的延续, 不是本土资源的沿袭, 更不是西方法治的完全移植, 同样, 中国的司法改革不会完全参照西方来改革, 更不会以封建法制为皈依。中国的历次司法改革, 改革内容越来越多, 程度在不断深化, 而本轮司法改革不单单是问题导向, 也不是纯粹的遵循司法规律, 而是将中国特色的国情与司法规律有机统一, 这也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真正需求。司法规律检视下的中国司法体制仍旧存在问题,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 中国司法体制将会日趋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司法信息 篇9

一、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司法的职业化与司法的民主化、司法大众化是司法制度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案件的方式。司法的职业化强调的是法律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专业法律技能去处理案件的一种方式。它更为强调司法审判过程的专业性与独立性。而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强调的是民众对案件的参与程度。一般而言, 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与民众的参与程度是呈正相关的。

司法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所以司法职业化的发展是必须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线, 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司法也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 所以司法职业化逐渐形成。

二、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之间矛盾的法理分析

1. 司法职业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清朝末时期, 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就已经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法院。但那时候的法院要么是为西方列强服务的, 要么是为清政府服务的, 根本不能体现广大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的民主与大众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开始规范司法制度, 在2002年开始实施统一司法考试, 一直至今。司法职业化不断的得到加强。文革期间,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司法职业化得到空前的加强, 但是民主化与大众化则削弱了许多。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又重新重视与强调司法的民主化与大众化。但如何权衡这两者的关系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2. 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促进司法职业化制度的完善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如果过多的强调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将会削弱司法职业化程度, 从而降低司法的职能与作用, 所以排斥司法的民主化与大众化, 要求加强司法的职业化制度。但事实上, 司法具有独立性, 它并不会因为司法民主化、大众化的加强就削弱其作用与职能。相反, 司法民主化、大众化是会促进司法职业化制度的完善的。司法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百姓的参与, 若是百姓不支持司法制度建立以及司法审判结果, 对法官的职权与工作不了解, 所以难免会造成误解。同时因为民众的参与度低, 更加加深了法官工作的神秘性, 司法腐败现象就会滋生。

三、促进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有效融合的措施

1.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司法权或者裁判权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权力, 这种权力的使用需要法官或者其他司法人员进行高度理性的思维, 不被自己的感情或者欲望所左右。但是人的理性都是有局限性的, 而这种局限性就会制约司法人员对权力的运用。这种局限性会使司法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出现偏差, 从而造成司法的不公与权力的滥用。而人民陪审员制度则是调和这种偏差的有效手段。人民陪审员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是人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司法审判中来, 还能拉近司法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监督。当人民群众参与到案件审判中时, 也是间接的向它们提供法律知识, 促进法律知识与司法理念的普及。

2. 完善司法职业化建设

司法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一个法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司法制度化建设的完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中国目前司法腐败现象严重, 司法的公信力不高, 造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就是中国司法的独立性不够。而司法不够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司法人员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在司法职业化建设中, 法官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司法权主要是法官的独立审判权。所以, 要完善司法职业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我国的法官制度。初次之外, 因为我国目前实行仍然是法院经费行政制。也就是说, 我国法院的经费与法官的工资仍然是经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统一发放。这样的经费制度造成我国法院难免“受制于”政府。司法的职业化与司法的独立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总结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主权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凸显。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同样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时又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决定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面, 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的两个矛盾。若是能够得到有效的融合, 司法民主化、大众化不但能够与司法职业化共同生存, 同时还能促进司法职业化的发展, 同时司法职业化又能反过来促进司法民主化、大众化的发展。

摘要:在清朝末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法院, 但是直到今天我国的法院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不够完善。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我国的司法民主化与司法大众化程度不高, 造成司法官僚化倾向严重。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的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存在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了一些促进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有效融合的措施, 以期为我国的司法职业化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司法职业化,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

参考文献

[1]巩军伟.论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2]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2) .

加强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篇10

在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 剑河法院始终坚持管理创新与推动矛盾化解相结合, 提高法院司法公信为目标, 不断创新调解模式, 加大调解工作力度。

一是推出“五二三”窗口接待工作机制, 把问题解决在诉前和庭前, 减少了诉累, 得到州中院的肯定, 并在全州法院系统学习借鉴。2012年立案窗口共审查立案728件, 其中刑事立案119件, 民商事386件, 特别程序案件16件, 行政案件20件, 行政非诉审查立案35件, 执行152件。所办理案件情况: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诉前、庭前调解91件, 经调解, 达成调解协议结案40件;在信访工作中, 加强对矛盾纠纷和重大节假日以及“十八大”期间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确保了特殊时间、特殊阶段“零进京和零上省、州访”因素的排查工作。

二是建立“三六二二”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机制, 得州委、州政府的肯定, 并在全州法院系统学习推广。最近四年来共审结刑附民案件107件, 当庭调解成功103件, 当庭调解成功并兑现率96.3%, 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293.8989万余元, 化解了矛盾纠纷, 促进了社会和谐, 树立了法院公正司法形象。

三是在民商事审判工作和人民法庭工作中创新推出“十心调解”工作机制和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十心”调解室, 聘请辖区内德高望重, 具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石某某等5位同志担任调解员, 协助法庭调解民事纠纷。2012年柳川法庭收案188件, 结案186件, 其中调解83件, 撤诉76件, 调撤率89.83%。有159件通过“法庭—调解员—村委”共同调解结案。该“十心调解法”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 推进梯次调解、全程调解工作机制, 形成乡镇、法庭、村三位一体的调解工作体系, 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四是创建“四方联动、六法化解”执行和解工作机制。在2011年度被评为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的基础上争取2012年度无执行积案法院合格验收。同时,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 该院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 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司法联络员、廉政监督员等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畅通信访渠道, 增强办案透明度,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在2012年全省人民法院满意度测评中, 该院排名全省第一, 并获县直机关目标考核一等奖, 该院刑事审判庭、柳川人民法庭亦被评为2012年度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先进集体。

二、当前影响和妨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

(一) 法院工作地方化, 是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最大问题

法院的人、财、物人性从属和依赖于地方行政机关, 现行的制度使法院的工作人员从领导的配备到一般的工作人员的进出, 均由地方行政机关任命、审批、把关法院从基本建设到法院工资水平、福利均由地方财政拔付, 法官的福利待遇却远逊于同级行政人员, 法官的发展空间非常狭小。另一方面, 法院由于受从于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的行政机关不论的在日常的维护稳定工作还是日常的非维护稳定的工作中, 经常把法官当普通行政机关干部对待, 安排众多的驻村、帮扶及综治工作, 消耗了法院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致使法院不能较好的处理日常的案件审判工作, 影响了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司法公信力。

(二) 法院工作行政化是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最突出问题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法院的工作就是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 切实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 确保社会稳定, 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力;法院工作行政化是我国现行法院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审判权行使、法官考评以及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造成法院工作行政化的主要原因是院长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 法官缺乏职业尊荣感和独立判断的精神, 上下级法院关系定位存在偏差等。法院工作行政化, 违背司法工作自身规律, 对于规范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法院威信方面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 人民法官待遇较低, 影响了法院的办案效率及公正, 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 我国对法官的管理体制一直采用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的管理模式, 法官的工资标准也是实行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近年来的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都要由个人来承担, 而法官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无法应付这一系列支出。这将产生某些不利的后果, 工资过低导致法官得不到激励, 直接影响审判工作效率。法官工资待遇低, 新人要进法院还要通过“第一难考”的司考, 其难度就不言自明。但往往许多的人千难万难考进法院来后, 感觉法院的发展空间本来就小, 工作强度大, 待遇差, 工作不了多长时间, 就想办法改行去当律师或其它行业, 致使法官的缺额越来越严重。

三、对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法院的改革, 提高法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化建设。相对于行政工作, 法院是一个更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系统, 在改革进程中, 不断提高法院地位的同时, 改掉法院工作效率低下, 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二是提高法官待遇, 让法官专心于法官事业。

三是加强司法独立性, 提高法院地位, 让人民法院快判、敢判。在法院的领导岗位人选中, 重视其法官职业水平考察, 加强法官的职业培训, 提高法官的职业水平, 更好的为法院的审判提供司法保障。

四是联系群众, 实事求是。执法为民, 切实把联系群众的思想放在司法工作方法的首位。在审判工作实践中, 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才增强法院的公正司法, 提高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摘要:当前, 我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的精神, 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 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完善审判管理、加强指导监督,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使司法公信力及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司法独立与民事司法改革 篇11

关键词 司法独立 民事司法改革

一、司法独立的理论价值——司法独立的内涵,司法独立对法律运作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司法独立已被确立为西方国家司法实践重要原则之一。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法学界、司法界在司法独立上逐渐达成了共识,但我国目前关于司法独立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

现在学术界认为司法独立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一是从司法权力的层面上来看,司法权力相对国家其它权力独立,根据宪法和组织法,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收任何行政机构和个人的干预,其审判结果对法院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社会其他个人和组织液有尊重这一结果的义务。;二是从司法裁判的层面上来看,法官要在当事人面前保持中立,独立自主地对案件进行审判,这不仅是独立于当事人双方,而且独立于法院内部其他法官和工人员,其他法官和工作人员除工作上必须的谈论外不得对审判法官的判决私下评论。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只依照法律和事实,不得夹杂不必要的人情。三是从法院的组成上看,司法独立要求上级法院于下级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相互独立,上级法院不得肆意干涉下级法院的审判,认为下院的行为有违法或不合理之处,可以以审判监督和二审再审程序解决。司法独立在对外的价值则是让司法不受到其它国家机构和个人的干预,保证国家内部的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而司法公正则是司法独立的价值目标。司法能维护法律的最高权威,然而在通过司法维护法律的权威的过程中并不能靠强制,而是需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的公正,而司法独立这是这些的前提条件。司法独立不仅能保护国内司法不受其他国家的干预还能约束行政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司法独立能将国家权力合理配置还能为实现法治国家打造基础。

二、我国民事司法独立的实践探索——从法制史看司法独立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司法独立”一词在中国出现时晚清时期,虽然我国古代也有司法实践,但是古代司法与行政权是不独立的,一方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当地的司法长官,负责域内大小案件,县丞之内的副职在其领导下主要负责司法。而西学东渐,西方法律思想也传到中国,戊戌变法就要求放君权,增民权,司法权有条件的独立。孙中山先生在三权分立的思想上提出五权分治,主张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等相独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收上级官厅之干涉。实行法官责任终身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运动结束,国家政权逐渐稳定,司法独立原则在54宪法中得以确立。法院组织法随后颁布实施,全国各级司法机关相继建立,新中国司法步入轨道,也推动力法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十年文革中,原有司法体制被破坏,法律虚无统治着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拨乱反正,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要将社会各项事业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法治建设更显重要,司法独立也日显突出。82宪法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分别用独立条款确立的司法独立原则。

法治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司法实践的操作,我国司法独立还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司法机构并未完全独立,虽然宪法和几大基本法相继确立司法独立原则,但是由于规定的局限性和特有的政治环境,使得司法机关在党政机关面前显得无可奈何。其次是法官个人并不独立,由于每个法官个体都必须依赖于本法院,出于对院领导的尊敬或其他感情,也是考虑自身利益的需要,他們在审判中不可避免的参考甚至听从领导者的意见。再者,司法机关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一个普通的案件如果经报道,社会舆论就有可能影响法官的审判,甚至案件会被一改再改。这些都暴露了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是整个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进行司法改革。下面着重从民事司法改革来阐释司法改革对司法独立的作用。

三、民事司法改革独立性追求——审判委员会制度,陪审制度的完善

如前文所述,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我国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保证司法独立,就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要解决法官独立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改革,今年来审委会的存废之争凸显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审委会的组成多是法院中的干部层和资历较深的法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能是比办案法官高,也的确起到集思广益,民主法治的朱勇,但是由于审委会的决定审判庭必须听取,但对此负责的是审判庭成员,这种后台不负责的操作使得审判庭法官陷入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审委会审委会存在是必要的,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其本身必须进行改革,由后台走向前台,对其评议的案件负责才能真正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另外呼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可以借鉴判例法国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逐步规范案件审判量刑幅度,在司法实践中最高院每年以年鉴形式发行的指导性案件对地方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能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这些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官独立,要实现法官独立就必须从人事任免制度下手,建立以业务法官为主,法院政务工作为之服务的人事体制。同时建立错案终身责任制。

综上所述,司法独立是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趋势要求,民事司法改革是解决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的良好途径,用司法独立执导改革,在改革中实现司法独立,对完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夏萍.论我国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D].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夏炎.论公众舆论与司法裁决的关系[D]. 吉林大学, 2011.

[3]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与理想的诉讼效率[J]. 人民司法, 2006(09).

[4]葛玲.从法院面临的困境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兼谈法院功能的定位[J]. 法律适用,2006(06).

司法信息 篇12

关键词:科技,司法思想,司法手段,司法制度

科技, 科学与技术的总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科技是社会生产力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 科技推动着社会其他诸多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司法, 则是一种政治现象, 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司法包括了司法意识、司法活动以及司法体制。司法制度是上层建筑, 其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前行。回顾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 在生产力的不同阶段, 司法也在不断的演进, 科技对于司法的演进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

一、科技启迪司法思想

思想, 也称“观念”, 受制于社会存在, 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反应。司法思想是对司法的观念和认识, 依据主体不同而有所不同。科技对司法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理解:

首先,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司法认知和司法观念的不断革新。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法律新思潮、新理论不断地产生, 也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受。比如,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法律信息论和法律系统论;而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下, 法律原本明显的区域和疆界特征逐步的消亡, 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之间的差异不断地缩小, 不同的法学流派和法学理念都在不断的重构和革新。反应在司法工作人员身上, 在科技变革的影响下, 他们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 进而影响到相关的司法行为和司法活动。

其次, 科技引领并且指导整个社会司法意识和司法思维的前行。比如, 在生命科学的推动下, 人们对于人类自身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界定, 进而反应到司法层面, 就产生了对死亡的不同界定方法。有人赞同“心死亡”, 也有人赞同“脑死亡”。而究竟以谁为准, 在科技的层面上, 当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对应的司法思想领域就存在不同的观点。除此之外, 伴随着网络、计算机和现代的通信技术的涌现和产生, 司法的作用空间也从原本的现实社会拓展到虚拟空间。可以说, 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人们、引导人们的司法思维拓展到新的境界和领域, 重构了人类的司法视野, 同时也给司法领域带来新的困惑, 挑战原本已固化的司法模式和司法认知。

总之, 科技变革着不同主体的司法思想, 推动着司法对不同领域的管控认知。

二、科技革新司法手段

科技的进步影响并且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司法工作的诸多领域都和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科学的层面上辨别是非曲直、识别犯罪真伪已经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认可。比如科技在证据采集、证据质证以及司法鉴定三个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于证据采集方面, 科技手段已经演绎成为证据采集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科技采集证据已经在诸多的案件中有所体现, 比如视听证据的出现、影像证据的产生等等。除此之外, 科技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科技证据不断帮助司法活动获得了更有效的手段, 而其弥补了陈旧司法方法的不足。

而于质证层面, 庭审质证环节, 面对对方提交的证据, 如何判定其真伪, 做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辩护, 科技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科技可以更有效的帮助辨别证据的真伪。

总之, 科技手段在司法活动中的广泛运用, 无论是对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都有效地提升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维护了公平正义。

三、科技完善司法体制

科技是所有社会发展因素中最为活跃的。社会的发展构建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而社会发展直接决定了司法制度的内容、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状况。在科技的推动、社会的变革下, 国家法制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否则法制必将落伍于时代的发展, 被社会所抛弃。为了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在社会发展原动力科技的推动下, 司法体制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构建。而科技的进步促使司法系统内部运作的更加完善, 科技的发展一方面让单个司法部门的业务运作更加的专业, 另外一方面有利于不同司法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司法规范的构建, 科技的革新使得司法的主体、客体、乃至内容都在不断变更。这些层面的变动共同推动了司法体制本身在内容和规范建设层面上的完善。

综上所述,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司法意识和思想的革新, 改进了司法方法和手段, 完善了司法体制建设。借助意识的革新、手段的提升、体制的完善, 司法建设必将更为公正, 司法源泉必将能够得到不断的清澈。

参考文献

[1]孙海龙, 高翔.科技应用与司法公正的思辨[J].人民司法, 2012 (1) .

[2]杨如.论科技发展对法律进步的作用[D].中南大学, 2002.

[3]罗玉中.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J].科技与法律, 1998 (1) .

上一篇:气动弹性系统下一篇:软硬件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