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的作文

2024-09-26

石磨的作文(通用10篇)

石磨的作文 篇1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走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看到家乡的变化,爸爸兴奋不已,不停地向我和妈妈唠叨:“现在家乡变化真大。路变宽了,山变绿了,平房变新楼,到处都是果树,树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真是名符其实的水果之乡!”

车驶在林荫道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一些楼房。

“你们看!”爸爸高兴地指着不远处的一间小学说,“那就是我的母校。以前的平房教室没啦,替换它们的是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了!呵呵!”

终于到家了。向众多的亲戚问好后,我便出去溜达溜达。门口的一座石磨吸引了我。石磨的面上泛着石材特有的青光,虽然布满了灰尘,但摸上去仍很光滑,我想:一定是长年累月的摩擦造成的吧!石磨上的沟还积着雨水,好几个地方还长出了暗绿暗绿的青苔。于是,我好奇地向爸爸打探起石磨来。从爸爸口中,我知道了关于这个古老石磨的故事。

这个石磨是村里孩子的好去处,小伙伴经常爬到上面去嬉戏玩耍,因为石磨并不是经常能用得上的,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重要客人的时候,才会用石磨来做豆腐或糕点。对于常年饿着肚子的孩子们来说,这可是日盼夜盼的天大喜事。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早早起床了,帮忙捧着泡了一个晚上的大豆,一碗一碗地倒进石磨里,准备磨成豆浆。当细腻而均匀的“咯吱”声响起时,啊!石磨开动啦!孩子们都高兴地拍起掌来。

只见大人们双脚一前一后站成弓字步,双手紧握磨搭钩的手柄,连续的推拉,石磨也跟着他们的节奏,时而欢快地歌唱,时而沉重地呻吟,一圈一圈悠悠地转了起来。伴着石磨“轰隆轰隆”的响动,奏起了做豆腐的乐章。不一会儿,磨缝里便挤出白色的乳汁来,孩子们看了,脸上都洋溢着无比幸福的微笑。

豆腐终于做好了,捧着白嫩嫩、滑溜溜的豆腐,心里的那种甜啊,早溢了出来。别家的孩子也会围了过来,这时奶奶会每人分上大半碗,让他们也解解馋。

过年是孩子们的期盼,却是大人们的烦忧,因为再穷的人家也得想方设法准备点年货,其中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在过年前几天就要淘好糯米和粳米,将这些糯米和粳米按比例均匀混合后放在匾里,摊开凉燥,然后集中起来,置于石磨旁,由一个人一手把向,另一只手连续将一把米、一把米地抓置于石磨进口里,另外一两个人牵磨,石磨就连续旋转着,将米磨成粉。到了过年前一天,将磨好的粉加上白糖或者红糖拌匀,就可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即是可口的年糕了。

当热乎乎、香喷喷的年糕从蒸笼里拿出时,早已守候在旁边的孩子们一边擦拭着嘴边的口水,一边把年糕端出去。那银铃般的笑声充满了整间屋子。

夜风吹来,孩子们闻着磨盘上残留的面粉的芳香,还有村外野草花的芳馨,枕着夜莺婉转动听的歌声,在石磨的怀抱中入眠,做着一个个甜美的好梦。

爸爸说,小时候,他们认为石磨的歌是最动听的乡间小曲。“咕辘辘,咕辘辘”,唱得天更高更蓝,“咕辘辘,咕辘辘”,唱得河水更清更甜,“咕辘辘,咕辘辘”,唱得人们整日被饥饿折磨的肠胃也开始幸福地蠕动。

而在大人眼里,石磨却是一种难以解说的心事。年年月月,在注满风雨声的屋檐下,石磨悠悠,背负着历史的沉重与无奈,磨碎了祖辈们多少心血和汗水。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转眼30年过去了,村里早就有了电动石磨,村民若要磨粉磨浆什么的再也不用自己推磨了,做豆腐年糕也不再是孩子们的奢望。石磨终于象年迈的老人,停止了咀嚼,停止了歌唱,安然沉睡在岁月的残墙断垣之间。

从石磨到电动石磨机,历史总是以飞快的步伐在前进。如今,家乡里已经很少人用这石磨了,但从布满青苔的石面上,不难想象当初它的喧闹和忙碌。现在,石磨以它那古朴的身姿静静地卧在屋檐下,历史从石磨的声音里走来,从石磨的身姿里走来。它――石磨,在为改革开放30年的变迁做着最有力的见证。

石磨的作文 篇2

其实, 我奶奶的老屋里有一个大石磨。我小的时候, 父亲在村子里的小学教书, 每个月的工资才二十几块钱, 我们家半个月才能吃一次白面馒头, 多数时候吃的是母亲用石磨推出的玉米粉、红薯粉, 甚至是高粱粉做的粗粮饭。从我记事的时候起, 母亲每天除了喂猪、洗衣、做饭, 更多的时间是围着石磨在不停地转啊转啊, 她一只手紧紧地把住磨把手, 一只手熟练地在磨盘上续着粮食, 小小的我跟在母亲的身边, 用小笤帚帮母亲扫着从石磨里流出来的面粉。仰起头, 便能清晰地感觉到母亲吃力的呼吸声, 即使是三冬腊月, 也能看到她的脸上、脖子上不断淌下的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母亲围着石磨不知走了多少圈, 却从不曾看到她的脸上有一丝悲苦, 我看到的, 永远是那样沉静的眼神。我很奇怪, 母亲成年累月地推磨, 但她的腰板依然挺得很直。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 我和弟弟妹妹一天天长高, 石磨的磨槽也磨得越来越平了, 母亲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多……后来, 村子里有了电磨, 不再用石磨推面粉了, 我们姐弟几个也都有了很好的工作, 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然而, 石磨却并没有闲下来, 有了新鲜荠菜和萝卜菜的时节, 母亲还时不时地用石磨推一些豆粕做渣菜吃。母亲推豆粕的时候, 老屋总是热闹得像赶集一样, 村子里的婶婶嫂子们闻讯拿了豆子、端了大盆小罐跑了来, 大家你推几圈, 我推几下, 石磨又呼噜呼噜地唱起歌来。女人们脆脆的笑声从小小的院落里飞出来, 在小山村里荡漾。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便有了鲜得掉牙的渣菜。也许是因为有了石磨, 更使得母亲在村子里的人缘格外地好。

前几年, 有一次给母亲量血压, 发现母亲的动脉搏动很不规律, 问她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母亲说:“就是劳作时间长了便会胸闷, 这些年我都习惯了, 不碍事。”我坚持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原来母亲的心脏一直有问题!我深深地感到自责:女儿是学医的, 竟然如此地粗心, 母亲的心脏有问题都不知道!医生给母亲开了药, 反复嘱咐她不能太过劳累。我便不允许母亲再推石磨了。

然而, 我再次回家的时候, 却发现屋子里多了一台小石磨, 有脸盆那么大。母亲说, 年岁大了, 奶奶屋里那个大石磨推不动了, 便让父亲去邻村石匠那里, 央求人家打了一个小石磨。母亲说:“偶尔推个豆粕、花生酱什么的, 给你们尝尝鲜, 总比街上买的干净些。”儿子于是吵着要吃花生酱, 母亲便忙着炒花生、芝麻、干辣椒, 炒熟以后便开始放进小石磨里推花生酱了。我以为小石磨和玩具一样, 推起来会很轻松, 然而, 试着推了几下, 肩膀和胳膊很快便吃不消了。母亲笑笑接过来推着:“你呀, 从小没干过重活, 哪能干得了这个!”就在此时, 儿子举起了相机, 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也许对儿子来说, 拍照只是好玩, 然而对于母亲来说, 却是意味深长, 因为母亲这一生, 太多太多的时光与这石磨相伴……小石磨呼噜呼噜地转着, 宛若一首动听的歌, 小石磨里流淌出的花生酱的浓香渐渐溢满了整个屋子, 也许是因为这花生酱里浸润着母亲太多的爱, 尝一口, 又香又辣的幸福味道浸透了每一个毛孔, 果真, 和街上买的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 父亲也已经退休了, 母亲闲来便和父亲一起去挖些野菜, 隔三差五的, 便给我们姐弟送些豆粕渣菜、花生酱来。吃惯了那些淡得没有滋味的反季节蔬菜, 母亲亲手做的这些农家小菜总是让人神清气爽, 也让我们的生活溢满了幸福的滋味。

家乡的石磨豆花 篇3

石磨豆花在广安人的心目中被视为天下的美味之一。远方的游子回老家后,第一个要吃的东西便是石磨豆花。据说邓小平生前回四川时,每次点名要的菜品中都有一道广安的石磨豆花。在广安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架石磨,它是制作石磨豆花的主要工具。我们家里也有这样一架石磨。从我记事起,豆花便是我们家的美食。每当有亲朋好友来我家做客,或是逢年过节,母亲都会事先将一种叫做“八月黄”的豆子放入清水里泡好,然后用那架石磨推豆花。当然,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了。

每次母亲推豆花的时候,我和姐姐都会围着母亲转,给母亲打下手。母亲推磨,我和姐姐会到灶前烧火。这时母亲便会将制作豆花的一些诀窍告诉我和姐姐,并让我们在旁边细心观摩体会。母亲告诉,磨豆浆不能急燥,推磨时要不快不慢,加料也应不多不少,这样磨出来的豆浆才细腻,出浆也才多。推磨时心情要愉快,推出的豆花才会色泽洁白,香甜可口。烧浆时的火不能太大,否则豆浆会翻滚溢锅,甚至还会糊锅。点豆花时炉膛要撤火,否则豆浆沸腾会冲烂已凝结的豆花。点豆花的石膏用量要恰到好处,多了豆花碱味太浓,少了则凝固不好。点好石膏 后,豆浆需要静置约10分钟,这期间,乳白的豆浆慢慢起了变化,水开始变得清澈,中间会泛起朵朵白云似的豆花,这时候应该“打水”。打水是制作豆花的关键,“打水”的工具用的是一种竹编的盛器——筲箕。先将筲箕慢慢地放入锅中,轻轻地往下压,这时锅中的“云朵”就集在一起成了豆花。此时用刀将豆花划成块,再用小火将锅烧开,豆花就做成了。母亲还告诉我“打水”的诀窍:压筲箕的力不能太大,用力太大“打火”过多,豆花就会变老,甚至变成豆腐;用力太小,“打火”过少,豆花则会太嫩,甚至成豆腐脑。只有“打水”用力适度,才能制出白、韧、嫩、甜的豆花来。

第一次推石磨作文 篇4

今天,我们去三泉湖游玩的时候,在半山腰处看见一个亭子,亭子里面有一个石磨。我迫不及待地想推推它,走到跟前一看,两块圆圆的大石头摞在一起,高高的,最下面的是更大的一个大圆石,只是没有上面的厚而已,石磨上面还系着一根很粗的长长的木棍,看起来像一个数字“9”。刚开始我把手放在木棍上,用力推,怎么推也推不动,我把浑身的力气都使出来,累得满头大汗,才推动了一点点。这时,旁边的一位老爷爷笑着告诉我:“推磨是要用巧劲,并不是直直地硬推,腰稍微向前挺,两臂伸直,左脚向前站稳,右脚用力蹬”,听了爷爷的方法,没费多大力气,就把磨转动起来了。从中我也悟出一个道理,干什么事都有技巧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

这时,站在一旁的妈妈和阿姨都笑了。我和妈妈一起推,更轻松了,因为有妈妈在帮助我,真的太有趣了!回到家里,我告诉姥爷今天的趣事:姥爷笑着说,在他小时候,人们吃的面、五谷杂粮,都是用石磨辗压出来的.。在那年代,根本没有机器,全是人工推磨。后来,慢慢地人们养牲畜,用驴蒙着双眼拉磨,随着时代的进步,石磨被机械取缔了。我们现在吃的各种面粉,全部是机器磨出来的,我听了老爷的一番话,心里真庆幸,我居然能看到古代的器具,古代人可真聪明啊!发明出了这么好用的器具,我要像古代人学习,做一个聪明的人!

这次推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家乡的老石磨散文 篇5

每次回老家,总要看看家乡那盘老石磨。看见石磨,抚摸着、阅读着、联想着这个转过茫茫时空而带走无限遐想的符号,仿佛又把自己带到了过去的岁月,走进一段久远的历史。记忆中,转动的石磨已成为历史的剪影,定格在乡亲们的心中。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如今石磨停止了呐喊与歌唱,退出了历史舞台。石磨的退役不仅结束了那段无止境的磨难,也结束了那些年代沧桑的岁月。石磨安祥地沉睡在岁月的残墙断垣之间,连同那淳朴、憨厚和困苦一起淹没在时间的风尘里。

过去,石磨是农家不可少的工具。在沂蒙山区,父老乡亲们用石磨磨糊子,烙煎饼。记忆中的那盘石磨,是由石匠师傅用硬度适中的优质花岗岩精雕细凿而成。老石匠把磨盘先平分成八瓣,在这八瓣中用钢钎凿出八道斜磨齿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下两扇阴阳凹凸磨齿,包含着八八六十四卦。有人说阴阳是中国文化的基石,石磨上下两扇鱼纹,就有古人的智慧在其中,“动而生阳”与“静而生阴”,揭示了中国人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底起磨”,通常用古老的方法粘合在磨台上,仰面朝天,中心有一柱磨棋,其形状如同象棋的棋子,四周是一圈光芒般的.磨齿,磨齿痕迹走向如同书写的“人”字美文,让人感受到老石匠将那一方浓缩而象征厚德载物的大地,写满了人的生存与绵延的妙语。石磨盘上有学问,也有奥妙,妙就妙在人们在不断的使用发展当中,将天父地母,天地衍生万物的原始观念巧妙地带入石器中,融修持与悟道与生活劳作之中。石磨的上片相对凿有两个横眼,嵌上磨把,人们推磨时,将磨绳套在磨把上,把磨棍套在磨绳里,运用杠杆的原理,阴阳两扇石磨相互摩擦加工粮食,天、地、人合一,阴阳相克,使粮食从磨眼里进,从两片磨齿凹槽间流出。阳动而阴不动,天转地不转。如果两人或多人共同推磨,有一人不用力或放慢脚步想偷懒,磨棍就会掉下来。

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石磨了,退到幕后的石磨自甘寂寞,任凭人们冷落和处置。也许,石磨明白,它们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使命,适时的谢幕就是最大的幸福。虽然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走不出人们记忆的长河,它永远记录着乡亲们无法言说的酸甜苦辣。

在童年的印象中,石磨总是和母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那沉重的石磨,多半是由母亲去推动。石磨很沉重,母亲弓着腰,一只手握紧磨杆,另一只手将苦难的日子一勺一勺喂进磨眼,推动老石磨一圈一圈磨出那些艰辛、无奈和沉重的生活,用古老的风箱再将红火的生活吹燃,升起希望。

小时候,曾听过一个故事。传说伏羲和女娲是孪生兄妹,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而,万物毁灭,只有山石。兄妹俩想结为夫妻,延续生命,又觉得不合适,便商量说各自在一个山头上点起烟火以测天意,若两股烟合二为一就结为夫妻。烟火点起来,升腾的烟雾在空中合在了一起。兄妹俩又自觉羞耻,便又想出一个办法,就在昆仑山顶各造一扇石磨,二人同时往下推,如果石磨滚到山脚分开了,则说明老天不允许他们结合,人类再也不能生息繁衍;如果石磨滚到山下,二者相合,则兄妹成婚是天意。于是,两人在山顶上各自用心造了一扇石磨,选了一个天晴的日子,闭上眼睛,同时将石磨推下山,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兄妹的诚意感动了天地,石磨滚到山下,两扇石磨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走进石磨01 篇6

邵厝小学:雷国山 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调查、搜集、交流资料,观察和研究,认识泉南地区生活工具,了解它们的构造原理,感受泉南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

2、通过实践和操作,体会泉南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采访、调查有关石磨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资料卡;调查访问爷爷奶奶等前辈的生活。

活动过程:

一、开心猜谜: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到“民俗园”观察学习了一种泉南地区古老的生产工具,并约定一起找一找这种生产工具这方面的知识,大家都准备得怎么样?

师:上课之前我给大家带来了几条字谜,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打一物)(谜底:石磨)

“我肚贴你肚,你肚里有我一个物。(打一物)”。(谜底:石磨)“一块田,圆溜溜,里面撒种外面收(打一物)。”(谜底:石磨)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石磨,一起去寻找石磨历史的足迹。

师:关于这一种生产农具,你有哪些了解呢?上周,老师分组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资料卡片。现在,把你的了解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在校组内交流展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二、快乐分享:

师:老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精彩的表现。下面请小组代表汇报展示你们的收获。

1、查找石磨,我们快乐!a、同学们,我们霸王龙小队通过网上查找,我们知道了:我国石磨的发展分早、中、晚三个时期,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以洼坑为主流,坑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枣核形等,且形状多样极不规则;东汉到三国为中期,这时期是磨齿多样化发展时期,磨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有四区、六区、八区型;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这一时期是石磨发展成熟阶段,磨齿主流为八区斜线型,也有十区斜线型。

b、小队长展示收集各时期的石磨图片。(边展示边讲解)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工具。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我国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是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总而言之,早期,石磨给泉南地区的人们带来的好处说不完。”(掌声起伏不断)

师:霸王龙小队的同学们,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让我们更了解石磨的发展史?石磨的种类?以及石磨给早期人们带来的作用。石磨虽然看起来又大又笨重,可其中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能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发明出这么精巧、省力的工具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那一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

2、调查村庄,寻访石磨。同学们,我们侦探小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访了整个村庄。结果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笨重的石磨已经被新型科技机器所代替了;加上村中旧房屋的翻建,原有的旧石磨填没在地下了,村中存在完整整套的石磨几乎没有了。偶而发现个别石磨的上盘或下盘或底座,散落在村庄角落里,队员走访调查40分钟左右,只有在村庄中区祠堂前面角落,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石磨,队员们高兴的跳起来。我们发现这套石磨经风吹雨打日晒,上面积满了厚厚的石灰,可见已经很久很久荒废在那里,没人使用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侦探小队寻访村庄中的石磨足迹,却发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笨重的石磨的足迹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几年以后,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这种古老的生产工具,石磨的出现和退出见证着科技的发展,希望大家能记住祖辈们走过的艰苦岁月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3、采访家人,感受艰辛。同学们,我们是快乐小队。我们采访了家人和邻居,发现了奶奶那一辈的人们,由于生活的艰苦,物质的缺乏,加上科技的落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石磨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面粉、米粉、豆腐等食物。由于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笨重的石磨已经被新型科技机器所代替了,但在妈妈的这一辈就没有人使用过石磨了。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积极的探索体验,老师为你们喝彩。三个小队与同学分享了他们收获的快乐,让我们知道了石磨的发展史,以及石磨给早期的泉南地区的人们生活带来种种好处;也让大家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给大家更多的方便。同学们,下面小虹小队的同学们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4、运用彩笔,绘出精彩。同学们,我们是彩虹小队。我们小队成员分组参与了其他小队的体验活动,感受到石磨的魅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于是,我们运用彩笔,绘画出不同时期石磨的图案,请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小队长边展示课件,边讲解不同时期的作品)(掌声起伏不断)

师:感谢彩虹小队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石磨、已经退出了农家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简单省力的自动化机械。希望大家能记住祖辈们走过的艰苦岁月,同时也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也是我们学习“走进石磨”的主旨。

三、体验快乐。

师:

1、了解了那么多有关石磨的知识,现在大家想亲自体验一下推磨的感觉吗?(友情提示):先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一下推磨的方法。a、注意有关工具:磨绳、磨棍等的使用,推时要用肚子。b、推磨时在逆时针推进,力度在均匀,不能一猛一弱。

c、学生尝试:(学生尝试推磨,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操作的机会)。

2、分享喜悦。(请推磨的学生谈谈感受)

师:刚才大家动手体验了推磨,感觉怎么样?(累!)

师:大家只推了几圈就已经感觉到累了,可是几十年前,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磨,一推就是好几个小时,之后还要进行一天的辛勤劳作„„

3、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请两个同学上来推磨,大家数一数,他们一分钟推了多少圈?如果照这样计算,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下来要推多少圈?想像一下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同学们畅所欲言)

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迈着沉重、艰辛的步子,一圈又一圈,把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代代相传。

四、小结展望。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人推石磨加工粮食已经不适应生产生活需要了,如今市场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让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属于石磨的久远历史已经被甩进岁月的长河。但是,作为奶奶们的那一辈,曾经最后见证它辉煌的人,石磨带他们的记忆,已经永远留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希望通过“走进石磨”的一系列学习,能让大家记住祖辈们走过的艰苦岁月,同时也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师:请大家课后,采用结合现代科技元素,设计一张具有特色的新型石磨图,下节课再来比一比,谁是小小设计师,有信心吗?(有!)

望着同学们,愉快地走出教室,我希望同学们会记住石磨的模样,那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期待着更精彩的下节课。

课后反思:

神秘的石磨盘 篇7

李铁旦的老家裴李岗村,世代居住着李姓和裴姓两大家族,在他的记忆中,两个家族多年都和和睦睦。可就在前几天,裴、李两家却为一件事伤了和气。

那天,村民们正在村外东南的岗地上平整土地,突然,一个裴姓村民挖到了一些坚硬的砖头,他清除了周围的土层和残砖烂瓦后,发现下面是一座砖砌古墓。正在挖土的村民纷纷过来观看,都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宝物。

这时,人群中一名李姓村民大喝一声:“这可是咱李家的祖坟!你们姓裴的竟敢挖我们祖坟?”“凭啥说这是李家的祖坟?没准是裴家的呢!”裴姓村民针锋相对,两个家族互不相让,年轻气盛的李铁旦更是冲在最前面。

与此同时,新郑县文化馆接到公社的电话,说该公社裴李岗村社员在村东南平整土地时挖出一个古墓,群众发生了严重争执,要求县文化馆赶快派人去处理。

时任新郑县文化馆文物干部薛文灿从县城匆匆赶到裴李岗,老远就看到岗地上聚集着剑拔弩张的人群。

薛文灿说,我跟群众说,你们不要吵,这个墓是砖石墓,不是贫下中农的墓,是地主富农的墓,有啥光彩?我给它上纲上线,很起作用,裴、李两方村民再没有人去争这个“地主恶霸”老祖宗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平息了。

临走时,薛文灿对社员们说,你们村过去就出土过不少文物,今后若再发现文物,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器物原位不动,马上报告县文化馆。

裴李岗村东南地平整土地结束后,社员又到裴李岗村西地进行平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又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1977年4月2日,20岁的李铁旦正在村西的岗地上平整土地,突然,“咣当”一声,铁锹发出了刺耳的响声。李铁旦赶忙扒开周围的泥土,一块椭圆型石板出现在眼前,石板约70厘米长,30厘米宽,上面还有几个“小腿”。(图1)

李铁旦一声呼喊,大家都围了过来,但谁也猜不透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否是薛文灿说的文物呢?

紧接着,李铁旦又在石板旁边挖出了一个类似棒槌的石棒和一些已经石化的骨头。

李铁旦立即找来一条麻袋,把这些石器装好,急忙往县城赶。他想,今天一定要把这些东西交给薛干部,让他知道咱裴李岗村姓李的觉悟有多高。

當年的李铁旦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扛的这块笨重的石板,将带出20世纪中国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将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他祖祖辈辈居住的裴李岗村,也会因这块石板的出现而闻名于世。

1972年2月29日,《河南日报》曾报道一则新闻——《我省出土的历史文物介绍》,其中有一幅新郑县裴李岗村1965年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照片,文字注明为“原始社会晚期的石碾盘和石棒”,但没有具体时代,笼统称之为新石器时代遗物。

这些石磨盘到底是什么时期的遗物?属于哪一种考古文化类型?为什么在它以后的文化层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问题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注意和重视,考古工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但石磨盘每次出现,很少留下可供参考的地层关系和伴随出土的陶器等物品。所以,年代问题一直是考古工作者追寻的课题。

不过考古工作者发现,这种石磨盘非常典型,它从不见于仰韶文化及随后的龙山文化。因此,在考古学界引起诸多猜测,但始终没能有确切的答案。

1973年,国家文物局举办出国文物展,向全国各地征集文物,新郑县文化馆推荐送去一套石磨盘、石磨棒。在国外展出时,这套原始社会的遗物备受观众的青睐,然而他们在惊叹之余也对其出土的具体地点和时代提出了疑问。

信息反馈回国,国家文物局立即责成河南省文化局调查落实。于是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组成调查组,进驻裴李岗村。

1975年冬,新郑县观音寺公社唐户村进行土地平整时,发现了一处仰韶文化遗址。为抢救遗存,时任开封地区文管会负责人崔耕,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唐户村进行钻探和试掘,同时决定在这里开办考古培训班。(图2)

第一期文物考古短训班的学员,大多是从新郑城关和各公社召集来的农民。崔耕举办培训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抢救性发掘唐户仰韶遗址,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机会培养一批文物干部,扎扎实实地做一番事业。

薛文灿说,住队干部高国珍喜欢文物,他收集的文物都交给县文化馆,其中有一套石磨盘。我看到后很惊奇,裴李岗出土石磨盘,唐户也出土石磨盘,但在文物挖掘时并没有挖掘到石磨盘。所以,这石磨盘还是个谜。

1977年春节后,开封地区文管会和新郑县文管会联合,继续举办文物考古短训班,修复唐户遗址出土的器物,编写唐户遗址发掘简报。

虽然有关石磨盘的种种猜测暂时被搁置,但谁也没忘记它的存在。

1977年4月2日下午,当李铁旦扛着沉甸甸的麻袋,来到县文化馆短训班时,薛文灿正在上课,他清楚地记得当天的情景。

薛文灿说,李铁旦发现了文物,并已保护好现场,出土的文物送来了。我立即解开麻袋,一看是石磨盘、石磨棒,还有料礓石人骨架,十分惊喜。

“这是在哪里挖到的?”薛文灿一边问,一边小心翼翼地把石磨棒和石磨盘放在桌子上。这个别致的石器立刻吸引了所有在场的人。

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石磨棒和石磨盘,坐在一边的李铁旦喜滋滋的,高兴得合不拢嘴。

第二天一大早,感到责任重大的薛文灿和现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老师李友谋、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世纲等人,立即赶赴裴李岗村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初步认定裴李岗村西地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返回培训班后,薛文灿立刻给开封地区文化局打电话,向负责人崔耕汇报裴李岗又发现了石磨盘这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1977年4月8日,崔耕派赵世纲担任领队,带领学员到裴李岗村试掘。因经费短缺,这次试掘参加人员很少,时间也很短。(图3)

当赵世纲带领学员到达现场时,李铁旦发现石磨盘的那片土地已被平整了。赵世纲重新勘察地形,在裴李岗村水渠西部未曾平整过的土地上开始挖探沟。

这次发掘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开神秘的石磨盘之谜,彻底弄清楚石磨盘的时代、用途、和其他陶器的共存关系,以及遗址的性质等。

赵世纲说,虽然发现了7个墓,墓里有许多陶器、石器,但就是不见石磨盘。挖出石磨盘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平整土地挖土是从地表向下80厘米左右,可发现的这些墓葬都在1米~1.2米之间。石磨盘比较大,把石磨盘弄出后,下面应有痕迹。

赵世纲认为,或许挖出石磨盘的地方,并未将墓葬挖到底。于是,他带领学员在李铁旦指认发现石磨盘的地方布下探方,进行复查。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将土一层

层刮去,干了一天,什么都没发现。然而,赵世纲不甘心,他决定扩大范围,继续向周围寻找。不久,在往南约20多米处,发现了一个方坑。

赵世纲说,把这个方坑的浮土去掉后,发现有凹痕,还有一些陶壶、陶罐等。

这些凹痕是不是李铁旦取出石磨盘、石磨棒留下的痕迹呢?赵世纲马上让学员取来李铁旦送交县文化馆的石磨盘,并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凹痕处。石磨盘、石磨棒与凹痕紧紧咬合在一起,不见缝隙。毫无疑问,李铁旦发现的石磨盘、石磨棒就是从这里被拖出来的。

赵世纲说,由此,肯定了这个石磨盘是在墓里发现的,它与同在这个墓里的陶器、陶罐、石铲、石斧的时代应是一致的。

赵世纲终于找到了出土石磨盘的墓。发掘队全体成员欢呼起来,多年的追踪终于有了结果。

从现场出土的陶片看,仅有红褐色砂质陶和泥质陶两种,均为手制,因此胎壁厚薄不匀。这与仰韶文化的唐户遗址彩陶明显不同,这些陶器更接近原始状态。(图4)

难道这里就是无数专家学者追寻已久的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文化遗存?它的年代难道比仰韶文化还早吗?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从1977年4月8日到4月21日。试掘时间短,揭露面积有限。

然而,这次调查性试掘毕竟有了突破性进展,终于找到了石磨盘的踪迹,裴李岗文化遗址被发现了。

石磨盘出土地的最终确认,将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们到底有什么用?使用它们的先民们又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第一次试掘结束后,新郑县文化馆文物考古短训班,开始修复整理裴李岗文化遗址试掘出土的器物,并绘图、照相。

同时,崔耕以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的名义,委托赵世纲执笔编写裴李岗文化遗址试掘简报。赵世纲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裴李岗遗址整理工作中。

自从接手破解石磨盘秘密的任务后,赵世纲与同事们都希望尽快把试掘成果公布于众。裴李岗的发现太重要了,它为寻找仰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于1921年4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图5)

此前,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史前文化,没有自己的石器时代,中国文明起源于西方,并提出“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

安特生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后,西方学者又对它的渊源提出质疑,认为仰韶文化早期出现缺环,而甘肃彩陶比河南彩陶发达,可能来自西方,从而得出“中国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

后来,这种观点虽被推翻,但由于中原地区一直没有找到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遗存,因此仰韶文化的渊源始终没有真正获得解决。

赵世纲在编写试掘简报中,首先考虑的是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性质问题,这次发掘的遗迹、遗物,带有自己明显的时代特征。

有了明确的思想后,赵世纲投入到紧张的写作中,一个月后,终于完成了试掘工作简报,题为《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图6)

在试掘简报中,赵世纲写到:我们认为裴李岗遗存是独立于现在所发现的各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我们暂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为了使这批文物的身份尽快得到确认,为了使裴李岗文化遗址年代得到明确说法,河南省文物局迅速将这批文物送北京,请专家作鉴定。

1977年6月,崔耕、李友谋、薛文灿一行三人去北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当即介绍他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技术鉴定。

考古研究所新石器室主任安志敏看了裴李崗标本和发掘简报后,认为非常重要,立即向夏鼐所长汇报。

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听完安志敏汇报后,马上见了崔耕一行人。

薛文灿说,夏鼐所长说这是新苗头,值得重视。他让所实验室的同志,把崔耕他们带来的采集木炭标本,赶快测验年代。

在京期间,崔耕他们拜访了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

薛文灿说,看完裴李岗遗址的标本后,苏秉琦先生这位考古泰斗摸摸我们带来的东西说,这东西至少在7000年以前,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土这样早期的东西。请河南省文物局要特别重视这个遗址,要支持发掘工作。(图7)

专家们的初步意见令人欣喜,但裴李岗遗址还需更多的考古发掘来佐证。1978年4月12日,开封、新郑有关部门和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进行第二次发掘。

发掘期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办的1978年第2期《考古》杂志正式刊发了《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简报,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撼。还披露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实验室对裴李岗遗址木炭标本放射性碳素测定结果:“年代为距今7885年±480年”。证明了裴李岗遗址确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1978年至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开封地区文管会,先后在新郑组织了3次大规模挖掘,共发现了100多座墓葬。

其中,出土斧、铲、镰、刀等磨制石器100多件,鼎、罐、壶等陶器200多件,还有骨针、骨锥及少量装饰品;在这里还挖出了猪、羊和其他小动物的遗骨。(图8)

这些遗物足以代表裴李岗文化的真正面貌,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精髓,将裴李岗考古发现推向了极致,为考古界研究新石器早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裴李岗文化遗物发现的事实,推翻了中国仰韶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将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之前,加上了“裴李岗文化”这一重要章节。

裴李岗遗址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也给人们留下许多有待弄清的问题,例如,裴李岗人的生活居址和房基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与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有什么差异?

裴李岗遗址被发现后的近20年里,考古学家在新郑的沙窝李遗址、唐户遗址和密县的莪沟、长葛的石固、舞阳的贾湖遗址等地区,先后发现同样的文化遗存150多处。这些发现使裴李岗文化的面貌更加清晰和突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郝本性说,裴李岗文化从其整体看,它的石器做成外形后,又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磨制;它已有了陶器,但陶器的火候比较低,比仰韶时期的陶器原始得多,花纹、纹饰都很简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恰好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

裴李岗文化最终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原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重大突破,它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

今天,人们在新郑市博物馆可以领略到裴李岗文化的厚度。(图9)

粗糙简陋的器具,传递着裴李岗先民们在中原大地上劳作的信息。

这些坚硬的、无法被岁月吞噬的裴李岗石器、陶器,为寻找中国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石磨盘成了“裴李岗文化”最特

别、最典型的标志性器物,在此之前的文化层中从未见过石磨盘,在以后的文化层中也出现不多。(图10)

这些石磨盘都有圆润的边缘,一头略宽如鞋头,一头略窄如鞋后跟。它们是用整块砂岩琢磨而成,正面和背面都做了磨光处理,正面中间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底部的4个圆柱状磨盘腿与磨盘是一个整体,高约7厘米。

8000年前,打磨或雕琢石头,必须用比石头更硬的东西,那时无钢无铁,裴李岗的先人们是用什么加工的呢?坚硬的石磨棒又是怎样制造的呢?

来博物馆参观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石磨盘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做成鞋底状?

石磨盤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盘面并不光滑,有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

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有意识地凿出来的。先民将稻谷放在磨盘上,用石棒当磨具,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

鸡蛋大小的陶猪头和陶羊头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说明先民在8000年前已经会制作陶器,也说明家畜饲养业已发展了很长时间。

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碗、盆、鼎、钵等日常生活用品,形状都比较简单,绝大多数没有纹饰,制作粗糙,胎壁厚薄不匀,表面凸凹不平。

2007年6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市唐户村考古发掘时,发现了8000年前裴李岗人居住的房屋基址。(图11)

1977年,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磨、石棒以及陶器等,遗憾的是,在裴李岗地区附近并没有发现同时期的房屋基址。这次唐户遗址房屋基址的发现,弥补了这一缺憾。

唐户遗址环绕在麦田中,被一个个探方均匀地等分。探方里遍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浅坑,浅坑平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偶有椭圆形,浅坑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一些圆柱形的洞。

这些裴李岗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子”,其实是半地穴式的小窝棚,多是三、四个人居住在一起。唐户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房址已有42座。

从这些房屋遗址中,专家推测先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躲避寒冷和野兽。

从此,人们走出山洞或地穴,形成了古老的氏族村落。他们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屋,冬可避风寒,夏可遮酷暑,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由此,人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裴李岗遗址位于村庄西南的岗地上,大约两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经过几次挖掘后,现在已用沙土把遗址填埋起来。

从三维地图看,遗址的形状像人的鞋底,东边的“鞋跟”是原始村落的生活区,西边的“鞋掌”是墓葬区;双洎河从遗址西面由北向南流过,紧靠遗址南部折向东流;岗地处在河湾上。这是新石器早期农业聚落的特点,是当时条件决定的。

新石器早期,农业刚刚起源,聚落地点一般选择在山脉与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这里没有茂密的森林,容易开辟田地,是从采集向农业种植过渡最适宜的地理环境。当时的人类还不知打井取水,所以建立定居点时,选择临水而居。

8000年前,地球绝大部分地方还处在人兽杂处、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

而裴李岗先民们已开始用仍显笨拙的双手,创造性地扎根大地,搭起了茅草房屋,形成了氏族村落,开始过着较为安稳的定居生活。

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已经在这里产生……

男人们打磨着石斧、石铲、石镰,准备种植粟类植物;女人们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用石磨盘、石磨棒碾磨谷物、加工粟粮。

他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乞求上苍给予富裕和兴旺。

在他们的氏族公共墓地,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同时,根据他们生前的功劳和性别,陪葬不同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石磨散文 篇8

石磨很大,红褐色的花岗岩制成。它们各自躺在大门两侧的柿树下,被一些碎木棍半掩着。石磨上的沟槽清晰可辨,雨水把它朝上的一面冲刷得干干净净。每逢夏秋季节,三三两两的村民来此纳凉,喜欢坐在石磨上谈天说地。据岳母讲,这对石磨是当地驻军的一位团长从漯河买来,作为礼物送给村民的。

有人建议把石磨砌进路沟的护坡,省得碍眼碍事。岳母不同意。我知道,她对石磨怀着深深的感情。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石磨的功劳——石磨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咿咿呀呀的转动的石磨成了历史的剪影,定格在一代两代人的心中。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大农村,每个村庄都有一两盘石磨。靠了这石磨,金黄的麦子才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做成了令人眼馋的馒头。我们村只有一个磨房,两盘磨轮流“上岗”。那时磨面得提前“挂号”,轮到了就使劲磨上一套,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经常是起五更磨面,天明正好懈磨,既磨了面,又不耽误白天下地干活。轮到磨面的前几天,母亲淘了粮食,在苇席上摊开,晒到轻轻一咬“嘎嘣”一声就收起来。既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晒不干。太干了磨出来的面黑,不干出面率低。磨面的时候,要给驴子套上夹板,戴上蒙眼,这样驴子就只知道围着石磨转圈,不会偷嘴吃。罗面是在一个大木箱里进行的,箱子里架两根圆木杆,手抓着罗圈在上面来回滑动,雪白的面粉就会从罗底漏下,堆在面箱里。麦子经过几遍研磨,最后剩下的是麸子,可以喂猪养鸡。懈磨后,不能急于赶驴走,要抓几把草木灰撒在地上,待驴翻来覆去的打几个滚后,才能牵出去喂养。

为了多挣些工分,我家在大集体时养着一头驴,放驴便成了我的差事。然而,养驴也有好处。每逢给驴磨料,趁母亲不注意,我都要抓一把炒熟的黄豆,一颗一颗的丢进嘴里,慢慢的嚼着。那股香味简直是当年最美的享受。其时,大多情况下,我的鬼把戏是逃不过母亲的眼睛的,她只不过装着看不见罢了——一个做母亲的,理解那个年代的孩子。

如今,石磨早已退役,我们吃的面粉都是面粉厂加工的,甚至许多农民把小麦存到面粉厂里,需要面粉时直接去取,少了存储的麻烦。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石磨了,退到幕后的它们自甘寂寞,任凭人们冷落和处置。也许,它们明白,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使命,适时的谢幕就是最大的幸福。

石磨忆和谷阅读答案 篇9

①山塬上的故乡人,无论是小康的日子,还是困顿的家境,自古都少不了有一盘石磨的遗产。富则磨麦面,穷则磨糜谷,吃粗咽细,人总是要吃五谷茶饭的。

②故乡人将石磨叫磑子,磨坊也称为磑窖。磑窖不宽展的人家,石磨只好盘在窑院里外的露天里。这种景况,加上窑洞和窗花以及门楣上挂的辣子串儿,通常被异乡客与诗画之人作为山塬风情的一种标志。

③距村子十里不到的磑子河,兴许是出产石磨的地方。父亲年青的时候,常吆喝着骡子,驮上磑子去陇东一带换粮食。上下两扇石磨,有二百来斤行当,各搭在骡背的两侧,摇摇晃晃,风里雨里,走哪儿天黑在哪儿歇息,来回一趟得四十余日。脚夫们为了生计,奔波的路径象磨道一样,循环重复,曲迂旋转,印满疲惫的足迹。石磨毕竟是粗石头凿打成的两个简单圆圈状的石器,既沉重笨势,又很廉价,生意也便逐渐萧条。再说,一盘石磨可以耐过几辈人,谁又能需要多少盘呢?

④我记得家里是有一盘很好的石磨的,安置在村头窑边的磑窖里。因崖势低矮,窑口只露出缺月似的上部的弧形,进了窑内却也不小,属于地窑之类。尽管面朝东南,却很少照进日光,潮湿而黯淡,显出几分粗朴与丑陋。只有窑畔上的野酸枣刺长得极盛,到了开花与结果的时节,磑窖上下似乎有了彩色的衣冠,米芡的小花,嫩绿的叶片,殷红的果子,散发出清芬和酸甜的气息,惹来蜜蜂和顽童的笑声。

⑤石磨却常是默默地呆在磑窑里,像一尊石雕。十天半个月之间,那么嚯嚯地响上一大晌工夫。那些一个个大半天,是童年时的我,同母亲在这窑子里度过了不少时光。

⑥推磑的时候,我从饲养室里牵来了牲灵,将眼罩踮着脚戴在牲灵头上,再钻到牲灵脖颈底下,系好轭头套绳,乞啾地吆喝着,石磨便缓慢地旋转起来,指针似的拨子在磑顶上划着圆圈,麦粒从磑眼里漏着,被磨成碎末,小瀑布似地垂落在磨盘上,积成一圈尖锥形的小山。

⑦母亲端着簸箕,一边揽着磨盘上磨碎的麦子,一边拢着磨顶上的麦粒,也习惯地吆喝着磨道里缓慢行走的牲灵。而后又侧坐到木箱前,撬着用两根筷子似的木棍支着的箩圈,面粉便被筛落在木箱里,箩上的麸皮又倒在磨顶上去。我也常争着箩面,看粉白的麦面雪一样雾一样飘落,厚厚地积沉在木箱里。待末了,满身满脸都成雪白的,一种柔腻而绵润的感觉。

⑧拉磨的性灵,被蒙上了眼睛,据说是怕它晕眩。但性灵因负重和缰绳的牵引,永远不会迷路似的,而沿着磨道的圆圈无休止地走着。重复过无数次的路径和无数个蹄印,将磨道都要踏成一条沟了。没有起点却有起点;没有终点却也有终点。尽管是绕着磨盘行进,半天也走不出磑窑,却也不是单调的枉然的旅程。

⑨我总爱数着石磨与牲灵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一晌究竟能转多少圈儿,却从来没有一次数清过,觉得是一种颇有趣味的神秘。可那粉雾弥漫的情景,麦香与牲灵粪尘的气息,加上嚯嚯的磨声,哐哐的箩面声和母亲习惯性的吆喝声,以及牲灵的响鼻,终是鲜亮而深切地留在我的忆念中了。

⑩后来,兴起食堂化,磑窑便成了蛛网、麻雀、老鼠的世界,门前也长起了萋迷的篙草,成为一处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麦面馍成为记忆,从小学校里回家,只盼望着饱尝那半黑瓷碗豆腐渣的`香甜美餐。上顿完了愁下顿,故乡人生活的情热和希冀,似乎被沉重的压力磨碎了。

突然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村上拉了电线,安装了电磨子。个残留已久的石器时代,在日、月、地球的旋转中,从我的山塬上的故乡结束了!跨沟过梁的电线,套绳一样绷得紧紧,是新的时代在牵引着我祖祖辈辈所栖息的这一方磨盘状的山塬啊!钢磨子的形状不同于磨盘,滚动着,飞快地旋转着,故乡人叫钢滚子。这钢滚子转得那么急促,响声那么昂奋,节奏那么雄沉,一下子代替了全村上的几十盘石磨。

这几年,故乡人有了粮食,上顿蒸馍下顿软面,电磨子黑明昼夜地转个不停。和日月星辰,和地球以及地球的这一点山塬,一起运转不停。

我家从塬底下的古窑院里搬往塬畔,住新庄院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执意要把那盘遗忘了的石磨搬来。我不解父母的意思,终还是搬了来,至今仍撂在新院的墙角。

7.故乡人把沉重的又廉价的石磨视为遗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④段从孩童的视角描写磑窑外景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②段提到异乡客与诗画之人把石磨等看做山塬风情的标志,洋溢着对故土的自豪感。

B.第③段画线句,用反问语气,能够更为深沉地表达作者对特定年代的父辈生计艰难的感慨。

C.第⑦段用雪一样雾一样的状语描写麦面飘落,照应了第④段,说明我家石磨很好用。

D.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一组情景列举,突出童年与母亲磨麦面的印象失分深刻,历历在目。

E.第11段以石磨时代突然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结束,写出了乡亲们时代的变迁颇感意外。

F.本文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作为线索,采用了倒叙式的叙事结构,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

答案:

7.石磨是家家必备代代相传的(1分);故乡人珍视(1分)

8.衬托磑窖的“潮湿而黯淡”、“粗朴与丑陋”,表现特定年代艰苦生活中的童年快乐。

为你背回一盘小石磨 篇10

她从小就爱喝豆浆,但自从毕业分配到一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后,就再也喝不到又香又浓的豆浆了。

苦苦追求了她两年,他竟然从一个条件较好的乡镇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那时,他们毕业还不到一个月,属非正常调动。她明白,为了她,他真是煞费苦心。但是,她没有动心,并为此苦恼。

她的家在城里,从考上师范学校的那天起,父母就谆谆教导她在校期间不能谈恋爱,更不能嫁给当老师的男人,否则一辈子受穷。她是个乖乖女,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他是她的同班同学,面对他的爱情攻势,她选择了沉默和回避。

最令她苦恼的还是农村小学的艰苦,天天喝玉米面粥,喝得她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她感慨地对同事说:“如果能喝到豆浆就好了。”同事们都笑了,觉得城里的女孩子就是娇气。

转眼间,冬天来临了。有一天,学校安排他到城里听课,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他没有立即返校,而是坐公交车来到小城西面的山脚下。他早就打听好了,这儿有一个叫东山坡的小村,村里的石匠会加工小石磨。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院子里用凿子加工着一盘石磨。听他说明来意,老人起身带他来到后院,那儿摞着很多加工好的石磨。他看了看,失望地摇摇头,都太大了。他问:“有没有小的?磨豆浆的。”老人说,家中倒是有一盘,但那是别人预订的。

在老人屋里,他看到了一盘小巧精致的石磨,像精美的工艺品。他说了一大堆好话,又多付了10元钱,终于买下了石磨。他用草绳仔细地将石磨捆好,提着石磨匆匆赶到车站。谁知,末班车已经开走了。

站在空荡荡的车站里,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犹豫片刻,他毅然提着石磨上路了。

出了城,天完全黑下来,他艰难地走着,胳膊又酸又痛。远路无轻载,石磨像是一座山。他坐在路边歇了一会儿,然后将石磨背在肩上,继续前进。

回到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多了,他背着石磨足足走了50里路。她还没有睡,他背着石磨进了屋,满脸灰尘,凌乱的头发已被汗水浸湿。她吃惊地看着他将肩上的石磨放下来,傻呵呵地说:“这下好了,你可以喝上豆浆了。”

上一篇:经营分析的发展趋势下一篇:肺结核咯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