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学习

2024-09-17

态度的学习(精选12篇)

态度的学习 篇1

小时候去学校念书是为“大人”而读,是应付,否则就要挨打,不给饭吃,而争取好成绩是为了得表扬。后来长大了,看到有学问的人可以到外面做事拿工资,他们不种田而能吃得好穿得漂亮,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参加工作以后,虽然在学校学到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但远远不能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故又学习一些相关学科,学习具体的实践技术,这时的学习是为了“强身”,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也学习了二十多年,业务精通了,经验也有了,成绩也有了,可是,现在年近半百的我还在学习,如果说过去学习是为了生存的话,那么现在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而我,不断地学习,不是为了“仕”,而是为了保饭碗。虽然个人的事业已成定局,仕途上没有发展的机会,工作上也都能胜任,可是,形势总是在不但发展的。为了使从自己手中出去的公文不但不显出落后,而且还能够与时俱进地把那些个新名词新口号写进八股文中。一篇材料有时候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形象,体现一个单位的综合水平,反映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对于这一点,是很有体会的。象我这种人,是要有自知之明的,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把手中的事做好,日子是很难过的,说不定饭碗也难保住。

培根说过,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如今社会上有许多不学习的人,一部分人出于懒惰,毕竟读书比贪玩要辛苦许多,一部分人确实是“欺世有术”,他们连别人写好现成的稿子念散了句子也照样“平步青云”。只要能欺会骗,就能活得滋润舒坦,而我,天生没有这个“悟性”和“本事”,当然就只有辛苦地学习。

现在呢,学习也是为了充实生活。自己不喜欢跳舞,不喜欢打牌,不喜欢串门,不喜欢应酬,如果不读点书,生活会是寂寞难耐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虽然不再理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许多乐趣。观世象百态,悟岁月人生,修炼一颗平和之心,写出几篇娱人娱己之文,这样,既可以少惹家长里短的是非,少留不学无术的笑料,还可以修身养性,明智健脑呢。

昨天读过这么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说“不学习的人也许是虚无主义者。学习的人是可敬的,因为他在反抗绝望--明知学无止境,还是要学。”杰弗逊曾对他女儿说,一个人一辈子都不懈怠地学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啊!这给了学习的人以希望。过去,总是在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念书的时候遭遇“”,书读得太少,参加工作以后先是家里穷,买不起书,后来因为工作太忙,家务负担太重,没有时间读书,那么现在呢,时间有了,书也买得起,还不该好好地读些书吗?

学习从我们出生将一直伴随到我们生命的结束,如何将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直习惯,一种品行,其实学习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摆正了态度,我们的人生定会大发光彩。

态度的学习 篇2

第一是积极。积极者对待学习是自觉主动的, 是进取上进的, 是拼搏发奋的;而消极者却是被动的, 甚至是被逼迫着学习, 在学习上显得那么无奈和极不情愿。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课堂上不思考不答问, 经老师再三提醒再三强调或许方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完成作业需要老师一再督促, 自习课及闲暇时间不知道去弥补学习上的缺漏, 甚而根本就忘了有学习这么一回事……如此态度, 学习能搞好才是怪事!

第二是认真。认真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老师的要求, 就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人虽然坐在教室, 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桌子上虽然摆着书, 却挂羊头卖狗肉;课虽然听了, 却如风过耳;作业虽然做了, 却是偷工减料, 应付了事;老师虽然语重心长, 苦口婆心, 却是死水一潭。如此马虎苟且, 敷衍塞责, 又如何能搞好学习呢?认真者对待学习, 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做笔记、动脑筋答问题忙得不亦乐乎, 课下整理笔记、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复习巩固充实而快乐, 完成作业、独立思考、保质保量, 甚至超质超量……凡事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 这才是对待学习的好态度。

第三是专心。专心者读书, 或青灯黄卷摇头晃脑, 或伏案冥思奋笔疾书, 沉沉焉不知月上西楼, 醉醉焉已然穿越时空, 已然进入忘我境界。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讲的就是专心;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说的也是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情、一个目标, 无论条件多么恶劣, 环境如何变化。告别浮躁, 拒绝诱惑, 远离尘嚣, 心无旁顾, 全神贯注, 一门心思地搞自己的学习, 专心很重要。

第四是勤勉。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他又说:“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每年高考、中考都有不少学生天赋一般却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而考上理想的学校, 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有些同学自恃才高, 懒散拖沓, 学习不积极, 其结果只能是成绩不断地下滑。“业精于勤荒于嬉”, 同学们不可不谨记啊!

态度的学习 篇3

关键词:学生 接受新知识 教师情感 紧密相关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15-01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感受才会奏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行为,这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对课堂学习,接受新知识是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紧密相关的。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法中应该以怎样的教学态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表现对学生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当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平易亲切时,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以至消失,就打通了师生间的感情通道,学生的思维大门也为之大开。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涨、精力充沛、旺盛,对学习新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敏捷、思路宽广、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增强,接受课堂新知识的灵敏度也大大提高。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时态度冷漠,把自己和学生都当成静止的,只是机械的输出输入知识,这种低调的教学态度很难感染学生,学生也不愿意听课,课堂气氛很沉闷,对学习学生是提不起热情的。或者,教师对学生要求很严,在课堂教师神色严峻、语言尖刻甚至呵斥不断,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妨碍师生间感情交流,阻塞学生的思维,学生便会产生消极、抑制的学生态度,这种态度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对教师怀有一种本能而潜在的厌恶感,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及学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注意学生自信的培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对学习表现出的兴趣,态度也不同。素质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传授的知识领悟、接受得快,能很好的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作业,并且能对教学过程中某些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教师对这类学生也特别的喜欢、看重。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价值受到教师的认可、肯定、自信心强、对学习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相反,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有时也强迫自己专心听课,但由于基础差、前后知识连接不上,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比较困难,学起来感到吃力,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应歧视及放弃而应该耐心教育,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活动。比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不同层次提出问题,使好、中、差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同学能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会到掌握知识的欢乐感和胜任感,增进他们学习的勇气及信心。如果一个学生觉得老师不相信他能解决某个问题,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发展下去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并创造条件他们在表现中获得成功。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自信心都很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相应提高,教学效果就很好。

三、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校学习,学习的动机是带有被迫性的,而不是出于学生本身的意愿,因此使学生产生压迫感。只有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产生了兴趣,这时的动机才带有主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证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感觉不到课堂气氛的压抑、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领会课堂知识。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对自己所教学生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以最佳的教态及良好的方法“因才施教”,使课堂教学达最优化程度。

态度的学习 篇4

经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学习态度不积极,怎么办呢?”

孩子学习态度十分积极是少有的事情。

那么怎么办?先从养成孩子的行为习惯开始。

虽然,我们无法让孩子从小就理解孝顺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让他学会洗好水果以后,要送给长辈先品尝;

虽然,我们无法让孩子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社会负责任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看交通标志,如何避让车辆和行人,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虽然,我们无法让一个孩子在很小时候就有宏图大志,但是我们可以让他开始拥有成功者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习成绩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有提高了,他的潜意识就会由此得到回报和满足,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会带着他自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往往这个时候家长的反馈是孩子学习态度积极了。

有了目标,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

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有一个可以坚持的目标。

有了目标,去做就好,而不是去承诺什么要做到什么结果。

比如:有人要减肥就想要多运动。这个时候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减肥。但是往往很多人在做的时候就很难坚持下来,因为减肥不只是运动可以达到,有些人通过节食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么当这个人不想运动的时候,意识就会为潜意识找各种借口而不去坚持这个行为,他最后可能就会选择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个时候运动的目标就此中断。当他在节食的过程中遭遇不舒服了,潜意识就会再次找借口,不去节食了,减肥的目的还是很难达到。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也是很多人减肥失败的原因。

其次,当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坚持的目标后,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

比如,关于前面我提到的跑步的目标,我只是去完成这样一个目标而已,不去想我要通过跑步达到什么目的,不管跑步是否帮助我瘦身了,提高我的体能了,我只是去做这件事情而已。当我们不去承诺达到什么目的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害怕失败,意识也就很难去找各种借口不去坚持。

这个时候,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很重要,Just do it!

不去想为什么,不去想要怎么,去做就好!

将此引申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上:

家长经常强调孩子要有目标,而对于具体的行为养成却做得不足。

比如,我们总是在强调学好英语,而没有把“学好英语”分解成为具体的行动。

这些行动可以是:

— 每天睡觉前背诵英文课文半小时;

— 教材的课文在老师讲课之前就可以背诵;

— 每周学一首英文歌曲等。

如果只是强调要重视英文学习,而没有把这些空泛的说教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日复一日的执行,那么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无效的。

在进行动力催眠训练时,马春树导师要求我们给学生做学习能力的提升训练时,每一次的催眠流程内容都是一样的。

因为,对于提升学习能力来讲,专注和自律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动力催眠的训练就是在训练专注力的同时,通过反复的唤起和抑制神经系统的反应来训练学生的自律能力。

同时,这种训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的流程内容都一样,也就是让学生针对一套训练能日复一日的进行,不厌倦、不懈怠。

如此在中考、高考和人生职场的马拉松当中,才能凭借专注和自律这两个核心竞争力胜出。

大量的事实表明,单纯的智力因素无法让一个人最终成功,而非智力因素,如顽强的毅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以,家长需要关注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态度,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待学习的态度 篇5

1、改变学习态度:首先要将过去被动的学习改为主动的学习,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布置安排下,自己主动去对一个未知的新事物或新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认识、理解或驾驭它的能力,通过知识学习的不断积累,你的能力将会不断得以提高,那么你认识、理解或驾驭新事物或新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这应该是学生求学阶段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通常国外高校录取学生所强调说的,我不重视他已经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将来会有多大能力,还能学多少知识。

2、要学会自学:自学课目有数学、英语、语文等,每天都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一门或几门课目的自学时间,自学时以一节为单位,首先仔细阅读课本知识对本节有了大致了解后,然后通过辅导资料的讲解例题的分析后,自己做课后练习及单元自测题。

3、做错误记录本:每次做完课后练习或自测题后,自己对照答案改错,对做错的题目要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并做在错误记录本上,过些天后,再重新做一遍,直到一次性做对后,此题就可以在错误记录本上删除。以此类推,不断循环。

4、时间安排:用一个本子详细记录每天的时间安排,并在每天学习结束时给予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包括学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习效率怎样等),以便第二天加以改正,如此不断地加以修正,将会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最后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5、学会享受学习: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去享受它,如当本不会做的一题数学题通过自己反复推敲最后被攻克了,这时自己应该是非常高兴的,应该和打游戏过关或跑步拿第一是同样快乐的,可在这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给自己画个笑脸,来一块好吃的点心等等。总之当你以快乐的心情去对待学习时,学习不但不是一件苦事,你还会从中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快乐。

正确的学习态度 篇6

如何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呢?如何让孩子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呢?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从容地学习呢?这就看我们如何给孩子做榜样,

妈妈,我这次没考好!——别太看重孩子的成绩,要看重他的成长。

别太累了,该休息一下了!——让孩子知道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才更高。

爸爸妈妈都在学习哦!——给孩子做爱学习的好榜样,他自然会效仿。

我很有信心!——引导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从容地学习。

跟妈妈谈谈吧!——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为他的学习把好脉。

咦,这是为什么呢?妈妈快告诉我!——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现在去学习,就给你5元钱!——千万别用金钱、物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怎么老是犯错误呢,啊?——孩子犯错,正是他进步的机会。

学习态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篇7

态度也许被认为是对某些问题的想法、回答的方式。学习态度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具有选择性。就是说, 学习者愿学什么, 不愿学什么, 喜欢何种学习方法, 不喜欢何种学习方法, 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亲身体验而习得的。就是说, 学习态度不是外部强加的, 而是内在的经由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而形成的。学习中的体验可以是成功的喜悦, 也可以是失败的痛苦, 可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也可以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在很多方面控制者学习者的行为, 因而直接或间接与学习成就的程度有着联系。“Of all possible attitudes which could have this in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SLA, the one most extensively researched has been the learners’attitude towards speakers of the TL.” (Freeman&Long, 2000:176)

2. 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

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是不同的, 不同的看法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不同的影响。本人发现对语言学习抱有积极态度的学习者会不顾周边环境的影响努力学习;而那些认为语言学习对他们毫无用处的学习者常常学不好语言以及其他科目。很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一旦这些学生的学习看法改变了, 他们就能学好英语。也有许多学生厌烦学习每一门功课。这种厌学态度也许是他们过去的学习经历、学校老师、领导及家长造成的。这类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学习并不重要而且很枯燥, 呆在教室里更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我认为这类学生属于语言学习中的彻底失败者。他们记不住简单的单词, 更从来没有得到过高分。他们的表现就如同他们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一样。而要改变这类学生的看法更是困难, 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自己。而语言学习中的佼佼者常常对语言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有些人认为语言学习是重要的, 因为英语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如果他们想要在考高中和大学时取得高分就必须学好英语。这类学生学习语言的目标非常明确, 因而他们很重视语言的学习。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 对英语学习抱有积极态度是学习语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学习者对语言教师的态度

学习者对语言教师的态度在语言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受到语言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技巧和个人魅力的影响。经调查研究百分之六十英语学习好的学生对他们的语言教师有着良好的态度, 他们喜欢他们的英语教师并愿意上英语课。而对语言教师反感的学生不仅不喜欢学习该语言, 而且总想逃避语言课程。因此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教师的积极态度是提倡的, 因为这将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上有更好的表现。而对语言教师态度消极的学生很难在语言学习上获得成功, 即使这类学生有很高的语言天赋。作为语言教师, 必须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当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情绪时, 他们应该努力找出原因并设法解决问题。语言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学生和他们的问题, 以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4. 教师对语言学习者的态度

“Teachers’attitudes towards learners, of course, can also affect the quality and quality of the learning which takes place.” (Freeman&Long, 2000:179) “In fact, Tucker and Lambert consider teachers’attitude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parental or community-wide attitudes in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instructed SLA.” (Freeman&Long, 2000:179) 教师对学习者的态度对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有着巨大影响, 特别是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者良好的态度可以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并且敢于回答课堂问题。基于学生课堂的不同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是不同的, 因而他们对不同学生的态度也是有差异的。通过教师对待不同学生时的表现很容易发现他们对好学生的喜爱和对普通学生的忽略。这也许是为何好的语言学习者能对语言感兴趣而差的语言学习者只能落后并最终放弃语言学习的原因。由于教师对待学习者态度的重要性, 语言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同样的态度, 无论他们是否表现积极, 也不管他们是否是优秀的语言学习者, 语言教师都应该给他们同等的机会。

摘要:当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习得第一语言时, 他们在第二语言习得上却差异颇大。一些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上很成功, 但是大多数学习者不能完美地掌握第二语言, 一些学习者完全不能学好第二语言。因此很值得研究第二语言学习失败的原因。本文将集中谈论态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以使得教师能更好地理解非语言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习态度,第二语言学习者,影响

参考文献

[1]Aronoff, M., Miller, R.J.A Handbook of Linguistics[M].Oxford:Black well Publishers Ltd.2001.

[2]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Johnson, K.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Edinburgh: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态度的学习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学困生 学习态度 学习策略 研究 困境 现状

英语教学历来都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教学部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英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历来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比重,而初中英语的教学更是引起了很多的教职人员、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初中英语学困生也成为了我们应当重点谈论的问题。学困生的存在由来已久,从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来看,很多的老师将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归结于智力因素,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方式,这样的教学错误使得很多学困生难以真正的提升自己的成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如何进一步的理解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是我们应当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学困生绝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往往是通过后来的不断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学困生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其自身的因素,一类是客观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和老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自身因素来说,排除一定的智力因素,学困生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他们往往对英语的学习有一种厌烦的情绪,这种潜在的抵触情绪使得他们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这也是造成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因素。另外,学困生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和策略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些不足之处使得他们难以真正的接受课堂的学习内容。从客观因素来说,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样,很多的教师以及家长不能够正式或者是正确分析学困生产生的真正的原因,或者是将原因简单的归结为勤奋程度和智力水平方面的欠缺,这就会直接导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帮助程度不够,甚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改变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

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其自身的原因和客观的一系列的因素,并且大多数的学困生刚开始并不是因为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或者是努力程度不够导致成绩下降,往往是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何在正确分析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解决的措施是我们当下应当思考的一个重点的问题,正确的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应当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最大的动机是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样的学习目标往往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兴趣,同时在无形中给学生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和学习的压力,这样的学习态度必然会使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境更加的复杂化,因而,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成绩而学习,而是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正确的目标的树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更加轻松的面对英语学习。

2.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由于学困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学困生来说成绩的提高是十分困难的,换句话说学困生的平均成绩较低。另外由于一些教师的错误指引和评价以及家长的不理解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成绩的不断下滑会极大的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老师和家长正视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能给予学困生一定的鼓励,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重拾自信,从而更好的进行英语的学習。

3.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目的的学习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这就会直接导致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后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三、结语

英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历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的对象,如何进一步的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问题,应当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老师和家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应当正确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兰.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李盈睿.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3]孙晋莲.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纠正学习态度的方法 篇9

何 帮 助 孩 子 纠 正 学习态 度

2(一)

第一: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

比如说,我家孩子爱学数学,回到家总是先写数学作业,并且不用我管,但一写语文作业他就不认真,开小差。还对我说不喜欢语文。一次他写数学作业时 遇到一个字就问我:”妈妈,获利是什么意思?“我趁机引导他:“如果不把语文学好,不认识字,看不懂题意,你就不会做数学题。学好语文是基础。”所以说,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二: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就明显提高。

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这毕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鼓励就干劲十足,批评就提不起劲。孩子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逐步引导他正确认识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做为家长我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让他明白鼓励与批评都是为了他的进步和成长的道理。在这方面我就做的不好,我很少表扬和鼓励我的孩子,更多的是责备和批评。以致我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更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区分我要学习和要我学习。

我的孩子回到家几乎都是在我的催促下去学习,从来没有主动地去学习。这可能是我在孩子上学这三年中无意识地养成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刚开始上学时,因为孩子小,我总是替他安排“现在学这,一会儿看那”以致这三年来孩子一直是在我的安排下学习。现在想想这完全是我的错。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学习,也就是说让孩子形成“我要学习”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自觉主动的学习,孩子一旦做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得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学习成效我想就会很明显的。第四:克服家长的虚荣名利观念。

孩子每回考试完,成绩好,我心里就很高兴,成绩不好,我就会很生气,吵孩子,但吵过后我也很后悔。这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从孩子的学习名次上看问题,而应该从孩子各方面的提高去体验他自身的成功,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真正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就是要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真正意义,比如说:学习就是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上学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集体意识,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参加考试就是为了检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受挫能力等等。应该怎样端正初中孩子的学习态度?

一个好的态度将决定你的生活,首先要有好的心态 要了解自己为什么学习,怎样能让自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尽快把你带到一个好的状态;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该玩就玩,该学就学,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对于学习态度,中学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要我学” 和 “我要学”。有句话说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每次上课前,可以要把老师准备讲的内容预习好,把不好理解的、不会的内容做好标记,在老师讲到该处时认真听讲。如果老师讲了以后还不会,一定要再问老师,直到明白为止。当一个问题问了两遍三遍还不会时,一般的同学就不好意思问了,千万别这样,老师们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了。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做好笔记。做笔记时一定要清楚,将来的复习也要靠它。课下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是把笔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先弄懂,该记的内容一定把它背熟。这样会大大提高你做作业的速度,即平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做作业时应该独立思考,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和同学、老师商量。问同学时,不要问这道题结果是什么,而是要问“这道题究竟怎么做?”“这道题为什么这样做?” 学习态度是推动自己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鲁迅先生在学习上倡导“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败”的“三不怕”精神,形这种精神应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化和社会要求三位一体成合力达成。培养这种精神的教育方法是,要激发自己内在成长的欲望,在充分鼓励点滴进步中让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态度,首先你要学会懂得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强和弱直接可以影响到你的成败,态度是你自己去控制的,不是说端正就能端正的,好好的练练你的对诱惑的忍耐力。我要读书和要我读书,就是态度的决定性问题了。你现在学习的目标和目的是为什么,很关键,你应该常常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现在强者生存,反之淘汰,很正常的规律,想通了就行,懂得学习的目的性和方法性,就不会感觉学习是那么累的事了。

你为什么要贬低他、骂他、讽刺他?我是一名公费留学的学生,我感觉小学的知识要抓起来其实挺快的,关键是要在小学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初中打好基础,培养学习方法,在高中就一个词,刻苦。学习没有捷径,但学习是有方法的,教育自然也有方法。好的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我认为父母很重要,因为在小学很少有孩子能自主学习,都需要父母的引导。上了初中后慢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你的孩子,到高中就要靠他自己了。对于这个问题,想到我的父母和小时候的我,我想给你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不要再对你的孩子失望,你的孩子身上有你的遗传基因,如果你对你的孩子失望,那就是你在对你自己失望。才十岁而已,在我身边,有很多小学成绩差的同学,上了初中后就不一样了,都很出色。学习的路还长,要持之以恒,小学只是一个起点前的准备,初一才算是起点。

2.多给与你的孩子鼓励,孩子小的时候是不会知道父母严厉是为他好的,他只知道谁对他好或不好。

3.多跟他沟通,方式不限,哪怕是一起玩也行,你说他爱体育,可以和他一起打球啊!4.与他老师沟通,说句实话有的老师很过分把自己的工作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与他老师沟通,请求老师支持与帮助,并略带警告的意味让老师少用不恰当的语气骂他,应当换做交流的语气。

5.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的地位与他沟通,让他感觉你重视他,欣赏他。

6.不要打压他的兴趣,从你的介绍中我感觉你似乎对他好动很反感,试着在合理程度内去接受。

7.从你自身找问题,你真的竭尽全力教育他了吗?你真的能做到在他学习时陪他一起看书吗?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因为在我上小学六年里,晚上他们很少看电视,他们常在我学习时看书,报纸都很少看。家庭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

8.买几本有关孩子教育的书看,不要只看一本,是几本,吸取各书优点,寻找适合你孩子的方法。不要说你没时间,我母亲早上六点半起床搭计程车上班,中午不回家,晚上八点回来还要做家务,可她还是用了一个月看了三本这方面的书(在我初二时)。我没有夸耀的意思,我只是想让您知道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9.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不要只注重学习。不要以为生活对学习没帮助,其实学习好的学生都有丰富的生活。

10.在孩子犯错时,可以适当的惩罚他,尽量不要打,说教为主,但说教时也要给孩子面子,尽量尊重他。

11.英语和语文的学习较相似都需要下硬功夫,这两门要多练。这就需要你们家长的引导,保证他适合的学习时间。并告诉他,他可以玩,但要保证学习效率高,学习任务已完成后。数学不错的孩子都很聪明,因为数学学的是方法和思维,数学学得好的人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思考。从您孩子数学方面看来他很有潜力。

最后,您一定要细心和耐心,小学只是刚开始,如果您在小学时就对他失去耐心的话,中学时就没法想象了。

我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很棒的。

(二)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但不是讲大道理,而是细化为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明白一切为了自己的将来。其次要多注意过程评价,教师多观察,多表扬多的好的学生这样造成一个人人竞争的氛围。

引导他们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多谈心在班级内多树立榜样。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生活中的事例、读书活动,充实道德教育,效果更好。

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 所教的那门功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小学生是靠家长逼着去上学,相当被动。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尤其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入手,然后把孩子慢慢往学习方面引导,这个需要耐心。比如孩子喜欢上网那就从这方面入手,既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从网络这一块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网上的教学类网站很多,教学的灵活性也很大,所以孩子选择的学习方式也就多了。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

2、必要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3、老师多与学生沟通,说句实话有的老师很过分把自己的工作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与他老师沟通,请求老师支持与帮助,并略带警告的意味让老师少用不恰当的语气骂他,应当换做交流的语气。4.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的地位与他沟通,让他感觉你重视他,欣赏他。

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同学们明确了什么是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正确与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照先贤找到了差距并制定了改进的计划,达到了辅导的预期目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或周记里,以后总结、检查、交流。

一、树立典型。经常表扬班内学习态度好的同学,树立学生学习的典型。

二、及时表扬进步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

三、多与学生沟通。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随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孩子的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

榜样激励法: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

教育学生如何端正学习态度

就我的亲身体会而言,一讲学习就抬出“学习态度”来,着实不是什么好主意。一方面,老师们、家长们普遍把这四个字挂在嘴边,熟悉得很,没什么玄虚可弄;另一方面,莘莘学子普遍对此嗤之以鼻,只是在写反思的时候拿来凑些字数罢了。然而,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四个字一次次地从师长口中窜进我们的左耳再窜出我们的右耳,一次次地写在反思中,上交,下发,再扔进抽屉里,这本身就是其重要性的明证,也是我觉得不得不说上几句的原因。

我原本与不少同学一样,觉得态度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题目做得多了,也就成了一种态度。的确,题目不会由于你持有什么态度而变得更简单一些或更难一点。但是,就像宗教信仰一样,态度不能改变世界本身,却能改变它在人眼中的影像,从而改变相应的行为,进而改变最终的结果。有个小故事,可能不少人都听过:一个人碰到三个工匠在盖一幢房子,他问第一个工人:“你在干嘛?”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回答:“砌砖,你没看见吗?”他又问第二个工人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造房子,我靠这谋生。”与前两个工人不同,面对同样的问题,最后的那个工人骄傲地说:“我在建造全市最宏伟的建筑。”之后当然是根据故事编写者的意思,第三名工人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等他多年后成了老板,而另两人还在愁眉苦脸地砌砖。与之类似,同样是做题,有人做得快乐而且高效,有人则是拖沓还常犯错,不能否认态度在其中的作用。

纠正态度的方法有不少,写检查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现在的高中生在每场稍大规模的考试之后,大多还面临这么一项作业,平心而论,写这样的检查,大家都是一边焦虑地数着字数一边想着如何把一堆废话打包上交了事,正面的意义实在少得可怜。并且普遍的逻辑是:考得好的态度自然毫无问题,考得差的扣一顶“态度不端正”的帽子也无从辩驳。这样的成见使得老师、家长常常不能获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的迷茫困惑也无处表达。

我认为,要形成一个积极且有强大推动力的态度,最根本的办法是要积极而明确地理解自己所投身的事情的意义。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一套有关工作、钱途的说辞,学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理由来支撑学习——这个成人眼中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做好的事情。(励志一生 http://)前程作为学习的理由自然不错,但总从同一个角度来敲打,效果难免渐渐减弱,况且这样还容易加深学生对学习本身意义的怀疑。

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就是态度很重要,但要真正改变态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只能从我浅薄的经历,抽取出一两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向学生证明这一学科能带他们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如果了解到眼下的学习是为了掌握一门内容精深或是用途广泛的知识而作的必要准备,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会认真对待这一学科的。我记得从初中开始数学书上一直都有“统计”这一章,但年级上升后其中的内容却没有增添多少,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我都认为“统计”就是一门画画正字加四则运算,学起来也很不耐烦。直到看到满纸符号的大学《统计》教材时,我才知道这是一门必须认真对待的学问。所以,当你认为学习某些科目对自己“一点用也没有”的时候,就应该思考从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后两点更为重要),可能会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或生活打下基础,而不应该任凭“一点用也没有”这样的思想在潜意识里阻挠你的进步。

二是尽可能把各学科中本身存在的美挖掘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每次解决掉一道好题,就像酒鬼喝了一小杯美酒一般,总要咂摸一会。那种陶醉其间的情景,带给我们的感化,远远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记得原先老师教导我们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读书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是为了你自己。”这句话,能真正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时候,态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自主学习

我们学校,是上海市加强初中百校工程中的一所海岛农村中学,在与城区相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前提下,在学生学习状况不尽人意的现实面前,我们如何不负众望,负重前进,求生存谋发展呢?

笔者认为,关键问题是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其次还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上述问题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去解决。本文试就上述关键问题谈些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自主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自主”,《现代汉语词典》上释义为“自己做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做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自觉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一旦做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学习成效就明显,正如人们平常所说的,“人也变聪明了”。这种学习方法,对全日制在校生适用,短期培训生亦然。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教育学院举办的一次春季高中物理教师备课班上,学员年龄参差,最小的十八岁,最长的五十八周岁。但五十八岁的小叔叔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竞一举夺冠。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学会快几倍、更好、更轻松地学习,你就能把各个原则应用到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今天,虽然不再有人钻木取火(科学实验例外),但如今被称为 “教育”的许多东西,却仍然基于同样过时的概念之上。因此,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是必要的。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教师来说,与其说是减轻了任务,倒不如说是更增加了负担。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严谨治学,勤于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要增强自信,以愉快、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以主人翁的主动精神去完成学习任务,探究自然的奥秘,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要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灵活结合教材,娴熟驾驭课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要克服忧虑心理,在老师给予的学法指导下,走出学习困境,促进文化素养的逐步形成。要克服自卑心理,在“自主”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集体智慧的巨大效能,取长补短。要克服畏难心理,促进自主探究的实施。自主探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真实体现。因为不管青少年学习什么科目,整个教育体制面临的严峻考验,是怎样激励学生,并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也意味着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起自尊,而自尊对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学生是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完成任务,即能够发挥其潜在的发展水平的。还要克服自满心理,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善于同其他同学找差距,在实践中做到扎实掌握和理解知识,杜绝一切模拟的思维定势,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创新潜能。

“自主学习”更是一种应该具备的学习态度。

英国当代教育家查尔斯汉迪说过:“改革的学校会使学习更像工作,根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具体任务进行学习,以不同年龄层次和各种不同类型能力的小组进行学习,所用这些方法都切实有用的。人们在这样之中不仅会学得更多,因为他们会明白自己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而且这样的学校还会使他们更好了解他们将踏入社会。” 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专家学者的理论告诉我们,要使学习获得成功,换言之,要培养海岛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依赖于“切实有用”的方法外,还必须“明白”自身“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舍此是不能奏效的。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九六届高三学生小朱,同是他一人,高中九门会考学科八门不及格,但语文学科却考得仅与B级一分之差。究其原因,该生常说过,我喜欢语文,想当作家。他高中在读时,已有数篇文章投稿选登,还被聘为外省市某杂志社的通讯员。2003届初一某男生,在小学时就是个沾染了不良习气的“双差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只考了6分。但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耐心启发教育下,学习目的性有所明确,期末考试考了60几分,在他的学习史上算是破天荒!又比如部分学生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操作起来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而面对数学题却是一筹莫展、望题兴叹。至于同一班级抑或类似家庭条件的几个孩子,他们学习上的差异现象也是比比皆是。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海岛学生落后的学习现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除了诸多别的因素之外,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据调查表明:学习成绩偏差生中的绝大多数,不是智力问题,主要的或是学习态度问题,或是学习方法问题,或是学习环境影响等问题使然。而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外地民工子女以及父母长期外出由上辈人代管的子女的大量涌现,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我们不因时而变,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理念,不刷新方法端正态度,在学生的眼里,如果学习就是“枯燥、考试、家庭作业、浪费时间、惩罚、关晚学、令人厌恶憎恨恐惧”,那么试想

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篇10

只在河滩上沉思,永远得不到珍珠。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风浪里试舵手,困难中识英雄。

风吹不动泰山,雨打不弯青松。

奋斗,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炼。

胆大漂洋过海,胆小寸步难行。

挫折能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春天不忙,冬天无粮。

船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成名之路多坎坷。

才华是刀刃,勤奋是磨刀石。

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暴风雨折不断雄鹰的翅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篇11

一、从学困生的产生看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学困生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学生的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学校和教师的不良教育影响因素、社会及同龄群体的影响因素等都可能成为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然而,学校和教师的不良教育影响对学困生的产生是十分关键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一)教师对学生过高的要求,导致学生心理上的过分焦虑,造成厌学情绪滋生;

(二)学业安排过于紧张,学生大脑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思维抑制,产生厌学情绪;

(三)教师对学生心理缺乏了解和掌握,不经意中伤害了学生,使学生由厌烦教师迁移至厌烦教师所授学科造成学生偏科现象出现,厌学情绪滋生,学习成绩下降;

(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过低,缺乏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过低,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亦造成学困生的形成。

学生的学习困难大多都是从厌学开始的,而学生的厌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情感。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自身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业上的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对教育者自身的关注,常常由于教育者缺乏敬业精神或人格魅力,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关怀,缺乏对所从事专业的潜心探索和研究,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影响,导致厌学情绪的滋生。

二、从问题生的产生看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问题生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同学生的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学校和教师的不良教育影响、社会及同龄群体的影响等都可能有关系。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问题生的产生是由于教师的缘故,是由于教师不良教育影响的缘故:

(一)教师无视学生的合理需求,导致问题生的产生;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了解,对学生出现的成长中的问题处理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造成心灵的伤害,使学生在心理上与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易导致问题现象发生;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人格尊重,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人格尊重,讽刺挖苦,造成不良的教育环境或同龄欺辱现象,使学生对所处的班集体产生厌恶感,易导致问题生的产生。

(四)教师的教育缺乏公平、公正,对学生情感上的亲疏不等,也易导致问题现象的发生。

教师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所接触的第二个重要的成年人,也是对他们一生成长中影响最大的成年人,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措,都可能会对学生一生的成长特别是学生的品德、行为规范产生影响;未成年人从迈入学校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把教师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进行模仿,在与教师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摄取自己喜爱的镜头。

由于教育这一特殊行业的独有特点(全身心的投入,耐心的等待效果),教师的教学情感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提升高尚的人格魅力,要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要锤炼课堂的教学技巧。

教师学习态度探究 篇12

态度是决定成功的秘密武器。因为态度影响行为甚至决定行为。在对教师教育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更是见证了教师学习态度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 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学习态度是否是积极的, 全面的, 会极大的影响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学习态度的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习观的问题, 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一、概念界定

对教师学习的概念界定, 外国学者有以下四种观点: ( 1) 教师学习是一个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通过学习专业知识, 从而习得教学教法技能及途径。对已得经验的反思与实践, 构建成熟的知识观。 ( 2) 教师学习是一种基于学校情境的参与实践的活动。为了理解教师学习, 必须研究多元课堂的情境, 既要考虑作为个体的教师学习者, 又要考虑教师所参与的社会系统。所以, 从情境的视角, 教师是实践的参与者与领悟者。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 不断地实践, 来理解, 领悟教学过程。 ( 3) 教师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统一体。这一统一体由四个相互连接的阶段构成: 学徒身份的观察;教师的职前准备; 入职; 持续的专业发展。这四个阶段成为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必经阶段。

态度在心理学的定义是独立个体对特定对象如人、观念, 情感, 事物或事件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正是有了某种心理倾向, 个体才有了行为的发生。教师学习是指教师作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因为其独特的看法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内心的状态, 由认知, 情感, 意志, 观念, 信仰等影响。

二、教师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独立个体的态度将会决定其如何观看世界、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 并且影响其采取何种行动来面对世界。教师学习态度, 则决定教师如何看待学习、认识学习和了解学习, 也影响着教师在学习中采取怎样的行动和策略来加强学习。教师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学习观和学习动机, 同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学习态度会直接决定教师学习行为。众所周知, 我们对事件, 对人的看法, 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其的态度, 而我们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对其的行为是友善还是粗暴。教师作为身份独特的个体, 有教授学生知识的职责, 教师与学生长时间的处在学校这个场域中, 那么, 教师的学习态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所有的一切会完全呈现在教学效果上。

三、教师学习态度的变革

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学习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跟随时代的步伐, 不断创新发展。最初教师学习态度是只为完成课堂上教授的知识, 为了完成课程计划, 如今, 教师学习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学习态度的变革是志在必行。

第一, 教师学习必须有自我超越的意识和勇气。在实施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动性和创新性, 成为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经研究揭示, 许多教师抱怨课程计划和评价制度, 因为评价制度约束了教师的创新性, 但是同时, 教师学习有很大的一方面是自主性, 正如吉登斯说的 “人们是在受制约中创造了制约他们的世界”。也就是说就是在这种制约的环境中更加完善的创造了许多的不可能, 作为教师, 更要在这种受制约的环境中突破自己, 超越自身, 使自身的发展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教师学习的自我超越性是去突破旧思想, 建构新思想的意识与勇气, 从而能从本质上去引领自己的教育活动, 实现更高远的教育目标。

第二,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环境。共同体就是合作学习。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 为教师提供一个有效学习的环境。如今, 教育行业非常重视教师的发展, 通过进修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却忽视了教师共同体的建立也会带给教师的进步。对教师学习需要的重视, 是教师内心的成长渴望, 不是强加于教师的学习需求, 培育教师共同体学习的环境, 在拓展和提升经验基础上, 融合理论知识进行“自内而外”式的学习。

第三, 在生活中学习的方式。我国教师在教研和日常交流中带有过重的角色意识, 注重自我在整个角色丛中的位置, 在学生眼中, 他们只有一个角色—教师, 这限制了他们在学习中可以思考和表达什么, 不能思考和不能表达什么。如果教师使他们的教师的身份具有多变性, 在生活中的教师, 是学生的朋友, 那会使教师开拓自己的视野, 使得他们能与学生交流, 从而提升自身。同时, 培育一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形成有效的氛围和传统, 突出以学习为中心, 而不是以角色为中心的研讨文化。

四、总结

教师经常处于即时性的情境中, 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倡导教师在共同体中学习和建立身份认同。这也是对教师学习态度的要求。对教师来讲, 一方面既要向学生阐明科学知识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使自身有意识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理解。

参考文献

[1]陶德清.中小学生学习态度优势型模式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3) .

[2]李小平.小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2002 (9) :38-40.

[3]周钧, 罗剑平.西方“教师学习”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14 (4) :70-76.

上一篇:白居易《买花》诗词鉴赏下一篇:学校领导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