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班的一点体会

2024-09-28

我带班的一点体会(共8篇)

我带班的一点体会 篇1

我带班的一点体会

南海区大沥镇

漖表小学 王小琼

摘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偶发事件,教师要讲究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

关键词:一视同仁

工作艺术

自卑感

自信心

后进生

正文:学校的工作是由各个班工作组成的,班主任是本班学生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是本班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校与社会、家庭相互沟通的桥梁,很多家长也非常看重孩子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工作是教师中最艰巨又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微观环境。一个功能健全、班风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因此,班主任能否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成败。一、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 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我们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等,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热爱学生,教育学生,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具体的、简明的、与学生直接关系的小道理入手,循循善诱,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教师的教育滋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够产生心与心的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能够发挥爱的威力,学生将受益无穷,终生难忘。对“问题学生”更需要我们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爱而有道,严而有度。小华是我从四年级带到六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他都是很不错的学生,班干部,成绩优良。但是他上到六年级,爱与一个插班的小建同学交朋友(这个同学因病留级两年了),他们形影不离,无心读书,私底下爱与隔壁班的女同学“谈恋爱”。情况很不乐观。这时,我告诫自己千万要小心处理好这件事。我没有掌握证据前,我先装耳聋。但在班会课和卫生课上,认真地讲一些青少年健康发育的卫生常识。1 等我掌握了一些证据了,我再找他们一一谈话,学生就不得不服了我。证据一:某某老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他们和女生坐在同一辆车里,有学生不该有的过于亲昵的动作。证据二:被某某老师收到的写满“谈情说爱”的日记。证据三:放学了,为什么你们几个总是不赶着回家,还逗留在楼上说说笑笑。证据四:在“六一”儿童节活动结束后,我亲眼看见你(小建同学)与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单独在楼顶上坐在一起,孤男寡女。我很和气地跟小华小建谈了许多很中肯的话,我不挑明他们在谈恋爱,只是告诫他们,男女之间总是过于亲密接触,很容易被人误解。我平时更关注他们,时时提醒他们不要做出被人误解的事。然后,取得他们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多一点关心孩子的成长。事情解决得还比较顺利,全班同学顺利地毕业,升上了初中。小华升上初中后,还给我打过电话,并把取得的一些成绩向我报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做一些错事,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也不管是旧同学还是新来的同学,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歧视,满腔热情地爱护学生,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二、对待偶发事件,教师要讲究工作艺术。

班主任工作难就难在做“问题学生”的工作。如何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也反映出班主任的工作的艺术方法。有一次,我班小兵带头爬围墙进入学校,并且带回篮球在中午时间打球。我们的篮球场就在课室门口(我们学校没有运动场),这件事不但很不安全,而且影响师生的中午休息。对待这样的偶发事件,只能动之以情,讲清楚打球本来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体育运动,但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才能进行。我与科任商量,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或者每周的活动课,让喜爱打球的同学组成球队去练球。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打球的欲望,老师也看到了学生朝气蓬勃可爱的一面。我班有一个学生小耿,脾气倔强。一次,英语老师批评他几句,他就整堂课不打开课本,不开口读英语,以表示对抗。还有一次,自然课,老师记录了上课乱讲话的三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是小耿。小耿不服,他语气很坚决地说自己没有讲话,显得很委屈的神情。而自然老师说看得很清楚,他一直在跟同学讲话。对待这样不服气的“硬骨头”,班主任千万不能与他硬碰硬,我没有多说什么,只讲了下次自然课我也会坐在班里听一听课,还说了自然课是如何有趣的,我是如何喜欢学自然知识的。结果,小耿的脾气温和了很多,上课也不再乱说话,特别是对老师也越来越有礼貌了。有一个插班生,开学两天了才来我班,刚进课室,我发现他的表情闷闷不乐,他还没有课本,我让同桌把课本移过去与他一起看,但这位同学爱理不理;升国旗时敬队礼四年级的他不是五指并拢,而是手握拳头高高举在头顶上;上课时我发现他在后面偷偷用力拉前面同学颈上的校卡带,以至前面那个同学呼吸都困难;有时,同学经过他座位旁边,他就把腿故意伸出来想拌倒同学,等等,面对这样的新同学,我知道主要是因为他还不适应新环境,把原来学校的一些不 2 良的松散行为习惯带过来。我先在班里对全班同学讲旧同学要怎样帮助新同学,同学之间要如何相处,处处为新同学着想。然后在班里表扬其他做得好的新同学,再慢慢纠正这个学生的不良行为。后来,我看到这个新同学开朗多了,也能够与其他同学好好相处,我找他谈话后他走的时候还能主动与我说:“老师再见!”所以,对待偶发事件,班主任先要做调查了解,摸清事情的真相,从实际和教育效果出发,正确、妥善处理。哪些应及时处理哪些应先冷后热处理,哪些应公开处理哪些应个别处理。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我重视工作方法,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越来越好,学生不再中午在操场上打篮球了,小耿不再有与老师对抗的情绪,相反,他乐于为班级做好事,追求上进,新同学也很快融入到我班同学的学习生活中去。全体同学都听从老师的教导,知错就改,互助互爱,尊师守纪。

三、班主任工作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

1、教师本身要对学生有信心。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心是促使学生努力上进的重要因素,一旦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满怀信心和期望,他们就会更坚信自己的潜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学生的可塑性很大,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会发光的金子,有的已经被发现,有的还埋在土里。我们教师要都挖掘学生的潜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据说人脑的潜力极其巨大,至少可储存1000万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000余万册藏书的50倍知识量。普通人一生中掌握的知识只动用了脑力的3%,还有97%的脑潜能未被利用。著名的发明家爱因斯坦一生中也只动用了脑潜能的30%左右。说明人脑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学生有无穷的潜能有待发展。学校有什么活动,我很支持我班学生积极参与,并争取优秀的成绩。教师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合格人才,发出金子般的光芒。教育工作者就要抱着这种信念迎难而上。“问题学生”只是他们成长中出现的我们成人认为的“有问题”,其实,每个人的潜能和个性是有差别的,有人表现得早,有人大器晚成。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学生就能健康成长。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一个学生各有自己的特长,很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欣赏和培养。“问题学生”同样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和鼓励,让他们感到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才能奋斗不止。

2、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我们成年人都是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好话,不愿意多听别人讲的带刺的伤心话。我们的学生更不例外。对学生的进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做错事情、遇 3 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要简单地一味指责,要与他们一起客观、冷静地分析原因,动之与情、晓之与理,鼓励学生不要灰心、气馁。然后找出对策。帮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更加坚定,以后更能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心灵比较脆弱的学生,更加需要我们教师去关爱,师生平等地相处。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无暇顾及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向不理想的孩子,等等,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比较孤独,实际上他们很希望别人来关心和热爱。因此,作为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自卑感的学生,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如果能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有一次,刚好我外出学习,班里有一个男生不见了钱,他在哭,科任老师由于不是很熟悉我班的学生,就把那个男生附近的几个同学一起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其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小桦,她的外公非常生气,责怪老师怎么能怀疑他的外孙女。其实,老师只是向同学了解情况。她外公主要是担心小桦心里会有什么阴影,影响她的成长。我知道这件事后,打电话与家长谈心,首先请小桦放心,在电话里我安慰她不要想那么多,老师相信你是个很听话的学生。因为,平时小桦是很乖的,也很内向的女孩子。再请家长放心,并向他解释其他老师主要是不够了解我班的学生。后来,那个男孩的钱也找到了,小桦也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3、确定目标,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目标太高,容易失败而挫伤自信心;如果目标订得太低,因为很容易达到,能力水平未充分发挥,不能带来满足感,也会丧失信心。如果目标恰当,每实现一个目标就会有成功的感受,这是鼓励和增强自尊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我班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极差,各科考试都不及格,又经常迟到,扫地就逃走,自己自暴自弃,不思改进。我根据他的实际对他提出阶段性的目标要求,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先克服迟到的现象,培养他爱劳动的行为。每做到了一点进步,我在班里及时表扬,使他树立起自尊和上进的信心。然后,帮助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并让优生与他结成学习对子。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他逐步实现了目标,自信心也逐步增强了,人改变了很多,有上进心,不懂的问题会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在期终考试首次语文达到60分以上,其它科也有很大的进步。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对待学生的教育,分层教育是工作的重点。对待先进生,必须严格教育,督促他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加以克服和纠正,保持其 先进性。对待中等生,引导他们力求上进,向积极分子学习,使他们向先进生转化。对待后进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场艰巨、细致、反复、耐心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场攻坚战,转化后进生,是班工作中的重点之重点。

如何转化后进生?我的体会是:(1)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先要了解后进生,了解他们自身的原因、家庭和社会影响的原因;了解生活原因和心理特征,不仅掌握表面现象,还要掌握内部本质。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去化解那颗冰冷的心。心灵的伤口需要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灵魂的污垢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荡涤。对待不同的后进生就用不同的方法医治。(2)多表扬多鼓励。后进生不是一切都不好,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班主任要捕起亮点,细心观察,努力挖掘后进生的优点,不但要表扬,还要加倍爱护和扶持,使他们体验到爱抚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3)抓发复,反复抓。后进生经常发展变化,班主任应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决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更不能泼冷水,而应坚持不懈地工作。只有当他们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抵制各种不良诱因的刺激,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逐步提高,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唯三者通力合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教师只要注重对学生的教与育的相结合,爱护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培育他们,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再把小问题化解掉,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成人成材。

参考文献:

1、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杂志社 2006年第7期38页

2、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 《现代学校心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

3、《小学儿童心理教育》

我带班的一点体会 篇2

笔者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兼班主任。中职类的学校每年接收的学生有90%以上是初三分流的后进生, 这类学生不仅学习较差, 品行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

我现在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级, 有35名学生, 全部是男生, 他们刚来时, 个个离经叛道、桀骜不驯。当时新生报到的情景至今还令我难忘。那天上午, 我坐在讲桌边忙着给学生登记, 登记完后抬头一看, 学生们的坐姿千奇百怪:有翘着二郎腿朝侧面坐的;有后背靠墙, 将板凳两条腿着地晃来晃去的;有半躺着的;有斜着趴在桌面上的;还有坐在课桌上的……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有几个学生竟然在说着自己过去的“光荣历史”, 以此来一较高下。我刚想开口说话, 突然一个学生很随意地一挥手, 喊了一声“上厕所去啦”, 就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教室, 直至中午放学也没回教室。后来, 我按登记顺序点名之后, 布置大家写一份自我介绍, 学生们面面相觑, 随后班里像炸了锅一样:“到这儿上学还得写字?我们是来学技术的, 我最不喜欢看书写字了!”“我没有笔和本, 都好几年没写字了!”“我在初中上课除了趴桌上睡觉, 就是在教室后面玩, 老师都管不了!”“每次考试都不发给我卷子, 老师知道我不会做。”说起这些过往的不良表现, 学生们竟然一脸的无所谓, 有些人甚至还表现得兴高采烈。然而作为一名教师, 我听在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滋味:他们在初中, 因为学习成绩差, 早已习惯了教师地漠视, 家长的斥责, 尽管他们看起来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但其实是最需要关心的, 他们希望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心声, 能够理解和包容他们的错误。

面对这样的学生, 在后来的班级管理中, 我亦师亦友, 更像一位母亲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 用心听他们的故事,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品行。

用心聆听, 拉近彼此距离

从以往的教育经验中, 我发现因为学习成绩差, 这类学生在以前的课堂上往往会受到教师的漠视, 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 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比那些优秀学生更强烈。因此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中间, 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 我利用班会,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期能够了解他们的过去, 更好地教育他们。第一次走下讲台听他们的故事,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都争先恐后地举手。

在他们的故事中, 陈晨的故事极具代表性。他这样说道:“老师, 我们原来学校附近有家网吧, 我会拿爸妈给我的饭钱去网吧玩游戏。刚开始我玩单机游戏, 后来碰到几个跟我差不多的学生, 大家就一起玩起了网络游戏。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游戏我都玩过, 玩着玩着就上瘾了, 总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玩, 上课也听不进去了, 常常趴在课桌上睡觉, 开始经常旷课, 到双休日就骗家长说去找同学问问题, 偷偷地去网吧玩游戏, 到后来会通宵待在网吧里, 因为这个我好几次被爸爸从网吧里揪出来……

我用心地听着他的讲述, 在他话语停顿的间隙, 我会就他的话, 向他提出一个个的问题, 如:你不完成作业老师不找家长?十几个小时一直盯着电脑, 你的眼睛不累吗?我要是在场会劝你休息一会儿。在网吧里, 空气混浊你觉得好受吗, 开窗通风没有?你通宵玩准会饿, 早知道我给你送两块面包去。同学们听后都笑了。我用这种幽默、诚恳的语句向他表示关怀, 陈晨从我的眼神里, 看到的不是批评与厌恶, 而是关注、劝导和提醒。我似乎感觉到他的心灵在颤动, 良久, 他说:“老师, 以前我的老师、爸爸妈妈都觉得我无可救药了, 他们要么不理我, 要么批评我, 但是从没有像你这么关心过我。其实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 所以我要慢慢改掉自己的这些坏习惯。”听了他的话, 我也感慨万分, 我对大家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疼爱你们, 对于你们身上的缺点, 我会用最大的宽容心和耐心等待大家的转变, 陈晨能做到, 大家也一定能做到。”他点点头, 班里也响起了一阵陈的掌声。师生的心理沟通走出了第一步。

正确导向, 净化班级风气

有人说, “孩子若生活在打骂中, 他会学会仇视;孩子若生活在温情中, 他会学会友爱……”这表明环境对一个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就接触了很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特别是一些身强力壮的学生, 凭着自己的身体优势总是恃强凌弱, 班级里时常会出现弱小学生受欺负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发现班中有四个人最强势, 而这其中以个子最高的男生为首。我决定从他入手, 与他进行了多次谈心。一开始他只是认为自己来这里学习是打发时间, 是父母没有时间管他而把他放在这个学校, 希望有人能管着他。通过多次的沟通, 他渐渐地明白了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 没有好的成绩就要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我向他展示了自己在机械专业方面的特长, 并且告诉他他自身的条件非常适合学习汽修。慢慢地他对我的态度由无所谓变得敬佩起来, 并表示特别愿意跟我学习, 甚至当我告诉他学习汽车底盘维修是个又脏又累的活的时候, 他也很坚定地回答说他不怕脏和累, 一定要学好这门技术。

随着沟通的加深, 该生也认识到自己过往一些行为是错的, 他主动在班里向那些他欺负过的同学承认了错误, 同时带领另外的几个强势的学生一起完成我交给他们的体能训练的任务。通过这样有劝导、有批评、有惩罚、有信任的方式, 这几位学生品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变得越来越有责任心, 专业技术能力也日渐成熟。

以爱为炬, 点亮后进生的希望

爱是教育的生命线, 没有爱的教育, 宛如无水池塘, 终将群鲜枯竭。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班里的王铮是个我行我素, 不服管教的后进生, 经常逃课去网吧, 还喜欢打架斗殴, 当我找他谈话时也总摆出一副心不在焉、若无其事的样子。经过深入的走访, 我得知他父母经商, 常年在外顾不上孩子, 致使他从很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没有父母的陪伴, 我感到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是多么孤单, 多么缺少爱。了解到这些, 我转变了谈话的方式, 经常和他谈心、谈学习、谈生活、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有时虽然我知道他是因为逃课去网吧上网而没来得及吃饭, 也不批评他, 而是先买饭给他。慢慢地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多了, 开始愿意跟我讲他的心里话, 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 打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让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是那次他和同学打架, 那天下午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他的状态有点不太对劲,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中午跟同学打架时, 不小心头碰到了桌子, 磕了一个大包, 当时虽然觉得有些不舒服, 但是怕挨训没敢告诉我。我检查了一下他的伤情, 发现情况有些严重, 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陪着他检查、治疗、等父母。后来王铮告诉我, 他觉得长这么大都没有人像我这样对他这么好, 自己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 不辜负我的期望。从那以后王铮不再打架、去网吧, 整个人变得勤奋上进,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 班里其他后进生也逐步走上正轨。

用心聆听让我从他们与父母、教师、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里, 看到他们逃课、泡网吧、打架、叛逆、顽劣的一面, 也看到他们开朗、义气、张扬、进取的一面;用心聆听, 让我同时发现了他们的“短板”和“长项”, 选准了恰当的切入点, 引导他们前行, 努力超越自己, 去追求成长的快乐和幸福:故事一中的陈晨, 我让他做了班中的计算机课代表, 后来他在学校计算机操作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故事二中的那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初级汽车维修资格证书, 故事三中的王铮一年后成长为一名校级学习进步标兵。

“算法”的一点教学体会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算法 ;特征

一、算法的意义

“算法”一词英译为“Algorithm”。 数学史学家发现了algorism(算术)一词的真实起源:它来自于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论述算术的著作,大约在公元825年,阿尔花拉子米在巴格达写了《算法》一书。 在2002年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实验稿)》中,首次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列入算法的有关内容,而且是必修部分。2006年辽宁省教育厅正式在全省实行新课改,所有普通高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数学3》中有算法的教学,教学时数为12学时。设置算法的目的是: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算法案例等。并且在新教学大纲中规定此章节是高考必考的内容。目前在各高中数学教学中,各校教师都在探索中教学,由于在教学时,没有过多的经验,大多数数学老师没有经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专业培训与学习,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再者,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现代人应具有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算法的特征

算法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算法的主要特征:①有限性②能行性③确定性④通用性⑤有输出性。其意思是:

1.输入输出的数据必须是由字母组成的有限符号串(例如不能输入一条曲线);

2.算法的处理过程必须可以明确地分解成有限多个不能再分解的步骤(例如不能把画无限多个点的曲线作为算法过程);

3.算法的继续进行和结束要有明确的条件加以规定;

4.算法的变换规则必须是非常简单而机械,不依赖于使用者的聪明才智。

用以上的四条来分析,小学里做四则运算,输入输出都是字母(阿拉伯数字),计算规则都是按一定次序执行有限步,而且按这一步骤去做一定成功,无须技巧,到了最后一步,结果自然就出来了。因此,“四则运算”的过程符合上述四条。在高中阶段《数学1》中求方程近似根的二分法,《数学2》中利用公式计算几何问题进行分步求解等都是算法。

算法的思想, 不一定仅仅用于数字计算,它可以广泛地描述许多操作过程。例如,有一队士兵要过河,但当时只有一条小船,上面有两个小孩。小船至多可以载一个士兵或者两个小孩,请问这队士兵依照何种程序才能渡过此河?可以用流程图加以表示。

在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主导思想就是构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算法已是数学及其应用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思想也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应具有的数学素养。并且,这一部分内容为新增内容,为配合新课程改革,高考中必定有这方面的内容。通过平时做题总结发现,在2007年高考中,广东卷的第6题,海南卷的第7题,山东卷的第10题,宁夏卷的第5题都考了算法。四省不约而同把算法作为一道选择题来考,约占总分的3%左右。因此,我认为算法和其他知识的结合将是高考的解答题的重点,也体现了算法的普遍性和工具型,难度不会太大。

三、算法的教学体会

我在教学中及时进行了总结:

1、算法讲解时,书中P5例2学生普通反映难,摸不着头脑,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创新,注意联系实际,算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干的事情就是一个算法,教师要从身边的小事说起,如:教师监考的程序就是一个算法,啤酒的生产流程也是一个算法,这样便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算法的相关知识。在条件允许的学校,使其能在计算机上实现。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还需要将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翻译成计算机语言,。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不要将部分内容简单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

2、算法教学必须通过实例进行,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逻辑结构和语句,应鼓励学生尽可能上机尝试。

3、课后反思:课后我主要作了如下的工作:(1)从学生的作业、试卷中反思。(2)让学生先总结本章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再小结。(3)在今后的教学中与电脑教师联系,让学生上机操作两节课,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发放调查表,见附录。(5)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提高大家钻研算法的兴趣。

4、算法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深造,特别是大学中计算机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一点,在他们在大学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时就能看到效果。应该说,是很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的。

我带班的一点体会 篇4

学好英语的关键是什么?很多人说要刻苦,有毅力,持之以恒...都没错,但这只是表面,更深层的原因是兴趣,因为只有兴趣才能做为内部动力驱使你坚持下去。如果才能产生兴趣?是规律,是方法,只有在学习当中找到规律,找到技巧,你才会觉得兴致盎然。这和打游戏机是一个道理。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只教语言,不教方法。其实英语教学的关健不是手把手地教学生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那个词组要如何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在母语和英语中找到衔接,让学生掌握这种语言之间转换的技巧,等他们掌握了这种规律,自然而然,不需要你再去教新的语汇,他们也能顺畅地走下去了。

学一门外语永远不能忽视母语对你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其实中国人学外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词汇量的多少,语法是否精准,也不在乎你的发音到底有多纯正,而是我们经常提到的“Chinese English”。为什么会产生Chinese English? 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不同的语言来说,他们看问题的角度,组织语言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语言就会有不同的说法,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母语的习惯进行生搬硬套,无疑会产生中国式英语这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强调,学英语时一定要忘掉母语,能忘掉当然最好,但问题是,你忘得掉吗?This is something in your blood.就象你吃了几十年的馒头米饭,让你一日三餐突然改吃面包或意大利面,你能受得了吗?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个现实,既要尽可能多地营造纯英语的环境,也要研究在母语和英语之间是否有某些必然的联系可供借鉴,这样,即使你在日常运用中仍然不自觉地用母语来思考,但还是能够很快地找到捷径,在母语和英语之间实现快速地、正确地的转换,用得多了,久而久之,不需要转换你也可以用英语自由表达了。

好,铺垫了这么多,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英语口语与汉语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我认为有三点:

一、形象化;

二、直接了当;

三、简洁明了

先说第一点,形象化。这其中又分两点来讨论,第一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具体或抽象的意思。所谓形象化的语言就是指能够具体表达动作的动词等,如put, take, get, give, come, go等等。口语较好的人都知道这些单词的重要性,几乎每次说话都要用得到,而且可以和很多小品词(on,up,off等等)搭配产生不同的意思。

举例来说, go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去或走”的意思,但可以用来表达很多抽象的含义:

We’re both going after the same job.我们两人都在申请同一份工作。

在汉语中,我们用的是申请、竞争、应聘这样比较正式的语言,但英语口语中用go after来表达,字面直译就是“我们两人都跟在这份工作的后面”,比较形象。

再举个例子:

How does that song go? 那首歌是怎么唱的?

汉语中我们很直接地用唱这个词,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而英语口语中则用go这个词来表达这首歌是“如何进行”的意思,是从歌曲的角度出发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同样的例子大量存在,请大家仔细体会以下例句中中英文表达的差别:

1.Most of my salary goes on the rent.我的大部分收入都交了房租了。

2.There aren’t enough chairs to go around.这些椅子不够坐的(有人没椅子可坐)

3.A car goes with the job.这份工作是配车的。

4.Does this jacket go with this skirt? 这件夹克配这条裙子吗?

5.Two pizzas to go.两个匹萨,带走。

6.Does the hotel take credit card? 这个宾馆可以涮卡吗?

7.Take 5 from 12 and you’ll get 7.12减去5等于7.8.OK, I take it all back!好吧,我收回我说的话。

9.That song takes me back 30 years.那首歌让我回想起了30年以前。

10.The manager took $10 off the bill 经理给让了10块钱。

11.Please give me a hand.请帮个忙。

12.You got me!你把我问住了

13.I put myself entirely in your hands.我听你的。

是不是感觉以上的表达都很形象?所以,如果我们能在口语表达中多尝试用此类形象化的词语表达抽象的内容,我们就会省掉很多力气去寻找那些正式的语汇。

形象化的第二方面体现在,“用介词来表达抽象的意思”。我们最常见的例句就是:

Who is the lady in white? 那个穿白衣服的女士是谁?

在这里我们即看不到穿这个动词,也看不到衣服这个词,只用最关键表示空间的in和表达颜色的white两个最简单的词就表达了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含义,这也符合了我说的英语口语的第三个特点:简洁明了。稍后会详细论述。

请看以下的实例,想想同样的意思你会怎么说,你会发现这些介词能够代替我们在汉语中的很多动词甚至是整个句子:

1.I read the newspaper over breakfast.(我边吃早饭边看报纸。)

2.You can reach me at 6609823.(你打电话6609823就能找到我。)

3.Sure, I’ll just sit next to the transexual from purchasing.(好的,我就坐在采购部的那个变性人旁边。)

4.You remember her from my birthday party two years ago?(还记得她吗?两年前参加过我的生日派对。)

5.I was having a little chat with Bonnie, and guess what? She happened to bring up who was behind the total head-shaving idea.(我刚和Bonnie聊过了,你猜怎么着?她碰巧告诉我是谁给她出的这个剃光头的主意。)

6.Listen, since we’re on the subject...(听着,既然我们谈到了这个话题…)

7.I got really hot in my pants, so I took them off.But they must have shrunk from the sweat, or my legs expanded from the heat.I can’t get them back on!(这条裤子太热,于是我就把它脱了。没想到的是,要么是因为出汗以后裤子缩水了,要么是我的腿受热膨胀了。我再也穿不回去了!)

8.A month into our marriage, he started to beat me.(结婚一个月后,他开始打我)

9.Paul knows we’re onto him.(鲍比知道我们在嘀咕他)

10.At the end, you choked on a cookie.(到后来,你被一个曲奇饼卡住了)

11.Some people are just into appearances.(有些人只看外表)

12.You’re still into Monica.(你始终对莫妮卡念念不忘)

13.Daniel Meade, you’re the only one in this room who was born into his job.(丹尼尔,你是这个房间里唯一一个生来就得到这份工作的人)(指继承他父亲的工作)

14.Are you serious? After what you and Daniel have been through?(真的吗?你和丹尼尔经历了那么多?)

15.He’s staying with me through the weekend.(他整个周末都会陪着我)

以上例句都是从原版的英文电影摘出来的,绝对是生活中的语言。与汉语做一下对比,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形象?

现在再来说英语口语的第二个特点:直截了当。

所谓直截了当,就是一句话中可能会说几件事,或有几个动作,他们可能互为条件关系,修饰关系,或者是从属关系等,用英语口语来表达的话,总是要先说最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先把结果说出来,然后再附加其它次要的东西。举个例子:

I can’t see anything with the door closed.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先说的是“什么也看不见”这个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才说“门关着”。而在汉语中恰恰相反,我们会先说,“门关着”,这个条件,然后再说结果“我什么也看不见”。再举个例子:

I just can’t go to hospital looking like this.穿成这个样子,我怎么去医院。

这个例句大家自己分析,中英文的表达顺序正好相反。

当然有人可以辩解说,上面两个句子可以改成带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啊,如“The door is closed, so I can’t see anything”和“If I look like this, I just can’t go to hospital.”这样不就和汉语的表达顺序相符了吗?当然也可以,也能被人理解,但这就不是很生活化的口语了。

其实我说的是一个语法问题,如果你查语法书的话,上面会解释得很详细这些句子要怎么组织,我在这里是希望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要说几件事的时候,它们会一齐涌到你的嘴边,总是不知道该说哪一件,最后的结果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连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了。本着“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有助于大家理清思路,你也不用去理会那一大堆从句啊,状语啊,等等了,跟着感觉走就行。

再给大家更多的例句:

1.Why would you start again after chewing all that quitting gum?你都吃了那么多戒烟的口香糖,怎么又开始抽了

2.You slept with somebody three hours after you thought you broke up.你自以为(和我)分手了,三小时后就又和别人上了床。

3.I won’t get rich doing it, but it’s cool knowing you’re making a difference in a kid’s life做这一行(老师)发不了财,但想到你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那种感觉非常好。

4.I’m gonna be out there spreading joy to the people.我要在外面向行人播撒快乐。

7.You’ve changed little.你一点也没变.8.That’s the one you gave me.这就是你给我的那一个

9.I was late signing up because of my job.我报名晚了是因为我在工作。

10.Papaya!It’s your favorite fruit growing up.是木瓜!你从小到大最爱吃的水果

11.As a Reys, you must have plenty of maids growing up.作为Reys家族的一个成员,你从小大到家里应该有很多的女佣。

再来说最英语口语的最后一个特点,我想也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简洁明了。简洁明了的意思就是,只表达重要的意思,没有多余的词汇。根据我的观察,很多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在口语中是用不上的,举个例子:他回来吃晚饭吗?在汉语中这里面有两个动词,“回来”和“吃”,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方式来翻译成英语,往往会翻译成:

Will he come back to have dinner?

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则是:

Is he coming to dinner?

两相比较一下,是否后者听起来更舒服?

差不多的另一个例子:我要去听音乐会。

这里面也有两个动词,“去”和“听”,Chinese English会是:

I’ll go to listen to a concert.口语的表达则是:

I’ll go to a concert.给大家更多的例子去体会:

1.I heard the clock, but I didn’t get up until 9.我听见闹钟(响了),但我捱到九点才起。

2.I prefer tea to coffee.与咖啡相比,我更喜欢(喝)茶。

3.I was wondering if you’d go to a movie with me sometime.我在想你是否愿意和我在某个时间一起(看)电影

4.I started school at the age of 6.我六岁开始(上)学。

5.Just because she went to Yale Drama, she thinks she is the greatest actress.就因为她在耶鲁戏剧学院(学过戏),她就把自己当成最好的演员了。

6.That’s why I’m not inviting you for a drink.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有请你(喝)饮料的原因。

7.I have a son with his own business.我有个自己(开)公司的儿子。

这里只列出很少的例子,其实前面我讲到的介词的用法以及直截了当的口语特点,都说明了说英语的时候越简洁越好,能用一个词表达的不用两个,能用动名词的不用从句。把握这个特点,你就会找到说标准英语口语的感觉。

当然,了解了以上特点并不代表你马上就可以用得上了,这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需要经过专门的、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形成条件反馈式的思维方式。但无论如何,了解这些规律比不知道要好很多,因为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经过针对性的训练你就会缩短比别人掌握标准口语的时间。

集体备课的一点体会 篇5

集体备课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团队作战、交流经验、共享智慧,是整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年的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要增强课堂实效,必须做集体备课文章。

1、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集体备课,显著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特别是我们所教的科学课,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还有专业上的知识缺陷。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心中常感惴惴不安,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错误。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我们政治学科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集体备课,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有时是很艰难而痛苦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集体备课正体现了这种三结合,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我对生本教育的一点感受 篇6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过的真快,从效仿学习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学习到运用理论,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得有失,在生本教育的道路上让我不断地收获着幸福和感动。

(一)、学生的变化:

1、布置前置性作业。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突发式教学,怕让学生知道讲课的内容,觉得内容越新鲜学生越感兴趣,其实不然,在学生茫然不知的状态下授课,有的学生会很吃力,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可以精心的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提前预习的作业,这样学生对各类三角形有了基本上的认识,对于稍差的学生在各小组长汇报时又学习了一遍,这样不但让中差等生又加深了一次认识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课前了解知识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2、学生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念: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生本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

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计算,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各种方法,学生汇报时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经过了自己努力探究出的新内容新方法学生记忆非常深刻,兴趣浓厚。课堂中,我们班的郭鹏程、李佳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让每个学生经历主动学习的过程,让为教而教变成真正的为学而教,把学作为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形式,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

(二)、老师角色的变化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发展”。“生本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以前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是积极、认真地服务于学生的充分体现。但没想到自己其实是犯了“汗水主义”思想,带着“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师苦做”思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更破坏了他们自由生长的规律,使得学生被传统束缚,无法自由施展。学生变的越来越不喜欢这个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学科,上课无精打采。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生本教育中“抛秧式”教育不仅能减少劳动量,还能给学生带来自由生长的快乐,且效益高。我在上半年的一次单元测试后,我把卷子发到学生的手中,给了学生15分钟的时间思考怎样讲解每一道题,然后我开始随意的抽取学生到黑板前学老师的样子讲解每一题,可以借助粉笔、尺子或其它同学的帮助完成,每一位到前面讲解的同学都激情飞扬,跃跃欲试,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评判哪位“小老师”讲解的透彻,这样学生

在欢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讲解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

我采取了下列的教学策略:

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更愿意去做。

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的发言。

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

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教定学”,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部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慢点,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学好生物学科的一点体会 篇7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 有了兴趣, 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 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而我们学生物是需要记忆的。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说关于我们的身体你了解多少呢?人们常说:DNA亲子鉴定、DNA指纹鉴定、DNA基因身份证……DNA到底是怎么回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1.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 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的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扩大了膜面积, 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 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 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是知识的仓库, 是思维的伴侣, 是创造的前提, 所以在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 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 根据个人学习经验, 这里提供几种简易实用的方法。

(1) 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 找出要点, 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 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就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比较, 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 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做到抽象中加以概括, 概括中加以抽象, 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3. 要重视课堂教学, 学会听课。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听课积极性及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情、听、想、问、记等相结合, 主动地探求知识。“情”就是要求上课时要精神饱满, 充满热情,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听”就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务必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清楚;“想”就是思考, 要对老师的分析、阐述和概括多想几个“为什么”;“问”就是要对没有听明白的或产生不同看法的地方提出质疑, 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解法等;“记”就是要做标记、记笔记。如果听课、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 要先跟随老师的思路听课, 避免老师讲授的内容无法理解, 没有记好的笔记先写下标题或作出标志, 课后再补充完整。

咬字吐字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8

当我第一次给学生上音乐课时,真使我大吃一惊,怎么连“1234567”都唱不准确的?受地方语言的影响,他们几乎把“do”与“so”中的“o”唱成“ao”,把“re”唱成“lai”,听不清是“2”还是“6”;而“4”中的“a”也不对头,而且把“si”唱成“xi”(我想这与一些书籍上的指导也有关系,有的书是这样写唱名的“多、来咪、发、梭、拉、西”)。还有前鼻音与后鼻音,平舌音与翘舌音之分;特别明显的还将“ai”与“ei”混淆起来,如:“开、彩、在”等,被念成“kei、cei、zei”。咬字、吐字在歌唱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演唱者嗓子再好,咬字不准确,吐字不清楚,听众听不出歌词的内容,也就谈不上歌曲思想的表达,更谈不上能感染观众,自然,也就无法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要唱好歌,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可不能忽视。

下面先从前面谈到过的唱名入手,来纠正其错误。“do”与“so”的发声错误,主要是口形的错误,我要求学生把嘴巴圆起来学公鸡叫“喔”,再加上短而轻的“d”,这样发出来的音又集中,又圆润。接着,我大家纠正“fa”的发音,其中的“a”,体会医生检查喉咙时的“a”的感觉,再有意识地抬高口腔(软腭)位置并让其注意舌部的松驰施平;接着又是“si”的校正,我告诉学生这与英文字母“c”的读音相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很快改正过来了。

每首歌曲的教学、咬字、吐字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要使学生形成习惯,不能放过每个字,特别是时值校长的字,更要注意。

咬字、吐字的训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出声,二、归韵,三、收音。

一、出聲。出声是一个音的开始部分,汉语中的出声部分是声母(即字头),它不能独立存在,要与韵母相结合才有字义价值,这并不等于“出声”不重要,“出声”一旦不准确,就会严重影响字义的准确,如果把“n”念成“l”,则“男”就变成了“蓝”,“奶奶”就变成了“lai lai”了。所以“出声”的训练是不能忽视的。“出声”要求肯定,明晰,发出的时值要短暂,要迅速向韵母过渡。

二、归韵。它是字音构成的主要部分,汉语中的韵母部分(即字腹),就是“归韵”,归韵发声要求气息不但通畅,而且充足,韵的时值较“出声”的时值要长得多,因此要尽可能地唱出字的本韵,音质要坚实、洪亮。如《厄尔嘎兹》中:5555│ 5#46│5—│5—│

薄雾轻轻 飘 荡

“piao”的“p”得短促、有力,再把字腹“i”与字尾“ao”作为一个完事的结合体,如果延长了字腹就会唱成“piˊao”(皮袄)了。

我给学生课外辅导《让我们荡起双浆》,其中:

12│ 3•5│ 16│123 6│ 5——│5 0 │

四周环 绕着绿树 红墙

“环”字是“i”作为字尾的,是较难唱好的字,当“环”字唱较长音符时值时,一出口“环”字也就立即形成完整的结合体,并坚持口形不松动,在心里上用意志控制字尾“i”,越晚收声越好。而“墙”字的韵母是“ang”,要使“墙”字在拖音中始终不走韵,达到“字正”的效果。

上一篇:php常用函数总结表下一篇: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