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2024-08-23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共10篇)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1

县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近而减少县域外就诊人次,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根据《XX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医疗联合体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XX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院制定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提升我院医疗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与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坚持公益、创新机制,上下贯通、资源下沉,以人为本、便民惠民”的原则,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由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工作目标

2018年,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与多家三级公立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关系,并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与一家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县域内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实现县、乡、村一体化运行,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下的紧密型医联体,是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集团化经营管理、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按参合人头预算支付综合改革,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

到2020年,全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与上下级医院之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四、主要内容

根据我院医联体建设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上级医疗资源向我院下沉,我院医疗资源向乡村地区流动。

(一)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建立与一家三级公立医院(建议选择XX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进一步建立上下转诊分级制度。

(二)在县域内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重点探索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紧密型医联体,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医院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参与专科联盟。积极争取参加区域医疗机构组建区域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我院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四)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积极利用远程系统上下沟通,面,参与上级医院提供的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面向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医疗协作,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五)开展“中心”建设

组建县域内检查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各种疾病救治中心等,并探索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共享等,逐步实现中心共享模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医联体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二)明确工作职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深入研究,明确责任,建立信息沟通渠道,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推进医联体建设。

(三)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对开展医联体工作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医联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顺利运行。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2

1运行现状

本文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包含了绿色通道、专家下沉、信息共享平台3个方面,对其运行现状的描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利于发现开展双向转诊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重点环节。

1.1绿色通道

患者由下级医疗机构转入上级医疗机构时,医联体内转诊的病人在费用上可享受挂号费减半,床位费、化验检查费、CT、核磁共振检查费以及治疗费等享有一定的优惠。在就医顺序上享受四个优先,即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缴费、优先取药。对于危重病人,由专门的120急救车免费运送,且一路有医护人员陪同,将运送风险降到最低。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联系上转医疗机构的对接人员,说明病情,由上转医疗机构专门人员安排抢救人员,并预约床位,病人到达上转医疗机构后可直接进行治疗。 运转一段时间以来,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节省了大量就医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在逐步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2专家下沉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是 “3+2+1”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其最初构想是设置统一的人事管理,这样有利于医疗机构间的优势互补、人力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医联体内编制数为各医疗机构编制数总和,在医联体内部调剂使用,并实施柔性流动,各医疗机构专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聘任按原渠道解决。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派驻专家到下一级医院坐诊、查房、带教,一方面充实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力量,一方面通过带教,改变基层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人才较为缺乏的现状。

医联体内建立专家人才库,并指定核心医院知名教授、专家定期到其他成员单位开展专家门诊或兼任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核心医院向下级医疗机构共输入43位专家,其中学科带头人双向兼职15位,常驻专家28位。其中正高职称30位, 占69.77%;博士学位26位,占60.47%; 博导、硕导21位,占48.84%。同时,医联体还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的指导下, 制定统一的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专家下沉这一平台弥补了部分社区医疗机构的空缺项目,让原本无法在其社区开展的项目得以开展,患者首诊社区的意愿有明显提高。

1.3信息共享

医联体在设计之初是要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实行检查、检验互认;设施、设备共享,这都有赖于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尤其在患者管理方面,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此,本课题组设计了转诊、 预约、慢病管理、远程会诊四个信息平台,并计划在医联体内建立患者唯一的电子健康信息档案,联合体内医生只需点击患者的电子信息档案就可以查找到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所记录的健康档案,包括何时入院、入院时的诊断、治疗记录、会诊记录、化验结果以及检查报告等。这一措施避免了医生的重复检查,使医生对转诊病人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了解,便于转诊病人转诊后直接进入治疗阶段。患者可以直接在就诊的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远程会诊以及预约挂号等,减少了候医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

此外,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内储备一定量的公用病床,为双向转诊的急、 危、重病人转诊服务。储备病床制度的设置,使得病床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与快捷,满足了转诊患者的病情需要。储备病床制度与绿色通道相结合,转诊病人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入院治疗。

2存在的问题

医联体下的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对分级诊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绿色通道中非急诊患者使用频率不高,专家下沉的带教效果不理想,信息共享系统使用不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联体“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标的充分实现。

2.1对转诊支撑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以绿色通道为例,目前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主要是针对急诊病人。其实,绿色通道主要针对的是大量非急诊患者。可以想象,如果在上下转诊医院间没有便捷的就医流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积极性。与其说是技术层面的改进,更可以认为是一种机制设计,可改变患者的就医意向[4]。再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已经毋庸置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时避免重复检查,大大降低就医费用,节省就医时间,而医生的工作量也会有所下降,这正是组建医联体,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患者就医福利的初衷。

2.2管理层了解的广泛性不够

课题组就上述提到的3个支撑平台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人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绿色通道不了解,二级医院则有37% 的人表示不熟悉;23%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专家下沉不了解;二级医院结果为33%;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表示没有使用过信息共享平台,二级医院的调查结果也达到40%。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管理人员不了解甚至对于本医院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撑平台都不知道,如果不及时提高知晓率,将大大阻碍平台的使用。

2.3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的运行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和可操作性的奖惩方案。在激励方面,以专家下沉为例,专家去下级医院做学科带头人后,尤其是三级医院专家直接下沉到社区卫生中心坐诊和带教,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调查发现,专家是对医学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具有高深造诣,而社区更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在面对患者和带教时候都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分级诊疗尚未完全实现的时候,上级医院为了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愿意让本院的专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所以,需要设计有效的机制,能让医院有意愿、专家有动力下沉到相应的下级医院,充分发挥下沉专家的作用。

3建议

3.1建设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支撑平台是促进双向转诊的重要途径,平台的建设涉及了大量的专业管理知识,自然,一支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成为建设支撑平台的关键。目前医院内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临床医生中选拔产生的,在很多时候更注重临床成果,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作用理解不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着手培养一支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是建设支撑平台的基础。

3.2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内在动力,让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运行与医生的绩效挂钩是促进支撑平台健康运行的重要措施。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应基于确保公益、提高效率、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机制设计,调动医疗结构和医生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合理转诊,可对积极参与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医生予以奖励; 对那些故意舍近求远,双向转诊过程中不充分利用支撑平台,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的医生予以一定的惩罚。除此之外, 还应从政策层面,平衡各医疗机构之间利益,为医生转诊行为提供合理平台。另一方面,应加强医保支付等制度设计,合理分流就诊患者,有效推动分级诊疗。

3.3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

支撑平台建设离不开财力投入作为保障。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例,医联体内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加载过慢,设计缺乏顶层设计有关,普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硬件水平,仍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再如统一的临床检验中心是共享患者信息,避免重复检查的基本平台,其建设自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财政投入。

区域联合体构建锦江医疗生态圈 篇3

区域医疗联合体初具规模

2016年1月6日,成都市锦江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五福、狮子山、柳江、督院、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签约单位,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签约并建立了多层次战略合作关系。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能为大家带来哪些好处与便利?锦江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首个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我区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是建立合理就医秩序的重要载体。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将实现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扶持、特色发展等五大功能,全面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锦江区推动建立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锦江区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双引导、双规范、一优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区域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筹建锦江区区域医疗检测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集中诊断中心、心电判读中心,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互通。该区正加快促进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通过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比例,促使上级医院逐步回归疑难杂症诊断和科研教学。

围绕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有序诊疗模式,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医联体的首家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把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借助大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出诊带教、业务指导、进修培训和参与管理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基本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得不到信任等主要问题,引导患者在基层看病就医。

六大资源社区共享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张立表示,省四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四川省干部保健基地医院,德国马瑞恩医院中国合作医院。为了更好地落实医疗改革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希望通过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建立实质性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构建锦江区医疗生态圈和命运共同体。

为做好此项工作,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承诺将向合作医疗机构共享六大优质资源。包括共享品牌,帮助建设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共享远程判读会诊中心等。该院已成立“远程心电判读会诊”“远程动态血糖监测”和“远程呼吸睡眠监测”等中心,将全面向合作机构开放。

张立还表示,联合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共享三级医院优质资源,共建分级诊疗体系,同时将华西医院优质资源与合作机构分享。这些共享包括:共享慢性疾病管理服务,省四医院慢病管理专家团队将到合作机构巡诊指导,让患者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专家服务;共享检验检查资源,增加合作机构服务项目,扩大其服务范围,更好地为社区患者服务;共享临床科研教学平台,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4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潼南区医疗联合体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潼南区医疗联合体建设方案》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2017年9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 1 — 潼南区医疗联合体建设方案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03号)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底前,区域内医联体全覆盖。医联体内形成纵向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优质资源共享;医联体间形成横向竞争机制,在服务质量、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行业作风方面进行竞争,让群众选择,让群众受益。到2020年,区域医联体内部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区域医联体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二、组建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立服务共同体。区卫生计生委根据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资源优化、优势互补、持续发展等要求,统筹指导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建立责任共同体。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 2 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建立利益共同体。以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建立管理共同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实现医疗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组建方式

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分别组建两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区人民医院与桂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塘坝中心卫生院、卧佛中心卫生院、上和中心卫生院、玉溪中心卫生院、龙形镇卫生院、宝龙镇卫生院、米心镇卫生院、群力镇卫生院、太安镇卫生院、别口镇卫生院组建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区中医院与梓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溪中心卫生院、双江中心卫生院、柏梓中心卫生院、小渡中心卫生院、花岩镇卫生院、崇龛镇卫生院、新胜镇卫生院、田家镇卫生院、寿桥镇卫生院、五桂镇卫生院建立区

— 3 — 中医院医联体。各镇(街)范围内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入对应的医联体。区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可自主选择加入医联体。

区域医联体内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有的机构设置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第一名称不变,增挂“潼南区××医院××分院”牌子。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不变,财政补偿政策不变,财务核算方式不变。

医联体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间通过制定医联体章程和签订合作协议,规定牵头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医联体可探索成立理事会。

四、主要任务

(一)调整管理体制

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区卫生计生委从直接管理医疗卫生机构转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行业监督指导职责。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区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设专职副书记;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负责人任免充分征求区卫生计生委党委的意见;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班子成员可进行交叉任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副院长(主任、副主任)由医联体牵头单位提出建议方案,报区卫生计生委审批。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二级班子负责人报区卫生计生委 — — 4 备案。

调整业务管理体制。医联体牵头单位对本医联体内所有的业务工作、日常管理等实施一体化管理,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党风廉政、安全生产、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等。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医联体内设施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由医联体牵头单位统一管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统一建立区域医联体医疗风险基金。

(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按照国家要求,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和监管职能,落实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收入分配、副职推荐、中层干部任免、年度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法人治理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医联体牵头单位要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统一管理的质控标准,根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按专业制定查房、坐诊、讲座、会诊等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 5 — 强化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指导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重点专科,充分发挥医联体内的专科专病优势。各医联体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

(四)推进分级诊疗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5〕183号)明确的各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一般常见病应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轻度疑难复杂或急性期的常见病,应由区级医院派专家现场指导镇卫生院就地治疗;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条件所限难以诊治的,应转往区级医院诊治。区级医院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鼓励村卫生室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五)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 — — 6 点人群,2017年全区所有建卡贫困户签约率达100%。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根据双向转诊患者就医需求,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

(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联体的支撑作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医联体共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医联体牵头单位4年内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遣2名及以上临床医师,派遣医师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群众享受区级医疗卫生服务。区域医联体内建立统一的检验、影像、病理、后勤服务等中心,实行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

五、配套政策

(一)改革编制、人事管理体制

编制集中管理使用。医联体编制由医联体牵头单位统筹管理使用。编制管理部门将编制进行调整,按新组建的区域医疗联合

— 7 — 体,将医联体内的余编统一下达到医联体牵头单位,所有人员招录由由医联体牵头单位根据用编批复统一招录。区财政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补助。

人事集中管理。医联体内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比例、总量等由区人力社保局下达至各区域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由各区域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自主聘用。医联体内医技人员招录、使用、调配等由医联体牵头单位负责,相关方案报区卫生计生委审批。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二)完善医保支付政策

改革医保基金对区域医联体的支付方式,医保总额向医联体适当倾斜。医联体内医保基金实行总额付费制,医联体内医保基金可互相调剂,超支按比例分摊,结余指标留用。医联体内因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或病情需要,可转上、转下治疗,其住院过程中,一年内按医疗机构最高等级标准,只缴纳一次起付线。

(三)改革薪酬制度

根据渝人社发〔2017〕139号精神,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坚持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水平、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的原则,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在2017年进行薪酬制度试点。— — 8 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公立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分配方案。医联体内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报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卫生计生委备案后实施。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四)建立财务管理运行新机制

区政府对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政策及补助标准不变,所有经费预算至区卫生计生委,区卫生计生委按时下拨至各医联体牵头单位,由医联体牵头单位根据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拨付。原则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医联体牵头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拨付。

医联体内财务由医联体牵头单位统一管理,医联体内各单位人员基本经费、基本运行经费不足时,可以在医联体内部进行调剂。医联体内各单位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鼓励增收节支、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基层统筹发展基金,促进镇卫生院均衡发展。建立增量收益各方合理分配的机制。

到2017年底,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都要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五)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联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公共卫生和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医疗服务质量、医改目标

— 9 — 完成情况、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等,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各医联体牵头单位负责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卫生计生委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及时出台配套文件,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以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区委组织部负责组织管理体制调整相关工作;区编办负责区域医联体编制调整和用编相关工作;区卫生计生委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监管,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制度,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文件;区财政局负责区域医联体补偿和投入政策的落实;区人力社保局要完善人事调配、职称管理、绩效工资等政策,加强医保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三)加强舆论宣传。要针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大力开展政策培训,面向最广大基层群众,切实抓好政策解读,— 10 — 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组织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式,不断加强对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确保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县人武部。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14日印

区建设局联合工会工作总结 篇5

20xx年,区建设局联合工会在区总工会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区工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工会规范化建设,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严格履行工会职责,着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积极推进全系统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较好地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今年,我们注重在广大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学习制度,确保了学习内容逐项落实、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重点组织基层工会加强了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等内容的学习。全系统干部职工联系本职工作,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抓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各基层工会进一步组织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实施〈工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中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是抓主题实践活动,塑造窗口形象。结合“三服务”、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评议,组织开展了“让市民了解城建,让城建贴近市民”活动;结合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创建,各基层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科室”、“文明卫生家庭”、“文明卫生个人”评选活动。全系统行业作风明显好转,窗口形象不断提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xx年,局联合工会牢牢把握行业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召开企业职工大会,抓好职工民主参与管理。3月下旬,我局所属企业市政工程维修管理处召开职工大会,党组书记、局长荣进华,党组成员、职合工会主席张丽艳等领导参加。会议由管理处工会主任张进主持。职工大会准备充分,报告了上财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审议通过了《xx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20xx年工作目标》。全体职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还就企业的人事安排、职工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全面推行企务、政务公开,抓好干部职工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一方面,我们在企业建立和实施了企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工程中标、完成进度、预算结算以及招待费使用等情况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局机关定期公开办公费使用、人事变动等情况,机关内部管理不断规范,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落实。

三、签定工资集体合同,抓好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提高维权能力,实现好、维权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年初,我局所属企业市政工程维修管理处职工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障福利等事项,先后三次拿方案,通过平等协商与企业签定了《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同时,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力地促进了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我们还通过抓好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实效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该企业也得到较好体现,没有拖欠工资现象。

四是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重大节假日前夕,各基层工会都要协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进行督办与检查。20xx年共组织安全检查4次,通过检查,查出安全隐患2处,督促整改2处,整改率达100%。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业务本领明显提高。

三、充分履行职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各基层工会充分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努力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稳定队伍。

一是关注女职工身心健康,抓好女职工的权益保护。近几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维护中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活动,并结合本系统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切实为女职工排扰解难。坚持做到“三个一”,即,坚持三八节前夕组织全系统女职工参加妇检,做到早防早治;坚持为女职工购买一份安康保险;坚持组织女职工开展一次户外活动,有效地保障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维护。20xx年,我们还组织女职工参加了“安利杯”环保知识竞赛、全市女职工手工制品展览等活动。

二是立足行业特点,落实政府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局联合工会在局党组的指导下,协助有关部门落实、促进政府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积极提供就业岗位。20xx年,区城管办在中心城区聘请104名监管员,从事加强对市容环境的日常管理工作,受到社会好评。

三是关心弱势群体,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扶贫帮困。连续4年帮扶立新乡东岳社区“救火英雄”张银成家,机关党员干部先后捐款4000元,每年春、秋开学前夕,都要为张家送去孩子的学费和学习用品,帮助其完成学业。汶川大地震后,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先后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8900元,捐赠棉被10床,为灾区奉献了一片爱心。部分干部职工还参与了社区、街头的募捐活动。坚持对系统职工和家属生病必看望、办理丧事必吊唁、家庭矛盾纠纷必协调,及时送去工会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医疗联合体方案 篇6

医疗联合体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根据晋卫医政„2014‟40号文件《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及XXX卫生局沁卫医„2014‟31号文件《X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作为一所县级医疗机构,相继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以“合作单位”身份建立医疗联合体关系。与XX镇卫生院、XXX镇卫生院以“核心医院”身份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关系,为了扎实搞好“医疗联合体”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XX卫生院等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我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二、组织领导

医疗联合体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长期性工作,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动医疗合作体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业务副院长

副院长

成 员: 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院感办主任

院办室主任

农合医保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上下级医院协调沟通、签订协议、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收集工作数据、定期总结汇报等工作。

三、重点工作

医疗联合体要以管理为纽带,开展以人员、技术、专科、信息、双向转诊等多方面的广泛合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临床重点专科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意义与构建策略 篇7

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1.1 加大医生的培养力度

当前, 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 全科医生的缺少成为了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就明确规定, 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使我国的全科医生人数到2020年再增长30万人, 培养出一直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从而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1.2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医生的流动必然会带动患者的流动, 所以为了有效解决区域医疗联合体看病难的问题,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医生在医疗联合体内的柔性流动。首先是鼓励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常态流动;其次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到三级医院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 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2 调整传统的医疗支付方式

当下,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不再是单一的解决各种医疗卫生问题, 而是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医疗服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大计问题。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策略的实施是一项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工程, 离不开财政、医保和人事等资源的相互协作配合, 为了为人民提供便捷, 有必要对传统的医疗支付方式进行改革。

2.1 改革支付方式

在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上, 可以首先将当前依照检查和开药多少进行收费的方式, 转变为总额预算和按服务单位付费相结合的方式收费。在保证医疗费用能够被社会经济和医疗结构接受的前提下,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提供较为便宜的药, 使医疗机构的收入机构得到调整, 减少成本投入, 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 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确保消灭药品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购买环节和使用环节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价格, 便于政府的监督, 完成医疗、医保和医药的联动。

2.2 创建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随着医疗支付方式的转变, 代表着医疗服务方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风险, 为了防止一些医务人员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获取经济效益现象的出现, 必须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力度,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支付方式相适应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2.3 医保政策支持

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的总额和医保药品种类限制, 与区域医疗联合体所提倡的小病在社区, 大病不出县, 疑难病在三级医院的政策有所违背, 所以在相关药品限制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放宽, 在基层医院中, 让人们可以获取到常见的药品, 另外大力支持病人到基层医院进行诊治, 可以将起付线设定为低于三级医院低, 并提高报销比例。

3 优化医疗联合体内部管理模式

3.1 转诊流程

在一二级医院可以负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在三级医院可以进行疑难重病的诊治, 若病情出现好转和稳定后可以下转到下级医院进行后续的诊治。一旦下转的病人病情出现恶化, 可以向上级医院进行转移或者采用远程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治。

3.2 加强约束

医疗联合体的最高组织形式为理事会, 由医疗联合体办公室和管理小组协同管理。医疗联合体必须遵守相关章程, 形成非独立法人组织。为了确保医疗联合体内部的管理, 针对患者上下转移或者外转制定相关的准则, 防止出现患者因转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另外, 还要规定统一的医学检查质量标准, 保证医疗设施、医疗人员和操作流程等达到相关规定, 并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3.3 其它配套支持

首先是要增强财政的大力支持, 提高医生培训、医院基础设施等费用。然后是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创建远程诊治和区域性医学影像中心, 更好地解决各种重症和疑难病症。

4 结语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对于解决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组建医疗联合体已经成为了公立医院的改革趋势, 虽然区域医疗联合体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组建目的是相同的, 根本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利益, 提升社会效益。虽然关于区域医联体的研究持续至今已经30余年, 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但有关区域医联体的信息平台安全、医保管理、文化融合、利益分配、成效评价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在国家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促进下, 各地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积极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医联体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并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区域医疗联合体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是提升区域卫生水平的重要措施, 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 为人民来谋福利。近年来, 我国各个地区都可以将重点放置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构建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构建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主要就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域医疗联合体,意义,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俞立巍, 徐卫国.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中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分析[J].中国医院, 2010 (12) :21-24.

[2]俞立巍, 徐卫国.法人治理结构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中的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医院, 2010 (12) :25-28.

[3]周建莹.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上海探索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J].医院院长论坛, 2009 (6) :12-15.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8

20**年县供销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港口XX县、企业XX县、旅游活县”主题战略为中心,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坚持“三大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思想,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和谐合江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为重点,加强机关干部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1、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按照合委发[]7号文件要求,我社从20**年3月10日到5月下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最缺什么、最差什么、整改什么”为主题的软环境大讨论活动,并将范围扩大到全社机关职工,重点是认真开展“最缺什么”、“最大的差距什么”、“应该整改的是什么”的大讨论,深入查找、查到伤处,认真剖析,剖到痛处,扎实整改,改出实效。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低、履职不到位、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开展讨论。通过作风整顿,努力实现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在机关内部营造解放思想,顾全大局,敢闯敢试,热情服务,立说立行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港口XX县、企业XX县、旅游活县”主题战略,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

认真贯彻省、市、县文明委关于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和实践动,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认真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抓好职工的时事政治学习、形势教育、“四五”普法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以创建“五型”机关为载体,建立行政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规范学习,建立考学制度和探索学习长效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认真落实学习资料、辅导人员、学习内容、学习经费、学习时间和检查监督。以职工理论学习会、中心组学习会、党课学习、观看党建电教片、开展学习讨论、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供销社的法律法规。平时加强检查监督,年终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二)在县委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动员会后,县供销社就行政效能建设有关问题及时进行了研究,成立了以供销社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组,并相继下发了实施意见,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机关职工和退休职工会议,主要领导就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相关精神进行了动员和传达,并结合供销社自身实际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便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了查找问题、剖析整改和建立相关制度的工作。供销社在集中开展的这次行政效能建设中,始终注重狠抓三个环节:一是明确了责任。在领导组中,明确了党组织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供销社在建立行政效能首问责任制等“三项制度” 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机关管理、以及软环境治理等十一项制度。为了便于群众监督和办事便利,进一步规范了胸牌、门牌、座牌和政务公开栏等“三牌一栏”的机关管理问责机制,尤其是规范的政务公开栏,明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服务承诺,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以及责任追究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依据,为行政效能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性保证;三是明确了效能考核。县供销社明确将行政效能建设中,机关职工的工作态度、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等考核的结果,纳入年终对机关党员干部和职工创先争优、晋级和目标管理奖惩的依据。如对机关工作人员被评为优秀党员或优秀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行政效能建设“三项制度”和机关管理“十一项”相关制度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9

2018云南临沧三支一扶面试模拟题:三甲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共建医疗联合体

【导语】2018各省三支一扶面试已经陆续展开,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三支一扶面试热点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正在备战2018年三支一扶面试的小伙伴。【热点背景】

在上海闵行区,有这样一家老年护理院,1500位住院患者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随着老年患者不断增多,门诊、病房压力逐渐增大。一方面,尽管老年人的衣食起居有人照护,但家属尤其是子女对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的“隐忧”却不少;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也对老年人病情危重、变化快、诊疗水平跟不上心存焦虑,精神压力很大。

如何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康复问题?4月1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与同康医院签订“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这也是沪上首个由公立三级医院与社会办医机构携手共建的“1+X新型医疗联合体”。仁济南院常务副院长李劲表示,医联体建设不能仅仅在公立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公立医院同非公医疗机构搞医联体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同康医院是上海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开设有老年护理病房和齐全的门诊科室,年门诊量15万人次,主要服务于周边35万人口。周边百姓和老年患者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长,由于病种结构多样复杂,带来很多“医疗安全问题”。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此次“联姻”之后,首先将开设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包括仁济南院内科、外科等36个专科科室的专家。前往同康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以预约仁济南院的专家。根据患者需求,专家将会在同康医院一周开一次门诊,免去患者就医的舟车劳顿。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开通之后,一些在同康医院难以诊治的疑难杂症、危重病人,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优先预约仁济南院的专家,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仁济南院就诊的患者,也可以在同康医院进行康复管理,缓解了患者康复期无处可去的尴尬。

仁济南院双向转诊办公室主任栾伟介绍,该医疗联合体还带有教学属性,将分层次培训医护人员。同时,仁济南院的专家还会对重症住院老年患者开展定期查房,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模拟命题】

上海等地推出三甲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共建医疗联合体。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人口老年化步伐的不断深入,很多地区出现了养老难,养老贵等问题,尤其在东部人口密集城市,由谁养老、怎么养老成为当前人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上海闵行区能率先出击,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三甲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共建医疗联合体的养老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医疗联合体是实现“医养结合,以医养老”的具体体现,是形成医养同盟的必要手段之一,由医疗机构和养老护理中心形成统一联合体,不仅缩短了老人入院检查手续,减轻了病患经济负担,大大提升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了医疗效率,为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当前很多三甲医院和老人康复中心各司其职、各执其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机构之间检查、化验的报告互不相认,造成患者入院和转院重复检查的情况。

当然,要想把医疗联合体这种模式实施下去,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是卫计委和医院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微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向公众宣传,让更多的患者知晓;第二是患者及家属要理解和支持这项好政策,不要用过去陈旧的思维和眼光看待这项政策,应严格按照政策的要求检查、入院、出院,避免老人“压床”情况;第三是医院方和社区康复中心应不断充实护理队伍,可以通过招聘、考聘或者与医学院签订就业协议等,培养更多的临床工作人员。

好的政策需要多方的支持和深入的践行,才能为更多的老人释放医疗、养老红利。

更多临沧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临沧中公教育

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 篇10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2013 年1 月7 日, 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1]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医疗联合体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双向转诊等方面被寄予厚望[2]。国内医疗联合体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第1 阶段在20 世纪80 年代~ 90 年代, 出现兼并、集团化和托管等医疗资源整合模式;第2 阶段为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 在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的理念下, 许多大医院开始组建医疗集团和医院联合体;第3 阶段自21世纪初至今, 随着2009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通过重组和联合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意见的提出, 医疗联合体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常州市于2013年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 从总体设计、运行模式、配套措施和政策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取得了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双满意、患者受益的良好效果。

1 区域基本情况

常州市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 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辖1 个县级市和6 个行政区, 面积4300 多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约470 万。根据全市卫生综合统计年报[3]数据显示, 到2014 年底, 现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总数约1200 个, 拥有床位总数约23 000 张, 卫技人员达27 000 余人, 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2 医疗联合体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效果

2.1 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医疗联合体协作平台

2.1.1 明确指导思想

我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医疗保险支付模式和市民就医模式的综合改革, 探索构建医疗联合体, 以提高大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发挥协同服务功能,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2.1.2 确定基本原则

我市医疗联合体建设以“主动自愿、互惠互利、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以缓解医院就诊压力, 更好地发挥在疑难危重症诊治方面的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促进一般康复和护理支持回基层, 从而更好地利用闲置医疗资源;以管理为纽带, 以合作为手段, 以恢复期 (康复期) 患者下转为切入点, 通过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人员、流程、信息等方面业务整合,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平稳启动, 逐步向更加紧密的医疗联合体运作模式推进。

2.1.3 建立医疗联合体协作平台

我市成立了医疗联合体工作组, 成员包括市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物价、药品监管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政策, 及时研究解决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以一所三级或二级医院联合若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组成非独立法人的医疗联合体组织, 通过签定协议, 成立医疗联合体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联合体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运营管理机构, 畅通医疗联合体内人员流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老年护理、特色专科医疗业务, 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和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2.2 以多种模式推进医疗联合体快速发展

2013 年, 原市卫生局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了《常州市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确定了2013 年度的实施步骤, 分筹备、实施和总结3个阶段。市卫生局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会,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督促试点联合体积极推进工作。联合体牵头医院成立了工作组织, 明确任务分工, 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2014 年和2015 年, 市卫生局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常州市年度医疗联合体工作要点, 对年度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进度要求作了细化和明确, 针对问题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措施。2013 年形成了“常州市一院”等5个医疗联合体建设单位, 有3 种运行模式, 即特色专科共建模式、区域资源共享模式、对口支援帮扶模式。2014 年底, 有8 所二级以上医院和27 个基层医疗机构组成8 个医疗联合体, 共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科、妇产科、普外科等21 个专科和380 张床位的医疗联合体, 取得了初步效果。

2.3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以保障医疗联合体有效运行

2.3.1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工作制度

为确保医疗联合体有效运行和良性发展, 我市陆续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 特别是在医保支付、信息化建设、药品供应、绩效分配等方面制定了细化的政策, 为医疗联合体开展保驾护航。市卫生局制订了《常州市医疗联合体药品调拨管理规定 (试行) 》, 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医疗联合体内医院共建专科门诊首诊患者下转基层一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患者明确降低住院医保起付标准, 规定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专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结算纳入单独核算, 标准明确高于基层医疗机构一般住院标准。优化绩效分配方案, 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医疗业务收支结余部分的60% 以上可用于再次分配, 调动和提高参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加快市级信息化平台建设, 实现了医疗联合体内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信息化管理。医疗联合体内医院制定了医疗联合体工作流程、入出院及转诊标准、下转指征、医师下社区门诊和查房制度、双向转诊制度、业务培训制度、会诊制度、出院患者信息随访制度等相关制度。创新医保支付模式, 引导社区首诊, 实现分级诊疗, 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患者上转医院的, 鼓励医院免收挂号费, 住院起付标准也不同程度降低, 自实施医疗联合体工作以来, 医疗联合体内单位共对基层医疗机构帮扶药品、器械、经费等共计31 万余元, 接收进修生226 名, 开展适宜技术16 项, 开展手术1 042 例。

2.3.2 落实多项工作措施

根据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 通过医院一对一帮扶,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创建了一批特色专科, 主要有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骨科 (康复科) 、烧伤科、创伤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等;加大医院在机构管理及医疗技术指导等方面对帮扶单位的支援力度, 三级医院医师到医疗联合体单位查房、带教、会诊、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医院下派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到基层, 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机制和医务人员学习培训机制得到固化, 初步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内合理、畅通、方便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进一批医疗联合体内 (区域化) 的影像诊断、病理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服务中心的建设, 医疗联合体内的机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 减少重复投入。

2.4 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2.4.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服务能力提升

医疗联合体医院通过派出管理人员进行挂职实践锻炼;中青年业务骨干担任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管理人员;驻点医务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管理传帮带, 帮助完善基层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等, 提升了基层管理能力和水平。2014 年, 医疗联合体医院派出管理 (兼技术) 人员达200 多人次。

2.4.2 加快人才培养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014 年, 医疗联合体医院对口培训基层医疗、护理、医技人员达3 300 多人次, 下派医生门诊诊疗患者达5 300 例次, 共建专科收治患者达5 000多例次, 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60 多项, 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增加, 发表学术论文同比增加10%。20 多项国家级、省级或市级继续教育项目送至医疗联合体内举办,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首诊在基层, 社区首诊的理念逐渐被群众认识、理解和接受。

2.4.3 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通过医疗联合体内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了医疗联合体 (区域化) 的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共享体系。2014 年, 医疗联合体医院为基层提供影像、心电、检验、病理集中诊断约15 700 例次, 真正让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就医, 却能享受三级医院的检查和诊断服务, 并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2.4.4 密切协作配合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医疗联合体建设既要发挥大医院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要与基层医疗机构密切配合。2014 年, 医疗联合体医院下转基层康复和随访2 300 余例次, 医院通过信息系统将下转患者基本信息交换给患者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 由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后续治疗、护理和门诊随访工作, 并将患者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就诊住院的医院, 达到全程动态跟踪服务, 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首批基地医院, 通过医疗联合体建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作服务网, 协同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健康科普知识、组织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指导, 共同做好慢病防治研究, 每年完成6 000 多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

2.4.5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及应急能力

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 市内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在9.5 天左右, 三级专科医院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 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也在逐年提高, 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患者门诊就诊例次、住院例次、手术量分别同比增长25%、16%、10%。在2014 年苏州昆山“8•2”爆炸事故发生后,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迅速启动医疗联合体机制, 将原有烧伤病房患者在1 日内全部转到医疗联合体单位, 腾出床位集中收治事故伤员, 显示出医疗联合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3 讨论

3.1 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医疗联合体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共建专科服务能力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的保障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在现有体制下, 若要进一步实现医疗联合体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受隶属关系的制约, 不同管理体制和部门体制的融合比较困难[4]; (2) 风险利益分担机制不健全, 医疗联合体双方的利益分配只能通过协商来确定, 利益分配机制尚需完善; (3) 发生医疗纠纷后的医疗纠纷赔偿渠道还不完全畅通; (4) 受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分配制度影响, 基层医疗机构的动力尚不足, 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还需完善, 基层医疗机构不愿承接风险大、高危专科的医疗业务; (5) 受业务流程不同、信息化支持不够等因素影响, 部分医疗联合体推进速度较慢; (6) 受传统就医习惯、医保政策、基本药物、患者知晓度、患者信任度的影响, 大多数医疗联合体内的双向转诊都是上转容易下转难, 首诊引导下转基层的患者数量远低于上转数量; (7) 因《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中规定, 基层医疗机构只能开展与其级别和诊疗科目相适应的手术, 这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限制了基层的业务开展; (8) 三级医院业务繁忙, 医疗技术人员紧张, 长期派驻技术骨干在基层有困难; (9) 价格收费核定无充分依据, 如在医疗联合体内影像诊断利益分配上、知名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开设专家门诊的挂号和诊疗费测算上均无法得到物价主管部门的认定。

3.2 常州市医疗联合体发展目标

3.2.1 运行模式将进一步巩固

医疗联合体建设采用的特色专科共建模式、区域资源共享模式、对口支援帮扶模式将根据医院实际和区域特点得到固化和提升。在坚持公益性不变、保持机构的基本功能不变、产权隶属关系不变、基层原有的拨款渠道不变、基层原有拨款数量不减的原则下, 探索打破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两级财政投入的体制瓶颈, 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充分发挥双方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区域优势, 进一步优化整合, 实行资源共享, 发挥最大效益, 不断探索医疗联合体创新管理和分配机制, 以调动各方积极性。

3.2.2 强化医疗联合体内涵建设

医疗联合体内医院明确向三、四级亚专科发展, 主要处理疑难复杂病和急危重症, 其他成员单位临床学科的设置以一、二级专科为主, 主要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统一资源调配, 医疗协作体成员医院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统一信息平台, 实现检验结果、资料调阅互认, 实现预约挂号、患者医嘱信息、诊断信息、检验检查数据及社区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统一调配床位, 将有条件的基层机构床位转化为康复床位、老年护理床位, 作为急性期诊疗的后续治疗通道以及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护理需求;统一技术支持, 建立远程会诊系统, 建立进修和培训机制, 帮助成员单位提高诊疗水平。

3.2.3 强化保障措施

医疗联合体建设要取得实效, 需有好的机制保障, 互惠互利是基础, 信息化是支撑, 医保是杠杆。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都要有积极性, 内在的利益共赢是做好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内在动力。医疗联合体内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 需利用信息化支撑, 打破医院间原本的“信息孤岛”状态, 实现互连互通。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在双向转诊、远程查房、区域影像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 (Picture 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 建设方面优先为医疗联合体服务, 为实现更多层次的医疗资源共享提供可能。通过医保政策发挥激励作用, 实行差别化的报销政策、支付制度的改革, 探索有序的就医秩序, 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经验。

3.3 完善和发展医疗联合体的建议

3.3.1 医疗联合体建设要加强统筹和监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和监管, 政府要把医疗联合体的建设纳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格局、大系统中统筹考虑[5], 实现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和统筹管理, 对医疗联合体内部医疗行为实行全程规范化监督;要求规范执业行为, 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尊重客观实际, 规范工作程序, 防止出现违法违规情况。

3.3.2 医疗联合体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

要根据不同需求加以不同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 为其发展创造条件, 特别强调“三医联动、信息支撑”, 医保支付政策要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药品供应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在医疗技术上, 要在确保执业合法情况下, 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和开展临床适宜技术[6], 主要以诊治和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 鼓励基层发展康复床位和老年护理床位。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 解决医疗联合体内信息交换问题。

3.3.3 相关部门要联动并予以配套政策支持

因实行行政分级管理与分级财政体制, 加之属地化管理的壁垒, 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人、财、物统一调配难以实现, 这就需要财政、物价、人事、医保部门等多方联动。医疗联合体内各单位的责、权、利需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以指导和明确。

3.3.4 医疗联合体要有高效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主管部门要对医疗联合体进行严格的考核, 将医疗联合体工作成效纳入公立医院改革考核指标, 把带动基层医院发展作为考核大医院的硬指标。要将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晋升职称前到基层服务、医院中青年骨干到基层挂职锻炼与医疗联合体建设相结合。医疗联合体内要建立分工协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双向转诊等各项管理举措并形成长效机制, 逐步形成 “产权分明、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高效管理体制。

3.3.5 医疗联合体内要建立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医疗联合体运作以质量稳定为前提。医疗联合体内单位共同推进、提速, 既要发挥大医院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密切配合, 需要“齿轮咬合”般的协作。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是关键, 要严格培训医疗联合体内医务人员掌握检验、检查有关质量标准及操作规范, 保证有效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掌握上转、下转指征和适应证, 保证患者得到全程管理和质量保障, 从而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EB/OL]. (2013-02-08) [2015-07-28].http://www.gov.cn/gzdt/2013-02/08/content_2330241.htm.

[2]孙喜琢, 宫芳芳, 顾晓东, 等.基于远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 2013, 11 (3) :8-10.

[3]常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3-12].http://www.changzhou.gov.cn/ns_news/740142614002197.

[4]马长娥, 彭明强.医联体之中国式探索与发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 29 (2) :116-118.

[5]易利华, 黄培, 郝爱民, 等.推行“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 2015, 13 (1) :41-44.

上一篇:2023年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下一篇:企划专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