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建设

2024-10-05

社区医疗建设(共12篇)

社区医疗建设 篇1

摘要:社区医疗是中国民生的重要课题, 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利益。作为医学生, 在社会实践中调查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状况, 理性思考, 提出改革建议, 有利于医学生职业规划的设计和钻研于医学知识、投身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中。

关键词:社区医疗,社会实践,建议

社区医疗改革, 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提案中有337件涉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各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笔者作为一名医学生, 利用寒暑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调查, 并且结合有关政策和文献的学习, 提出了社区医疗建设的想法。

一、开展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意义

1997年, 我国开始实施社区医疗。社区医疗 (primary care) 通常划分为一般的医疗保健, 主要提供整合的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医生的责任是满足绝大部分个人的医疗需求, 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背景下工作, 与病人保持长久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社区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群众的医疗护理和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江苏省南通市社区医疗在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也得到显著发展。医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 已成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1]作为医学生积极开展社区医疗的调查, 能够提高对医疗事业的认识, 更好地把自我职业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结合, 学以致用, 将中国梦、百姓健康梦、大学生成才梦融合起来。

(二) 调查方法

在大学二年级2012-2013学年的寒暑假, 笔者响应学校社会调查的号召, 通过在南通三甲医院和南通市和平桥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现场走访和志愿服务, 历时四十多天。结合党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社区医疗改革精神的学习, 采用上网检索等方法, 查阅有关南通地区社区医疗的文档, 分析了南通市社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现状。

二、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现状

(一)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

以江苏省南通市和平桥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是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所属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 街道行政区域面积为4.5平方公里, 下辖15个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8.2万人, 低保户195户, 残疾人657人, 残疾低保人49人, 老龄化人口多数集中在该街道寺街社区、濠阳社区、万象新村社区, 居民均为城市基本医疗参保人员。

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邻近三甲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协议, 长期由该医院的中医主任医师和南通市其他知名的主任医师前来出诊。周一到周六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 各诊室都有值班的医师接待病人, 并且确保白天上班的患者在下班后也可以得到诊治。中药房里的工作人员天天要加班工作到晚上九点, 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准确无误地拿到精心包好的中药, 或是代煎的汤药。许多新老病人慕名而来, 与邻近社区的市民一起享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的福利, 受到了越来越多南通市民甚至其他地区人民的欢迎。

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致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先看病后付费。人们可以先上楼“寻找”医生就诊, 然后再下楼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领号排队、付费取药, 节省了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 大大方便患者, 医患关系融洽。相反, 在三甲医院, 病人多、科室划分多等, 病人必须先挂号、用时长。第二, 免费体检。患者和家属都可以免费使用社区提供的血压测量和身高体重测量等仪器, 值班医师现场为前来咨询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 降低了突发疾病的风险。第三, 设立特色门诊。结合中心特点, 建立了“治未病”体质调养门诊, 内部设置锻炼的运动房、推拿针灸治疗室、传统疗法治疗室, 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内容。第四, 与三甲医院合作紧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化验人员与化验室, 完成普通的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等, 同时通过抽取样本及时送到合作医院化验, 避免病人往返医院的奔波和等待化验结果的时间。特别是形成了知名专家联合会诊, 保障病人得到迅速和全面的治疗。第五, 和谐的医患关系。前来就诊的病人与医生常常在就诊时话家常, 医生对社区病人都会有诸多叮嘱, 话里话外带着亲近与关心。服务中, 采用了电话预约的形式, 提前一个星期预约社区病人, 保证每个病人半小时的诊治时间, 确保了病人受到有质量的服务, 也减少了病人等待的时间。元旦、端午等传统节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开展联欢活动, 独特韵味的环境也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二) 南通市社区医疗总体现状

南通市社区医疗发展快, 基本构建了社区医疗体系。南通市根据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 从南通实际出发,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 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边试点边总结推广。2000年, 南通市选择了海安县和港闸区作为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试点地区。在试点并取得经验后, 2004年全市推行, 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市卫生局制定《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意见》, 市卫生局下发了《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 (试行) 》, 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指导意见》等相关扶持政策, 县 (市) 区政府均制定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规划》, 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组织, 整体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市政府每年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列入市对部门和各县 (市) 区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全面加以推进。同时, 鉴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补偿渠道等问题, 南通市卫生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建设、规划、编制、民政等相关部门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落实配套政策, 实行整体联动。在经费方面, 采取政府投入、集体经济补助、个人参与等形式, 走出了一条社区医疗的新路子。

现在, 南通市已经构成40个市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疗中心, 2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 (所) 的预防中心, 发挥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镇卫生所139个, 在新型农村卫生体系中发挥枢纽作用, 乡镇民营医院主要提供医疗服务, 并通过政府的购买服务来承担部分社会公益性卫生工作, 建成以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以行政村为单元新建或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南通市拥有社区医疗服务站1849个, 社区医护人员一万多人, 覆盖南通市县, 开通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机构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得到保证, 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当然, 部分问题还是存在。以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存在医护人员流动性大, 年轻的医护人员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临时的落脚点, 薪酬福利不高等现象。南通市整体而言, 存在三方面的难题。一是社区医疗发展出现地区不均衡。市县依然存在差异, 主要是各地医疗基础不一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市区发展快于县区、启东海门等快于如皋等地。二是社区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缺乏。严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人员配备, 坚持医务人员卫生执业资格培训。[3]三是制度需要完善。严格坚持医疗人员的准入制度和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增加的考核制度。完善制度, 增加编制和投入, 将社区医疗规模提上日程, 满足和适应群众的医疗需要。此外, 社区医疗还缺少特色的医疗服务形式和内容, 如有计划邀请知名医师前来出诊, 系统化地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信息库。

三、中医学生积极投身社区医疗建设的思考

中医学生在现代医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把自我成长与国家医疗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医学学生的职业精神及专业优势, 致力于社区医疗事业发展, 致力于祖国中医在社区医疗中特色功能。

(一) 献计献策, 明确社区医疗发展是医学生的职责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医疗事业,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完善分级预约诊疗制度,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规范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 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等, 将不断提到议事日程。新时期社区医疗服务, 第一要建立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多、用时少、环境温馨;其次要建立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家庭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 并根据社区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与服务方法, 如家庭照料和临终关怀等;第三要建立团队服务, 如社区护士、全科医生、公卫医师、预防保健等组成复合式专业服务;第四要加大投入, 包括政策制定、财政增加和人员投入。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 医疗人才越来越凸显重要性。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将直接影响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医学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应当义无反顾地履行医学生誓言, 坚定为医学事业发展而不断陶冶情操, 勤奋学习, 注重实践, 服务人民, 成为社区医疗发展中有用人才。

(二) 勇于实践, 志愿服务社区医疗

当前, 社区医疗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制定了相关法规, 地方形成了共同认识和举措, 从城市到农村的医疗体系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笔者认为, 一方面,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社区医疗的顶层设计、制定有利社区医疗发展的政策和保障体系, 社会组织及个人继续各尽所能, 赢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社区医疗事业;另一方面, 医学生要主动思考自我在社区医疗发展中的作为, 不要游离于社区医疗的快车道, 应当面对社区急需医疗人员的现状, 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社区医疗建设中。志愿者实践活动, 有助于医学生提高医护思想、学以致用,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

志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紧紧围绕医学生的学习阶段展开。第一, 低年级的学生,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 集中于家乡所在地社区医疗单位, 定点 (单位) 实施, 进行连续性志愿服务, 完成医疗实践的基础认知。第二, 高年级的学生, 在指导老师的规划下, 结合专业学习的临床认知, 提高志愿活动的层次, 如在二甲规模以上的医院进行志愿服务, 建立社区医疗志愿档案,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三) 融合中医专业, 形成社区医疗特色

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以南通市为例, 2006年末农村户籍人口为580.1万人, 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4, 其中60岁以上人口126.8万人, 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1.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列全省各市之首。[4]这表明南通市农村老年人问题正在成为社区医疗的重点, 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因此,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中医学专业学生,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合地缘优势, 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中医学专业的特色服务, 有助于专业的高质量完成, 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思考和积累临床经验, 使老年人在传统中医的关爱中快乐生活, 更好地展现社区医疗优势。

参考文献

[1]何擂.高校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 2013 (35) :295-296.

[2]李玲.南通市社区医疗现状思考[J].求医问药, 2012 (7) :280-281.

[3]黄利民, 江喆等.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9) :28-30.

[4]候峰.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及对策[J].江海纵横, 2008 (5) :40-43.

社区医疗建设 篇2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一

××年,我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爱卫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区爱卫会各成员部门通力协作和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推进××村爱国卫生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等中心内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年社区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责任到位

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是根据我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重新调整了区爱卫会组织机构,由分管副区长任爱卫会主任,下设办公室,区卫生局分管局长兼任爱卫办主任;并及时调整了××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是4月10日上午,召开全区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和部署,并与乡镇(街道)、部门签订了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目标责任书,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目标。

今年以来,我办先后制定下发了《××年××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关于开展第××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年××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关于印发××区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年)的通知》、《××区爱卫办关于××年卫生创建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等多个文件通知,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乡爱卫工作的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扎实创建

1、创国卫工作进入新阶段。××年××区紧紧围绕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抓整改、迎评估、抓长效、促巩固”的创卫工作主线,严格履行创建主城区的作用,从强宣传、顺体制、抓重点、破难点、强整治、重长效、促巩固入手,全力提升城区整体面貌。

一是完善机制,抓落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书记、区长亲自抓创卫工作,多次召开创卫动员会,对创卫难点进行调研、现场办公,抓落实;同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从而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是强化宣传、造氛围。充分利用《今日××》、××电视新闻、××新闻网等新闻媒体、户外广告、健康教育五进活动等不同形式,强化宣传,营造创卫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分别增设“创卫健康知识专栏”、“创卫在行动”、“创卫点击台”、“ ××村环境卫生整治擂台赛”等专题,及时播(刊)出各类创卫信息500余则,户外广告208块,各类宣传资料发放20余万份。

三是突出重点、抓整治。围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入城口环境卫生及露天粪坑专项整治”、“大理石加工”等十六项专项整治及省爱卫办对我市考核后提出的涉及××职责的问题全面进行整改。目前,投资近1300万元的××区有机物处理中心投入运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创卫标准;城区农贸市场全面提升;××疾控大楼建设正式动工,其他各项整治活动按时间节点基本完成。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二

20xx年中心工作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开展基本医疗护理工作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人员配置,优化组合,使得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中心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定期督导

依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护理工作按计划运行,并结合中心实际,成立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基本医疗考核、指导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心及站、村卫生室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全年共督导检查中心8次,站及村卫生室10余次。

二、强化培训、提高业务

中心全年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基本医疗、护理等工作的培训15次,考试4次。不断提高公卫、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送14名医护人员到xx区人民医院培训4个月,送1人到xx人民医院进修彩超。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中心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077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956份;糖尿病管理档案337份;新建儿童保健管理档案354份;新建孕产妇管理档案112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35份;老年人管理档案1495份。截止目前,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4.7%。

(二)健康教育

我中心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及预防、保健、慢性病人管理为重点。中心门前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栏,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不同季节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并将健康知识讲堂深入到学校、工厂、农村,截止目前累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1次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次。发放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单2万余份。利用入村及工厂开展的布鲁氏菌病筛查工作之际,进行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面对面宣传943人次。

(三)预防接种

对辖区内354名 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截至目前开展了33次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更好的使我辖区儿童能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截至目前接种率为96.1%。在接种过程中,未出现过异常反应。

(四)儿童健康管理

加强了对辖区内0—6岁儿童管理工作,对354名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照20xx版服务规范要求共对327名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工作工作,并及时将随访情况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及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112名孕产妇建立保健服务手册,加大了宣传国家降消项目住院分娩好处以及多项免费检查政策,今年上半年共对全镇84名孕产妇进行了产前检查,产后访视 74人次,并及时将随访情况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及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

(六)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495人,截至目前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645人次,健康体检完成率达到74.6%。为海联社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52人次,海东社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47人次,合作村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7人次,互助村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1人次。

(七)慢性病管理

对辖区内35岁以的人群的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筛查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共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7人,并先后进行了随访管理,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6人和糖尿病患者337人并进行面对面随访工作,共随访3979次。高血压患者免费体检436人次,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81人次。

(八)重性精神病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要求,将重型精神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档案,并对已发现的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共随访35人。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条例》,拟定了传染病分检办法,检出的传染病送到相应的医院和科室诊治。坚持了门诊登记和疫情自查制度,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制度。并积极配合海拉尔区疾控加强死因调查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截至目前上报传染病例7例,无漏报迟报发生。转诊结核疑似病人2例,督导管理结合化疗病人1例。

(十)卫生监督协管

建立各项基本资料,认真按要求开展巡查工作和信息上报工作。

四、基本医疗

四、工作中存在的亮点

1、全科团队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及签约服务,签约居民中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到中心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X线检查享受相应检查费用的8.5折。(现金支付,不刷卡)

2、对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除每年提供20xx版规范要求体检项目外,还免费提供血糖、血脂、肝功、心电图的检查。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考核、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特别是个别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是措施不够扎实。各村卫生室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个别村卫生室的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方面工作滞后。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个别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柜宣传资料混乱、不全,质量较差。

四是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有的随访不及时;有的在随访的同时未做随机血糖检测;有的未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

五是妇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个别妇幼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服叶酸人员,致使个别服叶酸人员叶酸发放不及时;不能及时随访辖区增补叶酸人员的叶酸服用情况,影响了叶酸服用的依从率;辖区部分孕妇的流动性较大,对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六、20xx年工作打算

全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我中心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科室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监督所等业务部门沟通,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要利用慢病随访、健康教育等入户机会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三

20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XX年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努力构建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求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并结合靠山辖区的特点,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任务。现将20xx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功、完善管理

中心按照现有编制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逐步调整人员结构,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完善职能。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并以服务社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成本、医疗成本,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心按照《海拉尔区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中心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全科业务理论技术,并且组织全员学习、培训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培养出一支精干的;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业务全面;善于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四、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逐步完善服务功能

(一)社区慢病患者等待接受随访及免费体检

1、做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练,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心在20XX年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66%的基础上,抽出人力建立剩余的家庭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建档率已达91.4%。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诊断,并有计划地实施干预和预防保健服务。

2、适时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管理工作,我们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筛查出的患者核实回访的基础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筛查出慢性病患者一并建档管理,并认真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慢病管理率达95%以上。老年保健、精神卫生也逐渐纳入管理,康复医疗提高了康复训练器具和理疗仪器的利用率。

(二)为辖区慢病病人进行免费体检1、2014年***社区服务中心共投入15万元,为辖区慢性病人及60岁以上老年人约6000例进行免费体检,截至**月份已完成4800余例,此项工作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2、孕产妇管理率达90%以上,早孕建卡率达到85%以上,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达到要求,产后42天回归检查达到90%以上,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全程分级管理,加强对适龄儿童的管理,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认真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缺点的矫治,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0~1岁佝偻病预防投药率90%以上,2~3岁佝偻病预防投药率60%以上。

3、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卡、证、簿齐全,填写整齐,严格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以上,卡证相符率达98%以上,周岁儿童5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免费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首诊及时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报表准确及时,报表填写合格率达100%,及时率达98%以上。

(三)加强疫苗质量管理,保证主渠道供应,做好账目的纪录。及时检查冷链设备状态,确保冷链正常运行。

1、今年,中心对辖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统计、报告做到及时准确,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5%。孕妇早孕建册率≥85%,孕妇建册率≥95%,儿童管理率≥95%,4.2.1体检率≥85%。计划生育服务指导要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防保手段与孕产妇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育龄妇女、孕产妇管理率。并顺利完成了0~3周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接种,做到了服药入口,以及8个月~14周岁儿童强化麻疹疫苗的接种任务。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及《海拉尔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积极配合海拉尔区疾控中心搞好儿童预防接种网络信息建设。

2、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行首诊负责制,完善各种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标准化,认真做好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工作,与上级医院沟通,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居民的基本医疗。

3、中心深入普及健康教育,深入社区居委会、辖区各单位、学校、托儿所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在中心播放影音资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制作宣传板报和橱窗,结合主题宣传日,开展控烟、无偿献血、禁毒、卫生法律法规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靠山社区宣传橱窗教育,特别是对重点人群、特殊疾病等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五、做好各项工作效果评价,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效果

社区医疗 温馨服务 篇3

应运而生的塘桥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2001年,被 列入上海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之一。现有建筑面积4197平方米,职工117人 ,医技人员87人,其中中级人员以上21人。日均门急诊人次500号左右,病房核定床位74张 ,设有老年康复护理综合病房和肛肠病专科病房,并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中心 ”地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塘桥街道所属范围,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社区户籍人口5.5 万余人。

早在1997年,“中心”既与塘桥街道建立了由“中心”及仁济医院东部、儿童医学中心 、市残康中心和街道所属民政、妇联、残联及地区的物业、房产等单位组成的“社区健康协 调委员会”(后改名为“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协调机构,制定了《塘桥街道社区卫生 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形成了“街道搭台、卫生唱戏、居委参与、各方协调”的社区卫生管 理体系,并先后在浦东新区兰高、塘东、宁阳、塘二村及仁恒广场开设了5个卫生服务点, 目前,巡回医疗点遍布各居民小区,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屡有建树的吕建龙院长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基层医院 的功能转换,使基层医疗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换 ,医务人员由坐等病人到主动上门服务,从单一的内、外科向医疗、预防、康复运动等全科 转换,服务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利于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社区居民通过全 科医生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不断地接受疾病预防知识,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有利于满足不同 人群的服务需求,全科医生随时上门服务,定期在社区开设各类医疗预防的专题讲座,为妇 儿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及慢性病随访提供了方便与实惠。有利于推进医保制度的改 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上下级医院实行双问转诊制度,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 ,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又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多年来,“中心”始终以健康为主题,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 本卫生需求为目的,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在不断的探索和 创新中,逐步建立了“中心”的服务特色:

——推行全科医生家庭户籍保健制。对家庭人员进行常规医疗咨询服务、健康教育、慢 性病干预及电话随访,使社区居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探索残疾人示范街道的试点工作。为各种肢残、精神残、聋哑人等提供服务和培训 ,社区医生积极参与、关心,帮助指导残人康复,对人生树立信心。

——积极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科研工作。针对当前糖尿病发病率增高趋势,社区医生开 展以人为本,采用三级防治制定一系列宣传、预防、干预、治疗措施,控制发病率。

——建立社区卫生教育基地。分期分批接受二医大新华卫校护士班及仁济临床学院应届 专科生来“中心”参加社区的实习培训。

“中心”卓有成效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仅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并得到了各级政 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首肯。自1995年以来,“中心”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光荣称 号,连续两届获得浦东新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及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中心”党支部 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先进党支部称号。

为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中心”根据不同部门的岗位要求,建立了员 工“能进能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充满竞争活力的运行机制,对原有的三科一室的设 置进行了结构重组,改变了原来单一医疗预防,后勤管理的机构,增加了适合开展预防保健 、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协调和管理内容,逐步完善了全科医生的 工作要求,为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加快全科队伍的建设,“中心”通过脱产与业余结合,院内与院外相连贯的方法,多渠道培养全科人才,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内涵有所提高,并先后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及各站(点)的工作条例,形成规模服务的制度,以团队形式为5个综合卫生服务点配备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及防保人员。加强对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点的管理,搞好联合体院际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优势互补,拓展卫生服务的功能。

社区医疗建设 篇4

1 宿城区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0个, 其中区直卫生机构2个、卫生院17个、 (包含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待验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4个、村卫生室237个、其他医疗机构59个。

1.1 人员情况

全区卫生院 (卫生服务中心) 现有在编人员74人, 在编人员中74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职称,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卫生技术职称为0人、1 8人、5 6人, 分别占0%、2 4%、7 6%;本科、大专及以下学历分别为12人、62人, 分别占16%、84%:医疗机构现有人员649人,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卫生技术职称分别为12人、94人、484人, 各占2%、16%、82%, 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分别为98人、1 7 6人、3 7 5人, 各占1 5%、2 7%、5 8%。

1.2 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参差不齐, 机构布局不合理, 缺乏规模效应, 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不到位, 特别是目前村卫生室规模过小, “六位一体”功能难以落实, 缺乏规模效应。

二是医疗队伍业务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高级、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较贫乏, 人才流入城区主要在几家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流出外地也较多。

三是卫生投入相对不足, 造成卫生机构为求生存和发展,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特别是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没有落实到位。

四是医疗市场欠规范, 非法行医猖獗, 搞乱了医疗市场。

五是乡村卫生室 (站) 医生后顾之忧造成了队伍建设不稳定。

六是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意识远远不足。

2 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面, 要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建立融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格局, 为社区群众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服务。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机构, 如何真正落实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策是关键, 管理是保障, 资金是根本, 具体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2.1 强化组织领带, 落实配套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非营利性、具备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机构, 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政府的职责。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应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 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引导老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首诊”, 使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在社区进行首诊。二是卫生、发展改革、财政、物价、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应协调工作, 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加大工作力度, 全面落实各项配套政策, 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农保、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补偿比例。三是组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专家参加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小组, 定期研究解决有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四是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的知晓率和参合率, 提高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共同构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卫生实施、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全新格局, 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2 优化资源配置, 健全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需要

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但这并不意味着铺新乱摊, 随意设点, 盲目建站, 而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空, 调整卫生资源的分布, 转移卫生服务的重心。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 本着同意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要根据社会需求引导卫生资源的配置, 使卫生资源在地域分布和结构上更趋合理。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盘活寸量, 防止医疗卫生机构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过度扩张。要通过资源重组, 逐步建立健全一基层卫生机构为主题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 要打破行政隶属关系, 在坚持服务站“六统一”即药品统一调配、人员统一管理、保险统一办理、工资考核统一发放、房屋政府调配、规划设置统一的管理模式的同时, 引入竞争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中实行行业公开招标, 在选择管理人员、社区医生、社区护士时可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竞争, 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活力,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2.3 加强规范管理, 严格准入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步伐, 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要依法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执业资格、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验收标准》, 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审批, 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 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和分类知道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发展一个巩固一个。注重内涵建设, 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性,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六位一体“综合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2.4 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是社区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我们所说的基本服务不等于低水平服务。针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综合性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的现状, 卫生行政部门要努力适应卫生改革的新情况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变化, 更新观念、立足社区、寻求发展, 搞好全科医生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社区机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时要加强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对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 转变服务模式, 将坐等患者转变为深入社区、进入家庭服务, 把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送入居民家中, 全方位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卫生服务功能, 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2.5 打击非法行医, 净化医疗市场

非法行医严重干扰了城乡医疗市场, 同时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健康开展造成直接影响, 也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造成直接的危害。为保证社区卫生的健康运行,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管, 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 形成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 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 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2.6 财政加大投入, 保障健康发展

社区公益医疗策划方案 篇5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小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小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小区建设,主动参与小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小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小区公益活动内容

小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小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小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小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小区学校的辅导、小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小区文体活动。

2、小区环境建设活动:如小区环境卫生,小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小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小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小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小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小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小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小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小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改善社区医疗护理的途径 篇6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服务的改革,全民医疗保健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像雨后的春笋茁壮成长起来。它分布广,服务对象相对集中。方便了社区居民,拓宽了医疗服务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百姓的医疗保健需要。但是管理上也存在诸多缺陷。文章通过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社区医疗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医疗改革;社区护理

一 社区医疗护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配置未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需求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规范。

医务人员多是低学历,低职称,或不能胜任医院本部的工作。工作能力强、职称学历高的基本都在医院本部,因为本部需要他们来提升医院的技术力量和知名度,他们也需要医院这个平台来历练和展示自己技术才能。

2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没有一套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质量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科目,规章制度在逐步规范过程中。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用的是与医院本部相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个性发展,没有反应出它的特殊性。

3社区护士知识结构存在不足社区护理是一种对社区人员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它需要护理人员既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心理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知识。

目前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偏低,大多为中专及聘用的临时人员,这些虽然暂时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的功能制护理工作,但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区全方位和连续性的服务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社区的护理队伍不稳定,临聘人员多,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应急知识政府购买服务还没有落实到位,社区医疗服务补贴不到位,药品零加价,检查治疗项目少,自身缺乏创收能力。

工资待遇比较低,她们多是把社区护理工作当做跳板,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离开,导致护理工作没有连续性,更缺乏主动性。社区护理的价值未得到充分显现。虽然我院社区护理工作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尚未显现出来。

5急救知识和法律意识欠缺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法律意识淡漠,说话、做事随意不懂得保护自己。

二 改善当前社区状况建议

1制定适合社区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

社区护理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这由它的工作特点所决定。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慎独能力,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服务人群的满意度纳入月底的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对社区护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决定了社区护士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对社区护士的教育不同于医院,特别是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常见病、多发病预防知识的学习,使社区护士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加强护理技能及独立工作能力和急救基本知识的培训,强化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强化法律意识,依法执业,严格操作程序,严谨工作作风,成为合格的社区护理人员。

3加大检查与考核的力度

护理部派遣护士长分社区包保,每月两次不定时对社区的护理工作全面进行指导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与指正或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效果,在月护士长例会上通报。社区护理组长每月要组织社区护士护理“三基”业务学习及社区护理学知识的学习,院内组织的护理技能考核与“三基”理论考试社区护士必须参加,并纳入年底的综合考评等级,包保护士长的工作业绩同样纳入年底的综合考评。

4加强院内感染知识与传染病知识的学习与考试,做好双向防护,开展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五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以满足不同患者和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站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5每月组织开展两次健康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社区宣传,让社区居民在自家门口就能了解如何做好自我预防保健。随时都能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6与医院内护士要求一样,着装整齐、文明用语 如需家庭输液治疗,医患之间必须签订协议书,使患者及家属做到三清,即清楚病情、清楚用药的不良反应及输液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简单的应对措施、清楚与社区服务站的联系方式。在家庭病床管理方面,护士上门送医送药每次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病情确定巡诊次数、护理级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好取得合作并签字同意,做好病历的管理与归档,以备查询。

7完善相关政策,探索适合本社区的护理模式 在政府购买社区医疗服务,补贴没有到位前,向医院寻求政策,保证社区卫生人员的基本工资及福利待遇。鼓励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医疗服务,在技术职称晋升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并给予一定的倾斜,缩短晋升年限,让社区卫生人员安心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有配套的政策来保证,使社区医疗、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各自发展找到契合点,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得到快捷、便利、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三 结论

通过对社区护理服务现状分析,找出目前社区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地履行好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和使命,新世纪的医学重心下降,社区为主;眼光前移,关注预防。经过不断改进,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及居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建华,金锦华。我国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18)

[2]万洁,夏绿芳,史卫星,张萍,管建粉。九江地区三级医院循证护理的现状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5)

[3]曾铁英,赵梅珍,毛秋婷。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的聚类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15)

[4]叶赟,张兰凤。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先决因素与实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12)

社区医疗建设 篇7

为此,广州市政府及社会福利部门,为了广泛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通过在10个行政区范围内,以行政划分的街道为单位,具体以区属一、二级医院为依托,成立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站。目前,设置了政府非营利性社区医疗卫生组织216家,发挥非营利性组织职能,为市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的职能及运营特征

在市政府统一规划建立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体现行政管理区、社区及医疗名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档案资料,纳入全行业统一管理。

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性质特征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机构,由政府卫生及社保行政管理部门与社区举办,具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性质特征。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名称为:街道名+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机构是在原来医疗业务的基础上,承担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及常规社会医疗服务。组织机构承办人,对行政管理部门承诺并接受监督,在履行服务承诺和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2、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特征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把政府卫生医疗规划与社区居民卫生医疗服务内容有机结合,行使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职责,具体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诊疗服务,形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组织体系网络,充分体现地域医疗卫生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费用管理特征

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机构的费用资金管理过程中,第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提供同样的医疗服务,只按县级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75%执行收费;第二为市民提供挂号、诊察、检查、治疗、手术和化验等基本医疗服务支出费用中,政府补助10%,医疗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支付90%;第三对按合同约定为医疗保险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广州卫生行政部门将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部分给予相应补助;第四政府按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人口数25元/人额度下拨经费。

可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费普遍较低,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内容齐全,业务管理及组织运营制度管理规范,普遍受到社区居民欢迎。

然而,根据《卫生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的建筑面积规模、公共卫生服务用房和基本医疗服务用房面积、床位数及功能等客观条件,将使其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工作职能、服务对象和服务容量受到限制。

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条件及其制限

从目前广州市执行《意见》规定并结合社区人口数量结构分析看来,社区医疗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在面积、床位、服务功能、人员和经费等相关条件等方面,严重存在着客观条件制限性问题。

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条件

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评估审批及设计过程中,规定了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与此同时还规定了公共卫生服务用房和基本医疗服务用房面积应为1:1,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不能超过50张。可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面积和床位等条件,直接决定了服务容量。

2、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制限

目前,全市服务对象达到一千三百多万人,而全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有216家,平均每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需要负责630778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均服务人数与床位之间的比例大约是12616:1。

还有,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的绝对数看来,数量超过了两百家,而且主要分布在海珠区、越秀区、白云区、荔湾区和天河区等人口密集的老城区。然而,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与服务对象的比例分析看来,平均每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负责63万多人的卫生医疗服务,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床位数量,都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3、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职能范围制限

今年9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主讲广东科协论坛第28期报告会指出:在我国许多人看病都爱挤大医院,其实99.1%的人只需要看小区医生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正是因为目前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面积和床位及设备条件的限制,造成职能范围单一缺乏综合医疗服务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市民不管大病小病,不得不都到大医院去看医生,加重了医院工作同时,也加重了病人医疗费用负担,特别加大了老人看病的体力人力费用等方面负担。

因此,为了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扩大服务容量、增加服务职能、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福利医疗保障作用,创造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条件,在居民居住社区享受基本卫生和医疗及养老医疗服务,必须加强社保基金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运营的资金投入。

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职能拓展与社保基金投入的必要性

根据广州市老龄委最新统计,广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户籍人口)总数已经上升超过100万,占总人口的13%,其中越秀区高达16.5%。因此,广州市必须积极发展养老医疗保障事业,解决老人的社会福利养老保障问题。然而,从广州民政局了解到,广州目前只有2万多张养老床位,也就是说每100个老人中,只有2张床位左右,养老服务条件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

另一方面,广州绝大部分老人不仅有自己的房子,也有自己的储蓄及养老收入,并且他们希望居家养老。但是,由于社会处于少子化时代,并且年轻人忙于工作和育儿生活,无暇照顾和护理老人,无法确保老人日常生活的起居安全等,因此,社区有必要发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看护职能,对居家养老居民提供医疗、监护及看护等服务,有效解决居民在家养老问题。

如果忽略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福利养老医疗保障职能,将使居民不得不放弃在家养老计划,造成一方面老年居民的房屋及床位空置,使社会福利体系管理环节分离同时,另一方面为了福利养老及养老看护重复进行机构建设,浪费了社会福利基金资源。

可见,通过建立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依托,增加机构的养老医疗服务,提供上门医疗看护,发挥综合医疗和看护作用,有利于充分利用居民家园做好居家养老,有效解决养老床位设施资源。

因此,为了创造良好的医疗设施和设备条件及医疗功能,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职能,发挥社保基金的杠杆作用,必须加强社保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及运营的投资,创造社会福利保障的事业条件。

四、现代社会福利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

为了综合解决社会福利医疗与养老体系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机构为依托的现代社会福利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专业医疗队伍的同时组建社会养老医护队伍,有效进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老人医疗看护及养老看护工作的有机结合。

1、现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组织运营管理

由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以街道为行政划分建立形成,与一般医院不同,具有地缘性和民政性特征,在居民心中具有医疗服务、卫生服务、老人组织管理地位,组织与居民客观存在信赖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家庭社会养老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的地缘优势,体现现代社会福利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职能。

社区医疗卫生综合组织机构的运营模式

由此,在现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运营过程中,首先,服务对象职能除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之外,还应该包括老人养老医疗看护等;其次,机构规模、面积及床位总数等设备条件,必须与社区居民总数相匹配;再次,医生、护士及养老医护人员队伍的合理配置;这样把社区医疗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民政养老护理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发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医疗和养老医护监护职能作用,更好地有效行使国家对国民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的行政组织作用。

2、现代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及医护队伍的运营管理

为了确保社区基本医疗、居家养老老人医疗医护监护服务水平,必须保证医疗及医护队伍人才业务素质水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委托区属卫生学校,把社区下岗工人及低保户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医疗服务业务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医疗福利看护人员发放上岗证,把社区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与低保户人员生活费用支付与社区医疗看护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社区下岗工人及低保户人员的生活费支持同时,有效解决医疗看护人力资源问题。

3、现代社区医疗及养老医疗看护工作人员的运营管理

在社区医疗及养老医疗看护人员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按工作职责把医疗队伍和养老医疗看护队伍分工管理。医疗人员负责基本医疗和养老医疗治疗工作;对于养老医疗看护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等工作:对一般行动自由的老人测量血压等提供一般常规医疗看护服务;对独居或无法进行生活用品采购的老人,不仅需要提供医疗服务,还需要医护人员提供日常吃用生活品购买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仅要对老人进行血压测量、巡诊等医疗看护;对卧床病人提供专用冲凉浴缸并进行全过程专业护理等服务。

因此,加强社保基金资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投资,就是在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按基金的10%用于社区医疗机构建设、设施设备、人员训与运营管理,创造良好医疗设施和设备条件及医疗功能,完善综合社会保障机制,发挥社保基金的杠杆作用,创造社会性福利保障的事业条件。

五、加大社保基金对社区医疗机构投资的意义

由于现代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具体、职能全面、服务内容多样、职能综合、功能齐全,加大社保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科学投资,第一有利于扩大机构的有形固定资产设施设备,增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条件;第二有利于培养社区医疗及医疗看护人才,特别是医疗看护人才的综合教育培养,是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第三有利于发挥社保基金的杠杆作用,通过社保基金的有效投入,把社区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与低保户人员生活费用支付与社区医疗看护队伍建设相结合,有效解决医疗看护人力资源问题做好居家养老的同时,充分利用居民家园,有效解决养老设施床位等社会福利养老社会资源;第四有利于建立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依托,发挥社区医疗队的信赖作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发挥社会福利养老的体系管理作用,实现社保基金资产效用最大化。

综上所述,通过社保基金资产加大对现代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机构的资金投入,有效发挥社保基金的杠杆作用,有利于增强社区医疗综合中心的基本医疗和福利养老医疗能力,形成医疗床位与养老床位结合、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结合、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结合、基本医疗与医疗养护看护结合、医疗人员和医护人员结合,科学解决社会福利保障系统问题,实现辖区年青居民及老年居民医疗及养老社会福利化,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及保障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快速增加,为广大医疗参保人员提供有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必须解决的客观现实问题。对此,广州市政府通过在行政区范围内,设置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为市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然而,少子化政策实施及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面对目前养老机构条件严重不足情况下,必须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效综合医疗作用。因此,本论文在设计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机构运营体系模式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保基金资产对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机构建设及运营的科学投资。

探究社区医疗发展之路 篇8

一、目前中国社区医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居民的医疗管理问题

1. 关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 而且是长期居住在社区周围的居民。对于社区中的中老年人来说, 易多发常见病和慢性病, 社区医疗是其首选的卫生服务形式。对于社区中其他的年轻居民来说, 虽然其患病比率相对比较低, 但是如果年轻人一旦患病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这不但缓解不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 而且同时也造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的浪费。这样也难以发挥社区医疗在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同时也不利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2.“首诊制”、“双向转诊制”及与医院合作尚未真正实现

社区卫生中心与市级大医院之间由于现行体制和利益的影响, 各自分级管理、核算, 在这种利益机制格局下, “双向转诊”很难实现。由于公立医疗体系是由政府拨款, 所以政府有权决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其转诊的上级医疗机构, 以及双向转诊的各项规定。

(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及其管理

1.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中国的城市卫生资源的80%配置集中在城镇大中医院, 社区卫生资源只占20%, 很不合理。由于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政府重视程度的不同, 有的地方虽出台了投入政策和办法, 但不落实, 力度也远远不够。其次, 社区街道卫生机构资金基础较弱。给社区卫生站配置业务用房, 增添设备及医疗服务人员都比较困难。这也直接造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设施较为落后, 社区居民不把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就医首选的现状。

2. 社区医疗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社区卫生工作需要全科医学人才, 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懂各科医学知识, 对于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准确诊断, 妥善处理, 对于在社区卫生站无法医治的病人, 给予其最恰当的转诊建议。此外, 还要掌握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但目前中国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人员配备不足, 工资待遇较低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样就造成了社区“六位一体”的工作难以落实, 很多是形同虚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 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保健需求。

3. 社区医疗卫生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脱节

社区卫生服务只有通过与基本医疗保险合作, 才有能获得运作的资金保障。如果参保人员日常疾病都能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就可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

二、国外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一) 美国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私人医疗保险和国家医疗保险组成。以纽约为例, 纽约市现有人口800万, 有五个行政区, 下设59个社区。“纽约医疗医院集团” (简称:HHC) 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将医疗服务送到社区也是HHC下属医院长期事业。通过电子病历, 使中心下属的医院和诊所的医生能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档会诊, 并能够和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医生一起分析病例。那些享受“医疗照顾方案”和“医疗补助方案”的低收入家庭患者和老年人能够和享受“私人医疗保险”的患者一样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从而消除由“两种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不同待遇”。

HHC主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社区保健。发起“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妇女保健行动”、防治肺结核和艾滋病行动等等, 充分发挥社区的特色。

(二) 德国

德国卫生管理体制分为联邦、州和基层 (社区) 三级。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有卫生立法权, 联邦卫生部对州卫生行政部门除管理和指导职能外, 在卫生服务的实施方面, 也是一种合作关系。联邦卫生部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政策框架, 各州负责具体实施, 联邦卫生部不直接决定某个州的具体卫生事务。

德国95%以上的居民享受社会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制度规定居民就诊必须先找社区家庭医生, 但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患关系并非固定不变, 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

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 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以及一些公众卫生服务的协调工作;家庭医生诊所负责常见病的门诊服务;医院负责接纳社区卫生机构转诊病人;而计划生育服务、家庭保健、孕妇指导、新生儿检查和婴幼儿卫生等由私人医师、医院和独立的医师协会共同负责。

(三)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最早的国家, 现有人口6 100万, 社区卫生服务点共有4 500个, 每个卫生服务点又下设几个保健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点受社会基层医疗管理所 (PCT、303) 、4个医域卫生保健局、国家保健服务局 (下设病人安全管理局和医疗现代化管理局两个部门) 层层管理。

英国社区分布较为均匀, 凡在一个区域居住的居民, 必须到该社区医疗服务注册一个全科医生 (牙医) , 无论发生什么病, 只要预约注册的全科医师, 就能享受免费医疗。每一位全科医生注册最多不超过3 800人, 最少不低于1 800人。全科医生对注册的人员的服务是全天候的, 除了诊治常见病外, 本社区的妇女儿童保健、计划生育、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都是全科医生的职责 (六位一体) 。对于英国公民来说, 一般常见病都在社区诊治, 如果需要住院, 则上报PCT, 经同意后, 由全科医生给病人联系医院预约床位, 住院费用由PCT支付, 出院后回社区医疗服务站巩固疗效。

三、中国社区医疗未来发展思路

(一) 大力发展全科医学

以全科医学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 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 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综合性的连续服务。对我们这样一个以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不高、综合国力不强为特点的国家来说, 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目前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多是有定点的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大多数不是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面临着“好的医生不想干, 差的医生干不来”的局面, 本科以上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针对这种现象,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制约体系, 同时利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力资助, 加以规范和治理, 从政策上吸引全科医生到社区医

此外, 出于对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带动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提高的角度考虑, 加强社区医生和医院医生的互动, 允许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为社区群众提供兼职的服务。同时也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 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同时使这些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员对大医院的情况有所了解, 在处理病人转诊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 社区卫生服务应与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

中国的卫生体系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执法三部分组成。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对社区医疗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引导参保职工到社区就诊,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尽管国家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指明了方向, 但由于多年问题的积累, 在开展这一工作的时候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包括机构设立、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等, 许多都是短期难以单纯依靠国家所能解决的。

目前,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也正在逐步的扩大覆盖面, 基本医疗保险向居民医疗保险过渡是必然的。通过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险结算杠杆, 可以引导病人向社区医疗机构流动, 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和社区医疗服务的单位成本, 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益, 使医疗保险费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 这样“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 中国应从现行制度上支持“首诊制”、“双向转诊制”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制度和文化环境与国外的不同, 居民生病后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就医: (1) 患者→医院; (2) 患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首诊制”、“双向转诊制”就是使人们选择第二种方式就医, 但就目前来看, 其存在

(1) 医院方面。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三甲医院、大医院处于供给不足状态, 虽然这类医院在各地所占比例比较小, 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医院处于未饱和状态。在这种现实条件下, 推行社区“双向转诊制”存在制度上的客观限制。 (2) 患者方面。社区医院在医疗设施、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和大医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们一旦患病, 尤其是感觉病情比较严重时, 如果没有强制要求, 必然会首先选择到大医院就医。这时, 社区医院就成为其中一个多余的环节。“首诊制”、“双向转诊制”如果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反而因为就医路径上多出了一个环节而更贵。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社区医疗服务要推行“首诊制”、“双向转诊制”, 必须要从医疗卫生制度、财政制度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从制度上支持“首诊制”、“双向转诊制”的推行, 保证其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林琼.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3]陈佳贵,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韩永梅.社区医疗建设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社区医疗建设 篇9

第一, 该市医保中心在实施居民医保制度时, 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同运作, 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绿春花综合门诊部的收费标准是收费类别中最低的第三类标准, 在被确定为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后, 其人均住院费还不到大医院的一半。

第二, 绿春花综合门诊部与市人民医院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针对所在地区学校较为集中, 居民中相当一部分人为学生儿童的实际情况, 市人民医院派出儿科专家长期在绿春花综合门诊部坐诊、查房, 其优质的医疗技术、便捷的诊治方式赢得了社会的信赖, 吸引了患儿及家长。此外, 双方还建立了检查资源共享的挂钩协作关系。病人住院时无需办手续, 由专家开单即可直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化验。这不仅吸引了市区的参保儿童, 郊区的儿童也慕名而来, 致使病床供不应求, 在增加病房后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社区医疗远程信息系统的开发 篇10

发展和完善社区医疗信息化是我国全面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是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主要途径[1,2,3]。建立社区医疗信息服务体系,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中心医院和社区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的有效方法[4,5]。建立社区医疗远程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一条新的关于疾病咨询、交流的途径,增强中心医院与社区医疗部门的沟通,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并采用一种全新的Web开发技术ASP.NET,开发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社区医疗远程系统。该系统为社区医院的医生和中心医院的专家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交流环境。其目的是利用中心医院的专家资源给社区医院的医生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诊断或治疗,从而提高社区医疗的技术水平,促进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

2 系统分析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的和使用对象,将该系统的使用者划分为社区医院医生、中心医院专家及管理员等3个角色。社区医院医生和中心医院专家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医院资料管理和医疗信息的传输,而管理员只进行创建用户角色和进行用户权限设置等管理工作,不干涉任何有关医疗诊断的操作。

在社区医疗远程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各社区医院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中心医院专家上传不能确诊的患者图像及附加信息,该图像信息以图片(如心电图等)作为信息的核心,患者的附加信息作为图片的副属性。中心医院专家可根据该图像信息对社区医院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诊断的结果写入患者的附加信息。另外,每个社区医院的医生可以选择将录入和提交的图像信息上传给指定的中心医院专家。例如,可以将社区医院患者的心电图上传给中心医院心内科的专家进行辅助诊断,中心医院其他科室专家则无法参加会诊。

社区医疗远程信息系统可以实施对社区人员信息、医生信息、医疗设备信息及中心医院专家信息等方面的管理。社区医院医生只能对本社区内的医疗信息资料进行管理操作,而中心医院专家既可以对医院专家信息及医疗设备信息的基本资料进行管理操作,同时又可以查询各社区医院的信息资料,从而可实现信息资源和医疗设备资源的共享。

3 系统功能

系统的用户主要为社区医院医生、中心医院专家及管理员,针对不同的用户,系统应该提供不同的功能,见图1。

3.1 社区资料管理

收集社区人群的基本情况及病史资料,社区医生的基本情况及主治方向,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基本信息[9]等,建立社区资料信息库,实现对社区人群资料、社区医生资料及医疗设备资料的添加、修改、查询及删除等操作。各社区医院医生角色只能管理本社区的资料信息,中心医院专家角色可查询任一社区的详细资料信息。

3.2 专家资料管理

收集中心医院专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职称、主治方向、学历、照片及简介等,建立专家资料信息库,实现对专家资料的添加、修改、查询及删除等操作。各社区医院医生均可查询任一专家的详细资料信息。

3.3 网上实时会诊

网上实时会诊是全系统的核心,实现社区医院医生和中心医院专家对疑难病症的协同诊断。社区医生通过本模块将医学图像及附加信息上传到中心医院的数据库服务器,并可指定任一科室的专家来辅助诊断。被指定的中心医院专家可及时查看患者的图像资料,并直接对附加信息进行修改和评注,快速完成对社区患者的辅助诊断。

3.4 信息管理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患者图像信息及诊断内容的管理。社区医院医生可对图像信息和诊断内容进行查询及删除等操作,中心医院专家可对该图像的诊断内容进行修改等操作。

3.5 系统管理

管理员可创建用户及设置用户的权限等进行一般的系统维护和管理,不干涉任何有关医疗诊断的操作。在进入社区远程医疗系统的主界面前,用户必须先进入登录界面,待服务器端数据库查核相应的密码权限后,才能进入本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

4 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数据库采用的是Microsoft Access 2003。Microsoft Access 2003是Microsoft offic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用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office系列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直观方便的优点,基本可以满足系统存储的要求[6]。根据本系统的需求可以确定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5 系统实现

系统的软件运行于Internet环境之上,主要采用B/S模式[7],B/S架构的网络平台突出优点是客户端不需要安装特殊软件,只用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即可,用户几乎不需任何培训,同时系统的后期升级和维护对用户也没有影响,是面向普通用户使用的最佳模式之一。在B/S模式下利用Internet通过Web服务器访问数据库,总体上是一个如图2所示的3层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8],包括:表示层、控制层、数据层。其中,表示层是社区远程医疗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是实现用户与应用逻辑处理结果的交互界面,也是用户与Inter-net之间交互信息的窗口,如用户输入数据、显示诊断信息等,是由各种浏览器构成;控制层完成与用户操作有关的所有事物逻辑,主要通过中心医院的Web服务器实现其功能,它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启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有关的事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HTML代码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数据层是由数据库服务器构成,它主要提供数据管理,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读写,能够执行大量的数据更新和检索,完成数据存储。

整个系统开发平台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C#2005集成开发环境,利用ASP.net+JavaScript开发网页部分,利用A-DO.net强大的数据操作功能开发数据交互部分,使整个B/S系统有较高的网络性能和高度的安全性[9,10]。

用户进入社区医疗远程诊断系统时,首先进入登录界面,然后可进入其子系统。当角色为社区医院医生时,可进入社区资料管理系统、网上远程诊断系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角色为中心医院医生时,可进入专家资料管理系统、网上远程诊断系统。角色为管理员时,只能进入用户管理系统[11]。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6 结语

根据社区医疗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完成了基于B/S的社区远程医疗系统的开发。该系统界面简单直观,便于医生操作,实现了中心医院专家与社区医院医生针对一些疑难病症进行交互式讨论和辅助诊断,既为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疾病节约了时间,又使专家的技术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促进了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Adams O B,Hirschfeld M.Human resource for health-challenge for the21century[J].World Health Stat Q,1998,51(1):28-32.

[2]李战胜,宫雪莲,袁长海.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1):31-32.

[3]Gravel R,Beland Y.The 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5,50(10):573-579.

[4]Finkelstein S M,Speedie S M,Potthoff S.Home Telehealth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s at Lower Cost for Home Healthcare[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2006,12(2):128-136.

[5]Scherr D,Zweiker R,Kollmann A,et al.Mobile phone-based surveillance of cardiac patients at home[J].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2006,12(5):255-261.

[6]卢湘鸿.数据库Access2003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7]杨官平.B/S结构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1:5238-5240.

[8]胡迎松,彭利文,池楚兵.基于.NET的Web应用三层结构设计技术[J].上海:计算机工程,2003,29(8):173-175.

[9]刘瑞新,马骏,何欣.C#网络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黎卫东.ASP.NET网络开发入门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2-76.

社区医疗与养老结合大有空间 篇11

社区医疗构建亲情

对于社区医疗与养老需求的结合,方来英表示,社区医疗肯定要为老人提供服务,养老是社区医疗架构里很重要的任务,同时成熟的养老社区,一定要有社区医疗做配套,才有生命力。

对此,北京不仅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机构,也在探索建立独立的护理服务。2015年初发布的《北京市发布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符合资质的护士也可以开办护理机构;在养老机构服务和被认定从事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对于离退休在家的社区老人来说,护士往往就能解决大问题。我们以前组织义诊时发现,顶级的脑外科专家到社区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而中医大夫因为治疗面广而往往大受欢迎。”方来英说,社区医疗要想搞好,一是要对社区卫生定位形成社会共识,不能按三甲医院服务水平去衡量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二是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受社会尊重的基层队伍,长期服务、掌握社区居民身体动态不仅是构建新型的医患关系,还可构建亲情。

“很多时候,由于通过日常的社区医疗,及时发现老人的重症苗头,帮助老人转诊,实际就是在救命。再见面时,老人的对社区医护人员的称呼直接就变成了‘闺女。” 方来英动情地说。

全科医生需从源头抓起

就社区医疗所需要的全科医生如何培养问题,方来英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并不应简单地提出三甲医院医生以及医学院毕业生如何在社区医疗工作中轮岗的方式,而是要把全科医生当作一个独立的医科来看待,这就需要在医学教育制度上有一定的制度安排。

“在香港,全科医生并不比骨科专业医生差,只是不同的医科而已。全科医生需要赢得社会尊重,才有职业荣誉感。” 方来英说,现在的教育模式更适合培养专科医生,而专科医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医疗不同,完全靠三甲医院派人解决不了社区医疗的问题,所以亟需从教育的源头抓起,培养一批全科医生。

另外,方来英也表示,对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国家要舍得在人力资本上进行投入,而不仅是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投入。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将有提升

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949.8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445个,为431.4万户、936.2万市民提供服务。

方来英透露,目前平谷区在做试点,在区医院建立统一全区的化验中心、影像中心,以平谷区医院作为区域节点,辐射到各个乡镇,提高乡镇服务水平,再配合经济措施,降低医疗费用。

据方来英介绍,今年北京还会对乡村医生做规范化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教育部合作做订单式培养,为农村培养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把一批学生从乡村来回到乡村去,目前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同时还在和政府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在北京开展‘特岗特贴,即对在北京山区乡村工作的医生进行补贴,这补贴是针对岗位,不是个人”。

社区医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12

关键词:社区医疗,管理系统,门诊,郑飞小区

0 引言

本文所叙述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是专门为郑飞小区社区医院开发的一款医疗管理系统,有很强的针对性。郑飞小区社区医院的现状是:医院只有缴费系统,其他医疗过程均由手工完成,较为落后。而现在国内普通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虽然具有基本的就医、治疗等功能,但不能满足本小区的一些特殊需求,本文所开发的郑飞小区社区医疗系统根据小区医院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基本上可以实现医疗过程的全网络化,以方便患者就医等。

1 系统需求分析

经过近3个月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郑飞小区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就诊患者信息记录、归纳方面不够完整和全面,信息处理能力比较欠缺。

(2)门诊挂号、划价和收费整个流程不够规范和透明,既容易出现药费或治疗费用的误差和漏算,还可能存在一些监管死角,隐藏某些经济漏洞。

(3)医护人员调配和安排不够科学,不能够根据实际患者的需求情况动态调整医护人员的调配,可能存在患者扎堆或者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

开发一套友好、便捷的操作界面,能够使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对主治医生、医护人员、患者提供相关的管理服务。比如主治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历次治疗情况和各种化验、检验结果进行查询和分析,给出一套治疗方案,并随时检测患者的治疗进展。医护人员可以从该系统中获取主治医生的治疗信息,以此为依据协助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也能够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财务、缴费情况进行监控,防止出现偏差。而患者使用该系统可以查看到主治医生给的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包括历次的治疗情况。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

本文对系统功能和数据库都进行了仔细地考虑,通过调研,本系统分为基本信息、系统管理、门诊业务、药片管理、统计查询、在线交流平台等6个功能模块。通过具体分析,确立系统的总体框架,该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基本信息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是:(1)就诊人员可以查询基本信息。通过帐号登录系统,查询本账号的家庭健康的基本情况,在本院的就诊情况查询,以往的体检报告还有家族病史等。其中,有普通就诊人员的基本情况,也有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本单位职工可以享受挂号免费,就诊优惠及工资卡代扣的功能(工资卡代扣功能由于能力有限未实现)。例如:当病人要查询自己信息,如果不输入账号而直接查询,系统会提示“请选择查询条件!!”如果查询条件的文本框为空,则系统会提示“文本框不能为空!!”只有输入的信息确实存在于数据库中,才能显示所查询的信息。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查询的语句为:sql="select*from tb_users where user Id=?"和sql="select*from tb_users where user⁃Name like'%"+tf_value.get Text().trim()+"%'"。如果是医护人员进入账号查询信息,不仅能够实现对账号信息的查询,还能实现对本号病人的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从而确保信息的变更性,以便做到及时更新。(2)药品和收费项目:医药价格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使得居民能做到有选择性地使用针对病症的医药。医护人员查看药品和收费项目的具体信息。(3)特殊服务模块,针对医护人员,本社区内孕产妇的日常围产保健,60岁以上的老人纳入健康保健体系、分片管理,一些特殊病人(如传染病人和慢性病人)信息集中管理,住院部的病房先进行逻辑分配,方便病人入住,并且记录该病床病人的信息。(4)检查单查询:可以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方便查询当天的检查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

门诊收费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划价收费——普通管理员权限。电子收费,可以识别出账号种类,提供同步的诊疗优惠。(2)预约——就诊人员权限。可以通过就诊人员预先填写一张表格,声明需要预约的医生及就诊时间,提交表单。

药品管理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药品入库。按照项目将购入药品入库。(2)药品库存查询。可以按照药品名称查询出药品的库存,售价等信息。

统计查询模块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普通收费统计。通过时间的范围来统计收入量。(2)待购药品查询。当某种药品库存量低于一定数量时,显示在列表中,可以方便采购人员采购。

系统分析模块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用户管理(管理员权限使用)。(2)修改个人密码(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恶意破坏及更改。(3)权限管理。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给某个角色添加相应的权限功能。

在线交流模块实现的是留言板的功能,即实现了医患之间的交流。

2.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也是设计数据库的结构还有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在本系统中可以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系统的最终效果与数据库的设计紧密结合。合理地设计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并且保证数据的统一性。一套完善的系统是离不开数据库的设计的。在制作系统之前,根据项目的成本还有整个系统的信息去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然后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功能来设计数据库。

3 结语

通过对本系统的开发,笔者对网络架构的应用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与实际应用结合到一起,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系统的设计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目标的软件效果,但是由于个人时间和能力有限,对本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些不完整之处,还需在实践当中慢慢完善和修改。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在交互设计方面体现了很好的人机交互性。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完善系统在本次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实现社区医疗系统的智能化。

通过努力与学习,本设计基本实现了系统大部分的功能,但是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功能不够强大,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实现,且个别功能的实现不够完美,这都给系统造成了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功能都已经实现。系统的以下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本系统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特别是账号与工资卡的连接。(2)预约功能不是很智能,要靠人工查询去安排。(3)管理员应该可以通过选择来为每一个登录用户规定相应的权限,也就是定义每一个系统角色。而且系统应该有完善的备份功能来为数据提供安全保障。(4)由于本设计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无法做到医务人员出诊定位的功能。(5)在线诊断和短信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在线交流功能不够系统,特殊服务功能可以规划得更详细。

参考文献

[1]白净.智能化社区医疗工程[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上一篇:数学后进生下一篇:前景可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