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站

2024-10-20

社区医疗站(精选12篇)

社区医疗站 篇1

摘要:社区医疗是中国民生的重要课题, 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利益。作为医学生, 在社会实践中调查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状况, 理性思考, 提出改革建议, 有利于医学生职业规划的设计和钻研于医学知识、投身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中。

关键词:社区医疗,社会实践,建议

社区医疗改革, 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提案中有337件涉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各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笔者作为一名医学生, 利用寒暑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调查, 并且结合有关政策和文献的学习, 提出了社区医疗建设的想法。

一、开展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意义

1997年, 我国开始实施社区医疗。社区医疗 (primary care) 通常划分为一般的医疗保健, 主要提供整合的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医生的责任是满足绝大部分个人的医疗需求, 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背景下工作, 与病人保持长久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社区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群众的医疗护理和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江苏省南通市社区医疗在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也得到显著发展。医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 已成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1]作为医学生积极开展社区医疗的调查, 能够提高对医疗事业的认识, 更好地把自我职业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结合, 学以致用, 将中国梦、百姓健康梦、大学生成才梦融合起来。

(二) 调查方法

在大学二年级2012-2013学年的寒暑假, 笔者响应学校社会调查的号召, 通过在南通三甲医院和南通市和平桥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现场走访和志愿服务, 历时四十多天。结合党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社区医疗改革精神的学习, 采用上网检索等方法, 查阅有关南通地区社区医疗的文档, 分析了南通市社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现状。

二、南通社区医疗发展现状

(一)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

以江苏省南通市和平桥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是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所属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 街道行政区域面积为4.5平方公里, 下辖15个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8.2万人, 低保户195户, 残疾人657人, 残疾低保人49人, 老龄化人口多数集中在该街道寺街社区、濠阳社区、万象新村社区, 居民均为城市基本医疗参保人员。

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邻近三甲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协议, 长期由该医院的中医主任医师和南通市其他知名的主任医师前来出诊。周一到周六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 各诊室都有值班的医师接待病人, 并且确保白天上班的患者在下班后也可以得到诊治。中药房里的工作人员天天要加班工作到晚上九点, 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准确无误地拿到精心包好的中药, 或是代煎的汤药。许多新老病人慕名而来, 与邻近社区的市民一起享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的福利, 受到了越来越多南通市民甚至其他地区人民的欢迎。

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致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先看病后付费。人们可以先上楼“寻找”医生就诊, 然后再下楼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领号排队、付费取药, 节省了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 大大方便患者, 医患关系融洽。相反, 在三甲医院, 病人多、科室划分多等, 病人必须先挂号、用时长。第二, 免费体检。患者和家属都可以免费使用社区提供的血压测量和身高体重测量等仪器, 值班医师现场为前来咨询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 降低了突发疾病的风险。第三, 设立特色门诊。结合中心特点, 建立了“治未病”体质调养门诊, 内部设置锻炼的运动房、推拿针灸治疗室、传统疗法治疗室, 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内容。第四, 与三甲医院合作紧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化验人员与化验室, 完成普通的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等, 同时通过抽取样本及时送到合作医院化验, 避免病人往返医院的奔波和等待化验结果的时间。特别是形成了知名专家联合会诊, 保障病人得到迅速和全面的治疗。第五, 和谐的医患关系。前来就诊的病人与医生常常在就诊时话家常, 医生对社区病人都会有诸多叮嘱, 话里话外带着亲近与关心。服务中, 采用了电话预约的形式, 提前一个星期预约社区病人, 保证每个病人半小时的诊治时间, 确保了病人受到有质量的服务, 也减少了病人等待的时间。元旦、端午等传统节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开展联欢活动, 独特韵味的环境也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二) 南通市社区医疗总体现状

南通市社区医疗发展快, 基本构建了社区医疗体系。南通市根据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 从南通实际出发,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 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边试点边总结推广。2000年, 南通市选择了海安县和港闸区作为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试点地区。在试点并取得经验后, 2004年全市推行, 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市卫生局制定《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意见》, 市卫生局下发了《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 (试行) 》, 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指导意见》等相关扶持政策, 县 (市) 区政府均制定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规划》, 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组织, 整体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市政府每年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列入市对部门和各县 (市) 区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全面加以推进。同时, 鉴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补偿渠道等问题, 南通市卫生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建设、规划、编制、民政等相关部门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落实配套政策, 实行整体联动。在经费方面, 采取政府投入、集体经济补助、个人参与等形式, 走出了一条社区医疗的新路子。

现在, 南通市已经构成40个市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疗中心, 2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 (所) 的预防中心, 发挥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镇卫生所139个, 在新型农村卫生体系中发挥枢纽作用, 乡镇民营医院主要提供医疗服务, 并通过政府的购买服务来承担部分社会公益性卫生工作, 建成以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以行政村为单元新建或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南通市拥有社区医疗服务站1849个, 社区医护人员一万多人, 覆盖南通市县, 开通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机构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得到保证, 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当然, 部分问题还是存在。以和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存在医护人员流动性大, 年轻的医护人员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临时的落脚点, 薪酬福利不高等现象。南通市整体而言, 存在三方面的难题。一是社区医疗发展出现地区不均衡。市县依然存在差异, 主要是各地医疗基础不一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市区发展快于县区、启东海门等快于如皋等地。二是社区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缺乏。严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人员配备, 坚持医务人员卫生执业资格培训。[3]三是制度需要完善。严格坚持医疗人员的准入制度和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增加的考核制度。完善制度, 增加编制和投入, 将社区医疗规模提上日程, 满足和适应群众的医疗需要。此外, 社区医疗还缺少特色的医疗服务形式和内容, 如有计划邀请知名医师前来出诊, 系统化地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信息库。

三、中医学生积极投身社区医疗建设的思考

中医学生在现代医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把自我成长与国家医疗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医学学生的职业精神及专业优势, 致力于社区医疗事业发展, 致力于祖国中医在社区医疗中特色功能。

(一) 献计献策, 明确社区医疗发展是医学生的职责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医疗事业,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完善分级预约诊疗制度,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规范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 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等, 将不断提到议事日程。新时期社区医疗服务, 第一要建立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多、用时少、环境温馨;其次要建立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家庭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 并根据社区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与服务方法, 如家庭照料和临终关怀等;第三要建立团队服务, 如社区护士、全科医生、公卫医师、预防保健等组成复合式专业服务;第四要加大投入, 包括政策制定、财政增加和人员投入。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 医疗人才越来越凸显重要性。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将直接影响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医学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应当义无反顾地履行医学生誓言, 坚定为医学事业发展而不断陶冶情操, 勤奋学习, 注重实践, 服务人民, 成为社区医疗发展中有用人才。

(二) 勇于实践, 志愿服务社区医疗

当前, 社区医疗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制定了相关法规, 地方形成了共同认识和举措, 从城市到农村的医疗体系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笔者认为, 一方面,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社区医疗的顶层设计、制定有利社区医疗发展的政策和保障体系, 社会组织及个人继续各尽所能, 赢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社区医疗事业;另一方面, 医学生要主动思考自我在社区医疗发展中的作为, 不要游离于社区医疗的快车道, 应当面对社区急需医疗人员的现状, 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社区医疗建设中。志愿者实践活动, 有助于医学生提高医护思想、学以致用,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

志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紧紧围绕医学生的学习阶段展开。第一, 低年级的学生,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 集中于家乡所在地社区医疗单位, 定点 (单位) 实施, 进行连续性志愿服务, 完成医疗实践的基础认知。第二, 高年级的学生, 在指导老师的规划下, 结合专业学习的临床认知, 提高志愿活动的层次, 如在二甲规模以上的医院进行志愿服务, 建立社区医疗志愿档案,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三) 融合中医专业, 形成社区医疗特色

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以南通市为例, 2006年末农村户籍人口为580.1万人, 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4, 其中60岁以上人口126.8万人, 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1.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列全省各市之首。[4]这表明南通市农村老年人问题正在成为社区医疗的重点, 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因此,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中医学专业学生,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合地缘优势, 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中医学专业的特色服务, 有助于专业的高质量完成, 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思考和积累临床经验, 使老年人在传统中医的关爱中快乐生活, 更好地展现社区医疗优势。

参考文献

[1]何擂.高校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 2013 (35) :295-296.

[2]李玲.南通市社区医疗现状思考[J].求医问药, 2012 (7) :280-281.

[3]黄利民, 江喆等.南通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9) :28-30.

[4]候峰.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及对策[J].江海纵横, 2008 (5) :40-43.

社区医疗站 篇2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一

××年,我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爱卫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区爱卫会各成员部门通力协作和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推进××村爱国卫生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等中心内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年社区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责任到位

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是根据我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重新调整了区爱卫会组织机构,由分管副区长任爱卫会主任,下设办公室,区卫生局分管局长兼任爱卫办主任;并及时调整了××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是4月10日上午,召开全区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和部署,并与乡镇(街道)、部门签订了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目标责任书,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目标。

今年以来,我办先后制定下发了《××年××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关于开展第××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年××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关于印发××区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年)的通知》、《××区爱卫办关于××年卫生创建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等多个文件通知,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乡爱卫工作的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扎实创建

1、创国卫工作进入新阶段。××年××区紧紧围绕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抓整改、迎评估、抓长效、促巩固”的创卫工作主线,严格履行创建主城区的作用,从强宣传、顺体制、抓重点、破难点、强整治、重长效、促巩固入手,全力提升城区整体面貌。

一是完善机制,抓落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书记、区长亲自抓创卫工作,多次召开创卫动员会,对创卫难点进行调研、现场办公,抓落实;同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从而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是强化宣传、造氛围。充分利用《今日××》、××电视新闻、××新闻网等新闻媒体、户外广告、健康教育五进活动等不同形式,强化宣传,营造创卫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分别增设“创卫健康知识专栏”、“创卫在行动”、“创卫点击台”、“ ××村环境卫生整治擂台赛”等专题,及时播(刊)出各类创卫信息500余则,户外广告208块,各类宣传资料发放20余万份。

三是突出重点、抓整治。围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入城口环境卫生及露天粪坑专项整治”、“大理石加工”等十六项专项整治及省爱卫办对我市考核后提出的涉及××职责的问题全面进行整改。目前,投资近1300万元的××区有机物处理中心投入运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创卫标准;城区农贸市场全面提升;××疾控大楼建设正式动工,其他各项整治活动按时间节点基本完成。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二

20xx年中心工作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开展基本医疗护理工作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人员配置,优化组合,使得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中心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定期督导

依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护理工作按计划运行,并结合中心实际,成立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基本医疗考核、指导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心及站、村卫生室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全年共督导检查中心8次,站及村卫生室10余次。

二、强化培训、提高业务

中心全年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基本医疗、护理等工作的培训15次,考试4次。不断提高公卫、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送14名医护人员到xx区人民医院培训4个月,送1人到xx人民医院进修彩超。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中心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077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956份;糖尿病管理档案337份;新建儿童保健管理档案354份;新建孕产妇管理档案112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35份;老年人管理档案1495份。截止目前,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4.7%。

(二)健康教育

我中心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及预防、保健、慢性病人管理为重点。中心门前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栏,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不同季节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并将健康知识讲堂深入到学校、工厂、农村,截止目前累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1次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次。发放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单2万余份。利用入村及工厂开展的布鲁氏菌病筛查工作之际,进行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面对面宣传943人次。

(三)预防接种

对辖区内354名 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截至目前开展了33次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更好的使我辖区儿童能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截至目前接种率为96.1%。在接种过程中,未出现过异常反应。

(四)儿童健康管理

加强了对辖区内0—6岁儿童管理工作,对354名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照20xx版服务规范要求共对327名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工作工作,并及时将随访情况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及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112名孕产妇建立保健服务手册,加大了宣传国家降消项目住院分娩好处以及多项免费检查政策,今年上半年共对全镇84名孕产妇进行了产前检查,产后访视 74人次,并及时将随访情况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及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

(六)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495人,截至目前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645人次,健康体检完成率达到74.6%。为海联社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52人次,海东社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47人次,合作村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7人次,互助村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1人次。

(七)慢性病管理

对辖区内35岁以的人群的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筛查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共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7人,并先后进行了随访管理,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6人和糖尿病患者337人并进行面对面随访工作,共随访3979次。高血压患者免费体检436人次,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81人次。

(八)重性精神病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要求,将重型精神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档案,并对已发现的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共随访35人。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条例》,拟定了传染病分检办法,检出的传染病送到相应的医院和科室诊治。坚持了门诊登记和疫情自查制度,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制度。并积极配合海拉尔区疾控加强死因调查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截至目前上报传染病例7例,无漏报迟报发生。转诊结核疑似病人2例,督导管理结合化疗病人1例。

(十)卫生监督协管

建立各项基本资料,认真按要求开展巡查工作和信息上报工作。

四、基本医疗

四、工作中存在的亮点

1、全科团队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及签约服务,签约居民中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到中心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X线检查享受相应检查费用的8.5折。(现金支付,不刷卡)

2、对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除每年提供20xx版规范要求体检项目外,还免费提供血糖、血脂、肝功、心电图的检查。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考核、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特别是个别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是措施不够扎实。各村卫生室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个别村卫生室的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方面工作滞后。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个别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柜宣传资料混乱、不全,质量较差。

四是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有的随访不及时;有的在随访的同时未做随机血糖检测;有的未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

五是妇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个别妇幼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服叶酸人员,致使个别服叶酸人员叶酸发放不及时;不能及时随访辖区增补叶酸人员的叶酸服用情况,影响了叶酸服用的依从率;辖区部分孕妇的流动性较大,对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六、20xx年工作打算

全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我中心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科室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监督所等业务部门沟通,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要利用慢病随访、健康教育等入户机会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社区医疗年终总结三

20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XX年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努力构建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求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并结合靠山辖区的特点,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任务。现将20xx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功、完善管理

中心按照现有编制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逐步调整人员结构,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完善职能。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并以服务社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成本、医疗成本,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心按照《海拉尔区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中心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全科业务理论技术,并且组织全员学习、培训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培养出一支精干的;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业务全面;善于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四、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逐步完善服务功能

(一)社区慢病患者等待接受随访及免费体检

1、做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练,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心在20XX年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66%的基础上,抽出人力建立剩余的家庭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建档率已达91.4%。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诊断,并有计划地实施干预和预防保健服务。

2、适时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管理工作,我们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筛查出的患者核实回访的基础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筛查出慢性病患者一并建档管理,并认真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慢病管理率达95%以上。老年保健、精神卫生也逐渐纳入管理,康复医疗提高了康复训练器具和理疗仪器的利用率。

(二)为辖区慢病病人进行免费体检1、2014年***社区服务中心共投入15万元,为辖区慢性病人及60岁以上老年人约6000例进行免费体检,截至**月份已完成4800余例,此项工作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2、孕产妇管理率达90%以上,早孕建卡率达到85%以上,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达到要求,产后42天回归检查达到90%以上,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全程分级管理,加强对适龄儿童的管理,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认真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缺点的矫治,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0~1岁佝偻病预防投药率90%以上,2~3岁佝偻病预防投药率60%以上。

3、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卡、证、簿齐全,填写整齐,严格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以上,卡证相符率达98%以上,周岁儿童5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免费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首诊及时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报表准确及时,报表填写合格率达100%,及时率达98%以上。

(三)加强疫苗质量管理,保证主渠道供应,做好账目的纪录。及时检查冷链设备状态,确保冷链正常运行。

1、今年,中心对辖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统计、报告做到及时准确,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5%。孕妇早孕建册率≥85%,孕妇建册率≥95%,儿童管理率≥95%,4.2.1体检率≥85%。计划生育服务指导要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防保手段与孕产妇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育龄妇女、孕产妇管理率。并顺利完成了0~3周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接种,做到了服药入口,以及8个月~14周岁儿童强化麻疹疫苗的接种任务。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及《海拉尔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积极配合海拉尔区疾控中心搞好儿童预防接种网络信息建设。

2、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行首诊负责制,完善各种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标准化,认真做好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工作,与上级医院沟通,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居民的基本医疗。

3、中心深入普及健康教育,深入社区居委会、辖区各单位、学校、托儿所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在中心播放影音资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制作宣传板报和橱窗,结合主题宣传日,开展控烟、无偿献血、禁毒、卫生法律法规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靠山社区宣传橱窗教育,特别是对重点人群、特殊疾病等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五、做好各项工作效果评价,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效果

社区医疗的“痛”与“痒” 篇3

社区医疗之“痛”——问题不少

人员不到位 杜区诊所成了退休医生补差的地方,现职的高水平的医生少,造成社区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设备不到位 由于以前政府对社区医院缺乏系统的扶植,多数医院房屋简陋,医疗设施陈旧、更新慢,名为医院,实则成了输液室和社区小药房。

患者认可度低 正是由于前面两个原因,导致患者对社区医院缺乏足够的心理信任度,担心“看不好反误了病情”,以致部分杜区医院形同虚设。

社区医疗之“痒”——市场不小

其实,社区医疗具有很强的优势,只是尚未有效地发挥出来。

省时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以及交通状况的日益恶化,在大医院形成了“路上时间长、候诊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的所谓“两长一短”的现象。在大城市,患者往往奔波、等候几个小时才见到医生,但有的就诊不到10分钟就处理完了。相比较而言,社区医院就医方便,路程上的时间基本节省了,而且患者能够与医生有更多的时间沟通。尤其对一些患有慢性病、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来说,社区医院有更多的便利之处,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省钱 由于社区医院相对大医院而言规模较小,因而整体运营成本低,在门诊费、治疗费和药费上可以为患者省下很多开支。例如,有的社区医院聘请专家坐诊,平时患者在大医院要花9元的门诊费,而在社区医院只需1元钱,很受患者欢迎。

社区医疗路在何方?

明确定位是关键 “看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也许是杜区医院和大医院的一个较为合理的功能定位。建立较为合理的双向诊疗体系,不仅可以改善社区医院的就医环境,而且会大幅度减轻大医院的工作压力,充分保证重病患者得到优先治疗。

连锁经营是可行之路 提高医疗水平是发展社区医疗的前提,而与大医院结合,建立连锁性质的社区医院,是迅速提高社区从医人员业务素质、增强社区医院品牌号召力的一个有效而快捷的方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优势,使社区医院快速成长起来,而且有利于保持社区医疗水平的长期稳定性。

政府扶植与企业介入相结合 发展社区医疗,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发动社会力量。令人可喜的是,已经有一部分颇具远见的医药企业介入这个领域,在社区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虽然目前我国的杜区医疗还不够成熟,但通过各方努力,它一定会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完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各种医疗力量寻找到契合点,是社区医疗生存和发展的宗旨,也是百姓的福祉之源。

社区医疗站对老年用药的研究 篇4

1老年人生理特点

1.1生理机能老年化, 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较年轻人平均下降50%, 新陈代谢减慢, 食欲逐渐减退, 易出现营养方面障碍。

1.2免疫功能逐渐减退, 抵抗侵入病毒和细菌的免疫力下降, 加之调节功能障碍, 易患各种感染疾病。

1.3基础性疾病增多:由于大脑对葡萄糖利用减少, 慢性器质性脑病, 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增高。

1.4老年人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肝内代谢功能减退, 吸收增加, 生物利用率增加, 药物转化速度减慢, 血药浓度增加, 半衰期延长。

1.5肾脏排泄功能减弱, 如psp试验, 静脉注射酚红15分钟排泄率, 20-40岁, 为35-40%, 60岁以上下降30%

1.6机体调节共能减退, 老年人体内脂肪相对增加, 亲脂性药物在脂肪内积蓄, 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药物对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比青年人高2-7倍。

1.7老年人蛋白摄入量减少,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减少, 因而具有药理性的游离物质相对增加, 作用增加

2吸收

2.1.1胃肠道动脉硬化, 血液供应不足, 据估计血液量减少月40-50.胃肠道上皮细胞减少, 吸收面积变小。胃酸分泌减少, 胃酸PH增高, 各种消化酶活动减弱, 影响药物吸收。

2.1.2胃肠活动减少, 胃排空速度延迟。进入小肠的时间推迟, 吸收减慢, 血药峰浓度达到时间亦推迟。同时以引起消化障碍及便秘。

2.1.3肝微粒体代谢酶活性下降, 肝血流量减少。经肠道主动主动转运的药物氨基酸, 钙和铁盐、维生素B等影响较大.

2.2分布

人体的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脂肪与体重比例逐渐增加, 血浆蛋白质含量比例也改变.如蛋白质下降, 球蛋白升高, 由于血浆蛋白质结合量减少, 某些与蛋白结合的药物与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从而影响他们的作用于分布.如肌肉注射哌替啶, 年轻患者 (16-40) , 血清浓度正常, 老年患者 (70岁以上) , 血清药浓度明显增高.

2.3转化和代谢

很多药物是通过肝脏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 经肾排出, 由于老年人肝脏重量下降, 竭脂质, 胶原和弹性蛋白储量增加而合成减少, 药酶活性减低, 药物转化速度减慢, 半衰期延长.

2.4减慢原因

2.4.1肝脏重量减轻, 肝药酶活性减低.

2.4.2肝脏血流量减少, 65岁时肝血流量减少成25时的40-50%。

2.4.3新陈代谢减慢:老年人脏器细胞减少30%, 细胞内水分减少20%, 但脂肪增加一倍。

2.4.4肝脏对药物转化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链霉菌正常半衰期为2~3H, 老年人可增到9H。

2.5排泄:主要经肾排泄, 排泄速度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一个80岁以上的老人, SHENANDOAH新球率过滤下降到69~70ml/分, 肾小管分泌与吸收功能也同时下降。因此, 老年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肾排泄的药物易产生蓄积中毒。

3老年人药效动力学变化

老年人内环境稳定性调节减低, 体内多种器官、系统, 对于传入刺激的适应能力下降, 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肝、肾、呼吸系统、神经皮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下降。

3.1各种激素及受体数目随年龄增大而减少或活性降低。

3.2随年龄增长, 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 压力感受器的反射调节机能有所减弱。老年人使用中枢抑制药, 利尿药, 交感神经阻断药, 升压药等, 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3.3老年人胃肠血流量减少, 胃肠活动减弱, 胃液分泌减少, 常伴有消化不良等现象。

3.4免疫功能及机体抵抗力逐渐减低, 易患呼吸道、肠道及泌尿道感染。

3.5老年人心、肝、肾、肺等器官储备能力减退, 并多伴潜伏心、肝、肾功能障碍, 对药物耐受性降低。由于肾功能减退, 由肾脏排泄的药物, 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4老年人长见药物反应

由于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 肝药酶活性减弱, 药物对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比青年人高2~7倍。

4.1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药物有吩噻嗪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 利尿药, 血管扩张药, 如减压药, 左旋多巴等。

4.2精神症状:引起神经错乱的有抗胆碱药, 氯霉素, 皮质激素, 消炎痛, 苯海拉明。引起忧郁症状有:利血平, 降压灵, 吩噻嗪类。

4.3耳毒性:老年人由于内尔毛细胞数目减少, 听力有所减退, 易受药物的影响, 产生前庭症状和听力下降。引起的药物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速尿, 利尿酸, 水杨酸类, 多黏菌类, 奎宁类等。

4.4尿潴留:引起的药物有:三环类抗忧郁药, 中枢抗胆碱药, 阿托品等。

总之:在社区医疗中, 对于老年的用药问题, 只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药代学, 药效学,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 选择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 才能减少药物对老年人的危害, 得到治疗目的。

摘要:老年人口在世界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在社区就医的老年人也在增加, 因为社区医疗方便, 快捷。了解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用药知识和接受药学服务的现状, 为药师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工作切入点因此, 笔者对老年人用药及特殊规律性, 保证其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进行的研究。由于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老, 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也相对减退, 对药物代谢功能也随之降低, 导致用药后游离药物药物浓度增高, 致使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延长, 从而药物发生效用的量和中毒量的个体差异也很大, 药物的副作用程度较年轻人严重, 故对老年人用药给与足够重视。

社区公益医疗策划方案 篇5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小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小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小区建设,主动参与小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小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小区公益活动内容

小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小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小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小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小区学校的辅导、小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小区文体活动。

2、小区环境建设活动:如小区环境卫生,小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小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小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小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小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小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小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小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小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一个印度医生的社区医疗试验 篇6

Mani教授选择了一个人口为20000人的社区(试验区),挑选了数位15至18岁有高中学历的女青年,对她们进行一般医学技能的培训,如:测血压、测尿糖及尿蛋白,并从科里派遣一位年轻医生定期到场,指导监测,同时对结果异常人群进行治疗。这一项目覆盖了社区100%人口,坚持了8年,Mani教授应用利血平、双氢克尿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低价药,将96%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52%的糖尿病病人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下,另外25%的糖尿病病人的糖基化蛋白水平降低了10%。8年后,在试验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的人口比例为11/1000人,而临近的未监测治疗区域(25000人口)则为28/1000,两者间有显著差异;试验区肾衰的人数为0,在临近的未监测治疗区域肾衰的病人比例为0.87/1000人。按此比例推算,整个印度的肾脏衰竭病人数达96万,这一人群若不接受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手术,均会于1年内死亡。这一可怕的数字是可以通过预防、早期诊断及干预而大大减少的。Mani教授花在每一位居民上的平均费用是一年46美分(4元人民币)。Mani医生因为这一卓越的工作,荣获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颁发的大奖。他正动员政府,把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印度。

中国的经济条件与印度相似,全民医疗保健状况也差不多,广大城市社区及农村无体检及预防措施,绝大多数人群在无不良感觉的情况下不去检查身体,更谈不上早期治疗,贻误病情。而进入了慢性病的症状期的病人,涌入中心医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及社会资源。我们国家应借鉴印度的经验,制定政策,健全体制,推动慢性病的筛查、预防及早期治疗,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策,和立国之大计。

社区居家医疗发展模式探讨 篇7

1 发展居家医疗的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重点。通过全科医学服务建立居家医疗服务, 有利于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 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 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不仅可为基层培养大批合格全科医生,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同时也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居家医疗服务以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 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 既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又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现实意义。

2 国外居家医疗发展模式简介

在欧美, 居家医疗服务是国家事务, 但其组织实施分散, 且各类服务的政策和管理各不相同。对于居家医疗服务分配, 各国推出了整套的资格标准, 以及形式多样的个人需求评估程序, 同时考虑财政状况和非正式护理的可行性。有些国家采取以居家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政策。另一些国家, 居家医疗服务则引入了竞争机制, 并通过政府管理、立法等方式进行监管。

居家医疗服务资金筹集方式各国有所相同。通常, 资金筹集包括全民税收、地方预算、社会保险和私人支付等。多数情况下, 资金筹集方式按照服务类型进行分配。芬兰、法国等对一些服务项目采用共同支付方式[1,2]。资金筹集也可通过预算分配, 这些预算或每天固定份额, 或对每个服务包进行支付。支付现金或代金券购买护理服务, 也是居家医疗服务集资的重要部分, 这种集资方式给予了顾客更多灵活性, 提高了效率, 增加了私营服务部门之间的竞争, 但存在缺乏管理, 价格覆盖面窄, 难以制定预算等问题。

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机构包括某一领域提供综合服务的垄断机构, 提供特殊居家医疗服务的机构, 竞争性的商业和非商业私营服务部门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等。居家医疗服务与其他服务的整合是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居家医疗服务的接受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及薪水等有关。居住状态或是否有配偶对居家医疗服务的接受有重要意义。各国政策鼓励提供专业救助性护理服务的非正式护理人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可通过混合的正式和非正式护理服务满足, 在某种程度上非正式护理服务可作为正式居家医疗服务的替代形式。大部分老年人偏向于接受正式的居家医疗服务, 而非正式护理人员更乐于被接受以提供家庭援助。对非正式护理人员的财政补偿各国不同[3], 包括收费性护理服务项目获得收入和通过适度津贴获得收入。

3 我国居家医疗服务现状

3.1 居家医疗服务相关制度

2011年7月7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4]。全科医生培养将采用“5+3”模式, 即先接受五年的临床医学 (含中医学) 本科教育, 再接受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 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 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为解决当前对居家医疗服务的急切需求, 《指导意见》指出将通过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相关保障措施, 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等。

3.2 国内居家医疗的发展

目前, 国内居家医疗服务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2006年, 河北衡水市路北街道启动居家养老医疗卫生进家庭活动, 由医疗服务员上门服务, 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建立老年疾病预防、老年医疗和老年康复网络, 为住户建立家庭医疗档案。2010年7月, 北京海淀区率先推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并逐步构建服务体系[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涉及健康管理、急救助救、看医住院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2010年10月, 北京市朝阳区正式成立东部医疗联盟并启动信息化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工程[6]。该服务工程搭建了区域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 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群体提供了集慢病管理、医疗救治、康复保健等一体化的连续性服务, 解决了“空巢”老人实时监护的难题, 极大提高了社区医生的工作效率。

除了居家养老医疗服务, 居家医疗服务的对象还包括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 特别是慢性病人和残疾人尤为重要。但此类居家医疗服务在国内却鲜有开展。有研究表明[7], 居家医疗服务可强化高血压患者依从性, 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另有研究发现[8], 居家医疗服务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有积极作用, 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改善这些患者的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国内居家医疗发展模式探讨

4.1 智能与网络化居家医疗服务

居家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居家医疗系统, 利用具有标识传感功能的数字医疗设备, 在信息感知层获取用户身体状况数据, 通过网络传输层传输到应用服务层, 实现智能的疾病诊断、卫生保健方案制订和意外检测等功能, 再调动协调社会后勤资源, 自动给用户提供送医上门的医疗服务。该系统为独居老年人提供了综合的、智能的以及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使用户能够继续健康地在家生活, 减少了去医院的花费。

构建具有医疗监测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 医疗场所由医疗中心转移到家庭, 使普通大众享受贴身、专业和舒适的居家医疗服务。其原理是利用Zig 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以家庭网络的医疗监测系统, 实现人体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连续、实时、动态检测, 研究智能家居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 与智能家居的安防报警、智能监控、家居控制相结合, 为用户提供独立、健康、安全、方便、持续的人性化健康保健服务。

4.2 社区卫生服务与居家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初级卫生保障, 是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新形势下, 社区卫生服务应定位为以健康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 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卫生综合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被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 同“低水平、广覆盖”的医保制度相匹配, 拥有广阔而稳定的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广泛性表现为服务对象广泛;综合性, 即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相结合, 院外服务与院内服务相结合, 卫生部门与家庭社区服务相结合;公益性, 即不以营利为目的, 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特点使其服务于居家医疗具有诸多优势: (1) 规模不大, 运作灵活; (2) 采用适宜技术, 成本较低, 收费合理; (3) 立足社区, 与社区居民感情融洽; (4) 服务流程简便。在发展中国家, 经济水平低, 卫生资源有限,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展居家医疗, 推行简便技术, 可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Timonen V, Doyle M.From the Workhouse to the Home AMD Evolution of Care Policy for Older People in Ireland[J].Int J Sociol Soc Policy, 2008, 28:76.

[2]Larsson K.Care needs and home-help services for older people in Sweden AND Does improved functioning account for the reduction in public care[J].Ageing and Society, 2006, 26:413.

[3]Wielink G, Huijsman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s towards care and care preferences of elderly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he Netherlands[J].Can J Aging, 1999, 18:4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第23号, 2011-07-01.

[5]王海燕.北京海淀区率先推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N].北京日报, 2010-10-22.

[6]左颖.朝阳成立东部医疗联盟启动信息化养老医疗服务工程[N].北京晚报, 2010-10-16.

[7]郑翠红, 曾丽华, 李华萍, 等.城镇高血压患者程序式居家护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0) :906.

社区医疗站 篇8

第一, 该市医保中心在实施居民医保制度时, 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同运作, 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绿春花综合门诊部的收费标准是收费类别中最低的第三类标准, 在被确定为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后, 其人均住院费还不到大医院的一半。

第二, 绿春花综合门诊部与市人民医院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针对所在地区学校较为集中, 居民中相当一部分人为学生儿童的实际情况, 市人民医院派出儿科专家长期在绿春花综合门诊部坐诊、查房, 其优质的医疗技术、便捷的诊治方式赢得了社会的信赖, 吸引了患儿及家长。此外, 双方还建立了检查资源共享的挂钩协作关系。病人住院时无需办手续, 由专家开单即可直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化验。这不仅吸引了市区的参保儿童, 郊区的儿童也慕名而来, 致使病床供不应求, 在增加病房后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糖尿病防治的社区医疗模式初探 篇9

1 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有1.9亿, 预测到2025年将增加到3.24亿, 以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占多数。我国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 患病率为1%~2%, 并以每年75万人口的速度递增。糖尿病患病数的急剧增加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在美国仅糖尿病有关的卫生保健费用高达1320亿美元, 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据有关机构估计, 我国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也高达1700亿人民币[1]。因此, 有效控制糖尿病进展、降低患病率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大事。

2 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现状及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正规教育的机会较少, 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对基础知识、正确的饮食知识、药物副作用知识、监测知识等存在不少误区。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及药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尽管部分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食物的选择和禁忌、各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点、饮食的一般常识已有了足够重视, 但对于更深层次的营养内容, 如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摄入量的计算与具体安排、具体食谱的制定等方面的认识依然欠缺。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模糊甚至错误, 大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只需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即可,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 因此缺乏接受运动教育的意识和积极性[2,3]。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条件定时监测血糖, 部分患者认为监测尿糖可以替代监测血糖。虽然尿糖是糖尿病监测指标之一, 它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 但尿糖不能完全代替血糖,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或有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更不能仅把尿糖作为监测指标。随着医疗条件和诊断技术不断改进, 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在确定诊断的基础上, 患者的治疗状况成为降低糖尿病危害的关键所在[4]。有调查显示, 糖尿病患者治疗行为存在一些误区, 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遵医行为, 表现为不能贯彻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 或其治疗行为不符合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的综合治疗方案要求。患者不遵医嘱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因素、就医不方便、未得到系统的指导教育、治疗过程长难以坚持、性格变异、家庭支持系统差等, 严重影响了糖尿病的有效控制[5]。

3 社区医疗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实施要点

社区医疗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 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 正在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就是能够保证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得到有效和价格低廉的治疗, 医务人员能够“下站点、进家门”, 提供比较优质的全科团队服务, 与居民贴近, 有效服务时间相对大医院来讲明显延长, 因此是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的首选医疗点。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 分布范围广泛, 必须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网络 (社区门诊或卫生所、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才能做到全面兼顾[6]。而要实现三级预防, 必须立足于基层, 以社区为基础, 采用政府支持、社会动员及个人参与的控制干预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专业的糖尿病防治人员

糖尿病是一个涉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需要多学科协作和综合防治,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管理, 即团队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括内分泌医生、糖尿病专职护士及专职营养师, 其外围成员包括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药剂师、眼科医生等, 由上述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及治疗。在一些发达国家, 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主要由专科护士来负责实施, 专科护士有自己的组织和杂志, 并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交流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的经验以及有关研究。医生要为患者提供治疗性教育, 承担教育计划实施的责任, 并参与到糖尿病教育的全过程中, 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疗, 传授特殊专业技能, 使患者为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而关心自己的健康, 积极配合以完成治疗。护士更多地为患者提供如有关营养、体重、锻炼及给药方法等糖尿病教育知识, 以及如何记录检测结果等[7,8]。目前, 我国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由医生承担, 防治工作的效果、广度和深度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糖尿病教育的人员应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社区内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等, 其中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指导糖尿病的治疗, 进行疑难问题咨询, 组织糖尿病教育活动;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指导患者的自身保健、护理, 正确的血糖、尿糖监测和记录, 口服药物的服法和注意事项, 胰岛素的注射和调整, 低血糖的识别和预防及处理等;营养师负责指导患者饮食治疗, 如饮食的量和分配, 食物的合理结构, 如何加餐,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疗法等;与糖尿病专科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 如心理、眼科、心血管、神经、肾脏专科、普外科和骨科医务人员则负责与本科有关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测和处理;社区医务人员负责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测和教育随访, 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和转诊;社会工作者将糖尿病患者组织起来, 组成糖尿病患者自己的组织, 实施自我保健和教育, 协调患者与医务人员关系[9,10]。

3.2糖尿病教育内容

糖尿病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2]: (1) 糖尿病基础知识, 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典型症状、病程进展等相关内容。通过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以积极配合防治。 (2) 饮食治疗, 包括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食量计算。 (3) 运动治疗, 包括运动的意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 (4) 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副作用。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副作用, 注射器的使用、保管等。 (5) 自我管理, 包括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体重、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及意义, 定期体格检查的目的等。 (6) 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包括血糖过高、过低的防治;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 (7) 生活常识, 包括旅游须知、吸烟、饮酒、赴宴、口腔卫生等。 (8) 心理卫生指导。

3.3糖尿病教育对象

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对象。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属高危人群, 他们同样需要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作为终身存在的疾病, 糖尿病的综合疗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需要家人的理解、鼓励与帮助, 患者及其家人能否掌握较多的知识, 能否坚持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及自我监测至关重要[13]。国际糖尿病联盟在每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提出的宣传主题是“糖尿病教育”[6], 教育对象不但包括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 还包括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以及营养师的教育。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 他们是否具有全面、正确的糖尿病知识, 直接影响到患者知识的获得。

3.4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途径

社区医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10

关键词:社区医疗,管理系统,门诊,郑飞小区

0 引言

本文所叙述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是专门为郑飞小区社区医院开发的一款医疗管理系统,有很强的针对性。郑飞小区社区医院的现状是:医院只有缴费系统,其他医疗过程均由手工完成,较为落后。而现在国内普通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虽然具有基本的就医、治疗等功能,但不能满足本小区的一些特殊需求,本文所开发的郑飞小区社区医疗系统根据小区医院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基本上可以实现医疗过程的全网络化,以方便患者就医等。

1 系统需求分析

经过近3个月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郑飞小区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就诊患者信息记录、归纳方面不够完整和全面,信息处理能力比较欠缺。

(2)门诊挂号、划价和收费整个流程不够规范和透明,既容易出现药费或治疗费用的误差和漏算,还可能存在一些监管死角,隐藏某些经济漏洞。

(3)医护人员调配和安排不够科学,不能够根据实际患者的需求情况动态调整医护人员的调配,可能存在患者扎堆或者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

开发一套友好、便捷的操作界面,能够使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对主治医生、医护人员、患者提供相关的管理服务。比如主治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历次治疗情况和各种化验、检验结果进行查询和分析,给出一套治疗方案,并随时检测患者的治疗进展。医护人员可以从该系统中获取主治医生的治疗信息,以此为依据协助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也能够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财务、缴费情况进行监控,防止出现偏差。而患者使用该系统可以查看到主治医生给的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包括历次的治疗情况。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

本文对系统功能和数据库都进行了仔细地考虑,通过调研,本系统分为基本信息、系统管理、门诊业务、药片管理、统计查询、在线交流平台等6个功能模块。通过具体分析,确立系统的总体框架,该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基本信息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是:(1)就诊人员可以查询基本信息。通过帐号登录系统,查询本账号的家庭健康的基本情况,在本院的就诊情况查询,以往的体检报告还有家族病史等。其中,有普通就诊人员的基本情况,也有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本单位职工可以享受挂号免费,就诊优惠及工资卡代扣的功能(工资卡代扣功能由于能力有限未实现)。例如:当病人要查询自己信息,如果不输入账号而直接查询,系统会提示“请选择查询条件!!”如果查询条件的文本框为空,则系统会提示“文本框不能为空!!”只有输入的信息确实存在于数据库中,才能显示所查询的信息。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查询的语句为:sql="select*from tb_users where user Id=?"和sql="select*from tb_users where user⁃Name like'%"+tf_value.get Text().trim()+"%'"。如果是医护人员进入账号查询信息,不仅能够实现对账号信息的查询,还能实现对本号病人的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从而确保信息的变更性,以便做到及时更新。(2)药品和收费项目:医药价格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使得居民能做到有选择性地使用针对病症的医药。医护人员查看药品和收费项目的具体信息。(3)特殊服务模块,针对医护人员,本社区内孕产妇的日常围产保健,60岁以上的老人纳入健康保健体系、分片管理,一些特殊病人(如传染病人和慢性病人)信息集中管理,住院部的病房先进行逻辑分配,方便病人入住,并且记录该病床病人的信息。(4)检查单查询:可以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方便查询当天的检查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

门诊收费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划价收费——普通管理员权限。电子收费,可以识别出账号种类,提供同步的诊疗优惠。(2)预约——就诊人员权限。可以通过就诊人员预先填写一张表格,声明需要预约的医生及就诊时间,提交表单。

药品管理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药品入库。按照项目将购入药品入库。(2)药品库存查询。可以按照药品名称查询出药品的库存,售价等信息。

统计查询模块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普通收费统计。通过时间的范围来统计收入量。(2)待购药品查询。当某种药品库存量低于一定数量时,显示在列表中,可以方便采购人员采购。

系统分析模块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是:(1)用户管理(管理员权限使用)。(2)修改个人密码(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恶意破坏及更改。(3)权限管理。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给某个角色添加相应的权限功能。

在线交流模块实现的是留言板的功能,即实现了医患之间的交流。

2.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也是设计数据库的结构还有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在本系统中可以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系统的最终效果与数据库的设计紧密结合。合理地设计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并且保证数据的统一性。一套完善的系统是离不开数据库的设计的。在制作系统之前,根据项目的成本还有整个系统的信息去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然后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功能来设计数据库。

3 结语

通过对本系统的开发,笔者对网络架构的应用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与实际应用结合到一起,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系统的设计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目标的软件效果,但是由于个人时间和能力有限,对本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些不完整之处,还需在实践当中慢慢完善和修改。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在交互设计方面体现了很好的人机交互性。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完善系统在本次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实现社区医疗系统的智能化。

通过努力与学习,本设计基本实现了系统大部分的功能,但是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功能不够强大,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实现,且个别功能的实现不够完美,这都给系统造成了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功能都已经实现。系统的以下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本系统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特别是账号与工资卡的连接。(2)预约功能不是很智能,要靠人工查询去安排。(3)管理员应该可以通过选择来为每一个登录用户规定相应的权限,也就是定义每一个系统角色。而且系统应该有完善的备份功能来为数据提供安全保障。(4)由于本设计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无法做到医务人员出诊定位的功能。(5)在线诊断和短信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在线交流功能不够系统,特殊服务功能可以规划得更详细。

参考文献

[1]白净.智能化社区医疗工程[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社区医疗服务,就在您的身边 篇11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金鱼池小区的李德校老人今年82岁了,长期患有心脑血管老年病,2010年之前,一直在宣武和友谊医院就诊,他告诉《经济》记者,“我是从2010年年初开始选择在小区附近的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以前对社区医疗都不了解,后来听左邻右舍经常提起,说咱们这边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态度都特别好,就过来看看。”老人没想到这里的社区医疗服务,不但满足了病人经常体检看病的需求,而且方便快捷、热情周到、医术精湛。2月初,《经济》记者就和李德校老人一同走进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亲身体会到了社区医疗给附近居民带来的便利。

步行10分钟 实现家门口看病

李德校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是很多老人都患有心脑血管之类的慢性老年病,这种病发病率很高,平时看似不严重,但要经常体检和吃药。过去,他一直去宣武和友谊医院,路上来回要一个多小时,加上看病和等待的时间,每次去体检或看病都要一上午,家人又不放心,子女还要陪着,既耽误工作又影响生活。现在好了,附近有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每次走路只需10分钟,也不需要家人陪同,自己走过去就行,方便又安全,家人也放心,关键是这种常规检查和社区服务中心做得很好、很到位,经济又快捷,深受附近居民的认可和赞同。

说话间就到了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候大厅已经坐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除了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有子女陪同以外,其余的患者都是自行前来就诊。老人一进门就和很多人打招呼,看来他们已经很熟了。取号、就诊、咨询、取药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轻松和谐。在这里,看不到医患关系的紧张,看不到就诊患者的埋怨苦闷,有的只是医疗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热情沟通和嘘寒问暖。

趁着李大爷看病的间隙,记者和前来就医的患者攀谈起来。

今年57岁的何女士说,她家祖孙三代都在这儿看病,这里的就医环境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也好,大夫服务热情,对人和气,在这里还可以体会到北京精神,他们附近的居民都愿意来这儿,根本就不次于大医院。“其实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医德和治疗技术最重要,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够建立病床方便患者住院那就更好了。”

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为崇文区综合性一级医院“崇文区前门医院”,2007年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着前门和天坛两个街道6万多人口的基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金鱼池社区站、天坛东里社区站、天坛南里社区站、前门社区站,为居民提供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做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5年多来,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热情赞誉和认可。

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吴礼九向记者介绍,为了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全覆盖,使全区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到2015年底,东城区将完成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保证辖区居民出行15分钟之内就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真正实现“家门口”看病。

开展特色服务 建立健康管理社区

记者走进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的中医科,立刻被满墙的锦旗所吸引,“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恪守医德,忠于职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等等。中医科主任陈海明介绍说:“目前从主治到副主任医师共有9人,包括理疗和临床等等,老中青三代组合,以四五十岁居多,临床经验丰富。区里经常会对我们进行继续再教育的培训,同时中心内部也自创了一个培训,叫‘楼道小课堂’,专门针对中医科的业务展开培训。”

据悉,开展这种特色服务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特点和优势,他们可以根据附近患者的需求和周边环境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特色服务。像中医科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丰富就诊患者健康医疗知识而设立的,中医科还开设了每周一次的健康教育小课堂。课堂面向所有中医科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地点就在楼道里。每周由一名医护人员担任讲师,时间15分钟左右,讲解各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同仁们相互交流临床治疗中的经验体会,使这些经验能够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病痛。小课堂对就诊患者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健康教育讲座。为使就诊患者能从健康教育中获益,讲师们深入浅出,使用通熟易懂的语言,介绍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让患者们更加了解自身疾病及预防保健常识。

由于就诊患者人数众多,医护人员工作忙碌,离不开各自岗位,所以小课堂就直接设在了三楼的楼道里,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参加。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其为:楼道小课堂。由于大夫们讲的都是门诊中的真人真事,无形中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让大家听得真实管用,激发了患者的求知欲望,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深受居民的喜爱和欢迎。

据记者走访了解,目前,中医治疗服务受到患者的极度认可和欢迎。“中医治疗之所以能在社区中心这个大背景下成为特色的原因是‘大胆创新’。早期中医治疗是通过望闻问切,发展至今开展的项目有骨科按摩、针灸、刺血、走罐、中医康复等,这些尤其对残疾人的帮助更大,同时也符合现在社区居民的多种健康和保健需求。”中医科主任陈海明介绍说,“一方面是现在国家对医疗扶植政策好,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每个人都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力开展特色治疗为社区病人服务;另一方面是东城区政府及社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的大力支持,宣传工作的稳步推进。”

现在这些社区服务中心都在全面实施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管理工作,打造以提高居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为内容,以中医药机构合作为途径,以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为基础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全覆盖。

建立居民健康服务系统是社区医疗的又一突出特色,服务中心为附近的小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预警服务和健康指导、膳食搭配等服务,从而实现了很好的健康管理效果。

加强监督管理

做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医疗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名叫王和宣的患者告诉记者,她是退休公务员,第一次到该中心求医问药,虽然用了“先锋”等人们印象中价格不菲的消炎药,但一次输液的费用也没超过50元,她说自己过去无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治疗,一次感冒没几百元治不好。“社区医疗的确好,不仅药价降下来了,而且特别方便”,王和宣说。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社区医疗受到群众青睐的程度超出我们的想像,仅春节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总量就达2000多人次。在谈到监督考核时,陈海明笑着说:“我们从来不担心考核会不合格,因为我们每个团队每个人都是在用心对待我们的每一个患者。”据了解,每年东城区社管中心会有两次绩效考核,主要从工作量、疗效及慢病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此外,中心内部每季度有患者民意测验,发放问卷给患者进行测评。

“现在国家给医护人员解决了待遇问题,还有与公务员一样的绩效考核奖金,年底服务中心还给补助,这样的待遇谁还不安心工作?”陈海明笑着说,“我们对待每一个患者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为他们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便宜的药能治好的病我们绝不开高价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找专家、医院选环境、药品选对价、服务需优质、收费要低廉。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是看好医生难、看大医院贵,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北京市来看,自2010年政府正式对外公布《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各区县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主动创新、因地制宜,开辟了一例又一例的社区医疗新模式。“新医改”真真切切给居民带来了优质的服务和贴心关怀。“我们将会一直坚持政府主导、预防为先、健康为重、服务民生的理念,切实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努力为每一个患者创造更优越的就诊环境,全力保障居民健康。”吴礼九最后强调。

社区医疗站 篇12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4)》指出,目前我国普遍呈现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存在大量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城市家庭及近半数农村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逐步简化、规模逐渐缩小。民政部2015年6月印发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共计21 242万人,占总人数的15.5%。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养老问题日益显著,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日渐式微,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逐步提高。

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发展居家养老医疗护理体系可以避免医疗资源、人力资源过剩或不足,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1杭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数据来源

对杭州市各街道社区450位常住老年人及50位社区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从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4方面分析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发现康复医疗、常见疾病预防、定期体检义诊、提供常用药品、上门医疗服务、陪伴就医配药、医疗保健知识普及、紧急情况救助、日常按摩保健等为主要医疗服务需求。通过与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数据分析处理(见表1)

本次调研侧重于居住地较为分散的各生活小区老年人,主要考虑地域因素,不考虑其他人员结构因素,因此各因素所占比重不一。为便于理解,用医疗护理服务项目选择数占所有选择数比重表示,其中代码占比(%)表示选择各代码对应医疗护理项目占选择所有医疗护理项目总数的比重;均值表示所有调研对象选择该代码数占总代码数的比重;(+)(-)(=)分别表示该比重高出、低于、等于均值。

表1说明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一,从均值来看对康复医疗(16%)、定期体检义诊(14%)需求较高,对日常按摩保健(5%)、医疗保健知识普及(9%)需求较低。不同影响因素下,研究对象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如60~70岁年龄段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22%)、医疗保健知识普及(20%)需求明显高于均值,且比重较高。

1.3服务满意度调查及问题反馈

本次满意度评价主要是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服务的反馈,结果如下:很满意20%、满意52%、一般16%、不满意9%、很不满意3%。存在的主要问题:(1)医护人员对用药和膳食等相关问题的回答模棱两可,不明确;(2)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形式单一,医护人员不熟悉护理对象身体情况;(3)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电话预约和电话回访程序繁琐;(4)护理时间较短,不能详细解释病情;(5)缺少对护理对象的精神慰藉和心理指导;(6)语言交流障碍(杭州方言和普通话)。

另外,50位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部分护理对象对基层医护人员有偏见,只认可综合性医院,认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较差;(2)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认识不全面,认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会额外收费,对医护人员有排斥心理;(3)不能明确回答相关问题,如养生、保健、膳食以及综合临床反应;(4)与部分独居、空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联系、交流存在一定障碍。

2居家养老医疗护理体系建设模式的选择依据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而杭州市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偏高,并将出现高龄化发展趋势[1]。目前,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相应卫生服务站,人员配备按片区划分,人均服务100~400人。调研发现,72%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表示满意,但仍有12%的老年人表示不满意。因此,在确定医疗护理项目时不仅要从服务供给层面思考为老年人提供什么样的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而且要关注老年人自身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的合理需求。

表1数据显示,研究对象对不同医疗护理项目的需求差异明显,不同人员结构的老年人对医疗护理项目的需求差异也较明显。因此,我们在安排医护人员时应考虑人员结构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影响,合理配备相关人员,如该社区老年人对康复医疗需求较高,配备人员时则适当向这一需求倾斜;组建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小团队,改变传统单一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人员结构和需求灵活调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团队共享服务对象疾病信息,建立病历档案动态信息库,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做到针对性强、侧重点清晰;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使其熟悉养生、膳食、心理健康等相关专业知识。

根据老年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反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社区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拥有过硬的医疗护理技术,树立良好形象,消除老年人偏见;(2)根据老年人护理需求适当增加医疗护理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如开展精神慰藉和心理指导、加强沟通交流、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等;(3)简化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手续,增强服务的灵活性;(4)根据护理对象情况适当延长护理时间,增加服务内容,掌握服务对象健康情况,避免护理过程形式化;(5)医护人员要适当学习地方语言,提升语言交流能力;(6)加强宣传,提高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的认识;(7)建立动态人员流动情况表,方便及时联系医疗护理服务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发展趋势

我国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速较快。从民政部统计公报可以看出,老年人口基数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见图1)[2]。受传统养老理念影响,老年人十分重视家庭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家庭必然成为我国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居家养老自然成为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我国家庭日趋核心化、小型化,“4-2-1”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比重上升。有研究表明,对于多数老年人而言,寻求社会养老服务支持是家庭养老条件或资源不足时的一种替代选择[3]。因此,仅依靠家人照顾的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依托街道、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退休模式”、德国“邻里之家”、日本“老龄看护福祉体系”)[4,5],对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6,7]。居家养老医疗护理作为一种有效且易被广大老年人接受的长期照护模式,符合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及社会发展现状。通过本次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需求包括医疗护理形式多样化、内容更丰富、综合专业技能更全面、服务方式人性化,适当引入精神慰藉、心理指导、健康养生、日常保健、合理膳食等。因此,要根据老年人人员结构特征以及相关医疗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结语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严峻挑战,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杭州市社区常住老年人及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调研发现,不同特征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不同,除基本服务项目外,老年人精神层面、养生保健等需求有所提高。在居家养老医疗护理过程中社区老年人和医护人员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医疗护理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等途径,逐渐完善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倪荣,杨佳琦,朱晨曦.杭州市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9):27-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cle/zwgk/mzyw/201506/20150600832371.shtml.

[3]田北海,王彩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观察,2014(4):2-17.

[4]马春波.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张卫彬,王姝文.日本老龄人口看护福祉体系的建构及对中国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15(3):71-82.

[6]曲绍旭.福利效能视域下社区养老服务主体之功能优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104-109.

上一篇:药物经济学评价下一篇:对农机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