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2024-07-10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共11篇)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篇1

医院医疗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为有效准确、依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定义:本预案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活动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二、组织机构

(一)医疗纠纷处理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加强对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和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制度和预防、处理预案。对发生的医疗纠纷按照法律法规和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领导组办公室(医务科)

主 任: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的处理和日常管理;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向患者提供医疗争议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等咨询服务;及时调解

医疗纠纷;负责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协调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督促医患双方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求的各种材料;总结医疗纠纷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医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事故防范意识,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保卫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保卫医疗纠纷现场及有关证据;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事态难以控制应及时报警,坚决制止各种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等医闹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及其家属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后勤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五)新闻发布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摄像、录音取证,和新闻媒体沟通,对外发布信息。

三、医疗纠纷风险分级

根据患方的人数、情绪、态度、行为以及医疗不良结果的程度,将医疗纠纷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患方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患者

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拒绝在危重病人通知单、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材料上签字;患者及其家属向科室讨要说法等,经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形。

二级风险:患方来院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医院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患方对医院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等情形。

三级风险:患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医院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疗正常工作的;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的;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医疗场所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的;患方在医疗机构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财物损坏等情形。

四、报告

1、发生一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当立即到位,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解释处理,同时向医务科或院值班报告,必要时医务科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纠纷。

2、发生二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接到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并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必要时通知保卫科报警。非上班时间和节假日发生医疗纠纷,院值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尽快到位,需医务科协调处理的,应通知医务科人员及时到位。

3、发生三级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应同时向院领导报告,同时,通知保卫科报警(情况紧急时,医务人员或医务科工作人员直接报

警),掌握基本情况后,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4、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和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务科应当向院领导报告,并在12小时内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五、处置

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下列应急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一)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处置要求及时赶赴现场。

(二)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接待患方人员,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

(三)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

(四)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按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馆。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死因有异议的,建议患方按规定申请尸检。

(五)保卫科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

二、三级风险医疗纠纷负责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

(六)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由医务科汇同保卫科负责向民警介绍纠纷基本情况,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

法处理医疗纠纷。公安机构依法强制移尸的,保卫、后勤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强制移尸。

(七)发现新闻媒体介入纠纷的,由新闻发布组(院办公室)统一负责接待,介绍情况,并与医务科工作人员共同审核新闻稿。

(八)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方的咨询和投诉,耐心听取患方陈述,虚心征求患方意见,认真做好笔录和解释说明工作。

一级风险纠纷原则上由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沟通协调,必要时医务科人员出面沟通协调。

二级风险纠纷以医务科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处理,其他科室及职能部门配合,必要时分管院长出面接待,请县卫计局医政股工作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

三级风险纠纷分管院长应当及时赶赴现场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处理,其他副院长及相关科室、职能部门配合,必要时院长出面接待,县卫计局分管副局长及医政股到现场协助处理。

(九)医务人员及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人员应当告知患方有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复印复制有关病历资料、申请尸体解剖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权利;应当告知患方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义务,禁止停尸闹丧、打砸医疗机构和伤害医务人员等违法行为。

(十)患方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异议,医务科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应当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反映医疗经过,并提供书面情况说明,重大疑难的医疗纠纷应当组织院内或院外专家会诊。

(十一)医务科应及时将专家会诊意见和处理意见向患方通报和

解释,答复患方的咨询和疑问。患方仍有异议的,应当告知患方有关医疗纠纷处置的办法和程序,引导患方依法解决纠纷。

(十二)患方依法提出要求复印复制病历资料、对相关药物注射物品等实物进行检验、申请尸体解剖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依据规定予以配合和支持。

(十三)医疗纠纷发生后,按照“调解优先,合法、自愿”原则,由医患双方进行协商。对索赔金额未超过二万元的,可由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协商解决,患者及其家属来院人数在5人以上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名。索赔金额超过二万元的,劝导患者及其家属向县医调委申请调解;经劝导,患方不愿协商解决或调节不成功的,建议患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责任追究

根据客观事实及处理结果,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师定期考核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我院《医疗纠纷奖惩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罚。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篇2

1 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和医疗应急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医疗应急预案的建立, 能使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备无患, 同时构建积极的主动医疗平台, 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 并且通过反复对应急预案的学习、修改, 使得医务人员在相关专业理论、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上报制度的有关内容及医院的规章制度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2 保证医疗环境安全, 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医疗质量, 保证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1.3 应急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能加强医院各部门密切协同, 能大大加强院内各部门配合, 充分锻炼各级部门的业务能力, 积累更加丰富的临床经验, 充分有效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 使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中的管理措施及原则

2.1 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科室, 加强应急的组织领导与指挥管理 医院应以急诊科为骨干, 组建应急专业委员会和专家技术指导组, 制订包括人员调配、物资供应、联络转运等一整套应急预案及应急规章制度, 做到统一指挥, 层层负责, 行动迅速, 救治高效。

2.2 采用医疗风险回避分隔方案, 首先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 将不同程度的医疗风险划分单位进行分隔, 将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化解到局限范围, 从而达到及时的应急处理。

2.3 加强医疗应急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医院应经常做好科室人员有关应对应急事件的思想动员工作, 加强科室的应急能力, 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心理素质的同时, 还应加强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医院应不断提高和加强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基本建设[2]。

2.4 制订应急预案, 规范主要内容 制订科学、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风险应急预案, 使医务人员全面掌握常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 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 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防护具有重要意义[3]。在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时候, 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制定出更多的处置方案, 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选择最佳或者较为优化的方案, 类必要条件组合法是产出方案和选择方案的有效方法之一。

2.5 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 完善工作职责 成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定期、不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实施医疗应急预案演练。在各环节和过程中, 能够深入了解医务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情况、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防范现存和潜在的风险, 为持续改进医疗风险预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定期召开安全风险分析会, 及时沟通医疗过程中的信息, 发现风险隐患, 及时评估及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6 改善服务态度, 落实环节管理 通过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医疗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 重视对医疗各个环节不安全事件的管理, 能最大程度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减少医院经济损失及不必要的纠纷造成的损失, 不断提高医疗内在质量。

总而言之, 应急预案及应急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在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中力求做到实用有效, 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要求我们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明智清醒, 在各种优秀的应急方案中分析比较, 选择最为恰当和经济的应急方案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程红群, 陈国良, 蔡忠军, 等.医疗风险管理初探.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0 (1) :94-95.

[2]王一镗.加强创伤的初期急救.中华创伤杂志, 1992, 8 (3) :129-130.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篇3

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8月31日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现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就条例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技术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医疗活动产生的医患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探索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积极化解医患矛盾,既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为破解医疗纠纷难题,市政府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政府规章,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的医疗纠纷解决工作机制,建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1年2月底,全市共调处终结医疗纠纷1741起,以人民调解和责任保险理赔为特色的医疗纠纷处置工作机制日渐成熟,依法调处医疗纠纷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程序还不够明确,调解机构人员缺乏、保障经费不到位;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保险理赔机构在调处医疗纠纷过程中的法律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机构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近年来,国家和省陆续制定了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对医疗损害赔偿、调解委员会组织和工作程序、医疗纠纷处置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有必要根据这些规定和新的形势需要,制定一部适应我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二、条例主要内容的说明

(一)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体系。条例总则部分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了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体系。第四条明确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预防与处置医疗纠纷中的工作职责,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置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第五条规定了患方所在单位和居住地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和组织的工作职责,即“配合做好医疗纠纷的处置工作”。第六条规定市和县(市)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从而为医疗纠纷的社会化、群众性解决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七条对公立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和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自愿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作了规定。

(二)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具体措施。条例第二章对医疗纠纷的事前预防措施和发生纠纷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作了规定。条例主要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和服务制度入手,明确了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医疗纠纷的日常预防提供了依据。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医疗安全培训教育、医患沟通等制度作了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患者享有对自己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医疗机构应当如实提供有关病历资料,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情况。第十六条从规范医疗服务收费的角度,对医疗机构公开医疗收费、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以及不得违反规定实施不必要检查等作了规定。为了促进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规范化,提高医疗纠纷应对能力,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预案,并按照预案规定履行医疗纠纷报告职责和采取应急措施;第二十条规定了医患双方处置医疗纠纷的具体程序和措施。为了防止医疗纠纷引发社会治安管理事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于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秩序的行为,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公安机关现场处置相关违法行为的职责。

(三)关于医疗纠纷协商与调解。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根据我市开展医疗纠纷处置的实际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索赔一万元以上(不含一万元)的,已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通知保险机构参与协商处理,以利于将医疗纠纷协商从医疗机构内转移到医疗机构外的有关场所进行;第二十七条规定保险机构应当设立协商理赔部门,承担医疗纠纷的有关调查、评估、协商、赔付等具体事务,并明确了保险机构参与协商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期限等。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的功能,能够促使医疗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公平公正地解决。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保障机制、规范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程序等规定,结合我市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五条分别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组成,人民调解员的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调解申请的受理、调解程序、调解期限、调解协议的生效及其约束力等方面,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有关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四)关于法律责任。条例第四十一条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履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工作职责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对于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第四十二条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第四十三条对保险机构协商理赔工作人员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在协商、调解中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任追究的途径。第四十四条列举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几种主要违法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说明和《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请予审议。

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篇4

为有效预防和处臵重大医疗纠纷,对医疗纠纷引发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建立重大医疗纠纷各部门、各科室联合处臵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臵程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各科室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二、重大医疗纠纷的定义

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过程和结果在认识上产生意见、分歧及争议,由于医患双方其中一方的原因,造成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发生危害医院财产和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及严重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停尸闹丧,如在医院内外悬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放鞭炮、散发传单、张贴大字报,或聚众占据医院诊疗区域、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的。

2.故意损坏或窃取医院财产、设备和病历、档案等重要资料的。3.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情节严重的。

4.聚众闹事5人(含)以上。5.有其它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行为,经劝说无效的。

三、应急处臵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的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臵相关小组,负责处臵重大医疗纠纷事件。

(一)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院长

组 员:院领导、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院办、党办、防保科、总务科、门诊办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职 责:

1.及时修订并完善重大医疗纠纷处臵应急预案。2.统一协调应急处臵相关小组工作。3.统一指挥重大医疗纠纷现场处臵工作。

(二)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相关小组及职责:

1.接待处理组:由分管副院长、医教科负责。医教科做好家属方的接待、记录工作,及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必要时,分管副院长经院长同意后及时代表院方出面接待,其它副院长做好接替工作的准备。

2.调查分析组:由分管副院长、医教科负责,其它副院长协助负责。医教科组织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报院长审核后上报县卫计局。

3.后勤保障组:由分管副院长、总务科负责,党办协助负责。负责与公安、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联系,驱散无关群众;了解外围情况及时汇报;负责安排人员轮岗及后勤保障;负责各应急处臵小组间的沟通协调。

4.宣传报道组:由分管副院长、院办负责。负责对外来人员的接待、对外媒体采访、宣传等。形成新闻通讯稿,经院长审核后及时报道事件的进展情况。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体的新闻发言由医院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或经院长授权委托的分管副院长发布。

5.医疗安全保障组:由分管副院长、医教科、护理部负责,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参与配合。重大医疗纠纷发生期间,组织抢救力量对医疗纠纷涉及的患者及可能的医疗过失行为进行积极补救。除维持日常医疗工作外,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四、应急处臵预案

(一)组织纪律性原则

各相关人员一切以大局为重,严格服从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保持通讯畅通。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及不作为,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

(二)紧急处理原则

重大医疗纠纷的现场处臵工作侧重于现场秩序的控制,以迅速及时控制事态发展为核心,尽可能减少损失,避免不良影响扩散,调动处理医疗纠纷的综合力量。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依法解决医疗纠纷创造条件。配合医调会积极采取教育疏导,制止医患双方过激行为,阐明医疗纠纷处理的合法途径,引导纠纷事件向平稳解决方向发展。

(三)补救措施

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的医师和护士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立即采取弥补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必要时由医教科组织会诊或外请专家会诊协助诊治。

(四)报告形式

紧急情况下主动电话报告。护士->医师->科主任->医教科(总值班)->院领导->县卫计局。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除按上述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当事科室、医务人员须在12小时内就事件经过递交书面报告,科室同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医教科。

(五)纠纷处臵

1.当事科室或医教科负责接待,听取患方意见,告知患方有关医疗纠纷处臵的具体办法和程序,妥善答复患方的咨询和疑问,引导患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

2.患方要求协商的,医院应当告知其推举不超过5名代表参加协商。

3.医教科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原因,同时对患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就纠纷的医疗行为组织专家会诊或者讨论,并将会诊或者讨论的意见向院领导汇报。院领导、医教科与科室主任共同决定接待患者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4.医教科通知医院法律顾问到场,参与医疗纠纷的处臵。5.医教科工作人员在患者或其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对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或启封)。封存的病历、实物由医院保管。

6.患者在院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殡仪馆;死者近亲属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动员家属进行尸体解剖,并在病历中记录。

五、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预案的响应与终止

(一)响应

医院出现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处臵预案。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负责承担纠纷现场的处臵指挥、协调工作,各应急处臵小组按职责要求妥善处臵纠纷,同时报告武原派出所、县卫计局医政科、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

(二)终止

医患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篇5

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置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我院医患纠纷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院门、急诊或住院患者对我院医疗、护理、行政、后勤服务等过程产生的医患纠纷事件。

二、处置原则

1、谁主管、谁负责与部门分管相结合原则。

2、依照政策规定解决问题与宣传教育疏导相结合原则。

3、依法、快速、果断、稳妥处置原则。

三、医患纠纷预防和研判

避免发生医患纠纷,应重在预防,关键在于医院加强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医患沟通,做到关口前移。

1、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办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2、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执行医疗操作常规,防止医疗差错发生。

3、改善服务态度,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严禁冷硬顶推。

4、严格执行医疗收费价格标准,做到收费价格和清单公开。

5、切实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6、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渠道,如:医患座谈会、意见投诉箱、院长接待日。耐心化解医患矛盾,认真改进服务工作。

7、经常检查和排除医患纠纷的隐患问题。把医患纠纷问题列入每月行政安全查房内容,通过检查和整改,及时将医患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8、执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管理条例》,建立院警协作联动机制,及时与警方取得联系,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

基层科室出现医患矛盾,经过调解无效时,应立即报告院部有关领导,由院部出面做进一步化解工作,防止事态扩大或恶化。当院部出面调解无效,经研判,医患矛盾可能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或发展为群体公共事件时,应启动本预案,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责任人:陈晓东(业务副院长)。

四、组织领导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患纠纷处置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五、组织分工、责任到人

(一)接待人员顺序: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逐级接待,不推诿、不怕承担责任和风险,下级能解决的尽量不推给上一级,下一级确实无法解决的,上一级应及时介入,以防矛盾激化。

(二)组织分工:

1、院领导职责

(1)临床医疗方面医患纠纷接待、处置、统筹、指挥工作由分管院领导负责;(2)后勤、行政方面医患纠纷接待、处置、统筹、指挥工作由分管院领导负责;

2、院办公室职责

(1)及时把恶性医患纠纷向上级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汇报,以及做好社会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2)配合院领导做好医患纠纷接待、处置工作。

3、医务科职责

(1)做好日常医患纠纷患者的电话、信函、来访的投诉接待、调查、处置工作,并制作《医患纠纷投诉登记本》,建立登记制度;

(2)把患者意见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与当事科室负责人,并上报分管院领导;(3)及时把调查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反馈,妥善解决医患纠纷争议;

(4)对于提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法院提出诉讼的纠纷,医务科应认真应对,及时组织、整理材料,做好准备。

4、护理部职责

(1)对于护理方面医患纠纷事件,先由护理部负责接待、调查、处置,并建立登记制度,必要时请医务科配合;

(2)对于护士服务态度,医疗收费、后勤服务等问题应协助财务科、总务科做好接待处置工作。

5、当事科室职责:

(1)各当事科室应做好医患纠纷解释工作,尽量把医患纠纷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相应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并做好纠纷登记、汇报工作;(2)负责妥善保管好相关资料,包括病历资料、实物、现场等;

(3)协助医务科等职能科室做好医患纠纷调查工作,及时向相关职能科室提供书面说明材料,以便各职能科室对相关纠纷争议事件的调查。

6、门诊部职责

负责对门、急诊患者投诉,应当认真做好接待、登记工作。处置有困难,应及时与医务科联系,妥善解决患者投诉工作;

7、财务科职责 配合当事科室做好医疗收费问题投诉接待、处置工作。

8、医保科职责

配合当事科室做好医保收费等问题投诉接待、处置工作。

9、总务科等行政后勤职能科室职责

总务科等行政后勤职能科室负责对患者投诉有关行政后勤工作争议事件进行协调、处置工作。

10、保卫科(护院队)职责

保卫科随时协助以上科室,做好医患纠纷事件处置工作,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保护医院医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六、医患纠纷的处置

(一)医患纠纷报告程序、范围及时限

医患纠纷发生后,科室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领导报告;院领导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及时将情况报卫生行政部门。凡患者不明原因死亡且医患双方对死因有较大争议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的;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矛盾较大,影响较大的其他医患纠纷,应当立即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医患纠纷处置程序、途径和方法

发生医患纠纷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及时对患方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核实,听取其意见、要求,初步判断医疗有无过失。并视其情况作出处理:

1、对无医疗过失的,医疗机构要对患方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取得相互理解,消除意见分歧,化解矛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告知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解决程序和办法。

2、对有医疗过失的,要做好解释,本着医患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协商,争取达成共识;不能达成共识的,书面或口头告知有关法律、法规的解决途径和办法。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或医疗机构指定的地点停放。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过期不处理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申请,进行尸检,尸检后尸体应移送殡仪馆进行处理。对尸体不按规定移放和处置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将尸体移至殡仪馆,应予火化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火化。

3、对无法调解处理,双方不愿调解的,医患双方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处理,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或报告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依法处理。医患纠纷处置流程图

病人投诉→科室主任、护士长、主诊医生→自行解决 医德医风↙ ↘医疗收费、价格问题 ↓ ↓↓↓不能解决

院行风办 → 调查、院财务部门→协调处理、医务科、护理部→协商解决 取证、处理纠正错误 ↓重大医疗纠纷

纠纷处置小组→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院办公室、保卫科→协商解决 ↓不能解决 鉴定或司法

七、惩罚措施

患者及亲属在医院内发生影响正常医疗活动的寻衅、滋事、损坏医疗机构财物、抢夺病历资料,非法占据或冲击办公、诊疗场所等行为或出现其他不稳定因素情况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否则,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预案制订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篇6

矛盾纠纷应急预案

xx镇是镇雄东半县的交通枢纽,自古就有“旱码头”之称,境内拥有云、贵、川三省的游人和客商,人口流量大,人员相对集中,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突发性的民间矛盾纷争,为建立平安xx,正确处置辖区内突发性矛盾纠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正确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处置突发性矛盾纠纷纳入平安创建工作的目标管理,坚持以防为主,调防给合的方针,调动全镇各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全力处置好突发性矛盾纠纷,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管理措施

切实加强突发性矛盾纠纷应急职能,成立了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负总责的突发性矛盾纠纷应急职能领导小组,定期于每月25日召开治安工作例会、汇报和研究突发性矛盾纠纷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研究解决突发性矛盾纠纷的办法和措施。协调单位部门涉及突发性矛盾纠纷的有关事宜。通报处置突发性矛盾纠纷工作情况。

三、应急对策

在接到突发性矛盾纠纷的情报后,要立即组织力量火速奔扑纠纷发生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以理服人,做深入细致地思想疏导工作,就地排除纷争,防止突发性矛盾纠纷的激化和蔓延,确保应急真正取得实效。

四、报告请示

对现场处置不下地突发性矛盾纠纷,要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和向公安机关报告,争取加派力量前往解决。

五、纪律要求

关于医疗纠纷处置的调查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医疗纠纷,调解,处置

本文所称医疗纠纷, 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行为的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一、当前医疗纠纷的特点

近几年来, 由于“药费贵、看病难”等社会压力的影响, 医患双方这对矛盾显的越来越突出。所以,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因医疗服务不周、诊断失误等情况造成患者严重后果时, 当事人的敌对情绪就更为激烈。有聚众闹事、损坏医院财产的;有停尸闹葬、殴打医务人员的;也有越级上访、久缠不清的等等, 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甚至侵犯医务人员人身权利, 导致刑事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据余姚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粗略统计, 近三年来, 全市每年发生医疗纠纷在80件以上, 有60%以上的纠纷都是经过吵闹的。每年因医疗纠纷赔付的金额达120万元之多。据调查, 这些医疗纠纷出现“三多”特点:一是调解不成, 起诉立案的多;二是矛盾激化, 损坏医院财务, 殴打医务人员的多;三是停尸闹葬, 赔付的金额多。所以, 不但给医疗机构造成重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也给医务人员带来重大的精神压力。如有些医疗纠纷的发生, 并非是医院医生的过错。但有些当事人就是蛮不讲理, 非要医院赔偿不可, 否则就聚众闹事, 把矛盾扩大化。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为保一方平安, 也给医疗机构施加压力。结果导致“大吵大赔, 不吵不赔”的不良风气蔓延。使医疗纠纷处置, 不按法律、法规, 没有统一标准。一方面, 不该赔的钱, 因当事人吵得凶, 照常赔, 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 应该赔的钱, 却因当事人软弱老实, 而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有失社会公正、公平。

二、人民调解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置中的运用

针对上述情况, 宁波市政府于2008年3月1日发出153号令, 首创性地出台了《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及制度。从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医疗纠纷, 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 维护医疗秩序的目的出发, 对医疗纠纷处置工作进行了创新。同时建立了医疗纠纷理赔中心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 启动新的医疗纠纷评估、调解和理赔机制, 使医疗纠纷处置工作有了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有了这样的一种机制, 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可以及时得到缓解, 理赔中心可以提前介入接收医疗纠纷的处置。这样, 不仅为医疗机构解了围, 而且也为公正、公平处置医疗纠纷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据笔者调查, 余姚市医疗纠纷理赔中心, 自2008年10月1日成立至今半年来, 已接收医疗纠纷30余件, 其中已处置完毕29件, 赔偿金额计45万元。与往年同期相比, 不仅在个案理赔额度上有明显下降, 相反, 患者当事人在满意程度上却有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 余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2008年12月下旬成立三个月以来, 共受理各类医疗纠纷12件, 涉案金额达35万元。除及时调处理赔中心移交的纠纷外, 同时还调处了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医疗纠纷。如某街道有位患者叫陈××, 她在2004年10月因响应计划生育政策, 做了结扎手术后, 腹痛不止, 后经计生干部推荐去××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患有子宫肌瘤, 建议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但手术后, 仍感下腹不适, 时有绞痛。为此, 她多次找计生部门反映, 认为是结扎手术所造成的后遗症。并多次上访讨要说法, 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至2008年下半年, 由宁波市计生委出面, 对她做了计生医疗鉴定。才发现在病理提示中未见子宫肌瘤。而且造成患者下腹部不适, 经常疼痛的原因, 是由于子宫全切后双侧输卵管积水所至。因此, 患者陈××刚明白责任在医院方, 是医生误诊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于是, 向余姚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提起申请, 要求请医院赔偿一切损失。后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协商调解,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 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一次性赔偿损失 (包括后续治疗费) 共16万元。调解结束后, 医患双方握手言和, 双方都感到公平、合理。

三、实践中的难题

处置医疗纠纷, 尽管有了新的机制。对维护医疗秩序、方便群众、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仍有一些难题尚未解决。

一是现场维稳问题。医疗纠纷的第一现场是在医院。一旦重大纠纷发生后, 患方亲戚、朋友马上就会到医院来讨说法。聚众占据医疗机构诊疗及办公场所;干扰医院正常工作。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的人身自由。停尸闹丧, 在医疗场所设灵堂, 摆花圈、拉横幅, 以及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虽然宁波市已出台了《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 多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还显得不够协调。尽管医院内部有一定的预防机制。医疗纠纷理赔中心及调解委员会成员也会提前及时介入, 但在有些情况下, 仍感到力不从心。要想请求其他执法部门配合支持, 并非那么容易, 往往当公安等执法部门到来时, 闹剧后果即已经发生。

二是法律、法规的配套问题。目前所执行的医疗纠纷损害赔偿评估标准, 仍按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标准计算。而这一赔偿标准与最高人民法院所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差距很大。比如同样造成人身伤亡的赔偿, 按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最多只有10余万元, 而按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可达20万到40万元。在调处中, 不少患方当事人却认为:“去医院看病, 同样是消费行为。所以, 消费者人身受到损害或死亡, 就应当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来赔偿。为什么损害同样一条性命, 赔偿的额度差距这么大?”由于赔偿标准差距过大, 具体负责理赔和调解的工作人员, 在实际操作时, 难度也比较大。所以, 导致调解不成或提起诉讼的案件相对就会增加。

三是地方党政领导插手干预的问题。一旦重大医疗纠纷发生后, 患方当事人往往会通过多种手段, 调动多方面力量迫使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尤其是通过地方当政领导插手拍板的纠纷, 不仅使医疗机构感到为难, 而且使医疗纠纷理赔中心和调解委员会也同样感到为难。如余姚马渚中心卫生院, 发生一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案件。根据理赔中心评估确认的意见, 医院方仅负次要责任。如严格按照国务院条例规定的理赔标准计算, 最多只能赔付5万多元。但是, 由于患者家属长期停尸不葬, 并到处上访、吵闹, 迫使当地镇政府领导拍板表态, 结果赔偿额度达16万元之多。导致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无法在法律的框架内独立进行公正、公平的处置。而且这种情况也会给以后的医疗纠纷处置工作带来后遗症。

四、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为, 应当采取以下三方面对策:

(一) 必须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

对宁波市新出台的法规、政策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规范处置医疗纠纷的好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有关职能单位的干部, 更要认真学习宁波市政府的153号令及其他多项配套政策, 全面了解和认识处置医疗纠纷的新举措、新规定。统一口径, 相互配合, 并尽量做到提前介入, 控制事态扩大, 维护医疗秩序, 确保社会稳定。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教育医疗纠纷的当事人, 通过合法途径, 依法进行索赔。应坚决杜绝乱拍板、乱表态的现象发生。

(二) 建议立法部门, 通过一定法律秩序, 把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相对统一起来。

应尽量缩短两者的差距。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的理念, 以便对老百姓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和交代。

(三) 适当加大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在调处过程中独立处置赔偿额度的权限。

医疗纠纷及投诉应急预案 篇8

一.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消除隐患 2.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做好有关解释工作

3.各班对难以沟通或存在有意见的患者及家属要进行汇报、交接 4.发生医疗投诉或纠纷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向医务科报告

5.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争取科内解决,如果患者家属对解释能够接受,投诉处理至此终止。6.医务科接到投诉应当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共同协商处理,如果患者及家属能接受,投诉处理至此终止。如果不接受,要求其提供书面材料,由有关负责人调查了解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汇报分管副院长,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处理意见,若接受,处理终止。

7.对医务科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及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当事科室一周内备齐有关资料 8.医院指定专人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9.患者及家属向法院起诉后,医院指定专人和律师代表医院出庭。10.医疗主管部门根据医疗纠纷性质对科室和个人提出行政处理意见 11.凡患者及家属借故无理取闹、抢夺病历资料、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损坏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应及时报告保卫科、医务处或拔打“110”,并注意保护现场和保留证据。12.发生医疗纠纷后,科室人员不得随意给患者方出具任何书面文件、字据、答复等,应当由医院指定专人答复。

二、应急程序:

医疗管理应急预案 篇9

1、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

2、检查患者病室内的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3、告知家属24小时监护,不得离开。

4、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

5、查找患者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6、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如有可能立即抢救。

7、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

8、通知医务处或总值班,听从安排处理。

9、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二、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1、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贻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2、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其外出机会。如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批准,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单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病房。

3、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4、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5、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

6、患者的确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三、失窃的应急预案

1、维持好病房秩序,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

2、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带门,经常检查门窗。

3、介绍住院须知时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4、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5、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四、遭遇歹徒的应急预案

1、做好病房安全工作管理,夜间病房门上锁。

2、遭遇歹徒后,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患者及公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注意观察歹徒的特征。

4、设法通知保卫处,夜间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视情况拨打110。

5、歹徒逃走,注意方向,为破案提供线索。

五、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患者不允许私自用电器。

3、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六、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他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七、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以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8、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八、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告知患者停水的时间,做好停水准备。

2、做好应急准备,根据停水时间尽量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3、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总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4、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协助患者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九、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量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十、泛水的应急预案

1、立即查找泛水的原因,通知其他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泛水。

2、不能自行解决者,立即通知总务科或总值班。

3、协助维修人员共同将水扫净,保持环境清洁。

永嘉县医疗污水处置情况调查分析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要求,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的污水应按规定执行排放。永嘉县430家医疗机构中有25家医疗机构属于上述选择对象,其中公立县级二级以上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10家。

1.2方法

由县院感质控中心联合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永嘉县医疗结构污水处理情况调查表》,对25家医院污水的处置、排放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医院基本情况、病床数、是否配备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处置方式、污水处置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证、是否具有监测报告、是否获得排污许可证等等,同时对能正常运行医疗机构的污水进行采样检测。

1.3采样与检验

用已灭菌的500 ml广口玻璃瓶取消毒处置后的医院污水,在2小时内密闭送检。按《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进行检测并评价,以总余氯、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均符合为合格。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此次接受调查的全县具有2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25家,曾配置污水处理设备有15家,占60.0%;能正常运转只有9家,正常运转率36.0%;能按规范监测并具有监测报告只有3家,占12.0%;污水处理人员具有上岗证仅有1家,持证上岗率仅占4.0%;能排入市政管网有10家,占40.0%;有排污许可证3家,占12.0%。见表1。

2.2医院污水排放卫生质量检测结果

对能正常运行9家医院的污水排放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其总余氯、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均合格的样本5份,合格率为55.6%。污水总余氯不合格4份,粪大肠菌群超标2份。见表2。

3 讨论

3.1医疗污水消毒设施现状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医疗污水中含药物、消毒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细菌、寄生虫卵、病毒等各种微生物。这些细菌、寄生虫卵和病毒在常温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存活率和适应性,在污水中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如任其排放,必然会引起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甚至引起传染病暴发,故必须将这些污水进行消毒处置并按《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要求执行排放,但是永嘉县这次调查发现25家医院中的污水处理装置能正常运转只有9家,正常运转率为36.0%,远低于胡国庆等报道的70.51%[1]。曾配置污水处理设施15家中目前没有运行有6家,占40.0%。主要原因是医院领导对污水危害性认识不够,一些设备严重老化,年久失修,还有一些医院即使设施、设备功能全好,却认为污水处置费用过高,而不愿意正常运行,形同虚设。25家中还没有配置污水处置设施就有10家,占40%,主要是中心卫生院和民营医院,这些医院大多由于营业场所为租赁性质或老房子,故不愿投入资金改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这种“前门看病,后门放毒”的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和环保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对新改扩建的医疗机构,在设置阶段严格按照GB18466-2005《医疗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争取在污水处置系统和主体工程达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现有医疗机构污水处置设备不符合要求及消毒效果不达标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未安装污水处置设备或污水处置设备形同虚设的医院,应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甚至在校验期暂缓校验。

3.2加强医疗污水处置管理人员理论和实践能力

医疗污水处置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及低,一般多由不识字门卫工人或清洁工兼着做。本次调查的25家医疗机构获得污水处置上岗证的仅有1家,持证上岗率仅为4.0%,远低于李伟霞等[2]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2013年调查(92.68%)报道。调查发现,大部分处置人员对污水处置设施结构、原理、药物的浓度配比、监测、设备维护等知识均不懂,仅凭着别人的转述或者自己摸索来进行处理,这是医疗污水处置工作中的一大隐患。建议医院领导重视医疗污水处置工作,安排人员参加培训后专职做这项工作。建议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定期举办或委托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医疗污水处置知识和操作培训班,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污水处置人员的总体水平。

3.3环保部门应加强排污许可的监督力度

调查结果发现,25家医院有排污许可证的只有3家,仅占12.0%,能排入市政管网有10家,占40.0%;能按规范监测并具有监测报告只有3家,仅占12.0%,与顾水林,葛朝珍等[3]报道一致,这些排放标准不合格的污水进入环境中,将对永嘉县的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美丽永嘉的建设,还可能引起传染病暴发。环保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监测的力度,对造成危害严重应追究法律责任。

3.4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

对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院的污水排放卫生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为55.6%,低于乔玉林等[4]2011-2012年正阳县医疗污水检测报道。总余氯合格率为55.6%,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7.8%,与倪朝荣、余向华[5]温州市2009年调查基本持平,但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012年和2013年报道[4.6],各级医院领导要重视对医院污水处置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污水各环节的自我监测,保证相关产品的质量和消毒效果。通过此次调查和检测,发现永嘉县医疗污水处置存在着诸多问题。门诊医疗机构几乎没有考虑到污水处置问题,更谈不上有污水处置设施和消毒效果监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永嘉县卫生行政和环保监督部门今后应重点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在为有住院医疗机构管理基础上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以门诊为主医疗机构医疗污水消毒工作管理和技术指导。医院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要提高对污水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污水处理站的各项日常监测管理,加大自检力度,重视污水处置各个环节,加大对设备的检测、保管和维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贯彻全县“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共同搞好污水处置这一重要环节。

摘要:目的 了解永嘉县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处置现状、排放卫生质量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全县具有20张床位以上的25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并对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5家医疗机构中,公立二级以上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10家;有配置污水处置设备15家,占60.0%;能正常运行只有9家,正常运转率仅占36.0%;能按规范监测并具有监测报告仅有3家,占12.5%;污水处理人员具有上岗证仅有1家,持证上岗率仅占4.0%;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院中污水排放卫生质量均合格只有5家,合格率为55.6%。结论 永嘉县医疗机构污水处置存在诸多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置,排放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庆,汤永康,张峰,等.浙江省医院污水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1):20-21.

[2]李伟霞,申惠国,席韵.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21-322.

[3]顾水林,葛朝珍,章晓玲,等.杭州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置现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l):47-48.

[4]乔玉林,宋重阳.2011-2012年正阳县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7):669-670.

[5]倪朝荣,余向华,陈岚,等.温州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置效果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6):651-652.

医疗物资保障应急预案 篇11

应急疫情场景下,确保管制区域内的防疫(医疗)物资有序保供,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的同时,确保防疫(医疗)物资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

二、工作要求

(一)统一高效指挥。由市物资保障和冷链食品防控组牵头,组建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供工作指挥群,对突发大规模疫情时防疫(医疗)物资的“产、供、储、运、调”实行五位一体化调度。物资调配指令,实施群内应急先批先调,事后补批的快处原则。

(二)执行战时纪律。启动应急响应后,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处置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供相关事项;对重点企业,在供应紧缺的特殊情况下,实施公安、工信、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驻厂监管。

(三)强化运力匹配。各级各部门优先保障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供交通运输需求;市工信局会同市交通局建立运力企业名录,预先核发运输通行证件,切实做好应急情况下全市物资调配的运力保障,特别是要做好应急情况下外地物资转运接驳点设置及接驳点运力保障工作。

(四)严格物资接收防疫举措。启动应急响应后,要求每个封闭管控的区域内要设立独立区域,用于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的接收;由属地政府负责接收组织工作,并落实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的仓储及末端分配使用。

(五)本地应急产能紧急扩产转产。优先采购本地防疫生产企业产品,保护本地应急产能;多举措协助有条件的本地防疫(医疗)物资企业紧急扩产转产,提升物资自主供应能力。

三、应急疫情场景下防疫(医疗)物资应急保供响应流程

(一)需求的搜集

应急疫情场景下,由疫情封(管)控区属地防疫指挥部、市卫健委或市直有关部门根据疫区疫情形势研判,结合封(管)控区各项防疫(医疗)物资的储备与消耗实际,全面搜集、科学分析后,向市防疫物资保障和冷链食品防控组提出具体的防疫(医疗)物资保供需求。市、县、乡(镇)及街道社区均要密切关注12345、网络求助的特殊需求,主动考虑困难群众和福利场所等特殊需求,及时协调有困难的中央驻闽单位、驻军、省垂管等单位需求。

(二)需求的上报、审批

紧急需求可先行通过微信、电话、传真等途径上报市物资保障和冷链食品防控组,按市级防疫物资保障现有机制实施网络紧急审批;事后以书面形式补报审批流程。

(三)保供物资调运

1.市内已有储备物资的供应

(1)在疫区属地保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疫区属地指挥部申请及市指挥部研定后,市物资保障和冷链食品防控组即刻启动防疫(医疗)物资保供工作。

(2)由市卫健委负责,夯实疫区指挥部提请支援物资清单后,提出市级防疫(医疗)物资保供清单,按相关程序报审后,对储备于市级防疫物资储备库中的物资,由市粮储局负责从市级储备库中组织物资后下拨;对储备于企业中的物资,由市工信局负责,即刻联系企业第一时间组织物资后,由专车运往指定地点。

(3)由市交通局负责统筹做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交通运力保障;由疫情封(管)控区所在地政府负责,确定物资接驳点,并自行做好末端物资的仓储、调配使用。

2.外地防疫(医疗)物资保障

(1)充分保障从外地(福州市以外)紧急采购防疫(医疗)物资的绿色运送通道。由市交通局牵头,疫情封(管)控区防疫指挥部具体负责,在封(管)控区科学设置外地应急物资接驳点(事先要予以公告)。

(2)由市交通局统筹安排接驳运力,市卫健委负责接驳点上的核酸检测及疫情防控工作,市卫健委指导封(管)控区防疫指挥部做好防疫(医疗)物资的接收组织及调拨使用工作。

(四)强化运输全过程管控

疫情封(管)控区的交通运输实行全过程防控管理,市卫健委指导,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配合,强化监督,督促防疫(医疗)物资承运、生产、经销企业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具体要求如下:

1.实行专车、专人、专岗。对参与疫情封(管)控区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运输任务的人员、车辆实行严格的信息登记与全运输过程管控,要求企业保持人员稳定、持证上岗,车辆及行车路线要相对固化。

2.对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运输车辆、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生产原材料保供运输车辆等进出封(管)控区域实施绿色通行证制度。由防疫(医疗)物资生产、经销、承运企业填报《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障车辆绿色通行证申请报告》及《福州市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车辆及驾驶员信息表》,按要求提出申请并承诺,由工信部门审批并发证。区域内各道路卡口应加强进出车辆甄别,对驾驶员按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通行凭证优先给予通行便利。

3.加强日常防护。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车辆驾驶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要求驾驶员要保证每日至少一次核酸检测;同时,对运输车辆要强化消毒工作,每次进出封(管)控区域前后,都应按相关技术规范,执行1-2次的全面消毒。

(五)末端物资分配工作

由封(管)控区域属地指挥部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细案,做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的仓储与调拨使用。

四、工作职责

(一)封(管)控区属地指挥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根据封控区域防疫形势及物资储备、消耗情况,提出合理需求;为区域内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运输车辆提供通行便利,及时协调解决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障供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他属地工作。

(二)市工信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负责筛选重点本地产能防疫(医疗)物资保供医疗企业;做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障车辆绿色通行证及驾驶人员审批工作,严格把关企业申领资格、发放数量等,并会同封(管)控区属地指挥部对证件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统筹组织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物资的采买等工作;协调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生产企原材料、保供物资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三)市交通局:统筹组织好物流运力,必要时在全市范围内调用各类交通运输工具补充物资运力不足;督促承运企业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四)市交警支队:疫情情况下的通行,按照交通部“三不一优先”(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执行,在疫情封(管)控区各道路卡口加强进出车辆甄别,做好应急防疫(医疗)物资运输车辆保通保畅工作。

(五)市卫健委:指导疫情封(管)控区做好物资接驳点落实防疫规范,指导防疫应急(医疗)物资生产、经销、承运企业开展核酸检测、消杀、人员防护等工作;会同市大数据委,在保证物资运送人员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应急防疫(医疗)物资保障车辆驾驶员进入封(管)控区绿码不变色,确保驾驶员的定人定岗。

(六)市商务局:督促应急防疫物资经销企业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及时收集、配合解决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经销企业在保供物资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重点应急防疫(医疗)物资生产、经销、承运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市、区防疫工作指挥部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大人员和运输力量投入,严格按照政府下达任务要求,切实做好物资运输等工作;加强对驾驶员及配送人员健康管理和日常防护;落实运输车辆的监管及日常消毒工作。

★ 医疗废物应急预案

★ 医疗筹款范文

★ 医疗保险制度

★ 医疗承诺书

★ 医疗保障制度

★ 医疗诉讼范文

★ 医疗自查报告

★ 医疗广告语

★ 医疗自荐信

上一篇:美作文550字参考下一篇:搞笑老师幽默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