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共5篇)
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1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红河州2015年技改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建水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占地20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2015年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项目进展顺利,各项投资、建设按预期目标进行,现将2015年技改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如下:
一、项目施工进展情况
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在2014年投资3034.61万元的基础上,2015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到2015年12月31日总投资6034.61万元。其中,土地购置、流转、承包费共计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5%;土建工程投资278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4.75%(培养房960万元,包装间、冷库384万元,库房56万元,研发中心、食堂180万元,加工车间、出菇大棚120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用2054.6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5.68%。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场平、挡墙、厂房、冷库、培养房、原料房、培训中心、大门等已经建好,现在正在进行研发中心、包装加工车间、电子商务平台、出菇大棚及其它辅助配套设施的建设。2016年正在进行培养架、出菇架制作安装,净化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光照系统、加湿系统也在加紧制作安装。
为保证本项目顺利进行,公司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等制度,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规范项目管理和安全施工管理,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执行。
二、扶持资金监管情况
为加强技改专项扶持资金的管理,公司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专人、专账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资金管理原则,对此技改专项扶持资金的拨付实行:施工单位申请付款→项目负责人审核→财务审核→公司领导签批的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线建设项目2015年企业技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补贴于2015年10月到账(红财企[2015]69号文件),金额210万元,全额投入到项目厂房建筑安装及冷库建设中。财政拨付资金到账后,项目推进得更快,生产设备也得到了提升,生产技术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
三、项目建成后的绩效
1、经济效益:财务分析表明,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9195万元,营业收入17450万元,利润总额2674.6万元,税金1042.7万元,利税总额3717.3万元,上缴所得税485.8万元,项目总投资利润率26.2%,税后内部收益20.6%、税后财务净现值(i=8%)7847.4万元,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98.09%、盈亏平衡点 57.8%,投资回报期5.9年。
2、社会效益: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推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形成示范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效益开发,实现多方共赢。通过项目资金的投入,公司以订单农业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公司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共赢发展。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辐射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近2000亩食用菌种植,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实现利润648万元,每户平均增收1.6万元。同时还可直接为136人提供长年就业的机会。此项目填补了云南省食用菌生产线的空白。
3、生态效益:项目完成后,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蔗渣、玉米芯、玉米杆等),投入少,效益显著。杏鲍菇菌包可循环利用种植巴西菇、双孢菇等菇种或作为其他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对改善土壤,提高肥效有很好的作用。生产过程无“三废”,是循环经济的典范,生态效益显著。
四、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
经过认真对照《2015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表》仔细打分,综合自评分96分。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6月8日
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2
一、高校绩效评价可以弥补绝对评价的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 民间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种高校评价及排行日益增多。这些评价以高校投入或产出的绝对产量 (既有存量) 为标准进行评价, 绝对产量越多, 评价越高, 属于绝对评价。绝对评价自开展以来在引导高校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且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发挥其优势。
但绝对评价并非完美, 作为一种评价手段, 其自身存在着明显的偏向:
一是偏向以绝对量为评价标准。绝对评价将拥有不同投入和发展条件的高校放在绝对结果这个同一标准上进行评价与比较, 虽然可以观察到每个高校绝对生产值的变化, 却难以反映高校投入-产出间的效益变化, 不能充分体现高校的资源利用状况, 也有失公平。
二是偏向对绝对量进行累加。绝对评价也关注高校的投入和产出, 但却是以“投入绝对量+产出绝对量”的累加方式来评价高校的发展。由此, 那些因历史、政策、时间等客观要素形成的高校资源积累, 就会在评价结果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高校主动寻求发展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则难以得到反映。
由于这样的偏向, 绝对评价把获得发展资源极不相同的高校放置在相同的绝对产量标准上进行评价, 使那些获得资源较少的高校即使努力程度较大也无法以绝对产量的大幅提升获得高评价, 其结果很容易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 形成评价的“马太效应”。产出绝对量增加慢, 绝对评价越低, 获得资源的条件越弱;获得资源的条件越弱, 产出绝对量增加越慢, 绝对评价越低。这不仅不能充分体现高校办学资源的“边际效应”, 而且还会损害高校的办学积极性。
第二, 加重资源的“自然获得”。长期以来, 对我国高校财政资源的配置上受建校历史、认定性重点、地区发展需要以及现有发展实力等自然性因素影响很大, 高校的资源获得并未进入完全竞争状态。绝对评价支持并加重了资源自然获得的惯性, 绝对评价低的学校很难获得国家资源的有利配置, 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办学境地。
第三, 强化高校的“利益聚集”。学者维斯曾指出, 在评估那些得到公共力量支持的实体时, 会盘根错节地牵扯到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相关的利益群体。事实正是如此,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我国公立高校以及一些重点高校也得到了公共权力的绝对支持, 并进而借助相关利益群体及其所附着的政治力量来影响决策并获得政策倾斜。绝对评价强化了高校的“利益聚集”, 绝对评价高的学校更容易聚集和壮大利益群体, 并借此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
高校绩效评价可以为所有高校提供一个显示投入条件、资源利用的发展效益平台, 以此将“马太效应”转为“边际效应”、“自然获得”转为“竞争获得”、“利益聚集”转为“评价力量”, 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为政府、高校和社会了解高校的发展效益提供服务。
二、高校绩效评价可以满足政府、高校的新需要
绝对评价自身的不足使其较难满足现实中两个方面的新需要, 但高校绩效评价则可以从中发挥优势。
1.满足政府实施高校绩效拨款的需要
政府有限的但仍然在逐年增加的财政拨款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如何促使国拨资源配置向发展效益好的学校倾斜?如何为政府实施绩效拨款提供依据?高校绩效评价能够为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撑。
2.满足高校了解办学资源利用情况的需要
高校或出于缺乏对资金支出绩效的认识, 或出于追求近期发展效果的目的, 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忽视资源利用效益的现象。如, 有的高校资金到帐以后缺乏控制, 突击花钱;有的改变资金使用方向, 造成资金结构性浪费;专项拨款获得学校则凭借既定获得身份更加关注怎样“多获得”而无暇顾及资金的使用效益, 等等。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状况必然波及到人力、物力配置的有效程度, 从而影响高校的发展。绩效评价可以反映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 为高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
三、高校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一) 基本思想
高校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对高校利用办学资源实现其职能的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本研究的高校绩效评价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绩效评价, 其基本思想是将投入向量与产出向量组成二维结构, 依据“产出/投入”的数学模型构建体现高校绩效的“投入-产出关系值”来评价高校的绩效, 即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
目前的高校评价大都以绝对产量为评价标准, 属于终结性或结果性评价, 而绩效评价则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分析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的整合。高校绩效评价充分考虑到促使高校绝对产量变化的条件, 力求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 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产出的效益之上, 使每个高校都可以站在由投入和产出绝对量转化而成的效益标准上, 从而淡化了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集中反映高校在资源利用上的主观努力和效果。高校绩效评价可以统合高校的投入与产出、过程与结果, 并对高校的发展效益实行动态监测、诊断与评价。
高校绩效评价的主要特点有:第一, 高校绩效评价是在投入绝对量和产出绝对量之间进行效益值的转化, 淡化了绝对存量的评价份量, 重视被评对象取得产出绝对量时所获得的发展条件差异性, 因而具有相对公平性。第二, 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一定时间段内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 而不仅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评价, 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相对时期内高校办学效益的变化情况, 可以体现或反映高校的发展过程及其积累, 重视过程性。第三, 高校绩效评价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评价, 既依据高校办学的绝对“成绩”和“效果”, 更关注办学的相对“效益”或“效率”。第四, 高校绩效评价是指向办学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有效性分析, 不指向对高校的绝对分等。
(二) 基本方法
高校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依据文献和专家讨论筛选出最初的投入和产出指标, 通过典型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再次筛选并确立指标, 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获得投入综合指标得分和产出综合指标得分, 运用“高校绩效得分=产出综合指标得分/投入综合指标得分” (“产出/投入”) 数学模型测算出高校的绩效值。
1.评价方法的选择
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有两个准则:第一, 评价方法能综合体现投入与产出在数量、质量、功效、价值等方面的统一关系;第二, 评价方法有助于将多产出多投入比的问题, 转化为单产出 (函数) 和单投入 (函数) 比, 进而得到高校绩效值。为此, 本研究选择的评价方法有典型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以便于设计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 将其降维后计算投入综合指标得分和产出综合指标得分, 再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计算出高校的绩效分值。
2.评价指标的确定
(1) 指标设计原则
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得出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结论的前提。在本研究中,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本着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高校运行的各个侧面, 从产出角度而言, 包含了教学、科研、服务;从投入角度而言, 包含了人力、物力、财力。第二, 科学性原则, 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初步设计到指标筛选, 每一步骤都必须有理有据, 科学、合理、准确。第三, 目的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着综合评价目的层层展开, 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择必须紧扣能体现高校绩效这一目标, 最后的评价结论确实能够提供高校绩效真实情况的信息;第四, 可比性原则, 所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对每个评价对象都是可比的, 不能太过“倾向性”。
(2) 初设指标
投入指标确立的依据是能重点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 产出指标的确立依据是能重点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为此,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 经过专家讨论设立的最初投入指标14项和产出指标16项。其中, 当量在校生数=普通本、专 (高职) 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 (业余) *0.3+函授生*0.1。当量留学生数=本、专留学生数+硕士留学生数*1.5+博士留学生数*2。
(3) 筛选与确定指标
1) 筛选指标的原则
就高校自身的复杂性而言, 最初确立的指标尽可能全面, 但并不是所有初设指标都将放入运行模型, 否则, 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会对基于协方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造成估计偏差。为此, 要保证进入最后绩效模型运行的的指标简明、科学,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指标筛选, 且遵循以下筛选原则:
第一, 主观判断与统计技术结合。指标筛选是一项主观经验下的科学选择活动。主观选择体现高校评价的教育特征, 即对指标所含教育意义的价值判断, 科学选择表明指标体系在实现评价目的的同时具有技术可行性, 两者不能完全替代, 且互为补充。本研究也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评判指标的保留与否。
第二, 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鉴于本研究是选择运用主成分方法分别计算投入和产出的综合指标得分之后再计算绩效得分, 因此, 所选择的投入指标向量组和产出指标向量组之间必须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关关系, 且两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越强, 最后进行的高校绩效评价越有效。针对这一原则, 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评价投入指标向量组和产出指标向量组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从中筛选指标。
第三, 保证指标筛选时信息损失最小化。指标的筛选是要从技术上验证和保证指标体系既全面又简洁。每一个指标都有充分的入选理由, 删除任何一个指标也需要充足的理由, 不能“一删了之”, 要尽可能保证信息损失最小化。为此, 本研究将用典型相关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两次不同角度的筛选。
第四, 保证指标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要使筛选出的投入或产出指标能够较多反映高校投入或产出方面的信息, 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其他落选投入或产出指标的信息;同时筛选出来的指标对不同分析对象的变化、或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敏感且区别能力强。为此, 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并且, 在聚类分析得到的每一类具有较强相关关系的变量组内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再筛选。这能保证人财物投入的每个方面以及教学、科研和服务产出的每个方面都有对应的支撑指标, 使得考察内容不会有所偏废。
2) 第一轮筛选: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中, 针对单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计算简单相关系数, 针对单一变量与一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复相关系数或者回归, 但是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要计算典型相关系数。
典型相关方法可以将多变量与多变量的相关转变为两组典型变量间的相关, 典型相关分析建立的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原则, 是尽量使所建立的两个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化, 即在两个变量组各自的总变化中寻找它们之间最大的一部分共变关系, 并用一对典型变量所描述。然后, 继续在两组变量剩余的变化中寻找第二个最大的共变部分, 形成第二对典型变量, 并解出第二维度上的典型相关。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 直至所有变化部分被提取完毕。
3) 第二轮筛选: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定量分类方法, 旨在把“性质相近”或“相似”的变量 (R型聚类针对变量) 聚在一起, 使每一类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更具代表性和简明性, 既能保留指标的信息, 又能避免指标信息的重复。在进入指标的聚类分析前, 先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Z分数转换) , 目的是消除各指标的量纲影响, 使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聚类分析的过程:1.基于R型聚类, 分别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聚类;2.基于产出指标组和投入指标组的阕值, 分别确定产出指标组以及投入指标组划分的类别, 每一类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变异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 确定筛掉的指标;3.基于筛选前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 并基于筛选后指标对样本进行分类, 比较前后分类结果, 如果结果较为稳定, 则说明所挑选指标在最具代表性的同时, 保留了原有指标信息的最大化。
(4) 计算绩效分值
运用主成分方法计算投入综合得分与产出综合得分。先基于投入指标组和产出指标组的协方差矩阵, 分别计算出各个产出主成分与投入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由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反映了各个主成分对原始指标的信息保留量, 因此, 可以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得到产出综合指标得分和投入综合指标得分, 并将其分别进行T分数折算, 使折算后的分值均为正值并完全反映原始分数所代表的学校投入和产出状况。
主成分个数提取的原则:1.所提取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 因为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主成分影响力度的大小;2.所提取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要达到75%以上, 因为方差累积贡献率表达了原始指标信息保留量的大小。
如果需要测算高校多年 (n年) 的整体绩效, 则再分别算出n年的产出综合指标得分、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代入“产出/投入”模型所得分值即为高校n年的绩效得分。
, 其中, mean (T_Outcome) i表示第i所学校产出综合指标得分的n年算术平均值, mean (T_input) i表示第i所学校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n年算术平均值。
四、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
为了使高校绩效评价思想和方法不停留于描述层次, 本研究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在本部分行文中简称“高校”) 2006-2008三年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的初步尝试, 数据来源为2006、2007、2008三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一) 筛选评价指标
1.第一轮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指标筛选:相关性角度
在最初确定的投入指标组 (14个指标) 和产出指标组 (16个指标) 之间, 采用STATA统计软件的canon命令进行处理, 得出如下结果。
(1) 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由表4-1可知, 经过χ2统计量检验, 以0.05为显著性水平, 前八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因此, 我们基于前八对典型变量作进一步的投入与产出变量筛选。
(2) 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
分别计算每一个投入变量和每一个产出变量与前八组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负荷, 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 除鉴定成果 (iden_res) 这项指标外, 其余的投入 (产出) 指标间都与某项典型投入 (产出) 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这说明所选择的产出指标组和投入指标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因此, 经过投入-产出指标组相关性的筛选后, 有15项产出指标和14项投入指标进入下一轮的筛选。
2.第二轮基于聚类分析的指标筛选:代表性的角度
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中, 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程度, 必须从相似程度较高的指标中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再对指标进行聚类筛选, 保证指标体系的代表性、特异性和简明性。
在进入指标的聚类分析前, 先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计算Z分数) , 目的是消除各个指标的量纲影响, 从而使得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在图4-1和图4-2中, 我们呈现了基于平均距离的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 直观地看, 在2.5的闋值下, 投入指标分为11类, 其中{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社科/科技活动人员}为一类, {教育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为一类, 其余指标各为1类;产出指标分为13类, 其中{当量在校生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为一类, {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一类, 其余指标各为1类。
基于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需要在投入指标类{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 {教育事业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 以及产出指标类{当量在校生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中分别挑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经过统计分析与研究, 从这三类指标组中最后挑选出的指标为: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在校生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其余指标落选的原因如下:
“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指标的落选原因:一是该指标与“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47, 与“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18, “校本部教职工总数”与“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832, 这说明这三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性非常大;二是该指标与“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指标的原始数据变异系数依次为0.564、0.630和0.869, 从变异系数越大指标区分度越高的角度来看, “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的代表性较低。
“固定资产总额”指标落选原因:高校财力成本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科研投入以及基建投入, 固定资产来自于这三方面投入的多年累积, 它与教育投入、科研投入以及基建投入的相关性都比较大, 其所含信息可以由其余几项指标包含。
“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指标落选原因:1.该指标与“当量在校生数”的相关性高达0.91, 说明这两项指标所含信息重叠较大;2.该指标更多体现了学校产出的规模特点, 而当量学生数是衡量学校规模的传统指标。
“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落选原因:1.该指标与“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指标的相关系数高达0.87, 说明“发明专利授权数”与“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两项指标的信息重叠量非常之大;2.15所财经类院校在这项指标上全为0, 从可比性而言, 该项指标并不理想;3.“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较好地体现了学校发明专利的质量状况。
就此, 经过两轮筛选之后, 有12项投入指标和13项产出指标成为入选指标。
(二) 验证与确立评价指标
(1) 入选指标包含的信息量分析
为了衡量删除指标后样本信息的流失情况, 我们基于原始的14项投入指标、16项产出指标, 以及筛选后的12项投入指标、13项产出指标, 在每一年度, 分别对72所高校进行快速聚类分析 (均分为3类, 共进行了12次快速聚类) 。表2呈现了各个年度基于投入 (产出) 指标组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学校所属类别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从表4-2中可以看出, 前后两次样本聚类信息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617, 最高达到0.9752, 表明删除2个投入指标以及3个产出指标并未对样本聚类情况造成太大的影响, 这说明筛选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好, 基本包含了分析对象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 能够较好满足指标设计的特异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
(2) 入选指标对落选指标的替代性分析
用筛选前的14项投入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 其中前三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78.77%的信息;用筛选后12项投入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包含了79.34%的信息。将两组主成分得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计算得到三对典型变量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 (0.000) 、0.9994 (0.000) 以及0.9979 (0.000) , 其中括号外的数字为对应的相关系数, 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相关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水平。
接下来, 用筛选前的16个产出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 其中前四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79.64%的信息, 用筛选后的13个产出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 其中前四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81.61%的信息;将两组主成分得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计算得到四对典型变量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 (0.000) 、0.9959 (0.000) 、0.9849 (0.000) 以及0.8823 (0.000) , 其中括号外的数字为对应的相关系数, 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相关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水平。
由此可见, 投入指标组和产出指标组筛选前后的主成分值都在非常显著的水平上高度相关, 表明入选指标包含的全部被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很好地代表了全部备选指标, 满足指标设计的代表性原则。
经过这样的筛选和验证之后, 最后确立的12项投入指标和13项产出指标将放入绩效评价模型运行。
(三) 测算产出和投入得分
要计算投入指标的综合得分以及产出指标的综合得分, 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单个投入指标和单个产出指标的权重。权重用于衡量在综合指标中单个指标的贡献程度, 研究所确定的权重合理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选择兼有信息量权数和系统效用权数性质的主成分分析权数。
经过前面的典型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最后筛选出的投入向量组和产出向量分别包含了12个、13个变量。为了能尽可能保留这些指标的信息, 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年度产出、投入指标得分。
1.产出指标得分
对13项产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计算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如表4-3。
主成分个数提取的一个原则是提取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几个主成分。原因是: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 如果特征值小于1, 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1]。因此,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只需要用四个主成分就可以替代原先10个指标所包含81.6%的信息。下面接着求前四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4。
各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越大表示其对该主成分的解释性越强。从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中的当量学生数、当量留学生数、百篇博士论文数三项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第二主成分中各种成果奖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第三主成分中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国家级项目验收三项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第四主成分中国际期刊文章数、国际会议提交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的提交有关部门成果三项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在因子载荷矩阵中将因子负荷除以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 就可以得到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4-5。
基于得到的特征向量值, 可以分别得到三个主成分对应的函数 (函数式略) , 将2006-2008年各学校的各项产出指标数据代入三个主成分函数中即可计算出各年度各学校的三个主成分得分。由于方差贡献率描述了各主成分在反映各个原始指标信息量方面的能力大小, 所以, 将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的权重, 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赋权。因此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数, 对四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 就可得到产出指标得分。
计算公式为:Y= (0.4683*F1+0.1386*F2+0.1185*F3+0.0907*F4) ÷0.8162, 其中, Y表示产出指标的综合得分, F1表示第一主成分得分 (0.4683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 F2表示第二主成分得分 (0.1386为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 F3为第三主成分得分 (0.1185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 F4为第四主成分得分 (0.0907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 0.8162是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
将各产出指标的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各学校各年度的产出指标综合得分, 基于各指标的三年算术平均值可得到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
2.投入指标得分
对12项投入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计算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如表4-6。
基于在产出指标中提取主成分同样的准则, 我们对投入指标也取前三个主成分替代原先12个指标, 可以包含全部指标79.33%的信息。这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7。
从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中的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科研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其他经费投入五个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第二主成分中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副高以上比例这两个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第三主成分中本年完成基建投资总额、实验室 (实习场所) 面积、图书册数、图书馆面积、教室面积这五项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在因子载荷矩阵中除以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 就可以得到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4-8。
基于得到的特征向量值, 可以分别得到三个主成分对应的函数 (函数式略) , 将2006-2008年各学校的各项投入指标数据代入三个主成分的函数中即可计算各个年度各个学校的三个主成分得分。以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数, 对三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 得到产出指标综合得分。投入指标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Y= (0.5595*F1+0.1257*F1+0.1080*F3) ÷0.7934, 其中, Y表示投入指标的综合得分, F1表示第一主成分得分 (0.5595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 F2表示第二主成分得分 (0.1257为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 F3为第三主成分得分 (0.1080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 0.7934是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
将各投入指标的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各学校各年度的投入指标综合得分, 基于各指标的三年算术平均值可得到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
(四) 测试高校绩效得分
在计算绩效得分之前, 先将前面研究中得到的投入指标综合得分和产出指标综合得分进行T分数的折算, 使其均为正值。数学模型, 测算出72所高校2006-2008三年的绩效得分。72所高校的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三年绩效整体得分及排序如表4-9所示。
注:1.表中投入得分越高表示该学校获得的投入越多, 产出得分越高表明该学校的产出越多, 绩效得分越高表明该学校绩效状况越好。2.考虑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 本次绩效评价暂不将其结果列入排序之中。
(五) 评价结果的DEA方法验证
为了对基于“产出/投入”模型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方法上的验证, 我们沿用所确立的投入指标组 (12项) 和产出指标组 (13项) , 就三年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后对72所高校基于DEA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结果见表4-10。
DEA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整体绩效排序前20名的学校, 全为DEA有效学校;整体绩效排序后20名的学校, 有60%为DEA有效学校;整体绩效排序位于最后10名的学校, 只有30%为DEA有效学校。同时, DEA有效学校“三年整体绩效得分”的平均值为0.4784, DEA无效学校的平均值则为0.2544, 通过这两组样本的t检验从统计学上证明, DEA有效学校的三年整体绩效得分确实显著高于DEA无效学校。
这说明, 基于“产出/投入”模型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基于DEA模型的绩效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并非等同) , DEA模型运算结果从方法的角度验证了本研究计算所得高校绩效分值的相对合理性与有效性。
(六) 结果分析
本次尝试表明, 高校绩效评价能显示出高校产出、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对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发展效益;作为一种评价手段, 高校绩效评价可以为高校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
1.绩效评价与绝对评价的结果并非对应。从绝对量得分 (“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 和绩效得分 (“三年整体绩效得分”) 来看, 高校投入与产出的绝对量与绩效评价之间并不一定对应。产出绝对量排序靠前的, 绩效排序不一定靠前, 同样, 投入绝对量排序靠前的, 绩效排序未必靠前。所以, 绝对评价得分高的学校, 绩效评价不一定高, 绝对评价得分低的学校, 绩效评价不一定低。
2.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有效利用。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发现:投入-产出与绩效之间形成了两大类六种组合, 第一类是“高绩效”, 主要原因是资源的充分利用, 表现为三种组合: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低产出;第二类是“低绩效”, 主要原因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也表现为三种组合关系:高投入-高产出、高投入-低产出、低投入-低产出。尽管, 分类中的“高与低”只是相对而言, 但仍然表明, 绩效的高低与投入-产出的高低不是对应的, 绩效偏高的高校不一定投入就偏高, 即使投入和产出都偏高的高校也会出现绩效偏低现象。可见, 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3.高校绩效呈现出地区差异, 东部最高, 西部次之, 中部最低。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发现:东部地区高校的投入得分、产出得分和绩效得分都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高校的投入综合得分低于中部地区, 其产出综合得分却与中部地区高校差异不大, 绩效偏高。
五、高校绩效评价是对绝对评价的补充与丰富
本次高校绩效评价仅是一次实践尝试, 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改进。
1.关于评价指标。本研究中采用的投入、产出指标虽经过了主观的专家筛选以及客观的统计法筛选, 但在反映高校办学质量上仍会有所欠缺。如反映论文质量的指标, 考虑到学术界对核心期刊、转引含义的异议颇多以及尽量兼顾文理学科特点, 此次尝试中未采用现有评价常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和转引数等指标。另外, 指标权重采用的是方差贡献率, 属于统计学赋值, 主观判断不够, 也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学校的绩效结果。因此, 高校绩效评价还可以对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全面性以及权重赋值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以更好反映高校办学质量和特色。
2.关于评价方法。经济学和管理学计算效益或效率的常用方法主要是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和随机边界函数分析法 (SFA) 。DEA方法属于非参数方法, 如果决策单元评价值为1就为有效, 否则即为无效, 但在有效样本以及无效样本内部我们无法简单的对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对比分析;而SFA方法属于参数法, 需要预设函数 (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 , 对于模型的无效项必须设定其分布形式;由于本次绩效评价属于尝试, 所以, 我们采用了综合投入产出法及“产出/投入”这一相对简单的模型, 仅把DEA方法作为验证方法使用。运用此方法和模型有可能忽略掉不同高校在某些投入或产出指标上的特色或优势, 进而会对该校整体评价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 在未来高校绩效评价中还可以在方法和模型建构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以期能更准确、有效、公平的评价高校绩效。
3.关于评价数据。本次尝试只选用了3年的数据, 虽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还不足以完全反映高校的实际成效以及体现高等教育产出的滞后性特点。其中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虽各自分为两个校区的大学, 但由于在一些指标上的数据难以分离, 只能将6校合为3校。所以, 高校绩效评价尝试的结果只是一种粗略的结果, 仅仅是为了验证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不具有对高校分等的指向。
4.关于分类评价。不同类别的高校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定位和阶段特征, 其发展的重点、方式和渠道也会不同, 必然会出现在投入或产出上的不同优势与特点, 但此次绩效评价的尝试并没有对高校进行分类, 也就不能将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很好地体现出来。
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说明, 囿于方法、模型、数据的简单和不充分, 绩效评价尝试的结果还欠稳定, 需进一步研究和长时间追踪。所呈现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及排序, 只是为了更好地直观反映高校投入、产出、绩效及其关系状况, 以方便进一步对高校的整体绩效状况、各个高校的资源配置、区域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而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3
(2016年度)
单位名称: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报告日期:2017年8月4日
2016年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为独立财务核算单位,财政预算一级拨款单位,学校设置9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与其合署办公)、教务科、科研科、后勤保卫科、信息技术科、开放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社区教育学院。学校编制名额为52人,2016年12月底在编在职人员50人,退休人员29人,固定临时聘用工作人员17人。学校目前占地面积50亩,拥有传达室1间、办公楼1栋、教学楼3栋、男生宿舍1栋、女生宿舍1栋、食堂及礼堂1栋、教工宿舍2栋。拥有简易体育健身场、简易球场、文化广场等公共活动区。学校目前拥有公务车1辆。
(二)单位主要职责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常德现代技术职业学校、常德社区大学)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主要职责有指导管理全市电大教育工作,主办开放教育学历教育,管理、统筹、督导全市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工作,管理、指导全市干部在线学习,管理、统筹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培训、指导全市教师、校长远程教育,开展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等。
二、部门整体预算及执行、管理情况
(一)部门预算情况
1、部门预算收入
2016年初部门预算收入为1463.84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经费拨款852.72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22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589.12万元。
2、部门预算支出 2016年初部门预算支出为1463.8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37.44万元,项目支出126.40万元。
3、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2016年度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总支出41万元,其中公务车运行维护费16万元,因公出国出境0万元,公务接待费25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1、部门实际收入
2016年度收入决算数1567.1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014.34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552.81万元。上年结转374.53万元,2016年度可用金额合计1941.68万元。
2、部门实际支出
2016年度支出决算数1593.47万元。基本支出1444.0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878.66万元(工资福利支出594.4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84.2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公用经费565.35万元。项目支出149.46万元,为其他资本性支出。
3、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情况
2016年度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实际总支出36.04万元,其中公务车运行维护费15.84万元,因公出国出境0万元,公务接待20.20万元。
4、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对比分析
2016年部门整体实际支出1593.47万元,2015年部门整体实际支出1339.79万元,2016年较2015年整体支出增加了253.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229.64万元,主要因为工资福利支出根据当年政策有所调整,增加了113.69万元,学校职能全面拓展,除负责指导全市开放教育外,新增终身教育及学分登记、教师培训、干部在线等工作,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99.95万元。与年初预算1463.84万元对比,增加了129.63万元,主要为办公费、劳务费、维修费及其他商品服务支出预算欠精准。
2016年度“三公”经费总支出36.04万元,预算数为41万元,2015年度“三公”经费总支出49.75万元。2016年度“三公”经费比2015年减少13.71万元,减少率27.56%。与2016年预算对比,减少4.94万元,减少率12.1%。减少变化主要原因是按中央、省、市“八、九、十”项规定要求,严格控制接待范围,接待标准,厉行节约、缩减开支。
(三)部门预算管理情况
1、预算编制方面
学校按照教育教学发展计划和任务目标为中心,在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支出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划,同时充分考虑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等宏观政策,建立预算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制部门预算。
预算编制流程分为5个步骤,包括预算布置、预算申报、预算论证及编制预算。
①预算布置。每年九月,财务室根据财政局要求,提出下年度学校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向学校各部门布置下年度的预算申报工作;
②预算申报。每年十月初,各部门根据预算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提出真实、详细的下年度预算申请,专项经费应附支出预算明细。
③预算论证。每年十月中旬,财务室对各部门的下年度预算申请进行初审与协调,对各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逐项进行比对与论证,结合学校下年度收入测算数,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支出项目预算建议数。
④编制预算。每年十一月初,财务室根据市财政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和学校预算年度的收支预测,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全校下一年度预算草案,形成预算建议数,报分管校长、校党委书记、校长审阅,上报市财政局。
2、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情况
根据市财政局最终批复预算数,向学校全体科室通报,并在校园网站进行公开,下年度各项经费开支范围、项目建设支出必须以预算批复额度为基准,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预算指标下达后,依据批复结果,提出执行申请。5千元(含5千元)以下用款由分管校长审批,2万元以上用款由班子会研究后审批。
3、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情况
学校加强对市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项目资金按计划、按进度实行。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
所有物资采购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物资一律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通过政府采购,经过财政预算评审、招投标、签订合同、竣工验收、财政决算评审等流程严格执行,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4、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情况
学校对于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严格预算,近年来,学校公务接待费逐年下降。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目标1: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政策支持、经费支持、人才支持、建设支持,争取尽快将创建常德开放学院、纳入市政府工作议程。
目标2: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建设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
目标3:构建完善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到技能培训、城市居民教育到乡村农民教育的具有时代特征、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
(二)部门绩效年度目标
1、年度内在籍学生达1万人,社区居民培训达8000人次,教师培训达4000人,干部在线培训达1万人,辍学学生低于5%。
2、国开课程网上教学完成情况全省前
五、国开网交互交流活动全省排名前
三、培训合格率达到95%。
3、厉行节约,加强预算管理,争取预算执行差异率低于5%。4、2016年全年学费、住宿费、门面租金等非税收入达到510万元以上。
5、项目整体满意度达到85%。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2016年底在籍学生超1.2万人,社区教育培训近9000人次,2016年“国培省培”远程培训3650人, 2016年提升工程培训分两期进行,共8084人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培训学院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网络专题培训班,全市11990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报名参加,11610人顺利结业,参学率、结业率分别达到99.06%、96.83%、从政心态教育专题培训班,全市有12130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报名参加,11648人顺利结业,参学率、结业率分别达到98.38%、96.03%。
2、国开课程网上教学完成情况全省第三、国开网交互交流活动全省第二、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3、2016年部门整体实际支出1593.47万元,支出预算数为1463.84万元,预算执行差异率为8%,略低于年初绩效目标。4、2016年全年学费收入530.65万元、学生住宿费达到30万元、门面租金收入49.69万元。
5、学校师生及培训对象整体满意达85%。
四、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针对年初工作安排,我校于每年度结束前,以个人、科室为单位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归纳,交人事部门汇总后进行考核评价。
五、综合评价结果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填写基础数据表,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综合得分86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良”。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经济效益:2016年全年学费收入530.65万元、学生住宿费达到30万元、门面租金收入49.69万元,均完成年初绩效目标。
2、社会效益:2016年我校开放教育招生4001人(其中农民大学生招生1050人),在籍学生达到1.2万人,组织面授课程、网上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答辩等教学工作。社区大学2016年建设“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首期有7000门资源入网,目前网站注册人数已经达到3758人。为丰富本土学习资源,重点进行了“讲好常德故事”资源建设申报,中老年电脑扫盲教材上册改版,下册大纲目录、内容的编订等工作,积极提供资源建设素材,完成了12门自制课程的建设。另百堂好课进社区组织送课三次,得到市民好评,特别是中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如何做优秀父母等课程深受欢迎。
3、生态效益:学校坚持注重校园环境的营造,打造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文明校园。“都市菜园”项目的建设与推广,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需求,助力“绿色常德”建设;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将为居民提供一个学习休闲的场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造“书香常德”。
4、可持续影响:社区学院组织百堂好课进社区,培训学院进行教师培训、干部培训,开放教育学院组织学历教育,学校利用自己的平台,提供各类学习、培训的机会,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助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
5、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在教学及培训等各项业务活动组织过程中,各方面事务尽量考虑周全,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求的服务。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到85%、参加培训人员对服务满意度达到85%。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目标设定需要分科室部门分解,汇总后制定整体目标。目标设定后如何科学设定考核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于不能量化的目标如何评价。
2.部门整体支出相比专项支出而言,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效益不明显。业务工作分项需更加清晰,不能很好的对比支出与成果,投入与产出效果,进而很难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财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还不够细致,对于有些能够细分的工作,未能详细分类核算,绩效评价基础数据不够精准。
八、改进措施和建议
1.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制定绩效目标及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工作效用。
2.对于能细分、归总的业务工作,效仿专项支出进行管理,以便更好的进行绩效评价,发现不足,提出改进。
3.财务上,会计核算要更加详细,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总结、评估提供有效数据资料支撑,为各项业务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帮助。
附件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附件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4
一、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一系列决策部署及省市下发的文件要求,根据《XX市冬季清洁供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实施方案》《XX县冬季清洁供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2017年起对我县开展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冬季清洁取暖任务XXX户。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冬季清洁取暖任务XXX户,实际完成XXX户。其中城区新增集中供暖XXX户;农村地区XXX户(集中供暖向农村地区延伸XXX户、气代煤XXX户、电代煤XXX户)。我县清洁取暖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全县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等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供暖。
2018年清洁取暖需补贴合计XXX万元,截止2019年1月21日,工程燃气管网建设已补贴XXX万元,燃气壁挂炉已补贴XXX万元,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建设费用已补贴XXX万元,电代煤、集中供暖向农村延伸和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生活用气(液化气)已补贴XXX万元,累计已拨付资金XXX万元。资金支付均依据合同及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拨付程序及比例及时拨付到位。
根据市政府下达给桓台县的任务要求,我县印发《XX县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并制定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工程详细实施方案,将改造任务细化到镇、村和用户。各燃气企业和供电公司根据各镇、村现场情况及供气、电范围,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各镇村等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协调统筹,积极落实实施方案,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三、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冬季清洁取暖任务XXX户,实际完成XXX户。其中城区新增集中供暖XXX户;农村地区XXX户(集中供暖向农村地区延伸XXX户、气代煤XXX户、电代煤XXX户)。我县清洁取暖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全县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等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供暖。
四、项目绩效情况
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我县冬季空气质量的持续稳定与好转,减少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冬季居民取暖安全,大力提升我县居民幸福指数。加快燃气管线等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拉动县域燃气消费,加快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减少冬季燃煤废气排放,进一步改善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确保环境整治取得实效,推动我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项目综合评价及评价结论
2018清洁取暖工程实施以来,各相关单位积极落实,互相配合,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用户使用反映整体较好,评价结论:良好。
六、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按照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任务要求,印发《XXX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并制定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工程详细实施方案,住建局成立冬季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督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各镇政府建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好农村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各燃气企业和供电公司根据各镇、村现场情况及供气、电范围,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积极落实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圆满完成相关气代煤电代煤任务。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篇5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事务专项资金管理,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市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xx年度机关事务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市委机关事务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在各项目自评的基础上,我们于x月x日-x日进行了现场评价。通过现场听汇报、查资料、查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价市委机关事务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现将市委物业服务绩效评价工作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政府战略规划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推进,机关的后勤服务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机关为导向,政府机关后勤工作渐渐地向物业管理方向转变,把政府机关办公楼的安保、卫生、绿化、会务等物业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外包,以便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为保证市委机关大院的正常运转提供后勤保障,维护机关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二)单位工作目标
物业管理工作纳入政府机关事务的行政管理之中,这是建国后数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市委机关物业服务长期以来采取“谁建设谁使用、谁使用谁管理”的分散模式,加之市委机关办公场所及设施陈旧,后勤服务不够专业,后勤资金不到位,时常为干部职工诟病,经常接到服务对象投诉。原有的体制无法满足工作要求,这样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部分职能势必走向社会化,向社会购买服务。由物业管理企业针对机关相关物业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地准备物业管理实施方案,合理议价、财务公开,为机关办公用房提供维修、保洁、绿化、安保等综合服务的一体化物业管理,通过物业管理企业本身的管理综合服务和文化背景,给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办公环境。
(三)市委物业项目基本情况
1、xx机关大院位于xxx。占地面积xx平方米;
建有大小办公楼x栋,另有职工食堂、文印、车库等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共xx平方米,绿化面积xx平方米。自xx年x月开始首次引进市场化物业管理公司。
xx年10月通过公开招标,xx物业公司中标市委机关物业项目。物业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是市委机关办公楼公共部分、道路、大院内公共部分的保养保洁;
会议服务;
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和运行服务,包括高低压配电箱、电梯(不含专业维修保养)、弱电(不含固话宽带、有线电视部分)系统、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消防系统、共用照明;
机关大院内园林绿化美化、交通与车辆停放秩序、安全保卫、消防的管理。
2、市财政局根据我局的申请作出的《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中关于市委机关物业预算的批复,专门安排了市委机关物业管理费专项经费xx万元,xx物业公司以年服务费xx元中标,服务期限为三年,合同期限为xx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合同金额为xx万元/年,三年共计xx万元。为市委机关正常办公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市委物业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情况
(一)项目总目标及年度目标
根据政府战略目标和本单位工作目标,市委物业项目总目标是:为市委机关提供优质物业服务。年度目标是:完成市委机关安保消防、保洁绿化、日常维修、会议服务等后勤服务保障。
(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1、数量指标方面,严格按照物业招标文件及合同的要求,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服务面积、服务区域进行划分,确保无遗漏,服务保障率100%。
质量指标方面,水电暖设施和办公楼、食堂、车库等基础设施未出现故障,要求物业服务逐步稳定提升,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
时效指标方面,全年各项支出均能保证常年性业务正常开展,资金按时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成本指标方面,实际使用率为100%。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力度,设置了节能降耗检查测评合格的指标,实际测评为良好。
2、经济效益方面,由于市委机关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为提高物业服务费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方面,平安机关、文明机关、园林机关建设。
环境效益方面,设置了建设园林化单位,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机关大院环境四季常青,植被覆盖率高,绿化美化程度高,整洁舒适,秩序良好,适宜办公。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为主要措施的安全维稳防控体系。机关大院美化、绿化、亮化达标。
可持续发展效益方面,物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满意度方面,后勤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为干部职工提供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肯定,优良率、满意度为96%以上,超过了预期设定值。
三、取得成绩
(一)以“三防”为支撑,提升安全防控力
建立与市委警卫科、市委保卫科工作联动机制,逐步改造市委大院监控系统,定期维护安防设备,严查值班脱岗漏岗,开展民意调查,采集“三实”信息,前台接待访客2830人,“人防物防技防”力量进一步增强,大院维稳处突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了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维稳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主动创稳转变,由“事后控制”的静态维稳向“源头治理”的动态维稳转变,由“扬汤止沸”的运动式维稳向“釜底抽薪”的制度性维稳转变。全年,共开展应急处突演练4次,消防知识讲座及演习6次,处置个访180起,群访10起。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组织物业安全保卫人员进行防盗破坏专项行动,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强化,一年来市委机关大院实现治安、消防、公共设施安全事故零发案率,秩序管理有序。
(二)以“美化亮化”为目标,提升设施保障力
邀请市园林局专业人士量身打造院内绿化改进方案、美化改造方案和春节布置方案;
按“统一安排,分步实施”的思路,对东院内家属区道路进行硬化改造;
对基础设施设备实行动态化管理,定期巡查,随时检修,对所有树枝进行了彻底修剪,将所有路灯更换为led节能灯。一年来,各项公共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水电维护2000余人次,房屋道路维修30起,常委楼、综合楼屋顶维修、弱电入地、公共卫生间改造、围墙改造等基建工程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
节日布置美观大气,路灯提质焕然一新,市委大院美化亮化品质显著提升,营造出了整洁、美观、舒适的机关面貌。
(三)以“新三创”为抓手,提升创建执行力
增设宣传栏、提示牌、提示栏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城、创园林机关工作知晓率、支持率;
大力整治机关环境卫生,对院内“三乱”、卫生死角、牛皮癣进行彻底清理;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作业和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制定市委大院工作方案和工作职责分解表,组织召开院内各单位推进会,从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四乱”治理、车辆停放、文明餐桌六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市委大院不文明现象;
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劝导、三清一化、全民卫生日等创建活动;
整理创建材料,落实整改要求。
(四)以“精准精细”为要求,提升服务亲和力
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高水平、人性化、专业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保洁精细服务,针对机关保洁服务新要求,重新制定考核方案、完善考核细则,安排专人对物业保洁服务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切实提高保洁服务水平,确保市委机关始终干净整洁、绿意盎然、四季有花。二是会务精准服务,保障中小型会议服务687场次,会议接待人数高达2.8万余人,保障市委大会议室大型会议服务60余场,顺利完成了xx市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三八妇女表彰大会、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全省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xx市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xx市扶贫工作推进会、全市教育暨科技创新大会、全市巡察工作推进会等全市大型会议的会场服务、车辆引导、会议安保等会务服务工作。在xx东站,完成国家、省有关领导接送站服务5次;
完成xx市重要外出会议服务4次,受到领导的一致表扬。
四、绩效自评情况
2019年度,市委机关物业管理费专项经费项目在项目申报、目标设定、决策过程、资金分配、资金到位、支出管理、组织实施、项目效果等方面落实情况较好。部门自评得分为96分,优秀。
主要结论:
(1)申报论证充分。专项经费项目根据现实需要和市委机关发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2)资金支出率正常,提高了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
(3)财务合规。项目资金支出符合财务相关规定。
(4)制度完备。有专门的财务和管理制度,能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
(5)实施规范。财务有一定程度的公开,监管有力;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6)项目实施成效显著。提升了物业服务质量,顺利保障了市委机关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完善了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了市委机关必要维修维护;
加强了市委机关安全、清洁、和谐建设。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进一步完善物业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管理意识。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美誉度。
2、业务管理方面,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按季度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工作;
【残联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推荐阅读:
培训绩效评价自评报告12-20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08-26
机关单位年度预算整体绩效评价自评自查报告09-24
岳阳楼区2020年度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05-21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范例08-28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怎么写?08-03
绩效考核工作自查自评报告08-07
级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自评报告07-19
部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09-21
耕保股绩效评估自评报告上传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