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点的作文

2024-09-30

关于原点的作文(精选8篇)

关于原点的作文 篇1

也许是在同学向你投来羡慕的眼光时,也许是在老师夸奖你时,也许是么请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的名字时,我就对你产生了羡慕,甚至是嫉妒。我们曾经在一起做一些傻事,躲在墙角,傻傻的笑,那一刻,真的好纯洁。曾经一起许下诺言,说要做一生的好朋友,可我却没有实现。

不知什么时候,我总是莫名其妙的冲你发脾气,不知什么时候,我好长时间不理会你,不知什么时候,我忽略了你的存在。这也许是我的嫉妒吧!每天看着你,总不知如何让对待。冲你微笑,也许那是我的虚伪,看着你的笑容,仿佛我的痛苦。你也许早已把我置之度外了吧。无论是我在操场上欢乐的笑着,无论是我在教室里闷头苦学,无论是我在墙角孤独寂寞,你都没有注意过吧。

你真的懂过我吗?

我们只是孩子,这种友谊是不亚于亲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也许某年的某一天,我们再次相遇,你早已忘了我是谁了吧。

后与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两条平行线,是不会相交的,可最后我们相交了,但始终会返回原点的。那段时间只是个记忆吧。

很多梦消失了,

很多是结束了,

很多人离开了。

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结果。曾将紧握的手放开了,曾经紧抱的双臂松开了,曾经的那段幸福,如今早已丢弃了。

--500字

关于原点的作文 篇2

在数学上, 座标系统的原点是指坐标轴的交点, 引申开去, 原点可指事物的源头, 也可指事物最本质的内容。“阅读‘原点’”有两层意思。首先, 它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回到“原点”就是要把语文阅读作为一个最根本的任务。文学, 始终把刻画和探究人性作为永恒而深刻的主题, 语文课的目的便在于“人”———解放人, 充实人, 提升人!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 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基于这一点,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 读, 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广泛的吸收, 其目的在于充实精神生活、丰富人生阅历、提升道德境界。具体来讲, 可以领略作品中的自然科学美、社会科学美。其次,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阅读回归其本真的面貌, 即阅读的原点。由此, 回归阅读的原点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教学中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 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 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了对当下阅读教学方法的反思;而在教学中回归阅读的原点将有助于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感觉、体验、理解、察悟, 包括语感, 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 而且需要对所读之物的深切领会。后者就是古人所说的“涵咏”。在中国数千年的语文传统教学中, “涵咏”一直为学人所强调, 朱熹有云, “学者读书, 须要致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咏, 切己省察”, 而这种对文本所表达内容的深切领会源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和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 没有个性化的阅读, 就可能磨灭那种“涵咏”的会心之感。

目前国内对阅读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各种阅读方法的分类和比较。阅读往往被分为闲暇性的、理解性的、积累性的、评点性的、探究性的、发展性的, 如此等等。这些分类五花八门, 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解题技巧性分析, 甚至沦为考试方略, 从而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 背离了阅读的原点。

什么是阅读的原点?什么是阅读的本来面貌?现代心理学和哲学表明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信息的接收过程, 而是读者和作者、和读物之间的交流。认识心理学证明, 阅读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信息的攫取、加工和重组的过程, 因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操作、检索、提取、交换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都发挥了重要功效。除了心理学, 现代哲学, 如诠释主义, 也表明阅读是一个再度诠释的过程。读者并不是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还原, 而是通过阅读与之交流, 进而达成共识;通过交流, 读者往往能获得作者潜意识中的信息, 从而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他的作品。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给学生讲一篇作品不如学生自己阅读一篇作品有收获, 给学生讲一课鉴赏技巧不如让学生探讨作品某一部分的收获大, 所以, 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是阅读教学回归“原点”的第一要务。

如果要将阅读过程完整的还给学生, 那么就必须明确学生, 即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心理学表明, 学习不是灌输的过程, 而是学生基于其已有的认知图式, 借助他人的帮助,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实现意义的建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教师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 学生处在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未经阅读前, 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 其间的‘空白’, 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从发现的角度看, 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因此,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 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 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因此, 国外把文本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学生每天必须阅读, 课堂教学是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 师生双方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理解然后进行对话, 使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 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向交流。思想如果长期缺乏表达的机会, 就会慢慢钝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看到精彩纷呈的创意和激烈的思想交锋, 这源于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教学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 使之成为单向的信息灌输, 从而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

纠正当前把中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应试考题“拉练”的错误做法, 急功近利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使得学生阅读“缩水”、“远离经典”, 阅读能力下降, 甚至厌恶阅读。而回归“原点”, 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语文能力, 为终身学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奠基, 同时能够内化阅读感知, 提高内在修养。

常态下的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 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原点”, 从思维上来讲, 只是一种了解、大概, 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求理解、自致其知, 这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自己的事, ……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 培养真能力。”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教育家一致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立和强化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 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 因而语感能力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 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养成一种习惯, 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4.鼓励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堂, 而应延伸到课外。阅读原点的回归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推动他们的课外阅读。

课堂上阅读的文本只是“一掬水”, 课堂之外, 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 但相对而言, 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而在课外,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经典、名作, 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好书, 或应读、可读之书等, 有更充裕的时间阅读经典一流名著, 和“大师”直接“对话”。

5.要建立阅读教学常规, 规范学生阅读行为。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加入到阅读教学之中, 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首先, 通过读课文粗知作者的思路;第二, 通过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第三, 通过读课文初识文章的框架。待从部分回到整体时, 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全文也有了深刻的本质的理解。

文学鉴赏应力求创新, 注重情感投资, 这是一般阅读基础上的深度阅读, 即阅读创新。这是回归阅读“原点”的任务所在。

阅读创新就是读者对阅读对象作主观审视, 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理解, 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因为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 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的过程。

1.用“心”去读, 以我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的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 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 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 品味作品的意境, 思考作品的意义。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

2.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和生活理念。文学鉴赏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固定的模式、套路。一切都产生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思考。

3.要拓宽生活空间, 丰富人生体验, 培养个性才华, 提高审美情趣。走出“学校—家庭—宿舍”三点一线的禁锢, 走向社会的广阔空间, 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中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空间。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 对文章微瑕或疑误进行置疑。

阅读过程中, 师生互动, 可使阅读产生效果, 以到达“原点”的境界。

这中间除了提出专题、收集资料之外, 重要的是合作探究与交流评价。合作探究是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 由学生针对阅读信息进行切磋, 分组讨论, 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 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 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 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关于原点的作文 篇3

在数学上,座标系统的原点是指坐标轴的交点,引申开去,原点可指事物的源头,也可指事物最本质的内容。“阅读‘原点’”有两层意思。首先,它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回到“原点”就是要把语文阅读作为一个最根本的任务。文学,始终把刻画和探究人性作为永恒而深刻的主题,语文课的目的便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基于这一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读,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广泛的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精神生活、丰富人生阅历、提升道德境界。具体来讲,可以领略作品中的自然科学美、社会科学美。其次,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阅读回归其本真的面貌,即阅读的原点。由此,回归阅读的原点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中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了对当下阅读教学方法的反思;而在教学中回归阅读的原点将有助于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感觉、体验、理解、察悟,包括语感,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而且需要对所读之物的深切领会。后者就是古人所说的“涵咏”。在中国数千年的语文传统教学中,“涵咏”一直为学人所强调,朱熹有云,“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而这种对文本所表达内容的深切领会源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和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可能磨灭那种“涵咏”的会心之感。

目前国内对阅读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各种阅读方法的分类和比较。阅读往往被分为闲暇性的、理解性的、积累性的、评点性的、探究性的、发展性的,如此等等。这些分类五花八门,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解题技巧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方略,从而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背离了阅读的原点。

什么是阅读的原点?什么是阅读的本来面貌?现代心理学和哲学表明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信息的接收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和读物之间的交流。认识心理学证明,阅读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信息的攫取、加工和重组的过程,因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操作、检索、提取、交换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都发挥了重要功效。除了心理学,现代哲学,如诠释主义,也表明阅读是一个再度诠释的过程。读者并不是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还原,而是通过阅读与之交流,进而达成共识;通过交流,读者往往能获得作者潜意识中的信息,从而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他的作品。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给学生讲一篇作品不如学生自己阅读一篇作品有收获,给学生讲一课鉴赏技巧不如让学生探讨作品某一部分的收获大,所以,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是阅读教学回归“原点”的第一要务。

如果要将阅读过程完整的还给学生,那么就必须明确学生,即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心理学表明,学习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基于其已有的认知图式,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处在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从发现的角度看,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因此,国外把文本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学生每天必须阅读,课堂教学是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师生双方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理解然后进行对话,使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向交流。思想如果长期缺乏表达的机会,就会慢慢钝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看到精彩纷呈的创意和激烈的思想交锋,这源于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教学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使之成为单向的信息灌输,从而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

纠正当前把中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应试考题“拉练”的错误做法,急功近利的结果是事倍功半,使得学生阅读“缩水”、“远离经典”,阅读能力下降,甚至厌恶阅读。而回归“原点”,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能力,为终身学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奠基,同时能够内化阅读感知,提高内在修养。

常态下的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原点”,从思维上来讲,只是一种了解、大概,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这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自己的事,……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教育家一致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立和强化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因而语感能力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4.鼓励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外。阅读原点的回归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动他们的课外阅读。

课堂上阅读的文本只是“一掬水”,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而在课外,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经典、名作,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有更充裕的时间阅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

5.要建立阅读教学常规,规范学生阅读行为。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加入到阅读教学之中,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首先,通过读课文粗知作者的思路;第二,通过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第三,通过读课文初识文章的框架。待从部分回到整体时,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全文也有了深刻的本质的理解。

文学鉴赏应力求创新,注重情感投资,这是一般阅读基础上的深度阅读,即阅读创新。这是回归阅读“原点”的任务所在。

阅读创新就是读者对阅读对象作主观审视,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因为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的过程。

1.用“心”去读,以我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的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回归阅读“原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

2.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和生活理念。文学鉴赏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套路。一切都产生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回归阅读“原点”,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思考。

3.要拓宽生活空间,丰富人生体验,培养个性才华,提高审美情趣。走出“学校—家庭—宿舍”三点一线的禁锢,走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中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空间。回归阅读“原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对文章微瑕或疑误进行置疑。

阅读过程中,师生互动,可使阅读产生效果,以到达“原点”的境界。

这中间除了提出专题、收集资料之外,重要的是合作探究与交流评价。合作探究是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由学生针对阅读信息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阅读的甜头。

回到原点的作文800字 篇4

迫不及待的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我置身在一条清澈的小溪流里,淙淙的淌过山谷,嫩绿的草地里是我鲜亮的外衣,多彩的繁花是缤纷的点缀。伴着蝶舞欢快的跳跃,多么美好,多么惬意的生活!

然而,日复一日,迎来朝晖,送走晚霞,我厌倦了这一尘不变的生活。望着蔚蓝的天空,我感到莫名的失落,难道这条小小的溪流就是永远的归宿吗?不,我要走出去!我要寻找更广阔的世界,为我的未来增添新的精彩。

于是我加快了脚步,义无反顾地奔向江河。一望无际的江面,浩浩荡荡的的江水。放眼望去,近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远处是高耸的灯塔,白帆点点;岸边,一列列整齐的现代化建筑直入云霄……好一片广阔的天空。

梦,简直无法形容!这才是我理想的生活,我暗自庆幸自己离开了那僻静的小树林。

喜爱的东西总是好景不长,或许是看清了现实吧。不久,我感受到了一滴江水的忧虑。承担起航运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保持忙碌的节奏,让我们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更无法忍受的是,我曾经清明透彻的身躯被沾染成浑浊的灰色,而且还萦绕着难闻的气味……

你或许猜到了,我想起当初在小溪流里轻松快乐的生活,失去了才会懂得当初的好。可我有远大的抱负,我要追寻理想的美好。

我不甘就此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我要去人类世界闯一闯。于是我抓准机会离开了那里,来到了饮料加工厂,经过复杂的工序,我被装进一个绿瓶子里,成为一滴啤酒。

我来到一家酒吧。静静地站在酒柜上,我透过玻璃瓶看着被折射得有些扭曲的世界,我的灵魂快要窒息了。看来这真的不是我所追寻的理想。我本该是自由自在的一滴水。我无比怀念当初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于是我趁人类打开瓶盖的那一瞬化作蒸汽,悄悄逃离那里,随着清风,我回到了原来的小山林,那条依旧欢唱着愉快旋律的小溪流。

回到原点,山还是那样青,水还是那样绿。

回到原点,我找到了自我,找回了属于我的生活。

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篇5

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如果你问我原点是什么的话?现在的我会回答:原点是人的本性。“贪、嗔、痴”。

我们时常想着去挣脱它们,逃离它们,但往往稍有不慎一下子就会回到原点。

贪,指的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比如冬日里的赖床。当闹铃响起时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再在被窝了暖上五分钟,但往往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分针已经走了一圈了。然后就是迟到,要遭受上级或老师的责骂,而自己也会怨恨自己的贪睡,心情会变得很糟糕从而影响了一天的效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无解的问题,因为自己也很贪睡,经常都是早午饭一起吃的。但是我很少误事,跟别人约定早上七点,就算再困不等闹钟响我也会在六点的时候惊醒。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一份为他人着想的心情吧!怕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道理是相通的,当你起了贪念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这会对别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尽量做到不要去影响别人,这或许是一个克服贪念的好方法。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简单来说就是抱怨。抱怨的本质其实是执着于事物的定义,比如韩剧里的男女主角刚刚相爱,男主角却被发现有着脑瘤晚期,只剩下三个月命。这种时候女主角就会痛苦流涕抱怨命运的不公,好不容易相爱却要说再见。如果这个时候她机缘巧合像电影《Lucy》里面的女主角一样把大脑开发到100%,她会发现其实他男朋友在某种意义上是活着的,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再者富足的情况下,人是比较不会抱怨,比如你刚领了三千块工资,一下就被小偷偷走了,这个时候人是很难不抱怨的。但如果是李嘉诚不见了三千块,我想他连意识到的机会都没有吧!又何来抱怨。从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来看,我想不抱怨要做到的是变通,以富足阔达的内心去面对逆境。五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三观不正啦!这在微博真是体现地淋漓尽致,“公知”与“五毛”之间的骂战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好像也乐此不疲。怎么样才能做到三观正呢?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人要从六个角度去看问题:自己,对方,旁人,社会,历史,自然。能够这样子去看问题的人,很难会被说三观不正。

回到原点小学作文 篇6

还是年少之时,你便怀着满腔热血,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忆及那贫困需要帮助的人们,想到祖国未来的腾飞,你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你立下誓言:为国付出!这便是你的原点。

然而如今,你是否被城市中的灯红酒绿遮住了双眼,从此淡忘了你的“原点”?你是否因为一次次挫折与打击而将年少时的抱负从此尘封?你盲目打拼,随波逐流,不再忆起年少时远大的`理想!你在自己的利益道路上固执地走着,忘记了曾经的“原点”。你原本的目标渐渐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为了利益,你与“原点”渐行渐远。你像那些自己曾经厌恶的人一样,为了利益,甚至肯牺牲一切——包括自己远大的抱负!

当你自我安慰:“赚取金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时,可曾想过,你的最终目的已然丧失?你的灵魂变得空虚,你在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当你最终得到了利益时,却不禁感到迷茫:这些又有什么用?你为什么会迷茫?因为你已经偏离了原点,与它渐行渐远。终于有一天,你在迷茫中回首往事,幡然醒悟:我的人生本应为了“原点”啊!我难道不应该回到原点么?

不要与你的“原点”渐行渐远,因为,它是你走下去的动力。你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无法脱离原点!回到原点吧,这样,你才能找到你人生的意义;回到原点吧,这样,你才能实现宏伟的目标;回到原点吧,这样,你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村上文学的创作原点 篇7

一、村上春树与“中国因素”

1998年8月, 村上春树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洪金珠的采访时坦言:

我生活的周围总有中国人, “中国人”对我来说是非常自然的。此外, 我父亲在战争中应征去了中国大陆。父亲是大学时代应征入伍的, 父亲的人生因为那场战争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小时候, 父亲决不提起战争, 但他常常说起中国的风土人情。“中国”对我来说虽然不是实际存在的, 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记号”。

我自身也感到不可思议, 小说中的出场人物为什么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 我只不过是在写我记忆中的影子。中国对我来说无须煞费苦心凭想象去写, “中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记号”[1]。

值得注意的是, 村上反复强调“中国”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记号”, “中国”对他来说“无须煞费苦心凭想象去写”, 可以说, 这是极其耐人寻味和发人深省的。

2003年1月, 村上春树在东京与林少华教授会面时谈到:

我是在神户长大的。神户华侨非常多。班上有许多华侨子女。就是说, 从小我身上就有中国因素进来。父亲还是大学生的时候短时间去过中国, 时常对我讲起中国。在这个意义上, 很有缘分的。我的一个短篇《去中国的小船》, 就是根据小时———在神户的时候———的亲身体验写出来的[2]。

在这里, 村上明确表示: “从小我就有中国因素进来。《开往中国的小船》是根据亲身体验写出来的。”由此可见, 中国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指出的那样, 村上春树深受中国的影响, 他的创作原点在于他父辈侵华战争的体验, 村上把这一历史记忆封存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由此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村上为了探索自身孤独与失落的根源, 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如果不提及中国, 村上文学将无从谈起[1]。

二、村上文学与鲁迅文学

1992年11月, 村上春树在接受香港比较文学专家郑树森的专访时明确表示: “我至今铭记在心中的小说家是鲁迅。”

村上春树在高中时代就阅读了大量有关鲁迅的文学作品, 并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泉。藤井省三认为, 村上春树成名作《且听风吟》, 正是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而创作的。文章是这样开始的: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 就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句开场白不能不令人联想到《野草·希望》———“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而“直言不讳是件极为困难的事, 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 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这是出自《野草》的序———“当我沉默的时候, 我感到充实; 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虽然这两部作品的时空差异很大, 但藤井省三认为《且听风吟》正是受到中国作家鲁迅的影响和启发而创作的, 村上春树曾对《阿Q正传》撰写过评论, 指出, 鲁迅笔下的阿Q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写实人物。

《阿Q正传》 ( 1922) 是鲁迅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鲁迅刻画了一个受尽屈辱和挫败的人物阿Q, 他把自己的屈辱不断转嫁给他人, 以此得到自我满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鲁迅通过这种国民性的批判, 指出, 如果不改变这种劣根性, 革命是不会取得胜利的。村上春树对鲁迅刻画的阿Q抱有同感, 并寄予深深的同情。村上在1982年发表的《没落的王国》中, 也同样刻画了和阿Q一样的神经麻痹者Q氏, 村上通过这部作品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工薪族进行了剖析和讽刺, 进而对战后不断膨胀的日本国民性进行了探索和批判。

村上春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 在构思上与鲁迅的《藤野先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正如《藤野先生》中的“我”辜负了藤野先生那样, 《去中国的小船》的“我”也辜负了中国的老师。由此可见, 在高中时代就热衷于阅读鲁迅作品的村上, 对鲁迅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直至十几年后依然深印在脑海中, 并唤起了他的创作激情。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指出的那样,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就像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三、村上春树与《去中国的小船》

日本女作家小川洋子曾经指出,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最初的短篇集。常说处女作包含了一切, 的确, 这部短篇集描写了迄今为止村上文学世界的所有要素———《寻羊冒险记》之“物语”膨胀力,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之对于自我解离的恐惧, 《电视人》之硬质, 《奇鸟行状录》之徒劳感, 《斯普特尼克恋人》之空虚和永恒性……无所不有。有的堂堂正正、有的蹑手蹑脚地隐身于语言背后搭上这条小船[2]。

林少华教授强调, 村上这部最早的短篇集确实同其长篇处女作《且听风吟》一样, 可以从中推导村上文学之船所搭载的诸多内容及其日后航向。《去中国的小船》可能不是最出色的, 但无疑是个人色彩或“私人性质”的一篇。1983年连同其他六个短篇结集出版时, 特意以此篇作为书名,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短篇的珍视之情[2]。

众所周知, 村上第一部短篇《去中国的小船》是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创作而成的, 并非虚构。也就是说, 村上从小就对中国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而这一中国情结通过这部作品得以最真实的体现。

《去中国的小船》开门见山地援引了旧时的歌谣, 很想让你坐上去中国的小船, 只坐你我两人, 船儿永借不还。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我”先后遇见三位中国人, 并对他们怀有愧疚之情。

“我”遇到的第一位中国人是中国小学老师。在这里, 村上通过这位中国老师阐述了中日之间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 两个国家说起来像是一对邻居。我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相似之处, 既有能够相互沟通的地方, 又有不能够相互沟通的地方。但我相信, 只要努力, 我们一定能友好相处。为此, 我们必须先互相尊敬。

无疑, 这位中国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我”, 致使“我”20年后依然无法忘怀。“还有抬头挺胸满怀自豪感”, 对中日两国的未来, 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期待。然而, “我”正恋着的女友则完全“记不清了”, 甚至“真正地想不起来了”。由此, 我们可以读取村上对中国人怀有某种愧疚之情。藤井省三则把这种“愧疚之情”归结为“我”对中国人的“原罪意识”。不可否认, 中国人是村上反思日本侵华战争无可回避的重要因素, 而这正是他对中国怀有愧疚之情以及“原罪意识”的真正原因。

《去中国的小船》最后一节是这样描述的:

我望着东京街头遥想中国。

我就是这样遇上了不少中国人。我读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 从《史记》到《西行漫记》。我想更多一些了解中国。尽管如此, 中国仍然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中国, 是唯我一人能读懂的中国, 是只向我一个人发出呼唤的中国。那是另一个中国, 不同于地球仪上涂以黄色的中国。那是一个假设, 一个暂定。而在某种意义上, 那是被中国一词切下的我自身。我在中国漫游, 但无须乘坐飞机。

我仍要把往日作为忠实的外场棒球手的些许自豪藏在旅行箱内, 坐在港口石阶上, 等待空漠的水平线上迟早会出现的去中国的小船。我遥想中国街市灿烂生辉的屋顶, 遥想那绿接天地的草原。

尽管村上向往的中国, 更多是建立在主观想象之上的中国。然而, 正如村上反复强调的那样: “中国”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记号”。可见, “中国”在他内心深处早已留下深深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并最终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村上在这篇根据“亲身体验”而创作的《开往中国的小船》中写道: “我发现自己正在思考的是……死……不知何故, 死使我想起了中国人。”如果说村上在《开往中国的小船》中传递出对中国人的歉疚感, 那么在《奇鸟行状录》中则表现出对中国人的负罪感。

在《奇鸟行状录》第三部第二十八章中就出现了日本侵略我国东北时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血腥场面: 八个日本关东兵端着枪押来四个中国人。四人因杀死两个日本人逃跑后被抓了回来。其中三人被日本兵用刺刀活活刺死, “五脏六腑被剜得一塌糊涂, 血流满地。”最后一人被日本兵用棒球棍活活打死。日本兵举起棒球棍猛地朝中国人的头部砸去, 然而, 这位中国人虽然头部两次被击中, “却以不知从何而来的最后一滴生命力像老虎钳子一般紧紧抓住”脸上长着青痣的日本兽医手腕, 一起栽进事先挖好的坑中。在场的日本兵全都吓得目瞪口呆。

村上春树通过《奇鸟行状录》这部长篇巨著, 揭露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暴力罪行, 明示出对战争责任的深层思考和追究, 是村上春树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如杰·鲁宾所述: 《奇鸟行状录》很明显是村上创作的转折点, 也许是他创作生涯最伟大的作品[3]。

不言而喻, 村上春树深受中国的影响, 无论是他的成名作《且听风吟》, 抑或第一部短篇《去中国的小船》, 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涵盖了大量的中国因素。他为了探索自身的孤独与失落的根源, 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并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鲁迅文学的理论, 从而奠定了村上文学的基调和风格。如果不提及中国, 村上文学将无从谈起。也就是说, 中国是村上文学的创作原点。

参考文献

[1]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M].日本朝日新闻社, 2007.

[2]林少华.《去中国的小船》序——“去中国的小船”搭载的是什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回到德育的原点 篇8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图热闹,忙起来可要可不要。”这是目前一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真实写照。“老师声嘶力竭地讲,学生目光呆滞地想;老师大道小理地劝,学生左顾右盼似没听;考试满分的人较多,可言行不规范者不少。”这也是当前德育低效能的客观写照。应该说,党和政府关于“加强”或“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不是一个两个,可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什么会如此低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德育工作长期游离“原点”,游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交往实际,让学生在“应然世界”的召唤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恐怕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

“原点”其实就是事物(事理)的起点,是脱去了穿在事物(事理)身上的五彩外衣,洗尽其身上的铅华后而显露出来的事物(事理)的最原初状态。它最能反映事物(事理)的客观现状、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以朴拙、本真、实在来彰显事物(事理)的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是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必然起点,是人们揭示事物(事理)客观规律的核心原点。“原点”与“终点”是相对概念,“终点”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原点”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见解、主张和实践而形成的新的结果,是“原点”的放大和增值。

德育的“原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清楚地告知了我们,《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是千古以来德育工作最佳的序列吗?在这个序列中,德育的“原点”就是“正心修身”,“终点”就是“平天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的“终点”亦即“平天下”作为德育的“原点”,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给学生灌输了许多形而上的东西,而把真正的德育“原点”亦即“正心修身”凉了起来。庄子说“万物有成法而不说”,德育也有自己的“成法”,也有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想抛开“成法”而直接迈入“终点”,那是违“成法”之举。因此,作为中小学德育,必须守“万物”之“成法”,必须回到德育的“原点”,把引导学生“正心修身”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彻底,然后才有我们所期望的“平天下”。只要做扎实,做彻底了“原点”工作,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会有丰实的基础,才会有真正的“平天下”的内涵。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原点”德育的基本内容,井在基础教育阶段努力把这些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正心修身”。笔者以为,“原点”德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衣、食、住、行之生活德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回答以下问题:衣、食、住、行的科学内涵有哪些?哪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哪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衣、食、住、行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学生求知学能到底熟重熟轻?衣、食、住、行仅是人发展的物质依赖还是其原本就是人的素养特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厘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此没有科学的认识,都认为这些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它们与指导学生求知学能相比要逊几筹,那么,我们的学生穿奇装异服、吃垃圾食品、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走路东倒西歪弯腰驼背就不足为奇了!学生的衣、食、住、行恰恰是我们德育质量的表现,是我们教育“产品”的外显形象,而外在形象所彰显的又恰恰是其内在素养,是其人文素养的自然流露。

当今的中小学生会穿衣、吃饭、坐卧、走路吗?他们心中有衣、食、住、行的标准吗?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不良行为会自我矫正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复杂化: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吗?有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吗?教师会教吗?教师自己是衣、食、住、行的楷模吗?有对学生衣、食、住、行生活规范的考评吗?在学生的成长规划中,它们占有一定的比例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费力不讨好就应该有答案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劳动德育。当今中小学生普遍不爱劳动、逃避劳动,以为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贱活”,以为从事体力劳动是胸无大志。这固然与几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有关,但也与现时学校的德育密切相关。

作为德育“原点”的劳动德育,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念:其一,劳动创造生活。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不会从天而降,只有从劳动中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一定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来,付出的劳动越多,所获得的就会越多。什么“不读书穿草鞋,读好书穿皮鞋”是非常片面的说法,没有“穿草鞋”的哪来“穿皮鞋”的!只有劳动的分工不同,没有劳动的贵贱之分,其二,劳动就是生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其次才是休闲与吃喝拉撒。生活在社会中的许多人每天所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劳动,公务员、工人、商人、农民、教师等等,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之中。劳动除了能获取报酬以换回生活物质外,更主要的,劳动是生活的内核,劳动给予劳动者精神以充盈,给予劳动者生命以价值。当一个人停止劳动而仅有报酬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渐渐空虚,他的生活就会不充实,他会更多地感到无聊与寂寞。其三,劳动创造美。劳动不是丑,体力劳动不是贱,劳动是诗,劳动是画,劳动是美。美好的生活、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追求,无不从劳动中来。美的质量与劳动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丰收的田野是农民汗水的杰作,动听的天籁是音乐家歌喉的杰作,传神的图卷是画家妙手的杰作……舒适的教室是学生汗水的杰作,温馨的校园是师生汗水的杰作。有了这三个观念后,如何使这三个观念被学生认同并内化,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为这只仅仅解决了什么是劳动的问题。如何劳动,如何在小学、中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劳动,如何科学地评价劳动,也是一个相当繁复的系统工作。

仁、义、礼、智、信之情操德育,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还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规矩、不识礼节!恐怕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对德育“原点”的忽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和董仲舒提出并完善的“仁”“义”“礼”“智”“信”这一中华伦理道德体系并没有过时,且恰恰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的最佳内容,是德育“原点”之重要内容。从孟子对前四者的解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来看,”侧隐”“羞辱”“辞让”“是非”以及董仲舒所提出的“守信”恰恰是现今学校德育的软肋,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以及“不懂规矩”“不识礼节”可以说都是缘于这个软肋。当然,“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侧隐”“羞辱”“辞让”“是非”“守信”所能概括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感性教育,让他们懂得同情弱小、疾患、苦难、灾难,侧隐生死离别、悲天悯人;让他们懂得荣与耻,知道“脸红”是谦逊,“无所谓”是耻辱;让他们懂得推辞谦让是美德,舍己为人是美德,先人后已是美德;让他们懂得善于明辨是非是智,善于取舍利害是智,善于去伪存真是智,善于求真务实是智;让他们懂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信,“言必行,行必果”是信,卯时寅到是信……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了许多典型的成功教育案例,也积淀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中小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也是德育“原点”中最难实施的基本内容之一,可它们也是“原点”德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学生道德情操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故而要实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要促使学生真正能成为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忠实“信徒”,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跃升档次,并非一日之功,并非一年两年可就,并非老师那滔滔不绝的灌输可就,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才是关键的。

能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学生的“正心修身”之功也就练得差不多了,学生在生活中,在劳动中,在道德情操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熏陶,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素质,都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提升。有了这样良好的“正心修身”之功,其今后“齐家”“治国”“乎天下”就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德育的“原点”最后将成功走向“终点”,德育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回到“原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终点”。

上一篇:高等院校法制化管理下一篇:石安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