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语文教学观论文

2024-05-21

我语文教学观论文(通用11篇)

我语文教学观论文 篇1

中职英语教学观论文: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摘 要】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以及山东省职业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从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活动及学生能力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关键词】关注差生;新教材;活动;能力

【Abstract】Face currently medium job Englis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eaching, combine to be engaged in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10 yearses and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testantism material of province occupation in Shandong, from to the student’s attitude, teaching material of usag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and student ability development four elaborate me of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view.【Key words】The concern is bad to living;Protestantism material;Activity;Ability

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结合我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1.面向全体学生,谋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树立“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心态放正,把眼光放远,。要关注学生全体,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努力通过教师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坚决反对单纯培养少数学生,只关注高职考试有希望的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们的培养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升学希望或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抛在一边,不闻不问,当成分母,看作陪衬。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但同时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就是你特别关注的那些优秀生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成为完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甚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在初中时就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职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差生。一堂课的教学意图是否能顺利得以实现,与班里有多少“差生”密切相关,一个两个不碍大局,而十几个的话,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十几个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以后的教学能正常进行,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因此,要对差生给予特别“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特别是提问时要讲究技巧,开始时只提问他们那些基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并且应注意每节课都要照顾到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并不比别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们在初中时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抓紧赶上,参与到竞争中来的积极心态。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英语的想法,告诉他们得当的方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大胆的问老师,让差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被重视的感觉,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他们会努力试着去学英语

2.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中职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自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省编职高英语新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共四课,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很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我们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强调教师将传统的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以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认识清楚,而不应盲目地去接受。

转贴于 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既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仔细分析每个班的学生。

3.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4.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只能说打了一个基础,对社会需要来讲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有计划的背单词,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在学新内容前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不再留思考题,学生自己就能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课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 《我的英语教学观》前郭教师进修学校 周秋宇

我语文教学观论文 篇2

为了适应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笔者确定了不仅要探索有利于学生个体掌握终身写作学习方法的途径, 而且总结了学生整体写作学习方法指导的新规律, 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语文观, 向生活学作文

在写作方法指导实践中力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克服单纯的“应试”教学思想, 树立素质教育的大语文观;变“传授观”为“服务观”;轻“写法”教学, 重“学法”指导。常写“下水作文”, 体会个中滋味, 提高指导水平;尝试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课堂结构;解放自己, 解放学生, 研究性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如:让学生看影视, 读小说, 阅报刊, 听故事, 从而认识生活中时时有语文, 处处有语文, 在教学“广告多棱镜”, 学生从报纸上找出宣传洗涤剂的广告“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突出了这种洗涤剂的功效, 用语简洁、形象。从而激发了有的学生为猪饲料写出了“吃我一口, 省你一斗”的极佳广告语。

二、克服狭隘写作的心理, 树立终身写作的观念

“学无止境”“好学无时”“活到老, 学到老”这些名言警句, 学生并不陌生, 然而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要终身学习, 这些最新理念, 还不十分了解, 因此, 我始终在常规课上利用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 同时告诉学生现在是信息时代, 电脑写作, 电话交流等表达形式也日趋普及,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 终身写作的学习观念, 增加一种紧迫感, 克服单纯为“应试”“升学”而学写作的狭隘心理, 为写作方法的指导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如有一篇网上题目叫《我喜欢小狗》的文章, 小狗把饭舔净了。我引发学生思考, 为何用“净”而不用“尽”。经过小组讨论, 我归纳用“净”是一干二净, 说明不但舔光, 而且清洁, 如用“尽”则只说明舔光, 而无它意, 显得浅显, 用词不准确。

三、备好写作材料, 养成写作好习惯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终身的写作学习需要培养一种能力, 善于使用工具书, 借助媒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自备工具资料书并要求学好计算机, 在课上, 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养成勤翻书、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常用网络培养新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适当引用成语、名言、典故, 达到引经据典, 以增强作文的含金量。

四、博彩信息, 勤于动笔

扩大阅读面, 引导学生多看多听, 开阔视野, 积累信息, 把握时代脉搏, 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 而书籍和视听作品就是第二源泉, 从开始接班教学就开展每日一文, 每日一诗 (名句) , 每日一新闻和每一假期读几本名著的活动, 参照市县教育局推荐的名著有目的地指导阅读, 将读后感写出来, 班级交流, 优秀的在黑板的墙上展示, 同时, 我还坚持让学生看每天中午的新闻三十分节目,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于此同时, 我还倡导学生勤于动笔, 写好日记。日记, 作为作文教学的辅助方式, 是我多年提倡并践行的一种练笔形式, 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习惯, 又可以培养学生精神, 日久天长, 熟能生巧, 不愁手中笔不得心应手, 老师应率先垂范, 经常督促检查, 要求学生要有真情实感, 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应“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五、互评互改, 相得益彰

互批互改, 集中点评, 是许多专家提倡的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以6人为单位, 轮流评改对方作文, 每篇作文, 每人限时在五分钟内批改, 必须按每次具体要求的立意、谋篇、语言等项目给分数, 写评语。每堂课用二十分钟互批, 为了便于操作, 我设计了批改栏目表, 内容有:语言、选材、结构、立意、书写。用十分钟左右由作者分析自己被同学们评过的作文, 再用十分钟左右集中选读得高分的作文, 课后老师要再次浏览, 再次讲评, 佳作上墙展示, 效果甚佳。

六、鼓励投稿, 展示风采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而展示风采的最佳方案莫过于发表作品, 在班级墙报的基础上,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作文大赛, 我经常告诉学生一些学生投稿的出版社, 让他们自己将平时的所思所想写出来, 推荐发表。近年来, 已有十几名学生在省市级刊物上、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如张子妍、张雪的作文, 在江苏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中均获奖。在泗阳县中考交流活动中, 我曾就作文教学作典型发言。

我想通过以上几种写作教学法的反思和总结, 我们的学生必将在写作方面有质的飞跃, 从而达到“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最佳境界。

摘要:随着教育课本形式的不断演变, 写作方法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良好局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这些模式也受到新的挑战, 书籍已经不再是知识和技术的唯一重要载体, 教师的角色和功能也在改变。

谈谈我的作文教学观 篇3

首先,要让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源泉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多练笔。为此,我开展了每周读书活动和每周随笔活动:让学生读优秀作文、精典散文、世界名著……把读到的优美词句或段落用精美的本子记下来,作为写作时的资料库;要求学生把本周内最有意义或最有趣……的事记写下来。在写作《我的老师》一文之前,要求学生回忆小学到初中这几年间自己接触过的老师,筛选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最难忘的事情,并把这些事情整理出来。

第二,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

要写好作文,除了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现主要从文章结构的三个部分来介绍一些简单的技法。

(一)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结构安排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虽都属于略写部分,但在文章的表达效果上都是把读者引入文中又让其带着深刻印象走出来的关键部分。所以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注重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

(二)运用详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要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运用详写,把主体部分写得饱满、充实,就像猪的肚子一样——“猪肚”。

文章的详写,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1、细录生活,明意旨。即把某些生活细节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直接表明写作意图,如鲁迅对百草园中捕鸟的描写,让人读来情趣盎然。

2、巧用细节现本质。典型细节的真实刻画可表现人物的个性和事物的本质。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疯态的描述,引发我们自然而然的思考中举竟让范进喜极发疯的本质——封建科举。

3、强化特点和个性。为了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时要把人物的某些特点加以强化,这就需要描写时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抓住重点加以发掘。如鲁迅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鲜明地表现了清国留学生的腐朽和庸俗。

第三,重视学生作文的评价

作文写好之后,教师收取、检查,了解此次作文的写作情况,并从中选择几篇优秀的习作和问题较大的习作,作好批改的工作,总结出此次作文的得与失。这儿我特别要强调的是重视学生作文的评价工作,在评价中要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原则,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注意发掘其闪光点和创新力,做到:1、多肯定,少批评。多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激发其写作的兴趣。2、多圈点,少批改。通过学生自己的修改,让学生重视创作过程。3、多个性,少共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那些写出“新”意的文章,特别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力。

第四、开展学生修改、评比、借鉴活动

教师评改后开展学生相互修改、评比、借鉴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四人一组),学生先自己修改,然后同组人员评改。不管是自我修改还是他人评改,都要从这两步入手:(1)是否有错别字,用词是否贴切,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情达意,段与段的衔接是否连贯、紧凑;(2)主题是否明确地表现出来了,材料用得是否妥当,材料的安排是否富有条理,是否均衡。这个修改、评改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最后,在自我修改、他人评改的基础上,再作修改,誊写定稿。

观《我不是药神》有感 篇4

――题记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来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对,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一粒小小的格列宁,改变了人心底的渴求。最初,他接受这单生意,只是为了交得起房租,留得住儿子。而后来,他不为赚钱,只为买不起天价药的老百姓们健康平安…那个时期,口罩成为人们的统一标志,家家都会有病人,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一瓶格列宁,夺走了他们的全部。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老奶奶对着警察说:“四万块的一瓶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她是假药…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都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多磨痛心的一句话啊,警察无奈也心酸。是什么?让老奶奶挺身而出说下这段话?是什么?让程勇不顾被抓的`危险继续代理印度药,且只卖500元一瓶。是爱,是真情。在吕受益去时候去,“红毛”也为了他出车祸而死,有一份信念一份爱去支撑着程勇。法堂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错,这正是他帮助的人们,是他用爱感化了大家。

总听大人们说,这部影片不推荐青少年看,它诠释了人性的险恶和社会的黑暗。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程勇的大爱,警察的支持,刘思慧的母爱,和人们的互帮互助。这是真情,是温暖!如果说,我是被程勇的举动感动哭的,更多的,还是被人们之间的爱与善感动哭的。

在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给予他人的一份帮助,扶起摔倒的同学,给成绩偏下的同学讲题,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帮助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做义工做慈善……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送一丝温暖,撒一份爱心,传播真善美和健康积极的正能量。

论文我的班主任观 篇5

我的班主任观

重庆市涪陵第十中学

论文类别:班级管理 学段:中学

摘要:班主任工作繁杂而艰巨,十年的班主任生活有酸有甜,有苦有涩。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孩子亲如朋友,让他们愉快的渡过这段学习时光。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观

2003年毕业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年的班主任生活有酸有甜,有苦有涩。和我的学生共同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充分的品尝过失败的痛苦。总的来说,班主任工作繁杂而艰巨。我认为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点:

作为班主任,应该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老师与学生也是一样:例如,平时班主任叫某某同学到什么地方去拿什么东西,帮老师做什么事情,老师说一声“谢谢”可能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有礼貌的,是尊重我们的,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尊重他们。我往往喜欢在批评学生时,先端凳子让他先坐下或者走过去给他牵衣领等等,就是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是非常可怕的、、、、、、多一份尊重,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这个队伍就好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后,才能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想要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对人,事,物进行有效的有计划的了解。我的现在这个班,初2011级9班,住校班,学生的坐标有三点:教室、食堂、寝室。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午吃饭时间,午自习时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晚上查寝时间与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同吃饭,下象棋,打乒乓等。从朋友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这使我的班主任工作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我们班有个叫杨承英的同学,学习状态不怎么好。我与她在平时的交谈中了解到她在一个离异家庭,由于父母的关系,她一直厌烦学习,感觉生活失去了方向。了解之后,我多次鼓励她振作起来,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给她讲述了亲身经历,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鼓励学生: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经常鼓励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己下一目标,时不时去鼓励他们,比任何奖赏都更重要。我们每个学生,我们作为班主任不要一天都看见他们的不足,重要的是看见他们的优点与长处。成绩优秀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学习,成绩不好的,我们可以多鼓励他们兴趣爱好。比如:我们班的同学偏科的现象有点严重,可以设立学科兴趣小组,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班干部有点多,开设了开会班长,常务班长,安全委员等。让他们人人有事干,都觉得自己很棒。

作为班主任,要心胸开阔,微笑面对生活:少发脾气,少发牢骚。----请问:发脾气有用吗?肯定回答:没有用的。发脾气伤肝,伤肾伤脑„.既伤了自己,又伤了孩子。有时一怒之下,做出令人痛心的事情来,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教师,收入低下,家庭负担沉重难免在生活中,家庭中有不如意的事,而在这个时候,青春年少的叛逆的孩子恰恰遇到了提前步入更年期的你----你想后果会怎样。?这个时候,你千万要控制好脾气,调试好自己的心情,化怒火为心平气和,让忧愁和疾病远离自己,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作为班主任,要用心,用情,智慧带班。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作业不做,遇到打牌,打架,遇到头发不剪等,这个时候不要盲目的训斥,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家庭情况,学习状况。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对症下药,遇到调皮的学生,要充分的信任他们,让他们融入这个班集体当中去,调皮惹事的原因就是肩膀上没有责任感,这个时候,要让他们在班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设定岗位,教他们怎么做,怎么做好。比如可设立:粉笔管理员,卫生角管理员,电脑管理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集中到岗位上,可让他们打篮球,踢足球,下象棋等。他们身上有事干,生活充实了,让他们出一身的汗,劳其筋骨,这样就会少些精力惹事。

作为班主任,应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孩子们的生活单调乏味,寝室,教室,食堂就三点。我们可开展与时俱进的活动:比如 “感动班级八大人物”“班级好声音”“每周风云人物评选”“一站到底”掺杂历史知识进去等,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颁奖会和家长会一同开展。以往的家长会,就是把家长叫来,教师反应孩子在校的情况,一顿训斥,孩子不愿意说,家长不愿意来,有什么好开的?我提倡两会一起开,就是少些批评,多些表扬,让家长来给自己的孩子颁奖:不一定是学习好的,劳动好的,体育好的,都可以。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精心准备好礼物,给孩子一个惊喜,孩子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父母的关爱,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爱。

作为班主任应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年轻的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威信还必须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对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把班级比做是一条航行的大船,那么班主任就是掌握方向的舵手。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如何树立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他们能否平等的对待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艺术的批评学生,指导学生,使其心服口服。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琐却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大问题,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倾注心血,则一定会有收获。

我心目中的抗战——观纪录片有感 篇6

我心目中的抗战

——观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有感

看完这部12集的纪录片,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耳目一新,以往一提起抗战纪录片,我们最先想到的一般是那种以讲述重大事件、精英人物的经历和述说悲情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而《一个时代的侧影》这部纪录片,其定位非常鲜明,是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生活史和民间史的记述,最大程度选择了百姓生活作为叙述的核心。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到战争时期的生活是什么感觉,也不太可能有机会走上战场,于是《一个时代的侧影》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对战争的描写上,也即是没有从“正面”来向人们展现这个战乱的时代,而是选择对“侧面”的尽可能全面而详尽的描绘,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时代。同样是普通人,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与自己今天的生活又有怎样的不同?这些我们很好奇的问题在影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在影片中经常见到的是战争背景下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以及当时的流行歌曲,电影,戏剧,小说,照片,海报,家居、娱乐、饮食之类的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民俗的,有质感的东西,这些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义的内容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参照物,通过与当今生活的对比来理解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所经历的最深重战乱之苦。

相比之下,自己从前在历史书上学到的关于抗战的历史,大都讲述的是一些重大的战役和历史事件,即便是观看的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主要的描写内容也是军旅生活,但对于普通人的世界触及不多。直到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才发现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认知是残缺的、不完全的,一场历时8年的战争,被波及的怎么会只有军队呢?受到最严重伤害的,还是亿万的普通人。

战争一旦开始便会将所有人毫不留情地卷入其中,伴随着战场上大量人员伤亡的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下降,这些在影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到了1944年,作为入侵者的日本,国内竟然已经不剩下多少青壮年男子,以至于军国主义政府最后竟将还没有成年的小孩子送上战场。而在中国不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占领区,因为逃难、战争、疾病和饥饿等因素而支离破碎的家庭屡也见不鲜。从那个时代留下来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不是在某场战役中获得胜利的中国将士们的笑脸,而是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但却在战斗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泪,失去了丈夫的妻子的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的泪。

战争打碎了人们的心,也打碎了人们美好的生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应该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经历的最好概括吧。因为战争而变得满目疮痍的土地并不会随着抗战的胜利而消失,人们在胜利的喜悦后要面对的还有混乱的经济状况、贫弱的生产力、残缺的城市。不过尽管都在战争年代,但是影片中解放区、国统区和占领区人民生活水平在抗战后期的巨大差异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1944年的时候,解放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布匹和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的自给自足,并且开展了多次劳动竞赛,鼓励生产,作家陈雪昭甚至用自己织布时赚的零花钱在边区银行买到了金戒指。相比之下,国统区的人民群众正在承受国民党疯狂开动印钞机的苦果,剧烈的通货膨胀使物件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一双袜子就得几万元,但是人们的工资确实一再下降,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而被汪伪政权统治下的上海,曾经的大都市,已经沦落到实行重点配给制的状况了,每个人分到的粮食连保障基本的生活都很难,有些沦陷区的生产力甚至直接倒退到中世纪的水平。两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的差异在这里体现得无比鲜明,从人民百姓的生活状况也不难看出为什么解放战争国民党被打得溃不成军了。

我语文教学观论文 篇7

似乎一开始就在巨大的白色的房间里, 一家三口端正地坐着, 接受者面试官的面试。那是十一月, 一个初秋的季节, 也许消极的余热还未褪去, 热情仍在空中弥漫, 又或者寒冷已渐渐袭来, 悄悄地透过空中的雨丝, 慢慢地将人包围。画面未入, 声先出的手法, 极具特色的在整个影片中运用多次, 平静的话语, 简单的表达, 却又恰如其分地阐释了, 现代人的冷漠, 理性, 以及那与生俱来所谓城里人的骄傲。

正面叙述镜头刚刚一闪, 交代了人物, 大全景后, 便立刻从侧面如画, 空间感更加强烈, 纵深感延续在每一个画面里。母亲是模糊的前景, 这一举动很精准的描述了母亲这个并不重要但却不可或缺的在家庭中模糊的角色, 然后透过镜头, 焦点落在了父亲身上, 中间的孩子可以看见, 最终间的位置告诉人们, 这个城里的三口之家全部的都投注在孩子身上, 父亲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回答着老师的提问。

从细节上刻画人物, 从镜头上讲述关系, 从故事中阐释人文, 这就是整个影片的精妙所在。细腻而不造作, 漫长而不烦闷, 温情脉脉的讲述着一个小众的故事。

一个精英的家庭, 父亲事业有成, 中年仍还在不断努力, 一直以来的成功导致父亲受不了任何失败的事情, 而一直默默在背后支持的母亲贤惠良淑, 整个生命都贡献在操劳家庭的一切琐事之上。所有的一切在看似平静而又富足的生活中进行着。

然而一个来自医院的电话打破一切的平静, 一直以来视为自己生命延续的唯一儿子竟然不是自己亲生的, 所有的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出生的时候抱错了。自己真正有血缘的儿子竟然跟着一个乡下买灯泡的村夫。在自己带有血缘的亲生骨肉和自己培养了六年的养子直接产生了犹豫和痛苦, 选择换回孩子吗, 还是, 在想到了所谓的万全之策之后, 决定收养两个孩子, 然而事情第一次每天有一按他的预想发展。甚者与之相反, 就像背景音乐, 时断时续的出现在每一个忧愁或者欢乐的地方, 巴赫的钢琴曲指法以及儿子谈的儿童的琴法, 时而弥长到不成曲, 单音节的节奏在漫长而难过的时间里显得格外忧郁, 一个是孩子眼中在单纯不过的世界的写照, 而父亲永远优秀的使命愈发的潦倒。在片子当中慢慢随音符散开, 这巴洛克的典范在片中, 慢慢散开来, 就像是在绝对的立志面前, 情感渐渐瓦解一切可有可无的优越感, 自负与自尊, 绝对富足与相对富足。

看似平静的故事却高潮迭起, 在漫长的心灵与情感的折磨上渐渐消耗所有的一切, 然而所谓的幸福, 在看似平静背后的平静上被打破的正是由于, 六年前出于对着幸福的妒忌, 护士小姐将自己的不幸施与他人。六年过去了, 当幸福再次降临, 她选择重述当年的罪孽, 然而突如其来的不幸却让原本“幸福”的人变成了不幸。

片中多次小细节处理极其微妙, 想护士出来开门时候, 护士孩子的出场, 台词既简洁却又不失精炼。“因为她是我妈妈”看似平常的话, 却蕴藏着巨大的在背后的情感力量, 让此时的良多难免有些神伤, 细节刻画的出神入化的是他的无助感。只有选择漠然离开。

回到自己一团糟的生活后, 到后来发现两个孩子都没得到。

忍受不了自己亲身儿子竟然在乡村接受生活和学习, 一个没有教养的买灯泡的父亲, 和一个服务员的母亲, 那个长得越来越像自己的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终于鼓足勇气将养子送走, 然后换回来的血缘的儿子却无法接受不了城市的生活以及他漫长的教条规矩, 然而长久的不联系让他又伤了自己曾经的养子的心, 如此这般的得不偿失, 在几番的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下败下阵了。

一败涂地的他在发现相机里的养子曾给他照的照片, 细节温情与爱浮上心头, 在不断的情感的折磨上慢慢沉沦, 他多次努力的亲生儿子也最终无动于衷, 努力, 在努力。终于在最后, 多么坚毅的优秀而又成功的男士留下了泪水。

选择养子, 那个深深爱着的孩子。可这是养子也伤心到绝望, 这个伟岸的男人, 终于底下了高贵的头, 像养子低头, 像儿子低头, 像自己曾经的优秀低头。那个属于永远胜利的理智不复存在了, 终将活在情感之中, 在不断的道歉中, 养子原谅了他, 一家人在钢琴曲中离开, 温馨的结局也许是情感的交融, 一次结束, 亦是一个开始, 一个崭新的开始也许就是真正幸福的开始。

孩子, 意外上帝选择让我做你的父亲, 我想我会好好爱你。

再给我一次机会。

摘要:电影《如父如子》讲述两个家庭由于医院的失误, 误抱儿子。两个家庭父亲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父子亲情, 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 如何抉择, 让双方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痛苦抉择。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篇8

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建构;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32-03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当体育课程不再是作为技术性训练的工具而作为文化主体存在的时候,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体育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体育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把体育课程从文化的层面加以建构是一个新课题,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形态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人们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也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

生命形态与技术形态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生命形态的体育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尺度,追求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技术形态的体育关注的是人的外在尺度,追求体育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与限制,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它的根本目的。

1.1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体育课程的目标取向价值取向的更新是建立一个真正能彰显其生动充实的课程体系的先决条件。

就体育新课程的目标取向来看,文化内涵是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是体育新课程的文化使命,也是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体育课应该追求什么?应该让学生在体育新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是系统化的体育知识,专项运动运用的技能、技巧,还是体育活动本身?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不能赋予体育新课程以生命形态。从根本上说,体育新课程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文化品格,是一种以价值判断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活动或文化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要成为他生命的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是在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理解生命,提升生命。学生学习体育,实际上就是在实践一种交流文化,是把外在于学生的客体活动内化为学生体育文化的过程。在这种双向的运动过程中,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得以融合。此时,客体文化作用于主体的心灵,主体的力量显现在客体文化之中,于是,彼此获得一个扩大了的文化视野。所以,体育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应是“文化过程”,而不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运动实践中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人的生命在肢体语言世界里自由展现的一个过程。体育新课程应把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和发展主体精神作为目标取向,让学生在体育文化的领域与运动的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体育文化素养。

1.2建构体育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体育课程的内容取向就体育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体育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体育知识的选择与传递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体育学习的过程应是人在肢体语言的世界里获得生命体验的过程。

师生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是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当然,赋予某种权力,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起某项责任。行使选择权的教师,要具有深厚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文化素养;行使选择权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与价值判断能力。当这种理想状态中的师生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内容时,他们也真正是在建构着一种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此时,以生命为载体的新课程资源化为独具个性特色的文本及电子产品。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他不再呆在限定的教材里“戴着镣铐跳舞”,而是自由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形态的新课程。这些带有文化特质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文化窗口,让学生在体味体育运动所带来乐趣的同时,经受一种精神的洗礼。构建生命形态的体育新课程,学生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行使相应的权力,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实践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即在一种“原生态”的体育运动中,展示出体育运动所应有的本质力量。

2建构体育新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

无论“课程”还是“文化”,都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静态的、客观实体的存在;一是创造的、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把“课程”“文化”作为动态的、意义生成的过程来理解更能体现课程的文化本质。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课程是文化的“净化浓缩班”,它不仅是文化集成与延续的重要媒介之一,而且自身就是一种教育学化了的文化。体育课程则不仅是对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的体育文化的反应,而且还担负着体育文化创新的责任。

从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取向来看,它追求的是课程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而不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盲从与追随。所以,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一种课程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生命的流动性、变通性与创造性,完全有别于“搬运工”式的,重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方式,其特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把握。

2.1把课程视为“文本”,即“课程文本”“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生产性过程”,是“把受众引入本体构成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文本概念引进新课程领域。体育新课程“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表征'(symbo1ic representation),越来越成为一种‘文本'(text),通过这种‘文本'解读建构出多元意义"。当我们将新课程视为文本,也就将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引入了一个创造性解读这一“文本"的过程之中。在这里,新课程的意义已经独立于课程编制者的意图,教师与学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参与到新课程意义的理解与创造之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体育新课程以一种鲜明的结构、悠久而富有意味的民族传统体育召唤着师生的参与。可以说,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人与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符号表征的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课程文本与人进行对话。所以,文本意义上的体育新课程,消解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僵化,让体育课程跳出了封闭的圈子,走向了实施者(师生),走进了一种动态意义的建构过程中。

2.2把课程作为一种“事件”,即“课程事件”“课程不再只是一些于教育情境之外开发出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内容与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师生共同创建课程事件,一个事件的结束引发另一个事件的开始,而每一个事件也具有自身展开的过程。于是,体育新课程更多的从关注知识获得的结果转为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正如彼得斯所认为的,“知识以及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来加以证明"。由此可以看出,课程事件实际上就是师生置身于情境性活动之中创建课程意义的一系列过程,体现出师生的课程参与意识与自主自觉的探究、创造意识。

2.3体育新课程是一个有待填补、确定的框架,是一种期待师生参与、建构的呼吁,从而确定体育新课程作为一种动态过程与意义生成的特性只有以这样的眼光来思考体育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才会感到“过程”在这些因素整合中那沉甸甸的分量:

1) 体育知识,特别是内隐性的体育文化,要在过程中内化、吸收与表达,即便是外显的知识,也不能脱离内化的过程直接以结果的形式呈现;

2) 体育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运动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

3) 体育学习的方法,只有在情境性的活动中才能领悟和掌握;

4) 体育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一不是体现在言语实践与教学过程之中。

可见,抓住了新课程实施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整合统一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关注过程而不只是关注结果“过程”赋予体育新课程教学以全新的意义和境界,使体育新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沟通、理解与对话过程。体育新课程教学重在师生一起经历体育学习与沟通对话的过程,而不在于确切地达到某个预定的结果。其实, “过程”体现的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因此,体育新课程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与人的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文化呼吸运动——一种文化的过程。

3建构体育新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3.1体育新课程的根本使命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追求超越是体育新课程的内在品质,这种超越品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

1) 就每个个体自我发展而言,师生要超越现实的自我,追求自我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

2) 就与课程的关系而言,师生要超越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制度课程,从而建构一种包含自身经验与对未来构想的新课程;

3) 就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学生的“学”要不断超越教师的“教”,从而不断展示学习主体内在的创造力量;

4) 就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而言,体育新课程要通过反思、引领、超越现实存在的体育文化,从而追求一种理想的、面向未来的体育文化。

概括地讲,体育新课程的超越品质在于它的“未来意义”(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与建构本质(建构发展一种课程新文化)。体育新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课程,它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所培养的个体应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与建构者,而不只是既定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说,具有超越品质的体育新课程必须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建设者。

3.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我国的体育课程建设较多表现出一种被动地适应现实的倾向,对体育西方文化的过度依赖和因袭,“强调稳定、贬抑变化,于是,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就体育教材来看,编制者更多地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模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教材的编制与设计隐含了一种“后喻型"的文化观念:过去的、他人的文化具有一种典范性,是立于师生之上的不可企及的“艺术标本"。这种验证式的体育课程立起的是“文化权威",学生要做的只是认同。这样的体育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如果只是以对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体育课程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它既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3.3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这对体育教育提出了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体育教育应大量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可以这么说,体育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运动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健身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1) 体育新课程所提供的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运动地图”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份“世界地图”,就是体育新课程所内含的复杂的、不断变动的“知识”——一种人文知识。这种人文知识,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并不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而是文化建构的、价值涉入的和具有境域性的。

2) 体育新课程所提供的能够让人在这样的健身世界上自由航行的“指南针"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即一种文化反思力。人文知识的获得,需要的是人文教育方式,即一种“培养真正的人"的教育方式。人文教育给予或试图帮助学生形成的是从个体的或人类总体的、历史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这些实际知识、技能、态度及相应行为模式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样的一种人文教育,让人超越了个体,超越了社会,从而达到人的“类特性"的境界,即“作为人类的一员真正地体会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局限,在社会生活中肩负并实现人的使命"。

4结语

对体育课程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与发展。构建具有超越品质的体育新课程,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拿到那在错综复杂的“世界运动地图”中引领健身航向的“指南针”,即让学生拥有一种反思批判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超越自我与现实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美〕克利福得·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北京:艺林出版社,1999.

[3] 黄爱峰,顾渊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我的语文教学观 篇9

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产的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还扭曲的发展了。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人为什么而接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这个问题太大。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宣扬什么,却必须明确,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是见仁见智。从教十年,我时常在思考这个本体性的`问题,谈不上什么观点,只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如下。

一、关于语文本义的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对于这四项基本功的重要性每一位语文教师认识得都很充分,不需我再多言。我只是想谈一谈语文的另一半――文学。如果将小学一年级用来集中识字的儿歌童谣也算作文学作品,那么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那么这个载体到底要盛载些什么给我们的学生呢?

我的“人格语文”教学观 篇10

韩愈对教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对教师的作用首先定义是“传道”,何为“道”?我认为就是修身之道。而今我们可以把它延伸为爱国之道,做人之道。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得把情感通过我们的母语传递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数篇目都是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学生如何修身做人之道。如在教学《邓稼先》一文时,通过了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邓稼先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精神,以寒春事为契机,学习邓稼先为人忠正,为国忘我的民族精神。在教学过程的最后,调动学生情感,以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立场写一封信,表明中国对战争的立场,表达对和平的呼吁,这样一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升。

其二,建立平等的师生人格对话。师生之间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差异性,但在人格上绝对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必须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必须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通过鉴赏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研究习惯,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语言文学现象和人文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尊重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的原始感受,尽管在我们成人眼里学生的这些感受表现得比较幼稚、浅显,甚至是驴头不对马嘴,作为教师,要把自己的心态降到和学生同一水平线上,去理解他之所以这样理解的初衷。切莫做知识的法官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理解。

其三,以我笔诉我心,在不断的反思中塑造学生完美人格。语文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除了字词句外,还包含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教育意义,学生从教材中不但可以学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还可以从文中熏陶自己的审美情感,受到美的教育。加之,语文教学具有将读写结合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作文教学中,就不能只局限于遣词造句,也不能只局限于谋篇布局,还应帮助学生讲究思想新颖,见解深刻,内容丰满。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良好人格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将语文学科特有的思想美、形象美、艺术美、语言美迁移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在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更大作用。魏书生老师认为“作文教学的源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为此我倡导学生养成反思日记、反思作文的写作习惯,把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诉诸于文字,前提是必须是客观公正,“以我笔诉我心”,让自己良心道德审判自己的行为思想,不受题材、格式的限制,绝对自由地书写真实的自我,让时间去证明自己对与错,在成长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个教学习惯我已保持了二十年,过去的许多学生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和我交流中谈到最多的话题就是翻看自己保存的这些日记和反思作文,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学无定式,教无陈规,因学定教。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推广和完善,语文教学的改革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观念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语文人文性的回归,对学生人格教育理论不断完善,让我在其中汲取了不少养分,并在自己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

谈英语教学的目的观与方法观 篇11

一、目的观

英语教学是有目的的认知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依据100多年来的英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分析,大致有知识目的观、技能目的观、智能目的观、交际目的观等。

知识目的观认为英语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主要侧重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四年的外语课程分年表为:第一年读法、习字;第二年读法、习字、讲解;第三年讲解、文法、翻译;第四年讲解、文法、翻译。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五年的外语课程均为读法、讲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可见这两个章程中规定的外语课程是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的。时隔半个世纪的1956年《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说明》中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高中三年内必须使学生学会发音、拼写、朗读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学会一千五百个单词,获得必要的语法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进行造句、问答、翻译等练习。”“三年里面,依次以语音、语法、词汇为重点。”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编排都还是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线的。由此可见,知识目的观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正确地反映了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知识为基础,能力为归宿。

技能目的观认为英语教学不仅应传授知识,更应训练听、说、读、写甚至译的技能,应该说,这是英语目的观的历史进步,它更科学地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技能目的观也是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目的观之一,只不过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这样一个过程。自1929年《初级中学英语暂行课程标准》开始,直至1948年《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颁行,几乎所有的大纲或课程标准均在“时间支配”一项上规定:每周上课不得分某几个小时专属读本等,某几个小时专属语法等。实际上,这是防止英语课上只传授知识特别是防止语法知识与课文学习相互分离的一项有效的规定。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中提出,英语是一门工具课,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确实掌握英语,将英语作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为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基本训练。基本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听音和发音,写字,掌握单词和惯用词组,合乎语法、合乎习惯地造句等训练。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来培养阅读、会话和作文的能力。教学的一切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都要服从这个任务。词汇和语音、语法知识的讲解,课文语音和内容的讲解,课内和课外的练习作业,都要从这个任务出发。只有切切实实地抓紧基本训练,培养好各项能力,才是完满地达到了英语教学的目的。

智能目的观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学习技能,更在于促进人的智能的发展。人的智能主要是指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是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确切地说,认识到英语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智能的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提出“习外国语要义在使得临事应用,增进智能”;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提出“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运用之能力,并增进智识”。“智能”“智识”两词显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智能”尚有很大距离。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可以增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体现在之后的至少三个课程文件中。第一个是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其中明确提出,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第二个是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其中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第三个是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可以认为,智能目的观是对语言教学规律更全面的认识。

交际目的观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传授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能,更要培养交际能力,交际是根本。交际目的观是对语言教学规律最本质的认识。交际目的观是对知识目的观、技能目的观、智能目的观的发展,也是思想认识的飞跃。从本质上讲,教师的教是为了交际,学生的学也是为了交际,失去了交际的目的和作用,语言学习也就失去了本来具有的社会意义。可以这样认为,交际目的观的形成是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思考的。尽管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还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其价值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从历史上看,交际能力培养的提出经历了实用阶段、语训阶段和社会交际阶段。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滥觞期和启动期即1922年以前,中小学英语教育是以实用为主的教育,这些从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6年《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等课程文件中都有阐述。1922年以后,中小学英语教育进入发展期,后又进入摇摆期,直至“文革”结束以前这段时间中小学英语教育是强调语言训练的时期,为语言而语言,虽有“直接法”的影响,但文学课程、语法课程、翻译课程仍占很大比重。重视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但仍是虚拟的语言训练。1978年以后,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育相继进入恢复期、提高期和繁荣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教师不可满足于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而忽视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1986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也再次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从某种程度上看,既抓住了语言教学的要害,也抓住了语言作用的本质——为交际而学习语言。更为关键的是,它在注意语言实用功能的同时,还注意了语言交际功能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对于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是有益处的。

毋庸讳言,学习英语是为了掌握知识,熟习技能,发展智力,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交际。为交际而学习语言应该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方法观

从中外英语教学发展过程看,教学法呈现出一种曲折交替并最终折中综合的趋势。

1. 曲折交替。

外语教学法从宏观上看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甚至军事的影响,从微观上看又受语言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教学法呈现出曲折、交替前进的状态。国外教学法变革是如此,国内教学法变革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在国外外语教学法中,有不同的教学路子。翻译法是最早出现的,后又出现了直接法、听说法等不同的教学法。认真分析一下,这些教法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直接法是克服翻译法的弊端产生的,听说法又是应战争之需为培养四处作战的士兵口语而产生的。自觉对比法其实是翻译法的一种或是翻译法的发展,而自觉实践法又反其意而行之,倡导的是直接法的理念。认知法是翻译法,特别是语法翻译法的近亲,而功能法强调交际又是对直接法的改进。总的看来,是呈现出一种曲折发展的趋势。然而,谁也消灭不了谁,因而,随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还是得以交替出现,使得教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法受国外外语教学法的影响比较大。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往往以翻译条子、照会为作业,之后的学校也大都采用最传统而古老的语法翻译法,这一传统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也没有销声匿迹。但教会学校是由外教执教,由于语言的关系,直接法开始借鉴过来,并在我国其他学校开始采用。又由于我国学者如张士一等的倡导和介绍,并亲身实验,加上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修订时将直接法列入教学法指导思想,因此,直接法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在我国中小学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是第一次曲折。然而,新中国建立以后学习苏联,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一面倒”的政策也使得英语教学法发生了变化。先是学习并采用“自觉对比法”,这是第二次曲折。之后的60年代又开始试行“自觉实践法”,这是第三次曲折。60年代初试行的句型为纲的听说法,这是第四次曲折。1976年后,视听法、情景法相继传入,这是第五次曲折。之后,认知法开始以克服听说法的弊端为名而出现,这是第六次曲折。随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了影响至今的交际法(功能法/意念法),这是第七次曲折。我们知道,之后的任务型教学法实际上是交际法的延伸、扩展和改进。历史地看,教学法的七次曲折使得各类教法交替出现,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仔细分析起来,却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或强调知识,或强调技能;或强调听说,或强调读写;或强调结构,或强调功能。如此众多的教法交替出现丰富了我国的英语教学法。我国独立探索的教学法是在这些教法基础上的改良、创新、创造,使得我国英语教学法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2. 逐渐综合。

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的不断丰富以及曲折交替使得教法之间不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完善,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逐渐综合的趋势。而综合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改良型教法中的华式结构功能法明显地就是结构法与功能法的综合。

张正东撰文介绍说,张志公、唐钧、刘道义、魏国栋、汪震球、龚亚夫、郝建平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的同志们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先是引入听说法/结构法,后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引入结构功能法,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华式结构功能法。华式结构功能法不同于国外的结构功能法。不同之处在于:从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继承中国引入的不同外语教学法的经验,兼重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结构功能法的英语教学理念是符合规律的。为什么要强调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有名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独到的研究。胡春洞认为,英语既是交际工具也是认识工具。既然英语是交际工具,就应强调它的功能性。既然英语是认识工具,就不应忽视它的结构性。作为交际工具就应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认识工具就应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推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对比等认知能力。结构与功能,知识与能力,语音、词汇、语法与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英语学习的全过程。

结构功能法符合我国国情。英语在我国教学是作为外语而存在的。国情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为母语,外语环境不很理想,教师语言能力尚有欠缺,完全的功能(交际)法效果是不好的。然而完全采取结构法,只是注重操练句型,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真实的交际能力又不可能培养起来。采取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路子适合我国国情,也切合师生实际。

结构功能的统一和实现实际上也有赖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201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再次强调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英语教学有多种教学法或者教学路子可以选择,并无一定的规定性。研究一下中国英语教育教学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教法都含有结构法、功能法,或者结构功能法中的某些元素,因此这三种教法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特别关注的三条教学路子。

综上,英语应该为交际而教,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真实的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取适当的教学法或教学路子,以保证教学的高效率。

推荐书目:

《英语教学法》,李庭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英语教学法》,胡春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外语教育学》,章兼中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张正东著,科学出版社,2000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英语教育学》,鲁子问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上一篇:在实习生座谈会上的发言下一篇:nn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