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层教学论文

2024-07-19

语文分层教学论文(精选9篇)

语文分层教学论文 篇1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经验总结

二郎坝小学

杜春艳

我们学校属于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的差异较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尤其是课堂教学,如果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吃不饱”和“难消化”的现象就会日益突出。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

我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6、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加试综合运用题,优等生再加试分析拓展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计划

二郎坝小学

课题组

一、转化思想

为了落实好教学工作让语文成绩大面积丰收,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二、学困生对象

一年级:蒋建华

蒋富鹏

蒋贵鹏

何芳琴

崔彦鹏 二年级:蒋华涛

百强勇

罗瑞

杨晓慧

三年级:罗贵超

蒋星月

蒋富阳

何万波

杨定文

蒋富康

蒋华瑞

四年级:蒋富东

蒋抄

杜欢

丁继浩 何兴红

李本旭 陈霞

陈明康

五年级:杨云云

崔子红

何宗杰

胡建红

蒋小云

杜彩云

蒋荣俊

郭宝成 何万龙

六年级: 杨丹

蒋华勇

三、调查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0月

四、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不少学困生的家长都是打工者,父母们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大部分家长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即使检查,也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晚饭后不是加班,就是看电视、聊天,家长很少布置或从不布置课外作业,大部分学困生表示家人帮助自己的能力有限。此外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课外学习也不很重视,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家长只占调查人数的12%。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监管不利。(如:杨云云同学,家长从不过问该生的学习情况。)

2、学困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缺少有效的方法,他们自己放松要求。

4、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

学困生在家里的依赖性强,自觉性差,不能主动地学习。在校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毅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无兴趣。不少学困生怕吃苦,懒惰,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五、转化学困生措施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8、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分层备课,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体现分层作业,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 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课前,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013年9月

语文分层教学论文 篇2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 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 心理素质, 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 以及交际能力, 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 分别指导, 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 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 把它作为一种理念, 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使每个层次, 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 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 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 采取什么教学手段, 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并如何地加以引导, 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 在备课时,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 要处处为学生着想, 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 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 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 给学生“划圈子”,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 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 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 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 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 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 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 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 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 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 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 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 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 我想是行不通的, 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 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 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 让同学们进行评议, 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 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

四、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浅谈语文分层教学研究的“分层”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实验;教学效果

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其“分层”,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语文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意见及研究性学习要求;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按照教材研读、教材的拓展性内容研读、语文学科相关的文学文化背景及有关的专题式研读这样三个层次来实现学习上的逐步开发、分层递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培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三是语文知识教学及思维训练上的层次性,从整本书的知识与训练要求,到单元、课文,一直具体到语段和字词句,形成一个从大到小的语文知识要素及思维训练系统,通过一个个小层次的具体知识要素及训练着力点,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语文知识学习系统和思维训练系统,从而形成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要搞好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我觉得首先要做好下面几个“分层”:

(一)目标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优等生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语文教材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生能掌握语文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具体操作应是这样的:

1.A层学生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

2.B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

3.C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二)学生分层

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摸底调查,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建档。可大致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A层为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差生,各层人数约占33%。分层教学中的学生的层次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成绩等的变化呈动态变化的。其结构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位”为前提,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既活跃了课掌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06—2007学年度我校的分层教学实验班高一(1)班,第一学期共有52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是17人、18人、17人;第二学期共有51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调整为17人、18人、16人。

(三)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备课的层次化。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在语文分层教学中应采取相应而又适宜的教学策略:如根据个别差异设立不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增删不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差异允许不同学习进度。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的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作业、练习、反馈检测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优化。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我设计的作业是,1.必做题:(1)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和通假字;(2)理解文中的实词的意思;(3)基本上能串讲课文大意。2.选做题:(1)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词的活用情况;(3)掌握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4)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了发挥潜力的余地。

(五)课外辅导分层

l.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生和差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如古代诗歌赏析,要求优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能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对后进生,要求其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基础。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对差生要面批、面改。而优生要加强检查、督促。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篇4

李马小学

杨小燕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李马小学

杨小燕

俗话说的好: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总有长短。在我们教学对象中也总有各方面比较优秀的的学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也都是父母的期盼,祖国的希望,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生涯中,曾经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转化“后进生”,而忽略了中等生,更放过了先进生的进一步的发展。要知道水涨才能船高,如果一个集体整体水平不高,那个体就不会有一个太突出的表现。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实施适合不同档次学生的“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谈一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一、课前预习分层——激活思维,展现个性

每教一次新课,我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作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自学后,试着向课外发展,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理解课文,考虑预习上和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如有时间和兴趣的则可以去查有关资料;而后等生仅要求他们能初读课文几遍,稍加了解课文内容。

二、课堂教学分层——尊重差异,表现个性

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欣赏”“理解”“拓展”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2、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适合什么样的教法,找到差别,才能把握知识的难易度,做到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3、教学过程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三维目标中分别有深浅之分,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例如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后我给设计了三个练习小题,“朗读课文,读一读,说说下面偏旁的名称,写笔顺”,可要求中下生做,“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可要求中上生做,“续编故事”要求愿意做的做。

三、课外辅导分层——着眼差异,培养个性

1、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例读读背背古代诗歌,要求优生不仅理解诗意,而且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要求后进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诵是基础。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

四、作业设计分层——唤起热情,张扬个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教力的发展必将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就必须难易有别,体现分层施教,让低、中、高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宽松的作业氛围中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如我在教学《春笋》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A抄写词语

B摘录文中描写春笋的句子。C你还搜集哪些描写春天的语句。D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春天的五彩图。

E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情景,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你也来模仿小作者,一起来说说春天的景物吧。

[以上作业学生选两题完成] A类作业着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传统的作业形式偏重学生的反复抄写,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地照抄,既简单又乏味。在做这一类作业时,我做了小小的改革,生字的抄写仍然只抄3遍,第一遍我让学生按音序排列抄写,第二遍让学生按间架结构进行分类抄写,第三遍则让学生按部首分类抄写。这样,学生在抄写过程中要动手更要动脑,既改变了书写的机械性、单调性,又掌握了生字的写法,还培养了归纳能力。

B类作业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积累语言材料能力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基础,而这些积累的语言内化、运用我们追求的更高境界,通过积累、想象、体味、感受优美词句,把它们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随时运用于生活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这样,积累和语言文字就会如一泓清泉淌在学生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C类开放式的作业,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必须自己去搜集、诵读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样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吸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D类作业是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春天的图,学生兴趣浓厚,因为他们乐于画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的图画的过程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图画好后,也就把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表现出来了。

E类作文是把阅读和表达融为一体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

总之,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等生觉得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只有得法、得体和得力的练习才能唤起并强化已学知识,诱发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期待分层—— 成全梦想,体现个性

事实上,由于种种的原应,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会朝着父母老师所期待的方向走去。不过,世上的路有很多条,只要好好走,每个人都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像我们班的赵鹏同学,他是个在各方面都反应迟钝的学生。可是他迷上了美术,表现力还不错,他的梦想是将来要考上美术学校,还要开个人画展呢。对于他,除了要求他做好一些基本的功课外,我尽量寻找机会让他在美术上有更大的锻炼机会,比如:和美术老师联系,多多培养他,有机会的话,让他的作品也能发表。

六、评价分层——增强信心,塑造个性

对于不同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要求。其实,只要学生有所进步,我们都可以以一种鼓舞的姿势去评价他们。再也不能象传统的评价方法那样,全体学生目标一致,每个人都要向100分去努力。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孩子,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部分的成功是整体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创造时机,为他们取得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进行分层评价,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的学习向更高一层迈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差异教学时,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激励性评价,主要适用于C层学生。由于C层起点较低,且以教师指导为主,因此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大增,所以教师主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如“有进步”“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等;这样教师亲切的话语一定能激发学生好学的情感。

②参与性评价,主要可以让B层及A层的学生参与。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相信他们的,从而以这种信任感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篇5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我国《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 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 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四、因人而异 分层评价

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天祝县职教中心

高泽宏

邮编:733200

邮箱:puba9310@163.com

电话:*** 摘要:针对目前实行的分层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现有教学资源,以便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关键词: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

教学资源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本身具有不同智能结构和认知方式,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也提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观点。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智力、认知、兴趣的差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地区已开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有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观点,胡兴宏提出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模式等。本文结合自己在实施分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分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如何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使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分层教学的做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采用分层教学,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更加明确具体了。比如,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课堂上,A层学生必须理解苏词风格,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揣摩词的意境美。B层学生理解苏词风格并与前文的柳词比较。C层学生只要了解词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即可。作业布置上,C层侧重检查背诵;B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知识;A层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苏轼对海南的贡献》,或改写《赤壁怀古》。这样,A层学生觉得作业有挑战性,趣味性,能提高自己。B、C层学生觉得作业力所能及,愿意做,及时交。这样避免了以往教学中一些学生因没有压力、动力而厌学,一些学生因听不懂,完不成作业而弃学的现象。

二、现行两种分层教学的弊端

(一)分层走班带来的困难

所谓“分层走班”,即对需要分层的课程,把同年级学生按一定标准分层组班,走班教学。这样当分层的科目不止一科时,经常要打破原来的班级上课,在教学课时、教室的安排上很难协调好,对原有班级的管理也不利。况且,A、B、C三个层次,一般层次高的纪律会好些,反之亦然,那么,在师资分配上,谁愿意教基础差的一层呢?

(二)分层不走班的尴尬

所谓“分层不走班”,即在一个班级里,依据某课程的需要,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但在授课、考试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仍在一起进行。要求授课教师从备课、讲课、练习设计、测验等环节,因层而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且不说教师们授课的学生多,难于记住谁在哪个层次。单说课堂上B层学生想答A层题,老师能说“不”吗?

(三)两种分层方式的相同弊端

1、分层标准不明确

现行的语文分层教学,其标准只是大致的,各层的教学目的很笼统,以致学生不明确自己学A层与学B、C层有什么区别,他们认为分与不分都一样,甚至有许多学生为了减轻压力,愿意到B层甚至C层、D层。

2、操作不规范

现行的语文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为依据,明显地印有应试教育的痕迹,而无视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差异。这样的所谓分层,不仅难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重蹈优差生区别对待,“重优轻差”的旧辙。

3、评价不合理

首先,一些分层考试的试卷只是个别题目难易不同,到底什么样的题目才算难,什么样的才算易,出题老师也没有什么衡量标准。其次,分层考试中倘若A层学生答了难度较大的试题,其结果是可能是B、C层学生的分数会超过A层,这对学生评优很不公平。因此,许多学生不愿意选择A层。

三、分层教学落到实处的几点建议

要使分层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就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特色,结合各校实际进行分层。

(一)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看分层。

分层的初衷是照顾个体差异,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优点、长处,以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关注每位学生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各有所长。语文卷面成绩低的学生,未必口语表达能力差;常规课堂上好动的学生,未必想象能力差。由此看来,简单地依据考试成绩来分层是不科学的。学生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在于兴趣、爱好的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因此,考虑到初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语文分层教学应充分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分为普通型、特色型、升学型三个层次(即三大板块)。

1、普通型(基础型、普及型)

《初中语言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内容分必学、必选和自选3个部分。必学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管怎么分层,基础的知识必须人人掌握,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普通型的教学层次要满足大众胃口,依《标准》要求教学,同时,作为普及性,授课、评价要求不能太高,以本班低层次学生能接受为主。

2、特色型(兴趣型)

《标准》还指出:“语文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发展特长的需要确定,学生可按自己意愿选修。”特色型教学层次的设置,正好迎合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某些兴趣爱好或专长的学生口胃。教材可选用校本教材。教学方法要灵活,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校本教材可开设《诗词赏析》、《阅读与写作》、《天祝文化》、《我的心声》、《爱好写作》、《口语训练》等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

3、升学型(挑战型)不可否认,现行教材如果不进行深入挖掘,就很能适应当前的升学的需要,我们便在其它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让他们扎实掌握语言基本功,让他们有很强的阅读和独立写作的能力,让他们能在升高中的应试中游刃有余。

语文分层优化教学之反思 篇7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本学期,我校举行了中青年优秀教师教学汇报展示课。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分层优化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上的交流,达到了一个互通、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我认真地学习了语文组李碧金、方春霞、苏晓岚、陈晓玲、吴珠燕、五位老师的课。这五位老师在教学中新颖的构思,创新的设计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这次的展示课我收获巨大,深刻地体会到了分层导学课堂的实效性。现在,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这次活动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二、分层优化课堂实践

(一)情境教学,真实可感。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大家常说语文课比数学课有趣,我想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的语文味上吧,而语文课的语文味也集中表现在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传导当中。我在李碧金老师、放春霞老师的课堂上,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李碧金老师一上课就和大家一起观看京剧、豫剧、歌仔戏的视频先点燃大家的兴趣,在以《黄梅戏》视频让大家深陷在戏曲的乐趣中不能自抑,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甚至不少老师和同学都跟着哼唱起来,这种气氛告诉我们,老师的情感教育已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紧接着一句“你喜欢戏剧吗,你热爱你家乡的戏剧———歌仔戏吗?”就把大家的思路引到了她今天的主题“戏剧大舞台”。方春霞老师带我们解读《背影》中的父爱,一开始就以歌曲《父亲》带着大家从歌词中体会父亲从小到大对我们的付出,在大家被爱包围着时,学生就很容易走进《背影》中的父爱。

这就是情景教学的优势:以其直观性、强化性、感染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1、注重朗读,创造意境。

余映潮先生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它并不是美的语文课。”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形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老师们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齐读、自由读、指名读、默读、老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

如方春霞老师在解读《背影》一文时,曾让学生三读课文,在读中让他们感受背影中的父爱。苏晓岚老师在品读《我的母亲》“慈爱“温和””的时,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段和第12段的精华部分,感悟母亲的严而慈爱、仁慈而温和。

又如陈晓玲老师在上《老照片的故事》的作文课时,在欣赏了班长和他外婆的照片后让全班齐读班长写的一段她和外婆的故事与感受,让大家一起来体会照片后面的故事,这样大家很快就融入进了课堂,就能畅所欲言的说说自己老照片后的故事。

2、长文短教,实现高效。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科学高效地处理好我们的教材,是我们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摆脱单一性、片面性.使思维具有多端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多彩多姿。因此“长文短教”是比较合理的教材处理方法,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如苏晓岚老师在品读《我的母亲》严而慈爱、仁慈而温和时只重点讲解了第7段和第12段,这是母亲严而慈爱和、仁慈而温体现的精华部分,主要抓住母亲的动作、语言描写,引导大家体会母亲善良、仁慈、温和、大度的高尚品质。

3、趣味活动,活跃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穿插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活动(话剧、小品等)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充分深刻的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

如李碧金老师在上《戏剧大舞台》时,为了能大家更好的感受戏剧的魅力就让四名学生以对唱的形式再现了《黄梅戏》的情景。这样学生对戏曲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

又如吴珠燕老师在上《竹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竹的影子有深刻的印象,就让两名学生在黑板的两边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现场画一画竹子,然后让同学来评价谁画的竹子最形象,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就活跃起来了。

三、结语

这五堂课老师们给大家呈现了五堂精彩纷呈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挖掘了教材的价值,培养学生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它也是我们分层优化课堂的一个重要体现。

我相信分层优化的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次无意之中我听说了“分层教学”这个名词。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此教学就有了弹性,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优等生挑战更高的难度,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困难生在学习中夯实基础,收获自信。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形式上开展分组学习

每一个班的学生都存在差异,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他们各自原有的学习基础、擅长学科、学习习惯并结合教材的要求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对他们进行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分层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分组后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层学习。如:预习,每教一次新课我让不同小组的同学作不同的课前准备。优等生在完成常规预习任务后,试着向课外发展,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写调查报告;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理解课文,思考学习提示里的任务和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如有时间和兴趣,则可以去查有关资料;而困难生仅要求他们能初读课文几遍,读准生字词的音,稍加了解课文内容即可。

二、教学目标弹性设计

在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贴近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发展区,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要求优等生“全面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白杨不畏艰苦的条件,扎根边疆的品格,领会作者对白杨的深厚感情及借物喻人,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心愿。能独立概括中心思想,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中等生“了解白杨的特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领会作者对白杨的深厚感情及借物喻人,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心愿”;困难生“知道白杨是什么样子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长成这个样子,明白中心思想和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一定的可信度。

三、课堂提问的分层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而是师生“问”—“答”的互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是与老师思想的交流;二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对他的表扬,就是他认识自己、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太容易的问题无法刺激思维的活跃,不利于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讲,过难的问题让他备受压力,从而产生对自己智力的质疑,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分层练习。课堂提问的设计可针对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也可针对同一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深浅度上有所区别。

四、作业的分层

作业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巩固所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讲练结合。作业要有一定的密度,也要适度。抛开没必要的反复练习,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可以为优等生设计2~3题,中等生适当减少为1~2题,困难生再减少为

1题;难度上也要体现阶梯式,优等生最难,中等生降低一些,学困生较易,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像作文教学,在每次的作文教学中以不同的要求去对待学生,如:写一件事情,学困生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行了,且字数不限;中等生不仅字通意顺,且要写出事情的意义;而优等生则在中等生的基础上描写有一定的文采。

五、评价的分层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不以“一刀切”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原则上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那就要以鼓舞的姿态去评价。我常对学生说:“衡量你进步的尺子,就是你昨天的表现。”

尝试分层教学一个学期,我班学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思想、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分层教学,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点,有了更充分的锻炼机会。相信他们会有能力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篇9

摘要:在初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恰当分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方面提升阅读能力。恰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75-02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分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时不但要紧扣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善用多媒体进行辅助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提升。

一、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恰当分层

1.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阅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准确把握班内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教学规律。在授课之前,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程度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的不同题型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如在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置课前学问卡,在学问卡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凭自己的古文基础知识进行古文翻译,并出示阅读训练的题目让学生完成,让学生体会移步易景的记游方式,并在学问卡上进行重点标注。针对不同的文本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会小石潭环境的清幽静谧之美,体会作者遭遇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学问卡上交,教师进行整体评判,以便了解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此时教师针对学生学问卡完成的情况进行重点分层,并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分层情况在全班公布,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也就更有目标。

2.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恰当分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不相同的。将语文阅读能力强、阅读面宽、阅读理解成绩较强的学生分到A层,针对这类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训练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策略,以最快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一般,阅读理解力一般,阅读面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将他们分到B层,针对这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推荐他们阅读课外书,让他们可以在课内外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阅读能力较差,基本上不怎么阅读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分到C层,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喜欢上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还要努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方面提升阅读能力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不得不说,在八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较为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这样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进行深入阅读,同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出示阅读问题,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辨析。如在八年级语文《桥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基础的教学目标之外,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进行课下小练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而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就要指导他们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并感受到形象生动的语言。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积极与这类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跟得上课堂的授课节奏,并提出让学生理清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通过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品味语言,并逐步学会把握说明方法,理解桥美在何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本人层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提升。

2.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容易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如果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是不容易达到高效学习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摒弃学生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尽快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积极形成语文阅读思维,能够熟练地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在课堂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重点难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起来有目标,并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目标。如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一首古诗引入课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阅读,在进行基础的课文阅读之后,在能力训练环节教师就可以进行分层次训练了。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让学生领会作者能够抓住景物突出特征,通过寥寥数笔的语言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让A层次的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时间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让B层次的学生通过总结本文的白描写作方法重点体会如果自己进行写作的话可以怎么写作,并列出相应的提纲;而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就要学生总结体会本文的白描写作手法就可以了。针对不同层次作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充分体现了高效分层学习。

三、恰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

1.教师恰当进行合作小组教学,可以分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八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认知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能够深刻地认知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读了几遍,也不容易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学生单打独斗式的阅读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起来就会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将学生根据阅读能力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一个阅读小组中,都要有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每一个阅读小组以4~6人为宜。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阅读学习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合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阅读学习中来。如在课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阅读题目的情况下追求阅读的速度,在学生进行完阅读思考之后,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安排学生既要进行组内交流,又要进行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阅读的材料,在组合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阅读兴趣。

2.教师把握住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紧扣课内阅读教学,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应题材广泛,包括各类主题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等。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进行考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考试阅读的解题方法。八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已经较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以及重点阅读范围进行重点提醒,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如在八年级下册语文《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的教学中,在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体会课堂阅读重点,体会沈从文的散文语言风格,在课堂的结课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教师可以让A层次的学生阅读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福生》等代表作,同时阅读余秋雨的散文,比较两位作家的语言风格的不同,模仿这些作品进行简单的创作,并和同组和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让学生阅读《边城》、《长河》,让学生通过这一代表作的阅读理解沈从文的语言,可以通过基础的阅读在头脑中构思自己如果模仿作品写作应该如何进行。而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仅仅让学生阅读《边城》,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文字风格,不断训练自身的语感,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总之,在八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进行分层教学,才能让学生拓宽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抓好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反复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勤思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线上教师见面会计划下一篇:眼镜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