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层论文

2024-06-15

学校分层论文(精选12篇)

学校分层论文 篇1

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精神的指引下,已经全面拉开了包括文化基础课在内的课程改革的序幕。作为基础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各校也已制定了相应的数学课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大都把实施分层教学作为改革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在实施数学课分层教学时将面临哪些困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如何去体现“分层”这一理念,我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化”。而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又肩负着为专业课服务这一特点,因此也就更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教学。

一、职业学校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教学”是一样的。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职业学校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基础情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专业差别等差异;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优秀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专业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学校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1. 现代数学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很难将其打破。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数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庞大的学科,经典的数学已经建起完整的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数学也已发展趋于完善。因此,我们很难从内容体系上进行大的改动。并且江苏省教育厅规定:“文化课程改革必须在国家、省对职业学校文化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使用规定范围内进行。”这就限制了我们改变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2.职业学校实际情况也对数学课分层教学有所限制。

职业学校不同于中学,数学课程是服务于专业课程的。而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而体现数学教学的差异,不同的专业所学数学内容和深度完全相同。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且数学课的开设往往先于专业课,等到专业课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时,学生早就忘于脑后。可以说,数学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 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分层教学的实施。

长期以来,数学老师上课都是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手法比较单一。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课程知识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他们对基础课程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而教师如果继续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越发反感,从而陷入教学效果越来越差这种恶性循环。

三、职业学校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1. 统一教师思想,明确教学原则和目标。

上面说到,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施分层教学。要想顺利开展分层教学,就必须明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分层教学的思想。数学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一原则,紧跟学校的步伐,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让分层教学真正得以实现。当然,各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在这次改革中人人都“行动”起来。

2. 以专业需要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做到按专业分层。

正所谓不破不立,打破一个旧的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体系,这是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职业学校数学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例如组织课题研究或者进行教学交流,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选择或编写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构建以满足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以学习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和微积分等知识为主构建新的数学体系。这样,不同的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就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做到按专业的数学分层教学。

3. 教师应在课堂上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

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最应该体现分层教学理念的。教师应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分组,每小组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小组成员自行分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这样学生也能各取所需地得到发展;又如我们的数学作业可以布置一些主观题,讲完一个定理后让学生自己回去找或者自己设计生活中用到该定理的情形;我们的考核制度也可以改成参考以往成绩的“相对”分数,只要学生比以前有进步我们就可以给一个较好成绩。以上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分层的思想,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在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时应遵循“人人都有所发展”这一原则,采取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这些做法进行及时整理总结,以形成各个校特有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职业学校数学的课程特点。

摘要:随着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开展, 数学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工具, 也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要实施分层教学, 本文作者分析了在职业学校实施数学课分层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并对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2]傅道春.教育学 (情境与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7, 第一版.

[3]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 1997, (2) .

学校分层论文 篇2

摘 要:根据建筑力学的学科特点,针对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现状,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每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做法,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及评价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力学; 分层教学; 班内分层

建筑力学是工民建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的基础,它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有关。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必须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中采取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

一、构建合理机动的层次体系

莱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民建专业学生人数不多,考虑到师资等因素,我们采用的是班内分层形式,即保留行政班不变,在同一班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层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主要是数学、物理)、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等,经过测试、交谈等调查形式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基础扎实或基础一般,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B层次(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学习较自觉)、c层次(知识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每一位学生所处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层次体系,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可以升层或降层。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几个环节

1.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注意层次和梯度的开发。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关键,总体来讲,教学没目标要体现以下特点:对C层次要进行扶持,使之完成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对B层次要强化,对知识理解有深度;对A层次要优化,对知识的运用要熟练,注意提升发展空间。教学的最终目标基本统一,但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如对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c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

B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较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A层次:①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②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2.分层授课

学习建筑力学要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解题是学好建筑力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解题来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首先讲授全体同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后,便可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嗣绕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层次,拉开档次,要求C层次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层次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题是分层指导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C层次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3.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力学只有通过多训练才能掌握好,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练习,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第_二层次为综合题。第二、第三两层次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层次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次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4.分层辅导

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科任教师在自习课、课间、晚修时间的辅导应重点加强对C层次学生的个别辅导,采用低起点、小步走的方法,使他们完成必做题,对A层次学生主要是点拨,帮助他们完成综合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单元测试分层

每一单元学习完后,教师就应组织一次单元测试,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各层次教学目标命题,测试题可以出两套,即A卷和B卷,A卷是基础题,B卷在A卷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提高题,A卷供c层次学生使用,B卷供A、B卷层次学生使用,测试完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总结,使全体同学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对B、C层次优秀的同学可以考虑升层,各层次不能达标的同学,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达标,若是确有困难的,A、B层次的同学可以考虑降层。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1.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所在,评价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物,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评价是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评价。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也应重视其学习过程,学生的总评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单元测试等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数的比例可以不同,例如A层次占30分,B层次占40分,C层次占50分,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C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对于期末测试的命题与单元测试类似,其区别在于A、B、C三个层次都含有两部分即基础部分和分层部分,基础部分相同,分层部分根据目标要求有所不同,卷面题量一致、总分一致,这样做便于学生成绩的评定。

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但只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一定会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的。

学校分层论文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经普高“筛选”后才入读职校的,他们当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同一班级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差异也比较大。一般女生比较好学认真,但在操作技能上要弱于男生;男生在文化课学习上比较马虎,在技能课上却表现良好。本人觉得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学应该去尝试一种新的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职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同学数学学习困难,甚至放弃数学学习。他们到职校学习的目的不一致,有的只想顺利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有的则希望毕业后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而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使他们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水平必然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厌学或辍学,必定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分层教学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产生的。分层教学是由“因材施教”的原则,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愿望分类施教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分层

以学生入学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三个群体(分别记作A组、B组、C组),然后以相邻前后两桌四人一组编成若干异质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互帮互学,这四人应好、中、差适当搭配。形成了一种差异资源,这是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四人异质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机会,教师应利用这种差异资源,在小组互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的知识结构,将传统教学中划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弹性目标要求,即A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到达较高要求的同时,应在创新和应用上有所拓展;B组学生保证达到基本要求;C组学生要努力达到基本要求。

3.教学环节的分层

分层教学主要从“备课、授课、练习、作业、课外辅导、检测”六个环节实施。

备课分层: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时,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重难点。

讲课分层:以旧导新,分层设疑,分层练习反馈。低起点,注意维护C组学生的信心,开发B组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A组学生的竞争意识。

练习分层:由浅入深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分为达标题与提高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变式”练习。

作业分层: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根据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

考核分层:试卷分为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三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基础题100分,再分别加上20分和30分的提高题、结合题。各层次的达标成绩不同,不达标的给予个别辅导帮助。

课后辅导分层:对C组学生,着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耐心具体的辅导。对B组学生主要是教会学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A组学生给予较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个别点拨的机会,培养其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依据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统一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对我所任教数学的2004级工业电子(1)(2)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阶段性实验情况比较附表如下:

分层教学使学生有了劲头,教和学互相协调,实现了“因材施教”,发展了学生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分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我校现有的班级人数过多。大专部2000余人,中专部1800余人,与分层教学理想人数相距较大,组织有难度。

2.职业学校学生层次区别很大,分多少层为适宜,小组上课以多少人为一组最为合适。“分层”不“分家”“分”与“合”的度不易把握。

3.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有更充分的备课,需要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更多的配合。

五、分层教学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探索 篇4

1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虽然大多数是初中毕业, 但是其英语学习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等差距很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 不但课堂教学组织十分困难, 而且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 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则“吃不了”[2]。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校从2004级“三二连读”专业开始实行英语分层教学。

2 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3]

2.1 学生分层

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军训时, 对“三二连读”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英语笔试, 然后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的前提下, 按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A、B、C 3个层次共12个班级。A层是尖子生, 由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生组成, 共2个班。B层由学习能力一般、英语成绩中等的学生组成, 共6个班。C层由学习能力差、缺乏自觉性或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组成, 共4个班。学生上英语课时, 按照各自的层次到不同班级上课。经分层教学后, 各层次学生会出现变化, 所以我们在每学期结束后会根据上一学期的成绩, 重新对学生进行调整、分层。A、B层有20%左右的学生分别降到B、C层, B、C层有20%左右的学生分别升入A、B层。通过调整, 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

2.2 教材分层

A层是由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 所以教学内容多一些, 教学难度也大一些, 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本版) 第一册和第二册作为A层的主要教材, 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 (第一级和第二级) 作为辅助教材进行教学。经过3年的学习, 这些学生都通过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 其中大部分可通过二级考试。对于B层学生, 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本版) 第一册作为主要教材, 而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 (第一级) 作为辅助教材进行教学。经过3年的学习, 这些学生都通过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C层是由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组成, 因此教学时需讲得慢且细, 教学难度也相应降低, 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作为主要教材, 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 (一级B) 作为辅助教材进行教学。经过3年的学习, 这些学生都通过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B。

2.3 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后,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 对各层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弹性目标, 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A层学生, 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其学会自我评价, 并依据反馈信息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B层学生, 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使之尽快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对于C层学生, 要指导他们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如在课文教学中, 要求A层学生不仅能整体理解课文、掌握其中的重点, 而且会组织语言根据课文进行复述或角色扮演;要求B层学生能掌握课文的重点, 背诵其中的部分段落;要求C层学生能借助中文翻译看懂课文, 并掌握重点。

2.4 作业分层

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 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以达到帮助他们掌握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 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分层, 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A层学生来说, 一些重复性的抄写作业可以免除, 除教材上的练习题外, 还可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外作业。对于B、C层学生主要是布置教材上的一些练习题, C层还可增加一些重复性的抄写作业, 对他们的作业应全批、全改, 并增加讲评。

2.5 考核分层

考核也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考核检查一节课或一个学期分层教学的效果。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地反馈教学情况和评价学习效果, 无论是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 还是期中、期末考试, 都可以分层进行。我校学生的学期总成绩是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占英语总成绩的30%, 包括学生的作业、学习态度和学期中的提问、小测验等。平时成绩对于那些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更有用处, 因为平时考核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不断进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也是分层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2部分均占英语总成绩的35%。

3 分层教学实施效果

3.1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极大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的效率。同时, 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做了充分准备, 使实际教学更具针对性, 从而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了课堂效率。

3.2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 轻松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例如: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C层学生在原来的行政班级里不一定有机会发言, 分层后由于同层学生的水平接近, 使其在学习时无自卑心理, 有了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尝试到成功的乐趣, 并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3.3 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 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师需要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确定各层次本单元的重、难点以及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最佳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有问题的学生 (特别是C层学生) 还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和他们谈心, 交朋友, 鼓励其进步。因此, 对于参加分层教学的教师来说, 必须具备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任劳任怨的精神, 必须在各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因此, 分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也使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得到提高。

4 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4.1 分层选拔不是很合理

在分层时只凭一次笔试成绩“一锤定音”,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非常残酷。可参考学生以往成绩或多进行几次考核再确定学生的层次。

4.2 师生互选

可让学生以填志愿的形式来“挑”适合自己的教师, 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教学模式的学生, 形成双向选择教学方式。

4.3 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

分到B、C层的学生会觉得低人一等, 进取心受挫, 以致影响以后的学习。面对这些情况, 在分层教学之前, 任课教师和学校首先要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工作, 客观宣传分层教学有利的一面, 同时提醒学生及其家长做好压力的思想准备。

4.4 给教师带来了更多压力

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也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多压力。上英语课时, 学生按照各自的层次到不同的班级去上课。有时会出现同一个分层班中有6个班学生在上课的情况, 所以在收发作业、课堂考勤等教学管理方面难度增大 (上1个班的课要同时安排6个课代表, 联系6个班主任) 。C班学生基础差, 且部分素质不高, 所以C班学生在课堂上时有睡觉、看课外书和说话等违纪现象发生, 无原有行政班优秀学生的帮助, 使得教师工作量加大。此外, 教师还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 压力较大。学校应适时调整, 减轻教师负担, 使教师能够心情愉悦地工作。

4.5 总成绩计算是否合理

对各层学生评价结果的确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学期总成绩则是对分层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第1年我校采用的方法是:A、B、C层单独出题, 按照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 (30%) +期中考试 (35%) +期末考试 (35%) 方法计算成绩。这样就出现了以下情况:在按原有行政班评定奖学金的情况下, B、C层90分以上的学生较A层学生更为有利。在第2年我校又实行了这样的方法:A、B、C层单独出题, 按照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 (30%) +期中考试 (35%) +期末考试 (35%) 的计算方法, 但B、C层学生最后的学期总成绩要分别乘以相应系数 (若不及格不用乘以系数) 。即:A层学生得到的学期总成绩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后不作任何变化;B层学生得到的学期总成绩为:学期总成绩=60+ (X-60) ×0.8;C层学生得到的学期总成绩为:学期总成绩=60+ (X-60) ×0.6 (X为学生原来的学期总成绩) 。但哪种方法更合理、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待商榷。

4.6 教材是否合适

目前教材一般都是由学校确定, 大部分教材和学生的分层不是很配套, 所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合各层学生的教材, 以便学生学习。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实行的是“一刀切”教学模式, 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扶玲.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希望月报, 2007, (8) :100~101.

[2]莫寒柏.论中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155~156.

学校分层论文 篇5

——《小孩不笨》观后感

摘要:在电影《小孩不笨》中,我们看到在新加坡学业成绩不同的小孩被分派就读EM1、EM2或EM3三种不同课程,而就读等级最低的EM3的孩子往往被视为是最没前途的。这给孩子的成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与中国大陆普遍存在的尖子班、普通班情况类似。学校通过对根据成绩划分成的优生和差生实行分层教育,达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利益目的,却也引发了许多教育问题,使得原本遵循因材施教的分层教育渐渐变了味。

本文将简单介绍分层教育及其在中国大陆学校变味的窘况,再从学校的教育目的及其利益目的详细论述中国大陆的分层教育现象变味原因,并从教育权利方面阐述分层教育的不合理性等。

关键词:分层教育 教育权利 教育目的

一. 分层教育

分层教育是指针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需要,采用分主题、分阶段、分年龄、按照能力差别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分层教育是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是适应生源现状的好对策。

首先,因材施教,体现针对性。学校的学生要顺利实现学生从小学生到中学生角色的转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表象,分层次教育正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逐步实施,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对号入座”。

其次,重点突出,体现侧重性。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这个重点是十分明确的,分层次教育强调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方式,有助于目标的逐步落实和最终实现。侧重性的优势在于将目标分解化小,以便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承受力来逐步展开,在不同的年龄和时期更能让受教育者顺利接受,做到“自觉自愿”。

最后,逐步推进,体现系统性。学校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个教育工程中要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循序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分层次教育正好体现了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使受教育者在体验教育的过程中有从易到难、从基本到特殊的过程,做到“一步一个台阶”。二. 变味的分层教育现象

分层教育本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意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但在中国大陆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层教育已被歧化得面目全非。

分层教育之所以变味,说到底都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开设各种快班、重点班、尖子班与相对应的慢班、普通班、平行班等等,单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生分类、贴上标签。在教学过程中,所谓的普通生,往往成为学校互相推诿,不愿接受的人群,而尖子生则会受到多方关注,得到最重要的师资力量的投资,这很明显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

这种教育模式完全违背了分层教育的初衷,既增加了优生的学习压力,又打,击了普通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使得“因材施教”的分层教育已经沦为变相地折磨学生的一种手段。三. 从学校的教育目探究分层教育变味的原因 1.学校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狭义的教育目的则是指国家规定的官方的,统一的教育目的,也包括各级学校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培养目标。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前者从宏观上着眼,后者则在宏观的基础上,从微观即从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着眼。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要服务于总的教育目的的实现,而教育事业的目的也只有通过教育目标的具体落实才能得以实现。

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努力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校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专门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源于社会培养人的需要,培养人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的目的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使人的灵肉、身心、情理、德才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为社会和谐文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其实,这只是学校的公益性目的,从学校自身活动维系和提升需要来说,还有一个自益性的目的。学校在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必须要考虑并解决教育目的实现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如必要的育人设施、师资队伍,也包括根据需要对这些条件予以完善和提高的财力物力等方面的经济保证。学校在自身这些方面所意欲的目的,可称之为学校的利益目的。学校的利益目的是具有自益性的目的,它所意欲是本体的自我得益,本质是追求学校本体活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具有公益性的教育目的,它所意欲的是人和社会的发展,本质是育人。

2.分层教育变味的原因 2.1学校的教育目的单一化

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学校的根本目的,学校的重要任务不只仅仅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才能,除此之外,学校要教育学生学会更好的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要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要使学生在纷杂的事物中学会选择,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要使学生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内心和优雅的举止;要让学生学会清醒而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上恰当的位置,并养成时时自我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调整,使自身不断完善;要使学生逐渐懂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和对后代的责任。但有些学校对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醒,将教育目的价值异化为单一的、片面的追求,这造成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成绩发展的局面,学校教育的全面目标发生变异,异化为单纯升学。

2.2.过分追求利益目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而,学生的进展与变化毫无疑问应当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首要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然而,当谈到“学生的进展与变化”的时候,应该强调: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学校成功的标志。学校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校要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升学率。校长和老师关注升学率,背后的实质除了是关注自己的政绩或业绩,还牵涉到学校的地位和知名度,教育部或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额度,学生招生人数等等利益关系,2.3学生成果评价的目的被扭曲

学生成长的状况需要通过一些外显的成果来加以判断。学生的成果是判明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手段,展示学生发展的成果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是学校发现教育问题、诊断教育过程的一种途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作为判明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发现教育问题、诊断教育过程的一种途径的学生成果评价被异化成了学校的追求,升学率成了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是学校教育上的一个误区,是本末倒置。在有些学校,为了证明办学的成功,不惜放弃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采用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措施。

四、如何让分层教育回归正轨 1.对于学校

学校应该正确把握教育目的和利益目的之间的关系,真正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定位两个目的,使两个目的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让学校健康发展,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对于政府、一方面政府需要确保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因为学校的利益目的说到底是因为分配入不敷出。当学校不再需要通过排名来争取足够的资金,或许学校能更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的监督,全面遏制“分层教育”。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浅谈技工学校数学课的分层教学 篇6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质量

数学课是技工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各专业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数理基础,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理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技工学校文化课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的生源对象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不少学生被动学习因素偏多,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有的自信不足,沉默寡言;有的烦躁冲动,沉迷电子游戏、逃课、作业不完成、迟到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笔者认为,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力;强化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二、数学课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基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一次),以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最终实现班级整体优化。

2.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目标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领会,B组学生达到简单应用,C组学生达到综合应用。例如,在教“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求A组学生牢记定义,能直接运用公式解任意三角函数;B组学生还要理解公式的推导;C组学生除以上两项外,再加上讨论定义域。

(2)课堂教学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证C层听课不等待,A层听得懂。例如,解方程(组)一课,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整理如下问题:

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元、次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a≠0?

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几种。

⑤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让A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C层学生回答⑤题。通过提问分析,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突破难点。

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何异同?

②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③怎么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先让C层学生解决①题后,请B层学生解决②题,再由A层学生解决③题。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竞赛,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掌握规律、学会方法、提高信心。

(3)布置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这样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解方程(组)”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第一层,解方程:

x2-5x-6=0

第二层,解方程组:

x2-6x-2y+11=0

5x-6y+1=0

第三层,

若方程9x2+2mx+1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若方程8x2-(k-1)x+k-7=0有一个根是0,那么k=?另一个根是什么?

3.评价分层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评判学生的成绩,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回答、作业提交、单元练习组成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每阶段只要有进步,就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这样会促进中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中技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方案探究 篇7

一、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贴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

面对个体差异明显的职校学生, 教师不能“一刀切”地确定教学目标, 应该设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切实需要。

针对数学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 教师应偏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认知, 使他们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消除对数学学科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使之逐渐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 在要求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应鼓励他们学习选学内容, 扩大自身的思维纵深度以及学习视域, 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而对于那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师应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可以多布置一些难度较大、开放性强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度, 既而深入探究更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相应地,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综合评价时, 教师也应当具备层次观念,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有进步、是否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 再逐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中肯的评价意见, 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刻意地凸显学生群体之间的层次性, 以免打击部分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分层设计提问环节, 构建师生良性互动模式

提问环节是师生之间交融观点、共享成果的重要渠道, 教师在教案中需要详细地设计提问的问题。一般来说, 提问的内容应当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 再逐渐向周边延展。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 需要揣度每一层次学生的大致水平, 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发言的机会。比如说, 在学习某一概念时, 教师可以设计出三个层次的问题:初级层次的问题主要针对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中等层次的问题可拓展到应用层面, 考查学生们如何在解题环节中活用概念;而较高层次的问题就可以触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层面, 挖掘概念的深刻性与广延性。

在编写教案时, 教师需要本着“均衡互动”的原则, 构建师生之间灵活、和谐的交流沟通模式。实际上, 提问不仅是教师向学生发问, 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发问, 提问环节不仅要考验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也要培养他们“敢问和会问”的素质。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自主发问时, 教师应该多给予鼓励, 及时地答疑解惑, 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分层设计小组讨论活动, 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数学知识具有较深的逻辑性与抽象性, 教师若采取平面化的讲课方式, 则无法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感性认知, 不仅难以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还有可能萌生消极抵触的心理。对此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可凸显“兴趣”这一主题, 力图让教学活动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兴趣, 既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式学习。

小组讨论是一种可供尝试的教学形式, 有助于打破沉闷气氛, 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力。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 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前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 使小组讨论活动有序、有效进行。比如说, 在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时, 教师可以首先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 并且使每一小组中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比例大致相当。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中各司其职, 表现出自身的作用。在这种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便可以获得思维与情感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冯学花.分层教学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 2009 (9) .

[2]钟海峰.当前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考试周刊, 2008 (18) .

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的探讨 篇8

一、构建合理机动的层次体系

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以下简称我校) 工民建专业学生人数不多, 考虑到师资等因素, 我们采用的是班内分层形式, 即保留行政班不变, 在同一班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层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 (主要是数学、物理) 、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等, 经过测试、交谈等调查形式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 (基础扎实或基础一般, 接受能力强, 学习自觉) 、B层次 (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 学习较自觉) 、C层次 (知识基础较差, 接受能力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并且每一位学生所处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种动态的层次体系,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评, 根据测评结果, 可以升层或降层。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几个环节

1. 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 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 注意层次和梯度的开发。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关键, 总体来讲, 教学没目标要体现以下特点:对C层次要进行扶持, 使之完成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对B层次要强化, 对知识理解有深度;对A层次要优化, 对知识的运用要熟练, 注意提升发展空间。教学的最终目标基本统一, 但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如对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C层次: (1) 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能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

B层次: (1) 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较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A层次: (1) 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决复杂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2. 分层授课

学习建筑力学要理解它的基本原理, 掌握它的分析方法, 解题是学好建筑力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解题来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首先讲授全体同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后, 便可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教师围绕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 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 拉开档次, 要求C层次解低档题, 争取解中档题;B层次学生解中档题, 争取解高档题;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题是分层指导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 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 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 C层次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 通过多层次的教学, 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3. 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 建筑力学只有通过多训练才能掌握好,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 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 “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练习, 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 第三层次为综合题。第二、第三两层次为选做题, 这样可使C层次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A、B两层次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4. 分层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科任教师在自习课、课间、晚修时间的辅导应重点加强对C层次学生的个别辅导, 采用低起点、小步走的方法, 使他们完成必做题, 对A层次学生主要是点拨, 帮助他们完成综合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 单元测试分层

每一单元学习完后, 教师就应组织一次单元测试, 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测试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各层次教学目标命题, 测试题可以出两套, 即A卷和B卷, A卷是基础题, B卷在A卷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提高题, A卷供C层次学生使用, B卷供A、B卷层次学生使用, 测试完后, 教师应及时分析和总结, 使全体同学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 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对B、C层次优秀的同学可以考虑升层, 各层次不能达标的同学, 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他们达标, 若是确有困难的, A、B层次的同学可以考虑降层。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1. 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所在, 评价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物, 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 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

2.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评价是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评价。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 也应重视其学习过程, 学生的总评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单元测试等进行考核评价,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分数的比例可以不同, 例如A层次占30分, B层次占40分, C层次占50分, 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C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对于期末测试的命题与单元测试类似, 其区别在于A、B、C三个层次都含有两部分即基础部分和分层部分, 基础部分相同, 分层部分根据目标要求有所不同, 卷面题量一致、总分一致, 这样做便于学生成绩的评定。

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但只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 一定会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的。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力学的学科特点, 针对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现状,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做法, 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及评价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力学,分层教学,班内分层

参考文献

[1]董莲诗.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4 (12) .

士官学校创新型英语分层教学探析 篇9

士官学校学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员的英语成绩呈金字塔分布, 有些能达到大学四级水平, 而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字母语音都没有掌握, 低分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还多, 高低分数之间差距过大, 因此造成了学员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巨大差距, 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为了使每一个有志于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学员都能得到与自己学力基础相匹配的英语教育的机会,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创新性地在学校采用“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改进, 从而使全体学员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1什么是“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士官学校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因材施教理论观, 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倡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Krashen的i+1输入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Jeremy Bentham的经济学效用差异理论都为分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即以“因材施教”、“分组教学”理论为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学员按“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内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牵引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教学和评价, 从而使全体学员都能得到提高。

2我校“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2.1组内分层

首先教员在对学员进行客官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学员原有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潜力等因素, “暗中”将学员按以下因素分为ABC三层:

层次划定后, 再按“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把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搭配, 均衡地分入各组, 各小组水平相当, 一般由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都有相同比例的ABC三个层次的学员, 这样, 各小组之间是平衡的, 组与组之间无太大差别。如此,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使每个学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既能在被帮助中不断提升, 又能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信。从而既打好的基础, 又发展了特长。这种方式可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关注发展平等又注重心理平等的方法。

2.2任务驱动

根据士官任职岗位的需求, 选取贴近其岗位任职的课程内容, 以任务为牵引, 通过课堂实践,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其日常生活及岗位工作中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2.3分层设标 (分层达标)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确立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员在吃透教材、掌握学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对不同层次学员提出相适应的分层次教学目标。

首先将课程总体的教学目标也分为三个等级:

授课伊始, 教员依据总体目标再分层次设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像学员提出本堂课具体的学习任务, 交代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学员明确应该学什么, 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4分层施教

分层设问激疑, 启发释疑:在教学中, 不但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学员思考回答, 还注意启发不同层次的学员经过自学后提出不同问题, 让学员讨论后, 给予不同深度的解答。对于BC层学员注意问“对不对?怎么样?”, 让他们听懂, 知其然;而对A组学员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于无疑处生疑, 给学员留有思考探索的余地, 启发他们探索认知的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分层设问激疑, 启发释疑从而使课堂教学互动更有深度、更加有效。

2.5分层评价

在制定考核标准时, 既有统一要求, 又要有不同的评价尺度, 建立一种对不同程度的学员都有激励作用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口头评价:在平时授课过程中, 教员要根据各层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即使了解不同层次学员是否能够达到预先设置的分层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对C层次学员学习中哪怕点滴的进步也要鼓励, 帮助其树立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对B层学员学习中的进步要鼓励, 既肯定进步也指出不足;对A层学员学习中的进步要赞赏, 也要略微挫伤他们的傲气, 促使其争取更大的进步。总之, 要让每一位学员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始终把他“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和评价的最终目标。

量化评价:我们从学员实际英语水平和切身利益出发, 以鼓励学员积极学好英语为目标。每次课结束后, 都有教员与学员双方互填的学习活动评价表, 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之一, 这不仅检验了教员的教学能力, 还考核了学员的语言能力、

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参与意识等。

3“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1) 要想科学的把学员分成ABC三层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 然后做出不断调整, 在开课伊始对学员了解最少, 可能出现分层不科学的情况。 (2) 因为学员的学习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形式, 所以分组会根据学员的情况不时进行调整, 这在课堂凝聚力方面存在不稳定, 不易于管理。 (3) 每组都有优生, 层次差的学生会滋生依赖心理, 把任务都交给优生做, 自己变成了旁观者。所以, 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保证集体小组学习环节和紧张度, 小组成员不因程度能力差异而出现“掉队”“脱队”现象。

总之, 分层教学承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 给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足够自由和空间, 实践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了一条新路子。

摘要:学员学习基础差异大一直是士官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 对于英语水平悬殊的学员群体, 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海军士官学校近年来进行“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并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关键词:士官英语,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薇, 刘渭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3 (03) :60-61.

[2]李丽娟.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02 (26) :82-83.

[3]陈莉.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学[J].科技信息, 2012, 23 (25) :24-25.

学校分层论文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尽人皆知;加上由于生源情况、专业学科、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发展方向等各个环节的多样化特点, 因而中职学校学生的水平层次较之普高学生为多, 哪怕是一个大类的专业教学也是如此;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不利。因此, 有必要引进在普教领域已作了多年探索并已形成许多研究成果的“分层教学”模式。本文拟就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作一探索。

一、分层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理论

浙江徐娟娟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 即主张“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二)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 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 强调要研究对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其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有两个核心思想; (1) 自我实现理论。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道怎样适应社会变化。 (2)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教育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 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三)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九种智力, 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完整的智力结构, 并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特征和智力优势。不同的个体在九种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 九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更是各不相同, 这就应该允许每个人都有充分发展其优势智力领域的空间。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 并把此资料作为服务学生的出发点, 以此为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评论体系。

(四) 最近发展区理论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水平, 二是潜在水平, 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 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们从2005学年开始在机电专业类教学班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属于“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个体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 进行分层教学。

(一) 学生分层。

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和测试手段, 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据此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三个维度, 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扎实, 接受能力强, 学习自觉, 方法正确, 成绩优秀;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 学习比较自觉, 有一定的上进心, 成绩中等;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 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积极性不高, 成绩欠佳。

(二) 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 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

(三) 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 小组议学, 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备课要求, 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 实施中速推进, 课后辅导兼顾A、C差优两头, 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 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 合为辅。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 让他们独立学习,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 则实行精讲精练, 重视双基教学, 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 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低要求, 小坡度, 起点放低, 浅讲多练, 查漏补缺, 弄懂基本概念,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B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 上课以B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

(四) 分层训练。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 是必做题;第二层次是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 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是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 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 要做好课堂巡视, 及时反馈信息, 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 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 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六) 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实施分层考核办法, 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 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 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也可使A、B两层学生不易满足, 激发其求知欲。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使机电专业师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有了较大地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专业理论课的合格率由70%上升到95%;二是学生技能等级鉴定中级工通过率由80%上升到96%, 大大高于同类学校;三是在各类各级竞赛中屡屡获奖, 初步统计师生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不少于10项;四是大大增强了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竞赛指导能力、实际操做能力。04大专电气班的虞波同学和05电子班的宋淇同学因为分层教学对他们进行A层教学, 从而使他们的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大增, 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机电一机化技术, 从而在全国机电一体化大赛中获一等奖, 其它在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也均是对他们进行A层教学中的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意义

通过几年来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觉得几点意义非常明显, 可以用四个“有利于”来表达: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由于目标明确, 层次分明, 学生要从下一层次上升到高一层次, 必须要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意识和主动性。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强的适应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一个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能三年都没有变化, 他们常常习惯于一个教师、一种模式的教学, 分层次教学中, 随着层次的变化, 任课教师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这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 尽快适应新的任课教师。第三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竞争。在传统的教学班里, 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面比较窄;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科程与班级和相同的科程与层次进行交流与竞争, 学生之间的交流面和竞争面扩大了, 更加显得公平和激烈。第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五、结语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实施的难度不小。首先是分层教学分层原则的确定与分层办法的运用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其次是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为教师的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业评价等都是全新的, 已有别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再次是分层教学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 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提高管理水平;第四是分层教学要解除家长的疑虑和学生的思想负担。深究下去, 实际上难题一一个, 因为, 我们的施教对象———学生一直处在动态之中;所以, 我们的分层教学的就应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实行分层教学和分层管理促进中等到职业教学健康发展[EB/OL].http://edu.stats.gov.cn/CoursewareRoot/Sys-tem/theme/20041768137ZY/H/h44.pdf.

[2]黄建英.开放教育分层教学研究[EB/OL].http://www.y168.org/html/ketiji-di/20070731/167.html.

[3]刘复经.职业学校分层教学模式初探[EB/OL].http://www.cs16edu.com/Read-News.asp.NewsID=505.

浅谈分层在民办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第四十四)、“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第四十八)、“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等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根据研究表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有差异,学习掌握程度有差异,个体认知水平有差异,学习潜力有差异,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

笔者认为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其优点有:

第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第三,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三、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备学生——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

备学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对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掌握程度如何?教师要心中有数,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现实差异情况,把学生科学分层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只有了解学生差异才能因材施教。

(二)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实施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定目标时还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目标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目标和拓展延伸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达标,使每位学生都有“最近的发展区”都能提高。

(三)备教学环节——分层教学实施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布置要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能力,还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了解、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和发展,深化作用,课堂练习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A基础练习,B综合练习,C拓展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提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职业学校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应用 篇12

一、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现状分析

1. 学生的来源

目前职业技术学校 (技工学校) 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初中毕业生, 而在这些学生中, 既有应届毕业生, 也有往届毕业生, 甚至有在社会上游荡几年后来校学习的。因此, 在他们在年龄上有很大差别, 这部分学生的来源也是参差不齐。这种状况给学校管理和教学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 学生的基础情况

由于上述原因, 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基础差、底子薄、接受能力差, 又有许多学生是来自于三类学校的三类学生, 升学无望, 处于厌学状态。

3. 学生的学习状况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差别, 学习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因此, 在教学上只有对症下药, 才能事半功倍。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现实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 只是片面的强调公平, 结果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的做法

1. 学生为主导的教学

教育者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够成才, 而这种成才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考虑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 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 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做到使一般学生能够“吃得饱”, 中等学生“吃得好”, 优秀学生“吃得精”。

(1) 一般学生“吃得饱”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 (技工学校) 学生的特点,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因此, 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讲授都应该以大多数同学为基础, 对于极少数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单独辅导的办法来补齐差距, 使他们跟得上, 有兴趣跟上“队伍”, 继续学习, 使他们能够吃得饱。

(2) 中等学生“吃得好”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 即中等以上的学生能够让他们“吃得好”。如何让他们吃得好, 这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潜心研究, 使用我们的教学做到“适销对路”。

(3) 优秀学生“吃得精”

按教学目标要求, 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条件、智力因素、和学习兴趣等多方因素, 对于优秀学生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 要使他们“拔尖”, 成为“精品学生”。为达到这一目的, 在保证其他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的同时, 要使这一部分学生“吃得精”。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设计与安排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首先在新课的教学时, 将课程设计分成二段进行。第一段, 按正常教学内容安排进行具有共性知识内容的教学, 使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让中等学生“吃得好”;第二段, 在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 对另外10%的学生进行指导他们训练, 尽量使他们能够“吃得饱”。

2. 给优秀学生吃“小灶”

对于优秀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已经为他们进一步提高打下了铺垫, 但并非是一蹴而就, 需要有一个进一步巩固与提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给他们布置一些与本节教学有联系但又超出本节难度的课后的作业与习题, 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他们通过完成这些作业与习题得到提高。

3. 对优秀学生潜能的挖掘

对于学生而言, 每个人的知识层次不尽相同, 智力潜能也各有所异。因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他们, 培养他们。给予他们发挥的自身“能量”的机会与可能。一旦发现, 就应“接杆而起”。挖掘学生潜能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我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教师通过教学, 有意识地提出与教学内容既相关而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看一下有哪些同学的兴奋点能够被激发起来, 对于这类同学起码说明他们的求知欲较强;其次, 对于教师所提出来的诸多问题看有哪些同学能够最快、最接近问题答案的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挖掘的潜能;再次, 通过教师每次所布置的作业、思考题, 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来发现这些学生。对他们的求知欲既要限定一定的格式, 又要因势利导, 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实现自我发展, 自我创新。培养出学生中的“精品”。

三、分层次教学的体会

1.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 使我认识到,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状

况、学生层次, 计算机课程教学, 必须通过分层次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既能够满足一般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又能满足优秀学生对知识的更高要求。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2. 在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主导者, 同时也必须是主动者。

俗话说,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因此, 首先教师应该强化和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 首先要挖掘自身的潜能, 否则, 这种分层次的教学将会成为纸上谈兵。

3. 通过分层次教学,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现了以教师为

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有利于促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实施分层次教学, 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普遍提高, 减轻学生的厌学心理, 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流失率, 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上一篇:保密干部下一篇:护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