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B(通用6篇)
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B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 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 心理素质, 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 以及交际能力, 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 分别指导, 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 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 把它作为一种理念, 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使每个层次, 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 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 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 采取什么教学手段, 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并如何地加以引导, 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 在备课时,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 要处处为学生着想, 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 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 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 给学生“划圈子”,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 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 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 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 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 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 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 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 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 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 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 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 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 我想是行不通的, 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 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 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 让同学们进行评议, 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 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
四、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 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 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 在应试教育中, 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 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 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 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 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着差异, 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 评价学生的改革, 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B 篇2
X
x
xx中心小学
x年x月x日
小学作文分层教学实施总结
在上一学年之初,我仔细分析了当时所执教班级——六年级二班学生的习作现状,发现大家在习作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一系列问题:
一、作文无话可说,存在习作篇幅过短,甚至是凑字现象;
二、文章结构混乱,谋篇布局能力欠佳;
三、习作内容不具体,如流水账般索然无味;
四、文章中心不突出,语句随便,前言不搭后语;
五、文章无真情实感,情节无感染力;
另外,在个别同学的习作中分别还存在赘余、用词不当等语病,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错别字多等种种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存在不同学生习作中的不同问题,我在班内尝试性地进行了作文分层教学。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鼓励学生平时抓住每一次练笔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袒露自己的心声。不管是基础训练还是配套练习册的练笔题,还是课堂上的命题小练笔,都成为大家练笔的平台。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加丰富的习作词汇或者写作手法可以运用,一方面我经常在课文的讲解中穿插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另外一方面,我在班内创立了读书角,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好词好句好写作手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次,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我还鼓励大家
仔细观察并品味生活,将生活中的有感染力的素材运用到习作之中,并且对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待虚夸的文章采取批评态度。
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我往往会在作文讲评课上进行一一总结。对待学生的优秀习作我会进行宣读,并指出存在的优点号召大家借鉴;相反,对待一些习作中的不足我也会也指出来,让大家引以为戒。
而对于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我则在课下进行一一指导,我称此为“面批”。就是,把学生叫到跟前,拿着学生的习作,对其习作进行逐句朗读,指出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再教其如何改正,然后待其改后再检查,如发现错误再责令其改正,如此直至改到无错误,无漏洞为止。刚一开始,我发现某些学生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而我也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并且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改善。
另外,对待某些自身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习作要求,我也在不断提高,而对于某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我只是循序渐进的帮助其逐一解决其习作中的问题。
就这样,在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下,我班学生在班里、学校里甚至是县里的习作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和小六考试中,我班学生在习作方面的优势不断凸显,对此结果我内心深感欣慰。因此,我会继续在今年的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继续实施这种作文分层教学的策略。
然而,我发现在取得的成效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学
解析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94-01
实践证明,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如何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发育、家庭因素、以及学校条件等考虑,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语文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当前的教育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再不能按部就班地教学,必须在教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势在必行的事了。否则学生学无所得,教师教而无果。这时,“分层教学”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和研究,分层次教学就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施教。分层教学强调在备课时分层次备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实现教育、学习、发展协调进行。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虚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
三、以学定教,分层提问和作业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而是师生“问”―“答”的互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是与老师思想的交流;二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对他的表扬,就是他认识自己、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太容易的问题无法刺激思维的活跃,不利于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讲,过难的问题让他备受压力,从而产生对自己智力的质疑,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分层练习。课堂提问的设计可针对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也可针对同一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深浅度上有所区别。
作业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巩固所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讲练结合。作业要有一定的密度,也要适度。抛开没必要的反复练习,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可以为优等生设计2~3题,中等生适当减少为1~2题,困难生再减少为1题;难度上也要体现阶梯式,优等生最难,中等生降低一些,学困生较易,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像作文教学,在每次的作文教学中以不同的要求去对待学生,
四、重视基础,分层辅导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加大课后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大阅读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的目的,根据学生语文基础,让一部分有余力的爱好语文的一层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语文有困难的一层学生扶他一把,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补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学困生的辅导,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补救上,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好的成绩。
五、因人而异 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着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06).
[2] 龙泉.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2).
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B 篇4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能力特点差异。“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开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按照同样的要求、同样的进度进行教学, 就难以兼顾所有的学生, 影响了教学效果。引入“分层教学”的模式, 一方面, 可以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内容偏简单而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还能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在分层教学理论基础上, 阐述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设计, 使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理论概述
1.分层教学的概念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 本文将分层教学定义为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 具体来讲, 在小学班级授课的前提下, 结合个体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认识状况等几个方面的区别对学生分类, 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2.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情况下, 分层教学的实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1) 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 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差异。在尊重这些差的基础上, 指导其进行语文思想与方法的领悟, 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将学习能力和个性程度相近的个体集中在一起, 能够更好地把握水平相近的个体的认知规律。一方面, 有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另一方面, 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
(3) 个体的语文能力存在差异, 但并不意味着其智力水平和学习潜力有着本质的差别, 所以, 分层次教学能够提高各种层次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三、分层次教学策略探讨
1.划分教学层次
如何划分教学层次, 是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关键。结合笔者所在的小学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 划分分三个教学层次。
(1) 层次A:基础层
基础层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的思维训练, 使之能够掌握常用的语文思想, 在此基础上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 层次B:基本层
基本层的重点, 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会以语文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努力成长为具有较扎实语文基础的学生。
(2) 层次C:优势层
优势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素质, 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造的能力, 学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发展自身的爱好和特长。
2.划分学生层次
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测试、个性评测等方式, 结合学生对语文的爱好与具体专业, 学生进入相应层次进行培养, 从而以适合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进行分层教学
在教材内容的设置方面, 应在突出语文的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保证基本内容讲授的同时, 结合学生层次与具体专业, 进行分层教学。
4.具体方法与策略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不再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 而是引入了分层教学辅导的模式。
(1) 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 应该紧密结合各层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设置较低的起点, 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在设计相应习题时, 结合学生的的实际以小跨度、多步骤的方式使之达到语文知识的认知与记忆。对层次交稿的学生则可以引导其提升进度, 通过适合的学习梯度, 在学生能够负担的前提下, 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由此, 对于层次A:基础层的学生, 备课时将重点置于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对于层次B:基本层的学生, 备课时将重点置于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对于层次C:优势层的学生, 备课时将重点置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策略。可以在实际讲授中, 将一个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的项目, 项目之中的基本问题和拓展问题分别分配给层次不同的学生, 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学习的机会。在作业的设计上, 可以把基础题、能力题、灵活题分别配置给基础层、基本层、优势层的学生, 分别起到查漏补缺、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的作用。
(3) 合理评价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应该引入纵向发展评价模式。摒弃传统评价中过于注重学生之间横向比较的方式, 转而在正视学生个体特征的前提下, 一方面,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 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是否取得了突破性的技能和水平提升, 从而激励学生维持学习的积极性, 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此外还应在学业成绩考察的基础上, 考察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等, 真正实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 科学测试
在测试方面, 结合具体的层次划分, 可以将考试题目分为难度不同的层次, 如可以分为基本题目、解决问题的题目以及创新能力的题目等, 建立层次不同的测试体系, 采取灵活的测试形式, 真正测评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在阐述分层次教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 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 论述了为适应学生中所存在的个别差异而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实践, 本文的目标为层次互不相同的学生构建更加适应其个性特点和知识需求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
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方法研究 篇5
关键词:分层教学;一成不变;生搬硬套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主要是积累基础知识,培养文学素养,新课标也提出要求“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
一、分层教学要把学生作为重点
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学生为本,转换传统的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主动学习知识。分层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上针对不同性格和学习程度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计划,但是核心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任课教师要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是简单地用学习成绩“一刀切”。例如,有的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古诗很有天赋,还有的学生喜欢写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教学计划给予相应的侧重指导,让每一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既没有抹杀天分,也不会有偏颇。同时还会让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信心,让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够建立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分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生搬硬套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语文的教学更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所谓分层,其实质是将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天赋发掘出来,也要根据学生成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例如新入学的学生认知能力还很薄弱,教师主要是负责将学生的潜力开发出来,随后的教学就要根据不同學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潜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这就要针对写作和文章阅读能力来进行分层教学,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就要多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个时期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能使各类学生都可以健康发展,可以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建立自信,让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赵海滨.浅谈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2).
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的两点体会B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方法探究
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要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能够积极大胆地去想问题,不能跟在教师的后面跑,应该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创新,他们才能够成为符合社会向前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提出,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想问题。下面,我就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大脑兴奋点的形成,让人们沉浸在快乐兴奋之中,由此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思维。教学中应用兴趣激发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记忆和认知,能够配合教师教学展开思维,学生也会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研究好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它比较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表演法、导语激趣法、音乐伴奏法等等。
二、鼓励学生敢问
兴趣的激发,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勇于发问,通过质疑问难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大胆的敢想精神,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气氛处于浓烈激情的状态。教师一定要去鼓励,不能泼冷水,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的积极表现,允许学生的各种“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让孩子们耍小聪明,不能斥责打击。要经常去赞扬学生的“插嘴”精神。我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的时候,有的同学就问:“跳鱼儿有青蛙似的两只脚。是什么样的鱼呢?”我被这一突然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随即我就问道:“谁知道,请说说看。”结果有的同学暑假跟着家长旅游就看到了这种跳鱼儿,他们勇敢地站起来,并且回答得非常圆满,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教学,不能忽视问题教学的方法,要积极主动地去应用实施,使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B】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b06-06
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10-17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07-25
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育06-29
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06-04
小学语文的形象教学07-23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08-26
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09-08
小学语文教学的10-28
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