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语文教学论文

2024-09-10

小说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小说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作为三大文体之一的小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但从目前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来看, 学生喜欢读而阅读效率不高是基本现状,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学生喜欢读是因为喜欢小说的情节, 而对于小说中诸如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分析等内容学生则不太关注, 从而导致小说阅读走向了“只看情节”的尴尬局面。

从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同时二者又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因此小说教学就不能只重视工具性, 也不能只顾人文性, 而是要在对作品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其内涵, 从而获得丰富性体验。因此, 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构思教学过程。

一、了解创作背景, 做到胸有成竹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的, 必定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 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阅读作品前就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作品的内涵分析也才会更加到位。

如在《茶馆》的阅读中, 老舍曾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说:“在这些变迁里, 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那么, 这里所指的“变迁”是何?是袁世凯死了, 军阀混战, 抗战结束了, 内战要爆发了。了解到这一点, 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阅读中, 如果学生没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也就无法真正地去体会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这种现实下的小人物。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方法较多, 通常在教材中都会有简单的介绍。同时, 教师也可在教学前通过互联网下载后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前进行了解, 也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

二、分析作品情节, 做到系统有序

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对作品的情节分析是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进行概括。如在对《祝福》的阅读中, 教师可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的思路来引导学生, 从而概括出祝福景象、祥林嫂寂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初卖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的提纲, 再根据这一提纲去阅读, 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结构, 读起作品来也就会更加系统化。其次, 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在《祝福》阅读中可用“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在临死前有什么遭遇”来作为引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 进而以问题“是什么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来探究祥林嫂死的根源, 从而认识到鲁四叔、卫老婆子、柳妈一类人物所代表的封建伦理制度, 旧的文化观念之毒之深。

在这一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性, 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进行分析, 但前提是学生要在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基础上进行。

三、品味人物语言, 做到体会感悟

人物是小说中的三要素之一, 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将人物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进行揭示。因此, 在教学中, 对人物的语言品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引导来指引学生去体会作品中人物语言所蕴含的内涵。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的“颓废、迷惘”, 进而理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再如以问题“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当时对生死的思考, 对“我一连几小时专心……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 出生了,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等语句进行体会。

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阅读中对罗密欧这一形象的分析。“这是一个灯塔……欢宴的华堂”一句, 罗密欧把朱丽叶当做灯塔,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也可见罗的钟情。再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红润的美艳”等都可见罗密欧的钟情。

多读作品, 读中引导, 逐步提高, 这样, 学生才会爱上小说, 读好小说。

小说语文教学论文 篇2

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

与小说开头段相比,小说结尾段特别重要,它不仅是情感主旨的结尾处,而且是作者用力构思的匠心之处,尤其对于微型小说来说,更是在结尾处引爆“审美的雷管”。因此,小说结尾处成为命题的重点部位和热点区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对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的研究。

[准确审题] 对小说结尾艺术的考查,一般的提问方式有: ①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②小说为什么要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③请分析小说结尾处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④×××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⑤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审题时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1)审清是单一问还是综合问。单一问:只问结尾段对表现人物或情节的作用。如“提问方式”④只问情节。综合问:只笼统地问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2)审清题型。有分析题,如“提问方式”①③④;有探究题,如“提问方式”②⑤。[规范答题](1)扣住结尾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和效果。有的是自然结尾,有的是奇峰突起,有的是戛然而止,有的是补出神来之笔„„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答准答好,这是至关重要的。

(2)要把小说结尾艺术的领悟与情节结构安排的欣赏、人物形象的鉴赏、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等角度综合起来,真正提高阅读结尾艺术的鉴赏水平。

(3)答题时,依然从小说的结尾、结构、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答题。①点明结尾特点,如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补充情节完整等。②点明结构作用,如呼应上文,结构完整。③点明人物作用,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④点明主题情感作用,如深化主旨,加深情感。个别结尾还有读者作用,如引起读者深思,回味悠长。答题模板

结尾特点+结构作用+人物作用+主题作用。

(2015·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倒插门 赵 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爹,好吃?

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 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

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深层含义。这个名字暗示了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同时反衬了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

B.小说题目是“倒插门”,但全文主要情节与“倒插门”没有关系,这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故意为之,他是要借这样奇异的题目吸引读者。

C.“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这一细节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

D.小说写立秋出场,是“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忽然”说明他的出现令凑合老汉感到意外,“闪”字则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E.小说人物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凑合老汉说的“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一连三个“记”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答案:AC。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选D、E不给分。2.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先写老汉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最主要的是不会做饭,这样才有后文跟大儿子一起生活的内容,这表明他不善于打理生活的特点。小说的主要事件是老汉因为两个儿子有各自的缺点而不愿意选他们当村长,如果有缺点,即使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投他票,这体现了老汉的坚持原则。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二儿子说老汉在大儿子家受憋屈时老汉轻声叹息了一下,这可以理解为默认了事实,但老汉在大儿子家受憋屈从未对人提起,这表现了老汉委曲求全的形象。小说的最后老汉没有出现在选举现场,选择了逃避,这表现了老汉讲究策略的形象。

答案: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

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

③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3.凑合老汉在听了两个儿子的游说之后,反应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老汉在听了大儿子要选村长时先是吃惊地把筷子都弄掉了,然后又告诉大儿子当村长没有什么好处,还要担责任,这其实是在委婉地拒绝儿子,表明自己不同意选举他,因为老汉了解自己的儿子,他自私、名声差。二儿子要当村长让老汉“凉了半截”,他也不愿意选二儿子,因为他爱喝酒,喝过酒耍酒疯,并且还把给老汉说媒作为交换条件,体现他人品不好,但老汉对选二儿子还是有犹豫。小说写出老汉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反应,一则能反映出两个儿子的特点,二则能避免情节重复,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

答案:①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2分)②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2分)③作用: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4.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8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结尾意蕴的能力。小说的结尾写老汉没有支持任何一个儿子,而是选择到亲家母家躲避,从而落得一个“倒插门”的称号,这与小说的标题相扣,使题目在小说最后得到落实。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老汉的躲避是“不凑合”的表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老汉还是能坚持原则的,这更加展现了老汉耿直的形象。小说的结尾有“既在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正是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结尾引用村民的话,显得富有生活气息,并具有幽默风趣的色彩,体现小说农民式的幽默智慧。

答案: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

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

浅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小说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3-01

目前高中语文小说课堂里,大部分教师仍旧是划分段落、讲解层次、分析人物形象,这种单一的讲授模式依旧在继续。在小说的教学中要注意扎根语言教学。从文体的特点考虑,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但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根,叙事是干,形象是果。有时候教师见了这种形象之“果”就忍不住要从学生嘴里抢过来,自己津津有味的吃下去,结果小说课堂变成了老师的图解演说。小说教学要扎根语言教学就要把“说”的机会,“说”的权力交给学生。小说的美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在语言的表达、交流中去构想鲜明的形象,体验独特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如何利用空白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感受到小说的魅力,学会运用空白艺术集合学生的注意力。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构建课堂框架,要建立一个和谐、轻松、欢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要精准地抓住小说教学内容的关键,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要提高空白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空白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细节在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营造环境、渲染气氛等方面的重要性,重视线索在作品结构的前后构连、情节的顺次展开、心理活动的递变流程、情绪升降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纽带作用,突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深广度、典型性及所概括的主题思想。这是小说的具体要求,自然不能忽略。但是小说的点、线、面是如何融合成浑然一体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凭借悬念、铺垫、穿插等艺术技巧的运用。小说是情节因素较强的文学体裁,作者常常借助悬念来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调节疏密,以达到扣人心弦 的艺术效果。悬念是外来名词,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称之为“扣子”,即在情节进行过程中打一个“结”, 系一个“扣”,也就是在作品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而又把它悬置起来,暂不予解答,故意在读者心中 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封闭性悬念就是把人物间的关系和结局都保藏不露,以引起读者急于寻根究底的好奇性。这一类悬念常设 置在作品的开头,一开始就布下了疑阵,步步深入,如入迷宫,到最后才亮出答案,使读者在恍然大悟中得到 美的满足。 开放性悬念则是把事情的最后结局提早预示出来,使读者怀着焦灼、忧虑、关切的心情注视着人物的一举 一动,期待事变的发生。读者所关心的不是结局如何,而是结局是如何演变而成的。半封闭性悬念往往在设置悬念的同时给读者透露一些端倪,让读者猜测,并对故事的结局有一种朦胧的预 感,又渴望得到更多的线索来证实自己的臆测。小说就是这样步步蓄势,层层结织,读者在惊愕之余, 细细品味,不得不承认结局的合理性。悬念对于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给人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回旋的曲线富于变化,波澜 起伏、回旋跌宕的情节更能吸引读者。读《药》、《我的叔叔于勒》、《促织》、《春蚕》等名篇,人们仿佛 在迷宫中探索,盘绕回环,不见出路。迷惘使人焦虑,揣测使人忐忑不安,期待又给人以希望。就在这种复杂 情绪交错融合之时,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蓦然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深深地感到审美的满足。

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 后果显得自然,作家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是高潮的爆发,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紧密联接。如果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往往会令人感到突兀,影响作品的真实感和完整性。一部小说的主要矛盾冲 突必定的一个准备过程,这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高潮爆发的关系。只有在高 潮到来之前,把原因和根据充分提示出来,高潮的爆发才显得合情合理。

小说还需要铺垫,铺垫手法在小说中运用较为普遍,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逆向铺垫的手法。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情绪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 的印象更加深刻。欧·亨利是运用这种手法的高手,他的名篇《最后的藤叶》、《麦琪的礼物》等,都运用了 逆向铺垫的手法,成为不朽的名篇。铺垫是为主要情节服务的,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突变提供条件和因素,因而必须在主要情节 中得到照应。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枪,那么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枪,要不然 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

小说语文教学论文 篇4

关键词:小说,人物刻画,情节描述,环境描写,教学方式

小说, 我们并不陌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神话小说《西游记》、传奇英雄小说《水浒传》等, 我们总会沉浸在小说情节中, 我们也会爱上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所以, 当我们学会欣赏一篇或一部小说作品时, 我们就会被小说深深吸引, 同时我们也会慢慢发现小说所蕴含的艺术美。接下来, 我将介绍几种如何让学生们品味小说艺术美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文本, 了解小说情节

文本的解读, 是学习语文课文的关键点。在学习一篇小说时, 老师首先得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让学生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了解小说的情节。当然, 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 老师也需要在旁边提醒学生找出小说的主题以及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 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以及主题思想都是通过情节来表现的。小说中的典型人物的刻画都需要情节衬托, 情节表现的是故事中人与人的关系。认真品读小说故事情节, 可以让学生在情节中感受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技巧。

比如我们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小说, 让他们慢慢地品味小说的情节。待学生阅读完后, 老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A.小说中的于勒是主人公吗?B.请问小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该怎样分, 每一层次所讲的内容是什么?C.你们通过小说阅读能够看出于勒的性格特征或者他的命运?D.你们能猜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当提出这些问题后,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再请每组的学生代表来回答。如果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了解了故事情节, 那么他们也会很自然地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了解小说人物以及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样在接下来的小说讲解中学生听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二、短片展示, 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大多数的小说中都有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小说中, 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可忽视, 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思想感情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则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心情等。所以, 在小说的教学中, 老师应该注重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下面我将以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例:

《祝福》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 环境的描写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 同时也渲染了祥林嫂的悲剧色彩。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老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环境描写的短片。比如, 小说中描绘到:“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 接着一声钝响, 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 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 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段环境描写通过“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响”、“震耳的大音”、“幽微的火药香”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来烘托新年气氛, 但是新年气氛的描写又是为了反衬出祥林嫂的悲剧色彩。此时, 老师就可以把这段相关的环境描写通过短片展示给学生, 当学生看完后, 老师则可以问学生看完后有怎样的感觉, 待学生回答完后, 老师则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 在引导学生观察小说的环境描写时, 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来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三、学生表演, 近距离感受人物性格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 那么就很容易让别人记住。平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小说人物都是死的, 这很难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把握小说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描写, 我们就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展现小说中的人物,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把握住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

比如, 以《孔乙己》为例, 这篇小说着重刻画了被封建科举制残害的读书人———孔乙己, 孔乙己具有鲜明的读书人的特征, 他悲剧的一生值得人们同情, 同时小说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孔乙己的形象可能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将孔乙己的形象搬上课堂, 那是不是更能吸引学生?《孔乙己》中有很多的细节描写, 而且人物性格也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的, 所以, 让学生在课堂上来表演孔乙己也许会更容易打动学生。比如, 小说中有描写到孔乙己排出九文钱的细节描写, 那么, 我就可以让学生来演示,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演示出孔乙己的排钱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才有可能近距离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小说阅读中, 将小说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想象到自己身上, 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 把小说人物学成活的, 那么, 小说的学习就显得更有趣了。

四、总结

小说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小说的时候更能够懂得如何去欣赏小说、如何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小说的内容来分析小说所表达的深刻思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说的美、感受到小说的艺术价值, 那么, 老师的小说教学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参考文献

[1]郭清平,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 2010年

小说语文教学论文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特点及常见题型(2)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及答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节特点:

(1)概括小说情节特点的常见出题方式有:

1、某某情节结构,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2、小说开端或结尾有何特色,请简析。

3、请简析小说某部分的构思艺术特色。

4、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

5、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2)学生训练分析小说《陪爸看场电影》的情节特点。(3)概括出小说情节常见的特点有:

1、出人意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情节结构采用对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方式

4、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5、情节结构首尾呼应

6、结尾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空间。

7、看有没有运用倒叙或插叙方式。

(4)学生堂上训练,小说《宋朝的挂件》,巩固练习答题方法

二:情节作用:

(1)概括小说情节作用的常见出题方式

(2)结合小说《宋朝的挂件》第二问,巩固练习答题方法

(3)概括出小说情节作用题常见模式

(4)学生训练,结合小说《弄假成真》情节作用题分析

(5)总结小说开头、中间、结尾作用。

浅谈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 篇6

一、先了解故事情节,再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故事情节主要是展示人物性格,对人物相互关系有所表现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及其发展过程。作者在对小说进行创作时,以典型人物的塑造为主。小说也是反映生活的手段。小说中各类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都是在这一特定的关系及人物间产生的矛盾中表现出来的,即在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特点。所以,在开展小说教学时,要注重故事情节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小说教学要注重分析环境描写

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其中的人物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在对小说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时,还要对人物形象有所理解。例如,在学习《芦花荡》时,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也看到了芦花荡的自然环境优美。在如此美丽的国土上,却被侵略者践踏,我国人民一定会愤怒,并与其进行抗争,从而产生了“老头子”这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三、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教师在开始小说教学前,要先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情节,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还要了解其手法,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这也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中包括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运用了什么手法等。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等。在分析人物的形象时,第一要和学生明确刻画人物的手法。比如《威尼斯商人》这一课中,作者主要写了夏洛克、鲍西娅和安东尼奥,对这三个人物进行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我们了解到夏洛克是个一毛不拔的人,他不但心胸狭窄,而且复仇心也极重。而作者向我们展示的鲍西娅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有学问,有修养,不但谈吐文雅,而且机智勇敢,在正面与侧面描写中表现得有胆有识。我们眼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个珍重友情,宽宏大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虽然逆来顺受,但也表现了临危不惧的气概。

总之,小说教学要以人物、情节及环境为主要环节展开教学。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者预习小说内容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刘燕.初中小说阅读方法初探[J].试题与研究,2011(12).

小说教学如何凸显语文味 篇7

一、由《西游记》中的无底洞导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理清故事线索,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洞现→探洞→填洞→出来

然后补充情节:哪些人去探洞, 哪些人参与了填洞, 图的是什么?还让学生热热闹闹的讨论了一番。

三、探究主题:

先由一个问题引出:这样的日子能长久吗,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接下来会怎样呢?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这一声“喂, 出来”已经在警告人们, 这些填进去的垃圾将全都要倾泻到人们的头上来了。再问:这个洞的呐喊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吗?从哪里看出来?说明了什么问题?于是学生就毫不费力地理解了主题。那么我们被警醒了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的讨论可谓精彩纷呈、头头是道。

四、拓展延伸:

屏显两幅关于人类破坏自然, 遭到自然报复的漫画, 要求学生谈谈感受。学生的发言看上去很活跃, 说得也很有道理。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的故事情节的作业就宣布下课了。

当时教研组长评价说, 这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合作、有探究、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其他听课的老师也给了许多溢美之词。我听了颇有点儿沾沾自喜。可事后, 一位与我私交甚好的老师悄悄问我:这节课你除了让学生受到一次环保教育之外, 还教给了学生一点什么呢?语文的东西在哪里呢?再回首才发现我花了整整30分钟的时间无非就是替社会老师上了一堂环保课, 让学生明白了“人类破坏环境必将遭到后果严重的报应”的道理。甚至还为此补充了两幅当时自以为是锦上添花, 而今却觉得是画蛇添足的漫画。语文的味道呢?一点也没有!小说中出人意料的谋篇布局、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等、奇妙丰富的想象这些最能体现语文味的东西全被我毫不留情地忽略了, 更不用说培养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了。这正应了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无论国文、英文,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 只在内容上去寻求, 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从此我开始在教学中关注语文味, 探索语文味。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学习创新, 鼓励质疑。后来, 在《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1期看到张国生老师写的《斑羚飞渡》中品味语言的一个环节又引起了我的深思:

生:我觉得“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 它像一只突然断翅的鸟, 笔直坠落下去”并不好, 不如说“像块石头一样落下去”, 形容摔得重。

师:有道理。

我突然意识到, 这段交流张老师本是想教学生品析语言, 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阅读文本, 表扬学生的创新思维。可是这名学生的观点真有道理吗?我实在不敢苟同。第一, 以石头作比固然可以表现摔得重, 可是石头是没有生命的物质, 它掉落悬崖恐怕没人会感觉悲惨, 也就难以引发读者的悲悯之情。而断翅的鸟就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其次, “坠落”比“落”更能表现下落速度之快, 令读者产生揪心的感觉。第三, 从科学的角度看, 羚羊和鸟下落的速度要 (与石头相比) 相近得多。所以, 我认为张老师是错失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绝佳时机。可是, 我在课堂上不也经常是不假思索地肯定学生吗?

这让我进一步认识到, 小说教学要上出语文味, 还不能只是让学生随意地发挥, 肤浅地评论, 教师应有所作为才对。

那么, 什么是语文味, 怎样才算上出了语文味呢?从此我开始在各类论著中关注语文味,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语文味。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的理论著作后, 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表述:“语文味”就是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 致力于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 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 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就小说教学而言,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 学会感伤, 学会有魅力地流泪。 (2) 教出小说中独特的美感来, 即能体会小说的构思美、语言美、想像美。 (3) 教出语感, 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 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读出其深层含义, 言外之意或潜台词。 (4) 启迪学生的思想和生存智慧, 让学生学会做人。

这里我还是以《喂———出来》为例, 与大家探讨小说教学凸显“语文味”的几点做法:

一、在研究作者谋篇布局的创意中学习“语文味”。

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一点是:语文课不仅要了解文本承载了什么内容, 更要探究其用怎样的形式来承载这个内容。

《喂———出来》, 是一个科幻故事, 情节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么如此奇妙丰富的情节作者是怎么想像出来的呢?这应该作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所在。

教师可以作这样的引导:作者先是立足于现实, 生活中的垃圾处理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根据现实中采用把垃圾填埋到地底下的做法, 给小说安排了一个怎样的基本框架: (发现了一个洞深不可测, 人们用来倾倒垃圾, 最后垃圾飞回来了) 。然后, 作者自己给自己提问题, 根据生活经验想像出具体细节。请读课文, 你觉得作者在虚构情节时给自己提了哪些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基本能说出来:

A、怎么让洞突然出现?

B、村里人发现了会有什么反应?

C、城里人知道了又会有哪些动静?

D、这个洞怎么就成了城市垃圾箱?

E、最后垃圾怎么出来?

经过这样的引导、讨论,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小说想像之丰富奇妙, 而且也学到了一点想像的方法技巧, 这正是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独特责任所在。

二、在寻胜探幽的鉴赏中品咂“语文味”。

关于品读, 余映潮老师有过精辟的论述:“品读, 就是对文章进行品味赏析,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 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 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在《喂———出来》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审视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等: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究竟谁的责任最大, 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些什么样的人?让学生深入地去品读人物描写中的语句, 分析人物形象。于是学者的虚伪, 商人的惟利是图, 政府官员的缺乏忧患意识, 村民的鼠目寸光就全在品读当中有了深刻的理解。

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品咂咀嚼点燃了学生人文情感的火花, 对小说中人物的爱憎情感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境界、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的目标。

三、在鞭辟入里地探究主题中溶入语文味

《喂———出来》一文的主题应当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是如何不把主题探究上成枯燥的理论说教, 而让课堂教学溶入语文的味道呢?

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设计:

喂———出来, 究竟会出来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答出:机密文件、保险柜、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和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犯罪证据等。这些垃圾出来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人类破坏大自然, 必遭大自然报复”。根据语境, 再问学生, 开头的一声“喂”和结尾的“喂”, 我们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呢?学生讨论后会说出:开始是试探性的, 而后来是大声地、愤怒地、提醒地。通过比较, 学生明白了结尾这一声“喂”是在有力地警示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 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再追问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人吗?你举一个出来, 对他 (她) 们说一句劝诫的话:

我对____说:____。

这样的教学环节, 既是致力于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 也拨动了学生内心情感的琴弦。从读到说, 作者的情感, 老师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 不断地发生碰撞, 产生灵感, 从而深刻地理解了主题, 训练了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溶入了语文味。

四、在拓展想像中让“语文味”绽放光彩。

在学生学到了一点想像的方法和技巧之后, 可以续写小说:这些垃圾出来了以后会怎样呢?如果都写出来太繁杂, 不妨就某一种或几种垃圾出来后, 运用刚学到的先想出框架, 再补充情节的方法, 立足现实, 发挥你天才的想像, 继续演绎故事情节, 看看谁的想像既富有创意又合乎情理。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学以致用, 小说的主题、人物刻画的方法、想像手段的运用都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了巩固, 甚至是提升。如此超越文本的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现实气息的同时, 又让学生掌握了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能力, 真正让“语文味”绽放出光彩。

小说审美教学浅析 篇8

一.审美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题材作品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过程中, 融入审美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同时, 也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文中作者文字底下营造的美感, 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修养的提高和发展。

二.当前新课程背景下,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审美教学, 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 因此, 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 就显得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本文主要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以供参考。

1.引导学生体会并领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美。

在小说题材中, 人物形象是小说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审美解读, 对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爱憎分明意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审美分析, 领悟人物形象的美。比如, 在讲到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童年时期的闰土以及中年的闰土进行审美解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诵读闰土捕鸟和扎刺猬保卫瓜田那两段, 然后让学生讲讲少年闰土有哪些特点, 并且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是否有和闰土类似的经历, 从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更好地体验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 老师也应该分析中年闰土的迂腐和唯唯诺诺, 让学生明白中年闰土会发生这种变化都是封建礼教迫害的结果,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增强学生小说审美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审美想象和感知。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 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操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 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审美想象和感知。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文章中的文字文本,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感知和体验文字塑造的意境为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 还是《故乡》这篇课文, 老师分析鲁迅的故乡时, 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的句子, 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以及“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丝生气”等, 老师对这些句子进行讲解, 抓住文本中的对故乡修饰的字眼, 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在头脑中构造出两幅不同的场景, 通过鲜明的对比,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返乡时的矛盾情感。同时, 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故乡, 通过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描述, 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效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 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微 篇9

一、感受人物塑造,从厘清情节进入

小学语文涉及小说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还是要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认知。我们在具体施教中如何把握教学方向,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内容。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小说人物塑造展开感知学习,要让学生通过理顺小说情节,对人物形成有形认知。小学生大多满足于故事情节的了解,而对小说的人物感受却比较模糊。教师要从学习方法上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明确小说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目的,厘清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的关系,这样才能对人物形象有深刻感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是小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第一篇小说,小说人物涉及刘备、诸葛亮和张飞,虽然篇幅很小,但人物性格非常鲜明。由于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有一定认知,在学习这篇小说时,教师设计了几道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张飞是什么样的人?学生针对这些思考问题,通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都能够比较圆满地解决。

这里教师并没有提及小说的三要素,也没有对人物展开系统分析,只是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具体阅读讨论中,感知小说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凸显小说人物的核心地位。小学生对小说的感知大多是从情节开始的,教师要抓住小说情节展开学习,让学生在“看热闹” 的同时,也能够慢慢找到文本的“门道”。

二、体味语言特点,从个性描写切入

小说语言有自身特点,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小说语言应用规律,让学生能够感知小说语言的差异性。特别是古典白话小说和现代小说的语言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接受起来自然存在一些困难。教师要在语言比对中,显示古典白话小说语言特征,让学生明确小说具有时代性。 因为不同时代具有不同语言个性内质,而小说是时代的现实写照,自然要带有时代烙印,不仅人物对话要与时代吻合,作者叙述语言也要与当时的环境接轨。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会甄别不同时代的语言特征,要对一些代表性词语进行集中学习,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教师让学生初读感知,首先找出课文中语句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地方,揣摩其意思。很快,学生找到很多实例,如发配、大喜、上首、何故、非比他人、教头、流配、不敢、彩头等。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为让学生有更深切的体会,教师又将《水浒传》相关内容进行延伸。教师将 《水浒传》原文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继续阅读,遇到不懂的语句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浓烈。

这里,教师专门将词语学习作为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通过学生阅读感知,进行系列对比,让学生对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有深刻认识。小说语言有极强的个性特征,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内质特色,只有多阅读、多比较才能形成有形感知。

三、接受思想教育,从主题解读介入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其思想性、教育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小说解读中,要注意渗透教育意识,要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命运与社会的关联,通过对小说各种维度的把握,体察小说的思想性, 在阅读思考中形成具体认知,在与人物对话中感受小说的基本内涵。小说都有比较明确的主题,作者情感因素非常明显,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元素,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小学生读小说大多是看热闹,只是对小说情节感兴趣,对小说的内涵思想缺少感知,教师要根据小说的内容特点进行点拨。如在学习《三打白骨精》时,教师要学生先阅读文本,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将故事情节讲给其他人听,学生大多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阅读起来自然比较顺利。在小组内讲故事时,有些学生讲得很细致, 但表情语气控制得不够好,教师就可以参与到一些小组中,给学生以具体指导。教师发现学生对人物理解存在偏差后,组织学生探讨一个问题:孙悟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对人物有了深刻理解,再来讲故事,效果非常明显,对孙悟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教师让学生对人物的思想品质进行深度挖掘,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教育,要从孙悟空身上看到坚毅、刚强、无所畏惧、机智等优秀品质,让小说教学在无声处实现情感教育。

小说阅读教学略谈 篇10

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乃至会写小说,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如果能够将小说艺术的某些创作规律教给学生, 就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所选的小说由于篇幅所限, 往往是短篇或微型小说, 即使是长篇小说也是截选某一片段。教学中也与短篇小说的教法有类似之处。因此, 研究透彻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某些教学规律, 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对学生的阅读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一、“留白”艺术, 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这朵艺术之花, 在手法上十分注重留白, 正如王蒙所说:“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手段就是留下空白, 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他反对“写得太满, 太茨威格化”。因为这种文学样式篇幅短小, 文字简约, 要求高度精炼, 所以在艺术上切忌写实写满, 密不透风, 相反, 惟其愈小, 愈要处理好虚实的辩证关系, 于实写的过程中, 处处设虚笔, 不仅疏落有致, 而且留有“空白”。丰子恺《竹影》一文中谈到画竹时说:“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 须经过选择和布置, 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 巧妙地布置在纸上, 然后成为竹的名画。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粗看竹画, 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 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都有讲究。”艺术是相通的, 画画与写作在艺术上有类似之处, 其中“竹叶的疏密、浓淡、肥瘦”的画法, 何尝不与小说的“留白”相似呢?这里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留白, 反获得丰满的艺术效果;不留白, 一味写实, 却只能造成极端的空洞。留白对小说创作如此重要, 所以艺术家们总是根据内容需要, 匠心独运, 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情节的省略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 情节除单纯外, 其发展也很迅速。情节展开的过程中, 依靠省略, 留下空白, 以跳跃式大步前进, 一下子就攀向高潮, 而每一次空白, 又造成艺术的间隙, 使情节产生张弛缓急的节奏感。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 所表现的全是孔乙己的生活片段, 这些生活片段的描写背后, 省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惨痛。对孔乙己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描写, 寥寥几笔又蕴含了多少孔乙己的血泪与辛酸:“青白脸色”背后是饥寒交迫的生活;“脸上有伤痕”背后有多少侮辱和打骂;旁白的一句闲话“听说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 打了半夜”“打折了腿”,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高度浓缩, 一句简单的对话, 就把酒客的麻木不仁, 丁举人的凶狠毒辣, 孔乙己的了无生路, 全指向那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科举制度的罪恶和社会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一文, 我们可以领悟到, 留白艺术的内涵是何等丰富。这些妙不可言的留白把学生的眼光从有限的形象引申到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片段的情节把孔乙己的一生连接起来, 看似互不关联, 但留下的空白, 却构成艺术的间隙, 他是沟通鲁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给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 借以巩固和加深印象。看似停顿, 实则推进;象在静止, 意则流动。情节的省略造成的空白, 大大加快了情节发展的节奏, 使小说的篇幅得以凝缩, 结构更严谨, 真正成了短小精悍之作。

2. 余意不尽

短篇小说的空白还出现在结尾处。情节发展到高潮后, 不写出明显的结局, 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遐想, 但不等于矛盾冲突没有结局, 事件只有前因而没有结果, 而是根据情节发展的必然, 完全可以让人们作出种种合理的推测。巴尔扎克说, 小说创作指“布置方程式的符号, 而不想解决它”。短篇小说重在写人的做什么, 怎样做, 至于答案, 大可让人思而得知, 不必把答案塞给学生, 所以往往在结尾处没有答案, 以增加艺术效果。如莫泊桑小说《项链》结尾并没写出女主角得知真相后怎么样, 但结果在前面的情节中已充分暗示出来。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并没有写于勒以后的命运如何, 但根据前面的情节推断, 他断然不会有幸福结局。因为船长冷酷的只言片语, 菲利普夫妇无情的躲避, 诺瑟夫的心灵创伤, 无一不指向于勒的悲剧命运。再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究竟死与未死, 根本用不着写出来, 因为根据前文情节的发展, 他已断无生路。至于他怎么死的, 让学生充分去想象, 去创作, 语言文字及小说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学生从前面的方程式的演算中式完全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侧面烘托, 魅力无穷

短篇小说如何扬长避短, 别具情趣地显示审美对象的艺术底蕴?清代美术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作家为了最准确最艺术地表现作品人物的本质或灵魂, 往往挑选最佳表现角度。那么, 选什么角度好呢?正面有正面的好处, 然而也有缺陷, 因为正面结构往往宏大, 格调过于严正呆板。你要写某人某事, 若避开正面, 从侧面落笔, 行云流水, 似不经意反而水到渠成, 人、事灵魂自显, 从而达到小说的极致。

1. 反面着笔

短篇小说根据辩证法原则, 反面中恰恰包含着正面的东西, 以正面求正面, 易流于俗套;以反面求正面, 另辟蹊径, 相反相成, 反露其本相, 意趣骤生。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达的神勇是通过郑屠挨打后的感官来写的, “如同开了一个彩帛铺……”、“如同开了酱菜铺……”、“如同开了一个全场的水路道场……”, 从视觉、味觉、听觉全方位写出郑屠被打得一佛出世, 二佛升天的惨状, 把郑屠的恶人恶报, 鲁达的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身手不凡、嫉恶如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意欲褒扬鲁达的忠、勇、义、猛, 却从郑屠的角度来写, 机智地把鲁达的“美”化作郑屠的“丑”。这样, 小说就不显其浅白, 反显其深沉, 趣味横生了。

2. 侧面迂回

在语言艺术的小说中, 从侧面描写人物, 反产生正面描写所不及的艺术魅力。侧面迂回, 常常会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题材等关系, 尤其擅长从侧面迂回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这种方法, 可以使小说截取的生活面缩小, 篇幅变短, 内容浓缩, 充分显示其以少胜多的特色。如郑振铎的《猫》:“我”先后养了三只猫, 第一、二只猫都活波可爱, 最后不幸都亡失了, “我”对这两只猫充满着怜爱之情, 作者对这两只猫的描写采取了正面描写的方式。第三只猫命运悲惨, 由于“我”对它的误解, 以为它偷吃了芙蓉鸟, 后来被我打伤后死了。第三只猫是作者详写部分, 作者采取了侧面描写的方式, 写了“我”的见闻, 痛打, 以及后来发现吃鸟的原来是另一只黑猫。大量的篇幅写我的痛苦忏悔, 至于第三只猫挨打受伤乃至死亡的过程, 作者故意侧笔迂回, 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拓宽对第三只猫遭遇的联想、想象, 以加深小说的主题。这种写法, 既曲折有致, 又能与前面的正面描写相映成趣, 造成灵动多变的效果。

3. 人物景化

马克思曾说:“自然是人类非有机的身体。”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 看到听到种种自然景象, 便会联想到近似的生活方式, 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生命, 从而寄托情怀, 让人领悟生活的意义, 所以它是人类“肢体的一部分”。许多优秀小说, 能在正面描写人物的同时, 巧妙地进行适当的景物描写, 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 推进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与人物交融起来的景物, 实际上已经成为作品中人物“肢体的一部分”。从宽泛一点的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一种侧笔。小说用了这种拟人化了的景物描写, 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更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耐人寻味。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有关夹竹桃的描写就起了这样的效果。当爸爸身体好的时候, 爸爸抱着弟弟在院里浇花, 花儿盛开;当爸爸得病快死时, 家里的夹竹桃也凋谢了。这象征着爸爸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夹竹桃居然也能代表爸爸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在小说中, 爸爸和夹竹桃相映成辉, 不即不离, 成了英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所以, 写景不是人物孤立的点缀, 而是人物描写的继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说中, 一切景语不仅是情语, 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侧笔。

三、细心探究, 掌握变化

1. 人物形象的变化

例如, 《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的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身份的变化……%地位的变化……

家境的变化……%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 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 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

2. 人物态度的变化

同样是《范进中举》, 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

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

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评价的变化……%胡屠户祝贺范进礼物的变化……

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变”……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速变”……

又如, 《变色龙》中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奥楚蔑洛夫随着并未出现的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 态度也随之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归纳:

奥楚蔑洛夫对狗评价的变化……%奥楚蔑洛夫对事件处理的起伏变化……

奥楚蔑洛夫动作的多次变化……%奥楚蔑洛夫神态的多次变化……

还有, 《我的叔叔于勒》中可让学生归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谓有哪些?探究他们分别使用以上称谓时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种种变化……

学生在对人物态度变化的详细解读的基础上, 针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开放式评价, 可强化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 拓展思维空间。

3. 人物心理的变化

例如, 《孤独之旅》中着重刻画杜小康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 因此, 可以让学生按先后顺序梳理出所有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语句, 探究这些语句所反映的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学生在对人物心理变化这一条线的梳理中, 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文章题目中的“孤独”和“旅”各自的含义, 并结合自己今天的生活现状, 探讨并且延伸主题。

4. 人物命运的变化

例如, 《故乡》, 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变”字。小说通过“离去—归来—离开”的知识分子的眼睛, 运用对比手法, 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 震撼读者的心灵, 引发读者深沉的思索。可让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进行对比阅读:

闰土的命运变化比较……%%杨二嫂的命运变化比较……

“我”的命运变化比较……%水生的命运变化比较……

宏儿的命运变化比较……

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当时社会的人物命运会陷入如此困难深重的境地, 探究深层次原因, 进而全面理解文章。

5. 环境的变化

上面已经讲过《故乡》的环境变化就是一个重点,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解析:

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又如《孤独之旅》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 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分析入手:

鸭群的发展变化……%芦苇荡的前后变化……%暴风雨的来临……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种环境描写的对比解析可以从以下人手:

出行时的景物特点……%躲避时的景物特点……

在鲜明而又不同的环境变化对比中, 让学生在欢快、流畅、充满神奇、神往之感的和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的环境中充分体验, 产生感情碰撞、撞击, 酝酿“愤悱”之态, 在感情激荡、尽情探究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 最终是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文本为纲, 坚持学生的自主体验, 可以达成重塑读者的情感和神经的目的, 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得到强化。

1. 情感体验趋向细腻

阅读小说, 理清故事情节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展现出人物风采的常常是作家饱蘸感情地运用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环境等多种描写所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 或概括或具体, 或正面或侧面, 或勾勒或工笔, 方法不一而足, 但正是有了这些描写, 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故事也变得生动感人了。“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将读者的眼光从“情节”转到“人物”方面, 情感变得丰富、细腻, 心灵变得充实、善感。

2. 内心世界趋向丰富

小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世界的广泛性、丰富性、纯洁性、深刻性, 是学生终其一生的生活阅历所不能覆盖的。无限扩充了的生活图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 体验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伟大与渺小、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挣扎与彷徨、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命运的必然与偶然……在这种体验中反思自己的人生, 净化自己的灵魂。

3. 语言感觉趋向敏锐

一部小说, 尤其是长篇小说, 其中涉及的人物何止数十百计。然而优秀的作家却可以拿捏得当, 不著闲笔, 有时挥洒泼墨, 有时惜字如金。挥洒时固然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物, 展开情节, 惜字时却也是“一字千金”, 内蕴无限玄机。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雪, 一个“紧”, 写尽了朔风挟着鹅毛大雪漫天而下, 裹住了山川、村庄、田野的那种气势, 若无对语言十分的敏锐感受, 自然难以体会鲁迅所说的此一字富有“神韵”。只有体验式的细致的阅读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言感觉, 才能更进一步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我的家园, 2003.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刍谈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 (P12)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当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现状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语文教育专家们精心挑选的,这些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很有哲学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特别是其中的小说,更蕴藏着无限的美学价值。初中阶段一共收录了约二十篇精典的小说,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 、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社戏》、笛福的《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曹雪芹的《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等,每一篇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营养,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无疑能提升其语言文字素养,提升其文学鉴赏力,提升其认识美、品鉴美的能力。有这些良好的审美教育资源,按理说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应当很乐观,但遗憾的是,现实恰好相反,当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市场经济浪潮中多样化的社会审美追求影响了师生对小说美学价值的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前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追求不再单一,而是多样化了。小说文本所张扬的美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一个小说文本所张扬的美,有人认可,也有人批判。结果就导致很多小说文本的审美因素不能被有效发掘,或被持不同观点的教师给刻意抹杀。

(二)过度政治化影响人们对小说文本的审美解读。

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中,小说文本的解读往往被附加過多的政治内容,这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审美效应。比如以往教材中的《阿Q 正传》,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时动不动就把当时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结果把语文课都上成了思政课,就更不用说让学生体会小说中的艺术美了。

(三)应试教育使审美教育被有意忽略

受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在执行小说教学时,都或有意或无意地把重心放在字词理解和文章内容把握上,即重视知识性的教学,而忽略审美教育,不主动去发掘小说文本所蕴含的审美因素。比如《祝福》,很多教师就纯粹只讲知识性的东西,而对其中人物情感、语言描写艺术之美等则不予管顾。

(四)小说本身的复杂性影响了师生对其进行的审美解读

小说本身篇幅长,情节故事等往往也较复杂,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得不有所取舍。如小说《智取生辰纲》,此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与此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四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五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中智取这一件事,还应扩展开来让学生了解杨志这个人的由来,以便对杨志性格中的美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把握。然后再把杨志与生辰纲的联系介绍一下,势必让学生体会到整体美而增加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这些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实在很难,因此教学实际中,这些内容往往被舍弃。这样的现实导致的结果就是小说很多审美内容被扬弃掉。

此外,小说家写作背景、思想状况等都并不容易被短时间内掌握,因此小说很多审美因素也相应地很难被发掘出来。

二、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小说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小说家在写小说时都会在这三方面着力,因此这三方面也往往是小说审美内容所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些要素,引导学生从小说解读中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小说审美教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通过建构主义的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小说生活情境中体验美

体验是"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社会之整体有机的人的'超越经验'"[2] (P38-44) 。在体验过程中,人通过心理想象,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所构拟的一种情境之中,仿佛自己就在那真实的环境之中。视觉心理学研究显示,"在一般感觉之中,特别是生理感觉之中,客体先于主体,而在美感中,主体先于客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生活情景和人物活动,可以为学生构拟出一个心理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思绪畅游,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如《香菱学诗》:"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段文字所表现的香菱专注神情,可引领学生思绪与香菱一道体验,获得美感。

(二) 引导学生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中发现美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享有自主性,即要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自我建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让他们在分析中获得自我建构,并从中体验到小说的美。如课文《杨修之死》,关于杨修的死因,到底该归之于谁?是杨修自己还是曹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建构,在此过程中深化对社会关系的认识,获得小说情节艺术美的感染。

初中阶段“小说教学”思考 篇12

一、要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 要全面体现三个维度要求。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因素, 体现三个维度的要求。既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 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 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设计《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是: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用双线索巧妙组织故事情节, 在复杂的矛盾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3、分析作者刻画杨志这个封建小军官性格的意义。4、欣赏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了解作者施耐庵及其作品的基本情况, 又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 培养学生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的能力;既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又要学习文章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第二, 要灵活, 有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 要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中随机调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是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础的语文知识, 具有初步技能, 基本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中级目标是学生能较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独立阅读, 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高级目标则是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能欣赏文学作品, 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三要素, 实现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理清层次结构。

小说教学应重视分析故事情节。抓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进行理解体验, 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例如, 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谈话启发学生, “你喜欢你的叔叔吗?叔叔是不是你亲近的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分析课文时, 让学生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盼——赞——遇——躲”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分析,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感受自己身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亲情温暖。在教师这样的指导下, 学生的学习也有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又如:在《心声》中, 李京京的朗读在感染全场时戛然而止, 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分析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通过情节分析, 不难明确李京京的心声是:渴望得到锻炼机会, 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 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小说教学必须通过分析具

体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优秀的小说总会把思想隐藏在人物形象之中。因此, 小说教学不能忽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如在《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教学中, 就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孔乙己死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个会说“之乎者也”的笑料。他死了, 只不过是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范进成了名, 他一下子从岳父的出气筒变成了天上的星宿, 成了乡绅的世交。两人结局不同, 但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虽然两篇文章的内容不同, 但思想都是一致的, 都是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引导学生不把进重点中学、考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能够认识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有很多种。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当然, 人物语言, 特别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也能表明人物的身份, 揭示人物性格。在小说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思考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内心体验。

3、引导学生感受时空环境。

环境是小说人物存在的背景, 为小说提供时间和空间的氛围,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阅读时, 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环境对情节发展, 人物塑造, 主题表现所起到的作用。

鲁迅的小说《故乡》就是意境美的典范。小说中写了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金黄”、“碧绿”、“紫色”、“银白”等各种鲜艳、明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稻鸡”、“角鸡”、“鹑鸽”、“蓝背”等各种稀奇的鸟类从眼前飞过, 构成了一幅“神异”的图画。文中所描绘的记忆中故乡的意境, 唤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想象过后, 我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他们头脑中的故乡, 甚至比鲁迅笔下的故乡还要丰富多彩。回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 而现实中的故乡是令人痛苦的, 在这样的反差中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 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 这就是理想中的故乡。前后情感的对比, 完全是由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体现出来的, 这就是作品的意境美。再如小说《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做的描绘, 就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 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 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上一篇:农业组织形式下一篇:英语精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