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教学

2024-08-26

小说的教学(精选12篇)

小说的教学 篇1

美育, 亦称审美教育, 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旨在发掘美的内涵, 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小说作品, 这些小说以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以及深邃的思想内容等引导学生品尝人生、陶冶情操, 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小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渗透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意蕴和人物语言之中, 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小说教学中实施美育,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想唤醒学生对美的感悟, 就要深刻领悟作品, 从中发现美的因素, 以美的形式, 吸引学生理解和探究。学生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情绪, 对小说及老师的指导作出反应, 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指导点拨, 学生努力思考, 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就使教师、文本、学生处于立体的空间之中, 各方互通互动, 形成缤纷的审美教育主体空间。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指导学生多元解读的同时, 要尊重文本的独立性, 了解文本存在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 对文本作客观透彻的把握。

小说作品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都与环境描写密切相关。在小说教学中实施美育, 要通过赏鉴小说作品中的环境, 感受小说的环境美。人物形象生活在小说描述的环境之中,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物性格的变化, 人物性格的变化又与环境相映衬。优秀的小说作品总会让人感到环境与人物的交融和谐之美。比如《荷花淀》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尤其是水生嫂“月下编席”一段的环境描写既展现了美丽的夜景, 也映衬了水生嫂善良的心地, 带读者走进物美人美的纯净乡土。而对美好自然环境描写和对优美环境中生活的善良的人物描写的品析, 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家园的热爱, 对侵略践踏祖国河山的敌人的憎恨。再如《祝福》中描写的鲁镇社会环境———封建、落后、保守禁锢着人的心灵, 压抑着人性, 仔细分析, 能让学生理解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创作最重要的一环。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小说艺术美的标志, 要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 感知人物的性格美。教材中选入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小说, 这些小说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而提及这些人物, 就能联想到这些人物的典型性格, 比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武松的嫉恶如仇, 祥林嫂的胆小怯懦,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保尔·柯察金的坚毅信念, 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 葛朗台的自私狡诈……这些人物形象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也会带给学生愉悦的审美享受。小说教学中要注重对作品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动作描写的分析, 结合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 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 培养爱憎分明的审美情感。

小说教学中实施美育, 要注意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情节和结构是一部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性格的凸显都和故事情节不能分离。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 情节发展的紧张松弛也离不开文章结构, 而人物形象也会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完善变得愈加丰满。作家对小说情节独具匠心的安排, 只有引导学生细细体味, 才能获得美感。情节的跌宕起伏, 峰回路转, 高潮迭起, 更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带给学生精神的享受。比如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 通过对陈奂生上城的种种“特殊”经历, 把学生带入奇妙的审美体验之中;莫泊桑的《项链》在情节和结构的设置上也颇具特色, 一串项链竟引发了种种的喜怒哀乐, 让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到感情的大起大落。出人意料的结尾, 更能把学生带入情感体验的巅峰, 让学生思考的同时, 感受强烈的审美体验。

品味小说语言, 感受小说语言美。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 文学也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的形象性正是通过语言表现的。通过语言, 可以自由地描绘生动的人生画面, 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小说环境。语言的优美、准确能够把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中用精到细致的语言把祥林嫂、阿Q、孔乙己形象地展现出来。再有《荷花淀》中水生嫂的语言“你总是很积极的”, 既表达了水生嫂对丈夫投身抗日战斗无暇照顾家庭的娇嗔, 也默认和肯定了丈夫的积极, 对丈夫表示出一如既往的支持。一句话, 就能把水生嫂识大体、善良、贤惠的品格表现出来。在小说教学中进行美育, 就要细细品味这些生动的语言, 培养学生对美的语言的敏感, 从语言表达的优美、含蓄、精致、准确之中, 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

小说的意蕴也就是小说要表达的主旨, 或者说思想内容。意蕴的创设是作者凭借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环境描写等, 呈现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它是小说作品的灵魂, 也是其经久流传的根本原因。小说的意蕴多是理性的、有感染力的。教材中的优秀小说节选, 更是意蕴深刻、启迪性强的经典佳作。通过学习小说作品, 认真思考其中的意蕴, 更能让学生学会理性的选择与判断, 培养学生的理性观念, 从而学会发现美的真谛。

小说教学为实施语文美育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入手,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及审美情感, 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努力发掘小说中的审美因素, 使美育能够在小说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施展。

参考文献

[1].宋奇蕤《语文教学美学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李天道《美育与美育心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3].贾长汝《从审美的角度教〈祝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4].张建辉《〈荷花淀的情节类型之谜〉》, 《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

小说的教学 篇2

小说作为教学文本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必须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要准确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首先就必须厘清教学内容是什么。简单地说,教学内容是指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课程的要求,教材的诉求,学生的诉求。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固守语文学科本质,又体现文学作品的特质。语文教学自然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语文教学内容当然包含语文教材内容,但比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得多,但绝不能把语文教材内容直接当作语文教学内容,教语文绝不是教课文。从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的关系来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具体的小说为载体,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语文教师处理作为具体教材的小说的结果,语文教师必须对作为教材的小说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小说更是如此,这既给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给语文教师在可以教什么、适宜教什么、实际教什么、教的效果会如何等方面的选择与预测提出了难题,因为如何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普通性和规律性,应该教什么和不应该教什么是有一定规范的,是有章可循、有范可依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有选择和判断其教学价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而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语文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与能力。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极富艺术张力的小说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视野,就具有了其特有的教学价值,其教学内容指向就必须是相对集中的。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有关小说教学的目标为依托,课程标准中是把小说教学列入典型的文学作品教学范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小说教学的总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注重梳理。”“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感受?鉴赏”:“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思考?领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应用?拓展”:“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发现?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具体而言,作为必修课中的小说的教学内容则定位在“了解”和“鉴赏”上,“了解”要求并不高:了解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鉴赏”的要求则相当高:“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作为选修课中的小说教学,则要求更高:“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朗诵小说,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相互交流。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必修或选修小说课时必须清醒的教学内容,教学小说时也只有如此确定教学内容,才能使小说教学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和文学教育味来。

就具体的小说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却是要因文而异的。这里的“因文而异”不是指教学内容的随意和盲目,而是强调四个“关注”:关注编者、关注作者、关注学生、关注教者。

从关注编者的角度看,小说一旦成为教材,就一定具有了编者所认可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材层面的小说,有的已明显带有编者对如何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的暗示、点拨与引导。教材的编写过程既需依据课程标准,又需顾及整体体例,还需立足文本特点,并最大可能地预设其应该承担的教学价值,其中包括可以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便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过程实际已进行了某些教学化处理,如提示、注释、相关链接、练习等,一旦把握好教材编写意图,就能较快地零距离接触到教材的教学层面。不过编者意图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则是相当隐蔽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如编者的模块观、专题观、板块观,单元观、单篇观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具体小说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语文教师必须用心揣摩。语文教师如果领悟了编者意图,则教学内容就容易确定得多,且从教学进程看,其在“积累?整合”、“应用?拓展”等方面更容易走捷径,更容易见成效。

从关注学生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可能起点,即“学生可能知道什么”,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差异,准确断定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和将要达到的更高目标,即“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将需要什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更要建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接。因为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小说文本,实际上就是面对一个陌生世界,其中存有一个“此在”与“彼在”的鸿沟,如何引导学生融进小说文本、整体把握文本是发掘小说文本资源、确定教学内容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消解学生陌生感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让学生在温故而欲知新的期待中渐入佳境。为学习者确定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差异,以学定教,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给学生什么”,还要顾及到学生“想学什么”。

从关注文本的角度看,语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构成的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材文本资源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进入教材的具体小说并不就等于是教学内容,而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尊重文本、精心解读文本,力求发现文本的艺术本真并在领悟中学会自我构建,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小说文本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唯一静态的存在方式,也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进入阅读教学视野的唯一起点和中心。小说文本是一种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的文本只有经过解读才能进入鲜活的生命形态,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小说自身所呈现的形象世界,去领略小说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上出小说教学的特质来,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作为小说文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必须把准四个基本点:一是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二是作者所构筑的精神世界,三是作者所展示的言语智慧,四是作者所呈现的艺术范式。这四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有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验世界,也许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是多样的,且经验世界多样性能折射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世界的绚丽多彩,但教学中绝不可让学生把作者的“经验”经验化;可带领学生细腻地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但不能强求让学生“具有”与作者相同的情感;可用作者的言语智慧训练学生的言语智慧,但不能要求学生一味地效仿而不顾语境;可启发学生领悟艺术范式的妙处,但不可视此范式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总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在小说的领域谈艺术问题、谈文章写法,需要语文教师以鉴赏的姿态带领学生进入优雅的鉴赏氛围,不断地发现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从关注教者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是蕴涵于小说教材内容之中的,需要语文教师对小说文本作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专业的眼光对小说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有效的甄别与筛选,使小说文本所负载的教学价值转化为有用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语文教师对同一小说文本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从而有效地根据具体的小说文本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同个性与风格的语文教师如果都能“以文定教”,不仅知道自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且知道自己的教学内容是适宜的、有效的,那么,就会使小说教学中的同课异构成为展示教学内容应有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展示教者的专业共识与个性才华统一的重要途径,从而教出小说这种文学作品特有的语文味来,使同课异构教学成为百花争艳的一道亮丽风景。

面对一篇具体的小说,教师首先得做的就是确定其“可以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什么”,但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尽量利用语文教学内容等课程资源在课堂上不断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建构的文化活动过程,是动态的生成过程,因此有的教学内容的确需要进入教学现场而确定,语文教师在确定具体小说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其教学内容的留白。事实上,小说教学内容虽伴着师生互动而随机展开,但因课堂情境、氛围、机缘不同,就会引起其教学内容的变化,故而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有的艺术张力,适当增加灵活性。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实际上需要教师高度的教学文化自觉,只有编者、教者、学生在面对具体文本时产生文化趋同心理,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开放性、应用性等视角来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才能让小说阅读教学取得高效,充分展现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于小说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16-02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定数量的小说被选编或改编作为课文。以苏教版小语教科书为例,有中国小说,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有外国小说,如《爱之链》、《船长》等;有短篇小说,有选自长篇名著中的某个章节。纵观小说课文,它容量小,篇幅短,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为主,人物不多,情节、场景集中紧凑,线索不复杂,短中求精、小中见大,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或主要人物某一阶段的经历、遭遇,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课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体裁特征,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关注人物形象。所谓研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感官的触觉、心灵的触觉伸向文本的所有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角落,哪怕一个标点也不放过”。

一、研读描写方法

小说课文大都运用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以及肖像描绘、心理剖析、行动描写等多种方法,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精读赏析。

例如,《半截蜡烛》的主体部分就是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如何与凶狠的德军周旋斗争的,这也是课文的重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去了解人物的方法。如:布置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人物神态、心理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脸色苍白”、“急忙”、“从容”、“默默”、“镇定”,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气氛,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有:“伯诺德夫人知道……”,“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领会他们在危急关头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感悟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以及为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理清人物关系

教科书所选编的小说,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作者在描写主要人物的同时,还通过描述其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从侧面展示人物的思想、言行,为烘托人物的性格服务。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这一点。

例如,《半截蜡烛》重点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表现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同时也刻画了德军的搜查严密、凶狠、残暴。教学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划出描写德军的词句,如“闯进”、“快步赶上前”、“厉声喝斥……”、“一把夺回烛台”、“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学生从这些语句可以体会德军的凶狠、残暴,从反面衬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

再如,《三打白骨精》在体现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性格的时候,也花大量笔墨描写了白骨精。教学时,要抓住白骨精的“变”。教师要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请学生找出描写白骨精的“变”的语句,说说白骨精为什么要“变”,说说白骨精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归纳出白骨精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白骨精的“三变”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最终丧生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说明了什么?说明孙悟空更胜一筹。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更体现出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高强本领。

《三打白骨精》文中还刻画了唐僧的言行神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唐僧不能识别妖魔,而且心地善良,因此误解并阻止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行为。但孙悟空不顾师父的误解,排除阻挠,坚持扫除妖魔,从侧面体现了孙悟空的坚定不移。

三、把握情节发展

小说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因此情节就成为小说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情节是由一系列能展示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事件、细节组成的。入编教材的小说课文都根据塑造形象与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提炼富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情节。

例如,《半截蜡烛》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斗争。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发展,了解人物的变化,体味人物的性格。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脉络,弄明白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主要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第二段主要写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了桌上的蜡烛。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点燃了煤油灯,吹熄了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第三段主要写了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杰克假装借用蜡烛生火而端走半截蜡烛,但被德军喝止了。第四段主要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全家人的性命。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人物不同的动作、神态、语言,讨论: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领会他们在危急关头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感悟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以及为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可引导学生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白骨精三次以不同的化身出现,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三次棒打的动作,唐僧对孙悟空棒打妖精的态度。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孙悟空一次打不死白骨精,而要三次?通过对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学生体会到“三打白骨精”能够展开故事叙述,使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更能体现降妖除魔的艰苦不易,从而深刻理解、感受人物形象。

四、细读环境描写

小说课文都能充分、多方面地展现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描绘人物活动,突出人物形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功的小说人物刻画,总和环境描绘分不开。作者在描绘景物与环境的同时,往往也刻画了人物,展开了情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研读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例如,《半截蜡烛》为突出人物特点,运用了生动传神的环境烘托。如第三自然段写道:“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她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气氛的紧张。

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第五自然段,作者再一次对紧张可怕的气氛进行了细腻描写:“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以上句子,深刻领会词语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想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读出既紧张又无奈的感觉,从另一个角度体味人物的机智、勇敢。

小说教学的板书设计探析 篇4

一、小说板书的原则

板书设计是强化教学的有力手段, 小说板书在小说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小说板书的原则有助于小说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一) 坚持创新性原则

小说板书在设计上要坚持创新性原则, 千篇一律的板书会使学生厌倦、不能集中注意力, 只有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板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燃起智慧的火花, 长时间处于思维跳动状态, 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当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汲取特级教师板书的精华, 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这样才可以完成一幅精妙、别具特色的小说板书来。

(二) 确保清晰性原则

小说板书的清晰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它的形象、直观、醒目上。小说教学往往是比较零碎、繁琐的, 这就要求板书时要确保清晰, 便于学生看懂、看明, 能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把小说抽象的内容化为感性化的材料, 形象直观地板书在黑板上, 能使学生一目了然。根据教学需要, 为了突出小说的内容, 在板书时教师可适当用有颜色的粉笔, 鲜明的字体能使小说板书更加醒目。

二、小说板书的特点

小说不同于其他文体, 我们要根据小说的特点总结出小说板书的特点, 小说板书的特点主要有简洁性、新颖性、启发性。

(一) 简洁性

小说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 在设计板书时, 要尽量做到简明扼要, 以少胜多, 以简驭繁。如小说《守财奴》一课的板书, 全文都是围绕一个“财”字来转, 老师巧妙地用一个铜钱式的图形, 让板书更加形象、直观。13个字便展示了全文的内容, 结构合理清晰, 图形的巧妙运用, 突出了一个“财”字。学生注视到“财”字, 逐步明白了守财奴的一系列行为:夺财、骗财、惜财、殉财。学生也透过守财奴的形象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板书设计如下:

这种“惜墨如金”、简单明了的板书, 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画龙点睛,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 对小说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二) 新颖性

小说板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造型, 造型美是板书之美最重要的体现。造型是由文字、线条的有序组合排列而成的, 造型美的板书不仅反映出小说的内容, 而且使学生在造型美的享受中学习。造型美强调的外形构成的图案美、排列疏密的布局美和整体的效果的立体美。如小说《项链》一课的板书设计就体现了造型美。陈益林老师的板书设计如下:

(三) 启发性

小说板书的启发性主要是指板书通过提示事物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示事物的内部结构, 以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点燃他们智慧和思维的火花, 学生通过对板书的分析、归纳, 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文学是美好的, 也是丰富的, 它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真实地再现死去的原作者和历史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原有文本结构的差异化基础上, 结合阅读者和诠释者在新的历史文化脉络的思路, 赋予原作者和原文本以新的差异可能运动的生命力”, 运用小说板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好的小说板书就仿佛交给学生一把钥匙, 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去探索新知。启发性特点就是要使静态的板书纳入动态的思维方向, 化静为动, 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如小说《变形记》一课的板书, 一扇门就能把格里高尔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开来, 门内和门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一扇门究竟蕴涵着什么。一扇门能打开学生无数个跳动的思想火花。倪江老师的板书设计如下:

三、小说板书的形式

情节曲折复杂、人物性格多样的小说, 要求形式多样的板书与之相符。教师必须根据小说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新鲜活泼的板书样式, 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常见的小说板书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 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就是根据小说内容, 列出纲目, 并按照内容有层次有次序地排列起来, 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是反映小说内部结构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形式。一篇小说, 总会有极其重要的关键性词句, 板书时找出关键词句浓缩在黑板上, 这种板书具有提纲挈领、条理性强的特点, 便于教师有层次地讲授。如我在讲授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板书, 就是典型的提纲式板书, 以表格形式把鲁提辖在当天遇到的事情通过纲目罗列出来。

(二) 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也是小说板书常见的形式之一, 通过对比, 揭示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把容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前后对比, 学生易于掌握。同时, 对比式板书有利于学生加强联想, 加强记忆。对比可以是不同事物的对比, 也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这种对比式板书形象鲜明, 通过对比, 学生更易于理清小说的更深层的内容和本质特征。如我在讲小说《范进中举》一课时的板书, 就是通过丈人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种种变化来突出丈人丑恶的嘴脸。

《范进中举》的板书设计, 侧重于丈人对范进中举前和后的对比, 主要体现在语言、动作、神态上, 这种对比是一针见血、一对一的比较, 从而更能突出人物性格。小说的对比型板书大多是一对一的比较, 比较有针对性。

(三) 鱼贯式板书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 这种小说适合用鱼贯式板书。鱼贯式板书要求小说的情节连贯、单线发展, 采用这种板书富有流动的美感, 充分显示了小说递进深入的特点。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板书, 反映出“我”家人对于勒一次又一次态度的转变, 从最初全家人恐惧, 再到全家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时文中气氛稍微有所缓和, 但最后全家人又陷入了绝望当中。板书也跟着这曲折复杂的情节步步推进, 一个个连接的符号勾起了每个学生的活跃的思维。

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篇5

淮北市西园中学

常彦龙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形式。

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一、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

“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喜”看“恶”学。从学生的阅读来看,小说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生厌恶学习小说,似乎也是事实。这难道是选文的原因吗?不是。选文哪一篇不是吹尽黄沙方始得“金子”,许多学生拿到教材先饱眼福即是明证,有小说改编的影视节目,学生更是“津津乐看”。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的差别上找。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所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

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所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阅读小说变成了学习任务,心情自然不能轻松。

2.教师:小说教学没有“小说味” 忽视文本现状,教学内容发生了移位,小说教学变成了没有小说特点的阅读教学课。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不能满足于一种视角、一种方法的运用 , 而应该多侧面 , 多纬度地分析出作品的更丰富的意蕴。

(1)偏离小说的阅读特征、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揭示各类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从而反映现实世界及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小说的情节是为写人服务的,写人是为了折射现实社会但是,由于小说的篇幅相对较长,人物相对较多,情节复杂,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广,使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偏离了小说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的本质特征,而为小说的其他非本质因素所牵引,将小说教学上成了文化历史知识课、逻辑课、政治课等,在概念图解、散漫无序的歧途上渐行渐远、如某 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探讨课”,一位教师执教《祝福》,将祥林嫂的悲剧描述为“凶杀案”,要求学生“立案侦查”。找出凶手。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诸如此类的教学,打着“创新”的幌子,却脱离了语文,脱离了文学,与小说的阅读特征背道而驰,这种错位的小说教学已经表现出非小说化的倾向,它不恰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小说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位置。

(2)缺乏深度阅读和品鉴。

目前,先概括分析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已成为小说教学的基本流程。虽然涉及小说的各个基本元素,但却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对文本缺乏纵深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来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对文本的理解还停留于文章阅读的技术层面。这样的阅读教学终究是表象的,距离小说所具备的立体、纵深、动态的精神蕴藉,相去甚远学生也就无法洞察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其独具的匠心,无法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无法深入小说文本获得理性与情感的满足并进而重构自我认识的新境界。

如何教出小说味?

首先,保证小说课文的“实用性”,那些教学上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其次,在“自选动作”方面,应放开手脚,教出自己的特色。简而言之,要训练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

(一)看作品如何体现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整体构思是否巧妙、新颖。

(二)作家的语言功力,或者说语言想象力。

(三)根据作品,安排学生做仿写练习。模仿小说构思,或模仿语言风格。

3.解读小说的理论欠缺

引导学生“登堂”,更要“入室”,让学生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三、沟通与共鸣----找寻小说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长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习疲劳。唯有新奇的变化才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保持注意力。

《孔乙己》作为鲁迅八篇小说之首,刘再复称它是“精细的象牙雕刻……雕刻出一个世界”。两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深广的现实内容,几乎小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申开去。

这样的一篇课文,希望仅用一课时就分析得透彻,是有难度的。既要整体上把握全文,又不遗漏教学要点,那就得选择恰当有效的切入点。

1、从课文的题目切入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课可以从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的探究切入。

师:板书题目。

师:是姓孔名乙己吗? 生:不是,是绰号。师:请说出理由。生1:“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

师:看来,姓名不清,为什么别人叫他“孔乙己”? 生2:因为他姓孔„„ 师:这是根本原因吗?

生3:不是。“他对人说话,总是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生4:这是别人对他的嘲笑,生5:孔乙己没有社会地位。

师:这名字有特色吗?

生:有。

师:表明他是个„„。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找“手”,设疑激趣导入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如果根据《教学参考书》再综合其他辅助材料,这一课要讲的内容太多了,学生要想把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也太难了。但我们在教学时,换一种思路,找准一个切入点,扣住孔乙己的手来分析,学生思路自然清晰,内容自然容易理解。

先设计一只手的轮廓,将课文中的五个片断分书于五指,再设疑点拨:人人都有手,手能谋生,手能创造财富,请同学们看看小说中孔乙己的手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这样设疑并辅之以图示化板书,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经过讨论归纳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五个片断都与“手”有关,“手”演绎出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排”时的可鄙,“偷”时的可耻,“教”时的可叹,“罩”时的可笑,“摸”时的可怜,“走”时的可悲。孔乙己完全可以凭借一双手自食其力,可他却从开始“排”的得意炫耀,直到结局“摸”时的倾其所有,从用手抄书到偷东西,甚至沦落到用手走路的这一悲惨结局。以“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把有关手的描述语句划出来,然后用数学方法合并同类项,分析孔乙己的手所作所为。不难发现孔乙己的“手”:替人抄过书、偷窃过东西、与喝酒有关系、还代脚“走”过路,这些事又是孔乙己生命的轨迹,因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这样通过“手”把一个死要面子、善良迂腐、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刻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孔乙己用“手”做这些事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如“我”、“掌柜”、“丁举人”、“酒客”等,还可看出酒客的麻木、掌柜的冷酷、丁举人的残酷等组成一个无形的大手,把孔乙己罩在里面,从而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最终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做这样的导入,既能基本理清全文的情节脉络,又能为分析主题打下良好的铺垫,从而达到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分析小说的方法。

3、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

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②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 么?在思考的起始阶段,学生思考的重要内容是文中有几处写了“笑”,这是由“笑”而散开,是思维的发散状态。把写“笑”的几处文字找出来并做出个别分析之后,学生就要进行聚合思维,把写“笑”的内容及各个“零件”分析归纳起来,在面临的多种问题中寻求到一个正确答案——从外在的喜剧形式上来研讨小说的悲剧内涵。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孔乙己在笑声中度日,孔乙己在笑声中死亡。

4、抓特色词切入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的语句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我们不妨就以“半”字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含“半”字的词句。在总结其“半”字人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

5、从课文内容的矛盾处切入

有时课文中前后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生疑,共同探究,理解文章之合理性和精妙处。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文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

《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教师可以设计出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结尾使用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2)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一出,立即会引起学生对文章作深入钻研,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理解这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探究,就能得出结论:“大约”表示的是推测和估计,因为“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过孔乙己,而且也没有从任何渠道得到过他的确切消息,所以对他的死只能估计,这表明作家遣词造句很讲究分寸;而“的确”又表示肯定,因为“我”虽然没有看到过孔乙己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情形,联想到这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孔乙己又必死无疑。看似矛盾的一组词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人生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促使学生思考、琢磨,去挖掘平淡处蕴含的丰富内容,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6六、从课文中心句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 1.课堂开始,教师首先朗读课文第⑨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后提出思考问题:

问题1: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2: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2.学生读①-⑧节,思考以上两个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问题1:感到快活的人包括酒客、掌柜、孩子、“我”。问题2: ①语言被嘲笑[第④⑥⑧节] 从他的语言特征看,满口“之乎者也”,不分场合地使用难懂的文言词语,甚至对着孩子也引用“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中的语句,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与自命清高。

“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在事实面前,仍徒然地换弄语词,自欺欺人,可见人物的迂腐和爱面子。

②行为被嘲笑[第⑧节] 分茴香豆片段:“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来又看一看盘,自己摇头说„„”俯仰之间,一个卑微、善良的读书人穷酸之态毕露无遗。

③外貌衣着被嘲笑[第④节前三句] 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的好喝懒做;“破”反映他的穷苦困顿;胡子“花白”与上一句“皱纹”相互回应,突出他的老态;“乱蓬蓬”与上一句长衫的“破”都表现了其生活的窘迫;“夹些伤痕”则暗示了他常常因偷窃而挨打。

④遭遇被嘲笑[第④⑥节] 分角色朗读第⑥节中的对话。其中“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句,“新”说明刚挨打不久,“又”说明挨打不止一次,即偷窃行为不止一次了。

如果说因偷窃挨打留下的伤痕直接留在孔乙己脸上,那么未中秀才、未进举人的伤痕,一直印在他的心里。然而他心中的伤痕更是人们乐于取笑的:“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文本的“切入口”就是解读文本的“牛鼻子”,找准文本阅读的“切入口”,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7、以文章的关键句作为切入点

大多数文章都有关键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的结构,反映文章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文章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课堂上以关键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的思路、主旨有机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是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篇文章往往有关键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为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可以挑出来先睹为快。

学习新课时,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发学生的争论: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在争论中认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接下来,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探究话题展开讨论。我列出了几个话题:“从外貌看孔乙己”、“说说孔乙己与‘酒’”、“说说孔乙己与 ‘偷’”、“说说孔乙己与‘笑’”、“孔乙己为何总被打”。把这些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讨论。学生按小组交流、讨论、互为补充,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推举一位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引导归纳。

8、抓细节切入,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情形比较 让学生阅读书上有关两段文字:

(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

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作者作了这样的描述: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 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使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像是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两段文字关键字词比较,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在两段文字之间竟没有写有关孔乙己的一件事,师生交流讨论后明确:穿着方面,前者写孔乙己的破长衫,后者写他“穿一件破夹袄”;脸色方面,前者青白脸色,后者黑而且瘦;站姿方面,前者站着喝酒,后者门槛坐着;语言方面,前者满口之乎者也,后者却不十分争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并低声说道,“跌断,跌,跌„„”;神态方面,前者睁大眼睛说„„争辩道„„后者„„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低声说道,他的眼色像是恳求掌柜,不要再 提;喝酒方面,前者温两碗酒,后者温一碗酒;付钱方式,前者排,后者摸„„至此,孔乙己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读书人所特有的标志,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变成了一个“短衣帮”。但地位和境遇比短衣帮更糟:丧失了“站着喝酒”的资格(他被打折了腿),短衣帮的酒碗是放在柜台上的,孔乙己的酒碗则放在门槛上;先前穿长衫时不能够“踱进店内”“慢慢坐喝”。现在变成一个“短衣帮”了,即终于能够“坐喝”。但这是怎样的一种“坐喝”呀?丝毫也没有长衫人物的体面和优雅,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悲惨和凄凉境况。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分析造成孔乙己前后如此变化之大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根据文章的特色,抓住“切入点”,就能有所变化、有所侧重,而文章的重点、难点也就“瓜熟蒂落”迎刃而解。

9、联系现实,比较探究切入

上课开始后,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若孔乙己生活在今天,他能在当今社会生存下去吗?

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当时社会有着怎样的命运?然后与现实生活作比较,通过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得出孔乙己无法生存的结论。

10、选用填表,以创设阅读探究的情境切入

孔乙己,一个有姓无名的人,一个众人的笑柄,一个社会的牺牲品。在他身上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足以显示作为革命家的鲁迅的批判思想。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把握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挑选重点段落讲解难免挂一漏万,只从外貌、动作、语言上考虑又总觉得肤浅。要做到既不肢解文本又深刻体会人物命运着实令人三思。

因此,课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设计一份《孔乙己履历表》,组织学生讨论并完 善表格,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填表,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发现了哪些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如果课堂来不及完成,可以安排学生下课后继续交流。答案与问题都不必受到参考书的局限,也不必要求学生立即就能把握问题的根本与核心,只要言之成理,能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即可。这样,填表的过程即是为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进而引起学生对孔乙己的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及其性格特征的思考。

附表格有关内容:

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

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

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

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

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享酒店。

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身份,炫耀阔绰)

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都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

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小说篇幅不长,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对本文人物、主题、写作技巧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恐怕仍是不切实际的。文章虽精美,却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孔乙己》教学的这个环节的巧妙设计,它摈弃传统的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代之以人物形象把握为突破口,填写“孔乙己小档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的解决进入到深层次的探讨,把思维引向深入,切入点小而生成空间大,教学效果良好。整堂课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渐渐进入了阅读的再创造中。

传统课文的教学一般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往往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难以推陈出新。魏书生说过,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坚决不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一篇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的文章通过这种形式解读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就已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

11、《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比较阅读切入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 分子的病态人生。将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比读,就会发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亮点。

在小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单纯善良而又不乏热情,“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孔乙己,在人情世故涂抹了他心理的单纯,世态的凉薄冷却了他心灵的热情,人性的凶恶和残酷磨钝了性格中的善良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生的末路。在那个世故污浊的时代里,孔乙己甚至有些特立独行的品质:无力挤身于“踱进店内”“慢慢坐喝”的长衫人物中,又不愿苟同麻木冷漠、平庸世故的短衣帮。总想保持一个读书人的清高和孤傲,于是,便“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可以想象,在那个世态凉薄的鲁镇街头,孔乙己的出现无疑构成一种别样的风景。

和孔乙己相比较,范进能以冷静的现实态度对待人生。中举前,面对无米下锅的窘况,便抱鸡去卖。且“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丝毫也没有难为情之态。换了孔乙已就怎么也不会去卖鸡。中举前曾饱尝岳丈胡屠户的羞辱谩骂;中举后不计前嫌仍赠银十两,这真是少有的大度和大方。在科举考试中,孔乙已“终于没有进学”,范进却连考三十年,终在 55 岁而中举。这种百折不回矢志难移的“奋斗”精神不也是一种性格亮点吗?可见,细加推究,这两个长期遭人聚讼的人物身上的性格亮点还真不少。

鲁迅先生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总之,从孔乙己和范进性格亮点的湮灭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非人的时代,不仅扭曲了知识分子的性格,销蚀了他们做人的价值,而且将他们的尊严、精神乃至肉体都吞噬的干干净净。作者将人物亮点的湮灭揭露了那个令人诅咒的非人时代的“吃人”本质。并以此达到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社会批判效果,从而,呈现出极高的美学意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文本是生动的阅读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适度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探究与发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寻教学有效的突破口,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课堂才会闪耀语言思维与生命智慧的光辉。

四、整体把握小说情节

情节是学生感知小说魅力的开始,根据小说情节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整体把握、熟悉小说情节,真正走进作品,提高见上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就由八个事件构成。小说中的一系列事件就构成情节。关于小说的情节,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情节指对一系列事件的艺术性安排,它关涉到小说叙事中的艺术技巧。相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排,《孔乙己》中的八个事件都是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来编排的,真正要描写的主人公却是孔乙己。另一种含义是情节也可以理解是按照艺术家选择的特定的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作了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伤心而死”是情节。两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是没有逻辑的,而后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了“伤心而死”这一特定的带有情感评价的逻辑。

1.拟设标题法 2.复述法

问答引导法 关键词提示法 创造性复述 3.以写促读法

4.影视欣赏法

五、小说情节分析

1、彩线串珠,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以事为线索。通过一个中心事件写人。如《范进中举》前后人物的种种表现。以人为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勾连小说的局部或全篇,“人”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以物为线索。如《变色龙》。

2.抓矛盾冲突焦点,把握情节精髓。如《杨修之死》 3.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智取生辰钢》中吴用等人的“智”取与杨志的“智”防。

4、探讨情节如何为表现主题服务 《变色龙》

六、人物分析教学

那小说又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呢?是借助于情节和描写。我们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各种描写的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而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读懂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看懂了社会的一个侧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小说教学而言,基于其文体特点,对“人本”的理解还可以从以学生为本,拓展到以作者为本、以小说人物形象为本。

1、以作者为本

任何小说都是特定背景下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产物,是作者精神的外化,阅读者的主体感知,也是基于此而产生的,这一点不容否定。小说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通过人物命运来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为确定的社会性因素,因此,教学中有必要“知人论世”,探究作者的生平、思想、品格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对作者的深入理解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例如理解鲁迅思想的最好材料是他的《(呐喊)自序》,讲授鲁迅小说如能抓住“唤醒沉睡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条作家思想的准绳,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以人物为本

在小说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当以人物形象为核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人生的意蕴,而目前的小说教学。要么停留于分析情节和人物描写手法等技术层面,要么停留于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简单分析,难以触及人物的灵魂,体验作品的深层意蕴事实上,除了情节梳理、人物描写手法、人物性格的分析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角度切入来达到对小说的深度阅读。

其一,可以抓住人物命运和个人禀赋的反差来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以正面人物或无害的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小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对小说而言,所谓“有价值”,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优秀禀赋的主人公。悲剧意味的小说并不按照读者的预期给予这样的人物以好的命运,而是让他们或受难,或毁灭。在这样的反差中,作者的匠心到底是什么?其中又蕴 涵着怎样的人生况味?这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思的问题。

其二,抓住主要人物和他人的关系来分析。各类文学作品都以表现人为艺术创造的目标,但却没有一种文体能像小说那样展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筑广阔多面的人生图卷。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一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主要人物的行动和作为,乃至思想性格和命运,无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以学生为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时以读者的角色参与鉴赏。

首先,教师应当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共振,小说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对话和交往,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宽容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尽量减少预设的主张和看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

对于读者而言,小说的意蕴常常具有多元性,即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义解读的可能性。教学中提倡注重从不同观点、角度来思考问题,注重求得拥有多重逻辑的见解。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开放的氛围中展开思考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善于重组各类信息,建构认知。

(二)引导学生从人物刻画的手法,感知和把握人物形象

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的语言(意义、语境),如教会学生揣摩人物语言中的言外之意,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人物感情及作品的主题;对动词等一些语词的细致分析,能剖析出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学生更可感可知。

肖像描写

1、捕捉最能表现个性特征肖像推知人物个性。

2、整体分析外貌描写,全面把握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故乡》中闰土少年到中年变化。

3、捕捉最能表现个性特征局部描写推知人物心态。动作描写

1、抓人物精彩的个性化动作分析,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捕捉人物的心绪化动作,揣摩人物内心的隐秘。语言描写

首先是言外之意。小说是作者用叙述的方式所创造的“第二真实” , 包括语言的真实、叙述的真实、人为的真实。小说家的许多真实的意图往往就隐含在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中。而言外之意恰恰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次,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致分析。小说就是印着文字语言的一本书,别无其它。因此,分析作品就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落实在具体的文字语言运用。

1、抓住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个性。

2、透过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描写

1、揣摩直接的心理描写---心理剖析、内心独白、梦境幻觉。

2、间接心理描写----动作、表情、语言。

七、把握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环境的作用可从以下几反面进行思考:第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突出深化主旨;第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第四奠定小说的情感基调;第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1、从自然环境描写中看人物心理。

2、从环境描写中看人物性格。

3、从社会历史背景中理解人物,表现主题。

八、小说主题探究

完全相同的文学活动的主体或对象——作者、文本、读者——构成的对话体系。

因此 , 除了社会历史视角 , 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等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比如从文化视角看孔乙己 , 这个人物就不仅表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蕴 , 而且表现了对整个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蕴。不仅批判了旧文化 , 而且具有新文化的启蒙意义。茅盾说“鲁迅写此文时 , 文化上的反动势力极为猖狂 , 但鲁迅不取那时当权有势的文化反动派作为典型 , 这又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反动派的蔑视——预知其必无前途 , 并为他们的前途勾画出一张嘴脸 , 即孔乙己”。叶圣陶作为一个教育改革家 , 他以其职业的敏感认识到这篇小说抨击旧式教育的意蕴。他说 , 《孔乙己》是在“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失意和姿态”。而作者鲁迅则以其人道主义启蒙思想家的特有内涵从中见出了呼唤人间温暖的意蕴,《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人的凉薄”。

可以从社会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观照作品的角度不一样,领略到作品的意蕴也不一样。

1、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

2、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

3、避免随意解读,把握好尺度:整体把握;立足文本。

九、小说形式技巧赏析

1、关于叙述者

小说中的叙述者不等同于作者。

明确叙述者的选择对表现主题有较大的影响。《孔乙己》、《故乡》都使用了这种叙述视角。李欧梵就称“在鲁迅的小说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鲁迅的小说代表作几乎都是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完成的。作为叙述者的“我”在作品中承担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仅只产生叙述故事的功能,并且已成为鲁迅小说中特殊气氛营造原因之一。坦白地说,五四时期不少作家同样采用过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来叙述故事,并且运用得很有特色。但是鲁迅笔下的叙述者“我”似乎更复杂一些。它不仅是单个的个体在某篇小说中存在,而且已经形成一个系列,共同构筑了鲁迅小说中的某种底色,甚至有一种传承性。人们总是把这一系列“我”与作品所浸润的无限意蕴相联系,从而获得更大的阐释空间。(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煞费苦心地选择了咸亨酒店一个小伙计为其代言。主人公孔乙己的遭遇是通过这个地位卑微的小伙计的眼睛反射出来的,这 也就是作品观察和描写孔乙己的艺术角度——内聚焦叙事。所谓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参与”的叙事观点。其特点为叙述者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小说中一个角色,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

在《孔乙己》中,由于孔乙己在小说的结构上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惜墨如金的鲁迅为他费了大量的篇幅。这个地位低下的小伙计在日常生活中连笑的资格都没有,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孔乙己来到酒店的时候,在酒客的哄笑中“可以附和着笑”。由此可见,孔乙己的地位又有多么低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十二岁的小伙计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揭露了旧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被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所毁灭的下层读书人的冷漠无情。作品结尾,酒客都忘记了孔乙己,老板也只是在结帐时提过几次,只有这个小伙计还清楚地记挂着那个可怜可悲的人。但也仅仅是“记挂”而已,连同情都谈不上,这也反衬出社会的冷酷无情。这样一来,鲁迅从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角度来讲述孔乙己的悲惨故事,很好地表现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主题,达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

这篇小说围绕着孔乙己的性格发展选取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典型情节,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可笑,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看/被看”的模式,以展开下层知识分子和群众的双重悲喜剧。作者安排“我”这样一个人物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给作品结构的完整造成的问题。同时,“我”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以这样一种叙述口吻,给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感、亲切感。

小伙计涉世未深,没有自己的社会评价标准。他的观察真实可信,也更能反映出酒店里不同人物的真实面貌。他自己愚昧无知的形象也通过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以轻松的无动于衷的口吻叙述孔乙己的遭遇,又大大地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批判色彩。小伙计先是在看故事的发生,随后自己也参与到事件中来“附和着笑”,后来又冷酷地拒绝孔乙己教字,构成一个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此时的作者又隐藏在小伙计的背后看。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是认同叙述者的旁观态度的,但是,随着叙述的展开,就逐渐远离叙述者,而向隐藏在后的作者靠拢了。从小说的外在喜剧中看到了其内在的悲剧性。这也是采用这种叙述视点的重要作用之一。

柏西·拉伯克在《小说的技巧》一文中说:“小说技巧上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于手视点支配。”这里我们只是就视点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但也足以说明小说中不同视点有其特殊的作用。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2、象征、反讽手法

人物的象征意义。如《故乡》中的闰土、祥林嫂等。题目的象征意义。如《变色龙》。

环境的象征意义。如“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月夜是闪亮生辉的,迷人而虚幻,明亮而微妙,纯净而完美,如乌托邦的可望而不可即,这与全文基调是不和谐的,是被作者抽象化理想化的。很多教师往往重视结尾的哲理意味,忽视它的象征意蕴。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 满,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就能实现。只有希望而不努力,希望就会有也等于没有。

议论中的反讽。对比中的反讽。

夸张性反讽。如《范进中举》。小说中常见的写作技巧有:

对话、意识流、曲折、首尾圆合、双关、烘托、象征、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线索等表现手法和纵式、横式、纵横交错式等结构方式。

十、小说教学内容的层次

1.知识层次

结合文本的教学进行有关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厚学生的积累。如:小说的类型,小说的类别,小说的作者、题材、流派风格,小说的要素,小说的”描写”、“线索”、“环境”、“细节”、“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误会”等等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及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

2.理解层次

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课文的内容层次,课文的结构特点,课文的情节发展步骤,小说的要素在文中的体现,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语言的品析及课文中词句的含义,以及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等

3.欣赏层次

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

如: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欣赏小说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注意描写手法与表现手法,注意精彩细节的欣赏以及欣赏小说的结构手法与特点等等。

4.探究层次

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如:深入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的情感与思想的蕴涵及其社会价值;从创新性、独特性、多样性、社会影响与文学史的地位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多角度地多元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或人物;搜集相关作家作品的评论研究资料;尝试写作小说评论等等。

案例:《我的叔叔于勒》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四、说读,对人物说话。

例谈小说教学的系统设计 篇6

【关键词】小说教学 创新课程 系统设计 语文素养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论及语文教学内容时说道:“研究表明,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显得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小说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但多年来套路化、公式化的小说阅读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觉得苦恼,也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教出小说的本真滋味?教学内容的确定值得研究。本文笔者即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行走在课标、教材、考题之上

心中有“纲”:所谓“纲”,即课程标准。“纲”是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读懂课标才能教好书,只有读通课标才能育好人,心中有课标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标,心中有“纲”,教学才能有“纲”。新课标对小说教学的学段目标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段话为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树起了一面大旗,牢抓课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心中有“本”:所谓“本”,即课本(教科书、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语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因此教师要吃透课本、把握课本、利用课本、拓展课本,心中有“本”、以“本”为先。“本”是师生教与学的载体,是“纲”的体现,也是“题”的资源。统观苏教版教材,小说单元集中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读书”(感悟、品味、欣赏)。仔细研究,可以看出虽同为小说单元,但侧重不同,九年级对小说教学的要求更高,在内容感知的基础上更强调学法指导。

心中有“题”:教师要善于研究中考试题的考点构成、题型构成、内容构成。提炼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侧重于中考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小说教学新授课伊始,就把相应文体知识绘成知识树呈现给学生,建构学生的认知地图,引导学生养成把问题纳入特定系统中思考的习惯。

二、三种创新课型的尝试及相关内容的确定

倪文锦、欧阳汝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一书曾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这句话或多或少地概括出了小说教学的现状。怎样走出小说教学程序繁琐、内容单一的困境,如何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建构新的模式呢?以下是笔者的思考。

1.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点面结合。

以苏教版的两个小说单元为例,我们进一步关注这两个单元的导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其导读如下:……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小说表现的对象。小说的表现力极强,三言两语,便能写活一个人物,短短几百字,便能折射一个时代。阅读本单元的小说,你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读书”(感悟、品味、欣赏),其导读如下:读文学作品(小说)就是读自己、读社会、读人生。而文学作品作为“人学”,必须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感悟、品味和欣赏的基础上。仔细地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语言艺术的特色,应该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

两则导读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阐述清楚了小说的要义和特色,并有着明显的学段特色,九年级上册更强调要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感悟、品味和欣赏的基础上,仔细地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探究语言艺术的特色。除整体区别外,不难分析出这两个单元内部的子篇目也各有滋味。

八年级下册的几篇小说,仔细咀嚼,特色如下:《孔乙己》侧重于形象的社会意义及相关的社会环境的描写;《范进中举》的重点是对比的手法和讽刺艺术的运用;古文《口技》则偏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变色龙》强调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窗》一文因精巧的构思、主旨的深刻见长。

九年级上册的几篇文章也是各有千秋:《故乡》要揣摩抒情味的语言特色,了解文章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在烈日和暴雨下》妙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机相融;《我的叔叔于勒》则通过起伏曲折的情节来表现小说深刻的主题;《多收了三五斗》巧在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当然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两者有机统一。除了要教出学段特点外,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在每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紧扣该课重点,纲举目张,妙设情境,由单课的突破推动整体的提升,破茧成蝶,从而真正改变传统课堂面面俱到的繁琐讲解,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

2.专题整合教学,实现纵深突破。

小说中专题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新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教材思路的单一性和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结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统一,从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角度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下面列举笔者在市教研活动中学习到的一节关于八年级下册小说单元优化整合资源的专题教学的成功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及其类型和作用。

(2)学会从矛盾冲突入手解读本单元的小说。

【教学过程】

情境教学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仅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且也是较难把握的一大专题。入选语文课本的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风格流派不一, 给学生提供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小说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现在有些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情节, 过于注重娱乐性, 这样单纯地追求新奇往往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小说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和思考。如今, 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新课改,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质疑。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它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情境创设, 陶冶学生的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赋予的美。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同样, 在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中情景教学也不失为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课堂引入创设情境, 有利于渲染氛围,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可以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将情境教学利用到小说教学过程中,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是从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境教学的情况来说, 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本人就结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一些情境教学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得以应用。

一.当前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不合理, 与教学需要不符

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从当时的现状看来情境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不合理。一是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脱离, 有些教师在小说教学中一味追求情境创设的形式, 没有把教学的实际需求。二是情境创设过程中过于注重模仿, 忽视其灵活性。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思维和情感。

2、情境创设具有随意性, 缺乏实效性

首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应用不当, 有时候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 会在多媒体应用上大费周章, 但是显得本末倒置, 适得其反。这也就说明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不是万能的。再次, 有些过分追求创设情境形式的多样化, 可能在一节课中使用好几种的情境创设方法, 使得课堂凌乱不堪, 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

(一) 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情境利用的目的应当明确, 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必须要防止仅为增加课堂气氛而使得整个课堂流于形式, 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

2、必须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 如低年级最好采取较多的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的形式创设合适的情境, 而高年级可能需要教师创设一种真正的问题情境。

3、必须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有助于学生认识知识, 提高体验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二) 小说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小说情境教学创设的方法有很多, 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也可以将几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融合,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激趣性:课堂导入设置合理情境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 往往一个好的导语对这堂课至关重要, 小说教学也不例外, 导语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 就像一座桥梁, 连接课文内容和理解的知识。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中, 整堂课就有了良好的气氛, 不仅教师教得得心应手, 学生听得也是全神贯注。比如, 在讲解名著《水浒传》时, 首先播放一首刘欢的一首歌《好汉歌》, 随着高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 该出手时就出手”, 学生的情绪也就立即被调动起来, 甚至一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吼”出来, 这显然创造了一种情境。再比如说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 可以这样设置一段开场白: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二学过的一篇小说《变色龙》么?请大家认真回忆一下《变色龙》中的“变色龙”指的是谁?又为什么将他称为变色龙呢?在学生回答之后设置一个疑问:那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那样的一个变色龙呢?此时, 学生的好奇心就被调动起来, 进而就可以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今天的教学。

2.思考价值:设置有效疑问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 初中生很重要一个心理就是好奇, 尤其是在小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创设情境, 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思考。在讲授鲁迅《故乡》时, 结尾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面对这样一句深奥的话, 学生很难理解, 此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 结合小说主人公的经历提问:文章中的“路”代表什么呢?此处提到的“希望”和“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由此引导学生思考, 理解这句话的哲理。再如《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思考, 加深对小说思想的理解。“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塑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小说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 有人会认为小说思想意义简单, 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但也会有人不这么认为, 桑地亚哥虽然失败了, 但他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他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分析, 我们对小说的理解就会更加得透彻深入。

3.体验性: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初中生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好动, 而小说的故事性都很强,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在学习完一篇小说之后, 组织学生创设活动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扮演小说的角色,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心理变化等过程。譬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分配给每个小组不同的文章情景, 让小组成员实际表演出来, 让学生演一出短剧。再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叔叔和作者, 比如开始时父亲扮演者不断地重复:“唉, 如果于勒就在这条船上, 那会多么叫人惊喜啊!”父亲盼望于勒归来真的是对亲人的期盼吗?在后面故事情节扮演可以看出这种期盼只是希望于勒给家里带回金钱。但是当演到父亲“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显然此时父亲对于勒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 与之前的期盼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了他们的亲情关系受到金钱的腐蚀。从而可以揭示出文章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样这个表演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

4.数字化: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创设情境, 尽可能接近原文的情景。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等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章, 使学生融入其中。在讲授新课或者是讲授完毕之后, 可以找出文章的视频短片或电影, 播放给学生看。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社戏》、《范进中举》等篇目时, 都能找到相关的视频, 或是电影或是戏剧。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影形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比如针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让他们结合课文中环境描写“正是严冬天气, 彤云密布, 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的语句看课件中的情境画面认真体会, 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天气的寒冷、环境的恶劣, 还能体会到当时气氛的严峻紧张。这样的情境展示给学生带来的感受要比纯粹的文本描述强烈得多, 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也越是深刻。

总之, 情景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 具有其优势, 也是值得教师借鉴的一大方法。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情在境中”, 让学生能生情、动情地学习, 才会出现学习效果;还要在教学内容上将情境放在有感情、能感染的场景中, 实现“境在情中”, 形象逼真而愿意学习。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离学习更近, 离小说更近, 也离真实的自我更近!

摘要: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较难把握的一大专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和思考。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它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情境创设, 陶冶学生的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赋予的美。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课堂的质量。本文根据平常尝试总结了小说情境教学的四个小策略, 与同行共享。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探究 篇8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在小说教学中,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一部小说成功与否, 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关键作用。比如林黛玉、唐僧师徒四人、闰土等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 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对这些人物形象固有的评价客观上也束缚着学生的认知。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 不要拘泥于传统理论, 不要给每一个人物形象贴上固有标签。每个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要给学生强加一个统一的理论。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教师应该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创造性的理论和回答, 不要简单粗暴地给予否认。如果学生的分析合理, 应该加以鼓励和赞赏。反之, 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受挫, 会对主动思考产生抵触, 这也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方式背道而驰。

因此, 在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 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维、鼓励欣赏的态度, 引导学生对人物做出自己正确的理解, 不被传统理论束缚, 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理清小说线索, 寓教于乐, 准确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相对于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 小说更受学生喜爱, 是因为其丰富的故事情节。一部小说可以用故事情节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因此, 要深入赏析一篇小说, 把握故事情节是基础。而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是由一条或多条线索贯穿起来的, 因此, 理清小说线索对把握小说情节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小说《项链》中, 作者以“项链”为线索, 围绕“项链”展开故事情节, 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项链链””这这四四部部分分, , 构构成成小小说说一一波波三三折折的的故故事事情情节节 ;;又又如如《《林林黛玉进贾府》中, 曹雪芹以林黛玉行踪为线索, 用她的所见所闻带我们游览了封建社会贵族的内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小说线索, 在理清小说线索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组成。不同的小说中, 这四部分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教学前应该拿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完小说, 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或者用简练的话语来概括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理概括信息能力。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 对于精彩的故事情节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例如小说《项链》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 这些人物对话精确地反映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模仿人物的说话语气,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既能避免枯燥的说教, 又能让课堂充满欢乐的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寓教于乐,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三、正确鉴赏环境描写, 总结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日常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同样, 小说中的人物活动, 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 环境是小说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鉴赏, 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是交代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例如小说《荷花淀》中开头的环境描写 :“月亮升起来了, 院子里凉爽的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1]这段环境描写简单利落,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让读者一目了然。

小说写作讲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因此, 烘托人物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成为环境描写的另外一个作用。例如在小说《哦, 香雪》中, 香雪被火车带走后在陌生的地方下车, 夜里独自一人走回家的情节, 作者通过周围的环境描写, 来衬托香雪的心理变化过程。当香雪害怕时, 四周是黑幽幽的大山、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 甚至风吹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都让她感到害怕 ;当香雪鼓起勇气往回走时, 作者又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她内心的期待, 这时月亮是明净的, 群山是温柔的, 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是悦耳的。如此细腻的环境描写很好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最后, 环境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大作用。例如小说《荷花淀》中对荷花的描写 :“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 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2]这段描写为后文枪战的展开做了铺垫, 因为有了荷花, 战士们才能够隐蔽其中, 胜利歼敌。

综上所述, 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小说教学进行了探析, 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三方面要全面分析, 而不应当片面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的把握小说, 提高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水平。

摘要:小说是文学体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喜欢的文章类型。小说教学要依据小说的三要素展开, 准确把握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正确理解小说反映的思想主题和社会生活。为达到此教学目标,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人物形象,情节,环境

参考文献

[1]孙犁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新课标下的小说阅读教学 篇9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小说所占的篇幅较大。高中第四册六个单元中, 有三个是小说单元。小说在教材中占有如此比重, 是因为小说的作用举足轻重——师生通过小说的教与学,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 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中艺术形象的分析, 使学生达到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 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 现当代小说阅读的教学方式绝不能沿袭传统教学方式, 而要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探究式阅读教学

我们实施互动探究式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课时, 熟悉课文, 让学生听读或自己读或用其他形式朗读课文 (如分组、分角色朗读, 朗读接龙等) 。待学生基本熟悉课文后, 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本课的几个探究主题, 再分组研讨。一般是一组一个内容, 小组成员课后查资料、讨论、整理探究成果。第二、三节课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作总结发言, 其他同学补充, 老师适时点拨, 或组织同学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再讨论, 教师根据情况再予以补充。这种互动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完全适用于常规课堂教学。

二.自主式阅读教学

学生奔忙于“家庭—学校”之间, 囿于“课堂—课文”之中, 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等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 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式阅读”。

“自主式阅读”关键在于还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 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讲解, 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 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 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 让学生阅读时心无牵挂, 完全自主, 完全放松。我们在寒假进行了学生“自主式阅读”的尝试, 做法是: (1) 发给学生第四册语文读本, 推荐自主阅读的小说篇目。 (2) 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3) 提出自主阅读的要求。每天至少阅读1篇文章, 每人至少写3篇读书笔记。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对话式阅读教学”让学生、老师、课本三者皆到场且皆有话语权, 让三者自由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权威, 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活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平台。第四册的小说阅读教学基本上可以实施这种教学方式。

四.创新式阅读教学

所谓“创新式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 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深思、体味、思考, 进而读出疑问、读出新意, 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结论。如学习《祝福》, 从创新式阅读教学角度出发, 可采用编年谱、写死因调查报告、写传记等形式;学习《守财奴》可采取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等。

创新阅读是一种理念, 它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代表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创新阅读也是一种方法, 它是学生阅读的高级阶段, 是教师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创新阅读教学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 只要作好选择, 理清关系, 它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外国小说欣赏》的高效教学 篇10

一.合理定位, 明确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外国小说欣赏》属于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对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 两者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是不同的。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选修课的教学和必修课教学应该是有区别的, 不能“同一对待”。

对于《外》的教学, 我认为鉴于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新课标为其所规定的主要学习任务, 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 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 从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学生自主的阅读感悟, 避免以老师的“精讲”代替学生的“精读”。其次以学生的阅读感悟为基础, 教师围绕“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 充分体现选修课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例如《墙上的斑点》的教学, 我课前让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读不懂甚至是不愿读, 因为跟中国传统的小说相比, 外国小说轻情节, 重心理描写。而《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我”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发的种种联想, 属于一篇现代派的意识流小说。这对于习惯了读中国传统小说的我们来说, 确实有点“不对胃口”。于是在课堂上,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最近热门的外国科幻电影《盗梦空间》, 讲述的正好是关于“梦与潜意识”话题, 于是请一位看过了此电影的同学讲述电影的故事情节, 并发表自己在看这部影片后的感触“梦是人们潜意识的反映”“意识是现实的折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联系对比《墙上的斑点》。再根据学生们反映的阅读困难, 我肯定他们的阅读感悟, 并告诉他们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感悟, 鼓励学生们多次阅读, 去感受作者的每一次“意识流动形式”和“意识折射出的对现实的感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再阅读非常的认真, 对文本的解读也非常到位, 并能够充分了解“第一人称”在叙述中的作用和好处。

二.明确目标, 做到有效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标准。每堂课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 才能到达我们的最终教学目的。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共收编16篇外国小说, 就高中教材来讲, 大部分是“新小说”, 不仅是对高中生, 对许多高中老师来说也是“熟悉的陌生人”甚或“纯粹的陌生人”。在教材的编排上, 编者把小说的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 并以此元素为话题从八个方面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特质, 以话题为纲, 选编小说组成单元。用所选编的小说对应呈现各个小说元素特有的质地内涵, 特有的质地魅力。

因此在教学中, 把小说文本放在话题视野内去解读欣赏小说, 感受小说单元的质地魅力, 领略话题的张力, 是实践外国小说阅读欣赏的途径。如果按照传统小说欣赏的教法, 那么本教材的教学可能就有悖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失去了从某一些特定视角欣赏小说的实践机会, 淡化了“外国小说选修”的阅读意义。

例如第一单元话题:叙述。那么我们小说文本阅读欣赏的重点就是掌握小说中叙述的角度和叙述的人称, 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而对于作品的内容与题旨则是略带, 不应深入的去探究分析。这样才能达到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其次, 外国小说流派纷呈、思潮迭起, 小说史源远流长、头绪纷繁。如果每堂课老师按照传统的小说欣赏方式教学, 内容、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等各个方面去分析, 面面俱到。就高中生而言一没有必要, 二无法领会。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鉴赏能力, 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 失去阅读的兴趣, 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反之, 以单元话题为教学目标, 将教学目标单一化, 降低学生解读欣赏的要求, 多举例, 多提示, 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话题的内涵和魅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 最终达到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三.从学生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是在实现“基础性、均衡性”基础上致力于有选择的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差异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 并不是在制造机器零部件, 为了体现教育要适应不同个性, 所以要设置“选修课”, 要寻找适合于每个人能力、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 这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针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分析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以及其理解领悟能力的水平,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设计课堂教学 (包括教学形式、课堂提问、课堂导入、课堂活动等等) , 这是实现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针对当代中学生阅读小说的习惯特征:1、喜欢青春类文学, 2、喜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 3、喜欢情感类作品或科幻小说, 4、不喜欢大部头经典或很少读经典, 5、阅读凭兴趣或没有阅读目的, 等等。我在《外国小说教学》时, 经常会选取或推荐同学们熟悉的, 喜闻乐见的小说和教科书中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或者设计一些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 或者借电影欣赏引起兴趣, 从而带动他们自觉地阅读课本上的作品。

例《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教学, 我拿了一个大苹果去上课, 一走进课堂, 学生们看见我拿了个苹果很是奇怪, 议论纷纷。我趁机说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讲3个苹果的故事, 第一个是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婚礼上的金苹果, 大家听说过金苹果的故事吗?”

学生们纷纷答道:“听过。”

“那它象征什么?”我问。

学生说:“象征诱惑和灾难”

“第二个是砸中了牛顿头的苹果, 同学们知道吗?”

“知道。”同学们又答。

“那这个又象征什么?”学生回答:“机会和智慧。”

“那安东诺夫卡苹果大家听说过吗?知道它象征什么吗?”

学生们默不吭声。于是我让大家阅读课文去探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味。带着一份好奇学生阅读非常“给力”, 讨论交流也非常的热烈, 在交流中学生也明白了小说中淡化情节、人物形象, 而重点描写环境、场景的作用。

浅谈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 篇11

一、先了解故事情节,再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故事情节主要是展示人物性格,对人物相互关系有所表现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及其发展过程。作者在对小说进行创作时,以典型人物的塑造为主。小说也是反映生活的手段。小说中各类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都是在这一特定的关系及人物间产生的矛盾中表现出来的,即在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特点。所以,在开展小说教学时,要注重故事情节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小说教学要注重分析环境描写

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其中的人物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在对小说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时,还要对人物形象有所理解。例如,在学习《芦花荡》时,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也看到了芦花荡的自然环境优美。在如此美丽的国土上,却被侵略者践踏,我国人民一定会愤怒,并与其进行抗争,从而产生了“老头子”这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三、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教师在开始小说教学前,要先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情节,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还要了解其手法,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这也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中包括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运用了什么手法等。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等。在分析人物的形象时,第一要和学生明确刻画人物的手法。比如《威尼斯商人》这一课中,作者主要写了夏洛克、鲍西娅和安东尼奥,对这三个人物进行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我们了解到夏洛克是个一毛不拔的人,他不但心胸狭窄,而且复仇心也极重。而作者向我们展示的鲍西娅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有学问,有修养,不但谈吐文雅,而且机智勇敢,在正面与侧面描写中表现得有胆有识。我们眼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个珍重友情,宽宏大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虽然逆来顺受,但也表现了临危不惧的气概。

总之,小说教学要以人物、情节及环境为主要环节展开教学。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者预习小说内容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刘燕.初中小说阅读方法初探[J].试题与研究,2011(12).

关于当前高中小说教学的反思 篇12

然而,当前的高中小说课堂教学却常常在学生中遇冷。高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他们喜欢看小说,但对我们的高中教材小说选文反应冷漠,虽然许多学生在新学期刚刚收到新的语文教材之时就把小说单元先睹为快,但这种兴趣很快消失,小说教学课堂多为沉寂。难道是这些选文已过时了吗?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作品,都是经过多次筛选的经典之作。关于这种现象,语文教师们往往归咎于学生们长期养成的小说阅读习惯。如“喜看而恶读”,即仅仅把小说当作消遣的对象。因为看小说是一项费时费力却不花心思的活动,又能从中获得娱乐与消遣,因此“人人喜看”。但所谓“消遣”对文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最表层。大多数学生所痴迷的恰是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更深入一些的是人物形象的简单分析。就像看影视剧往往只关心故事结局或把人物简单地分为好人或坏人。作为语文学习这样的文本理解显然是不够甚至是有偏差的。

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对以往的小说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正是小说传统课堂教学所形成的固有模式促成上述现象的产生与蔓延。在小说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重“析”轻“品”。即习惯把小说教学重点仅定位为分析课文,找出答案。主要表现为先情节、后人物、再环境,不论文本区别,篇篇如此,课课雷同。所谓“分析”大多只建立在学生通过“看”小说得来的初步印象上。如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教师的提问不外乎“文中人物是个怎样的人?或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然后再让学生把一些形容性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相应人物形象上。作为分析人物形象的必要环节如品味言语特色则被忽视。更不去揣摩人物心理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个性发展。这种停留在表层的文本理解与“消遣小说”时并未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学生喜“看”恶“学”是因为课内小说学习失去阅读选择的自由度且成为一项学习任务,而失去消遣的兴趣。那么教师的重“析”轻“品”则使课堂教学流于肤浅,拘于形式,更使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的高中生感到索然无味。

如何才能使高中小说教学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措施:

一、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分析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课标亦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完善主体人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若要调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应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所做的不仅为学生提供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空间,还应对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充分尊重,哪怕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还不成熟或有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实践。其次,在小说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主体参与时间。这个过程里教师所能做的只是参与、组织、指导教学活动,如:激发兴趣、引导思路、揭示方法、调控节奏、答疑解惑等。应着重确立学生的小说鉴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展开与作者、作品的对话,并进行交流、讨论、评价、扩展等活动。再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小说是文学性、人文性、情感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学生对其的鉴赏过程就是一场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都进行激烈的情感碰撞。教师可以以情唤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其在发现、探讨、争辩过程中张扬个性,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三维互动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课堂的基本元素。教师、学生、教材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承载的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联结师生的桥梁。作为教材的小说文本蕴涵了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理解,是文本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的特殊观照。对文本信息的解读是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过程,小说系统教学就是三方信息的整合。在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三维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鉴赏的主体,文本是课堂知识的载体,是教与学的中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走向文本,与作者、文本展开跨时空的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实现人生的超越性体验。同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处于一种平等对话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互动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明确教师在小说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师”是掌握了足够专业知识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传授能力使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先知先行的优势,只有具备这些优势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

作为学生合格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博学而热情的老师。特别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传授能力还应具有深厚的学养(包括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和对生活与美永远不灭的热情。其次,教师应做好引导学生的准备。除了深厚的学养,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活动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文本的准备和对课堂组织的准备。对文本的准备即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和深入理解,包含: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思想感情倾向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对主旨的哲理性理解,对语言特色的体会。以及对文本创作手法的欣赏与评价如:语言艺术,构思艺术,人物塑造手法,环境描写的技法。教师不妨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带入课堂,只有具有个性与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张扬、积极创新的学生。而对课堂组织准备则要求教师掌握一定课堂组织的科学方法与策略(如学生心理的把握,思维的启发,课堂节奏的调控等)并能够应学生与课堂的变化而调整组织方式。

最后,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在对文本的准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可落实到以下几点:(一)关于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小说类型,小说类别,小说作者、题材、流派风格等知识性内容可先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再由教师课堂补充,再由师生一起讨论,分析来加深印象,强化巩固。此外,小说文本常常包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社会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得到文史哲美等方面的熏陶。教师不可忽视这个过程,应尽量利用这个过程丰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二)关于文本理解层次的教学。不但要给学生的阅读留出足够的时间,而且教师应尊重并重视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勿将教师或教参观点过早强加给学生,此时,教师可作为平等对话的一方参与学生的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的思考,并将其引入正轨。(三)关于文本鉴赏层次的教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本着文本细读的原则,用鉴赏的方法对文本本身进行审美体验。小说鉴赏尤以人物鉴赏为重,在这个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文本,体味言语特色,在脑海中重构人物形象,教师应尊重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再创造。同时学生还会对文本语言风格,创作手法,构思方法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将在师生间同学间的讨论和争辩中不断深化。(四)关于小说扩展层次的教学。从文本出发的对相同题材、相同流派、相似风格、相似背景、相近时代、相近主题的作品群的延伸阅读。从作者出发的,对作者的研究与对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阅读。以及对小说评论写作和小说模仿写作等等。都可鼓励学生去尝试。此外,小说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可通过适当引导激发其审美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上一篇:坚忍不拔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控制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