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共9篇)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1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一、《祝福》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培养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5、启发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2教学目的:
1、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其典型性。
2、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3教学目的: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4教学目的
从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的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从小说语言对表现人物、渲染环境的作用的角度探讨作品是如何反映、深化小说主题的。
教学重难点
周围人物对祥林嫂命运的影响。
小说悲喜交加的氛围和作者的感情基调。
5教学目标
一、认识春天及迎春祝福对反衬祥林嫂悲惨遭遇的作用。
二、把握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所揭示的深刻社会主题。
以上教学设计突出的问题:
对小说教学内容随意性。注重课文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学习。教学目标的泛化和模糊性。对重要课文教学内容设计的狭隘性。
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小说教学的三维目标 1.高中说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小说知识,为理解作品服务。“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2、能力目标: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概括内容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诠释主题能力,“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揣摩语句能力,“根据语境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小说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设身处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2)多元解读“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3)知人论世“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4)常用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3.高中小说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态度,“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2)情感,情感包括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社会情感,“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3)价值观,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认同和社会价值认同。个人精神,“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社会思想,“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三、小说教学内容的存在问题分析
所谓技术分析就是运用情节图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描写的知识图式(人物描写就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就是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对小说进行从抽象的语言到抽象的意义的分析。
这种分析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但是技术分析因为忽视了文学形象的还原,使鉴赏活动只能停留在语言解释的游戏之中。鉴于技术分析小说教学的弊端,有人提出整体感知的学习方法。意识形态角度的诠释绝不是唯一的文本理解。从历史、哲学等其它文化角度进行阐释,还会有其它的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社会的文本解读;另外,文学话语具有含蓄和含混的特点,小说文本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从纵深角度看,主题的阐释常常脱离文本的结构和形象体系。主题的探讨应该以结构的分析、形象的完形为基础逐层递进。主题的探讨注重思想意蕴的挖掘,忽视情感意蕴的整理;注重社会发展的价值挖掘,忽略个人发展的价值引导。我们应该从尊重小说文本认知的内在统一的角度,建构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复合的教学图式。
语言解释的强化和意识形态解读的过化。人文的空泛化,语言的技术化。
四、问题解策略:强化文艺理论的介入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2
毋庸置疑,不管是行政命令,还是内在追求,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是效益至上的拥趸者。但是,对于教学效益到底是多大程度的达成则是很少被真正地重视。事实上,不少教师预设了教学目标,课堂中紧扣其重难点展开教学,也有当堂检测和课后巩固。表面看这样的教学效益应该不错,但为什么教学检测时情况始终不理想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目标的制定如果不能切合学生的知能基础,定高了学生接受不了;定低了课堂教学几乎是在做无用功。为此,课堂教学之前必须精细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笔者以《祝福》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生态阅读,基于疑问点定教学主目标
课文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先行阅读,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事实上不少教师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名,预先布置一些学习内容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执教《祝福》之前,先布置一个题目:祥林嫂的命运悲剧是谁造成的?实际上,这个问题无意间粗暴地干预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它事先告诉了学生本文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而这本来应该是需要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自行感悟的。另外,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个预习题,而适宜做全文学习结束后的探究题。为此,这样的预习任务就是无效的,自然无法成为恰当而有效的教学原点。
为人师者担负着育人重任,自然需要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己任,而善于发现与整合学生这些自然呈现的原点就是其当然之要务。带着这种思想,笔者曾经在授课的班级做过一番尝试。
课前,学生自己阅读了《祝福》这篇小说。上课之初,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有学生问:“标题为‘祝福’,是谁为谁祝福?祝福什么?”有学生问:“文中写祝福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但文章的主要笔墨集中在祥林嫂身上,这两者之间有何关联?”有学生问:“这篇小说是《彷徨》小说集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有学生问:“将祥林嫂的死亡安排在祝福夜,目的是什么?”……学生的问题很多,这个时候就要看教师的执教智慧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整合出两个核心问题:“在祝福的背景下,谁在福中,谁在悲中?福者与悲者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将这两个内容作为教学的原点,利于学生对初次生态阅读过程中疑问的深度探究。事实证明,将它们处理好,对于其它次要疑问的解答也就顺畅多了。
二、比较阅读,基于相似点制定学习计划
世间万物莫不关联,文学作品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会很相近。为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作出适度引导,要求学生在原生态读完文本之后,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文本或内容,然后进行比较。正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对照中总能发现一些别样的现象乃至规律。
多年前,在执教《祝福》时,笔者尝试着这样操作,没想到竟然收获了一个个惊喜。
有学生在上课之初抛出一个问题:“我朦胧地感觉《氓》里的女子与祥林嫂的命运悲剧有所关联,不知大家怎样认识?”细想之后,发现这两个人物之间还是有一定关联的。于是,就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定为《氓》与《祝福》的比较阅读。从这个原点出发,学生先从两位女性的命运层面进行了比较。比较之后,发现她们都没有明显的过错,都是勤俭质朴的劳动妇女形象,但是都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一个被负心汉一纸休书遣送回家;一个被迫改嫁,继而在丧夫失子之后被大伯赶出家门。两者生活年代相差甚远,但是通过比较,学生们竟然从《诗经》中找到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原点。这个发现也促使学生深入思索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就对鲁四老爷、四婶形象的理解上升到社会、阶级的层面,对文学作品的典型性有了深刻把握。更为难得的是,有学生将《氓》中女子的兄弟和《祝福》中的柳妈也进行了比较,发现他们具有共同的“卫道士”本质,继而明晰统治者影响力的巨大。于是,在比较之中,一些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不太好操作的教学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也许,这就是教学“迂回”的魅力所在吧。为此,这对我们所有执教者都具有启示意义:不必执着于自己都没有把握甚至已被证明效益不好的教学原点,换条道路,兴许会获得很多惊喜。
三、个性阅读,基于兴趣点设定自学目标
高中学生的素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必然也有自己比较拿手和感兴趣的地方。这些恰恰是新一轮教学的最佳原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理应捕捉和利用的信息。
就《祝福》而言,阅读过文本之后,有学生对鲁迅先生“画眼睛”手法颇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用鲁迅的话语“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引入课堂学习,让学生找出文中12处描写眼睛的语句或语段。通过研习,学生对这些描写进行了划分,揣摩祥林嫂的心理活动,并进而探究造成这些状态的社会原因。这样,学生既微观地感受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又从宏观上探究了其命运悲剧的多重缘由,还借机把握了描写眼睛的多种手法。这种在兴趣激发之下的自主学习,由一个原点发散出多个有效增长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自然是有效的。有学生对本文的环境描写感兴趣,教师就引导学生从《故乡》的环境描写入手,探究《祝福》与它的异同之处。通过比照,学生发现鲁迅先生善于铺陈社会环境,让主体故事在黯淡、萧瑟的背景下展开,进而为主人公凄惨命运有力张本。《祝福》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巧妙地将祥林嫂的凄然离世与富人家的祥和祝福融合,发挥出强烈的对比作用。借此,学生也体会出造成祥林嫂命运悲剧的罪魁祸首。有学生对柳妈等看客形象感兴趣,教师就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经典论断作引,引导学生探究四婶禁止再次守寡的祥林嫂碰祭器、柳妈劝导祥林嫂“捐门槛”等行为的思想依据。甚至有学生进一步发散,对闰土前后的变化进行了探究,发现背后主宰其言行的统治阶级思想。借助这个兴趣点,学生对人物言行有了更为本质的认识,不仅学会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也掌握了认知社会人物的法宝。于是,在兴趣指引下的教学原点发挥了极大的张力作用。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但是对于这个原点,我们不可用平常的心态对待,而应学会引导学生在生态阅读的前提下,尊崇兴趣,通过比较、探究的方式,将学习带向高效的终点。
摘要:阅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原点和终点,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根据具体阅读内容,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阅读目标,生态阅读,比较阅读,个体阅读
参考文献
[1]郭新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订的原[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1.
以小说为例谈语文版块整合教学 篇3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他们有朦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主见。这个阶段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很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教材,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对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观念均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小说又是最具吸引力,也是最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学体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化老师“教”为学生“学”?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北京教育学院王漫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构建》中谈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要立足于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一堂堂课的收获,然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节课教学,往往是盲目、零乱而低效的。”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以服务业思维办教育,将学生看成客户,将课程当做产品,学校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产品。这两位专家的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教师需要做的是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教师整合后的知识。
知识的版块整合教学,能够更加关注知识整体目标的达成,让教学内容编排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整合教学也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通读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这对教师的能力与精力都是不小的挑战。那么,认识到了小说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整合教学的必要性,具体而言,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整合教学呢?下面就以小说为例谈谈我对整合教学的理解和做法。
第一步,应明确各知识板块的教学要求。就小说而言,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这么定义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小说板块的基本的教学要点即是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赏析环境描写三个方面,这为我们的小说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二步,分析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小说的地位和重要性前面已经论述了,人教版必修三一单元单元提示明确要求:“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征,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单元提示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这两个单元的要求各有重点又互为补充,共同承担着高中语文小说的教学,从中也能看出小说的教学重点就是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这更加明确地点出了小说教学的重点。
第三步,研究高考怎么考。纵观近三年高考中的小说,高考的常考点与小说的问题特征和教材的教材要求高度一致。2013年高考7套题有6套考查人物形象,2014年高考6套题有3套查考人物形象,2015年高考6套题有4套考查人物形象。特别是全国课标卷一、二,2013年叶紫的《古渡头》、刘庆邦的《鞋》;2014年莱·巴尔莱特的《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城《峡谷》;2015年李德霞的《马兰花》、刘震云的《塾师老汪》这六篇文章均考到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特点。相关的人物的描写手法也不少,以2014年高考为例,全国卷刘庆邦的《鞋》、广东卷陆蠡的《鹤》、江苏卷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之死》、辽宁卷李伶伶的《数学家的爱情》均考查心理描写,江西卷阿城《抻面》分析描写手法,其他还涉及到情节概括、情节安排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等。只有把考试说明、教材、高考题结合来分析,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第四步,到了整合教学的时候了。教师如何把同一板块的不同课文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是见真功夫的时候了。高中教材6篇小说,就如6种食材,该如何把6种食材烹饪成一道色香味俱全又好消化的美味佳肴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清楚每种食材的特征,再合理搭配。必修三的单元提示是“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必修五的要求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具体到每篇课文,我们没必要每篇文章的分析都面面俱到,而是在总体阅读小说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每篇小说最经典的一个方面。如《林黛玉进贾府》重点分析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祝福》重点分析情节的安排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老人与海》重点分析心理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点分析以“风”、“雪”为代表的自然环境描写,《装在套子里的人》重点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和故事的发展,《边城》重点分析翠翠所处的边城环境。这样我们就能把整体教学,把6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扣住考试说明,有效完成小说教学。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4
尽管初中化学知识简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得到不断深入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重点强调“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通过扩展教学方式,进而丰富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项能力《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p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并通过探究生活中的物质酸碱性,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利用微观来认识宏观物质,增强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使学生树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用化学服务生活”的正确化学理念本文则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为例探讨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以望对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改革是要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体系,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求异创新中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转变教学观念,扮演好引导、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全新的课堂模式中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加上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好奇的阶段,兴趣爱好也相对广泛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通过选取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能够主动及积极的学习化学知识
在《溶液的酸碱性》新课导入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巧克力、糖果、蛋糕等甜食,让学生看到这些生活物品时,眼前一亮并向学生发问“哪些学生喜欢吃这些甜食呢?品尝出什么味道呢?如果是甜的为什么都有甜味呢?如果是咸的为什么是咸的呢?”通过从学生身边较为常见的食品着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觉到“类”的概念,进而得出上述食品均为“糖类”接下来,教师将准备好的山楂、杨梅及柠檬也拿出来,让学生品尝,并观察学生表情,引导学生猜测此类食品中所含的物质“酸”并向全班学生讲解玻义尔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小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最后,向学生发问“该如何证明这些物质中有酸或糖呢,若给你一瓶溶液,你还敢尝一尝吗?”自然而然过渡到新课内容的学习中
二、注重学生层次,突出主体地位
初中九年级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都处于同一起步线上,即便化学基础功底较差,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兴趣培养,重视学生层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掌握能力有所不同,在学习中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若这一问题没有弄清楚,直接学习下一节内容,将影响后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重视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从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适当给予鼓励,增强学习信息
在《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较为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哪些时,这部分知识由于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可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回答一般情况下,都能够回答上来,可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即肯定时,能够成为后期学习的动力又如: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倡[J13mm]学生应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可这样设计问题“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但知道这三瓶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盐酸及氯化钠,但不知哪一瓶具体是什么溶液,该如何鉴定呢?”要想成功解决该问题,需要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此三种溶液的酸碱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此时,可让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解答经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及点拨,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较好的锻炼机会,在增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时,又能够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分层次的教学,能够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化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启蒙性,让学生从化学角度出发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还帮助学生掌握未来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化学技能和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此外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化学例子,使学生充满亲切感,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在《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过程中,对于酸碱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时,可列举生活实际案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全班学生展示大量酸雨危害的图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酸碱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展示这些图片后,可向学生发问“你们知道酸雨侵蚀原因吗?该如何防治酸雨的侵蚀呢?”通过这些生活图片,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好化学对生活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化学思想
四、开展展示评价,掌握学习方法
美国学者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DonaldR?Cruickshank)在《教学行为指导》一书中指出:“帮助你的学生学习是你工作的‘底线’永远不要耸耸肩放弃某个孩子”对学生群体思考的“引发、维持和促进”如果把学生比作可燃物,那么教师就是火柴、酒精灯,起到“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的作用,使课堂“燃烧”起来,连续、有效、热烈地展开思考
比如:围绕《溶液的酸碱性》一课的两个教学目标“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p的含义,会用p试纸测定溶液的p”在前端学习,品尝水果拼盘,从而引起对溶液酸碱性的思考,从而呈现前端学习成果,在评价中从而相互交流、补充然后通过讨论,尽可能采用多的方法来检验水及稀盐酸通过此种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评价,并不是仅仅重视学习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
五、利用化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主要目的,化学实验则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将有趣的实验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促进化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化学实验是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促进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围绕实验探究展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适当地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对实验进行创新实验新教材中关于演示实验共有80多个,除了一些因条件限制而变为播放多媒体图片视频后,其它实验都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在本次《溶液的酸碱性》教学中可采用厨房常使用的清洗剂,让全班学生来检验清洁剂的酸碱性首先,采用镊子取出一条p试纸,将其放到白色瓷砖上;然后,滴一滴清洁剂滴到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再次,将实验所得到的试纸与标准试纸相对比,得出清洁剂的酸碱度;最后,滴两滴清洁剂到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知道:厨房清洁剂的p约等于10,但伴随着滴入量的不断增多,p也不断上升,表明碱性越强该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快速测试出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及白醋的酸碱性,并按照溶液的酸碱度来分类通过设计这样的实验,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得出规律、结论,采用微粒观来认识宏观物质
六、合理模拟实验,实现绿色教学
少数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有十分严格的操作流程,一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失误,可能诱发一系列事故,因此在操作这种类型实验时,要求学生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演示实验开展教学活动,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逐渐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集体讨论出解决方法而“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从根源预防环境污染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重视清洁化实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化学实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
在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时,除了采用常用的石蕊及酚酞化学溶液外,还可采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橘子、蔗糖等物质,也可采用植物汁液来检验,这些物质属于绿色物质,在测试时不仅不会浪费资源,而且还比较常见,可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刻度,又能够降低环境污染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5
一、指导看图,激发兴趣
儿童对于自己喜闻乐见的图画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本册教科书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文中都配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与本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图片或图画,教师可将这些图片或图画作为切入点,以图激趣,以趣启思,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清清的溪水》一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小兔沿着溪水往上游走,远处的小树林中,大象和棕熊比赛拔树的情景;另一幅是棕熊培土,大象浇水,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这两幅图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先出示这两幅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后提问:(1)这两幅图上分别画的是什么?(2)为什么大象和棕熊先拔树,后来又栽树呢?让学生回答后激趣:你们想知道大象和棕熊起初拔树后来又栽树的真正原因吗?此时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有效地唤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需求。
二、巧妙设疑,理解内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文本诸多方面的特点,巧妙设疑,从而持续学生的读书之情、探究之心。这样,学生在享受质疑、解疑之乐的同时,更能以良好的心态再次投入到读书品文中去。
《清清的溪水》一文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先让学生在文中画出以下几个描写溪水的句子:“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后,溪水突然变黄了”;“往日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的了”;“过了几天,溪水又变清了,欢快地唱着歌向前流去”。然后设疑:一条溪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接着引导学生从小兔的话“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引出“森林和小溪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弄清了这些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大致理解了。
三、精读品味,体会感情
加强读的训练,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必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落实“读对”“读懂”“读活”的“以读为本”的课程思想,实现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要善于进行朗读提示,点拨引读:或描述画面,提示情境;或挖掘内涵,提示情感;或渲染气氛,提示语气,以促使学生与作者、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
《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__________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有情趣、有意义。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好、朗读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趣味和意义,体会其中的感情。下面是本课3-8自然段的部分朗读教学预设。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看看你跟小兔到上游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3-8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录音,想象画面。)
师:从你们的表情中,我看出来了,刚才你们一定看到了让你们心痛的画面,听到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了吧!(学生面露喜色,跃跃欲试。)
师:快读读课文3-8自然段,把你们体会到的有滋有味地读出来吧!(学生有滋有味地读。)
[重点段的品读,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一环节的教学要巧妙地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诱发学生品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师:这个画面,我也带来了,你们看──(播放课件:大象、棕熊快把树拔光了,小兔劝阻他们。)
师:看到这情景,最让你心疼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师:那么,我们把这心疼的感觉读出来吧!(课件示句: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学生投入地读。)
[直观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学生脑中“想象的朦胧点”。学生感觉的通道被打通了,情感随即喷涌而出。]
师:读得真好!特别是“象”“被”这两个生字的音读得特别准,再来一次。(贴词卡)如果小朋友能把“正在拔树”“快”“拔光了”这些词语读得快些,突出一些,就更能把这种心痛的感觉读出来,再试试。(学生再次体会读。)
[让学生的朗读从“感性”到“理性”,不仅会读而且懂得怎样读更好,这是提高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课文是学生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处处不忘这些要旨,让识字、朗读等训练水乳交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师:(指画面)如果你就是这只小兔,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朝大象和棕熊大声喊,喊什么?
生:(很生气地)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
师:小兔,小兔,你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地喊呀?(学生畅所欲言。)
师:那我们再大声喊一喊,把我们着急的心情喊出来吧!来,老师给你们起个头:小兔跑过去,大声喊──-
生(齐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要求如何训练到位?老师以“如果你就是这只小兔”将学生置于课文情境之中,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小兔的心情,十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独特的、个性化的、真情的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师:你们真是小兔的好朋友!能抓住“大声喊”这个关键词把小兔着急的心情体会出来。你们还能用抓关键词或更好的办法体会他们后面两次对话的心情,试着把对话读出来吗?(学生自读体会,寻找合作伙伴,在小组里朗读互评。)
[引导学生在情趣中读文时,不能忘记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要从扶到放,让学生用抓关键词等办法品读,体现训练的梯度,也把学生新、旧学习经验调动起来,使学生更有主动性、创造性。]
四、角色表演,一举多得
表演是表达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教材中虽是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但它们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天真、活泼好动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欢表演课文的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
《清清的溪水》一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感情之后,还可用表演来加深理解,熟悉文本语言。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兔、大象、棕熊分别是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说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展开想象。(如,想象小兔的言行和心情:先想象小兔平时在小溪边喝清甜溪水时的欢快心情,接着想象小兔看到溪水变化后如何寻找原因,找到原因后当时心里怎么想,怎么说服大象、棕熊,然后延伸想象小兔看到大象、棕熊重新栽树时的兴奋心情)再进行角色表演。老师指导:注意表演出小兔、大象和棕熊当时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阅读课文,而且理解了课文,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6
滴水》为例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一环。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低能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小说是阅读兴趣的发动机与阅读习惯的孵化器,是人文意识觉醒的温床。阅读小说可以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积累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活动,可以为我们提供观察、体验和思考的空间。然而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广实行,小说阅读在高考中处于选考的地位,得分率低,再加上小说篇幅长,教学难度大。在很多地方忽视了小说阅读教学:要么作为自主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看,教师不管不问,更谈不上引导;要么是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从环境、人物、故事情节、主题四方面具体分析,把小说肢解的支离破碎。这些做法导致:小说失去了其内在的魅力,学生失去了阅读小说的兴趣,教师失去了研究小说教学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下降。
语文教学应该以努力去激发和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为切入点打开提高语文素养提高的通道。小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体,具有信息量大、线索众多、涉及面广等特点。这就要求小说阅读教学必须找到最佳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小说阅读教学的切入,即从小说的某一点截开进入教学,它是深入理解小说的起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特点。下面我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谈谈我的粗浅的认识。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教材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中的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一)从文本的题目切入,直入小说的主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从题目切入,巧妙设计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题目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好,还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好?当然最终不是要一个固定的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走进小说的主题:爱斯梅拉达送的水定是滴滴晶莹剔透,如同她纯洁的心灵一般,那敲钟人伽西莫多生平第一次流出的泪珠又何尝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交换的是真心,收获的是感动,留下的是对人性和真善美的赞叹。
(二)从专题的名称或板块的名称切入,探讨小说的人文意蕴。
苏教版教材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具体表现在每个专题都有一个极具人文性的名称,每个专题中的若干板块也都有人文性的名称。这篇小说所在的专题名称“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板块名称“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的复苏”都可以作为我们阅读小说的切入点,是我们阅读的一把钥匙。“一滴眼泪”折射出了伽西莫多的心地善良,折射出了爱斯梅拉达的同情心与善良,折射出了克洛德的邪恶冷酷;两个美与丑的灵魂、美与美的灵魂在对白;一个看台让我们看到了美和丑;不仅是伽西莫多的人性在复苏,围观群众的人性在复苏:通过对这些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深刻的领悟小说的内在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的人文意蕴。
(三)从小说的结构安排切入,体会小说的精妙之处。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行刑前的格雷沃方场;第二部分写伽西莫多受刑前的表现和围观群众的态度;第三部分写伽西莫多接受笞刑;第四部分写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和诅咒;第五部分写伽西莫多无奈的愤怒和希望的破灭;第六部分写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通过对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作为主人公的爱斯梅拉达只出现在第六部分。那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切入:作者的安排是否失误?通过学生的探讨,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小说的魅力所在:前五部分极力地渲染伽西莫多的处境,犹如重重的乌云压在伽西莫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压得他处于愤怒,压得他希望破灭。就在此时,爱斯梅拉达犹如一缕阳光照到了刑台,照到了伽西莫多的心理,也照到了围观群众的心理。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使伽西莫多生平第一次流下了第一滴眼泪,这是自责和感激的泪水,这是人性复苏的泪水。爱斯梅拉达的举动使观众被感动,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
(四)从突出的表现手法切入,深入人物的内心,探究小说的真谛。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用了对比的手法苏在了一组组对比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此作为切入点,去探讨小说的人物内心。
副教主克洛德,道貌岸然,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伽西莫多外形丑陋而心地善良,受副教主克洛德的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送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两个人物,都心地仁慈,富有人情味,但一个美丽无比,一个极其丑陋。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也形成对比:克洛德邪恶冷酷,爱斯梅拉达善良,富有同情心。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受刑,他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给他水喝。爱斯梅拉达的行为还与群众的态度形成对比:在伽西莫多受刑和要水喝时,群众都无情地羞辱他,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小说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7
一、高中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 只能被发现, 不能主观创造。
通常情况下, 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实验和思考就可以发现事物存在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它们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创造。我们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方法发现物理规律。 归纳推理法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事物的一般原理, 能够体现事物的共性。演绎推理法由定义的根本规律出发, 层层递进, 从一般到特殊, 逻辑严密结论严谨, 能体现事物的特性。
(二) 物理规律反映物理概念间的联系。
物理概念组成物理规律,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物理规律反映各个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就拿欧姆定理举例:电阻、电压、电流等物理概念组成了欧姆定律, 研究导体时, 可以通过测量电阻、电压、电流这三个物理量的数值得到导体的性能报告。欧姆定理反映出电流强度和导体电阻成反比又与导体所 受电压成正比, 即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 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普遍具有客观性和局限性。由于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是在实际的客体通过简化后得到的, 而且实验人员对实验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仪器自身的精确度都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因此物理规律只能够在一定的精确范围内反映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阻碍
(一) 感性认识不到位。
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也是当前被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基础科学。部分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有思维障碍, 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将物理这门学科排除在了生活之外, 把物理想象得过于复杂和专业, 在学习前就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要想学好物理, 必须联系客观实际, 实事求是, 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 理论为依据, 多动手勤动脑, 增长他们的见闻, 帮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
(二) 前学科观念的影响。
前学科观念就是指在学习之前, 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对某些问题已经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有些前学科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有些则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比如学生总是认为一斤棉花比一斤铁要轻; 在惯性分析问题上总认为惯性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快慢成正比; 在摩擦力的探究中, 学生总是认为摩擦力方向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而且摩擦力总会阻碍物体运动;在自由落体问题上, 认为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要下落得快。物理的学习就是将学生脑海中的错误意识消除换上正确的新意识, 如果不能达到好的效果, 物理学习就会失去意义。
(三) 不利的思维迁移和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迁移分两种, 一种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续学习的顺向迁移, 另一种是后学知识对已学过的知识的逆向迁移。思维定势是指大脑被外界多次刺激后产生的固定的思维方式。 思维迁移和思维定势都有可能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这就要求老师教会学生变通地学习, 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举一反三。
三、高中物理教学对物理规律教学的探究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老师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 但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将知识功利化, “填鸭式”教育成了老师应试教育下的无奈之举。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尝试摒弃传统的开门见山直接切入重点的教学方式, 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 慢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解答疑问, 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老师这种抛砖引玉的教学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知识点, 比起死记硬背效果更显著。就以探究“电场强度”这节课为例,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我不直接切入重点, 而是问他们是否清楚电荷相互作用力的产生原理。之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课本上的图14-5。学生通过观察, 很快发现电荷A和电荷B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先大胆假设, 然后小心论证。在一问一答中,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让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掌控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课时感觉听懂了, 换个题目又不知如何下笔。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明白物理规律的深层意义, 防止学生只记住公式而不能将公式灵活地应用于各种题型。以“电场强度”这节课为例, 电场强度的公式是E= F/q。对于这个简单的公式, 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公式的内容, 也不能仅仅告诉他们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成正比, 与电量成反比这个事实, 更要让他们明白是如何推导出这个公式、得到这个结论的。
(三) 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成立范围和条件。
物理规律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 它具有自己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学生往往都只会一味地套用公式而不管公式在题目中是否试用, 使得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电场强度”这节课中 , 学到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KQ/r2, 该公式的并不是对于所有的静电场都是适用的。在学习这节课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强调“点电荷”这个概念的相对性, 严格来说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 本文简述了高中物理规律的特点, 指出了当下对物理教学有阻碍的因素, 最后以“电场强度”为例谈了对高中物理规律的探究成果。由于物理规律本就复杂难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层层递进, 由浅入深地让学生适应物理的难度, 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物理规律, 理解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雷怡.以“电场强度”为例谈高中物理规律的教学[J].中学物理, 2013 (04) .
[2]房迅.高中物理规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8
关键词:教学价值;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文本细读
课文《羚羊木雕》发表时的题目是《反悔》。编入课本时,编者作了改动。我校语文组以《羚羊木雕》为案例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认为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有深入探索的必要。先简要回顾三个课例。
课例一,按教科书后的习题安排教学步骤,分角色朗读课文、排演课本剧、课堂辩论赛……课例二,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共读《羚羊木雕》,回到课堂上请学生转述他们父母的意见。角色换位讲述课文故事,把学生分组,分别以妈妈、爸爸、奶奶、万芳和万芳妈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课文故事。课例三,让学生对课文《羚羊木雕》与原文《反悔》作比较阅读,确定学习任务:1.比较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2.评价删改的效果——成功之处和不成功之处及理由。
《羚羊木雕》是儿童短篇小说,作为小说,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等要素是解读时的关注点;作为“样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具体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应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有切实帮助。课例三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出“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芳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个疑问说明学生并没有读懂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课文中“我”是希望向父母说明自己和万芳间的深厚友谊的,但妈妈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态度生硬语气坚定地拒绝了,关上了亲子沟通的大门。文中“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我”的申诉,“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就是不容商量的拒绝,还有“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的肢体语言。如果妈妈懂得交流,尊重孩子,那么“我”就有了解释的机会,也可以商量一下事情既然发生怎样处理才妥当。或者故事也可以写成“我”明知申辩无效继续向妈妈哭诉。但情节如此发展这就不是文中的“妈妈”,文中的“我”了。
为便于分析,不妨梳理小说情节片断,摘录关键词句,括号内为该部分主要语文读写知识。
1、父母逼“我”要回送给好友的羚羊木雕。(对话描写)
关键词句: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十分严厉、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怎么能自作主张呢、不可抗拒、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
2、回忆和万芳的友谊。(插叙、心理描写)
关键词句:仗义的好朋友、形影不离、觉得对不住她
3、奶奶帮“我”说话没有效果。妈妈坚持用糖果换回木雕。(叙述)
关键词句:这样多不好
4、要回木雕,回家路上“我”伤心不已。(景物描写、内心独白)
关键词句:寒颤、流下眼泪、最伤心的人、多么不光彩的事呀、这能全怪我吗
父母逼迫“我”要回木雕是全文最重要的情节,是整个文本的“具体而微”的缩影,决定全文的发展走向。因此父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父母与“我”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矛盾,其它人物和关系如父母和奶奶之间,“我”和万芳之间是次要矛盾。因此小说的主旨指向家庭教育家庭伦理。通过描写亲子冲突对孩子的心理伤害,让读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揭示建设现代的平等民主的家庭伦理的迫切性和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强势支配必然抑制他们人格的良性发展,使他们丧失独立自主,成为“软弱”的代名词。这与现在学生普遍“缺钙”,不时有人呼唤寻找“男子汉”不无关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也导致了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在学习上的冲突甚至悲剧,这们的事例俯拾即是。《羚羊木雕》是儿童小说,似乎浅显,但主旨有思想深度,有现实意义。它和鲁迅的《风筝》都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亲情的丰富,《风筝》的主旨是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启示人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自省。两文在主题上有联系呼应,这可能是编者将它们并列为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的原因。但这个主旨被父母“重财”的理解所遮蔽,也许因为文中反复强调木雕的“贵重”“名贵”(共5次)。可是“我”不小心划破了并不“贵重”的运动服,也会垂泪担心挨说,仅仅认为父母“重财”是不够的。
在这样的主旨解读下,我们去欣赏小说的构思和删改,就有了衡量的尺度,就会发现许多精彩成功之处。
从父母逼迫“我”要回木雕这个关键情节,可以还原“我”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不太尊重孩子的情感,不愿意通过平等的沟通来引导,有点专制。从后文奶奶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的言行可得到印证,奶奶的形象符合“我”家的氛围,更合理。而原文《反悔》中奶奶说的话“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就显得不可信。
情节2,“我”回忆与万芳的深厚友谊运用了插叙的方法。篇幅的长度似乎暗示了与父母对峙的时间之长,内心独白式的抒情语句暗示“我”被父母逼迫的痛苦,从而含蓄地表现创作者对孩子的同情。可见插叙的运用别有深意,并不仅仅为使场面集中,并不仅仅为在开头制造悬念,烘托气氛。
情节3,与原文比较,课文增加了拿糖果这个细节,这使妈妈的行为显得通情达理。还把原文中“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改为“搭在我的肩膀上”,这些改动使人物言行显得合理。
情节4,除交代事情的结局,主要通过景物烘托和内心独白表现“我”的伤心委屈,委婉地表现创作者的情感倾向。用较少的文字实现话语意图,而原文《反悔》显得松散些。
上述4个情节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因它们之间排列顺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假设采用顺叙的方法,叙述拖沓,而且情节和人物的主次就都模糊了,小说主旨就不明确了。所以事件的排列顺序是有讲究的,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作者张之路谈到《反悔》的创作时说:“要想的就是寫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他们的矛盾心理。争取做到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站在他的角度上似乎都是合理的。”笔者认为编者修改原文时努力的方向与作者不谋而合。
原文有3次提到木雕“贵重”,课文增 (下转68页)
(上接85页)
加到5次,这使父母逼“我”要回木雕的言行更合理。将两个孩子改为女生也是合理的。文中写“我”“哭、抹眼泪、流眼泪”分别有四处,其他还有“难过极了、伤心的人、心怦怦地跳”等,写成男生明显不合适。改成女生更方便表现,通过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展示“我”被逼的痛苦,也暗示创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样的修改使亲子冲突得到强化,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具艺术张力。课例三课堂教学时有学生认为万芳“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是对课文中“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这个句子的误读,试作比较:
“就(在树底下)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学生误读)
“就(相信她的话)(在厕所里)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句子原意)
填补文本空白应依据上下文语境和校园生活常识。万芳玩小刀也没有问题,与她宽容大度为人仗义的性格吻合,而且她和“我”的性格形成互补,不是说性格互补容易成为朋友吗?
课文末句“这能全怪我吗”独句成段,引人深思,但当读者回溯全文时,发现每个人物的言行站在自己角度上似乎都是合理的。成功的作品是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合理的表象下的矛盾有待读者挖掘。
为什么“我”对父母反复提到的“贵重”听而不闻呢?父母都是深爱子女的,为什么父母对“我”的伤心痛苦视而不见呢?
重视财富金钱使我们日渐淡漠对人的感情。成年人经常费心地斟酌计算人情往来。显然在父母眼里“我”和万芳间的友谊与一盒糖果等值。一个人成年后仍对物质金钱保持超然态度,我们要么称他“有童心有爱心”,要么称他“败家子”或者成为“慈善家”。“我”是个少年,还没有强烈的金钱意识,和万芳的友谊朴素而自然。怎样突破亲子间的隔膜,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小说选择“我”的叙述视角揭示了这场家庭冲突背后蕴含的深意。
《羚羊木雕》较之原文《反悔》,从全文关照,人物故事更圆熟合理,语言更简练,主旨更明确集中,艺术上更成熟,是作家和编者共同的创作成果。因此被多种语文教材选用,如人教版七年级上,沪教版六年级下,鄂教版七年级上,它是成功的二度创作。
对于一篇课文的语文教学来说,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有适宜的教学内容,适宜的教学内容承载了课文的教学价值。
探寻课文教学价值,确定课文教学内容的主要策略是:明确选文的功能类型,依据文本体式,根据学情。从选文的功能类型看,《羚羊木雕》作为“样本”,应挖掘其蕴含的读写“方法”供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临摹。从文本体式看,《羚羊木雕》作为儿童短篇小说,应抓住小说文体的特点。第三,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课文时的兴趣点或疑惑点。因此教学内容建议选择以下议题展开:
1、文中人物对要回羚羊木雕分别持什么态度?
2、“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芳之间的深厚友谊?
3、作者的情感倾向怎样?小说如何在客观的叙述中含蓄地表现这种情感倾向?
4、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5、不同叙述顺序的效果比较(顺叙和插叙)。
6、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http://hi.baidu.com/%C3%AB%DF%F7%DF%F7/blog/item/00aed2dc2273aba0cc11666c.html
[2] 张之路.关于《羚羊木雕》[J].语文学习,2007,(10):49页.
以《祝福》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内容 篇9
吴礼明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阅读穆旦诗歌的难度来说明阅读一些现当代诗歌的难度究竟有多大。同时以艾青和梁小斌的诗歌作为考察的基点,至少说明在诗歌技法方面,现当代的诗歌需要一种适合于中国语境的路径。
关键词:穆旦 现当代诗歌 阅读 难度
读着穆旦的诗(《赞美》,1941年12月),说实在的,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感。尽管有不少评述,但那些似乎都在隔靴搔痒。除了见到现代学者所作的对于古代诗歌批评的精细与功底外,我不得不说现代诗评没有一首在我看来是中意的。它们或大而化之,或蜻蜓点水,甚至不着边际地乱侃一顿,所以大多时候,读诗还得靠自己。
因为特别是对文人,我们除了领略他的作品,似乎很难揣摩其思想的踪迹,而不像政治家们,我们可凭借他外在的功业与言行,所以史家深谙此道,文人的传记做得简约,而不忘记附录作品于后以供参阅。
但是,一旦湮灭了文人的形迹,正如封闭起了本来就自闭的时空,我们便缺少了解读作品的环节。在这里,文本主义似乎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挑战,自闭的文章如何能自动地打开一扇通畅的大门?所以,后来文本主义者们似乎不再追求一种纯文本的阅读效果。世界或系统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又怎么能孤立地看待文本的问题呢?
我这样说,那些“知人论世”者们似乎可以沾沾自喜了。其实不然!因为“知人论世”并非灵丹妙药,何况它首先要“知人”,而知人又何其难哉!在这里,我们又回到了解读作品这个循环的出发点上了。当然,如果我们“知其世”则“论其人”又有何难哉?但这正好是因果倒置了。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无论如何理解作品都是必需的。我再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回绝之,特别是对一个教师来说,他需要向他的学生传导比较理性、确定的、具体的、而不是超验性的,模糊的,不定的东西。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尽讲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其中有些地方还要求学生去“参悟”!
阅读作品,首先要讲形式。比如艾青的小诗《我爱这片土地》:(见人教社高中试验修订本第三册,下同。)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参分析说,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唱,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的形象。
这样的分析是大而化之的。其实本诗的构造是巧妙的。诗作的叙述主体先由“我”让渡为叙述客体“鸟”,继而塑造了一个“精卫填海”式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它歌唱,接着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它甚至一直唱到了死。这是一个隐含着层递关系的语义结构。
下一步是联系所唱的内容。如果我们能联系1938年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祖国遭受的苦难与这块土地上的“精卫”们“填海”的悲壮了。需要指出的是,“鸟”的形象是不能完全代替“我”的形象的,因为诗的开头的语言已经给我们以足够的暗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很显然,“我”这个虚位抒情主体所包涵的形象则更为丰富。“鸟”儿可以歌唱,而“我”不仅如此,还应该拿起刀和枪。在诗歌的结尾,“我”的形象与开头相呼应,用“卒章显志”的办法深化了诗作的主体形象,提升了诗作的理性审视。
艾青这首诗还比较有迹可寻,并且也没有太大的语义转换。在这方面,穆旦的诗的理解就显得相当的困难了。因为它的语言绝非我们惯常所熟悉的那种略带传统审美与文化暗示的语言。因为穆旦的诗是一种彻底的现代主义,一种已斩断了与传统的任何纠葛。这对于仍深植于传统的大多数人来说,其语言本身就有一种疏离感。
而且,这种语言写成的诗已完全摆脱了传统汉语诗的韵律和节奏,完全成了诗人个性化的产物。这种个性化的东西如果有了一个显在的个性化文化背景,自然能够被我们愉快地接受,但事实恰恰相反。以《赞美》为例,虽然诗作每一节的结尾都用了反复性的的一句,但它所起的作用仅仅提示诗作所描写的意向向意念中心辐辏,而不能作为我们可以纳入一般阅读习惯的文本框架的表示。
显然,要理解他的诗,我们必须对作者的现代西方文化背景有一个了解,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深入穆旦所喜爱的作家的诗作与风格,如惠特曼式的风格与句式特点之中。
这样说来,读诗实在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不过,这些其实还不成为实质性的问题,更为致命的是,作者写诗时所联系的具体的时代背景,和他写诗时的具体心态,我们是很难揣摩的。因为语言不可能精确地描绘一种实境,一种思想,何况诗的语言其跳跃性、其涵盖性,甚至其模糊性是那样的巨大;那么一首诗的真正的意图,我们便很难去找寻了。失去了这些能够找寻的“诗痕”,我们又被迫面对一个新的“李商隐”了。这就是通向所阅读作家的“暗道”,被封闭了。
诗人西川说:所谓“暗道”,或是一个符号,或是一种语言方式,或是一种价值观念,或是一个形象,或者甚至就是一个词。这个词、这个符号等等,就像一个按钮,你按到它,作品才向你完全打开,作家才对你一个人说话。每一个作家都有通向他的暗道。但是历史的代价是,随着作家的离去,这暗道也便自行封闭。在某些情况下,找到通向某一作家的暗道需要很长时间„„历史埋没了数不清的光辉的名字„„大概就是文学史家们找不到通向他们的暗道,因此他们成了时间的秘密。(《个我,他我,一切我》)
对于穆旦的诗作动因,人们在寻找,但要找到那条诗人向外的“暗道”却实在是不容易的。不过有幸的是,“人们想到一个问题,即四十年代现代主义在昆明的兴起。穆旦和他的朋友们不但受到西方现代派诗的影响,而且他们身边还有更直接的影响,来自他们的老师威廉·燕卜荪。这位英国诗人兼文论家那时在西南联大教书,开了一门课,叫做“当代诗歌”„„”(王佐良《论穆旦的诗》)
但这个“暗道”的打开其实也是困难的,因为作品的共性与个性之间有时绝对是不可调和的。试想一下作者的心境与所呈现的意象之间若不被大多数所知晓,那么怎么去指望它长留后世呢?只是到了个别偶然有类似感触或经历的人读到此作后,把它用一种普适的语言还原出来、被我们所接受、并认为是好的作品时,它才得以流传下去。但这样的东西又何其少哉!所以,穆旦的发现是一种或然的必然,我想他太运气了。
但穆旦又是不幸的,他成了诗歌阅读的一种障碍,他的诗还不被充分的理解!因为我们现在还缺少一种眼光,一种成熟,一种深邃。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要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那么一定少不了用放眼世界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但是,这得先有一个充分的中国化。看看我们现在的文坛,也许很多人都有一种不认可的感觉。老实说,上《死水》绝对没有教《再别康桥》那样与学生有一个“亲密的接触”,因为在后者其实有一个精致的音韵与造词的传统内涵。相比较而言,有些现当代诗作虽然在文字上对阅读不构成但在语言上却构成一种障碍。这种东西是一种与“非中国”的有关。例如,诗人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就并不是一首很好读的诗。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更热爱着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有些吹捧者却是这样说的:“这首诗平静中蕴含着平凡的真理,让读者静静地贪图了土地永恒的精神。诗人一笔两写,既写了自然之美,又写了创造的永恒。秋天作为人类一种生存的河流,永远昭示着创造、奉献,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全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本诗在生动而诙谐的抒情以后,又深入到理性的认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从意象的创造可知,秋天这条河流是无边无际的,但是,秋天确实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人和自然的哲理,那么,就让这些优美的思想作为河流的两岸吧。‘两岸’其实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河流中的哲理沉淀所在。你看,秋天的风光就是大自然中水、土、阳光三者导演出来的生动奇特的活剧。在这里,河流日夜流淌,阳光普照,庄稼在田野上生生不息:古老与新生相互映衬,深沉与稚嫩前后参照,斑斓与纯一互为表里,耕耘与收获循环往复,洗黑的身子与金黄的屋顶各异其趣,种子的遗忘与秋天的存在适成对照。——正因为这样,‘我’要长时间地欣赏与咀嚼,欣赏‘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咀嚼它与人类同步而进、与时代同步而行的哲理。”
在这首诗里,令人费解的句子不少,有的句子除非作哲学的抽象解释;但事实上,它又不够哲学与思想的底蕴。而这首诗第一显眼的费解是第三节,这不仅仅是因奇数句而显得突兀,更是由于这种表达与那种“赞美”的情调格格不入;即使作字面的解释,那也一定是非常的牵强附会:“被遗忘”从哲学上讲就是被否定,也就是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所解释的那样。即便如此,诗作也是恶的,因为那种韵律之美遭到了破坏,诗的内容也因而受到消解。诗虽贵独到,但非有意横行。在这首诗里有意造成疏离感的句子不止一处,如第一节诗里的第四句、第九句都与诗作的抒情性不合。
特别地,当我们有意无意地把该作与艾青的诗作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成熟的技巧对表达的重要性了。在艾青的那首诗中“我”有一个明显的转换,有人也认为在梁小斌的那首诗中也存在着一个“我”的转换,这种说法其实是欠考虑的。因为既有的暗示不存在,而诗作在第一节中又缺乏应有的对诗歌来说是必要的疏离——分节。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再去掉诗作的那些赘句,我以为就是本诗也要比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显得“成熟”。
当然,穆旦的诗不会出现理解上的不成熟之感,但其疏离感却是很明显的,虽然我们能够粗略地感知他的诗歌。例如,“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用“太悠久”来形容感情却是突兀的。又如写到一个农民,“多少朝代在他身上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绝望压在他身上”,“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也要我们琢磨再三的。“为了他我要拥抱一切,为了他我失去拥抱的安慰”,是感情的赤裸,还是行为主义的表述?王佐良说:“现代中国作家所遭遇的困难主要是表达方式的选择。旧的文体是废弃了,但是它的词藻却逃了过来压在新的作品之上。穆旦的胜利却在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的无知。”怪不怪?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正视之。如果不是专门从事诗歌研究的学者,他是不是能够对一位对他来说并不熟悉的诗人的诗能作出很敏捷而精到的评价?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而且作更深入的思考,我们会问,是我们真的不能去领会诗人的幽闭的深心?还是包括我们自身在内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不得不说,首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讲诗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习诗歌就像学习古文一样,除了字词就是翻译(注意这个词!),背也背了,并不觉其中的有味。老师只是在尽传授知识的义务,而学生学习知识是要务。不必去学习那些考不到的欣赏与体悟了。以辞害情、害义的事情是不问的。大学老师讲诗词也大半从字词上去申发,或从结构、功能,或从故事与典实上着眼。讲的也只是些死学问。而诗歌应该有的声情并茂的、直扑诗作精要、让听者如醉如痴的东西似乎缺乏。像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中说梁启超先生他的讲演里“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有“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甚至“掏出手巾”,“涕泗交流”的情形,却是没有的。为什么在诗歌的理解上不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呢?
而即使对现代诗歌仍存在着误解。一般认为现代诗远不如古典诗,我们既不能从中读到典型的抒情成分,甚至一个故事的成分,甚至诗中没有叙事结构。更不要说读者能从中读到他们所熟悉的意象、辞藻、韵脚„„这是一个用过去的标准与批评态度来衡量现代诗的做法。(奚密 等《为现代诗一辩》,《读书》1999年5期)至于说到现代诗的俗滥化的倾向更是比比皆是。应当说我们对于现代诗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阅读偏见。因为这种做法不改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所谓的古典,那是一个与过去某一时代是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的产物,而与我们这个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格格不入的。
当然,我们还应当严视当下的某些标榜现代诗所谓能与最顶级的英美诗相媲美的论调。虽然说在文学与诗的领域里并不存在着所谓“现代化”的问题,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其现代化的程度是紧紧相关的。而我们这个民族,虽有过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但近代以来的历史又表明我们的精神现代化要走的路还很漫长。“现代诗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内在的美学问题,还有如何建立新的读者群的问题,使其能够接受以白话文为媒介、迥异于古典诗的新语言艺术。„„这与人们没有建立起某种对现代诗的概念有关。如果固执地用过去古典诗或现代八股的框架强加于它,就永远无法理解和欣赏现代诗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的意义及成就。„„另外,将现代诗片面地等同于西化,这种心态对现代诗的研究也是有害的。„„现代诗读不懂,反映我们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有关现代诗的教育。„„对作者来说也是同样的。他(作者)本身也没有受过关于现代诗的应有的训练,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在摸索。„„缺乏良好的现代诗教育使得我们的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形成关于现代诗的起码的共识。诗人们写下的东西看起来更像是自言自语,面临自生自灭的危险。”(同上)
除此之外,中外诗歌在讲法与欣赏上仍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能比较习惯于欣赏我们古代的诗歌,但对于外国优秀的诗歌的把玩却差得多。为什么?也许我们连外国诗基本的诗歌欣赏的知识都不具备。诚如约翰·多恩的诗句刚健而峭刻,弥尔顿的诗风华严雄厚,斯宾塞绚丽,马洛恢弘,雪莱灵秀,济慈蕴藉,豪斯曼沉郁,丁尼生韵律谨严、铸词炼句精工而华赡,布朗宁绘生绘影、戏剧性特强,斯温伯恩音节谐婉,爱默生雅人致深,罗塞蒂兄妹要眇宜修,(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1991年5月)等等,对我们来说,除非是专门研究英美诗歌的专家,一般人则也无从知晓,其实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