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024-09-22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共12篇)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1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因为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象多异、主题深刻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呈现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沪教版初中课本中的小说篇目,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环境描写绚丽多姿, 但由于篇幅较长, 在教学中难免会对小说情节梳理过于简单, 主题诠释肤浅随意, 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把握文章深层内涵, 影响了小说的教学质量。

因此, 如何提高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以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内容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一、了解背景,把握内容

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同时也会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解读作者作品了解作者主题表达非常重要。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背景,往往折射在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行文表达中。因此教学一篇小说,首先得让学生明白故事大致梗概,尝试让学生查阅资料或独立概述故事内容,这样既可以在概括要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又为进一步的小说内容学习如梳理情节、把握主题等奠定基础。

二、理清线索,梳理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小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一篇小说,都有相关线索加以贯之,串联始终。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线索,就能理清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并进而理清人物成长、经历发展、情感变化等,这样就为人物形象分析和情感把握做好了铺垫。

初中教材所选的小说篇目,在故事情节方面,都是简单易于梳理的,如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一文,就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来加以展现的;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则是按照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的故事情节来展开小说内容的。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梳理文本,寻找线索,列出文章情节提纲是小说学习的关键。

三、分析人物,感悟情感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识地塑造的某种典型,它是承载作品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解读作品的一把金钥匙,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

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可引导同学们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

四、品析内涵,揭示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生活背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即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世生平,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时代特征,以达到把握小说主题的目的。我们在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小说的环境揭示出作品的文化内涵。

例如教学《孔乙己》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孔乙己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五、学习技巧,尝试写作

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的小说情节,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小说中的伏笔、照应,精彩描写等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赏析。

初中课本中所选的小说篇目,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内容上当属典范之作,写作上当属作文大全。因此,它们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迪教诲,在情感上给予我们熏陶感染,在写法更能给予我们启发借鉴。清新质朴的语言,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等都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借鉴。

总之,小说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生成,来确定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说学习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会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为目标,真正做到老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2

崔凯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画情节图”“课文概说”和“手法欣赏”。“画情节,整体感悟”;“说课文,训练能力”;“品手法,开阔眼界”。通过读写结合、读说结合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以写促读,融知识、能力训练于一体

阅读活动一: 画情节图

上课开始,通过与同学一起回忆第一次读小说时最先把握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教会学生将故事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先抓住,一下子将主要故事情节拎出来。让学生学会画情节图,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如果把这看作是课前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的话,那么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则在以下两个环节中充分展开:

阅读活动二:课文概说 阅读活动三:手法欣赏

两个环节,采用了让学生先写后说的方法,本打算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安静地思考。先写后说,先写后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更加完整。两个环节,几个小话题,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以写促读,而且不露声色地教给了学生知识点。在完成阅读“活动二”中的第三个小问题时,可能因为学生对“人物”这一概念理解得不够好,学生自选话题时,绕过了这一问题,课堂出现了冷场。我则让学生从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角度加以把握,让他们把它当做修饰成份,没有简单地灌输,而是巧妙地引导,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从“人物性格”角度概说的方法。这让我想起了叶老先生的一句话: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以此印证叶老先生的这一观点,真正实现以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以情动情,集学文、做人培养于一身

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恰当地点评、补充。让学生在听到真诚、中肯的点评时,得到更加深刻地启迪。如:学生从“内容”角度概说之后,通过评价告诉他们,可以把环境点出来,把地点点出来,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这就是概括。”通过点评,达到对概括方法的指导。同时通过从主题角度的分析,也对学生思想认识给以提升。

三、完美的设想,缺憾的课堂

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3

关键词:小说教学;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的篇目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入选的小说都是古今中外名篇。因此,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小说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下如何进行小说教学。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根据小说的这些特征,我认为小说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熟悉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点

具有完整的、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是小说固有的特点之一。它是构成小说巨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故事情节,是在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因此,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抓住情节进行教学,能使人物最鲜明、最丰满、最具有感染力的形象在学生面前,产生高屋建瓴、事半功陪的效果”[1]。

一是找出故事情节主要线索。线索是小说中情节发展的主线。它能够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小说的线索,掌握小说的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对小说的学习要提出要求——掌握线索。在小说中,线索有很多种,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是以人物为线索,如《孔乙己》;有的是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有的小说有几条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于勒是暗线,对于他,是采用虚写和简写。他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年轻的时候浪荡无羁,中年时得意不凡,老年时沦落凄惨,对于他的描写很清淡,简言概之。明线为菲利普一家,因为受到于勒的拖累,一家人生活拮据,已经二十多岁的女儿嫁不出去。这时候于勒的信,给他们一家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就连二女儿也嫁出去了。而后一次外出旅游,发现于勒穷困潦倒,急忙躲开,带着幻想破灭回到家。

二是理清故事情节发展阶段。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通过通读全文,把握情节:(故事的开端)潘家酒楼吃酒———(故事的发展)护送金家父女———(高潮的高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的结局)南门外逃走,这个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掌握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对整体把握小说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题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小说的要素。把握小说的主题,必须从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出发。所以,学习小说必须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是从肖像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例如,鲁迅的《祝福》就描写了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肖像——这三次肖像描写,不仅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苦难的一生,概括了农村妇女受尽地主奴役剥削和封建礼教摧残迫害的惨象,还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二是从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动作是判断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标志,包括人的举手投足和跑跳坐卧等。例如,《荷花淀》写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时是这样写的:“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手指“震动”,是由内心震动引起的;“吮了一下”,是为了掩饰心情,不让丈夫察觉。由此可见,“手指震动”和“吮手指”确实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水生嫂的内心变化。

三是从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三、体会环境描写,揭示社会背景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会选择典型的故事情节,也十分注重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的环境。因此,在阅读小说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环境描写,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来体会人物形象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题思想。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如:《孔乙己》中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二是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三是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环境描写在这一方面就更为突出。“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迷茫、无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当然也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总之,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我们把握住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具体的环境描写才能感悟广阔多面的人生画卷,领悟小说的主题,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 李宏业.“把握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一体位”.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9.1.

体验式小说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篇4

角色体验以小说的角色为参照, 掌握该角色规范, 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学生把握小说文本意义, 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 与人物同呼息、共命运, 设身处地融入角色进行体验。主要有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

言为心声, 对话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 必然会认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把握语境, 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参与并进入独特的情感体验, 从而能心领神会地读出对不同角色性格的理解, 做到形神兼备。如《荷花淀》开始部分采用男女两人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直观感觉到水生夫妇形象, 从而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思想灵魂和作品的内容主旨。在小说的后面部分就安排五名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读, 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 感悟到一群妇女偷偷摇船去找丈夫, 共同回来, 七嘴八舌地谈论着, 极有生活气息的场面。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 在愉悦的情趣中领悟小说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感受心灵的震撼。

另外, 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或一个片断编排课本剧, 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对小说中所表现的种种情感进行感同身受、细致入微地品味、体验、揣摩和猜想。因此说角色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他们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 生活阅历及想象能力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移情于物等方式去认识、开掘、补充, 来达到积累知识、锻炼思维和提高想象力。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小说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互动体验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想象、互考、评点、批注、合作探究、质疑、表演等互动体验的阅读方式, 有效开展“动脑思, 动口议, 动手写, 动手做, 动情读, 动眼看, 动耳听”等互动体验活动。从中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

如《祝福》共同探究“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个核心问题。学生进入文本, 互动体验得到见解丰富的多彩答案:自杀、冻死、悲伤而死、恐惧而死、孤独而死、憔悴忧郁而死……然后引导学生追根寻源, 分析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态度, 品味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最后通过讨论、辩论、质疑等互动体验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移情入文, 调动自己的经验与作者对话, 使同学们重视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的独特体验, 从而领略文本意境, 感受文本精神———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元凶, 而鲁镇的人只是充当帮凶而已。

另外, 把小说搬上舞台, 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学们也会因此大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小说《药》对剧情进行体验改编成课本剧, 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体验品味之际, 学生往往能全身心地沉浸于人物境界之中。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涵, 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享受到互动体验的乐趣。人人参与互动评点表演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切磋, 允许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既活跃思想又能开发智力。

影视体验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对课文小说改编成的优秀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参与体验, 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从而进行更大范围的学习和探讨, 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和整合知识。既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又为学生创造多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把小说中静、动、声、形、色展示得淋漓尽致, 给同学们创造出更逼真的体验。它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轻松的方式, 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强烈兴趣和热情, 从而让经典的魅力滋润学生心田。

小说阅读教学关键是解读文本, 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而对于难以解读的内容, 则可以借助影视体验帮助解读。如《阿Q正传》的叙述语言不易理解, 借助电影就很容易理解阿Q起名缘由及其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由于电影中阿Q个性化的语言被演员演绎的惟妙惟肖,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小说幽默夸张的语言特点。所以说以影视作品作为小说阅读的迁移和深化, 为同学们创造更丰富的体验, 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理解文本。

小说阅读优秀教学反思 篇5

平时的教学中,无论篇幅长短,课前预习,只是作一般阅览要求,学生到底看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课堂上虽然会反映出来,但没有做过研究,为什么预习质量会如此低下。课堂教学时,按照一般的模式套路来,从作家作品到背景介绍,再到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最后到小说主题归纳。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地是,文学常识和背景由教师介绍,其他的内容会由教师设计出一组问题,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要求他们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并回答,一个回答不出,再找一个,三四个学生都回答不出,就由教师代劳,最终,皆大欢喜,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原本不会的问题,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答案,教学任务完满完成。

所有的文本基本上都是这样上,为什么换到学生起来评点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呢?因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地得到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不等同于起来回答教师设计好了的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质疑法;课题;反常点;逆向思维;思想感情

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下,课堂教学运用质疑法,有利于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有利于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课堂,也能让教师从中收获到创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师生的智慧火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学就是要找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因此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本文针对小说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小说阅读的教学案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的主观能动性,用质疑法打造智慧课堂。

一、明确质疑方向,自读生疑,提出问题

质疑法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在自读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目标导引,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完美结合。所以,质疑法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需要、渴望有方向的交流、指导和帮助。真正的教学目标不是教师对教学参考书的现成照搬和主观臆想,学生的疑问才是教学目标确定的起点。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意识才是质疑法教学首当其冲的目标。小说本身具有典型的故事情节,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由传统课堂上的大讲特讲,面面俱到,向“少教多学”所要求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方向努力,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我们在学生自读课文中,应该启发他们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注意发现课文的特点以及规律性的东西。诸如:

(1)课题有什么特点?

(2)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怎样?

(3)课文记叙的事件、人、物或描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4)课文的结构上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5)课文有没有不符合逻辑或者人之常情的地方?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动笔圈划,动脑思考,长此下去,必能养成抓住特点切入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生疑”能力。没有疑惑,也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也就不会有长进。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生疑”,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疑惑。“生疑”应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地假设,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并要求学生能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生疑”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

二、指导解疑方法,讨论排疑、深化理解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 “他得学会让他们学”。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实质上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一步追究,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质疑法”在教学中的践行,正是基于这个规律。

(一)阅读课文题目进行质疑解疑

教师在教学中,在学生读全文以前,让他们先解题,弄清题目的意思。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大胆联想,对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课题的重要词语连续发问,引发思考。对题目的结构,涉及人物、事件、内容、关键词等,提出自己的疑问。再引导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进而从宏观上粗略感知课文大意。让学生通过初读,说出课文的大概意思,注意不要求字词落实。

如在指导阅读《香菱学诗》时,直接由题目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质疑:

(1)香菱是谁?

(2)香菱是怎样学诗的?

(3)香菱和谁学诗的?

(4)香菱学诗的结果如何?

抓住题目中的“学”字引入小说本来的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再结合“苦”字来分析香菱学诗的经过,进而引出林黛玉和薛宝钗对香菱学诗的不同态度,很自然地分析了文中主要人物,既不违背选文所要表达的单元主题,也不违背这一章回在《红楼梦》的本身作用。

再如《杨修之死》,学生阅读题目很快提出:

(1)杨修怎么死的?

(2)杨修是谁杀的?

(3)为何要杀杨修?

小说的核心是塑造人物,题目质疑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和相关事件产生思考,而围绕人物的这些主干问题一呼而出,教与学的目标性很快达成统一。师生对文本的探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通过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扣文章中心。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便自然的进入到课文中,仔细的不放过一点细节,从中发掘了答案。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再阅读一篇文章时,均习惯地从题眼中思考和想象,试图从题眼中读懂什么,并試图找出题眼里深藏的东西。

(二)推究写作方法进行质疑解疑

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宏观的眼光进行阅读,立足于文本的写法,从而进行质疑。如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原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内容提示,把握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矛盾冲突,并理清情节结构线索。这样一来,文章很长,但是思路就很清晰了,对课堂而言,文章也就变短了。

在分析故事情节的开展方面,不从吴用如何智取入手,而是从先分析杨志这一人物形象开始。

(1)先让学生逆向探究,精读杨志押送金银担,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而了解杨志精明能干,但杨志刚愎自用,对部下横暴。

(2)然后让学生再看事件的结果,便有不少学生提出疑问:“杨志如此精明,为何会被简单的蒙汗药给放倒呢?”

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出来点拨,一是要结合名著让学生了解杨志之前的故事,注意文章的时代背景,二是丢了生辰纲之后的故事。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同时,文本着力刻画杨志这一人物形象也是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张本。

(三)对比情感态度变化进行质疑解疑

在对文本进行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的或关键性的问题来研讨,便于掌握课文的精神实质。因此,阅读文章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围绕课文中心,指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中感人至深的亮点,捕捉人物或丰富或鲜明或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思考文本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真正从中受到洗涤、得到启迪、得以升华。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梳理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这样一条线索并不是难事。

由于勒的穷——富——穷的生活经历,引申到“我”一家的态度变化。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更妙在结局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抓住“我”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最明显的是称呼的变化这一细节,让学生流览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如

年轻时:坏蛋、流氓、无赖;

发财后: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落魄后: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体会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通过这个小环节,学生既把握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对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也有一个简单的情感价值观评价。

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也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这样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然而,当读者把同情的目光从于勒身上投向菲利普夫妇一家人的生活时,也很容易发现这篇小说的主旨并不是唯一的: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是表现了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及弱势群体的辛酸和卑微。

(四)发现反常点进行质疑解疑

小说情节往往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所以,在小说中常常会有作者刻意的精心安排,表面看来不合逻辑让人匪夷所思,为故事留下耐人寻味之处。而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通過对比发现文章似乎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阅读,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进行,遇到费解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归纳出几个问题。如在指导阅读《杨修之死》一文时,课上同学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杨修为什么被曹操杀死?这些问题以往在教学中的处理只是把原因归于“修数犯曹操之忌”,但《三国演义》的作者却早已在文中用一个很反常的现象清晰地点名了,这个反常点在讨论中被学生发现:

曹操有退军之意是杨修所猜,却是夏侯惇所传,当人应该都犯了惑乱军心之罪,然而“鸡肋事件”的结果是“斩杨修,佯怒惇,众官告免,乃叱退惇”。

很明显,曹操只是借“鸡肋事件”来除掉自己政权内部的心腹大患,根本原因就在于杨修卷入了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在曹丕胜出后,杨修直接威胁到了曹丕以后的政权稳固。

再如《香菱学诗》的教学中,再对《红楼梦》这本鸿篇巨著有所了解后,学生对比林黛玉和薛宝钗也会发现反常点: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属金陵十二钗,都是很有才华的女子,而且香菱说起来还是薛宝钗的嫂嫂,为何香菱不去向妹妹学诗,而舍近求远,去找林黛玉拜师呢?这个反常点依然可以落实到薛林二人对待香菱学诗的态度,从对香菱的人物分析回归到对《红楼梦》主要人物的解读上。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尽管有主有次,分量也不同,但学生们善于思考的习惯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真正的把课文中的人物和自己融为一体,可谓达到读书的最佳境界。

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所以,教师在今后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探求并恰当的运用“质疑探究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萌发强烈的质疑意识、发掘多元的阅读视角、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就一定能使语文课堂臻于完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明朝陈献章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要学生是基于对知识的正常探求、源于对文本的体验思索,那么所有的质疑都是值得教师认可的。

参考文献:

[1]江平,似曾相识燕归来——学习语文新课标中重视语感培养的体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

[2]张振芬,作文教学中应实施创新教育[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

[3]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7

一、连接推理

所谓连接推理, 就是指“通过推理把文章的不同内容联系起来”[1]。读者阅读文章总是需要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 从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 一边阅读, 一边把文章的各个句子、各个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 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

美国作家艾萨克·什维斯·辛格创作的《山羊兹拉特》是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的一篇小说。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作者讲到“硝皮匠勒文决定把家里的山羊兹拉特卖了”, 因为“它老了, 挤的奶也很少”, “城里的屠夫费佛尔答应给他八个盾。这样一笔钱足够他买灯节用的蜡烛以及土豆、煎鸡蛋薄饼的油、给孩子们的衣物和全家过节的种种开支了”。山羊要被卖到城里去是因为 山羊除了八个盾的价值外已经没有别的价值了, 而这八个盾正好可以解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所以山羊被牵到城里去是必然的。但文章的结尾却是“此后, 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 而且山羊兹拉特和这家人像家人一样相处着。有人说, 这是因为山羊救了阿隆的命, 这一家人把山羊兹拉特当作救命恩人来对待, 怎么可能再卖了它呢?可是, 如果读者只看到这些, 就会觉得这一家人对山羊兹拉特的情感变化有些突兀:既然是因为“利”而选择卖它, 难道不会再一次为了“利”而弃这个“救命恩人”不顾吗?

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把文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引导, 学生就能发现:当听到山羊要被卖到城里去时, 这一家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 阿隆的两个小妹妹“也哭了起来”, 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 而做主把山羊卖掉的硝皮匠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作出那样的决定。由此就可以得出:“这一家人对山羊原本就持有很深厚的感情, 卖掉它只是在物质匮乏时作出的万般无奈之举。一个契机让山羊走上被迫被卖的境地, 而另一个契机也让山羊重新回到了这一家善良的人的怀抱。这一场暴风雪没有早一刻也没有晚一刻地下在阿隆和山羊往城里走的路上, 而路上的草垛让阿隆在山羊的帮助下劫后余生, 从而完成思想上、心灵上的蜕变。这样一来, 这一家人和山羊从此相守相望也就顺理成章了。”由此可见, 借助文章不同部分的连接方能推理出内容连贯的整体意象。

有时候, 文章内容之间、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明显而直接的, 读者很容易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意象;但有时候, 文章没有提供内容之间直接而明显的联系的信息, 这时候读者必须通过推理创造出一些新的信息, 从而把各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 形成整体意象。否则, 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出现断裂现象, 只能获得支离破碎的语义片段。如在莫泊桑的《项链》中, 读者最后看到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的项链竟然是假的, 这个结局出乎人的意料, 但我们通过推理, 可以把前文中我们未曾留意的细节联系起来, 从而得出这个结局是在情理之中的。当玛蒂尔德和他丈夫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到了珠宝店里时, 店里的老板说:“太太, 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 我只做了盒子。”看来盒子和项链的“出身”是不一样的。当玛蒂尔德买了一挂真的项链还给弗莱思洁夫人时, 弗莱思洁夫人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虽然她说“你应当早点儿还给我, 因为我也许要用它”。从这儿读者可以发现, 弗莱思洁对于项链并没有如她所说的那么在意。这些细节是穿插在文章之中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把各部分联系起来, 从而获得了作者想表达的语义信息。

二、阐释推理

所谓阐释推理, 就是指通过推理把文章没有明说的内容阐释清楚, 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而深入。文章有的内容写得微妙而隐晦, 要理解这些含蓄的语言, 需要进行阐释推理。如《外国小说欣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有一篇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小说《素芭》, 文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素芭惯常坐在一棵合欢树底下, 帕勒达帕坐在她近旁的地上, 往河里投抛鱼钓, 专注地盯着, 留心着河面动静。素芭每天为帕勒达帕带来一个槟榔包, 并亲手把它调弄好。然后, 她久久坐在河边凝视着。兴许素芭心里想做些什么, 帮帕勒达帕一把, 或者在他事务里助上一臂之力。她心里总想让他明白, 她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 但这里真的没有什么可分配给她做的。于是, 她从内心祈求造物主赐予她非凡的力量, 她借此一念咒语, 就会出现奇迹, 让帕勒达帕一看到就会惊呼起来:“哎哟! 素有这么大的本领!我真的没有想到, 小看了你!”

请你们设想一下, 倘若素芭是位水神公主, 渐渐地浮出水面, 把蛇王额上的宝石置放在岸埠上, 让帕勒达帕放弃自己那个低贱的工作, 拿着宝石, 潜到水底。他在那里将看到, 水晶宫里的金床上, 一位公主端端正正坐着!他会惊喜地说:“哎哟, 这位坐在金床上的人, 不是巴尼康托家的那位哑巴吧! 是素!我的素!今天, 金碧辉煌的静谧的水晶宫里的唯一公主, 正端坐在这里!”———那难道是海市蜃楼吗?难道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吗?其实, 世上没有可能的事。然而, 素却没有诞生在设有臣民的水晶宫的王朝里, 而降生在巴尼康托一位庶民家里, 所以她今朝无法施展魔术, 让古赛家里的孩子帕勒达帕感到惊奇。

这个素芭唯一的人类同伴, 这个亲热地叫她“素”的男孩帕勒达帕是不是她的人类知心朋友?对此, 泰戈尔并没有直接表达, 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微妙而隐晦的语言的阐释推理, 得出一个明确的认知。素芭惯常坐的是在一棵合欢树底下, 她每天为帕勒达帕带来一个槟榔包, 并亲手把它调弄好。素芭天天坚持这样做并亲手调弄好, 这些都传达出素芭对这个唯一的人类朋友的珍视。素芭内心总祈求造物者赐予她非凡的力量, 能一念咒语就会出现奇迹, 而出现奇迹的最终期望就是希望帕勒达帕能够注意到自己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 而是一个“有这么大的本领”的同伴。素芭想象自己是位水神公主也是希望帕勒达帕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寻常。从文中, 我们也看不到帕勒达帕主动地为素芭做点什么。作为同伴, 几乎没有令人感到温暖的双向交流, 有的只是素芭对帕勒达帕的凝望。这和小说中描写素芭和她的动物知心朋友的倾心相交的场景非常不一样:素芭时而爱抚它们, 时而叱责它们, 时而哄劝它们, 而动物们也能比人更理解素芭话语的含意, 也会用爱抚的目光注视她, 也会用无声的同情安慰她。所以, 惯常坐在有欢乐的名誉的合欢树底下的素芭内心是多么的孤独, 这个帕勒达帕最多也只能称为同伴, 而无法冠之以朋友的名号, 更甭说是知心朋友了。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就能把原有的知识和文章的知识整合起来, 获得丰富而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小说有效阅读策略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有效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更具有反映现实情况, 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能够引导学生感悟自然, 体味华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中学生小说阅读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有效提高中学生小说阅读的质量。

一认识阅读重要性是小说有效阅读之前提

小说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与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样式不同, 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叙事性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小说中,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与刻画, 来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 以及各种表达技巧来反映现实生活。小说容量大, 能够更全面、更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 展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轨迹, 能更完整地记录错综复杂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 能更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能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小说, 可以学习掌握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与技巧, 形成个人对小说知识的贮藏。

在高中语文的各类教材中, 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这些作品承载着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老师通过高效优质的经典小说作品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 感悟不同的人生, 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热爱美好的现实生活。充分体味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比较中进而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怡养性情、提高修养,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小说有效阅读效果之基础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高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课题, 小说阅读课堂以及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更显其重大的意义。因此, 在高中阶段,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基础中的基础, 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长期生活在教学第一线, 大力开展中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 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通过较长时间高中小说的阅读教学, 有效阅读的具体策略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 不同特点的学生, 针对性地选择和整合相关的小说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技术, 形成具有效率的特定教学方案。在应用过程中, 它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基本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运用常见的语文教学手段, 遵循小说阅读的一般规律, 通过日常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意识, 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技巧, 完成小说阅读任务, 提高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要让学生想读, 读得进去, 懂得其意义。可以说, 阅读策略就是达到小说阅读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哪一种阅读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步骤的问题。小说教学的最高教学目标就是当学生阅读一篇小说时, 自然而然地确立小说阅读的目标, 同时能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持续不断地维持阅读兴趣, 让学生继续有阅读欲望的过程。

三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之保障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素养可分为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具体综合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读, 主要是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了解小说的作者、背景、文体等。 (2) 通读, 主要是要梳理小说的思路。内容方面, 涉及对象、事件、特征、主旨。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 要有较为准确地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 有关事件的概述能力, 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形式方面, 能分清小说涉及的段落、层次及相互关系。 (3) 解读, 要能充分理解一些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会进行一些词语的积累, 掌握一些语法知识。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4) 赏读, 主要是会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会判断文章内容积极或消极的意义, 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5) 悟读, 由小说阅读产生见解和感悟。通过这五个步骤的阅读方法, 可以逐步让学生掌握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 在过程中分解小说的阅读点和知识点, 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 深入分析小说内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让学生通过小说的内涵引导现实生活, 树立正确的思想, 有效提高小说内在价值的现实意义。

从小说阅读的思路角度出发, 与上述五步阅读方法的环节相匹配, 教学中每一个能力点的教学与训练, 都要求让学生在小说阅读中有路标可寻, 有台阶可登, 从而大大提高小说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在实际教学中, 经过多年探索, 本人归纳了三种常用方法: (1) 去除枝叶法。就是在通读中暂且略去大段文字。可以忽略一些描写、叙事、举例、引用、解释等内容的句子段落。 (2) 抓住主干法。在一个自然段落中, 要注意段内的关键句、关键字, 领会段落内的中心含义。 (3) 归并法。从句子内容与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和概括, 逐句归纳, 然后合并。

小说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策略 篇9

对近年来的小说试题进行分类解析, 归纳小说阅读的设题角度, 探究小说阅读的解题策略, 可以建构小说测评的认知结构体系, 并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小说阅读的常用设题角度主要有人物、情节、环境和探究等, 其中有些角度还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切分。下面结合试题加以具体解说:

人物

1.概括性格特征

【示例】2008浙江卷18.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 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各不超过两个字) (2分)

(1) ________ (2)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坚忍 (执着) (2) 乐观

【解题策略】依托相关情节, 借用分析人物性格和品质的常用词语加以表述, 多用形容词或形容性词组, 正面的如勤劳善良、刚毅果敢等, 反面的如阴险狡诈、虚伪自私等。解题时切忌脱离文本, 并力求准确、全面, 一般不要兼及性格、品质外的其他特征。

2.分析人物形象

【示例】2008广东卷17.结合作品, 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分)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 不支持, 知道父亲的行动后, 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 就呆在外面, 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 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 她虽不理解, 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 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解题策略】除点明人物性格、品质等本质特征外, 可以兼及相貌、爱好、教养等次要特征, 还要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解说———什么情节反映什么特征;通常应该说明该人物是一个什么类型 (职业、身份) 的人, 有的还要结合主题阐释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3.理解人物情感

【示例】2008江苏卷13.文中画线的两处, 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4分)

心里有点甜, 又有点苦。

及至无人应声, 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参考答案】 (1) 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 (女儿有了个好归宿) ;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2) 深沉的思念, 难言的孤独, 自我安慰。

【解题策略】既要学会借助内部语境———上下文的提示, 将含蓄深刻的语句隐含的情味阐说具体、清楚、明白, 又要学会联系外部语境———生活情理, 设身处地地揣摩特定生活情境下人物特定的心理活动, 深入理解人物复杂的感情和细微的变化。

4.分析人物写法

【示例】2007宁夏海南卷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 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解题策略】人物描写手法主要包括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等, 作用略有差异, 如肖像描写重在以形传神, 心理描写重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具体细致真实等;但基本作用都是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答题时应首先明确是什么手法, 再结合语段具体分析———体现在哪些内容上, 有什么好处等。

5.赏析人物作用

【示例】2008浙江卷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6分)

【参考答案】形象: (略) ;作用: (1) 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2) “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3) 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 (4) 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解题策略】主人公以外的人物多为线索人物或陪衬人物, 作用有相对固定的几种情况, 如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主要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有些人物可能影响到叙述人称的选用,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客观灵活,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便于交流情感。借助这些知识积累, 结合文段具体分析。

情节

1.某一情节在全篇中的作用

【示例】2008江苏卷12.小说第二段 (“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 , 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

【参考答案】 (1) 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 为下文选女婿, 打陪嫁首饰, 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2)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 为写侯菊改装花轿, 出租花轿, 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解题策略】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 这一典型情节本身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结构上, 有无“设置悬念, 引起下文”“为……作铺垫”“为……埋下伏笔”“承上启下”“呼应上文”等作用。

2.某一物件在小说中的作用

【示例】2008江苏卷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 要花轿早有打算; (2) 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3) 出租花轿善于经营, 贤惠体贴。

【解题策略】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 其基本作用不外乎更加细致真切地突出人物某一性格、揭示或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 串起相关情节, 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 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全部情节的整体把握

【示例】2008广东卷16.小说中写道“父亲, 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 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4分)

【参考答案】首先父亲需要我替他送食物, 我是父亲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 我还是父亲理想的继承者, 所以孤独的父亲需要我。

【解题策略】小说的情节通常不止一个, 阅读时既要学会概括每一个情节, 又要有整体观念, 借助生活经验, 将它们连贯起来, 弄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轻重主次, 明确它们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上分别所起的独到作用。

4.情节设置手法

【示例】2007湖北卷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 请作具体说明, 并分析其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 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 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 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 (1) 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 (灵性) , 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2) 前后对照, 造成悬念, 形成曲折, 增加情趣。

【解题策略】常用情节设置手法有倒叙插叙、伏笔照应、详写略写、抑扬结合、变换人称等。界定何种手法后, 再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为什么是这一手法及有何作用, 可以借助一些套话, 如创造悬念, 引人入胜;前后照应, 结构严谨;增加波澜, 曲折有致;点明题旨, 突出人物性格等。

环境

通常考查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

【示例】2008浙江卷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参考答案】手法: (1) 衬托 (以动写静, 以景衬人) ; (2) 分层写景, 远近高低结合。作用: (1) 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2) 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3) 暗示人物的命运。

【解题策略】景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寄情于景、色形声多侧面展开、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巧用修辞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适用小说的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渲染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 突出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等。

考查与景相关或者构成景的物, 其实是景物描写的简化, 可以参照基础思路作答。

【示例】2008宁夏海南卷1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 有什么作用? (6分)

【参考答案】 (1) 第一次, 烘托环境, 展开情节; (2) 第二次, 渲染气氛, 转换情节。

【解题策略】还可能考查概括所写景物的特征, 与诗歌鉴赏中归纳意象、意境的特点题类似, 要依据文段筛选关键词句并整合得出, 通常可用四字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来表述, 如萧条冷落、清幽空寂、雄浑壮阔等。

社会环境及其作用, 将来也有可能考查。解题思路与自然环境描写基本相似, 只不过答案要适当变通为“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暗示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揭示或深化主旨”等。

探究

通常单设一题。指探讨疑难问题, 有所发现和创新。又可细分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三个小项, 多侧重于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把握。

【示例1】2008宁夏海南卷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 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 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 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参考答案】 (1) 鲍勃值得同情, 因为他重情守信; (2) 鲍勃罪有应得, 因为他是通缉犯; (3) 吉米忠于职守, 因为他不徇私情; (4) 吉米背叛了友谊, 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示例2】2008广东卷18.有人说, “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 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 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 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 说“无论何时, 我会踏上你的船, 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 少年只为了追求而去, 当父亲接受“我”的提议后, “我”浑身战栗, 害怕极了, 甚至“发疯似的逃掉”, 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解题策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依托文本作深入的思考分析, 从中引述论据, 阐明自己的见解, 有时可跳出文本, 适当联系社会人生、民族心理等内容。表述时努力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遵循论文规范, 尽可能将探究过程表述清楚。

在上述设题角度中, 前三者是小说的要素, 即这一体裁区别于散文等其他文学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所以重点考查;探究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考纲着力推出的新题型, 与上述三要素的考查呈交叉关系。此外, 小说阅读还可以采用理解语句含义、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语言特色等常规样式进行考查。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篇10

一、找出阅读的趣味性

名著阅读当中的畏难心理, 往往是因为学生觉得跟现实生活有差距, 语言不通, 阅读起来比较有压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发掘有趣的情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在 《水浒传》这一名著导读教学中, 首先, 可从学生了解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这一人物入手, 布置学生阅读鲁达的生平, 主要是鲁达从提辖到被逼上梁山的这一段经历。其次, 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复述鲁达的主要经历, 总结鲁达面对各种情况所对应的行为, 然后总结鲁达的性格特点, 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性格因素导致其落草为寇。最后, 布置学生阅读“豹子头”林冲的生平经历, 特别是其从禁军教头到落草为寇的这一经历;然后总结其性格特点, 并思考是什么性格因素导致其最后被逼上梁山。学生总结后发现, 这两个人的性格几乎是截然相反, 但是却导致了最后的结果相同。 那么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却有着同样的命运, 显然与“性格决定命运” 这一说法不符合。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两个人的相同命运呢?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 更好地把握主题。

二、发现文本的关键点

学生通过对林冲和鲁达性格的总结, 很容易就会发现作者设定的两个人物, 包括其他许多的主角, 不论性格如何、地位如何、能力如何、主观意愿如何, 最后都是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这是谁的问题?是什么不可抗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 他们都是与黑暗社会的代表人物 (郑屠和高衙内等) 制造的不公脱不了关系。这些很有些能力、很有些地位的英雄人物的命运尚且如此, 那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加不堪了。百姓们被逼得走投无路, 想尽办法, 都难以摆脱可悲的命运。性格的不同没有造成不同命运, 隐忍的退让没有获得海阔天空。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之后, 兴奋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不再是只关注情节, 可以转而对社会关注起来。

三、培养阅读的习惯

文本的阅读到了这个阶段, 可以说, 小说的三要素, 即情节、 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的分析都齐全了。阅读小说, 离不开对这三要素的把握。在阅读文本的时候, 首先引导学生概括人物的主要经历, 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人物形象就丰满了, 分析文中的环境, 对人物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了。例如, 鲁达听闻一个陌生的女子金翠莲被郑屠强骗失身, 还要偿还无中生有的债务, 挺身而出, 为她主持公道;林冲自己的妻子被人觊觎, 乃至自己被陷害, 都不敢反抗, 隐忍的结果是恶人的变本加厉, 不但没有办法保护妻子, 甚至自己的性命都差点不保。二人的性格表现在语言上, 也很有对比性, 鲁达怒斥郑屠的“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和林冲的“不怕官, 只怕管”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行动上, 鲁达打死郑屠之后的果断离开和林冲尽管被发配受折磨的忍辱负重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两个人在整部书的开头占了如此大的比重, 其用意不言而喻。 同样都是官职在身, 同样都是遇见鱼肉乡里的恶棍, 两人不同的做法, 带来不同后果。而林冲的遭遇让读者意识到, 这样的一个社会, 已经黑暗到了让人难以活下去的程度, 官逼民反, 有不得不反的理由。这样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让学生自然而然对当时的社会关注起来, 领会到当时的社会情况, 尝到了分析的甜头。学生有了这次尝试, 明白了这一点, 以后阅读小说, 也就有了一个参照。 培养这样阅读小说的习惯, 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脑子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袁远辉.基于师生共读的《红楼梦》全程导读教学策略[J].语文知识, 2015.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指导策略 篇11

一、初步构建学生自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对文本的理解多依赖教师讲解,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提倡引导学生自读,通过自读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创作背景、情节等内容,再辅以合作,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首先,在自读环节要解决的是生字词及写作背景等内容,而不宜把这些放到课堂中,可采用任务形式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一般而言,七年级阶段教师应明确要掌握哪些生字词,八九年级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对于作者和写作背景,教师可提供相应资料引导学生预习,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如《变色龙》中对沙皇专制统治的了解,预习中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变色龙”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其次,在初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情节进行梳理。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也可采用提问方式进行,如《范进中举》初读中的问题“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再围绕人物和事件梳理。也可根据故事发生的线索进行梳理,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情节就可归结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二、合作探究与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文本阅读的主体,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相反要引导学生多去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和同伴展开交流活动,通过解决问题、讨论等形式而促进学生对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环境描写的分析。

首先,要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通过问题解决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如《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分析,设置问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一共变了几次?变化依据是什么?”由此而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围绕狗的主人、对小猎狗的态度及赫留金的态度,对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进行讨论。如巡警说狗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由“下贱胚子”的态度转变为“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骂赫留金是“混蛋”,怪赫留金自己不好,可见其趋炎附势之性格。

其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及时给予点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爱慕虚荣等性格特点的分析,在引导学生找到“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我母亲吓了一跳……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等语句后,可先组织学生根据语句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教师再给予补充。如父亲为什么“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是因为怕二女婿听见而给二女儿退婚,可见其二女婿是个贪财,唯利是图的人。

三、针对性指导

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小说阅读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课堂中结合相应的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环境描写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不够系统,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不会用方法,于是,在对人物形象分析时也就过于笼统,在分析环境时不能把握环境的作用。为此,在小说阅读中就应加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一是要明确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以环境描写为例,自然环境可渲染气氛、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也可暗示情节的发展,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等,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过程中,要结合相应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如《孔乙己》中“中秋过后……也许穿上棉袄了”就交代了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季节、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做铺垫,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

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应的方法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自主归纳。如人物描写方法可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心理描写更多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心,凸显人物性格,语言则可见其职业、经历、性格变化等,在阅读中就可根据这些描写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如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变”的过程中语言几次发生变化,分析中就可通过语言分析其性格。

小说阅读关键是要让学生能把握小说的三要素,结合情节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做出分析。同时,在小说阅读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能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生成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小说的内涵,在读小说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精神食粮。当然,除了课堂中加强引导外,也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读小说,丰富体验。

小说阅读教学略谈 篇12

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乃至会写小说,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如果能够将小说艺术的某些创作规律教给学生, 就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所选的小说由于篇幅所限, 往往是短篇或微型小说, 即使是长篇小说也是截选某一片段。教学中也与短篇小说的教法有类似之处。因此, 研究透彻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某些教学规律, 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对学生的阅读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一、“留白”艺术, 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这朵艺术之花, 在手法上十分注重留白, 正如王蒙所说:“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手段就是留下空白, 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他反对“写得太满, 太茨威格化”。因为这种文学样式篇幅短小, 文字简约, 要求高度精炼, 所以在艺术上切忌写实写满, 密不透风, 相反, 惟其愈小, 愈要处理好虚实的辩证关系, 于实写的过程中, 处处设虚笔, 不仅疏落有致, 而且留有“空白”。丰子恺《竹影》一文中谈到画竹时说:“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 须经过选择和布置, 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 巧妙地布置在纸上, 然后成为竹的名画。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粗看竹画, 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 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都有讲究。”艺术是相通的, 画画与写作在艺术上有类似之处, 其中“竹叶的疏密、浓淡、肥瘦”的画法, 何尝不与小说的“留白”相似呢?这里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留白, 反获得丰满的艺术效果;不留白, 一味写实, 却只能造成极端的空洞。留白对小说创作如此重要, 所以艺术家们总是根据内容需要, 匠心独运, 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情节的省略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 情节除单纯外, 其发展也很迅速。情节展开的过程中, 依靠省略, 留下空白, 以跳跃式大步前进, 一下子就攀向高潮, 而每一次空白, 又造成艺术的间隙, 使情节产生张弛缓急的节奏感。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 所表现的全是孔乙己的生活片段, 这些生活片段的描写背后, 省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惨痛。对孔乙己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描写, 寥寥几笔又蕴含了多少孔乙己的血泪与辛酸:“青白脸色”背后是饥寒交迫的生活;“脸上有伤痕”背后有多少侮辱和打骂;旁白的一句闲话“听说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 打了半夜”“打折了腿”,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高度浓缩, 一句简单的对话, 就把酒客的麻木不仁, 丁举人的凶狠毒辣, 孔乙己的了无生路, 全指向那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科举制度的罪恶和社会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一文, 我们可以领悟到, 留白艺术的内涵是何等丰富。这些妙不可言的留白把学生的眼光从有限的形象引申到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片段的情节把孔乙己的一生连接起来, 看似互不关联, 但留下的空白, 却构成艺术的间隙, 他是沟通鲁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给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 借以巩固和加深印象。看似停顿, 实则推进;象在静止, 意则流动。情节的省略造成的空白, 大大加快了情节发展的节奏, 使小说的篇幅得以凝缩, 结构更严谨, 真正成了短小精悍之作。

2. 余意不尽

短篇小说的空白还出现在结尾处。情节发展到高潮后, 不写出明显的结局, 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遐想, 但不等于矛盾冲突没有结局, 事件只有前因而没有结果, 而是根据情节发展的必然, 完全可以让人们作出种种合理的推测。巴尔扎克说, 小说创作指“布置方程式的符号, 而不想解决它”。短篇小说重在写人的做什么, 怎样做, 至于答案, 大可让人思而得知, 不必把答案塞给学生, 所以往往在结尾处没有答案, 以增加艺术效果。如莫泊桑小说《项链》结尾并没写出女主角得知真相后怎么样, 但结果在前面的情节中已充分暗示出来。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并没有写于勒以后的命运如何, 但根据前面的情节推断, 他断然不会有幸福结局。因为船长冷酷的只言片语, 菲利普夫妇无情的躲避, 诺瑟夫的心灵创伤, 无一不指向于勒的悲剧命运。再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究竟死与未死, 根本用不着写出来, 因为根据前文情节的发展, 他已断无生路。至于他怎么死的, 让学生充分去想象, 去创作, 语言文字及小说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学生从前面的方程式的演算中式完全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侧面烘托, 魅力无穷

短篇小说如何扬长避短, 别具情趣地显示审美对象的艺术底蕴?清代美术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作家为了最准确最艺术地表现作品人物的本质或灵魂, 往往挑选最佳表现角度。那么, 选什么角度好呢?正面有正面的好处, 然而也有缺陷, 因为正面结构往往宏大, 格调过于严正呆板。你要写某人某事, 若避开正面, 从侧面落笔, 行云流水, 似不经意反而水到渠成, 人、事灵魂自显, 从而达到小说的极致。

1. 反面着笔

短篇小说根据辩证法原则, 反面中恰恰包含着正面的东西, 以正面求正面, 易流于俗套;以反面求正面, 另辟蹊径, 相反相成, 反露其本相, 意趣骤生。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达的神勇是通过郑屠挨打后的感官来写的, “如同开了一个彩帛铺……”、“如同开了酱菜铺……”、“如同开了一个全场的水路道场……”, 从视觉、味觉、听觉全方位写出郑屠被打得一佛出世, 二佛升天的惨状, 把郑屠的恶人恶报, 鲁达的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身手不凡、嫉恶如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意欲褒扬鲁达的忠、勇、义、猛, 却从郑屠的角度来写, 机智地把鲁达的“美”化作郑屠的“丑”。这样, 小说就不显其浅白, 反显其深沉, 趣味横生了。

2. 侧面迂回

在语言艺术的小说中, 从侧面描写人物, 反产生正面描写所不及的艺术魅力。侧面迂回, 常常会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题材等关系, 尤其擅长从侧面迂回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这种方法, 可以使小说截取的生活面缩小, 篇幅变短, 内容浓缩, 充分显示其以少胜多的特色。如郑振铎的《猫》:“我”先后养了三只猫, 第一、二只猫都活波可爱, 最后不幸都亡失了, “我”对这两只猫充满着怜爱之情, 作者对这两只猫的描写采取了正面描写的方式。第三只猫命运悲惨, 由于“我”对它的误解, 以为它偷吃了芙蓉鸟, 后来被我打伤后死了。第三只猫是作者详写部分, 作者采取了侧面描写的方式, 写了“我”的见闻, 痛打, 以及后来发现吃鸟的原来是另一只黑猫。大量的篇幅写我的痛苦忏悔, 至于第三只猫挨打受伤乃至死亡的过程, 作者故意侧笔迂回, 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拓宽对第三只猫遭遇的联想、想象, 以加深小说的主题。这种写法, 既曲折有致, 又能与前面的正面描写相映成趣, 造成灵动多变的效果。

3. 人物景化

马克思曾说:“自然是人类非有机的身体。”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 看到听到种种自然景象, 便会联想到近似的生活方式, 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生命, 从而寄托情怀, 让人领悟生活的意义, 所以它是人类“肢体的一部分”。许多优秀小说, 能在正面描写人物的同时, 巧妙地进行适当的景物描写, 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 推进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与人物交融起来的景物, 实际上已经成为作品中人物“肢体的一部分”。从宽泛一点的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一种侧笔。小说用了这种拟人化了的景物描写, 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更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耐人寻味。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有关夹竹桃的描写就起了这样的效果。当爸爸身体好的时候, 爸爸抱着弟弟在院里浇花, 花儿盛开;当爸爸得病快死时, 家里的夹竹桃也凋谢了。这象征着爸爸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夹竹桃居然也能代表爸爸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在小说中, 爸爸和夹竹桃相映成辉, 不即不离, 成了英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所以, 写景不是人物孤立的点缀, 而是人物描写的继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说中, 一切景语不仅是情语, 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侧笔。

三、细心探究, 掌握变化

1. 人物形象的变化

例如, 《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的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身份的变化……%地位的变化……

家境的变化……%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 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 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

2. 人物态度的变化

同样是《范进中举》, 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

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

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评价的变化……%胡屠户祝贺范进礼物的变化……

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变”……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速变”……

又如, 《变色龙》中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奥楚蔑洛夫随着并未出现的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 态度也随之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归纳:

奥楚蔑洛夫对狗评价的变化……%奥楚蔑洛夫对事件处理的起伏变化……

奥楚蔑洛夫动作的多次变化……%奥楚蔑洛夫神态的多次变化……

还有, 《我的叔叔于勒》中可让学生归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谓有哪些?探究他们分别使用以上称谓时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种种变化……

学生在对人物态度变化的详细解读的基础上, 针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开放式评价, 可强化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 拓展思维空间。

3. 人物心理的变化

例如, 《孤独之旅》中着重刻画杜小康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 因此, 可以让学生按先后顺序梳理出所有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语句, 探究这些语句所反映的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学生在对人物心理变化这一条线的梳理中, 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文章题目中的“孤独”和“旅”各自的含义, 并结合自己今天的生活现状, 探讨并且延伸主题。

4. 人物命运的变化

例如, 《故乡》, 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变”字。小说通过“离去—归来—离开”的知识分子的眼睛, 运用对比手法, 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 震撼读者的心灵, 引发读者深沉的思索。可让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进行对比阅读:

闰土的命运变化比较……%%杨二嫂的命运变化比较……

“我”的命运变化比较……%水生的命运变化比较……

宏儿的命运变化比较……

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当时社会的人物命运会陷入如此困难深重的境地, 探究深层次原因, 进而全面理解文章。

5. 环境的变化

上面已经讲过《故乡》的环境变化就是一个重点,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解析:

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又如《孤独之旅》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 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分析入手:

鸭群的发展变化……%芦苇荡的前后变化……%暴风雨的来临……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种环境描写的对比解析可以从以下人手:

出行时的景物特点……%躲避时的景物特点……

在鲜明而又不同的环境变化对比中, 让学生在欢快、流畅、充满神奇、神往之感的和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的环境中充分体验, 产生感情碰撞、撞击, 酝酿“愤悱”之态, 在感情激荡、尽情探究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 最终是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文本为纲, 坚持学生的自主体验, 可以达成重塑读者的情感和神经的目的, 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得到强化。

1. 情感体验趋向细腻

阅读小说, 理清故事情节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展现出人物风采的常常是作家饱蘸感情地运用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环境等多种描写所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 或概括或具体, 或正面或侧面, 或勾勒或工笔, 方法不一而足, 但正是有了这些描写, 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故事也变得生动感人了。“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将读者的眼光从“情节”转到“人物”方面, 情感变得丰富、细腻, 心灵变得充实、善感。

2. 内心世界趋向丰富

小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世界的广泛性、丰富性、纯洁性、深刻性, 是学生终其一生的生活阅历所不能覆盖的。无限扩充了的生活图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 体验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伟大与渺小、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挣扎与彷徨、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命运的必然与偶然……在这种体验中反思自己的人生, 净化自己的灵魂。

3. 语言感觉趋向敏锐

一部小说, 尤其是长篇小说, 其中涉及的人物何止数十百计。然而优秀的作家却可以拿捏得当, 不著闲笔, 有时挥洒泼墨, 有时惜字如金。挥洒时固然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物, 展开情节, 惜字时却也是“一字千金”, 内蕴无限玄机。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雪, 一个“紧”, 写尽了朔风挟着鹅毛大雪漫天而下, 裹住了山川、村庄、田野的那种气势, 若无对语言十分的敏锐感受, 自然难以体会鲁迅所说的此一字富有“神韵”。只有体验式的细致的阅读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言感觉, 才能更进一步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我的家园, 2003.

上一篇:英语作文语料库下一篇: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