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通用9篇)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 篇1
高中小说教学“主问题”设计角度例谈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文本往往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教与学的难度也就相对较大。如果每一篇小说的解读都能选准一个切入点,设计一个“主问题”,教学就可以删繁就简,事半功倍。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是指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对一部作品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问题(提问),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基于小说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往往就不能脱离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而教学角度的选择并非这三要素的机械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对小说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有了真切体验。兹不揣冒昧,将若干“设计角度”简述如下,望同人指正。
一、破题而入
标题是一扇窗,可以引导读者窥探文本的丰富内涵。小说的标题样式五花八门,但用意相对集中:交代主要形象、概括主要事件、渲染环境氛围、线索贯穿全文、揭示小说主旨和吸引读者兴趣等。教学中可以抓住标题的某种用意来串解全篇,以求课堂重点明晰。如教学《边城》一文,可以这样设计。
主问题:有人说,“边城”这个标题用意深远,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你如何理解?
“空间概念”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点,“时间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然后在两个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故事发生地的风俗人情,进而梳理情节、赏析形象、揭示主题。该设计围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展开,分析环境在前,赏析形象在后,最终探究主旨,先浅后深,层次分明。
二、品读要语
所谓“要语”,就是指要言不烦、表意明达的语言。它既可能是揭示题旨的“文眼”,也可能是毫不起眼的语词。一则小说文本,无论长短,教学时都可以选择“要语”入手,让学生在细品慢嚼中,联系全篇信息,体味作品内涵。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可以紧抓“不动声色”一词。
1.整体梳理环节:烈日炎炎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一对母女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经过了漫长的旅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她们来小镇干什么?
2.局部体味环节:我们可以从哪个文段(句子)得知这个死去的人就是母亲的儿子?
“就是上个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反复朗读,注意体会“不动声色”的语调,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位母亲的内心)
3.主问题探究:这样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母亲?(①结合全篇中有关母亲言行、神态等语句,小组讨论品析发言。②在对母亲这一人物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再来朗读这个句子,体悟母亲“不动声色”背后的真实情感。③分析神父对母亲前后态度的变化,来烘托母亲这一伟大形象。)
三、挖掘情节
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课本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小说。学生往往在发下新书的那一刻,就开始阅读小说。学生对小说情节的了解通常会先于教师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把解读的重心延伸到文本背后,去引导学生发掘诸多隐性信息。以《桥边的老人》为例,做如下设计。
主问题:老人有没有向他人求救?为什么?
1.有求救。一个76岁高龄没有家人的老者,在逃难中随人流行进12公里,是否向他人开口寻求过帮助?(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文本的一些细节入手去推断。小说中有两段自述的文字,一处是“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另一处是“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很明显,“上尉”“人家”是关心老人的,如果老人因体力不支等原因瘫倒在地,他们有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人性中的善并没有泯灭。)
2.没有求救。老人和“我”相遇,只是询问了“卡车往哪儿开?”那么,老人在走不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向我求救呢?(老人不愿求救,因为他主动地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文本对老人的家人没有丝毫的交代,显然,老人曾有一段丧失家人的惨痛经历,这无疑是精神上的重创,而和动物的相依相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的情感得以慰藉。可此时,战争将夺走老人最后的依托,这是致命的精神打击。或许,这正是海明威构思的巧妙之处――不描绘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惨烈景象,只触及小人物伤痕累累的绝望内心。)
一个问题,两个答案。不管学生认可哪一个,最终都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反战。
四、赏析技巧
一些作家的创作,带有典型的个性化色彩,有些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些表现在创作技巧上。从表现技巧入手来设计教学的主问题,既能解读文本,又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可以做如下的设计。
主问题: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对照对比关系?(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哪一部作品能像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这样,把对比手法运用得如此鲜明、尖锐和透彻。雨果自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课文节选部分出现了四类人物――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加西莫多和围观的群众,他们之间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对照关系。)
在美丑对照中,既有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也有人物自身外形和心灵的美丑对照。但是,如果仅限于这一步,就会使人物形象干瘪,性格单一。而这部作品中的形象为何是丰满的、鲜活的?还有哪些比照?(雨果塑造人物形象,看重人物性格的动态转变,也就是说“人物性格前后的美丑对照”。加西莫多原来不流泪,现在流出了第一滴泪,到小说的结尾,当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他愤怒地把他的养父推下钟楼之后,他那只独眼默默地泪流成河。这正反映了人性的苏醒,这才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精髓所在。)
以上是笔者在小说教学中,对“主问题”设计的角度选择的一些尝试,旨在让“主问题”成为有效课堂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产生“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摸索出贴近文本、适合学生的设计,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才是“硬道理”。■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 篇2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 是指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对一部作品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问题 (提问) , 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基于小说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往往就不能脱离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 而教学角度的选择并非这三要素的机械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 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 对小说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有了真切体验。兹不揣冒昧, 将若干“设计角度”简述如下, 望同人指正。
一、破题而入
标题是一扇窗, 可以引导读者窥探文本的丰富内涵。小说的标题样式五花八门, 但用意相对集中:交代主要形象、概括主要事件、渲染环境氛围、线索贯穿全文、揭示小说主旨和吸引读者兴趣等。教学中可以抓住标题的某种用意来串解全篇, 以求课堂重点明晰。如教学《边城》一文, 可以这样设计。
主问题:有人说, “边城”这个标题用意深远, 既是一个空间概念, 又是一个时间概念, 你如何理解?
“空间概念”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点, “时间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 然后在两个概念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体味故事发生地的风俗人情, 进而梳理情节、赏析形象、揭示主题。该设计围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展开, 分析环境在前, 赏析形象在后, 最终探究主旨, 先浅后深, 层次分明。
二、品读要语
所谓“要语”, 就是指要言不烦、表意明达的语言。它既可能是揭示题旨的“文眼”, 也可能是毫不起眼的语词。一则小说文本, 无论长短, 教学时都可以选择“要语”入手, 让学生在细品慢嚼中, 联系全篇信息, 体味作品内涵。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 可以紧抓“不动声色”一词。
1.整体梳理环节:烈日炎炎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一对母女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跋涉, 终于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 她们来小镇干什么?
2.局部体味环节:我们可以从哪个文段 (句子) 得知这个死去的人就是母亲的儿子?
“就是上个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女人不动声色地说, “我是他母亲”。
(反复朗读, 注意体会“不动声色”的语调,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位母亲的内心)
3.主问题探究:这样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 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1结合全篇中有关母亲言行、神态等语句, 小组讨论品析发言。2在对母亲这一人物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请学生再来朗读这个句子, 体悟母亲“不动声色”背后的真实情感。3分析神父对母亲前后态度的变化, 来烘托母亲这一伟大形象。)
三、挖掘情节
对于高中生来说, 语文课本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小说。学生往往在发下新书的那一刻, 就开始阅读小说。学生对小说情节的了解通常会先于教师的讲解, 这就需要教师把解读的重心延伸到文本背后, 去引导学生发掘诸多隐性信息。以《桥边的老人》为例, 做如下设计。
主问题:老人有没有向他人求救?为什么?
1.有求救。一个76岁高龄没有家人的老者, 在逃难中随人流行进12公里, 是否向他人开口寻求过帮助? (要解答这个问题, 需要学生从文本的一些细节入手去推断。小说中有两段自述的文字, 一处是“那个上尉叫我走, 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另一处是“人家叫我走, 就是因为要开炮了”。很明显, “上尉”“人家”是关心老人的, 如果老人因体力不支等原因瘫倒在地, 他们有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 人性中的善并没有泯灭。)
2.没有求救。老人和“我”相遇, 只是询问了“卡车往哪儿开?”那么, 老人在走不动的情况下, 为什么不向我求救呢? (老人不愿求救, 因为他主动地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文本对老人的家人没有丝毫的交代, 显然, 老人曾有一段丧失家人的惨痛经历, 这无疑是精神上的重创, 而和动物的相依相伴,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的情感得以慰藉。可此时, 战争将夺走老人最后的依托, 这是致命的精神打击。或许, 这正是海明威构思的巧妙之处———不描绘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惨烈景象, 只触及小人物伤痕累累的绝望内心。)
一个问题, 两个答案。不管学生认可哪一个, 最终都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反战。
四、赏析技巧
一些作家的创作, 带有典型的个性化色彩, 有些表现在语言风格上, 有些表现在创作技巧上。从表现技巧入手来设计教学的主问题, 既能解读文本, 又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 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 可以做如下的设计。
主问题:人物 (他们) 之间有怎样的对照对比关系? (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 哪一部作品能像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这样, 把对比手法运用得如此鲜明、尖锐和透彻。雨果自述: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 恶与善并存, 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课文节选部分出现了四类人物———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加西莫多和围观的群众, 他们之间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对照关系。)
在美丑对照中, 既有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 也有人物自身外形和心灵的美丑对照。但是, 如果仅限于这一步, 就会使人物形象干瘪, 性格单一。而这部作品中的形象为何是丰满的、鲜活的?还有哪些比照? (雨果塑造人物形象, 看重人物性格的动态转变, 也就是说“人物性格前后的美丑对照”。加西莫多原来不流泪, 现在流出了第一滴泪, 到小说的结尾, 当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 他愤怒地把他的养父推下钟楼之后, 他那只独眼默默地泪流成河。这正反映了人性的苏醒, 这才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精髓所在。)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 篇3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是指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对一部作品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问题(提问),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基于小说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往往就不能脱离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而教学角度的选择并非这三要素的机械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对小说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有了真切体验。兹不揣冒昧,将若干“设计角度”简述如下,望同人指正。
一、破题而入
标题是一扇窗,可以引导读者窥探文本的丰富内涵。小说的标题样式五花八门,但用意相对集中:交代主要形象、概括主要事件、渲染环境氛围、线索贯穿全文、揭示小说主旨和吸引读者兴趣等。教学中可以抓住标题的某种用意来串解全篇,以求课堂重点明晰。如教学《边城》一文,可以这样设计。
主问题:有人说,“边城”这个标题用意深远,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你如何理解?
“空间概念”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点,“时间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然后在两个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故事发生地的风俗人情,进而梳理情节、赏析形象、揭示主题。该设计围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展开,分析环境在前,赏析形象在后,最终探究主旨,先浅后深,层次分明。
二、品读要语
所谓“要语”,就是指要言不烦、表意明达的语言。它既可能是揭示题旨的“文眼”,也可能是毫不起眼的语词。一则小说文本,无论长短,教学时都可以选择“要语”入手,让学生在细品慢嚼中,联系全篇信息,体味作品内涵。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可以紧抓“不动声色”一词。
1.整体梳理环节:烈日炎炎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一对母女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经过了漫长的旅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她们来小镇干什么?
2.局部体味环节:我们可以从哪个文段(句子)得知这个死去的人就是母亲的儿子?
“就是上个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反复朗读,注意体会“不动声色”的语调,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位母亲的内心)
3.主问题探究:这样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母亲?(①结合全篇中有关母亲言行、神态等语句,小组讨论品析发言。②在对母亲这一人物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再来朗读这个句子,体悟母亲“不动声色”背后的真实情感。③分析神父对母亲前后态度的变化,来烘托母亲这一伟大形象。)
三、挖掘情节
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课本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小说。学生往往在发下新书的那一刻,就开始阅读小说。学生对小说情节的了解通常会先于教师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把解读的重心延伸到文本背后,去引导学生发掘诸多隐性信息。以《桥边的老人》为例,做如下设计。
主问题:老人有没有向他人求救?为什么?
1.有求救。一个76岁高龄没有家人的老者,在逃难中随人流行进12公里,是否向他人开口寻求过帮助?(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文本的一些细节入手去推断。小说中有两段自述的文字,一处是“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另一处是“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很明显,“上尉”“人家”是关心老人的,如果老人因体力不支等原因瘫倒在地,他们有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人性中的善并没有泯灭。)
2.没有求救。老人和“我”相遇,只是询问了“卡车往哪儿开?”那么,老人在走不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向我求救呢?(老人不愿求救,因为他主动地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文本对老人的家人没有丝毫的交代,显然,老人曾有一段丧失家人的惨痛经历,这无疑是精神上的重创,而和动物的相依相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的情感得以慰藉。可此时,战争将夺走老人最后的依托,这是致命的精神打击。或许,这正是海明威构思的巧妙之处——不描绘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惨烈景象,只触及小人物伤痕累累的绝望内心。)
一个问题,两个答案。不管学生认可哪一个,最终都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反战。
四、赏析技巧
一些作家的创作,带有典型的个性化色彩,有些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些表现在创作技巧上。从表现技巧入手来设计教学的主问题,既能解读文本,又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可以做如下的设计。
主问题: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对照对比关系?(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哪一部作品能像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这样,把对比手法运用得如此鲜明、尖锐和透彻。雨果自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课文节选部分出现了四类人物——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加西莫多和围观的群众,他们之间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对照关系。)
在美丑对照中,既有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也有人物自身外形和心灵的美丑对照。但是,如果仅限于这一步,就会使人物形象干瘪,性格单一。而这部作品中的形象为何是丰满的、鲜活的?还有哪些比照?(雨果塑造人物形象,看重人物性格的动态转变,也就是说“人物性格前后的美丑对照”。加西莫多原来不流泪,现在流出了第一滴泪,到小说的结尾,当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他愤怒地把他的养父推下钟楼之后,他那只独眼默默地泪流成河。这正反映了人性的苏醒,这才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精髓所在。)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 篇4
【课程分析】
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但能创造出逼真的现实感,还能成功地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幻觉。《平凡的世界》里那套扎扎实实的现实描写背后有一种非常光明乐观的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以扎实可信的细节创造逼真的现实感,这本就是现实主义作品最基本的魅力所在。选文中精彩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还有娓娓道来的语言中充溢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都是需要学生体会和把握的。
【学情分析】
孙少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切身的感受。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这样的遭遇没有心理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孙少平的立场上体验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另外,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心理描写的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直接将文中的心理描写当成课后练习题来做。文中环境描写应当作另一个重点来学习。学习通过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以及其他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由人物形象来体会选文“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的思想内涵。
【设计思路】
第一步:速读课文,回顾旧知。谈谈小说三要素在选文中的体现。
第二步:深入文本,分析人物。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及其他手法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步:体会选文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的内涵。
第四步:作业:迁移运用,牛刀小试。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刻画某一个人物的形象,或描写自己的一段经历。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选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环境)
2、人物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3、景物描写在选文中的作用。
4、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选文的思想内涵,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
【教学流程】
导入:
有一位作家在他的新书的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这样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却匆匆地走了,在那部可以不朽的作品刚刚出版之后,年仅42岁。他就是路遥先生,而这部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路遥先生的墓前一块方石上有这样一句悼词:“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极为恰当地表述了路遥先生短暂而辉煌的文学人生。而习主席在两会上对于《平凡的世界》是这样评价的:“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正能量永不过时。好的文艺作品,正如蓝天里的阳光,春天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先生和《平凡的世界》,感受这平凡世界里的辉煌人生。
一、朗读选文,整体感知。
(独立思考,自由抢答)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找出小说三要素在选文中的体现。
2、文章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
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孙少平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语段。做好标记,然后交流讨论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刻画了孙少平的什么心理状态。
①接到邀请:惶恐不安——润叶二爸是人物,很害怕
矛盾——对润叶的尊敬与感激
为难——身穿破衣服,由贫穷带来的自卑与自尊
决定:不去,到润叶学校找润叶(善良识礼)
②做客中:不好意思、心慌意乱、心咚咚跳(紧张)、(看见田晓霞)觉得自己像叫化子、2、还有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1)
动作描写:拘束地抠着手指头、慌得赶紧把手伸出去、揩了揩汗水——紧张、拘束
(2)
语言描写:回答田主任问话时答非所问、农民一样笨拙的说“我不渴”——紧张
(3)
神态描写:心跳耳热、脸像炭火一般发烫、紧张地火烧火燎——紧张、拘束
以上都属于正面描写,写出了孙少平在做客前和做客中的紧张、拘束的心理特点。
3、环境描写除了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外,还可以表现作者的情感,暗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做上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讨论通过环境或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屏幕展示:
课文中共有三处:
(1)开篇(连绵的黄土,枯黑的草木,一片荒凉,铺天盖地的大黄风,灰漠漠一片,柳树抽绿,桃杏的花蕾,青草的嫩芽,鲜亮的活色,青春的苞蕾。)学生齐读。
展现了黄土高原典型的生态环境。1-3段描写的是冬春之际的冬景,而第四段描写了初春的鲜亮、活力,让人心情不由得晴朗起来。孙少安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在第六段中写道:“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2)做客中对革委会大院的描绘(壮观的景象,宏伟的大厦。)
文章对大院及窑洞的描绘神圣、壮观、宏伟,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压迫感,更增加了他的紧张。
(3)做客后(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经历一下午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现在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再平常的景物也很美好,说明少平的心情很放松。
环境描写属于侧面烘托,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孙少平由做客前的惶恐不安到做客中的紧张拘束到做客后的放松、愉快,来刻画孙少平自尊而又自卑、质朴、善良、识礼的形象特点。
三、归纳。
本文用到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心理描写(主要)、正面: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侧面:环境烘托(主要)
塑造的人物形象:自尊而又自卑、淳朴善良、识礼
这是我们从选文里读到的孙少平形象,再给学生展示视频,看看我们读到的孙少平形象和我们看到的孙少平形象是否一致。视频展示。
孙少平以孙少平的形象活在我们每一代人心里,可是路遥先生却早已因病去世。他墓碑上的话“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不仅是对路遥先生人生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作品的高度概括,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平凡的世界里的精彩片段,体会路遥先生平凡世界里的辉煌人生。
屏幕展示:
1、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那么自卑也坚强。
2、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3、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4、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5、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6、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种非常光明乐观的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坚强、执着、追求与梦想,正是这些品质,支撑着一个人从平凡的人生走向辉煌的人生。选文中精彩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使娓娓道来的语言中充溢着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都是需要学生体会和把握的。
四、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篇5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生动真实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开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二、分析人物形象:
①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②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揣摩人物心理③注意小说活动的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以上四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另外,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
答题方法:——是——的——
例如:某某是一个敢爱敢恨、勇敢执着、爱憎分明……的农民形象
三、环境描写作用:
答题方法: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时令、地点等;渲染——的气氛;表现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四、情节的作用
情节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照应前文 提供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答题方法:……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五、修辞手法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只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六、第一段作用:
两方面①内容:从本身和主题两方面说②形式:结构和手法。
答题方法
1、交代故事发生背景,人物所处环境
2、引出下文故事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高中语文说课之小说篇 篇6
一、教材分析
XX(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X册XX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XX。小说讲述了XX的故事(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小说中的主人公性格特点如何,小说的情节有何特点,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特色。
二、学情分析
小说这一体裁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接触这一文学体裁,而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也大多以小说为阅读对象。学生阅读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学生往往只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而小说语言艺术常常被学生所忽视,从而不能掌握较为科学系统的小说鉴赏方法。(此外还需要根据小说涉及的内容,联系学生的人生经历进行一定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形象,鉴赏小说的语言,欣赏小说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训练总结出小说阅读,分析,鉴赏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小说的内容设定。
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小说的自身特点制定,一般都会放在分析人物形象和鉴赏小说语言,品位小说的结构设置上。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解法:该方法适用于作者及小说创作的相关背景的介绍,小说体裁涉及的一些文艺学名词的解释(如,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还可用于教师对于小说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段落的解释。
点拨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以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联系单元主题或上节课的内容导入,解题导入,情境导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上课时的各种情境),问题导入。
2、介绍作者与小说创作的背景,给学生搭建教学支架,以让他们更好的学习课文。
3、快速略读,整体感知:这个版块主要让学生给文章划分段落,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脉络,该步骤可以向学生提问,如,这篇小说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小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4、文本细读,分析人物: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这个版块主要关注人物形象的分析,所设置的问题都是与人物形象有关的,可以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如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等。
5、分析结构,欣赏语言:这个环节针对的是结构和语言,可以提问与讲解相结合。
6、结课和布置作业:对于小说做一个概括总结,涉及以上环节中的要点,并且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布置作业,下课。
六、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篇7
一.明确目的, 把握内容, 突出重点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明确教学目的, 由浅入深、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高中语文新教材小说体裁的文本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一样, 要求也不同。比如说同样是鲁迅的文章, 却有不同的学习要求:《祝福》的教学要求学会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特别强调要分析人物形象丰富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 注意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结构, 联系作家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从切身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出发, 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阿Q正传》这篇小说是现代人物小说的经典之作, 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和语言特征, 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因此, 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明确教学要求和目标, 了解一本教材中小说部分所占的比重, 其中哪些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知识, 哪些可以用来指导学生阅读, 并能由浅入深, 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从而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质疑提问等探究性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过去传统的小说阅读往往以老师教为主, 侧重从小说教学中学习文学基础知识, 忽略了小说内容本身的教育作用, 理论性强。学生对小说阅读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难以展现小说在语文教学课程中的价值。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就要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激发主观能动性, 找到科学正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根据上文, 我们知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小说始终处于非常重要位置, 许多同学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鲁迅这个作家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许多文章会被选入语文教材?他的有些作品晦涩难懂, 为什么仍然经久不衰?怎样才能读懂鲁迅和他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影音资料介绍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创作意图, 会帮助同学们对作家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三.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模式,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做出的调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提出新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使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方法等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这一层面,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场所, 要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实践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情境体验还原再现故事情节的方式解读小说文本, 可以让学生全面透彻地学习和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 对一篇文章或一个情节、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并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 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提高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情景教学
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与推行,当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从而应对新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挑战。在当前教学环境中,教师必须要通过采取更多、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构造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确保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提高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成长。通过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小说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语文素质能力,一举多得。
1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的概念以及应用优势
情景教学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基本的教学目标入手,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对学生的互动过程进行引导和组织,配合情景的构建,让学生以更加自主的方式来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凸显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来说,这种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对于小说中内容、人物、事件等的理解水平,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现阶段,高中语文的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界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虽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是其情景的本质是不变的。从长远教学目标来看,这种情景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理解,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气氛得到了保障,有效地保障了整个小说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升小说教学质量和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的应用思路
第一,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作为一类艺术创作形式,其也是日常。日常生活为小说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养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想真正的了解小说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更好地理解小说文章主旨和文化内涵,就必须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对于情景进行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景,通過情景的创建,让学生逐渐地深入到小说文章的内容当中。情景模式的运用,要对于引入阶段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理解,让学生积极思考小说文章中的内容。教师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对于小说中的情景进行再现,针对于不同情景,让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第二,视频图像资源的利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教学过程仅仅采取白纸黑字的被动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相对被动,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语文教学需求。尤其是小说教学,其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差异,采取以往被动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小说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带来了更多的解决方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图像,可以更好地营造课堂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情景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情景的营造与构建,多媒体技术则为这个目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操作方式,让学生可以对情景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思考解答。
第三,课外知识的有效融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说教学的教材内容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当时社会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针对于这种特点,教师就可以巧妙的引入一些课外知识和内容,让课堂教学情景更加真实,并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备课的过程中,要对于所教学的小说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并且广泛的获取相关的教学素材与资源。通过融入课外知识,可以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小说内容中,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了解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中心意图,把握人物情感和故事走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融入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并且将小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体现出情景教学模式的辅助性作用。
3结束语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 篇9
一、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
我们看一篇具体的课文《荷塘月色》。这是必选的传统课文。
传统的讲法是:
(一)、背景介绍。
(二)、分段解析具体内容(若是文言文要逐字逐句地解析),归纳段义。如果段落较长,则分成若干层次进一步肢解。
(三)、结合各段落,构成意义更为明晰的意义板块,然后整合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四)、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根据这一讲法,《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1-3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4-6自然段为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余下为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在意义段分析过程中解决字词句问题。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举例或结合段落层次讲解说明。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人因时而异,细节的处理会有变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会不同,但绝大部分师生会把上面的要点裹进课堂里。
反思:介绍朱自清的字号、称谓、气节,无非让学生获得一种文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这些知识不介绍,学生能独立获取吗?三个意义段,解读了本文的意义板块,同时揭示文章的思路。如果学生不懂,解读文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本文思路显而易见,意义板块也不难分析,花相当多的时间分解意义段有必要吗?字词句知识可以不讲吗?本文的主题思想与情感是个难点,容易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但要分析清楚很不容易,这个难点讲还是不讲?本文的言语非常经典,是学习的重点,如何摆正它与情感难点的关系,如何突出这个重点?如果学生对情感定位感兴趣,对言语不感兴趣,我们怎么办?推广开来,假如我们的学生对分析文章一无所知,按照上面的讲法全面分析,他们能收获多少?假如我们的学生对分析文章已经知道得够多的了,分析了数十篇,还是按照上面的分析面面俱到,他们收获的又是什么?我们平常教学所列的要点是什么要点,文本要点还是人本要点?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这里牵系到教育哲学的大问题,也牵涉到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看成是白纸,是容器,教师的任务当然是涂鸦和灌输;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全面系统,教师自然是精雕细刻文本,然后把文本要点复制到人脑硬盘上。
实际上,学生是能动的,是活生生的人,对知识和技能是有所选择的。选择的标准,一是个人基础,一是个人爱好。从个人基础上看,高中同学,至少学了九年语文,对简单的故事性文章的思路是一目了然的,用不着分解意义段:就个人爱好而言,取舍的范围更大了。因而,我们试图拿文本的单一模子无所不包地套牢学生的头脑,无异于画地为牢,这是非常可笑的。学生到了高中,已经分析过上百篇课文,还这么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其中不少东西肯定是繁琐累赘,重复罗嗦,如此刻板顽固,十足的形而上学。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不少学生不这样讲就不习惯,相当部分学生到了高中自己不能独立分析一篇课文,不能独立学习字、词、文学文化知识。简言之,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还不能独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这不能不叫人深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们培养了学生什么?也不能不反思。我们九年一贯制地全讲全评、包教包学,是不是培养了我们所追求的全面而缜密的分析能力呢?
我们知道,围棋追求以最少的棋子占领最大的地盘,如果361个点都填上棋子,那是臭得不能再臭的死棋。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要让全面透彻分析堵死自己的棋路呢?我们可不可以,每一堂课留几条棋路,每一篇课文留几条棋路,每一学期留一片空地,给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留下一片有意义的天空呢?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味着走自己的路,我们的课文分析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走的每一步都是教师指示的,学生有自己的路可走吗?我们给学生留了什么道路?语文教育教学几十年来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从知识层次的传授进步到方法层次的考究,再到素养层次的追求,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丰硕的成果,有关书籍潮水般汹涌而来。殊不知,要是不留给学生们创造之路,无论如何,语文教育教学都会走到尽头!每一次变革,我们的教师都孜孜不倦地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可怜天下教师心啊,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压抑着学生的创造。作为明证的是,大大小小书店的书架上摆满方法、素质之类的书籍,但学生自己写的少之又少。
从艺术角度看,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讲究留空布白,以虚写实。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里,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的话说出了这种境界:“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学能不能上升到这种境界呢?
这是高中语文教学思路的第一大改革: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反思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孜孜追求的“求全求细求深求透、包教包学”的做法。除了思考教什么外,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思维、感受的空间与机会,让不教的东西连成一条学生学习、发展的线索。
二、从用理论检验言语,到学言语用言语悟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
《荷塘月色》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言语之美,它把汉语言文字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柔美,它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叠词叠音、双声、叠韵。4、5、6自然段的叠词叠音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双声词有:袅娜、仿佛、渺茫、霎时、参差、斑驳;叠韵词有:零星、宛然、酣眠、和谐。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意象,它非常注意炼字:弥望、点缀、颤动、挨着、泻、浮、洗、笼、画、漏。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比喻和拟人。连绵如缕的比喻有:(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感觉连通的比喻有:(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影)如樊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拟人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等等。
推出这些言语特点,从步骤上分析有两种办法,一是就言语分析言语,“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本文的言语特点……”另一种是“修辞立其诚”,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探求最佳表达形式,“同学们,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想过没有,作者用什么样的言语技巧营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前一种是肢解的教学方式,后一种是联系的教学方式。就是讲解上面所列的完全一样的内容,给学生的启发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者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用什么”和“怎么用”。前者告诉学生的是僵死的事实性知识,后者教给学生的是运用事实性知识。事实上,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了九年语文,已经学了相当多的事实性知识,但大部分事实性知识是作为一种储备状态的死知识占据着大脑空间,学生没多久就会忘了这些知识。我们以为,学生语文水平总是提不高,与我们教师满足于教授事实性知识有很大关系。
从两种方法推出的结论和具体内容看来,这两种方法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从本质看,两者存在方向性的对立。前者从言语到言语,只是在言语圈子里兜了一个大圈,最终又转回到言语中,没有出路。后者从言语到运用,引导言语走出了言语,最终奔向实践的海洋。这是对待言语现象以及从该现象推出的言语规律的根本性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学普遍系统讲授暂拟语法体系,学生从小学就知道“主谓宾定状补”,到了90年代以后,逐步不讲语法体系了,现在的学生到了高中还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知识内容上的取舍,而是教学思路方向性的根本改变。之所以反对中学阶段系统地讲授汉语语法,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削足适履,从本本出发,用原则性的语法去套活生生的言语,试图引导学生避免错误而不是创造创新。与之相对的,我们现在提倡从言语现象中学习运用言语、感知言语规律,并使言语规律服务于言语运用。我们先举个修辞的例子来说明:以前我们教会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比喻”修辞格,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等,然后能够鉴别“比喻”与“非比喻”,我们考试时经常出判别比喻句与非比喻句的试题;现在,我们反对这样做,因为这种是非判断很无聊,用固有的概念禁锢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明白不该干什么,而不是引导学生该干什么,所以现在高考不再出此类是非判断题了,而是给一个言语现象、一个精彩语句、一首小诗等,让学生对照创造。再举个语法的例子:以前讲复句,总是要学生判断复句关系,练习和考试均是如此,而不是让学生运用这些表示微妙
关系的关联词去表达关系微妙的语意,现在我们明白后者是最应该做的。
鉴于此,我们现在基本上不系统地讲语法修辞了。但教师们似乎没有明白为什么不系统讲语法修辞,没有明白教育教学方向上的根本转变。语法修辞不系统讲了,但教学的思路没有根本变动,还在重复系统讲语法修辞的教学思路。从《荷塘月色》的言语看言语特点,就是以前的语法教学思路,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有这些言语特点,就像明白什么是“比喻”和“复句”一样。还不止于此,由于教师们看到了语文教学大纲反对系统讲授语法,但不明白为什么不系统讲语法,就以为讲语法是不合适的,干脆把语法划入语文教学禁区。这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新的课程标准讲感悟,感悟什么呢?感悟情感,感悟道理,当然也包括感悟规律,语法就是规律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言语现象中感悟言语规律——语法,并把它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推广开去,我们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化规律、理论,并借此完善和促进后面的语文实践。这是新语文的方向。我们反对的,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讲那些对实践毫无用处甚至有害的理论。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少讲些理论,多一些实践,讲一条理论就要落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本着这种方向性的变革反思《荷塘月色》推出写作特点的两种方式,觉得第二种比第一种好,但第二种如果就止于归纳写作特点,尚且不够完善,还缺了回到实践这一步骤。回到实践的方式,从阅读方面赏析类似技巧当然可以,比如,与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进行比较,从写作方面运用类似技巧,如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写一首小诗,那就实践得更彻底了,关键是无论如何我们要落实到具体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从这一步骤看,我们的作业没有落到实处,领会《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和背诵4、5、6自然段只是停留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没有深入到让学生内化技巧,并以此完善和促进语文实践活动这一层次。因此,我们还必须增加运用技巧的练习,并且在课堂上予以落实,而不是“留”给课外。
这是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第二点:从用理论检验言语,到学言语用言语悟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明白学习言语的根本目的与目标: 不是为了分析言语而分析言语,而是为了运用言语表达思想感情而分析言语,总结言语规律,而且要把言语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去,让学生运用言语规律更好地组织言语表情达意,提升人生体验。
三、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和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
推出《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从方式方法看,现阶段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辅以诵读、写作两种巩固手段,即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用词之妙,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写一处景致。诚然,这两种方式方法都非常好,但是我们的教师不一定全面理解这两种方式方法的教育学意义,而是经验地停留于工具性这个基础层面上。
从教育学意义看,通过语文教育学生,无非是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体会并内化情感,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情感的工具。语文教学现状停留在让学生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情感的工具阶段,即历来所说的语文的工具性上。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个“工具性”而展开的,教师讲解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和接受某些现成的事实性知识,学生诵读和写作等是为了落实,让学生把教师所讲的落到实处——语文谈得最多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落实”;与之相对的,学会思维、形成思想,体会和内化情感成了奢侈品或者附属品。我们把这种教学称为“工具学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失去了她固有的活力和生机,变成“1+1=2”式的严谨考究,变成工具甚至道具。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只要听懂了、“恭领圣餐”就行了,学习课文变成了文本的纯事实性解读,或者说,学习课文是借助语文这个工具、道具解剖文本,然后从文本中收捡更多更细的工具、道具,只要把原文读懂了、读透了,知道了“是什么”、“怎么用”就行,至于学生的情感思想体验怎样,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少教师自然地认为,情感和思想的教育,就体现在“知道”这个过程中了,因此,他们不去想“知道”之外的招数,缺少激发和调节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和手段。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变成“依葫芦画瓢式的懒惰用脑活动”,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是运用耳朵仔细地聆听,运用脑筋乖乖地证实,运用水笔忠实地记录--照单接收,最多再为了帮助接收而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这种情形,后现代教育学称之为“颈部以上的学习”。这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只是“耳朵”“脑袋”、“手指”等局部器官在有限活动,语文学习“有口无心”、“无动于衷”或“三心二意”等就成为平常事了。
我们以为,语文教学离不开“工具性”,但不能停留于“工具性”,必须升华到“人文性”,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让学生体会并内化情感。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教育学意义的全方位理解。这是现阶段提倡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明白这一根本点,怎么教怎么改也无非是工具层面、技
术层面的修饰与改进,进入不了教育学意义层面的全面提升。上面所说的两种方式方法,说到底,很多老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方面的事实性知识的储备,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写景状物”,而不是“让学生感悟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言语现象的魅力”,进而“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绘出内心感受到的最美景观”,因此没有将“教育”进行到底。
就以推出《荷塘月色》的叠词叠音技巧为例,我们来体会一下“教育学”意义上,而不只是“工具学”意义上的教法。从感悟角度看,《荷塘月色》的叠词叠音是可以通过读写体会的,但绝不是笼统地读写一两遍课文能体会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等,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圆润清亮节奏,有轻音乐的美感,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的律动感悟节奏的短促轻快,可以通过叠词叠音与非叠词叠音的对比感悟词语固有的音高音长差别,如“曲曲折折”与“曲折”相比,“曲折”可以读得又长又高,“曲曲折折”就只能读得又短又轻,可以聆听轻音乐、学唱有叠词叠音歌词的歌曲去享受叠词叠音之美,从运用角度看,可以连缀这些叠词叠音组成另一幅图景、一首诗,可以来一个叠词叠音短剧表演。简言之,让学生参与到叠词叠音的言语实践来,在实践中比较体会,用肢体语言、五官综合活动体验感悟——在这些实践中,文本只是一种资源。以上的语文实践活动岂一个“读”字或“写”字能涵盖得了?它们的效果哪里只是明白了“是什么”和“怎么用”?推广开去,对《荷塘月色》的其他写作特色的学习,“双声”、“叠韵”、“炼字”、“比喻与拟人”等,何尝不可以这样做呢?再推而广之,其他内容的语文教学何尝不可以这么做呢?
这是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第三点。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与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基本手段。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客体意义上的“知道”,而且是主体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利用各种手段发掘学生情感、思想资源,调动师生所有的肌体感官让学生感、说、动、做……让语文融入学生所有的感觉之中去。而从根本上讲,是要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学意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境界。
以上三个方面,不能彼此割裂,各自运作。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高中语文,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反向探求,针对死板划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例】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07-22
小说阅读教学高中语文08-15
高中语文汉字教学05-16
阅读教学高中语文05-20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05-27
高中语文文本教学08-13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08-26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11-07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12-01